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练习

大学语文练习
大学语文练习

1.第1题

下列哪篇作品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

A.《华威先生》

B.《红豆》

C.《沉重的翅膀》

D.《我与地坛》

2.第2题

胡适所著的在我国新诗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死水》

3.第3题

《菉竹山房》在哪方面的描写最为出色()。

A.环境描写

B.人物描写

C.行动描写

D.语言描写

4.第4题

《道德经》是指()。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5.第5题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是哪位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6.第6题

欧阳修号()。

A.六一居士

B.东坡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

7.第7题

在国家治理中,孟子认为最重要的一项是()。

A.老百姓

B.自我

C.国家

D.国君

8.第11题

《赞美》的作者是()。

A.张洁

B.穆旦

C.徐志摩

D.陶渊明

9.第12题

下列作品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论语》

B.《左传》

C.《庄子》

D.《战国策》

10.第13题

《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A.李煜

B.苏轼

C.秦观

D.柳永

11.第14题

李商隐是下列哪个时期的著名诗人()。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12.第15题

下列属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的是()。

A.韩愈

B.欧阳修

C.白居易

D.陈子昂

13.第16题

《前赤壁赋》在结构上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即()A.抒情为主B.描写为主 C.议论为主 D.主客对话

14.第21题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A.苏轼

B.柳宗元

C.杜牧

D.白居易

15.第22题

哪篇作品的作者是吴组缃()。

A.《菉竹山房》

B.《断魂枪》

C.《拣麦穗》

D..《我与地坛》

16.第23题

下列属于中国现代小说家的是()。

A.梦龙

B.老舍

C.吴组缃

D.沈从文

E.舒婷

17.第24题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为客孟尝君所凿的“三窟”是()。

A.买义

B.平定叛乱

C.立宗庙于薛

D.击退邻国进犯

E.梁王虚上位相请

18.第25题

属于当代散文的是()。

A.《菉竹山房》

B.《断魂枪》

C.《拣麦穗》

D.《我与地坛》

E.《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19.第28题

属于我国古代小说家的有()。

A.曹雪芹

B.冯梦龙

C.张天翼

D.巴金

E.龚自珍

20.第31题

《苦恼》中的姚纳倾诉过的对象有()。

A.青年

B.中年妇女

C.看门人

D.军人

E.年轻的马车夫

21.第32题

下列属于外国短篇小说的是()。

A.《苦恼》

B.《舞会以后》

C.《绳子的故事》

D.《麦琪的礼物》

E.《断魂枪》

22.第8题

及.左公下厂狱。

及:

答案: 等到

23.第9题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责:

答案: 债

24.第10题

王喜.,告召公曰。

喜:

答案: 大喜

25.第17题

孟尝君怪.其疾也?

怪:

答案: 吃惊

26.第18题

民不堪命矣。

堪:

答案: 承受

27.第19题

嵩常在围中。

.....

常:

答案: 曾经

28.第20题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

答案:劝

29.第33题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

生:

答案: 生擒

30.第26题

略析《拣麦穗》中“小火红柿子”的象征意义。

答案: “小火红柿子”象征着卖灶糖老汉的美好心地和一老一少间情谊的真挚可贵。

作者写那小火红柿子“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虽然“孤零零的”,却“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这其中显然是象征着对那种纯真感情的不可磨灭性的肯定,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敏锐感受。

31.第29题

简析《拣麦穗》的思想情感。

答案:以“童贞”之眼,表现了对人与人之间朴素纯真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32.第30题

谈谈《锦瑟》一诗的思想情感。

答案: 人生坎坷的哀怨感伤,年华流逝的痛惜,怀才不遇的苦闷。

33.第27题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答案: 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答案 (2)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详细答案> 《兼爱》 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 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娴熟论辩技巧。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 2.善于运用譬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3.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其文章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 三、孟子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对孔子思想的发扬光大? 孟子“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老子》二章 一、你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什么认识?美与丑、善与恶,有矛盾斗争的一面,是否也有相互依存及向对方转化的另一面?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反之也是一样,他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 二、“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 “损有余以补不足”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所谓天道,是不可抗拒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人道,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人道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顺应天道的。 三、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与强调矛盾多样统一的和谐,二者截然相反,何者合天道而顺民意?何者逆天道而非善政?谈谈你的认识。 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这才构成了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整个世界就是多样不同矛盾的和谐统一体。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是天道,人类社会是不应该违背这一法则的。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就是逆天道而非善政;强调矛盾多样统一才合天道而顺民意。 《容忍与自由》 一、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胡适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是让人们看清楚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二、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 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恶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三、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大学语文练习题(本科)

