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发护发的五大常识

植物养发护发的五大常识
植物养发护发的五大常识

植物养发护发是现在21世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巨大数据分析90后再网络大数据下,养发上了大数据引擎,所以说,一头好的秀发很重要,防脱发也是同理,要想真正的根治脱发,就要找到真正的原因。无论是从治疗脱发的角度还是预防脱发的角度,首先要了解头发健康方面的基础知识,多了解一些知识有了问题就能更好的解决。下面塔娜丝植物养发的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植物养发护发的五大常识。

植物养发护发五大常识

常识一

在正常情况下,头发每日生长约0.3毫米,3天长1毫米左右。一年大概是13.8厘米。阳光照射能加速头发生长。每根头发的寿命一般为2至4年,最长的可达6年。头发长到一定长度,达到一定寿命,自然会脱落下来,然后重新长出头发来,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属于这种状况的掉头发,任何人都有,而且是经常的。

常识二

头发的滋长需要营养,而营养是靠血液运送的,如果一个人身体不良,气血不通,头发就会因缺乏营养、滋长不好而出现脱落。这样的人就轻易掉头发,掉的也比较多。有的人可能觉得还是不够具象化,

就想种树一样,树苗根部没有水分吸收,叶子就会枯黄,树干掉皮最后叶子掉落

常识三

人用脑过度,或者大脑长时间处于紧绷状态,脑子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有时候也会影响到头发营养的供给和滋长。掉头发的原由与营养有关,与精神紧张或忽然的精神刺激也有很大联系,可查血微量元素,平时不要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由于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属大脑管的,大脑受了刺激,活动乱了脚步,不能正常地发扬作用,势必要使身体的营养受到刺激,发生掉头发的状况。例如程序员和数学老师长期的用脑,使大脑一直处于一个活跃的状态,导致用脑过度,就会出现掉发的现象。

常识四

染发、烫发和电吹风都会对头发造成一定的损害,染发液、烫发液对头发的影响也较大,次数多了会使头发失去光泽和弹性,甚至变黄变枯;日光中的紫外线会对头发导致损害,使头发干枯变黄;空调的暖湿风和冷风都可成为脱发和白发的原由。

常识五

家中宠物身上轻易有霉菌被传染,如果有喜欢跟宠物同枕共眠,就很轻易导致头皮被传染,发生红、痒、脱屑以致于掉头发。

郑州塔娜丝化妆品有限公司是集植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妆品公司。

公司生产的“塔娜丝”品牌系列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消费者和加盟商的广泛好评。本公司从2015年-2017年底全国“塔娜丝”品牌连锁加盟店已达二百多家,服务顾客累计上百万人次,使植物染养发的概念深入人心。

小编温馨提醒:投资有风险、加盟需谨慎!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题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题 (土壤部分) 一、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活性酸度,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盐基饱和度,团粒结构,腐殖质,肥料,拮抗作用,协助作用,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碱解氮,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晶格固定,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肥料利用率,生理酸性肥料,水溶性磷肥,磷的退化作用,堆肥,基肥,追肥,种肥。 二、填空 1.世界各国对土壤质地进行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大多国家将土壤质地分为()、()、()三种类型。 2.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和()两个转化过程,其中()是释放养分的过程,()是保蓄养分的过程。 3.根据土壤孔隙中水吸力的大小及土壤水分有效性将土壤孔隙分为()、()和()三种类型。 4.土壤中最好的结构体是(),所谓改善土壤结构性,就是要增加土壤中()的含量。 5.按照土壤吸收性能所发生的方式不同可将土壤的吸收性能划分为()、()、()、()和()五种类型。 6.土壤酸度有()和()二种类型。 7.土壤质地层次性一般包括()、()和()等几种类型。 8.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和()等五大类群。 9.土壤肥力四大因素是指()、()、()和()。

10.团粒结构具有多级孔隙,在团粒内部是()孔隙,团粒之间是()孔隙,两种孔隙配合适当,而且()也较高,使土壤具有良好的()。 11.土壤胶体通常以带()电荷为主,因而可吸附()离子。 12.影响交换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及其()。 13.在十六种必需营养元素中,被称为肥料三要素的是()、()、()。 14.土壤养分一般以()、()和()三种方式向根表土壤迁移,一般认为,在长距离内,()是补充根表土壤养分的主要形式,而在短距离内,以()补充根表土壤养分更为重要。 15.目前人们通常认为离子以三种方式通过原生质膜,即()、()和()。 16.()和()是植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时期,也是施肥的两个关键时期。 17.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氮素在土壤中容易通过()、()和()三条非生产性途径损失。 18.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磷在土壤中易被()。 19.氮素在土壤中有多种存在形式,通常把()、()、()和()四种形态的氮统称为水解氮或碱解氮,表示土壤中的有效态氮素。 20.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21.养分归还学说是德国化学家()于1840年提出的。 22.石灰性土壤中,过磷酸钙中的磷与()作用,生成()和(),最后大部分形成稳定的(); 23.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其次是(),()最少。 24.钾肥一般要求深施覆土,是因为深层土壤湿度变化小,()固定作用较弱,有利于提高钾肥肥效。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知识要点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练习题 定海小学袁优红 一、填空题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2.选种要挑选的、没有受过的种子。 3.种子萌发先萌发出,再长出;植物的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二、判断题 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2.“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3.子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5.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6.所有的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7.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满足自身需要。()8.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9.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10.植物的茎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三、选择题 1.在自然条件下,()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A.有些 B.很多C.全部 2.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 A.根 B.茎 C.叶 D.根、茎、叶 3.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 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4.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5.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植物上生长,叫()。 A.直立茎 B.缠绕茎 C.匍匐茎 D.攀缘茎 6.凤仙花的茎是() A.缠绕茎 B.直立茎 C.攀缘茎 D.匍匐茎

