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色度检验

环氧树脂色度检验
环氧树脂色度检验

环氧树脂色度检验

分析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只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盐酸(GB 622);

硫酸(GB 625);

重铬酸钾(GB 642);

丙酮(GB 686)。

稀盐酸溶液:用1份体积的盐酸与17份体积的蒸馏水混合配制。

氯化钴溶液:用1份质量的氯化钴与3份质量的稀盐酸溶液配制。

三氯化铁溶液:用5份质量的三氯化铁与份质量的稀盐酸溶液配制。

氯铂酸钾溶液:在50mL的烧杯中称取790mg的氯铂酸钾,准确至,用稀盐酸溶液溶解。溶解时,可略加热,直至所有的氯铂酸钾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全部倒入100mL的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

稀释至刻度,混匀。

二、仪器

钠氏比色管:25mL,管外径20mm;

分析天平:感量;

架盘天平:感量;

容量瓶:25mL、100mL;

移液管:、1mL、10mL、50mL。

三、加德纳色标溶液的配制

1~8号色标的配制。用移液管将氯铂酸钾溶液按下表所示量分别移到8个25mL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将其稀释至刻度。所配制的溶液为加德纳色标1~8号。

9~18号色标的配制。用移液管将氯化钴溶液和三氯化铁溶液按表2所示量移到10个100mL的容量瓶中,用稀盐酸溶液将其稀释至刻度。所配制的溶液为加德纳色标9~18号。

色标的存放。配成的加德纳色标应存放在暗处,每半年至少用参比溶液校核一次。

四、试样

将4份质量的环氧树脂溶解于6份质量的丙酮。

五、操作步骤

将试样倒入干净的比色管中,然后把装有试样的比色管与装有加德纳色标溶液的比色管并列放置,在白天的散射光下,从侧面目测,比较颜色。

注:白天散射光,是指日出后到日落前3h,从无日光直接照射的朝北窗户进来的光。

六、结果表示

以与试样溶液颜色相同或最接近的色标号码表示试样的颜色。在需要更精确的表示时,则应说明与其相近的程度。例如,颜色在5和6之间时,则可表示为5、5+、6-和6几档。

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的测定及固化实验

环氧树脂的环氧值的测定及固化实验 1. 实验目的 掌握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值测定方法及计算,以及环氧树脂的固化。 2. 实验原理 2-3、2-4 以上多官能团体系单体进行缩聚时,先形成可溶可熔的线型或支链低分子树脂,反应如继续进行,形成体型结构,成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树脂。体型聚合物由交联将许多低分子以化学键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具有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能的优点。 体型缩聚也遵循缩聚反应的一般规律,具有“逐步”的特性。 以2-3,2-4官能度体系的缩聚反应如酚醛、醇酸树脂等在树脂合成阶段,反应程度应严格控制在凝胶点以下。 以 2-2官能度为原料的缩聚反应先形成低分子线型树脂(即结构预聚物),分子量约数百到数千,在成型或应用时,再加入固化剂或催化剂交联成体型结构。属于这类的有环氧树脂、聚氨脂泡沫塑料等。 环氧树脂是环氧氯丙烷和二羟基二苯基丙烷(双酚 A )在氢氧化钠( NaOH )的催化作用下不断地进行开环、闭环得到的线型树脂。如下式所示

上式中 n 一般在0 ~ 12之间,分子量相当于340~3800,n=0 时为淡黄色粘滞液体, n≥2时则为固体。n 值的大小由原料配比(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 的摩尔比)、温度条件、氢氧化钠的浓度和加料次序来控制。 环氧树脂粘结力强,耐腐蚀、耐溶剂、抗冲性能和电性能良好,广泛用于粘结剂、涂料、复合材料等。环氧树脂分子中的环氧端基和羟基都可以成为进一步交联的基团,胺类和酸酐是使其交联的固化剂。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等伯胺类含有活泼氢原子,可使环氧基直接开环,属于室温固化剂。酐类(如邻苯二甲酸酐和马来酸酐)作固化剂时,因其活性较低,须在较高的温度(150~160℃)下固化。 3.环氧值的测定方法 环氧值是指每 100g 树脂中含环氧基的当量数,它是环氧树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计算固化剂用量的依据。分子量愈高,环氧值就相应降低,一般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值在0.48~0.57之间。 分子量小于 1500 的环氧树脂,其环氧值测定用盐酸 ── 丙酮法,反应式为:HC CH 2 +HCl actone H C CH 2Cl OH 称0.5g 树脂,称量准确到千分之一于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加入20毫升丙酮盐酸溶液,(盐酸-丙酮溶液配制:将2ml 浓盐酸溶于80ml 丙酮中,均匀混合即成 (现配现用) 。)微微用水浴加热,摇匀后放置暗处,静止30分钟冷却后用0.1N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1滴),并作一空白试验。 环氧值 ( 当量 /100g 树脂 )E 按下式计算:

环氧树脂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环氧树脂制品的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氧树脂巴柯尔硬度的试样要求、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环氧树脂制品的巴柯尔硬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3 试验原理 巴柯尔硬度试验原理是以特定压头在标准载荷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压入试样,以压入的深浅来表征试样的硬度。 4 试验仪器 HBa-1型巴柯尔硬度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巴柯尔硬度计结构示意图 1——指示表; 2——主轴; 3——载荷调整螺丝; 4——载荷调整弹簧; 5——机壳; 6——满度调整螺丝; 7——锁紧螺母; 8——压头; 9——撑脚。 5 试样要求

5.1 试样上下表面应光滑平整,没有缺陷及机械损伤。 5.2 试样厚度不小于1.5mm。试样大小应满足任一压点到试样边缘以及压点与压点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3mm。试样尺寸测量精确到0.01mm。 5.3试样如有需要可进行机加工,加工后的试样应在适宜的条件下及时进行干燥处理。 6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要满足GB/T 1446。 7仪器校准 7.1 满刻度校准 7.1.1检查指示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点,若在一格以内可不予调整。 7.1.2将硬度计放在平板玻璃上,加压于机壳上,使压头被迫全部退回到满度调整螺丝孔内,此时表头读数应为100,即满刻度。 7.1.3若检查满度不是100,须进行调整。 a)打开机壳; b)松开下部的锁紧螺母; c)旋动满度调整螺丝,直至满度符合100为止。 7.2 示值校准 7.2.1经满刻度校准后,测试硬度计附带的两块高、低标准硬度片测得的读数应在硬度片标准值的范围内。 注:硬度片必须使用刻有标准值的一面。 7.2.2若测量值与标准值不符,可旋动带有十字槽的载荷调整螺丝。 7.2.3示值调好后不必重新检验满刻度偏差。 7.3 更换压头 7.3.1对于压头折断或损坏的硬度计,必须更换压头。 7.3.2更换压头后,硬度计必须重新进行满刻度和示值校准。 8 试验步骤 7.2.1 试验前应先将试样在试验室标准环境条件下放置24h。 7.2.2观察试样是否有肉眼可见的缺陷及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存在问题应当终止试验,重新取样。 7.2.3用标准硬度片对仪器进行校准(具体见7)。 7.2.4将试样放置在坚硬稳固的支撑面上,曲面试样应注意防止由于测试压力可能造成的弯曲和变形。 7.2.5将压头套筒垂直置于试样被测表面上,撑脚置于同一表面或者有相同高度的其他固体材料上。 7.2.6用手握住硬度计机壳,迅速向下均匀施加压力,直至刻度盘的读数达最大值,记录该数值。 注:当压头和被测表面接触时应避免滑动和摩擦,试验力应保持3~5s后再进行读数。 7.2.7试验结束后应观察试样背面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如有变形重新取样再进行试验。 7.2.8巴柯尔硬测试次数见表1。

在线考试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结合测试计划预先的规定对所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进行物理和逻辑上的全面测试,找出其中存在的编码和页面风格等存留的错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同时也将系统的精确度提升为最大。 1.2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 伴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教学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在线考试系统也得到了当今远程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考试是考察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无纸化的考卷,考试的随时性,随地性,这些特点都是研究并开发网络考试系统主要的原因,

