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查体

胸部查体
胸部查体

胸部查体

1.胸部视诊(提示:视诊内容和方法及胸部体表标志)(20分)

(1)由考生口述并能在被检查者身体上指出主要胸部体表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5分);

胸骨角(0.5分)、锁骨上窝(0.5分)、锁骨下窝(0.5分)、胸骨上窝(0.5分)、腋窝(0.5分)、锁骨中线(0.5分)、腋前线(0.5分)、腋中线(0.5分)、腋后线(0.5分)、肩胛下角线(0.5分)、肋间隙、肋脊角、剑突

(2)胸廓视诊(4分)

能口述提到正常胸(0.5分)、桶状胸(0.5分)、扁平胸(0.5分)、鸡胸(0.5分)、肋间隙增宽(0.5分)、肋间隙窄(0.5分)、乳房是否对称(0.5分)、脊柱形态(0.5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7分)。

考生能口述:

①呼吸频率:呼吸过速(1分)、呼吸过缓(1分)、呼吸深度变化(1分);

②呼吸节律:潮式呼吸(1分)、间停呼吸(1分)、抑制呼吸(1分)、叹息样呼吸(1分)。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4分)

①扁平胸、桶状胸、鸡胸各见于什么病变?(2分)

答:扁平胸见于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桶状胸见于肺气肿、慢阻肺

②正常呼吸频率是多少?呼吸频率增快考虑什么问题?(2分)

答:12-20次/分;呼吸频率增快见于运动时、缺氧下、心衰。

③什么是陈-施(Cheyne-Stokes)呼吸?见于什么情况?(2分)

答:又称潮式呼吸,见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如脑出血、脑炎、脑肿瘤

2.胸(肺)部触诊(内容和方法)(18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5分);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和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6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3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3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5分)。

①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3分)

②考生能口述: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胸膜摩擦感。(2分)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一侧胸部呼吸运动较对侧减弱,考虑什么?(1分)答: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肺不张、肺炎、肺纤维化等。

②一侧胸部语颤增强常见于什么病?(1分)

答: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空洞型肺结核、压迫性肺不张。③一侧胸部语颤减弱常见于什么病?(1分)

答: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肺癌、气管结核;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等。

3.胸(肺)部间接叩诊(内容和方法)(34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16分)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的指关节(8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

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两侧对比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告之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比较叩诊音的变化。(8分)(无对比叩诊应酌情扣分)

(2)叩肺下界移动度(16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5分)

②然后告之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5分)。

③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告之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由此测量出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5分)。

④患者屏气不宜过长。(1分)。

(3)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

①肺部叩诊有几种方法?讲一下正确做法。(1分)

答:直接和间接叩诊。

②右下胸部清音区叩诊明显变浊,考虑什么疾病?还要做什么体检鉴别?(1分)

答:肺炎、肺结核、肺肿瘤、胸腔积液、胸膜肿瘤、胸膜增

厚。可行胸膜摩擦感检查鉴别胸膜病变。

③肺下界移动度范围正常值是多少?减少说明什么问题?(1分)

答:6-8cm,减少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气胸、胸水等。

4.胸部(肺)听诊(方法、内容顺序)(28分)

(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14分);

①手持听诊器胸件手势正确。(1分)

②听诊顺序正确。(13分)

听诊的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的(4分)、分别检查前胸部(3分)、侧胸部(2分)、背部(2分),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2分)。

(2)考生口述在正常人身上能听到哪些呼吸音,并能指出其部位(6分)

能讲出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分),能指出相应听诊部位(3分)

(3)考生口述在有肺部疾患人体身上可能听到哪些常见的附加音(4分)

湿罗音(1分)、干罗音(1分)、哮鸣音(1分)、管状呼吸音(1分)。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4分)

①正常人肺部听诊有何正常变异?(2分)

②胸腔积液时患侧胸部听诊有何改变(体征)?(2分)答:呼吸音减弱。

③大片状肺炎时该部听诊有何异常?(2分)

