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调节与调节训练(上)

眼的调节与调节训练(上)
眼的调节与调节训练(上)

眼的调节与调节训练(上)

1、调节的溉念

我们在物理学上谈到屈光时一般是指一个透镜的焦点距离,也就是透镜的绝对屈光力。但在视光学临床上这种绝对屈光力却并不重要,对于眼睛和视觉而言,重要的是能否把外来的平行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理想的焦点,能否始终获得清晰的成像。所以,视光学所表示的屈光概念是眼睛后主焦点与视网膜两者位置的相互共系。如果后主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者称为正视眼,反之均称为非正式眼或屈光不正眼。正视眼指只依靠眼的静态屈光能力把远处物体的像聚焦在视网膜上,但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做精细工作和学习中,所要看的物体都在离眼很近的地方,这些近处物体所发的光都是散开的,如果眼睛不改变原有的屈光状态,物体的像就落在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不清楚的像。对于人类来说,为了把近距离物像从视网膜的后面合理的移动到视网膜上时,不像软体动物那样可以可以通过加长眼球的前后轴使视网膜后移,也不像某些鸟类那

样,用增加角膜弯曲度的办法使光的

聚集能山加大;更不像鱼类那样,通

过晶状体的向前移动使物像前移。人

眼是通过改变晶状休的形态、用增加

晶状体屈光力的办法来完成看清近

处物体的任务。这种在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屈光能力的改变现象,叫做眼的调节(见图1)。我们可以从表1中看到,调节式眼屈光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晶状体屈光度的改变。

表1眼调节时屈光系统的改变

2、调节机理的探讨

虽然关于调节的机理知己仍有相当大的争论,但现在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晶状体弯曲度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前表面,静态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为10mm,当调节时便减为6mm。晶状体形态的改变,包括密度、折射率以及囊膜形态等的相应变化能够使眼睛聚集光线的能力增加,因而眼的后主焦点能按照需求予以改变。Helmholtz认为,晶状体是有弹性的,在正常状态下,晶状体被悬韧带的张力所牵拉使之变为扁平。在调解活动中,睫状肌的收缩减小了由睫状突所形成圆形的直径,因而使悬韧带放松,由于悬韧带放松,解除了对于晶状体的牵拉作用,于是晶状体成为球形。一般称Helmholtz的这种论点为弹性学说或松弛学说。而tscherning则认

为晶状体调节时,它的前表面并不是形成一个球形而是变成一个双曲面的形状。为了说明这种晶状体前表面的晶状体圆锥的形成,他假设睫状肌的收缩拉紧了悬韧带,由于悬韧带的拉紧使晶状体的囊膜变紧张,因而压迫晶状体的皮质使之冲装在玻璃体上,玻璃体的反作用会促使晶状体前囊中央的最薄处向前鼓起。后来gullstrand 等指出,虽然调节的主要机理是以Helmholtz所假设的原则为基础,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主要因素的存在,特别是由Tcherning所观察到的在调节过程中晶状体改变形状的说法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现在已经证明晶状体并不是一个弹性结构,但在调节活动中,晶状体却是柔软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可塑性,因而其能够在外力的影响下很好地改变形状。特别是晶状体外包裹着一层有弹性的囊,囊膜厚度各处并不完全相同,周边部较厚两极较薄。悬韧带把晶状体的囊膜系在睫状突上,图2是Fincham从尸体解剖中观察到的晶状

体囊膜,可以发现,囊膜的前后极处均

较薄。在正常情况下,囊和悬韧带都是绷

紧的。发生调节时悬韧带放松了,这样品

状体的囊也会随之松弛,由于这种制约的

解除使一直被晶状体囊所压迫的晶状体

改变形状向前突出。

玻璃体的存在使晶状体向后移动受到了限制,并且由于睫状肌的后端牵拉着脉络膜,这样就把玻璃体轻微推向前方。虽

然这种推力是微弱的,但几种作用综合起

来就使晶状体囊膜最薄的前极处优先向前

突出,这样品状体的前表面就形成了一个

中央特别突出,周边较扁平的双曲面。正

如图3所表示,品状体的前极成为一个圆锥

形状。总的来说,在调节中弹性囊膜的紧张度放松了,晶状体的形状就会发生改变:厚度增加直径减小前极部明显向前突出而周边部相对地变扁平,形成了双曲线形状的品状体前表面,因而相应增加了其屈光力量。

关于调节的神经支配问题,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睫状肌的收缩是由第三对脑神经(副交感支)所支配,认为看远处物体时的调节机理是由于解除了看近时的调节活动所形成。也就是说,看远的调节活动是被动的,然而这个观点却是错误的。事实证明,不仅副交感神经系统参预调节,而且交感神经系统亦参预调节作用。看近时的调节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睫状肌的环形纤维 (Mtiiler肌)收缩来实现的,在看远处物体时所采取的也是主动远调节,是由于受交感神经所支配的睫状肌中的子午线状的Brucke肌纤维收缩来实现的。这种子午线的肌纤维和环形肌在调节过程中,既对抗又协调地共同完成调节作用。这里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特定的视觉条件下,这种调节作用甚至可以使得品状体的屈光力变得比其自然的静态屈光值更小,我们把这种调节过程称为负调节。有人用猫做实验,当刺激交感神经时,就可使晶状体变得更加扁平,导致远视度数增加。但如果把猫的上颈交感神经节切除,就可使远视眼的度数降低。申尊茂为证实Byrne所提出的睫状肌二元神经支配学说,1975年发表了《跟调节作用的交感神经因素的探讨》一文。文章是以180只正常眼用睫状肌麻痹剂使副交感神经作用完全解除后,再用可卡因点眼,有66%以上的眼的远视屈光度增加。l984年李品晶用2%异丙肾上腺素也可使睫状肌麻痹眼的远点变远。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再把调节作用与瞳孔反应联系起来,可以知道瞳孔的收缩与放大也是由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调节的增加和减少、瞳孔的缩小和放大都由对抗着的两种神经系统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来实现,即它们的作用都是主动的。但应该指出,在这两种生理性机理过程中,由副交感神经引起的调节增加和瞳孔缩小远比由交感神经引起的调节降低和瞳孔放大占优势得多。3、调节的性质、范圈和程度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调节作用系由两个因素所完成品状体的可塑性和睫状肌的收缩力量。假若晶状体发生硬化,如老年人品状体失去了可塑性,这样即使睫状肌的收缩是有力的也不能使之改变形状,不能产生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即使晶状体是液体样的物质,但如果睫状肌的力量变弱了或者麻痹了,也不能使之形成调节。因此,我们可以把调节机理分为物理和生理两大类。其中,物理性的调节纯粹是品状体的物理性变形,它以屈光度来测量。使眼的集光力量增加1.OD,称之为付出了1.OD

的调节。而生理性调节是由睫状肌收缩引发的,其程度可以用“肌度”(muscular diopter)来表示,这里1个肌度是品状体的屈光力量增加1.OD的肌肉收缩力。这两部分调节虽在人类的前半生正常地配合着,如果在某些情况下使之分开就可能造成不同的病理结果。在晚年时如果品状体失去了可塑性变硬而形成所谓老视眼,这时物理性调节消失,但睫状肌的肌力可能还未被损害。相反,生理性肌力衰弱却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虚弱状态,这时虽然晶状体有很好的可塑性,但因肌力不足也可使调节力量减弱或者使之完全丧失。为了克服这种肌力不足,会不自觉地使用持续、过度的睫状肌努力,所以该类患者常常发生眼力紧张及视疲劳的综合症状。

3.1远点 (far point,puntum remotus)

眼睛在完全休息放松时,所能看清楚(物体)的最远距离称远点。我们为了能看清楚远处物体眼内的睫状肌就要松弛,这时眼的屈光力也相对最小。此外,远点距离的倒数为眼的静态屈光度。

3.2近点 (near point,puntum proximum)

眼睛要看近处物体就要使用调节功能,当眼使用最大调节力量所能看清楚的那一点叫近点。因此,近点是与调节力量联系在一起的。调节时的屈光也叫动态屈光,所以近视力也叫调节视力或动态视力。

3.3调节范围 (range of accommodation)

把远点和近点之间的距离用线段表示,称为调节范围,也称调节的长短或调节的区域。

3.4调节程度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眼睛完全休息时注视远点和使用最大的调节力量时注视近点,这两种情况下屈光力的差别若以屈光度表示,称为调节程度,亦称为调节的大小。在这里,范围以距离表示,程度以屈光度表示。

如果我们以r代表远点 (单位:M),以R代表注视远点时的屈光力量(单位:D),P代表近点,P代表注视近点时的屈光力量;a代表调节范围,A代表调节程度。其换算公式为:a=r-P,A=P—R。

