(308310正文)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

(308310正文)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
(308310正文)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摘要

在当今繁荣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纪录片独树一帜,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电视纪录片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影视剧有专业演员生动丰富的表演,而纪录片中的人物却是现实中非职业演员的一般人。因此,为了突出纪录片的故事性与可视性,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其功能地位也更应该在纪录片中得以彰显。

2012年,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引起收视狂潮。通过食物展现的人间况味,不但撩动了观众的味蕾,共鸣着观众的乡土情缘,也让很多人对片中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纪录片中音乐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指出大型纪录片中音乐体现的类型和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及风格铸造功能,从而总结出《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成功之处和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中国纪录片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类型功能舌尖上的中国

The research of the music type and function in the

documentary

——for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n today's prosperity of TV programs, TV documentaries, which theme is extensive, rich in content, contains profound, has a variety of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documentary doctrine, music application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as the documentary story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music also gradually show creator of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Documentary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lively and vivid with professional actors,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al African professional actors of ordinary peop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documentary narrative and visibility, cannot ignore the role of music in film, its functional status is also more should manifest in the documentary.

In 2012, a documentary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od as object of humanistic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fter CCTV evening primetime, quickly lead to TV audiences. Through food show the human condition, stirring the audience's taste buds, not only struck a chord with the audience's local love, also let a lot of people has a strong interest on music in the movie,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t us feel the music in the film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2 through the national fire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ed at the

large-scale documentary reflect the types and function of music, emotional subli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theme and style casting functions, and sums up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music success and significance,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for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 Keywords: documentary ;music; type; function;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一、国内优秀纪录片音乐简述

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和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开始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这时,纪录片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于是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随后出现了众多优秀的纪录片,其中音乐的运用将纪录片的内涵和质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型纪录片《故宫》可谓是鸿篇巨制,其中音乐的运用更是精妙。《故宫三部曲》是神思者为电视台纪录片《故宫》所作的配乐,其配乐精湛若斯,音乐符跌宕,主题曲随着历史叙述的起伏不断变换着节奏,低沉的打击乐仿佛敲响了永乐朝的大钟,故宫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代表着他们心中思慕的文明国度的瑰丽与辉煌。《故宫之迟暮》这首乐曲是主题曲的再现。一开始的二胡独奏就足以叫人心醉神迷,其神韵正像贾鹏芳的不少作品──极美而不悲。而以笛声替代电子音色的副歌部分也动听多了。后半部弦乐的加入更将曲子推向另一个境地,是明与暗的交叠,宏伟与沧桑的交融,历史与未来的见证,耻辱与希望的凝结。

在纪录片中,由于对音乐有规律的使用而使纪录片产生节奏,继而给整部纪录片增色的作品屡见不鲜。音乐在纪录片《龙脊》中就是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出现的。瑶族山歌配以流动的云和整齐梯田的画面,在《龙脊》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不仅使片子拥有了跳动的脉搏,而且使片子的框架结构更加稳重清晰。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中,音乐《茉莉花》的反复出现也使片子产生一种节奏感,与《龙脊》有异曲同工之妙。

荣获第 28 届亚广联纪录片大奖的《沙与海》,音乐应用极少,但其所用音乐均可谓是深化主题的典型。片子中刘泽远父子俩打沙枣、捡沙枣,女孩滑沙坡,沙中埋着的驼骨,刘泽远父子在沙漠风暴中搞运输等等都是写意性较强的段落,拍得很有意味,叫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而音乐的运用,更把这些画面升华到一种人生的高度,特别是“人要活,风要来,想躲也躲不开”的一段声音,配上父子顶风沙搞运输活命的镜头,非常感性地告诉观众这个主题:无论是沙里还是

海里,要活下去都不容易。这段音乐完整的展现了该纪录片的思想性与哲理性,在纪实手法运用中显现和升华,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人生感悟。

除此之外,国内还有中国优秀的纪录片,如《毛泽东》《邓小平》《龙脊》《西藏的诱惑》《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森林之歌》《歌舞中国》《中国艺术大观之水墨意境》《唐蕃古道》《长征生命的歌》《让历史告诉未来》《走进喜马拉雅》等等,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不仅内容丰厚充实,音乐的精妙运用也给纪录片本身增色不少。

笔者从国内众多优秀纪录片中挑出了2012年火遍全国的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从旋律、音色等方面入手分析音乐作为提升作品情感的功能,以及在音画关系的处理和音乐编辑上如何深化主题,旨在指出音乐于大型纪录片中体现的重要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风格铸造功能以及社会传播功能。

二、《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类型探析

(一)《舌尖上的中国》内容简述

2012 年 5 月 14 日开始,CCTV-1 晚间 10:30 的《魅力·纪录》栏目陆续播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该片从 2011 年 3 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踏遍中国的山山水水,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村落,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在娱乐心理和功利心理泛滥荧屏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从众跟风,而是一头扎进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里,于市井阡陌山川江河中,寻觅中华大地上有关饮食的文化神韵和精神脉络。片子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百姓,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草根气息,深深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类型

音乐与人声、音响共同构成纪录片中的声音系统。纪录片中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两类。

1、主观音乐

主观音乐是指纪录片创作者根据纪录片的具体内容,服从纪录片主题表现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的音乐。主观音乐,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也就是说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对画面这一客观世界的感受,在后期制作时加工、组织上去的。这种音乐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来补充画面不易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主观音乐包括选配的符合内容主题的现成音乐,以及专为纪录片而作的符合表达主题的音乐即原创音乐。

《劳作的春夏秋》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完整版主题音乐,它是全片其他音乐的衍生母体,主要用三个段落再现劳动耕作中的三个重要季节。音乐的第一段落用快速激进的弦乐与高低跳跃的木管乐器,营造出万物亟待复苏的勃勃生机。接下来双簧管甜美的音色如同一股清凉之风将时间带到了夏季,低音部持续跃动的弦乐继续进行着欣欣向荣的接力。收获的季节到了,音乐的形象变得热闹、奔

