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市场的策略探讨

进入市场的策略探讨
进入市场的策略探讨

进入市场的策略探讨

当市场达到成熟阶段时,它要有一批固定的供应者、竞争者、经销商和顾客。这批人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力图使市场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实行保护,防止他人进入。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往往可以得到政府立法部门、劳工组织、银行及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他们会设立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壁垒来阻止他人进入,如课税、关税、规定进口限额和其他限制性条件等。

这种封闭型市场的例子是很多的。日本的大部分市场都是受到保护的。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怨声载道。外国公司在进入日本市场时,不仅会遇到高关税,而且在聘用良好的日本经销人和商人也难以签约。甚至当外国公司提供优质产品和优惠价格时也是如此。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为向日本销售电讯设备作了多年的努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其方法是通过华盛顿当局对日本施加压力,并且对电讯设备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日本方面的严格要求。

英法联合研制了?协和?飞机,研制者们打算向一些城市提供服务。然而,在取得在这些城市的着陆权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阻力。最主要的阻力来自顽固的航空公司和一些反对噪音的人。?协和?集团需要出售64架飞机才能不亏本。但只卖掉16架;结果使该集团有史以来成本最高的新产品

1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淘宝网是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其在B2B市场的经验和服务能力,用亿元倾力打造的。它希望以灵活的符合中国人交易习惯的方式操作网上交易,旨在真正为中国人上网购物及交易提供一个优秀的电子商务平台。 1、淘宝网营销战略 淘宝网所提供的是用户对用户的交易模式,其特点类似于现实商务世界中的跳蚤市场。其构成要素,除了买卖双方外,还包括淘宝网所提供的交易平台,也即类似于现实中的跳蚤市场场地提供者和管-理-员。 首先,网络是一个虚拟却又庞大的区域。如果没有一个像淘宝网这样知名的,让交易双方信任的电子商务平台来联系买家与卖家,那买卖双方是很难完成交易的。 再次,淘宝网为买卖双方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现在,淘宝网能够为卖家建立网上的个人店铺,发布商品信息。帮助买家快速地查找所需商品,实现电子支付。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持,c2c的模式才能够短时间内迅速为广大普通用户所接受。 由此可见,买家、卖家、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三者之间互依互存,不可分割。它们共同组成了目前中国c2c这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基本要素。

淘宝网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淘宝网比起网络大买家eBay,是属于市场的后入者,在市场位置中扮演的是市场竞争者的角色,虽然“志在九鼎而不问鼎”,从不把这种想法表露出来,也不夸口自己的雄心,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努力把市场做好。 众所周知,淘宝是中国第一家免费的c2c网站。从其2003年7月正式上线,淘宝就做出了“三年免费”的承诺,免费是投入的一种表现方式,免费降低了中国网民网友网商上网进行个人间交易的门槛,是保护当前网上交易双方利益的措施,也是体现公平竞争规则的现实选择。 据2004年12月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等大型经济发达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淘宝网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96%,并成为了41%消费者首选的购物网站,在品牌形象方面,淘宝网在年轻、时尚、有乐趣、新奇、进取等指标上遥遥领先竞争对手。 淘宝网的推广,最初就完全依靠口口相传,这种方式给淘宝网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淘宝网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按当时的情况来说,淘宝网是没有办法在门户网站做广告的,那时候国家加紧了对短信的规范力度,使得一批靠短信业务赖以为生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网站失去了利润。在此情况下,淘宝网就针对这些中小型网站和个人网站做了大规模的推广。