答:肺泡呼吸音增强。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总分 项目名 称 检查内容分值得分 胸部1.胸部视诊:胸廓、皮肤、静脉、肋间隙、呼吸运动、乳房。 口述“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皮肤正常,无静脉显露; 肋间隙无回缩、膨隆;呼吸均匀;双侧乳房对称,无红肿、溃 疡、色素沉着和瘢痕等,双侧乳头对称,无内陷、回缩,腋窝、 锁骨上窝无包块、红肿、瘘管、瘢痕等。” 6分 2.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有无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 压痛(2分)。乳房触诊:先健侧,后患侧,按外上、外下,内 下、内上顺序,用手指掌面,旋转或来回滑动的方式由浅入深 触诊,左侧顺时针方向,右侧逆时针方向。最后触诊乳头,以 “十”字星方向轻柔挤压乳腺小叶及乳晕。口述“患者乳房柔 软,质地均匀,未触及肿块,无异常分泌物。”(8分) 10 3.检查胸廓扩张度。前胸部:两手置于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 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 位,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后胸部:两手平置于 患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 肤向中线轻推。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观察两手动度是 否一致。 8 4.触诊语音震颤。令受检查者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将左右 手掌尺侧缘或掌面置于两侧胸部对称部位(前3后4),从上到 下,两侧对称交叉检查。口述“双侧语颤对等,无明显增强或 减弱。” 8 5.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嘱其做深慢 呼吸运动。口述“无胸膜摩擦感。” 8 6.前胸部、侧胸部叩诊。按照“从上到下、由外到内、左右对 称,先前胸、后侧胸、最后后胸部”的顺序。前胸部沿锁骨中 线、腋前线;侧胸部沿腋中线、腋后线。 6 7.后胸部叩诊:肩胛间区,扳指与脊柱平行,从左到右,从上 到下,检查对称;肩甲下区,扳指与肋骨平行,从左到右,从 上到下,检查对称,沿肩胛线逐一肋间隙向下检查。 6 8.肺部听诊。听诊顺序:肺尖、前胸部、侧胸部、后胸部。肺 尖听诊:用钟型体件置于锁骨上窝,听诊双侧肺尖。其余听诊 位置、原则同胸部叩诊。口述“双侧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啰音、 胸膜摩擦音。” 10 9.检查语音共振。方法同触诊语音震颤。口述“双侧语音共振 相同,无明显增强或减弱。” 8 10.听诊胸膜摩擦音。在前下侧胸壁听诊,深吸气或听诊器体 件加压时,摩擦音强度增加。 8

胸部体格检查

项目 名称 检查内容分值得分 胸部20分1.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 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 5 2.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 壁压痛、胸骨压痛。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按外 上、外下,内下、内上顺序由浅人深触诊,最后触 诊乳头。 15 3.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 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 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 动作。 5 4.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 下三部位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 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5 5.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5 6.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1肋问至第4肋间, 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 10 7.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10

胸部体格检查 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总分 注:叩诊手法不正确者不得分。 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 8.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 ”长音,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 10 9.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 壁听诊。 5 10.背部叩诊。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 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4点,先左后右。 10 11.叩诊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动范围。沿左肩胛线自上而下,叩出平静呼吸时的肺下界。嘱被检者作深口受气后屏住呼吸,迅速自上而下叩至浊音区,翻转板指,在其中点作——标记。再嘱其深呼气后屏气,迅速自上而下叩出浊音区,翻转板指,再作标记,嘱被检者恢复正常呼吸。用直尺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再叩右侧。 20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总分项目名 检查内容分值得分称 1. 胸部视诊: 胸廓、皮肤、静脉、肋间隙、呼吸运动、 乳房。 口述“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皮肤正常,无 静脉显露;肋间隙无回缩、膨隆;呼吸均匀;双侧 6 分 乳房对称,无红肿、溃疡、色素沉着和瘢痕等,双 侧乳头对称,无内陷、回缩,腋窝、锁骨上窝无包 块、红肿、瘘管、瘢痕等。” 2. 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有无皮下气肿、胸 胸 壁压痛、胸骨压痛( 2 分)。乳房触诊:先健侧,后 部 患侧,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顺序,用手指掌 面,旋转或来回滑动的方式由浅入深触诊,左侧顺 10 时针方向,右侧逆时针方向。最后触诊乳头,以“十” 字星方向轻柔挤压乳腺小叶及乳晕。口述“患者乳 房柔软,质地均匀,未触及肿块,无异常分泌物。” (8 分) 3. 检查胸廓扩张度。前胸部:两手置于胸廓下面的 8 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

