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现状与对策

高新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现状与对策
高新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现状与对策

武器装备仓库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逐步向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包括防盗、防火、电视监控、出入口控制、巡更、周界报警、安全管理(水、风、电、气)、通讯指挥、广播音响系统等。 防盗报警控制系统及报警信号传输技术方面发展。将极大地增强社会性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保安服务业实力和公安干警指挥处置重大盗窃、治安、消防、急救及各类突发事件的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适用于居民户、居民区、商业网点、工厂、仓库,金融及城市联网的小、中、大系统。 基本的功能应包括: ●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要体现当今时代潮流,设计合理,具有既可单独操作控制,又能整体管理的功能,安装维护方便,安全可靠。 ●建立仓库的安全防范系统,方便仓库的封闭管理,为仓库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管理环境。 ●所用设备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性能价格比较高的产品。 ●所用设备便于操作、便于维护,稳定性好。 其主要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智能化”,在于它所采用的多元信息传输、监控、管理以及一体化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达到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安全、舒适、快捷的综合服务的目标和节能的效果。 对于仓库而言,选择什么样的系统和设备,既可以满足当前用户的需求,同时又能兼顾用户需求发展的要求,有效的、最充分的利用投资为仓库营造一个安全、方便、舒适、便捷的管理环境,是当前仓库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从业宗旨

