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概述

古典主义时期概述
古典主义时期概述

蒙运动,它是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面貌出现的,然而它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化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方面。启蒙思想家反对传统的宗教,提倡自然神论;反对形而上学,提倡科学和常识知识;反对专制的权威和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和普遍教育的口号。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法国百科全书派正是身体力行地要以先进的哲学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黑暗愚昧的社会。启蒙主义者认为“理性”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布瓦洛在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经典《诗艺》中强调“良知”或“理性”,痛斥想象和飘忽无常的情感。他认为,凡是天生的事物总是符合理性的,是永恒、真实的。文学家要爱理性,永远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启蒙时期流行的文体是更富于理智的散文,优秀散文的清晰、生气、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也成为评判其他艺术的准则。音乐艺术中,古典主义的几代大师,则探索了富有理性和逻辑的庞大的音乐构思形式,最终使情感在其中得到适度的完满表现。古典主义时期是知识大众化的时代。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开始面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公众。小说、戏剧描绘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音乐家也走出宫廷深院的大门,为音乐会的听众构思创作,于是音乐的愉悦性、易解性和动人等品质,成为音乐美的准则。在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下,欧洲形成了一个开明君主的统治时期。社会改革的同时,文化艺术获得发展。欧洲君主的广泛联姻削弱了国家民族的界限。艺术,特别是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欧洲一体化的倾向。然而这终究是一个行将灭亡的社会,法国革命敲响了旧社会政体的丧钟,也预示了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

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第四章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学习要求] 学习本章,了解17世纪文学特点,重点掌握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第一节概述 一、社会历史概况 ?17世纪,欧洲进入近代史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继续斗争,并取得相对平衡;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 ?英、法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成为头等强国; 二、三种文学并置,古典主义文学主宰 ?清教徒文学生成: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紧密相联;代表作家弥尔顿; ?巴洛克文学出现; ?富丽繁复,精雕细刻,文辞绚烂 ?古典主义文学形成; ?主要体现在戏剧、散文上; (一)英国清教徒文学 一、时代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为筹措军费召开国会,新国会在选举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获胜,这届国会存在到1653年4月,长达13年,史称“长期国会”,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建立了土地贵族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因而历史界通常把1640年作为世界史的开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出现的,它的思想体系就是清教主义,它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宗教形式。因此,它又被称为清教徒革命。 二、主要作家 1、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是英国小说家,青年时代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参加过议会军队,接触了克伦威尔军队中左翼教派的宗教生活和清教徒生活,影响了他以后的创作。因反对王政复辟,宣扬清教徒信仰,曾被囚禁12年,在狱中写作《天路历程》。 2、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 英国诗人,政论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40多岁双目失明,由他口述,女儿记录,写出了他一生的三部杰作:史诗《失乐园》、《复乐园》、悲剧《力士参孙》。 (二)巴洛克文学 一、“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Baroque)是16世纪中叶在欧洲一些国家(首先是意大利)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的总称。“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原义是指不规则的珍珠,最初是18世纪新古典主义艺术家用来讥讽17世纪意大利建筑、雕刻、绘画等作品奇形怪状的风格违背了古典艺术的规范,

论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论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1演唱李丽2011.。。 【摘要】: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法国是欧洲古典主义的发祥地和中心。它的特征是:在政治上颂扬王权,拥护国家统一;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原则,提倡自我克制;在体裁上强调严格的界限和人为的法则,悲剧与喜剧绝不可混同;在题材上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借用古代现成的故事情节;在艺术上要求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形式完美。 【关键词】:古典主义文学特征 早在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学者就开启了向古代学习的先河。他们讴歌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研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搜寻和模拟古典艺术家的作品,掀起了一股崇尚古代文化的热潮。但那时并没有形成古典主义理论,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与封建神学相对立的人文主义。 从古典主义作家的政治倾向、哲学思想、创作规则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来看,古典主义文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主张民族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贤明”君主 在十七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本身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借助王权的支持来同贵族保守势力进行斗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界的代表人物,古典主义作家对于国内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深恶痛绝,渴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坚决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正是由于有这种愿望,拥护国家统一,反对地方分立,歌颂国王政绩,揭露贵族丑行便成为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政治性最为明显的特征。另外,我们知道,大多数古典主义作家都与王权有过这样或那样联系,有的还曾直接在宫廷任职,这也促进了他们对于封建君主的好感。以