放和喜悦,忙碌而充实的秋天劳作逐渐升温,最后在高潮中逐渐进入尾声,作为对“大自然的馈赠”最朴素的感恩。事实证明“画面跟音乐”确实带来了“1+1 大于 2”的效果。这种主观音乐的运用增加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然观众陶醉在大自然的馈赠中。

一般来说,电视片配乐主要以器乐为主。配器的精炼、通俗、清淡是它的一般规律。这主要是由于在音乐与解说、音响交错或混合出现时,浓重的音乐常常会造成声音的相互干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首音乐叫《水与火的艺术》,这一首音乐的起势是快速的节奏和点状的跳奏,钢琴弦乐和长笛轻快的音色先后快速交替、你来我往,一开始就带给人一种强烈的期待感。这首曲子非常符合纪录片中的场景再现手法需要。这首曲子从主观上表达了人们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与画面浑然天成。

2、客观音乐

客观音乐则主要指画面内人物自身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的自我表达的音乐。但由于纪实拍摄所带来的对现场的不可干涉与无法控制,客观音乐也包括画面现场里环境音响中的音乐,比如歌曲、演奏、广播、收音机以及电视中的音乐。它是现实存在而又无法排除的现场声音,并没有明显主观情感的流露,也不影响

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实性。这种音乐虽构成了纪录片的内容,但并不占主体地位。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表现对象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气氛中最真实情感表达的音乐。虽然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有一定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在纪录片所起的作用却是一样的。

电视纪录片的主观音乐反映了真实的客观世界,它包括鸟叫虫吗、风吹曹东、欢声笑语。《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饮食类纪录片,自然而然,节目中会产生很多客观音乐。比如烹饪油炸的声音、切菜剁肉的声音、动物在山间奔跑的声音、虫鸣鸟叫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构成了大自然的客观音乐。

当然,客观音乐也包括画面现场里环境音响中的音乐,比如歌曲、演奏、广播、收音机以及电视中的音乐。《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这首音乐比较轻快怡人,甚至带着童真的调皮与可爱。第二集《主食的味道》里有一个小宁宁和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的段落。故事里说“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

承载着家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所以,家的味道——正是这一首“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情感关键词。这段音乐没有像前两首比较有设计性地去描摹某个季节、某种场面或者某种实体对象,而是将视角对准了“味”与“情”的关系。音乐将电子音色和乐队音色做了结合,再通过轻松愉悦的打击乐、提琴组的跳弓演奏、木管乐器的小清新旋律,将美食滋味和人情滋味做了尝试性的对接。①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堪称世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就已经引入了音乐。此部纪录片是由美国人弗拉哈迪于 1920 至 1922 年拍摄的一部由爱斯基摩人主动参与的影片。在这部纪录片中,弗拉哈迪仅用一把大提琴,便出色地将纳努克一家人的冰雪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时急时缓的大提琴

与生动有趣的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观众在观看时,不仅惊叹于弗拉哈迪精湛的拍摄艺术,也惊叹于音乐出众的表现功能。我们知道,由于现场采集声音的录音设备尚不完善,同时为了避免只有画面给观众带来的单调沉闷之感,早期的纪录片往往利用音乐作为化解冗长的手段。这样做的结果无疑充分展露出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①张凤铸. 电视声画艺术[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三、《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功能探析

(一)情感升华功能

相对于语言信息来讲,音乐信息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音乐是情感升华的基本元素。纪录片讲求的是用最原始的画面还原被拍摄者的生活状态,因此其情感流露和主题呈现往往会表现得比较零散、不突出。这就需要一个能集中表现、引导和烘染作用的因素来强化画面的精神力量。②语言是很难做到的,而音乐与生俱来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刚好可以来弥补电视画面和语言情感表现力不足的劣势。

《舌尖上的中国》有自己特有的主题音乐或前景音乐,每当劳动人民辛勤耕耘时,每当美味展示时,主题音乐就会响起。在《自然的馈赠》纪录海南渔民出海的过程,运用了主题音乐《彩蝶舞夏》。“夏之彩蝶,舞于花间,翼之轻盈,宛如清风,或憩或行,心之所向,翼之所往”。海南捕鱼人林红旗捕鱼的过程充满了风险、艰辛和未知数,这样一首婉转灵巧的曲子配合着这样一个粗壮的、皮肤黝黑的打鱼人,折射了执着的不易和平凡的伟大。音乐的转折带来了情感的升华,这种感觉是不言而喻的。

(二)主题深化功能

深化主题,即对事物外表下隐藏的真正内容的深度剖析。对于纪录片来讲,画面是最重要的视觉要素,是导演所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基本场景。音乐可以描绘各种主题的纪录片,无论在技术层面的音画关系的处理上,还是音乐内容的叙事语态上,作为纪录片音乐,主题深化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③

《舌尖上的中国》的背景音乐比较多,对深化主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片子受到欢迎、备受赞赏的重要因素。《自然的馈赠》中,介绍鱼把头石宝柱清晨吃饭出发时的情景时,《Lóri》清脆的声音响起,恍惚黎明已划破暗影,一种玻璃般晶莹剔透的弦乐声不但表现出查干湖结冰的环境状态,又衬托出石把头

②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82.

