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实习报告

音乐教育的实习报告
音乐教育的实习报告

音乐教育的实习报告

音乐教育的实习报告1

整个实习期间,我觉得班主任的工作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五2班原班主任胡老师是个非常优秀的班主任,被称为全校最优秀的班主任。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方法,受益匪浅。比如如何与学生谈心,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等等,虽然这些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是我也没有完全照搬。第一,我觉得我的身份毕竟与胡老师不同;第二,我觉得我与学生年龄相仿,所以不会存在太大的代沟,这是我的优势所在,要加以利用。

所以,在与学生的长期交往中,我渐渐形成了一套既有自己风格,又吸收了原有宝贵经验的行事方法,而且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们都很喜欢我,把我当大姐姐对待,有什么事都会跟我说,找我商量!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叫学生唱《感恩的心》,还结合了手语。五2班的孩子们学得很快,也很认真。圣诞节那天,我带领全体学生给班主任胡老师唱了这首歌,并做手语!唱完后说:老师,我爱您!老师,圣诞节快乐!之后还让班长送上了我们一起合作做的礼物给老师。看着胡老师感动的笑脸,我们都笑了!因为我常会给他们开些小活动,他们现在越来越团结。我还很注重抓后进生的工作,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初到实习学校,我很紧张,很担忧。可是踏进学校之后,听着每个学生见到我们就甜美地叫:“老师好!”心里舒服极了。平生第一次在学校里被人叫老师,真的感到好开心,好自豪。

这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只有一个,所以我的实习工作是为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同学上音乐课。与此同时,我还是五年级二班的实习班主任。当我第一次走进五2班时,迎接我的是全体学生的掌声和微笑。看着他们,我的心突然感到好温暖。

实习期间,刚出校门的我,就像孩子们的大姐姐。凭着心底对孩子的喜爱,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真切地爱他们。所以,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我。正如一句话,“也许你只给孩子一分,但孩子会回报给你十分,百分,甚至更多。”我很高兴自己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

听了一周的课之后,指导班主任胡老师便给了我五2班的思想品德课,对此我感到很开心,因为这样可以使我更好地与我们班的学生接触和了解。五年级的学生跟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同,他们已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正处叛逆时期,所以要与他们成为好朋友实在不容易。但对我来说,这正好是个很大的考验和锻炼的机会。

在五2班,我努力过,开心过,醒悟过,自信过。这些从未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成长了。五2班的孩子其实都

小学音乐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小学音乐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一、个人专业目标: 1、发挥音乐教学的独特魅力,利用生动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德育渗透于美育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认识人生,陶冶情操,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认真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加强实践与创造,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编创等音乐活动。 3、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多阅读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的书籍。加强自身声乐、舞蹈、器乐等方面的训练,加强钢琴即兴伴奏学习,提高即兴伴奏水平。学习相关乐器如:口琴、口风琴的演奏技能技巧。 二、专业发展计划 1、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者的基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年轻教师,我要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要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有你而留下遗憾。 2、多读书,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教师拥有了

文化底蕴,你才会自如地面对学生,自如地应对各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完成其教书育人的使命。所以,我要让学习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3、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多时候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正确的内容,由于缺乏资深教师的经验而出现误差。因此,我要积极向同事学习,多走进同年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就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4、让反思成为习惯,让反思促进成长。 只要教学存在,反思就存在。但很多时候却不能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就导致了很多资源的浪费。王校长要求的坚持写反思就是非常好的方法。我要对自己的音乐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快乐发展,让反思促进自己的成长。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1)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顺从、溺爱,教师的爱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确的评价上,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只教书不教人,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而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 所以,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 (3)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张和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身体力行。 二、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