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 置于前侧胸壁。后胸部:两手平置于患者背部,约 于第10 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 向中线轻推。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观察两 手动度是否一致。 4. 触诊语音震颤。令受检查者以同等强度发“yi ” 长音,将左右手掌尺侧缘或掌面置于两侧胸部对称 8 部位(前 3 后4),从上到下,两侧对称交叉检查。 口述“双侧语颤对等,无明显增强或减弱。” 5. 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8 嘱其做深慢呼吸运动。口述“无胸膜摩擦感。” 6. 前胸部、侧胸部叩诊。按照“从上到下、由外到 内、左右对称,先前胸、后侧胸、最后后胸部”的 6 顺序。前胸部沿锁骨中线、腋前线;侧胸部沿腋中 线、腋后线。 7. 后胸部叩诊:肩胛间区,扳指与脊柱平行,从左 到右,从上到下,检查对称;肩甲下区,扳指与肋 6 骨平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检查对称,沿肩胛 线逐一肋间隙向下检查。 8. 肺部听诊。听诊顺序:肺尖、前胸部、侧胸部、 后胸部。肺尖听诊:用钟型体件置于锁骨上窝,听10 诊双侧肺尖。其余听诊位置、原则同胸部叩诊。口

胸部体格检查步骤

胸(心)部 一、、胸部视诊 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二、胸(肺)部触诊 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语音震颤触诊方法: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 三、胸(肺)部叩诊 (1)间接叩诊: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 ②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 四、.胸部(肺)听诊听诊方法、顺序; 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2)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心脏] 五、心脏视诊(1)心脏视诊方法; 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

检查部位中英文对照

检查部位中英文对照 放射科常用检查方法、部位中英文对照医学影像检查方法与部位中英文对照 头颅正侧位Skull PA & LAT 鼻窦Sinus PA 左侧乳突Left Mastoid Process 右侧乳突Right Mastoid Process 鼻骨侧位Nasal Bones LAT 颈椎正侧位C-Spine PA & LAT 颈椎双斜位C-Spine Dual Oblique 胸椎正侧位T-Spine PA & LAT 腰椎正侧位L-Spine PA & LAT 骶尾正侧位Saccrum/Coccyx AP & LAT 胸部正侧位(成人)Chest PA & LAT (Adult)

胸部正侧位(儿童)Chest PA & LAT (Pediatrics) 骨盆(成人)Pelvis PA (Adult) 骨盆(儿童)Pelvis PA (Pediatrics) 腹部(成人)Abdomen ( Adult) 腹部(儿童)Abdomen (Pediatircs) 左侧肩关节Left Shoulder Joint 右侧肩关节Right Shoulder Joint 左侧肱骨正侧位Left Humerus AP & LAT 右侧肱骨正侧位Right Humerus AP & LAT 左侧尺桡骨正侧位Left Forearm AP & LAT 右侧尺桡骨正侧位Right Forearm AP & LAT 左侧肘关节正侧位Left Elbow Joint AP & LAT 右侧肘关节正侧位Right Elbow Joint AP & LAT 左手正斜位Left Hand AP & Oblique 右手正斜位Right Hand AP & Oblique 左侧腕关节正侧位Left Wrist Joint AP & LAT 右侧腕关节正侧位Right Wrist Joint AP & LAT 双腕关节正位(成人)Dual Wrist Joint AP (Adult) 双腕关节正位(儿童)Dual Wrist Joint AP (Pediatrics)

第四章_体格检查——胸部检查

第四章体格检查--胸部检查 (一)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1)骨性标志 1)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相连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4胸椎下缘。 2)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 3)C 7 4)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 (2)重要的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其中标注锁骨中线时,利用直尺测定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然后用皮尺向下引,测量并记录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心脏测量的参照。 (3)胸部陷窝:包括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其中腋窝和锁骨上窝是触诊浅表淋巴结的重要部位。 (4)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最为重要,分别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

2.胸壁、胸廓 (1)胸壁:观察胸壁静脉有无充盈、曲张,血流方向。前胸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下见于上腔静脉阻塞。侧胸壁和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上见于下腔静脉阻塞。观察有无皮疹、蜘蛛痣。 (2)胸廓:观察胸廓形态。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约为1:1.5。 1)异常胸廓:①桶状胸:前后径:左右径≥1,同时伴肋间隙增宽,见于肺气肿。②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改变。包括佝偻病串珠、漏斗胸、鸡胸。③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形: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均可造成胸廓形态异常。 2)单侧胸廓形态异常:单侧胸廓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单侧胸廓塌陷:见于胸膜肥厚粘连、大面积肺不张、肺叶切除术后等。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时相。

