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离纯化技术1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1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1

分离纯化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将混合物系分离纯化成两个或多个不同产物的过程。

分离纯化过程按原理分类:机械分离(相间无物质的传递),传质分离(相间有物质的传递)

回收率:R=Q/Q0X100%(1%以上常量分析的回收率应大于99%;痕量组的分离应大于90%或95%。)

分离因子:SA,B=RA/RB=(QA/QB)/(Q0A/Q0B)分离因子的数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萃取:将样品中目标化合物选择性的转移到另一相中或保留在原来的相中,从而使目标化合物与原来的复杂基体相互分离。

反萃取:当完成萃取操作后,为纯化目标产物将目标产物转移到水相,通过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

物理萃取: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离平衡。特点:被萃取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中都以中性分子的形式存在,溶剂与被萃取物之间没有化学结合,也不外加萃取剂,两种分子的大小与结构越相似,他们之间的互溶性越大。

化学萃取:也称反应萃取,是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符合分子实现向有机相的分配。

分配定律:即溶质的分配平衡规律,指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容的两相中达到分离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不发生解离,缔合,配位等,溶质以同一分子形式存在),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即C1/C2=A。应用条件:①必须是稀溶液②溶剂对溶质的互溶没有影响③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或解离。

萃取率:表示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在萃取过程中被萃取组分从原始料液相转移到萃取相的量。萃取率=萃取相中溶质总量/原始料液中溶质总量X100%=M2V2/(M1V1+ M2V2)X100%=E/(E+1)

萃取因素:E=萃取相中溶质的量/萃余相中溶质的量=M2 V2/M1 V1 =A*V2/V1。

乳化:指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分散相)的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容的液体(连续相)中。

发生乳化的原因:①植物药的水提液和生物发酵液中通常含有大量蛋白质,它们分散成微粒,呈胶体状态②萃取体系中含有胶粒态和极细颗粒或杂质③发酵液染菌后料液中成分发生改变,其中蛋白变性④有机相的理化性质⑤过度的搅拌(输入能力过大)造成分散相液滴的过细导致乳化。

乳化剂使界面稳定:①界面膜形成②界面电荷的形成③介质黏度

HLB: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与亲油程度的强弱。HLB在3~6内能促进形成W/O型乳化剂,而6~15范围内的表面活性剂是良好的O/W型乳化剂。HLB越大,亲水性越强,形成O/W性乳化液;HLB越小,亲油型越强,形成W/O型乳化液。

破乳:①加入表面活性剂②电解质中和法③吸附法破乳④加热⑤稀释法

⑥机械方法⑦调节水相酸度

有效成分:中药材中起到主要药效的单体物质

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群体物质

无效成分:本身无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

有害成分:药材中一些有毒的成分影响疗效以及制剂的安全性。

中药提取常见杂质:糖类有机酸植物色素鞣质树脂氨基酸,蛋白质和酶脂肪油

亲水性物质:甲醇乙醇丙醇极性越大,与水互溶越好

亲脂性物质:石油醚苯乙醚氯仿醋酸乙酯

相似相溶原理:亲水性成分易溶于极性溶剂,亲脂性成分易溶于非极性溶液。

溶剂法提取中药的方法:①浸渍法:将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的条件下浸泡一定时间,浸出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特点: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新鲜的,易于膨胀的以及芳香性药材;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以及高浓度的制剂②渗漉法:将药材粗粉置于渗漉装置中,连续添加溶剂使之渗过药粉,自上而下流动,浸出有效成分的一种动态浸取方法。特点:适用于遇热易破坏的成分,因能保持良好的浓度差,故提取液效率高于浸渍法;耗时多,溶剂消耗多③煎煮法:特点,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不易被高温破坏的中药提取④回流提取法:特点,溶剂消耗大,操作麻烦。适用于脂溶性较强的中药化学成分⑤连续回流提取法:能少量溶剂进行连续循环回流提取,充分将有效成分浸出的方法。特点:适用于不同极性的溶剂梯度提取,应用广泛。

影响浸取过程的因素:原料药的粒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取压力,提取溶剂以及提取次数等。

微波协助浸取:利用微波能来提高提取效果的一种技术。原理:主要是利用其热特性。特点①试剂用量少,节能②加热均匀,热效率高③微波穿透能力强,快速浸取④操作简单,环境污染程度低。影响因素:溶剂温度与压力微波功率与萃取时间物料的含水量溶剂的PH。

超声波提取:又称超声波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是利用超声波强烈振动所产生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通过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介质的穿透力,使溶剂能快速渗透到药材细胞中,从而加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于溶剂中,提高有效成分的浸出率。特点①无需高温②提取效率高③具有广泛性,实用性广④常压下提取,安全性好⑤减少能耗。影响因素:时间超声波频率温度超声波的凝聚机制。

半仿生提取法:一种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运转的原理,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了一种新的提取工艺。特点:主要针对口服给药的提取。①符合中医配伍和临床用药、口服药物在胃肠道转运吸收的特点②既考虑活性混合成分又以单体成分作指标,有效成分损失少③生产周期短、降低成本。应用: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超临界流体(SCF):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性质:如果某气体处于超临界状态,即使增大压力也不会液化,只是密度会极大地增加,并具有类似于液体性质,但其黏度和扩散系数仍接近于气体。性质:①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比气体密度大数百倍,其在数值上接近于液体密度②超临界流体的黏度仍接近于气体,而比液体小2个数量级;其自扩散系数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在数值上大约是气体自扩散系数的1/100,但比液体要大数百倍。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由于超临界流体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的性质,它的密度接近于液体,而黏度和自扩散系数接近于气体,因此超临界流体不仅具有与液体溶剂相当的溶解能力,还有很好的流动性和优良的传质性能,有利于被提取物的扩散和传递。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百度答案):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

SFE-CO2流体的特点:①CO2的临界温度接近于室温(31.3℃),临界压力也只有7.37MP,其临界条件易于实现,整个萃取过程可以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完成。②CO2临界密度(448Kg/m3)是常用超临界萃取剂中最高的③在超临界状态下,CO2的渗透力强,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④氧化碳无毒,无味,无臭,化学惰性,不污染环境和产品⑤CO2价廉易得,不易燃,易爆,使用安全。

影响SFE-CO2流体对溶质的溶解性能的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二氧化碳流体流量原料粒度等均可影响。

夹带剂的加入对超SFE-CO2流体萃取过程影响:

①改善流体的溶剂化能力,提高溶质在SFE-CO2流体中的溶解度,降低萃取压力②与溶质有特殊作用的共溶剂,会增强SFE-CO2流体对溶质的选择性③夹带剂可调节SFE-CO2流体中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和选择性④夹带剂还可直接用作反应物⑤加入夹带剂后,还有可能仅通过改变萃取温度分离过程来实现分离目标的目的。

夹带剂的作用机理:①夹带剂可显著改变SFE-CO2溶剂系统的极性,提高被分离组分在SFE-CO2流体中的溶解度②加热与溶剂起特殊作用的夹带剂,可极大的提高SFE-CO2流体对溶质的选择性③提高溶质在SFE-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对温度,压力的敏感程度④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提高产品的萃取率⑤改变溶剂的临界参数。

SFE-CO2流体萃取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溶质由原料转移到CO2流体中的萃取段以及溶质与CO2流体分离及不同溶质间分离的分离段,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两个工序。

SFE-CO2流体萃取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①萃取系统主要包括CO2加压,萃取,分离,温度及压力控制等部分②萃取设备包括压缩机,高压泵,阀门,换热设备,萃取釜,分离釜,加料器和储罐等。

萃取釜的特点:①必须采用全镗开盖式②密封结构和密封材料必须适SFE-CO2流体较强的溶解性能和很高的渗透能力。

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有什么特点?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特点:作用条件温和,产品活性损失小,无有机溶剂残留,处理量大,步骤少,投资少,操作简单,可持续操作、易于放大。影响因素:①聚合物的影响②双水相系统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③体系中无机盐的影响④物质分子量的影响⑤温度⑥PH7外加电场⑧电解质。

目前有哪几种双水相体系应用比较广泛?