新古典主义风格详细介绍1

新古典主义风格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欧洲文化丰富的艺术底蕴,开放、创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尊贵的姿容,一直以来颇受众人喜爱与追求。新古典风格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细琢,镶花刻金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 二、新古典主义风格概述:新古典主义是与古典主义相对应的概念,而古典主义指的是地中海文化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甚至还包括古埃及和哥特建筑。 新古典主义是对于传袭已久的古典主义风格的扬弃,既传承了古典主义那种肃穆、大气和精细之美,又摒弃了其过于繁复和浮华的表象,在立足地域特色的基础上依托新的科技和工艺,大量吸收新的美感形式,从而,与人们的审美标准相呼应成为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能够表现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需求。 在西方建筑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新古典主义建筑现象。一次是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末期(1750~1900年);另一次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 而在中国,恰恰也同样出现了两次所谓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一次是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一批新古典主义建筑是随着殖民主义所强加的文化殖民出现的。各式殖民建筑对中国,尤其对中国沿海城市的建筑影响颇深,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如上海、大连、哈尔滨、青岛、广州,沈阳等城市,这些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甚至成为这些城市的“文脉”。 中国的第二次新古典主义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直到今天余波未止。80年代的建筑大多是以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的、符合实用经济美观原则的、朴素的国际式盒子。这些建筑普遍风格单一、没有个性,缺少建筑细部,对运用现代材料、技术,符合当代美学原则,表现先进文化的现代建筑之美,认识不足或认为高不可攀。相反,典雅精致、构图严谨、装饰性强、豪华高贵的“欧式建筑”却很容易被接受;那些原来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神权的柱廊、穹顶或凯旋门式的建筑语言在大众的眼中变成了一种高尚生活的象征,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欧陆旋风”。从内容上看,所谓的“欧陆风”是简单的把西洋古典建筑的某种柱式、山花、罗马式穹隆圆顶、哥特式尖券或文艺复兴花饰、线脚等造型元素,直接堆砌运用到立面设计中,而这些造型元素各自及整体的构图比例、组合关系往往不能严格遵循古典建筑的原则和章法,最后成了一盘西洋建筑符号的“大杂烩”。 新古典主义是对于欧陆风是一次有力的反驳和净化,它讲求血统的纯正、形式的地道、制作的精良、与趣味的高贵,主导建筑风格是明确的而不是拼凑感十足的。在设计实践中,新古典主义的市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里的中高端住宅。首先是由于新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更容易被认同的品质感;同时由于其采用较为繁复的装饰和线条,会增加一定的实施难度和成本;中高端住宅的开发商更容易接受新古典主义风格。二是近郊区的高舒适度住宅。人们之所以选择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①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古典主义要求作家们在创作中必须体现的一个最高原则,即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服务。因此,歌颂贤明君主的文治武功、国家的统一强盛和宣扬公民的义务与责任,成为作家们表现的重要主题。 ②思想上崇尚理性。古典主义作家往往借助于各种形式,强调人们的行为应收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谴责非理性行为,表现荣誉、责任、义务等理性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对王权的妥协。 ③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古典主义作家大力提倡向古代学习,并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选取创作题材,再按照法国专制政体的需要,与拥护王权、崇尚理性联系在一起,采用借古喻今的方式,进行创作,以表现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与主题内容的规范化相一致,古典主义戏剧家还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规则之一,它要求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舞台上表演的自始至终,只有一件事在一地一日里完成。”古典主义作家还把文学体裁也进行了严格的界定,规定悲剧为“高雅”的体裁,而喜剧则是“粗俗”的体裁,表现的人物是平民百姓或破落的小贵族,可以使用日常用语等等。 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①①、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②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③、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④、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这是现实主义术语的最根本的意义。 ②、广为人知的典型理论。典型论构成现实主义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概括而言,典型论欲求解决的即是文学人物的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 ③、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把人物置身于一个政治、社会、经济的具体的总体现实中刻画才能达到"充分的现实主义"的高度。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是以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为创作流派; ②是以意象、意识、黑色幽默、荒诞、魔幻为表现手法; ③是以表现现代生活为主要内容。

