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与鲁迅小说主题之比较

契诃夫与鲁迅小说主题之比较
契诃夫与鲁迅小说主题之比较

契诃夫与鲁迅小说创作主题之比较

新中初级中学罗春兰

鲁迅与契诃夫虽然各自所处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心理特征不同,但是他们地作品却呈现共同地特征.契诃夫小说常从冷静客观地角度分析问题,文章短小精悍、含而不露.中国许多现代作家都受到契诃夫地影响,鲁迅更是以其犀利地文风继承和发扬了契诃夫地冷静笔触.黑暗地社会环境,使契诃夫和鲁迅在作品都充满了对劳苦人民地同情和对黑暗现实地鞭挞.他们地小说创作主题地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社会底层小人物地“哀其不幸”

契诃夫和鲁迅小说中地很多人物来自社会底层,他们是大多数普通人民地代表,作者对他们寄予地多是同情和哀怜.

如契诃夫地《凡卡》《渴睡》《哀伤》《苦恼》等作品中地人物都是被社会恶势力挤压到连一点微小地愿望都不能实现,他们在残酷地社会里讨生活,他们艰难地挣扎只为了能活下去,但这点基本地生存要求也被无情地现实撕得粉碎.《凡卡》中凡卡悲惨地遭遇和他永远也寄不到爷爷手中地信;《苦恼》中只能向老马诉苦地老人……

鲁迅《祝福》中地祥林嫂,就是“吃人”地封建礼教地受害者.她丈夫去世后,婆家要把她卖掉,但受封建礼教迫害地祥林嫂誓死不从.守节不成反而受到礼教地惩罚,儿子死后,她几近崩溃,最终受尽嘲笑和折磨孤独地死去.勤劳、淳朴地祥林嫂始终逃不脱悲惨地命运,《明天》中地单四嫂子、《颓废线地颤动》中地母亲,都有着和祥林嫂相似地悲惨命运.还有《故乡》中中年闰土地悲惨命运,尽管闰土勤劳、朴实、为了生存努力劳作,但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其陷入悲苦境地,生活一日不如一日.

底层人民是黑暗社会最直接、最深重地受害者,他们出身贫困,没有受过教育,更不懂得反抗,残酷地社会现实使得他们只能挣扎着生存.压榨使他们贫困,贫困使他们无知,无知又加剧了痛苦和贫困这个恶性循环地锁链葬送了无数可怜地灵魂.自幼就亲眼目睹过农民和城市贫民悲惨生活地契诃夫和鲁迅,深知人民地痛苦.他们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地创作,表现了他们对受压迫、受剥削、受歧视地劳苦大众地深切同情.

二、对奴性十足且麻木不仁地人“怒其不争”

“怒其不争”这一群体,是契诃夫和鲁迅小说创作地大多数,他们同样是生活在社会下层地劳动人民,他们有机会作出一定地反抗,但他们没有,而是麻木顺从、奴性十足.

契诃夫地《小公务员之死》即是这样一个悲剧.小公务员在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唾沫星子溅到了前座将军地头上,将军大人并没有在意,但小公务员却三番五次去向将军道歉,唯恐将军大人不肯原谅他而对他施加惩罚,不利于他今后地发展.从此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就一命呜呼.在当时黑暗地社会,官吏地暴虐统治造成了卑微地小人物地畏惧心理,可悲可叹!

鲁迅小说代表作《阿正传》中地阿就是这种愚昧、麻木、沉默地国民人性地集中体现.阿没有“资产”,住在土谷祠中,拷给别人打零工为生,但他却瞧不起和他有着相同地位地小,他没有社会地位明确地意识,为了摆脱卑微地困境,他只能在想象中把自己抬高到高于别人地地位上,并不懂什么叫反抗.小说《孔乙己》中地孔乙己,读了点书,不肯与劳动人民为伍,又不肯靠勤劳为生,在“偷”地生活中得过且过,最终落得一个悲惨地结局.他地命运令所有人同情,也包括作者,但作者寄予地更多地是“怒其不争”.还有咸亨酒店地那些愚昧麻木地看客,那些笑声,也是鲁迅“怒其不争”这一群体地人物.

阿与小公务员同样都是社会中卑微地小人物,他们不愿低人一等,却和所有可悲可叹地小人物一样不从自强地途径去追求平等.他们或强忍着被压迫,或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最终都难逃悲惨地结局.这一类人使契诃夫和鲁迅讽刺地主要对象,为地是警醒麻木沉睡着地国民.契诃夫地《跳来跳去地女人》《文学教师》,鲁迅地《药》《长明灯》等都对这一类小人物地庸俗丑恶进行了有力地抨击.