调节通常用“度(D)表示,1.OD代表焦距为hn的屈光力量。屈光度是焦距的倒数,所以调节的范围和程度很易换算。如果r为hn,则 R=100/100=1.0D。假若 P 为10cm,则 P=IO0/10=10.0D。表示为了看清楚 10cm处的物体,眼睛需用10D的调节力量。

3.5正视眼的调节 (emmetropic

accommodation)

正视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即r=∞,

此时眼睛的屈量为:R=100/∞=0。若其

近点在locm处,即 p=10cm,其屈光力

P=IO0/10=10.OD。(图4)本例正视眼

的调节范围为由无限远到10cm,也就是

无限远,而其调节程度为10-0=10 OD。

3.6近视眼的调节

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的有限远以内。

如为近视 3.0D,则其远点在 33cm,

r=33cm。这时它的屈光力量 R=l 00 /

3 3:3.0 D 。如果其近点 p=8cln,则

这时它的屈光力量为 P=IO0/8=12.5D。

本例近视眼的调节范围为由眼前3 3~8

C m 。即3 3 C m 一8cm=25cln,而其调

节程度为12.5D-3.0D=9.5D 。(图5)

3.7远视眼的调节 (hypermetropic

accommodation)

假如一个5.0D远视眼,则其远点在

眼后20cm处,Illlr=-20cm。其屈光力量为 R=100/(-20)=-5.OD。如果其近点在l0cm,即 p=10cm,则其屈光力量为p=100/10=10.0D。本例远视眼的调节范围为由眼后20cm到眼前10cm,共30 cm,而其调节程度为:p- (一R)=lO-(一5)=15.5D。

从上述三种情况可以看出,不同屈光状况时调节程度虽然相接近但调节范围相

差很远,调节范围和调节程度都与眼的静态屈光情况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不同屈光的眼睛注视同一距离的目标时,所消耗的调节力量也有不同。如图7~图9所示,不同屈光眼均注视33cm处的目标,正视眼所用的调节力为A=P-R=3.0--0=3.On 近视3.0D 者,A=P-R=3.o_-(+3.O)=o,即不用任何调节I远视3.OD者,A=P-

(-R)=3.0-(-3.O):6.0D,即用 6.0D调节。也就是说,在距离33cm工作时,正视眼要调节 3.ODl 3.OD远视眼要调节 6.0D;3.0D近视眼不用任何调节。可见远视眼在日常生活与工作学习中,所使用的调节要比其它两种眼为高,因而远视眼引起视觉疲劳的机会要多。

我们现在再把调节范围的问题进一步加深认识。正视眼从看无限远到看5m,可以不使用任何调节,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从不使用任何调节到仅使用0.2D的调节就完成了无限大范围的视距改变。所以,如以 5m作为眼科临床应用的相对无限远,那么可以说正视眼在相对静态屈光下它的调节范围是无限大的。正视眼在看 5m以内近距离物体时,会依照距离不同而应用相应的调节力量。近视眼的远点在一定距离之内,它对无限远的物体看不清楚,所以实际上近视眼的调节范围很小。由干近视眼一般不能用调节来弥补其屈光缺陷,所以为了能够看清楚远处物体,我们只有使用凹透镜将远点移到无限远处,才可把远处物体看得清楚。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面,其调节范围是负的。这种眼无论看什么距离的物体,都要使用调节才能确保看清楚,因而远视眼没有相对的静态屈光下的调节范围。只有用凸透镜矫正后,我们把远视眼的远点由眼球后面移到眼前的无限远处,才可轻松地看清楚相对远距离的目标。当然,远视眼看近处物体时所使用的调节更大,这是不言而喻的。

4、调节时的联动现象

调节、集合与瞳孔缩小三者在看近物时是联系在一起同时发生的,因而被称为近反射(near relfex)三联运动。虽然三者联动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合并存在,而且三者的改变程度也不完全同步,但在正常情况下三者一定常常联系在一起运动。当看远处目标时,为了使平行的光恰好落在两眼的黄斑部,两眼视轴要指向正前方。这时眼的调节也完全放松,两眼眼轴平行地指向无限远,并且两眼瞳孔放大。但当看近处物体时,使物像清楚就要调节,使物像恰好落在两眼的黄斑部就要集合,为

了减少瞳孔散大时的球面差和减少进入

眼内的光强度就要缩小瞳孔。所以应

该指出,这种联合运动是为了视觉生

理的需要是人类在长期劳动中进化的结

果。

在看近物体时,瞳孔的收缩挡住了

晶状体周边的差异性屈光作用,从而减

轻了屈光系统的球面差,因而可以增加

视力。更重要的是,当瞳孔缩小后具有

色素的虹膜挡住了由近处物体所发出的

强光,这就减少了过度的刺激并使得影

像更加清楚。集合由内直肌和上下斜肌

配合收缩来完成,瞳孔缩小由瞳孔括约

肌收缩来完成,调节由睫状肌收缩来完成。这三种肌肉都受第三对脑神经所支配,这是近反射的三联运动的解剖生理学基础,图l0是近反射的模式图。图的左侧说明集合,右侧说明调节的神经反射径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调节与集合之间以及两侧的调节和集合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尤以佩阿利核 (Perlia’S nucleus)支配着两侧的调节和集合,这是双眼视觉的生理学基础,也是人类比任何低级动物在视觉功能方面更为突出之点。

5、调节的测定

近反射所表现的三种联合运动,在两只眼都是相等的。从图l0可以看出,这种反射主要由两部分所组成。集合反射 (convergence reflex)是由两眼的内直肌收缩时所产生的本体感冲动而引起的。它并不是沿着视路向上传导,而是沿第五对脑神经的眼枝,或沿动眼神经本身向上到三叉神经的中脑根,而后改换神经单元到佩阿利核和到两侧艾一文氏核 (Edinger-Westphal nucleus),引起两眼的集合反射。调节反射(accommodation reflex)的产生,是由看近处物体时,视网膜上的模糊影像所引起的(近来提出,除影像模糊外,光的分散度和颜色差别也是引起调节的因素)。它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在中脑的外侧膝状体改换神经单元,

经过视放射纤维到皮层枕叶的视中枢,再改换神经单元到旁纹状区。由此沿着枕叶一中脑束到达中脑和佩阿利核,再与艾一文氏核相连接。由图可以看出,集合和调节的向心冲动虽然有所不同,但其离心通道基本上是相同的。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近反射是人类由低级动物向高级动物进化过程中,通过客观存在的刺激和人类祖先不断辛勤劳动的结果。人类两眼眼轴逐渐变为互相平行,并通过非常协调而又精细的近反射得以保证高级的视功能,尤其是立体视觉的完成。这是除人类以外任何其它动物所不能bE拟的。由于人类近反射系统在视觉演化中形成得较晚。并且随着科学进步,工业发展,近距离工作愈来愈繁重,所以往往由于眼的过重负担使这种精细的反射不能维持协调和平衡,因而易于引起主觉的干扰症状,也是可以理解的。

调节测定 (measurement of accommodation)时所用的视标有多种。有的采用专

门的视标,有的就用近视力表的视标。

但因为近视力表视标在变得模糊时不易

分清,所以目前已不大采用。1864 年

Donder提出了视觉测定尺的设计,其用

一根细的毛发来代替线条,测量时让毛

发慢慢移向眼前直到看不清楚为止。现

在通用的简单方法是 Duane在 1909年

所设计的,这种视标为一条长 3mm 宽

0.2mm 的黑线条,并将线条刻画在一个

40mm ×12.5mm的白板上,再把白板镶在一块无反光的黑色木板(或黑天鹅绒布)作为视标的背景 (图 l1)。测定的方法是,把上面的视标板由远即近慢慢移动,直至视标看不清楚,再向后稍微移动能看清楚时,测定视标至角膜顶端(实际应是以角膜后1.5mm的主点计算)之间的距离,以其距离的倒数为眼调节 (ocular acommodation)度。但是,如果从眼镜平面至视标间距离的倒数所求的屈光度则为眼镜调节(spectacle acommodaiton)度,眼镜平面是从主点向前15ram为准。例如,一正视眼使用最大调节时其近点(B)距前主点(A)为 10cm,则眼调节:(1/BA)=1OD。如果眼镜 (s)离开主点 (A) 为 15mm,则 BS=8.5cm。 100/ 8.5=l1.8D,这称