③姜燕.影视声音艺术与创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一种简单、淳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风格铸造功能

每部作品都会有自己的风格,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辅助纪录片来完成自我风格的实现。④在很大程度上,纪录片中的音乐也体现着作品的风格特点与美学价值。故无论选用已有音乐还是创作新配乐,都要基本配合整体作品的风格。例如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七集作品中,每一集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情绪色彩和风格特征,故《舌尖上的中国》除了主题音乐串用外,每一集都有自己独有的音乐特点。

《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基调主要是欢快的,有时候沉重也夹杂在欢快之中,赋予人生现实的多面性。查干湖捕鱼的段落,为了说明查干湖渔民严守心口相传的规定“猎杀不绝”,把冬捕的渔网设成 6寸的网眼,拉来的鱼儿几乎都在两公斤之上,背景音乐是一段天籁般的靡靡之音,沉重中不失纯净,这几乎是整个纪录片的风格和基调: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才有辛劳的收获;革新变革、遵循传统,才有美味的享受。

第四章《舌尖上的中国》音乐运用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音乐运用的成功之处

1.、抒情音乐蕴含艺术情殇

音乐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抒情性,如感情一般,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又风平浪静,会狂暴,也会安静。它就像我们的情绪,能象征,能反映,也能传达。我国电影作曲家王云阶曾经说过:“影片里的音乐不仅仅起艺术上的作用,它还能使画面给人以生动自然的印象;音乐给画面以气氛,并使画面具有第三度空间感。”《舌尖上的中国》中每次表达劳苦农民收获成功的喜悦时都会响起那

首欢快激昂的旋律,暗示着艰辛的劳动人民付出辛勤劳作后得到回报的幸福感。

2、写意音响——传达艺术感受

影视作品中除人声和音乐以外的一切声音均属于音响。最常见的写意音响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把原来听不见的声音放大到听得见,把原来小的声音放得更大,甚至震耳欲聋,或加上延时、混响处理。⑤音响在影视片中具有象征、隐喻、描写的作用,可以收到引人入胜、渲染气氛的艺术效果。《舌尖上的中国》在表现美食烹饪的过程中被夸张的“嗤嗤”的油炸声、“咕噜咕噜”的炖煮声无不传达出美食的绝佳美味。

《舌尖上的中国》的将抒情音乐和写意音响完美结合,使音乐绝对不凌驾于画面之上,它润物细无声,不“喧宾夺主”,音乐的进出非常自然,音乐的表情与画面一致,从而使得观众获得视听的享受、心灵的感悟和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在音乐运用上的成功之处。

(二)音乐运用的借鉴意义

1、注重音乐贴合画面,增强画面的真实感

纪录片中常用音乐来增加画面的变化和起伏,从而使事物、人物更加丰满、鲜明,来抵消观众对单纯解说所带来的枯燥感,让观众更加投入地获取信息。当然所谓背景平铺,音乐就一定要紧扣内容,完全贴合所描绘的事物,反之便是画

⑤张梦晗曾一果.音乐在大型文献纪录片中的作用——从《长安街》配乐谈起[J].中国电

蛇添足。

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大量介绍各地烹饪美食的音乐,在画面用近景或特写针对每道菜的洗、切、煮、炸进行拍摄,面对这些重复的动作,单纯的解说和昏暗的画面并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而这时加入一段轻松欢快的音乐,让美味的食物展现在人们的眼前。⑥音乐贴合画面,使画面更加立体动人,是纪录片音乐选配中很重要的环节。

2、注意处理音画关系,加强画面的和谐性

视听艺术是艺术形式中表现手段与内容都更加丰富的一种形式。音乐和画面都有着自身风格鲜明的特点。音乐带给人的也是最直接的感官体验,音乐在带动观众情绪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带有极强的主观性。两者虽然不同,却能填峰平谷,彼此补充,带给观众最鲜明生动的心灵感触。音乐与画面的组合有三种形式:音画同步、音画平行和音画对立。音画组合并非巧合,抑或形式上的拘拧,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但无论是音画同步、平行还是对立的组合形式,都是为纪录片的立意服务的。⑦

《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都是为着不同的画面内容和场景主题创作的铺垫音乐,每一首曲子都有自己的主题和变奏,但能与画面融为一体,突出主题。如背景音乐《平和的心》主要是为《我们的田野里》里贵州糯稻一段谱写的,“用了单簧管走了一段非常民族化的音型和旋律,并配合着大环境的音色,来表现山区的宁静、纯美和从江县人的朴实善良”。

3、重视深化主题情感,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运用在深化主题方面运用巧妙,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阿鲲原创的主题音乐《劳作的春夏秋》每一集开篇都有呈现。主题音乐“偏重亲切自然、注重描摹、贴近生活、灵动跳跃”,刚好把零散的镜头衔接起来,画面跟随音乐的节奏,优美、自然而舒服。《主食的故事》中,主题音乐运用了何真真创作的《彩蝶舞夏》,从南到北、不同的主食画面根据音乐的节奏,欢快地展示出来。中华美食在蒙太奇艺术、音乐的节奏中打开了观众的味蕾,营造出传统温馨的中国家庭氛围。

《舌尖上的中国》凡是炒菜的过程几乎都会出现一首非常重要的前景音乐《才⑥杜剑锋孙红云.《舌尖上的中国》热情礼赞与无奈挽歌[M].声屏世界,.

下舌尖、又上心间》。如《自然的馈赠》介绍江浙一带的春笋烧制过程,这首轻快,活泼、清新的音乐把诱人的美食更加凸显出来。同样,《厨房交响曲》也是一首前景音乐,老黄父子制作火腿的过程,特别是手工腌制火腿中手的按摩、挤血、撒盐等画面都是按照音乐的节奏剪辑的,画面配合轻快的音乐,烘托出菜肴的美味。音乐的选配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闻到了美食的味道。

五、结论

纪录片源于生活,和电影电视剧作品不同,纪录片的拍摄目的在于,通过对特定对象或主题的拍摄,在还原生活真实的同时,表达出主创对生活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投射,并根据这些来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而音乐的选择与运用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所以,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在视听结合的瞬间,画面为音乐提供形象和场景,音乐为画面烘托意境和想象,表现出特定场合和环境气氛中的韵律与节奏,甚至能在画面之外给观众带来“感官的重现与回味”,从而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音乐优美动听,现场音乐真实自然,背景音乐适可而止,前景音乐触动心弦,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可见,音乐在纪录片创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音乐作为声音语言,与其他的电视语言一起构建作品的立体形态,从而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激发观众更多的联想。托马斯·斯金纳先生说:“就纪录片而言,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应该是‘1+1=3’的关系。”也就是说,音乐与画面一起可以创造出第三种意境。

参考文献

[1]张凤铸. 电视声画艺术[M]. 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姜燕.影视声音艺术与创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石屹.纪录片创作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胡维.浅议音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09(8).

