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知识点2

税收筹划知识点2
税收筹划知识点2

第二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

第一节税法概述

第二节税法要素

第三节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

一、根据收益效应分类

根据收益效应分类,可以将税收筹划原理基本归纳为两大类:绝对节税原理和相对节税原理。

(一)绝对节税原理

绝对节税是指直接使纳税绝对总额减少。

1、直接节税原理

直接节税原理是指直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例】某公司是原来是一个不含税年销售额保持在80万元左右的生产性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近年来由于业务发展,销售额上升到200万左右,公司年不含税外购货物为150万元左右。如果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是3%,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是17%,企业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分析如下:

方案一: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增值税税额=200÷(1+3%)×3% =5.83(万元)

方案二:一般纳税人

应纳增值税税额= 200÷(1+17%)×17%-150×17%=3.60(万元)

业务发展后,两个方案比较下来,方案二可以比方案一多节减税收2.23万元。因此,如果情况允许,纳税人应该健全财务和会计核算制度,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2、间接节税原理

间接节税原理是某一个纳税人的税收绝对额没有减少,但税收客体所负担的税收绝对额减少,间接减少了另一个或一些纳税人税收绝对额的节税。

【例】一个老人拥有财产2000万元,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已经很富有。这个国家的遗产税税率为50%。如果这个老人的儿子继承了财产后,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其财产值,然后遗赠给老人的孙子,孙子继承了财产后也没有减少和增加其财产值,在他去世时再遗赠给他的子女,那么在不进行税收筹划情况下,这个老人财产所负担的遗产税计算分析如下:

三个环节遗产税总额=2000×50%+1000×50%+500×50%=1750(万元)

如果老人考虑到其儿子已经很富有,采用了节税方案,把其财产直接遗赠给其孙子,这个老人的财产可以少纳一次税,其纳税绝对总额和间接节减的纳税绝对总额计算如下:纳税绝对总额=2000×50%+1000×50%=1500(万元)

间接节减的纳税绝对总额=1750-1500=250(万元)

(二)相对节税原理

相对节税原理是指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某些纳税期的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的纳税期实现,取得了递延纳税额的时间价值,从而取得了相对收益。

我们假定某一个公司可供选择的节税方案有i个,这些方案在一定时期缴纳的税收相同,但在各个纳税年度缴纳的税收不完全相同,这些方案可以如下表示:

ΣT1=T1-1+T1-2+……+T1-n

ΣT2=T2-1+T2-2+……+T2-n

ΣT3=T3-1+T3-2+……+T3-n

……

ΣT i=T i-1+T i-2+……+T i-n

其中:ΣT i=纳税人采用方案i后其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i=1,2,3……)

T i-n=采用方案i后纳税人各个纳税年度n要缴纳的税收(n=1,2,3……)

说明:

(1)设ΣT1=ΣT2=ΣT3=……=ΣTi=ΣT (ΣT为纳税人不节税的情况下,其一定时期的纳税总额)

(2)前面纳税年度缴纳的税收小于不节税情况下同年度缴纳的税收,后面纳税年度缴纳的税收大于不节税情况下同年度缴纳的税收。

我们假设一个公司的年度目标投资收益率为10%,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税前所得相同。如果税法允许这个公司某年的某笔费用可以选择三种方法扣除:分期平均扣除、余额递减扣除、一次性扣除。其结果假定是:

方案1:公司第1、2、3年都缴纳所得税200万元,即方案1的T1-1=T1-2=T1-3=200(万元);

方案2:的T2-1=100万元,T2-2=100万元,T2-3=400万元;

方案3:的T3-1=0,T3-2=0,T3-3=600万元。纳税人采用不同的方案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绝对总额是相同的。

(1)三年的预期税收ΣT i为:

方案1:ΣT1=T1-1+T1-2+T1-3=200+200+200=600(万元)

方案2:ΣT2=T2-1+T2-2+T2-3=100+100+400=600(万元)

方案3:ΣT3=T3-1+T3-2+T3-3=0+0+600=600(万元)

(2)把预期税收按目标投资收益率折算成现值PW i.

方案1 ΣT1预期税收现值为:

PW1=200+200÷1.10+200÷1.102=547.11(万元)

方案2 ΣT2预期税收现值为:

PW2=100+100÷1.10+400÷1.102=521.49(万元)

方案3 ΣT3预期税收现值为:

PW3=0+0+600÷1.102=495.87(万元)

(3)节税方案的相对节税额ΣS i为:

方案2相对节税额ΣS2=ΣT1-ΣT2=547.11-521.495=25.26(万元)

方案3相对节税额ΣS3=ΣT1-ΣT3=547.11-495.87=51.24(万元)

二、根据着力点分类

根据筹划的着力点的不同,可以把税收筹划原理分为税基筹划原理、税率筹划原理和税额筹划原理。

(一)税基筹划原理

税基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通过缩小税基来减轻税收负担甚至免除纳税义务的原理。1.税基递延实现