为眼镜调节。本例中眼调节较眼镜调节之差为 1.8D,而且这个差值会随着调节度的降低而减小。临床上大家常用近点尺测量调节,尺上刻有屈光度,以图 ll所制视标在尺上移动。当然,在测量之先要先用矫正镜片使被测眼成为人工正视眼。如果近点在尺的末端之外(约 40cm),则先要用正透镜将其移到尺上,这样也就避免了视标距眼太远、视角太小影响测量效果的问题。此法所测的是主观调节,Fincham认为主观调节较他所用客观法所测的调节度数要低些。此外,调节的测定一般要把两眼分开单独测量。一般来说,双眼测量往往要 bE单眼者约多0.5D。为了避免测量距离太近或太远所带来的不便,通常在测定年轻人时要在眼前加一3.0D或一4.0D的镜片,这个透镜值在最后计算时加上。在测定高度远视时,往往也要在眼前加上适度的凸透镜片,待测完后,再把所加镜片的数值减去。

测定集合近点时我们也用上面的视标和方法。所不同的是调节测定时是以视标线条变模糊为标准,结果用“度”表示,而集合测定时是以开始发生双眼复视为标准,所得结果用“米角”表示。

6、调节功能异常

6.1调节痉挛

调节痉挛 (spasmus of acommodation)是一种非自主性的肌强直,多由调节功能差并且过度使用调节所引起,属功能性调节痉挛。神经受刺激所引起者则多为器质性,其表现症状基本相同,只有轻重差别。

调节痉挛症状的主要特点为出现极明显的视觉干扰症状。包括有眼部不适、头痛、眉弓部发痒、恶心、头晕、怕光,复视和间歇性视力模糊并均会合并成视物显大症(macropsia)。该病由睫状肌的紧张度增加而致,使调节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眼屈光系统的远点和近点均向近处移动,因而也可能产生所谓假性近视现象。调节痉挛常合并有瞳孔缩小和内隐斜,所以检影时中和点不稳定,用雾视法亦难使远视力提高。本病的可靠诊断为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用检影法与用药前的屈光度相对比。正常情况下睫状肌的紧张度约为1.0D,但调节痉挛严重时甚至可高达 20.0D。6.2 调节麻痹

调节麻痹 (paralysis of accommodation)可由眼局部或其他全身原因所引起。调节麻痹的症状一般表现比较典型,主要特点为近点远移、向远点靠拢。调节麻痹

均合并瞳孔放大,因而感觉眩目。调节麻痹后对视力的影响随着屈光状态不同有所差异,正视者只影响近视力。近视者除眩目外,远近视力均影响不大,而远视者对任何距离的物体均看不清楚。正视眼的老视眼,因其近点已向远移故对视力影响并不显著。调节麻痹通常合并视物显小症(micropsia)。

6.3调节疲劳

早在1864年Donder就认为眼紧张的主要症状是由眼调节系统的疲劳所引起,因而采用了调节疲劳(accommodative asthenopia) 的名称。疲劳开始时,眼睛看近物不能保持好的视力,特别是物体细节模糊不清,只有经过努力方可看得清楚。而且开始时的视物模糊是间歇性的,随后模糊的时间逐渐延长、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最后只有把物体拿远或停止近工作。当再开始工作时,所能维持的有效视觉间期更短,终于只能放弃工作。当然除上述视功能的症状外,还常常合并眉弓处的钝性头痛。如长期下去,还可发生眼睑和结膜的慢性炎症。

6.3.1调节疲劳的测定

调节疲劳的测定可用调节近点测定器(a~ommodatometer of near point):将调节视标放在测定架上的近点处,看得清楚就坚持,看不清楚就向远处移动。用记纹鼓将视与眼的距离描记下来。根据视标与眼的距离大小和坚持时间的长短,进行判断。一般认为,即使全身疲劳之后,15arin内也不会很容易地使调节产生疲劳。此外,两眼坚持的时间有时不同,两眼结果与单眼者亦有差别。当只用一眼进行实验时,另一眼也可能有视疲劳的表现,但大多程度会有所不同。应该指出,调节疲劳曲线往往与集合疲劳曲线有很大差别,因而在视疲劳中,这两种因素中哪一个因素起到主要作用,可通过上述方法予以鉴别。

一般情况,正视眼不容易发生调节疲劳,有很多正视眼在过度使用调节之初,反而导致相当程度的调节增加。但若把视标持续地放在靠近近点处,经过一段的耐受时间,个别的正视眼及正位眼也可引起疲劳。在易于引起疲劳的诸多因素中,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余为全身健康状态和被检者的主观努力程度。应当特别重视的两个因素:屈光状态和眼肌平衡状态。

6.3.2调节疲劳与屈光状态

远视眼看远要用调节,看近更要增加调节,所以远视眼易于引起调节疲劳。

两眼的调节功能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开的,但在两眼屈光参差的例子,难免要用两眼分开各自调节的办法来矫正其屈光不正。特别是屈光参差较小的例子,由于经常不自主地试图两眼分开调节,所以更易于引起调节紧张和疲劳。总之,在所有因屈光不正引起视疲劳的原因方面,调节的过度努力占相当大的成分。而调节疲劳的发生则随屈光不正的种类和度数不同而改变。经验告诉我们,高度屈光不正的主要症状为视力降低,低度屈光不正者则往往试图用主观努力来矫正其视功能不足,所以过度努力是导致眼紧张和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6.3.3调节疲劳与集合的关系

众所周知,调节与集合之间存在着紧密相连的联合运动关系。但这种联合运动也不是绝对同步不可分开的,而是可以在一定范围之内单独变化。这种调节不能与集合同步运动所产生的调节称为比较性调节。在远视者称为阳性比较性调节(positive relative accommodaiton),在近视者称为阴性比较性调节 (negaitve relative acccommodaiton)。随着屈光度的增加,比较性调节亦随之增加,调节疲劳亦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眼外肌本身功能不正常亦可引起调节疲劳。

6.4调节功能不全

除了老视眼以外,调节功能不全(in sufficiency of accommodation)是指低于同年龄调节水平下界的调节状态。除因副交感神经功能不全影响调节功能外,担负向远看时起负调节作用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亦可使近点远移表现为调节功能不全。在影响眼调节功能不全的疾病方面,青光眼是一个重要原因,其次为过早的老视眼。此外还有睫状体炎,特别是交感性眼炎。屈光不正也是引起机能不全的原因,特别是散光性屈光不正。

全身健康状况降低往往是睫状肌功能减弱的原因,故前述引起调节麻痹的所有全身疾病均可于病变的初期或恢复期并发本病。此外,高空缺氧,3000m以上眼的调节与集合机能均减退。8000m以上则融合功能不能控制,使隐斜视变为显性斜视,立体视功能丧失。此时调节功能也明显减退,但吸氧后即恢复。症状方面有的表现为眼紧张或眼疲劳。主要为头痛、疲劳和眼部刺激症状。由于调节功能衰退近视力明显降低,并常常合并集合功能不稳定。

6.5调节反应时延长

由于睫状肌是平滑肌,其运动反应时间一般较眼球运动慢。研究表明,由远看近时眼球(肌肉)运动反应时间为0.175s。调节反应时间 (reaction time of accommodation)在 O.15—1.20s之间,平均为0.5s,由看近转为看远的调节反应时平均亦为0.5Os(O.39~ 0.82s)。前述的所有影响调节的因素,均可使调节反应时延长。

关于全脑速读记忆法的训练步骤

关于全脑速读记忆法的训练步骤 : 眼睛的灵活度训练 全脑速读记忆法怎么训练才好全脑速读记忆训练注意事项 包括上下动作左右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 注意力的集中训练 其目的是为了在眼睛停顿的一瞬间能够有效地把握住文字信息杜绝视而不见。方法很简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黑点其大小相当于一个字大小。然后注视它眼睛与图相距约40厘米。要求注视一分钟暗示自己黑点扩大了清晰入目。要做到尽量不眨眼能练到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视此黑点的时候就换用小一点的黑点继续训练。 视点左右移动 方法是找一页32开的书字号尽量大一点的排版稀疏一点的。视点从每行开头的字迅速跳到每行末尾的字。每次一页书。练习时头不要跟着眼睛运动。每次练习一分钟。 视点头尾快速转换 选择和上一个步骤相同要求的书视点从每行末尾的字迅速跳到下一行开头的字。其余的方法都和上一步一样。 视点灵活度练习 这是为面式阅读打基础的。比如8字运动蛇形扫视运动等可以自己画出一些轨迹练习。要求眼睛流畅自如。

