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工程材料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A

同济大学工程材料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A
同济大学工程材料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A

不要挂科哦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材料12-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20题) 1.宜选用铝酸盐水泥作胶凝材料的工程为________。 A. 大体积砼工程 B. 耐热砼工程 C. 耐碱砼工程 D. 高强度砼工程 2.钢材经过冷加工和时效后,钢材的______。 A. 强度增大,韧性增大 B. 强度减小,韧性增大 C. 强度增大,韧性减小 D. 强度减小,韧性减小 3.对于高温(300~400℃)车间工程,宜选用______。 A. 普通水泥 B. 火山灰水泥 C. 矿渣水泥 D. 粉煤灰水泥 4.抗冻性较好的材料应具有__________。 A. 孔隙率小、孔径小 B. 孔隙率小、孔径大 C. 孔隙率大、孔径小 D. 孔隙率大、孔径大 5.木材的横纹抗拉强度:______。 A. 强度较大,推荐使用 B. 强度中等,可以使用 C. 强度很小,不许使用 6.高铝水泥不宜在________℃左右硬化。 A. 0 B. 10 C. 20 D. 30 7.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浇注混凝土的效率,而且会影响混凝土的______。 A. 强度 B. 耐久性 C. 密实度 D. 密实度、强度及耐久性。 8.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品种中,抗裂能力较好的是______。 A. 矿渣硅酸盐水泥 B.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C.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D. 复合硅酸盐水泥 9.将生石灰块进行熟化后,还要陈伏两星期,这是为了________。 A. 消除欠火石灰的危害 B. 让石灰浆完全冷却 C.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 蒸发多余水分 10.含水率对木材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应按木材实测含水率将强度换算成______时的强度值。 A. 纤维饱和点 B. 标准含水率 C. 平衡含水率 D. 完全干燥 11.混凝土配比设计时,合理砂率是依据______来确定的。 A. 坍落度和石子种类 B. 水灰比和石子的种类 C. 坍落度和石子种类和最大粒径 D. 水灰比和石子种类和最大粒径 12.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 A. 水泥用量 B. 用水量 C. 水灰比 D. 砂率 13.钢材的断后伸长率大,表示其______。 A. 塑性好 B. 韧性好 C. 强度低 D. 硬度低 14.普通碳素结构钢按机械性能划分钢号,随钢号的增大,表示钢材的________。 A. 强度增高,伸长率增大; B. 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C. 强度增高,伸长率降低; D. 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大。 15.木林的含水率在________%以下,木材中真菌的生命活动就受到抑制。 A. 10 B. 20 C. 30 D. 40 16.软化点较高的沥青,则其_______较好。 A. 大气稳定性 B. 温度稳定性 C. 粘稠性 D. 塑性 17.一批普通硅酸盐水泥安定性不良,则该水泥________。 A. 不得使用 B. 不得用于结构工程,但可用于基础工程 C. 可用于工程,但必须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18.建筑塑料主要性能决定于________。 A. 填充料 B. 合成树脂 C. 固化剂 D. 增塑剂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 教学大纲 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是土木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知识是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的基础,因而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品种规格、适用范围、检验方法及贮运知识,并了解有关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基本生产工艺,从而使学生能在今后正确、科学、合理地选材用材,并为后续课(如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提供基础知识。 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了解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发展概况,建材与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质量的关系;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和标准化。 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深入理解材料组成结构对基本性质的影响,掌握有关性能的测试方法。 第章:建筑钢材 了解钢的组织结构、分类、冶炼过程对质量的影响。深入理解钢材的机械性能及影响因素、各类钢材的牌号含义及选择,了解钢材热处理、冷加工强化、时效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意义及基本原理,了解钢材腐蚀的原因及防治。 第章:无机胶凝材料 掌握胶凝材料的分类及几种主要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技术性质、水化、硬化的基本原理、 应用范围及应用中注意的事项。 以硅酸盐系列通用水泥为主,了解其生产过程、矿物组成,水化、硬化,掌握水泥的国家标准、技术性质、验收规则及有关性质的检测方法,同时对高铝水泥、白水泥、膨胀水泥等其它水泥的技术性质和应用作一般了解。 第、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 了解混凝土的分类及基本特性,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质量要求及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熟练掌握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影响因素、硬化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强度等级的判定,改善和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方法和措施。深入了解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方法,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配制。 理解建筑砂浆的组成、主要技术性质,掌握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模拟试卷资料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对一题得1分,共15 分) 1、压力为10 bar 的气体通过渐缩喷管流入1 bar 的环境中,现将喷管尾部截去一 段,其流速、流量变化为。 【 】 A.流速减小,流量不变 B.流速不变,流量增加 C.流速不变,流量不变 D.流速减小,流量增大 2、某制冷机在热源T 1= 300K ,及冷源T 2= 250K 之间工作,其制冷量为1000 KJ ,消耗功为250 KJ ,此制冷机是 【 】 A.可逆的 B.不可逆的 C.不可能的 D.可逆或不可逆的 3、系统的总储存能为 【 】 A. U B. U pV + C. 2/2f U mc mgz ++ D. 2 /2f U pV mc mgz +++ 4、熵变计算式2121(/)(/)p g s c In T T R In p p ?=-只适用于 【 】 A.一切工质的可逆过程 B.一切工质的不可逆过程 C.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 D.理想气体的一切过程 5、系统进行一个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后,欲使系统回复到初态,系统需要进行一个【】过程。 【 】 A.可逆绝热压缩 B.不可逆绝热压缩 C.边压缩边吸热 D.边压缩边放热 6、混合气体的通用气体常数,【 】。 【 】 A.与混合气体的成份有关 B.与混合气体的质量有关 C.与混合气体所处状态有关 D.与混合气体的成份、质量及状态均无关系 7、贮有空气的绝热刚性密闭容器中装有电热丝,通电后如取空气为系统,则 【 】 A.Q >0,△U >0,W >0 B.Q=0,△U >0,W >0 C.Q >0,△U >0,W=0 D.Q=0,△U=0,W=0 8、未饱和空气具有下列关系 【 】 A.t >t w >t d B.t >t d >t w . C.t = t d = t w D.t = t w >t d 9、绝热节流过程是【 】过程。 【 】