总述 工程概述 武器装备仓库定位于高级别的仓库,内部设置有一系列的危险品仓库,并规划在仓库内实施闭路电视临控、巡更、周界防范、室内报警、指纹门禁等智能化系统。 结合我公司仓库安全防范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经验,向用户提供先进的安全防范管理方面的功能,建立一个现代化高级别的安全防范系统。武器装备仓库设计实行封闭管理,设有保安管理室及控制中心,负责安防、部分设施管理等。 工程等级认定 根据武器装备仓库的实际用途要求确定武器装备仓库安全防范系统为星级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工程目标认定 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生物识别技术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个可以保障仓库内部安全的综合系统,为仓库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管理环境,实现以智能化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二十一世纪风范的智能化仓库。 设计依据 建设部(1998)13号文《1998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1999)04号文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概念:又称国防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军事高技术的两个层次或类型:一、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通用性基础技术二、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专用技术高技术武器装备划时代的发展:一、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越来愈高,性能获得重大突破二、信息化主战平台仍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精确制导武器成为攻击兵器发展的主页方向三、武器装备的未来发展将趋于综合化、隐形化、无人化和低成本化四、新概念武器和作战航天器等更新的高技术武器将登上战争平台五、武器装备的发展日趋体系化信息化战争:在信息技术时代,在信息网络化战场上,以网络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思想,大量应该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及其体系,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挥控制下,以信息战、精确打击作战、空间战等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诸军兵种联合进行战争侦查和监视:是获得军事情报的手段,其目的在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发现与识别目标光电探测技术:是将光学和电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结合起来的探测技术,可见光、红外和紫外波段,可见光观测仪、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声纳: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号处理完成水下目标探测、进行水下通讯、遥测或遥控的设备伪装技术:为隐蔽自己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是军队战斗力保障的重要内容伪装技术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蔽伪装,烟雾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和音响伪装隐形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典型点对点通信系统框:信源~压缩~加密~纠错编码~复接~调制~信道~分接~纠错译码~解密~解压机~信宿现代通讯传输途径:光纤、无线电、电缆、红外、大气激光、声波、水声、可见光我国信息战的解释: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主要是通过夺取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的生产、传播、处理等得主动权破坏敌方信息传播,为遏制和打赢战争创造有利的条件信息战方式:攻击信息战和防御信息战信息作战基础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侦查技术、信息保障技术电子战定义:为确保己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消弱、破坏、遏制敌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而采取的综合措施电子战的技术内容:电子侦查和反侦查技术、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技术、隐身和反隐身技术、摧毁和反摧毁技术、制导和反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含义:以高性能探测器为基础,采取先进的信息处理与自动目标识别等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命中目标的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分类: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匹配制导、惯性制导、卫星定位制导、复合制导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命中率高、作战距离远、作战效率高引导方法:两点法、三点法 军事高技术概念:又称国防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应用的,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军事高技术的两个层次或类型:一、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通用性基础技术二、直接应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专用技术高技术武器装备划时代的发展:一、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越来愈高,性能获得重大突破二、信息化主战平台仍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精确制导武器成为攻击兵器发展的主页方向三、武器装备的未来发展将趋于综合化、隐形化、无人化和低成本化四、新概念武器和作战航天器等更新的高技术武器将登上战争平台五、武器装备的发展日趋体系化信息化战争:在信息技术时代,在信息网络化战场上,以网络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思想,大量应该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及其体系,并在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挥控制下,以信息战、精确打击作战、空间战等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诸军兵种联合进行战争侦查和监视:是获得军事情报的手段,其目的在于在一定的背景中发现与识别目标光电探测技术:是将光学和电子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结合起来的探测技术,可见光、红外和紫外波段,可见光观测仪、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声纳:利用声波在水下的传播性通过电声转换和信号处理完成水下目标探测、进行水下通讯、遥测或遥控的设备伪装技术:为隐蔽自己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是军队战斗力保障的重要内容伪装技术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蔽伪装,烟雾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和音响伪装隐形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典型点对点通信系统框:信源~压缩~加密~纠错编码~复接~调制~信道~分接~纠错译码~解密~解压机~信宿现代通讯传输途径:光纤、无线电、电缆、红外、大气激光、声波、水声、可见光我国信息战的解释: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主要是通过夺取信息资源,掌握信息的生产、传播、处理等得主动权破坏敌方信息传播,为遏制和打赢战争创造有利的条件信息战方式:攻击信息战和防御信息战信息作战基础技术;电子对抗技术、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侦查技术、信息保障技术电子战定义:为确保己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消弱、破坏、遏制敌方对电磁频谱的利用而采取的综合措施:电子战的技术内容:电子侦查和反侦查技术、电子干扰和反干扰技术、隐身和反隐身技术、摧毁和反摧毁技术、制导和反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含义:以高性能探测器为基础,采取先进的信息处理与自动目标识别等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命中目标的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分类: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匹配制导、惯性制导、卫星定位制导、复合制导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命中率高、作战距离远、作战效率高引导方法:两点法、三点法航天技术各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静止关~太阳同步关~深空探测关航天系统:(1)航天运输系统(2)航天器任务系统(3)航天基地系统.军事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是将军用航天器送入外层空间,为军事目的而开发和利用外岑空间的综合性工程。军事航天力量组成:军事航天系统、航天部队国际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导航卫星系统发展军事航天力量的对策; 一、建设精干、实用、高效的航天力量,增强我军信息战能力二、完善军用卫星体系,重点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获取系统三、加强军事航天应用,开展航天作战攻防对抗技术研究四、适应实战需求,重视军事航天力量建设五、加强培养军事航天人才新概念武器特征:创新性、高效性、时代性、风险性高能激光武器:又叫激光武器或激光炮,利用高能激光束来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的特点:速度快、机动灵活、精度高命中概率高、无污染、效费比高、不受电磁干扰高功率微波武器:利用定向发射的高功率微波频段的电磁波波束对目标进行干扰、致盲或破坏的武器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核武器损伤的防护:个人防护动作、简易武器防护、大型兵器防护、工事防护、化学武器:利用化学毒剂毒害,扰乱敌有生力量、牵制敌军军事行动的装置总称军用毒剂: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指挥自动化:在军队指挥系统中,运用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系统,使指挥员和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和其行动的指挥,实现快速和优化处理的措施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指挥自动化功能:战场感知功能、信息传输功能、指挥控制功能、系统对抗功能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现代作战指挥与控制的必备手段、未来敌我双方对抗的重要领域指挥控制过程:情报获取~态势评估~方案产生~方案选择~作战计划~下达命令网络中心战的主要特点:加快部队的指挥作战速度、增强各军种的协同作战能力、武器作战效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与影响、以信息化为先导,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创建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的新型人才精确制导武器的地位作用:提高作战效能、促进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成为我改革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军事通信的地位和作用: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战场的神经系统、海量的信息通过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和发布,部队和武器装备调度通过通信网络传递,作战命令通过通信网络实施下达、军事通信网络将成为战场信息化的最重要基础 航天技术各关:上天关~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静止关~太阳同步关~深空探测关航天系统:(1)航天运输系统(2)航天器任务系统(3)航天基地系统.军事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是将军用航天器送入外层空间,为军事目的而开发和利用外岑空间的综合性工程。军事航天力量组成:军事航天系统、航天部队国际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导航卫星系统发展军事航天力量的对策; 一、建设精干、实用、高效的航天力量,增强我军信息战能力二、完善军用卫星体系,重点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获取系统三、加强军事航天应用,开展航天作战攻防对抗技术研究四、适应实战需求,重视军事航天力量建设五、加强培养军事航天人才新概念武器特征:创新性、高效性、时代性、风险性高能激光武器:又叫激光武器或激光炮,利用高能激光束来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的特点:速度快、机动灵活、精度高命中概率高、无污染、效费比高、不受电磁干扰高功率微波武器:利用定向发射的高功率微波频段的电磁波波束对目标进行干扰、致盲或破坏的武器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核武器损伤的防护:个人防护动作、简易武器防护、大型兵器防护、工事防护、化学武器:利用化学毒剂毒害,扰乱敌有生力量、牵制敌军军事行动的装置总称军用毒剂: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指挥自动化:在军队指挥系统中,运用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设备和软件系统,使指挥员和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的作战和其行动的指挥,实现快速和优化处理的措施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指挥自动化功能:战场感知功能、信息传输功能、指挥控制功能、系统对抗功能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国防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现代作战指挥与控制的必备手段、未来敌我双方对抗的重要领域指挥控制过程:情报获取~态势评估~方案产生~方案选择~作战计划~下达命令网络中心战的主要特点:加快部队的指挥作战速度、增强各军种的协同作战能力、武器作战效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与影响、以信息化为先导,加速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创建中国特色军事理论、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的新型人才精确制导武器的地位作用:提高作战效能、促进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成为我改革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军事通信的地位和作用: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战场的神经系统、海量的信息通过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和发布,部队和武器装备调度通过通信网络传递,作战命令通过通信网络实施下达、军事通信网络将成为战场信息化的最重要基础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综合保障规划建模与仿真研究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综合保障规划建模与仿真研究 夏旻阎晋屯刘磊 (海军装备研究院,北京100073,中国) 摘要: 先进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已成为提高装备战备完好性和装备保障费效比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武器装备保障规划的基本要素和过程,对国外当前先进的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理论、方法和软件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从任务建模、系统建模、保障资源建模以及维修活动建模等视角对装备综合保障建模与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综合保障建模仿真任务剖面维修 1.概述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新型装备向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大型复杂的装备不断地涌现,使得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装备的保障能力,装备保障问题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装备综合保障是在装备的寿命周期内,为满足系统战备完好性要求,降低寿命周期费用,综合考虑装备的保障问题,确定保障性要求,进行保障性设计,规划并研制保障资源,及时提供装备所需保障资源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它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保障要求影响装备设计;确定最佳的保障性要求;获得所需的保障资源;提供经济有效的保障。它是在装备研制时研究如何处理与保障有关问题的一门工程学科,是在装备设计中综合规划所需的保障问题,它的最终目标是,以可以承受的寿命周期费用,在装备部署部队的同时,提交与装备配套的保障资源,建立保障系统,及时形成作战能力,满足装备系统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要求。 武器装备综合保障规划是在未来一定的规划期内,通过相对稳定的策略、措施和途径来充分利用为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所可能投入的资源,以达到预期的武器装备综合保障目标。武器装备综合保障规划建模与仿真研究就是用仿真的方法和手段研究装备综合保障规划,研究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以及系统的效能和寿命周期费用。 2.综合保障的组成要素 综合保障作为一个专业工程,包括若干组成部分。GJB 3872给出了综合保障的9个组成部分:(1)维修规划:从确定装备维修方案到制定装备维修保障计划的工作过程。 (2)人力和人员:平时和战时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人员的数量、专业及技术等级。 (3)供应保障:规划、确定并获得备件、消耗品的过程。 (4)保障设备: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设备,包括测试设备、维修设备、试验设备、计量与校准设备、搬运设备、拆装设备、工具等。 (5)技术资料:使用与维修装备所需的说明书、手册、规程、细则、清单、工程图样等的统称。 (6)训练与训练保障:训练装备使用与维修人员的活动与所需的程序、方法、技术、教材和器

