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空间医学认识资料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资料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资料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

一、人体空间医学定义

人体空间医学,是创始人郭志辰大夫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形成的医学理论构思。

广义的人体空间医学,包含治疗学、养生学、预防学和修炼学,是新世纪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狭义的人体空间医学,以研究人体空间为主题,着眼于空间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强调通过人体空间能量的撞击运动,恢复脏腑功能,恢复人体健康。既不同于传统中医,又不同于现代医学,可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目前谈到的人体空间医学,侧重于治疗学方面的介绍。二、人体空间医学主要内容“人体空间”是人体空间医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人体空间医学的最大发现。天人合一,人体空间与宇宙空间存在共性。在宇宙大空间内,“空”是万象之根,老子《道德经》中言:“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自然界“空”中的变化,是生、长、化、收、藏的根本,人体内部空间也如此。在人体内部,“空”是物质传递、能量辐射的媒介,“空”以流动的精微物质即能量为基础,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变化形成人体空间的动力。

“能量”是人体空间医学中的又一核心概念,与传统中医的“气”大致等同,能量学说为人体空间医学的重要理论。从

“能量”的角度出发,人体空间医学对传统中医的阴阳及五行学说进行了现代解读,并发现了人体内部能量运行的根本之道:公转。公转畅通是治疗人体疾病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体空间医学立足于细胞论,赋予细胞以空间的概念,将传统中医“营”、“卫”、“气”、“血”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细胞”、“物质”、“能量”的概念联系起来,将人体最基础也最根本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扩展开来,从而获得全新的认知,为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深入地剖析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关系,打破了传统中医繁琐名词的限制,将八纲辨证简化为物质与能量、细胞内与细胞外的辨证,提出以细胞群体为单位的功能运动理论,并认识到细胞群能量运动方向的重要性。

人体空间是能量调节的场地,细胞的物质运动、能量辐射与人体空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场地纯净,能量流通顺畅,人体生理功能才能回归正常,人的生命活动才会回归自然。在传统中医“三焦”的理论基础上,加之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人体“太阳区”的作用,并对“太阳区”的范围进行拓展,提出了“外焦”的概念,把传统中医的“三焦论”拓展为“四焦论”,并深刻阐释了上、中、下三焦与外焦的相互作用关系。三焦是能量运行的主要空间,外焦又是公转与自转的调节空间,是能量疏散和灌注的主要通道。公转联系并调节了四大空间内的能量的总体运

行,这是人体内部能量运行的总规律。在病因论上,人体空间医学提出,水的分布不均导致人体多种疾病的形成,调节人体内部水的分布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人体空间医学的病因论与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病因论都不同,理解水因论,需要深入理解人体空间能量的存在形式,能量在人体内部以“水汽”的形式存在,而调整人体疾病,就是要促使水的液态、汽态之间正常转化,这与自然界水的转化有类似之处。在治疗原则上,人体空间医学以“公转畅通”为总原则,讲究能量的清降清升、至实至虚,有章可循又机动灵活。在畅通公转运行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公转任脉段和督脉段交接之处的能量压力差。面对现代医学提出的繁琐病名,人体空间医学提出:打破病名,参考症状,即:不受现有病名的限制,参考症状,查找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在具体治疗方法上,提出了电脑舌诊法、小方治病以及其他辅助疗法,都是在传统中医疗法上的开拓与创新。这些方法无一不是牢牢把握了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关系,把握人体空间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对物质本体的影响,通过能量撞击物质并改变物质。小方治病以药物功能的具体化为基础,以药物的“气”与“味”为工具,整体地调动了各部位空间的能量,以“推”、“宣”、“提”的方法使能量转变成动力,促进人体内的清升浊降。小方治病具有药味少、药量小、疗效好的特点。

人体空间医学倡导:新世纪的医学应以调理身心健康为主,以治疗为辅;强调以“修心、养性、积德、忘我”为本,使心灵得到清静,恢复心灵原有的净洁,从而挖掘自身的潜能,并科学地加以运用,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有益于治疗,更是现代人养生与修炼的根本之道。

三、人体空间医学特点

(一)、深研整体观念

人体空间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就是要具备一种大的视野,具备一种全面的眼光。在对人体的认识上,传统中医重视人体本身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功能活动中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变化上是相互影响着的。人体空间医学不仅认识到有形实体物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而且认识到存在于空间的无形的能量与信息变化。现代医学更侧重研究细胞内部物质的变化,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到细胞基因工程等等。尽管如此,仍然局限于细胞内部,没有脱离细胞本体,无法完整地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人体空间医学从“空”肇始,由“零”开始,将外在的“空间”概念引入到研究中,这与当今世界上的各类医学都有所不同。在对疾病的认识上,将所有疾病的原因归纳为一个“水”字,传统中医提出的“六淫”、“七情”以及不内外因,最终都是影

响人体内水的状态及分布。在治疗上,公转畅通是人体空间医学最根本的治疗原则,强调一次性的综合疗法,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不分区域,不分层次,从细胞到组织、器官、脏腑、系统,同时调整,统一治疗。在对药物的研究上,不仅重视传统本草的功用,更侧重药物发挥作用后引起的链锁反应。整体观念贯穿于人体空间医学生理、病理、诊断、用药与治疗各个方面。