谈国际市场进入策略——以 7-ELEVEn 为例

谈国际市场进入策略——以 7-ELEVEn 为例 摘要:企业在计划海外扩张时必须做出三个基本决策:进入哪个市场、什么时 候进入,以什么样的规模进入。一旦确定海外市场进入策略后,就面临着选择最 佳进入模式的问题。日本7-ELEVEn便利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特许经营企业之一,年销售额超过620亿美元。1980年2月台湾第一家7-ELEVEn便利店在中国开业。本文以7-ELEVEn为例,分析其进入海外扩张市场进入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本文 试图从7-ELEVEn 进入中国台湾的案例中总结出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决策的必备条件,试图为我国零售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7-ELEVEn,特许经营,海外扩张,进入市场 1公司简介 7-ELEVEn 是世界上最大的便利店特许经营者,年销售额超过620亿美元。7-ELEVEn 便利店最早其实是1927年的美国“南大陆制冰公司”。由于店铺的营业时 间是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1点结束,南大陆公司于1946年正式将图腾店改名 为7-ELEVEn,从而真正地揭开便利店时代的序幕。 1973年,铃木敏文把“7-ELEVEn”便利店引入日本。在代表伊藤洋华堂和南方公司 谈判的时候,铃木敏文亮出了技术牌,完美地解决了双方关心的利益分配问题。 这张技术牌是这样的:特许权使用费率降低→店铺规模扩大再顺利→ 连锁店不断 增加→营业额持续升高→特许权使用费快速提升。最后南方公司作出了较大的让步,伊藤洋华堂也发扬风格,把特许权使用费率提高到0.6%。1973年11月30日,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与美国南方公司正式签署区域特许经营协议,日本第一 家7-ELEVEn店开业。这也就是日本“7-ELEVEn”公司的前身,从1975年开始变更 为24小时全天候营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企业,1980年,7-ELEVEn与台湾统一商超公司达成了特许经营协议,从而在中国台湾开设了首家7-ELEVEn便利店。至今,7-ELEVEn已经成为便利商店的国际共通语言。 2问题引出 7-ELEVEn 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如此之快,以至于其在美国之外的连锁店数量很 快就达到了国内的四倍。1974年,7-ELEVEn 通过准予特许经营进入日本开始了其 在亚洲扩张的步伐。随后7-ELEVEn 由台湾统一集团代理进入港台地区和中国大陆。7-ELEVEn当初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开始进入中国台湾海外市场扩张,而且还是以 特许经营模式,而不是以其他形式进入台湾地区呢? 3应对策略 3.1进入哪个市场 7-ELEVEn选择中国台湾作为海外市场拓展的首个地区的主要原因有四点:首 先是考虑台湾市场对海外资本有潜在吸引力的政治和经济因素。80年代是台湾经 济发展的第四个10年。大体上,1970-1979年是台湾的经济转型时期,这期间的 台湾经济发展迅速,平均年增长率为9.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 社会迈入高消费时期。根据国际便利店行业经验,当人均 GDP达2000-3000美元时,为便利店导入期;当人均GDP达5000美元时,便利店市场便进入快速成长期;当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进入行业激烈竞争期。在政策上,台湾当局也提 出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口号,政令开放、外汇管制的放宽、关税的降低,都有利于海外企业进入台湾市场。二是中国台湾的地理、社会特征对其便利 行业的发展也起到关键作用。四面环海的台湾地区位于亚洲东部,每平方公里人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范文大全中查看更多范文。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一》早期进入市场策略 1.早期进入市场策略分析

早期指领先于其他厂商而率先在市场上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一时期往往对应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投入期,市场存在高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但早期进入市场能形成一种竞争优势,即能建立并提高该行业的进入壁垒,防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从而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早期在市场中赢得一定的忠实客户,通过这些客户又可能对其他潜在的客户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市场地位。尤其是对于全新产品或技术更新迅速的产品,早期进入市场的产品往往会成为或被默认为该行业的标准。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推出个人计算机的厂商,它的计算机产品被业界认为是“正宗的”,而后来的compAQ(康柏)等公司生产的个人计算机都被称为“兼容机”。 不论新产品和它要满足的需要是否基于价格或技术等,早期进入者总是有机会建立进入壁垒的。这些壁垒可以建立在规模经济、经济效应、进入后的营销计划修正、产品、生产与技术的继续改进等方面。 2.早期进入市场的营销组合 但同时,早期进入者也会面临一些问题。由于市场是新的,广告和推销的重点必然会放在介绍产品的功能或该产品能满足的需要等方面,这对于后来者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便宜,他们进入市场时可省下放在介绍产品方面的广告费用,而直接进行市场占领。另外,市场

市场营销 报告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402班 学生姓名:陈铖、吉鹏宇、高雅杰、郭伟皓 学生学号: 03、06、07、10 小组账号: A7 2015 年11 月

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一、P1、P2、P3、P4四种产品的市场趋势分析 (一)P1产品的市场趋势 从图表上来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年南部地区所需求的产品只有P1产品,并且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价格在逐渐增长,而其他地区在第一年第一季度则没有需求。到了第一年第三季度开始,东部市场对于P1产品开始有需求,价格则比南部市场价格要高。从第二年第一季度开始,东部市场的价格则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到了第二年第二个季度开始,中部市场开始有需求,价格是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到了第二年第四季度,北部市场开始有需求,价格的波动不大,比南部、东部和中部市场的价格要高,需求量也在上升。到了第三年第三个季度开始,西部市场开始有需求,数量在小幅度的增加,价格也随之增加并且高于南部、东部、中部以及北部市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P1产品在第一年的时候,市场上是一

种供过于求的状态,而从第二年开始,市场上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价格与数量都是逐年增长,市场的需求很大。 (二)P2产品的市场趋势 从图表上分析,我们发现P2产品在东部市场的需求数量逐渐减少, 价格逐渐增长;在第一年第四季度P2产品开始在南部市场发展, 需求量逐渐增长,价格与数量成正比;在第二年第二季度,P2产 品开始在中部市场发展,需求量相对稳定,价格缓慢增长,波动 不大;在第二年第四季度,P2产品开始在北部市场发展,需求量