答;①非离子型聚合物/非离子型聚合物形成的双水相体系②高分子电解质/非离子型聚合物③高分子电解质/高分子电解质④非离子型聚合物/低分子量化合物⑤非离子型聚合物/无机盐

温度诱导双水相分离有什么优点?在温度诱导双水相分离中为什么温度会诱导体系再次分离?

答:(1)优点:可实现聚合物循环利用。(2)因为形成的共聚物(EOPO)浊点较低,在水溶液中,当温度超过其浊点时就会诱导体系再次分离。

普通有机溶剂双水相分离体系有什么优点?

答:价廉、低毒、较易挥发而无须反萃取和避免使用粘稠水溶性高聚物等优点。

与其他技术相比,色谱分离有哪些优点?

答:与萃取、蒸馏相比,色谱法有以下优点:①分离效率高②灵敏度高③分析速度快④应用范围广。

简述色谱法的分类?

答:分类:(1)按流动相: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液体三类。(2)按分离机制: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亲和色谱法和大孔吸附色谱法。(3)按使用领域:分析用色谱,制备用色谱、流程色谱。(4)按固定相: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

色谱中常用的参数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答:①区域宽度:色谱峰的宽度。②保留值:各组分自色谱中滞留的数值。③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④容量因子:在平衡状态下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比⑤选择性因子:为相邻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或容量因子之比。

凝胶色谱的原理?举例说明其应用。如何进行凝胶的预处理、装柱及保存?

答:原理:分子筛(原理)。举例:利用葡萄糖凝胶分离游离苦参碱及其脂质体。凝胶的预处理:须溶胀,使用前直接将干燥的凝胶用欲使用的洗脱液溶胀;装柱:必须均匀,装前除去过细粒子,装时要先将柱垂直固定加入少量的流动相;保存:湿态保存,将洗净后悬浮于蒸馏水或缓冲液中,加入防腐剂后于冰箱内短期保存。

简述高速逆流色谱原理和特点?如何选择高速逆流色谱的溶剂系统?

答:(1)原理:利用单向流体动力学平衡现象。(2)特点:①应用广泛、适用性好②操作简便、易于掌握③重现性好收率高④分离效率高、分离量较大⑤产品纯度高。(3)选择溶剂时要尽量选择挥发性强的溶剂,还要考虑样品的极性、溶解度、电荷态和形成复合物的能力。

制备薄层色谱中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实验时如何选择展开剂?制备薄层操作包括哪些步骤?请具体说明。

答:(1)常用吸附剂:①硅胶:具有惰性、吸附量大和易制成各种类型的硅胶②氧化铝: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吸附能力等级鲜明③聚酰胺:亲水和亲脂性能较好,分子内存在较多的酰胺基,易形成氢键吸附能力因氢键能力的不同而异同。(2)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中各组分的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度及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来选择。(3)制备薄层色谱的操作的步骤包括:薄层板的制备与活化、上样、展开、显色、收集样品。

请简述常压柱色谱的操作方法:分为装柱、加样、洗脱、收集、鉴定。

如何对高压制备液相色谱的样品进行预处理?

答:上柱前对样品可进行萃取、过滤、结晶、固相萃取等简单的分离方法作为预处理。

简述亲和色谱的原理及载体的选择原则。举例说明其操作的基本原理。

答:(1)亲和色谱的原理:利用亲和吸附作用(可逆性特异结合)来分离纯化生物物质。(2)载体的选择原则:①不溶性:不溶于水②渗透性:疏松网状结构,容许大分子自由通过③有一定硬度,最好为均一的珠状④具有大量可供反应的化学基团,能与大量配基共价连接⑤非特异性吸附能力极低⑥能抗微生物和酶的侵蚀⑺有较好的化学稳定⑧亲水性。(3)举例说明:2-胰凝乳蛋白酶的提纯:选择琼脂糖为载体,须在碱性条件下引入活泼基团将载体活化,再以α-胰蛋白酶的抑制剂作为配基与载体偶联。最后分离及洗脱后产生柱的再生。

简述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化合物的基本原理。

答:是通过物理吸附从溶液中有选择性的吸附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利用了吸附性和分子筛原理。

吸附树脂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除了树脂和化合物本身性质外,树脂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解吸剂的种类、浓度、PH、解吸时的温度和流速等都为影响因素。

在药物分离的实际操作中,如何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的最佳分离工艺条件?

答:应考察:①大孔树脂的泄漏曲线和吸附容量的考察②大孔树脂的解吸曲线与解吸率③大孔树脂的再生④树脂分离工艺验证试验。

举例说明大孔树脂在药物的分离纯化方面有哪些实际应用?

答:(1)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如: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类的分离(2)在中药复方精制中的应用:制现代中药制剂(3)在微生物药物分离纯化的应用:如抗生素生产中的应用。

目前大孔吸附树脂在药物的分离纯化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答:问题:中药复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起作用,其有效成分分属于各类化学物质,理化性质差别大,但大孔树脂对各类成分的吸附特征一般不同,吸附量差别很大,很难用一种树脂将所有有效成分分离出来。解决办法:常需多种树脂联合应用。

简述穿透曲线、吸收曲线和解吸曲线的作用?

