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牙种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论文

即刻牙种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论文
即刻牙种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论文

即刻牙种植与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拔牙后即刻进行种植体植入同时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口腔科进行的拔牙后即刻进行种植的患者20例共植入种植体25枚,并通过引导骨再生技术修复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间隙,修复后随访2-3年。结果其中2例2枚种植体在3年之后松动,其余全部效果良好,3年累计存活率为92%。结论拔牙后即刻牙种植并采用骨再生技术修复种植体与拔牙窝的间隙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推广。

【关键词】即刻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临床应用效果

目前用于义齿植入的手段根据种植体植入的时间可以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即刻种植就是在拔牙的同时,进行拔牙窝处理之后即刻植入种植体,等到伤口愈合后再进行修复,但是即刻植入的缺点是拔牙窝和种植体之间存在间隙,不能密切结合影响种植体的稳定,临床针对于此采用了引导骨再生技术,填入骨胶原诱导骨组织再生,从而达到修复拔牙窝与种植体之间间隙稳定种植体的目的,本研究对我院口腔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拔牙后即刻进行种植的患者20例共植入种植体25枚,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口腔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就诊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40.3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分析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行牙种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患者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钛膜,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种植修复后植骨厚度、骨厚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个月后的骨厚度和植骨厚度均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 2.0%,低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修复成功率较高,有效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成长,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oral membrane materials used in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procedure.Method:98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from May 2013 to March 2014,then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est group used absorbable membrane during the GBR procedur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itanium membrane.The repair success rate and efficiency of GBR were analyzed.Result:The repair success rate of 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bone thickness and thickness of the bone graft of the te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ompicatoin rate of the test group was 2.0%,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8.2%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Bio-absorbable membrane shows better result during the GBR procedure,with higher repair success rate and less complication,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ental restorations membrane;Dental implants;Guided bone regeneration;Application value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种植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并在牙体缺失的修复中得到良好的效果[1]。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generation,GBR)是在骨缺损处覆盖一层高分子的生物膜作为屏障,确保骨缺损区骨的修复,临床研究显示,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在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不同[2]。因此,为了进一步研讨最佳的口腔修复膜材料,本研究选取98例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比较不同口腔修复膜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3年5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牙种植的患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配合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配合目的:研究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5年 1月-2017年1月本院牙种植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没有出现麻木、剧烈疼痛、不适感,没有种植体暴露、创口裂开、出血等,X线显示愈后较好。结论:对于牙种植患者,使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术中骨组织不足的症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種植牙主要是指在缺牙位置的牙槽骨里面采取措施植入种植体,等到种植体和骨组织整合后,可以把它作为支持,从而对缺牙进行完整的修复,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1]。据不完全统计,种植牙的效果较好,成功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2]。但是也有患者在种植的时候需要配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进行修复,该技术对于种植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3]。为此,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 1月本院牙种植患者80例,把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种植牙的修复,同时进行综合性的护理配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牙种植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纳入标准: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2)其他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本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护理,即告知患者种植牙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1)护理评估:首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有禁忌证的患者要注意检查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牙周疾病等,再询问并记录患者的生活习惯,看是否吸烟喝酒,以及是否有咬坚硬物的习惯[4-5]。(2)心理护理:术前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症状,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小或者是较大的患者来说更加明显。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要和患者进行亲切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具体需求,并告知其种植牙的过程、注意事项、时间、植骨的要求,住院花费等,以便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6-7]。告知患者如果感觉到身体不适的时候及时告诉护理人员,

