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准则重要性原则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对会计准则重要性原则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对会计准则重要性原则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期末论文

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Paul Grice 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duplicature)。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该原则指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让听话人去意会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意 一、合作原则及四条准则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1. 质的准则:要求说话者是真实的,或者尽量说真话。 A.不要说你认为是错误的话 B.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 2.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A. 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3. 关联准则:要保证你说的每一句都和目前所进行的谈话是关联的,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话和目前你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有紧密的联系。 4. 方式准则 A.避免晦涩的词语 B.避免歧义 C.说话要简要 D.说话要有条理

浅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大四结课小论文,供参考,jinjiache 浅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但这两个原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形有所不同,在社会交际中的价值也不一样。 第一次提出会话原则的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他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在这中间,他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所谓的合作原则,基本含义就是交际双方需要围绕共同的交谈目的而配合。言语交际的双方都有相互合作、以求交际成功的愿望,所以,交际中一方的话语若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另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其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从而使交际得以继续。 具体而言,会话合作原则包括以下若干条准则和次准则: 1.量的准则(Maxims of quantity)。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按交谈目的的需要提供足够量的信息;不要提供比需要更多的信息。 2.质的准则(Maxims of quality)。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不要说明知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明知是缺乏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Maxims of relation):指说话要相关。 4.方式准则(Maxims of manner)。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避免灰色的表达;避免歧义;说话要简洁,避免不必要的罗嗦;说话要有条理。 会话原则的总原则是“每个参加交谈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无疑适用于所有的语言。但其具体的准则却难以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 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只是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人们的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理解的,但没有说明为什么有的时候人们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在交谈中不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有时候甚至是说东话西、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在会话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他认为:“为了要解释语言使用中某些不那么有规律的方面就需要扩大格赖斯对会话含义的概念,使其至少包括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包括以下准则: 得体准则(tact maxim),即不通过说话去麻烦或损害他人,应该反其道而行之。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意义和作用.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号: 姓名:彭显坤 教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毕节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摘要 .................................................................................................................................... I 1 前言 (1) 2 歌唱的呼吸器官及呼吸方法 (1) 3 歌唱中气息的运用 (2) A,歌唱的吸气 (2) B歌唱的呼气 (2) C歌唱的换气, (3) 4 歌唱气息的训练 (3) A 快吸慢呼 (3) B 慢吸慢呼 (3) C 慢吸快呼 (4) D 快吸快呼 (4) 5 歌唱呼吸中的气息支点 (4) A 气息支点的感觉 (4) B 歌唱气息的练习 (5) 6 结论 (5) 鸣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摘要 声乐前辈们都说:“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正确的呼吸能使歌唱者获得良好的气息支持,从而更好地去表现歌曲的内容,抒发自己对歌曲的情感。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声乐学习的基础,气息支点的掌握也至关重要。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文章从歌唱呼吸的原理、歌唱呼吸的类型、歌唱呼吸的运用、科学呼吸方法的训练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呼吸器官;呼吸方法;呼吸支点;换气;训练

浅谈呼吸在歌唱中的意义和作用 1.前言 歌唱呼吸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问。在意大利美声学派中就有着这样的说法:“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而在我国古代的声乐理论里也有说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和“气动则声发”等类似的说法。今天,我们强调呼吸是发声的源泉,是歌唱的动力,是歌唱的生命。不仅是对呼吸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而且更加突出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正确的发声,良好的共鸣乃至对歌曲思想感情的表达都与呼吸密切相关。因此,在歌唱时只有掌握最自然、最深长、最正确的呼吸,才能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歌唱物质动力,才能更为自如地进入歌唱艺术创造的境界,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和谐,声音形象和角色形象的统一。 2.歌唱的呼吸器官及呼吸方法 在斯塔林的《人类生理学》中,是这样描述呼吸的:“由于胸或胸腔有节奏地交替扩大或缩小的容积而使空气不断更新。胸的每次扩大而膨胀,使空气(气息)通过气管或风管被吸入肺里,这就是吸气。胸放松时,它收缩而容积缩小,从而把肺中的空气逐出或排出,这就是呼气。”同样,呼吸在歌唱中也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地动作,但歌唱中的呼吸与生活中的呼吸不同,对于歌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唱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其呼吸运动比生活中的呼吸运动要复杂得多。“呼吸”是呼气和吸气的总称。“吸气”是由于横膈膜的下降,肋肌、腹肌及腰围四周的扩张,使胸腔扩大,将气吸入肺及肺叶底部;“呼气”是由于收缩腹肌肋肌促使横膈膜上升,吸入的空气受到压迫后,由肺部、气管,通过口、鼻排出。呼吸器官主要包括胸腔中的胸廓,肺脏,膈肌(横膈膜),气管、支气管等。从而使胸腔在呼气肌肉群,吸气肌肉群及膈肌的通力合作中产生缩小与扩大胸腔的呼吸运动。