答(1)穿透曲线:为预算树脂用量与上柱药用量提供依据。

(2)吸收曲线:吸收取消确定吸收光谱做定性依据从而确定最佳测定波长。

(3)解吸曲线:比较解吸效果,反应解吸液的浓度及用量。

分子印记技术:是指为获得在空间结构和结合位点上与某一分子(印记分子)完全匹配的聚合物的实验制备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①印迹分子与具有适当功能基团的功能单体通过共价键、氢键、离子作用或疏水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主客体复合物。②通过光引发或热引发在大量交联剂存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将主客体配合物固定在高度交联的高分子母体中,制的高聚物。

③通过一定的方法洗去印记分子,得到在高聚物中留下一个与印记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完全匹配,并含有印记分子专一结合的功能基团的三维空穴,这个三维空穴可以选择地重新与印迹分子结合,它与模板分子表现出特效的选择性和识别能力。

分子印迹技术的方法:共价法,非共价法,准共价分子印迹。

分子印迹技术的特点:①分子印迹技术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②MIP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并维持其专一的亲和能力③MIP的选择性很强。

印迹聚合物对底物分子识别过程主要包括模板分子进入印迹聚合物的空穴、与聚合物的空穴中功能基团结合、印迹反应。

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①分子印迹膜②分子印迹吸收剂③分子印迹色谱固定相④分子印迹催化剂⑤传感器。

分子印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蛋白质、多肽、酶等生物大分子甚至整个细胞的印迹研究。

离子交换:是不溶性固体物质(通常为树脂)上能够解离成离子的部分,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的一种反应。

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特殊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离子交换过程包括的五个步骤:①A+从溶液扩散到树脂表面。②A+从树脂颗粒表面再扩散到内部的活性中心。③A+与平衡离子B+交换,即与树脂RB发生复分解反应。④解吸离子B+从树脂内部的活性中心扩散到树脂表面。⑤B+从树脂表面扩散到溶液中。

分子蒸馏:又称短程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度条件下进行的非平衡蒸馏,具有特殊的传质传热机理的连续蒸馏过程,该过程中,蒸馏物料分子从蒸发液面挥发至冷凝所经过的行程小于其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不同物质分子由于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而在液液状态下得到分离。与传统蒸馏相比,分子蒸馏有以下特点:操作温度低、真空度高、受热时间短、分离能力高、不可逆过程。

分子运动自由程:一个分子在相邻两次分子碰撞之间所经过的路程。

影响分子蒸馏的因素:压强:当蒸馏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小(真空度越高),物料的沸点越低,分子平均自由程越大,轻分子从蒸发面到冷凝面的阻力越小,分离效果越好。温度:最适蒸发温度。被蒸馏物质的性质:相对挥发度越大,也就是相对分子质量之比(M1/M2)和待分离的轻、重组分分子的蒸汽分压之比越大,则两者越易分离。蒸发液膜的覆盖面积、厚薄、均匀度:蒸发液膜越薄、越均匀、覆盖面积越大,蒸馏效果越好。进料速度:进料时物料流速太快,待分离组分还未蒸发就流到蒸发面底部,起不到分离作用,物料流速太慢,影响分离效率。携带剂的使用:对携带剂要求沸点高,对物料有较好的溶解性,不与物料发生化学反应,并且易于分离出去。

分子蒸馏装置主要包括蒸发、物料输出输入、加热、真空和控制。

反渗透:在只有溶剂能通过的渗透膜的两侧,形成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差,就可以使溶剂发生倒流,使溶液达到浓缩的效果,这种操作成为反渗透。

超滤:能截留相对分子量在500以上的高分子膜分离过程,主要用于从溶剂或小分子溶质中将大分子筛分出来。

微滤:以压力差为推动力,截留水中粒径在0.02~ 10m之间的颗粒物的膜分离技术。

截留率:指溶液经超滤处理后,被膜截留的溶质量占溶液中该溶质总量的百分率。

膜的渗透通量:膜分离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膜面积上的物质透过量。

膜污染:指由于膜表面形成了吸附层或莫孔堵塞等外部因素导致膜性能下降的现象。

比较微滤和超滤分离过程的原理和应用的异同点。

答:原理(相同点):都是通过筛孔的筛分作用将料液中大于膜孔的大分子溶液进行截留,使这些溶质与溶剂及小分子组分分离的膜分离过程,都有膜表面的机械截留作用;(不同点):微滤:a.是膜的物理结构起决定性作用,膜的吸附和电性能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b. 微孔膜截留作用可分为膜的表面截留和膜内部截留两类;超滤:a.孔膜的大小和形状对分离起主要作用,膜表面的化学性质也也有一定的影响,b.过程中溶质的截留有膜表面的机械截留作用(筛分作用)、在膜孔中滞留而被去除(阻塞作用)或在膜表面及膜孔内的吸附。

应用(不同点):微滤:主要运用于将大于0.1纳米的微粒与液体分开的场合,不仅能出去液体中较小的固体颗粒,而且能截留多糖、蛋白质等胶体大分子,在不影响药效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澄清除杂的效果;超滤:主要应用与尺寸较大的分子、微粒与低分子物质或溶剂分离过程,主要包括分离纯化,有效出去非药效成分;提高药效成分浓度,减少剂量;制剂生产,包括制备注射液、口服液。

简述电渗析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分离不同的溶质粒子(如离子)的方法称为渗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如离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应用:主要应用与海水淡化、苦咸水除盐、制备纯水.

什么是浓差极化?简述其危害及预防措施。

在膜分离过程中、由于溶剂和小分子溶质大量透过膜、大分子溶质被截留在膜表面积累,当浓度高于主体料液浓度时将引发这些溶质从膜表面向主体料液反向扩散这一现象称为浓差极化。危害:造成膜通量下降、使膜劣化、导致膜的使用寿命缩短。消除浓差极化的措施:要严格控制膜的水通量λ、严格控制回收率λ。

影响膜分离的因素

影响因素:1、操作压力的影响2、料液浓度和流速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4、ph的影响5、操作时间的影响

分析膜污染产生的原因、并拟定减轻膜污染的措施

产生的原因:由于膜表面形成了吸附层或莫孔堵塞等外部原因

措施:1、料液的预处理2、操作方式的优化3、膜组件结构优化4、膜组件的优化

有那些原因会造成膜污染,如何处理?

答:(1)膜污染:一是附着层被滤饼、有机物凝胶、无机物水垢胶体物质或微生物等吸附于表面;二种是料液中溶质结晶或沉淀造成堵塞。处理:通过清洗的处理方式消除,包括物理方法冲洗和化学药品溶液清洗等。

简述亲和膜的分离原理

亲和膜的分离原理与色谱基本相同主要基于待分离物质与键合在膜上的亲和配位基之间的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人们形象的将其比喻为锁和钥匙的关系。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提纲(自制).

第一章绪论 1.药物分离与纯化过程分为机械分离与传质分离,机械分离针对非均相混合物,传质分离(物质传递)针对均相混合物,分为平衡分离过程与速度控制分离。 2.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质量)。 第二章药物分离纯化前的预处理技术 1.预处理的目的:将目的产物转移到易于分离的相态中(液相),同时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流体特性,利于后续分离。 2.药物成分的形成阶段只能获得含有目的药物成分的混合物,难以进行药物分离。 3.预处理主要完成任务: (1)去除大部分可溶性杂质(阳离子、生物大分子) (2)采用凝聚或絮凝技术,将胶体状态的杂质转化为易于分离的较大颗粒。(3)改善料液的流动性,便于固液分离 (4)固液分离 (5)将胞内产物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4.沉淀技术: (1)高价离子:Ca2+、Mg2+、Fe3+ a影响离子交换 b对药物降解加速催化作用 (2)生物大分子(可溶性黏胶状物):蛋白、核酸、多糖 a粘度增大,影响固-液分离。 b乳化作用,吸附离子基团。 5.沉淀法去除杂质常用的方法:等电点沉淀法,变性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反应沉淀法。 6.等电点沉淀法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进而产生沉淀。