视读野扩大练习 就是常说的用眼睛的余光看字。这是眼睛训练里最困难的一步。其要求是以一目一句阅读时眼睛盯住一句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句的文字;一行为单位阅读的时候眼睛盯住一行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行的文字;以段落为单位阅读的时候眼睛盯住一段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段的文字。 全脑速读记忆训练注意事项 在学习全脑速读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必须的是克服传统阅读中的毛病和不良习惯。一般说来全脑速读有五忌: 在阅读时忌边看边读 如你阅读中发声就增加了口读和耳听的步骤。试想你读一本书籍将要花多少唇舌和多长的耳朵呵! 在阅读时忌视野狭窄 在传统阅读中往往是眼睛顺着书本逐字读使眼睛不断处于转动停顿的交替中。全脑阅读应成功地记住整段整行甚至整篇的意思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字的字义。因此快速阅读时的视线应和书页垂直并采用从上向下看的方法。 在阅读时忌反复浏览 在传统阅读中往往有的人在读了一字半句之后又反复回头看一遍这很费时间。科技书刊的快速阅读只需完整地读一遍抓住所需资料过滤进入大脑。只容许在全书(篇)看完之后有必要时再重复细读某些章节中间不要反复停顿。

眼的调节

眼的调节 2011-09-09 15:32 调节功能的测试 正视眼是当调节静止时,从无限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形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因此看远清楚;而近处物体( A )所发出的光线为散开光线,如果人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不改变的话,势必结像于视网膜后( A ' ),即看近不清,但对于正视眼的人来说,看近清楚,也就是意味着我们视远和视近时的屈光力不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眼在看近处物体时,屈光力增加,这种人眼自动改变晶状体曲率以增加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以达到明视的作用称为眼的调节(图 3-1.1 ) 图 3-1.1 :眼的调节 调节远点:当人眼在调节静止时,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称为调节远点; 调节近点:当眼在动用最大的调节力时,所能看清楚的那一点称为调节近点; 调节范围:调节远点与近点间的任何距离均能运用调节达到明视,这范围即称调节范围; 调节力:调节作用时,因晶状体变化而产生的屈光力,以屈光度( D )为单位来表示。 1 调节力=──────── 调节距离( m ) 调节广度:注视远点时与注视近点的屈光力之差称作调节广度(绝对调

节力,最大调节力)。每个人的调节广度并不相同,大体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可动用调节力逐渐下降,这意味着调节范围的减小、调节近点远移,因此使视近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阅读需求。所以调节功能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被检者的视觉质量,因此调节功能的测定是视功能检查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一)调节功能测试内容: 在双眼视检查中,调节功能测试应包括调节广度、调节滞后、调节灵敏度和正负相对调节的检查。 调节测试的内容 调节广度移近法 镜片法 调节灵敏度+/-2.00 的翻转拍 调节滞后MEM 检影 FCC 实验 正负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 正相对调节 1 、调节广度(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的测试 调节广度:测试方法有移近法和镜片法,另外还可以按照年龄从 DONDER ' S 表查出和根据 HOSTETTER 公式计算求得: 1 )移近法 (Push up method) 移近法是通过物体的逐渐移近使光线的发散度增加来刺激调节产生。 步骤: ( 1 )、完全矫正屈光不正 ( 2 )、遮盖左眼,测右眼的调节广度 ( 3 )、令患者注视近视力表上最佳视力(远视力)的上一行视标,缓慢向患者移近,直至视标持续模糊 ( 4 )、记录距离 ( 5 )、距离的倒数即为右眼的调节广度(例如,在眼前 10 厘米处开始模糊,调节广度为 0.1m 的倒数即 10D )

快速阅读与记忆的训练方法

快速阅读与记忆的训练方法 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 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 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 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我国北京铁路二中程汉杰老师,台北师专附 小谭达士校长训练的学生其阅读效率也是成倍、成数倍地增长。本 模式实验表明:学生阅读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达到1500字/分。大量经验表明,速读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样:通过训练,才能提高;通 过有效的训练,就能迅速地提高。 一、训练时间安排与注意事项每天训练一小时,总时间设定为 30天—60天。之所以把时间定为30—60天之间,是考虑到年龄等 方面的差别,每个人所取得的效果也会不同的原因。训练前的准备 主要是调整好心态:“我能行”要绝对相信自己能够达到速读的目标,在充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和浓厚的兴趣前提下开始训练。 二、注意事项 1,为了提高训练的效率,最好是网络训练;训练时要选择安静的地方,有噪音及其它声音的地方,容易使精神分散。 2,用隐形眼镜的人,请换上普通眼镜。因为进行扩大视视野训时,需要眼球急剧转动,眼睛就会和镜片发生摩擦,有损眼睛的健康,或使隐形眼镜脱落。 3,严格遵守一天1小时的训练时间(不包括辅助时间)。如一天 的训练时间过长,眼角肌和神经系统就会疲劳,引起头痛或眼痛。 4,练后请记录下自己的训练结果填写在规定的表格中。每天晚上,回忆当天训练的内容,越详细越好。 三、训练内容、方法与要求:按照四大内容齐头并进,分三个阶段方式训练。

(一)集中注意力并激活“α”脑电波的训练有项目1、2 项目1,丹田呼吸法。训练方法和要求: 1,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背部伸直。下颏微收,静心练习。 2,全身肌肉放松,坐势安适。若有不适之感,可改变姿势。 3,鼻子呼吸。呼吸要细、长、静、深,不能急促而发出声音。 另外,不要刻意做口形,脸和唇部的肌肉也要放松。 4,频率:逆向呼吸法,吸气用6秒钟,呼气用12秒钟(意味着 呼气还要缓慢);腹腔呼吸法,吸气8秒钟,呼气8秒钟。用哪种呼 吸法可自己选择。 5,就意味着每分钟要求成人的呼吸不到四次,它与正常人呼吸 16次左右相比,慢了很多。但呼吸的气量却大了许多,便会给大脑 充氧,并自律神经,安身养神。 6,每天开始训练时,每次呼气之后,请暗示自己:还有30%的 新鲜空气留在下丹田部。实际上,吸入的大部分空气已经呼出去了。但是,想象腹中吸入了新鲜空气,“气沉丹田”这是至关紧要的。 但在进入读书或作其它项目练习时,就是只作深呼吸即可。若呼吸 还要用神经系统来控制的话,就说明并未能真正达到无意识状态。 就还需要加强锻炼,直到你一读书就自动进入丹田呼吸法这种无意 识的状态。项目2,固定点凝视训练。方法:睁大眼睛,闭上嘴。 暗示自己:固定点扩大了,且清晰入目。尽量不眨眼睛。练到眼睛 能一眨不眨地凝视这个点的变化。在前30秒钟和后30秒钟时,要 求能将凝点放大或缩小,随着意念运用自如为止。中间一分钟,应 随着凝点放大和缩小。也可自己在眼睛前方,确定一个点,来自己 训练。 (二)扩大视野训练项目有:项目3,4、5 训练中不要眨眼。训练时间间隔10——20秒,休息时要多眨眨 眼和做些轻微的活动。眼睛疲劳时节可做眼睛保健操。

快速阅读眼肌训练图

A图

B图

C图

D图

E图

★★★★★★★★★★★★★○○○○○○○○○○○○○○○○○○○○○○○○○○★★★★★★★★★★★★★★★★★★★★★★★★★★○○○○○○○○○○○○○○○○○○○○○○○○○○★★★★★★★★★★★★★★★★★★★★★★★★★★○○○○○○○○○○○○○○○○○○○○○○○○○○★★★★★★★★★★★★★★★★★★★★★★★★★★○○○○○○○○○○○○○○○○○○○○○○○○○○★★★★★★★★★★★★★★★★★★★★★★★★★★○○○○○○○○○○○○○○○○○○○○○○○○○○★★★★★★★★★★★★★★★★★★★★★★★★★★○○○○○○○○○○○○○○○○○○○○○○○○○○★★★★★★★★★★★★★★★★★★★★★★★★★★○○○○○○○○○○○○○○○○○○○○○○○○○○★★★★★★★★★★★★★★★★★★★★★★★★★★○○○○○○○○○○○○○○○○○○○○○○○○○○★★★★★★★★★★★★★★★★★★★★★★★★★★○○○○○○○○○○○○○○○○○○○○○○○○○○★★★★★★★★★★★★★★★★★★★★★★★★★★○○○○○○○○○○○○○○○○○○○○○○○○○○★★★★★★★★★★★★★★★★★★★★★★★★★★○○○○○○○○○○○○○○○○○○○○○○○○○○★★★★★★★★★★★★★★★★★★★★★★★★★★○○○○○○○○○○○○○○○○○○○○○○○○○○★★★★★★★★★★★★★★★★★★★★★★★★★★○○○○○○○○○○○○○○○○○○○○○○○○○○★★★★★★★★★★★★★ F图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波动速读的两个训练技巧