新古典主义住宅建筑风格探讨

新古典主义住宅建筑风格探讨 易涛唐佳佳 一、研究意义: 通过对近5年来北京地区新古典风格楼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明确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含义,并尝试分析总结设计的主要手法及难点处理,为今后我院的新古典风格建筑立面设计提供借鉴。 二、主要内容: (一)新古典主义风格概述 1. 含义 新古典主义是与古典主义相对应的概念,而古典主义指的是地中海文化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甚至还包括古埃及和哥特建筑。 新古典主义是对于传袭已久的古典主义风格的扬弃,既传承了古典主义那种肃穆、大气和精细之美,又摒弃了其过于繁复和浮华的表象,在立足地域特色的基础上依托新的科技和工艺,大量吸收新的美感形式,从而,与人们的审美标准相呼应成为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能够表现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需求。 2. 发展过程 在西方建筑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新古典主义建筑现象。一次是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末期(1750~1900年);另一次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 而在中国,恰恰也同样出现了两次所谓的新古典主义风潮,一次是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一批新古典主义建筑是随着殖民主义所强加的文化殖民出现的。各式殖民建筑对中国,尤其对中国沿海城市的建筑影响颇深,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如上海、大连、哈尔滨、青岛、广州,沈阳等城市,这些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甚至成为这些城市的“文脉”。

中国的第二次新古典主义风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直到今天余波未止。80年代的建筑大多是以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的、符合实用经济美观原则的、朴素的国际式盒子。这些建筑普遍风格单一、没有个性,缺少建筑细部,对运用现代材料、技术,符合当代美学原则,表现先进文化的现代建筑之美,认识不足或认为高不可攀。相反,典雅精致、构图严谨、装饰性强、豪华高贵的“欧式建筑”却很容易被接受;那些原来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神权的柱廊、穹顶或凯旋门式的建筑语言在大众的眼中变成了一种高尚生活的象征,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欧陆旋风”。 从内容上看,所谓的“欧陆风”是简单的把西洋古典建筑的某种柱式、山花、罗马式穹隆圆顶、哥特式尖券或文艺复兴花饰、线脚等造型元素,直接堆砌运用到立面设计中,而这些造型元素各自及整体的构图比例、组合关系往往不能严格遵循古典建筑的原则和章法,最后成了一盘西洋建筑符号的“大杂烩”。 新古典主义是对于欧陆风是一次有力的反驳和净化,它讲求血统的纯正、形式的地道、制作的精良、与趣味的高贵,主导建筑风格是明确的而不是拼凑感十足的。 在设计实践中,新古典主义的市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里的中高端住宅。首先是由于新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更容易被认同的品质感;同时由于其采用较为繁复的装饰和线条,会增加一定的实施难度和成本;中高端住宅的开发商更容易接受新古典主义风格。二是近郊区的高舒适度住宅。人们之所以选择郊区住宅,除考虑价格外,主要是为了逃避都市的拥挤、压力和冷酷的建筑环境。郊区化、乡土化的居住环境对于追求放松与清新感受的购房者是最大的吸引。因此新古典主义风格无疑是最佳选择。 (二)新古典主义的特点 1. 继承了古典主义遵循中心、对称、轴线、等级、秩序、主从等设计原则,强调

中国和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

中国和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摘要 中国和西方发生的四次新古典主义建筑现象从时间,社会背景,建筑风格,建筑类型 . 对西方建筑思潮中新古真主义的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且探讨了当代西方建筑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 *起后.新古典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建筑 /中国 /西方 正文 1中外四次新古典主义建筑介绍 1. 1西方第一次新古典主义 18世纪的欧洲,正值资本主义早期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代表资产阶级各阶层的利益,极力倡导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正是这种对民主共和的向往, 唤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新兴资产阶级趁机借用古典的外衣扮演进步的英雄角色。 而另一方面, 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风格盛行一时,贵族生活日益腐化堕落,他们在建筑上大量使用繁琐的装饰与贵重金属的镶嵌,引起新兴资产阶级的极端厌恶。这种建筑风格在资产阶级看来显然束缚了建筑的创造性,不适合新时代的艺术观。 启蒙运动思想和过分矫饰的洛可可式室内装饰,促使 18世纪的建筑师们意识到其所处时代的崛起和动荡的性质。在他们探求新建筑形式的过程中,希望通过对古代精密的重新估价来探索一种真正的风格,而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遗产无疑成为当时的创作源泉。