大学语文练习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请选择最适合题意的答案,通常每小题2分,根据所讲内容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考查) 1.《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可分为( D )。 A.赋、比、兴B.大雅、小雅C.周颂、鲁颂、商颂D.风、雅、颂2.《诗经》中的作品属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歌辞的是( D )。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3.《诗经》在句式上以( A )为主。 A.四言 B.五言 C.七言 D.杂言 4.“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其中划线处是( D )。 A.寤寐求之 B.寤寐思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逑”的意思是( B )。 A.追求 B.配偶 C.偶像 D.美貌的样子 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其中划线处是( C )。 A.寤寐求之 B.寤寐思之 C.琴瑟友之 D.钟鼓乐之 7.“《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一评论出自( D )。 A.孔子 B.李白 C.白居易 D.司马迁 8.“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其中的“归”的意思是( C )。 A.回家 B.去世 C.女子出嫁 D.凯旋而归 9.《蒹葭》一诗的主要形式特点是( B ) A.四言为主B.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C.句式骈俪D.一章一韵,平仄对应. 10.“蒹葭,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其中划线处是( C )。A.苍苍 B.茫茫 C.凄凄 D.采采 11.“蒹葭,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其中划线处是( D )。A.苍苍 B.茫茫 C.凄凄 D.采采 1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其中的“从”的意思是( C )。 A.听从 B.结伴而行 C.追寻 D.邂逅 13.《蒹葭》一诗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为 ( B )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大学语文练习题2