(二)、强调微观制动

从物质、能量、信息到信息、能量、物质,空间医学强调调动人体信息,运改能量,通过能量运动撞击、改变人体内部细胞运动,从而改善和恢复人体功能。人体空间医学发现了人体空间精微物质的存在,发现了人体空间“象”的变化,“象”的物质基础是能量,是空间流动的精微物质。与实体物质相比,人体空间精微物质是一种微观的存在。人体空间医学强调“微观制动”,用一点小小的力牵动很大的能量运动。好比分子结构,动一个分子,这个结构程序、结构式子、性质,整个都变了。微观上的变化牵扯到整体的变化。所以,用药1克要比30克效果好。在空间医学治疗上,都应用微观制动。比如晃足疗法,只有简单的两个动作,只从足部入手,但对全身的疾病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晃足的过程中,晃动幅度越小、频率越高,效果越好。再比如静养疗法,人躺在床上,按摩师只是点按膻中,轻轻晃晃脚,但

是内部的微观在进行调整,目的是把细胞内部的物质迁移到空间,使之在空间中参与混化、异化,生成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新的生命物质。

(三)、遵从循环之道

《内经》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和自然的最大共性在于,大自然是由水构成的,人也是由水构成的,人体内部水的含量占到了70%-80%。大自然的变化是水的循环变化,水、雾、云、雨,都是水的变化。人的变化也是水的循环变化,人体健康与水的正常循环关系密切。

自然界存在多种循环,昼夜、寒暑、春夏秋冬、二十四节等等,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体内部也存在多种循环:体循环、肺循环、公转循环、自转循环。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外焦如化,是循环。细胞的消、化、吸、收,也是循环。细胞内外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同样是循环。循环与“道”息息相关。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遵循着“道”的规律运行。人体内部的“道”,即人体的循环,在体内生态平衡与不平衡之间运行。改变人体内部的变化,违背“道”的原则是不现实的,一定要遵循“道”的自然规律。

四、如何学习空间医学(一)、解放思想,破除门派

人体空间医学与传统中医同出于养生修炼实践,但因方法不一、时代不同,所以理论各异。学习人体空间医学,必须解

放思想,破除门派。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空间医学中包含的思想,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比如,传统中医强调解决矛盾,强调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等。人体空间医学则强调至实至虚,回归自然,应用不平衡、不对称的方法,使人体的细胞群运动,从而恢复细胞的功能。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提出“打破病名、参考症状”的方法。如果不解放思想,就很难理解,更难应用。

广义的空间医学,包含修炼学、养生学、预防学、治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没有门派之别,儒、释、道的思想都囊括在内,中、西医的精髓都包含其中。更没有民族之别,蒙医、藏医等等,一切理论与方法,包括念力的方法,只要有益于人类,就都可以采纳,都可以应用。人体空间医学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倡导和谐。所以,解放思想、破除门派是学习的前提。

(二)、以德为本,心怀大爱

传统中医医德,自古有之。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制九针”,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尤其是“大医精诚”一文问世以后,后世医家都将其当作为医的师范。其实,“大医精诚”中提出的标准,实际上是要求作医生的人同时是一个修心的人,使自己的心性达到、并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修心、养性、积德、忘我”是空间医学的灵魂所在,忘我、

无私地为人民服务是人体空间医学学习者的行动准则。只有忘我、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积累自己的德,才能够获得好的能量与信息,与大自然形成共享。

自古以来的修炼家都很强调积德,讲究“淳德”。《内经》对这个问题讲得很深,后人难以理解。“修心、养性、积德、忘我”,由于净心的程度不同,所得的能量也不同。净心程度高,精纯的能量贯于全身;静心程度低,污浊的能量贯于体内。修心,心净、无污染,才能调节人体内部水的清洁度,调整水的运行与分布,才能调节人体信息、能量、物质。如此,在应用人体空间医学方法的过程中,尤其是用心治病的过程中,才能调动自身潜能,使得治疗效果最大化。

为了使《空间医学》让更多的人健康起来,转起!!

小方治病是郭志辰大夫在数十年临床实践,对古老传统中医的挖掘及自身修炼的基础上发明的。中药小方是郭志辰大夫空间医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伟大贡献!

小方基本用药为:公英,独活,九节菖蒲,桔梗,厚朴,香附,浙贝,用量为1-7克,根据辩症施治灵活应用. 这才是真正的空间医学。空间医学最原汁原味的还原,也是对郭老的致敬!现代医圣郭志辰老师创始的《空间医学》是为了人类医学进步的医学,是伟大的医学,是让亿万患者能够摆脱疾病痛苦的医学,是让亿万大众健康长寿的医学!

《空间医学》有什么价值?

1、打通任督二脉,疏通全身经络,而经络又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通了,气血自然就通啦

2、疾病预防、亚健康调理、健康长寿的民间绝学

3、增加精气神、改善睡眠、调理肠胃、排出毒素

4、很多疑难杂症的救星(见创始人介绍)哪些人适合当《空间医学》传播者?

1、立志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而努力付出者

2、关爱父母健康、关爱家人健康、关注个人健康,愿意付诸行动者

3、空间医学蕴藏着巨大财富,致力于挖掘宝藏者

《空间医学》是什么?

《空间医学》是由东汉末年程高提出的、现代医圣郭志辰实现的,能够调理阴阳平衡的整体医学,核心是十六字箴言:清除污染、疏通河道、能量搬家、公转畅通。著名中医专家罗大伦著书《阴阳一调百病消》通俗易懂地说明了中医的最高境界是调理阴阳平衡。

可以用一杯水来类比人体阴阳平衡状态:1、满杯温水:高水平阴阳平衡2、半杯温水:低水平阴阳平衡3、满杯凉水:需要加温扶阳4、半杯凉水:先加温扶阳,再添水滋阴5、半杯热水:先添水滋阴,再加温扶阳温乃人体常态,热则过,寒、凉则不及。满则正,半则虚。故辩证体质状态,温热寒凉需具体对治,以至于“中和”,这就是中医治病养生的道理。什么是整体医学和局部医学?还拿水

举例,一看就懂!1、局部医学:凉水加热成温水,热水加冰成温水2、整体医学:凉水加热水成温水,热水加凉水成温水

《空间医学》是调理阴阳平衡的整体医学的依据是什么?