波动速读的两个训练技巧 波动速读是一种能够训练快速阅读的方法,即超右脑波动速读法。超右脑波动速读法是指右脑回路训练开启右脑大门,想象训练开发形象思维能力,视觉训练打下波动速读的基础,高速度视读训练迅速提高阅读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波动速读训练技巧。 波动速读的技巧主要分为两大类: 1.阅读文学材料的快速性 要想达到此目的,关键是眼肌能训练,即用特殊方法,使眼肌能灵活自如,达到视角,视幅,视停,视移等视觉最佳状态.使视线如行云流水般地快速阅读,训练方法可按手指法(即目光随着手指左右,上下移动,头不要摇动),图谱法(如点,圆,抛物线等图形目光沿着图形而快速移动),词谱法,投影仪进行快速阅读的基本功训练.当眼肌能训练适应之后,可采用快速阅读初级方法之一:跳读法.所谓跳读法就是指眼光从一个字群跳到另一个字群进行识读(字群是由多个单词组成的)这个过程眼球按凝视--跳跃--凝视的程序进行连续,不断运动,如: The man in /the brown coat/was reading a book. 当跳读练习熟练之后,我们可进行练习扩大视力识读文字的单位面积的训练.首先进行五个单词的练习,练习是主视区总应放在中间,也就是主视中间的3个单词,两边单词用余视力扫视.如: /We/have a colour/TV

在练习五个单词达到熟练之后,就可加宽视区练习,一下看六个单词,七个单词,甚至达到九个单词,逐渐加宽视区范围,延长目光移视长度,这样就能缩短凝视时间,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 2.阅读文字材料的无声性 上面我们介绍的只是快速阅读的先决条件,速读的关键还在于无声训练,在阅读速度上,无声要比有声快,这是因为有声阅读是眼,脑,口,耳四个器官一起活动,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再传到大脑,大脑命令嘴发音,耳在监听辨别正确与否.而无声阅读只是运用眼和脑两大器官,省去了口的发音和耳朵的监听,因而它的速度要快,快速阅读的信息变换方式为:书面信息-眼睛扫描信息-大脑记忆中枢的信息.因此我们应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消除读音和心音,特殊手段就是用自身单声调鼻音,单声调心声或外界背景音乐抵消并消除读音和心音的手段,对特殊顽固的不发音不能阅读的人,还可用一套自创歌曲,边唱边读,最后达到无音阅读.

论运动对眼睛功能的调节作用

论运动对眼睛功能的调节作用 摘要: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又被称为“心灵的窗户”。大约有95%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由此可见,眼睛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然而,眼睛也是十分脆弱的,需要我们好好保护它,善待它。除了可以用食物来调节眼睛的功能以外,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通过运动也可以很有效地调节眼睛的功能。本文正是从运动的角度,浅谈其对眼睛功能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运动;调节;眼睛;功能 眼睛的主要功能是看东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供人类眼睛看的东西越来越多,然而眼睛的功能似乎也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近视、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很多人只知道食物对眼睛有好处。事实上,运动对眼睛的功能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一、眼睛的构成及功能 (一)眼睛的构成 眼睛主要是由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和折光系统构成。视网膜的周边分布着视杆细胞,它们对光的敏感性高,能在昏暗条件下感受光刺激而引起视觉,即具有晚光觉功能,分辨能力差,且无色觉,只能区别明暗。而视网膜的中央(特别是中央凹处)分布着视锥细胞,它们对光的敏感性较差,只在强光刺激下引起视觉,即具有昼光觉功能,分辨能力强,且能辨别颜色。 (二)眼睛的功能 眼睛看东西的功能,医学上称作视觉。“视觉与运动联系在一起”[1],它包括三方面:视力、色觉和立体觉,其中最主要的是视力,视力由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组成,周边视力又称视野,即看到的空间范围;中心视力即视锐敏度,通常称为视力,它又有远视力和近视力之分,远视力是指5米远距离的视力,近视力是放在眼前一尺处检查的视力。 眼睛看东西主要靠眼球,正常眼球是一个直径约24毫米的近似圆球体,它由眼球壁和包在眼球内的一些组织构成。简单地说,眼球就像照相机那样工作,(实际上照相机就是模仿眼睛设计出来的)。眼球壁有三层,外面一层厚厚白色的叫巩膜,俗称眼白,起保护眼内组织作用;外层的最前部有一个像圆窗户的透明膜叫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透明镜头,它让光线进入眼球内;中间一层棕黑色的叫葡萄膜或色素膜、血管膜,主要起遮光作用,就像照相机的暗盒,并起到供给营养作用。在它的最前部就是我们看到的黑眼珠,叫虹膜。黑眼珠的当中有一个小孔叫瞳孔,就像照相机的光圈,可随光线的强弱变大或缩小,控制光线进入眼球内,在虹膜的后面有一结构称睫状体,一般情况下看不见,它起调节焦点和生成房水的作用。最里层是接受光线的视网膜,类似照相机用的胶卷,眼球内的东西有三样:房水、晶体和玻璃体,房水是眼球内的营养液,晶体是一个扁圆形在凸透镜,类似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它在睫状体的共同作用下,能调节眼眼清楚地看远、看近。像果冻一样的玻璃体,主要支撑眼球壁,保持眼球外形。 眼睛看东西时,光线从眼睛前面进入眼球,通过角膜、房水、瞳孔、晶体、玻璃体,到达视网膜,经过复杂的生物光化学反应,产生生物电流,由视神经(像电缆)传送到大脑,被感觉认识,这就形成了视觉。 二、运动对眼睛功能的调节作用 (一)球类运动的调节作用

全脑快速阅读训练的方法

全脑快速阅读训练的方法 1.扫读训练 为了较快地获得有用的重要信息,加快阅读速度,进行有选择的阅读,可以运用扫读的方法。这里扫读即扫视阅读内容,从中发现重要信息,如果我们需要查找某些特定内容,运用这种办法最为便捷和有效,它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快速发现目标,达到速读的效果。 扫读有些类似于走马观花,但马不能走得太快,花也要看清楚,有的时候甚至停下来仔细观赏一番,所以扫读并不是一扫而过,什么也没留下来,而是扫有所得,扫有所获。因此必须要掌握扫读的一些原则和技巧。 根据所要回答的问题进行扫读,应事先心中有数,扫读的时候就有目标可循。 扫读时仅仅围绕着所要回答的问题展开扫描,有些类似于军用雷达对目标的搜寻。 了解和掌握自己所要扫寻的内容以及它所具有的某种反应形式。 在对阅读材料进行扫读中,快速移动视线,捕捉所要回答问题的某些线索。 在目标物被发现之后,就可以终止扫读了。 把注意力集中地放在扫读到的目标物上,大脑进行加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程序进行扫读训练,也可以把它们直接运用到实际阅读中去。例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快速检阅电话簿、手册之类的印刷品。用扫读报纸、文章等来进行扫读训练、用学习资料 进行训练或实际应用,都会提高扫读的速度、水平和质量。

2.导引训练 导引训练就是用手指导引阅读文字,这是用来训练的一种技巧,实际读书中并不要求用手指导引,这种用手指导引的方式可能还会减慢速度,但是用它来训练却是一种好方法,它也可以用来帮助人们纠正某些读书出声、视点回归的不好习惯。 这是很简单的一种方法,用手指引导视线,在文字上移动,手指移动的时候视线跟着移动,但头不要随着转动。 这种训练能够有助于以手指带动眼球移动,加强理解、记忆,避免视线回游,加快阅读速度,开启心智等,可以按下面的方法来训练: 眼睛跟着手指往下移,手指要在文字的下方,不影响视线,手指移动的速度要和眼球移动的速度同步,不要一快一慢。 阅读一页结束的时候手指将要移往下页的开始部分,这时可以用左手来引导阅读,右手翻卷书页,也可以换只手来做,即用右手引导,左手翻书页。自己觉得怎么方便、顺手就怎么来,但要两手配合使用。 眼睛随着手动,眼睛可以阅读手指左侧的文字,也可以阅读右侧的文字,也可以阅读上方的文字,但不宜阅读下方的文字。 手指在导引阅读中碰到疑难问题等,速度可以降下来,让大脑在这些问题上有时间来加工处理。 手指导引阅读尽可能避免漏字、漏词和漏词组等。 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可以快速导引。 3.反向导引 反向导引是与上面正向导引对应的一种速读训练方法,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训练方法,现在的印刷品大多从左到右,所以手指导引也是从左到右训练的。