由此引起的考古发掘,更使得当时的建筑师们能够把文艺复兴所依据的维特鲁威的古典主义教义与实际的废墟结合起来,进行对照研究。 18世纪前期古罗马城市埃尔库拉诺和庞贝遗址的发现及 挖掘,鼓舞着人们很快探查扩展到位于西西里岛和希腊的古希腊遗址。接着一篇篇详尽的考古报告传遍欧洲,发掘出来的希腊罗马艺术珍品被运送到各大博物馆。 18世纪后半叶到 19世纪的考古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2西方第二次新古典主义 从 1939年以来,人们逐渐发现现代运动包含严重的内在缺陷,人们对千篇一律的玻璃盒子和“国际式”怨声载道,特别是国际式给欧洲的传统都市和传统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公众对保存和环境的观念彻底改变,从对废气和丑陋的战前城市环境的普遍敌意到把这种环境当作“遗产”以一种浪漫主义和怀旧态度加以接受。这使建筑师进入一种新的建筑思想氛围,一种使建筑师们有可能讨论现代古典主义建筑的氛围。 现代的新古典主义是在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地区文化的基础上,以传统建筑和城市肌理的形式和手法去解决现代建筑的功能要求,以期达到恢复传统都市生活的目的。英国建筑师波菲罗斯认为, “古典主义是在传统的滋养下的一种自由意志的哲学”。由于现代运动的影响,使人们长期错误的把古典和传统当作“过时的时尚”来看待,而新古典主义正是要向人们证明,古典主义不是一种时尚,是永远现代的;是能在任何社会发展过程中揭示人与自然,人与人造自然的最基本的关系,而同时又能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现代主义从一开始试图探索一种新的民主的理解, 而后来却违背了人们在都市生活环境中所应保持的一些永恒的原则。而新古典主义则是一个新的传统与民主结合的最佳产物。 1. 3中国第一次新古典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浅谈历史背景与作家经历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 摘要:魔幻现实主义是在二十世纪中期首先出现,而后影响到世界范围内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流派,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寻根文学流派的影响尤为深远。其中魔幻现实指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其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即可以概括为在作品中加入了魔幻的元素,通过这种方式来集中表现现实,本质仍然为现实。本文中讨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着重强调了魔幻现实主义与后现代派中的荒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区别,然后介绍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简单介绍了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随后对本文探讨的核心,历史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的影响,次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讨论了拉美与中国整体的环境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然后选取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三部作品以及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历史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创作。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魔幻因素百年孤独莫言 本篇文章讨论的是针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背景即个人经历对其创作作品的影响。因此在讨论问题之前需要对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和有哪些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作品有必要了解。 魔幻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 谈到现实主义,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魔幻现实主义的受众相比之下就要少一些。魔幻现实主义不像现实主义,从古至今一直被作家无意识地不断的使用,而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盛行起来的文学流派,不同于传统的文学集团,他是一种群体性的倾向,是拉美作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个人经历创作出的,主要集中在小说领域。魔幻现实主义被提出后引发了剧烈的反响,后渐渐演变为一种跨越地域与时代的文学流派,并多次获得了诺奖等奖项,因此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文坛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的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提到的,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区分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较好区分,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加入了魔幻的元素来反映现实。而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代主义的区别可以用安徒生·因佩特的话来解释“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阿伯利纳尔曾说到“当人类试图模仿行走时,他创造了与腿并不相像的轮子”,即超现实主义中的现实指的应是自然而非现实主义中的现实,这一点与魔幻现实主义有很大区别。而荒诞派则是利用有原因与结果的悖逆,愿

