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法与隔离体法

一:整体法与隔离体法
一:整体法与隔离体法

一:整体法与隔离体法

1.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取对象——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

(2)画受力图——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3)定方向——规定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较为适宜;

(4)列方程——根据牛顿定律列方程,根据运动学公式列运动方程;

(5)求解——统一单位,求解方程,对结果分析检验或讨论.

2.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整体法与隔离法:在确定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的.

例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

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

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例2: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

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

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

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

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 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例3: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初速度在摩擦因数为 的水平地面上做匀

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的土豆受到其它

土豆的总作用力的大小是多少?

例4:示,某货场需将质量为m1=100 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

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度滑下,轨道半径R=1.8 m.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2 m,质量均为m2=100 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s2).

(1)求货物到达圆轨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

(3)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例5:示,一辆汽车A拉着装有集装箱的拖车B,以速度v1=30 m/s进入向下倾斜的直车道.车道每100 m 下降2 m.为使汽车速度在s=200 m 的距离内减到v2=10 m/s,驾驶员必须刹车.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70%作用于拖车B,30%作用于汽车A.已知A的质量m1=2 000 kg,B的质量m2=6 000 kg.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A 级 基础巩固题 1.如右图所示,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木块以速度v 滑上木板,已知木板质量是M ,木块质量是m ,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在木板上滑行时 ( ) A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μmg /M B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μg C .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ABCD 解析:木块所受的合力是摩擦力μmg ,所以木块的加速度为 μmg m =μg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同样受到摩擦力作用,其加速度为μmg M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B 、C 、D 均正确. 2.如下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之间系着一条不计质量的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球紧靠墙壁,今用力F 将B 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力F 撤去的瞬间,则 ( ) A .A 球的加速度为F 2m B .A 球的加速度为零 C .B 球的加速度为F m D .B 球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BC 解析:用力F 压B 球平衡后,说明在水平方向上,弹簧对B 球的弹力与力F 平衡,而A 球是弹簧对A 球的弹力与墙壁对A 球的弹力相平衡,当撤去了力F 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是弹簧形变而产生的,这一瞬间,弹簧的形变没有消失,弹簧的弹力还来不及变化,故弹力大小仍为F ,所以B 球的加速度a B =F m ,而A 球受力不变,加速度为零,B 、C 两选项正确. 3.如下图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 的土豆A 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是 ( ) A .mg B .μmg C .mg 1+μ2 D .mg 1-μ2 答案:C 解析:对箱子及土豆整体分析知. μMg =Ma ,a =μg . 对A 土豆分析有 F =m 2(a 2+g 2)

整体法和隔离法讲义全

物理总复习:正交分解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编稿:李传安 审稿:张金虎 【考纲要求】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并会解决应用问题; 2、掌握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解决牛顿第二定律问题的基本方法; 3、掌握应用正交分解法解决牛顿第二定律问题的基本方法; 4、掌握应用合成法解决牛顿第二定律问题的基本方法。 【考点梳理】 要点一、整体法与隔离法 1、连接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 2、隔离体: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单独“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叫做隔离法(称为“隔离审查对象”)。 3、整体法:把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视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要点诠释: 处理连接体问题通常是整体法与隔离法配合使用。作为连接体的整体,一般都是运动整体的加速度相同,可以由整体求解出加速度,然后应用于隔离后的每一部分;或者由隔离后的部分求解出加速度然后应用于整体。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关键是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配合使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两种方法互相配合交替使用,常能更有效地解决有关连接体问题。 要点二、正交分解法 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多数情况下是 把力正交分解在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上,有: x F ma =(沿加速度方向) 0y F = (垂直于加速度方向) 特殊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比分解力更简单。 要点诠释:正确画出受力图;建立直角坐标系,特别要注意把力或加速度分解在x 轴和y 轴上;分别沿x 轴方向和y 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一般沿x 轴方向(加速度方向)列出合外力等于ma 的方程,沿y 轴方向求出支持力,再列出f N μ=的方程,联立解