土木工程材料思考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思考题答案 绪论 1、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在现代建筑业中有何意义? (1)建材在基建总费用中占很大比例(总投资的60%)(2)建筑形式、结构设计、施工方法等受建材品种、质量的制约(3)建材量大面广,涉及资源、能源、环境等各方面,具有综合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土木工程材料可分为哪几类? 按组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按作用: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按使用部位: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等。 3、选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就地取材,选用技术成熟、经济实用的建材(2)遵照有关政策法规,合理使用利废、节能的新材料,淘汰粘土砖等落后传统建材(3)综合考虑材料性能、施工进度、热工及抗震等建筑性能要求、工程投资等因素。总之,要做到:价廉物美、满足使用要求、综合效益好。 4、对于传统土木工程材料与新品种材料的使用应抱什么态度? 传统建材有长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但面临社会的发展、技术进步更新,也暴露出不足和落后,应结合地区特点、工程性质、市场规律进行合理利用和改进。新型建材既存在技术成熟、经济可行方面的问题,也面临人们观念更新、设计与施工、销售配套等问题,因此,既不要盲目照搬,也不要消极保守,应积极而慎重地推广使用。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材料含水后对它们有何影响? (1)定义、测试方法;(2)大小:ρ> ρ’> ρ0 > ρ0’ (3)适用对象:块材,散粒状;(4)影响因素:孔隙率、含水率。 2、试分析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的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及吸声性的影响? 孔隙率越大,表观密度越小、强度越低。开孔能提高材料的吸水性、透水性、吸声性,降低抗冻性。细小的闭孔能提高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和耐久性。细小的开孔能提高材料的吸声性。 3、一块砖,外形尺寸240*115*53mm,从室外取来时重量为2700g,浸水饱和后重量为2850g,绝干时重量为2600g,求此砖的含水率、吸水率、干表观密度。W含=(2700-2600)/2600*100% W吸=(2850-2600)/2600*100%