[6]张梦晗曾一果.音乐在大型文献纪录片中的作用——从《长安街》配乐谈起[J].中国电

视,2010(11).

[7]杜剑锋孙红云.《舌尖上的中国》热情礼赞与无奈挽歌[M].声屏世界,.

[8]单万里. 青蛙驮着蝎子过河的比喻——读解美国纪录片《失衡的生活》[J]. 当代电

影,2003.

[9]朱靖江.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82.

BBC制作纪录片《音乐的故事》

BBC制作纪录片《音乐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2013-1-4 1958年生于伦敦的英国作曲家霍华德·戈达尔(Howard Goodall),是许多著名电视剧与影片的配乐者,其中就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憨豆先生》。前不久戈达尔策划了一套六集纪录片,以亲切的口吻讲述人类音乐史,于2013年1月在BBC第二套与观众见面,定名为《音乐的故事》,与之前BBC著名的《绘画的故事》、《数学的故事》等遥相呼应。 戈达尔向外界透露,影片将从史前三万多年、法国南部的肖维岩洞壁画开始讲述,回眸人类音乐从石器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的变迁过程。这部纪录片的特点在于始终避免采用过于专业的音乐术语,甚至“巴洛克”和“浪漫主义”这样的分类也被排除在外。戈达尔说:“这部纪录片可以被任何一个没有音乐基础的观众接受,但它足以在人们心中建立最稳固的音乐知识根基。我们会用最直观的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是音程,什么是八度。” 与惯常的理解不同,这套纪录片的六集分别被命名为“发现”、“创造-高雅”、“敏感”、“悲剧”、“叛逆”、“普及”。戈达尔不单阐明了古典音乐对流行乐的影响,也揭示了爵士乐和其他世界音乐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生活乃至历史进程的。他说:“每一样事物必然有它前一轮历史的影响,所以今天的音乐和早期音乐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在纪录片里我把舒伯特和流行歌手阿黛尔进行比较,你们会发觉两者之间的相似度是那么大。” 已有幸先睹的评论家认为,这部纪录片让音乐的两翼――古典与流行,从未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个理想的实现得益于今天的地球已经允许一个高度共享艺术的社会。此时,若让古典音乐再局限于专业术语和孤芳自赏的小圈子内,对音乐发展本身毫无助益。戈达尔

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和作用 电视纪录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 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 音乐与人声、音响共同构成纪录片中的声音系统。纪录片中的音乐大致可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两类。主观音乐是指纪录片创作者根据纪录片的具体内容,服从纪录片主题表现,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的音乐。主观音乐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也就是说片中的音乐并非来自画面所提供的现实世界,而是创作者对画面这一客观世界的感受,是后期制作时加工、组织上去的。这种音乐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来补充画面不易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能够增加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主观音乐包括选配的符合内容主题的现成音乐,以及专为纪录片而作的符合表达主题的音乐。 客观音乐则主要指镜头画面内人物自身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的自我表达的音乐。但由于纪实拍摄所带来的对现场的不可干涉与无法控制,客观音乐也包括画面中的环境音响中的音乐,比如歌曲、演奏,或者广播、收音机中的音乐。它完全是现实存在的,这种音乐是无法排除的现场声音,并没有明显主观情感的流露,也不影响纪录片的纪实性、真实性。这种音乐虽构成了纪录片的内容,但并不占主体地位。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表现对象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气氛中最真实的情感表达的音乐。虽然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有一定的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在纪录片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一样的。 纪录片中音乐的作用 音乐作为纪录片诸多表现元素之一,对纪录片主题的深化以及纪录片叙事结构的完整性、有序性起了很大的作用。适时融入音乐的纪录片能更加细腻生动地揭示纪录片的深刻内涵,为纪录片本身增加光彩。 1.传递感情,抒发情感 音乐的抒情特性使其作用在纪录片中尽显无遗。充分发挥色彩、音乐、音响、字幕等各种艺术元素的情绪感染力,进而强化纪录片的思想情感,已成为现代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音乐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角色的感情、思绪以及事件发展的剧烈波动表达得淋漓尽致。即使表现一般自然景物的画面也会被它罩上一层迷人的气氛,产生出巨大的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比如纪录片《沙与海》中沙漠里骆驼的尸骨和刘泽远不停抽烟的画面,父子俩打沙枣的片段都配有背景音乐,正是配乐把沙漠里生存的艰难刻画得淋漓尽致。 纪录片既可以利用主观音乐抒发情感,也可以利用片中人物发出的客观音乐来抒发情感。事实上,纪录片中的客观音乐能使纪录片更显淳朴、自然,在不动声色之中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在纪录片《歌魂》中,整部片子的音乐就是山西省左权县的男女老幼随口唱出的民歌,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民歌抒发了群众热爱生活的情感。 2.参与叙事,产生节奏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合理运用可使纪录片本身产生节奏。纪录片的节奏是指反复出现在其中的声音和画面,它直接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而使观众产生一种跳动的、有规律的感觉。出现在纪录片中的恰当的节奏不仅仅使其叙事结构更加严谨,而且使观众对其叙事脉络也有更透彻的了解,更有利于观众的解读和欣赏。在纪录片中,由于对音乐有规律的使用而使纪录片产生节奏,继而给整部纪录片增色的作品屡见不鲜。音乐在纪录片《龙脊》中是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出现的。瑶族山歌配以流动的云和整齐梯田的画面在《龙脊》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不仅仅使片子拥有了跳动的脉搏,而且使片子的框架结构更加稳重清晰。张以庆的纪录