7.凤仙花又叫指甲花,是一种常见的()。 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8.根的生长方向和()有关。 A.种子放置方向 B.杯子放置方向 C.无关 D.温度9.在发芽过程中,种子的()先长出来。 A. 根 B.茎 C.叶 D.果实 10.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是()。 A.果实 B.根 C.叶 D.茎 11.凤仙花的花期约为()。 A.1个多月 B.2个多月 C.3个多月 12.凤仙花果实里德种子数量是()。 A.1个 B.2个 C.很多个 13.植物的茎输送叶子制造的养料的方向是()。 A.从下向上 B.从上向下 C.没有方向 14.凤仙花花朵的颜色是()。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15.结果之后,凤仙花植株()。 A.长高不明显 B.长高很明显 C.一直会长高 四、综合实践题 1.将下面的植物与它们的外部形态连线。 凤仙花牵牛花葡萄红薯 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 2.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六个部分? 3.说说播种凤仙花种子要注意什么?

重要的100个植物病原生物属名

重要的100个植物病原生物属名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中,通常要求学生掌握100个重要的植物病原生物的属,其中真菌64个,病毒7个,细菌12个,线虫12个,寄生植物5个. Achlya 绵霉属Agrobacterium 土壤杆菌属Albugo 白锈属Alternaria 链格孢属 Anguina 粒线虫属Aphelenchoides 滑刃线虫属Ascochyta 壳二孢属Aspergillus 曲霉属 Bacillus 芽孢杆菌属Bipolaris 离蠕孢属 Blumeria 布氏白粉菌属Botrytis 葡萄孢属 Bremia 盘梗霉属Burkholderia 布克氏菌属Bursaphelenchus 伞滑刃线虫Ceratocystis 长喙壳属Cercospora 尾孢霉属Clavibacter 棒形杆菌属Claviceps 麦角菌属Cochliobolus 旋孢腔菌属Colletotrichum 炭疽菌属Cuscuta 菟丝子属Curvularia 弯孢属Diplodia 色二孢属Ditylenchus 茎线虫属Drechslera德氏霉属Erwinia 欧文氏菌属Erysiphe 白粉菌属Exobasidium 外胆子菌属Exserohilum 凸脐孢属Fusarium 镰孢属Gaeumannomyces 顶囊壳属Gibberella 赤霉属Globodera 球皮线虫属Gymnosporangium 胶锈菌属Heterodera 异皮线虫属Leptosphaeria 小球腔菌Longidorus 长针线虫属Loranthus 桑寄生属Macrophomina 壳球孢属Meliola 小煤炱属Massonina 盘二孢属Melampsora 栅锈菌属Meloidogyne 根结线虫属MLO(=Phytoplasma) 类菌原体(植原体属) Monilia 丛梗孢属Mucor 毛霉属Mycosphaerella 球腔菌属Nectria 丛赤壳属 Neovossia 尾孢黑粉菌属Oidium 粉孢属 Orobanche 列当属Peronosclerospora 霜指霉属Peronospora 霜霉属Phoma 茎点霉属Phyllosticta 叶点霉属Physoderma 节壶菌属Phytophthora 疫霉属 Phytoplasma (MLO) 植原体属(类菌原体)Plasmodiophora 根肿菌属Plasmopara 单轴霉属Pratylenchus 短体线虫属Pseudomonas 假单胞属Pseudoperonospora 假霜霉属Puccinia 柄锈菌属Pyricularia 梨孢属Pythium 腐霉属Radophorus 穿孔线虫属Ralstonia 劳尔氏菌属Ramularia 柱隔孢属Rathayibacter 拉塞氏杆菌属Rhizoctonia 丝核菌属Saprolegnia 水霉属Sclerophthora 指疫霉属Sclerospora 指梗霉属Sclerotinia 核盘菌属Sclerotium 小菌核属Septoria 壳针孢属Sphacelotheca 轴黑粉菌属Spiroplasma 螺原体属Striga 独脚金属