论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论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关 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论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杨煜 要了解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音乐的形式、什么是音乐的内容。 一、音乐的形式 音乐形式的构成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要素;2、各种组织手段;3、基本要素与组织手段之间的媒介——形式美的原则。 音乐基本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和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旋律,和声以及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构成音乐家的形式要素,就是音乐 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旋律和节奏。 音乐形式的各种要素如果没有音乐形式的各种组织手段有序地加以组合的话,是无法体现出音乐形式的结构特征的,就如同把汽车零件汇总到一起但这不是汽车。所以说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是以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为基础的。 组织手段对各种基本要素的组织方法的依据是形式美的原则了,对称均衡、调性对比、节奏韵律、自然和谐、多样统一等等这些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对现实生活和自然中各种美的形式概括的结晶,这些法则被人们总结出来在实践中运用,成为艺术家们在创造和感受美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法则,从很多作品中不难看出这种形式美的法则。 二、音乐的内容

音乐的内容具有与其他事物的内容的共性,即需要通过某种表现方式才能体现出来,它的清晰或模糊主要取决于音乐思维的不同类型,亦即不同音乐体裁在音乐构思上的特征。它的表现方式有三种:1、情绪和情感2、视觉性形象3、文学性形象。 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在各种事物中,尤其在各类艺术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推进的辩证统一体,而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我认为也不例外。 作曲家在他由于强烈的感受而产生了创作欲望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他所思内容是他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反之如果一个作曲家有了构思一部交响曲的欲望,那么他必然是在交响乐所提供的形式基础上去发挥其内容。所以前者是内容决定形式并体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存在关系,后者则是形式决定内容,音乐形式制约着内容并促使其特殊的内容得以表现。 音乐理论家完成了各种理论,各种形式上基本要素的组合手段,作曲家在这个基础上组合修改去填充其内容。反过来看音乐家为了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表现力,去追求新的组合方法,各个乐器新的音色。而音乐理论家就根据作曲家的这些新的东西整理出各种新的理论,新的音乐形式。这样就形成了音乐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体,促进着音乐发展。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新篇)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规划怎么写呢?下面让XXX我通过案例传授各位看官一点大学生大学四年规划的写作技巧吧! 音乐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音乐学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音乐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音乐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音乐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音乐学专业主要课程 音乐史、音乐学理论、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学、美学、作曲技术理论、钢琴或其他乐器演奏等。 三、音乐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 四、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 l.掌握音乐学的基本理论;

掌握音乐的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五、音乐学专业大学四年规划 初入大学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一就进行职业规划,从一开始就不走弯路。 大一阶段 努力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学好高数与英语,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参加学生组织并担任班级干部,锻炼自己的能力。广交朋友,扩大自己的人际圈。与学长多多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对目标完成情况做出判断及总结并及时修正目标计划,使得各项准备更加科学化。定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己的体质。 大二阶段 在这一年里,既要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度的准备。还要继续学习英语,争取通过英语六级并取得高分,计算机达到更高的水平达到六级。同时,考虑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我会减少学生工作增加社会工作,尝试做兼职赚一点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 大三阶段 学好专业课程,坚持自己的选择,继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找一份社工作,在这阶段的暑假,我会去偏远乡村支教,体验一次不一样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本文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为依托,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标签: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1.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整个的教育事业也渐渐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了良好发展机遇,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2)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趋势。我国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必然。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可以使音乐教育成为一种普及的教育,为国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起了重要作用。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通过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便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段话充分说明,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走中西结合的道路。当然,这里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博采众长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2.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逐渐发展,但步伐非常缓慢,存在很多问题,是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应该思考的。我校是艺术特色学校,音乐器具资源相对丰富,其他一些普通中小学则不同,学校教师资源与教学资源非常有限,学校教师大多都是身兼多职,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学生的音乐教材更是少得可怜。下面将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为背景,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想进行梳理分析。 (1)教学观念方面。应试教育以学生文化课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这样一来,使得音乐教育的不受重视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学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教师甚至用“副科”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很多学校由于课时繁多,不重视音乐课,音乐课的教师在很多时候显得很被动,我在泾龙某小学实习期间,发现往往到了音乐课的时候,那些主课老师就会把音乐课占掉,甚至有很多家长和教师觉得学习音乐就是不务正业,没有前途。