“漫步经典”系列片全集央视西方古典音乐纪录片

“漫步经典”系列片全集央视西方古典音乐纪录片《漫步经典》系列之巴洛克音乐(一) 1、《C大调第十号大协奏曲》 演奏:罗兹室内乐团 2、《四季》春 作曲:维瓦尔第 3、《四季》夏 作曲:维瓦尔第 4、《四季》秋 作曲:维瓦尔第 5、《四季》冬 作曲:维瓦尔第 “漫步经典”系列之巴洛克音乐(二) 1、《D大调水上音乐第二组曲》 作曲:亨德尔 2、《皇家焰火音乐》 作曲:亨德尔 3、《F大调大协奏曲》 作曲:亨德尔 4、《G大调大协奏曲》 作曲:亨德尔 “漫步经典”系列之巴洛克音乐(三) 1、《至爱》--选自歌剧《里纳尔多》 作曲:亨德尔 2、《刀锋慑人》--选自歌剧《凯撒》 3、歌剧《罗德琳达》选段 作曲:亨德尔 4、《风暴降至》--选自歌剧《奥兰多》 作曲:亨德尔 5、《绿叶青春》 作曲:亨德尔 6、《哈利路亚》 作曲:亨德尔

"漫步经典"系列之巴洛克音乐(四) 1、《C大调第一乐队组曲》 作曲:巴赫(德) 2、《勃兰登堡协奏曲》 作曲:巴赫(德) 3、《D大调大协奏曲》 作曲:巴赫(德) 4、《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五首赋格 作曲:巴赫(德) 5、《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 作曲:巴赫(德) 6、《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作曲:巴赫(德) 7、《G弦上的咏叹调》 作曲:巴赫(德) 8、《第二乐队组曲小步舞曲》 作曲:巴赫(德) 9、电影资料《英国病人》 10、电影资料《辛德勒名单》 11、电影资料《七宗罪》 “漫步经典”系列(五)巴洛克音乐之“巴赫” 1、《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 作曲:巴赫(德) 2、《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五号》 作曲:巴赫(德) 3、《音乐的奉献片段》 作曲:巴赫(德) 4、《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作曲:巴赫(德) 5、《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组曲》 作曲:巴赫(德) 6、《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 作曲:巴赫(德) 7、《音乐的奉献片段》

音乐听课记录 )

听课记录学校胶南市东风小学班级一学科音乐课题母鸡叫咯咯第三节执教人孙丽课堂纪录听课意见 一、律动放松心情。 出示课件录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生一起随录像做动作。 二、设置情境导入。 师带上早准备好的“小咕咚”头饰。 “小朋友们,你认识我吗?” “对了,我是小咕咚,是红果果和绿泡泡的好朋友,还是咕咚农场的主人,我的农场里有好多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吗?看小象来了,伸出你的长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 播放音像课件:《两只小象》 师生一起边唱边跳。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我的大母鸡了吗?帮我找找吧!我想起来了,大母鸡可能是去下蛋了。母鸡下蛋是怎样叫的? 生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三、感受歌曲《母鸡叫咯咯》。律动和导入环节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智慧树”节目的人物和动作,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1、听录音范唱。 带着问题:找出哪一句歌词是母鸡下蛋后的叫声。 生答:叫咯咯。 2、理解歌词。 师:母鸡下蛋后是怎样告诉人们“我下蛋了”! “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3、指名表演“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两翼”的意思。 4、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用动作表现“向人报喜添快乐”。 5、师拍节奏,生随节奏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1、师弹琴,生唱。 2、分辨和表示声音的强弱。 (1)出示实物铃鼓,师敲击,生分辨强还是弱。 (2)师:你可以用身体的那个部位也来拍击表示声音的强、弱? 生:拍手跺脚;拍手拍腿;拍手拍肩。 3、板书:mf mp 师讲解这两个符号表示中强、中弱。 4、重点学唱“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这一句。理解这句歌词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讲解、表演、实践、体验等方法,使学生在快乐活动中理解和掌握。 这两个音乐符号的学习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不是有点过早? 重点乐句学唱,突破难点。 教师的表演基本功非常强,引导学生表演从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 师生一起表演,气氛和谐活跃。指名单独表演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选择伙伴表演。 加入打击乐器,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篇

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篇 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音乐篇 2015-03-08 10:38:55| 分类: 艺文巨匠 |举报 |字号订阅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 音乐篇

(摘自2015年3月1日《中国文化报》第7版) 音乐篇 刘天华聂耳黄自冼星海萧友梅贺绿汀 20世纪是中国动荡不安的100年,也是走向强大的100年,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音乐不断前行,从相对传统保守的民族音乐走向现代、当代新音乐,涌现了大量以发展民族文化为己任的音乐家。 “《百年巨匠》音乐篇有刘天华、聂耳、黄自、冼星海、萧友梅、贺绿汀,他们都是我们的前辈,有辉煌的业绩,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也有很多辉煌的作品,形成了光荣的传统,我们也要继承这个传统。音乐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对《百年巨匠》音乐篇的拍摄充满期待。 如何在纪录片中完整、突出地展现这6位巨匠为民族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专家建议深入挖掘史料、还原历史细节。“萧友梅是中国音乐界第一个博士,在日本、德国留学20年,凭借他跟孙中山、汪精卫的关系,如果从政的话,谋个高官不是问题,孙中山曾聘其担任总统府秘书,但是他钟情于音乐,即使日子再清苦,也从未放弃创办国立音专,在蔡元培