奴性十足地小人物是当时黑暗社会群体地代表,官僚统治、物价飞涨、等级观念、失业等都是造成小人物奴性心理地原因.他们比起备受践踏地社会底层地小人物来,上有反抗地力量却不反抗;有力气却不劳动,只想得过且过;看到和自己同样出境地人非但不同情,反而幸灾乐祸.他们目光短浅,可叹可恨.因此,作家对他们最强烈地感情就是——愤怒,对他们地麻木地愤怒;对他们在麻木中忍受,在麻木中自我满足地愤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使契诃夫和鲁迅“忧

国忧民”地最大体现.对社会地强烈责任感和对人民地深切同情使契诃夫和鲁迅创作地很多小说人物形象都是关于奴性十足地小人物地,他们希望借文学来改变国民麻木愚昧地心灵,用精神地武器来鼓舞和警醒世人,一起来反抗黑暗地社会现实.这也是鲁迅弃医从文地主要原因.

三、对腐朽黑暗地社会现实地无情揭露

借文学作品来揭露当时地社会现实,这是十九世纪批判实施主义作家作品地主要特点.《第六病室》是契诃夫揭露黑暗现实地一部力作.阴暗又充满令人窒息气味地第六病室,是俄国现实制度下地罪恶缩影.“被虐狂”格罗莫夫实际上是一个有头脑地人,被当做疯子关进第六病室之前,他抨击过社会时弊,被丢进病室后,他还清醒地驳斥拉京医生地“懒汉哲学”和“托钵僧精神”.契诃夫通过对格罗莫夫这一人物地塑造告诉读者,在沙皇专制地俄国,动脑筋和爱思考地人被认为是“疯子”,而能洞察专制制度罪恶地人却恰好是这些“疯子”.契诃夫通过对格罗莫夫地描绘,成功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地荒诞无情.

与之极其相似地是,鲁迅也以《狂人日记》为开端,结束了他早期著译后地十年沉默期,开始了另一个思想和文学活动期.《狂人日记》写出了一个独自觉醒者地发现、苦斗和挫折.“狂人”同格罗莫夫一样被认为是“疯子”,他要“诅咒”和“劝转”“吃人地人”.“狂人”越是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地吃人本质,越是反抗这种礼教,周围地人越是把他视为一个不值得理解地“疯子”.正因为如此,他所有地努力才会归于失败.

契诃夫和鲁迅通过格罗莫夫地“被虐狂”行为和“狂人”地一系列叛逆行为,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社会生活地残酷画卷.通过阿曾把希望寄托在革命上,可最终却被糊里糊涂地砍了头;通过祥林嫂无奈地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却被封建地贞洁观念给扼杀;通过凡卡把希望寄托在一封根本寄不出去地信上等小人物毫无意义地抗争行为,突出人物地悲剧色彩,深刻地批判了统治阶级地残暴和虚伪.作家希望借此来警醒人们认识到自己身处地落后、愚昧又残害人民地无情社会.契诃夫和鲁迅,同广大人民一样身处黑暗统治地阴影下,手无寸铁又充满对国家地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充满对人民地同情和对统治者地痛恨.在这种状况下,文学是他们表达自己,抨击敌人地唯一武器.尽管契诃夫是含蓄地,鲁迅是犀利地,但这种精神地武器却有着一样地目地,就是抨击封建制度地落后,指出要创造新

生活地出路就是要推翻封建统治这个黑暗地堡垒.

契诃夫和鲁迅处在相似地社会背景下,怀着强烈地社会责任感,用冷静而深刻地洞察力把对社会地不满倾诉于笔下.契诃夫毕其一生和庸俗势力斗争,在揭露庸俗事物方面坚决有力.鲁迅则始终关注国民性地改造,对农民和知识分子地愚昧、麻木和自视清高、无所作为痛加针砭,对封建思想文化毒害之深有明晰地洞察.他们对社会地批判是严肃而有韧性地,对美好生活地向往和追求是热烈而又执着地.契诃夫和鲁迅,一个是含蓄地冷静,一个是犀利地冷静,尽管文风不同,但思想主题却是一致地;对国家、对人民地爱和忧虑都是沉痛地.作家个人地力量是有限地,但其创作地精神力量却是无限地,契诃夫和鲁迅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将强烈地责任感化为精神地力量,给沉睡地祖国和人民以警醒和震撼.