俄罗斯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体系综述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体制变革的同时,俄罗斯军队的改革工作也在逐步深化。例如,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为适应现代战争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要求。在前苏联体制的基础上,既有所继承,又有较大的调整。 一、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 俄罗斯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基本上继承了前苏联统一管理分级组织实施的管理体制。国防部总装备部和各级装备部门负责全军通用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在各军种司令部设立的技术保障部门负责本军种专用装备的维修保障。 总装备部通过下设二部一局,即导弹军械部和汽车装甲坦克部和发明局,统管全军通用武器装备维修保障。导弹军械部和汽车装甲坦克部各编制有5~7个处,分别负责武器装备的采购、调配、使用、管理、保养和修理,并对新型和改进型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提出要求;发明局主管全军的发明与合理化建议工作。 各军种司令部也相应设立了导弹军械部、汽车装甲坦克部(或汽车牵引车部)和合理化建议委员会(或发明局),由主管装备的副司令领导,负责本军种的通用武器装备的采购、调配、使用、管理、保养和修理等业务。各军种(陆军除外)的专用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由本军种司令部技术保障部负责,并由司令部分管技术和工程的副司令领导。军区集团军一直到连一级分别由各级的副职负责本级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工作。 二、建立划区保障与平战结合的保障体制 为了使保障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俄军现已在高度集中统一的保障体制基础上建立起具有区域联勤性质的划区保障体制,并通过在各军区设立的若干划区保障中心来具体实现这种保障体制,负责对保障区域内的各军种进行后勤和技术保障、其中,平时的维修保障由各军区设立的综合性的技术修理中心承担。技术修理中心属于非建制单位,设有若干修理厂和修理所。由于它有一定的业务自由度和经济自主权,故平时还可开展有偿出租仓储设备和提供运输及维修等服务。而建制维修机构主要组织战时装备的维修保障。 三、制定三级维修与分类实施的保障制度 根据装备维修任务的不同;俄军将武器装备维修划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三个等级。并由各级维修部门组织实施:①小修是通过更换个别零部件、进行调整作业来排除故障,主要由使用人员和修理分队在使用现场进行;③中修是对武器装备中损坏的部分进行更换和修理,并对其余部分进行故障检查,从而恢复武器装备的使用性能,主要由修理厂、专业修理所和维修基地完成,一些大型装备的中修通常有使用人员参加;②大修是对武器装备进行全面拆卸和故障检查,更换或修理其所有损坏的组成部分,然后进行装配、综合检查和调试,由修理厂、维修基地和军工厂完成。 俄军的维修保障按装备的种类来实施,分为火炮、坦克、汽车、工程、化学、通信和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航空工程和后勤勤务、舰艇及其他专用武器维修保障等。 四、提高武器装备维修机构的机动能力

