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实习报告

区域地理实习报告
区域地理实习报告

区域地理实习报告题目:青岛港口经济发展研究

2010年9月6日

青岛港口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港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沿海港口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想方设法增加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化、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码头以及深水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强与腹地省市的合作,有效地提高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在青岛港考察学习港口经济时,通过开展实地考察、导游介绍和内部参观等形式,使我们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加深了对区域地理学关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理解,初步学会了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指明区域发展方向的途径和方法,而且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培养我们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青岛地区:青岛港;港口经济;发展优势;发展策略;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青岛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其中,山地约占15.5%,丘陵占25.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全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花刚岩质,山势陡峻,主峰崂顶海拔为1132.7m,是我国海岸线上的最高峰。青岛有着天然的海陆形势,众多的优良港湾,是与上海、广州、天津、大连并称为中国五大外贸口岸。青岛既是华北南部、华东北部和西北地区进出口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也是太平洋国家与欧亚大陆国家联系的纽带。

二十一世纪,经济中心沿海化这一世界经济分布特征更为突出。港口经济已成为牵涉腹地经济发展的制衡力量。港口经济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对外开放局面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集装箱运输的迅猛增长,已经使我国成为这种先进运输方式的枢纽之一;港口与城市的发展正在结合为一个整体,港口不仅强化着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而且日益成为城市最为开放和创新功能最强的区域;港口运输功能的增强和港口经济的壮大,有效地带动着腹地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规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带性格局。港口是服务于腹地的,港口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将有益于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反之,港口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区域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规模大小。作为海洋经济的一部分,港口经济具有综合性,必须实现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港口经济是青岛的特色经济。

1 青岛港口经济发展特点

1.1 港口经济内涵与特点

1.1.1 港口经济内涵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经济,或者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

1.1.2 港口经济特征

港口经济是产业集群。港口企业和机构集中在港口这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上,能产生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相关企业有分工、协作、竞争,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上有互动性;同时,可以享有共同的资源,以此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港口经济是关联产业。港口经济是以港航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港口的有利条件促进了港航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依托港口的制造业发展,特别是依托海洋运输、海洋资源的临海工业以及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港口经济的发展能带动港口区域、港口城市及腹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关联效应,并影响到港口城市特色产业结构的形成。

港口经济是流量经济。它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交流、处理、交易的重要场所。这些资源的流动促进了港口经济的发展。

港口经济是开放经济。港口具有内陆和海外两方面的腹地,港口的辐射功能把国内和国外的经济联系起来,能够使国内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港口经济不但成为两方面经济的交汇点(国内与国外经济),而且也成为了两种文化的交汇点(东西方文化),进而也就为特色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2 青岛港口经济发展优势

1.2.1 青岛自然条件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端,东经119˙30ˊ~121˙,北纬35˙35ˊ~37˙09ˊ。东、南濒临黄海,西、北连接内陆。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为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草原占37.8%,洼地占21.7%。

全市有三个山系。东南为崂山山脉,主峰海拔1133米;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63.7米;南部为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等组成的胶南山群。此外市区有浮山、太平山、信号山等山岭。

全市海岸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有岬湾相间的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浅海海底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海岸线全长703.64公里,沿岸岛屿69个,主要为基岩岛屿。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和季风的影响,市区及沿海呈明显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2.2度,冬季平均气温0.3度,夏季平均气温23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2.2社会经济条件

港口及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优势。青岛港是中国五大港口之一,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通航,具有建设数亿吨大港的发展潜力,拥有我国最大的现代化油码头,可停靠二十万吨级油轮。规划至2010年,青岛港将成为1、5亿吨的国际大港,经济腹地从山东、河北已扩展到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湖北等地,是国家的国际集装

箱和能源大港,我国和国际地区间的重要的中转港。青岛空港是我国国际空港之一,现有航线可抵达国内外30多个城市,预测2010年以后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人次,以港口为龙头,青岛市已成为山东和沿黄流域最大的对外交通枢纽。青岛市的公路四通八达,是国家的公路总枢纽之一。青岛是胶济铁路的终端,有直达华东、华北、华南、西北、东北各大城市的客货运列车,胶济铁路是全省东西向交通运输的大动脉。青岛空港口岸流亭机场已开通至日本大阪、福田;韩国汉城、大邱;新加坡及香港、澳门的7条国际和地区航线,还有通达国内城市的国内航线34条。青岛公路的等级水平已居全国前列,济青、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和烟青一级公路是青岛主要的进出口公路通道。是同时具备海港、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

区位优势。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亚太地区中青岛市是环黄海经济圈中重要的组成城市之一,与中、日、韩的其他城市形成了日益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现已成为韩国和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在中国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青岛市还处于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区——环渤海及沿黄经济区中的重要位置,是上海和天津之间沿海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华东和华北两大经济区交汇点上的重要城市,将成为各种交通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的交汇中心,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具有形成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有利条件。