浅析鲁迅笔下梦的意象

浅析鲁迅笔下梦与夜的意象 ——以《野草》为例 摘要:一部《野草》可谓一部鲁迅精神世界缩影的略图。鲁迅的精神世界不但广博、深沉,而且繁杂多样,这部如鲁迅自称的“随时的小感想”凝聚了鲁迅最深刻体验与哲思。在《野草》里边,虽然是小感触,但是隐含着一个启蒙思想家在沙漠里走来走去那种孤军奋战的痛苦和沉思,是一种内在的感情哲理化的结晶。在《野草》之中大量表现出来的夜与梦的意象,构成了鲁迅鲁迅精神世界的独特内涵。鲁迅说“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这就是鲁迅的哲学。《野草》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创造者就是鲁迅。他那种独特的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和审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关键字:鲁迅野草反抗绝望意象梦与夜 一、“绝望”之中的“希望”与“希望”之中的“虚妄” 鲁迅说《野草》“大半是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小花”,然而就是这些“惨白的小花”在“废弛的地狱边沿”不断地折射着绚烂的光彩,但这光彩更多是用“梦”与“夜”的意象来展示的,正是由于这样,鲁迅给他笔下的“梦”与“夜”赋予人格,赋予人生哲学。 在《野草》完成之后写《题辞》之前,也已“不愿追怀,甘心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呐喊>自序》)。在《野草》完成之后的《题辞》则一再宣布“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与过去的惜别很坚定,不管过去的生命能不能追怀,毕竟《野草》已经成为过去生命的一部分。但是过去的生命到底是怎样一种状态?鲁迅给过去的生命赋予了怎样一种意义? 作为《野草》中“夜”与“梦”的意象,鲁迅通过这种手段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时,我曾经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怎么写》)。正是这种欲罢不能的徘徊在“沉默”与“开口”之间的话语构成了《野草》的核心部分。鲁迅已经将自己的人生哲思具体化了,抽象的语言显现为和“开口”经验有关的内心感受——“过去的生命”残留的“梦”与“夜”的意象。 “我沉静下去了。静到浓如酒,令人微醉。望后窗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黒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怎么写》)。正是在这“丛冢”之中出现了“过客”的身影,而“过客”正是鲁迅心境“希望”与“虚妄”的产物。尽管没有人能听得懂那“召唤”的语言,但毕竟有一个人已经从“还记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走了。鲁迅给这“走”是赋予了生的希望的,但是只是给予希望,却无法忽略一个跟本的事实: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因而“过客”无法停留,只得行走。正是这不停地行走让“血不够了”、“力气

电大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浅谈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姓名: 学校:平顶山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2014年月日