环氧树脂开题报告-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邻苯二甲酸二缩水型环氧树脂的合成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环氧树脂通常是在呈液态状态下使用的,经常温或加热进行固化,达到最终的使用目的,作为一种液态体系的环氧树脂具有在固化反应过程中收缩率小,其固化物的粘接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以及机械性能优良的特点,是热固性树脂中应用量最大的一个品种。缺点是耐候性和韧性差,限制了它的使用。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以及耐化学腐蚀性能, 是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重要基体之一[ 1~ 4]。环氧树脂按化学结构可大致分为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酯类、缩水甘油胺类、脂环族环氧树脂环氧化烯烃类,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环氧树脂(如海因环氧树脂,酰亚胺环氧树脂等),含无机元素等的其他环氧树脂,(如有机硅环氧树脂以及有机钛环氧树脂等)。其中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的品种很多,但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是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和四氢邻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及六氢邻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极性较强的缩水甘油酯键,除含有环氧树脂的通性以外,还具有粘度小、工艺性好、反应活性大、相容性好、粘接强度高、电绝缘性好,良好的耐超低温性、表面光泽度及透光性、耐候性好等特性。可制成性能优良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光固化性和厌氧粘结剂,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稀释剂[5-10]。邻苯二甲酸酐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它是制造增塑剂、聚脂树脂和醇酸树酯的主要原料,还可用于生产医药、染料中间体、涂料、农药、糖精等产品的生产[11]。以苯酐为原料合成的环氧树脂已有一些报道[12-15] 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的品种较多,但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是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和四氢邻苯二甲缩水甘油酯及六氢邻苯二甲酸缩水甘油酯。这类环氧树脂的分子中含有极性较强的缩水甘油酯键,因此与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相比较,其反应活性大,粘接强度高,可由胺类,酸酐类及咪唑类固化剂固化。 (1)粘度小,工艺性好。如711环氧树脂的黏度仅为E-51环氧树脂黏度的1/30-1/20因而工艺性好,可用于浇注,包封,也可用作活性稀释剂。 (2)反应活性大。可用三乙烯四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六氢苯酐为固化剂时凝胶时间只有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一半左右。 (3)与其它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好,可改进普通环氧树脂的性能。 (4)粘接性强多高,如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S -508)比双酚A缩水甘油醚(E-828)的剪切强度(Fe-Fe)高出约50%左右,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好。

环氧树脂配置讲义

校讲义 《水声换能器设计与制作工艺》 实验指导书 水声工程学院 王文芝

目录 1.实验一压电瓷材料主要参数测试 (1) 2.实验二环氧树脂粘结与灌封工艺实验 (4) 3.实验三薄壁圆管换能器的制作 (6) 4.实验四复合棒换能器的制作 (10) 5.实验五聚氨酯橡胶的灌封工艺 (13) 6.实验六薄圆片径向振动换能器的制作 (15) 7.实验七薄长片长度振动换能器的设计与制作 (18) 8.实验八水声换能器电声性能参数测量实验 (20) 9.实验九氯丁橡胶硫化工艺实验 (26) 10.实验十超声应用实验 (27)

实验一、压电瓷材料主要参数测试 一、实验目的:掌握压电瓷材料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了解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容: 1.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 2.用“谐振-反谐振”法测试PZT-4、PZT-5的主要参数; 3.电容电桥测量T C ,δtg ; 4.用NW1232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1,,m n m f f f ; 5.用ZJ-3A 型准静态33d 测量仪测量各元件的33d 值。 三、实验仪器: 信号源 GFG ——8250A 一台 毫伏表 DF2175 二台 π型网络转接器 自制 一个 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 NW1232 一台 准静态33d 测量仪 ZJ-3A 一台 电容电桥 一台 四、实验原理:通过“谐振-反谐振”方法,测试压电瓷材料的串联谐振频率s f 、并联谐振频率1s p f f 及等,计算出各主要参数。 实验仪器:

五、仪器连接: 六:实验方法: 1.按图连接好仪器。 2.打开仪器开关,将样品夹到夹持架两顶尖处,注意夹持力要尽量小,以样品不掉下来即可,夹持点应选在样品的中心处。 3.调节输入电压,测量薄圆片和薄长条片材料时,使V=1V ,测量长圆柱试样时,使V=3V 。 4.调节信号频率,按测量参数的需要测出试样的1,,m n m f f f ,测量1,m m f f 时,将转接器开关拨到2T R ,测量n f 时将转接器开关拨到3T R ,注意观察输出电压,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一个峰值时,此时的信号频率即为m f ,继续调节输入信号频率,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一个谷值时,此时频率为n f ,当输出电压出现第二个峰值时,此时的输入信号频率为1m f 。 5.用NW1232低频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1,,m n m f f f 时,选扫频方式为“线性”,检波方式为“线性”,调节扫频宽度可观测到频率特性曲线,再将扫频方式改为“手动”,可在相应位置测出1,,m n m f f f 。 6.ZJ-3A 静态33d 测量仪使用方法见附页。 七、实验步骤: 1、用薄圆片试样(PZT-4,PZT-5二种)测试材料的δεσtg k T p ,,,33 2、用薄长方片试样(PZT-4,PZT-5二种)测试材料的3111 31),(,d Y S k E