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57例临床效果分析

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57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牙列缺损患者57例,植入种植体73颗,3~6个月后行冠修复,定期复查,检查种植体与周围软硬组织的结合情况和修复体使用情况。结果经1~2年观察,1例出现牙龈轻度萎缩、食物嵌塞,1例出现基台松动,1例未能达到骨结合,其余患者各项评价指标良好。结论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良好,但修复设计需合理,操作需规范,并要定期复查。 标签:种植牙;义齿修复;牙列缺损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患者对口腔修复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植牙因其具有稳固、固位好、咀嚼效率高、美观舒适,口内无异物感,不磨损邻牙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本研究通过对郑州市中心医院门诊行种植牙修复的57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郑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种植牙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57例,男26例,女31例,年龄32~57岁,平均(36.8±3.4)岁;共植入种植牙73颗,包括上颌31颗,下颌42颗,其中前牙区14颗,双尖牙区20颗,后牙区39颗。3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8例骨量不足需要植骨。所有患者缺失牙达3个月以上;口腔卫生情况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排除口腔及全身系统性疾病等手术禁忌证;能定期复诊。 1.2 材料 种植体采用德国FRIADENT公司提供的Ankylos种植体、Ankylos种植体连接部件及上部结构。 1.3 治疗方法 术前作全面细致的局部检查和术前准备,包括常规拍摄颌骨曲面体层X线片,必要时拍摄CT了解缺失牙区牙槽骨密度及高度、邻牙牙周情况及种植区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关系,计算缺失牙区的骨高度,并对种植体植入角度进行准确测量,选择合适型号的种植体。取术前记录模型,制定合理种植计划。局麻下应用Ankylos种植系统的专用骨钻制备种植窝,植入种植体。术中注意保护软组织。术后立即拍摄X线片检查种植体植入的角度、深度及毗邻关系,评价种植效果。术后常规服用罗红霉素胶囊1周,每天口泰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嘱患者1周内缺牙区禁用局部可摘义齿,第10天复诊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拆除缝线。一般上颌牙术后5~6个月、下颌牙术后3~4个月行Ⅱ期手术,安装愈合帽。Ⅱ期