英国文学 第二章新古典主义时期

The Neoclassical Period I. John Bunyan novelist. His masterpiece is The pilgrim’s Progress. As a stout Puritan , he had made a conscientious study of the Bible and firmly believe in salvation through spiritual struggle. The Pilgrim’s Progress is the most successful religious allegor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ts purpose is to urge people to abide by Christian doctrines and seek salvation through constant struggles with their own weakness and kinds of social evils. II. Alexander Pope poet. Pope made his name as a great poet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An Essay on Criticism in 1711. The next year, he published The Rape of the Lock, a finest mock epic. For him the supreme value was order---cosmic order , political order, social order, aesthetic order , and this emphasis on order found expression in all of his works. He strongly advocated neoclassicism, emphasizing that literary works should be judged by classical rules of order, reason, logic, restrained emotion, good taste and decorum. III. Daniel Defoe a novelist. Robinson Crusoe, an adventure story very much in the spirit of the time, is universally considered his masterpiece. He wrote four other novels:Captain Singleton , Moll Flanders,Colonel Jack and Roxana, those novels deal with the personal history of some hero or heroine, usually a whore, a pirate, a pickpocket, a rogue or some other criminal. In most of his works, he gave his praise to the hard-working, sturdy middle class and showed his sympathy for the downtrodden, unfortunate poor. Defoe was a very good story-teller. The realistic account of the successful struggle of Robinson single-handedly against the hostile nature forms the best part of the novel. Robinson is here a real hero: a typical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middle-class man, the pioneer colonist. IV. Jonathan Swift a prose writer and a master satirist. A Tale of a Tub and Battle of the Books established his name as a satirist. His A Modest Proposal is generally taken as a perfect model. His other works are: The Drapier’s Letters , Gulliver’s Travels Gulliver’s Travels: Swift’s best fictional work, the book contains four parts. Its social significance is great and its exploration into human nature profound. In his writings, although he intends not to condemn but to reform and improve human

中外建筑史-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学习中外建筑史有感 新古典主义建筑简析 The 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 姓名:xx 学号:105203210000 班级:工业设计103班 指导老师:xx

新古典主义建筑简析 题记:中外建筑史讲述中外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作者在学习过程中也对中外建筑史所有的史实,典型建筑,建筑风格,细节构造等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方便了以后的学习。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他们的结构比例让作者惊叹。但由于课时原因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说讲内容并不多,加之新古典主义建筑的重要性,特作此文补充学习。 摘要:新古典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建筑在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形体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建筑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尤其是表现在建筑上。它主要分为抽象的古典主义和具象的或折衷的古典主义两大类,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具有艳丽与丰富的色彩、古典元素抽象化为符号、粗与细雅与俗的对比等特点,有着很多出色的代表性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巴黎凯旋门;美国国会大厦;历史价值正文: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 兴起于18世 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 许美琪 1 18世纪的英国 17世纪末期,1688年代表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国会发动了“光荣革命”,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17世纪革命后,国会以立法方式扩大圈地的规模。1700-1760年间,国会接受地主的申请,通过208项圈地法令,其圈地31万英亩。1761-1801年间,又通过2000项法令,圈地318万英亩。到18世纪末,小土地所有者基本消灭,圈地运动为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圈地使成千上万的直接生产者失去生产资料,破产农民形成大量的廉价劳动后备军,他们向工厂主和农场主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购买由工厂和农场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圈地也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场经济的发展。农业资本家以大批粮食和原料供应城市,赚取暴利。他们从市场上换取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资本的原始积累从此开始。 在另一方面,17-18世纪的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个重要来源。17世纪上半期,英国殖民势力已扩张到亚洲、美洲和非洲。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积累财富,大量黄金、皮革、木材、粮食等源源流入英国。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途径是发行国债。在殖民战争中,资本家大量承购债券,巨额国债利息落入他们手中。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不仅成为英国最大的债主,控制全国的金融,还以巨款贷给英国的盟国。 资本的积累,大量自由劳动力的供应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为手工工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创造了条件。英国的工业革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工业革命的概念包括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技术变革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则是生产关系的改变。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它的工业产品输出占当时国际贸易额的20%,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工业革命前,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工业革命后,人口向西北地区移动,在丰富的煤铁产区,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物浦等。城市人口的增加更为显著。圈地规模有增无已,大批失地农民从乡间涌入城市。城乡手工业者也纷纷破产,投入城市的雇佣大军。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社会分裂成两个明显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所指出的:“……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2 英国的早期新古典主义风格(1770-1810) 2.1 历史背景 英国新古典主义运动是从反对巴罗克和洛可可风格的过度装饰而开始的。社会普遍有一种迫切的需要,希望能够拥有简朴、有序,平静的家居,人们开始偏爱直线型的、对称的造型和浅浮雕的装饰,以抗拒立体感过强的巴罗克风格。英国新古典主义运动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意大利文艺复兴;(2)去欧洲的旅行和学习,这些人对英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影响很大;(3)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4)出版物;(5)工业革命的开始和新材料的发明。