胸部查体操作流程

胸部查体操作流程 报告评委,铜川市参赛队员XXX准备完毕,请指示 1、准备物品:帽子、口罩、听诊器、叩诊锤,直尺。 2、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师XXX,我的职 称是住院医师,因病情需要,现在给你进行胸部查体,请你配 合好吗?如果在查体过程中有什么不适请告诉我。 3、戴口罩帽子,洗手(六部洗手法) 4、体位:暴露胸部。 5、视诊:胸廓外形正常,左右对称,无异常隆起、凹 陷及肿块,皮肤无淤点淤斑、无静脉曲张,呼吸运动两侧对称,无三凹征。 乳房视诊;双侧乳房左右对称,未见局部隆起或凹陷,无红肿、溃疡。乳头大小对称,无倒置内翻。 6、触诊:乳房触诊:双侧乳房无压痛及包块, 腋窝淋巴结触诊:腋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胸廓触诊:胸廓富有弹性,胸壁无压痛,无异常运动,无骨擦感及捻发感,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对称,双侧触觉语颤无增强及减弱,胸膜摩擦感未触及。 7、叩诊:肺尖叩诊:(先左后右)沿斜方肌前缘中点分别向内外侧叩诊,清音变为浊音时做标记,肺尖宽度5cm,正常。

肺脏叩诊:先左后右,由上至下,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叩诊,前胸叩至锁骨中线第六肋、腋中线第八肋, 双肺叩诊呈清音。 8、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未闻及 异常呼吸音及胸膜摩擦音。双侧语音共振无增强与减弱。 9、心脏检查: 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及异常搏动,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cm,搏动范围大约2cm。 触诊: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区、三尖瓣区无异常搏动及震颤,无心包摩擦感。 叩诊:先左后右,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逐肋向上直至第二肋。右侧先叩出肝上界,然后在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肋向上直至第二肋。心左界:标记点距前正中线距离,第二肋2cm,第三肋3.5cm,第四肋5,第五肋7cm,心右界:第二肋2cm,第三肋2cm,第四肋3 cm。 听诊:主要听诊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区、三尖瓣区,心率每分钟75次,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额外心音、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整理衣物。 10、背部检查 现在开始检查背部,请您坐起来,双手抱肩。暴露背部。

胸部体格检查方法细则

胸部体格检查方法细则 A. 视诊 1.检查者应面对病人站立,观察胸廓外形和对称性,估计病人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之比(正 常为1:1.5)。注意胸廓外形的变化。如前后径短,少于左右径的一半,则是扁平胸。胸骨明显下陷限制肺的活动,称为漏斗胸。鸡胸是胸骨前突的一种常见畸形,但一般不影响肺通气。 2.观察计数呼吸频率当检查者计数呼吸频率时,绝不要告诉病人。因为当一个人注意自己的 呼吸时,他会不自觉地改变其呼吸深度和频率。较好的方法是,触诊脉搏后,继续将手指置于病人腕上,而将视线移至病人胸部,观察和计数呼吸频率。这样,病人未注意到检查已完成脉搏触诊,就不会自主改变呼吸。计数30秒钟的呼吸次数,乘2可得每分钟呼吸次数。 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不正常的呼吸减慢称为呼吸过缓;而太快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过速。呼吸暂停(Apnea)是指暂时的呼吸停止。过度通气是指呼吸过快过深,通常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此又称为库斯莫尔(Kussmaul)呼吸。其他还有一些异常的呼吸类型。呼吸困难是指呼吸频率增快且呼吸费力。正常呼吸比是1~2.5。如果呼吸费力主要是在吸气阶段,则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如果呼吸费力主要是在呼气阶段,则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在女性妊娠后期,由于横膈运动减少而以胸式呼吸为主,不能把些种情况视为异常。在儿童和成年男性,呼吸主要是依赖横隔的运动,即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女性,则主要依赖肋间肌肉运动,即以胸式呼吸为主。 B. 触诊 3.触诊气管,确定气管位置嘱病人两眼平视正前方,双肩在水平位且两侧等高。检查者以一 手食指和无名指分别置于病人两侧胸锁关节上,用中指触诊气管或气管与胸锁关节之间的间隙,从而确定气管的位置。正常人,气管与两侧胸锁关节的间隙相等,即气管居中。另一方法是置食指于胸骨切迹处轻轻往一侧移动手指感觉气管的位置,然后再从胸骨切迹往另一侧移动手指,如此判断气管是否在中线上。一些肺部疾病、胸膜疾病和纵隔的移位会推或拉气管而使气管偏移中线。 4.触诊胸壁有无压痛所有胸壁部位都应触诊有无触痛。“胸痛”为主诉的病人可能就只是局 部肌肉骨骼疾病而非心肺疾病所致,故需仔细检查胸壁所有部位有无压痛。检查者置一手于病人背部,同时另一手于胸骨上向后加压,苦病人疼痛,则最明显的疼痛点可能是肋骨骨折部位。触诊时还应注意胸壁的弹性(需结合年龄因素考虑)、肋骨是否变得更水平以及肋间隙的宽度。捻发感是触诊胸壁皮肤的一种特殊感觉,提示皮下积气。捻发感类似手握雪团的感觉。 5.乳房(略) 6.在后胸检查呼吸动度检查呼吸动度及其对称性。局部的肺疾病和胸膜疾病可引起一侧呼吸 动度弱于另一侧。 7.在前胸检查呼吸动度检查者站于病人前面,双手置于病人两侧肋缘处,拇指指后剑突,其 余四指沿肋缘张开,嘱病人深吸气,同时观察检查者双手的活动及其对称性。以检查前胸部的呼吸动度和对称性。 8.触诊胸膜摩擦感检查者将双手置于病人呼吸动度最大的部位即侧胸部的前下份,同时嘱病 人深呼吸。此时若感到脏、壁层胸膜相互摩擦的感觉,即胸膜摩擦感。可在呼气和吸气相感觉到,但有时仅存在于吸气相。 9.检查触觉语颤受检查讲话时,检查者触其胸壁可感到震颤,这就是触觉语颤。触觉语颤对 判断该部位肺组织密度及胸腔的病变有较大价值。当肺密度增加,肺变得更致密(即肺实变),将增加语言声波的传导,而使触觉语颤增强。皮下脂肪较厚、气胸或胸腔积液、肺气肿,则