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策略选择

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策略选择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企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新产品开发出来后,由于进入市场的策略或时机选择不当而功亏一篑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新产品选择合适的策略或时机进入市场对企业而言异常关键。 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的利弊比较 先期进入市场是指一个公司力争首先进入一个新产品市场,保护并扩大其市场份额,以树立本产品在本行业中的主导或支配地位。如英特尔公司在芯片市场上霸主地位的确立,微软公司在操作领域的扩张,均是如此。当一个企业的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或具有较强实力的情况下,产品领先进入市场被认为是最佳策略之一。而后期进入市场是指一个公司让竞争对手先行进入市场,然后视其在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通过模仿或改造,进而使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从而与领先进入者展开竞争的策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情形下,后期进入市场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青睐。 其实,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并非两种矛盾的策略,真正用好了这两种策略,就会发现它们各具优势,都能达到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目的。先期进入市场的优势在于抢占先机,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先期树立品牌形象,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广的销售渠道,通过高价促销的手段,以及凭借投放市场初期的垄断地位,获得大量的超额利润。同时还可以先入为主地给消费者灌输新的消费观念,使后进入者在引导与之不同的消费观念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较大的代价。先期进入市场还能够先于其他竞争者确立并提高生产量,积累生产和销售经验,实现规模经营从而降低新产品成本。但是,并非每一个先期进入市场者都能达到预期目标,作为市场开拓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方位的产品宣传以及销售人员的培训等都将使企业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初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风险。除此之外,先期进入市场的许多投入并非总能保持专有,它的经验可被后进入者无偿借鉴,它的专利并非一劳永逸,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丝毫不能松懈,否则很容易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 后期进入市场的企业准备充分,相对后期进入更加稳定,同时能够享受相对较低的成本。后期进入市场的企业能快速吸收先进入市场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无需花费更多资金就可深入地了解到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新产品进行改进或更新。后进入市场的企业尽管不用承担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及风险,但它所获得的收益可能会低于先进入者,原因是先期占领市场的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已成为原型或“原创”产品,后期进入者要想渗透这块领地,除了产品必须质量过硬、富有创意外,还得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培养顾客的偏好,因此顾客转移购买成本较高。这是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负担的。 新产品进入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一)企业自身实力是把握市场时机的基本因素

联想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策略分析

《联想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分析》一.联想企业背景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之初的联想公司营业额仅300万元,到1994年营业额发展为11亿元的年销售额,2004年销售额300亿元。今天的联想集团是中国IT企业的领先者,主要是在中国从事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手机设备、服务器和外设的生产、销售,已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联想从成立至今已跨越两个台阶:20世纪90年代前,联想主要是一家贸易型的企业,生存是主要的目的;之后十多年是第二个台阶,是发展自有品牌的阶段。经过20年的发展,联想在计算机行业已经稳居亚洲第一,在中国市场称雄,未来的空间是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 二.联想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联想在中国这块版图上历经2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战绩,也谱写中国企业富有魅力的传奇。那联想成功的秘密到底在那里呢?通过对联想企业的发展历程和联想文化的理解,认为联想的成功在于根据企业所处阶段的不同对企业文化的进行相应的调整,即伴随联想一次次的转型,文化也在进行一次次的嬗变。 1、伴随联想的文化变迁 回顾往昔20年,联想企业由柳传志等11名科级人员创办的小企业发展壮大为一个国际性大企业集团。其经历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联想的初创阶段(1984至1987) 这个阶段起始于1984年,柳传志等11人靠20万元起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公司的前身。这个阶段主要是利用技术服务积累资金,通过拳头产品打开市场。这个时期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为,创业者们通过研究员站柜台和制定联想天条等方式,探索企业管理管理。其中,联想提出过不看过程看结果,看功劳不看苦劳的效益观,质量是生命,用户是皇后的市场观以及信誉比金子还贵等道德观。 2).联想的起步阶段(1988至1993) 1988年4月16日,联想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开创外向型高科技产业誓师大会,吹响了联想向海外进军的号角。并于当年成立了香港电脑有限公司。其间,联想

论牙膏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营销策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封面 市地:2014年8月10日