军事理论第四章军事高技术试题

2009年《大学军数学教程》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40个) 1、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空中解体。 2、一架E-3A预警机,当飞行高度为9000米时,可以探测到500~650千米远的高空目标、300~400千米远的低空目标和270千米远的巡航导弹。 3、美国人认为,要想有效地削弱敌人的战斗力,致死不如致伤,致伤不如使其失能。 4、美国的国防部长科恩宣称:“以往的哲学是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快吃慢。” 5、美军认为,“战略和战术行动的目的,往往本身就是为了削弱对方的后勤或轰炸某个工业中心,或破坏某个海港,或夺取某一战略要地以威胁敌方的供应线”。 6、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装有各类微机30余台;而每一艘航空母舰,各系统至少装有200台左右的计算机。 7、未来战争中,动能武器和强激光武器将成为防空防天和导弹攻防作战的利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是未来信息战的重要软、硬杀伤武器,将成为攻击敌方信息链路或节点的主要手段之一。 8、对一些信奉“实力”的好战分子来说,基因武器无疑是一种理想

的“超级杀手”。因此,人们把基因武器称为“世界末日”武器。9、所谓直接命中,就是武器的圆公算误差要小于弹头的有效杀伤半径。 10、1967年3月12日,美军出动8架飞机,首次使用了“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准确地炸毁了清化桥,自己无一损伤。 11、精确制导导弹按战斗部性质分类,可分为普通装药战斗部、核装药战斗部、特种装药战斗部。 12、惯性制导是采用惯性测量设备测量导弹运动参数的制导技术。一般用来攻击固定目标,因为其弹道在发射前就装定好了。 13、美国用来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精确制导炸弹叫杰达姆(JDAM),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14、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都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于这种武器大范围的杀伤与破坏作用,使用后能使敌人蒙受巨大损失,并造成强烈的心理和精神影响,所以是一种很好的用来恐吓、威胁敌对一方的武器。 15、主动式声呐,又称“回声声呐”,被动式声呐,又称“噪声声呐”。 16、声呐,是利用声波对水中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的水中探测技术设备。它是最主要的水声探测设备,俗称水下的“千里眼”、“顺风耳”。 17、假目标伪装是指为欺骗、迷惑敌人而模拟目标暴露征候所实施的伪装,主要包括形体假目标和功能假目标两类。 18、F—22隐身战斗机采用低可探测性布局和结构,蝶形机翼,全动