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有答案

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有 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 1 A B C D 大。 2.如图1所示,重物B 质弹簧与A 连结起来。当A 和B ( A ) A .重力、支持力;C 3A .用50N B .一个真实的力F 可以正交分解为F 1和F 2,分力F 1 和F 2各有一个反作用力 C .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远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D .刀切菜时,刀给菜的力与菜给刀的力一样大 4.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 1和水平向左的力F 2,原先F 1>F 2,物体向右运动。在F 1逐渐减小到等于F 2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情景是:( B ) 5 63(

C . 21 21m m N N = ; D . 1 2 21m m N N = 。 7.如图4,原来静止在升降机水平地板上的物体A ,被一伸长的弹簧拉着,仍保持静止。突然发现物体A 被弹簧拉动,则此时升降机所作的运动可能是:( BD ) A .匀速上升; B .加速下降; C .加速上升; D .减速上升。 8.如图6(a ),滑块M 在质量为m a 1。若将重物m 撤去,改用拉力F F=mg ,此时滑块加速度为a 2。则:( B A .a 2=a 1; B .a 2>a 1; C .a 2

最新精选整体法隔离法习题附答案

F N 三2mg ------------ ① 其中,F N 、F N /分别为环P 、Q 所受支持力。由①式可知, F N 大小不变。 然后,依“极限思维”分析,当环P 向左移至0点时,环Q 所受的拉力T 、支持力F N /逐渐减小为 mg 、0。由此可知, 左移时 环P 所受摩擦力将减小。 因此,正确的答案为:选 B 。 静力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类似此例的“连接体”问题。解题思维方法,无非为“整体” 、“隔离”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 使用,至于是先“整体”、还是“隔离”,则因题而异,变通确定。 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 A 、B 两绝缘小物块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其中 B 带+Q 的电量,A 不带电;它们 一起沿绝缘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使 B 带电量消失,A 带上+Q 的电量,则A 、B 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 E — A. —起匀速 B .一起加速 C. 一起减速 D. A 加速,B 匀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B 受到的向右的电场力与地面对 B 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当B 带电量消失,A 带上+Q 的电量 时,要讨论AB 间的的摩擦力与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当AB 间的的摩擦力大于或等于地面对 B 的摩擦 力时,AB 还是一起运动,可把 AB 看成整体,整体受到的电场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仍然一起做匀速运动, A 对, BC 错;当AB 间的的摩擦力小于地面对 B 的摩擦力时,此时 A 做加速运动,B 做减速运动,D 错。 考点:本题考查受力分析,整体法 点评:本题学生要讨论 AB 间的的摩擦力与地面对 B 的摩擦力之间的大小关系, 从而去判断AB 是一起运动还是分开 运动。 3?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绝缘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小球 1带正电,电量为2q,小 球2带负电,电量大小为 q 。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 1.如图为一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0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 环P ,0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 m ,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 在图示位置平衡。现将 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 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 A0杆对P 环的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A . F N 不变,f 变大 B. F N 不变,f 变小 C. F N 变大,f 变大 D . F N 变大,f 变小 【答案】B 【解析】分析受力作出示意图。再把两环、细绳作为“整体”研究可知,小环 P 所受支持力等 A 于2mg 即 mg --------- ②

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 1.以下对于惯性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B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惯性消失 C .相同力作用下加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大 D 2.如图1所示,重物B 放在光滑的平板车连结起来。当A 和B ( A ) A .重力、支持力;C .重力、支持力、弹簧拉力、摩擦力; 3A .用50N B .一个真实的力F 可以正交分解为F 1和 C D 4.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 1和水平向左的力F 2,原先F 1>F 2,物体向右运动。在F 1 逐渐减小到等于F 2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情景是:( B ) 5 6(

7.如图4静止。突然发现物体A A .匀速上升; B .加速下降; C .加速上升; D .减速上升。 8.如图6(a ),滑块M 在质量为m 撤去,改用拉力F 拉细绳,如图(b 则:( B ) A .a 2=a 1; B .a 2>a 1; C .a 2