音乐启蒙教育心得体会-教育心得体会

音乐启蒙教育心得体会-教育心得体会 如何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成人大致有以下几种态度: 1、认为孩子年龄尚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对他们谈音乐就如“对牛弹琴”。因此,成人无需在此花费时间和精力。 2、有些懂音乐的成人,对孩子学音乐抓得太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就变成贝多芬,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3、运用各种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成人的做法和态度哪一种好?肯定的回答是第三种。 那么,成人该怎样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呢? 1、成人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孩子生理发展也不成熟,神经、骨骼等没有发育完善,不可能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因此,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五彩缤纷的音乐天地,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究艺术奥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多接触音乐。

早晨起床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时,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时,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总之,要在生活中恰当地不断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简单、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 可选择一些富有情趣的、歌词生动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让孩子学唱,如《小白兔》、《大公鸡》等。还可教孩子拍拍手、跺跺脚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准备几种乐器,如电子琴、扬琴、小铃、铃鼓等让孩子去摸摸、敲敲、打打,感受不同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等。 4、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乐的美。听听鸟儿婉转的叫声、虫儿唧唧的叫声、呼呼的风声、嘀嘀嗒嗒的雨声等,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聚英学校王艳 通过这次省级培训可以说使我茅塞顿开,面对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多元化信息时代,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养: 一、教学态度:敬业爱岗,责任感强,具有学习研究的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于教学态度: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取决于他的态度。敬业爱岗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音乐教师的工作特点往往直接成为教育对象的表率和楷模,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对于一个不好的老师,会因为他的失败,将会扼杀许多儿童对音乐的热爱。因此,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工作责任感,具有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是一辈子都要重视和修炼的课题。 二、教学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自弹自唱的能力,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教学调控与应变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1. 关于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一定是有所设计的,正如我们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所感受的那样:有对比,有起伏,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听者赏心悦目,欣然接受。

2. 关于组织教学:教师能否有效、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这不仅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更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艺术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素养既有无责任心的体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讲好课,更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良好的条件。 3. 关于自弹自唱:自弹自唱是音乐教师的专项基本功之一,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手段。作为音乐教师歌唱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之一,是最最重要的基本功,拥有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水平是其成为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教师只有懂得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等基本歌唱要素才能正确引导我们学生向着正确的艺术方向发展。歌声是歌曲的二度创作,教师要在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表现,声情并茂的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拨动学生的情思。充满激情的范唱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渲染,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器乐演奏方面,音乐课堂中教师准确恰当的运用乐器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钢琴是音乐教师必会的乐器之一,当然音乐教师出来钢琴之王对其他乐器也应该有所了解,甚至可以要掌握其中一两种乐器那就更好,这样有时会给你的课堂锦上添花。乐器的范奏是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现场音响媒介,学生聆听教师的范奏,不仅能够感知器乐曲的音响,初步体会旋律。节奏,乐器的音色和性能,而且能够感知教师范奏的姿势,演奏的方法,演奏的气质,

我国北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北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我国北方的中小学教育中,虽然近年来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 工作,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相对比 较滞后。 1持续深化我国北方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截止20XX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中小学校共有28.3万所,中小学生人数近2亿人,近半数以上的学生对音乐课程具有浓厚的 兴趣。在世界音乐的发展史中,我国是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音乐 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1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净化中小学生的心灵 音乐不仅能够触动人们的心弦,也对中小学生心灵的陶冶具有 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讲解,激励中小学生 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优秀音乐作品中激昂向上、 保家爱国、不断奋进的感情,培养中小学生优秀的品格,帮助中小 学生健康发展。 1.2有助于发掘中小学生的潜力 音乐不仅能够引起中小学生的共鸣,更能够发掘中小学生的潜力。通过中小学音乐教育,以无形的、流动的音乐,能够不断调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增强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通过 对音乐课程相关的识谱、演奏乐器,不断发掘中小学生大脑的潜力,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2我国北方中小学在音乐教育方面发展的现状 2.1普遍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 受现代中小学教育压力比较大情况的影响,很多北方中小学对 开展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并不重视,甚至有些学校即使设置了音乐教