填空: 1、在我国早期的神话传说的人物中,鲧(禹)要算最多的了,在这方面可与其比肩的是后羿,前者是治水的英雄,后者是(抗旱)的英雄。 2、《诗经》按其音乐性质,在文学史上,一般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他收录的是从春秋到战国的大约_500___年的诗歌。共收录诗歌311。 4.“春秋三传”指《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见于屈原的《离骚》。6、《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体史书。 7、汉时传诗,主要有鲁、齐、韩、毛四家,其中齐诗的学者是辕固,毛诗的学者是毛亨和毛苌,后来其他三家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毛诗。 8、诗》到了西汉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9、李斯的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_谏逐客书》。 10、贾谊和晁错是汉初著名的政论文作者,他们文章的一大特色是尚存战国余风。 1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经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12、从史的角度讲,《史记》是“史家之绝唱”,从文学角度上讲,它又是“无韵之离骚”。 13、枚乘的《七发》是汉赋的里程碑,它以后人们常称赋为“七体” 14、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运用了_顶真修辞手法。 15、《七哀诗》(西京乱无象)中的“西京”是指现在的_长安_。16《阮步兵集》的作者是__阮籍_。 17.陶渊明《饮酒》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_心远地自偏_。 18、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的_《乐府诗集?清商曲辞》_,主要有_吴歌和_西曲两类。 1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_志怪_、志人两类。 20、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 “无韵”的“笔”. 21、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指谢朓。 22、杜甫的《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23、李贺《雁门太守行》表现大兵压境:“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4、大历诗风,指的是_大历至贞元_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6学分)是自学考试英语,法律,行政管理,日语,饭店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公共课.该课程涉及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共65篇课文,其中论说文14篇,记叙文13篇,诗词曲赋30篇,小说8篇.江苏省1998年下半年报名参加该课程考试的考生有2.4万多人.由于古代作品多,名篇佳制多,时间跨度大,每篇课文的知识点,可命题点多,不少同志感到要学好这门课很吃力.根据大家的要求,我给大家编写了该练习题,以供大家在平时学习时多加实践.该套练习题尽量避开了短期内全国自学考试试卷的有关内容,题量相当于四套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国. A,颛臾B,鲁C,齐D,宋 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 A,孟子B,庄子C,孔子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 A,1927年B,清代C,汉代D,元代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 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D,中国历史的可怕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 A,南霁云B,于嵩C,贺兰进明D,许远 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 ) A,李广B,沙子龙C,水生嫂D,王恺 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 A,柳州B,永州C,苏州D,徐州 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 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苏洵 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 A,《春秋》B,《论语》C,《尚书》D,《左传》 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 ) A,冰心B,朱自清C,巴金D,茅盾 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 A,温柔而沉静B,超绝而威严C,神秘而有容D,乐观而深沉 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B,表情描写C,铺垫手法D,侧面烘托手法 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B,王昌龄C,李白D,杜甫 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 A,曹操B,陆游C,辛弃疾D,苏轼 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最新《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专科 一、选择题 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A《短歌行》 B 《饮酒》C《蛇》 2、《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 A 反复咏叹 B 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 C 起兴手法 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 A 使动词 B 意动词 C 名词 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yì B sī C shī 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A 《短歌行》 B 《月夜》 C 《春江花月夜》 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A 陆游 B 唐琬 C 白居易 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赠别诗 B 七言古诗 C 山水诗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A 夸张 B 对比C借代 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A 崔莺莺 B 张珙 C 红娘 12、《铸剑》属于() A 散文 B 神话 C 小说 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道士塔》 B 《蛇》 C 《乡愁》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A 李白B曹操 C 杜甫 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A 《听听那冷雨》 B 《雅舍》C《神女峰》 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短歌行》 B 《邯郸记》 C 《还魂记》 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 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 18、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论语》的有() A 举一反三B当仁不让C君子成人之美 19、《诗经》中的“风”是() A 人风B家风 C 国风 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 A 《大雅》 B 《小雅》 C 《国风》 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当仁不让 C 君子成人之美 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23、《逍遥游》的艺术特色是() A 夸张B比喻 C 对比 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A 韩愈B柳宗元 C 白居易 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白云一片去悠悠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 27、下列诗篇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A 《短歌行》B《月夜》C《春江花月夜》 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闺中只独看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 一、选择题 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A )A《短歌行》 B 《饮酒》C《蛇》 2、《采薇》一诗的艺术特点是(AB C ) A 反复咏叹 B 抒情和写景融为一体 C 起兴手法 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C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 “美”“乐”属(B )A 使动词 B 意动词 C 名词 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 A yì B sī C shī 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 A 《短歌行》 B 《月夜》 C 《春江花月夜》 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 A 陆游 B 唐琬 C 白居易 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 A 赠别诗 B 七言古诗 C 山水诗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A 夸张 B 对比 C 借代 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

A 李白 B 曹操 C 杜甫 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 A 《听听那冷雨》 B 《雅舍》 C 《神女峰》 16、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 自( A ) A 《短歌行》 B 《邯郸记》 C 《还魂记》 17、 “何以解 忧, 唯有杜康”是出自( C ) A 《蜀道难》 B 《逍遥游》 C 《短歌行》 18、 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论语》的有( ABC ) A 举一反三 B 当仁不让 C 君子成人之美 19、 《诗经》中 的 “风”是( C ) A 人风 B 家风 C 国风 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 B ) A 《大雅》 B 《小雅》 C 《国风》 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 A )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当仁不让 C 君子成人之美 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 萧萧哀风逝,淡淡 寒波生 23、《逍遥游》的艺术特色是( ABC ) A 夸张 B 比喻 C 对比 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C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 B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白云一片去悠悠 C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A 崔莺莺 B 张珙 C 红娘 12、《铸剑》属于( C ) A 散文 B 神话 C 小说 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 A 《道士塔》 B 《蛇》 C 《乡 愁》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 是( B