经济发展优势。青岛市是山东及沿黄流域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青岛市工业结构门类齐全,实力雄厚,1994年在全国 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青岛市的企业占9家,19个驰名商标中,青岛占3席,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产品.青岛市的金融、信息和对外贸易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全国两个国际海底光缆登陆口之一。青岛是国家六个计划单列市、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和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环境资源优。青岛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八大国际会议城市和十大园林城市之一,拥有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和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拥有独特的山、海、城紧密结合的城市风貌和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海洋科研优势。青岛市是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立于青岛海洋大学,使青岛市成为国际海洋研究与交流的中心之一。青岛市现有的海洋科研单位和海洋科研人员分别占全国的1/3和2/3.海洋生物、海洋药物和海洋化工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产值94年已达40亿元。我市海藻化工研究开发国内领先,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亚洲第一。

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大的今天,港口城市对资源的控制和凝聚能力日益强大。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青岛市委、市政府就把发展港口贸易作为青岛的战略重点,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大力发展港口、海洋和旅游三大特色经济,全面实施港口带动战略,有力地促进了青岛经济的全方位发展。面向新世纪,青岛应当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举措,发展港口经济,推动全市经济的更大发展。

1.3 青岛港口经济发展策略

1.3.1 加快推进“港区联动”,实现港口与保税区的优势互补

青岛市在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具有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港口优势;二是拥有山东省惟一一个保税区。总结世界和我国沿海城市发展港口经济与保税区建设的经验,我们认

为缩小与国内先进城市差距的最好对策是尽快将保税区的政策延伸到港口,依托港口发展保税区,做到港区联动、一体运作,将港口优势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和腹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巨大优势。

首先,港口实行保税政策,自境外进入港口的货物可以在港区内自由储存而不受期限限制,并可在港区内从事简单的商业性加工业务,从而吸引更多船东、货主到老港区和前湾港区来,争取到更多稳定的货源。这必然会提高港口的开放度,促使保税仓储、转口贸易等诸多业务取得突破,带动港口作业、运输业、仓储业、国际贸易业、出口加工业和进出口金融业等口岸产业的发展,真正使港口成为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纽带。

其次,从保税区的发展看,世界上搞得好的自由贸易区和国内搞得好的保税区,大多和港口联在一起,以港口作为载体。因为保税区的基本功能主要是保税仓储、国际贸易、转口加工,这三大功能都要以港口为依托。只有依托港口,直接在港口上从事保税业务,实行港区联动和一体化运作,增强货物和资金、信息的聚集和扩散能力,才能使保税区的各项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发挥保税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因此,应当尽快拿出具体措施,将现在“O”字形封闭状态的保税区,通过推进港区一体化进程,让其与前湾港连为一体,使其成为具有直接通向国外的海上通道的“U”字形开放区域。

1.3.2 进一步实施港铁联运,努力扩大货源腹地

实施港铁联运上,青岛港已有成功的经验,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可以考虑,港口与铁路组成一个联合公司,避免资金拖欠、运力协调等矛盾,提高港口运作实效。另外要学习借鉴天津港的成功做法,“在港区合一中充分发挥海铁联运的优势”。为此,青岛要认清自身的优劣势,进一步致力于拓展自己的腹地,使青岛港从一个区域性的港口枢纽成为国际化知名大港。

一是充分利用青岛省级外贸、金融机构云集的优势,强化青岛在半岛都市群中的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对半岛城市的辐射力,保证这些地区的货源不丢失。

二是加强青岛对沿黄流域辐射和影响力。利用青岛拟建设大项目的契机,加强与东营市的合作;抓住济南市上市公司全部被ST的时机,鼓励青岛优势企业对其实施兼并,加大青岛经济对济南的辐射力;通过优势互补,加强青岛与山东内陆地区的合作,增强青岛对德州、聊城、地区的辐射力;把西安、兰州等沿黄流域的经济中心城市作为青岛在沿黄流域合作与辐射的重点城市,加强与其联合与合作,加大对其宣传促销的力度,扩大这些地区的货源.

三是按照青岛客观存在的内聚力和辐射范围,建立更大的经济协作区———“青(岛)连(云港)半圈经济带”,这一经济协作区,由山东南部和连云港北部成半圆形的区域组成,北起青岛为龙头,南到江苏连云港为界,连接山东日照市、临沂市、枣庄市,同淮海经济区相连,又有很大部分的交融,是中国正在开拓的富有活力的区域,因而也是货源极为丰富的区域。

四是加强青岛对欧亚大陆桥经过地区辐射和影响力。通过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青岛产业转移和升级,增强青岛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力;把新疆作为青岛加强对西部地区辐射力的桥头堡,继续加强和改善已经开展货物海关直通运输方式。

五是继续加强和扩大与世界上的航运巨子联姻。因此青岛港口要取得大发展,就必须以大开放的意识,寻求与更多国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在强强联手的过程中,巩固和扩大更

