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教案上

物化实验教案上
物化实验教案上

化学与化工学院实验课程教案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一数据处理及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技术

一、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掌握数据记录与处理的常用方法和技巧;学会误差分析和处理。

2.了解不同类型的温度计,理解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学会如何校正温度计;。

3.熟悉常用的控温方法和装置。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 实验重点: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及特殊要求;

讲清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尤其是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技巧;

如何进行温度计的校正。

2. 实验难点:

强调作图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实验教学方法

本次实验以讲授为主,再通过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2. 教学手段

本次内容较多,加上偶的专业分析化学课时偏少,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及数据误差分析的知识缺乏,强调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利用多媒体演示,强调关键操作和注意事项。

四、仪器与试剂

仪器:不同类型的温度计

五、实验讲授内容

1.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与要求

2. 误差分析及处理

1)误差种类

2)为什么测量结果都带有误差?

完成某项测量必须要有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人员。这三方面都可能使测量产生差。所以,任何测量结果都带有误差。

3)产生误差的原因

(1) 仪器误差;

(2) 安装调整误差,如水银柱高、滴定管垂直否等; (3) 人为误差,如视差,读数过早或过迟等;

(4) 方法误差(又称理论误差)。间接测量时,由于间接测量函

数本身就是一个近似公式,存在一定的近似误差,这种误差称为间接测量误差;

(5) 环境误差,由于周围环境等因素使仪器内部工作状态改变而

引起的误差,习惯上称为环境误差。

3. 数据记录与处理的一般方法 1)数据记录基本原则 2)数据处理方法

列表法 作图法

特点:直观,极大点,极小点,拐点,转折点,线性关系,曲线关系,周期性,这些特征都容易发现。求微商、积分,内插、外推也方便。外推要小心!!!

作图技术:图纸(直角坐标纸,半对数或对数纸,三角坐标纸等) 坐标不一定从零开始。对于x, y 轴,选择比例极为重要,坐标轴的最小分度应与实验数据的精度相适应。为此,通常每小方格应能表示测量值的最末一位可靠数字或可疑数字,以使图上各点坐标能表示全部有效数字并将测量误差较小的量取较大的比例 尺。代表图纸每小格数值应以便于从图上读取数值为原则。如分度应为1、2、5的倍数,避免3、6、7、9的倍数或小数。在满足上述条件后,考虑充分利用图纸的全部面积,使图形匀称合理。

数学方程式法

将实验中各变量间的关系用函数关系式来表达。如 p = f (T ), 纯物质的蒸气压与温度的

关系;G =f (T , p ),物质的Gibbs 自由能G 与温度T 和压力p 的关系,等等。

这种表达方式简单,便于微分、积分和内插值。得到的函数关系式常称为经验方程式。 经验方程式是客观规律的一种近似描述,是理论探讨的线索和根据。经验方程式中的系数往往与某一物理量相对应。如,温度为T 时的液体饱和蒸气压p 与T 之间有下列

函数关系:

/l o g (p

Pa) = .1

303.2const T

R

H m vap +?

?-

直线的斜率=-?vap H m /2.303R, 由此可求出物质的摩尔蒸发焓?va

p H m 。

将一组实验数据拟合成经验方程式的步骤如下: 1)用实验数据作图,绘出曲线。

2)根据经验和解析几何原理,初步判断经验公式应有的形式(通常将所得曲线形状与已知函数的曲线形状比较而得出)。必须指出,有时不同的数学公式能得出相似的图形,因此通过比较,选择适当的公式时,不仅要注意图形形状,而且必须注意公式的物理意义以及是否适用于所讨论的问题。

3)通过图形比较,选择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经验公式后,可进行 线性拟合: y = a + bx, y = bx m , 线性化, lny = lnb + mlnx 多项式拟合:m m x a x a x a x a a y +???++++=332210 非线性拟合:y = a + bx + c/x – d/(1+ex 2)

通常用作图法、平均值法和最小二乘法等三种方法来求经验方程式中的系数,a, b, c, …, etc. 但前两种方法用得不多, 最常用的是最小二乘法。

利用软件处理数据 3. 物理化学实验的安全与防护

水、电、危险品、高压钢瓶,酸、碱、有机溶剂,等等。 4.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温度计的种类及测温原理

普通温度计的校正: ? 零点校正

? 露茎校正

水银温度计有“全浸”和“非全浸”两种。非全浸式水银温度计常刻有校正时浸入量的刻度,在使用时若室温和浸入量均与校正时一致,所示温度是正确的。

全浸式水银温度计使用时应当全部浸入被测体系中,如不能全部浸没,露出部分与体系温度不同,必须进行校正。称为露茎校正。校正公式为

式中h 是露出待测体系外部的水银柱长度,称为露茎高度,以温度差值表示。k 是水银对于玻璃的膨胀系数,使用摄氏度时,k=0.00016=1.6x10-4。

环测t t kh t -=?(

常用的控温装置

◆利用介质相变点控温

◆普通恒温水浴、沙浴

◆低温恒温槽

六、实验演示

重点进行温度校正的演示操作

七、思考题

1.作图法处理数据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如何进行露茎校正?

3.实验安全和防护中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4.常用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Excel与Orgen各有哪些优点?

实验二恒温槽的性能测试及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恒温槽的调节,测试恒温槽的性能;

2.掌握液体粘度测定的一种方法,测定乙醇的粘度。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 根据室温合理设置恒温槽温度,控制搅拌速度和恒温时间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

2.熟练测定液体流出两刻度线之间的时间是操作的难点。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讲解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主要的操作步骤,并结合实验中的关键操作步骤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对学生进行提问。

2.演示法:重点演示乌氏粘度计的安装和洗涤等关键操作步骤。

3.指导法: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予以指导。

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并经老师审验合格后,方能开始实验。

四、实验用品(主要仪器与试剂):

1.主要仪器:恒温槽1套、乌氏粘度计1支、20ml移液管2 支、秒表1块、玻璃砂漏斗(3#)2个、洗耳球1个

2.主要试剂:无水乙醇(分析纯)

3.实验准备:(仪器组装及调试、溶液配制、标定等)

(1)调试恒温槽。

(2)分别用玻璃砂漏斗过滤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备用。

五、实验原理:

粘度是流体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反映了流体流动与各点流速不同而产生的剪切应力大小。液体粘度的大小,一般用粘度系数(η)表示。当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粘度时,则可通过泊肃叶(Porseuiue)公式计算粘度系数(简称粘度)

η=πPr4t/8VL

式中:V——在时间t内流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P——管两端压力差;

r——管半径;L——管长

在SI单位制中粘度单位为(Pa·s)。

按上式由实验来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件困难的工作,但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粘度则是简单实用的,在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粘度时,即可算出被测液体的绝对粘度。

设两种液体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的体积相等,则

η1=π P 1r 4t 1/8VL η2=πP 2r 4t 2/8VL

从而 η1 / η2=P 1t 1/P 2t 2

式中P =ρgh ; ρ——液体密度;g ——重力加速度;h ——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 如果每次取用试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 在实验中的情况相同。