种植牙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种植牙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03T16:17:57.3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作者:罗俊 [导读] 探讨种植牙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疗效 罗俊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 湖北武汉 430200) 【摘要】目的:探讨种植牙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在牙种植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术的病例共40例(共45颗牙)为研究对象,每半年随访一次,随访2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0例病例共45颗牙的种植修复中,44颗种植牙固定无松动,种植牙周围组织无炎症改变,病例未感不适,咬合功能正常;X线检查示种植体颈部骨边缘的吸收第一年在1.5mm以内,之后每年吸收在0.2mm以内,吸收情况稳定,未见病理性异常吸收情况。1例病例的1颗牙在半年后第一次复诊时出现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后经抗炎和局部修复牙冠治疗后,在之后复诊中未见其他异常。结论:引导骨再生术能对种植牙进行骨增量处理,效果显著且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术;种植牙;骨量不足;人工骨粉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65-02 种植牙是指利用外科手术的方式在牙齿缺失的牙槽骨内进行种植体植入,至牙齿周围骨组织和种植体整合完成后进行缺牙修复的一种治疗方式[1]。种植牙成功率高,但部分病例种植后可能出现牙槽嵴的宽度和高度减小的情况,牙槽骨刺激减少出现萎缩,导致牙槽处骨量低于正常水平,影响修复效果。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来自于引导组织再生技术,通过屏障膜帮助组织修复和再生,成为解决牙槽处骨量不足问题的治疗方法之一[2]。本研究旨在探讨种植牙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术的临床疗效,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口腔科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在牙种植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术的病例40例(共45颗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病例25例,女性病例15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9.43±8.34)岁。植入牙齿位置包括27颗上前牙、8颗上后牙、6颗下前牙和4颗下后牙。纳入标准:(1)无系统性全身性严重疾病;(2)种植处无炎症或癌变等病理性变化;(3)种植处骨缺损非垂直向,牙位在三个以内;(4)病例无吸烟史及放射治疗史。 1.2 种植材料 使用种植系统为Ankylos的螺纹根形种植体(登士柏公司,德国),使用天博齿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北京意华健科贸有限公司,中国)和Bio-Gide胶原膜(Geistlich公司,瑞士)为植骨材料。 1.3 种植手术 术前常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定模型制备。使用复方氯己定漱口1min,重复3次,注射盐酸阿替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翻开种植处黏骨膜瓣至牙槽骨完全露出,清创并评价骨质缺损情况,确定微创拔牙后的拔牙窝或牙槽顶位置并通过球钻定位,使用先锋钻和麻花钻备孔,常规植入种植体。于种植区暴露的牙槽骨的皮质骨表面钻孔,待血溢出后贴合种植体和自体骨屑,同时混合填入骨粉,使用Bio-Gide 胶原膜覆盖创面至完全,切断黏骨膜瓣根部骨膜,充分减张并缝合手术创口。术后常规使用1周抗生素抗感染,2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于2周后拆线,嘱病例软食并注意口腔护理。术后半年进行二期上部结构修复,行常规种植牙修复,确认种植效果。 2.结果 术后半年复诊,进行二期上部结构修复手术时,发现种植牙种植骨处和人工骨粉间融合为一体,X线检查示种植牙周围未出现透射区。修复完成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随访2年。在40例病例共45颗牙的种植修复中,发现44颗种植牙固定无松动,种植牙周围组织无炎症改变,病例未感不适,咬合功能正常;X线检查示种植体颈部骨边缘的吸收第一年在1.5mm以内,之后每年吸收在0.2mm以内,吸收情况稳定,未见病理性异常吸收情况。1例病例的1颗牙在半年后第一次复诊时出现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后经抗炎和局部修复牙冠治疗后,在之后复诊中未见其他异常。 3.讨论 口腔内种植牙能长期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是牙槽骨的骨量充足,因此种植时种植体的位置以及方向至关重要,需经过检查和研究后与种植牙的功能和外观保持一致,因此种植牙时骨增量显得尤为重要[3]。引导骨再生术作为能增加骨增量的治疗方法,作用原理是利用屏障膜如胶原膜等在骨缺损处建立并维持一个封闭的组织空间,防止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这类增殖较快的细胞长入,从而保证增殖较慢的成骨细胞及血管正常生长[4]。而骨替代材料则可以支撑屏障膜,帮助维持正常的成骨空间,同时能引导新骨长入牙齿[5]。而本次研究发现应用引导骨再生术进行牙种植,取得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可靠。 引导骨再生术在操作时要注意几大要点:(1)维持足够的组织成骨空间;(2)屏障膜能完全覆盖骨缺损区并封闭;(3)种植骨区的稳定性较好;(4)保证自体骨屑和人工骨粉混合良好,有正常成骨能力;(5)钻骨时小孔必须出血以保证有足够血供;(6)缝合时要充分减张,防止后续出现创口开裂等情况[6-8]。综上所述,引导骨再生术能对种植牙进行骨增量处理,效果显著且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翔宇,刘姒,吴祥冰.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治疗牙种植周围感染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279-281. [2]宋飞翔,薛浩伟,潘涛,等.引导骨再生术结合骨挤压在单颗上颌前牙同期种植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7,(11):2005-2008. [3]王群,朱欣欣.引导骨再生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52例的护理配合[J].护理与康复,2015,(5):485-486. [4]张瑾,万俊华,罗慧玲,等.引导骨再生术在种植牙中应用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4-25. [5]闫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在双尖牙区即刻种植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3):153-155.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分析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01T16:21:25.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作者:王舒舒1 商玲燕2(通讯作者) [导读] 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的54例牙齿种植患者。 (1常州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江苏常州 213000) (2常州市口腔医院高级专家诊疗中心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对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齿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的54例牙齿种植患者,将他们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在研究的过程中,观察组选择了PRF自体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引导骨再生的技术形式,对照组采用了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技术形式,并对两组患者治疗中的成功率与修复之后的植骨厚度、骨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为81.4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 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修复后植骨厚度、股厚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种植中PRF自体膜引导骨再生效果突出,能够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材料;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中图分类号】R7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278-02 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的54例牙齿种植患者,将他们随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PRF自体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突出,具体的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选择了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的54例牙齿种植患者,将他们随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岁到71岁之间,年龄均数为(45.11±0.13)岁。男性30例,女性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了治疗,并按照患者牙齿缺失的常规性治疗方式进行了手术设计,其基本的步骤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使用盐水将Bio-Oss骨粉浸泡;其次,将Bio-Oss骨粉与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放在患者牙齿缺失的位置;最后,通过对患者缺损的实际情况分析,制作十一的引导股覆盖膜[1]。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应用PRF自体膜引导骨再生的技术形式,覆盖中需要多于边缘20mm到30mm,使用4-0丝线进行间断缝合,关闭创面[2]。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了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技术形式,操作方法同观察组。 1.3 评价标准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以及修复之后植骨厚度、骨厚度的分析,进行了观察。成功:患者亚缺损位置出现新生骨,并且和自体骨相互融合,种植体比较稳定[3]。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 20.0统计学软作作为数据资料计算的方式,应用χ2检验计数材料,(%)予以表达;应用t检验计量材料,通过(x-±s)形式表达,若P<0.05则评价为包含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1.48%、96.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牙种植技术中的引导骨再生技术,其作用机理主要为基于患者牙缺损的实际情况,将高分子材料膜置入其中,预防周围软组织进入到骨缺损位置中,降低覆盖物的压力,创设良好的骨组织生存空间。传统临床治疗中大多采用钛膜作为保护及修复技术,但伤口容易开裂,表皮细胞难以附着生长,对于现阶段的口腔治疗技术而言,钛膜逐渐被海奥膜和prf自体膜取代[5]。PRF自体膜是一种自体白细胞和富血小板纤维制成的生物材料,具有一定免疫与抗感染功能,为组织再生与创口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无排斥反应,且其中细胞因子可以相对持久的释放,促进组织再生。与海奥口腔修复膜相比,PRF自体膜不仅发挥了修复和隔离作用,更大限度地满足了局部组织长期恢复的需求,生物学性能较好,有利于患者骨缺损恢复速度提升,改善生活质量速度提升,在现阶段临床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比较理想。PRF自体膜