四个快速阅读训练方法

四个快速阅读训练方法 四个快速阅读训练方法 快速阅读训练方法一、掌握看书扫视法快速阅读训练 要读得快,就要眼睛看得快。小学生开始读书的时候,往往要用手指着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念,这样读书当然是慢的。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的习惯,学会合理扫视,纠正按字阅读、默读时动嘴、眼动没有规律等不良习惯,逐步扩大学生的视知觉广度。视知觉广度大,由于眼球注视时间短和中途回视的次数少,其阅读的平均速度就比较快。据我们上万学员的训练体会可以看出有经验的阅读者每一次注视所能阅读的内容至少是初学阅读者的三倍。用扫视法训练速读的方式是很多。除了运用我们的训练软件外,还可以可用卡片、幻灯或个人电脑来展示词组、句子、句群,在规定时间内要求每个学员尽量地扫视,后回答。例如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然后问学生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什么原因?怎样来的? 等问题,要学生回忆这些句子,同时也使他们明白记叙文章的五个要素,进而全面掌握扫视法,自如地用整篇(段)文章进行扫视训练。 快速阅读训练方法二、掌握看书搜索法快速阅读训练 要提高阅读速度,具有看书时的快速搜索能力是必要的。即在看书时能快速找到所需文章目录,文章重点或你对文章所关心的部分。我们在训练中必须养成学员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他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善于发现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这可以用提要法进行训练。训练的材料,可以用训练文章中的短篇、阅读的阅读文章。对这些各类文章要求学员能抓住各段大意。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例如《崇高的理想》一文中第五自然段开头一句:理想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这就是主句。其次,要求学员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脉络。例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是按逻辑顺序来安排的,文章从五个方

【2017年整理】眼睛调节功能的测试

【2017年整理】眼睛调节功能的测试眼睛调节功能的测试 调节功能主要是维持患者视物的清晰,调节功能的下降,势必意味着调节范围的减小、调节近点远移,因此使视近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阅读需求。所以调节功能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被检者的视觉质量,因此调节功能的测定是视功能检查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双眼视检查中,调节功能测试应包括调节广度、调节滞后、调节灵敏度和正负相对调节的检查。 调节测试的内容 移近法 调节广度 镜片法 MEM检影 调节滞后 FCC实验 调节灵敏/-2.00的翻转拍 度 负相对调节正负相对 调节正相对调节 1、调节广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的 测试

调节广度即指注视远点与注视近点的屈光力之差以屈光度表示,测试方法有移近法和镜片法,另外还可以按照年龄从DONDER’S表查出和根据HOSTETTER公式计算求得: 1) 2)、 4).公式:Hofstetter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统计,提出年龄与调节幅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平均调节幅度=18.5-0.30×年龄 最大调节幅度=25-0.40×年龄 2、调节滞后的测 定 1)FCC试验(Fused Cross Cylinder)又称十字视标试验: 原理:FCC试验是检查双眼注视状态下,观察近距离物体时患者的调节状态,调节超前亦或调节滞后,也经常应用在确定老视患者的试验性下加光。所谓调节滞后是指调节反应量小于调节刺激量,调节超前指患者的调节反应量大于调节刺激量。例如观看40cm处物体,调节刺激量即为1/0.4=2.5D,而如果患者动用的调节力为2.0D,此即为调节滞后0.50D;若患者动用调节力为3.0D,则为调节超前0.50D。测定方法: 1、双眼视窗内设置患者习惯的远用处方镜片或刚刚完全矫正后的远用视力镜片,并保证双眼视窗完全打开。 2、调整综合验光仪上的瞳距旋钮,使其符合患者的近用瞳距。 3、拉下近用视力表杆,固定近用视力表盘于40cm(相当于调节刺激为2.5D)。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 快速阅读实在是调动了人的视觉和大脑潜力的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的视觉机能和大脑思维习惯的阅读方式而决不是少数天才或具备特异功能者的专利。每一个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也就是小学四、五年级以上文化者都能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掌握快速阅读法并通过实践而形成自己的快速阅读能力。读书时视觉是阅读活动的发端它从一开始就决定着阅读活动的效率。下面我们就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快速阅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 阅读过程中的眼球运动 阅读的通俗说法就是看书因此视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疾经校正之后)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时首先要用眼睛摄入文字的光学信号进入眼睛的光线由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中心位置叫做中央凹落在中央凹的影像比落在视网膜的其他位置都更敏感和清晰。视网膜是大脑皮层的延伸视觉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就能传达到大脑进行处理。 看书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看绝非随便看看而是一种凝神注视在看的过程中眼睛对文字符号进行感知然后再由传导神经把信息传达到大脑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中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而且这种凝神注视既不同于仔细观察一幅画也不同于全神贯注地看电影、电视。因为观察图画对象不动;看电影、电视时眼睛是被动的只要跟着就是了。而在看书时眼睛不但要盯着不

放而且要以一定的速率往前移动只有在移动和中止的不断变换过程中才能把文字符号转换成为声音、图象、人物、事件和道理。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这种转换读者既可以重复读也可以暂停片刻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掌握一定的看的速度和频率随时作灵活的或快或慢的调整。因此分析阅读过程中看的各种因素就成为提高阅读效率改善阅读技巧的重要的理论课题之一。 根据观察和眼动仪的测试阅读时人的眼球并不是连续不断的移动而是作不均匀的忽动忽停的跳动。这种快速的眼球运动叫做眼跳在迅速的跳动中间存在着时间稍长的停顿。这种停顿在阅读学上称作眼停也叫做注视。这些现象法国眼科专家儒伐尔在1906年以前就已经注意到了。 由于纸上的文字是静止的所以人们看书的时候眼睛也必须保持相对静止。但是看书时要连续看许多文字符号眼睛又不能不动。这显然是个尖锐的矛盾。只有按照动、静的顺序合理安排眼睛的动作才能解决矛盾。为了看清楚一个文字符号或一个词组眼睛必须静止;尔后又必须迅速转移以便看清楚下一个文章符号或词组看时又要静止;如此循环往返。因此眼睛必须接受一定的训练不是间断地去看而是动静结合地有效地运动。 阅读时读者依靠眼球跳动看书是阅读过程中视觉过程的基本特征。根据眼球测动仪的测定阅读中眼跳持续时间约为0.02~0.05秒其中在一行之内的眼跳时间约0.02秒左右这样整个阅读过程中的95%左右的时间眼球是不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跳动之间的

眼睛调节功能

眼睛调节功能的测试 1、调节:人眼自动改变晶状体曲率以增加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以达到明视的作用。 2、调节幅度:指注视远点与注视近点的屈光力之差、屈光度D表示 3、调节反应:指眼睛为了看清物体使用的实际的调节量 (1)调节滞后:指患者调节反应量小于调节刺激量 (2)调节超前:指患者调节反应量大于调节刺激量。 4、调节灵敏度:指调节刺激在不同水平变化时眼睛所做出的调节反应速度 5、负相对调节(NRA):测量的是人眼的调节放松的能力。 6、正相对调节(PRA):测量的是人眼的调节储备力。 调节功能主要是维持患者视物的清晰,调节功能的下降,势必意味着调节范围的减小、调节近点远移,因此使视近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阅读需求。所以调节功能的状态,直接影响着被检者的视觉质量,因此调节功能的测定是视功能检查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一、调节幅度(AMPLITUDE OF ACCOMMODATON)的测试 调节幅度即指注视远点与注视近点的屈光力之差以屈光度表示,测试方法有移近法和镜片法,另外还可以按照年龄从DONDER’S表查出和根据HOSTETTER公式计算求得:公式:Hofstetter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统计,提出年龄与调节幅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最小调节幅度=15-0.25×年龄 二、调节反应测定 1)FCC试验(Fused Cross Cylinder)又称十字视标试验: 原理:FCC试验是检查双眼注视状态下,观察近距离物体时 患者的调节状态,调节超前亦或调节滞后,也经常应用在确 定老视患者的试验性下加光。所谓调节滞后是指调节反应量 小于调节刺激量,调节超前指患者的调节反应量大于调节刺 激量。例如观看40cm处物体,调节刺激量即为1/0.4=2.5D, 而如果患者动用的调节力为2.0D,此即为调节滞后0.50D;若患者动用调节力为3.0D,则为调节超前0.50D

速读训练中眼睛训练的方法

速读训练中眼睛训练的方法 阅读速度与眼部运动密切相关。想要拥有快速阅读的能力,要锻炼快速阅读,首先需要进行眼睛训练。以下是读训练中眼睛训练的 方法: 眼睛训练 眼肌训练1:上下运动准备“上直肌、下直肌训练卡片”。 眼肌训练2:左右运动准备“内直肌、外直肌训练卡片”。 眼肌训练3:上斜、下斜运动准备上斜肌、下斜肌训练卡片。 速读训练中眼睛如何训练? 全脑对眼睛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甚至是有些苛刻。因为全脑记忆是要以句,行,段甚至页为单位进行阅读,所以眼睛要进行一系 列的相关训练。否则在起始阶段进会遇到很大的障碍。认真地进行 眼睛的训练,是全脑速读记忆的基础。主要包括: 1.眼睛的灵活度训练。包括上下动作,左右动作,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 2.注意力的集中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在眼睛停顿的一瞬间能够有效地把握住文字信息,杜绝“视而不见”。方法很简单,在一张白 纸上画一黑点,其大小相当于一个字大小。然后注视它,眼睛与图 相距约40厘米。要求注视一分钟,暗示自己黑点扩大了,清晰入目。要做到尽量不眨眼,能练到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视此黑点的时候,就 换用小一点的黑点继续训练。