道路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道路工程 学时与学分:2.5/40 先修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地质》等适应专业: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卓越工程师班)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严作人,陈雨人,姚祖康主编.道路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8 参考书目: 1 徐家钰,程家驹编著.道路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 2 张雨化主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 3 邓学钧编著.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 4 陈洪仁主编.道路交叉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道路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道路工程的有关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有关道路工程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道路工程的有关基本概念、道路的分类分级、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施工与 养护管理等基本内容; 2.初步掌握道路线形设计和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道路工程的初 步设计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1.绪论 道路交通运输系统,*道路的分类与分级,*道路的组成,我国道路建设概况。 2.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

道路车辆类型,*设计车速,*△交通量、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3. 道路规划 道路规划的目的意义和步骤,规划的基本要求、基本形式和主要方法,交通规划的调查与分析,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4. 道路的几何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行车视距,*△道路线形几何设计质量评价, 5. 道路交叉设计 交叉口通行特点,交叉口分类,*平面交叉设计,*立体交叉设计 6. 道路结构设计 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路基横断面形式,路面的结构层次,*一般路基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7. 道路排水设计 地表排水,地下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8. 道路工程施工 *△路基土石方施工,*底基层和基层施工,*沥青面层施工,*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9. 道路交通安全及环保设施 护栏、隔离及防眩设施,*标志和标线,通信与照明,绿化工程与声屏障。 10. 道路设施管理 设施管理系统,*道路使用性能评价,道路使用性能预估。 四、实验要求 无 五、课程学时分配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TongjiUniversity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材[2019]8号 关于印发《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 生奖学金评审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办法》经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望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 评审办法 根据《同济大学研究生奖励管理办法》(同济学[2018]58号)和《同济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细则》(同济学[2018]60号)中关于同济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的若干要求和规定,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审办法。 一、奖励对象 同济大学研究生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奖励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我校在读研究生。除特别说明外,一般为以下各类研究生: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非定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非定向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非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以及非在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 在规定学制内的研究生,因国家和单位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仍具备研究生奖学金参评资格;由于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未在校学习的,在此期间原则上不具备研究生奖学金参评资格。当年毕业的研究生,不再具备申请研究生奖学金资格。超出学制的研究生,除2018级之前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可在原学制后适当延长一年参评外,其他超学制学生原则上不再具备研究生奖学金参评资格。 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注册为博士研究生之前,按照硕士研究生身份申请;注册为博士研究生后,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申请;直博生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参与评定;当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按照博士研究生新生身份参与评定。 二、评奖条件 1、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积极参加校内外科研和各种有益活动。

同济大学道路工程试卷(B)

道路工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道路具有、、、和发展经济的功能。2.按道路在系统中的不同功能,将道路分为高速道路、干线道路、集散道路和地方道路四类。 3.我国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五个等级。 4.道路工程的内容涵盖了道路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和运营等四个方面。 5.城市道路作为行车构造也是由路面、路基、桥涵组成。6.机动车分为:客车、货车、摩托车。非机动车: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蓄力车。 7.五种基本类型的交通运输系统是轨道交通运输系统、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管道交通运输系统、航空交通运输系统、和水路交通运输系统。 8.汽车可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小客车、面包车、公共汽车。后者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组合式货车。 9.车辆的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弯道阻力和惯性阻力。 10.现代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1.道路施工包括路基土石方施工、地基层和基层施工、沥青面层施工与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等。 12.道路交通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