大学语文(第三版)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采薇》课后练习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 处? 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士兵因久在前线而思念家乡的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采摘不同季节 的薇这一活动烘托出来的;由于采薇时间的持久性和连续性,让人感到士兵无时无刻不被思 念家乡的痛苦折磨着,从而使全诗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强化。 2、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 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试结合《采薇》这首 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采薇》中表现了士兵对敌人入侵使自己不能安居乐业强烈不满,体现了大敌当前、国家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个人与国家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仔细体会学 习。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都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随时随地接受 国家的召唤。当兵服役,保家卫国,这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 为此感到神圣和骄傲。 另一方面,战争又是残酷的,参加战争的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 生命代价,这一点在《采薇》中也有深刻的反映。这一点既让我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本质有 清醒的认识,更激励我们努力争取和珍惜和平的好时光。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分析这 四句诗的抒情特点。 1、原因主要有:①用生动的形象写出了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②把多种修辞手法成功 熔在一起:⑴对仗工整;⑵叠字(依依、霏霏)形象生动;⑶借代(用杨柳依依代指春天, 雨雪霏霏代指冬天)准确而形象⑷对比(阳春与寒冬)鲜明。③文字雅俗共赏。 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 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涵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 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 大的空间。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 哀乐。”也就是说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 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王夫之认为走 在回乡路上的士卒心里是“乐”的,这种理解未必正确。这位士卒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心里 非常痛苦,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是百感交集。 他希望马上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而同时又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因为自己离开家已经很久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对比给他 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感情。 2、这四句诗通过融情入景和对比的方法,把感情表达得更深刻、形象、含蓄。其中2、4两句分写乐和哀,分别拟喻国家的和平安宁与破败纷乱,两相对比,足见主人公前后感情心 理变化之大,以及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灾难;1、3两句,前句当哀不哀,强化了战士的参战心 情和决心,后句当乐不乐,强化了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摧残。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读mò,同“暮”,一年将尽的意思。 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谁。 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读yù,下,降落,用作动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又……又……。 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很、甚。 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无,没有。 《山鬼》思考练习题 1、屈原为什么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谈谈你对屈原的认识和了解。 屈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志士和诗人,他崇高无私的爱国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 尊敬,每年五月端午这一天,许多国家和民族包棕子、划龙船,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作为一位卓有才华的政治家和诗人,无论国家怎样对待他,无论自己的处境多么艰难,他都 一心一意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决不向黑暗邪恶低头妥协,宁死不肯离开自己的祖国,并用诗 歌将自己的心声记录下来,让千秋万代的人们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屈原为什么受到 全世界人民尊敬的原因。 2、山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分析诗中山鬼感情变化的轨迹? 诗中的山鬼是一个美丽痴情的女子形象,她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愿望,精心打扮准备,在 凄风苦雨中痴痴等待自己的爱人,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喜悦和痛苦。作者屈原通过塑造这一形 象,表现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忠贞态度,也寄托着自己虽遭流放而心中依然苦苦 思念关心楚国、楚王的高尚爱国热情。 诗中第一节,山鬼在赴约途中的感情是喜悦、兴奋的;第二节,随着等待时间的不断延 迟,天空黑暗下来,天上刮起了风、下起了雨,这时山鬼的心情也变得暗淡下来,发出了岁 月不饶人的感慨;第三节,山鬼一方面对自己的纯洁和忠贞行为感到自豪,对对方迟迟不至 的行为自我宽解,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不断迁移,她渐渐开始对自己的宽解产生了怀疑, 这种怀疑伴随着雷电和暴风雨的加强逐渐加深,最终使她陷入了因爱人迟迟不来而带来的极 度孤独和忧愁中。诗人通过山鬼从兴奋到忧愁这一心理过程的变化,真实反映了爱情给人带 来的缠绵、痛苦和折磨。 3、将这首诗与《诗经·采薇》对照,结合过去学过的其他作品,说说屈原的诗歌和《诗 经》有什么不同。 主要表现在:《诗经》侧重于写实,重章叠句突出,语言朴素,民歌色彩很强,句式是以 四言为主;而屈原的诗歌则侧重于表现理想,抒情性更强,语言富有变化和文采,句式则是 每句七个字,且每句都有一个语气词“兮”字等。 4、、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被:同“披”。