育课程,但是多被其他学科的教师所占用,用来讲解其他学科的知 识或者用于自习课程。这就造成了学校对中小学生音乐培养的缺失,不仅不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中小学校的长远发展。 2.2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北方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中,本科毕业的音乐教师的比例非常低,大部分为中专及中专以下的学历。同时,绝大部分北方中小学 的音乐教师的教龄都较短,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受学校对音 乐教育不重视的影响,学校对音乐教师的培养与发展的关注度也较低,对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也严重忽视,造成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 学质量普遍很低。 2.3薪金待遇有待提升 在北方中小学内,音乐教师的薪金待遇普遍低于基础学科任课 教师的薪金待遇,在不同的学科任课教师中,存在明显的差别待遇 的现象。这就造成部分优秀的音乐教师带着不满的情绪,不认真对 待音乐教育课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开办课外乐器培训班的活动中,或者直接转为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甚至直接离开中小学校全 身心投入到课外班的开办之中。致使中小学校不仅流失大量优秀的 音乐教师,也严重影响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 2.4配套设施的缺失 大部分北方中小学校内都为音乐教育配备的专门的音乐教师, 但是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北方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配套设备却不够 齐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的配备存在缺失的问题,很多 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得不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音乐课程 的教学。 3提高我国北方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完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第一部分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课程性质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 “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

浅谈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音乐是儿童大脑几号的营养品,调节大脑的功能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能力及促进德育的发展,还可有陶冶儿童的情感。重视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场合会与音乐发生密切联系。在很多时候,音乐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得出结论,但却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一个对于音乐十分了解的人,可能会对所听过的音乐有很深的感悟并体会从中获得的无数灵感。通过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积累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和感受到音乐是人类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关键词:儿童音乐启蒙音乐教育 一、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一)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科学教经过多年的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在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分工。大脑的左右半球是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协调的,大脑的左半球分管逻辑思维,负责处理与分析语言,数学方面的相关信息;而大脑的右半球除了部分是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外,特别是对于音乐、绘画等想象思维能力较强。只有把大脑的左右半球交叉并用,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调运作起来,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大脑功能。 1.1.音乐启蒙教育挖掘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使用的物质材料是声音,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感情的一门艺术。它与文学、美术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力。绘画是以“形象逼真”来描绘物体,文学是运用语言来真实的表现思想和概念。而音乐,则更擅长的是表现人的情感。让儿童欣赏音乐、演唱歌曲、律动练习、参加音乐活动等,这些都蕴含着表达人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对儿童的心理可以产生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刺激,这使儿童的情感激发和感染力就表现得更为直接和强烈。这种情感的激发和冲动,正是对儿童智力的启迪和促进,是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激发出巨大的创新思维潜能。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其创造的灵感往往都是来源于音乐。所以说,在儿童阶段,用音乐这把金钥匙来打开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之门是正确的。 2.2.音乐启蒙教育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最基本的方式。有了语言,也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内心活动。所以说,在儿童阶段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很重要。儿童平常听到的一些歌曲和自己所学的歌曲日益增多的时候,他们也学会无意识的哼哼上几句有几首歌串在一起的自己编唱的“歌,不仅是自己的歌曲”。在儿童进行这种创造性活动的时候,不仅使自己的语言能力更近了一层,也使他们体会到了运用语言的快乐所在。这种快乐的学习方法,是对

教师教育音乐专业学生从教就业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音乐专业学生从教就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教师教育音乐专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师教育音乐专业改革的途径,以及培养音乐专业学生从教就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教师教育音乐专业从教就业能力 如何针对现在中小学生的特点,运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当前教师教育音乐专业的首要任务。 一、目前教师教育音乐专业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已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新音乐课程标准》确立了“以人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的价值得到全面的体现。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音乐教育人才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然而,长期以来,音乐教师教育一直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办学体制,基本上是在走专业化的道路,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的教育和其他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近年来,高等师范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已背离了市场的需求。现有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模式和质量,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专任教师匮乏。据笔者调查,某些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师,不是从教学质量去考虑,而是从均衡教师工作量上去考虑,谁工作量不满就为谁安排这门课程。另外,因为这门课程难度大,很多教师不愿意承担,即使勉强承担了的教师也缺乏钻研教学的动力,大多是敷衍了事。 2.监督机制缺乏。音乐教育学实践课程处于薄弱环节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教育学管理部门的监督。在教学评价中,由于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教师教育的特性,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效果一无所知,见习时有的指导教师也是走形式,致使教学管理部门缺乏对基层教学的监督。 3.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一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在观念、教学能力、教学行为等方面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他们摆脱不了几十年的传统