广阔的市场,加快实现自身的国际化。

1.3.3 进一步完善港口经济产业链,为青岛港口经济提供发展空间和成长环境

“以港兴市”战略的实施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包括了港口、航运、贸易、船舶、集装箱制造和信息服务等多项内容。因此,加快发展港口经济,不但要加快前湾港集装箱码头建设步伐,而且要加快发展航运和仓储、加工、物流等临港产业。香港的港口经济就是以货物流动带动资金流动,进一步带动人的流动。所以,青岛也应当以物流为基础,全面完善港口经济的配套服务行业。可以说,港口的竞争本质上就是城市功能与整体经济的竞争。发展港口经济必须有相关产业的配套,只有把航运中心、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够实现整体经济的联动。

1.3.4 大力发展港口旅游经济,推进“以港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

随着青岛港“西移战略”的实施,青岛老港区面临功能再造的转折点,结合青岛海滨港口城市的性质和港口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考虑到举办海上奥运的重大机遇,我们认为积极发展港口旅游,不但可以为青岛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推进“以港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发挥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积极效应。

首先,发展港口旅游是培育青岛旅游产业特色品牌的有效途径。历史上由于港口作业的封闭性,港口对人们是陌生的也是神秘的。发展港口旅游恰好可以满足城内外、国内外游客的好奇心和消费需求。港口旅游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实现青岛老港区、开发区新港区与浮山湾奥运国际游轮码头的三角互动,使青岛的“海上游”真正富有内容和特色,让青岛旅游经济的“龙头”高高昂起;另一方面,港口旅游与海尔、青啤等名牌企业的工业游一起,可以架构起青岛工业旅游的蓝图和骨架,带动以名港、名企为特色的工业旅游发展。经过精心策划和运作,完全有可能将港口旅游培育和塑造成青岛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

其次,发展港口旅游是挖掘港口资源实施功能再造的正确选择。近几年青岛港响应市政府经济发展重心西移的战略号召,将国际集装箱、煤炭、矿石等业务大举西移至前湾港,老港区只留下少量国内集装箱和散货业务。这为老港区实施功能再造、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可以通过对老港区的重新规划,进一步美化港容港貌,开辟专业旅游码头接待国际旅游班轮、开展海上游览业务;利用美丽的港湾和设施建设垂钓、休闲、娱乐区;利用大面积的仓储设施建设韩国城、日本城、欧美城等购物旅游区;利用良好的宾馆酒店设施接待游客提供食宿等服务。

第三,发展港口旅游是宣传提升港口形象的重要举措。发展旅游经济,整个新老港区可以成为一个对国内外游客宣传的阵地,青岛港国际旅行社可以成为港口常年的宣传队。它既可以接待国内普通游客,也可以接待国内外客户或专业会议,由此可以扩大港口业务和辐射地域,实现港口旅游与生产的良性互动。

第四,发展港口旅游能有效配合青岛经济重心西移战略,加快青岛国际化进程。青岛港西移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前湾港的作用,依托港口发展保税区,做到港区联动、一体运作,将港口优势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带动地区经济和腹地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巨大优势,形成汇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国际性的交易场所和临港工业区,促进青岛经济的国际化。以老港区为基地发展港口旅游,不但能够增加青岛市与国内

外的人员和信息交流量,带动和推进港口业务发展,增加港口吞吐量和外贸转口额;而且可以为港内富余人员和社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港口旅游宣传及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增强青岛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1.3.5 发展港口旅游对振兴青岛老城区有积极效应。

如果青岛港在环境改造的前提下,投入资金在港区建立起富有特色的韩国城、日本城、欧美城、香港城等购物中心,并面向国内外招商,与其他娱乐休闲、餐饮等旅游项目同时推出;同时市政府在周边环境改造和有关政策上予以支持,这就有可能达到三重效果:一是会增加与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和我国香港特区的客运业务,重新繁荣上海、大连、烟台等地的客运和海上旅游市场;二是对馆陶路汽车站的客运业务产生正面影响,并与其互相促进,形成青岛的另一个客运中心;三是与中山路这一改造后的老商业街形成遥相呼应、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局面,成为吸引顾客、游客的两个相互比邻的磁场。这必将对振兴我市老城区产生积极效应,有力地促进老市区的繁荣。要想利用好青岛港口旅游资源,发展好青岛港口旅游经济,需要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协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以港兴市”战略的有效实施

未来五年乃至十年,青岛市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国你追我赶的发展热潮中,我以更清醒、更务实的态度,认真学习沿海港口城市和港口单位在加快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开放图强、争创一流,弘扬他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努力奋进亿吨大港目标,推进青岛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兆燕;青岛港与腹地经济发展互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2] 李小平;青岛港集团公司发展战略[D];西北大学;2003年

[3] 郭信昌,刘庆珠;入世后的港口经济[J];港口经济;2002年01期

[4] 张萍,港口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学分析[A];