1、公转畅通:加强任督二脉的贯通(道家小周天),使人体的诸阴经(五脏之经络)诸阳经(六腑之经络)协调统一运行,促进全身经络畅通。公转贯穿了人体的四大空间(上焦、中焦、下焦、外焦),是动力体系的超级链接,带动四大空间能量的流动,将瘀滞的高能量自然消散。

2、能量搬家:高能量向低能量流动才能保障公转畅通。《内经》讲: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可见一切有形的物质积聚都与能量的集结有关,要想化解物质的积聚,必须化解能量的集结。能量从高的地方向能量低的地方搬家,人体能量的大循环能够带动人体整体运行。空间医学小方用药就是能量搬家,从运行的起点到运行的终点,每一味药在能量搬家的过程中,使能量匮乏之处和壅满之处转移变动,达到能量平衡。

3、疏通河道:地球70%是水,人体70%是水。地球上的水不均衡,有旱涝灾害。人体内的水代谢出现问题,健康出问题。疏通黄河的河道,需要小浪底大坝开闸放水,冲刷河道。人体内疏通河道,需要至实至虚、清降清升(文字多-略),应用水自身的冲刷力化解瘀滞。天人合一,人是小宇宙,人体内乌云密集(如同河道淤泥淤积),则能量阻滞,引起疾病。所以

必须要清除河道中的障碍物,有一个流动的畅通空间,达到-人体健康(流水不腐)。

4、清除污染:自然界污染的空间,如京津冀的雾霾,只有等到刮风,才能消散。人体内的雾霾,通过至实至虚、清降清升达到能量搬家、公转畅通,在人体内起风,雾霾消散。《空间医学》创始人介绍

郭志辰:著名中医师,河北省石家庄市人,中国河北省正定县康复理疗院名誉院长、医术总监,香港智能保健学会名誉会长,加拿大综合医学研究院终身名誉教授,中国医学基金会肿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9岁学医,16岁行医。1993年10月,创建了郭志辰修养院,十几年来,接纳国内外疾病患者10余万人次。40余年的临床经验,使无数濒临死亡的患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1997年,《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副总主编。1998年2月,世传统医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4月,主持召开“大团结大团圆盛会”,与会者逾万人,会上为200余疑难病康复者佩带红花。美国公众文化教育电视台(PBS)编导盖瑞和加拿大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麦克·摩根先生进行了实地采访。

2002-2003年,多次赴香港讲学。2005年2月,提出“人体空间医学”理论,北京部分医学专家参与了认证工作。专家们认为,人体空间医学的探索是人类医学有史以来的新举创,为人类今后医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05年11月,

以传统中医舌诊为基础,开创出“电脑舌诊法”。同时推出“小方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为百姓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老大难问题。2006年5月,赴加拿大埃德蒙顿参加“自然健康产品和北美替代医学”研讨会并获得学术论文一等奖,被加拿大综合医学研究院特聘为“终身名誉教授”。2007年1月,其所领导的正定康复理疗院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设立为“康复理疗基地”。

郭志辰的著作如下:1989年《动意功》冀出内准字(1995)第046号1991年《动意功必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1996年6月第七版1992年《智能医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3月第二版1994年《郭志辰治病手势图》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1994年《郭志辰治病手势图》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英文版)1999年《智能医学续编》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1999年《智能医药学》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2003年《动意功》台湾良辰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二版2004年《智能医学》台湾良辰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第一版2004年《新西游记》台湾良辰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0月第一版2005年《新黄帝内经之养生不如养性》台湾良辰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5月第一版2005年《空间医学》台湾良辰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8月第一版2006年《菩提百草园》台湾良辰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

6月第一版2007年《人体空间医学探索》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2007年《郭氏舌诊与用药》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2012年《空间医学实修大全》台湾良辰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12年第一版

“小方”治疗癌症探讨“小方”治疗癌症调整人体公转为治疗癌症之根本出发点。“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精是物质之精,精微物质运行的通道是任督二脉,公转联系了任督二脉,是人体物质能量运行之本。

在公转过程中,空间能量过高的部位自然得到调整,从而减轻对细胞群的压力,促使细胞内部物质与细胞外部能量相互转化,使得细胞功能得以恢复。

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笔者采用的是“小方”,经临床实践证明,“小方”能够调整人体公转,对于癌症的治疗有着切实的效果。所谓“小方”,就是以独活、公英、当归、佩兰、香附、桂枝六味药为基础,从中选取三四味,每味药的用量在1克至7克之间,组成“小方”,促进和推动人体公转的运行。

@此反馈来自于【中医万里行】“空间医学-舌诊小方”学员近期分享!