对自然景观破坏和行车震动污染等等。主要是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二、选择题 1.路面通常设计成多层次的结构,由下到上的结构层一般有(B ) A 垫层、路基、基层和面层 B 路基、垫层、基层和面层 C 面层、基层、垫层和路基 D路基、基层、垫层和面层 2.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当铺筑宽度小于行车道路面宽度时,须设置纵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的类型一般为( B )P232 A 设传力杆假缝 B 设拉杆平缝 C 设传力杆胀缝 D 设传力杆平缝 3.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设计标准是(D )P212 A 应力 B 应变 C 表面弯沉D层底应力和表面弯沉 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考虑的最不利荷载位置一般位于( A ) A 板中 B 板的横缝边缘中部 C板的纵缝边缘中部D板角隅 5.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的力学分析模型是( D ) A 弹性半空间地基上的小挠度厚板 B Winkler地基上的小挠度厚板 C 弹性半空间地基上的小挠度薄板 D Winkler地基上的小挠度薄板 6.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设计指标是( A ) A 水泥混凝土板顶面的拉应力 B 路基顶面的竖向压应变 C 水泥混凝土板底面和/或半刚性基层底面的拉应力 D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回弹弯沉 7.路面状况指数(PCI)可用于衡量和评价( B ) A 路面结构的承载状况 B 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 C 路面表面的舒适状况 D 路面表面的抗滑状况 三、名词解释 1.质量-功率比:汽车的总质量除以发动机的功率所得到的质量—功率比 2.设计速度:在道路规划和设计的初期所需决定的用来进行道路几何设计的速度。 3.设计交通量:道路规划设计时依据运输需求预估的交通量

第二版《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 (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搞冻性及导热性是下降、上生还是不变? 答: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各性质变化如下表: (2) 答: (3)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 答:P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 P′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 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4)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 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例如: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5)普通粘土砖进行搞压实验,浸水饱和后的破坏荷载为183KN,干燥状态的破坏荷载为207KN(受压面积为115mmX120mm),问此砖是否宜用于建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 答: (6)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国作用下,其变形性能有何改变? 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8)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 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同济大学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上海科学技术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1.解释下列名词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 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 Pb , Cr ,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 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 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 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晶体中配位数和致密度越大,则晶体中原子排列越紧密. 4.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有什么不同 答:晶向是指晶格中各种原子列的位向,用晶向指数来表示,形式为;晶面是指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晶面指数来表示,形式为. 5.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对金属性能有何影响 答:如果金属中无晶体缺陷时,通过理论计算具有极高的强度,随着晶体中缺陷的增加,金属的强度迅速下降,当缺陷增加到一定值后,金属的强度又随晶体缺陷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无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都会造成晶格崎变,从而使晶体强度增加.同时晶体缺陷的存在还会增加金属的电阻,降低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6.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 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

同济大学工程材料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F和A分别是碳在、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2.液态金属结晶时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 、。 3.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组织。 4.在Fe-Fe3C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5.完全退火主要用于钢,其加热温度为:。 6.1Cr18Ni9Ti是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 7. QT600-03中的“600”的含义是:。 8.T8MnA是钢,其中“A”的含义是。 9.40Cr是钢,其中Cr的主要作用是。 10.调质件应选成分的钢,渗碳件应选成分的钢。 1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 ,。 12.按冷却方式的不同,淬火可分为单介质淬火、、 、等。 13.60钢(Ac1≈727℃,Ac3≈766℃)退火小试样经700 ℃、740 ℃、800 ℃加 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 14.金属的冷加工与热加工是按温度来划分的。 15.制造形状简单、小型、耐磨性要求较高的热固性塑料模具应选用钢, 而制造形状复杂的大、中型精密塑料模具应选用钢。 (请从45、T10、3Cr2Mo、Q235A中选择)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正确√错误Ⅹ,请将答案填入表格) 1.碳钢在室温下的相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2.铁碳合金平衡结晶时,只有成分为 0.77%的共析钢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3.在1100℃,含碳0.4%的钢不能进行锻造,含碳4.0%的铸铁能进行锻造。 4.细晶强化能同时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 5.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也随着增加。6.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7.淬火临界冷却速度是钢抑制非马氏体转变的最小冷却速度。 8.可锻铸铁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9.高速钢铸造后需要反复锻造是因为硬度高不易成形。 10.同一钢种,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水冷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 性好。 三.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 1.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 a. 强度 b. 硬度 c. 塑性 2.晶体中的位错是一种: a. 点缺陷 b. 线缺陷 c. 面缺陷 3.实际金属结晶时,形核和晶体长大的方式主要是: a. 平面长大 b. 树枝状长大 c. 两者都不对 4.在铁碳合金平衡组织中,塑性最好的是: a. F b. A c. P 5.加工硬化使金属: a. 强度降低、塑性升高 b. 强度增大、塑性升高 c. 强度增大、塑性降低 6.下列钢淬透性高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T8>45>20CrMnTi>20 b.20CrMnTi>20>45>T8 c. 20CrMnTi>T8>45>20 7.钢在淬火后获得M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第 1 页(共3 页)