税基总量不变,税基合法递延实现。在一般情况下可递延纳税,等于取得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取得了无息贷款,节约融资成本;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税基递延等于降低了实际应纳税额;在适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有时可以防止税率的爬升。

2.税基均衡实现

税基总量不变,税基在各纳税期之间均衡实现。在有免征额或税前扣除定额的情况下,可实现免征额或者税前扣除的最大化;在适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可实现边际税率的最小化。3.税基即期实现

税基总量不变,税基合法提前实现,在减免税期间,可以实现减免税的最大化。

4.税基最小化

税基总量合法减少,可以减少纳税或者避免多纳税。

(二)税率筹划原理

税率筹划原理指纳税人通过降低适用税率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的原理。

1.筹划比例税率

2.筹划累进税率

3.筹划定额税率

(三)税额筹划原理

税额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减轻税收负担或者解除纳税义务的原理,常常与税收优惠中的减免税、退税相联系。

1.筹划减免税

2.筹划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预约定价的例子。

税收筹划知识点自学1

知识点自学(第一章) 一、税收的特征 (一)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自愿缴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其收入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但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纳税后并未获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不具有偿还性或返还性。但若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看问题,税收是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成本的补偿,这里又反映出有偿性的一面。 (三)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税双方共同遵守。 税收的“三性”,如同税收本身一样,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由税收这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征收的特殊分配形式而决定,它作为税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是客观存在,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二、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税收是与国家有本质联系的一个分配范畴。税收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税收产生的条件 概括地说,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影响的前提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的存在;二是社会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历史上,私有制先于国家形成,但对税收而言,是同时存在这两个前提条件,税收才产生。可以说,税收是私有财产制度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产物。 (二)税收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税收也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税收的名称、法制程度、税制结构、征收实

体、地位和作用以及征税权利等几个方面,能够较充分地反映税收的发展情况。 三、税收的构成要素 虽然不同税种的内容存在差异,但都是由一些必不可少的要素所构成的。这些要素包括: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收优惠和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一般分为两种:1.自然人,指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2.法人,指依法成立,能够独立地支配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通过规定课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这一问题。 (三)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税率可以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三大类。 (四)纳税环节 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环节指全部征税对象在再生产中的分布。如资源税分布在生产环节,所得税分布在分配环节等。它制约着税制结构,对取得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有重大影响。狭义的纳税环节指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是商品流转课税中的特殊概念。 (五)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国家开征的每一种税都有纳税期限的规定。合理确定和严格执行纳税期限,对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及时性有重要作用。 (六)税收优惠

税务筹划第二章作业答案

第二章 案例1中国一外贸出口企业主营业务是向美国出口毛线手套,由于售价较低,被美国政府征收了反倾销关税,适用100%进口关税率。但美国税法规定,对进口纺织残次品按吨征收进口关税,并且税率很低。问该企业今后应如何进行税收筹划,降低关税?并说明该案例主要运用什么筹划原理? 参考答案:外贸出口企业利用美国关税税法空白地方,一批订单分两次入关,第一批入关左手手套,第二批入关右手手套,这样就按照进口纺织残次品缴纳少量的关税。 案例2 张华在市区有一套房屋拟出租,现有两个出租对象,一是出租给某个人居住,月租金2000元;二是出租给某个体户用于经营,月租金2000元。租期1个月。请给出税收筹划方案选择的依据,并说明该案例主要运用了什么筹划原理? 方案一:出租给个人居住: 应纳营业税=20003%=60(元) 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60×(7%+3%)=6(元) 应纳房产税=2000×4%=80(元) 应纳印花税=2000×1‰=2(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60-6-80-2-800)×10%=(元) 纳税总额元。 方案二:出租给个体户经营: 应纳营业税=2000×5%=100(元) 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00×(7%+3%)=10(元) 应纳房产税=2000×12%=240(元) 应纳印花税=2000×1‰=2(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100-10-240-2-800)×20%=(元) 纳税总额元。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租金收入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客体的不同造成适用税率上的差异,会使其租金 收入所含税收负担有较大悬殊,该案例选择方案二比方案一多缴税元。 案例3 某科技公司拟将水变石油的专利技术转让给某海洋石油企业,签订协议共收取1500万元。 税法规定: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的 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该科技公司应如何转让?请写出主要运用什么筹划原理,如何筹划?