牙膏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分析中国牙膏市场的现况 (3) (一)牙膏产业发展迅速 (3) (二)牙膏品牌种类日趋繁多 (3) (三)牙膏功效被需要 (3) 二、牙膏消费群体分析 (4) (一)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 (4) 1.价格的影响。 (4) 2.产品促销活动。 (4) 3.牙膏使用频率。 (4) 4.品牌的广告效应。 (5) 5.对功效的要求。 (5) (二)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5) 1.不同年龄段的消费习惯不同。 (5) 2.消费者购买动机 (5) 3.购买数量 (5) 4.消费者购买包装的习惯 (5) 5.消费者对牙膏利益要求。 (5) (三)消费区域特征分析 (6) 1.一线品牌覆盖全国各地 (6) 2.二线品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6) 三、牙膏新产品进入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6) (一)产品自身方面 (6) 1.全效型牙膏仍是市场主流。 (6) 2.牙膏市场向天然、本草方向发展。 (6) 3.符合国际口腔用品发展潮流的增白牙膏类别。 (6) 4.新元素、新概念层出不穷。 (6) 5.超强单功能(止血、祛渍、祛口臭等)药物型牙膏有相当的市场。 (7) (二)价格方面 (7) 1. 由高向中低梯队搭配。 (7) 2.由低向中高梯队搭配。 (7) 3.中低端搭配。 (7) (三)渠道 (8) 1.流通渠道。 (8) 2.终端渠道。 (8) 四、牙膏企业营销战略的选择 (8) (一)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制定战略决策 (8) 1.企业自身实力。 (8)

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分析报告

《报刊》市场营销方略计划设计 市场营销战略形式和战略选择分析 3.1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对企业或企业某一方面进行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分析。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企业或企业某一方面的内外部条件的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给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却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两者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分析见下表:

3.2 竞争状况分析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至今,除党政机关报《四川日报》外,下辖《报刊》、《天府早报》等多种子报,2002年9月26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宣布成立,包括《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等。这一时期整个成都报业市场相对平稳,出现了整合趋势。从成都报业的竞争历史看,一些报纸已经主动或被动地退出了战场,从最初的7家都市类报纸竞争到今天两大报业集团的竞争,成都报业正面临着一些新的竞争环境,这主要表现为:

1.竞争形态发生了变化。 成都本地报纸过去散兵游勇的竞争态势被集团间的竞争形态所取代,除去《四川日报》和《成都日报》两份党政机关报,本土都市类报纸的竞争将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华西报、早报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的商报、晚报之间展开。 2.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2001年成都各家都市类报纸对外公布的发行量按大小依次是:商报65万份;华西报54万份;晚报30万份;早报16万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在2001年做的市场调查则显示了各报在零售市场上所占的份额,2002年这种格局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见表4-1)。因此,根据以上结果,我认为成都本土的都市类报纸的市场格局已经大体形成并趋于稳定,其中居于领头位置的是商报和华西报,第二梯队则是晚报与早报。 表3-1 2002年成都市报纸零售市场份额