7.变性沉淀法原理:利用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种物理或化学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实现分离。 8.盐析法概念: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9.盐析法影响因素: (1)盐析剂的性质和加入量 (2)溶液的pH值 (3)蛋白类化合物的性质 (4)蛋白浓度 (5)温度 10.常用的凝聚剂:AlCl3·6H2O、Al2(SO43·18H2O(明矾)、 K2SO4·Al2(SO43·24H2O、FeSO4·7H2O、FeCl3·6H2O、ZnSO4和MgCO3等。 11.凝聚作用与絮凝作用的区别:凝聚作用是指某些电解质(凝聚剂)作用下,破坏胶体系统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集过程,而絮凝作用是通过架桥作用将许多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粗大的松散絮团的过程。 12.助滤剂:具有一定刚性的颗粒或纤维状的固体。 13.常用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活性碳等。 14.细胞破碎方法 (1)机械法:高压均浆法(可大规模操作),珠磨法(可较大规模操作)、超声破碎法、X-press法 (2)非机械法:酶解法、化学渗透法、渗透压法、冻结融化法、干燥法。 15.高压匀浆法原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的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高速喷出,每秒速度高达几百米,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这一系列高速运动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细胞破碎。 第三章萃取技术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培训讲学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CM-Sephadex 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2.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3.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4.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5.层析分离: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B )。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 2.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酶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 B ) A.该酶的活力高 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 C.酶能被抑制剂抑制 D.最适温度高 E.酶具有多个亚基 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4.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5.如果要将复杂原料中分子量大于5000的物质与5000分子量以下的物质分开选用(D)。 A、Sephadex G-200 B、Sephadex G-150 C、Sephadex G-100 D、Sephadex G-50 6.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B)。 A、钠型和磺酸型 B、钠型和氯型 C、铵型和磺酸型 D、铵型和氯型 7.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 )。 A. 亲和层析 B. 凝胶层析 C. 离子交换层析 D. 盐析 8.以下哪项不是在重力场中,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降落时受到的力( B ) A.重力 B. 压力 C.浮力 D. 阻力 9.关于用氢键形成来判断各类溶剂互溶规律,下列(A)项是正确的叙述。 A、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B、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C、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D、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10.关于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酸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萃取 B碱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萃取 C. 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D. 两性电解质偏离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11.下列关于固相析出说法正确的是(B) A.沉淀和晶体会同时生成 B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结晶 C.和析出速度无关 D.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沉淀 12.那一种膜孔径最小(C) A.微滤 B超滤 C.反渗透 D. 纳米过滤 13.酚型离子交换树脂则应在(B )的溶液中才能进行反应 A. pH>7 B pH>9 C. pH﹤9 D. pH﹤7 14.一般来说,可使用正相色谱分离(B) A. 酚 B带电离子 C. 醇 D. 有机酸 15.离子交换层析的上样时,上样量一般为柱床体积的(C)为宜。 A. 2%-5% B1%-2% C. 1%-5% D. 3%-7%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珠磨法中适当地增加研磨剂的装量可提高细胞破碎率。(×) 2.进料的温度和pH会影响膜的寿命。(√) 3.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生化成分时,一般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4.溶剂的极性从小到大为丙醇>乙醇>水>乙酸。(√) 5.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改变其荷电性质,pH﹤pI蛋白质带正电。(√) 6.进行水的超净化处理、汽油超净、电子工业超净、注射液的无菌检查、饮用水的细菌检查使用孔径为0.2μm的膜。(×) 7.只有树脂对被交换离子比原结合在树脂上的离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时,静态离子交换操作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8.制备型HPLC对仪器的要求不像分析型HPLC那样苛刻。(√) 9.Sephadex LH-20的分离原理主要是分子筛和正相分配色谱。(√) 10.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等电点沉淀),(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 2.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凝胶色谱法),(多糖基离子交换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亲和色谱法)。 3.离子交换树脂由(载体),(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4.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在色谱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平衡? 答:1、流速平衡:流速是柱层析操作当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流速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分离的效果,流速过快,混合物得不到完全的分离,流速过慢,整体分离的时间要延长,因此在分离前首先要确定留宿。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授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熟悉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了解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基本原理;熟悉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掌握分离纯化的特点与一般步骤;了解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历史;熟悉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分离纯化的特点与一般步骤;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分离纯化工艺的优化、放大和验证工作。教学课时:4 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分离与纯化的概念与原理 一、生物物质的概念、种类和来源 1. 生物物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活性多肽类、蛋白质、酶类、核酸及其降解 物、糖、脂类、动物器官或组织制剂、小动物制剂、菌体制剂 2. 生物物质来源:动物器官与组织、植物器官与组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培养产物、血液、分泌物及其代谢物 二、生物分离纯化概念 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或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 三、生物分离纯化技术

生物技术 上游: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及组织工程;下游:生物产品的回收——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主要包括离心技术、细胞破碎技术、萃取技术、固相析出技术、色谱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 四、分离纯化基本原理 有效识别混合物中不同组分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别,利用能够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或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来实现组分间的分离或目标产物的纯化。

第二节分离纯化策略 一、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特点 1. 环境复杂、分离纯化困难 2. 含量低、工艺复杂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九答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九答案 装 订 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离心分离技术:是基于固体颗粒和周围液体密度存在差异,在离心场中使不同密度的固体颗粒加速沉降的分离过程。 2.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3.有机聚合物沉析:利用生物分子与某些有机聚合物形成沉淀而析出的分离技术称为有机聚合物沉析。 4.平衡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中与功能基团以离子键联结的可移动的平衡离子,亦称活性离子。 5.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带电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葡聚糖凝胶可使用那种溶剂溶胀(C ) A.甲醇 B 乙醇 C.缓冲液 D.乙酸乙酯 2.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C ) A.离心 B 过滤 C.超滤 D.双水相萃取 3.最常用的干燥方法有( D ) A 、常压干燥 B 、 减压干燥 C 、喷雾干燥 D 、以上都是 4.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 B )的原理进行分离的 A.吸附 B.相似相溶 C 分子筛 D 亲和 5.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 B ) A.高压匀浆法 B.超声破碎法 C.高速珠磨法 D.高压挤压法 6.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D )。 A 装柱分干法和湿法两种 B 分配柱层析法使用两种溶剂,事先必须先使这两个相互相饱和 C 用硅藻土为载体,需分批小量地倒入柱中,用一端是平盘的棒把硅藻压紧压平 D 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的成分。 7.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小,颗粒的沉降速度( A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8.“类似物容易吸附类似物”的原则,一般极性吸附剂适宜于从何种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 B ) A .极性溶剂 B .非极性溶剂 C .水 D .溶剂 9.关于大孔树脂洗脱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最常用的是以高级醇、酮或其水溶液解吸。 B 、对弱酸性物质可用碱来解吸。 C 、对弱碱性物质可用酸来解吸。 D 、如吸附系在高浓度盐类溶液中进行时,则常常仅用水洗就能解吸下来。 10.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减去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 ( D ) A 、 阴性洗脱 B 、剧烈洗脱 C 、正洗脱 D 、负洗脱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滤布材料 ( C ) A. 法兰绒 B. 帆布C. 滤纸 D.斜纹布 12.阴树脂易受有机物污染,污染后,可用( B )处理 A 柠檬酸 B 10%NaCl+2%~5%NaOH 混合溶液 C 氨基三乙酸 D EDTA 13.HPLC 是哪种色谱的简称( C )。 A .离子交换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凝胶色谱 14.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B )。 A .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 15.分离纯化早期,由于提取液中成分复杂,目的物浓度稀,因而易采用 ( A ) A 、分离量大分辨率低的方法 B 、分离量小分辨率低的方法 C 、分离量小分辨率高的方法 D 、各种方法都试验一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机溶剂被细胞壁吸收后,会使细胞壁膨胀或溶解,导致破裂,把细胞内产物释放到水相中去。(√ ) 2.向含有生化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性的有机溶剂,能使生化物质沉淀析出。(√ ) 3.等电点沉淀在实际操作中应避免溶液pH 上升至5以上。(√ ) 4.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阴离子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影响凝胶的形成。(× ) 5.当气体的温度超过其临界温度,压力超过临界压力之后,物质的聚集状态就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成为超临界流体。(√ ) 6.冻结-融化法冻结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疏水键结构,增加其亲水性和通透性来破坏细胞的。(√ ) 7.盐析作用也能减少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使提取液中的水分含量减少。可以促使生化物质转入有机相从而提高萃取率。(√ ) 8.氨基酸、蛋白质、多肽、酶、核酸等两性物质可用等电点沉析。(√ ) 9.甲醇沉淀作用与乙醇相当,但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比乙醇、丙酮都小,所以应用广泛。(×) 10.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如Ca2+、Mg2+、Zn2+等),则等电点pH 升高。(√ )