【摘要】本文提出,癌症姓瘀不姓毒、癌症的转移并不可怕,并提出治疗癌症的新原则和新方法,即公转畅通和“小方”。同时提出,治疗癌症必须提升药物的价值,癌症的治疗不宜

用大方、解毒方。癌症的治疗,主张不手术、不化疗、不介入和严格控制输液量,针对癌症后期胸水和腹水的治疗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键词】癌症;癌症的转移;公转;小方;癌症是人类的大敌,认识癌症、治疗癌症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笔者在多年临床观察与实践的过程中,对癌症的病因、转移规律、用药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癌症的治疗,主张不手术、不化疗、不介入和严格控制输液量,也不提倡应用解毒的方法,而是应用小方来调整人体公转①,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一、癌症姓瘀不姓毒癌症是能量物质之瘀,而非毒也。所谓毒,是瘀之甚也,或血、或湿,舌苔厚腻,内热之极也。笔者认为,人体内部能量在某处形成积聚,空间②能量浓度增高,对该部位细胞群造成的压力过大,影响该部位细胞群运动,使得细胞无法正常开合,物质积聚在细胞内,无法与细胞外部能量相互转化,导致癌症形成。癌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隐形期、成像期和变化期。隐形期时,人体空间某一部位能量的浓度发生改变,导致影像的产生,这种影像通过目前的科学仪器无法检测,但已经影响到细胞及细胞群的运动,只是没有形成器质性病变。成像期,空间的影像转化为器质性病变,影响到相关经络“气”的运动,气血运行受到阻碍。通过现代仪器可以检测出来,西医称之为癌症的早期。变化期,即西医所讲的癌症的中期和晚期,往往伴有转移或者扩散现象。

二、癌症的转移并不可怕细胞运动之时,空间能量物质进行着清升浊降之运动。癌症产生,则清升浊降运动受阻。原发癌部位能量运动的出口是癌症的转移之地。所以,癌症转移并不可怕,转移与否,治疗方法均一致。笔者认为,癌症的转移,不是癌细胞的转移,而是高能量的辐射,这种能量辐射导致不同部位发生癌变。同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癌症的转移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种规律性与能量运动的特点密切相关。人体内部能量总是从高到低运动,高能量向低能量流动。中医所称“我侮”和“侮我”,五行中相生、相克之关系,都与能量运动的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人体能量的总体运行遵循公转路线,癌症转移与公转的方向一致,总是向本部位能量运行的出口方向转移。临床可见胰头癌转肝,直肠癌转肝,胃癌转肺,肺癌转胸椎,多发性肿瘤的转移也是遵循这一规律,而没有逆向转移的。三、“小方”治疗癌症调整人体公转为治疗癌症之根本出发点。“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精是物质之精,精微物质运行的通道是任督二脉,公转联系了任督二脉,是人体物质能量运行之本。在公转过程中,空间能量过高的部位自然得到调整,从而减轻对细胞群的压力,促使细胞内部物质与细胞外部能量相互转化,使得细胞功能得以恢复。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笔者采用的是“小方”,经临床实践证明,“小方”能够调整人体公转,对于癌症的治疗有着切实的效果。

所谓“小方”,就是以独活、公英、当归、佩兰、香附、桂枝六味药为基础,从中选取三四味,每味药的用量在1克至7克之间,组成“小方”,促进和推动人体公转的运行。四、治疗癌症必须提升药物的价值提升药物的价值就是拓宽药

物的应用范围。拓宽药物的应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打破药物的归经,药物发挥作用的范围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整个人体空间,并非只在归经之处发挥作用。二是药量的大小不同,药物的浓度不同,药物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就会有所区别。经多年临床实践,笔者从诸多的本草之中筛选出六味无毒、无副作用的药物,用其改变人体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六味药是:公英、独活、香附、桂枝、佩兰、当归。举例来说,传统本草认为,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的作用,归肝经、胃经。笔者认为,公英的作用范围,下起会阴,上至背部外焦区域,用量可以在1-7克之间。用量小,则味淡,可散,在人体内部无孔不入,是治疗癌转移的首选药物;用量大,则味浓,可补,且补而不滞,无副作用,是补中的上品,胜于党参与黄芪。五、癌症不宜用大方、解毒方攻下大方者,动脏腑经络,其味浓,动则力缓,其邪胜,动则乃塞其路,故而不通,大病难愈。

小方者,以柔克刚,疏而散之,公转化之,变废为宝。补不留形,散不丢精,活不致滞,化滞为活。开路为纲,先天行之,后天补之,功能调之。空间高能量的积聚形成癌症,能

量的积聚程度决定癌症的严重程度,能量密度越大,癌症越重。解决的方法,疏散能量,降低密度,才能恢复细胞运动。疏散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大方,药量大,药味浓,气味重,在人体内部空间走动缓慢,往往积聚在人体下部空间,易淤滞,不易疏散,而影响下焦的通道,在散淤的过程中,下焦空间不能容纳所疏散的能量物质,所以疾病难愈。小方,药量小,药味淡,气味轻,在人体空间走动迅速,归于公转。公转的过程,即是进行全身调整,是关键的关键。在公转过程中,高能量在运行中自行参与混化、异化,自然得到消散。人体没有邪气,所谓的邪气,是正气之聚也,邪气散开,就变为正气,变废为宝,也就是能量的再利用。笔者认为,所谓的“毒”,为湿胜、淤胜、热胜或淤而不行。所谓的“滞”,可能是燥胜而无津,也可能是湿胜而阻经。“毒”和“滞”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公转加以解决。公转体现了中医“八法”的运用,以“补”来讲,黄芪之补,宜形成淤滞,党参之补,宜形成淤热,应用公英的味浓推之,起到推而散的作用,虽可能出现咽干等热象,但随着药物的消散,其热自退,补而不滞。应用小方的过程,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看肺部的压力如何,因为肺与大自然相吻合,大自然含有自然先天之气,是生肾之本(金生水)。笔者认为,胎儿时期的先天是肾,出生后的先天是肺,这就是先后天八卦之不同。小方治病,以至上为突破口,这样,才能使功能