同济大学道路勘测设计作业

第一章 绪论 习题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指标,为什么 2、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 h km /。 3、城市道路是如何分类的,与公路的分类分级有何不同 4、设计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 习题 1、 汽车的行驶阻力有那些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2、 什么叫汽车的动力因数,它反映了汽车的什么性能 3、已知某条道路的滚动阻力系数为,如果东风EQ140型载重车装载90%时,挂1V 档以30h km /的速度等速行驶,试求(1)H =0,(2)H =1500m 海拔高度上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4、己知λ=,f =1%,若东风EQ-140型载重车以80h km /的速度开始在3%的坡道上爬坡,当该坡道长为600m 时,求到达坡顶的车速。 5、假定某弯道的最大横向力系数为,则 (1)当R =500m , h i =5%时,允许最大车速为多少 (2)当V =80km/h ,h i =-2%(反超高)时,平曲线半径至少应为多大 6、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h km /的速度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第三章 道路平面线形 习题 1、试用级数展开法推导带有缓和曲线的道路平曲线其切移值q 与内移值p 的数学表达式。 2、已知平原区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 右α=15°28′30″,半径R =600m ,JD =K2+。 要求:(1)选择合理的缓和曲线长度 s L (2)计算曲线主点里程桩号; (3)计算曲线上每隔25m 整桩号的切线支距值。 3、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已知1JD 、2JD 、3JD 的坐标分别为(,),,,,,并设2JD 的 R =150m ,s L =40m ,求2JD 的曲线要素及主要点里程。 4、 计算上题所给平曲线的ZH 、HY 、YH 、HZ 四个主要点的坐标。 5、已知平原区某一级公路有一弯道,偏角 右α=16°36′42″,半径R =1000m ,JD =K4+870。 要求:(1)选择合理的缓和曲线长度s L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试卷a及答案

****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土木工程材料》(A)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60213001) 试卷审核人:考试时间: 2012年12月24日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分) 1.材料的耐水性的指标是(D) A.吸水性 B.含水率 C.抗渗系数 D.软化系数 2.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掺入过多的(C) A. Ca(OH) 2 B. 3CaO·Al 2 O 3 ·6H 2 O C. CaS O 4 ·2H 2 O D. Mg(OH) 2 2.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较差,应( A) A.增加砂率 B.减少砂率 C.增加水泥 D.增加用水量 4.砂浆的保水性的指标是(B) A.坍落度 B.分层度 C.沉入度 D.工作度 5.普通碳素钢随牌号提高,钢材( C)

A.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B.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C.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 D.强度降低,伸长率提高 6.引起钢材产生热脆性的元素是(A) A.硫 B.磷 C.碳 D.硅 7.在碳素钢中掺入少量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是(C) A.改善塑性、韧性 B.提高强度、硬度 C.改善性能、提高强度 D.延长使用寿命 8.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于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的调整方法为(C) A.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泥浆量 B.减少用水量 C.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D.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大越好,故不需调整 9.普通砼轴心抗压强度fcp和立方体抗压强度fcc之间的关系为(C) A.fcp=fcc B.fcp>fcc C.fcp