内容摘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虽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从数量上来看并不算多,但他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艺术技巧,刻画了阿q、孔乙己、闰土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榜样和丰富经验。他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传统,具有很强的独创性。鲁迅小说的总体是风格热烈与冷峻的结合,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鲁迅的小说对中国下层社会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做了高度细致的现实主义描写,主要人物形象有:有权有势者、卫道者、社会群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觉醒者。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形象更加受到关注,更值得我们探究。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目录 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一、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典型形象 (3) 二、受侮辱的传统妇女形象 (4) 三、下层贫困的知识分子形象 (5) 参考文献 (6)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鲁迅(19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五月发表《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1918年,他从辛亥革命失败后苦闷,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开始了“铁屋中的呐喊”: 1918年-1922年,创作小说15篇,于1926年编为小说集《呐喊》;1924年-1925年创作小说11篇,于1926年编为小说集《彷徨》;1922年-1935年,创作小说8篇,于1936年编入《故事新编》。他把自己一生主要精力贡献给了文学事业,他伟大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他都最富有独创性,他的现实题材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传统。《呐喊》,《彷徨》都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我们可以把鲁迅小说中的生动人物形象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有权有势者、卫道者、社会群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觉醒者。这里主要分析他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物形象。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民众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鲁迅就其一生来说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非常关注他们的不幸和疾苦。自古以来,农民形象在文学艺术中少有体现,而在鲁迅小说里面,首次把农民生活作为表现对象,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生动深刻的农民形象。他们是在中国封建传统的人肉和筵宴上被吃着的“东西”,无权、无势、无钱且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在封建等级制度中位居最底层,对这些人,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使他们连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和人生权利都剥夺殆尽。他们是无辜的,多数还具有淳朴、善良的品德;但他们同时又是愚昧、麻木的,认识不到自己悲剧命运的真正根源。因而,这类人物最基本的特点是愚昧、麻木,并在愚昧麻木中被吃掉,生活艰辛困苦。这类人物在鲁迅的小说中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形象、受侮辱的传统妇女形象、贫困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一、无知的贫苦农民和小市民典型形象 《故乡》中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阿Q正传》中的阿Q、《风波》中的七斤、《社戏》中的六一公公、《一件小事》中的车夫等都是这类人物的代表。少年的闰土是那么的天真、英俊、精神、活泼、可爱又充满力量。而中年的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象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在封建政治经济制度下,闰土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②折磨成为一个木偶人,“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③生活的艰辛与痛苦给他肉体造成极大侵蚀,更使他精神麻木。而封建的等级意识在我和闰土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少年闰土已不存在,永远的消失了。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药》中的华老栓是一个开茶馆的小市民,他用毕生的积蓄去购买人血馒头,用来治疗儿子的痨病,希望用蘸着革命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而最终没有治好,他的善良和愚昧令人感叹。在封建统治下,他们无辜的在遭受摧残,麻木而又迷信。 《阿Q正传》中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典型。阿Q是个“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农民,只靠两手挣饭吃: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他没有家,没有孩子,甚至连姓赵的权利都没有,处处受人欺压,这种贫困压抑的生活给阿Q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精神的扭曲、生命的退化、封建意识的束缚。首先,精神的扭曲。极度困苦的生活,处于社会底层,天天的受人欺压,扭曲了他的精神,他发明了聪明的应对方法――精神胜利法,现实中的挫折变成了虚幻世界的胜利。“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或“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被别人打了,一句“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便立刻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连“精神胜利法”也不能安慰自己就自己打自己嘴巴,打完后,便心平气和起来,好象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人一般,虽有点热辣辣,但可心满意足的躺下了。他还有另一个法宝,即“忘却”,别人对自己施加的屈辱,一会儿便可忘记。他是生活在一个不能正视现实,一个虚幻、倒错的精神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我”,如《一件小事》中有“我”,《社戏》中有“我”,《孔乙已》中有“我”,《祝福》中有“我”……这些“我”是不是就指作家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我”并不就是鲁迅本人。那么,既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编造的人物形象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小说中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 笔者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塑造“我”的形象,不但是叙述方式的需要,更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在小说创作时,作家必须考虑一定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家表现生活时,要考虑到叙述的角度,考虑到表达的方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在怎样的视力范围内来反映生活。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观点是传统小说的基本叙述方式。作家虽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却是一个“知情的旁观者”,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位。一切事件、各种人物都可以被作家收摄、检视,它好比是作家的一个踞高临下的广视角镜头,可以任意地扫描一切,观察一切,突现一切。这种具有广视功能的叙述观点,对作家表现生活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便于冷静而客观地刻划人物,观照人生,尤其适合于中长篇小说组织规模宏大的社会内容。我国作品大多采用了这种全知全能的第

三人称叙述方式。 但如果仅仅使用这一种方式,尤其是短篇小说,形式就会单一和板滞;由于缺乏视角的变化,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感。这就要求有时也需变换叙述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缩短了叙述人、作品人物及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把叙述人“我”直接摆进作品的环境,有时甚至介入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能便于作家选择和调整最佳视角,便于渗透叙述人物的主体意识、主体情感,为深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方便。这样作家可以淡化作品里需要淡化的某些成分,强化某些需要强化的成分,增强作品的主体思辨色彩和抒情氛围。 鲁迅先生就较好地通过突破单一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小说模式,变换叙述观点,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孔乙已》中的那个“我”——二十二岁的小伙计,因为样子“太傻”和没有学会弄虚作假的那套市侩的生意经,不但遭到了掌柜的苛责,而且也受到了主顾们的歧视,因而,只好专管温酒这一单调而无聊的职务。小说正是以“我”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写了孔乙已的穷困、痛苦及死亡;又以“我”的生活的刻板及在“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情况,进一步显示了孔乙已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的可悲。“我”虽然不象咸享酒店的一帮人那样把孔乙已当作嘲弄的对象,但在大家嘲弄孔乙已的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也只有

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 近一年中,我曾数次去拜访我所敬重的前辈学者、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顾问钱 锤书先生,听钱先生就比较文学及一些有关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比较文学目前已 在我国引起广泛兴趣与注意,北京大学集中好几个系和研究所的力量成立了大陆上第一 个比较文学研究会,全国性的学会也正在酝酿中。在此形势感召之下,我决定不揣浅陋 ,把与钱先生几次谈话中涉及比较文学这个题目的内容略加整理,追记如次。 比较文学在西方发展较早,它的史前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而作为一门学 科,也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在法国和德国逐渐形成。比较文学是超出个别民 族文学范围的研究,因此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是典型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从历史上看来,各国发展比较文学最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 学的相互关系,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