胸部查体

1 2 0.5 分)、锁骨上窝( 0.5 分)、锁骨下窝( 0.5 0.5 分)、腋窝( 0.5 分)、锁骨中线( 0.5 0.5 分)、腋中线( 0.5 分)、腋后线( 0.5 分 胛下角线( 0.5 分)、肋间 (2) 胸廓视诊( 4 分) 能口述提到正常胸 ( 0.5 分)、鸡胸( 0.5 分)、肋间 分)、乳房是否对称( 0.5 (3) 吸频率:呼吸过速( 1 ( 1 分); 吸节律:潮式呼吸( 1 1 分)、叹息样呼吸( 1 (4) 1. 20 (1) ( 0.5 分)、扁 平胸(0.5 0.5 分)、肋间 隙窄( 0.5 0.5

答:扁平胸见于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桶状胸见于肺气肿、慢阻肺 ②正常呼吸频率是多少?呼吸频率增快考虑什么问题?(2分) 答:12-20 次/ 分;呼吸频率增快见于运动时、缺氧下、心衰。 ③什么是陈- 施(Cheyne-Stokes )呼吸?见于什么情况? (2 分)答:又称潮式呼吸,见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如脑出血、脑炎、脑肿瘤 2. 胸(肺)部触诊(内容与方法)(18 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5 分);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 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6 分);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 yi ”长音

胸部查体

胸部查体 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你好,我是你的主管医师,为了进一步了解你的病情情况,我现在要给你作个胸部查体。查体过程中,请你配合!) 当受检者之面清洗双手 清点器械 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充分暴露胸部 胸部 1、胸壁及胸廓 视诊:观察皮肤有无瘢痕、色素沉着,有无胸壁静脉曲张,有无肋间隙凹陷或膨隆,有无桶状胸、漏斗胸、佝偻病胸、扁平胸。 触诊:触诊胸壁弹性,有无水肿、皮下气肿及压痛 2、乳房 视诊:观察乳房外形是否对称,皮肤有无瘢痕、色素沉着,有无局部凹陷、橘皮样外观;乳头有无溢液。 触诊:用右手顺时针方向触诊左侧乳房;用左手逆时针方向触诊右侧乳房。注意有无肿块、压痛,乳头有无溢液。 3、肺及胸膜 视诊:观察胸式呼吸及腹式呼吸、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 触诊:(请受检者作深呼吸运动) 检查双侧呼吸动度; 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请受检者重复发长音“一”) 检查双侧触觉语音震颤, 叩诊:①直接叩诊 ②间接叩诊:肺定界肺尖宽度4~6cm 肺下界锁骨中线第6肋间 两侧对比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听诊:用钟形听件,听诊双侧肺尖、 用膜形听件,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每点至少听诊1-2个呼吸周期, 注意左右对比 (听诊有无异常呼吸音、罗音及胸膜摩擦音) 检查语音共振时,嘱受检者重复发“一、二、三”音 心脏 视诊:取切线方向,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有无异常搏动及心尖搏动位置(正常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搏动范围直径2.0~2.5cm) 触诊:①用两步法触诊心尖搏动(手掌、手指),注意搏动的位置、强弱、范围及有无抬举样搏动。 ②用手掌触诊心前区,包括胸骨左缘三、四、五肋间隙。注意有无异常 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叩诊:先叩心左界,由心尖至第二肋间逐个肋间进行叩诊,分别作标记;叩心右界时,先叩出肝上界,在上一肋间依次上移至第二肋间