得到调整。一是要看能量的出口,疏散能量,要打通前路,为后方的能量开路,避免在疏散的过程中形成其他地方的堵塞。这也是“小方”与“大方”治病的根本不同之处。

六、去掉病名,参考症状,寻找病因癌症之聚,往往聚于成病之处前方,并非成病之处。人体病之所在,异于病因之所在,例如咳嗽,其病在肺,其因在外焦(太阳区域),若单纯治肺,则疗效差矣。人体得病的原因,往往不在病变之处,而在病变之处的前方。比如说乳腺癌,可能跟胸部能量过高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背部能量过高引起。调整人体公转,实质就是为高能量寻找疏散口,胸部能量过高依循公转路线,在背部为能量寻找出口。如果背部能量也过高,那么就要首先疏散背部的能量。出口找到了,能量就有了疏散的通路。同时,胸部的能量运动还需要推动力,这个推动力来自于下焦能量向上运动的动力,这样,一推一散,高能量自然得到解决。畅通公转运行,就是为高能量积聚的部位寻找出口和动力点。把握了这一原则,就可以不受病名的约束,举例来说,乳腺癌、肺癌、食道癌,名称虽然有所不同,但病因都在于外焦区域背部能量过高,长时间得不到疏通。七、不手术,不化疗,不介入小方治病,秉持中医整体之观,人为一整体,癌亦为生命有机体之组成,宜“善待”之,转化之,疏导之。如果从物质的角度入手,实施手术切除或化疗,“有形”部分得到根除之后,虽然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但

往往还会复发或者转移,因为空间高能量的积聚得不到疏散,“无形”的能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无形”的能量仍将影响和改变“有形”的物质实体.八、癌症后期不提倡液体疗法人体要有充分的动力,才能使细胞消化吸收,新陈代谢才能正常。应保障患者后期人体的动力,努力挽救生命。输液,细胞外的液体进入细胞内,是增加人体的物质,人体的物质增加,就需要增加空间的活力,特别是要增加心脏的动力,但癌症后期,由于患者通常身体虚弱,细胞运动的原动力不足,升降浮沉失调,即便是补充液体,细胞也没有足够的运动动力将其消化和吸收,液体只能是停留在细胞内部,无法正常转化为细胞外部的能量,所以很多患者输液后出现浮肿、腹胀的情况。癌症后期,一方面可以通过小方进行调整,同时可以辅助其他治疗手段,比如火灸疗法、静养疗法。火灸疗法,通过药酒作用于人体的某几个关键部位,借助药酒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味与热,同时辅以按摩师手法的运用,打开人体能量的出口,加速能量的启动和发散运动,促进人体公转的运行,与小方的治疗原理相同。静养疗法,通过按摩师点按膻中、晃足等手法的运用,启动人体内部能量运动,使其进行自我调整,外静而内动,在静养中达到治疗的目的。九、癌症腹水、胸水的治疗方法腹水者,乃水积而不化,上无透气之处,下无助水之力,水淤肠胃之间而不化,抽水者水再生,只有上有透气之

处,下有化水之里,腹水乃愈。正常情况下,能量在人体内部以“水汽”的形式存在,类似“氤氲”状态,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正常,人体内部犹如晴朗的自然空间,空气润而不燥。若高能量长期积聚,无法与物质相互转化,人体空间得不到净化,水气浊度过大,导致腹水、胸水的产生,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道理与此相同。熏蒸头部,使积聚的水液重新参与“气化”运行,同时打开能量运行的出口,释放人体内部多余的能量。能量是人体之宝,通常情况下,使其在运动中加以更新和替换,但腹水、胸水多出现在癌症晚期,给治疗带来更多的困难,此时可以通过打开人体内部能量通路的办法加以疏散,对控制胸水和腹水有良好的疗效,也为癌症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注释:①公转是人体内部能量的大循环,公转将人体任督二脉相联,并逆转周天运行,其具体路线是:能量从会阴上行,经丹田、肚脐、中脘、膻中、天突,到达百会,向后方下行,经风池、大椎、胸椎、腰椎、尾椎,过尾闾至会阴,再转向前上方运行。公转畅通是关系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保证公转畅通是治疗人体疾病的根本出发点。②笔者认为,人体内部并非实体,而是同自然界一样,存在空间。空间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细胞与细胞之间、脏腑与脏腑之间都存在空间。人体可以分为四大空间,即上焦、中焦、下焦和外焦。能量在这四大空间内循环往复运动,遵循公转路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肩关节活动范围: A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 D上举180° E水平外或者xx70° 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 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 A: 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 B: 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 C: 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 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 腕关节强力掌屈:90° F: 背伸:90° 手指关节活动范围: A:掌指关节屈曲:90° B: 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

远指关节屈曲:60° D: 掌指关节背伸:30° E: 拇指掌关节内收:45° F: 拇指掌关节外展:40° 髋关节活动范围: A:屈曲130°-140° B: 后伸0°-10° C: 伸髋位、内旋40°-50°外旋30°-40°D: 屈髋位、内旋30°-40°外旋40°-45°E: 外展30°-45°内收20°-30° 膝踝关节活动范围: A: 膝关节屈曲130°-140°伸展5°-10°

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 A: 外翻30°-35°内翻0°-30° B: 外展0°-25°内收0°-25° C: 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 A: 前屈35°-45°后伸35°-45° B: 左/右侧屈曲45° C: 左/右侧旋转60°-80° 胸腰椎活动范围: A: 前屈和活动范围90° B: 左右侧xx0°-30°