因此, η1 / η2=ρ1t 1/ρ2t 2

已知标准液体的粘度和它们的密度,则被测液体的粘度可按上式算得。

六、实验步骤:

1.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5.00±0.05℃:将恒温槽各部件装置妥当。打开电源开关,调节搅拌速度;设置“目标温度”为25℃,按下“移位/加热“按键,加热器开始工作。将待测区域温度持续加热到“目标温度”,至“当前温度”所显示的值稳定。

2.用洗液及蒸馏水洗净粘度计,然后烘干。 3.将粘度计的B 、C 两管上端分别套上一段乳胶管,然后垂直放入恒温槽并使球G 没入水中,固定好,调节搅拌器使转速适中,不要产生剧烈振动,安装好后,用移液管吸取20ml 待测溶液(经3#玻璃砂蕊漏斗过滤过)从A 管加入粘度计,恒温15分钟。用弹簧夹夹住C 管上的乳胶管使之不漏气,用洗耳球由B 管慢慢抽气,待液面升至球G 的中部时,停止抽气,取下洗耳球,松开C 管上的夹子,使空气进入球F ,在毛细管内形成气悬液柱,液体流出毛细管下端就沿管壁流下,此时,球内液面逐渐下降,当液面恰好到达刻度线a 时,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待液面下降到刻度线b ,再按下秒表,记录溶液流经毛细管的时间,至少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每次测得的时间不应相差0.3S )。

4.将粘度计中溶液由A 管倒入回收瓶,及时用已过滤的蒸馏水约10ml 洗涤粘度计 ,并至少抽洗G 、E 球3~5次,倒出蒸馏水。同上法再洗涤两遍,然后加入20ml 蒸馏水,恒温后,测其流出的时间,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可将已过滤好的蒸馏水及待测溶液同时放在恒温槽中恒温备用。

乌氏粘度计

实验完毕,倒出蒸馏水,将粘度计倒置晾干。

七、实验结果(数据与处理):

室温:

将测定结果代入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25℃时水的绝对粘度η=0.8904mPa·s)

八、注意事项:

1.控制搅拌速度不能过快以免产生漩涡和共振。

2.恒温时间要达到15分钟。。

3.恒温槽温度波动的观察要等到恒温槽稳定以后进行。

九、思考题:

1.为什么测定时要保持温度恒定?

2.为什么应先测定乙醇的粘度?若先测定水的粘度有什么不便?

3.如何调节恒温槽到指定温度?

实验三溶解热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电热补偿法测量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2 用电热补偿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通过计算或者作图求出硝酸钾在水中的微分溶解热、积分冲淡热和微分冲淡热。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 实验重点:

掌握用量热法测定积分溶解热的基本原理。

掌握量热计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能解释为什么。

2. 实验难点:

雷诺图解法对△T进行校正的具体过程。

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操作的控制。

误差分析。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演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2. 教学手段

首先强调学生预习,检查实验预习报告,并经老师审验合格后,方能开始实验;利用多媒体或现场演示,强调关键操作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用品(主要仪器与试剂):

1 主要仪器

杜瓦瓶量热器1只; 电磁搅拌器1台; 精密温度计1支; 直流稳压器1台; 直流伏特计1只; 直流安培表1只; 滑线电阻1只; 停表1块; 称量瓶8只; 毛笔1支;

2 主要试剂

KNO3(AR)(研细,在110℃烘干,保存于干燥器中)

3 实验准备

干燥KNO3的准备。

五、实验原理:

物质溶解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溶解热可以分为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两种。积分溶解热系指在定温定压条件下把1摩尔溶质溶解

在n 0摩尔的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由于过程中溶液的浓度逐渐改变,因此积分溶解热也称变浓溶解热,以Qs 表示。微分溶解热系指在定温条件下把1摩尔溶质溶解在无限量的某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以n P T n

Q

,,)(

??表示。这种热效应也可视为定温定压条件下在定量的该浓度的溶液中加入dn 摩尔溶质时所产生的热效应dQ,两者之间的比值。由于过程中溶液的浓度实际上可视为不变,因此也称为定浓溶解热。

把溶剂加到溶液中,使之冲淡,其热效应称为冲淡热。冲淡热也分为积分冲淡热和微分冲淡热两种,通常都以对含有1摩尔溶质溶液的冲淡热而言。积分冲淡热系指在定温定压下把含1摩尔溶质及n 0摩尔溶剂的溶液冲淡到含溶剂为n 02时的热效应。微分冲淡热则指在含1摩尔溶质及n 01摩尔溶剂的无限量溶液中加入1摩尔溶剂的热效应,以n P T n Q

,,0

)(?? 表示。

积分溶解热可以由实验直接测定,微分溶解热则可根据图形计算得到,如下图:

图中,AF 与BG 分别为将1摩尔溶质溶于n 01及n 02摩尔溶剂时的积分溶解热Qs;BE 表示在含有1摩尔溶质的溶液中加入溶剂使溶剂量由n 01摩尔变到n 02摩尔过程中的积分冲淡热Q d 。

Q d =(Qs)n 02-(Qs)n 01=BG-AF

曲线在A 点的斜率等于该浓度溶液的微分冲淡热。 n P T n Q

,,0

)(

?? =AD/DC 在绝热容器中测定热效应的方法有2种:

1. 先测出量热系统的热容C,再根据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温度变化ΔT,

由ΔT和C之积求出热效应之值。

2.先测出体系的起始温度T0,当溶解过程中温度随反应进行而降低,

再用电热法使体系温度恢复到起始温度,根据所消耗电能求出热

效应Q。

Q=I2Rt=IVt (焦尔)

式中I为通过电阻丝加热器的电流强度(安培),V为电阻丝的两端所加的电压(伏特),t为通电时间(秒)。这种方法称为电热补偿法。

本实验采用后一种方法测定KNO3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然后作Qs-n0图,在计算其它热效应。

六、实验步骤:

1.取KNO3约26克置于研钵中磨细,放入烘箱在110℃下烘1.5-2小

时,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待用。

2.将8个称量瓶编号,并依次加入约 2.5,1.5,2.5,2.5,

3.5,4,4,

4.5克

KNO3,称量至毫克,称量完毕,仍将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待用。

图2 加热装置图3 电热补偿线路

3.在台称上称取216.2克的蒸馏水注入杜瓦瓶中,按图2装置量热器。

4.按图3接好线路,经教师检查后,接通电源,调节滑线电阻,使IV等于

2.2(伏特.安培)左右,保持电流和电压稳定。开启搅拌器,当水温慢

慢上升到比室温高出0.5℃后,读取并记录准确温度,立即将已称好

的第一份KNO3从加料漏斗中加入量热器中,同时用停表开始记录

时间,(漏斗要干燥,用毛笔将残留在漏斗上的KNO3全部掸入量热

器,然后用塞子塞住加料口)。读取电流电压值并记录(在实验过程

中应随时注意电流和电压之值有否改变,若有微小变化,应随时调

整)。加入KNO3后,溶液温度会很快下降,然后慢慢上升,直到温度

上升到原温度时,记续测定,(测定必须连续进行,不能脱节),直至把份样品全部加完为止。

5. 称量空的称量瓶,算出各次所加入的KNO 3的重量。

6. 测定完毕后,切断电源,将溶液倒入回收瓶中,将所用杜瓦瓶量热器冲淡洗干净。

七、实验结果(数据与处理):