最新 高考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答案 一、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 1.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大小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 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当用恒力F倾斜向上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3,如图所示。则() A.x1= x2= x3 B.x1 >x3= x2 C.若m1>m2,则 x1>x3= x2 D.若m1

高考重点高中物理力学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精心整理 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 变化情况是() A .N 不变,T 变大 B .N 不变,T 变小 C .N 变大,T 变大 D .N 变大,T 变小 【例3】如图所示,设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2)若A 、B 间 μ1=0.4,B 与地间μ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例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 、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 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且A 与B 、A 与C 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θ角及F 为已知,求A 与B 之间的压力为多少? 【例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 力分别为 A .4mg 、2mg B .2mg 、0 C .2mg 、mg D .4mg 、mg 【例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重为G 的球,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市委都是μ,一根轻绳两端固接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θ。问当F 至少多 大时,两球将发生滑动? 【例8】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球B 放在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物体A 与坚直墙之间,恰好匀速下滑,已知物体A 的重力是B 重力的6倍,不 b c a m 1 m 2 A O B P Q F A B C θ A B F

高考-高中物理-力学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 量为ml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所示,已知粗糙地面 对于三角形木块()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 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0B竖直向下,表面光 滑,A0上套有小环P, 0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 ,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0杆对P环 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 N不变,T变大 B. N不变,T变小 C . N变大,T变大 D . N变大,T变小 【例3】如图所示,设 A 重10N , B 重20N ,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 B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 .问: (1 )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 A -f F—-B-— 滑动?(2)若A、B间卩1=0.4 , B与地间"=0」,贝U 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例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 且A与B、A与C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0角及F为已知,求A 与B之间的压力为多少? 【例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 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A . 4mg、2mg B . 2mg、0 C . 2mg、mg 12 3 4 ml

专题一--整体法隔离法受力分析--解析版.

专题一整体法隔离法受力分析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使用技巧 当分析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宜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常用隔离法.整体法和隔离法不是独立的,对一些较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口诀(外整内分) 例如图5所示,在恒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沿粗糙竖直墙面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它们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a一定受到4个力 B.b可能受到4个力 C.a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答案AD 解析将a、b看成整体,其受力图如图甲所示,说明a与墙壁之间没有弹力和摩擦力作用;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b受到3个力作用,所以a受到4个力作用. 【即学即练】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θ=30°,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 )

图6 A.斜面体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 B.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错误!mg 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D.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错误!mg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因小球保持静止,所以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mgsin θ-FT=0① F N-mg cosθ=0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FT=mgsinθ=错误!mg FN=mgcosθ=错误!mg 即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拉力)为\f(1,2)mg,斜面对小球的作用力(支持力)为错误!mg。A错,B对. 把小球和斜面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其受重力(M+m)g,水平面的支持力 F N′、摩擦力F f以及轻绳的拉力FT.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因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由平衡条件可得:

整体法与隔离法(绝对经典)

Attitude determines altitude 专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要点】 1、系统(连接体):几个相互联系的、在外力作用下一起运动的物体系。相互 作用 的物体称为系统或连接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 2、内力与外力: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系统外部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叫外力。 3、方法选取原则: 研究系统内力,用隔离法;当研究系统外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对于复杂的动力学问题,采用二者相结合。 【经典题型训练】__ 例1、向右的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B上, AB匀速运动,* 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多少?若F作用在A上,结果B 如何? 【变式】滑块和斜面均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斜角为 I, 滑块的质量为m,斜面的质量为M求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 摩擦力的大小。 例2、如图: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两 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相同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 砖静止不动,则第一块砖对第二块砖的摩擦力为多少? 【变式】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1)木板对第1块砖和第4块砖的摩擦力(2)第2块与第3块间的摩擦力(3)第3块与第4块间的摩擦力 a球施加一个左偏下300的恒力,对b球施加再 次静止时乙图中哪张正确? 甲乙 例3.甲图所示的两小球静止,对 一个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