2019会计准则最新变化解读报告

2019会计准则最新变化解读报告 会计准则最新变化解读报告

前言 2 0 1 7 年 3 月3 1 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 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 3 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 4 号——套期会计》等三项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作为全球财经教育领导者,高顿预计,财政部将相继对收入准则、政府补助准则等进行重大修订。结合目前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1 4 号——收入(修订)(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1 6 号——政府补助(修订)(征求意见稿)》均已出台多时,鉴于收入准则也将对绝大多数企业产生深远影响,高顿研究院基于对金融工具准则的深入研究,结合对收入、政府补助、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等准则的征求意见稿的理解,权威发布《 2 0 1 7 会计准则最新变化解读报告》! 报告汇总解读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政府补助准则修订意见稿、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修订意见稿,结合案例研究分析四大类准则变化点及在企业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注意:收入、政府补助、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准则内容,具体应以最终文件为准。 )

目录 第一部分最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解读 .............................................................................................. 1 .1 修订背景 (4) 1 .2 修订的主要内容 (4) 1 .3 金融资产分类原则 (6) 1 .3 .1 金融资产分类标准................................................................................................ 1 .3 . 2 金融资产的“三分类” ........................................................................................... 1 .3 .3 金融资产分类示例................................................................................................. 1 .4 金融负债的最新变化...................................................................................................................... 1 1 1 .5 嵌入衍生工具的简化处理............................................................................................................. 1 1 1 .6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损失模型”替代“已发生损失模型”.................................... 1 2 1 .7 金融资产转移—金融资产转移判断原则及会计处理进一步明确.................................... 1 8 1 .8 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活动联系更紧密 ........................................................................ 1 9 1 .9 新准则执行时间............................................................................................................................... 2 1 第二部分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解读.................................................................................................. 2 .1 修订背景.............................................................................................................................................. 2 2 2 .2 修订的主要内容 ................................................................................................................................ 2 3 2 . 3 适用范围.............................................................................................................................................. 2 3 2 .4 收入确认“新模型” ....................................................................................................................... 2 4 2 .4 .1 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2 .4 . 3 确定交易价格....................................................................................................... 2 .4 .4 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单独的履约义务 ........................................................................... 2 9 2 .4 .5 在主体履行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3 0 2 .5 细化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 .......................................................................................................... 3 1 2 .6 预计实施时间 ................................................................................................................................. 3 1 2 .7 预计对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 3 1 第三部分政府补助准则修订意见稿解读 ............................................................................................. 3 .1 准则修订的背景............................................................................................................................... 3 2 3 .2 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3 2 第四部分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准则修订意见稿解读.......................................................................... 3 4 4 .1 准则修订的背景............................................................................................................................... 3 4 4 .2 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3 4

新会计准则解读

新会计准则解读(常见问题) 新会计准则出台后,对于会计实务工作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在日常操作中有许多问题在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以下内容就与合并报表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做出具体解读。 一、资本公积能否全部转增资本?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本公积的核算只设置两个明细科目:资本(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1.”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核算内容主要包括: (1)股东投资溢价和股票发行费用(冲减资本公积)。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差额:借差,借记”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贷差,贷记”资本公积”。 (3)”拨款转入”在”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中过渡。 2.”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核算内容主要包括: (1)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过渡。 (2)”权益法”下,享有被投资企业除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份额。 (3)关联方交易时,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差额。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值变动差额。 (5)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日公允值大于原账面值的差额。 (6)其他”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不包括的内容。 股本溢价属于投资者投资性质,属于准资本,上市公司资本公积中只有股本溢价可以转增股本。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后,新发生的经济业务形成的”其他资本公积”不能用于转增资本。 二、为什么新准则对控制的子公司用成本法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2006)的有关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之所以将原准则(制度)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局限性有关,也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结果。

会计毕业论文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为您提供一篇关于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的会计毕业 论文,欢迎参考! 摘要:首先阐明了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意义以及新会计准则的 变化,重点研究了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意义;变化;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正向着市场化、国际 化方向快速发展。为更准确地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提供 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完善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市场的运行,财 政部发布实施新会计准则。 1 会计准则的概述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基本准则, 二是具体准则,三是应用指南。基本准则是最大的原则,是准则 中的准则,也是在起草具体准则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它驾驭着所 有具体准则。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基础上,发布了会计准则 应用指南,对会计实务中一些要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规范,属 于操作层面的规定。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2 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意义