1. 计算水物质的量

2. 计算每次加入KNO 3后的总重量W KNO3和通电的总时间。

3. 计算各次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Q=IVt=Kt (K=IV 焦尔/秒)

4. 将上述所算各数据分别换算,求出当把1摩尔KNO 3溶于n 0摩尔水中时的积分溶解热Qs 。

3

3

3

1.101)(KNO KNO HNO

s W Kt

M

W Kt n Q Q =

=

=

3

20KNO O H n n n =

5. 将上数据列表作图, 并从0n ~s Q 图中求得n 0=80,100,200,300和400摩尔处的积分溶解热和微分冲淡热;

6. 计算n 0从80 ─→100,100─→200,200─→300,300─→400的积分冲淡热。

八、注意事项:

1、防止漏斗上粘留样品。

2、贝克曼温度计易碎,小心使用。

3、搅拌要均匀。

4、实验过程中切勿把秒表按停读数,直到最后方可停表。

5、量热器绝热性能与盖上各孔隙密封程度有关,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盖好,减少热损失。

九、思考题:

1. 图3是一种电热补偿线路,你还能设计其它的电热补偿线路吗?但不论采用何种线路所得之IV 值总是有一定的近似,若要精确知道I,V 值,则又如何测定?

2. 本实验的装置是否适应于求放热反应的热效应?为什么?

3. 温度和浓度对溶解热有无影响?

实验四金属相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用热分析法测绘金属固液平衡相图的原理和方法,具体绘制出Pb—Sn二组分金属相图。

2.了解二组分液固相图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相律等有关知识。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实验重点:

理解步冷曲线中不同现象的意义,绘制出准确的步冷曲线;

移动样品管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金属液体洒落发生烧伤事故;

2.实验难点:

严格控制冷却炉的温度,使不同组成的样品均形成适当的冷却速度;

用步冷曲线绘图相图。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实验教学方法

本实验往往在理论课之前进行,必须让学生认真预习,再通过讲授、演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2. 教学手段

首先强调学生预习,检查实验预习报告,并经老师审验合格后,方能开始实验;利用多媒体或现场演示,强调关键操作和注意事项。

四、仪器与试剂

仪器:KWL—09可控升降温电炉(金属相图实验装置),电子分析天平,不锈钢样品管,测温探头。

试剂:铅粒,锡粒,石墨粉。

五、实验原理

由于固液相变体系属凝聚体系,一般视为不受压力影响,因此在绘制相图时不考虑压力因素。

若二组分体系的两个组分在固相完全不溶,在液相可完全互溶,一般具有简单低共熔点,其相图具有比较简单的形式。根据相律,对于具有简单低共熔点的二组分体系,其相图可分为三个区域,即液相区、固液共存区和固相区。绘制相图时,根据不同组成样品的相变温度(即凝固点)绘制出这三个区域的交界线—液相线,即图1(b)中的T1E和T2E,并找出低共熔点E所处的温度和液相组成。

步冷曲线法又称热分析法,是绘制相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将某种组成的样品加热至全部熔融,再均速冷却,测定冷却过程中样品的温度–时间关系,即步冷曲线。根据步冷曲线上的温度转折点获得该组成的相变点温度。

步冷曲线有三种形式,分别如图1(a)中的a、b和c三条曲线。a 曲线是纯物质A的步冷曲线。在冷却过程中,当体系温度到达A物质凝固点时,开始析出固体,所释放的熔化热抵消了体系的散热,使步冷曲线上出现一个平台,平台的温度即为A物质的凝固点。纯B步冷曲线e的形状与此相似。

图1 步冷曲线

b曲线是由主要为A物质但含有少量B物质样品的步冷曲线。由于含有B物质,使得凝固点下降,在低于纯A凝固点的某一温度开始析出固体A,但由于固体析出后使得B的浓度升高,凝固点进一步下降,所以曲线产生了一个转折,直到当液态组成为低共熔点组成时,A、B 共同析出,释放较多熔化热,使得曲线上又出现平台。如果液相中B 组分含量比共熔点处B的含量高,则步冷曲线形状与此相同,只是先析出纯B,如图中曲线d。

c曲线是当样品组成等于低共熔点组成时的步冷曲线。形状与A相同,但在平台处A、B同时析出。

配制一系列不同组成的样品,测定步冷曲线,找出转折点温度及平台温度,将温度与组成关系绘制在坐标系中,连接各点,即得二组分固液相图。

对于本实验所测定的铅-锡体系,由于两种金属的固相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合金,属于部分互溶固液体系。部分互溶固液体系相图与具有简单低共熔点的二组分相图相比,多了一个或两个固溶区(又称合金区),如图2所示。

图2 铅—锡固液真实相图

从相图上可以看出,铅锡固液相图,同样具有液相区、固相区和固液共存区,但在两侧还各有一个固溶区。左侧以铅为主要成份的固溶区称为α区,右侧以锡为主要成份的固溶区称为β区。

当某一组分的体系温度从液相区下降至液相线时,开始析出的固体并非单纯的Pb 或Sn ,而是同时会析出α区或β区所对应的固溶体,其组成会沿 ab 线或 fg 线变化。但液相组成仍会沿液相线下降,并最后降至低共熔点。当液相完全干涸时,合金相的组成将沿 bc 线和 gh 线变化。由于体系温度仍沿液相线改变,因此采用步冷曲线法无法测出b 、g 、c 、h 各点,也无法进一步绘制出完整的相图,而只能绘制出与固相互不相溶的简单二组分固液相图类似的图形。合金区的存在及 abc 、fgh 曲线的绘制,可利用金相显微镜、X 射线衍射及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推测。

某些体系在析出固体时,会出现“过冷”现象,即温度到达凝固点时不发生结晶,当温度到达凝固点以下几度时才出现结晶,出现结晶后,体系的温度又回到凝固点。在绘制步冷曲线时,会出现一个下凹。在确

0(Pb) 61.9% 100%(Sn)

454

定凝固点温度时,应以折线或平台作趋势线,获得较为合理的凝固点,如图3所示。

六、实验步骤

1. 配制样品

分别配制含铅量为0%、20%、38.1%、60%、80%、100%的锡~铅混合物60g ,装入6个样品管中。样品上覆盖一层石墨粉以防止加热

时金属氧化。

2. 仪器的安装

将炉体、控温仪连接好,炉体上的电源开关拨到“打开”。 顺时针旋转冷却风扇旋钮,检查风扇是否转动正常。检查完毕后逆时针旋转风扇旋钮和加热器旋钮至最小,然后“关闭” 炉体上的电源开关。

3. 测量各个样品的步冷曲线 1)设定加热温度:

将样品管放入左侧的加热炉体,将测温探头Ⅰ插入样品管与炉体之间的夹套中。

先打开控温仪电源(该电源只对左侧的加热炉加热),依据不同组成其最高熔点的不同,在“置数”状态下设置比最高熔点高50℃的温度。

2)加热:

按“工作/置数”按钮,控温仪上的“工作”灯亮,左侧炉体开始加热,控温仪上温度显示Ⅰ开始升温。不同样品相变点温度见表1。

表1 不同组成样品的相变温度

图3 过冷现象

当温度升到最高温度后,维持20分钟,保证样品完全熔化,同时开启炉体上的电源开关,调节“加热量旋钮”至电压在100伏左右,注意观察“温度显示Ⅱ”的温度,待接近指定的冷却炉温(一般比加热炉最高温度低90~100℃为宜)时,使“加热量旋钮”逆时针旋到最小。

注意:冷却炉的温度只能人工停止,无法靠设定温度控制,切忌长时间加热,导致冷却炉温度过高,甚至烧坏测温探头。

3)冷却:

样品熔化完全后,把测温探头Ⅱ插入到样品管中,然后将样品管移到冷却炉内,按下计时按钮开始记时,可设置60秒报时一次,记下每次报时的温度值。如果降温过慢,可打开风扇电源,使风扇以慢速旋转,炉体以较恒定的速度散热,一般保持5℃·min-1为宜。

当温度降到160℃以下时,停止记录。取出样品管放在炉体外冷却至室温。

4)重复步骤1)~3),测定各个不同样品的步冷曲线数据。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炉和控温仪的电源。

七、数据记录与处理

本实验记录各样品冷却时的温度-时间关系。

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绘制温度-时间曲线,找出各不同组成的步冷曲线上的转折点温度和平台温度。以质量百分数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绘制液相线,根据文献值补齐合金区数据,绘制出完整的铅-锡二组分相图,并在相图上标示出各区域的相数、自由度数和意义。八、注意事项

1.金属相图实验炉炉体温度较高,实验过程中不要接触炉体,以防烫伤。开启加热炉后,操作人员不要离开,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2.实验炉加热时,温升有一定的惯性,炉膛温度可能会超过380℃,但如果发现炉体温度超过420℃还在上升,应立即按“工作/置数”按钮,使控温仪上的“置数”灯亮,将测温探头插入样品管中,开启冷却风扇,转入测量步冷曲线的实验过程。

3.处于高温下的样品管和测温探头取出时应放置在瓷砖或其它金属支架上,防止烫坏实验台。

4.由于测定一个样品的升、降温时间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实验时两小组合做一套样品,每个小组做三个组分,合并成一个相图。九、思考题

1.试用相律分析各步冷曲线上出现平台的原因。

2.步冷曲线上各段的斜率及水平段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3.开始记录步冷曲线数据后,是否能再改变冷却风扇电压?

4.是否能用加热熔融的方法获得相变温度并制作相图?

5.实验用各样品的总重量为什么要求相等?若总重量不相等有什么影响?

实验五分配系数与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要求:

1. 了解分配定律的应用范围。

2. 掌握从分配系数求化学平衡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 恒温期间要不断震荡,充分达到平衡;取样体积要准确,终点判断要准确;

2. 四氯化碳层的取样要规范,切记混入水层样品;滴定速度要慢,充分摇动。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演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2. 教学手段

首先强调学生预习,检查实验预习报告,并经老师审验合格后,方能开始实验;利用多媒体或现场演示,强调关键操作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用品(主要仪器与试剂):

1 主要仪器

恒温玻璃水浴1套;碘量瓶250ml 2支;锥形瓶250ml 4支;50ml 移液管2支;25ml、5ml移液管各1支;100ml、25ml、10ml量筒各一支;50ml碱式滴定管2支;

2. 实验试剂

0.01mol·L1-Na2S2O3标准溶液;0.1mol·L1-KI溶液;0.02 mol·L1-I2的CCl4溶液;0.5%的淀粉溶液。

3 实验准备(仪器组装及调试、溶液配制、标定等)

恒温槽的调试;

配制0.1mol·L1-KI溶液、0.01mol·L1-Na2S2O3溶液;一周后用烘干后的基准物质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

五、实验原理:

由于水和四氯化碳完全不互溶,依据分配定律,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在水和四氯化碳中加入碘,碘可以分别在水和四氯化碳中有一定的溶解,达到平衡后,则有:

d K =a

a ‘

式中,d K 称为分配系数:a 和a’分别为碘在水层中和四氯化碳层中的浓度。一般情况下,d K 只与温度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与溶剂和溶质的绝对量无关,这个结论也称为分配定。

平衡后水层和四氯化碳层中的碘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硫代酸钠溶液滴定确定,反应为

2Na 2S 2O 3+I 2====== Na 2S 4O 6+2 NaI

水层和四氯化碳层中的碘溶于碘化物溶液(如KI 溶液),碘和碘离子可以形成I 3-,可以快速在水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

I -+ I 2===== I 3-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23I I I --

通过测定平衡状态反应系统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即可确定反应的平衡常数。

确定单质碘I 2的浓度可以采用硫代酸钠溶液滴定。若采用硫代酸钠溶液滴定I 2,随着I 2的消耗,反应I -+ I 2===== I 3-平衡向左端移动,I 3-随着I 2的消耗不断快速分解形成I 2,因此,最终用硫代酸钠溶液滴定测出的是原来平衡时水溶液中I 2和I 3-的总量。

I 2和I 3-的浓度的测定可以根据水和四氯化碳完全不互溶,碘分别在水和四氯化碳中有一定的溶解达到分配平衡,而I 3-和I -不溶于四氯化碳的情况,设计如下间接测量的方法来测定一定温度下I -+ I 2===== I 3-反应系统中I 2、I 3-以及I -的浓度。将一定浓度的I 2的四氯化碳溶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全集