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生理功能

1、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生理功能 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尽管不一样,但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的生命代谢中各自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间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 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近90多种,而植物能吸收的有60多种,但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来说,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只是16种,分别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铜、锌、硼、铁、钼、硼、氯。而碳、氢、氧三大元素主要从水和空气中获取,不作为根系管理所需元素之列。 除碳、氢、氧外,其余13种营养元素,一般称为矿质营养元素。它们主要以无机离子的形态被植物根系吸收。其生理功能如下: 1.氮(N) 植物根系从介质中吸收的氮主要是NO3--N和NH4+-N,还可以吸收NO2--N。 某些可溶性的有机态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尿素等也能直接被植物少量吸收。 (1)植物吸收的NO3-需要在根部和叶部还原为NH4+后,才能参与植物体的氮代谢; 一般地,植物吸收的NH4+,以及由NO3-还原生成的NH4+,部分被合成酰胺和氨基酸; (2)酰胺经氨基转移作用,可形成多种氨基酸,然后进一步形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蛋白质、遗传变异的重要物质核酸和生物催化剂酶等; (3)氮还是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体内的一些维生素、生物碱和激素均含有氮。可见,氮是植物有机体结构物质和生命物质的重要组分。 2.磷(P) 在介质pH值5-7条件下,磷主要以正磷酸盐的两种形态H2PO4-和HPO42-被植 物根系吸收,并以同一形态直接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但也可以吸收偏磷酸(PO33-)和焦磷酸(P2O74-)。 (1)磷作为组成元素参与了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ATP以及一些酶类的合成; (2)磷能够加强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促进氮的代谢和脂肪的合成; (3)磷还能提高植物抗旱、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增强植物对外界酸碱反应变化的缓冲性。 3.钾(K) 钾以K+的形态被植物根系吸收,并以同一形态存在于植物体内。钾对植物的 营养作用是多方面的。 (1)钾作为植物体内合成酶、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等60多种酶的活化剂,参与了植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作用; (2)在氮代谢中,钾能大大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并使之很快地转化成蛋白质,故钾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同时,钾还能增强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3)在光合作用中,钾能提高植物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效率,使单位面积叶绿体产生的ATP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测试卷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测试卷教科版 开 用、、等繁殖后代。 3.在观察种子的过程中,我们利用最多 、、、、和。 18.凤仙花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是、、和。 29.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繁殖后代。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那么,土豆(洋芋)的种子是长在() A、根上 B、茎上 C、叶上 2、植物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是() A、氧气B、氢气C、二氧化碳 3、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作用的是植物的()A、根B、叶C、茎D、枝 4、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种子 5、我们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 A、根 B、茎 C、叶 6、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是植物的()。A、根B、 茎 C、叶 7、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A、根 B、茎 C、叶 8、植物的叶子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原因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9、植物在它们的生命历程中都要经历的过程是()。A、出生、成长、死亡B、出 生、成熟、衰老 C、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死亡

10、植物叶子的作用是制造供自己生长的“食物”——(),满足植物生 长的需要。 A、水 B、二氧化碳 C、养料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只要种子完好就一定能够发芽。( ) 2、所有植物的生命都是从种子开始的。( ) 3、种子的萌发是向下发育出植物的根,再向上长出茎和叶。( ) 4、浇花时一般把水喷到茎和叶上,让它们更好地吸收水分。( ) 5、凤仙花出现花蕾时就不再生长了。( ) 6、在凤仙花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 ) 7、茎从上到下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 8、茎从下到上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 9、我们要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解剖花。( ) 10、凤仙花的果实是在开花的地方长出来的。( ) 11、凤仙花是不完全花。( ) 四、连线、观察记录(共18分) 1、将下面植物各部分器官名称及作用用线连接起来。(8分)

植物病原生物

一、名词解释(共3个,每题2分,共计6分) 1、寄生专化性: 2、侵染过程: 3、病害流行: 二、填空题(共25个空,每题1分,共25分) 1、引起植物病害的( )简称为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称为( )。 2、植物病原细菌是以( )的方式繁殖。 3、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有( )、( )、( )、( )四类。 4、根据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 )和( )。 5、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其表现为( )、( )、( )、( )。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一般分为( )、( )、( )、( )四个时期。 7、病原物的传播可分为( )和被动传播两类。被动传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 )、( )、( )。 8、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由( )、( )、( )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单项选择题(共8个,每个1分,共计8分) 1、因温湿度和光照等原因引起植物发生的病害属于( )。 A.真菌性病害 B.生理性病害 C.传染性病害 D.细菌性病害 2、菌丝和菌丝体是( )病害的繁殖体。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植物病原线虫 3、植物菌原体与植物病原细菌相比,缺少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酸 4、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染色反应多数为()。 A.阳性 B.阴性 C.中性 D.阴阳性 5、下列植物病害的症状属于病征的是()。 A.霉状物 B.斑点 C.变色 D.腐烂 6、下列植物病害具有隐症现象的是()。 A.病毒病 B.细菌病害 C.线虫病害 D.真菌病害 7、病原物寄生专化性最强的表现是()。 A.属 B.种 C.变种 D.生理小种 8、下列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是()。 A.稻瘟病 B.大豆灰斑病 C.玉米大斑病 D.小麦黑穗病 四、判断题(共8个,每个1分,共计8分) 1、疫霉病和霜霉病是由真菌的鞭毛菌亚门引起的。() 2、寄生性强的病原菌致病性也强。() 3、具有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一个生长季节往往有多次发病高峰。() 4、真菌的有性孢子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可产生多次。() 5、真菌的有性孢子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次年的初侵染来源。() 6、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的无性世代产生的孢子都称为分生孢子。() 7、病毒进入植物体内后,采用核酸板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8、病毒是非专性寄生物。() 五、简答题(共2个,共计19分) 1、植物病毒病、植物线虫病的症状特点各是什么?(8分)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从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植物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是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力,他们从物理学想到,地球引力一定是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重要因素。当时,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鼻祖达尔文曾观察到,植物的芽和根在改变生长方向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这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达尔文无法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1926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做了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实验。他使植物的胚芽鞘一面受光照,另一面对着无光的黑暗处。结果,胚芽鞘的生长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渐渐地朝着有光的方向弯曲。后来,温特从胚芽鞘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植