2.1 有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及保护社会公众利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新会计准则着眼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新准则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的全面系统规定,大大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有效地维护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推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 2.2 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制定一套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高资本市场投资价值。对于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3.1 基本准则方面 对基本会计准则适用范围及财务报告目标的修改。首先是对适用范围的修改,原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其适用范围包括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新准则调整为“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其次是对于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原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规定是

浅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doc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及必要性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其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能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不得不经常面对它,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因而,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 (二)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对资产估价和收益计量用宁低勿高,对损失和费用计量采取宁高勿低的方法,以回避或转移经营风险。这就使企业有效避免短期化行为,保护各会计主体所拥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而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近几年,虚假会计信息日趋泛滥,已严重危及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会计行为、治理会计环境、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领域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谨慎性原则要求适度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将对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的会计信息。 3.有利于规避不确定因素或风险。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遵循谨慎性原则预先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可以客观、审慎地反映经营中的风险因素,规避或转移未来不确定的风险损失,防范于未然,促使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始终保持较为清醒的认识,不至于被“过分乐观”的情绪所左右,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语言学论文 合作原则

The Present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Gossip Girl 合作原则在《绯闻女孩》中的体现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Hoolywood movies and American TV series become increased in popularity in teenager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sis the discourse in gossip girl with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pragmatics so as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th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with the help of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CP.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好莱坞电影和美剧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青睐。本文尝试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分析《绯闻女孩》中的部分对话,从而说明 了深刻理解合作原则对挖掘会话含义的重要性。 Key words: cooperative principl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Gossip Girl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绯闻女孩 Guide Reading: 1.Opening paragraph 2.Cooperative principle of Grice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ion —the maxim of quantity —the maxim of quality —the maxim of relation —the maxim of manner 3.Analysis of some examples from Gossip girl which violate the CP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quantity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quality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relation —violation of the maxim of manner 4.Conclusion 提纲: 1.引言

气息支点在歌唱中的作用

气息支点在歌唱中的作用 我在新浪UC里做歌唱点评时,常常会有网友问我《气息在歌唱中的起什么作用》的问题,为了提高办事的工作效率,利用我自己的博客,向大家作书面统一回答,用我阿浦自己学习声乐的体会与广大网友一起探讨歌唱中关键的气息支点问题,供大家参考阅读!!! 气息支点在歌唱中的作用:是保证歌唱时的声音质量,是减轻发声系统的肌肉组织的紧张程度,是确保歌唱者做到轻松唱高音的必备的条件之一。 气息支点在歌唱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我们相当一部分的声乐爱好者中,还存在着歌唱时用气发声方面的问题。所以我首先从歌唱的气息的二个主要动作要领讲起:吸气和呼气。 吸气要正确,自然,吸得深,气息从口、鼻同时吸入,经过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肺叶的底部,并把气息推向后腰部。整个过程要求动作要轻松,最好是用站立式训练、要很自然、注意力和思想集中、不要过分用力和僵硬、两肩要做到自然下垂、胸部放松、否则各部肌肉紧张、喉部也因之僵持,容易造成与相关的发声器官的紧张,就不能灵活地有规律地进行正常工作了。正确的气息吸入法就歌唱中的特殊呼吸法,我们把它称之为气息,而在歌唱中需要把这种气息运用成一种动力,形成一定的气体压力,并在歌唱的状态中,使得歌唱者的声

音具有标准的力度和穿透了力,我认为这就是歌唱气息的支撑点,也叫气息的支点,一般在呼气时要求做到平稳,均匀,有控制,呼气的关键是要找到支持点,找到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宫有机配合的力量。如果找到了这个支持点,找到了这种配合的力量,呼气就走上了正确的轨道。呼气时,横隔膜平稳地上提,两侧下肋逐渐回收,使气息通过气管送入声门。这种横隔膜上提,下肋回收的力量,同时会产生一种气流的动力和压力、这是一股向上推动气流动力。呼气时不仅有这个呼气在肌肉群形成的向上是气流动力,同时还有一种反作用力的效果,由于吸气肌群形成的向下气流动力,是要根据演唱者在实际演唱的需要,来调节这种力度的,因此在呼气之中应该保持相应吸气的感觉。就会形成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了或者说是“呼吸保持”,而象这种呼与吸肌肉组织协调一致的感觉和力度的关系,使这样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自然形成了一种具有气息支点的呼吸,一旦当您获得了正确的呼吸支点后,就可以在歌唱中得到有气息支持的声音,使得歌唱的声音质量具有力度感,会轻松唱出高音,并在高音相应的共鸣区域产生共鸣的泛音,声音的力度变换自由,声音具有一种穿透力,在演唱中会产生真挚的激情,使得声音具有魅力,富于艺术表现的能力,也只有这样的声乐演唱才能做到吐字清楚,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精神饱满,才能够真正地表达歌曲的感情和真正做到二度创造的效果,(二度创造是指歌唱者在演唱中把演唱的艺术效果发挥到最高境界)这样的歌唱方法肯定是最正确的,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广大声乐爱好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和加强气息的训练,才会使您的歌唱水平有更大进步!另外还有我还有一句话:“在平时的演