3.视点左右移动。方法是找一页32来的书,字号尽量大一点的,排版稀疏一点的。视点从每行开头的字迅速跳到每行末尾的字。每 次一页书。练习时头不要跟着眼睛运动。每次练习一分钟。 4.视点头尾快速转换。选择和上一个步骤相同要求的书,视点从每行末尾的字迅速跳到下一行开头的字。其余的方法都和上一步一样。 5.视点灵活度练习。这是为面式阅读打基础的。比如8字运动,蛇形扫视运动等,可以自己画出一些轨迹练习。要求眼睛流畅自如。 6.视读野扩大练习。就是常说的用眼睛的余光看字。这是眼睛训练里最困难的一步。其要求是,以一目一句阅读时,眼睛盯住一句 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句的文字;一行为单位阅读的时候,眼睛盯 住一行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行的文字;以段落为单位阅读的时候,眼睛盯住一段的中心,余光能看清这一段的文字。 就因为这项训练不过关,许多人在速读的起始阶段就卡了壳。许多速读先驱设计了很多图表来帮助练习,更有的用电脑软件来辅助。但是效果比较牵强,付出的努力并没有小多少。 这里说两方面的: 一是注意力的扩大,找一本32开的书,眼睛盯住这一页的中心,把这一页的文字都收入眼底。反复的练。注意这个是让你练注意力 扩大的。 二是视读野的扩大,也就是一眼看上去能看清多少字。有效的是两种方法。 a.卡片练习:找两张废弃的卡片,什么银行卡,购物卡都可以,挡住一行两边的字,就露出中间一个字。然后把卡片向两边移动, 露出三个字,眼睛盯住中间的字,余光看清两边的各一个字。看清 以后,再向两边移动,露出五个字,眼睛盯住中间的字,余光看清 两边的各两个字...这样逐渐扩大,直到看清一行的字。一行看清了,同样的方法上下移动卡片,在竖直方向上扩大视读野。

逍遥速读训练的基本知识

逍遥速读训练的基本知识 传统的阅读方法,一般是通过一个字一个字的默读,在看到文字的同时,大脑中发出声音,经过耳朵的感知,然后达到理解。用一 个简单的流程来表达传统的阅读方式:字---看---音---听---想--- 理解;人们通常说话的语速,每分钟大概为160—180个汉字,快一 些的可以达到250—300字。如果你用传统的方法来阅读,由于受到 语速的限制,一般阅读速度通常不会超过300字/分钟。 而快速阅读的主要原理,就是直接从词语(句、段)入手,整体的感知文字段,最大限度的克服文字的发音,直接在大脑中理解。用 一个简单的流程来表达传统的阅读方式:字---看---理解---想;这样,通过扩大摄入量,阅读不再受到说话语速的限制,大脑所接收 的信息更多、更快,大脑的注意力会比普通阅读更高度集中,因此,理解率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有所上升。 普通的阅读方式,由于阅读速度慢,大脑容易走神。而且阅读时间过长,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理解率反而会更低。对于比较抽象、比较难理解的专业书籍,以快速阅读的方式,也仍然可以获得非 常好的学习效果,可以有效地提升专业学习的效率! 视野是指人的眼球向正前方,在不转动眼球的情况下,所看见的所有文字范围(包含清晰的和不清晰的)。眼停是指阅读中,眼睛在 页面(书页)上的停顿。视点是指阅读时,眼睛停顿的一瞬间,清晰 的看到的那个点(文字、词语)。眼跳是指阅读中,眼睛在文章上的 快速移动,也称为视点移动。视幅是指阅读书籍时其眼睛停顿一次 所能看清内容的一个幅面。常常用来指人在阅读时其眼睛停顿一次 所能看清的文字、词组和句子最大范围。眼睛识别一个词和多个词 所需时间几乎是相同的,经过训练都能逐渐扩大并充分利用阅读视幅。人们经过训练后在阅读时其眼睛停顿一次所能看清的文字、词 组和句子越多,其视幅就大,他的阅读速度就越快,阅读效率就高。在相等的时间里,视幅越宽的阅读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全脑速读眼睛的训练

全脑速读眼睛的训练 全脑速读,或称速读,快速阅读。科学原理早已提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各自分管并对不同的信息内容处理: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类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的功能;而在采用速读方式阅读时,则充分调动了是左右脑的功能作用,各自发挥左右脑的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意义记忆和理解,所以速读又被称之为全脑速读。 练习速读时眼睛的的训练 我们主要学一些简单的眼睛训练的方式。对眼睛的练习就好比一个短跑运动员必须进行跑步训练,通过训练强化肌肉,不断突破身体的局限,眼睛亦是如此,通过这些简单的训练,我们可以强化支配眼睛的肌肉,如果你见到有哪个世界冠军有不进行练习能拿第一的,你可以不进行此项练习。 通过不断扩大视野练习,加快视点移动节奏,在大脑中建立一种新的信息处理方式。 为了彻底改变以往音读的习惯,介绍2个简单的方法: 音读法就是一般常人阅读时,往往无意识地在脑中一字一句发音,由于音读的原因,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阅读速度。眼球总是不断的移动、停止,眼停的时间大约占阅读过程的95%。眼停即注

视,但一般人注视一次一般只有一个文字,对文章的理解过份依赖每个文字组合起来表达的意思,以前读得快就理解不了文章,其实这是个误区,当我们在一次注视里获得大量文字信息时,大脑就开始对收集到的文字信息当作图象来处理了,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右脑,所以说一目一行或十行时是有生理基础的。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注视中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当我们不断训练,用新的阅读方式来刺激活化大脑,在大脑中建立新的速读记忆回路来代替原来的左脑回路,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完全不同以前的方式,你完全不必担心看得太快会跟不上速度,只要我们坚持训练,右脑就越被激发活化,新的阅读记忆方式就会建立,你会发现,读得越快,理解得越快,记忆得也越多,这是我们右脑活化的表现,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活化右脑,我们在下一章还要专门学习右脑的活化练习。 这一章的练习我们可以借助于电脑软件来练习,虽然电脑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但电脑里的训练是有节奏性的,训练起来不容易产生厌烦感,不象传统训练方式那样,盯着一个不动的物体看,由自己来控制移动的节奏,没有规律性,无法在短时间内有突破。 在练习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大家在练习时,一边跟着软件移动眼睛或者扩大视幅,一边进行意想,在吸气时意想氧气与能量均集中到眼睛周围,并绕眼睛运行,呼气时意想浊气由

快速阅读是否会影响到眼睛视力

快速阅读是否会影响到眼睛视力 首先,在速读训练中,有的学员在短时间内眼睛会出现干涩、发酸、发胀等现象是快速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勿须担忧。 它的出现是由于纠正传统阅读习惯造成的眼睛长期使用不当和锻炼不够现象后的阵痛反映,学员严格按照快速阅读记忆训练课程要求,遵守训练时间和强度,在完成每一个训练单元时注意对眼睛的保养和调节,或做眼保健操等眼部放松的练习,就会得到逐步缓解直至完全消失。 其次,正视人们视力退化的普遍现实。 当今我们大多数人的视力退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绝大部分造成视力退化并非眼球本身的疾病或营养不良,而是由于对眼睛的使用不当和锻炼不够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眼睛使用不当,造成眼睛内外肌肉和视神经的损伤。 如经常近距离看书、看电视、玩电脑,过度用眼而缺乏休息,违背生理卫生均会造成对眼睛的伤害和退化。由于人们对阅读的视幅范围太小并太窄,久而久之形成管状视幅,有这种阅读习惯人眼睛周围的肌肉其实是僵硬和乏力的,长期的阅读