[5]张桂霞,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通讯员任浩记者刘建锋;港口发展须五管齐下[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7] 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1997.8

[8] 百度,港口经济百科名片[Z],https://www.360docs.net/doc/8816243312.html,/view/1123494.htm?fr=ala0_1

[9] 刘文俭尹焕三,论青岛发展港口经济的对策[Z]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6243312.html,/o/2003-12-02/03211229925s.shtml,2003-12-2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选择题 (2014 ·安徽)2013 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 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 正确。

2.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 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 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 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 错误。 (2014 ·安徽)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 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 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 B 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姓名:肖欢 学号: 2013100236 专业:地理科学 完成报告日期: 2016 年 6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情况简介 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第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理学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工作对于人文地理学就有着重要意义。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人文事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收集实习地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人文事象的空间特点,探索人地关系规律做准备工作;第三,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新的研究视角和兴趣点,培养科学探险精神。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管理、及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此外,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还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的来说,野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区域地理的综合考察与调查,可以获得典型的区域地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和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弥补课堂内容的不足,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步骤和方法。二、实习内容介绍 实习内容简介:包括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地质特征、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要素、水资源状况与利用、河流与城市发展、区域土地利用与规划、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等相关内容。 本次实习区域为成都片区、川南片区和川北片区。其中,成都片区主要涉及成都规划展、三圣乡和洛带古镇,;川南片区涉及到自贡——宜宾——乐山这三个主要城市及主要地理区域,包自贡恐龙博物馆、自贡燊海井、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宜宾市规划展、宜宾市五粮液生态园、五粮液酒文化博览馆、李庄古镇、乐山大佛博物馆;川北片区涉及到“成都——德阳——绵阳”这一四川产业发展高峰地带,包括绵竹年画村及年画博物馆、绵阳市核九院科技馆、北川县民俗博物馆、北川吉娜羌寨和新北川城市建设。 具体实习内容包括: 1.5月16日:校内,实习动员及准备。讲解野外实习期间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各实习指导老师讲解实习相关专业内容。学生根据实习动员的讲解内容,查阅资料、做好实习准备。要求同学们准备好实习期间的用具,主要为实习期间的工具和记录用品。 2. 5月16日-17日:成都周边区域的实习展(成都市规划馆—洛带古镇—三圣乡)。实习内容:①成都市规划展:成都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涉及面积12,390平方公里。由于行政区划和规划方针的变动,分为市区和市区外市县两个层次,原近郊区县划入市区以内,现称为中心城周边区县,原远郊区县现称为市区外市县。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为未来市区,包括中心城五城区、高新区和六个周边区县的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为3,681平方公里。整体规划合理,但存在部分不合理之处,交通布局、商业网点、住宅区等在布局和选址上有些地方未做好。同时还有很多地方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做好整体规划的后续工作是落到实处,处理好细节,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高二区域地理试题(中国部分)

抚顺市十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中国地理综合)组题人:姜囯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1.下列叙述不是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 C.山地主要集中在第三级阶梯 D.山区面积广大 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①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②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是()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下图中A、B、C、D四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5~6题。 5.同学们考察A城和B城后发现两城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6.同学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要素是() A.热量 B.降水 C.海拔 D.人类活动 7.关于下图中四个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A.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 B.四处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 C.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 D.图中①省位于四川省北边 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 东北 5.56℅8.76℅16.97℅ ①46.44℅19.55℅14.44℅ ②33.72℅38.64℅25.1℅ ③ 6.14℅26.02℅31.9℅ ④8.14℅7.03℅11.9℅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10.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①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②离海远近的不同③大气环流的影响④山脉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左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15.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经济地理

第三章:商业与服务业区位论 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1、基本概念 2、中心地 3、门槛人数——P74 4、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大特征之一——P75 5、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P79 二、零售业 1、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因素 (1)市场因素 (2)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3)零售业间的竞争 (4)地价的作用 三、服务业区位论 1、服务业的类型 (1)生活性服务业 (2)生产性服务业 (3)公办服务业 (4)公共服务业 第四章:多部门企业区位 一、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 1、企业增长的动因P95 (1)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 (2)实现交易内部化 (3)技术优势的发挥 (4)来自竞争的压力 2、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P96 横向一体化:P96

纵向一体化:P97 后向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 二、企业空间演变模式 1、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P103 2、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P104 3、哈坎森的全球扩张模式P106 4、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P108 5、五种模式的比较P109 三、公司组织结构 1、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 功能部结构 产品部结构 顾客部结构 矩阵结构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过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1、产品周期理论新产品阶段 成熟产品阶段 标准化产品阶段 2、折中理论P118 (1)所有权优势 (2)交易内部化优势 (3)区位优势 3、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P120 (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2)集中边缘地区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4、跨国公司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5、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特点 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时间性6、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 互补性、竞争性、变化性、 第七章:经济活动趋于分析 1、区域经济增长因素P146 (1)资源禀赋 (2)资源配置能力 (3)地理位置 (4)外部环境 2、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托斯经济增长阶段理论:6个阶段P153 3、区域产业结构P155-P157 (1)主导产业 (2)关联产业 (3)基础性产业 (4)支柱产业及潜导产业 4、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 (2)库兹涅茨法则 (3)霍夫曼定理 5、区域发展战略概念P159 6、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性(3个方面)P160