国际市场营销产品策略

进入国际市场的包括四种产品观念:整体产品的观念、产品的组合观念、产品的周期观念、创造开拓的观念。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策略有:固有产品策略,产品更改策略,机会牵引策略,聚力开发策略,专门产品策略,尾随跟进策略。 一、进入国际市场的四种产品观念 1.整体产品的观念。市场营销学所研究的产品就是整体产品。整体产品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实质产品(又称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实质产品就是产品的基本需求效用;形式产品是指产品的实体外在形态,包括品质、特征、式样、包装、商标和厂牌等;延伸产品则是针对产品本身的商品特性而产生的各种服务保证。市场营销学的产品价值观就是消费者的需要,产品的整体概念就体现着以用户为中心思想,正因为这样,国际营销学者在营销过程中,就应不折不扣地考虑产品的各个方面适应消费国的顾客需要,否则在策略的运用上便有失策的可能。 2.产品的组合观念。所谓产品组合,即指企业所经营的全部产品的有机构成,或者是各种类产品的数量比例。国际市场营销要求每一个国家或企业,一定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资源、技术条件来确定产品的经营范围及产品的结构,这是任何国家面对国际市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根据国际市场情况充分发挥本国优势(避开劣势)确定产品的出口结构,它就不能利用国际经济为本国的建设发展作用。所以,出口什么产品是自家长处,缩短和发展什么产品对已有利,营销者必须心中有数。 3.产品的周期观念。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就是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就同类性质的产品而言,大类的产品与大类的某种产品以及某个牌号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从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来说,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一般都是某种产品或某种牌号的产品,这就要求产品的经营者不仅要考虑到个自产品的经营周期,还要考虑到该种产品及该类产品的周期。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必须适应产品的这种周期变化并符合各种类型产品周期间的内在关系,这是企业在动态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4.创造开拓的观念。国际市场不仅是市场营销的新领域,而且也是竞争创新最广阔场所,不创造就没有前途,就企业的自身条件来看,开拓精神是企业最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国际市场经营者,必须多动脑筋,经常保持头脑清醒,多创新意,不断采用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领域和服务领域,不断生产独特新颖的产品,去争取顾客、影响市场、开拓市场、创造市场,使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策略 1.固有产品策略。以本国或本企业原有的产品直接打入国际市场,即为固有产品策略。运用此策略的产品范围是有限的,并不是任何固有产品都可行销国外,凡可直接销往国外的产品,一般都具有某种需求共性。下述三类产品可用于此策略;传统产品,如景德镇瓷器、法国葡萄酒、美国的可口可乐;矿产品及某些原材料产品,如石油、煤炭等;某些已畅销国内市场的产品。由于此策略大大方便了营销者,诸如无需另行研究开发和可以降低成本等等,所以此策略很具有吸引力。 2.产品更改策略。这是基于改变整体产品要素的思想之上而产生的产品策略。国际市场的需求与国内市场的需求是有很大不同的,很多产品在某些方面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当然,更改整体产品的哪个部分和如何更改,需要根据国际市场情况而定,也正因如此,在变化无常的国际市场上,在产品的“个性化”方面,该策略显示了很高的灵活性。一般产品的更改着眼于下述五个方面: 功能的更改。这是一项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利益的产品更改内容。如空调车等。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资料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一》早期进入市场策略 1.早期进入市场策略分析 早期指领先于其他厂商而率先在市场上推出自己的产品。这一时期往往对应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投入期,市场存在高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但早期进入市场能形成一种竞争优势,即能建立并提高该行业的进入壁垒,防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从而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早期在市场中赢得一定的忠实客户,通过这些客户又可能对其他潜在的客户产生有利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市场地位。尤其是对于全新产品或技术更新迅速的产品,早期进入市场的产品往往会成为或被默认为该行业的标准。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推出个人计算机的厂商,它的计算机产品被业界认为是“正宗的”,而后来的COMPAQ(康柏)等公司生产的个人计算机都被称为“兼容机”。 不论新产品和它要满足的需要是否基于价格或技术等,早期进入者总是有机会建立进入壁垒的。这些壁垒可以建立在规模经济、经济效应、进入后的营销计划修正、产品、生产与技术的继续改进等方面。 2.早期进入市场的营销组合 但同时,早期进入者也会面临一些问题。由于市场是新的,广告和推销的重点必然会放在介绍产品的功能或该产品能满足的需要等方面,这对于后来者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便宜,他们进入市场时可省下放在介绍产品方面的广告费用,而直接进行市场占领。另外,市场的原始开拓可能会使早期进入者产生资金、人员等方面的缺乏。万燕是国内第一家开发VCD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厂商,但由于其在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它没有了供应市场的能力而痛失机遇,并最终以倒闭告终。 那么,早期进入市场应该采取何种定价策略呢?撇脂和渗透是我们熟知的两种方案。一般来说,在产品成本以可变成本为主时,适于采用撇脂战略,如电子消费品和产业用品。这时,分销网点应该受到限制,以保护高价格;在固定成本很高时,适于采用渗透战略,如果追求广阔的细分市场,则进行的广泛的分销是很重要的,所以在交易导向的促销上多花些费用。当然,由于营销费用高,利润较低,所以显得比较昂贵。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报告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在分析研究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选择对本企业最有吸引力、可为之提供有效服务的市场部分作为目标市场,并在目标市场上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进行适当的市场定位,方可以取得竞争优势。 第一部分:学习目的和要求 1、重点掌握 市场细分的实质和客观依据 目标市场策略 影响目标市场策略选择的因素 市场定位策略 2、一般掌握 确定目标市场的原则 选择目标市场覆盖模式 市场细分的意义 细分市场的基本评价 3、一般了解 产业市场细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定位的程序

市场细分程序 4、应用分析 运用市场细分的标准分析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细分 一、市场细分概述 (一)市场细分的基本概念 市场细分是由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1956年提出来的市场营销概念。市场细分是企业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在需求上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消费者群,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细分市场的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亦称“子市场”或“亚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由在需求上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消费者构成的消费者群。 (二)市场细分的实质 市场细分的实质是细分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就是要分析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需求基本相同的消费者归为一类,这样就把某种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 市场细分实际上是对同种产品需求各异的消费者进行分类。消费者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爱好、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的不同,他们的需求、欲望、购买行为具有明显差异。市场细分就是要在存大异求小同的基础上,把各种不同的消费者组成对产品某个特性具有偏好的群体。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之提供服务。 二、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及意义 (一)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 市场细分的客观依据主要表现为: 1、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决定的购买者动机和行为的差异性。市场细分就是把异质市场划分为同质市场的过程。整体消费者市场可分为同质市场和异质市场。同质市场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一)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一)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从事跨国界的营销活动,只要其营销决策具有"跨国"性质,其营销活动就属于国际营销范畴。 市场营销一般原理的应用可以跨越疆界,如同在国内市场上组织营销活动一样,国际市场营销同样需要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营销组合等一系列营销过程的战略确定及战术实施。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特指超越国境的市场营销活动罢了。然而,并不能就此而将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跨越国界本身决定了国际市场营销比之国内市场营销具有更大、更多的差异性、复杂性和风险性。 进入国际市场的包括四种产品观念:整体产品的观念、产品的组合观念、产品的周期观念、创造开拓的观念。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策略有:固有产品策略,产品更改策略,机会牵引策略,聚力开发策略,专门产品策略,尾随跟进策略。 一、进入国际市场的四种产品观念 1、整体产品的观念。市场营销学所研究的产品就是整体产品。整体产品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实质产品(又称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实质产品就是产品的基本需求效用;形式产品是指产品的实体外在形态,包括品质、特征、式样、包装、商标和厂牌等;