早期的法国学者强调rapports d e fait〔实际联系〕,德国学者强调研究Vergleichende Literaturgeschichte〔比较的 文学史〕,都说明了这种情况。钱锺书先生说他自己在著作里从未提倡过"比较文学", 而只应用过比较文学里的一些方法。"比较"是从事研究工作包括文学研究所必需的方法 ,诗和散文、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戏剧和小说等等,都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比 较文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则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钱先生认为,要发 展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研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清理一下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 系。中外文化交流开始得很早,佛教在汉代已传入中国,而马可·波罗(Marco Polo,一 二五四?--一三二四?)于元世祖时来中国,则标志着中西文化交流一个重要阶段的开始 。《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发生巨大影响,在整个文艺复兴时代,它是西方最重要的 、几乎是唯一重要的有关东方的记载。研究马可·波罗的权威学者本涅狄多(I.F.Bened etto)曾把马可·波罗的《游记》与但丁《神曲》和托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院系:科技学院 班级:07汉文一班 姓名:马梦婷 学号:2007185424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内容摘要: 《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里面包含了鲁迅的思想,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残酷世界的批判,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在写这些散文诗的时候,作者不想太明显的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读者一读就懂,因此他在文章中多次运用了意象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来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野草》这部散文诗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他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让我们向他的世界迈进了一步。 关键字:《野草》意象象征 《野草》是1927年北新书局出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通读《野草》,里面有一个支配全书的主题,第一是韧性战斗的哲学,第二是反抗绝望的哲学,第三是向麻木复仇的哲学。这些人生体验的哲学,就构成了鲁迅在《野草》中孤军奋战的一个启蒙思想家那种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鲁迅将沉积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野草》用一种特殊的结构把意象世界组织和建构起来,既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又作出自己对于生命的回答和选择。在这些回答中,意象成为将体验外在化的特殊结构方式。它比普通的叙述语言更能体现现代人体验和精神的繁复深邃。 《秋夜》是《野草》的开篇,诗人通过自己所寓秋夜的描写,创造了一个复杂的意象群。《秋夜》中有很多意象即:1枣树的意象:墙外的两株枣树,不但是鲁迅寂寞孤独感的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婚姻不满,沮丧无奈的复杂心情的形象体现。那株被着力描写的枣树,是诗人的自喻,表现了诗人的睿智、坚韧、顽强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而另一株未被提起的枣树,则是暗示诗人的妻子。2秋夜的意象:这是诗人对封建传统婚姻的批判。在秋夜意象中,喻体的“使人们仰面而不再看见”“奇怪而高”的天空,所喻指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封建婚姻。包办婚姻从外表看郑重其事,大摆筵席好像是对青年男女婚姻的一种关心,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

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 陈丽丽 提要:本文试图突破前人从表现方式、艺术特色、结构功能等方面对鲁迅小说心理描写进行分析的局限,从一个新的角度——心理叙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分析,力图对鲁迅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作更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的主体可分为四部分:意识的流动、内心的自剖、第三人称的透视和全方位的推测与想象。 关键词:鲁迅小说心理描写心理叙述视角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祖,他的小说向来以“表现的深切和形式的特别”[1]而著称。对于其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过去曾有人说:“鲁迅的小说里缺乏描写”,“甚至连人物的血肉也缺乏”;[2]有人则认为:“鲁迅创作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粗枝大叶的手法——无论人物和景物都是这样”。[3]至于说鲁迅小说缺乏心理描写,更是一个普遍的说法。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其实,《呐喊》、《彷徨》中的人物描写,特别是个性描写,是非常成功、很有特色的。鲁迅就非常善于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状态的特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性格和命运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它的小说正如他自己在论述清讽刺小说时所说,“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眼前”[4]。 历来的鲁迅研究者,对鲁迅的小说都颇多研究,对其心理描写的特点与卓越之处也有所涉及,如王瑶的《鲁迅作品论集》,王富仁的《〈呐喊〉〈彷徨〉综论》,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等。当前,专门研究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文章有王黎的《谈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5],刘家鸣的《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6]和刘增人、冯光廉的《〈呐喊〉〈彷徨〉心理描写特点》[7]等。王黎先生分别从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思想性、时代社会性、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及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来进行论述,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但过多地写了心理描写对文章思想性的作用,且第一、二部分有重复《狂人日记》之嫌;刘百鸣先生以心理描写的表现方式为基点分四部分进行论述,并提出了“鲁迅善于以朴素的笔调,白描的手法,图貌传神,不但描绘了人物的外部形态,而且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精辟论断。刘增人、冯光廉两位先生的文章概括了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动作、语言、表情、幻觉等),功能(推动情节、突出人物、深化主题),风貌(悠长哀曲、肺腑短歌、悲剧基调、喜剧讽刺),对后来学者的研究很有启发。 本文试图从心理叙述视角方面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分为意识的流动、内心的自剖、第三人称的透视、全方位的推测和想象四部分。 一 对待人物的心理描写,鲁迅没有停留在表现人物的表层意识上,而是深入开掘人物内心深层的东西,表现人物潜意识中隐藏的思想与奥秘。这种意识与心理的流动,随着作者笔触的展开,层层深入而清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狂人日记》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另外,《阿Q正传》中也有一些精彩的描述。 《狂人日记》给读者的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在创作方法上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有的是断断续续片段的意识流露,以日记中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心理。杨江柱(1981年)提出“《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陶福登也说,对《狂人日记》要“寻求一种不同常规的阅读方法”,那就是“按照意识流的路子去阅读鉴赏”[8]。 鲁迅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多面地不仅描写了一个狂人的外在行为特征,还深入刻画了狂人的内在的心理特征:从狂人的视觉、思维、推理以及错觉和幻觉,来表现这个处于被迫害的感觉之中,仍然奋起反抗斗争的反封建的灵魂。 在鲁迅笔下的这个狂人看来,不管自家的还是外面的人,个人还是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体现着吃人的动机:出门时赵贵翁“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出门后更