药物分离纯化

1.什么是化学萃取?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 2.什么事截留分子量?各种分离膜(如微滤、超滤、纳滤)的截留组分范围怎样? 3.什么是乳化现象?消除乳化的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反萃取、萃取相、萃余相? 5.什么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 6.什么是双水相萃取技术?有哪些特点? 7.什么是半仿生提取法?其优点有哪些? 8.什么是分子印迹技术,其特点如何? 9.什么是分子蒸馏,其操作过程如何,有哪些特点? 10.依据分离记理,色谱法分为哪几类? 11.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萃取操作过程如何划分? 12.什么是凝胶色谱,其分离机理如何,有哪些用途?其操作过程如何? 13.什么是住色谱,如何操作? 14.活性氧化铝有哪些类型?特点是什么?其含水量关系如何? 15.何为浸漉法,去操作过程如何? 16.离子交换树脂有哪些类型,影响其选择性的因素?其操作过程如何? 17.容积提前中药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常见容积大机型大小如何? 1分离纯化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或将这些方法结合,将某混合物系分离纯化成两个或多个组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过程。 分离纯化技术:在工业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与装备,耗费一定的能量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研究实现这一分离纯化过程的科学技术。 1、药物分离的特点:(1)药物的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不同来源的药物性质差别很大,采用的分离技术原理和方法也多种多样。(2)以天然形式存在的药物,或生物来源的药物通常含量较低,杂质的量远远大于有效成分的量。分离过程需要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使有效成分的含量不断提高。(3)药物中很多品种特别是天然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性差、易分解、易变性等特点,在选择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被分离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条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4)从药物研究到药品生产,分离在量上的差别很大,小到 以鉴定、含量测定的6- 10g级,大到生产的吨级的纯化。(5)药品的质量要求高,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生产环境需要达到一定的洁净度,防止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2、分离纯化方法按原理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 3、萃取:将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选择性地转移到另一相中或选择性地保留在原来的相中(转移非目标化合物),从而使目标化合物与原来的复杂机体相互分离的方法。反萃取: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萃取相:当溶剂与混合液混合后成为两相,其中一个以萃取剂为主(溶有溶质)的称为萃取相。萃余相:另一个以原溶液为主的(即溶剂含量较低)称为萃余相。萃取液:利用蒸馏、蒸发和结晶等方法除去萃取相中的溶剂后得到的液体称为萃取液。萃余液:利用蒸馏、蒸发和结晶等方法除去萃余相中的溶剂后的液体称为萃余液。化学萃取:也称反应萃取,是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1)被萃取药物的结构(2)pH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4)无机盐的存在(5)溶质的结构(6)萃取剂(7)稀释剂。 4、化学萃取中,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主要有:(1)配位反应(2)阳离子交换反应(3)离子缔合反应萃取(4)协同反应萃取。 5、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可以把萃取操作过程分成单级萃取操作和多级萃取

药物分离与纯化

硕士学位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天然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考生姓名:邱诗春 考生学号:20111902042 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学 考生成绩: 任课老师(签名) 考试日期:20 11 年11 月 5 日午时至时

姜黄中天然药物的分离与纯化 摘要:姜黄素是姜黄属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清除自由基、抗微生物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方面药理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研发潜力。随着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有多种方法从植物中提取并分离姜黄素。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姜黄素的酶法、渗漉法、水杨酸钠法、超临界CO2 萃取法、超声提取法及微波提取法等提取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聚酰胺吸附法、活性炭色谱法、硅胶柱色谱法、乙酸沉淀法等分离纯化方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姜黄素提供依据。 关键字:姜黄素;提取;分离 Abstract: Curcumin is one of the major active ingredients in plants of Curcuma L. and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cancer,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nd anti-microbial effect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digestive system, and so on. It has bett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developping potential of new dru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technology, there are many ways to extract and isolate curcumin from plants. The recent studies of curcumin extraction methods, i.e. enzyme method, percolation method, sodium salicylate method, supercritical CO2,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microwave extraction. Separation methods, i.e. polyamide adsorption, macroporous resin adsorption, polyamide adsorption, activated carbon chromatograph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acid-precipitation method are reviewed to provide the basis evidence for further utilization of curcumin. Key words:curcumin; extraction; separation 姜黄(Curcuma long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可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并且还有助消化特性,可以作为调味品、天然色素、天然染料,近年来因其具抗肿瘤、抗炎、抗氧化[1,2]等活性而倍受关注.姜

我国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我国制药分离纯化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引言:制药工业关系国计民生。一种好的药品,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够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动植物,不计其数的化合物,想要从里面找到能够制成药物的有效成分是一件困难的工作。由于药物的纯度和杂质含量与其药效、毒副作用、价格等息息相关,使得分离过程在制药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制药分离纯化技术在制药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现状 制药分离过程主要利用待分离的物质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共存杂志之间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分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的医药产业虽然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制药过程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问题,药品提取分离纯化过程作为医药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首要原因。 目前,在我国制药领域,很多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但是仍然没有成为制药过程中的主导工艺,依然是以传统落后的提取技术为主导,在制药过程中存在着提取分离技术装备简单,工艺流程单一等缺陷。我国目前的分离提取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设计和开发出一个新的生产系统和设备,显得尤为迫切。 制药提取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关系到三个问题:(1)能否最大限度