物生长素,它有促使植物生长的功能。胚牙鞘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由于缺少生长素而生长较慢,导致弯曲发生。于是,温特认为,植物的茎或叶片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在组织内的不对称分布造成的。当植物受到“策略刺激”时,植物组织下部的生长素含量会大大增加,从而使植物根朝下、茎朝上生长。 自从温特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秘密后,很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他们发现,植物根总是朝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这同样是通过生长调节剂在根细胞里不同的分布来实现的。于是,他们提出,也许有一种被称为“平衡面”的“策略感应物”流向根细胞的底部,从而影响生长调节剂在细胞中的分布。水平放置的根,其上面比下面生长快,致使根向下生长。可是,这种“平衡面”究竟属于何物?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学者们一时无法知晓。 不久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植物学家迈克尔·埃文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无机钙对于植物的生长方向起

病原微生物考试复习资料

绪论 一.病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关系。 二.医学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几个标志人物和事件: (一)显微镜的发明 荷兰吕文胡克于1676年发明了一架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他用这种原始显微镜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并正确地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态,第一次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证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传染因子的确立 1.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首次制成炭疽菌、狂犬病疫苗,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首先证明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并创立了用加温处理的巴斯德消毒法。 2.在巴斯德工作的启发下,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器械,创建了无菌外科手术,成为微生物学应用于医学实践的一个巨大成就。 3.德国医生郭霍证明了微生物是传染病的致病因子,并创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和细菌染色法等研究方法,使他同巴斯德一道成为实验微生物学的奠基人。郭霍提出了著名的四原则:①在同样特殊疾病中能发现同一种病原菌;②这种病原菌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③将纯培养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同的疾病;④能从感染动物体内重新分离出这种病原菌的纯培养医学教。 (三)病毒的发现 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证明烟草花叶病病原体是一种光学显微镜看不见的,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最小生物-病毒,标志着病毒病原研究的开始。 (四)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 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一直到1940年Florey 等将青霉素分离提纯后,才开始应用于临床医学教。 (五)免疫学的兴起与发展 18世纪英国医生创制了牛痘以预防天花,为科学地制备和应用疫苗开辟了途径。以后,巴斯德研制鸡霍乱、炭疽、狂犬等疫苗成功,从而为免疫学兴起奠定了基 第一篇微生物学基本原理 一、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差异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是一层厚而致密的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肽聚糖的肽链之间通过5个甘氨酸交联着。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是多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薄薄的肽聚糖层,脂蛋白层/周质层,磷脂层和脂多糖层。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结构也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有所不同,肽链是直接交联在一起的。 二、细菌有哪及类特殊结构,各有什么主要功能 1、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面覆盖着一层疏松透明粘性物质。厚度不同,名称不同。 功能:1)抵抗干燥;2)加强致病力,免受吞噬;3)堆积某些代谢废物;4)贮存物。 2、鞭毛和菌毛 鞭毛:某些细菌表面一种纤细呈波状的丝状物,是细菌运动器官。 鞭毛着生状态决定运动特点。