武器装备论文:武器装备管理系统ASP数据库系统

武器装备论文:武器装备管理系统 ASP 数据库系统 【中文摘要】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新世纪军事的变革,现代军 队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的在于对武器装备的信息进行管理,向用户全方位地提供装备管理的综合信息, 以便于武器装备的管理工作,提高装备管理的效率。本文以部队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为背景,从某军事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设计实现了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论文首先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着对比分析了C/S、B/S结构的特点,研究了B/S体系结构下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的几种互连技术,确定采用B/S体系结构完成设计。文章进行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明确了系统的性能目标和功能目标,确定了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硬件和软件平台。从武器装备管理的需求出发,将开发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三个阶段,采用https://www.360docs.net/doc/8911055842.html,技术,以SQL Server 2000为数据库服务器,以.NET作为开发平台,实现此系统。研究和开发结果表明开发的武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为改善军事院校武器装备管理现状,提高装备管理水平提 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对系统的安全性作了一定的研究。 【英文摘要】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human society entered the information 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ot only

has changed our daily life, but also promoted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The informatization is one important signs of modern military construction. The aim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is managing the information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equipment information with user information, so that it is convenient to management work of the weapons and equipment, and improves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management.This thesis is based on background of military weapons and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relying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a military colleg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weapons and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a feasible scheme.In this thesis, i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the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S and B/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tudy some typical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ies between Web server and database in the B/S architecture, and decides to use B/S architecture to complete the design.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has analyzed in this thesis, and the capability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re established as well as the whole structure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system analysis, system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国外武器装备综合保障的新发展

国外武器装备综合保障的新发展 张宝珍曾天翔于晓伟 摘要:本文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武器装备综合保障领域的发展变化情况,特别是美国国防部出台的一系列新的政策、策略和指南。 关键词:综合保障装备保障 美军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发展经历了从事后保障到综合后勤保障的演变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全寿命保障阶段。全寿命保障,亦称寿命周期保障,即在装备的寿命周期内对装备保障问题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合同管理方法,它可简单化地理解为:“谁研制、谁生产、谁终身维修及至退役处理”。美军认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充分保障装备的战备状态,而且是执行经济可承受性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途径。这种全寿命管理机制使武器装备的采办和保障实现了一体化。在保障策略上,寿命周期保障首选基于性能的保障(PBL)模式;在保障技术途径上,发展自主式保障;在保障管理上,采用寿命周期持续保障,美军F-35就全面贯彻了上述思想。 另外,在当前严峻的国防预算形势下,美国国防部正在落实的“更佳购买力指南2.0”,以实现国防支出的更高效率和生产力。其中将增加PBL的有效使用作为激励工业界和政府部门提高生产力和增加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 1 基于性能的保障 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美军积极推进PBL策略,目的是适应新的作战环境和作战样式对装备保障的要求,缩减后勤规模,降低使用和保障费用,提高经济可承受性以及装备的战备完好性。目前已发展成国防部首选的保障策略。 美国防部向PBL的转变,开始于一个国防部范围内的工作组根据1998年的防务授权法912C节的授权所进行的关于产品保障的创新性工作。他们的工作成果被写入一份名为《21世纪的产品保障》的报告中,该报告描述了一种综合的产品保障环境,关注的重点是用户驱动的工作结果。随后,国防部制定了实施PBL的工作路线图,划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99年开始启动,致力于建立和培育实施PBL的环境。第二阶段,自2000财年开始,国防部确定30个试点项目来评估实现PBL的创新方法。这些项目涵盖所有重大武器系统族以及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贯彻了PBL的不同备选策略,包括全系统性能责任合同、子系统现代化、灵活的持续能力和创新的性能协议。第三阶段,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PBL。

综合保障技术

综合保障技术 国家军用标准GJB9001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明确提出了运用综合保障专业工程技术的要求。综合保障技术是在可靠性、维修性工程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如何结合标准介绍有关内容?图2—1说明了第二部分的总体结构,即我们试图在综合保障技术的题目下回答七个问题。另外,这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武器装备或系统(简称装备)的综合保障问题,所以用“装备”(产品的一个类别)一词较多,而用广泛的“产品”一词较少。这一点与本讲义的其它部分有所区别。 1 GJB9001A标准的要求 GJB9001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以下条款明确提出了运用综合保障专业工程技术的要求: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提出:组织在策划设计和开发活动时,应“运用优化设计和可靠性、维修性、综合保障等专业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按规定的要求确定并提出产品交付时需要配置的保障资源”。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提出:设计和开发输出应“规定产品使用所必需的保障方案和保障资源要求”。 7.5.7 交付提出:交付的产品需“按规定要求提供有效技术文件、配套备附件、测量设备和其他保障资源”。 7.5.8交付后的活动提出:产品交付后,组织应保证“对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安装或维修、备品及配件供应等售后服务有充分的技术和资源,并按规定实施”。 2 综合保障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保障问题几乎是所有产品经常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即使是简单的产品也需要保障,这是