的支持下建校舍,四处筹款,又赶上战火连天,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萧友梅一生矢志不渝地坚持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令人敬佩。刘天华也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去贫民区天桥搜集民间锣鼓的时候,不幸染上猩红热,一个礼拜后便去世了。贺绿汀是中国音乐史上党龄最长的音乐家。‘文革’时期,他经受了严酷的考验,与‘四人帮’面对面强硬抵抗。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受全球华人认可的作品,起初不能在台湾公演,台湾民众就从大陆偷偷带磁带回台湾放……”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向延生认为 6位人物的选择比较恰当。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李岩强调了历史细节的体现,突出音乐作品,关心音乐家的创作,而不是花边新闻、奇闻轶事;在拍摄过程中,既不能把他们当成神,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普通人,除了艺术表现,还要表现他们具有普通人情感的那一面,比如萧友梅作为新旧文化的承继者和传递者,曾在清朝参加过两次考试,如果将一个音乐家的答卷内容呈现给观众,会非常有意思;又如,可以还原一些聂耳年轻时书写的日记,在视觉上追求新鲜感,只有尽量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才能做到画龙点睛地还原历史,将表现人物发挥到极致。 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余峰认为《百年巨匠》将成为

音乐记录(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随笔)

贝七第二乐章通俗分析之一 寂寞主题与悲凉主题 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在『赋格曲』一文中是贝多芬中期作品心灵的浓缩映像,这个乐章真的是完全符合『却彷佛是狂欢后的寂寞与悲凉』这样的形容。第二乐章一开始是由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合奏出『寂寞』的第一主题,然后第二小提琴接下这个『寂寞』主题,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合奏出一个『悲凉』的对位主题。再接下去,第一小提琴承接『寂寞』主题而第二小提琴承接『悲凉』主题。 为什么一个是『寂寞』另一个是『悲凉』呢?『寂寞』主题使用单纯的节奏,近乎同名音持续反复,再加上旋律本身的小调性格,听起来真的就是一种『寂寞』的感觉。同样的,『悲凉』的对位主题之所以悲凉,因为该旋律的第一个音符与第二个音符是半音阶,这半音阶特性彻底使用在旋律的后半部,为了半音阶特性还加以临时转调一时延续。小调转小调与半音阶旋律是很容易产生『悲凉』感受的作曲方法。 但是,指挥家的诠释也很重要。指挥家贝姆使用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加上许多弹性速度,为了加强每一个音符的重量感。于是这样的诠释听起来便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蔓延。 经过平和的中间乐段后,『悲凉』对位主题以十六分之一音符切细后无穷无尽的蔓延,『寂寞』第一主题的音符不再以同名音反复,转以上行音阶的风格呈现,再加上一个新添附属对位主题进行高低音符的跳跃,而形成这个乐章极美的一个赋格乐段。『悲凉』主题被切细成十六分之一音符后,不再一味陷溺在半音阶,音乐范例一开始甚至因为脱离了半音阶风格,『悲凉』主题发展至此己经不再悲凉,竟因为十六分之一音符不断的持续而产生『坚毅前进』的感受,于是发展到乐团合奏,长笛以最大的音量带领所有的木管乐器强烈的演奏出变形的『悲凉』对位主题来呼应弦乐部还原的『寂寞』第一主题。这样的感觉不再是暗自怜伤,而是有一种英雄式的悲壮感了。 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德国作曲家马克斯·布鲁赫的《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它感情丰富、浪漫抒情,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在音乐爱好者圈定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里它占有一席,与门德尔松的《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在表情方式上同属一类,优美而浪漫,旋律性强,容易使音乐爱好者上口,在出版的唱片中,这两首协奏曲经常被编辑在一起。布鲁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与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不仅在浪漫风格上近似,在其它方面也有一些有趣的联系。这两部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也就是柔板乐章都写得异常恬美温柔,可以把人引入一种半催眠状态,心理学家把这两个柔板乐章与其它一些音乐的慢乐章编在一起,用于心理临床实验,一个作用是制造一种心理环境,进行语言记忆训练,另一个作用是克服失眠。此外,布鲁赫由于写过一首大提琴与乐队的《希伯莱祷歌》,在纳粹德国时期被认为是亲犹太者,作品遭到禁演,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此时也被禁演,理由是门德尔松有犹太血统。 如今,如果不是谈到《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一部热情洋溢的《苏格兰幻想曲》,便很少再提起布鲁赫的名字了,但是在十九世纪欧洲浪漫派音乐家里,布鲁赫是一位很显赫的人物。他生于1838年,卒于1920年,大部分的创作和演出活动都集中在十九世纪后半叶。他是以一位音乐神童的身份登上乐坛的。自幼学音乐,十一岁已写出一部四重奏,十四岁写第一部交响曲,十九岁时写下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部分草稿。布鲁赫在世时已获得世界性声誉,创作甚丰,作品涉及各种体裁。他写有三部交响曲、三部歌剧、三十多部合唱和清唱剧、三部小提琴协奏曲和许多室内乐,现在经常演奏的只有两部小提琴协奏曲,《苏

浅析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

浅析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 摘要:近几年来,不难看到纪录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渐渐的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各大电视台也因此纷纷开设了纪录片栏目。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以播出纪录片为主的专业的纪录片频道《CCTV-9纪录频道》。在人们都日益关注纪录片的当下,单调乏味的记录真实已远远不足以吸引观众,纪录片在关注真实性的同时应不断提高其艺术性,在注重画面的同时不能忽视声音元素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纪录片声音元素同期声音乐解说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感受外界真实的世界大多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两种感官来完成的,因此,在纪录片中除了画面之外声音元素也必不可少,声音与画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带给观众时空的立体感。另外,纪录片相对于各种故事片来说没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画面构图、布景的美感也相对较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声音元素在提高纪录片的生动性上有着更显著的作用。而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则主要包括同期声、解说词、音乐等,因此重视声音元素应做到:一.重视同期声所带来的听觉真实。纪录片是一种记录真实的艺术形式,因此,在给观众诉诸于画面真实、场景真实的同时也应注重带给观众以听觉的真实。纪录片中的“纪录”二字便包含着要纪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声音,包括人或物发出的,自身活动发出的等等,它具有真实性、逼真性、表意性。而这些在拍摄过程中收集到的原生态的声音往往有着后期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在纪录片《幼儿园》中几乎没有使用解说词,凸显孩子们的心理、个性更多的都是依靠同期声,如初次离开家庭进入陌生幼儿园的孩子们用哭声来表示他们的惊恐与不知所措,入托第一天的孩子声嘶力竭的喊着“老师别抢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们似乎如临大敌,害怕成为主要的情绪,在此时似乎没有什么解说词能比孩子们原有的稚气的语言、真切的哭声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引人深思。在此种情况中,同期声的必要性便得以淋漓尽致的凸显。 在获艾美奖最佳纪录片的《归途列车》中,最开始就出现了大波的回家人潮,嘈杂的人声,匆匆的脚步声,列车出发的轰鸣声,这些都是同期声,真实的声音