实验六.二组分固-液体系相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热分析法测绘Sn-Bi二元合金相图 (2)掌握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 (3)掌握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以及数字控温仪和升降温电炉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用几何图形来表示多相平衡体系中有哪些相,各相的成分如何,不同相的相对量是多少,以及它们随浓度、温度、压力等变量变化的关系图叫相图。以体系所含物质的组成为自变量,温度为应变量所得到的T-x图就是常见的一种相图。 绘制相图的方法很多,热分析法就是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即按一定比例配成一两组分体系,将体系加热到熔点以上成为液态,然后使其逐渐冷却,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以体系的温度对时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步冷曲线。熔融体系在均匀冷却过程中无相变时,其温度将连续均匀下降,得到一条平滑的冷却曲线,当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时,放出相变热,使热损失有所抵偿,冷却曲线就会出现转折。当两组分同时析出时,冷却速度甚至变为零,冷却曲线出现水平段。转折点或平台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组成合金的相变温度。 取一系列组成不同的二元合金,测得冷却曲线,再将相应的转折点连接起来即得到二元合金相图(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所用仪器、试剂 1.KWL-09可控升降温电炉,SWKY-1数字控温仪 2.编号为1-6的六个金属硬质试管依次分装:纯铋、含锡20%,42%,60%,80%的合金、纯锡。8号试管为空管。 四、实验步骤 1.安装并调整SWKY-1数字控温仪与KWL-09可控升降温电炉,将控温仪与电炉用电缆连接。2号炉膛(右侧)放8号空管,将与控温仪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2)插入其中 2.1.将装有试剂的试管1放入1号炉膛(注意安全,始终用铁夹小心夹住试管),并将与电炉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1)插入炉膛旁边的另一小孔中(注:不要将传感器1插入试管中)。将2号传感器插入放有8号空管的炉膛2 2.2.调节控温仪(工作/量数按钮),将电炉温度设定为350℃,再调为工作状态,此时1号炉膛开始加热。调节定时按钮,是时间显示为30s。将电炉“冷风量调节”电压调到零,“加热量调节”调到180V(电压过低加热太慢,电压过高有损仪器使用寿命),给2号炉膛预热到200度左右(避免温度下降过快,减小试管冷却时发生过冷现象的可能) 2.3.当温度显示1号炉膛温度达到350℃时,再等10min左右。待温度稳定后将预热后的8号空管用铁夹移出去,并将1号试管夹入2号炉膛。换入2号试管加热,熔融。关闭“加热量调节”,此时控温仪显示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到310℃以上时,打开“冷风量调节”,电压调为1.5V。此时温度开始下降,当温度降到接近300℃时,开始记录温度。每隔30s,控温仪会响一声,依次记下此时的仪表读数即可。

九年级物理实验教案

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器材】 托盘天平(连砝码),硬币若干枚。 【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讲解它的构造。 (2)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调节横梁右端(有的天平是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刻度线的中央。 (3)将几枚等面值的硬币放入左盘中后,在右盘中轻轻放入砝码,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4)计算砝码盘中所加砝码的总质量,并加上游码所示的质量,就可得出所测几枚硬币的总质量。将此质量除以硬币枚数,便得到每枚硬币的质量。 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等 【器材】 托盘天平一架,相同形状、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各1块,烧杯2只,量杯,酒精、水适量。 【操作】 (1)调节托盘天平,使天平平衡。 (2)把形状、体积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到天平的左、右两托盘中,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并判断二者质量大小关系(从装有铁块的盘子下沉,说明二者质量不等,也说明相同体积的铁和铝质量不等)。 (3)从托盘中将铁块和铝块取出,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应该仍然平衡)。 (4)把两只烧杯(最好是规格、质量都相同)分别放在两个天平的托盘中,并将天平调节到平衡。 (5)用量杯量取相等体积(可为100厘米3)的水和酒精,分别倒入两烧杯中。 (6)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如不平衡,试判断水和酒精哪个质量大些(盛水的烧杯一侧下沉,说明水的质量大于酒精的质量,也说明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不等)。 物质的密度 【目的和要求】 认识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等,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的质量相等,从而引入物质的密度的概念。

【仪器和器材】 托盘天平(附砝码),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各一块、铝块两块,长方木块(3×5×8厘米3),量筒,200毫升烧怀两个,酒精,水足量。 【实验方法】 1.向学生展示各种待测物质;把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备用。 2.把体积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上,天平失去平衡。这表明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固体)质量不等。 3.取下铁块,换以铝块,天平平衡。 4.取下金属块,在天平左右盘上各放上一只烧杯。在盘中加适量砝码使天平平衡。用量筒量100毫升的水和100毫升酒精分别注入两烧杯中,观察天平失去平衡的情况(实验后让学生闻一闻酒精和水的气味)。这表明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液体)的质量不等。 总结实验结果,引入密度概念。 5.在引入密度概念后,将同体积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放在天平左右盘上,由学生根据天平失去平衡的情况回答:铜和铝的密度哪个大? 6.把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左右盘中加砝码使天平平衡。把长方木块的体积测出,然后把它放在天平右盘上。把与木块体积相同的水注入烧杯中。要学生根据天平失去平衡的情况回答水和木块谁的密度大?(这一步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固体密度总比液体密度大”的错误观念) 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目的和要求】 了解压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在实验的基础上引进压强的概念。 【仪器和器材】 厚纸,铅笔,长方体木块,砝码(或重物),软泡沫塑料,压强小桌两只,透明水槽(内装细沙)。 【实验方法】 1.左手握一张厚纸(或叠几层),右手握铅笔,让笔尖戳在纸上,逐渐增加压力,(图1.27-1),力足够大肘,纸张被戳破。 2.将长方体木块放在软泡沫塑料上,逐渐在其上面加砝码(图1.27-2),可以看到,随着压力增大,泡沫塑料形变加大。 3.将压强小桌甲放在沙面上,桌腿朝下(图1.27-3)在桌面上放砝码,随砝码的增加,压力增大,桌腿下陷的深度增加。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量 目的要求 一、 明确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定义和汽液两相平衡的概念,深入了解纯液体饱 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公式——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 二、 用数字式真空计测量不同温度下环己烷的饱和蒸气压。初步掌握真空实验 技术。 三、 学会用图解法求被测液体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气化热与正常沸 点。 实验原理 通常温度下(距离临界温度较远时),纯液体与其蒸气达平衡时的蒸气压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为蒸气压。蒸发1mol 液体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摩尔气化热。 液体的蒸气压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时,蒸气压增大;温度降低时,蒸气压降低,这主要与分子的动能有关。当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便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外压不同时,液体沸点将相应改变,当外压为1atm (101.325kPa )时,液体的沸点称为该液体的正常沸点。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用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式表示: 2 m vap d ln d RT H T p ?= (1) 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Δvap H m 为在温度T 时纯液体的摩尔 气化热。 假定Δvap H m 与温度无关,或因温度范围较小,Δvap H m 可以近似作为常数,积分上式,得: C T R H p +??-=1 ln m vap (2) 其中C 为积分常数。由此式可以看出,以ln p 对1/T 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R H m vap ?- ,由斜率可求算液体的Δvap H m 。 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是指在某一温度下,直接测量饱和蒸气压,此 法一般适用于蒸气压比较大的液体。静态法测量不同温度下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升温法和降温法二种。本次实验采用升温法测定不同温度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所用仪器是纯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 平衡管由A 球和U 型管B 、C 组成。平衡管上接一冷凝管,以橡皮管与压

