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电动自动控制门系统设计

轨道车辆电动自动控制门系统设计
轨道车辆电动自动控制门系统设计

长春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轨道车辆电动自动控制门系统设计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

指导教师XX

姓名XX

2016年6月日

指导教师签字:

2016年6月日评阅人签字:

2016年6月日

摘要

电动自动控制门系统是轨道交通车辆的重要部分之一,它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乘客的安全。目前国内的高铁动车组多数采用单翼塞拉门,地铁采用双翼对开门。国内常用的自动门主要是气动门,例如单翼气动塞拉门、双翼气动内藏式对开门,电动门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门系统,也逐渐被推广应用。

本次设计是轨道车辆电动自动门控制系统,采用光电漫反射开关作为传感器,通过接收器接收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当乘客反射回发射器发出的光线时,光电漫反射开关探测到的距离变少,光电漫反射开关立即发出开关信号,立即其转化为电讯号,进而传给单片机。驱动装置采用直流电机作为门。系统通过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使门自动打开,当乘客进门后使门自动关闭,并且通过光电漫反射开关检测防止夹人现象。本课题主要实现光电漫反射开关阻拦和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关键词:轨道车辆;自动门;AT89C51

Rail vehicle electric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Abstract

Electric automatic control door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rail transit vehicles, its reliabi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the passengers. At present most of the domestic high-speed rail EMU with single sliding plug door to open the door, the subway with double leaves sliding door. The automatic door is mainly pneumatic door, such as wing gas dynamic sliding plug door, aerodynamic wings built-in to open the door, electric door as a new type of automatic door system, is gradually being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Rail vehicle electric automatic door control system adopts photoelectric diffuse reflective switch as a sensor, the design,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receiver from the transmitter, when passengers reflected back to the transmitter to send out light, photoelectric diffuse reflective switch to detect the distance becomes less, photoelectric switch immediately issued a signal switch immediately its transforma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umber, and then transmitted to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driving device adopts a DC motor as a door. System through the MCU to control the DC motor, so that the door automatically open, after the passenger through door to automatically close the door, and through the photoelectric diffuse reflection switch detection to prevent the phenomenon of clamp people wounding. The main task of this paper is to realize the control system of photoelectric diffuse reflection switch blocking and AT89C51 based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Keywords: Automatic door rail vehicles;microcontroller;AT89C51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第二章方案论证 (6)

2.1 系统设计要求 (6)

2.2 系统方案论证 (6)

2.2.1 单片机选择论证 (8)

2.2.2 传感器选择论证 (8)

2.3 总体方案设计图 (11)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2)

3.1 电动自动门工作原理 (12)

3.2 系统原理框图 (12)

3.3 AT89C51单片机系统 (13)

3.3.1 单片机AT89C51各个引脚的作用 (15)

3.3.2 AT89C51主要特性 (16)

3.3.3 晶振电路设计 (16)

3.3.4 复位电路设计 (17)

3.3.5 报警显示电路设计 (18)

3.4 “看门狗”监控控制电路 (18)

3.5 RS-485通信 (19)

3.5.1 总线驱动器芯片SN75176 (19)

3.5.2 RS-485方式构成的多机通信原理 (20)

3.6 光电漫反射开关 (21)

3.7 BISS0001芯片介绍和典型电路 (22)

3.7.1 BISS0001的内部 (22)

3.7.2 BISS0001的特点 (23)

3.7.3 BISS0001管脚图 (23)

3.7.4 BISS0001管脚说明 (23)

3.7.5 BISS0001工作原理 (24)

3.8 电机控制单元设计 (26)

3.8.1 LM629的特点 (27)

3.8.2 LM629的引脚图及引脚功能 (27)

3.8.3 LM629的系统框图 (28)

3.9 直流电机驱动 (29)

3.9.1 LMD18200主要特性 (30)

3.9.2 LMD18200典型应用 (30)

3.9.3 LMD18200内部结构和引脚说明 (30)

3.9.4 LMD18200工作原理 (32)

第四章软件设计 (33)

4.1 系统软件结构 (33)

4.2 各部分程序设计 (33)

总结 (36)

致谢 (38)

附录1 程序清单 ..................................................................................................................... .40附录2 原理图 .. (46)

第一章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未来在不断的城镇化进程中,轨道交通装备都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据统计,尽管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但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还是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值,从2010年的1310亿欧元增长到2012年的1430亿欧元、2013年的1620亿欧元。未来,每年还将有3.4%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18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产值有望突破1900亿欧元。而从全球市场分布上看,中国、美国、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铁路网,是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最主要的三大市场,独联体、中东、南非、亚洲、南美等地区则快速呈现出轨道交通装备的巨量需求。国内企业要想在这样一个大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产品质量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自动门开始在建筑物上使用,是在二十世纪年以后。二十年代后期,美国的超级市场的开放,自动门开始被使用。1930年,美国史丹利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樘自动门(此史料记载于纽约时报)。其后,世界第一自动门品牌多玛在1945年将油压式、空气式自动门广泛推向市场,新建大楼的正门也开始使用了。到了1962年,电气式已开始出现,之后伴随着城市的建设,自动门技术的领域每年都在增加。当初,用供给建筑物用电源进行电动机的速度控制很难,只好进行油压、空压速度控制,转换但因能源利用效率很低,然而伴随着电气控制的技术发展,电气控制技术已经成熟,直接控制电动机的电气式自动门逐渐成为主流。

自动门控制是轨道车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着乘客的安全,随着轨道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对出行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使轨道车辆的自动门控制系统向着智能化、集成方向发展,并以实现最大化实用性和便捷性为目标。由于轨道车辆的运行环境多变,因此自动门控制系统要求可靠性高,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

现在国内轨道车辆自动门的控制系统,主要依靠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等老牌轨道车辆强国的技术,鲜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所以本项研究的意义是为了满足国内轨道车辆快速发展的需要,摆脱目前轨道车辆自动门控制系统依赖外国技术的现状,真正的实现轨道车辆自动门控制系统的国产化,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此项技术开发成功以后,不仅可以应用于高速列车组,而且可以应用到地铁,轻轨铁路,单轨铁路和新交通系统(包括橡胶轮胎自动导向列车、巴铁、超级高铁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的现在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的作用愈发突出。近30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近10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和相关城市对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积极努力,从发展速度、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突显了后发优势。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相比,差距还很大。中国城市还均未形成有效的轨道交通运行网络,总体规模不大。

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来看,近五六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十二五”前四年已完成投资8600亿元,建成1600公里,今年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预计要完成 3000亿元,建成400公里。同时,按照2020年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计算,“十三五”期间每年要完成500公里,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2015年6月23日,发改委批准武汉、长春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规模近1298亿元。截至目前,发改委2015年已批复8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投资规模超过4880 亿元,其中最近两月达到6个,有明显加速之势。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发改委去年推出7大工程包基础上,积极筹划城市轨道交通等4个新工程包。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发展阶段,2020年规划线路里程将超过10000公里。有关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内地已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等22个城市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城轨交通线路,总里程达3137公里。2014年,全国城轨交通客运总量达126亿人次,北京和上海分列世界城轨交通客运量的第一和第二。到 2015年,我国将有38座城市拥有158条线路,运营里程共计4190公里。此外,我国还有城轨交通在建城市40个,在建线路4073公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正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的自动门状况有如下几点:

1.厂家多,规模小近十年来,自动门在国内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生产自动门的厂家已有70多家,但普遍生产规模小,自主研发能力弱。从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质量稳定性方面还不具备和进口产品竞争的实力。