因为产品从研制到使用,要保证它正常地发挥功能或者通过维修保持、恢复其功能,必然或多或少地涉及:消耗能源、材料、备件;使用辅助设备、工具;产品正确使用和维修的必要说明;对产品使用者以及产品使用环境、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等。这些都是保障工作的内容。 通常我们说,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离不开人、机、料、法、环(操作者、设备、材料、操作方法、环境)等因素。与此类似,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也可以把产品的保障问题归纳为人、机、料、法、环:人——对人员和能力的要求; 机——提供使用和维修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仪器、工具等; 料——提供能源,备件、易损件等; 法——提供技术资料、文件; 环——使用和维修环境以及产品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接口要求。 如果一个产品本身不好保障(包括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差)或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它的功能再好也很难发挥出来。因此,从产品研制开始就要考虑它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保障问题,把产品设计得能够方便地保障,同时规划好它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保障资源。 和一般产品相比,武器装备的保障问题就更为复杂,因为现代的装备本身就越来越复杂。随着大量高技术、新技术的运用,电子化、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装备特别是大型武器系统常常是由主战装备、电子信息系统和保障系统构成的一个体系。现代战争事实上已成为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因此,装备质量管理强调主战装备和保障系统要同步建设,在保证主战装备质量的同时,必须保证保障系统的质量,才能实现整个系统的互连、互通、互用,使装备在使用中充分发挥效能。 试想,一个武器系统不发生或很少有故障,一旦发生故障又可以很快恢复,既能方便地保障(好保障),又有适宜的保障资源(保障好),这个系统就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要它什么时候工作就可以什么时候工作,具有很高的战备完好性。这样的装备才真正具有战斗力。“好保障”、“保障好”六个字是综合保障问题的简单概括。保障性的含义就是:装备的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平时和战时的战备完好性要求的能力。 综合保障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的“综合后勤保障”(ILS),考虑到“后勤”一词在我国已有它特定的含义,就简化为“综合保障”一词。综合保障的含义是:为满足战备完好性要求和降低寿命周期费用,在装备设计中综合考虑保障问题,确定协调的保障性要求,规划并研制保障资源,及时提供装备所需保障并对保障性进行评价等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活动。 可见,保障性是产品的一种质量特性,为达到产品保障性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就是综合保障工作的内容。正如可靠性、维修性都是产品质量特性,通常把为达到可靠性、维修性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分别称之为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一样,可以将综合保障工作称之为保障性工程。应当说,保障性工程是在可靠性工程和维修性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64年6月,美国国防部首次颁布了DODI 4100.35《系统和设备的综合后勤保障研制》,明确规定要在装备设计中应用综合后勤保障。1968年,这个文件改为《系统和设备的综合后勤保障的采办和管理》,提出了综合后勤保障的11个组成要素。1973年,美国国防部颁布了两个重要的军用标准,即MIL-STD-1388-1《后勤保障分析》、MIL-STD-1388-2《国防部对后勤保障分析记录的要求》,将后勤保障分析作为开展综合后勤保障工作的分析技术。1983年,美国国防部颁布DODD5000.39《系统和设备的综合后勤保障的采办和管理》,突出了装备的战备完好性要求,明确规定:“综合后勤保障的主要目标是以可承受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系统的战备完好性目标”;并明确了综合后勤保障的政策、程序、职责、要素等内容。从1994年开始,美国国防部进行采办改革。1996年,重新颁布DODD5000.1《防务采办》,进一步明确保障性的地位以及实现保障性的途径;规定在武器系统的整个采办过程中开展综合保障工作,以确保系统的设计和采办能够得到经济有效的保障,以满足平时和战时的战备完好性要求。 在我国,长期习惯的做法是装备研制出来以后才开始考虑它的保障问题。于是,许多本来应当与装备研制同步进行的保障性设计及应当尽早安排的保障设备、设施等配套建设,要到装备交付使用部队后才考虑,为时已晚。结果是由于装备自身设计得不好保障或缺少配套的保障资源,造成装备在使用中发生很多问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形不成战斗力;也造成装备使用和维修费用以至寿命周期费用大量增加。