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出版社)课后思考题总结

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大学出版社)课后思考题总结——网络收集仅供参考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静态法 课内思考题: 1答:分情况,测定过程中溶剂挥发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则不能测;但是对于难溶物的饱和溶液或者恒沸物等可以使用本方法测定。 2答:蒸汽温度越高相对的测量器具温度同样会升高从而改变测量器具的物理特性使测量器具内部金属硬度降低延展性增加等等从而使 测量值改变 燃烧热的测定 1实验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这些热损耗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答:内桶和氧弹作为体系,而外桶作为环境。实验过程中有热损耗,有少量热量从内桶传到外桶,使得内桶水温比理论值低,而使得燃烧焓偏低。 2水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答案:为了减少热损耗,因反应后体 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使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保持较小程度,体系的热损耗也就最少。低1度左右合适,因这个质量的样品燃烧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大概2度左右,这样反应前体系比环境低1 度,反应后体系比环境高1 度,使其温差最小,热损耗最小。 3找找总会有。(1)实验过程中搅拌太慢或太快;(2)引火丝和药片之间的距离; (3)药片没有干燥;(4)搅拌时有摩擦;(5)压片时或松或紧 应从以上方面考虑,实验过程中匀速搅拌,引火丝和药片之间的距离要小于5mm或接触,但不能碰到燃烧皿,记住药片一定要干燥,保证燃烧完全,搅拌式不能有摩擦,而且压片时,压力要适中等等。 T----X图 1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2该实验中,测定工作曲线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与测 定样品时折射仪的恒温温度是否需要保持一致?为 什么? 答:因溶液的折射率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同,折射率不同,因此,二者的温度必须一致。 3过热现象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在实验中尽可能避免? 答:如果产生过热现象,会使液相线上移,相区变窄;可通过 加入沸石的方法消除,加入时,应少量多次,防止沸石失效。 成。另外,气相和液相取样量较多,也影响溶液的组成。 4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组成测量:(1)工作曲线;(2)过热现象、分馏效应;(3)取样量。 温度测量:(1)加热速度;(2)温度计校正。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 答:α0=〔α蔗糖〕D 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 t℃L[葡萄糖]∞/100+〔α果糖〕D 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 t℃,[α葡萄糖]D t℃,[α果糖]D 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2×10/100×(52.2-91.9)=-3.94°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1、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 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是否需要零 点校正?为什么? 答:(1)因水是溶剂且为非旋光性物质。 (2)不需,因作lg(αt-α∞)~t 图,不作零点校正,对计算反应速度常数无影响。 2、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 答:因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而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只需测得dC/dt 即可。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BZ振荡 1.影响诱导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诱导期的主要因素有反应温度、酸度和反应物的浓度。温度、酸度、催化剂、离子活性、各离子的浓度2.本实验记录的电势主要代表什么意思?与Nernst方程求得的电位有何不同? 答:本实验记录的电势是Pt丝电极与参比电极(本实验是甘汞电极)间的电势,而Nernst方程求得的电位是电极相对于标准电极的电势,它反映了非标准电极电势和标准电极电势的关系。 ()℃ 果糖 ℃ 葡萄糖 〕 α 〕 〔α 蔗糖 t D t D 0[ 100 ] L[ 2 1 + =

物理化学试验-华南理工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Ⅰ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Ⅰ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代码:147012 学分:0.5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其中,上机学时:0)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课程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领域实验 含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否 面向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 先修课程: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 大纲编制人:课程负责人张震实验室负责人刘仕文 一、教学信息 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该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物理性质研究方法的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实验中常用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训练及初步培养学生选择和配套仪器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能力。 物理化学实验包括下列内容: (1)热力学部分量热、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实验是这部分的基本内容。还可以选择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组分的活度系数或热分析等方面的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various departments, supervise and inspect the management and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results of implementing financial plans of the company, effective corr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business objectives for the year; 1.4 the objective fixed: according to market trends and emerging issues within the company, called special topic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strategy session on ... 2.6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 management: policy formulation, improve the pay and benefits system and develop payroll and staff benefits in a timely manner; 2.7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hrough rational design method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bjective and fair assessment of the work of the staff, to improve their employees ' work, and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the working methods and quality; 2.8 employees career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 rea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its needs, 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need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sign for its development goals, according to implement communication with staff to modify employee development goals; 2.9 archives: archives of the statistics of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ensure human 一、声音的特性 【提出问题】 1、我们所接触到的各种声音中~有的听起来很尖、很刺耳~而有的听起来却 很粗、很浑厚。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实际就是指音调的高低。既然声音都是由物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南京大学近代物理实验2017版 篇一:南京大学-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就是磁场使介质具有了旋光性,这种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磁场下的法拉第转角,计算出介质的费尔德常数。 关键词:法拉第效应;法拉第转角;费尔德常数;旋光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_费尔得定律。 (1) 比例系数V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得(Verdet)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

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很不显著。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V>0),反之叫负旋(V篇二:法拉第效应南京大学 法拉第效应 引言 184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探究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一束平面偏振光穿过介质时,如果在介质中沿光的传播方向加上一个磁场,就会观察到光经过样品后光的振动面转过一个角度,也即磁场使介质居于了旋光性,这种现象后来就称为法拉第效应。 法拉第效应有许多方面的应用,它可以作为物质结构研究的手段,如根据结构不同的碳氢化合物其法拉第效应的表现不同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导体物理的研究中,它可以用来测量载流子得得有效质量、迁移率和提供能带结构的信息;在激光技术中,利用法拉第效应的特性,制成了光波隔离、光频环形器、调制器等;在磁学测量方面,可以利用法拉第效应测量脉冲磁场。 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θF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及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BH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费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汇总

实验一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测量氯化钾水溶液的电导率,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2、 用电导率测量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平衡常数。 3、 掌握恒温水槽及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根据电导公式:G=kA/l 式中k 为该电解质溶液目的电导率,其中 l/A 称为电导池常数,由于l 与A 不易精确测量,因此,试验中就是用一种已知电导率的溶液求出电导池常数k cell ,然后把欲测的溶液放入该电导池测出其电导值,再根据公式G=kA/l 求出摩尔电导率 , k 与 的关系为: 2、 总就是随着溶液的浓度的降低而增大的, 对于强电解质系 对于特定的电解质与溶剂来说,在一定温度下,A 就是一个常数,所以将 作图得到一 条直线,将所得的直线推至c=0可求得A m ∞。 3、对于弱电解质,其 无法用 ,由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求得,其中 A m ∞+ 与A m ∞-分别表示正、负离子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它与温度及离子的本性有关。在无限稀的弱电解质中: 以cAm 对 作图,根据其斜率求出K 、、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梅特勒326电导仪1台,量杯50ml 2只 ,移液管125ml 9只,洗瓶1只 ,洗耳球1只。 试剂:10、00mol/m3 KCl 溶液, 100、0 mol/m3HAC 溶液 , 电导水。 四、实验步骤 1、 打开电导率仪器开关,预热5分钟。 2、 KCl 溶液电导率的测定: (1)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10、00mol/m3的KCl 溶液,置于洁净、干燥的量杯中,测定器电 导率3次,取其平均值。 (2) 再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ml 电导水,置于上述量杯中,搅拌均匀后,测定器电导率3 次,取其平均值。 m c κ = Λ m m,+ m, νν+--∞ ∞ ∞ =+ΛΛΛ m Λ m Λ m Λ m m ∞ =-ΛΛ m Λ m m ∞ =-ΛΛ m m = α∞ΛΛ() 2 m m m m 2 m m m m 1c c c K c c ∞∞ ∞∞?? ??-?=-=ΛΛΛΛΛΛΛΛΛ