地从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但是保证无用的物质不能被同时转移。(2)能否尽量使所提取物质的量相对平均;(3)能否在尽量满足最大产能的情况下,把成本降到最低。简单来说是产率、工艺条件稳定和效率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能为后续生产环节制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实现提高生产质量的最终目的,目前,我国大部分所使用的传统提取工艺和装备都难以解决以上的几个问题,生产中仍然以传统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为主导,提取生产过程中的装备陈旧、工艺流程单一,集成优化和高效节能的成套装备虽然已经开发出来,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先进的装备的优势以及自动化控制与在线检测系统的优势,开发出先进、适用的中药提取分离技术流程,并使其得到推广和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水提醇沉法(水醇法)、醇提水沉法(醇水法)、酸碱法、盐析法、离子交换法和结晶法等。新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絮凝沉淀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滤法、高速离心法等。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推动了医药的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的医药行业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方向 我国的医药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的药物提取水平差距甚大,影响了我国医药产品在世界药品市场的地位。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内医药生产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采用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才可能使我国医药产品生产和销售在国际市场占有更多的份额,

总结生物药物分离纯化的方法

总结归纳本课程介绍的可用于物质分离纯化的方法,并说出每种方法的原理。 萃取分离法 溶剂萃取法原理: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分配特性不同而进行的分离 设法使一种溶解于液相的物质传递到另一液相的操作 pH影响分配系数-表观分配系数 双水相萃取原理:利用生物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的过程 反胶束萃取原理: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非极性基团在外,极性基团则排列在内,形成一个极性核,此极性核具有溶解极性物质的能力。当含有此种反胶束的有机溶剂与蛋白质的水溶液接触后,蛋白质及其他亲水性物质能够溶于极性核内部的水中,由于周围的水层和极性基团的保护,蛋白质不与有机溶剂接触,从而不会造成失活。 超临界萃取原理:当气体物质处于其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以上时,不会凝缩为液体,只是密度增大,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的密度,粘度接近于气体;在临界点附近,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对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非常敏感; 固相析出分离法 盐析法原理: 盐析法是利用各种生物分子在浓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通过向溶液中引入一定数量的中性盐,使目的物或杂蛋白以沉淀析出,达到纯化目的的方法。 破坏双电层:在高盐溶液中,带大量电荷的盐离子能中和蛋白质表面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之间电排斥作用相互减弱而能相互聚集起来。 破坏水化层:中性盐的亲水性比蛋白质大,盐离子在水中发生水化而使蛋白质脱去了水化膜,暴露出疏水区域,由于疏水区域的相互作用,使其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法原理: 1、降低了介质的介电常数,使溶质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增加,聚集形成沉淀。 2、水溶性有机溶剂本身的水合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压缩了亲水溶质分子表面原有水化层的厚度,降低了它的亲水性,导致脱水凝集。 等电点沉淀法原理: Pl时分子表面静电荷未零,双电层及水化膜的削弱或破坏,分子间引力增加,溶解度降低。常与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或其他沉淀剂一起配合使用。主要:去除杂蛋白,而不用于沉淀目的物。 成盐沉淀法原理: 1.金属离子沉淀 所用的金属离子,包括Mn2+、Fe2+、Co2+、Ni2+、Zn2+、Ca2+、Ba2+、Mg2+等。 蛋白质和酶分子中因为含有羟基、氨基、咪唑基和硫氢基等,均可以和上述金属离子作用形成盐复合物。 分离沉淀→复合物分解→除金属离子(离子交换或金属螯合剂EDTA) 2.有机酸类复合盐 含氮有机酸如苦味酸、苦桐酸和鞣酸等能够与有机分子的碱性功能团形成复合物而沉析出。工业上用此法制备蛋白质时,需采取较温和的条件,有时还加入一定的稳定剂,以防止蛋白质变性。 亲和沉淀法原理:

药物分离与纯化试题库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试卷用题班级: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50分) 1.相似相容原理: 2.萃取法: 3.透析法: 4.临界温度: 5.梯度洗脱: 6. 浓差极化现象: 7.盐溶现象: 8.生物技术: 9.生物活性物质: 10. NDG: 11.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12.盐析: 13.凝聚作用: 14.梯度洗脱: 15.临界压力: 16. 夹带剂: 17.超滤法: 18. 电泳法: 19. 离子交换层析: 20. 膜分离: 21. 凝胶极化: 22. 物理萃取: 23. 乳化现象: 24. 超临界流体: 25.迁移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根据分离里混合物内是否有相界面存在,混合物可分为和 两大类。 2.药物分离与纯化过程一般情况下主要分为与两大类。 3.按生产过程的性质划分,分离与纯化工艺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分离纯化前的预处理、 、、。 4.沉淀常用的方法有:、、、 及反应沉淀法等。 5.细胞破碎主要有两类方法,机械法和非机械法,常用的机械法有:、 高压匀浆法等,常用的非机械法主要有:、 、冻结法、化学渗透法等。 6.层析技术中常用的吸附剂有:、、 硅酸铝、硅藻土、聚酰胺等。 7.常用的亲脂性有机溶剂主要有:、、、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 8.常用的亲水性有机溶剂主要有:、、等。 9.溶剂提取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回流提取法及连续提取法等。 10.蛋白质盐析常用的中性盐,主要有硫酸钠、、、、磷酸钠等。 11.离子交换剂有和(如:羧甲基纤维素;CM-纤维素)。 12.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根据其分离原理,有、、与排阻色谱等方法。 13. 常用的膜分离过程有:、、、反渗透及渗析等。 14. 克服浓差极化现象的措施主要有:、、错流、切流、以及改变速度、、和料液浓度等。 15. 以菌体或蛋白质浓缩为目的的膜分离一般分三种操作方式,即、和连续浓缩操作。 16.电泳分离主要有、、等。这些电泳法又根据是否使用凝胶载体分为凝胶电泳和自由流电泳。 、、、单晶体生长4个问题。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超临界流体萃取时加入N2、Ar等可使萃取物在流体中的溶解度显著升高。( ) 2. .以琼脂糖作为凝胶介质时,DNA分子构型对其迁移率的影响为:共价闭环DNA﹤直线DNA﹤开环双链DNA。( ) 3.生物产品的特点之一就是稳定性差,极易被化学或微生物降解而失活。() 4.凝胶电泳中相对迁移率是指蛋白质移动的距离与指示剂移动距离的比值。() 5.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的聚合反应应与空气隔绝,主要是大气中的CO2能消灭自由基是反应终止。() 6.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沸点多在100℃以下,与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成分的提取。() 7.对下列甲壳素及其衍生物间的相互转换关系的连线图进行判断,对的用“√”号表示,错的用“×”号表示。(6分)

(高考生物)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复习重点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复习重点

生化分离技术复习重点 1.生化分离,生化分离技术的基本步骤 生物分离与纯化的目的是从微生物发酵液,酶反应产物,动植物细胞培养和生物体本身分离并纯化对人类有用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各种生物药物和生物制品。 来源:(1)动物脏器(2)血液,分泌物和其它代谢物(3)海洋生物(4)植物(5)微生物 特点:(1)目的产物浓度低,纯化难度大(2)活性物质性质不稳定,操作过程容易失活(3)生物材料中生化组分数量大,分离困难(4)生物材料易变质,保存困难(5)生物产品的质量标准高 基本步骤:原料的选取和预处理,分离提取,精制和成品的制作 2.吸附技术 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待分离的料液(或气体)通入适当的吸附剂中,利用吸附剂对料液(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吸附的能力,使该祖坟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再用适当的洗脱机将吸附的组分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的一种分离技术 吸附剂类型:(1)物理吸附(范德华力)(2)化学吸附(电子转移)(3)交换吸附(离子交换) 常用的吸附剂:一类有机吸附剂,如活性炭、纤维素、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等;另一类是无机吸附剂,如氧化铝、硅胶、人造沸石、磷酸钙‘氢氧化铝等。 活性炭吸附规律:对具有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吸附力较大;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力大于脂肪族化合物;对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化合物的吸

