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法14幅欣赏

名家书法14幅欣赏

名家书法14幅欣赏

中国书法,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形式,被誉为“国

画中的诗歌、音乐中的舞蹈”。

首先请欣赏明代名家顾恺之的《九成图》,这是一幅运笔大致、大气

蓬勃的书法精品。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清代名家王铎的《行书千字文》,这幅作品精神遒健、刚健有力,颇为雄浑。而另一位清代名家

文徵明的《与朱文公书》,则是典雅深邃,端庄大气。

此外,清代杨春霖的《秋日别园书》笔意清逸,墨色淡雅,格调高远;清代张瑞芳的《草堂题款》则是书法秀丽、细腻优美,意境深刻。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宋代名家米芾的《行书自然楼记》,这幅作品用

笔圆劲有力,风姿飘逸,是一件闻名古今的经典杰作。另外,清代黄

宾虹的《书谱》则是行草体书法中的经典之作,用笔遒劲有力,自由

自在,充满了诗情画意。

还有,唐代怀素的《楷书千字文》反映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成就,用笔

凝重、遒劲、端庄,展示出了他的气质和超一流的能力。

不仅如此,赵孟頫的《多宝塔碑》,赵之谦的《橘石图》,王羲之的《兰亭序》、《蘭亭序》,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

最后,我们要欣赏的则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吴一叶的《行书倪文正公碑》。这是他晚年创作的一件佳作,字形大气雄浑,气势磅礴,极具艺术价值。

总之,这14幅名家书法作品,每一幅都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髓,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也寄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沉淀。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1.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 ★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 3.颜真卿书法 ★《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 兰竹圣手书画怪杰。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为人恃才傲物。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刘墉 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6.唐伯虎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书法名家辈出,他们在汲取古人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引领近代书坛风骚,下面给大家分享近代20位书法名家的楷书,以飨读者! 1 于右任草书名世的魏碑大家

于右任楷书《曾孟鸣碑》 于右任书法早年致力于魏碑,中年后精研草书,沉雄其本,飘逸其形,逐渐形成气势磅礴、自由烂漫的独特书风。他的对联作品,更把这种书风演绎到了极致。 2 张大千但因画名太响,书名终为之所掩

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四川内江人。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一生多富传奇色彩。早岁即有艺名。享高寿。富可敌国。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 3 李叔同入世的楷书,出世的佛法

李叔同楷书五言联 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很多。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前与出家后。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他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为主。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 4 陆维钊碑帖结合的楷书大家 陆维钊临《石门铭》

北宋米芾书法十四帖欣赏

北宋米芾书法十四帖欣赏 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米芾一个恪守法度却潇散奔放的人,一个高雅清新却痛快淋漓的人,米芾肆意游走笔尖,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全然飘逸、气势豪迈,险而不怪,奇正相生,千古唯有此人。看完这14帖,你不爱他都难…1、米芾《陈揽帖》,纸本,行书,纵25.9厘米*横20.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昨日陈揽戢戢之胜,鹿得鹿宜。俟之,已约束后生同人,莫不用烦他人也。轸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缘面见,欲罄绅区区也。芾顿首再拜。2、米芾《丹阳帖》(翰牍九帖之六)纸本,行草书,纵23.5厘米,横22.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译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此帖所致为米芾之友人。此友人乃《适意帖》中“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之“吾友”。《丹阳帖》,《书法大辞典》称为《丹阳帖》;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称为《换玉笔架书》。此米芾“翰牍九帖”之一,此尺牍的书法风格,正是在追求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人书札作风。米芾名其居为“宝晋斋”,十分仰慕的正是晋人风流。他研习二王甚勤,尤其《蜀素帖》,后半部全从右军《兰亭》中来。但他最为倾心的是“破体”的小王,故《海岳名言》有谓:“子敬天

真超越,岂父可比也。”落笔痛快,气势开张,英俊豪迈,更契合于米芾的性格。《丹阳帖》的写法就和献之笔札相近。但是,既经“重法”的唐代,提按已是普遍的笔法,兼之米芾个性强烈,字势愈加跌宕,用笔更形起落,牵丝显露,出锋锐利,真是“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大胆而泼辣,尺素之间亦使出了浑身解数.这与二王的散淡就有了距离.米芾毕竟还是米芾,米字到底还是米字,他能著名书史,开宗立派,不是 没有缘由的。3、米芾《甘露帖》,纸本,行书,纵35.5厘米,横50.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再启。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闲堂、漾月、佳丽亭在其后,临运河之阔水。东则月台,西乃西山,故宝晋斋之西为致爽轩。环居桐柳椿杉百十本,以药植之,今十年,皆垂荫一亩,真一亩之居也。四月末,上皇山樵以异石告,遂视之。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制在淮山一品之上。百夫运致宝晋桐杉之间。五月望,甘露满石次,林木焦苇莫不沾,洁白如玉珠。郡中图去,至今未止。云欲上,既不请,亦不止也。芾顿首再拜。4、米芾《烝徒帖》纸本行书纵29.9厘米横31.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5、米芾《知府帖》(又称《长者帖》),纸本,行书,纵29.8厘

当代名家书法欣赏,看我中华五千年不一样的书法美!