艺术概论习题库

210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艺术概论》习题库 一、选择题 1、艺术发生的“心灵表现论”提出的人是( ) A、泰勒 B、弗雷泽 C、弗洛依德 D、克罗齐 2、艺术发生的“摹仿论”提出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毕歇尔 C、席勒 D、康德 3、艺术发生的“理念论”提出的人是 ( ) A、别林斯基 B、车尔尼雪夫斯基 c、弗雷泽 D、柏拉图 4、艺术创作唯一的思维活动是 ( )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逆向思维 5、戏剧文学属于( )艺术。 A、表演艺术 B、造型艺术 C、综合艺术 D、语言艺术 6、摄影属于( )艺术。 A、造型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 D、综合艺术 7、园林属于( )艺术 A、表演艺术 B、语言艺术 C、造型艺术 D、综合艺术 8、美术的基本特征是( )四个 A、空间性 B、静态性 C、模仿性 D、凝固性 E、视觉性 F、造塑性 G、可塑性 9、罗工柳的油画《地道战》采用( )创作方法 A、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 10、“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 )提出 A、吴昌硕 B、王鉴 C、郑板桥 D、石涛。 11、《清明上河图》是我国( )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宋C元D明 12、《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是( )绘画的代表作品。A立体主义 B达达主义 C抽象主义D野兽派

13、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他的( )交响曲中的一段大合唱。 A. 第三 B. 第五 C. 第六 D. 第九 14.《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演奏的一首( )独奏曲。. A京胡 B板胡C二胡 D 筝 15.《阿细跳月》是我国( )族的民间舞蹈。 A彝 B傣 C苗 D 白 16.《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 )戏剧的代表作品。 A表现主义B存在主义C象征主义 D荒诞派17.、影片《战舰波将金号》是20年代( )的重要作品。 A意大利 B法国C美国D苏联 18、《红色娘子军》是( )导演的影片。 A谢添 B谢晋 C谢铁骊 D崔嵬 19、《老人与海》是美国着名作家( )50年代的重要作品。 A海明威B福克纳C杰克伦敦D海勒 20.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 ) A王国维B蔡元培C鲁迅D胡适 21、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绘画作品的最高层次是( )。 A妙品 B能品 C神品D逸品 22、把艺术作品的风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八种类型的魏晋时期的文艺 理论家是( ) A陆机 B钟嵘 C刘勰 D谢赫 23、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 )。 A柏拉图 B亚理士多德C贺拉斯 D普洛丁 24、亚理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着作是《》。 A诗学 B诗艺 C诗品 D论崇高 25、“三一律”是欧洲( )戏剧的创作法则。 A文艺复兴 B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26、敦煌地处河西走廊( )端。

西方文学自测题库及参考答案--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西方文学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革命诗人是(B)。 A.屈莱顿 B.弥尔顿 C.班扬 D.本·琼生 2.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C)。 A.拉辛 B.莫里哀 C.高乃依 D.拉封丹 3.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的作品是(B)。 A.《伪君子》 B.《熙德》 C.《费得尔》 D.《安德洛玛克》 4.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是(C)。 A.笛卡尔 B.伽桑迪 C.布瓦洛 D.黎塞留 5.拉封丹是一位以写寓言诗著称的诗人,其代表作是(C)。 A.《拉封丹寓言》 B.《丹麦寓言》 C.《寓言诗》 D.《寓言故事》 6.歌德所说的:“像他那样的开场是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是指莫里哀的作品是(B)。A.《吝啬鬼》 B.《伪君子》 C.《可笑的女才子》 D.《妇人学堂》 二、多项选择题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BC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B.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C.巴洛克文学 D.市民世俗文学 E.教会文学 2.17世纪欧洲文学产生的背景(ABCD)。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 C.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 D.对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反拨 E.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3.弥尔顿取材于《圣经》的几部杰作是(BCD)。 A.《伊甸园》 B.《失乐园》 C.《复乐园》 D.《力士参孙》 E.《天路历程》 4.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有(ABC)。 A.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B.思想上崇尚理性 C.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D.形式上采用民间文学风格 E.重视主观想象

5.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有(BC)。 A.莫里哀 B.高乃依 C.拉辛 D.拉封丹 E.布瓦洛 三、专用术语解释 1.古典主义 1.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作家、理论家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和个性差异,他们的创作也各有侧重。法国古典主义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出现了以高乃依和拉辛为代表的悲剧作家,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作家,以及文艺理论家布拉洛和寓言诗人拉封丹等。 2.“三一律” 2.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 四、理解简答题 1.17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 2.莫里哀的创作分期与创作特点。 五、综合论述题 1.答尔丢夫形象。 2.《伪君子》主题和艺术特点。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BCD 4.ABC 5.BC 三、专用术语解释 四、理解简答题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又称清教徒文学)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此外,还有巴洛克文学、市民世俗文学。