植物病原微生物

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原防治中的利用 利用抗拮微生物防治植物根部病害,就是将培养好的拮抗微生物以一定方式施人土壤中, 或是通过在土壤中加人有机物等措施提高原有的拮抗微生物的活性, 从而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 抑制病原菌的活动,减轻病害的发生。 在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时, 最为重要的是找到优良的菌株。优良菌株应具备什么条件, 应从什么地方, 用什么方法寻找这样的菌株只能根据病害的种类、病害发生的生态条件、病原菌的生活史及利用的途径来决定。从土壤及植物的根部很容易分离到拮抗微生物。从病害已经开始衰退的土壤或抑制病害发生的土壤尤其是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拮抗微生物的可能性更大。此外, 从病原菌的菌丝或菌核中分离拮抗微生物也是途径之作为生物防治剂的拮抗微生物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抑制发病的效果好②在制剂化和施用等操作过程中能够保持其活性③施用后, 容易定殖于作物的根圈, 迅速发挥其效果。 一、拮抗微生物的生物防治机制 1、寄生 寄生发生在病原菌与Trichoderma,Verticillium,Laetisalia,Glioclalium等真菌之间。寄生于病原菌的菌丝上可以抑制其活性, 寄生于菌核上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源的数量。寄生菌靠趋化性与特异性植物凝血素的凝集作用来识别寄生, 然后缠绕于病原菌的菌丝上或侵人菌丝内使菌丝死亡。在部分被寄生的细胞壁上可观察到侵人孔, 这是由于寄生菌产生的能溶解病原菌细胞壁的葡聚糖酶、甲壳酶等的作用结果。现正在对编码这些细胞壁分解酶的基因进行分析。 2、抗生 由于抗生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的拮抗作用叫抗生。根肿病的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大肠杆菌素来实现的, 这种大肠杆菌素能抑制DNA的合成及细胞壁的合成, 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的侵人。用P.fluorescens防治棉花立枯病就是靠这种细菌产生的硝砒咯霉素和pyoruteorin两种抗真菌抗菌素来起作用的。此外Pseudomonas 产生的抗菌物质还有peudane, phenazine化合物等,Bacillus产生的bulbiformi,bacitaracin等都已经有不少报导。 3、竞争 竞争是微生物间在生活空间和营养物质的绝对量不足时发生的。Pseudomonas通过与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对铁的竞争促进了作物的生长。铁的竞争是通过细菌产生的铁的鳌合物psudobactin来实现的。此外, 有的植物根圈周围生活着阻碍植物生长的有害细菌(DRB), PGPR能够阻碍DRB着生于根上, 从而排除了影响作物根部的有害因子, 使作物得以很好地生长。 4、捕食 捕食是大生物攻击小生物的一种拮抗形态。土壤中的小动物捕食病原菌的现象叫食菌性。食菌性变形虫捕捉到病原菌后, 就把病原菌包围起来, 然后在病菌的细胞壁上刺圆孔, 侵人其中吸食原生质。在根圈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中, 食菌性线虫、蜡类、弹尾虫类都有抑制土壤病害的作用。这些小动物有对菌丝的趋化性, 靠捕食菌丝增殖。 5、溶菌 溶菌是指微生物的细胞壁由于内在或外界的因素分解消失的现象, 与细胞

2.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后的括号内) 1.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中,被称为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主体的是()。 A.光 B.热 C.水分D.生物 2.与物候期有直接关系的自然要素是( ) A.热 B.水分 C.土壤 D.生物 3.短日照植物起源于( )地区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A、B、C均正确 4.(2016年高考题)空气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要素主要是()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氧气和氮气 D.氢气和氮气 5.日光温室空气中的()常常缺乏,需要在生产中进行补充。 A.氧气B.二氧化碳 C.氮气 D.有毒气体 6.被誉为“财富之母”的是()。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科学技术 7.()是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科学技术 8.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活跃的现代要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科学技术 9.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农业增长要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科学技术 10.下列条件均属于农业增长要素的一组是( ) A.土地、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 B.生物、光、热、水 C.土壤、生物、养分种子 D.科学技术、劳动力、生物、空气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2.动物对植物生产既有利又有害,植物对植物生产也有双面影响。( ) 3.长日照植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 4.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速度较为迅速,生命力较强。( ) 5.作物物候期同耕作管理没有密切关系。( ) 6.空气湿度指空气的干湿程度。() 7.“铁、锰、硼、铜、锌、钼、氯”属于微量元素。() 8.土地是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没有它的参与,其他要素就无法形 成社会生产力。( ) 9.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发育既依靠自然要素,又依赖农业生产要素。( ) 10.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资本、劳动力属于稀缺要素。( ) 三、名词解释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

植物未解之谜_未解之谜之神秘植物

植物未解之谜_未解之谜之神秘植物 动物区别于植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一套发达的、由数量众多的神经元彼此连接而成的神经系统。而反观植物,植物是不是也有这样一套“神经系统”呢?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植物未解之谜,欢迎大家阅读。 近些年来,许多报刊杂志不断刊登了有关吃人植物的报道,有的说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也有的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时有发现,众说不一。这些报道对各种不同的吃人植物的形态、习性和地点作了详细的描述,结果使许多人相信,世界上的确存在这样一类可怕的植物。 但十分遗憾的是,在所有发表的有关吃人植物的报道中,谁也没有拿出关于吃人植物吃人的直接证据——照片或标本,也没有确切地指出它是哪一个科,或哪一个属的植物。为此,许多植物学家对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的问题产生了怀疑。食肉植物又称食虫植物。这种植物能借助特别的结构诱捕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并靠消化酶、细菌或两者的作用将小虫分解,然后吸收其养分。 有关吃人植物的最早消息来源于19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探险家们,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人在探险归来后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到一种能够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着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