胸部查体

胸部查体 1.胸部视诊(提示:视诊内容与方法及胸部体表标志)(20分) (1)由考生口述并能在被检查者身体上指出主要胸部体表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5分); 胸骨角(0.5分)、锁骨上窝(0.5分)、锁骨下窝(0.5分)、胸骨上窝(0.5分)、腋窝(0.5分)、锁骨中线(0.5分)、腋前线(0.5分)、腋中线(0.5分)、腋后线(0.5分)、肩胛下角线(0.5分)、肋间隙、肋脊角、剑突 (2)胸廓视诊(4分) 能口述提到正常胸(0.5分)、桶状胸(0.5分)、扁平胸(0.5分)、鸡胸(0.5分)、肋间隙增宽(0.5分)、肋间隙窄(0.5分)、乳房是否对称(0.5分)、脊柱形态(0.5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7分)。 考生能口述: ①呼吸频率:呼吸过速(1分)、呼吸过缓(1分)、呼吸深度变化(1分); ②呼吸节律:潮式呼吸(1分)、间停呼吸(1分)、抑制呼吸(1分)、叹息样呼吸(1分)。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4分) ①扁平胸、桶状胸、鸡胸各见于什么病变?(2分)

答:扁平胸见于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桶状胸见于肺气肿、慢阻肺 ②正常呼吸频率是多少?呼吸频率增快考虑什么问题?(2分) 答:12-20次/分;呼吸频率增快见于运动时、缺氧下、心衰。 ③什么是陈-施(Cheyne-Stokes)呼吸?见于什么情况?(2分) 答:又称潮式呼吸,见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如脑出血、脑炎、脑肿瘤 2.胸(肺)部触诊(内容与方法)(18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5分); 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6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胸部查体

胸部查体 1.胸部视诊(提示:视诊内容和方法及胸部体表标志)(20分) (1)由考生口述并能在被检查者身体上指出主要胸部体表标志、主要垂直标志线及主要自然陷窝(5分); 胸骨角(0.5分)、锁骨上窝(0.5分)、锁骨下窝(0.5分)、胸骨上窝(0.5分)、腋窝(0.5分)、锁骨中线(0.5分)、腋前线(0.5分)、腋中线(0.5分)、腋后线(0.5分)、肩胛下角线(0.5分)、肋间隙、肋脊角、剑突 (2)胸廓视诊(4分) 能口述提到正常胸(0.5分)、桶状胸(0.5分)、扁平胸(0.5分)、鸡胸(0.5分)、肋间隙增宽(0.5分)、肋间隙窄(0.5分)、乳房是否对称(0.5分)、脊柱形态(0.5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7分)。 考生能口述: ①呼吸频率:呼吸过速(1分)、呼吸过缓(1分)、呼吸深度变化(1分); ②呼吸节律:潮式呼吸(1分)、间停呼吸(1分)、抑制呼吸(1分)、叹息样呼吸(1分)。 (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4分) ①扁平胸、桶状胸、鸡胸各见于什么病变?(2分)

答:扁平胸见于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桶状胸见于肺气肿、慢阻肺 ②正常呼吸频率是多少?呼吸频率增快考虑什么问题?(2分) 答:12-20次/分;呼吸频率增快见于运动时、缺氧下、心衰。 ③什么是陈-施(Cheyne-Stokes)呼吸?见于什么情况?(2分) 答:又称潮式呼吸,见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如脑出血、脑炎、脑肿瘤 2.胸(肺)部触诊(内容和方法)(18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5分);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和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6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

胸部体格检查步骤

[胸部] 6、胸部视诊(7分) (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3分); 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2分); 能提到4~5项者满分。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吸节律1分。 7、胸(肺)部触诊(7分) (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 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分)。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 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2分)。 操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2分)。 8、胸(肺)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3分) 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1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 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3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1分)。 ②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1分)。 ③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1分)。 9.胸部(肺)听诊(7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