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概述 我选择的是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新古典主义以尊重自然、追求真实、复兴古代的艺术形式为宗旨,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鼎盛期的作品,或庄严肃穆、或典雅优美,但不照抄古典主义并以摒弃抽象、绝对的审美概念和贫乏的艺术形象而区别于16、17世纪传统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风格还将家具、石雕等带进了室内陈设和装饰之中,拉毛粉饰、大理石的运用,使室内装饰更讲究材质的变化和空间的整体性。家具的线形变直,不再是圆曲的洛可可样式,装饰以青铜饰面采用扇型、叶板、玫瑰花饰、人面狮身像等。 在居室设计方面的特点 1、“形散神聚”是新古典的主要特点。在注重装饰效果的同时,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新古典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2、讲求风格,在造型设计上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 3、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轮廓特点。 4、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往往会照搬古典设施、家具及陈设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 5、金银暗调的色彩、低调奢华的细节新古典主义的好处—可浓可淡,色泽上多用金色和暗红就浓,稍加白色柔和则明亮而淡;加以洛可可的配饰或巴洛克的优化,便尊贵雍容;配上现代化的皮制品,或间接的床头灯,便优雅非凡。这种多元化和可伸缩性,便是新古典主义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独到之处。 新古典主义的室内设计

新古典主义去芜存青,保留了路易十四风格的线条,去除了线条上过多的繁杂装饰;保留了细节,却又不过多的细节堆杂以至于失去重点;保留了镶花刻金,却又不是满眼金晃晃的让人眼拙。这种保留了材质、色彩、风格,摒弃了过于复杂的线条、装饰、肌理,却没有丢失性格,仍然可以强烈感受到传统的历史痕迹和浑厚的文化底蕴,便是完美折中主义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精神 新古典主义的精华-高雅的底蕴、开放的姿态、尊贵的精细 新古典主义的设计手法 1.用简单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轮廓特点。 2.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化特色,往往会照搬古典设施, 家居及陈设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 在以后自己的设计中多运用古典建筑的特点多运用金银暗色调多用材质坚硬,华丽的材质,窗帘和壁纸多选用柔和色彩,营造温馨的古典气质。 建议客户选用气质古朴,天然的原木材质。 12春室内设计 刘世宏 12春室内设计 刘世宏 2013/12/23

艺术概论定稿(1)

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论莫奈 姓名:魏琳琳 学号:2011101402 系(部):美术系 专业:美术学 班级:2011级四班指导教师:师娟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摘要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 关键词:艺术教育,婚姻,鼎盛时期,人物评价