【导读】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小单元,又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汉字的创造、使用、演变、发展和无穷组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流光溢彩,造就了五千年一以贯之的中华文明。 一部中国书法史,是一部汉字的演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形象的中国文化史。中国书法,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和缩影。中国书法之美,源于中国汉字之美。汉字和书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字因书法而有无限生动的形式之美,书法因汉字而有着无比丰富的内涵之美。 在众多流芳百世、承载人类文明的书法中,有人选择篆书书法的凝重圆润,有人喜欢隶书书法的古朴率真,有人欣赏魏碑的遒劲浑厚,有人效法楷书书法的端庄严谨,有人心悦行书书法的流畅温和,有人追求草书书法的自由豪放,有人崇拜甲骨文的古拙简约……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几幅作品感受一下不同书体的书法美。 楷书书法之美——是正大光明、仪态万方的包容之美。 田英章亲传弟子孔德文楷书书法《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孔德文,河北人,自幼对书法情有独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有着深厚情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沧州市分会会员,世界孔子易学学会会员。学生时代的孔德文,就随父亲练习毛笔书法,并小有成就,后经楷书大家田英章大师点拨,并成为田英章入室弟子,多年来临池不辍,潜心研习,作品也在不断完善中逐渐得到业内人士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认可。 孔德文的楷书书法作品,用笔精严,一丝不苟,巧密精思,端庄匀称,以工整为法,以功力见胜,以熟练为能,以尖度为尚,从而表现出一种端庄严肃的意境,具有深厚的艺术效果和收藏价值。 草书书法之美——是灵动流畅、千姿百态的变化之美。 毛泽东诗词书法石开草书书法作品《清平乐六盘山》【作品来源:易从网】石开(别署鲁人石开),原名张佩华,1946年生,山东人氏,书画世家,从事教育及书画创作四十余年,在书法创作上对草书、工隶书有着很深的造诣。现为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系文化部评定的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国礼书画家。 细品石开书法可感受到其书法章法行气连绵不断,笔势流畅,过渡自然,断与连相生相合,笔断意连,一气呵成;节奏控制犹如弹钢琴,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急切,时而舒缓,而节奏的变化有时体现在字串中,有时体现在黑色变化中,有时体现在通篇之中,让人视觉感官到一幅作品有高潮部分,以打动人的内心,紧扣其心弦,心随作品点线、运动轨迹产生共鸣,情绪随之起伏跌宕,仿佛体验石开创作草书书法时的状态,因此,石开老师创作的草书书法堪称经典大作,收藏价值极高。 隶书书法之美——是厚重凝聚、庄严典雅的宁静之美。 中国书画院会员于国光隶书书法作品《宁静致远》【作品来源:易从网】于国光:字润波,号东门客,是隶书名家刘炳森亲传弟子,1963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画院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名人书画院理事,神州博古书画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英杰国际交流中心艺术顾问。

书法名家书法作品大全

书法名家书法作品大全 中国书法是汉字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众多的书法家中,有一些书法大家,他们以卓越的才华和精湛的技艺,创造了众多优美的书法作品,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价值。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著名的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 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他的书法以清、劲、雅、正为特点,为后世书法家所推崇和学习。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兰亭集序》,这是他在东晋时任太尉时所书写的赐宴诗序,其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温馨的人情味,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以遒劲有力、气魄宏伟以及结体工整美观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是《祭侄文稿》,这是颜真卿为祭奉其侄之文章所书写的,整篇文章流畅舒展、豪放自如,堪称书法与文学双重升华的最高境界之一。 柳公权:《玄秘塔碑》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受到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影响,独具一格,其书法作品形态多姿,气度沉雄,气势磅礴。他的代表作品是《玄秘塔碑》,是柳公权于唐德宗贞元二