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区域地理野外 实习报告 院系: 班级: 姓名: 导师: 日期: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行程介绍2(二)区域简介3

5月11日晴镇平石佛寺、五道幢、化山村5 1、镇平石佛寺 5 2、五道幢 5 3、化山村 6 5月12日晴荷花洞、宛西制药、西峡水泵厂7 1、荷花洞7 2、宛西制药7 3、河南西峡汽车水泵厂8 5月13日晴淅川铝业、淅川减震器厂、范蠡公园9 1、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9 2、河南淅川汽车减震器厂9 3、范蠡公园10 5月14日晴丹江大观苑、陶岔渠首、橘子林10 1、丹江大观苑10 2、陶岔渠首11 3、橘子林11 一、引言 (一)实习目的及行程介绍 地理野外实习是让学生掌握地理调查与研究方法的重要的教学环节。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不论是普通地理学的研究,还是区域地理学的研究,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和研究,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启发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习着重进行区域地理综合研究学习,结合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通过对南阳西峡、淅川等地的区域地理研究,整体观察、感知和分析该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探讨区域人文景观形成机制和人地关系,从而在掌握综

合分析研究区域地理问题方法的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地理各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扩大了地理视野,提高了地理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发展的相关领域。 整个实习安排了四天时间,5月11日当天从学校出发先到达南阳镇平石佛寺,在对当地玉雕产业大概了解后,驱车赶往西峡五道幢,对景区整体进行了感知欣赏,之后来到依托旅游产业而发展起来的双龙镇化山村,在这里实地调查了该地因旅游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馆,并对他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天,从昨晚住宿处—化山村离开后,先是对荷花洞的喀斯特地貌了解,然后来到了著名的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对公司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学习。之后,又来到宛西制药控股的子公司—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了公司历史并参观了公司的工作车间。在实习第三天,即5月13日,我们在南阳淅川分别参观了淅川铝业集团公司和淅川汽车减震厂,对两个公司进行了相关了解,并就其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当天下午我们攀登了范蠡公园所在的—牛尾巴山,对淅川县城整体布局和楚文化进行分析,了解了山地及河流对于城市布局的影响。最后一天,我们参观游玩了丹江大观苑,并分析其中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随后来到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陶岔渠首,对这一宏伟工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本次实习的最后,于邓州附近愚山南坡处,我们一行了解分析了该地橘子得以在此处生长的原因,并对橘子的生长习性进行了了解学习。 (二)区域简介 本次实习着重通过对两个地区进行区域地理分析,一是南阳西峡县,二是淅川县。现对其简介如下: 西峡是一个因发掘大量恐龙蛋化石群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第九大奇迹”而闻名中外的“恐龙之乡”,她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邻陕西省,距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地境仅35公里,系豫、鄂、陕三省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北部是海拔高、坡度大的中低山地,南部是鹳河谷地,两侧是起伏大的低山丘岭。同时河流众多,属长江流域丹江水系的鹳河纵贯全县南北,并与526条大小河流呈羽状分布于崇山峻岭之中,主要河流有鹳河、淇河、峡河、双龙河、丹水河等。由于该区正处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地带,因此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大陆性,整体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心得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地理学 姓名郭付友学号2013200345 专业人文地理学年级 2013 院、所地理科学学院年月日2013年11月25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学科,也可以说,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发展机制、条件要素、结构网络、构造类型、系统调控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交叉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用地理学的传统,采用地域综合性的思想,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以地域性与差异性为研究思路,以经济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系统类型为表现形式,以区域关系与协调为最终目的,遵循条件环境—结构功能—系统类型—区域关系与协调的研究路线。 学习《区域经济地理学》首先使我更深入的明晰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产品。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基础上的,正是由于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在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和历史基础及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才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了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劳动地域分工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也必然表现在一定地域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充分揭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学科的一条理论主线,全面而深刻地联系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的相关诸理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分(物质成分与非物质成分)、结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功能规模(经济实力与地域范围)、等级(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层次)性质等在不可逆时间序列中有机的空间演变过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对地域运动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它通过对经济运行的基础要素,地域运动的载体和轨迹,物资流动和组合,企业和部门组合,地域运动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地域之间的物质运动、地域的分化与组合和地域系统整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城市规划学者以及经济学者等分析和解决区域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使我知道了条件论,并且可以运用条件论分析区情。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体而言,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三个方面。确切来说,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和科技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五个方面。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任何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部门门类、规模、形式,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乃至区域的发展方向等,均有直接影响;人口劳动力和科技条件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劳动力保障与动力源泉,也是区域消费的主体,任何一个经济地