应急救援物资 装备的管理与维护等保障措施

和田七台河实业有限公司 普阳煤矿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与维护保障措 施 普阳煤矿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 管理与维护等保障措施 一、应急物质管理制度 (一)安全消防制度 1.门卫人员要坚守岗位,对进库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登记,提货车辆出库时,要认真核对出门证和物资数量。 2.护场员担负着库区防火、防盗、防破坏的重任,必须在现场按时交接班登记,不准脱岗,上班不准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严格执行巡逻制度,并做好记录,库区要实行夜间值班制度。 3.库房要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有明确分工,库区各部位实行防火责任制,严禁烟火,各个防火标志要悬挂在醒目位置,库区要配齐各种消防设施、器具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库房料场禁止明火取暖,需明火取暖时要提出申请,制定防范措施经批准执行。料场、仓库间应留有消防通道,及时清理各种易燃杂物,发现火灾及时鸣笛并打 119 电话报警,通知本单位负责人积极组织人员扑救。

4.库区电路电源避雷设施的各种电器要有专人负责,要按规程操作,经常检查维修,库内灯泡不得大于 60 瓦,风雨天要加强巡查,防止电器事故发生。 5.运输和装卸机械要专人专机,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物资的装卸,搬运和堆码放,要按规程作业,要轻起轻放,严禁野蛮装卸和三违,确保人员、设备物资安全。 6.保管员离开库房时要做到人走、窗关、灯闭、门落锁。 7. 库区根据季节做好防雷电、防洪、防风、防冻措施,消除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 (二)物资保管保养制度 8.物资的保管要依据物资的类别、性质和要求安排适应的存放仓库、场地,做到分类存放,定点堆码,合理布局,方便收发作业,安全整洁。 9.物资分区、分类堆码,按机型和规格型号系列化“五五化”摆放,货架上的物资要上摆轻下摆重,顶上摆放的不常用,库内副货位和棚内存放的物资要下垫,露天存放的物资要上盖下垫,并持牌标明品名、规格、数量。 10.易燃、易爆、剧毒物资和化学试剂要专库存放,专人保管,剧毒和鹭物资要装箱,加锁保管。 11.性质相抵触的物资和腐蚀性的物资应分开存放,不准混存。 12.加强物资保管和保养工作,做到“六无”保存,即无损坏、无丢失、无锈蚀、

新技术武器对战争的影响

试论新技术武器装备对战争的影响700 第四次生产技术革命以信息化为其代名词,尽管不如前三次技术革命,但也是促进了生产力的跃进。 特别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日益增强,使联合作战成为现代作战的基本作战样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信息获取能力不断增强。信息获取能力是指武器装备对目标信息的感知能力。现在,高技术武器装备都有先进的传感设备,这些传感设备具有极强的侦察探测能力。 二是信息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处理能力就是指武器装备对所获取的目标信息,进行收集、综合、分析、判定和识别等,并将所获取的目标信息及时传送给攻击系统,对目标进行及时准确攻击。 三是信息协同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协同能力是指武器装备各单元之间,或各武器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能力。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这种信息融合能力越来越强。 从战术武器层面来看,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特征是:三军联合协同、快速、高效的整体战;夺取信息优势的信息战;远程打击的精确战。在这个前提下改进和提高现有武器装备性能、规划新一代武器装备,发展新型武器装备技术,夺取军事高新技术的制高点。 从作战能力层面来看,一是优先发展夺取信息优势的武器装备,再是精确制导武器成为主导武器,再有如特别重视加强防空和反导弹防御能力,作战平台趋向隐身化、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加速发展和应用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型与新概念武器将迅速变为现实等等 高技术武器装备是现代高技术成果在武器装备中大量应用的结果。在最近几场局部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现代战争尤其是作战产生了重大影响,令人刮目相看。 从战争的历史来看,新的军事需求牵动高新武器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推动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强调高新武器的多功能化和通用化。可以说新式武器装备和战争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