神树,结果树上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几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只剩下一堆白骨。” 于是,世界上存在吃人植物的骇人传闻便四下传开了。打这以后,又有人报道在亚洲和南美洲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类似的吃人植物。为什么会出现吃人植物的说法呢?艾得里安;斯莱克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根据食肉植物捕捉昆虫的特性,经过想象和夸张而产生的;当然也可能是根据某些未经核实的传说而误传的。 1878年,殖民列强在设法教化和征服马达加斯加岛这个偏远地区的时候,发现这个世界竟是如此怪异。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荒野丛林和有关它的传说传回文明世界,从此被人口口相传。 马达加斯加岛在2013年仍是草木丛生,对外界来说,它仍存在一些未被开发的地区,在这里生长的90%的自然菌群,在世界其他地区根本看不到。它是一个丛林,一切都有可能潜伏在里面。德国探险家卡尔;李奇博士(CarlLiche)手持弯刀,带领着一队当地的穴居土着--姆科多(Mkodo)人进入丛林深处。到达一个空旷地时,李奇突然停下了脚步。 眼前的景象是任何一个白人都不曾见过的:一根“像八英尺高的菠萝”的树干上长着浓密的叶片,树叶从树顶一直垂到地面上,7英尺长的卷须向四面八方伸展。李奇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开始跟他的英国助手交谈,并注意到那些当地人开始变得非常兴奋。 他们把一名姆科多妇女推向那棵大树,并开始祈祷。该妇女喝了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要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 第1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要充分利用各种感官,除了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捏一 捏、闻一闻等。对于那些颗粒较小的种子,还可以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3.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4、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第2课种植我们的植物 1.凤仙花的播种方法:1)选种(饱满无损)→2)放土(瓦片盖住出水孔)→3)下种: 按坑(2厘米2、3个)、下种(每坑一粒)、盖土→4)浇水(适量) 2.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生长变化的方法: 1)纸贴透明杯内壁,再装土 2)种子放在纸与杯壁间,种子多方向 3)浇水土壤中,种子莫浸水 4)每天坚持做观察记录,记录内容包括: a.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 b.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根的生长方向 c.每天测量一次根的长度 第3课我们先看到了根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2.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在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的上面滴一层油的目的是封住水,防止水份蒸发。 5.试管中的水量减少,因为水面被植物油密封,水不可能是蒸发后变少的,说明根将水 吸收到了植物体内。 6.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 子(真叶)是不同的。 第4课种子变成了幼苗 1.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2.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从上往下看凤仙花的叶水平分布的情 况。可以看出植株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原因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3.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

科学家研究植物的趋光性

科学家研究植物的趋光性 葵花向太阳,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向太阳的岂止是葵花,几乎所有植物都具有趋光性。 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是达尔文。他曾用草芦做过这样一次实验:把这种植物放在室内,就会很明显地发现,它的幼芽向有阳光的一面弯去。如果让幼芽见不到阳光,或将顶芽切一段,它就不再伸向有阳光的方向。植物为什么会这样?还没等达尔文把这一奥秘揭示出来,便离开了人世,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 德国植物学家苏定研究发现,植物的趋光与否,全是由幼苗的顶芽来决定的。他在1909年曾做过这样—个实验:把野麦幼苗的顶芽切去,它就不向光了;如果把顶芽接上,它就又奔向阳光。所以他断定,在顶芽里,一定有种指挥植物趋光的东西,可这种东西是什么呢? 原来起这种作用的,是一种名叫吲哚乙酸的植物生长素。这是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在1926年发现的。他让植物的芽鞘一面得到阳光的照射,一面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发现芽鞘逐渐弯向了有阳光的一面。由此,他从芽鞘里分离出了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化合物是怕见阳光的。所以,当阳光照射的时候,它便跑到了没有阳光的一面,结果促进了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生长缓慢,由于重力的作用,植物便弯向了有阳光的一面。 也有人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植物的趋光性。前些时候,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学者斯坦利?鲁,把植物的趋光性称为生长性运动,是由电荷引起的。他认为,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的生长点内发生了细胞的电极化,向阳面获得的是负电荷,背阴面则产生了正电荷。带有负电荷的植物生长素便向带正电荷的背阴面转移,结果促进了背阴面的快速生长,便形成了向光弯曲。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迈克尔?埃文斯又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认为对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无机钙。植物的向光性弯曲,是因为胚芽里含有大量的无机钙所致。 关于植物的趋光性问题,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讨,做结论还为时尚早。这个迷一旦被彻底揭开,人们对植物的认识就会又跃上一个新台阶。

植物生长五大要素

~~ 植物生长五大要素~~ 1.光线。 2.温度。 3.湿度。 4.空气。 5.土壤。 ~~1.[光线]~~ 光线就是光照,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是由光线的光合作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而成, 所以植物没有光线就不能生存。 观赏花木从需光的程度,大致分为三大类: 阳性植物类.阴性植物类.中性植物类等。 如果我们能够谻豝植物是属于那一类,即可按其光线的需要,栽植在适当的位置,生育才能正常。 反之,栽植的地点不符合光线的需求,生长必会逐渐转劣,甚至罗患病害而亡。 A. 阳性植物类(观花植物占大多数) 阳性植物需光量多,栽培地点日照要充足,日照不足则生育不良, 此类植物不适合做室内植物。 在观赏植物中,以观花为主的草花类.球根花卉类.木本花卉类或庭园树等,大多数是阳性植物, 如鸡冠花.百日草.大波斯菊.松叶牡丹.金鱼草.爆竹红.矮牵牛.三色菫.孤挺花.郁金香.水仙.玫瑰.九重葛.紫薇等。 少数是观叶植物,如彩叶草.雁来红.红苋草.绿苋草.草坪类等。 B. 阴性植物类(观叶植物占大多数) 阴性植物需光量较少,在强烈光线下,容易产生日烧.脱水枯萎等伤害, 喜欢在日照不足或有遮荫的散漫柔和光照下生长,这类植物耐阴性强,适合做室内植物。