正常人体CT值

一、颅脑 (一)脑室大小 1.测量两侧侧脑室前角间径与同平面脑横径的比值,正常平均值为31%(19%~39%间)。2.不同年龄组正常脑室系统测量值(如下表) 项目<2岁2~60岁>60岁 Hackman值≤35mm≤45mm≤55mm 三脑室横径≤5 mm≤7 mm≤9mm 四脑室横径≤9 mm≤11 mm≤13mm 纵裂宽径<3 mm <3 mm 3~5 mm 脑沟宽径不可见<3 mm 3~5 mm Hackman值=侧脑室前角间径+尾状核间径之和 (二)脑垂体高度 冠状面CT扫描上,正常垂体腺上缘平直或略呈下凹弧形,其高度在成年女性<7mm,成年男性<5mm,>9mm为垂体腺增大。 二、五官 1.正常眼环厚度,2~4mm . 2.晶体CT值,70~80HU;玻璃体CT值:0~10HU。 3.眼眶内视神经粗3~4mm;眼外肌粗4~6mm。两侧对称。 三、胸部 1.气管横径:15~20mm,其前后径大于横径,气管壁厚度:1~4mm 2.右中间支气管横径:10mm,其后壁与肺紧邻。 3.奇静脉及半奇静脉正常值为3~6mm 4.心包厚度小于3mm,局部增厚不超过4mm。 5.扩张的食管壁厚度:小于3mm。 6.纵隔、腋窝淋巴结大小:小于1cm直径。 四、腹部 (一)肝脏 1.上下径不大于15cm 2.右肝叶前后径大于左肝叶前后径1.2~1.9倍,不超过2倍。 3.右肝叶横径大于尾叶横径2~3倍。 4.肝脏平扫CT值:40~80HU,高于脾脏。增强扫描CT值升高至120~140HU。 (二)胆囊、胆道 1.胆囊壁厚度,≤3mm,>5mm为异常。 2.胆囊横径;3~4cm;上下径;7~10cm 3.胆囊CT值;0~20HU,密度均匀。 4.胆总管正常横径;6~8mm,术后胆总管管径1cm内仍属正常。胆总管正常横径;3~5mm。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不显影。 (三)脾脏 1. 正常脾脏上下径平均值12cm,不超过15cm。前后径7cm,横径4cm。 2. 正常脾脏的前缘,位于腋中线后方。 3. 正常脾脏的密度均匀,略低于肝脏。 (四)胰腺 1. 前后径;胰头≤3cm , 胰体≤ 2.5cm,胰尾≤2.0cm

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医学参考值范围制定 一、概念和意义 1. 医学参考值的概念: 医学参考值又称临床参考值或正常值,是指“正常”人体和动物的各种生理常数、体液、排泄物中各种成分含量及人体对各种试验的反应值。广义的医学参考值还包括各类“卫生标准”。应注意的是,医学参考值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值,而是许多数值的集合或全体,即是一个范围。 2.医学参考值的作用及意义: (1)用以区分“正常”和“异常”个体,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2)可用以反映不同时间、地区人群某项指标的生理变迁。 二、制定参考值范围的基本步骤 1. 确定“正常人”对象的范围:即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未患被研究疾病的个体。 2. 统一测定标准:即检验用的试剂批号、仪器、人员、条件等应相同。 3. 确定分组:一般需用年龄、性别等对“正常人”对象进行分组,分组特征也可根据检验判断。 4. 样本含量确定:一般来讲,正态分布资料所需的样本含量应在100以上,偏态或未知分布时样本含量应更大。 5.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单双侧:一般生理物质指标多为双侧、毒物指标则多为单侧。 6. 确定百分位点:一般取95%或99%。 三、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 (1)正态分布法: 据正态分布原理,一定可信度(如95%)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均数 ±u0.05*S;单侧上限为:均数+u0.05*S,单侧下限为:均数-u0.05*S。 (2)百分位数法: 对于偏态分布或未知分布的资料,正常值范围的确定常用百分位数法,如95%可信度下的正常值范围双侧为P2.5--P97.5,单侧上限为P95,单侧下限为 P5。 四、制定参考值范围时的注意事项 1. 应注意参考值范围是基于一定可信度而建立的的,即它最多仅能包含95%或99%的“正常”个体; 2. 临床应用中采用多指标联合诊断可提高判断的效率; 3. 观察值的正常值范围要与均数的可信区间相区别。 五、质量控制 此外,工业生产、实验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也是基于上述原理提出的,即根据质量指标多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性质,用均数加减2倍标准差(约包含95%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警戒值,均数加减3倍标准差(约包含99.73%的个体观察值)作为上、下控制值,若质量指标超出上、下警戒值,则发出警报,若超出上、下控制值,则停止生产或实验过程。当质量指标本身为非正态时,可通过变量变换后再用上法处理。

最基本的人体正常值

最基本的人体正常值:脉搏、呼吸、体温、血压 脉搏:成人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儿童平均为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60次/分。 脉搏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 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见于颅内高压、麻醉药过量等)。 体温:成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老年人体温略低,月经期前或妊娠期妇女体温略高;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营养不良及过久暴露于低温条件下等)。 血压:成人正常血压收缩压在90~11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60~79毫米汞柱之间。 成人收缩压达到12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达到80~89毫米汞柱时,称血压正常高值,应当向医生咨询。情绪激动、紧张、运动等许多因素对血压都有影响。诊断、治疗高血压必须由医生进行。 收缩压<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60毫米汞柱,即为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亦称体质性低血压(与体质较差有关),继发性低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休克、心血管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正常人安静时的心率。

成年男性约为60--80次/min。女性约为70--90次/min. 入睡状态时心率减少,男性约为50--70次/min.女性约为60--70次/min.有的可低达45--50次/min. 婴儿约为120--140次/min. 1--2岁约为110次/min. 3--4岁约为90--100次/min. 5--6岁约为95次/min. 7--8岁约为85次/min. 9--15岁约为70--80次/min. 小儿在熟睡时心率可减慢10--40次/min. 站立,运动,饭后及某些疾病时心率可增快。