延伸产品则是针对产品本身的商品特性而产生的各种服务保证。市场营销学的产品价值观就是消费者的需要,产品的整体概念就体现着以用户为中心思想,正因为这样,国际营销学者在营销过程中,就应不折不扣地考虑产品的各个方面适应消费国的顾客需要,否则在策略的运用上便有失策的可能。 2、产品的组合观念。所谓产品组合,即指企业所经营的全部产品的有机构成,或者是各种类产品的数量比例。国际市场营销要求每一个国家或企业,一定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自己的资源、技术条件来确定产品的经营范围及产品的结构,这是任何国家面对国际市场营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根据国际市场情况充分发挥本国优势(避开劣势)确定产品的出口结构,它就不能利用国际经济为本国的建设发展作用。所以,出口什么产品是自家长处,缩短和发展什么产品对已有利,营销者必须心中有数。 3、产品的周期观念。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就是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就同类性质的产品而言,大类的产品与大类的某种产品以及某个牌号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从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来说,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一般都是某种产品或某种牌号的产品,这就要求产品的经营者不仅要考虑到个自产品的经营周期,还要考虑到该种产品及该类产品的周期。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必须适应产品的这种周期变化并符合各种类型产品周期间的内在关系,这是企业在动态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战略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策略选择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新产品“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两种策略的利弊比较,分析了新产品进入市场应考虑的三个因素:企业自身实力、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所处环境,并据此提出新产品成功进入市场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企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新产品开发出来后,由于进入市场的策略或时机选择不当而功亏一篑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新产品选择合适的策略或时机进入市场对企业而言异常关键。 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的利弊比较 先期进入市场是指一个公司力争首先进入一个新产品市场,保护并扩大其市场份额,以树立本产品在本行业中的主导或支配地位。如英特尔公司在芯片市场上霸主地位的确立,微软公司在操作领域的扩张,均是如此。当一个企业的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或具有较强实力的情况下,产品领先进入市场被认为是最佳策略之一。而后期进入市场是指一个公司让竞争对手先行进入市场,然后视其在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通过模仿或改造,进而使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从而与领先进入者展开竞争的策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情形下,后期进入市场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青睐。 其实,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并非两种矛盾的策略,真正用好了这两种策略,就会发现它们各具优势,都能达到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目的。先期进入市场的优势在于抢占先机,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先期树立品牌形象,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广的销售渠道,通过高价促销的手段,以及凭借投放市场初期的垄断地位,获得大量的超额利润。同时还可以先入为主地给消费者灌输新的消费观念,使后进入者在引导与之不同的消费观念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较大的代价。先期进入市场还能够先于其他竞争者确立并提高生产量,积累生产和销售经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智能公交行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智能公交行业 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研究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的意义 (9)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智能公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0) 第一节智能公交行业简介 (10) 一、智能公交产品分类 (10) 二、智能公交产品的特点 (10) 三、智能公交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1) (1)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城市交通科学发展 (11) (2)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 (11) 第二节我国智能公交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2) 一、行业所属分类及依据 (12) 二、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2) 三、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3) (1)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 (13)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7) 四、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关系 (18) (1)上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18) (2)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18)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9) 一、智能交通的概念 (19) 二、全球智能交通市场情况 (19) 三、我国智能交通市场情况 (20) 四、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智能交通 (21) 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智能公交行业主要产品的市场概况 (22) 一、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市场 (22) 二、远程监控系统市场 (22) 三、智能公交收银系统市场 (23) 四、充电运营管理系统市场 (23) 第五节2018-2019年我国智能公交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3) 一、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23) 二、行业内主要企业 (24) 三、行业经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24) 第五节企业案例分析:天迈科技 (25) 一、公司的市场地位 (25) 二、天迈科技技术水平特点、变化情况及未来可预见的变化趋势 (26) (1)公司技术水平特点 (26) (2)公司技术水平最近三年的变化情况 (26)