陋习形成了一看到文字就只会以呆滞而单一的音读、字读的方法进行,最终导致我们原来本身具备的潜力和功能大大退化。同时,由于传统的阅读时眼睛大多时候盯着一处看,眼部血液不流畅,在近距离范围用眼,眼球的发育就会出现异常如眼轴长增加,睫状肌痉挛收缩等,从而导致眼睛近视。 二是眼球的运动不足,造成眼部肌肉、视神经衰退与萎缩。 由于我们对阅读的不良习惯导致我们在阅读时走极端,常常是只专注使用眼睛的十分之一的功能,而让十分之九的视觉功能因运动不足产生视力退化和眼部肌肉的退化和萎缩。人的各部位肌肉使用过度或姿势不当往往会造成肌肉损伤、呆滞和僵硬;同样让人的相关部位的肌肉长期闲置不用,这些部分的肌肉就会逐渐退化和萎缩。这个人的生理机能对眼部肌肉和眼球而言同样适用于用进废退的道理。眼科专家认为:人的视力退化或弱化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十分之九的运动不足,而导致其视力功能的退化和减弱;十分之一的眼部肌肉的过度使用产生了疲劳累积性的功能退化或弱化。 中国台湾的速读专家曾感叹道:台湾的近视人口高达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为全世界排名第一。其实中国大陆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眼镜店里,随处可见父母带着娃娃配眼镜的场景;在学校里,带着眼镜的娃娃也比比皆是,甚至在小学一二年级

全脑速读记忆的一般训练方法

现在整个大脑内存速度阅读训练有多种版本。但万变不离其宗,总结起来,不超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更多: 答:眼部培训 对眼睛全脑速读记忆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些苛刻。因为整个大脑记忆速读要判,行,段落或页面被理解为一个单位,所以眼睛是一系列相关的培训。否则,在初始阶段,到遇到了很大的障碍。认真开展对眼睛的培训是整个大脑记忆速读的基础。其中包括: 1.眼睛柔韧性训练。包括垂直移动,左和右的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2.培训注意力集中在它的目的的眼睛是稍停片刻,有效地把握短信,消除“盲点”。该方法操作简单,画一个黑点在一张纸上,一个字大小的尺寸。然后看着它,眼睛和相距约40厘米的身影。要求看了一分钟后,暗示他扩大了黑点,清晰入目。要做到尽量不眨眼可以训练的黑点眼睛一眨不眨的注视,当切换到一个较小的黑点继续训练。 3.观点走动是找到这本书的第32页,尝试一点更大的字体大小,布局有点稀疏。视点快速跳转到这个词的每行的开始处的每个字线的末端。每次一本书。不按眼边练头部运动。每次运动1分钟 4.视点选择和头尾向快速转换书上的步骤,跳跃到视点的下一行的开始迅速从一个单词字符的每行的末端的相同要求。的方法的其余部分是相同的前一步骤 5.观点柔韧性练习。这是奠定脸上读的基础。例如,8字运动,蛇扫视运动,等等,都可以得出自己的做法有些轨道。要求眼睛自由流动。 6.视读练习扩大的领域。看这个词就是常说眼睛的那个角落。这是最困难的一步培训的眼球。其要求是,当朗读,他的眼睛盯在句子的中心,这句话可以看到文本的角落头;阅读单位,眼睛盯着中心线,余光可以看到这行文字;时间阅读的段落为单位,眼睛盯着中央部分,余光可以看到这部分的文字。由于本次培训不过关,很多人在快速阅读的初始阶段被卡住。许多速读先锋图表,以帮助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更多地使用电脑软件来协助。但效果牵强,这种努力是不是要小得多。这里有两个方面:第一,重视扩大,发现32开,眼睛盯在页面中心的书,文字的页面都收入眼底。反复练习。请注意,这是为了让你练扩大的关注。二是扩大视读,这是能看到的话有多少一目了然领域。是有效的方法有两种。一。卡练习:发现两个废弃的卡,有什么银行卡,购物卡可以阻止这个词两侧的线,他表现出一个词的中间。然后将卡移动到一边,露出的话,他的眼睛盯着字的中间,余光看到一个单词的所有方面。在后面看到,再两边移动,露出五个字,他的眼睛盯着字的中间,余光看到每个字的两侧。。。因此,逐步扩大,直到看到的话就行了。线看到相同的方法,以向上和向下移动卡,扩展在垂直方向,作为读取字段。B。绿点凝视法:发现第32页翻书,想象中的页面中间有一个绿点,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虚绿点。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耐力。然后,在保持绿点,第一 扩大视野向两侧,尽可能地看到文本的整行。然后,在同一时间,看两行,3行或更多行文字。每十分钟看。每晚睡前推荐练习三个月可以看到效果。 II。默读培训 默读是不是记住发音时读数,不能发出一个字,甚至发音。当阅读,我的脑海里并没有发音的愿望,也是读条。这就是常说的“一个依赖于理解。”只有加强默读,速读是可能的。他们的训练方法,现在也有很多。首先,击败了安全期避孕法就在眼前阅读某些拍被殴打的时候,从而抑制发音。拍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音

快速阅读的眼睛训练.docx

快速阅读的眼睛训练 一、训练眼睛的可能性人眼的视场角为35 度,视野清晰区大约在视轴两侧6~8 度的范围内,在这 一范围内能够清晰地识别文字或物体。在其他的20 度区间内看文字或物体比较模糊,我们称它为余光 区。普通人一次可以清晰地辨认出7~8 个汉字,如果注意调整视角,再加以训练,就可以同时辨认出12~14个字。因为视角是立体的,所以正常人本能地具备同时分辨 6 行(每行 6 字)的文字的能力。若调节好 眼与书本的距离和视角。则能分辨出12 行(每行 12 字)的文字;再加上人眼余光区的分辨能力,完全 可能一次阅读一个页面。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扩大眼睛清晰区是我们进行训练的目的。 二、眼睛的运动方法 1、眼球运动双目睁大,先练习作 360 度的顺时针方向的圆形转动十次,再作逆时针方向的圆形转动 十次。做这项运动时,眼睛尽量看周围不易看到的地方,速度由慢到快,头部尽量不要摇动。每天练 习三次左右,每次做一分钟左右即可,等到自己发觉眼睛比以前灵活了很多以后(练习两周以后,即有 这样的感觉),再进一步练习眼睛8 字形转动和扩大视野运动。(这一部分练习请参照软件的“眼训练“部分) 2、水中运动这是练习速读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功课。起床后,先用脸盆打一盆清水放在旁边,如 果水质不太好的话,可以用一点硼酸粉,每次放一小汤匙进去消毒,等洗漱完毕后,等不中杂质沉淀 后,即刻将眼睛睁开浸入脸盆的水中(入水前应先做一次深呼吸,或用食指和中指捏住鼻子,冬天可用温 水,在水中睁开眼睛,按照眼球运动的方法运动眼睛,第一、二周只做一、二分钟左右,以后可一次 做三、五分钟,最多不超过五分钟。初做这项练习的前几天内,眼睛会有一点胀痛发红的现象,请尽量忍 耐一下。等到做到了一、二分钟以后,即可休息,并立刻用热毛巾敷眼部,胀痛发红的现象立刻就会 消失。休息几分钟以后,再练习软件中的“眼脑训练“部分,便会有更清晰的感觉。转自:水中运动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不中运动的练习应该和眼球运动同时开始,眼球运动有时可以偷懒不 练,但水中运动却必须要有勇气去练习,这样才能在练习了一个月后之后,使眼睛的持久力和凝视力增强、 视野扩大。并使眼睛更为健康。如果练习了一周以后仍有红肿等感觉时,那就表示有眼疾,最好到医院做 一次彻底的检查。另外,水中运动只能在起床后练习才有效,其余时间练习都是不妥当的,甚 至对眼睛有害,尤其是眼睛疲劳时,更不能练习。 三、眼睛的按摩方法 下面介绍一些有;效的穴道按摩方法,如果能早、晚各按摩这些穴道36 下,可以治疗不少眼疾。 1、按摩太阳穴——兼治轻微头痛及眼疾。太阳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一横指处,略有 平凹。 2、按摩风池穴——兼治严重头育及眼疾。风池穴位于后颈斜方肌两旁,头发后的凹窝中。 3、按摩鱼腰穴——位置在眉中略有凹处。 4、按摩攒竹穴——位置在内侧眉头边缘。 5、按摩瞳子(骨寥)——在外眼角近眼球部分,有一直骨处。按摩时应作上下按摩,不可触及眼 球。 6、按摩睛明穴——在双眼内侧,有一软小突物处,轻轻按摩即可,不可触及眼球。 7、按摩四白穴——在下眼皮下方。颧骨凹入处,做左右按摩,不可触及眼球。 8、按摩眉弓穴——顺着眉毛来回左右按摩,不可触及眼球。 9、热敷眼部——双掌互撮至发热,然后用热掌连续抚摩双眼(此时闭目)。可使眼睛明亮有神。 现代人一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很直白,很清晰;但是,在古代, 对眼睛的认识却更为深刻。中医很早就提出了“目为心之先锋”;“目为肝之窍”,“五 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的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