税务筹划试题2套含答案

税务筹划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2分) 1. 税务筹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税务筹划专指() A.节税 B.避税 C.税负转嫁 D.推迟纳税 2. 具有非违法性、策划性、非倡导性特点的税务筹划手段是( A. 节税手段 B.避税手段 C.逃税手段 D.抗税手段 3. 下列税务筹划方法体现的是绝对税务筹划原理的是 () A. 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税务筹划 B. 通过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进行税务筹划 C. 通过赊销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进行税务筹划 D. 增加债务融资比重以充分享受负债的“税收挡板”效用 4. 在应纳税所得额相等的前提下 ,考虑企业组织形式的筹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合伙企业中的自然合伙人越多,应纳税总额也越多 B. 合伙人均为自然人的合伙企业比股东均为自然人的公司制企业纳税总额要少 C. 合伙人均为法人的合伙企业和股东均为法人的公司制企业总体税额相同 D. 股东均为自然人的公司制企业,由于存在双重征税,应纳税总额最高 5. 收购免税农产品用于生产,在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价款 100 000元,支付运输公司 2000元,该企业此项业务可计算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元 C.17 000 D.17 340 又具有抵税效应的筹资方式是( ) 发行优先股 C.发行债券 D.内部筹资 8%向银行借入的9个 还包括 12万元的向本企业职工借入与银行同期的生 2010年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 额时扣除的利息费用 8. 下列税务筹划方法体现的是相对税务筹划原理的是 A. 增加负债比例以充分享受负债的“税收挡板”效用 B. 利用减免税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C. 运用分割技术均匀纳税人各期应税所得 D. 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税务筹划 9. 金融企业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其接受关联方债券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的比 例超过( )时,超过部分产生的利息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A. 2:1 B.3:1 C.4:1 D .5:1 10. 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买免税农业产品,或者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农业产品, 准予按照买价和( )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A. 3% B.7% C. 13% D.17% 运送该批货物回厂的运费 A.13 000 B.13 140 6. 既能带来杠杆利益, A.发行普通股 B. 7. 某公司2010年度“财务费用”账户中的利息,包括以年利率 月的生产用200万兀贷款的借款利息; 产用100万元资金的借款利息。该公司 是( ) A.28万元 B.21 万元 C.20 万元 D.18 万元 ()

消费税知识点总结

消费税知识点总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消费税 第一节 消费税概述★ 一、消费税:对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 二、特点——“五性” 1.征税项目选择性——特定消费品/消费行为; 2.征税环节单一性——某一环节一次征收(除卷烟); 3.征收方法多样性——从量定额、从价定率; 4.税收调节特殊性——①限制或控制消费、②VAT 和消费税双重调节; 5.转嫁性——消费者承担。 三、消费税与增值税异同比较(了解) 四、征税原则(看看,便于理解税目) (一)征收范围确定的原则 1.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包括烟、酒及酒精、鞭炮与烟火、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 2.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包括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 3.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包括游艇、小汽车、摩托车等; 4.使用和消耗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稀缺资源的消费品,例如成品油等; 5.具有特定财政意义的消费品,例如汽车轮胎等,这类消费品的税基宽广、消费普遍、征税后不影响广大居民基本生活,还可以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二)税率设计的原则:国家政策,引导消费,调节供求,消费者心理,原有税负水平。 一、纳税义务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1.境内:起运地/所在地在境内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于委托方提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除受托方为个体) 3.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由自产自用的单位和个人在移送使用时缴纳增值税 4.个人携带或者邮寄入境的应税消费品,连同关税一并计征→携带入境者或收件人 二、纳税环节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知识点归纳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知识点归纳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 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述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1.税务会计 基础:财务会计 依据: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 基本原理和方法:会计学 方式: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对纳税主体税款的形成、调整、计算和缴纳即纳税主体涉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 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联系: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

二、税务会计的目标 1.总体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2.具体目标:依法纳税(税务会计的首要目标); 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合理进行 纳税筹划。 三、税务会计的模式 1.立法背景角度:立法会计、非立法会计、混合

会计 2.税制结构角度:所得税为主体、流转税为主体、二 者并重的税务会计 四、税务会计的对象: 概括地说,是企业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涉税事项,即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退补和罚没等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 具体而言,就是税务会计要素,也是税务会计报表要素: 1.计税依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又称税基。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款是各税种的计税依据与其税率的乘积。 2.应纳税额:又称应缴税额,它是计税依据与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的乘积。 3.应税收入: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税行为所取得的收入,即税法所认定的收入,因此,也可称为法定收入。 4.扣除费用:税法所认可的允许在计税时扣除项目 的金额,亦称法定扣除项目金额。 5?应税所得额(或亏损额):是应税收入与法定 扣除项目金额之间的差额。 两个税务会计等式:应税收入一扣除费用二应

3. 税所得 计税依据x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应纳税额前者适用于所得税,后者适用于所有税种。 四、税务会计的方法 1.纳税计算方法; 2.纳税调整方法; 3.纳税申报方法; 4.纳税筹划方法。 五、税务会计基本假设 1.纳税主体假设: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年度会计核算假设:这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假设。各国税制都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 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的基础上。 3.持续经营假设 4.货币时间价值假设 六、税务会计一般原则 1.法定性原则 2.修正的应计制原则