高中区域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地理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印度洋 D 大西洋 2.下列各组大洲中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 亚洲、欧洲、南美洲 B 亚洲、欧洲、北美洲 C 非洲、亚洲、南极洲 D 非洲、亚洲、北美洲3.在下列4个国家首都中,最早迎到旭日东升的是: A 伦敦 B 纽约 C东京 D 开罗 4.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 火山地震 B 大气污染 C 水体污染 D 海平面上升 5.关于中亚的经济,说法证确的是: A 种植业为主,盛产小麦 B 盛产棉花、黄麻,纺织业发达

C草地森林广阔,畜牧业发达 D 矿产丰富,采矿业占重要地位 读右图,回答6---7两题: 6.下列关于A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国冬季盛行东北风 B 该国中西部的德干高原是茶叶的主要 种植区 C 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 D 该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7.我国哪个省的气候与A国的主导气候一致: A 海南省 B 山东省 C 浙江省 D 青海省 8.下列有关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程短 B 含沙量大 C 水能丰富 D 流速急 9.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阿尔卑斯山地区地震火山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接触带 B 欧洲地势是北高南低 C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D 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

野外实习报告书格式

海南师范大学资地理与旅游学院野外实习报告实习课程:综合地理实习 姓名:李芳 专业班级:_ 地理科学一班 学号:___ 完成日期:2014年9月6日

4 实习报告正文部分: 海南岛旅游业的发展如此迅速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气候资源多样。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全年无冬。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平均降雨量在 1600毫米以上。海南岛海岸线长达 1617.8千米,沿岸84个港湾可开发成港口,已开发18个。海南岛四周多为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近海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渔场6.65万平方千米,水温适中,海洋生物丰富,有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多种。海中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和各种珊瑚、海葵等海洋生物,是潜水旅游的观光美景。海南已经成为一个着名的旅游胜地,以海口和三亚为两个端点,海南的旅游行程基本分为三条线,一条是东海岸的海滨旅游风景线,一条是中线的黎苗少数族风景线,另一条是西海岸的原始丛林风景线。这些无一不吸引着世界的游客 第一站:儋州蚂蝗岭地区水土流失及其原因调查 蚂蝗岭方圆50多平方公里,前些年,因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加之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日益侵蚀沟壑纵横密布,最深的达20多米,蚂蝗岭日趋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3.4平方公里,导致附近上百亩农田被泥沙淹没,河道淤积,严重影响了附近村庄农民的农业生产。蚂蝗岭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引起了儋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蚂蝗岭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项目被列为国债项目。针对蚂蝗岭的土壤特点,儋州市水利、林业等部门采取工程措施(开挖挡土坝)与生物措施(人工造林)相结合,分期对蚂蝗岭进行综合治理。水利部门在林间开挖谷坊、截水沟等,并进行沟头防护,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了拦沙蓄水的作用。林业部门则全力实施基地化工程造林,选用耐旱、涵水、固沙力强且能够改良土壤的马占相思树和桉树树种,实行科学造林,据统计,几年来已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同时在行间种植覆盖物,以减弱洪水的冲刷力。经过几年的综合整治,治理区域的雨水基本上就地入渗,地表径流得以控制,减少了洪水流量而增加了下渗量,极大地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小鸟、兔子等野生动物相继出现,使蚂蝗岭地区的生态系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蚂蝗岭水土流失严重区域) (治理后的蚂蝗岭) 第二站:儋州千年古盐田 儋州千年古盐田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新英湾南面的盐田村,距今1200年,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点之一,也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田村是个非常平静悠闲的海边村庄,入村后,一眼就可看到海边散落的大小不一的石槽,它们像像一方方砚台错落分布在一垄垄的盐田周围,颇为壮观,有些上面还雕凿着古朴的文字。石槽间散落着许多不知名的植物,以仙人掌居多。儋州千年古盐田总面积750亩,有砚式石槽7300多个,年产量500吨。因其保留了最古老的晒盐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的盐工们根据海南岛高温烈日的特点,改变过去“煮海为盐”的方法,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暴晒制作成盐巴。现在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每天都在这片盐田上沿袭着古老方式劳作。 第三站:龙门激浪 龙门激浪位于儋州市峨蔓镇海滨龙门山。龙门山是座屹立于海岸的岩石山,最高点39米,山上怪石嶙峋,从北望南,延绵起伏,状似万里长城一段,雄伟壮观。山之东有一瓮门,素称"南天第一门",高30多米,宽阔20来米,中空通风,岩石呈拱形,北风掀浪,撞于石门,鸣声如鼓,回响10余里,故得名"龙门激浪"。这里绵亘4公里的海岸,沙滩洁净,岸上巨石千姿百态,风景别致,站在岩石观涛,心旷神怡,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景点。龙门激浪于明代得名,向受游人称奇。前清拔贡陈有壮题有七绝一首:"龙门峭石势嵯峨,远望潮来卷白波。