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 1. 词牌《念奴娇》又叫: [ ] A.蝶恋花 B.百字令 C.端正好 D.相见欢 2. 《子虚赋》是谁的作品? [ ] A. 司马相如 B.班固 C.张衡 D.赵壹 3.《报任安书》的作者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司马迁 D.宗臣 4.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 A.《七发》 B.《归田赋》 C.《三都赋》 D.《长门赋》 5.“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 固。”这句话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互文 D.对偶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于 [ ] A.《饮酒》 B.《短歌行》 C.《行路难》 D.《从军行》 7.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 A.柳宗元 B.王安石 C.李商隐 D.欧阳修 8.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 A.欧阳修 B.韩愈 C.王维 D.苏轼 9. 元稹、白居易掀起的诗歌革新运动是: [ ] A.古文运动 B.声律改革 C.新乐府运动 D.律诗运动 10.“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 [ ] A.欧阳修 B.王羲之 C.韩愈 D.王安石 11.杜牧哪篇作品是最早的文赋? [ ] A.《鵩鸟赋》 B.《滕王阁序》 C.《阿房宫赋》 D.《上林赋》 12.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 [ ] A.山水 B.田园 C.隐逸 D.边塞 13.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 ] A.山水 B.边塞 C.婉约 D.豪放 14.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 A.《漱玉词》 B.《稼轩词》 C.《南唐二主词》 D.《清真词》 15.李白应当属于: [ ]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16.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 ] A.郭沫若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7.《蜀相》是一首 [ ] A.七律 B.七绝 C.新乐府诗 D.古体诗 18.杜甫的《登高》是一首:[ ] A.五绝 B.五律 C.七绝 D.七律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拟、借代 B.比喻、借代 C.比喻、夸张 D.比拟、夸张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是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差别的爱,而这个爱体现为孝、弟(悌)、忠、信的道德礼教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秩序上,这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因此历代统治阶级都利用它来维护自己的统治。2.(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最重要的儒学大师,认为“民为贵,君为轻”,提倡“法先王”、“行仁政”,主张“性善”论,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3.“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出自(《礼记?大学》)。4.“四书五经”的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5.先秦时期,我国散文可分为(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类。 6.“暮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出自《论语·先进》,冠者指(成年男性,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长大成人。)。7.《兰亭集序》的作者为(东晋)朝的(王羲之),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出身于掌权的大世族,因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世称( 王右军 )。 8.全面论述文学及文章学的道理,极大成又颇有独到创见,被后人誉为“体大思精”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10.“老庄”指的是(道)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11.文学史上并称“风骚”的是《诗经》、(楚辞)。 12.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楚辞形式创作了《九章》、《九歌》,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13.《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是(张岱)的小品文集。 14.代表两汉时期散文最高成就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班固撰写的《汉书》是一部( 断代 )史书。 15.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的是唐代的(李白)、(杜甫)。16.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被称为婉约之宗的是(李清照)。 17.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大学语文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诗歌属于乐府旧题的有(A ) A《短歌行》 B 《饮酒》C《蛇》 3、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 A 韩愈 B 柳宗元 C 白居易 4、“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中的“甘”“美”“乐”属(B ) A 使动词 B 意动词 C 名词 5、“功施到今”中“施”读作( A ) A yì B sī C shī 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A )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7、下列诗篇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有( C ) A 《短歌行》 B 《月夜》 C 《春江花月夜》 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C ) A 陆游 B 唐琬 C 白居易 9、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是一首( A ) A 赠别诗 B 七言古诗 C 山水诗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有(ABC ) A 夸张 B 对比C借代 11、不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戏的主角是( C ) A 崔莺莺 B 张珙 C 红娘 12、《铸剑》属于(C ) A 散文 B 神话 C 小说 13、下列作品属于余秋雨的有( A ) A 《道士塔》 B 《蛇》 C 《乡愁》 1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B ) A 李白B曹操 C 杜甫 15、下列作品属于梁实秋的有( B ) A 《听听那冷雨》 B 《雅舍》C《神女峰》 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出自( A )