消费税知识点总结

消费税 第一节消费税概述★ 一、消费税:对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 二、特点一一“五性” 1. 征税项目选择性一一特定消费品/消费行为; 2. 征税环节单一性——某一环节一次征收(除卷烟); 3. 征收方法多样性一一从量定额、从价定率; 4. 税收调节特殊性一一①限制或控制消费、②VAT和消费税双重调节; 5. 转嫁性一一消费者承担。 (一)征收范围确定的原则 1. 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包括烟、酒及酒精、鞭炮与烟火、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等; 2. 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包括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化妆品、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等; 3. 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包括游艇、小汽车、摩托车等; 4. 使用和消耗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稀缺资源的消费品,例如成品油等; 5. 具有特定财政意义的消费品,例如汽车轮胎等,这类消费品的税基宽广、消费普遍、征税后不影响广大居民基本生活,还可以起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 (二)税率设计的原则:国家政策,弓I导消费,调节供求,消费者心理,原有税负水平。 第二节纳税人★★ 一、纳税义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1. 境内:起运地/所在地在境内 2.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于委托方提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除受托方为个体) 3. 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由自产自用的单位和个人在移送使用时缴纳增值税 4. 个人携带或者邮寄入境的应税消费品,连同关税一并计征T携带入境者或收件人

税收筹划知识点自学

知识点自学(第十章)所得税筹划 一、企业所得税筹划 (一)利用企业形式及类型进行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不具备法人资格营业机构的居民企业,应当汇总纳税。这意味着总分支机构要合并纳税,而母子公司则是分别纳税,那么已经设立在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以及享受低税率的其他企业,在其他地区应设置分支机构,而不要选择设立独立核算的子公司。因为,对于这类企业新企业所得税法给予5年的过渡期,现有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项规定,将适用高税率的分支机构并入适用低税率的总机构纳税。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还可以互相弥补亏损,从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所得税税率,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税率,创业投资企业也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要充分利用企业类型进行税务筹划。 当然,在利用企业类型、形式进行筹划时,不仅要考虑税收因素,还应当考虑企业的发展前景、业务规模的变化以及企业组织形式对开展业务的影响等。(二)利用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筹划 新税法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如果能够推迟应纳税所得的实现,则可以使本期应纳税所得减少,从而推迟或减少所得税的缴纳。并且,由于新税法对部分可扣除项目的扣除比例有限制,企业如果能够控制各项费用和支出的规模,使其保持在新税法规定的可扣除范围之内,也可以起到筹划的作用。 1、销售收入筹划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企业的收入主要是销售商品的收入,因此推迟销售商品收入的实现是税收筹划的重点。税法规定,企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作为收入确认时间;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

消费税知识点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消费税 第一节消费税概述★ 一、消费税:对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 二、特点——“五性” 1.征税项目选择性——特定消费品/消费行为; 2.征税环节单一性——某一环节一次征收(除卷烟); 3. 4. 5. 三、 1. 2. 3. 4. 5. 1. 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由受托方于委托方提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除受托方为个体) 3.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由自产自用的单位和个人在移送使用时缴纳增值税 4.个人携带或者邮寄入境的应税消费品,连同关税一并计征→携带入境者或收件人 二、纳税环节

1. 2. 3. 1. 2. (三) (一) (二) (三)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 (四)进口→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品进口征税数量。 【例题】某酒厂主要生产白酒和其他酒,现将白酒和药酒各1斤组装套装,白酒80元/斤,药酒100元/斤,组装套装每套不含税价格为200元。 答:应缴纳的消费税=200×20%+2×0.5=41(元) 二、从价定率——销售额的确定:①含消费税而②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一)应税销售行为

(二)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应税消费品从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1.价外费用不包括 (1)代垫运输费用:承运部门≒购买方 (2)代收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同增值税) 2.含增值税销售额→换算 【注】一般情形下,计算消费税的销售额与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是一致的。 3.包装物的规定: (1)应税消费品+包装物→一起销售→均征收消费税 格 (五)当期投入生产的原材料可抵扣的已纳消费税大于当期应纳消费税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在下期继续抵扣【留抵】 (六)计税价格的核定权限 1.卷烟、白酒、小汽车——总局核定,财政部备案; 2.其他应税消费品——省级国税局核定; 3.进口应税消费品——海关核定