人体八大系统大全

人体的构成水平: 一、原子水平: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三十余种,其中人体内含有的元素 有六十多种,主要为氧、氢、碳、氮、钙及磷等,其中氧含量约为65%,碳约为18%,氢约为10%,氮约为3%,钙约为2%,磷约为1%。氧、氢、碳、氮就占人体总重量的96%。其它元素虽然在人体内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不代表着它们不重要,如血红蛋白是体内氧的携带者,而铁则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子水平:人体是由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水及矿物质的等组 成的。以一名体重为60kg男性为例,其体内的水量约为40kg,占体重的60%多;脂类约为9kg,占体重的14%,其中估计有1kg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其余为能量储备,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状况而改变;蛋白质约为11kg,占体重的17%,大部分蛋白质在身体内作为基本构成成分而存在,损失约超过2kg就会导致严重的生理功能失调。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主要是以糖原形式存在,可以用于用于消耗的储备不超过200g。 三、细胞水平:人体是由细胞、细胞外液及细胞外固体组成的。细胞是身 体行使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细胞存在的组织通常将其分为肌肉细胞、脂肪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类型。 四、组织水平:人体是由组织、器官及系统构成的,这样体重就等于脂肪 组织、骨骼肌、骨、血及其它的内脏器官等的总和。脂肪组织包括脂肪细胞、血管及支撑性结构成分,是储存脂肪的主要地方。骨骼肌有400多块,占体重比例因性别、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成年男性约占40%,成年女性约占35%,四肢肌约占全身肌肉重量的80%,其中下肢约50%,上肢约30%。正常人的总血量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50kg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ml,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储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储存在“人体血库”种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骨骼时人体的支架系统。有206块骨头,成年人骨骼的重量大约有 9kg。 呼吸系统的功能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 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 C外旋:45°-60°内旋45°-70°, D上举180° 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 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 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 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 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 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 E:腕关节强力掌屈:90° F:背伸:90°

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 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 C:远指关节屈曲:60° D:掌指关节背伸:30° E:拇指掌关节内收:45° F:拇指掌关节外展:40° 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 B:后伸0°—10° C:伸髋位、内旋40°-50 °外旋30°-40° 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 E:外展30°—45°内收20°—30° 膝踝关节活动范围: A:膝关节屈曲130°-140 °伸展5°—10° B: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 足和足趾活动范围: A:外翻30°—35°内翻0°—30°

B:外展0°-25°内收0°-25° 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 颈椎活动范围: A:前屈35°-45°后伸35°-45° B:左/右侧屈曲45° C:左/右侧旋转60°—80° 胸腰椎活动范围: A:前屈和活动范围90° B:左右侧屈0°—30° C:左右旋转0°—30° ...谢阅...

人体八大系统大全 (1)

人体系统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呼吸系统的功能是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人体的新陈代谢。 呼吸系统为通气和换气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从鼻腔到气管。临床上常以喉环状软骨为界,将其分为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两部分。

(1)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 (2)下呼吸道:下呼吸道是指气管、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及各级分支,直到肺泡。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 消化系统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 1.消化系统的构成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直肠。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肠腺,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 2.消化系统的功能 人体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满足人体发育、生长、生殖、组织修补等一系列新陈代谢活动的需要。人体消化系统各器官协调合作,把从外界摄取的食物进行物理性、化学性的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并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它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系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功能 体循环和肺循环 心脏分为四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室接受肺脏回来的饱含氧气和养料的血液,左心房收缩把血液送入左心室,左心室收缩再把血液送入主动脉,送往全身后回到右心房,这端循环历程叫体循环。 右心房把血液排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把血液送人肺动脉,血液在肺脏排出二氧化碳,带上氧气,再经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这段循环历程叫肺循环。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由神经组织构成的全部装置,主要由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构成。