进入市场的战略

进入市场的战略 导读:本文进入市场的战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当市场达到成熟阶段时,它要有一批固定的供应者、竞争者、经销商和顾客。这批人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他们力图使市场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实行保护,防止他人进入。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往往可以得到政府立法部门、劳工组织、银行及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他们会设立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壁垒来阻止他人进入,如课税、关税、规定进口限额和其他限制性条件等。 这种封闭型市场的例子是很多的。日本的大部分市场都是受到保护的。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怨声载道。外国公司在进入日本市场时,不仅会遇到高关税,而且在聘用良好的日本经销人和商人也难以签约。甚至当外国公司提供优质产品和优惠价格时也是如此。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为向日本销售电讯设备作了多年的努力,最后终于获得成功,其方法是通过华盛顿当局对日本施加压力,并且对电讯设备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日本方面的严格要求。 英法联合研制了“协和”飞机,研制者们打算向一些城市提供服务。然而,在取得在这些城市的着陆权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阻力。最主要的阻力来自顽固的航空公司和一些反对噪音的人。“协和”集团需要出售64架飞机才能不亏本。但只卖掉16架;结果使该集团有史以来成本最高的新产品遭到夭折。

当然,打进新市场方面遇到困难的公司并非就是封闭型市场的受害者。问题可能是公司的产品质量低劣、定价过高、财务上的困难、不愿意支付其他公司都缴纳的税款或关税,也可能是碰到了一个受到合法专利保护的市场。所谓封闭型市场是指:在这种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参与者和批准者设置种种障碍,而使得那些能够提供类似产品的、甚至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公司难以进入,无法经营业务。阻止进入的壁垒包括歧视性法律规定、政治上的偏袒、卡特尔的垄断协定、社会偏见或文化偏见、不友好的分销渠道,以及拒绝合作的态度。这些壁垒造成了种种困难,这是大市场营销必须加以克服的。 公司怎样打入封闭型市场呢?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容易的,一种是困难的。采取容易的方法时要作出许多让步。以至使公司在进入市场后几乎无利可图。最近日本在土耳其赢得一份令人垂涎的建桥合同:建设一座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长达3576英尺的吊桥。日本的投标叫价非常低,使得竞争对手和土耳其人都大吃一惊;竞争对手们都抱怨这种竞争不公平。克利夫兰桥梁工程公司经理抱怨说:“如果日本对土士耳其人说‘我们将送给你们这座桥梁’,可能(对日本人来说)会更便宜一些。” 采取困难的方法时必须制订一套打进市场的战略。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具有特殊的技巧,对于只经过一般性培训并取得一般性经验的大多数营销人员来说,这些特殊技巧是不具备的。市场营销人员所受的基本训练是如何使用“4P策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他们懂得如何制定出市场营销组合战略

某公司的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报告

KQF公司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报告 指导教师:荆建林 学生:李志超996730 宋琛996737 李朝辉996750 贡玉春996740

目录 一、背景资料 (2) (一)、说明 (2) (二)、企业的基本情况 (2) (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2) 二、行业背景及宏观环境分析 (4) (一)、自然环境及经济环境 (4) (二)、行业状况及宏观政策的影响 (4) 三、KQF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SWOT)分析 (6) (一)、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es) (6) (二)、内部劣势分析(Weaknesses) (8) (三)、市场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11) (四)、市场威胁分析(Threates) (12) 二、营销策略研究 (15) (一)、产品策略 (15) (二)、价格策略 (16) (三)、渠道策略 (18)

一、背景资料 (一)、说明 这是一个受企业委托而实施的真实项目。报告涉及一个房地产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为保护企业的利益,报告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处理。 (二)、企业的基本情况 1. 企业简介 KQF公司是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家私营房地产开发企业,成立于1995年,经过五年多的经营,已经成长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刚起步时,KQF公司从事的是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公司近年来开始进入商品房开发领域。公司目前拥有的员工数量不足百人,开发的面积也有限,但项目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较高,有相当的市场竞争能力。KQF公司的许多行销手段在当地一度引起同行的指责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但市场表现证明了KQF公司的营销策略是比较成功的。 2. 项目简介 KQF公司曾经开发过一个规模比较的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叫做“XF小区”。后来开发的楼盘叫做SS花园,它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XY、HY和YY项目,分做三期实施。其中最早实施的是XY项目,属于一个经济适用房项目。随后实施的是HY项目。我们的调研工作开始时,HY项目已经完成,KQF公司正在进行YY项目的策划和设计。受KQF公司的委托,我们参加了该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和制定。 (三)、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1. 研究的目的 ?研究当地房地产行业特点和市场态势; ?研究KQF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研究其营销策略的成败和市场评价