此类植物以观叶植物占大多数,如粗肋草类.蔓绿绒类.黄金葛类.椒草类.万年青类.竹芋类.蕨类等。 极少数是观花植物,如非洲菫.大岩桐.金鱼花.口红花.观赏凤梨类等。 C. 中性(阳阴性)植物类 此类植物介于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之间,对于光线的适应性较强,在强光下或阴蔽处均能生存, 也适合当室内植物,如朱蕉类.竹蕉类.榕树.马拉巴栗.鹅掌藤等。 D. 植物对光周性的影响 植物对于每日光线照射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生长和开花,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性,简单归纳为三大类: 1.) 短日照植物: 每天日照缩短在12小时以下,花芽才容易分化开花者,如秋末.冬初至早春开花的圣豵红.螃蟹兰.菊花.长寿花等。 2.) 长日照植物: 每天日照超过12小时以上,花芽才能分化开花者,如春末至夏季开花的金鱼草.球根海棠.翠菊等。 3.) 中性植物: 每天日照之长短,都与开花无关者,这类植物全年不分季节均能开花,如洋绣球.水仙花.三色菫等。 由以上得知植物对每天日照的反应,我们可用电照方法或覆盖遮光方法,延长或缩短光照时数,调解开花期。 E. 光周性花卉种类表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阅读理解附答案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阅读理解附答案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阅读材料 植物生长方向之谜 ①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干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由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②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力,他们从物理学想到,地球的引力一定是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重要因素。当时,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鼻祖达尔文曾观察到,植物的芽和根在改变生长方向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不同,但这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达尔文无法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③到1920xx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弗里茨·温特,做了一个颇能说明问题的实验。他使植物的胚芽鞘一面受光照,另一面对着无光的黑暗处;结果胚芽鞘的生长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渐渐地朝着有光的方向弯曲,后来温特从胚芽鞘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植物生长素,

它具有促使植物生长的功能。胚牙鞘受到遮荫部分生长加快,受光部分则由于缺少生长素而生长较慢,结果导致弯曲发生。于是温特认为,植物的茎或叶片的弯曲是由于生长素在组织内的不对称分布造成的。当植物受到策略刺激时,植物组织下部的生长素含量会大大增加,于是就使植物的根朝下生长,而茎则朝上生长了。 ④自从温特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秘密后,很多科学家投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他们发现,植物根总是朝着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这同样是通过生长调节剂在根细胞里不同的分布来实现的,于是这些学者们提出,也许有一种被称为“平衡面”的策略感应物流向根细胞的底部,从而影响生长调节剂在细胞中的分布。水平放置的根,其上面比下面生长快,致使根向下生长,可是这种“平衡面”究竟属于何物?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学者们一时无法知晓。 ⑤不久之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植物学家迈克尔·埃文斯以及他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无机钙对于植物的生长方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在植物的弯曲生长过程中,无论是根冠下侧部位还是芽的上侧部位,都存在着高含量的无机钙。那么无机钙又是如何使植物辨别方向的呢?埃文斯解释说,因为根冠有着极为丰富的含淀粉体的细胞,而淀粉体就会把其

微生物与植物病原学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照思考题,不同要点以句号分开,AB表示同一问题中的两部分): 1.A: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B:个体小,体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生长繁殖快。适应性强,变异频繁。分布广,种类多。 2.真菌(卵虫、根肿菌、黏菌)、原核生物(细菌、支原体、螺原体)、病毒类病毒、 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原生动物等。 3.在每个被检查的患病生物上必须存在疑似病原物。这种疑似病原物必须能从寄主上 分离得到,并能被纯培养。当把纯培养的疑似病原物接种到健康的感病寄主上以后,寄主必须再次出现病害。在接种和发病的寄主上必须能重新得到相同病原物。 4.列文虎克(1676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从而揭示出一 个过去从未有人知晓的微生物世界)米奇里(1729年,出版发表了《植物新种 属》,人们将这一年作为真菌学的诞生)路易·巴斯德(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始创并首先应用疫苗接种以预防狂犬病、炭疽病等,发明了巴氏消毒法)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 年发现了青霉素)德巴利(植物病理学之父)罗伯 特·柯赫(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迈耶(1886年证实烟草花叶病病株的汁液具有传染性)伊凡诺夫斯基(1892年,证实烟草花叶病病株的汁液经细菌滤器过滤后仍具有传染性,从而开始了人们对病毒的深入研究)Needham(1743发现了小麦粒线虫这是植物寄生线虫的首次记录) 5.无胞生物域、原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域。 第二章真菌部分课后题 1.现代真菌涉及生物的那几界? 原生动物界、假菌界(藻物界)、真菌界 2.什么是真菌鞭毛的“9+2结构”? 在电镜下观察,每根鞭毛的外面有一层膜,膜有11根纤丝,其中9根较大的周围纤丝包围着2根较细的中心纤丝,每根周围纤丝有2-3根附纤丝,每根中心纤丝有2根附纤丝。 3.真菌营养体有哪些变态?各有什么作用? A、吸器,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由活体寄生菌从寄主细胞中吸取养分。 B、附着胞,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分泌粘性 物质,其下方产生侵染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细胞壁。 C、匍匐菌丝和假根,假根是根霉属的匍匐茎与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 伸入基质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 D、菌网和菌环(收缩环),捕食性真菌的一些菌丝分枝成具有小环形的网状菌丝, 用于捕捉线虫获取养料。