环氧树脂固化剂认可规范

1、目的 制定环氧树脂、固化剂认可规范,使环氧树脂、固化剂在认可过程中有章可循。 2、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用到的所有环氧树脂、固化剂。 3、职责 参照《材料认可程序》执行。 4、定义 环氧树脂:指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良的粘性强度,介电性能好,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好等特点。剂:能使环氧树脂发挥特性的一种化学溶剂。化固5、料商送样数量及所附资料要求: 5.1认可数量规定: 5.1.1封灌型送样要求:环氧树脂8公斤、固化剂2公斤。 5.1.2涂覆型送样要求:环氧树脂、固化剂各5公斤。 5.2须附资料要求: 5.2.1样品规格书需提供资料三份 5.2.2环保证书需提供资料一份 5.2.3材料成份表需提供资料一份 5.2.4安规证书需提供资料一份 5.2.5产品出厂检验报告需提供资料一份 6、环氧树脂、固化剂检验项目规定: 6.1资料及样品数量核对; 6.2环保及安规证书核对; 6.3环氧树脂、固化剂来样外观检查; 6.4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后的性能检查; 6.5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后硬度检测; 6.6环氧树脂、固化剂阻燃性试验; 6.7低温储存试验; 6.8环氧树脂、固化剂垂直燃烧试验。 注:以上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另CALL板单有特殊要求的项目,认可时按CALL板单进行检验。 7、环氧树脂、固化剂检验细则规定: 7.1确认来料:根据CALL板单确定来料样品是否与CALL板单要求相符。 7.2确认资料:所附资料须齐全,并能与来料样品相符,相关证书可根据证书编号在网上查询,以验证证书真伪。 7.3确认样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按公司环保要求进行确认。 7.4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前外观检查<目视> 7.4.1封灌型:环氧树脂为黑色,固化剂为琥珀色。 7.4.2涂覆型:环氧树脂为透明色,固化剂为琥珀色。 7.5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后的性能检查: 7.5.1封灌型环氧树脂试验: 7.5.1.1试验产品<用环形变压器、电源变压器进行试验> 7.5.1.2试验数量:20PCS。

在线考试系统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薛靖峰学号:1009034122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MIS”在线考试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苏贵影 2014年3月 06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克萨斯等十个州创建各州以及各高等院校相互认可的学位证书以及相应的教学体系,从而正式拉开网络远程考试的序幕。著名的考试机构有美国思而文学习系统有限公司。它是一家从事教育和计算机化考试服务的专业公司,在世界的6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200多个考试中心,可用25种语言提供近百个不同类型,一千多种考试,每年全球参加计算机化考试的人数约400万。当今大部分的授证机构均委托思而文公司为其进行测试、评估。最出名的网络教育案例,当属美国政府举办的TOFEL考试[4],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TOFEL培训与考试,大大减少了美国政府对于此项考试的开支,并能更快速、准确地为期望进入美国学习的学生服务。目前美国约有80所大学允许学生通过网络考试获得学位,另外,加拿大、英国等其它西方国家也在大力开展网络考试系统。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突飞猛进相比,国内的计算机考试技术研究工作开展的相对较晚,但国内在网络远程教学研究工作发展相当迅速。目前各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己陆续在网上设立了自己的考试系统,并开展相关研究。国家信息产业部也开发了办公自动化证书CEAC远程考试系统、红旗Linux远程考试系统[5]。 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考察和试用,我们发现它们具备以下特点[6]:(1)C/S 结构和B/S结构并存,但基本都可以在网络上使用;(2)大都提供自动组卷和自动评卷功能,但水平参差不齐;(3)考核软件使用仿真模拟环境和调用真实环境两者都有;(4)均采用了开放式试题库,扩充比较容易;(5)对题库的分析管理部分都比较重,都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 三、本课题相关理论综述 考试使用计算机的尝试是从计算机类考试开始的,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多项全国计算机考试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测试。1991 年开始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1994年起开始的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主办、教育部批准的非计算机专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7]。这些使用计算机的考试旨在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使用能力,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虽然它们适用的系统经历了几次升级,考试的内容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但基本的考试形式一直延用至今。另外,人事系统为评定职称开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财务系统推出的会计电算化考试等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使用计算机进行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次飞跃,在考试中计算机取代了纸和笔,引

在线考试系统可行性报告

在线考试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一.引言 (4) 二.关键字 (5) 三.摘要 (6) 四.系统概述 (7)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 (8) 1.1引言 (9) 1.1.1编写目的 (9) 1.1.2项目背景 (9) 1.1.3参考资料 (9) 1.1.4定义 (9) 1.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0) 1.2.1要求 (11) 1.2.2目标 (12) 1.2.3条件,假定和限制 (12) 1.2.4可行性研究方法 (12) 1.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13) 1.2.6评价尺度 (13) 1.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4) 1.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14) 1.3.2工作负荷 (14) 1.3.3人员 (14) 1.3.4局限性 (14) 1.4技术可行性分析 (14) 1.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14) 1.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15) 1.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15) 1.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15) 1.4.5技术可行性评价 (15)