2019新会计准则解析

2019年新会计准则解析与分录概述 仅供盛泉集团部单位使用

一、目录 第一编资产类 库存现金 其他货币资金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 预付账款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 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坏账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 未实现融资收益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 债券投资 其他债权投资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无形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 第二编负债类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交易性金融负债 递延收益 持有待售 持有待售资产 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持有待售负债 资产处置损益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未确认融资费用 专项应付款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增值税 应付股利 应付利息 预计负债 第三编权益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库存股 盈余公积 专项储备 第四编成本类 合同履约成本 合同取得成本 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劳务成本 研发支出 第五编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其他收益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勘探费用 所得税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二、部分科目解析与说明 库存现金 备用金出纳拨付各部门备用金: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和外埠存款等。 应收股利 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常用于股息收入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利息收入)。 应收利息 本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利息 交易性金融资产 初始购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不含交易费用的购入价) 应收股利(包含在购买价款中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交易费用支付的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持有期间 1.收到包含在价款当中的股利/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2.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即出售价款-出售的手续费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前一次和初始差额)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 【注意】不再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到投资收益 同时:

会计准则论文:会计准则要点分析

会计准则论文:会计准则要点分析 摘要: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及某些其他国家也有相似的文件。现选择几个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准则假设会计主体经济信息确认 1 基本假设(前提) 这是显著地影响会计的记录、衡量和列报的背景假设。 1.1 会计主体(separate ateenty)——这是指为其进行会计工作的特定单位的范围(空间规定)。在企业会计的条件下,会计所记录、计算、列报的会计信息都是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这里所说的经济实体就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不等于法律上的主体:自然人或法人。不仅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是会计主体,在某种情况下一个法律实体可以分割为几个会计主体;反之,在某种需要下,几个法律主体也可以合并为一个会计主体。前者如企业所属不独立的分部(如事业部)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会计主体,计算其盈亏(分部会计);后者有如母公司、子公司在合并报表时,被当作一个会计主体。 在法律上独资与合伙的业主与企业不可分,但在会计上则要将企业与业主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企业会计不包括业主个人及其家庭的开支。

1.2 继续经营(continuity)——这是指会计的衡量基准是假定会计主体在预见的将来会按原定的目标、范围正常地经营下去,不至于大幅度缩减规模,甚至于停业或破产。因为大幅缩减规模或停业、破产对会计方针和计算方法会与正常经营情况下有重大的不同。例如,固定资产在因企业清算而出售时的价值将会与账面的历史成本价值有极大的不同;待摊费用无可再摊;预提费用提了也无用;应收账款要在短期中收取,可能会因约定的收账时限提前而收不足或无法收到,这将增加坏账。 但是,清算时的会计也有公认的标准,只是和继续经营时不同。不能理解为会计都是继续经营的会计。 1.3 分期决算(time period)——会计主体事实上是无限期(或长期,例如合资企业)继续经营的,但不能等待会计主体解散结束时才去结计盈亏,提供信息。必须把客观上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例如划分为月份、年度)进行决算,核算盈亏、分配盈利、提供信息。 2 会计要素 会计信息按经济特性划分的大类称为要素。中国对财务状况方面划定的要素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即业主的权益);对经营成绩方面划定的要素是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会计准则下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研究论文(参考Word)

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 新会计准则下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研 究 教学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6年5月20日

摘要 重要性原则应用是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中运用广泛,对重要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进行探讨。基于新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前提下对重要性概念,重要性的标准等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了一些看法。重要性原则是指在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重要性原则;重要性水平;应用

目录 1 绪论 2.重要性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体现 -----------------------------------------------------------2,3 3.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4 3.1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臵-------------------------4 3.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臵---------------------------------------------4 3.3“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5 3.4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臵---------------------------------------------------5 4.会计重要性体系的改进建议-----------------------------------------------------------------6 4.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6 4.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7 5. 我国重要性体系建立的建议-----------------------------------------------------------------8 总结-------------------------------------------------------------------------------------------------------9参考文献------------------------------------------------------------------------------------------------10