LG的国际市场进入策略

LG的国际市场进入策略 2010年10月 页脚内容1

LG的国际市场进入策略 一、了解LG 集团 1.集团简介 LG集团创立于1947年,是韩国第三大公司。年销售额高达730亿美元(2006年数据),全球目前拥有16万员工。是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LG集团目前在171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300多家海外办事机构。事业领域覆盖化学能源、电机电子、机械金属、贸易服务、金融以及公益事业、体育等六大领域。 2.旗下产品 二、LG 集团进入国际市场的观念基础 LG集团在进入国际市场时紧紧抓住国际市场营销这一先进理念,即非常重视目标国家市场上顾客的需要,调查与了解这些需要,并根据需要组织国际营销活动。故LG集团每进入一处国际市场,总会先调查研究目标国际市场上顾客的需要,根据这些需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提 页脚内容2

供优质的服务,使顾客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LG 集团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程序 1.LG集团是否真的有必要进入国际市场或扩大国际市场营销 一个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或者扩大在目标国家市场的营销,对这个企业来说有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前景,更好的收益,但也有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挫折甚至是失败。LG集团集团深深地明白这点,在思考作出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时紧紧地抓住自身企业的目标、机会、能力这三大重要因素。1)LG集团的目标 通过基于经营理念的正道经营,LG最终要实现的是“一等LG”,真正赢得市场的认可,成为引领市场的排头兵。 LG的蓝图中“一等LG”是指: (1)顾客信赖的LG (2)对投资商最具吸引力的LG (3)人才梦寐神往的LG (4)竞争公司既感到威胁又想效仿的LG 为了实现“一等LG”的目标,不能只追求规模方面的发展,更要以实质性的竞争优势为基础,不断提高市场价值。将依靠挑战精神和拼搏精神,最终实现“一等LG”的目标。 2)LG集团的机会 1947年,LG集团的创始人莲庵县仁创建了乐喜化学工业社(现LG化学),此后集团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开始成为跻身于化学、能源、电子产业等领域龙头的韩国企业。从上世纪的 页脚内容3

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策略选择(一)

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策略选择(一)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新产品“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两种策略的利弊比较,分析了新产品进入市场应考虑的三个因素:企业自身实力、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所处环境,并据此提出新产品成功进入市场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产品进入市场策略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企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但新产品开发出来后,由于进入市场的策略或时机选择不当而功亏一篑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新产品选择合适的策略或时机进入市场对企业而言异常关键。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的利弊比较 先期进入市场是指一个公司力争首先进入一个新产品市场,保护并扩大其市场份额,以树立本产品在本行业中的主导或支配地位。如英特尔公司在芯片市场上霸主地位的确立,微软公司在操作领域的扩张,均是如此。当一个企业的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或具有较强实力的情况下,产品领先进入市场被认为是最佳策略之一。而后期进入市场是指一个公司让竞争对手先行进入市场,然后视其在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通过模仿或改造,进而使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从而与领先进入者展开竞争的策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情形下,后期进入市场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的青睐。 其实,先进入市场与后进入市场并非两种矛盾的策略,真正用好了这两种策略,就会发现它们各具优势,都能达到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的目的。先期进入市场的优势在于抢占先机,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先期树立品牌形象,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最广的销售渠道,通过高价促销的手段,以及凭借投放市场初期的垄断地位,获得大量的超额利润。同时还可以先入为主地给消费者灌输新的消费观念,使后进入者在引导与之不同的消费观念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较大的代价。先期进入市场还能够先于其他竞争者确立并提高生产量,积累生产和销售经验,实现规模经营从而降低新产品成本。但是,并非每一个先期进入市场者都能达到预期目标,作为市场开拓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方位的产品宣传以及销售人员的培训等都将使企业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初面临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风险。除此之外,先期进入市场的许多投入并非总能保持专有,它的经验可被后进入者无偿借鉴,它的专利并非一劳永逸,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丝毫不能松懈,否则很容易成为市场竞争的牺牲品。 后期进入市场的企业准备充分,相对后期进入更加稳定,同时能够享受相对较低的成本。后期进入市场的企业能快速吸收先进入市场企业的经验和教训,无需花费更多资金就可深入地了解到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新产品进行改进或更新。后进入市场的企业尽管不用承担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及风险,但它所获得的收益可能会低于先进入者,原因是先期占领市场的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已成为原型或“原创”产品,后期进入者要想渗透这块领地,除了产品必须质量过硬、富有创意外,还得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培养顾客的偏好,因此顾客转移购买成本较高。这是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负担的。 新产品进入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一)企业自身实力是把握市场时机的基本因素 一个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会采取先期进入市场的策略,因为它的行为能够支配或影响其竞争对手,在策略上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同时它也有足够的实力去应付随之而来的挑战。在这种情形下,领先进入市场对企业是有利的。反之,处于跟随地位的中小企业一般采取后进入市场的策略,主要因为新产品出台后,进入市场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量过大,既牵涉到进入市场所必需的各项费用,如宣传、营销渠道建设和销售人员培训等,又牵涉到自身的人力、物力是否足以应付各种各样的市场问题。如果企业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准备,则新产品上市后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引发各种阻力,比如会受到实力雄厚的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