税收筹划知识点整理

税收筹划知识点整理 1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税收主体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的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为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 2税收筹划的特征,合法性(基本特点也是最本质的特点)、筹划性、风险性、方式多样性、综合性、专业性 3所得税税收筹划主要围绕收入实现、经营方式、成本核算、费用列支、折旧方法、捐赠、筹资方式、投资方向、设备购置、机构设置、税收政策等涉税项目的税收筹划。 4按税收筹划采用的减轻纳税人税负的手段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政策派税收筹划”和“漏洞派税收筹划” 5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果按照前者这一目标来进行税收筹划,会导致企业目光短浅,只以当年利润为目标,而不是从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后者与前者主要区别在于企业目标定位不同,是在遵从税法的前提下,纳税人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纳税方案的一种安排。以节税和税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税收筹划是其发展的最低阶段,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其最高阶段。 6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其资产、收益的正当维护,属于纳税人应有的经济权利。 7各国税制中都有较多的减免税优惠,这对人们进行税收筹划既是条件又是激励。 8税收筹划的直接动力就是纳税人税收筹划意识的强烈与否。 9在实际操作中,有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收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收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大,税收筹划的潜力也越大。一般来说,税源大的税种,税负伸缩的弹性也大。10对于费用确认应遵循如下原则:①凡是可以直接计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损失的不计生产成本②能计入成本的不计入资产③能预提的不待摊。 11商品交易行为是税负转嫁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只有对商品交易行为或活动课征的间接税才能转嫁,而与商品交易行为无关或对人课征的直接税不能转嫁或很难转嫁。 12从属机构的动态筹划:①开始设立从属分支机构时,如果总分支机构税率一致或者分支机构所在地税率较高,适宜选择分公司,等到生产经营产生利润后,改为子公司②扭亏为盈后,如果分支机构所在地税率比在华总公司负担税率低,可以将从属机构改为子公司。 13如何选择税收筹划的切入点:①选择税收筹划空间大的税种,税源大,则税负弹性大,潜力也大②以税收优惠政策切入,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享受节税效益③以纳税人构成切入,选营业税不选增值税,选一般纳税人不选小规模纳税人④以影响应纳税额的几个基本因素切入,计税依据越小,税率越低,纳税越少⑤以不同财务管理过程切入,包括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收益分配。 14增值税无差别平衡点(不含税销项额):增值税为17%,营业税为3%时,当低于17.65%选择一般纳税人,高于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为13%,营业税为3%时,当低于23.08%选择一般纳税人,高于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15价外费用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包装费、代垫款项和其他性质的费用,都并入销售额计税。除了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这里的销售额指不含税销售额,一般纳税人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应视为含税收入,需要将其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再并入销售额) 16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在应收款项一时无法收回或部分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赊销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 17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非应税项目应当正确划分其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对不能准确划分的进项税额按如下公式计算。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18复合计税的应税消费品包括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和卷烟。 19纳税人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应当以纳税人同

税收筹划第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幻灯片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幻灯片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幻灯片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纳税筹划试题二及答案

纳税筹划试题二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之前,就应当把税收作为影响最终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来设计和安排,属于纳税筹划的()特征。 A.风险性 B.事先性 C.目的性 D.协作性 2.甲企业收购一批免税农产品用于生产,农产品收购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支付给运输公司的购货运费为2000元,则该企业此项业务可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为()元。 A. 12140 B. 13140 C. 13540 D. 14440 3.某小规模纳税人生产企业从某家工厂购进某种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支付价税合计22000元,消费税税率为30%,取得()允许抵扣的消费税多。 A.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发票 B.小规模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 C.专业发票 D.增值税发票 4.甲商店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今年12月份零售商品取得收入为29万元,销售其他商品、为某厂提供的广告做促销业务取得收入12万元则()。 A.应纳增值税11153.85元,应纳营业税1000元 B.应纳增值税8700元,不纳营业税 C.应纳增值税8446.6元,应纳营业税1000元 D.应纳增值税16415.09元,不纳营业税 5.某销售公司某月份销售化妆品的收入额为40000元,该公司当月化妆品销售收入应纳消费税额为()元。 A. 4000 B. 10000 C. 12000 D. 18000 6.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在()征收消费税。 A.加工环节 B.纳税人提货时

C.销售环节 D.交付原材料时 7.北京某建筑工公司提供建筑劳务,建设单位提供需要安装的设备价值125万元,建筑公司提供的材料4万元,建筑公司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用等共13万元,建筑公司教案营业税的营业额是()万元。 A. 4.92 B. 4.52 C. 17 D. 3 8.税法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所得税税率为()。 A. 25% B. 20% C. 15% D. 10% 9.某企业在某一纳税年度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15万元,企业该年度全部营业收入为2000万元,则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用是()万元。 A. 15 B. 10 C. 9 D. 6 10.将一个年纳税所得额为20万元的个人独资企业筹划为5人合伙企业,适用的税率()。 A. 5% B. 10% C. 20% D. 3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应税消费品中,实行从价定率与从量定额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有()。 A.烟丝 B.卷烟 C.酒精 D.白酒 2.根据消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应税消费品中,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消费品有()。 A.高档手表 B.一次性筷子 C.鞭炮 D.高档西服

消费税知识点整理

消费税 征税范围 四个环节:生产、委托加工、进口、零售,指定环节一次性缴纳,其她环节不再缴纳。 (一)生产环节征收消费税得说明 1、一般:自产销售、自产自用 2、视为生产行为: (1)将外购得消费税非应税产品以消费税应税产品对外销售得; (2)将外购得消费税低税率应税产品以高税率应税产品对外销售得。 (二)两个特殊环节: 1、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得有金银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具体要求: 2、批发环节:只有卷烟在批发环节加征一道消费税 自2009年5月1日起,卷烟在批发环节加征一道从价税。相关内容如下:

税目与税率 税目 一、烟: 1、卷烟(包括进口卷烟、白包卷烟、手工卷烟与未经国务院批准纳入计划得企业及个人生产得卷烟) (1)生产、委托加工、进口环节征消费税 (2)批发环节加征消费税 2、雪茄烟 3、烟丝 二、酒:包括粮食白酒、薯类白酒、黄酒、啤酒(含果啤)、其她酒。 2014年12月1日起,取消对酒精征收消费税。 注意: (1)啤酒得分类:甲类啤酒、乙类啤酒 单位税额差别:划分标准3000元/吨,含包装物及押金,不含重复使用得塑料固转箱押金。 (2)配制酒中:其它酒(10%)与白酒(20%) (3)饮食业、商业、娱乐业举办得啤酒屋(啤酒坊)利用啤酒生产设备生产得啤酒应当征收消费税 三、化妆品:包括各类美容、修饰类化妆品、高档护肤类化妆品与成套化妆品。 不包括:舞台、戏剧、影视演员化妆用得上妆油、卸装油、油彩。 四、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包括以金、银、珠宝玉石等高贵稀有物质以及其她金属、人造宝石等制作得各种纯金银及镶嵌饰物,以及经采掘、打磨、加工得各种珠宝玉石。 出国人员免税商店销售得金银首饰征收消费税。 五、鞭炮、焰火: 不包括:体育上用得发令纸、鞭炮药引线。 六、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7个子目。取消车用含铅汽油消费税;航空煤油暂缓征收;绝缘类油品不征收。 七、小汽车:小轿车、中轻型商用客车。 不包括:(1)电动汽车不属于本税目征收范围;(2)车身长度大于7米(含)、座位10~23座(含);(3)沙滩车、雪地车、卡丁车、高尔夫车。 八、摩托车:包括2轮与3轮。 不征税: (1)最大设计车速不超过50Km/h,发动机气缸总工作容量不超过50ml得三轮摩托车不征收消费税; (2)气缸容量250毫升(不含)以下得小排量摩托车消费税。 九、高尔夫球及球具:包括高尔夫球、高尔夫球杆、高尔夫球包(袋)。高尔夫球杆得杆头、杆身与握把属于本税目得征收范围。 十、高档手表:高档手表就是指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每只在10000元(含)以上得各类手表。十一、游艇:长度大于8米小于90米。 十二、木制一次性筷子。 十三、实木地板:以木材为原料(包括实木复合地板 )。 十四、电池(新增,4%) :包括原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与其她电池。 对无汞原电池、镍氢蓄电池、锂原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免征消费税。2015年12月31日前对铅蓄电池缓征消费税;2016年1月1日起,对铅蓄电池按4%税率征收消费税。 十五、涂料(新增,4%) 税率 一、比例税率:适用于大多数应税消费品,税率从1%至56%。 二、定额税率:只适用于三种液体应税消费品,它们就是啤酒、黄酒、成品油。 三、白酒、卷烟2种应税消费品实行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得复合计税。

ACCA考试科目F6税法知识点

ACCA考试科目F6税法知识点ACCA考试科目F6税法知识点 一.投资类收入 对于投资类的收入,在F6的考试中涉及的比较少,只有在某些税务筹划的题目中才会出现某些特定类别的投资收入是免税收入。 学员们也不要紧张,考试的时候学员们会从考卷中读出这项投资收入是不是免税收入。如果是免税收入,那么学员也必须在作答的时候,在自己的答案中提到为什么该项目调整为0,或者因为该项目是免税收入么,才做了相应的税务筹划。 二.个人储蓄账户(Individualsavingsaccounts/ISAs) 这个中个人储蓄账户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种类,大多数在英国本土留学的学生都会办理这样的账户。在这个个人储蓄账户中,最高可以存入11,520英镑,其中组成这11,520英镑可以有现金和其他的等价物组成。并且这个源于这个账户中的资本利得也会和其他的项利息收入或者股票收入一样是免税收入。 三.储蓄存单(Savingscertificates) 这章储蓄存单也是英国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单,是有英国NationalSavingsandInvestment(NS&I)发出的。这张储蓄存单的`年限一般是2-5年不等,但是一般是一固定的税率返还利息,这是倍返还的利息就是免税收入。 四.政府有奖债券 这一项学员们应该算比较熟悉,因为在中国也会有同样的项目出现,不过税务处理也不太一样。在中国,例如彩票中奖所得到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是需要交个人所得税,但是在英国此项收入就是免税收入。

五.儿童补助金 顾名思义,设置儿童补助金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保证,但是这一部分钱一般都会直接付给孩子的母亲。 但是,学员们要注意,在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有可能出现,那就是当接收儿童补助金的一方如果年调整金收入超过了5万英镑的话,那么这时候接收的儿童补助金就是需要被征收税的,如果低于这个 标准,那就是免税收入。