附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 影响吸附的因素:吸附剂的性质;吸附物的性质;吸附条件(温度、PH、盐的浓度)、溶剂的影响。 3.膜分离技术 概念:指物质在推动力作用下由于传递速度不同而得到分离的过程。特点:易于操作;成本低、寿命长;高效;常温下操作无相态的变化,分离精度高,没有二次污染;膜材质的价格高;操作过程中膜面容易被污染;膜的耐药性,耐溶性,耐热性能有限。 类型:渗析;电渗析;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气体分离 微孔滤膜清洗和再生方法:将滤膜平放于清洁盛器内,用60℃左右的蒸馏水浸泡,使全部湿润,数小时候(约4小时以)倾去水,再用上法浸泡12小时,使用前再用适量温蒸馏水清洗一次。 微孔滤过膜截留粒子的范围:0.1—10μm的粒子。 4.液膜分离技术 概念:是一种以液膜为分离介质,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分离操作,是属于液—液系统的传质分离过程。 组成:膜溶剂;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膜增强剂。 分类:乳状液膜;支撑液膜。 液膜分离步骤:制备液膜;液膜萃取;澄清分离;破乳。 影响因素:液膜乳液成分的影响;乳水比;连续的PH;搅拌速度的影响;料液的浓度和酸度的影响;操作温度的影响;接触时间。应用:分离氨基酸;提取抗生素;提取生物碱;提取蛋白质;分离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CM-Sephadex 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2.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3.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4.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5.层析分离: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B )。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 2.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酶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 B ) A.该酶的活力高 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 C.酶能被抑制剂抑制 D.最适温度高 E.酶具有多个亚基 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4.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5.如果要将复杂原料中分子量大于5000的物质与5000分子量以下的物质分开选用(D)。 A、Sephadex G-200 B、Sephadex G-150 C、Sephadex G-100 D、Sephadex G-50 6.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B)。 A、钠型和磺酸型 B、钠型和氯型 C、铵型和磺酸型 D、铵型和氯型 7.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 )。 A. 亲和层析 B. 凝胶层析 C. 离子交换层析 D. 盐析 8.以下哪项不是在重力场中,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降落时受到的力( B ) A.重力 B. 压力 C.浮力 D. 阻力 9.关于用氢键形成来判断各类溶剂互溶规律,下列(A)项是正确的叙述。 A、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B、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C、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D、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10.关于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酸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萃取 B碱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萃取 C. 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D. 两性电解质偏离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11.下列关于固相析出说法正确的是(B) A.沉淀和晶体会同时生成 B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结晶 C.和析出速度无关 D.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沉淀 12.那一种膜孔径最小(C) A.微滤 B超滤 C.反渗透 D. 纳米过滤 13.酚型离子交换树脂则应在(B )的溶液中才能进行反应 A. pH>7 B pH>9 C. pH﹤9 D. pH﹤7 14.一般来说,可使用正相色谱分离(B) A. 酚 B带电离子 C. 醇 D. 有机酸 15.离子交换层析的上样时,上样量一般为柱床体积的(C)为宜。 A. 2%-5% B1%-2% C. 1%-5% D. 3%-7%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珠磨法中适当地增加研磨剂的装量可提高细胞破碎率。(×) 2.进料的温度和pH会影响膜的寿命。(√) 3.应用有机溶剂提取生化成分时,一般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4.溶剂的极性从小到大为丙醇>乙醇>水>乙酸。(√) 5.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pH可改变其荷电性质,pH﹤pI蛋白质带正电。(√) 6.进行水的超净化处理、汽油超净、电子工业超净、注射液的无菌检查、饮用水的细菌检查使用孔径为0.2μm的膜。(×) 7.只有树脂对被交换离子比原结合在树脂上的离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时,静态离子交换操作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8.制备型HPLC对仪器的要求不像分析型HPLC那样苛刻。(√) 9.Sephadex LH-20的分离原理主要是分子筛和正相分配色谱。(√) 10.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法。(√) 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等电点沉淀),(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 2.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凝胶色谱法),(多糖基离子交换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亲和色谱法)。 3.离子交换树脂由(载体),(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4.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 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在色谱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平衡? 答:1、流速平衡:流速是柱层析操作当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流速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分离的效果,流速过快,混合物得不到完全的分离,流速过慢,整体分离的时间要延长,因此在分离前首先要确定留宿。 2、液体环境:为了保持被分离物质运动的均一性,以及好的吸附和解析效果,因此要保持孔隙内部和外部液体环境的一致,所以进行液体环境的平衡。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填空 1、色谱分离的基本特点:分离效率高、应用范围广、选择性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2、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高压、高速、高灵敏度、高效、适用范围广。 3、膜分离技术的优点:a易于操作。b成本低,寿命长。c高效,特别是对于热敏性的物质的处理具有其他分离过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d 常温下操作无相态变化,分离精度高,没有二次污染。P168 4、七种常见的膜分离过程:渗析(DS),电渗析(ED),微滤(MF),超滤(OF),反渗透(RO),纳滤(NF),气体分离(GS)。 5、微滤的分离机理:a 表面层截留。b 膜内部截留。 6、液膜的组成:膜溶剂(水和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和膜增强剂。 7、液膜的分类:液膜按其构型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乳状液膜和支撑液膜。 8、乳状液膜分类:根据是否含有载体可以分为流动载体液膜和非流动载体液膜。 9、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a 制备液膜。b 液膜萃取。c 澄清分离。d 破乳。 10、预处理的目的:1)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2)取出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11、杂志的去除方法:1)等电沉淀法:蛋白质等电时溶解度最小,能沉淀出去2)变性沉淀:使蛋白质从有规则的排列变成溶解度较小的无规则的排列而沉淀3吸附:利用吸附作用能经常有效的去除蛋白质杂质。 12、双水相萃取的工艺流程:主要三部分1)目的产物的萃取2)PEG的循环3)无机盐的循环。 13、过饱和溶液的制备一般有四种方法:饱和溶液冷却、部分溶剂蒸发、化学反应结晶法、解析法。P72 14、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交换吸附。P83 名词解释 1、离子交换树脂的命名:有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分类;第二位数字代表骨架;第三位数字微顺序号。 2、交联度:离子交换树脂中交联剂的含量。 3、交换容量:每克干燥剂的离子交换树脂或每毫升完全溶胀的离子交换树脂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 4、色谱分离: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 5、正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的分配色谱法。 6、反相色谱法: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的分配色谱法。 7、浓缩:是低浓度溶液通过除去溶剂(包括水)变为高浓度溶液的过程。 8、干燥:是从湿的固体生化药物中除去水分或溶剂而获得相对或绝对干燥制品的工艺过程。9、差速离心法:采用逐渐增加离心速度或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进行离心,用不同强的的离心力是不同质量的目的产物分级分离的方法。 10、速率带离心法:在离心前于离心管内装入密度梯度介质,待分离的样品铺在梯度液的顶部、离心管底部或梯度液的中间,同梯度液一起离心。 11、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和临街压力以上的非凝缩性的高密度流体。处于超临界状态时,气液两相非常接近,无法分别,成为超临界流体。 12、盐析: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的情况下,蛋白质(或酶)等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叫做盐析。 13、活性炭“中毒”:由于活性炭是一种强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能力很大,气体分子占据了活性炭的吸附表面,会造成活性炭中毒,使其活力降低,因此使用前可加热烘干,以除去大部分气体。P84 14、大网格聚合物吸附剂:又称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有机高聚物,具有与大网格离子交换树脂相同的大网格骨架(由于在聚合时加入了一些不能参加反应的致孔剂,聚合结束后又将其除去,因而留下永久性孔隙,形成大网格结构),一般为白色球形颗粒。 简答 1、离子交换树脂的构成是什么? 答:1)惰性、不溶的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的网络骨架,称为载体或骨架; 2)与载体连成一体的、不能移动的活性基团,又称功能基团; 3)与功能基团带相反电荷的可移动的活性离子,又称平衡离子或可交换离子。 2、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是什么? 答:1)按树脂骨架的主要成分分: 1’聚苯乙烯性树脂2’聚苯烯酸型树脂3’多乙烯多胺-环氧氯苯烷树脂4’酚-醛树脂 2)按骨架的物理结构来分:1’凝胶型树脂2’大网格树脂3’均孔树脂 3、微滤的操作模式是什么? 答:1’常规过滤(静态过滤或死端过滤):原料液置于膜的上游,在压差的推动下,溶剂和小于膜孔的颗粒透过膜,大于膜孔的颗粒则被膜截留,该压差可通过上游加压或下游侧抽真空产生。但是,常规过滤操作只能是间歇的,必须周期性的停下来清除膜表面的污染层或更换膜。常规过滤操作简便易行,对于固体含量低于0.1%的料液常采用常规过滤;对于固体含量在0.1%~0.5%的料液则需要进行预处理或采用错流过滤;对于固体含量高于0.5%的料液则采用错流过滤操作。 2’错流过滤(动态过滤):微滤的错流过滤操作类似于超滤和反渗透,原料液以切线方向流过膜表面。溶剂和小于膜孔的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透过膜,大于膜孔的颗粒则被膜截留而停留在膜表面形成一层污染层。与常规过滤不同的是,料液流经膜表面产生的高剪切力可使沉积在膜表面的颗粒扩散返回主体流,从而被带出微滤组件,使污染层不能无限增厚。当处理量大时,为避免膜被堵塞,宜采用错流操作。P176