2.专业化分工趋势显现早期的生产厂家,一般是自主研发和生产,顶多委托代加工部分零部件。近两年来,出现了专门生产主要部件的厂家,如电机、主控板、遥控器传动件、塑料件等出现了专业生产厂家,这一趋势使生产的门槛降低,进入的厂家进一步增多,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3.高、低档次的市场分明进口产品借助质量和品牌优势,占据了高端市场,目前国内厂家的产品基本上也都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功能,但生产工艺略嫌粗糙,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档次较低,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

4.产品同质化和市场特点导致利润微薄产品同质化严重,加之自动门产品往往是开发商而非最终用户在选择产品,所以价格因素占的比重较大,加剧了市场竞争。其结果是众多厂家一味地比拼价格,导致利润微薄。同时,由于价格过低,也使产品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受到限制。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引进国外技术以来,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现在国产自动门主要为电控气动门,被大量应用于轨道车辆上。现有国产轨道车辆自动门有以下几种:

1.用于25T型客车及160 km/h速度级轨道车辆的电控气动自动门。此类自动门基本仿制了第1批进口的自动门,其结构形式和性能与原进口产品近似。

2.用于200 km/ h动车组的电控气动门。此类自动门主要针对200km/h动车组设计,相对上述电控气动自动门在形式重新作了调整,增加了锁闭点。

3.充气密封自动门。此类自动门是针对270km/h动车组项目研制的,借鉴了法国TGV车门密封形式,采用充气密封胶条密封及门前二点定位、门后二点锁闭的形式,同时在门板的结构形式上做了改进。试验证明,此门在密封、强度、隔热、隔声等性能上都有很大提高,但充气密封胶条的寿命仅为1.5年,未装车运用。

综上所述,我国160km/h速度级轨道车辆用的电控气动自动门与国外相应自动门为同类产品,经多年装车运用,技术已基本成熟。但电控电动自动门技术仍然依靠进口,对于目前运行在高速环境中的动车组的自动门控制系统国内尚无生产能力,还处在比较低的研究水平上。

在国外,进入9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技术已经很成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自动化技术是自动门的重要部分。从目前国外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欧美国家在对高速轨道车辆行驶中的振动以及外界干扰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所以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开发了自动门控制系统的相关产品并将其运用到实际中。世界上高速轨道车辆自动门控制系统的研制领域中,技术比较先进的有奥地利IFE公司、加拿大BOMBARDIER 和德国BODE公司。现有的比较高档的高速轨道车辆(诸如阿尔斯通、庞巴迪等公司生产的动车组)的自动门以及大城市地铁自动门大多采用的是这几家公司的技术及其产品。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一百多年来发展很快,尤其是在日本、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国外大城市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组织城市公共交通的趋势日益显著,以巴黎为例:巴黎的

轨道交通工具包括地铁、轻轨铁路和市郊铁路。轨道交通承担巴黎公共交通70%运量,市内和郊区汽车承担30%。地铁有15条线,共199km,是内城公共交通的骨干,乘客徒步5分钟就可到达地铁站,列车最小运行间隔95秒。市郊铁路有16条线,长760km。许多国家的二线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建立了相应的城市轨道系统,例如英国的格拉斯哥、韩国的大邱市、法国的里尔、德国的慕尼黑,人口都在150万到300万左右。相对于大城市二线城市的地铁线路虽少,但是换乘系统较为成熟。通过合理的规划实现线路之间及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国外轨道交通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1.发展趋势多样化。目前,国际上技术比较成熟、已经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市郊铁路、轻轨、单轨、导轨、线性电机牵引的轨道交通及有轨电车等七种类型。其中以市郊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应用最为广泛,以线性电机牵引系统最有发展前途。

2.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东京等轨道交通较发达的地区,基本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网络,可以延伸到城市的各个方向,城市结构更加合理。

3.发展中国家的轨道交通主要集中在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一般只有少数特大城市发展地铁,更多的则是优先发展轻轨交通。

4.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具有稳定资金来源。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当列车停止时打开车门。乘客上下车,当关门时安装在门上侧的光电漫反射感应传感器信号检测装置检测到有人时,将启动电动机带动传动链开门,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

当列车行驶过程当中,车门旁有紧急按钮,遇到紧急情况,按下按钮,打开车门。

轨道车辆自动门构造的技术参数:

工作电压:220V交流电50Hz

电机的选择:直流电机

开关门速度:0~~~500mm/秒(可调)

开关门时间:0.1~~~~10秒后关门(可调)

探测角度:大于150°

自动门是指可以将人接近门的动作(或将某种入门授权)识别为开门信号的控制单元,通过驱动系统将门开启,在人离开后再将门自动关闭,并对开启和关闭的过程实现控制的系统。按启闭形式分:可分为推拉门、平开门、折叠门和旋转门;按门体的材料分:不锈钢门有安全玻璃、不锈钢饰面、建筑铝合金型材、彩色涂层钢板、木材等。目

前应用在轨道车辆的自动门从驱动方式上划分,可分为气动门和电动门。国内常用的自动门主要是气动门,如单翼气动门、双翼气动内藏式对开门等,但是电动自动门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门系统,不仅控制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可以与列车中央控制系统通讯,实现集中操控等功能,所以被逐渐推广应用开来。

首先是硬件系统的设计,以高稳定性为原则对各个传感装置、驱动装置、控制装置进行选取。接下来是对整个轨道车辆运行时自动门控制过程的分析,分别列举出各种运行状况和安全要求,然后就是软件系统的设计,软件功能完善,控制系统可靠,性价比较高的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作为控制核心,直流电机、光电漫反射开关、磁开关相结合的系统,充分发挥了单片机的性能,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对于整个自动门行业是一次技术革新,提高了自动门的使用率,因此本次的课程设计,是对于自己一次很好地学习机会,也是对所学的知识的一次检验的机会,对以后从事专业方面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储备。

第二章 方案论证

2.1 系统设计要求

本设计题目主要是完成轨道车辆电动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采用可行的软件、硬件设计及控制算法,实现轨道车辆自动门开闭的准确控制。本设计主要应用单片机程序对直流伺服电机的正转、反转进行控制,从而对门进行开、关的控制。在门的两侧各有一个感应器,分别感应从里面出去和从外面进来的人。感应探测器探测到有人靠近时,将脉冲信号传给主控器单片机,主控器判断后通知电机运行,同时监控电机的转数,以便通知电机在一定时候加力和进入慢行运行。直流电动机采用H 桥驱动。检测人进出的传感器采用光电漫反射开光。下图2-1是自动门系统整体框图。

图2-1 自动门整体框图 2.2 系统方案论证

方案一:采用FPGA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系统的控制器。FPGA 可以实现系统

的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密度高,它将所有的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减小了体积,提高了稳定性,并且可以利用EDA 软件仿真、调试,易于进行功能扩展。FPGA 采用并行的输入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适合作为大规模实时系统的控制核心。加以按钮、无线遥控、红外感应三种驱动方式,既可自动控制又可人工控制,操作简单并且适用范围广;采用EDA 技术设计主控制器的状态转换,可软件诊错;采用自动复位以及电机专用控制芯片来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由于设计采用了EDA 技术的VHDL 设计而非传统的单片机设计,是一种自上向下的设计方法,使得系统的开发周期短。但是由于本设计对数据处理的速度要求不是很高,FPGA 高速处理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单片机