纳税筹划作业讲评2

纳税筹划作业讲评2 1、某企业有1000万元的闲置资金,打算进行投资。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投资国债,已知国债年利率为4%;另一种选择是投资金融债券。已知金融债券年利率为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从税务角度分析投资那种债券更合适? 【分析】《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而购买其他债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方案1:若企业投资国债,则投资收益=5000×6%=300(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国债的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则税后收益为300万元。 方案2:若企业投资金融债券,则 投资收益=5000×7.5%=375(万元) 税后收益=375×(1-25%)=281.25(万元) 表面上看金融债券的利率要高于国债利率.但是由于前者要被征收25%的企业所得税,而后者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通过计算,投资金融债券的税后收益要低于投资国债的税后收益,因此,从税收角度分析投资国债对企业更有利。 2、C公司投资有甲、乙两个可选择方案,两年中各年的收入均为100万元。甲项目第一年成本费用为55万元,第二年成本费用为65万元。乙项目第一年成本费用为70万元,第二年成本费用为50万元。每年年终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假设税率为30%,当期利率为10%,第一年复利现值系数为0.909,第二年复利现值系数为0.826。计算两个方案的应纳税现值,并做出选择分析。 如表所示。 但考虑折现因素后,乙项目第一年成本费用比甲项目数额大,应纳税所得额较少,缴纳所得税额较少;第二年成本费用比甲项目数额小,应纳税所得额较多,缴纳所得税额较大。实际上是一部分税款递延了缴纳时间,所以降低了所缴纳税款的折现值。 3、某公司2014年年底对下年度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数量进行预测后得出结论:2015年1月1日将需要借入资金总计6000万元,其中为构建固定资产(普通大型设备)需要借入资金3000万元,日常经营也需要3000万元,考虑到实际情况,2012年只能从银行借入资金4000万元,借款期限2年,年利率4%,其余2000万元需要从其他企业借入,借款期限也是两年,年利率10%。构建固定资产活动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到15年12月31日结束。针对上述情况,提出筹划方案。 方案一: 将从银行借入的款项用于构建固定资产,其他企业借入的款项用于经营性支出。

大学《税法》知识点总结

税法 项目一税法基本原理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特征:强制性(直接依据是政治权利)、无偿性(特征核心)、固定性(制度为保障,规定征税对象、征税标准、课征方法) 税法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税法分类:(一)按征税对象分: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二)按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地方税(车船税,房产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三)按计税标准分:从价税、从量税 (四)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消费税)、价外税(增值税,关税,车辆购置税)(五)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 税法按职能作用分类:实体法、程序法 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主体) 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纳税人: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分自然人和法人 负税人: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直接税中纳税人=负税人,间接税中两者不相等。 代扣代缴义务人: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个人所得税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资源所得税在收购环节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义务人: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并不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 征税对象=课税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客体,税法中规定征税的目的物。 计税依据=税基: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表现形态上分两

税收筹划 第四章

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筹划:1、消费税纳税人的筹划-———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纳税人销售时纳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可以实现递延缴纳缴费税税款 2、消费税计税依据的筹划———Ⅰ、消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根据应税行为性质和结算方式不同,企业通过选择销售方式以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并没有降低绝对税额,而是通过递延税款缴纳以获得相对节税的好处 (一)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的,按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分为 ①赊销和分期收款,书面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 ②预收,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③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的,办手续的当天 ④其他,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 (二)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移送使用的当天 (三)纳税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提货当天 (四)纳税人进口应税消费品的,报关进口的当天 Ⅱ、企业所设立的经销部或门市部能进行独立会计核算就成为筹划的关键 3、消费税税率的筹划———①比例税率(1%-56%)、②定额税率(每征税单位0.5元-250元)、③复合税率 某日用化妆品厂,将生产的化妆品、护肤护发品、小工艺品等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每套消费品由下列产品组成:化妆品包括一瓶香水(30元)、一瓶指甲油(10元)、一支口红(15元);护肤护发品包括两瓶浴液(25元)、一瓶摩丝(8元)、一块香皂(2元);化妆工具及小工艺品(10元)、塑料包装盒(5元)。化妆品消费税税率为30%,护肤护发品17%.上述价格均不含税。 按照习惯做法,将产品包装后再销售给商家。 应纳消费税为:(30+10+15+25+8+2+10+5)×30%=31.5(万元) [筹划思路] 若改变做法,将上述产品先分别销售给商家,再由商家包装后对外销售。实际操作中,只是换了个包装地点,并将产品分别开具发票,账务上分别核算销售收入即可。[筹划结果] 日用化妆品厂经过筹划后其应纳消费税为:应纳消费税=(30+10+15)×30%+(25+8+2)×17%=16.5+5.95=22.45(元) 每套化妆品节税额=31.5-22.45=9.05(元) [特别提示] 若上述产品采取“先销售后包装”方式,在账务上未分别核算其销售额,则税务部门仍按照30%的最高税率对所有产品征收消费税。 某酒厂既生产税率为25%的粮食白酒,又生产税率为10%的药酒,还生产上述两类酒的小瓶装礼品套装。2002年8月份,该厂对外销售12000瓶粮食白酒,单价28元/瓶;销售8000瓶药酒,单价58元/瓶;销售700套套装酒、单价120元/套,其中白酒3瓶、药酒3瓶,均为半斤装。该酒厂如何做好纳税筹划? [筹划分析1] 如果三类酒单独核算,应纳消费税税额为:白酒:28×12000×25%=84000(元)药酒:58×8000×10%=46400(元);套装酒:120×700×25%=21000(元) 合计应纳消费税额为:84000+46400+21000=151400(元) [筹划分析2] 如果三类酒未单独核算,则应采用税率从高的原则,应纳消费税税额为:(28×12000+58×8000+120×700)×25%=221000(元) 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将三种酒单独核算,可节税:221000-151400=69600元 [筹划分析3] 另外,如果该企业不将两类酒组成套装酒销售还可节税:120×700×25%-(14×3×700×25%+29×3×700×10%)=21000-(735+6090)=7560(元)