十四年所题写的镌刻碑文,这篇碑文内容丰富,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褚遂良:《太和殿颂》 褚遂良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以遒劲有力、工整有序而著称,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代表作品是《太和殿颂》,是唐太宗赐给李白的颂词,这篇颂词文辞华丽,接近饱满,并运用了多种书法技法,显示了褚遂良的卓越技艺和非凡才华。 米芾:《赤壁怀古》 米芾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有着鲜明的个性。他的代表作品是《赤壁怀古》,是米芾用楷书写成的一篇文章,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个性魅力,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 以上是几位著名的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每一位书法名家都有自己独具的风格和特点,他们创作的书法作品独具魅力,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人民的共同情感。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对后世的书法创作和审美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迪。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一.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中文名: 王羲之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303年,一作321年 逝世日期: 公元361年,一作379年 主要成就: 书法 代表作品: 《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所处时代: 东晋 称号: 书圣 1.人物简介 王羲之他出身于名门 望族(琅琊王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 。14岁时,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南京市),与陈郡谢家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公元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 在《王羲之集》中,有一则《临川帖》:“不得临川问,悬心不可言。子嵩之子来,数有使,冀因得问示之。”表达了对临川的牵挂情怀。他在临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墨池”精神,一直鼓舞着临川学子。 2.作品风格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 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 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有关于他的成语有:入木三分……

名人书法最佳作品大全

名人书法最佳作品大全 引言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许多名人都以其卓越的书法才华闻名于世,他们创作的作品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推崇的对象。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名人书法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带领读者领略名人书法最佳作品的魅力。 一、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以行草字体著称,其作品兼具秀丽与豪放之美。 代表作品:《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这幅长卷描绘了王羲之在兰亭宴会上写下《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情景。王羲之运用了流畅自如、遒劲有力的行草字体,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怀素 怀素(737年-799年),唐代著名书法家,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他擅长行书和草书,作品独特而富有个性。 代表作品:《赤壁赋》 怀素的《赤壁赋》是一幅以行草字体书写的作品,以曹操与刘备在赤壁之战中的故事为题材。这幅作品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字迹奔放而有力,展现了怀素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米黄”。他擅长楷书和行书,其作品以雄浑大气、遒劲有力而闻名。

代表作品:《扬州八怪图卷》 《扬州八怪图卷》是米芾创作的一幅卷轴画,在画中他还加入了自己的行草字体。这幅作品既展现了米芾对于绘画艺术的造诣,又展示了他出色的书法技巧。 四、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黄草”。他以草书和隶书著称,其作品充满了个人的情感和艺术表达。 代表作品:《寒食帖》 《寒食帖》是黄庭坚创作的一幅行书作品,以寒食节为题材。这幅作品以独特的笔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黄庭坚的文人气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书法家,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个性化和自由奔放的艺术家之一。他擅长楷书和行书,作品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临颜真卿碑》 赵孟頫的《临颜真卿碑》是一幅以行草字体书写的作品,以唐代书法名家颜真卿的碑文为题材。这幅作品字迹流畅自如、气势恢宏,展现了赵孟頫个人独特的书法风格。 六、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明代著名书法家,他以楷书和行书见长,作品充满了艺术创新和个人风格。 代表作品:《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文徵明创作的一幅行草字体作品,以祭奠侄子的文章为题材。这幅作品以独特的笔法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文徵明个人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华世奎朱子家训书法欣赏

华世奎朱子家训书法欣赏 华世奎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他擅长书法,作品多次在展览中获奖。朱子家训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家庭伦理道德的宝典。华世奎以此 为题材,创作了多幅此题材书法作品。下面是这些作品的欣赏。 1.《朱子家训图》 这幅作品是华世奎用隶书体书写的,整体布局简洁大方,线条流畅, 自然舒展。书法锋利,构造精练,字体工整,每一笔都非常有力,寓 意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2.《朱子家训题跋》 这幅作品书法使用楷书体,整体布局朴素大方,笔画粗犷,有一种自信、有力和清晰的风格。文字排列整齐,字迹流畅,书法造诣深厚, 透露出文化艺术的精髓。 3.《家族盛德》 这幅作品是以家族为主题的书法作品,体现了华世奎对家族生活的深 刻思考。书法采用了草书的形式,线条清晰明快,孤峰断崖、波涛汹 涌的笔法,务实而大气。整幅作品凝聚了华世奎的人文情怀和艺术境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4.《家族美德》 这幅作品是华世奎以朱子家训为内容所创作的。书法中使用的是行书体,线条流畅,结构简练。仿佛读者对家族的美德做出一份坚定而感 人的宣言,这种力量是源于文化和艺术的交互发挥,是属于儒家文化 和中国书法的精华。 5.《繁文缛节》 这幅作品刻画了华世奎对中国传统文化“繁文缛节”的理解。书法中采 用了篆书体,形式独特,庄重沉稳,富有哲学性和文化内涵。整个作 品显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崇敬和理解,其书法技法也是华世奎 成就的又一篇佳作。 华世奎朱子家训书法作品充满了文化和思想内涵,创新性的风格,具 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实际意义。它们结合了文化与艺术、思想与审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代表。它们的创作让我们在欣赏之余,更能感 受到华世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_十大行书书法欣赏