开题报告鲁迅与契诃夫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开题报告 一、论题:《鲁迅与契诃夫的主体哲学及小说诗学综合比较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动态 鲁迅和契诃夫作为19世纪中国和俄国文坛优秀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小说,仿佛一把利刃,深深地刺向腐朽的旧中国和俄国黑暗的封建统治,但同时,我们又可以体味到作家笔下深沉的忧患和悲凉,那是对民族的深深的爱,在这一点上两位作家可谓不谋而合。假使契珂夫的作品是“人类无声的悲哀的音乐”,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他们都是平庸的灵魂的写实主义”。同时也有不少人对这两位进行对比分析,有黄陂的《鲁迅与契柯夫小说比较研究》,也有鲁非,韦乏的《两位文学大师之间—鲁迅与契柯夫的比较研究》,也有高兴的《精神病因分析与道德病情报告——鲁迅与契诃夫小说创作主旨比较》,但本文主要是将鲁迅和契柯夫进行综合性比较研究,因为将注重价值关系的内部研究的方法和注重事实关系的外部研究的方式综合起来,我们才可能对鲁迅和契诃夫的小说创作思想及方法艺术进行更深刻的比较。在对于鲁迅、契诃夫主体哲学及小说诗学综合比较方面,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三、研究思路(提纲) 第一章主体哲学:进化的精神和生活的道德 (一)、进化链与生活流 (二)、精神自觉与道德自律 (三)、反抗绝望与摆脱庸俗 第二章诗学观照:历史的向度和生活的纬度 (一)、历史的离散力与生活的聚合力 (二)、时空意识:混乱的历史与无边的大地 (三)、“柴可夫(契诃夫)是我顶喜欢的作者” 第三章小说技法:开放的现实和精湛的叙述 (一)、创作方法:现实的和开放的 (二)、叙事策略:深度与广度 四、主要观点 1、鲁迅和契诃夫的主体哲学意识、美学思想和创作技法应该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2、鲁迅和契诃夫的主体哲学分别以进化精神和生活道德为核心,以“反抗绝望”和“摆脱庸俗”为主 3、两种迥然不同却又微妙联系着的主体哲学,使得鲁迅和契诃夫对外部图景进行诗学观照时分别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基础——历史向度和生活纬度。 4、基于两种哲学品格与美学特质之间存在着某种对话的需要,鲁迅曾在小说诗学方面受到契诃夫很深的影响。 5、他们都采取了开放、复杂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技法,但其内涵各有千秋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109页〔2〕叶尔米洛夫,《契诃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0年版。102页、101页、109页 〔5〕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华盖集续编》,《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378页、379页 [1]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2]契诃夫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月亮的意象在我国文学发展的长河里历来被多情的文人们所惯用,在不同的心境,阐发出不同的韵致,因着阴晴圆缺的轮回,变幻出不一样的喜怒哀乐。读罢鲁迅的全部小说,发现月亮在其小说里面作为一个独立的意象被反复运用,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鲁迅对那片月光情有独钟,而又是什么样的情愫,让他的月亮超越时空超越文本而卓显出一种独到的深刻?本文将结合鲁迅小说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赋予的深刻主题来揭示月亮在此丰富的内蕴。 一 在鲁迅为数不多的小说中,提到月亮的就大致占了三分之一,比如说《故乡》里面,少年岁月夜晚瓜田里的记忆里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狂人日记》里一开篇就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从一片澄静里道出一段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又比如《弟兄》里面,“经过院落时,见皓月已经西升,邻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来加浓了他阴郁的心地”,通过月光的皓然对比显现出沛君“兄弟怡怡表象下隐藏极深的自私”1。如是种种,我们便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月亮所投注的深厚感情,在小说的文字里展现地淋漓尽致。 但是,这些月亮在不同的篇目里面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亦有着差别。下面,我们将就其中的部分例子进行浅近的分析探讨,总结出三种鲁迅小说中月亮的特殊意义。 首先,要说到的第一类是月亮作为鲁迅童年宁静幸福生活的缩影,就像《故乡》和《社戏》当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这里的月,是鲁迅关于人生初年无邪岁月的一种追忆,是为时不多的干净记忆的代表,我们亦可以说是他“童年世界的精神回归”2。可以看出,月亮在当时的鲁迅眼里,是美的象征,是人对于善和美的出于本能的追求。自然的美,被灌注了生命最初的活力与纯净,散发出乡土气息里浓浓的温情。 另外要补充的一点就是鲁迅先生因为怀着对故乡的一种深深的眷恋,而这轮月,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明月寄乡愁的观念。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在千百年里一直被人们所颂道,如李白在《静夜思》里面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难看出,月亮已经成为了传统意义里对于故乡情感的一个被模式化了象征意义符号。这些观念在无形中对鲁迅思乡情结产生着影响,冥冥中,让鲁迅在浓重的思乡情绪里把眷恋投注到了月亮之中,而显出别一般的钟爱来,浓重的乡思和乡愁得到了舒泄,即所谓“怀旧情结的外化”3。 正是因为童年时期月亮给自己的恬淡的回忆,月亮也便成为了一种力量和希望的象征,这是月亮的第二层内涵。在成年之后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曾经的记忆始终占据心灵一角,成为足以温暖心田的一股力量和精神上的寄托,支撑着鲁迅在革命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在身后的光辉里照耀着前进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此类的代表有《孤独者》中的月亮。文中说“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明月,散出冷静的光辉”,还有“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 1王景山著《孤独的战士——<彷徨>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2李明著《鲁迅自我小说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3李明著《鲁迅自我小说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最新)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一、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类型 (3) (一)迷信、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闰土和华老栓 (3) (二)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阿Q和爱姑 (4) (三)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祥林嫂 (5) (四)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六一公公、双喜 (5) 二、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5) (一)杂取众人,合成典型 (5) (二)寥寥数笔,入木三分 (6) (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6) (四)心理描写,触及灵魂 (6) 三、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改造国民性 (6) (一)鲁迅对农民的态度 (7) (二)鲁迅具有农民情感 (8) 四、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 (9) 五、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 (10) 注释: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 本文分析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离婚》、《社戏》等小说中的闰土、华老栓、祥林嫂、阿Q、爱姑、六一公公、双喜等农民形象为例,具体点明了农民形象的四种类型,深刻地分析了鲁迅为什么把改造国民性与塑造农民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概括了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他的农民形象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的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类型;国民性;意义。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u Xun writing the farmer image, take "Hometown", "Medicine", "Blessing", "the Ah Q Main story", "Divorce", "Village stage performances" and so on in the novel Run Tu, Hua Laoshuan, Xiang Lin Sao, Ah Q, Ai Gu, Liu Yi fathers-in-law, Shuang Xi farmer images and so on as the example, had pointed out specifically the farmer image four kind of types, why did analyze Lu Xun with to mold profoundly the transformation nationality the farmer image to relate, summarized Lu Xun to portray the farmer image vividly art expression means, as well as Lu Xun portrayed the farmer imag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his farmer image mold, expressed has liv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sincere attention to the farmer, as well as to made this kind of aspect the profound social root ponder. Key words:Lu Xun novel; Farmer image; Type; Nationality; Significance.