Attitude determines altitude 【变式】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用轻杆连接后斜靠在竖直墙上处于静 止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面粗糙。现将A球向上移动一段距 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将两次比较,地面对B球的支 持力Fn和轻杆受到的压力F的变化情况是() A: Fn变小,F不变 B : Fn不变,F变大 C: Fn变大,F变大 D : Fn不变,F变小 例4.人的质量为60Kg,木板A的质量为30Kg,滑轮及绳的质量不 计,一切摩擦不计,若人通过绳子拉住木板不动,则人的拉力的大 小及人对木板的压力为多少? 【变式】人的质量是m,木板的质量为M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卩,在人的拉力作用下,人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 动,求木板对人的摩擦力多大? 【变式】质量为M的木板悬挂在滑轮组下,上端由一根绳C固定 在横梁下,质量为m的人手拉住绳端,使整个装置保持在空间处于 静止的状态(滑轮质量不计)。求(1)绳对人的拉力多大?(2) 人对木板的压力多大? 例5:质量为m顶角为口的直角劈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 和水平面之间,处于静止状态。M与M接触不计一切摩擦,求(1) 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2)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 m

一整体法与隔离体法

一整体法与隔离体法 一:整体法与隔离体法 1o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 取对象——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 (2) 画受力图——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3) 定方向——规定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较为适宜; (4) 列方程一根据牛顿定律列方程,根据运动学公式列运动方程; (5) 求解——统一单位,求解方程,对结呆分析检验或讨论。 2.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整体法与隔离法:在确定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的。 例仁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 板和物块间有摩擦 ?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 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扬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o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o 扬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o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例2: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舉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 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 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 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董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 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o 当运动员与吊椅一是正以加速度a=1 m/s? 上升时,试求: (1) 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 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例3: 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初速度在摩擦因数为“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 力)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 的土豆受到其它土豆的总作用力的大小是多少? 例4:示,菜 货场需将质量为朋= 100 kg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 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 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 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度 滑下,轨道半径/?=1.8 mo 地面上紧靠轨 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久5长度均为 /=2m,质量均为血=100 kg, 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x/i,木板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 以=0?2 (最大卿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 g=10 m/s')? (1)求货物到达圆轨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扬滑上木板/!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吋,木板3幵始滑动, (3) 若 厂=0.5,求货物滑到木板力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力上运动的时间。 例5:示,一辆汽车力拉着装有集装箱的拖车3以速度k, = 30 m/s 进入向下 倾斜的直 车道.车道每100 m 下降2 mo 为使汽车速度在s=200 m 的距离内减到乃 = 10m/s,驾驶员 必须刹车。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70%作用 于拖车(30%作用于汽车儿 已知的质董朋=2 000 kg, B 的质量处=6 000 kg 。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 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 2) 物块 求s 应满足的条件.

整体法与隔离法经典习题

整体法与隔离法经典习题 1.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 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卩,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起匀速前进。则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B.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大为 - C.水平拉力F最大为2卩mg D. 水平拉力F最大为6卩mg 2.如下图所示,重为G的匀质链条挂在等高的两钩上,并与水平方向成日角,试求: (1)链条两端受到的力。??? (2)链条最低处的张力 3.吊篮重300N人重500N绳子质量及其与滑轮摩擦不计,要使吊篮离地上升,则人的拉 力至少多大 4.有一直角支架AOBAC水平放置,0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有小环P, 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T变大 B.N不变,T变小 AO上套 质量可 现将P 平衡状A