陈才教授学术思想及对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贡献

第30卷 第11期 2011年11月地 理 研 究GEOGRAPHICAL RESEARCHVol.30,No.11Nov.,2011 收稿日期:2011-06-30;修订日期:2011-09- 0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07FY110300- 6) 作者简介:董锁成(1962-) ,男,甘肃平凉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生态经济、资源经济。E-mail:dong sc3@163.com陈才教授学术思想及对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贡献 董锁成1,杨旺舟2, 3,石广义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昆明650500; 3.云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昆明650500; )摘要:陈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是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创建者,他开创性的 学术研究及实践,为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陈才教授的 学术思想和主要贡献可简要归纳为五个方面:(1)较早提出经济地理三个研究侧面的学术思 想;(2)系统开展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和实践,创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3)开 创和深化区域经济地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 科学贡献;(4 )力推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实证研究与实践应用,在东北地区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亚地缘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图们江流域国际合作开发等研究和实践领域 做出了突破性的历史贡献;(5)致力于区域经济地理学专业人材培养和学术活动,在更大范 围推进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学术思想;学术贡献 文章编号:1000-0585(2011)11-2115- 08 陈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是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创建者。他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从事经济地理,尤其是区域经济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高瞻远瞩,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动向并结合我国国情,按照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不断提出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任务,形成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并将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付诸实践,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地理学科理论体系、方法论体系和国家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及其对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较早提出经济地理三个研究侧面的学术思想 我国经济地理学自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受前苏联经济地理学的影响。陈才教授于1955年到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攻读经济地理专业副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切德尔金和切尔道夫。前苏联经济地理形成两大学派,即区域学派和部门经济学派。当时,区域学派占了上风,但以生产关系决定论为特色的部门经济学派仍然很活跃,人地关系理论受到批判。在我国,前苏联两个学派的理论均被吸收进来,而部门经济学派的影响更大,西方的学术理论思想受到批判。由于前苏联否认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科学价值,使经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在我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此背景之下,国内经济地理学界围绕

高考《区域地理》综合题选练

《区域地理》相关练习 1.(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或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或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2.(2011·长沙模拟)下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大 4分。 (2)简析滑坡的成因,6分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答案】(1)坡度15°左右、砂质土壤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

3.(2011·宁德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日期分布总体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8分 (2)读图乙,指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初霜冻日期的关系,并简述防御霜冻的主要措施。6分 【答案】(1)北早南晚;海拔高的地区早,海拔低的地区晚(西早东晚)。纬度位置、海拔、海陆位置。(2)初霜冻日期越早,产量越低。地膜覆盖;培育抗霜冻能力强的作物品种;营造防护林;人工施放烟幕。

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通过这次野外的实习与实践,加深了我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巩固,以及加强了我的动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仅供参考。 精选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一) 大约晚上九点钟我们抵达刘家场目的地——刘家场饭店,进入饭店,住宿环境让我们有点失望,但总体还算凑活,听学姐讲这里的伙食有点让人失望,见识之后觉得一般。 虽然不如在学校,但我觉得野外地质实习本来就是锻炼我们,不仅是知识上的,也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合作等等。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不怕苦的精神。 8月17号上午我们就去野外了,实习路线从实习基地到水岩屋,老师教我们使用地质罗盘、识别地形图以及观察中寒武统覃家庙群。 地质罗盘是野外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定出方向和方位角度,确定观察点的位置。另外,它还可以测出各种岩层的产状。 它的基本结构为:磁针,分别指南和北,其中绕铜丝的一端指向南方;水平刻度盘(上圈),从0°开始反时针方向刻划1°计数至360°,在0°和180°分別记为北(N)和南(S),90°和270°为东(E)和西(W)。既南北线与东北线把360°分为四个象限;底盘水准器,水准器泡居中时,底盘是水平的;瞄准器,包括瞄准版、反光镜等,作瞄准之用;测斜仪,包括垂直水准器(长水准器泡),垂直刻度

盘、刻度指示器和活动扳手,用以测倾斜角,垂直刻度盘计数是从0°向两侧分别记至90°。在野外,我们测过树的方位及倾角,也测过断层的产状。 地形图是由地形工作者把地球表面错综复杂的形状测量出来,最后用特殊方法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一张与实地相似的图。所以,地形图是表示自然界地面的形状、高低起伏、倾斜缓急和地物位置等情况的平面图。地形图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为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工作前对工作区域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有初步的认识,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在工作中我们把矿体、各种岩层和其他地质现象描绘在地形图上制成地质图。因此,地形图的精确性是影响地质图质量的重要原因。地形图主要内容是比例尺和等高线。在野外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利用地形图用目测法或者是交会法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地点。目测法:在精确度不高时,利用目估在野外观测点与周围地形、地物的距离和方位,进而在地形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固定下来,标在图上;交会法,首先在观察点上利用罗盘使地形图定向。 将罗盘指南北的长边与图的纵坐标相重合,连同罗盘地形图一起转动是罗盘指北针指向正北,使指北针对准刻度的零度,此时地形图的南北向就与实际的南北向一致,图的上方即正北方向且与实际地北方相符,若目标在身后,则人可以转过身来,倒着看地形图;其次,在观察点附近找到三个可以看清楚并在地形图已标出的明显地物(最好是具有特征的三角点、山顶、建筑物等),分别用罗盘进行瞄准,读出指南针所指的度数,然后在图上找出相应点并画出该测线的方向,所作三条测线的方向线,理应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观察点的位置。但由于各方面的误差,三条侧线往往并不交于一点,而构成一个小三角形,称为误差三角形。测点位置取误差三角形中点即可。