1.5经济可行性分析 (15) 1.5.1资金支出 (15) 1.5.2效益 (15) 1.5.3收益/投资比 (15) 1.5.4投资回收期 (15) 1.5.5敏感性分析 (15) 1.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16) 1.6.1法律因素 (16) 1.6.2用户使用可行性 (16) 1.7其它可供选择的方案 (16) 1.7.1引进已有管理系统 (16) 1.8结论意见 (16)

软件工程实验 一.引言: 网络化教育代表了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建立在其上的远程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考试测试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正在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新的变革,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 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考试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Internet的开放性、分布性的特点和基于Internet的巨大的计算能力使得考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Internet的考试系统正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试卷组织、审定印制、传送收集、登记发放、评判归档各个环节缩小到一至两个环节,几乎屏蔽了所有人工直接干预考试活动的可能性,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时日、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线考试系统课题产生的背景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及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无纸化考试以避免传统手工考试的不足。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渗入了更多的技术环节,对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Internet/Intranet来实现网上考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实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教考分离以及考务工作的全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利用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力,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可以大规模的实行考试,实现考试的客观、公证性,自动化组卷、阅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传统考试要求老师刻试卷、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网络考试系统是传统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考试,加上Web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 二.关键字: 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维护。

rtv涂层检测报告

瑞典绝缘子RTV涂层跟踪检测报告 (第14年报告) Andreas Dernfalk 客户资料 1.1 版权保护:如果没有来自STRI AB 的书面同意,该报告内容以任何复印、发信等形式出版或复制都是不允许的。质量保证:该报告已根据STRI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校验和批准。该报告原件在STRI存档10年。 STRI AB 商业地址:www.stri.se V A T No.556314-821101 Box 707 Lyviksvagen 8 info@stri.se

在20世纪90年代初,旨在评估一批安装在瑞典的绝缘子所涂RTV涂层憎水性、性能和寿命的一个项目开始启动。所使用的涂料是由德国瓦克化学公司提供的Powersil 566。 所跟踪的绝缘子安装在哥特兰岛的Slite站、邻近Ringhals核电站的Lahall 站、哥德堡的Repeshall站、Degerfors的钢铁厂、基律纳(瑞典北部港口城市,是重要的采铁区中心)的LKAB以及Barseback核电站。根据IEC60816,所选择这些地点的污染等级为重污染至严重污染(Ⅲ到Ⅳ级)。这些绝缘子从安装到2000年进行了几次监测,这些监测结果见2001年发表的STRI报告中(即:第10年暨10年总结报告)。 除了安装在哥特兰岛的Slite站的绝缘子拆除退役之外,所有的绝缘子都在服役中。2006年春夏期间对这些绝缘子进行了新一轮评估。在此次监测时,这些绝缘子已经运行了9-14年。监测结果见本报告。 总的来说,所跟踪的绝缘子没有一个显现出这些涂层已经达到它们最大寿命的任何迹象。此外,没有观测到附着不牢或侵蚀等问题。在Barseback站的绝缘子上最初所见的涂层损伤,最后发现是维护和改造工作中的机械损伤所致。 从2000年的评估以来,这次监测也显示出涂层的憎水性有些微的变化。对绝缘子不同部位的憎水性测量(主体护套、伞裙的上沿和下沿,以及不同的朝向)显示,这些绝缘子的憎水性平均值在HC2-5范围之内。 此外,没有一个被涂绝缘子在跟踪测试期间发生任何闪络,而就在同一地方安装的没有涂层的陶瓷绝缘子却有闪络发生。 最后,根据全程跟踪测试期间的监测,其结论是,安装在瑞典污染地方的RTV 涂层的寿命超过14年。此外,由于没有观测到清晰的老化迹象,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些涂层将继续很好地运行许多年。 STRI AB 商业地址:www.stri.se V A T No.556314-821101 Box 707 Lyviksvagen 8 info@stri.se

在线考试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编写目的 结合测试计划预先的规定对所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进行物理和逻辑上的全面测试,找出其中存在的编码和页面风格等存留的错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同时也将系统的精确度提升为最大。 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 伴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教学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在线考试系统也得到了

环氧树脂施工工艺[详细]