脉冲信 号 PWM 功率接口 电动机 负载 传感器接口

电流反馈信号 正/负位置反馈脉冲

绝对零位脉冲

并且由于其集成度高,使其成本偏高,同时由于芯片的引脚较多,实物硬件电路板布线复杂,加重了电路设计和实际焊接的操作。

方案二: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PLC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功能完善,组合灵活,扩展方便,实用性强。以开关量控制为其特长;也能进行连续过程的PID回路控制;并能与上位机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如DDC和DCS等,实现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其次,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PLC的运用能够做到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的方案而无需拆开机器设备。它能在不同环境下运行,可靠性十分强悍。再次,安装简单,容易维修。PLC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只需将现场的各种设备与PLC相应的I/O端相连接,写入程序即可运行。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PLC还有强大的自检功能,这为它的维修提供了方便。最后,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能力都强,远高于其他各种机型。隔离和滤波,是抗干扰的两大主要措施。对PLC的内部电源还采取了屏蔽、稳压、保护等措施,以减少外界干扰,保证供电质量。另外使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电源彼此独立,以免电源之间的干扰。正确的选择接地地点和完善的接地系统是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为适应工作现场的恶劣环境,还采用密封、防尘、抗震的外壳封装结构。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PLC能在恶劣环境中可靠工作,使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长,故障修复时间短。

方案三:自动门测控系统的主控制器采用TIDSP,型号为TMS320C2812,是先进的32位定点DSP芯片,它不但运行速度高,处理功能强大,并且具有丰富的片内外围设备,便于接口和模块化设计,特别适合于有大批量数据处理的测控,利用DSP技术建立有效的信号处理模型以抑制干扰噪声,达到信噪比最大,对本系统的直流无刷电机的测控完全能够保证其实时性。配合T型齿条同步带,使门体自低速至高速的运行均具有超越的宁静性,达到了超静运行。测控系统设计为智能化控制,可随意设定门扇的运行速度,并可设定任意开度状态;可自矫正使门扇保持平稳动作;能够自动检测门的宽度以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具有防夹功能,即当碰到障碍物或人体等异常状况时,门扇自动反转退出,运行过程中,由高速至低速平滑过度。

方案四: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并通过机械直线运动单元驱动列车门。在硬件上实现了系统报警显示,人员进出信号的采集与转换,监控报等“看门狗”技术,电机驱动控制。在软件方面,主要采用汇编语言对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编程。采用ATMEL 公司的AT89C51作为系统的控制器,统一控制光电漫反射开关和直流电机,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并且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技

术成熟,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其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

与此同时,比较以上四种方案,方案四的设计考虑到实用性及性价比,所采用的芯片和器件均为通用器件, 因而整个系统的造价并不高, 并且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采用方案四。

2.2.1 单片机选择论证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2],是典型的嵌入式微型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

方案一

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系统的控制器。FPGA 可以实现系统的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密度高,它将所有的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减小了体积,提高了稳定性,并且可以利用EDA软件仿真、调试,易于进行功能扩展。FPGA 采用并行的输入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适合作为大规模实时系统的控制核心。但是由于本设计对数据处理的速度要求不是很高,FPGA 高速处理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并且由于其集成度高,使其成本偏高,同时由于芯片的引脚较多,实物硬件电路板布线复杂,加重了电路设计和实际焊接的操作。

方案二

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1作为系统的控制器。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并且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等有点,使其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

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二,采用单片机AT89C51构成系统控制部分。

2.2.2 传感器选择论证

根据传感器[1]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两大类。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类[3]: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4],磁致伸缩现象[5],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6]、电化学反应[7]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

在感应器的选择方面是很灵活的,在高档酒店、写字楼向中央处理器提出申请,可以选择高灵敏度的感应器;在人行道边上的银行、商店等经常有人路过的地方,可以选择特定区域有效的感应器;在医院手术室门前可以采用压力感应器;而车库的门可以采用固定光照感应器。对于自动门控制系统,就是传感器在接收到外界有人存在时,进行

开门动作,之后再关门,控制器不但要单独控制车门,而且还要进行整车通信及其他联系,因此能否有效开门及及时关门,保持车内有效环境都取决于控制器的设计。

光电开关是传感器的一种,它把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光的强弱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以达到探测的目的。由于光电开关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是电隔离的(即电绝缘),所以它可以在许多场合得到应用。采用集成电路技术和SMT表面安装工艺而制造的新一代光电开关器件,具有延时、展宽、外同步、抗相互干扰、可靠性高、工作区域稳定和自诊断等智能化功能。这种新颖的光电开关是一种采用脉冲调制的主动式光电探测系统型电子开关,它所使用的冷光源有红外光、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等,可非接触,无损伤地迅速和控制各种固体、液体、透明体、黑体、柔软体和烟雾等物质的状态和动作。具有体积小、功能多、寿命长、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检测距离远以及抗光、电、磁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光电开关已被用作物位检测、液位控制、产品计数、宽度判别、速度检测、定长剪切、孔洞识别、信号延时、自动门传感、色标检出、冲床和剪切机以及安全防护等诸多领域。此外,利用红外线的隐蔽性,还可在银行、仓库、商店、办公室以及其它需要的场合作为防盗警戒之用。

常用的红外线光电开关,是利用物体对近红外线光束的反射原理,由同步回路感应反射回来的光的强弱而检测物体的存在与否来实现功能的,光电传感器首先发出红外线光束到达或透过物体或镜面对红外线光束进行反射,光电传感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束,根据光束的强弱判断物体的存在。红外光电开关的种类也非常的多,一般来说有镜反射式光电开关、漫反射式、槽式、对射式、光纤式等几个主要种类。光电开关快易优自动化选型有收录。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光电开关,例如在电磁振动供料器上经常使用光纤式光电开关,在间歇式包装机包装膜的供送中经常使用漫反射式光电开关,在连续式高速包装机中经常使用槽式光电开关。

利用光学元件,在传播媒介中间使光束发生变化;利用光束来反射物体;使光束发射经过长距离后瞬间返回。光电开关是由发射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三部分组成。发射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一般来源于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受脉冲调制的光束辐射强度在发射中经过多次选择,朝着目标不间接地运行。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如透镜和光圈等。在其后面的是检测电路,它能滤出有效信号和应用该信号。

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它由发光源和受

光器两部分组成。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光电耦合器的种类较多,常见有光电二极管型、光电三极管型、光敏电阻型、光控晶闸管型、光电达林顿型、集成电路型等。工作原理在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加电信号使发光源发光,光的强度取决于激励电流的大小,此光照射到封装在一起的受光器上后,因光电效应而产生了光电流,由受光器输出端引出,这样就实现了电一光一电的转换。

按检测方式可分为漫射式、对射式、镜面反射式、槽式光电开关和.光纤式光电开关。

对射型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结构上是两者相互分离的,在光束被中断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个开关信号变化,典型的方式是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光电开关可以相互分开达50米。

特征:辨别不透明的反光物体;有效距离大,因为光束跨越感应距离的时间仅一次;不易受干扰,可以可靠合适的使用在野外或者有灰尘的环境中;装置的消耗高,两个单元都必须敷设电缆。

漫反射型是当开关发射光束时,目标产生漫反射,发射器和接收器构成单个的标准部件,当有足够的组合光返回接收器时,开关状态发生变化,作用距离的典型值一般到3米。

特征:有效作用距离是由目标的反射能力决定,由目标表面性质和和颜色决定;较小的装配开支,当开关由单个元件组成时,通常是可以达到粗定位;采用背景抑制功能调节测量距离;对目标上的灰尘敏感和对目标变化了的反射性能敏感。