(完整版)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测试题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测试题 山东郓城第一中学李庆敏 一、选择题 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属暖流 B.②处景观为荒漠 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 2.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 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3.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共航行2.27万海里(1海里=1.852千米,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收集陨石5千多块。这次考察的行程相当于绕30度纬线多少圈?南极地区陨石丰富的原因是() A.2 圈多;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多 B.1 圈多;气候寒冷,陨石容易保存C.2 圈多;磁场强、能吸引更多陨石 D.1 圈多;降落的陨石比别的地区大 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

4. 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 红海、亚丁湾 B. 安达曼海、泰国湾 C. 地中海、波斯湾 D.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5. 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 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 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 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 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6.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坡,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7.起源于西亚地区的世界性宗教包括() A.基督教、佛教B.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佛教D.印度教、伊斯兰教 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建成。据此回答8~9题。 8.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西伯利亚 C.阿拉斯加D.大不列颠岛 9.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C.1200千米 D.1500千米 读上图沿南北半球分界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0 题。 10.a、b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因为()

乐山—峨眉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阿坝师专人文社科系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项目:乐山—峨眉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专业:地理教育 年级:2010级 学号: 20102385 姓名:吴丽 实习地点:乐山、峨眉山 实习时间:2012年5月 30日—6月1日

本次野外实习主要区域是在乐山、峨眉山进行,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实习,是一次全面综合的野外实习,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完成自然地理各课程全部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是获得各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深化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以后进行教学工作、开展课外活动、适当进行职业教育准备,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教育。 本次实习着重进行区域地理综合研究学习,结合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通过对乐山、峨眉山的地理研究,整体观察、感知和分析该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探讨区域人文景观形成机制和人地关系,从而在掌握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理问题方法的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地理各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成果 1、乐山、峨眉山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中下游,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总体趋势西南高,东北低,高差悬殊大。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主峰金顶的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发脉于 2

昆仑山的北岭,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雄秀西南。 (2)地质背景:乐山地质结构较为复杂,蕴藏着钙芒硝、磷矿等多种矿产资源。地域范围相对较小,但自然生态条件多种多样,浓缩了蜀山岷水秀丽景色。峨眉山保存了从前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为研究地壳及生物演进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地质史料:岩浆侵入与喷溢所产生的侵入岩与火山岩,为研究上地幔的深部作用过程、岩石圈的拉张破裂、地壳的动定转化提供了典型的实例。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所产生的复杂的地壳构造变形,又为研究地壳的表层构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这里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珍稀濒危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森林覆盖率达87%。 (3)地貌特征:乐山市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48%左右;丘陵占38%左右;平原占14%左右。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内部“瀑流切割强烈”,进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峡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层之分而多貌并存。 (4)气候环境:乐山因地域处在北纬29度附近,全市属中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受季风影响和地形的抬升作用,气候湿润,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 3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2 第Ⅰ卷(选择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 A.湿润区、亚热带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D.半湿润区、暖温带 2.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高原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甲和我国各类地形所占比例图乙,回答3~4题。 3.图甲中③山脉是( ) A.太行山脉B.巫山山脉C.岭山脉D.横断山脉 4.图甲中B所代表的地形类型是图乙中的( ) A.a B.b C.c D.d 读“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5~6题。

5.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水淹没围扩大B.泥沙沉积湖底抬高 C.流域多年降水量大增D.流域土壤含水率增大 6.近期,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有( ) A.调节湖泊汛期最高水位B.湖底会持续降低 C.减少本省水资源利用量D.增加长江下游水资源利用量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下图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问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量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7~9题.

7.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 A.1970年~1976年B.1977年~1984年 C.1980年~1989年D.1989年~ 2000年 8.该支流流入( ) A.黄河B.长江C.辽河D. 9.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 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建水库的森林覆盖率提高 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 下图为1959~2009年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10~11题。 10. 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11.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 第一章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大致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经济活动的内容②经济活动区位③经济活动空间组织④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①通论经济地理学、②区域经济地理学、③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金融地理学)、④公司(企业)地理学 4、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②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a、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b、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 c、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d、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③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a、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b、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c、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d、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e、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5、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6、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材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得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③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