8.引导骨再生(一)硬组织处理引导骨再生技术(一)

引导骨再生技术(一) 讲师:Dr. Lim Sang-Chul 硬组织处理 微创手术 ?某些骨增量技术是由于解剖或生理条件限制而提出的。然而因为带来多次手术、额外费用和更长的治疗时间,造成许多病人难以接受。 用于后牙区的短种植体 ?近年来,短种植体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短种植体减少了骨增量操作 ?还可减少类如上颌窦穿孔和下唇麻木等种植风险 Nobel Shorty Dentium Superline Branemark Shorty 使用短种植体时的考虑要点 ?是否能获得很好的初期稳定性?避免单端桥Five ‐yea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short dental implants placed in posterior are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Survival rates: 99.2%(Anitua et al., J Periodontol 2008) ?尽量消除侧向力 ?分散夹板带来的压迫力量 Straumann短种植体

又粗又短的种植体 Dentium Superline FX7008SW 窄颈种植体 ?窄颈种植体有很高的成功率和留存率(99.4%), 与常规直径种植体相近 ?未检查到种植体折裂 ?不同窄颈种植体类型未发现明显差异 (Degidi et al., J periodontol2008)

术后26个月Narrow ridge 窄牙槽嵴 空间填充 某些病例,既可以做GBR,也可以单纯填充缺失空间

种植体侧穿做松弛切口 骨移植材料必须填于缺损部位和骨膜之间 引导骨再生(GBR) ?骨量不足,不管是局部不足还是整体不足,都是种植治疗中的巨大挑战。目前已有充分研究证实,引导组织再生可应用于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重建。 ?屏障膜的目的是隔离出骨新生的空间,诱导骨组织在未完全埋入的种植体表面生长(Dahlin and Senner by1991) 。 ?牙槽嵴增宽效果与具体手术步骤和术者经验有很大关系,而种植体的留存率则与种植体周的骨组织有关,与骨移植材料关系不大。 GBR成功要点 ? 1.使用合适的屏障膜 2. 软组织初期关闭 3. 维持空间 4. 骨粉和屏障膜位置要稳定 5. 足够的愈合时间