镜面反射由发射器和接收器构成的情况是一种标准配置,从发射器发出的光束在对面的反射镜被反射,即返回接收器,当光束被中断时会产生一个开关信号的变化。光的通过时间是两倍的信号持续时间,有效作用距离从0.1米至20米。

特征:辨别不透明的物体;借助反射镜部件,形成高的有效距离范围;不易受干扰,可以可靠合适的使用在野外或者有灰尘的环境中。

槽式光电开关通常是标准的U字型结构,其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位于U型槽的两边,并形成一光轴,当被检测物体经过U型槽且阻断光轴时,光电开关就产生了检测到的开关量信号。槽式光电开关比较安全可靠的适合检测高速变化,分辨透明与半透明物体。由于工程需要检测角度为150°以上,故选择漫反射光电开关。

2.3 总体方案设计图

人体信号

光电

漫反

射开关

BISS0

001

485通信

门开关

“开门狗”监控

电机驱动

报警显示控制

图2-2 总体方案设计图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3.1 电动自动门工作原理

自动门的工作原理为门板由支架支撑在导轨上,导轨连接到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导轨带动门板滑动。每个门都有锁闭机构,在门关闭到位时,锁闭机构实现机械锁闭。车门具有零速保护和安全连锁电路,开关门有报警装置。电动门的驱动装置是一组电机组件,每节车有一个主控制器来控制本节车的车门。主控制器是自动门的指挥中心,通过内部指令程序,发出相应指令,指挥电机或电锁类系统工作;同时人们也可通过主控器调节门扇开启速度、开启幅度等参数.外部信号由感应探测器完成,当有移动的物体进入他的工作范围时,他就给主控制器一个脉冲信号;电机提供开门与关门的主动力,控制自动门门扇加速与减速运行。自动门门扇完成一次开门与关门,其工作流程如下:感应探测器将探测信号传至主控器,主控器判断后控制电机运行,同时监控电机转数及电流,以便控制电机在一定时候加力和进入慢行运行及反转。电机得到一定运行电流后做正向运行,将动力经传动机构使自动门扇开启;自动门扇开启后由控制器作出判断,控制马达作反向运动,关闭自动门扇。

3.2 系统原理框图

轨道车辆自动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图3-1。主要由AT89C51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红外检测电路,门行程检测电路、步进电机控制电路、故障检测电路、故障显示电路、控制方式切换电路等七部分组成。单片机循环检测红外检测电路和门行程检测电路输出信号,据此产生步进电机控制信号,电动机带动门运行,当系统检测到控制方式发生改变时,系统进入相应的控制方式。如门在关门过程中遇到人或其他障碍物时门无条件朝相反方向打开,当系统出现故障,进入故障处理程序。

按钮

光电漫

反射检测AT89S51

单片机

复位电路

直流电机控制电路

故障显示

图3-1 原理框图

3.3 AT89C51单片机系统

单片机是把微型计算机主要部分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即将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部分存储器以及其他一些逻辑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故可以把单片机看成是一个不带外部设备的微型计算机,相当于一个没有显示器,没有键盘,不带监控程序的单板机。其结构如图3-2所示:

C P U

备R

O

M

R

A

M

I/O

图3-2 单片机结构框图

由于单片计算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功能强和价格低等特点,又由于数

据大多是在芯片内传送处理,所以运行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单片机从七十年代问世以来,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发展异常迅速,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单片机具有通讯接口,用单片机进行接口的控制与管理,单片机与主机可并行工作,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所以在网络通讯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AT89C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3-3所示。

图3-3 AT89C51引脚图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TAC)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TAC) 项目介绍: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它是新能源汽车上的一种关键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整车控制器通过开关输入端口、模拟量转换模块、CAN总线等硬件线路采集路况信息、驾驶员意图、车辆状态、 设备运行状态等参数,依托高速运行的 CPU和控制端口来执行预设的控制算法和管理策略,再将指令和信息等通过 CAN总线、开关输出端口等对动力系统的执行部件进行实时的、可靠的、科学的控制,以实现车辆的动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其硬件结构框图如图一所示。

tihJTJt 川“ J人 整车控制器实物图如图二所 示。 it电" * st 电 M U 电柢第iC 4- if 邨 ESlh 卜 [? ■: *■ DC IX*科电乳 ■ 1 .^ptt'AN :■' - 彝竝 tt」 7%谢洩M!* WI KX T.7*帀小

性能指标: 1)工作环境温度:-30 C—+80C 2)相对湿度:5%~93% 3)海拔高度:不大于3000m 4)工作电压:18VDC —32VDC 5)防护等级:IP65 功能指标: 1)系统响应快,实时性高 2)采用双路 CAN总线(商用车 SAE J1939协议) 3)多路模拟量采样(采样精度10位);2路模拟量输出(精度 12位)4)多路低/高端开关输出 5)多路I/O输入 6)关键信息存储 7)脉冲输入捕捉 8)低功耗,休眠唤醒功能 该项目使用的INFINEON 的物料清单:

整车控制器(VMS, vehicle management Syetem ),即动力总成控制器。是整个汽车的核心控制部件,它采集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及其他部件信号,并做出相应判断后, 控制下层的各部件控制器的动作,驱动汽车正常行驶。作为汽车的指挥管理中心,动力总成控制器主要功能包括:驱动力矩控制、制动能量的优化控制、整车的能量管理、CAN网 络的维护和管理、故障的诊断和处理、车辆状态监视等,它起着控制车辆运行的作用。因此VMS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车性能。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 (Vehicle Controller)是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对汽车的正常行驶,再生能量回收,网络管理,故障诊断与处理,车辆的状态与监视等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与各部件控制器的动态控制相比,整车控制器属于管理协调型控制。 整个车辆系统采用一体化集成控制与分布式处理的车辆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各部件都有 独立的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对整个系统进行能量管理及各部件的协调控制。为满足系统数 据交换量大,实时性、可靠性要求高的特点,整个分布式控制系统之间采用CAN总线进 行通讯。 整车控制器主要由控制器主芯片,Flash存储器和RAM存储器及相关电路组成,控制器主 芯片的输出与Flash存储器和RAM存储器的输入相连。 整车控制器通过 CAN总线接口连接到整车的 CAN网络上与整车其余控制节点进行信息交换和控制。 控制器硬件包括微处理器、CAN通信模块、BDM调试模块、串口通信模块、电源及保护 电路模块等。微处理器选用了Motorola公司专门为汽车电子开发的MCgS12,它具有运 算速度快和内部资源与接口丰富的特点,适合实现整车复杂的控制策略和算法。CAN通信 模块符合CAN2.0B技术规范,采用了光电隔离、电源隔离等多项抗干扰设计;BDM调试模块用于实时对控制程序进行调试、修改;串口通信模块用于对控制系统的诊断和标定;电源模块进行了二级滤波的冗余设计,保证控制器在车载12V系统供电情况下正常工作,并具短路保护功能。 CAN,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 ”,即控制器局域网,是一种国际标准的,高性价的现场总线,在自动控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CAN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工业控制、安全防护等领域。 决策层控制单元是车辆智能化的关键,其收集车辆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并根据智能算法的决 策向物理器件层控制单元发送命令;动力源控制单元负责调节动力源系统部件以满足决策层控制单元的命令要求;驱动/制动控制单元则调节双向变量电机和能耗制动系统实现车辆的各种工况,如驱动控制、防抱制动等。 整车控制器功能需求: 整车控制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执行多项任务,具体功能包括:(1)接收、处理驾驶员的驾驶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 内容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不断更新、发展,PLC控制是自动控制中最常见控制方式之一,自动门就是自动控制应用的一典型例子,由于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处理自动门的开关控制及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很简单的改变控制的方式,因此,自动门的生产商家很多都运用PLC来做门的控制器。目前自动门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索引关键词:PLC 变频器驱动装置感应器 , — ]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国内外自动门发展现状 (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第二章自动门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 自动门的功能需求分析 (3)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4) 自动门技术参数的确定 (4) 自动门的机械传动机构设计 (4) 第三章自动门硬件系统的设计 (5)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5)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 (6) 驱动装置的选型 (8) 变频器的选型 (9) 感应开关的选型 (11) 后记 (12) 参考文献 (13)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 国内外自动门发展现状 在国外,进入9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自动化技术是自动门的重要部分。在现代人们生活中自动门可以节约空调能源、降低噪音、防风、防尘,同时可以使出入口显得庄重高档,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自动门在人们的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自动门适合于宾馆、酒店、银行、写字楼、医院、商店等,使用自动门。但在国内,自动门的自主研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稳定、节能、环保、安全及人性化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由于门体的重量及体积不同会对自动门驱动和传动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各种自动门又可以分为重型自动门和轻型自动门。 客流量的差异会对自动门的使用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自动门还可以分为一般自动门和可频繁使用的自动门。 自动门根据使用的场合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自动平移门、自动平开门、自动旋转门、自动圆弧门、自动折叠门等,其中平开门用的场合较少,旋转门由于昂贵而且非常庞大,一般只用于有需要的高档宾馆,自动平移门使用得最广泛,大家一般所说的自动门、感应门就是指自动平移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平移型自动门一般是两开,这种门的特点是简单易控,维护方便。 自动平移门最常见的形式是自动门内外两侧加感应器,当人走近自动门时,感应器感应到人的存在,给控制器一个开门信号,控制器通过驱动装置将门打开。当人通过门之后,再将门关闭。由于自动平移门在通电后可以实现无人管理,既方便又提高了建筑的档次,于是迅速在国内外建筑市场上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自动门的控制方法很多,从控制器的不同来分,有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即通过按钮和复杂的接线安装来控制;智能控制器控制,即通过运用现代自动化设备来控制,它具有稳定性高,安全等优点,因此被很多生产厂商所运用。由于继电器逻辑控制的自动门系统因存在许多缺陷而逐步被智能控制器控制控制的自动门所淘汰。 在智能控制器的选择上,自动门的主控器有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和可编程控制(PLC)控制,微电脑控制主要有体积小、安装方便等特点,目前有许多厂家采用此种方式生产自动门,PLC控制的特点是稳定型高、维护方便,目前许多大型的商场的自动门都是由这种方式来控制。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设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动门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论证。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个城市的汽车使用户喷井式增加。传 统的内燃机汽车消耗石油,排出大量废气,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纯电 动汽车由于不使用传统化石能源,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科 技的进步,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不断地革新与突破,逐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提 供了有利的帮助,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潜力股,逐步取代传统汽车变为可能。本文 从汽车结构出发,结合整车信息传输过程,设计了整车控制器的软硬件结构。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以其清洁无污染、驱动能源多样化、能 量效率高等优点成为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作为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中心枢纽,主要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控 制信息传递、整车能量管理、上下电控制、车辆部件控制和错误诊断及处理、车 辆安全监控等功能。国外在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产品开发中,积极推行整车 控制系统架构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汽车零部件厂商提供硬件电路和底层驱动软件,整车厂只需要开发核心应用软件,有利的推动了整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国内 各大汽车厂商基本掌握了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开发技术进步明显,但是对核 心电子元器件、开发环境的严重依赖,所以导致了整车控制器的国产化水平较低。本文以复合电源纯电动汽车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电动汽车应有的结构和特性,对 整车控制器的设计和开发展开研究。 一、整车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整车控制系统分析 复合电源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主要由整车控制器、能量管理系统、整车 通信网络以及车载信息显示系统等组成。首先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通过采集启动、踏板等传感器信号以及与电机控制器、能量管理系统等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获取整车的实时数据,然后整车控制器通过所有当前数据对驾驶员意图和车辆行 驶状态进行判断,从而进入不同的工况与运行模式,对电机控制系统或制动系统 发出操控命令,并接受各子控制器做出的反馈。 保障纯电动汽车安全可靠运行,并对各个子控制器进行控制管理的整车控制器,属于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整车控制器实时地接收传感器传 输的数据和驾驶操作指令,依照给定的控制策略做出工况与模式的判断,实现实 时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及参数或者控制车辆的上下电,以整车控制器为中心通信节 点的整车通信网络,实现了数据快速、可靠的传递。 (二)整车控制系统设计 复合电源的结构设计,选择了超级电容与DC/DC串联的结构,双向DC/DC跟 踪动力电池电压来调整超级电容电压,使两者电压相匹配。为了车辆驾驶运行安全,同时为了更好地使超级电容吸收纯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能量,在复合电源系 统中动力电池与一组由IGBT组成双向可控开关,防止了纯电动汽车处于再生制动状态时,动力电池继续供电,降低再生制动能量的吸收效率。 整车CAN通信网络设计,由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otor control unit,MCU)、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双向DC/DC控制器以及汽车组合仪表等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组成 了复合电源纯电动汽车的整车通信网络。 二、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

【自动化】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

内容摘要 自动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对其性能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的高稳定性和对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使得在自动门控制装置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围绕自动门控制系统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自动门发展的趋势和所采用的技术,然后对系统作了简要说明。并按照自动门控制装置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梯形图和指令表程序,实现了自动门由检测到开启、计时等待、关闭的全过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更新,控制已成为自动控制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自动门就是自动控制应用的以典型例子,由于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处理自动门开关控制及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很简单的改变控制的方式,因此,自动门的生产商家很多都运用来做门的控制器。目前自动门在日常生活中用越来越广泛。控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维修方便等优点。 索引关键词:自动门可控制编程器变频控制

目录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概论 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门的概念日益显现出来,现今社会门更加突出它的安全性,强调它的有效性,安全有效的通行、疏散,同时它的艺术的理念越来越突出,强调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是门与其所在建筑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自动门专业和规模的生产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在其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中,涌现出大批深受用户好评的专业制造商。自动门的发展起源在欧美,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功能完善、做工精良的自动门系列。 在许多公共场所中,为了增添了高端、时尚的因素。自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自动门的发展可以解释为人类门的应用观念的继续,是人们依据不同需求对门的功能的提升和应用的完善。因此我们对自动门的认知应从人们对门性能的要求开始。门是所有建筑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最原始的功能来讲,门要具有隔离外部环境和方便通行这两种作用。因此门应该更加可靠、密封。随着自动门的大面积发展,人们对于门的作用也不断改变,人们的安全观念不断提升。自动门不但能够改善出入口环境,而且能够保护人们的出行安全。就我国现阶段来说,我国现在没有制定自动门的国家标准,使我国自动门性能、质量参差不齐。自动门在通电后可以自动控制无需人工管理,同时又节约了大量空间资源,防风、防尘、降低噪音,既提高了建筑的档次,又方便了人们出行,这是由于这些特点自动门在近几年国内外的各种市场迅速发展并得到大范畴的应用。 在本次自动门设计中我们采用做控制器可以增强自动门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大大地改善了自动门的使用效果。自动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但可以为自动门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而且扩大了在该行业甚至整个自动化行业的全面应用,因此该设计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在国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发展迅猛,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自动化技术是自动门的重要部分。在现代人们生活中自动门可以节约空调能源、降低噪音、防风、防尘,同时可以使出入口显得庄重高档,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自动门在人们的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自动门适合于宾馆、酒店、银行、写字楼、医院、商店等,使用自动门。但在国内,自动门的自主研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稳定、节能、环保、安全及人性化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第二章自动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自动门的控制过程和要求 自动门控制过程和要求,具体如下:

汽车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_丁琴琴

10.16638/https://www.360docs.net/doc/883617426.html,ki.1671-7988.2016.02.006 汽车尾门控制系统及方法 丁琴琴,孙涛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文章提供了一种控制后尾门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遥控钥匙(RKE),车身控制系统(BCM)、后尾门控制器(PBD Power Black Door)、组合仪表(ICM)、及尾门锁电机,该装置解决了传统方式开启后尾门较为复杂、费力,不够人性化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后尾门不能单独控制的缺点。 关键词:后尾门;车身控制系统;后尾门控制器;组合仪表;尾门锁电机 中图分类号:U46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6)02-17-03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automobile tail gate Ding Qinqin, Sun Tao (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Anhui Hefei 230601 )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rear tail gate is provided. The device includes remote key-less entry (RKE), body control system (BCM), tailgate controller (PBD Power Black Door), the combination meter (ICM) and tail lock motors.which solves the complicated, laborious, not human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way to open tailgate , but also solves the shortcomings that the tailgate can not be controlled alone. Keywords: rear end door; body control system; rear end door controller; combined instrument; tail lock motors CLC NO.: U467.4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6)02-17-03 引言 汽车后门的开启一般是通过遥控钥匙控制车身控制器实现锁电机解锁动作后,通过拉丝手动开门的。一方面开后门时,需要整车解锁,不能够单独控制,降低了整车的安全性;整车解锁后,需要拉丝机械将门打开,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另一方面,关门时,需要将后门用力关下,通过碰撞力使门变为全关后,通过RKE闭锁按键实现整车上锁,降低了操作的便利性及行车的安全性。 1、现有技术方案及特点 1.1 传统尾门控制系统 现有后尾门开启系统包括遥控钥匙(RKE)、车身控制器(BCM)、门锁继电器、MINI保险(20A)、蓄电池常电(B+)、尾门开关及尾门锁电机,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尾门控制系统,首先通过整车解锁,使尾门锁电机动作将尾门锁“锁销”拔掉,然后操作人员再通过机械力(外把手或手动拉丝开关)推动尾门锁门闩。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一、电机控制器的概述 根据GB/T18488.1-2001《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对电机控制器的定义,电机控制器就是控制主牵引电源与电机之间能量传输的装置、是由外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 电机、驱动器和电机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部件,在电动汽车整车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电机控制器的原理 图1汽车电机控制器原理图 电机控制器作为整个制动系统的控制中心,它由逆变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逆变器接收电池输送过来的直流电电能,逆变成三相交流电给汽车电机提供电源。控制器接受电机转速等信号反馈到仪表,当发生制动或者加速行为时,控制器控制变频器频率的升降,从而达到加速或者减速的目的。 三、电机控制器的分类 1、直流电机驱动系统 电机控制器一般采用脉宽调制(PWM)斩波控制方式,控制技术简单、成熟、成本低,但效率低、体积大等缺点。 2、交流感应电机驱动系统 电机控制器采用PWM方式实现高压直流到三相交流的电源变换,采用变频调速方式实现电机调速,采用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实现电机转矩控制的快速响应。 3、交流永磁电机驱动系统 包括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和梯形波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其中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采用PWM方式实现高压直流到三相交流的电源变换,采用变频调速方式实现电机调速;梯形波无刷直流电机控制通常采用“弱磁调速”方式实现电机的控制。由于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低速转矩脉动小且高速恒功率区调速更稳定,因此比梯形波无刷直流电机驰动系统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4、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电机控制一般采用模糊滑模控制方法。目前纯电动汽车所用电机均为永磁同步电机,交流永磁电机采用稀土永磁体励磁,与感应电机相比不需要励磁电路,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控制精度高、转矩脉动小等特点。 四、电动控制器的相关术语 1、额定功率:在额定条件下的输出功率。 2、峰值功率:在规定的持续时间内,电机允许的最大输出功率。 3、额定转速:额定功率下电机的转速。 4、最高工作转速:相应于电动汽车最高设计车速的电机转速。 5、额定转矩:电机在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下的输出转矩。 6、峰值转矩:电机在规定的持续时间内允许输出的最大转矩。 7、电机及控制器整体效率:电机转轴输出功率除以控制器输入功率再乘以10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检修教学指南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教学指南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是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器基础知识、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的检修、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的检修、列车照明系统及控制回路和110V电源电路等方面的内容,以及部分车辆电气设备的操作运用案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结构与检修》是学习具体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最重要的技术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列车照明系统及控制回路和110V电源电路的基本组成、作用原理和主要技术性能等主要内容; (2)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辅助逆变器的检修维护; (3)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照明系统和列车控制电路的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应达到的技能点 (1)能识别列车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含受流器、高速断路器、接触器、制动电阻器、蓄电池等)、列车主牵引电路、列车控制电路、辅助逆变器、列车照明系统,说出基本部件的名称及使用功能; (2)能够初步胜任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作业,具有运用专业工具对列车常用低压电器、列车牵引系统设备、列车照明系统设备等进行检修的技能; (3)初步具备列车电路故障诊断分析的技能。 3.课程的后续基础应用 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地铁车辆驾驶,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轨道车辆电气分析及故障处理等课程以及参加专业实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教案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任课教师:科目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检修授课班级:

一、知识一、任务导入 假如你是北汽新能源4S店的一名车辆维修人员,需要对某待维修 的车辆进行整车状态参数读取,请问你会正确使用故障诊断仪进行 数据流读取吗? 二、容及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1、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作用 1.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元件。传感器采集信 息并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运 算、处理和决策,并向执行元件发送控制指令以完成某项控制功能。 1.1.2北汽EV160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组成 北汽EV160纯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按照各 部件的功能,可以将整车控制系统分为动力电池系统、充电系统、 驱动电机系统、传动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该车 的主要高压部件,都集中在了汽车前机舱,如电机控制器、高压控 制盒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驱动电机等。 教 师: 引 出 话 题 教 师: 板 书、 展 示、 解 说、 提 问 提 问、 启 发 比 喻 多 媒 体 展 示、 互 动 步骤教学容教师、 学生 活动 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 时 间 分 配

二、 技能 一、技能训练项目及组织 2、实训组织 1)分两组,每次一组组,其他学生完成布置作业 2)实习、学习指导(教师分工 (1)一位教师负责实训室进行操作示 (2)另一位教师负责指导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3、使用设备 教师: 示演 示