的支持力为F 3,地面对A 的摩擦力为F 4,若F 缓慢增大而且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在此过 程中( ) A. F i 保持不变,F 3缓慢增大 B . F 2、F 4缓慢增大 C. F i 、F 4缓慢增大 D . F 2缓慢增大,F 3保持不变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沿着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C.N 变大,T 变大 C.N 变大,T 变小 5?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 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 直的水平向右力F 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且 A 与B 、A 与C 均无相对滑动,图中 的9角及F 为已知,求A 与B 之间的压力为多少 6.如图所示,光滑的金属球B 放在纵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物体 A 与坚直墙之间,恰好匀速 下滑,已知物体A 的重力是B 重力的6倍,不计球跟斜面和墙之间的摩擦,问:物体 A 与 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卩是多少 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直角三棱柱A 放在水平地面上, 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9.质量为m 的光滑 球B 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之间.A 、B 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 加一竖直 向下的力F ,F 的作用线过球心?设墙对 B 的作用力为只,B 对A 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 部分完全 块左侧垂 B

整体法与隔离法练习题

整体法与隔离法练习题 1如图所示,A 、B 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则A 、B 间的摩擦力f 1,B 与地间的摩擦力f 2应为? 2.如图,A 、B 、C 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同时有F =1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 ,B 两物体上,A ,B ,C 三个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A .A 物体对B 物体的摩擦力为1N B .地面对A 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C .B 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D .C 物体对B 物体的摩擦力为1N 3.如图所示,a 、b 两块质量均为m 的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两力大小均为F ,两木块保持静止,则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 .b 与地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C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 .地对b 的支持力一定大于2mg 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为m 1和m 2的小木块,m 1>m 2,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个小木块均静止,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A .没有摩擦力作用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 .有摩擦力作用,但其方向无法确定,因为m 1、m 2、θ1和θ2的数值并未给出 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直角劈静止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用一沿斜面的力F 作用于A 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在A 下滑的过程中,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 及支持力Q 是 A .f =0,Q =Mg +mg B .f 向左,Q <(Mg +mg ) C .f 向右,Q <(Mg +mg ) D .f 向左,Q =(Mg +mg ) 6.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B 和C 上.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 A .f 1=0,f 2=0,f 3=0 B .f 1=0,f 2=F ,f 3=0 C .f 1=F ,f 2=0,f 3=0

(完整版)整体法和隔离法专题训练-学生

第三章 第三课时 整体法隔离法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漏选的得3分,错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皮肤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的物块A 、B ,质量均为m ,开始时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下压A 再静止释放使A 开始运动,当物块B 刚要离开挡板时,A 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 ( ) A .0 B .2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 C .2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 D .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 3.如图所示是一种升降电梯的示意图,A 为载人箱,B 为平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M ,上下均由跨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使电梯上下运动.如果电梯中人的总质量为m ,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 ,电梯即将到顶层前关闭电动机,依靠惯性上升h 高度后停止,在不计空气和摩擦阻力的情况下,h 为( ) A.v 22g B.(M +m )v 2 2mg C.(M +m )v 2mg D.(2M +m )v 2 2mg 4.如图所示,小物块A 质量为M =10kg ,B 质量为m =2.5kg.A 、B 用一轻绳连接跨过无阻力的定滑轮且处于静止状态.A 与平台间动摩擦因数μ=0.25(与最大静摩擦因数相等).现用竖直向上的力F 拉A ,且F 由零线性增大至100N 的过程中,B 的下降高度恰为h =2m ,(A 未 与滑轮相碰)则上述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g =10m/s 2). ( ) A .1m/s B .2m/s C .3m/s D .0 5.如图所示,某斜面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 界面平行于底面DE ,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一物体从A 点静止下滑,加速至B 点,匀速至D 点.若该物块静止从A 点沿另一侧面下滑,则有 ( ) A .一直加速运动到E ,但AC 段的加速度比CE 段小 B .AB 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 C 段的运动时间 C .将加速至C 点,匀速至E 点 D .通过C 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 点的速率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一)

高中物理专题汇编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一) 一、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 1.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大小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 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当用恒力F倾斜向上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3,如图所示。则() A.x1= x2= x3 B.x1 >x3= x2 C.若m1>m2,则 x1>x3= x2 D.若m1