环氧树脂地坪施工工法 1.前言 环氧树脂地坪涂料是用于工业厂房的地坪涂料。其基料为环氧树脂,整体无缝、平整亮丽、可达镜面效果、附着力强、柔韧性好、耐酸碱、防腐蚀、坚韧、耐磨、耐冲击;更加便于清洁、维护方便、造价低廉且施工快捷,使工作环境更加洁净,使用年限更加长久等优良特性。 环氧树脂地坪涂料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有环氧无溶剂自流平地坪漆系列、环氧无溶剂平涂地坪漆系列、环氧防静电地坪漆系列、环氧彩砂地坪漆系列、环氧磨石地坪漆系列、环氧防滑地坪漆系列、环氧水性地坪漆系列、环氧聚氨酯地坪系列(图层结构剖面图、特别适用的范围附后)等等,目前变电所常用的环氧无溶剂自流平地坪和平涂地坪漆,本文主要对上述两种环氧地坪的工法进行介绍。 2.工法特点 环氧树脂地坪在建筑物、构筑物地面基层施工结束后,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选择合适的环氧地坪的种类,按规定进行施工。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变电站主控制楼门厅、办公区、电缆层地面,配电装置室地面、踢脚线,以及台阶踏步等面XX省电力公司变电站装饰装修典型设计图册中有相关的规定。 4.作业材料与设备

4.1 基面处理设备 磨削机:装配金刚研磨刀,用于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打磨处理。 便携式磨削机:用于小面积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或边角部位打磨处理,亦可用于去除小面积的旧漆和油污层。 铣刨机:用于铣刨去除旧漆层、油污层等。 抛丸设备: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抛丸处理。 吸尘器:去除地面灰尘。 4.2 涂装用具 锯齿镘刀、钉鞋、钉子辊筒:锯齿镘刀用于镘涂自流平地坪涂料,然后用钉子辊筒辊压以释出膜内空气,对于局部涂装缺陷可在涂膜表干前穿钉鞋前往修复。 平底刮板:用于刮涂底漆、砂浆、腻子等稠厚地坪涂料,适合于紧贴地面刮涂。 辊筒与漆刷:质量优异、不掉毛的辊筒和刷子方能获得良好的外观,通常短毛辊筒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无空气喷涂机:用于喷涂施工地坪面漆,效率高,易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易控制涂料耗量;须根据涂料粘度及使用期选择喷泵和喷咀,以获得适合的流体压力和流量。通常电驱动或内燃机驱动的高压无气喷涂机因其良好的便携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附着力测试报告表格

附着力测试报告表格 篇一:油漆漆面附着力试验报告模板 漆面附着力试验报告 试验图片及试验结论 编制:审核:日期: 篇二:检验报告格式_ 第 1 页共 3 页 检验报告 检验结果汇总 1. 外观检验 2.物性检测 第 2 页共 3 页 日期:日期:日期: 第 3 页共 3 页 篇三: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 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

在线考试系统项目报告

在线考试系统项目报告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1.1概念分析 (4) 1.1.1管理员需求分析 (4) 1.1.2 学生需求分析 (5) 1.1.3教师需求分析 (5) 1.2系统分析 (5) 1.3功能分析 (7) 1.3.1功能模块图设计 (7) 1.4.1学生用例图设计 (7) 1.4.2教师用例图设计 (8) 第二章系统设计 (8) 2.1总体时序图设计 (8) 2.2数据库设计 (9) 2.2.1试卷类型表设计 (9) 2.2.2试题表设计 (9) 2.2.3试题内容表设计 (9) 2.2.4试卷表设计 (10) 2.2.5试卷详情表设计 (10) 2.2.6试卷分值表设计 (10) 2.2.7考生答卷表设计 (11) 2.2.8考生答卷详情表设计 (11) 2.3表见关系设计 (12) 2.3.1试题 (12) 2.3.2章节试题统计 (12) 2.3.3试卷 (13) 2.3.4试卷详细 (13) 2.3.5试卷考题详细 (14) 2.3.6考卷列表 (14) 第三章程序设计 (14) 3.1在线考试系统后台程序实现 (15) 3.1.1母版页设计 (15) 3.1.2后台题库添加页面设计 (15) 3.1.3后台题库管理页面设计 (16) 3.1.4后台试卷生成 (17) 3.1.5后台试卷详情查看页面 (17) 3.1.6后台试卷管理页面 (18)

3.2在线考试系统前台程序实现 (18) 3.2.1试卷列表页面设计 (18) 3.2.2前台考试页面设计 (19) 第四章编码设计 (19) 4.1试卷详情的编码 (19) 4.2题库管理的编码 (21) 第五章编码测试 (23) 5.1页面测试 (23) 5.2数据表测试 (23) 第六章部署维护 (25) 6.1创建Windows安装程序包部署Web应用程序 (25) 6.2 Web.config 配置 (29)