南京大学物化上册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或 式中p ,V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K 及mol 。 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 3 · mol -1。 R =8.314510 J · mol -1 · K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2. 气体混合物 (1) 组成 摩尔分数 y B (或x B ) = 体积分数 式中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表示在一定T ,p 下纯气体A 的摩 尔体积。为在一定T ,p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2) 摩尔质量 式中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上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3) 式中pB 为气体B ,在混合的T ,V 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 的分压力。为B 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p 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3. 道尔顿定律 p B = y B p , 适用于任意气体。 适用于理想气体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nRT RT M m pV ==)/(RT n V p pV ==)/(m m /V V n =∑A A B /n n /y B m,B B * =V ?∑*A V y A m ,A ∑A A n A m,* V ∑* A A m ,A V y ∑∑∑===B B B B B B B mix //n M n m M y M ∑=B B m m ∑=B B n n V V p p n n y ///B B B B * ===*B V ∑=B B p p V RT n p /B B =V RT n V /B B =*

《物理化学实验》讲义

备课教案撰写要求 一、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体系结构和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明确重难点,精心安排教学步骤,订好学期授课计划和每节课的课时计划。 二、教师备课应以二学时为单位编写教案;一律使用教学事务部发放的教案本撰写,不得使用其他纸张。在个人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的基础上,提倡集中备课、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三、教案必须具备如下内容(每次课应在首页应写清楚):1、题目(包括章、节名称、序号);2、教学目的与要求;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4、教学方法; 5、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主要部分,讲课具体内容); 6、作业处理; 7、教学小结。 四、教案必须每学期更新,开学初的备课量一定要达到或超过该课程课时总量的三分之一。教案要妥善携带及保存,以备教学检查。 教学进度计划表填表说明

1.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院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表中的基本信息和内容应填写完整,不得遗漏。 2.基本信息中的“课程考核说明及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的方式、成绩评定的方法、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比例、考试的题型、考试时间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说明与要求等。 3.进度表中“教学内容”只填写章或节的内容,具体讲授内容不必写;每次课只能以2学时为单位安排内容。 4.进度表中的“教学形式及其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形式及相关手段的说明,一般包括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练习、实验、讨论、案例等。 5.作业安排必须具体(做几题,是哪些题)。 6.进度表中的“执行情况”主要填写计划落实和变更情况。 7.教学进度计划表经责任教授、系(部)领导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应经责任教授、系(部)领导同意,并在执行情况栏中注明。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总结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主要和温度、反应物浓度和作为催化剂的H+浓度有关。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时,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长的旋光管好。旋光度和旋光管长度呈正比。对于旋光能力较弱或者较稀的溶液,为了提高准确度,降低读数的相对误差,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根据公式(a)=a*1000/L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L越长,a越大,则a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果糖的比旋光度数据计算? 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2×10/100×(52.2-91.9)=-3.94° 4.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怎样减少误差? 答: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是蔗糖反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恒温。在混合蔗糖溶液和盐酸时,尤其在测定旋光度时,温度已不再是测量温度,可以改用带有恒温实施的旋光仪,保证实验在恒温下进行,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时要力求动作迅速熟练。其他误差主要是用旋光仪测定时的读数误差,调节明暗度判断终点的误差,移取反应物时的体积误差,计时误差等等,这些都由主观因素决定,可通过认真预习实验,实验过程中严格进行操作来避免。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答:因为普通蒸馏水中常溶有CO2和氨等杂质而存在一定电导,故实验所测的电导值是欲测电解质和水的电导的总和。作电导实验时需纯度较高的水,称为电导水。水的电导率相对弱电解质的电导率来说是不能够忽略的。所以要测水的电导率。 2、实验中为何通常用镀铂黑电极?铂黑电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初中九年级物理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之一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之一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Experiment: One of the examples of teaching plan for measuring voltage with voltmeter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教案示例之一 (北京第八中学章浩武)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编号:06030182b 二、实验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 1、实验教学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化学课,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化学基础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传授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2、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项目一:燃烧焓的测定 (1)安装氧弹式量热计; (2)称药品、燃烧丝的质量,装氧弹; (3)用氧弹式量热计测苯甲酸的燃烧热; (4)用氧弹式量热计测萘的燃烧热。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量热计的原理,学会雷诺图解法,掌握恒容燃烧热与恒 压燃烧热的关系。 实验项目二: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1)安装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装置; (2 )向烧瓶中加适量的水; (3)抽真空,检查气密性; (4)加热至液体微沸,测定蒸汽压。 理解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气液平衡的概念,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即Clausius-Clapeyron方程;了解用动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和原理;掌握饱和蒸气压法测定液体汽化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真空泵及压力计的使用。 实验项目三:凝固点下降法测定摩尔质量 (1)用分析天平称取0.2500g尿素置于干燥管中; (2)制做冰盐浴; (3)安装凝固点测定装置; (4)测定溶液的凝固点。 掌握凝固点下降法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掌握溶液凝固点的

测量技术。 实验项目四: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1)安装蒸馏仪; 2)向蒸馏仪中加适量药品; 3)测定沸点; 4)测定折射率。 掌握阿贝(Abbe )折光仪的使用,掌握用蒸馏仪测定t—x 图的方法,理解完全互溶二 组分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项目五:二组分合金相图的绘制 (1)检查二组分合金相图炉; (2 )称样品于样品管中; (3)加热使样品成为液态; (4)控制冷却速度,测定冷却时间和冷却温度的关系。了解步冷曲线的形成原因;掌握微电脑控制金属相图实验炉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与有关测量温度的方法。 实验项目六: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1)制做盐桥; (2)配制溶液; (3)调节电位差计; (4)测量电池的电动热。 了解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理,掌握电动势测定难溶物溶度积(K SP)的方法;掌 握电位差计的测定原理和使用方法,测定Cu-Zn 原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项目七:溶液表面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1 )配制溶液; (2)安装表面张力测定仪; (3)测定水的压强差; (4)测定溶液的压强差。 理解表面张力、溶液表面的吸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的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鼓泡法(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2、测定不同浓度c的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Y,并由Y —C曲线求算吸附量。实验项目八:过氧化氢 的催化分解 (1)配制过氧化氢溶液; (2)测定过氧化氢浓度; (3)安装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装置; (4)测定过氧化氢t 时刻所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 熟悉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掌握静态法测定H2O2 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掌 握量气技术和体积校正技术。 实验项目九: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1)配制乙酸乙酯溶液; (2)安装恒温水槽; (3)测量氢氧钠溶液的电导率;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于化学专业) 课程编码:B10071308X 总学时:64 学分:2 开课学期:第四、五学期 课程类型:学科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 一、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学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从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基本理论和技术。 2、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化学课程中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物理化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 1. 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单独设课。 2. 本课程主要设置验证性,整个实验过程包括预习、课前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4个环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 实验2人1组。每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碰到疑难问题,学生要善于独立分析,力争自己解决;老师亦可提供指导,但不得包办代替。 4. 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报告。学生若实验失败,应找出原因,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重做实验。 5. 实验结束,学生应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改建意见或建议。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课件.doc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学061 学号13 姓名沈建明