合作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贸易的日益繁荣,使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改革开放的程度也日益的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在贸易的过程中,贸易双方既有合作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因此商务谈判在贸易实务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商务谈判是借助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的,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语言进行的经济活动。所以,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的运用。合作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会话原则,在商务谈判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合作原则这一非常重要的语用原则来阐释语用策略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合作原则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格赖斯在60年代末提出的,这一原则对于会话中意义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合作原则的要求,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首先必须得有意愿去合作,这样会话才能继续进行。在实际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会话交谈之所以能持续地、有意义地进行下去,最终实现言语交际的目的,也是基于这种会话合作的默契和意愿。但并不是所有的会话参与者都能严格的按照合作原则各个准则的要求。 在很多情况下,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会话参与者很有可能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这时会话含义和特殊的语用含义就出现了。因此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听话者就必须根据当时的语境,充分考虑各种会话含义,推断出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在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都有意愿来合作,谈判双方都是在知道彼此“愿意合作”的前提下进行谈判,然而有很多情况,谈判者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往往会违反合作原则的准则,正因为谈判者的故意违反,特殊的会话含义就产生了。在本质上,违反次准则也是遵守会话合作原则的一种表现,一种形式。 谈判者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只是在字面上违反了某些准则,然而在更深的层次上,谈判者仍然遵守了会话合作原则。因此,在实际的商务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就必须了解会话的深层含义,及时了解谈判对方的意图,这样谈判才能成功。本论文包括三个部分即序言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是序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写作背景,合作原则与商务谈判的研究现状,包

练声的重要性

练声的重要性 长期你坚持练声能锻炼歌者把控美好声音的各项能力。下面整理了练声的重要性,供你阅读参考。 练声的重要性篇1通过练声可以把自己的声音调节到适合唱歌的状态 一位声乐专家说过: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因此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其实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不仅能让你在KTV大显身手,更能让你锻炼出平坦的腹部,丰满的胸部。 用呼吸控制歌声 底气不足,音域不宽,都可以通过学习呼吸技巧来改善。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不大一样。平时,人们交谈时所需音量较小,气息浅,不需要很大的力度,而且我们说话时连续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 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因而要求声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因此唱歌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唱歌时的呼吸运动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屏住呼吸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2、吐气: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3、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唱歌时常常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

企业会计准则(2018年最新修订完整版)资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2018年最新修订完整版)

企业会计准则(2018年最新修订完整版)

目录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8) 第一章总则 (8)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9) 第三章资产 (10) 第四章负债 (11)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12) 第六章收入 (12) 第七章费用 (13) 第八章利润 (13) 第九章会计计量 (14) (一)历史成本 (14) (二)重置成本 (14) (三)可变现净值 (15) (四)现值 (15) (五)公允价值 (15) 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 (15) 第十一章附则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16) 第一章总则 (16) 第二章确认 (17) 第三章计量 (17) 第四章披露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21) 第一章总则 (21) 第二章初始计量 (22) 第三章后续计量 (24) 第四章衔接规定 (29) 第五章附则 (29)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29) 第一章总则 (29) 第二章确认和初始计量 (30) 第三章后续计量 (31) 第四章转换 (32) 第五章处置 (33) 第六章披露 (33)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34) 第一章总则 (34) 第二章确认 (34) 第三章初始计量 (35) 第四章后续计量 (36) 第五章处置 (38) 第六章披露 (39)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39) 第一章总则 (39) 第二章确认和初始计量 (40) 第三章后续计量 (43) 第四章收获与处置 (45) 第五章披露 (46)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47) 第一章总则 (47) 第二章确认 (47) 第三章初始计量 (49) 第四章后续计量 (50) 第五章处置和报废 (52)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53) 第一章总则 (53)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 (53) 第三章披露 (55)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56) 第一章总则 (56) 第二章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57) 第三章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58) 第四章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62) 第五章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62) 第六章商誉减值的处理 (66) 第七章披露 (67)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70) 第一章总则 (70) 第二章短期薪酬 (72) 第三章离职后福利 (74) 第四章辞退福利 (78) 第五章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79) 第六章披露 (80) 第七章衔接规定 (81) 第八章附则 (81)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81) 第一章总则 (81)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 (82) 第三章列报 (85)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87) 第一章总则 (87) 第二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87) 第三章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89) 第四章披露 (90)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91) 第一章总则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