无纸化在线考试系统开题报告软件专业

实习报告 1选题意义及来源 随着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实现网上考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考试,对于客观题可由计算机来完成阅卷,大大减少了教师的阅卷的工作量。 目前网上无纸化考试系统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传统的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新型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所谓C/S模式,即数据库(比如试题库)内容存放在远程的服务器上,在客户端安装相应软件,C/S结构虽然在技术上比较成熟,但该结构的程序往往只局限在小型的局域网内部,不利于扩展。而且当用户量比较多的时候,每台客户机上面都需要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使得维护工作变得很繁重。同时,由于应用程序直接安装在客户端,客户机与数据库频繁的交换数据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而与传统的C/S模式相比较,B/S模式将应用逻辑与用户界面和数据访问相分离,是系统的维护变得简单(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同时简化了客户端的功能,用户只需要浏览器即可使用此考试系统,更适宜在Internet上进行考试。 传统考试要求老师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大量的在线考试系统。它应用JSP等网络软件开发工具进行研发,并充分利用了B/S结构的特点,其功能目标是实现将现有的纸张答题式考试向基于Internet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转变,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允许系统管理员对试题库进行管理与开发,有效地保证了题库的时效性。 2.国内外发展情况 无纸化考试,是计算机考试的通俗说法,它是一种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合格证(单)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考试模式。考试的主要使用工具不再是传统的纸和笔,而是以电脑为代表的各种考试终端,是随着现代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考试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考试委员会着手进行计算机模拟考试的研究工作,并于1983年编制出有效的模拟考试系统,当时的名称是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1990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十个州联合创建了各州以及各高等院校相互认可的学位证书以

耐高温环氧树脂胶(AB胶)可靠性分析报告

KEDA MAGNETOELECTRICITY 合金磁粉芯电气性能检测. Technical Report 1.目的:针对双组份环氧树脂胶(AB胶)的可靠性分析. 2.测试项目: 1、高温热老化后的环氧树脂胶粘接强度、抗冲击强度变化分析。 2、高低温冲击后的环氧树脂胶粘接强度、抗冲击强度变化分析。 3.测试仪器设备: HY-939C电脑式单柱万能材料试验机 GDW-50高低温试验箱 4.测试示意图: 粘接强度测试抗冲击强度测试5.测试条件: 粘接强度测试U型磁芯尺寸:

抗冲击强度测试 方块磁芯尺寸: 高温热老化测试条件: 高低温冲击测试条件: 6、测试结果: 6.1高温热老化后粘接强度变化: 样品序号 热老化前(kgf/cm2) 热老化后(kgf/cm2) 1>25>272>27>253>26>264>27>285>28>276>27>267>26>258>25>269>28>2710 >26 > 28 1粘接厚度:0.1mm-0.3mm 2.测试数量:热老化前、后各10pcs 3.测试拉力/冲击速率:400mm/min 3.老化温度&时间:200℃168Hours 1粘接厚度:0.1mm-0.3mm 2.测试数量:高低温冲击前、后各10pcs 3.测试冲击速率:400mm/min 3.冲击温度&时间:-40℃@50%cycle time ~200℃@50%cycle time Cycle time:1hour Cycles:100

6.2高温热老化后抗冲击强度变化: 样品序号热老化前(kgf)热老化后(kgf)177.678.1 275.275.5 378.473.5 479.575.7 572.576.9 674.678.4 777.376.4 875.374.6 977.874.5 1074.576.5 6.3高低温冲击后抗冲击强度变化: 样品序号高低温冲击前(kgf/cm2)高低温冲击前(kgf/cm2)1>27>27 2>27>28 3>25>25 4>26>26 5>27>26 6>28>27 7>27>27 8>26>26 9>27>26 10>26>27 6.4高低温冲击后抗冲击强度变化: 样品序号高低温冲击前(kgf)高低温冲击后(kgf)177.576.1 276.476.3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2017-2018学年第2学期 题目:在线考试系统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501班 学号:20151103107 姓名:胡建东 时间:2017.06.20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背景及课题来源 (1) 1.2目的和意义 (1) 第2章可行性分析 (2) 2.1技术可行性 (2) 2.2经济可行性 (2) 2.3社会可行性 (2) 第3章需求分析 (3) 3.1性能需求 (3) 3.1.1准确性和及时性 (3) 3.1.2主存储量 (3) 3.1.3安全性 (3) 3.1.4出错处理需求 (3) 3.1.5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3) 3.2功能需求 (3) 3.2.1界面需求 (3) 3.2.2试卷管理 (4) 3.2.3题库管理 (4) 3.2.4阅卷管理 (4) 3.2.5成绩管理 (4) 3.2.6学生管理 (4) 3.2.7考试管理 (4) 3.3数据流图 (5) 3.4数据字典 (5) 第4章总体设计 (11) 4.1功能结构图 (11) 4.1.1学生考试系统功能结构图 (11) 4.2数据库设计 (11) 4.2.1概念模型设计 (11) 4.2.2逻辑设计 (12) 4.2.3物理结构设计 (12) 第5章软件测试与分析 (15) 5.1功能测试 (15) 5.1.1介绍 (15) 5.1.2目的 (15) 5.2测试用例 (16) 5.2.1用户登录测试 (16) 5.2.2在线考试测试用例 (16) 5.2.3生成试卷测试用例 (16) 5.2.4阅卷评分测试用例: (17) 5.2.5更改题库测试用例: (17) 5.3性能测试 (18)