2018年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试题

2018年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试试题 专业课笔试 (必选题6题,共70分;选做题7选3,共30分) 必选题: 1. 什么是材料,什么是材料的性质,材料的四要素是什么及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10分) 2. 叙述三种可以分析材料结构,组成的表征手段及他们各自的测试原理。(10分) 3. 一名材料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研技能包括哪些,试举例说明。(10分) 4. 任选一种具有某种性能的材料(磁性,导电性等),分析它为什么具有该性能,并描述制备该材料的几种方法及他们的各自特点。(10分) 5. 以任意一种材料(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晶体等)为例,说明其强度的影响因素(15分) 6. 请从化学键,结构,化学组分三方面分析各自对材料强度的影响。(15分) 选做题: 1. 高分子分子量对其玻璃转化温度T g的影响,解释原因,为何测试条件变化T g会变化? 2. 晶体的缺陷有哪几种,它们对其性能有何影响。

3.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原理,N型P型半导体的区别。 4. 成核及核生长的过程及原理。 5. 顺丁烯橡胶的组成与特点及其应用。 6. 说明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过程和特点? 7. 专业英语:文章翻译-关于铁电材料的研究状况。 铁电材料的优秀电学性能孕育了它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电子元件有着集成度高、能耗小、响应速度快等众多优点。而且目前研究者将铁电材料同其它技术相结合,使新诞生的集成铁电材料性能更为优秀。目前详细描述了几种铁电材料的性能特点与研究进展,包括压电材料及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储能用铁电介质材料,有机铁电薄膜材料,具备2种以上初级铁性体特征的多铁材料,铁电阻变材料等。

同济土木工程材料课件第五章 铝酸盐水泥

第五章铝酸盐水泥

第一节高铝水泥(矾土水泥) ?定义 以石灰岩和矾土为主要原料,配制成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全部或部分熔融所得以铝酸钙为主要矿物的熟料,经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高铝水泥,代号CA。 ?主要矿物 ?铝酸一钙(CaO·Al2O3简写CA) ?二铝酸一钙(CaO·2Al2O3简写CA2)

第一节高铝水泥(矾土水泥) ?生产方法 ?熔融法:电炉、高炉、化铁炉 1300-1400℃熔融水泥和生铁(分层) 不需磨细和预先混合,可用低品位原料 热耗高,熟料硬,难磨 ?烧结法:回转窑或立窑 烧成温度范围窄不易控制 易过烧或生烧 需磨细和预先混合,需用高品位原料 能耗低,熟料易磨 ?冷却:慢冷 ?熟料磨:不掺石膏 ?细度:80μm 筛余小于10%

第一节高铝水泥(矾土水泥) ?主要矿物组成 ?铝酸一钙(CA): 凝结正常,硬化迅速,为铝酸盐水 泥强度的主要来源;含量高,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 增进少(主要矿物) ?二铝酸一钙(CA2): 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较低,后 期强度高;含量高影响快硬性能,但可提高耐热性 ?C12A7: 水化极快、凝结迅速而强度不高;含量高, 出现快凝、强度降低、耐热性下降 ?C2AS (铝方柱石): 水化慢,水硬性差,胶凝性极差 ?CA6(六铝酸一钙): 没有水硬性,但耐热性好 ?少量的C2S、CF、C2F、MgO·Al2O3(镁尖晶石)、 2CaO·MgO·2SiO2(镁方柱石)、CaO·TiO2(钙钛矿)

第一节高铝水泥(矾土水泥) ?主要化学成分 Al2O3CaO SiO2Fe2O3TiO2MgO其他 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Al2O336%-55% 含量低C12A7;高CA2CA6 ?CaO32%-42% 含量高C12A7;低CA2 ?SiO2<9% 4%-5% 均匀烧结;多则C2AS增加 ?Fe2O3<3.0% CF C2F 胶凝性弱 ?TiO2<3.0% CaO·TiO2惰性矿物控制4%以下 ?MgO<2.0% MgO·Al2O3惰性矿物控制2%以下 ?其他碱降低熔融温度,超过0.5%快凝强度下降 P2O5大于1%强度下降