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音乐教师随笔篇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则事例:某几位专家学者到一所学校做实验,到某班时,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老师们说:“他们几个将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简单,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时常充满信心,而正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所以,结果就如人们所看到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唱歌时,有说话或大声喊唱的声音,我就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感受,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对与错。通过这一环节,使那些没做好的同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还在课下和同学们达成协议,课堂上违反纪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师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时成线绩的惩罚。这一方法不仅保持了课堂气氛不被破坏,而且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中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影响下,“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了教育界热烈探讨的话题,并由此衍生出了极其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又当如何顺应时代发展大潮,培养出合格的社会需求人才?本文针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自身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教育;音乐教学 一、核心素养教育背景概括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进步,学生基础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教育理念与观念也随之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相关部门适时的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颜这一观念。从作用来看,这一观念很好的解答了“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关键性问题,为任课教师的教育指明了明确方向,并且其在学生的终生学习发展中持续不断的发挥着其整合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具备系统性并且能够充分在实践中进行整合;从概念上来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自身接受教育时,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这样的品格与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需求的结合体;从性质与状态上来看,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促进个体终身学习与进步的保障。对于受教育的学生而言核心素养则是自身知识、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其在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具备终生发展性,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具备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学生以更为良好的状态融入社会,并反过来以这样健全的素质素养状态产生优秀个体促进社会进步。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概括的来说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大致分为三方面: 一是培养受教育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知。在相关资料中,对于审美感知的定义为“审

浅谈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一)