环氧树脂施工工艺

环氧树脂地坪施工工法1.前言 环氧树脂地坪涂料是用于工业厂房的地坪涂料。其基料为环氧树脂,整体无缝、平整亮丽、可达镜面效果、附着力强、柔韧性好、耐酸碱、防腐蚀、坚韧、耐磨、耐冲击;更加便于清洁、维护方便、造价低廉且施工快捷,使工作环境更加洁净,使用年限更加长久等优良特性。 环氧树脂地坪涂料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有环氧无溶剂自流平地坪漆系列、环氧无溶剂平涂地坪漆系列、环氧防静电地坪漆系列、环氧彩砂地坪漆系列、环氧磨石地坪漆系列、环氧防滑地坪漆系列、环氧水性地坪漆系列、环氧聚氨酯地坪系列(图层结构剖面图、特别适用的范围附后)等等,目前变电所常用的环氧无溶剂自流平地坪和平涂地坪漆,本文主要对上述两种环氧地坪的工法进行介绍。 2.工法特点 环氧树脂地坪在建筑物、构筑物地面基层施工结束后,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选择合适的环氧地坪的种类,按规定进行施工。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变电站主控制楼门厅、办公区、电缆层地面,配电装置室地面、踢脚线,以及台阶踏步等面层,省电力公司变电站装饰装修典型设计图册中有相关的规定。 4.作业材料与设备 4.1 基面处理设备

磨削机:装配金刚研磨刀,用于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打磨处理。 便携式磨削机:用于小面积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或边角部位打磨处理,亦可用于去除小面积的旧漆和油污层。 铣刨机:用于铣刨去除旧漆层、油污层等。 抛丸设备: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水磨石、硬化耐磨地面、大理石等基材表面抛丸处理。 吸尘器:去除地面灰尘。 4.2 涂装用具 锯齿镘刀、钉鞋、钉子辊筒:锯齿镘刀用于镘涂自流平地坪涂料,然后用钉子辊筒辊压以释出膜内空气,对于局部涂装缺陷可在涂膜表干前穿钉鞋前往修复。 平底刮板:用于刮涂底漆、砂浆、腻子等稠厚地坪涂料,适合于紧贴地面刮涂。 辊筒与漆刷:质量优异、不掉毛的辊筒和刷子方能获得良好的外观,通常短毛辊筒具有更好的操作性。 无空气喷涂机:用于喷涂施工地坪面漆,效率高,易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易控制涂料耗量;须根据涂料粘度及使用期选择喷泵和喷咀,以获得适合的流体压力和流量。通常电驱动或内燃机驱动的高压无气喷涂机因其良好的便携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空气喷涂设备: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空气喷枪,可用于喷涂施工低粘

java在线考试系统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之网络编程 题目 java课程在线考试系统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年1月12日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 背景 (3) 第二章系统总的概述 (4) 2.1 系统的目标 (4) 第三章功能需求 (4) 3.1主要用户类型以及系统功能模块 (4) 3.2数据库的流程图 (5) 3.3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6) 3.4故障处理要求 (6) 第四章运行环境要求 (7) 4.1 硬件及软件设备的要求 (7) 4.2开发工具 (7) 第五章项目总结 (7)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内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于此网络化教育代表了应试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远程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考试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的开放性、分布性的特点和基于Internet的巨大的计算能力使得考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在线考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试卷组织、审定印制、收集、登记发放、评判归档各个环节缩小到一至两个环节,几乎屏蔽了所有人工直接干预考试活动的可能性,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增加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传统的考试方式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在线考试系统项目的产生:是当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建设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资源实现网络化考试以避免传统笔试考试的不足。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渗入了更多的技术环节,对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Internet来实现网上考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实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远程教育和在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