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观察

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7-05-23T15:41:12.4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5期作者:樊牡丹 [导读] 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讨论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 (上海第八人民医院口腔科上海 201101) 【摘要】目的: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讨论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患者总计86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基线水平为6.78±0.25;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25±0.92;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86±0.48。观察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为6.80±0.23;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56±0.90;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76±0.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有效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干预后,在修复效果上值得肯定,对患者积极作用突出,同时经过红色美学指数分析后,发现效果与常规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在可行性上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引导骨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技术;上前牙;种植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5-0083-02 从临床上分析,种植修复上前牙缺失的过程中,比较强调的内容在于修复的效果。可是,很多患者在最初的干预上,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以至于牙槽骨出现了吸收萎缩的情况,在相应的软组织表现上,也造成了一定的退缩现象,针对种植修复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因此,研究有效的修复技术,对患者而言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文章针对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展开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患者总计86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本组患者总计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最小患者20岁,年龄最大患者59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5.7±2.8岁。对照组:本组患者总计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最小患者22岁,年龄最大患者5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4.7±2.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引导骨再生技术如下:当患者的种植体表现为初期稳定以后,需要在患者的骨缺损位置周围的骨皮质上,有效开展钻孔处理,钻到患者的松质骨[2]。在患者骨缺损的区域当中,将新鲜的血液,有效的融合人工骨粉进行植入干预,同时需要进行压实处理,要促进患者缺损区域牙槽骨形态的健全。最终保证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能够得到丰满处理的效果,操作过程中,需要将胶原膜进行良好的覆盖,而后才能将粘骨膜进行分离处理,由此来对周围的软组织进行松懈干预[3]。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相关数据应用t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基线水平为6.78±0.25;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25±0.92;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86±0.48。观察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为6.80±0.23;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56±0.90;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76±0.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有效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干预后,在修复效果上值得肯定,对患者积极作用突出,同时经过红色美学指数分析后,发现效果与常规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在可行性上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引导骨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祝媛,冮卫东,熊贵忠,余美芳,韩晶.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前牙美学区种植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03):171-173. [2]贺刚,陈治清,王培志,夏露,许小会.改良式引导骨再生术+即刻修复技术在上前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评价[J].口腔医学,2013,(11):739-742. [3]沈宁,唐增斌,李军,蒋榕林,陈伟.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09):1433-1435. 樊牡丹,女,汉族,1982年10月生,江苏苏州人,本科学历,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牙齿种植方面的研究,所在科室:口腔科