纪录片如何利用声音叙事

纪录片如何利用声音叙事 纪录片依靠视觉手段和听觉手段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声音和画面是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纪录片表述的情境,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境中,声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以小提琴大师斯坦恩访华为主线,记录了这位音乐家在华授课、观光、演奏的全过程。导演艾伦?米勒细化声音元素,充分利用声音的叙事功能,在线性的时间轴上构建起一个叙事的声音空间,声音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被安排进纪录片流动的影像时间里。 一 纪录片中的人声主要体现在解说词和人物的对话采访上。解说词是一种非个性化的声音,它可以直接点出人物的心情,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在纪录片中最直接的介绍人物、交代情况的手法都是运用解说词来完成的。而同期声所记录的人物对话则是个性化的声音,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 1、表达抽象的意义 语言表达抽象概念的另一个方面还体现在它可以对其他声音进行概括和总结。斯坦恩一行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交流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导演将三个学生练琴的镜头剪辑到一起,学生们所演奏的三首曲目都非常复杂。这三段音乐被谭抒真校长概括为"学生们追求好高骛远"。之后,谭校长说

道,"斯坦恩是重视音乐多过技巧的",画面中出现斯坦恩拉琴的片段,乐曲简单舒缓,和学生的演奏形成了鲜明对比。解说词对纪录片中其他声音的运用起到了解释、统领的作用。 2、串联画面 解说词可以将连续的两个镜头串联起来,为它们赋予意义,找到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斯坦恩一行来到上海参观孩子们的体育训练,这本是他在华行程中的一部分,依照时间顺序被安排在指导音乐学院的学生之前。而解说词却以体育训练类比音乐进行转场过渡,"如果把他们的高强度训练和组织性运用到工作中或者是音乐教育中来的话",镜头跳转,"我们在上海音乐学校发现了同样的情况"。解说词将看似毫无联系的两组镜头串联在一起,使不同场景自然地实现了空间的转换。 3、复式解说的平衡感 本纪录片的解说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斯坦恩作为本片的主体拍摄对象,是连接故事结构最主要的解说者,而钢琴家高勒布和谭校长分别在借琴和上海音乐学院段落中担任解说。斯坦恩充满活力的声音表现了音乐家的浪漫和热情;高勒布冷静地表达钢琴音准上的问题,是音乐家的执着与认真;而谭校长沉稳平静的声音则是一种经历磨难后的沉淀。 启用三人解说首先在声色上达到了一种平衡,这是对声音特点的外部考量。更重要的是,将不同段落中主要的行为人作为解说者,有意地调节了纪录片的节奏和叙述风格。他们以亲历者的姿态表达情感,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拉近了观众和人物间的距离。 二

浅谈纪录片《音乐人生》之特点

浅谈纪录片《音乐人生》之特色 由张经纬导演执导的纪录片《音乐人生》是一部讲述一个名为黄家正的天才钢琴少年成长过程的影片,影片通过将11岁和17岁时的黄家正交叉对比,体现了一个少年精神内核的建立过程,表达了作为人对人生执著的思考。 显然这是一部以社会内容为题材的纪录片。这类题材是指同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同历史或现实有直接关系的题材,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军事领域的人物和事件。人们通过纪录片或纪实作品看到真实的社会变化和时代的发展脉搏,因此纪录片创作者在选题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尽可能满足受众在这些方面的追求。所以优秀的社会类纪录片在选题上,应该具备民族性、时代特征、形象性、人文品格等品质。 民族性或者说民族性特征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历史传统,社会状态、生活方式和文化审美观念的反映和表现。就《音乐人生》这部作品来看,故事的背景地是香港,因此民族性的特征并不是非常明显的。 时代特征是指纪录片作品反映出特定的时代风貌,触及当代人关心的社会问题,揭示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体现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音乐人生》这部作品的时代性也是非常鲜明的,影片虽然主要讲的是黄家正的故事,但是通过小家正,看到了香港音乐教育的缩影,反映出了现代香港音乐教育的许多问题。在香港这个浮华社会,当音乐教育与奖项、比赛、升学、荣誉这些联系在一起,当音乐已经不再是音乐本身,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已经不再纯粹,不是因为热爱音乐喜欢演奏,而只是用音乐作为一块升学的跳板,一种成名的武器。而这些从小就学习音乐的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成长的问题,练习的枯燥,比赛的压力,很容易造成他们过重的心理负担和逆反心理,可能会对他们性格的形成起到消极的作用。影片上映后,引起了香港各界对于音乐儿童的关注,已经对香港音乐教育体系的触动和反思。 而说到形象性,是指题材的内容具有适合表现影像生动的形象因素。选择的可视形象不仅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性格,而且能显示出人物所处环境中的特定格局。影片主角黄家正是一个极具天赋的少年钢琴家,影片呈现的是11岁时的他,儿时学琴、年少成名赴捷克演奏录制唱片,以及17岁的他执导校乐团赢得全港演奏冠军的故事。黄家正是一名钢琴演奏家,而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也都关乎一个主题——音乐。年少成名是他的成长过于迅速,他的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他成长的六年可能比有些人的一辈子都要精彩许多,这样的经历也早就了他特有的自信张扬的鲜明独特个性。因此影片内容的可视性上,环境和人物都是非常有可视性的,作品在视觉形象上也非常丰满,能够吸引观众,这也是为这部人物纪录片并不沉闷冗长,有观赏性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点人文品格,这也是整部影片反映最多的一个元素。人文品格的核心是人。人文品格是指纪录片作品理应蕴含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能够引起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部影片中,贯彻始终的是对于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导演曾经说过,他不想表达一个人是怎么成功的,他想表达的是一个人的思考。影片中,11岁的黄家正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人?”仅仅是因为进化吗?然后他用了六年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他说他讨厌饭桌上的话题永远只有音乐和足球,他反对父亲的功利主义,他说音乐就是音乐,音乐的本质是做人。影片不断向人们呈现着11岁和17岁的黄家正对同一主题的思考,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他的思考从未停止,他对音乐和人生的追求从未曾改变。他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人。这些他曾经历过的迷惘,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都曾有过的迷惑,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他对人生思考的深度却是很多人都没有的。他对生命的思考很认真,也很透彻,他已经知道了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了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他向我们传递了一种执着,一种价值观,一种思考的力量。思考是一个人生存的意义,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生命有些许反思。