论莫奈 一、人物生平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Oscar-Claude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简称克劳德·莫奈。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二、艺术教育 因为大学的传统艺术教育让他觉醒,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尔·格莱尔画室。在那里他结认了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弗雷德里克·巴齐耶以及阿尔弗雷德·西斯莉,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即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 1866年,他以卡米耶·东西厄为模特创作了《绿衣女人》。不久之后,东西厄即怀孕并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让(Jean)。在普法战争(1870年-1871年)期间,莫奈来到英国避难。在那里他学习约翰·康斯太布尔和J·M·W·透纳的作品。回到法国后,1872年或者1873年,莫奈以勒阿弗尔的一处风景为背景创作了《印象·日出》。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画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陈列在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根据这幅画的题目,艺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提出了“印象派”的说法。 三、婚姻 1870年,莫奈与东西厄结婚。1873年,他们搬进了塞纳河边阿让特伊的一幢房子。1878年3月17日,他们有了另一个儿子,米夏埃尔(Michael)。187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结核。AliceHoschede决定帮助莫奈抚养他的两个孩子。他们居住在普瓦西(Poissy),但莫奈不喜欢那里。1883年4月,他们搬到了上诺曼底大区厄尔省的Giverny。他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并在那里完成了他余生的绘画创作。莫奈和Hoschede在1892年结婚。 四、鼎盛时期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莫奈开始了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他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画。1895年,从20个不同角度对大教堂所作的画在迪朗德-吕埃尔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典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的一种文学思潮,其基本精神是"理性"至上,强调文艺规则,要求文学作品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要求各种文学作品的体裁要有严格的界限与规律,并把道德说教、劝善作为文学的任务,注重正常情理。17世纪古典主义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希腊神话 神话产生: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人类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于是古希腊人便借助想象来解释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在支配一切,支配自然界。他们把自然现象拟人化、个性化,这样便产生了神话。 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是“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是上古时代社会文化系统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希腊神话谱系:希腊神话谱系有旧神谱和新神谱。赫西俄德是旧神谱,讲的是人类较早的一些神话故事。宙斯以后是新神谱 俄林波斯神谱:指希腊神话中居住在俄林波斯神山以宙斯为众神之主的神的大家族。宙斯是雷电之神,其兄波塞冬是海神,哈台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殖神,宙斯的子女阿波罗是日神,阿尔忒弥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这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反映父权制社会生活。 俄林波斯“神圣家族” 反映了希腊古典社会最典型、最正统的一面。宙斯象征着希腊民族的统一、公正和法律;赫拉象征着合法婚姻;雅典娜象征着智慧和城邦文明;阿波罗象征着光明和音乐;波赛冬象征着航海事业;赫耳墨斯象征着商业繁荣;赫淮斯托斯象征着手工工艺;德墨忒耳象征着丰裕;阿瑞斯象征着勇敢和战斗;阿佛洛狄忒象征着美丽;…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反映着希腊人的社会政治理想。 “金苹果” 的寓意“金苹果”在人们长时间的传说中取得了一个形而上的位置,成了一个象征物――象征着贵重的物质财富荣誉和人们对它的追求。 “潘多拉的盒子”的寓意世界充满了各种灾难,人们翘首以待那美好希望的到来。希望是诱人的,却又迟迟不来。 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命运是注定的,人是抗拒不了的。抗拒不了命运,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仍然积极明朗欢快的生活着。在命运面前,希腊精神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悲剧精神。 希腊神话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从神的形象看神人同

乔治金新古典主义风格特点

乔治金新古典主义风格特点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欧洲文化丰富的艺术底蕴,开放、创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尊贵的姿容,一直以来颇受众人喜爱与追求。新古典风格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细琢,镶花刻金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览尽所有设计思想、所有设计风格,无外乎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而已。为业主设计适合现代人居住, 美冠新古典风格家具(18张) 功能性强并且风景优美的古典主义风格时,能否敏锐地把握客户需求实际上对设计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家具还是配饰均以其优雅、唯美的姿态,平和而富有内涵的气韵,描绘出居室主人高雅、贵族之身份。常见的壁炉、水晶宫灯、罗马古柱亦是新古典风格的点睛之笔。 高雅而和谐是新古典风格的代名词。白色、金色、黄色、暗红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大方,使整个空间给人以开放、宽容的非凡气度,让人丝毫不显局促。 新古典主义的灯具在与其他家居元素的组合搭配上也有文章。在卧室里,可以将新古典主义的灯具配以洛可可式的梳妆台,古典床头蕾丝垂幔,再摆上一两件古典样式的装饰品,如小爱神——丘比特像或挂一幅巴洛克时期的油画,让人们体会到古典的优雅与雍容。也有人将欧式古典家具和中式古典家具摆放在一起,中西合璧,使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浪漫相融合,也别有一番尊贵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风格,[1]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 该风格的设计从简单到繁杂、从整体到局部,精雕细琢,镶花刻金都给人一丝不苟的印象。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让人感受到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 在设计上,墙面大面积的使用了古典欧式色彩的壁纸配合经过提炼的欧式线条,使欧式不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鲜活时尚的品味象征。减掉了复杂的欧式护墙板使用了提炼过的石膏线勾勒出线框,把护墙板的形式简化到极致。 地面采用石材拼花,用石材天然的纹理和自然的色彩来修饰人工的痕迹。使客厅和餐厅的那种奢华、档次和品位毫无保留地流淌。在家具配置上,多选用板木结合的实木家具,家具漆面具有封闭漆效果,不仅能将木皮的纹理尽情展示,在徒手触摸时,还能感受到油漆饰面后的光滑、平整。 在配饰上,使用白色、金色、黄色、暗红等色调。本风格较适宜居室面积在100平米左右及以上的大的居室空间,多适宜有一定经济基础,年龄在25-35之间年轻时尚的公司白领。 内涵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