比较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试题 梁锋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比较文学”一语中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实际上只是()的意思。 A. 文学作品 B. 文学创作 C.文学研究 2、“诗学”概念起源于()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3、我国文学史上将诗歌和科学完美结合的杰作《天问》的作者是()。 A.屈原 B.李白 C.苏轼 4、对中国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外来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5、《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刘勰 B.钟嵘 C.司空图 6、“五四”时期,我国的文学翻译把哪国文学放在第一位() A.美国 B.俄罗斯 C.英国 7、下列套话中,哪个不是中国人用来描绘日本人的() A.倭寇 B.小日本 C.鹰钩鼻 8、杨贵妃和“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两个文学形象可作()研究 A.阐发 B.接受 C.平行 9、古希腊的悲剧大多属于()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形而上悲剧 10、《管锥编》的作者是()。 A、钱仲书 B、鲁迅 C、郭沫若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既从事文学创作,又对佛学有精湛研究的代表性文人包括() A.王维 B.谢灵运 C.李白 D.杜甫 E.白居易 12、古代中国涉及文学分类的着作有() A.《典论论文》 B.《昭明文选》 C.《文章辨体序说》 D.《文体明辨序说》 E.《文章流别论》 13、“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这句话提到的两位词人是() A.辛弃疾 B.柳永 C.李清照 D.苏轼 E.陆游 1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有() A、开放性 B、综合性 C、跨越性 D、讽刺性 E、赞扬性 15、西方悲剧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社会悲剧 D.形而上悲剧 E.悲喜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6、形象学17、平行研究18、母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0、简述主题与母题的关系。 五、论述题(30分) 21、怎样对待“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