种植牙有什么优点和不足

种以种植材料埋植到牙槽骨内(种植体),再在其上做假牙的一种“假牙”修复方法。对于某些原因不能常规镶牙的患者来说,这种方法为他们的植牙有什么优点和 不足? 种植牙(义齿)是由种植体和种植体支持的上部结构组成的特殊修复体。种植体是人工材料制作,经牙槽外科手术植入颌骨内,起牙根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3-6个月),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发生骨结合,然后利用种植牙根做支持,在其上方安装人工牙冠,达到恢复缺失牙、恢复咀嚼功能的作用。 1、种植技术是目前成熟的治疗修复牙齿缺失的最先进手段。与以往修复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牙槽骨支持,固位稳定,基本恢复原自然牙的功能; (2)不损伤临近牙齿,避免临近牙齿咬合力负担过重; (3)修复时间长,只要有良好的骨结合,就可以长期使用; (4)不对牙槽骨吸收产生持久影响; (5)美容效果,对前牙缺失者进行种植牙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美容效果; (6)可以解决游离端缺牙修复困难的难题。 (7)可以整复牙颌部大面积组织缺损畸形; 2、种植牙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项: (1)治疗周期长,一般需要上颌牙三个月,下颌牙六个月; (2)治疗费用比一般镶牙贵。 上一篇新闻:种植牙有哪些突出优点? 种植牙可以保持多久? 种植义齿在国外已是一项较成熟的治疗技术,据统计,五年成功率一般达到85%以上,十年成功率达到80%以上。 但这些数字都只反映了平均水平,每颗种植牙寿命的长短除了与治疗好坏有关外,还与患者事后的自我维护密切相关。而后者是决定种植牙寿命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接受了种植治疗的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师的指导去做,包括自身维护和定期的专业去除牙石及菌斑的复诊维护等。这样才能使您的种植义齿更有效更长久地为您服务。 种植义齿经过三十年的临床实践考验,已日趋成为一项成熟的口腔修复治疗手段。

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7564362.html, 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的临床研究 作者:薛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摘 ;要】目的:探究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治疗牙周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例牙周炎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其行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统计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和术后2周的骨缺损高度、牙槽骨密度、牙周袋深度及出血指数。结果:术后2周拆线可见,患者牙龈红肿症状消失,软组织愈合良好,且未见引导性组织再生膜外露,X线片检查显示骨袋底部钙化增加明显,已达根中1/3,术后3月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复诊,原骨缺损处生出大量新生骨,远中面探针深度颊舌侧为3mm;术后2周,患者骨缺损高度(1.34±0.78)mm、牙周袋深(2.71±0.23)mm及出血指数(0.63±0.11)均显著低于术前(4.15±1.22)mm、(5.16±0.85)mm、(1.48±0.52),患者牙槽骨密度(725.13±10.82)HU顯著高于术前(610.78±9.45)HU,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治疗牙周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植骨术;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牙周炎骨缺损 【中图分类号】R78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127-01 牙周炎骨缺损是一种由牙周炎发展而来的口腔疾病,指的是牙周炎发展至中晚期引发患者牙槽骨缺损和形成深的牙周袋[1]。其不仅会对患者口腔的外在美观性和牙齿咀嚼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易导致其牙齿松动、脱落等,从而对患者日常生活和预后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需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2]。以往,临床多采用植骨术对患者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疗效有待加强,我院在植骨术的基础增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对1例牙周炎骨缺损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植骨术加正畸引导骨组织再生治疗牙周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诺贝尔种植牙

维特恩齿科
诺贝尔种植牙
瑞典诺贝尔种植体微创、痛苦小:瑞典诺贝尔种植体采用微创种植技术,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副作用, 无刺激,在体内稳定;湿润性好,不易附着有机物,能与人体完全相融,一旦植入,很快能生长与人类牙 齿成分相同的骨结合,不会产生排斥反应。这便是瑞典诺贝尔种植牙被誉为使用终生的种植体的根本原因。 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不适感,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
1.个别牙齿或多个牙齿缺失; 2.游离端缺失牙,失牙区牙槽骨吸收严重,不能承担义齿基托的负荷; 3.全口牙缺失,颌骨缺损; 4.因生理或心理原因,不能习惯戴用有较大基托的可摘义齿,或因基托的刺激出现恶心呕吐反应者。
1、舒适、无异物感; 2、无损伤,无需磨牙; 3、具有很强的固位力与稳定性。
Q:种植牙价格是多少? A:种植牙价格主要取决于种植牙的数量和种植体的类型以及种植体上方修复体的类型。例如,一颗种植
牙价格大约相当于固定修复桥的价位(但固定修复桥要磨除临近的健康牙齿以获得固位,而种植牙不需要)。 当然,如需要植骨或结合其他治疗则费用还要多一些。总之,种植修复的费用通常是较高的。但种植修复 后给你带来的面容上的改变,咀嚼效率的提高,进而带来的整个自信的提高,对于一个生活在今天的现代 人来讲,勿庸置疑,它将是你所有曾参与的投资中最有意义的一项。
Q:种植牙价格为什么昂贵?
维特恩齿科