2020年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五答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五答案 装 订 线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离心沉降:利用悬浮液或乳浊液中密度不同的组分在离心力场中迅速沉降分层,实现固液分离 2.固相析出技术:利用沉析剂使所需提取的生化物质或杂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固体沉淀的过程。 3.乳化液膜系统:乳化液膜系统由膜相、外相和内相三相组成,膜相由烷烃物质组成,最常见的外相是水相,内相一般是微水滴。 4.反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 5.等电点:是两性物质在其质点的净电荷为零时介质的pH 值,溶质净电荷为零,分子间排斥电位降低,吸引力增大,能相互聚集起来,沉淀析出,此时溶质的溶解度最低。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蛋白质初步提取的过程中,不能使用的方法(C )。 A 、双水相萃取 B 、超临界流体萃取 C 、有机溶剂萃取 D 、反胶团萃取 2.离子交换法是应用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A )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 A 、静电作用 B 、疏水作用 C 、氢键作用 D 、范德华力 3.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A )破碎。 A 、珠磨法 B 、高压匀浆法 C 、A 与B 联合 D 、A 与B 均不行 4.真空转鼓过滤机工作一个循环经过(A )。 A 、过滤区、缓冲区、再生区、卸渣区 B 、缓冲区、过滤区、再生区、卸渣区 C 、过滤区、缓冲区、卸渣区、再生区 D 、过滤区、再生区、缓冲区、卸渣区 5.阴离子交换剂(C )。 A 、可交换的为阴、阳离子 B 、可交换的为蛋白质 C 、可交换的为阴离子 D 、可交换的为阳离子 6.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B )。 A 、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 、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 、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 、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7.依离子价或水化半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不同。树脂对下列离子亲和力排列顺序正确的有(A )。 A 、Fe3+>Ca2+>Na+ B 、Na+ >Ca2+> Fe3+ C 、硫酸根>柠檬酸根>硝酸根 D 、硝酸根>硫酸根>柠檬酸根 8.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B )。 A 、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 B 、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 的混合中 C 、使内水相的尺寸变小 D 、应用在膜相与反萃取相的乳化中 9.盐析法纯化酶类是根据( B )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 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 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10.以下哪项不是颗粒在离心力场中受到的力( C ) A.离心力 B. 向心力 C.重力 D. 阻力 11.关于精馏回流比控制,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以下正确的两项是(A ) A 、若回流比变大,则精馏能耗增大; B 、若回流比变大,则精馏能耗减小; C 、若回流比变大,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变大; D 、若回流比变小,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变小。 12.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那种固液分离手段(B ) A. 离心分离 B 过滤 C. 沉降 D.超滤 13.蛋白质溶液进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浓度在(A )范围内适合。 A. 0.5%~2% B1%~3% C. 2%~4% D. 3%~5% 14.超滤技术常被用作(C ) A. 小分子物质的脱盐和浓缩 B 小分子物质的分级分离 C. 小分子物质的纯化 D.固液分离 15.通过改变pH 值从而使与离子交换剂结合的各个组分被洗脱下来,可使用(A ) A. 阳离子交换剂一般是pH 值从低到高洗脱 B 阳离子交换剂一般是pH 值从高到低洗脱 C. 阴离子交换剂一般是pH 值从低到高 D. 以上都不对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溶剂萃取中的乳化现象一定存在。(×) 2.用冷溶剂溶出固体材料中的物质的方法又称浸煮。(× ) 3.在生物制剂制备中,常用的缓冲系统有磷酸盐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盐酸盐缓冲液;醋酸盐缓冲液等。(× ) 4.蛋白质变性,一级、二级、三级结构都被破坏。(× ) 5.不同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相互混合可形成两相或多相系统,如葡聚糖与聚乙二醇(PEG )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溶液先呈浑浊状态,待静置平衡后,逐渐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上相富含PEG ,下相富含葡聚糖。(√ ) 6.离子交换剂可以分为3部分:高分子聚合物基质、电荷基团和被交换离子。(× ) 7.由于pH 值可能对蛋白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故一般通常采用改变离子强度的梯度洗脱(√ ) 8.盐析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当处理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质或酶时,盐析操作要在低温下(如0℃~4℃)进行。 (√ ) 9.采用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先将蛋白质混合物上柱然后进行洗脱,小分子的蛋白质由于所受排阻力较小首先被洗脱出来。( × ) 10.树脂使用后不可再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