中国书法十大行书_十大行书书法欣赏 我国诞生很多优秀的书法家,他们创作的书法作品都被人所称赞。其中十大行书书法作品就是经典。你知道中国书法十大行书有哪些吗?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中国书法十大行书,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书法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中国书法第一行书”。《兰亭序》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评“为中国书法第一行书”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在书写技巧上包含了无数变化之道,仅一个“之”字就有十余种写法,在传统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为样板。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 《兰亭序》不愧为博涉众美的经典之作,读其文、赏其书、品其趣,是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中国书法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一时河北诸郡迅速瓦解,惟颜真卿的平原郡高举义旗,起兵讨叛,被推为义军首领。时颜真卿的从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真卿联系,联合反叛。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设计杀死安禄山党羽、镇守土门(今河北井泾)要塞的李钦凑,夺回土门。一时形势好转。颜杲卿派长子颜泉

惠风和畅书法作品欣赏精选30幅

惠风和畅书法作品欣赏精选30幅惠风和畅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流畅舒展 而著称。今天,我们将欣赏并赏析他的30幅作品。 1. 《行书临字》:这是一幅非常传统的行书作品,用墨画简放自 然的笔法,展现了作者对书法的精湛技艺。 2. 《楷书临字》:这幅楷书作品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展示了作者 对楷书的理解。字体规范,布局合理,给人以简洁大气之感。 3. 《草书临字》:这幅草书作品以潇洒自然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 草书的独特理解。字迹深深浅浅,虽然草书本就是以潇洒自由为特点,但作者在细节处理上依然恪守规范,使整幅作品更加和谐。 4. 《隶书临字》:这幅隶书作品以方正、稳重的笔法表现了作者 对隶书的熟练掌握。字体方正,布局舒展,让人感受到文字的肃穆之美。 5. 《篆书临字》:这幅篆书作品以端庄、古拙的笔法表现了作者 对篆书的理解。字体粗犷,笔画简练,传递着千年文字的沧桑感。

简约的线条流畅展示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7. 《楷草行书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楷书、草书和行书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字体和线条展示了作者对书法技法的多样处理。 8. 《行草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行书和草书的特点,以 潇洒自然的笔法表现了作者对书法自由与规范的独特见解。 9. 《大篆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以粗犷大气的笔法表现了作者 对大篆的独特理解。字体硕大,笔画浑厚,给人以力量感和肃穆感。 10. 《小楷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以细腻精致的笔法展示了作 者对小楷的精湛技艺。字体工整,笔画细腻,给人以平和温婉之感。 11. 《行隶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行书和隶书的特点, 以流畅的线条和方正的字体展示了作者对书法严谨与自由的和谐结合。 12. 《草隶行书法联》:这幅联体作品结合了草书、隶书和行书 的特点,以潇洒自然、方正稳重的笔法展示了作者对书法多样性的处理。

中国历代名人名家书法精品欣赏

中国历代名人名家书法精品欣赏 中国历代名人名家书法精品欣赏 资料来源/网络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1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2 西晋陆机平复帖 东晋王羲之丧乱帖 3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 4 晋王珣伯远帖 5 东晋谢安中郎帖 6 南齐王僧虔万岁通天帖 7 唐欧阳询《季鹰帖》 8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唐颜真卿《刘中使帖》 9 唐

柳公权草书蒙诏帖 10 唐李阳冰小篆城隍庙碑 11 唐孙过庭书谱(局部) 唐孙过庭千字文(局部)12 唐李世民温泉铭(局部) 13 唐武则天升仙太子碑(碑额) 14 唐陆柬之文赋(局部) 15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16 唐李白上阳台帖 17 唐贺知章草书孝经(局部) 18 唐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19 唐怀素草书自叙帖(局部)怀素《自叙帖》局部20 唐杜牧张好好诗 21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22 五代徐铉今有私诚帖23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北宋苏轼次辩才韵诗帖北宋苏轼太虚诗帖 24 北宋黄庭坚松风阁 北宋黄庭坚晚年杰作《诸上座帖》 北宋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25 北宋米芾《蜀素帖》 北宋米芾《粮院帖》北宋米芾《淡墨秋山诗帖》26 北宋蔡襄虹县帖 北宋蔡襄离都帖27 宋代吴琚《急足帖》

28 宋代陆游跋《北齐校书图》 宋代陆游行书《尊眷帖》 29 南宋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南宋赵佶秾芳诗 南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局部)30 北宋李建中土母帖 31 北宋欧阳修致端明侍读尺牍32 范仲淹 33 北宋秦观摩诘辋川图跋 34 北宋蔡京节夫帖 35 南宋米友仁动止持福帖 36 北宋林逋松扇五诗卷(局部) 37 南宋岳飞书谢眺诗(局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