维特恩齿科
A:种植牙是一项"高精尖"的口腔修复技术,开展种植牙项目,需要求具备相当高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因
此成本很高,因此种植牙贵有贵的道理,贵有贵的原因: 1、种植义齿是由经过特殊培训的种植外科医生、 种植修复医生、种植技师及相应的助手组成的团队来共同完成的,其操作人员成本高。 2、种植牙材料限 制严格,种植体的加工工艺复杂且要求极其精确。种植体及配件多种多样,用于满足不同的修复设计需要, 因此价格很高。 3、临床上开展种植技术需要配备较高的设备环境,例如大型 X 线诊断设备、临床手术设 备、技工设备、手术支持设备(心电监护、血象分析等)以及在义齿制作时需要的一些独特的较贵重的修 复材料,所以种植牙修复价格昂贵。
Q:什么是种植牙? A:种植牙是通过医学方式,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的设计,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
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后,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 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因不具破坏性,种植牙已被口腔医学界公认为缺牙的首选修复方 式。成功的种植牙不仅形态逼真、美观、舒适,而且咀嚼功能和真牙一样,因此,被人们称为"人类的第三 副牙齿"。
维特恩齿科

关于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探讨

关于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探讨 摘要】目的:对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进行 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牙种植患者9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植骨厚度、骨厚度、修复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加以分析 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植骨厚度、骨厚度、修复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种植手术过 程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引导骨再生,能够有效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牙种植引导骨再生;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24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dental materials in the dental implant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Methods 90 cases of dental implan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bone thickness, bone thickness, repair success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bone graft thickness, bone thickness, repair success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dental implant surgery,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Haiao prosthodontic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bone and bone development. 【Key words】Oral cavity repair membrane; Dental implant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Cinical effect 由于牙缺失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生理性骨吸收不足及骨组织缺失 等现象,易导致治疗后牙侧方穿孔等问题的发生。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牙种植患 者90例,并对两种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进 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牙种植患者9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30.1±9.5)岁,其中,前牙15颗,磨牙17颗,前磨牙13颗;观 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龄(31.6±9.1)岁,其中,前牙17颗,磨牙18例,前磨牙10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缺牙类型等方面,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牙种植患者均采用Xive螺纹根状种植及Bio-Oss小牛骨粉,照常规手术 的操作流程,先将种植体植入,根据需要植入骨材料;其次将Bio-Oss小牛骨粉 用生理盐水浸湿放置于种植体侧骨缺损位置,依据患者牙骨缺损创面的大小及形状,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钛膜放置于植骨区域进行引导骨再生,给予观察组 患者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放置于植骨区域进行引导骨再生;最后在两组患者放置 好修复膜材料的部位边缘处均覆盖2~3mm,对患者的创口进行间断缝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资深看牙人的一些建议(种牙经验已补充)

资深看牙人的一些建议(种牙经验已补充) lz是资深看牙人,因为爱吃糖从小牙就不好,经历过:多生牙拔除,智齿拔除,补牙,根管治疗,烤瓷牙,种牙。经过一系列治疗以及自己日常的精心维护,现在牙齿比较健康。看了这么多年牙,总结一下经验,给大家借鉴一下,顺便推荐几位自己看过的牙医,主要是北京地区,因为之前lz 一直在北京上学工作+看牙……现在lz在南方,种牙是在广州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做的。总的来说就是:日常护理到位,每年都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早治疗。找靠谱医生治疗,不要相信熟人介绍的诊所什么的,除非你的熟人是牙医,尽量去大医院或正规诊所。相信科学!!!!!别相信那些微博上转发的护牙、牙齿美白、牙疼咬花椒等小秘方,去看医生好吗!!!没听说中医能治好牙齿,顶多糊弄的暂时不痛,最后还是会掉的啊!!从小看过很多牙医,也遇到过不靠谱的,比如我正在种的这颗牙,就是因为根管治疗中发生侧穿而且牙根本身有些弯,最后只能拔了。但是一个不靠谱的医生不代表所有牙医都不靠谱,这就显出选择牙医的重要性,大家可以去“好大夫”网站上搜一些大医院的牙医评价,很有帮助。推荐大家去微博上搜一些牙医的微博,不过良莠不齐,需要自己甄别一下哪些是科普、哪些是骗人做美容冠什么的。★关于选医生,还有些不太