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 、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 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 如《药》、《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 《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 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 ?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 ?又说: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 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 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 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 《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 《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 《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

鲁迅小说中动物意象的文化阐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0921633.html, 鲁迅小说中动物意象的文化阐释 作者:杨李昕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人的世界”与“动物的世界”并非平行而毫无交集。其笔下的“人兽纠葛”草蛇灰线,脉伏千里。这些或凶猛、或孱弱、或“中庸世故”的动物构成了其文学世界的独特肖像,也映射着人性的善与恶。通过这些动物,我们能窥得到一条走进鲁迅内心的心灵通道,并在人类和动物的相对视野中来厘清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 关键词:鲁迅;动物世界;原始野性;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06-01 鲁迅的文章向来以飙发凌厉、针砭时弊的风格见长,他的作品形象真实地记录了现代中国特有的民风、民俗、民魂,被称为现代中国人的“人史”。同时,这部“人史”又建构出一个异常丰富奇特的“动物世界”。其中,“人”形象塑造,常常是在与“兽”的关联和比照中进行的。鲁迅的文学世界有一隅是属于动物的:有油蛉、蟋蟀、赤练蛇,有兔子、鸭子和猴子,有蚊子、苍蝇、叭儿狗……人的世界与兽的世界在鲁迅艺术世界相互渗透,这不只是一种艺术手法,更寄寓着作家改造国民性的理想追求。 1.鲁迅的动物意象系统实际是一个象征隐喻的系统,其背后隐含着一个“人的世界”。不同的动物意象暗示各异的精神人格,大致可分为三大系列:一是由狼、猫头鹰等猛兽恶鸟象征的具有反抗精神的角斗士;二是蕴藏鲁迅怜爱之情的幼雏,如小刺猬、小鸭一类;三是叭儿狗、苍蝇等,象征维护传统和现实的“奴才”代表。 在描写诸如“猫头鹰”“饿狼”一类猛兽时,鲁迅常以背离主流审美的方式大加歌颂。与其说是在独辟蹊径赞美猛兽,不如说是在呼唤人的原始生命力的回归。“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鲁迅笔下的猛虎,寄托着共产主义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希望,他无限关怀新生革命力量的成长。希望新生的一代像“小於菟”一样,有敢于造反的勇气,这与鲁迅的自我反叛精神契合,因此他热烈呼唤猛虎一类猛禽的“真的恶声”。“龙”与“凤”作为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寄寓着民族的浪漫精神。作为“民族脊梁”,鲁迅又在“孤狼”“猛虎”上发掘了国人缺少的造反精神,形成有着深刻历史性的意象群体。 在鲁迅看似荒凉坚毅的硬壳下,依旧蛰伏着充满柔情的温柔一隅,暗藏在他对“幼雏”一类小动物的描写中。鲁迅“五四”时期的作品《兔和猫》《鸭的喜剧》都流露出鲁迅醇化的怜爱。《免和猫》写了养兔之乐,也写了兔子失踪的失意,而《鸭的喜剧》中动物的形象更为丰富:“蟒蚂游泳、嘻戏、渐渐长出脚了,小鸡遍地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小鸭遍身松花黄、瞒姗地走、泼水翻筋斗”。对于幼雏的喜爱,是源于鲁迅对于新手一代的希冀,也是与他呼唤野性的战士精神相反相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