A 《短歌行》 B 《邯郸记》 C 《还魂记》 1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出自(C ) A 《蜀道难》B《逍遥游》C《短歌行》 19、《诗经》中的“风”是(C ) A 人风B家风 C 国风 20、《采薇》是选自《诗经》的(B ) A 《大雅》 B 《小雅》 C 《国风》 21、下列至理名言出自《老子》的有(A ) A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 当仁不让 C 君子成人之美 22、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 ) 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24、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C ) A 韩愈B柳宗元 C 白居易 25、下列诗句属于《春江花月夜》的有(B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B白云一片去悠悠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26、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 ) A柳永B苏轼C李清照 28、下列诗(词)句属于李清照的有(A ) A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闺中只独看C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29、“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A ) A 陆游B唐婉C白居易 30、“皆以客之功”中的“之”应解为(B ) A 助词“的” B 动词“到” C 代词“这” 31、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 ) A曰.归曰.归 B 三十而.立 C 之.二虫又何知 32、下列诗句属于李白的有( B ) A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大学语文练习题

读书:课文《大学之道》精读、课文《学问与趣味》泛读; 亲情:课文《母亲》精读、课文《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泛读; 爱情:课文《小城三月》精读、课文《摩诃摩耶》泛读; 乡情:课文《我梦见重又归去》精读、课文《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泛读;人生:课文《封锁》精读、课文《鉴真和尚》泛读; 人格:课文《伯夷列传》精读、课文《马铁奥·法尔哥尼》等泛读; 爱物:课文《蚊对》精读、课文《借马》泛读; 人性:课文《老妇还乡》精读、课文《复仇》泛读; 登临:课文《忆黄山》精读、课文《孟加拉风光》泛读; 怀古:课文《西塞山怀古》精读、课文《吊古战场文》泛读; 状物:课文《江天暮雪》精读、课文《野蜂》泛读; 人情:课文《饥饿艺术家》精读、课文《苦恼》泛读; 情趣:课文《爱从何处寻》精读、课文《寂寞》泛读; 思考:课文《再论信心与反省》精读、课文《徒然草》泛读;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C) A. 提高写作水平 B.深化中学语文 C.增强人文修养 D.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史 2. 大学语文课文篇目应该是(A) A.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 B. 中国现代作品 C. 唐诗宋词 D. 中国古代作品 3.“迎上门来堆一脸感激”,指的是(A) A. 谢天谢地,儿子你终于回来了 B. 庆祝儿子大学毕业 C. 庆幸八年抗战的胜利 D. 庆幸我还活着 4. 袁可嘉的《母亲》是一首(D) A. 自由诗 B. 古体诗 C. 象征诗 D. 新格律诗

5、下列不属于萧红作品的是(B) A.《生死场》 B《八月的乡村》 C《呼兰河传》 D《小城三月》 6、《小城三月》是属于萧红作品中的哪一种?(D) A、处女作 B、成名作 C、代表作 D、最后一部作品 7、深受鲁迅思想的影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现代女作家是(B) A 冰心 B萧红 C丁玲 D张爱玲 8、泰戈尔的小说《摩诃摩耶》的主人公的悲剧是源于以下哪个宗教的习俗?(C) A、佛教 B、基督教 C、婆罗门教 D、伊斯兰教 9、摩诃摩耶最终离开罗耆波的原因是(B) A、她的容貌被毁 B、罗耆波违背了诺言 C、罗耆波不再爱她 D、她不再爱罗耆波 10.(B)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A. 英国 B.德国 C. 法国 D.意大利 11. 艾兴多尔夫是19世纪后期(A)的杰出代表