植物生长的规律

植物生长的规律 1)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有机体,构成植物体的各器官间在生长上表现出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通过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信息物质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传递或竞争来实现的。 (1)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维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因而具有相关性。根部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 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而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物质元素、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氨基酸等。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就是指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协调关系。一般来说,根系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的枝叶也较茂盛;同样,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会促进根系的生长。 对于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常用根冠比来衡量。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它能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不同影响。不同物种有不同的根冠比,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生育期根冠比也有变化。一般植物在开花结实后,同化物多用于繁殖器官,加上根系逐渐衰老,使根冠比降低。多年生植物的根冠比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主茎与侧枝的相关性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侧枝,通常主茎生长很快,而侧枝或侧芽则生长较慢或潜伏不长。这种由于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 象,称为“顶端优势”。除顶芽外,生长中的幼叶、节间、花序等都能抑制其下面侧芽的生长,根尖能抑制侧根的发育和生长,冠果也能抑制边果的生长。顶端优势现象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但各种植物表现不尽相同。有些植物的顶端优势较为明显,如雪松、桧柏、水杉等越靠近顶端,侧枝生长受抑越强,从而形成宝塔形树冠;有些植物顶端优势不明显,如柳树以及灌木型植物等。许多树木在幼龄阶段顶端优势明显,树冠呈圆锥形,成年后顶端优势变弱,树冠变为圆形或平顶。植物的分枝及其株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顶端优势的影响。 (3)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 ①依赖关系:生殖生长需要以营养生长为基础。花芽必须在一定的营养生长的基础上才分化。生殖器官生长所需的养料,大部分是由营养器官供应的,营养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自然也不会好。 ②对立关系: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不协调,则造成对立。对立关系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营养器官生长过旺,会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例如,果树若枝叶徒长,往往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或者会导致花、果严重脱落。 第二种类型: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一次开花植物开花后,营养生长基本结束;多次开花植物虽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但在生殖生长期间,营养生长明显减弱。由于开花结果过多而影响营养生长的现象在生产上经常遇到,例如果树的“大小年”现象,又如某些种类的竹林在大量开花结实后会衰老死亡,在肥水不足的条件下此现象更为突出。生殖器官生长抑制营养器官生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花、果是生长中心,对营养物质竞争力过大的缘故。

植物未解之谜

植物未解之谜 而反观植物,植物是不是也有这样一套“神经系统呢?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植物未解之谜,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未解之谜之:食人花近些年来,许多报刊杂志不断刊登了有关吃人植物的报道,有的说它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也有的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时有发现,众说不一。 这些报道对各种不同的吃人植物的形态、习性和地点作了详细的描述,结果使许多人相信,世界上的确存在这样一类可怕的植物。 但十分遗憾的是,在所有发表的有关吃人植物的报道中,谁也没有拿出关于吃人植物吃人的直接证据——照片或标本,也没有确切地指出它是哪一个科,或哪一个属的植物。 ,许多植物学家对吃人植物是否存在的问题产生了怀疑。 食肉植物又称食虫植物。 这种植物能借助特别的结构诱捕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并靠消化酶、细菌或两者的作用将小虫分解,然后吸收其养分。 有关吃人植物的最早消息来源于19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探险家们,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人在探险归来后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到一种能够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着妇女因为违反了部族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神树,结果树上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几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只剩下一堆白骨。

于是,世界上存在吃人植物的骇人传闻便四下传开了。 打这以后,又有人报道在亚洲和南美洲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类似的吃人植物。 为什么会出现吃人植物的说法呢?艾得里安·斯莱克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根据食肉植物捕捉昆虫的特性,经过想象和夸张而产生的;当然也可能是根据某些未经核实的传说而误传的。 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荒野丛林和有关它的传说传回文明世界,从此被人口口相传。 马达加斯加岛在2013年仍是草木丛生,对外界来说,它仍存在一些未被开发的地区,在这里生长的90%的自然菌群,在世界其他地区根本看不到。 它是一个丛林,一切都有可能潜伏在里面。 德国探险家卡尔·李奇博士(CarlLiche)手持弯刀,带领着一队当地的穴居土着--姆科多(Mkodo)人进入丛林深处。 到达一个空旷地时,李奇突然停下了脚步。 眼前的景象是任何一个白人都不曾见过的:一根“像八英尺高的菠萝的树干上长着浓密的叶片,树叶从树顶一直垂到地面上,7英尺长的卷须向四面八方伸展。 李奇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开始跟他的英国助手交谈,并注意到那些当地人开始变得非常兴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