4、安全和纪律要求 1、穿好工作服、讲究仪容仪表 2、服从安排,遵守纪律,讲究秩序 3、不允许擅自乱动设备 5、学习评估 按学校要求评估

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维修实训课程标准

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维修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故障分析与处理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课程类型:专业独立实践课 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城轨车辆维修与管理方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针对性很强的专业独立实践课。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城轨车辆塞拉门设备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城轨车辆装配与检修工岗位能力要求的知识能力为载体,以训练学生对车辆电气电路的搭建、保养、维护和故障诊断为目标,选取塞拉门设备电路的搭建为主要内容,采用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理论及实际应用能力。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在掌握轨道交通车辆部分电气电路的基础上,掌握塞拉门电路的组成、动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对塞拉门电路进行搭建、维护和故障诊断。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掌握城轨车辆塞拉门电路直流传动控制的基本方法; (2)掌握车辆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塞拉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电路回路分析的方法并能查找故障原因。

2、能力 (1)能对塞拉门电气设备按规定进行全面检查; (2)能比较熟练地对塞拉门设备进行规范操作; (3)能比较熟练地对塞拉门电气故障进行应急处理; (4)能根据塞拉门电路图对车辆电气系统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故障现象查找原因及故障处理。 3、素质 (1)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2)团队合作精神; (3)能严格遵守轨道交通企业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二)课程具体内容与教学要求表

基于PLC的车库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车库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由于PLC所有的控制功能都是以程序的形式来体现的,因此PLC的应用已早期的开关逻辑到现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它既可用于开关量控制,又可以用于模拟量控制,既可用于单机控制,又可用于组成多级控制系统。本文主要分析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内容,并针对公共车库自动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关键词:PLC 车库自动门 PLC系统和继电器系统类似,也是由输入部分、逻辑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输入部分收集并保存被控制部分实际运行的数据。逻辑部分处理输人部分所取得的信息,并判断那些功能需做出相应的输出反应。输出部分控制正在被控的各装置中,哪几个设备需要实时操作处理。PLC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来组成逻辑部分。尽管逻辑部分的作用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类似,但是其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是完全不同的[1]。本文以下主要分析基于PLC的小区公共车库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1公共车库自动自动门控制概述 1.1自动门控制装置 自动门控制装置由门内红外探测开关GDl、门外红外探测开关GD2、开门限位开关SQ1、关门限位开关SQ2、开门执行机构KMl(控制电动机正转)、关门执行机构KM2(控制电动机反转)等部件组成。要求: ①当有人由内到外出门或由外到内进门时,电动机正转,门自动打开,开门到位时,限位开关SQ1发出信号,电动机自动停止运行。 ②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5s后,自动进入关门程序。电动机反转,门自动关闭,关门到位时,限位开关SQ2发出信号,电动机停止运行。 ③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大门时,必须立即停止关门动作,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④在门打开后的5s等待时间内,若又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大门时,系统必须重新等待5s后,再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1.2小区公共车库自动门控制要求 当汽车到达车库门前,超声波开关接收到车来的信号,开门上升;当升到顶点碰到上限开关,门停止上升;当汽车驶入车库后,光电开关发出信号。门电动机反转,门下降;当下降碰到下限开关后,门电动机停止[2]。

基于PLC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的文献综述(自动门及其控制系统简介)

自动门及其控制系统简介 摘要:门是伴随着人们的文明而诞生的,随着科学的发展,门的种类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自动门从理论上理解应该是门的使用观念的延伸,是人们根据需要对门的功能的提升和完善。所以对自动门的认识应该从人对门功能的要求开始。作为建筑物一部分的门,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要同时满足隔离外部环境和不妨碍人的通行这两种要求。因此门体本身应牢固、密封。 自动门是随着人们对生活条件的不断追求、科技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高科技产品,因此,它具备了普通门所没有的优势:雅观漂亮,而且使用管理起来更加的安全、方便、舒适,通电后可以实现无人看管,同时又可节约空调能源、防风、防尘、降低噪音,既方便又提高了建筑的档次。因此自动门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型商场、银行、大酒店、机场、办公大厦等各种大型的公共场所。 本文通过结合PLC控制系统的简介及各种普遍应用的自动门的特点,对由PLC 作为控制系统的自动门的概况、主要分类、组成、原理、软硬件控制系统、PLC 程序的编写等都进行了一定的介绍。 关键词:自动门;PLC;控制;编程 Abstract: The door is accompanied by the birth of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e types of doors more and more, technology is more complex. Automatic doors from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should be an extension of the use of the door, door people as needed to enhance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Therefor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omatic door to door should b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rom the beginning people. As part of the building door, from the most basic sense, isolate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meet people and do not hinder the passage of these two requirements. Thus door itself should be firmly sealed. Automatic door is the living conditions as people continue to pursu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me into being in the high-tech products, so it does not have the advantages of ordinary doors: decency beautiful, but it is more secure use and management, convenience, Comfort, power can be achieved after the unattended while at the same energy saving air conditioning, wind, dust, noise reduction, convenient and improve the grade of the building. Therefore, automatic doors are widely used in large shopping malls, banks, large hotels, airports, office buildings and other large public place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PLC control system and a variety of widely used

感应式电动尾门控制逻辑的研究

61 10.16638/https://www.360docs.net/doc/883617426.html,ki.1671-7988.2019.02.021 感应式电动尾门控制逻辑的研究 王小辉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91) 摘 要:文章系统分析了感应式电动尾门的构成及采用不同脚踢开关接入方式下的控制逻辑。对不同脚踢开关接入方式下的控制逻辑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感应式电动尾门的前装开发与应用,同时,适用于后装市场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感应式电动尾门;脚踢开关;控制逻辑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02-61-02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logic of the Induction power lift gate Wang Xiaohui (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Automotive intelligence, Anhui key laboratory, Anhui Hefei 230091 )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onstituent part of the induction power lift gate and the control logic in different access methods.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logic in different access methods, this is not only help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duction power lift gate on the front loading market, but help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duction power lift gate on the back loading market. Keywords: Induction power lift gate; foot swich; control logic CLC NO.: U46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02-61-02 引言 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汽车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其中,电动尾门系统作为高档汽车拉开与其他对手差距的重 要武器,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诱因。电动尾门系统常用在 轿车、SUV 车型及MPV 车型尾门上,共同的,电动尾门系 统由控制模块,驱动(执行)模块,门锁模块,开关模块及 报警模块组成,可以实现电动开闭尾门,实现任意位置悬停, 智能防夹,记忆位置设置,遥控开闭以及感应式脚踢开启尾 门等功能。 本文主要对感应式电动尾门控制逻辑进行研究,以便适 应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不同方案、逻辑。 1 感应式电动尾门构成及控制逻辑 如图1所示,电动尾门系统包括通过CAN 总线相连的 无钥匙进入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尾门控制模块和钥匙, 电动尾门执行装置总成,电动尾门相应开关及电动尾门锁模块(包括基本锁模块和吸和锁模块)等。其中,感应式电动尾门还包括脚踢开关的接入,脚踢开关可以采用LIN 总线信号方式,也可以采用硬线信号的方式。 图1 如图2所示,电动尾门的控制逻辑是,当检测到有效电动尾门系统开关信号后,电动尾门控制模块判断是否满足开启尾门条件,如果满足,电动尾门控制模块控制解锁电机动 作者简介:王小辉,就职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介绍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介绍 本文主要探讨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功能及研发流程。根据用途,整个电气系统可分为动力系统、能源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照明指示系统、仪表显示系统、辅助系统、整车综合控制系统、空调系统和舒适性安全系统等子系统。其中很多功能模块都需要和整车综合控制系统相关。整车电气系统列出如表1所示。 整车综合控制系统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指示(油门、刹车等),综合汽车当前的状态解释出驾驶员的意图,并根据各个单元的当前状态作出最优协调控制。 1 整车控制器系统配置 整车控制器与整车其他电气系统连接如图1所示。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电池ECU、电机ECU、电源分配ECU、ABS系统、中控门锁、仪表显示系统连接。与其余的电气系统通过IO端口连接(也可使用CAN通讯)。下面分别对各电气单元的功能要求分别叙述。 1.1 动力系统提供整车的动力输出,其核心是驱动电机和电机驱动ECU 电机驱动ECU通过CAN总线与整车综合控制器通讯。应能提供电机转速、转矩、功率、电压、电流、水温、工作模式等参数。并应该能接受整车控制器发来的控制命令。 1.2 能源系统包括电池、电池管理单元和电源分配系统 与整车控制器通讯的有电池管理ECU和电源分配ECU。 电池管理ECU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及保护。它应能提供电池组总电压、电流、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剩余电量、电池健康状态、故障类型等信息。 电源分配ECU应能提供各个子电源的电压、电流和工作温度以及故障类型等信息。 1.3 ABS系统应能提供各个车轮的转速、液压系统状态、各个制