浅谈音乐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一) 音乐作品有没有内容,音乐内容是何种音乐本质的美学问题,一直是两种音乐美学思想争论的焦点。这同中外美学界对美的本质的争论是一致的。凡是主张美存在于主体的主观心灵的美学派别,就认为音乐根源于主体的主观世界,反映的是自我。黑格尔从“美是理念”的美学观出发,主张:“音乐表现的是只有完全无对象(无形的)的内心生活……完全空洞的‘我’,没有内容的自我。”①他所说的“自我”,实则是“理念”,音乐反映的是“理念”,黑格尔的音乐美学观,正是他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反映。 19世纪,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明确提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②他将音乐本身流动的旋律归结为音乐的内容,以音乐的形式代替了音乐的内容,实质上,是取消了音乐的内容。笔者认为,汉斯立克的“为音乐而音乐”的形式主义的音乐美学观,显然是接受了康德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否定了音乐内容的审美意义,否定了音乐同客观现实的必然联系。 在我国战国时期成书的古籍《乐记》,充满着唯物主义精神,其音乐美学思想十分宝贵。《乐记》的开篇就阐明了音乐产生的根源:“凡音之声,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③“人心”——“感于物”——“形于声”,这就是音乐产生的过程。由于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激起某种情感而发出了“声”(音乐)。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的内心世界,受到了客观事物的撞击而震响了心弦,激起了思想情感,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基于这一唯物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进一步阐释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美学问题。“乐者,心之动也。声音,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④音乐是表现内心感受的,乐音是音乐的现象,节奏、乐音的变化是乐音的组合。制乐的人,要表现内心感受的音乐形象,要对乐音的组合,节奏的安排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组织。“心之动”“乐之象”是指音乐的内容;“文采节奏”“治其饰”是指音乐的形式。 唯物主义美学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音乐通过乐音的组合,流动的旋律,借助听赏者的想象间接反映客观现实,即使表现某种思想情感的抒情性音乐,也是主体有感于客观事物而激起的,从思想情感的折光中映现客观事物。 音乐内容,是音乐家集中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经过美学理想的筛选,审美情感的浸透,精心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它凝结着音乐家的世界观、美学思想、鲜明的爱憎、创作技巧和心血。音乐形象是音乐家的“自我”同经过提炼的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产物,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听觉艺术形态。 抒情性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就是情感内容,音乐形象就是情感形象。 叙事性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图景。 音乐家赋予作品的思想与情感内容是作品的灵魂与生命,是构成音乐作品的第一要素。但是,音乐内容是无形的、无声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只有依存音乐形式中,隐含在乐音组合中,才能存在。音乐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音乐形式才能得到表现,才能为人们所听赏。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无法分开的,离开形式,音乐就不存在,离开内容,形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音符,毫无欣赏意义。分析内容,离不开形式;分析形式,离不开内容。只不过有所侧重罢了。音乐形式虽然是第二义的,但是,它是音乐之为听觉艺术的最本质的独有的特征。没有音乐形式就没有音乐。在音乐领域里,可能存在没有内容的劣品,但不存在没有形式的音乐。只有音乐内容配以相应的音乐形式,才构成完整的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二、基本理念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感受与鉴赏二、表现三、创造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乐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造性发展价值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4.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5.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7.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8.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浅谈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浅谈幼儿音乐启蒙教育 发表时间:2019-05-27T14:52:02.177Z 来源:《教育学》2019年4月总第174期作者:栗娜 [导读]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幼儿阶段对外面世界充满新鲜好奇感,也是接受新事物的主要阶段。甘肃省会宁县第二幼儿园730700 摘要: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来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提升思维品质,达到增进知识技能的效果。而幼儿音乐教育作为音乐的启蒙教育,其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音乐培养幼儿教育 音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人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使人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内涵。孩子从小对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节奏、旋律的反应,似乎都有一种天生的灵感。因此,幼儿时期是进行音乐教育、发展音乐素质、能力的最好时机。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好处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幼儿阶段对外面世界充满新鲜好奇感,也是接受新事物的主要阶段。在幼儿园中进行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未来的音乐家为目的,而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发听觉、动觉潜能,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情感、兴趣为目标。在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必须教给孩子有关唱歌的、听觉的、活动的、演奏的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所必须的技能和技巧,使孩子们有能力从事音乐实践活动,并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理解、学习音乐,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智能。同时,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节奏感、音乐感受力、审美能力、表达与表现能力等,为孩子们成年的文化艺术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应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学生如果没有音乐学习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成为虚设。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幼儿音乐教育作为人生的一个音乐开始阶段,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幼儿。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使学生喜爱、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音乐学习”对孩子们来说都没有意义。可见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于幼儿音乐教学至关重要。 三、提升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包括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在积累音乐审美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幼儿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尽量多的音乐文化知识。在世界音乐宝库中,有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要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听觉器官系统即音乐听觉能力的训练,并形成习惯。幼儿还可以掌握一门简单乐器。熟悉器乐曲要知道器乐的各种演奏形式,听出常用民族和西洋乐器的音色,初步懂得各种乐器的性能与表现力。亲身实践,来表现美、创造美,把音乐美带到我们生活中去。 四、音乐教育推广到生活之中 幼儿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园的音乐课堂上,而应该推广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音乐对于我们的震慑力和感染力是巨大的,所有孩子几乎都喜欢唱歌、跳舞和游戏,也是幼儿健康成长所必须的,我们学校和家庭要尽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提供美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音乐能够打开孩子的心门,为孩子创造开心快乐的氛围,是相当重要必不可少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给幼儿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使幼儿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与同伴交往、游戏。在幼儿园中,教师尽可能多的用音乐创设多样化得环境,使幼儿的生活、休息、游戏都离不开优美的音乐相伴。同时,将幼儿的唱歌活动和其他教育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这可以防止幼儿园分科教学中的缺陷,有利于将各种教育因素全面整合地结用起来,促进幼儿在音乐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教育的相当重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将音乐学习推广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增强综合素质。我们幼教在从事教育工作中,要尽最大努力地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将音乐在教育中的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何倩浅谈幼儿音乐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98。 [2]高艳霞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8,(22):91。 [3]仇悦颖李艳红栗艺文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及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大众文艺,2018,(24):193。 [4]张胜光论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7,37,(24):96-97。 [5]李坤浅析幼儿音乐启蒙教育[J].艺术评鉴,2017,(22):110-111。 [6]黄倩瑜探寻幼儿音乐天赋,培养幼儿音乐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1):48-49。 [7]居丹妮幼儿教育发展阶段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