大学语文练习题

大学语文练习题 一 一、选择题 1.《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A.山水诗B.送别诗 C.悼亡诗D.爱情诗 2.《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正面刻画B.侧面烘托 C.对比反衬D.类比彰显 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A.王昌龄B.岑参 C.孟浩然D.高适 4.《氓》的女主人公是一位() A.弃妇B.思妇 C.寡妇D.少女 5.《论语》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 A.长于论辩、说服力强B.善用比喻、论证严密 C.文字简炼、内涵深刻D.笔力雄健、气势充沛 6.“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 A.《项羽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 C.《前赤壁赋》D.《张中丞传后叙》 7.下列《陌上桑》诗句中,采用正面描写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是( ) A.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B.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C.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D.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8.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A.沉郁顿挫B.飘逸奔放 C.清新淡雅D.通俗易懂 9.《始得西山宴游记》的主旨是() A.记叙得西山前游览的无聊 B.抒写“始得”西山的兴奋 C.歌颂西山的高大特立 D.寄托作者被贬后仍特立不阿的品格 10.《上邪》是一首() A.弃妇诗 B.怀人诗 C.爱情诗 D.送别诗 11.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A.渴望贤才汇集,建立功业 B.喟叹功业难成,借酒浇愁C.感慨亲朋离散,孤苦无依D.感叹人生苦短,忧从中来12.下列作品是“朦胧诗人”创作的有() A.《致橡树》 B.《再别康桥》 C.《白玉苦瓜》 D.《天狗》13.《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A.张华B.刘义庆 C.谢灵运 D.干宝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3)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练习题及答案(3) 1.《容忍与自由》中“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来证明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观点属于()。 A.类比法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中华考试网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002)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 一、单选题: 1.(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借代 D.拟人 2.(A)戏剧《日出》的作者是 A.曹禺 B.沈从文 C.茅盾 D.钱钟书 3.(A)《单刀会》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白朴 C.王实甫 D.汤显祖 4.(C)“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谁的散文 A.欧阳修 B.王羲之 C.韩愈 D.王安石 5.(A)下列样式不属于记叙文的是 A.科学小品 B.通讯 C.日记 D.回忆录 6.(C)《报任安书》的作者是 A.欧阳修 B.苏轼 C.司马迁 D.宗臣 7.(C)哲学家和作家培根的国籍是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8.(C)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 A.《氓》 B.《杜陵叟》 C.《陌上桑》 D.《短歌行》 9.(B)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 A.杨维桢 B.元好问 C.关汉卿 D.蔡松年 10.(D)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的划分依据是 A.议论的篇幅 B.议论的方式 C.应用的场合 D.论文的作者 11.(D)下面不属于议论文的是 A.韩愈《进学解》 B.韩愈《师说》 C.贾谊《过秦论》 D.王羲之《兰亭集序》 12.(C)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 A.鲁迅 B.契诃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 13.(C)从戏剧的容量来看,曹禺的《日出》属于 A.独幕剧 B.重幕剧 C.多幕剧 D.话剧

14.(D)“忽哪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A.《关山月》 B.《从军行》 C.《短歌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D)“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姜氏有多么讨厌! B.姜氏她厌恶什么? C.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 D.姜氏有什么满足的! 16.(D)杜甫的《月夜》是一首 A.五绝 B.五律 C.七绝 D.七律 17.(D)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派是 A.山水 B.田园 C.隐逸 D.边塞 18.(D)下列不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作品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易经》 19.(A)《雨巷》的作者是 A.戴望舒 B.徐志摩 C.余光中 D.艾青 20.(D)下列不是莫泊桑作品的一项是 A.《项链》 B.《羊脂球》 B.《我的叔叔于勒》 D.《装在套子里的人》 21.(D)李煜是哪个国度的词人 A.北汉 B.前蜀 C.西蜀 D.南唐 22.(B)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A.欧阳修 B.韩愈 C.孟郊 D.苏轼 23.(A)宋代最杰出的女性词人是 A.李清照 B.朱淑真 C.魏夫人 D.严蕊 24.(D)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A.《关山月》 B.《短歌行》 C.《陌上桑》 D.《杜陵叟》 25.(B)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A.《漱玉词》 B.《稼轩词》 C.《南唐二主词》 D.《清真词》 26.(A)枚乘的哪部作品标志着骚体赋向汉大赋转化 A.《七发》 B.《归田赋》 C.《三都赋》 D.《长门赋》 27.(C)在文学史上被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郭沫若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自考《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3)

自考《大学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3) 1.《先妣事略》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A.归有光《先妣事略》 B.侯方域《马伶传》 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 4.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 A.装假醉,唱无腔曲 B.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5.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 A.夸张手法抒情 B.比喻手法抒情 C.象征手法抒情 D.借代手法抒情 6.散文诗《秋夜》中,天空象征着( )。 A.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 B.具有坚韧战斗精神的斗士 C.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 D.黑暗暴虐势力 7.散文诗《秋夜》中,象征“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的是( )。 A.枣树 B.天空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 8.在《香市》一文中,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因“破除迷信”,香市地盘被侵占 B.打拳头卖膏药,武术表演不精彩 C.商人不太热心,市场商品不丰富 D.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 9.《香市》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指的是( )。

A.从江湖班变为“南洋武术班” B.从“南洋武术班”变为江湖班 C.从小商人变为农民 D.从农民变为小商人 10.在《香市》中,往昔香市的主角是( )。 A.农民 B.官吏 C.工人 D.小商人 1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文中出现的“灯光”共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12.《纪念傅雷》中,因为作者认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而引起了傅雷的( )。 A.第一怒 B.第二怒 C.第三怒 D.第四怒 13.根据《纪念傅雷》这篇文章,下面有关傅雷“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