武器装备

一、现代航母的分类及其作战能力、所担负的使命及技战术性能。 答:现代航母的排水量从一万多吨到九万多吨不等,其作战能力、所担负的使命及技战术性能也各不同。大体上分为三类:1、重(大)型航母。满载排水量为6-10吨,载机数量可达60-100架飞机,以重量为20-30吨的常规起降飞机为主,作战半径800-1000公里,全球部署,远洋作战,执行预警、侦查、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地攻击的任务。2、中型航母。其满载排水量为3-5万吨,搭载飞机15-50架,以重量10-20吨的常规起降飞机或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为主,作战范围400-600公里,在中远海区部署作战,具有中等作战能力和威慑能力,执行舰队防空、反潜、反舰和对地攻击任务。3、轻型航母。满载排水量为1.5-3万吨,载机数量15-30架,以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直升机为主,作战范围200-400公里,可在金钟海域部署,执行防空、反舰和反潜作战任务。 ——高技术兵器聚焦徐敏飞郭枚初P31 二、世界现役航母有哪些? 答:美国的企业号、尼米兹号、艾森豪威尔号、卡尔.文森号、罗斯福号、林肯号、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杜鲁门号、里根号,这些均为核动力航母,8万吨级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星座号、美国号和肯尼迪号。 俄罗斯一艘6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法国两艘3万吨级轻型常规动力航母克莱蒙梭号、福煦号。一艘4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 英国三艘2万吨级轻型航母无敌号、卓越号、皇家方舟号。 意大利一艘1.3万吨级的轻型航母加里波第号 西班牙一艘1.7万吨级的轻型航母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号 印度两艘2万吨级轻型航母维兰特号和维克兰特号 阿根廷一艘2万吨级轻型航母五月二十五号 巴西2万吨级一艘轻型航母米拉斯吉拉斯号 泰国一艘1.2万吨级轻型航母扎克里.纳吕贝特号 ——高技术兵器聚焦徐敏飞郭枚初P31 三、美航母战斗群是如何编成的? 答:当执行警戒巡逻炫耀武力时,有一艘航母加上四艘防空巡洋舰,四艘反潜驱逐舰、护卫舰和一至二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 当实施威慑制止危机,参与低强度战斗任务时,有两艘航母加上八艘防空巡洋舰、驱逐舰,四艘反潜驱逐舰、护卫舰二至四艘攻击型核潜艇 当参与局部或大规模常规战争时,有三艘航母加上九艘防空巡洋舰、驱逐舰,十四艘反潜驱逐舰、护卫舰,五至六艘攻击型核潜艇 ——高技术兵器聚焦徐敏飞郭枚初P32 四、现代航母上舰载机起降的五大“法宝” 答:斜角甲板、升降机、弹射器、助降器、拦阻索 ——高技术兵器聚焦徐敏飞郭枚初P35

维修保障

人类进入21世纪,大量采用高新技术的武器装备投入了战场,给战争注入了一个全新的活力,使得远程打击、精确打击、信息战等等成为现实;同时由于武器装备技术的复杂化、构成的系统化也为战场装备维修保障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课题,现在大家提的比较多的,而且流行的说法就是走装备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的路子,并且大量介绍美军的所谓经验并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我军的战略思想、目标、国情、部队和军工体制都不同于美军,装备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体制建设一定要适合我国国情,我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历经几十年的不断完善,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军和我国军工体制特色的道路,所以切不可再走邯郸学步的老路了,下面作者就自己的认识,提出现代战争对装备维修保障的要求,分析我军的现状,同时提出构建我军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的设想。 一、现代战争对装备维修保障的要求 用于现代战争的装备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大幅度提高,给装备的维修保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针对我军维修保障工作实际情况,必须实现下面的四个“化”。 1、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的系统化 装备维修保障体系的系统化是万事之源,一个完善的、功能健全的、反应快速的、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系统是必备条件,装备维修保障涉及各部门的管理体制和利益,必须有强有力动员机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做到步调一致,雷厉风行,确保政令畅通。 2、传递资讯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战争的一大特点,装备维修保障亦然,战场维修保障需求信息、指令下达执行机构等资讯的传递一定是建立在快速有效的信息化系统基础之上的。 3、应急反应的快速化 战场反应的快慢决定着战争的胜负,维修保障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战场的反应。 4、装备维修保障的专业化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必然是多兵种的联合作战,大量高技术、专业化的装备投入到战场上,如果没有专业化的队伍维修保障,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装备维修保障必须走专业化之路。 二、我军目前装备维修保障的现状以及瓶颈 随着我军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历经了几代军械人的不懈努力,基本构建了具有我军特色的行之有效的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制定完善了一整套平战结合的维修保障预案,同时也有一支思想、技术、作风过硬的队伍。但随着世界军事变革、我军战略目标和作战任务的与时俱进,原来的装备维修保障体制和约定俗成的做法和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维修保障系统不够完善 目前就军械维修保障而言,装备承制单位、部队大修厂、部队各级修理所、站以及军代表等承担着装备维修保障的任务,这里面就有个分工和责任问题,通保部所属的工厂可能分工明确,但是装备承制单位和军代表就不很明确;例如为了保障装备的有效工作,承制单位和军代表往往和列装部队直接联系、走访了解使用情况进行沟通,而部队在装备使用中也更多直接联系军代表或承制单位解决问题,部队大修厂、各级维修所、站自然不了解情况,维修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