税收筹划课后答案2

第二章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绝对税收筹划的是() A.同一税种存在多个税率档次时,适用较低的税率 B.充分利用税额抵扣 C.获取时间价值 D.争取退税 2.使用分散税基进行税收筹划的制度中,最方便的是() A.累进税率 B.起征点 C.免征额 D.比例税率 3.对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适用的优惠税率是() A.20% B.15% C.5% D.10% 4.转让定价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存在税收负担差别 B.纳税人拥有自主定价权 C.存在与纳税主体相关的税收优惠 D.存在适当的转让定价交易主体 5.延期纳税不具备的特征是() A.延期纳税是一种相对税收筹划的方式 B.延期纳税使纳税人获得了有关税款的货币时间价值 C.延期纳税使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总金额得以降低 D.采用延期纳税手段筹划,一般要经过税务机关的审批 6.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A.转让定价通常是企业出于转移成本或利润的目的,有意识地调整双方交易价格的行为 B.若要实现转让定价,需存在适当的交易主体 C.从企业集团整体的角度考虑,关联交易和转让定价是一种零和交易 D.转让定价可以有效地降低跨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7.非商业企业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其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 A.17% B.4% C.3% D.6% 8.企业通过争取更多的“税前扣除”而实现的税收筹划,属于()

A.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B.利用税法弹性进行税收筹划 C.通过分散税基进行税收筹划 D.利用税法空白进行税收筹划 9.纳税人通过参与税收博弈,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实现的税收筹划,属于() A.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 B.通过分散税基进行税收筹划 C.利用税法空白进行税收筹划 D.利用税法弹性进行税收筹划 10.下列应按照13%税率缴纳增值税的货物或劳务是() A.寄售业销售寄售商品 B. 加工劳务 C.农膜 D.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的货物 11.关于绝对税收筹划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绝对税收筹划是与纳税金额减少相联系的税收筹划 B.享受减免税待遇属于绝对税收筹划的范畴 C.在同一税种存在多个税率的情况下,筹划可通过适用较低的税率实现 D.绝对税收筹划是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向后推移,以获得货币时间价值 12.关于相对税收筹划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在相对税收筹划中,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绝对数额也相应减少 B.降低涉税风险属于相对税收筹划 C.通过降低涉税风险可避免缴纳滞纳金、罚款等非正常支出 D.降低涉税风险可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纳税合理申报,最终降低管理成本 13.以下符合“营改增”应税服务的有() A.湿租业务属于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B.不动产租赁服务 C.代理报关服务属于鉴证咨询服务 D.代理记账按照“咨询服务”征收增值税 14.下列关于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表述,正确的是() A.小规模纳税人可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B.新开业的纳税人,可在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30日内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C.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D.通常情况下,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身份可以相互转换 15.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勺征收率征税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知识点归纳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 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述 一、税务会计的概念 1.税务会计 基础:财务会计 依据: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 基本原理和方法:会计学 方式: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对纳税主体税款的形成、调整、计算和缴纳 即纳税主体涉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 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联系: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特殊领域; 税务会计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 3.税务会计的特点:法律性(税法导向性)、融合性(协调性)、筹划性 二、税务会计的目标 1.总体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2.具体目标:依法纳税(税务会计的首要目标); 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 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三、税务会计的模式 1.立法背景角度:立法会计、非立法会计、混合会计 2.税制结构角度:所得税为主体、流转税为主体、二者并重的税务会计 四、税务会计的对象: 概括地说,是企业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涉税事项,即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退

补和罚没等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 具体而言,就是税务会计要素,也是税务会计报表要素: 1.计税依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又称税基。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款是各税种的计税依据与其税率的乘积。 2.应纳税额:又称应缴税额,它是计税依据与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的乘积。 3.应税收入: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税行为所取得的收入,即税法所认定的收入,因此,也可称为法定收入。 4.扣除费用:税法所认可的允许在计税时扣除项目的金额,亦称法定扣除项目金额。 5.应税所得额(或亏损额):是应税收入与法定扣除项目金额之间的差额。 两个税务会计等式:应税收入—扣除费用= 应税所得 计税依据×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 应纳税额 前者适用于所得税,后者适用于所有税种。 五、税务会计的方法 1.纳税计算方法; 2.纳税调整方法; 3.纳税申报方法; 4.纳税筹划方法。 六、税务会计基本假设 1.纳税主体假设: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年度会计核算假设:这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假设。各国税制都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的基础上。 3.持续经营假设 4.货币时间价值假设 七、税务会计一般原则 1.法定性原则 2.修正的应计制原则 3.以财务会计核算为基础原则 4.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原则 5.配比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