同济大学工程材料大题总结

1.拟用T12钢制作锉刀,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柄部热处理 锻造后,晶粒破碎,硬度强度增大。第一次热处理应该为退火。目的:降低材料的硬度,使组织均匀,利于机械加工,此时的组织为铁素体加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HRC不会超过30。 第二次热处理后,对于锉刀,其硬度应该大于50HRC,同时保证材料的耐磨性。此时组织为马氏体和少量的奥氏体。 2. 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的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1.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2.ZG35的铸造齿轮 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 4.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锻坯 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答: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度,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2)zg35的铸造齿轮答:完全退火。经铸造后的齿轮存在晶粒粗大并不均匀现象,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答:完全退火。由于锻造过热后组织晶粒剧烈粗化并分布不均匀,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珠光体。 4)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答:球化退火。由于t12钢坯里的渗碳体呈片状,因此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粒状珠光体和球状渗碳体。 3.为什么 4Cr13属于过共析钢,Cr12MoV属于莱氏体钢 4Cr13虽然含碳量接近0.4%,但由于合金元素铬使Fe-Fe3C相图的共析点S左移,使得共析点由0.77%变为0.2%左右,故应为过共析钢。 Cr12MoV的含碳量为1.4-1.7%,但由于合金元素Cr使得Fe-Fe3C相图中的SE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向左上移动,使得E点由1.7%C移动到0.9%C左右,因此应为莱氏体钢。 4.试比较工具钢T9和9SiCr不同 1)为什么9SiCr钢热处理加热温度比T9高? 2)直径为30-40mm的9SiC r钢在油中能淬透,相同尺寸的T9钢能否淬透,为什么?3)T9钢制造的刀具,其刃部受热到200-250°度时硬度和耐磨性下降,9SiCr制造的刀具其刃部受热至230-250°度时硬度仍不低于60HRC,耐磨性良好,还可正常工作,为什么?答:1)9SiCr 中合金元素比T9多,加热奥氏体化时要粗使合金元素熔入奥氏体中,并且还能成分均匀,需要更高的温度

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必要性及设计指引

!Ur ban T r ans por tofC hi na N ov.2004Vol .2N o.4 交通规划与研究TransportPlanningandResearch 张晓斌 【文章编号】16725328(2004)04003803!!!!!!!!!!!!!!!!!!!!!!!【中图分类号】U491.1+2!!!!!!!!!!!!!!!!!!!!!!【文献标识码】A 【摘要】城市交通规划可分为多个层次,其中真正直接指导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只有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及其后续的交通设计,但目前大多数城市都未做此类规划。结合宁波的实际经验,通过比较分析,简述了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现行的交通规划编制、管理体系,并对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和程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道路工程专项规划;交通规划;编制体 系;设计指引 ZHANGXiaobin (NingboUrbanPlanning&DesignInstitute,Ningbo315010,China) Theurbantransportplanningsystemcanbe dividedintoseverallevels.Onlythespecialplanningforroadprojectcanbeusedtoguidetheconstructionofroadand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directly.Butmanycitieshaven'tdonesuchplanning.BasedontheexperienceinNingboofChina,thispaperdiscussesthenecessityofplanningandhowtoplanandimprovetheurbantransportplanning system. specialplanningforroadproject; urban transportplanningsystem;designgui dance 1.1交通规划编制现状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很多城市都已经或正 在进行各类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但更多的是偏重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及交通专项规划,离实际指导规 划的管理和实施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管理体系及编制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系统,缺乏滚动机制。大多数城市不做道路工程规划及相应的市政管线规划,而只做交通战略、综合交通、公共交通、停车场、加油加气站、交通整治等规划。 1.2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必要性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而道 路红线正是保证合理配置的最有效手段。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道路网络,其他用地规划也基本确定了道路红线。道路工程规划就是从交通的角度出发, 对原有的道路红线进行优化和最终定位,对道路交通进行设计,从而直接指导工程的实施,方便规划的管理控制。道路工程专项规划是道路施工图的前一道工序,没有这个环节,道路在实施使用时就易出现功能不全的问题,例如,路口、路段通行能力不匹配,公交停靠站无法做成港湾式或无处布置,横断面布设不合理等。 广州等城市在工程施工图或初设完成后做交通优化设计,有的城市在施工图评审时再对交通组织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做法目的是一致的,但由于红线已确定,施工图也基本完成,再进行大的调整难度很大,类似工序颠倒,未能达到最佳效果。宁波市目前的作法是:!道路项目确定后,由甲方即投资方先委托市规划院编制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包括市政管线);"规划局组织建委、交警、城管、市政和各管线单位进行会审; #规划院根据会审纪要修 改后出正式成果;$ 甲方依据规划委托施工图设计,到规划局办理一书两证等;%竣工后建委组织规划、交警等多单位验收。 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体现,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道路工程专项规划正是规划管理的控制点,所有规划管理控制基本 "##$ #% #& 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必要性及设计指引 38