最新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答案

最新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题训练答案 一、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 1.一个质量为M 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用一段固定长度的轻质细线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线的另一端拴在箱子的顶板上,现把细线和球拉到左侧与竖直方向成θ角处静止释放,如图所示,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线的张力呈周期性变化,但箱子对地面的作用力始终保持不变 B .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时,地面受到的压力为(M+m)g,箱子受到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 C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地面受到的压力为(M+m)g,箱子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D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线对箱顶的拉力大于mg,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答案】D 【解析】 在小球摆动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2 v F mgcos m r θ-=,绳子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2v F Fcos mgcos m cos r θθθ??'==+ ?? ?,由于速度越来越大,角度θ越来越小,故F '越大,故箱子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箱子对地面的作用力时刻变化,故A 错误;小球摆到右侧最高点时,小球有垂直于绳斜向下的加速度,对整体由于箱子不动加速度为0M a =,a '为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 N M M m g F M a ma +-=+',则有:()N F M m g ma =+-',故()N F M m 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对地面的压力小于()M m g +,故B 错误;在最低点,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 v T mg m r -=,联立解得:2v T mg m r =+,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箱的拉力大小为:2 v T T mg m r '==+,故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为:()()2 v N M m g T M m g mg m r =++=+++',故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绳对箱顶的拉力大于mg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 m g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点睛】对m 运动分析,判断出速度大小的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绳子的拉力,即可判断出M 与地面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在最低点,球受到的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绳子的拉力,从而得到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

专题三 整体法和隔离法 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隔离法与整体法都是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 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个部分,广义的隔离法还包括将一个物理过程从其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整体法是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或将看上去具有明显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处理。隔离法和整体法看上去相互对立,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之后,还是要将它们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开来的。 这两种方法广泛地应用在受力分析、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问题中。 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但有时也可采用整体法。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由于三物体均静止,故可将三物体视为一个物体,它静止于水平面上,必无摩擦力作用,故选D . 【点评】本题若以三角形木块a 为研究对象,分析b 和c 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来求解,则把问题复杂化了.此题可扩展为b 、c 两个物体均匀速下滑,想一想,应选什么?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 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 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 A O B P Q

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练习题.doc

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练习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2m 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 的 物块B 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 、B 作加速运动.A 对B 的作用力为____. 答案:3 2mg F μ+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个物体,质量m 2=2m 1,相互接触面是光滑的,与水平面的夹有为α。用水平力F 推m 1,使两物体一起做加速运动,则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_____。 解:取A 、B 系统为研究对像F=(m 1+m 2)a=3m 1a ∴1 3m F a = 取m 2为研究对像N x =Nsin α=m 2a ∴αsin 2a m N = =113sin 2m F m α=α sin 32F 3、如右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连接体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A m ,B m ,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 拉B 使它们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设连接A ,B 的细绳上的张力为T ,则(1)若它们匀速沿斜面向上运动,F :T= ,(2)若它们匀加速沿斜面向上运动,F :T= 。 答案:A B A m m m :)(+ A B A m m m :)(+ 4、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 受恒力F 1的作用,B 受恒力F 2的作用,二力都沿水平向,且F 1>F 2,运动过程中A 、B 二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m M MF MF ++2 1;水平向左。 5、如图所示,两个木块1、2中间夹一根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若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推力F 先后分别向右推1木块和向左推2木块,发现两次弹簧的形变量之比为a ∶b ,则木块1、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b ∶a 6、质量不等的A 、B 两物体,用细线相连,跨过一个定滑轮,如下图所示,两物体与桌面的縻擦系数均为0.4。已知在图示情况下,A 、B 一起作匀速运动。试问如果A 、B 两物体的位置互换,它们的运动情况如何?若是加速运动,求它们的加速度是多 大?(设细线质量、空气阻力和滑轮摩擦均不计,g=10米/秒2 ) 答案:解:A 在桌面上时恰好A 、B 一起做匀速运动,有:m B g= μm A g 得:m B = 5 2 m A (1) A 、B 换位后,设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有m A g-μm B g=(m A +m B )a (2) a=g m m m m B A B A +-μ=g m m m m 4.04.0+-=6(m/s 2 ) 7、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 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 ,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