“科学的”个人心得,这个纯属个人体会,也不知对不对,做个参考吧: a 医生不是岁数越大越好,我喜欢选择三四十岁的医生,他们比起刚开始临床工作的小医生经验老道技术熟练,比那些资历非常老的教授专家好挂号一些,而且我觉得他们才是临床科研的中坚力量。 b 头衔也不是越唬人越好,副主任医师不见得就不如主任医师。比如我在选择种牙的医生时,我选择了手术病例两千多的且患者同行评价都很好的副主任医师,没有选择虽然是博士但是手术病例只有一千的主任医师。个人觉得,论文写得好,不见得手术做得漂亮,同行评价好才是真的好。 c 比较在意该医生的出身院校。最好是四川大学华西口腔西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山大学口腔医学院等名校出身的牙医。1,日常护理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用牙线(水牙线不能取代传统牙线),晚上那次尤其重要。爱吃甜食的话(比如lz),就随身带瓶水,吃完稍微回味一会陶醉一下立即漱口,能吃完就刷牙最好了(可惜lz还做不到==!)。毕竟不能吃爱吃的东西不幸福!

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及修复成功率分析

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及修复成功率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7T14:03:07.7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作者:刘丹1 孙勇2 [导读] 与传统钛膜引导方式比较,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1内江市市中区口腔医院四川内江 641000) (2西南医科大学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及修复成功率。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选择接受治疗的60例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钛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则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之治疗下过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 7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牙种植引导骨再生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的方式,与传统钛膜引导方式比较,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关键词】口腔修复膜材料;牙种植;骨再生;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234-02 随着医疗条件的进步,种植牙已经成为对牙齿缺损进行修复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是牙齿在缺失后生理结构等不同的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骨组织方面的缺损,出现牙槽嵴各种问题,造成牙齿在种植的过程中出现侧方位的穿孔,对患者后期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选择,不同的修复材料对于牙齿的后期修复效果是不同的,传统钛膜材料,整体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对材料进行改进,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口腔粘膜等进行切除,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1]。本文对两种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及修复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择接受治疗的8例口腔修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例,对照组男3例,女1例,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为(43.21±3.67)岁;观察组男2例,女2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为(43.32±3.56)岁。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X射线检查,确定牙齿情况,之后进行相应的口腔检查,掌握详细的压槽骨床的图像、厚度等资料,对患者牙齿位置的软组织、硬组织缺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钛膜植入的方式,患者采用仰卧方式,在常规的口腔消毒后,切开翻瓣,确定牙骨位置的缺损创面的形状、大小以及相应的尺寸,之后将骨粉置入到盐水中进行充分浸润,将钛膜放置于缺损的位置,对缺损的位置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引导骨再生[2];观察组手术各项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准备工作结束后,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进行覆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体规格的选择,可以覆盖至骨膜的2~3mm处,之后进行间断的缝合,关闭切口[3]。 在手术结束后,两组均需要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在手术后的7~10d进入到医院进行拆线,在手术结束后6个月后对骨厚度等进行后期的检查以及治疗,完成整个的手术过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治疗效果通过:骨厚度、植骨厚度以及修复成功率进行比较;并发症包括:膜暴露、面部感染以及肿胀。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之治疗下过显著优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详细数据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