同济大学路基路面工程重点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路基临界高度:不利季节路基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干燥、中温、潮湿)上部土层(路床顶面以下80cm)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2.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刚性路面设计中,在设计车道上,50cm宽度范围内所受到的轮迹作用次数与通过该车道横断面的轮迹总作用次数之比。 3.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4.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 5.疲劳破坏:结构在低于极限强度的荷载应力作用下,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出现的破坏的现象。 6.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7. 最佳含水量:路基碾压是或室内击实实验中,对应于某一压实功,土体获得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8. 唧泥:水泥混凝土板接缝,裂缝处,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和水的作用下,抗冲刷能力差的细集料被挤出来的现象。 9. 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荷载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10. CBR加州承载比: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用对应某一贯入度的土基单位压力P与相应贯入度的标准压力的比值表示CBR值。 11.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12. 平均稠度:不利季节实测路床80cm深度以内的平均含水量及路床的液塑限,将土的液限含水量减去平均含水量后除以液塑限含水量之差(塑性指数)。 13. 二灰稳定土:由石灰粉煤灰结合料稳定的粗粒土或细粒土,且强度随龄期的延长而增长的无机稳定材料。 14. 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荷载应力与应变比值。 15. 错台:水泥混凝土板接缝处,两块板端部出现的竖向相对位移,并影响其行车舒适性。 16. 半刚性材料:由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结合而成的水硬性或碎石(砾石)的材料。 17. 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2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在1/10~1/5时,该深度2a范围内的路基范围为路基工作区。 18. 临界荷位:刚性路面进行应力计算时,选取使面板内产生最大应力或最大疲劳破坏的一个荷载位置。现行设计规范采用混凝土板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19. 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 20 .车辙:路面结构及土基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中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计的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永久变形。 21. 翘曲应力:由于板的自重和地基反力和相邻板的钳制作用,使部分翘曲变形受阻,从而使板内产生翘曲应力。 22. 压实度:现场干密度与室内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3. 半刚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砾)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和铺筑在它上面的沥青面层统称为半刚性路面。 24. 二灰稳定砂砾以石灰粉煤灰作为结合料以砾石和砂砾作为骨料的无机混合材料称为二灰稳定砂砾。 25、计算弯沉:它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的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实际值是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依据。 26. 深路堑:通常将大于20m的路堑视为深路堑。 27. 反射裂缝:由于半刚性基层产生的裂缝或者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罩面的水泥板裂缝向上发展,致使沥青面层开裂,形成的裂缝称为反射裂缝。 28、累计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的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再根据确定的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r和设计年限算得累计当量轴次。 29、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30、平均稠度:不利季节实测路床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含水量及路床土的液、塑限,将土的液限含水量减去平均含水量后除以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