(308310正文)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

探析纪录片中音乐的类型及作用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摘要 在当今繁荣的电视节目中,电视纪录片独树一帜,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涵深厚,具有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由于受纪实主义影响,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随着纪录片故事化倾向的日趋明显,音乐也逐渐受到节目创作者的认同与重视。电视纪录片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影视剧有专业演员生动丰富的表演,而纪录片中的人物却是现实中非职业演员的一般人。因此,为了突出纪录片的故事性与可视性,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其功能地位也更应该在纪录片中得以彰显。 2012年,一部以中国美食为记录对象的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晚间黄金档播出后,迅速引起收视狂潮。通过食物展现的人间况味,不但撩动了观众的味蕾,共鸣着观众的乡土情缘,也让很多人对片中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在纪录片中音乐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火遍全国的《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指出大型纪录片中音乐体现的类型和功能,即情感升华功能、主题深化功能及风格铸造功能,从而总结出《舌尖上的中国》音乐的成功之处和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今后中国纪录片的良性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类型功能舌尖上的中国

The research of the music type and function in the documentary ——for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n today's prosperity of TV programs, TV documentaries, which theme is extensive, rich in content, contains profound, has a variety of unique form of expression. Due to the effect of documentary doctrine, music application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latively small, but as the documentary story tendency is increasingly obvious, music also gradually show creator of recognition and attention. Documentary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lay lively and vivid with professional actors,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documentary is real African professional actors of ordinary people. Therefor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documentary narrative and visibility, cannot ignore the role of music in film, its functional status is also more should manifest in the documentary. In 2012, a documentary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food as object of humanistic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fter CCTV evening primetime, quickly lead to TV audiences. Through food show the human condition, stirring the audience's taste buds, not only struck a chord with the audience's local love, also let a lot of people has a strong interest on music in the movie,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t us feel the music in the film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2 through the national fire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ed at the large-scale documentary reflect the types and function of music, emotional sublim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theme and style casting functions, and sums up "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of China" music success and significance,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for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documentary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opinion. Keywords: documentary ;music;type;function;on the tip of the tongue.

电视纪录片音乐的运用

电视纪录片音乐的运用 一部影视作品是由多种艺术形式组成的结合体,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艺术的画面和听觉艺术的声音。音乐不仅可以使画面所传达的信息量成倍增加,更可以根据节目主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意境。笔者根据在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集中探讨在电视音乐创作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与问题,以期促进电视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电视音乐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电视画面、解说词、同期声等有机结合,构成了电视节目的主体。电视音乐既服务于画面,又有自己的独立定位及功能。电视音乐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和画面的关系是变动的,主要有三种:画面占主要地位,音乐烘托画面;音乐占主要地位,画面烘托声音;音乐与画面同样重要,相互烘托谁也离不开谁。 这三种关系是最常见的音画关系,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般情况下,画面要表达的主题、基调正是音乐表达的主题、基调;音乐所展现的情绪、情调也应与画面展示的情

绪、情调相同。音画同等的处理手段是影视艺术作品中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之一。音乐在其中产生的效果多半是一种烘托的效果。在故事性较强的影视艺术作品中它可以强化艺术效果,与画面共同烘托、渲染主题。如《解放战争著名战役系列片》的《孟良崮》片中寻找沂蒙山红嫂的一段,画面里找到红嫂家时记者看到的是一座极简单的土坟,红嫂已经去世了。但是观众熟知红嫂当年的事迹和红嫂的艺术形象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产生的巨大影响。节目在这部分采用了一段小提琴拉出的饱含深情的曲调,配合画面很好地强化了催人泪下的效果。这种音乐的再创作功能在该系列片得到了相当成功的体现。 该节目中所使用的画面,绝大多数都是观众在其他纪录片里多次见过的陈旧的历史资料。其中既无艳丽的俊男靓女,也无饱和鲜艳的色彩,而且由于当时摄制水平有限,画面质量并不是很高。就是今天再去拍摄旧地遗址,面貌也早已今非昔比。比如当年的战壕早已变成了绿油油的麦地;对方的指挥所已成为邮电局。更让拍摄者摇头苦笑的是,主题就是攻城的节目,在当年的地点竟找不到一点城墙的痕迹。在这样的画面载体上,音乐便被推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赋予了激活画面内涵信息的使命。 历史战争片中少不了地图,而一般的观众对表现双方态势的地图都很陌生和费解。该系列片第六部表现渡江战役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