实验名称 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 日期 2009.4.20 同组者姓名 史黄亮 室温 19.60 ℃ 气压 102.0 kPa 成绩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电位差计的操作技术; 2、学会几种电极和盐桥的制备方法; 3、通过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求算有关 热力学函数。 二、基本原理 (一)、凡是能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都称之为电池对定温定压下的可 逆电池而言 : r m (1) nFE T , p G E S nF (2) r m T p E H nE F nF T (3) r m T p 式中,F 为法拉弟(Farady)常数;n 为电极反应式中电子的计量系数 ;E 为电池 的电动势。

另, 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 1.电池反应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应可逆。 2.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 工作,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 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条件, 不高的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盐类构成 “盐桥 ”来消除液接电 位。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也可满足通过电池电流为无限小的条件。 (二)、求电池反应的 Δ r G m 、Δr S m 、Δr H m 设计电池如下 : Ag(s) | AgCl(s) |饱和 KCl | Hg 2Cl 2(s) | Hg(l) 分别 测定电池在各个温度下的电动势,作 E — T 图,从曲线斜率可求得任一温度 下的 E T p 利用公式 (1),(2),(3) 即可求得该电池反应的 Δ r G m 、Δr S m 、Δr H m 三、仪器、试剂 SDC — Ⅱ数字电位差综合测试仪 1 台 精密稳压电源(或蓄电池) SC — 15A 超级恒温槽 铜电极 2 只 铂电极 1 只 饱和甘汞电极 1 只 恒温夹套烧杯 2 只 HCl ( 0.1000mol k ·g-1) AgNO3 ( 0.1000mol k ·g-1) 镀银溶液 镀铜溶液 四、实验步骤 一、电极的制备 1.银电极的制备 将欲用的两只 Pt 电极(一个电极 Pt 较短,作为阳极, 另一个电极作为阴极, 用于镀银) 浸入稀硝酸溶液片刻, 取出用蒸馏水洗净。 将洗净的电极分别插入盛 有镀银液( AgNO 3 3g ,浓氨水, KI 60g )中,控制电流为 0.3mA ,电镀 1h ,得 白色紧密的镀银电极一只。 2. Ag-AgCl 电极制备 在精确度 KCl 饱和溶液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 ﹥V 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1 -

- 2 -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 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 ﹥r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 ﹤r 0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16.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 内能的定义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BZ振荡反应

南京大学物化实验系列BZ振荡反应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案邱金恒 BZ振荡反应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Belousov-Zhabotinsli反应的基本原理。 2. 初步理解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非平衡非线性问题。 二(教学提问 1(什么是非平衡非线性原理,什么是耗散结构, 2(BZ体系由那些物种构成,振荡的控制物种是什么, 3(配制溶液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 4(温度与诱导时间的关系如何, 二(实验原理 1(自催化反应 在给定条件下的反应体系,反应开始后逐渐形成并积累了某种产物或中间体,这些产物具有催化功能,使反应经过一段诱导期后出现大大加速的现象,这种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用。其特征之一是存在着初始的诱导期。 大多数自动氧化过程都存在自催化作用。油脂腐败,橡胶变质以及塑料制品的老化均属于包含链反应的自动氧化过程,反应开始进行很慢,但都被其所产生的自由基所加速。 2(化学振荡 有些自催化反应有可能使反应体系中某些物质的浓度随时间(或空间)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即发生化学振荡,而化学振荡反应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该反应必须是自催化反应。化学振荡现象的发生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1)反应必须是敞开体系且远

离平衡态,即?Grm为较负的值。(2)反应历程中应包含自催化的步骤。(3)体系中必须能有两个准定态存在。 曾经提出过不少模型来研究化学振荡的反应机理,下面介绍洛特卡(Lotka),沃尔特拉(Voltella)的自催化模型。 dA[]k1(1) A+X 2X r=,=k[A][X] ,,,11dt dX[]k2(2) X+Y 2Y r=,=k[X][Y] ,,,22dt dE[]k3(3) Y E r= = k[Y] ,,,33dt 其净反应是A E。对这一组微分方程求解得: ,,, k[X],kln[X]+ k[Y]+ k[A]ln[Y]=常数 2321 这一方程的具体解可用两种方法表示,一种是用[X]和[Y]对t作图,如图1,其浓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另一种是以[X]对[Y],得反应轨迹曲线,如图2,为一封闭椭圆曲线。反应轨迹曲线为封闭曲线,则X和Y的浓度就能沿曲线稳定地周期变化,反应变呈振荡现象。 1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案邱金恒 图1 [X]和[Y]随时间的周期性变化图2 反应轨迹曲线 中间产物X、Y(它们同时也是反应物)的浓度的周期性变化可解释为:反应开始时其速率可能并不快,但由于反应(1)生成了X,而X又能自催化反应(1),所以X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docx

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原电池电动势的测 定 篇一: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报告_浙江大学 (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p实验类型:中级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无指导老师冷文华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用补偿法测量原电池电动势,并用数学方法分析二、实验原理: 补偿法测电源电动势的原理: 必须严格控制电流在接近于零的情况下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因为有电流通过电极时,极化作用的存在将无法测得可逆电动势。 为此,可用一个方向相反但数值相同的电动势对抗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使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这时测得的两级的电势差就等于该电池的电动势e。 如图所示,电位差计就是根据补偿法原理的,它由工作电流回路、标准回路和测量电极回路组成。 ① 工作电流电路:首先调节可变电阻rp,使均匀划线ab上有一定的电势降。 ② 标准回路:将变换开关sw合向es,对工作电流进行标定。借助调节rp 使得ig=0来实现es=uca。③ 测量回路:sw扳回ex,调节电势测量旋钮,直到ig=0。读出ex。 uj-25高电势直流电位差计: 1、转换开关旋钮:相当于上图中sw,指在n处,即sw接通en,指在x1,即接通未知电池ex。 2、电计按钮:原理图中的k。 3、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微旋钮相当于原理图中的可变电阻rp。

-1-2-3-4-5-6 4、电势测量旋钮:中间6只旋钮,×10,×10,×10,×10,×10,×10,被测电动势由此 示出。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位差计一台,惠斯登标准电池一只,工作电源,饱和甘汞电池一支,银—氯化银电极一支,100ml容量瓶5个,50ml滴定管一支,恒温槽一套,饱和氯化钾盐桥。 -1 试剂:0.200mol·lkcl溶液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溶液。 -1-1-1-1 将0.200 mol·l的kcl溶液分别稀释成0.0100 mol·l,0.0300 mol·l,0.0500 mol·l,0.0700 -1-1 mol·l,0.0900 mol·l各100ml。 2、根据补偿法原理连接电路,恒温槽恒温至25℃。 3、将转换开关拨至n处,调节工作电流调节旋钮粗。中、细,依次按下电计旋钮粗、细,直至检流计 示数为零。 4、连好待测电池,hg |hg2cl2,kcl(饱和)‖kcl(c)|agcl |ag 5、将转换开关拨至x1位置,从大到小旋转测量旋钮,按下电计按钮,直至检流计示数为零为止,6个 小窗口的读数即为待测电极的电动势。 -1-1-1-1 6、改变电极中c依次为0.0100 mol·l,0.0300 mol·l,0.0500 mol·l,0.0700 mol·l,0.0900 -1 mol·l,测各不同浓度下的电极电势e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