动阀的状态以及自身的工作状态等信息 1.4 中控门锁,应提供各车门状态等信息 1.5 仪表显示系统,应向整车控制系统提供所显示信息的全部内容 1.6 照明指示系统,可以通过CAN总线来控制,也可以通过IO来指示照明指示系统的运行状态 1.7 转向助力、制动助力、变速箱需提供档位位置、液压压力、工作状态等信息 可以是简单的开关量也可以用CAN总线通讯。 1.8 驾驶员的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经信号调理后接入到整车控制器内 2 整车控制器详细功能 纯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汽车驱动控制、制动能量的优化控制、整车的能量管理、CAN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故障的诊断和处理、车辆状态监视、行车记录等。整车控制器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和IO端口来获得如加速踏板开度、电池SOC、车速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输出不同的控制动作。 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实现的具体功能。 2.1 汽车驱动控制 根据司机的驾驶要求、车辆状态等状况,经分析和处理,向电机控制器发出指令,满足驾驶工况要求。包括启动、前进、倒退、回馈制动、故障检测和处理等工况。 2.2 整车能量优化管理 通过对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其它车载能源动力系统(如空调)的协调和管理,以获得最佳的能量利用率。 2.3 网络管理 整车控制器作为信息控制中心,负责组织信息传输,网络状态监控,网络节点管理等功能,网络故障诊断和处理。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容摘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不断更新、发展,PLC控制是自动控制中最常见控制方式之一,自动门就是自动控制应用的一典型例子,由于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处理自动门的开关控制及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很简单的改变控制的方式,因此,自动门的生产商家很多都运用PLC来做门的控制器。目前自动门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索引关键词:PLC 变频器驱动装置感应器

目录第一章绪论1 1.1 国外自动门发展现状1 1.2 本课题研究的容2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第二章自动门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3 2.1 自动门的功能需求分析3 2.2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4 2.3 自动门技术参数的确定4 2.4 自动门的机械传动机构设计4 第三章自动门硬件系统的设计5 3.1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5 3.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6 3.3 驱动装置的选型9 3.4 变频器的选型9 3.5 感应开关的选型12 后记12 参考文献12

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国外自动门发展现状 在国外,进入9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自动化技术是自动门的重要部分。在现代人们生活中自动门可以节约空调能源、降低噪音、防风、防尘,同时可以使出入口显得庄重高档,因此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自动门在人们的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自动门适合于宾馆、酒店、银行、写字楼、医院、商店等,使用自动门。但在国,自动门的自主研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自动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稳定、节能、环保、安全及人性化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由于门体的重量及体积不同会对自动门驱动和传动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各种自动门又可以分为重型自动门和轻型自动门。 客流量的差异会对自动门的使用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自动门还可以分为一般自动门和可频繁使用的自动门。 自动门根据使用的场合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自动平移门、自动平开门、自动旋转门、自动圆弧门、自动折叠门等,其中平开门用的场合较少,旋转门由于昂贵而且非常庞大,一般只用于有需要的高档宾馆,自动平移门使用得最广泛,大家一般所说的自动门、感应门就是指自动平移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平移型自动门一般是两开,这种门的特点是简单易控,维护方便。 自动平移门最常见的形式是自动门外两侧加感应器,当人走近自动门时,感应器感应到人的存在,给控制器一个开门信号,控制器通过驱动装置将门打开。当人通过门之后,再将门关闭。由于自动平移门在通电后可以实现无人管理,既方便又提高了建筑的档次,于是迅速在国外建筑市场上得到大围的普及。 自动门的控制方法很多,从控制器的不同来分,有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即通过按钮和复杂的接线安装来控制;智能控制器控制,即通过运用现代自动化设备来控制,它具有稳定性高,安全等优点,因此被很多生产厂商所运用。由于继电器逻辑控制的自动门系统因存在许多缺陷而逐步被智能控制器控制控制的自动门所淘汰。 在智能控制器的选择上,自动门的主控器有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和可编程控制(PLC)控制,微电脑控制主要有体积小、安装方便等特点,目前有许多厂家采用此种方式生产自动门,PLC控制的特点是稳定型高、维护方便,目前许多大型的商场的自动门都是由这种方式来控制。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 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利用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 本课题以电动汽车他励电机控制器为例,以实现电动汽车的加、减速,起、制动等基本功能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以开发出高可靠性、高性能指标、低成本并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为目的。主要包括硬件电路板的设计,以及驱动系统的软件部分的仿真调试。 在驱动系统硬件设计中,这里主控制芯片采用ATMEL公司的ATmega64芯片。功率模块采用多MOSFET并联的方式,有效的节约了成本。电源模块采用基于UC3842的开关电源电路。选用IR公司的IR2110作为驱动芯片,高端输出驱动电流可到1.9A,低端输出驱动电流可到2.3A,能够提供7个MOSFET并联时驱动电流。对于电流检测模块,本文没有采用电流传感器或者是康铜丝,而是采用了一种基于MOSFET管压降的电流检测电路,这种方式即节约了成本也保证了检测精度。 驱动系统的软件设计中,主要实现的功能为:开关量的检测处理,故障检测,串口通讯,励磁、电枢控制,报警功能等。针对他励电机电动汽车的控制特性,提出了节能控制算法和最大转矩控制算法,用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加速性能。 他励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能够很好的运行在电动汽车上,性能可靠、结构简 单,并且节约了成本,使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大大提高,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普及。 关键词:电动汽车,ATmega64,他励直流电机,PID模糊控制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1.1纯电动汽车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3) 1.2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3) 1.3 本课题的任务和主要工作 (4) 第二章他励电动机的控制理论基础 2.1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与制动 (5) 2.1.1直流电动机电枢电动势和电磁转矩 (5) 2.1.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6) 第三章系统的硬件设计 3.1系统硬件的整体设计方案 (10) 3.2主控制器MCU的介绍 (10) 3.2.1 MCU的选择 (10) 3.2.2 ATmega64的特性与内部结构 (11) 3.3开关电源模块 (12) 3.4电流检测模块 (13) 3.5驱动电路的设计 (16) 3.6电压检测电路 (17) 3.7温度检测电路 (18) 3.8加减速踏板信号检测电路 (19) 3.9 开关量输入信号 (20) 3.10蜂鸣器报警电路 (20) 3.11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21) 3.12硬件抗干扰的设计 (22) 3.13本章小结 (23) 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电动汽车的控制策略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