人体流式细胞术参数的正常参考值

人体流式细胞术参数的正常参考值 外周血中各种流式细胞仪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 T细胞表面标志细胞名称平均数土标准差范围T细胞抗原 CD2 总T细胞76.28 ± 7.68 62.5~89.0 CD3 成熟T细胞69.98 ± 5.79 61.1~77.0 CD4 T辅助/诱导性细胞亚群32.25 ± 5.16 15.8~41.6 CD5 T细胞(B细胞亚群)77.06 ± 7.34 69.5~8.8 CD8 T仰制/细胞毒性细胞亚群25.08 ± 4.34 18.1~29.6 CD28 T细胞受体共刺激分子49.59 ± 9.30 39.5~64.8 CD8/CD28+细胞毒性T细胞13.22 ± 4.18 8.6~15.5 + - CD8/CD28 T仰制性细胞15.99 ± 5.13 9.9~24.8 + - CD3/HLA-DR 静止T细胞67.10 ± 11.69 55.3~77.1 B细胞抗原 CD19 全部B细胞11.56 ± 2.54 7.3~18.2 CD20 全部B细胞12.20 ± 2.92 NK细胞抗原土 - + CD3/CD(16+56) NK细胞14.91 ± 4.87 8.1~25.6 单核巨噬细胞 CDI4 单核细胞 5.10 ± 2.00 活化细胞表达抗原 CD3/HLA-DR+活化T细胞 3.05 ± 1.34 1.2~5.8 CD3/HLA-DR+活化B细胞7.42 ± 3.22 3.0~11.7 + + CD3/CD2 5 活化T细胞15.94 ± 3.67 1.01~2.20 CD5/CD19+活性B细胞 4.65 ± 1.51 3.1~6.6 CD69 活化诱导分子(AIM) 2.09 ± 0.87 0.8~3.5 CD38 活化T细胞51.07 ± 5.67 42.4~60.0 免疫调节细胞 CD4/CD29+T辅助性细胞诱导亚群16.92 ± 5.35 9.8~26.0 CD4/CD45-RA+T仰制性细胞诱导亚群20.51 ± 3.64 15.0~25.0 其他参数 HLA-DR MHC-n类分子DR抗原10.93 ± 4.51 6.1~17.0 CD45-RA 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异型66.99 ± 5.06 59.8~73.7 CD4/CD8 值 1.42 ± 0.89 0.98~1.94 I型变态反应介导分子 CD23 IgE低亲和力受体(Fc ) 3.19 ± 0.65 1.9~4.4 igE 膜结合IgE 1.95 ± 0.89 0.9~3.7 造血干细胞、祖细胞 CD33 粒细胞前体25.90 ± 3.32 21.3~30.4 CD34 多能干细胞V 0.5 0.1~0.5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 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 C外旋:45°-60 °内旋45°-70°, D上举180° 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 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 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 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 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 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 E:腕关节强力掌屈:90° F:背伸:90° 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 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 C:远指关节屈曲:60° D:掌指关节背伸:30° E:拇指掌关节内收:45° F:拇指掌关节外展:40° 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 B:后伸0°-10° C:伸髋位、内旋40°-50 °外旋30°-40° D:屈髋位、内旋30°-40 °外旋40°-45° E:外展30°-45°内收20°-30° 膝踝关节活动范围: A:膝关节屈曲130°-140 °伸展5°-10° B: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 足和足趾活动范围: A:外翻30°-35°内翻0°-30° B:外展0°-25°内收0°-25° 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 颈椎活动范围: A:前屈35°-45°后伸35°-45° B:左/右侧屈曲45° C:左/右侧旋转60°-80° 胸腰椎活动范围: A:前屈和活动范围90° B:左右侧屈0°-30° C:左右旋转0°-30°

人体解剖图

人体解剖图(正面、背面、左面、右面) 人体分五大部分,即头、胸、骨盆、上肢(包括上臂、小臂、手)、下肢(包括大腿、小腿、脚)。头部、胸部、骨盆部是人体中的三个主要的体块,它们本身是不能活动的,把这三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是颈椎和腰椎。由于年龄和性别的不同,人体的比例也有所差异。以人的头长为单位,全身的长度通常为七个到七个半头长。颈部约为四分之一头长,胸部约为一又四分之一头长,腰部约为四分这一头长,骨盆部约为四分之三头长,上肢约为三又三分之一头长,其中上臂约为四分之三头长,上肢约为三又三分之一头长,其中上臂约为一又三分之一头长,小臂约为一又三分之一头长,手约为三分之二头长,下肢约为四个半头长,其中大腿约为二又四分之一头长,小腿至脚跟约为二又四分之一头长。从头顶至骨盆下端的长度比骨盆下端至脚跟的长度约短半个头长。

人体头部结构 头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头部有着脑这一最大的神经中枢。人体的头部包含着脑以及我们大多数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和舌等。头部还包含着牙,唇及口。我们的口腔通过张开和关闭的运动来摄入食物和说话。喉属于头和颈的连接处。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肤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组织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骨膜: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头皮的血管和神经及淋巴 血管:头皮的血供很丰富。供血来自颈内、外动脉系统。有额动脉、眶上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以及枕动脉。与动脉伴行的静脉,其血液都流回至颅内静脉窦,仅有枕部和颞部的静脉血,部分回流至颈外静脉。头皮的静脉借导

人体正常参考值

正常体温 36℃——37℃(腋窝)口测:36.3℃~37.2℃ 肛测:较口测法高0.3~0.5℃,为36.5~37.7℃ 正常人体温一般上午比下午高, 刚出生1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25℃, 6个月的小儿上午比下午高0.5℃, 1岁以后高1℃。 正常人的血糖 空腹血糖: 3.9—6.1mmol/L(70—110mg/dL)餐后1小时血糖: 3.9—10mmol/L(70—180mg/dL)餐后2小时血糖: 3.9—7.8mmol/L(70—140mg/dL)餐后3小时血糖: 3.9—6.1mmol/L(70—110mg/dL)正常人的心率 男性:60—100次/分钟 女性:70—90次/分钟 儿童:90次/分钟 新生儿:140次/分钟 正常人的血压值 收缩压:90-130mmHg(12.0—18.7kpa) 舒张压:60-90mmHg(8.0—12kpa) 血液 红细胞数:男(4.0-5.5)×1012/L(4.0-5.5)×106mm3 女(3.5-5.0)×012/L(3.5--5.5)×106mm3 血红蛋白:男120-160g/L (12-16g/dL) 女110~150g/L (11--15dl) 白细胞数: (4~10)×109/L (4000~10000/mm3) 嗜酸性粒细胞: (0.05-0.30)×109/L (50~3000mm3) 血小板数: (100-300)×109/L (100000--300000mm3)

血液化学:全血 葡萄糖: 3.9-5.6mmol/L (70~100mg/dL) 血清钠:(Na+) 136~145mmol/L (136-145mEq/L) 135-144rmnol/L (300--310mg /dL) 钾:(K+) 3.5-5.3mmol/L (3.5--5.3mEq/L) 3.6--5.Immol/L (14--20mgJdl)钙:(Ca2+)2.2-2.7mmol/L (4.5--5.5mEq/L) 2.2--2.7mmol/L (9~11lmg/dL)血脂 胆固醇: 2.8~6.0mmol/L (110-230mg/dL) 磷脂: 1.7--3.2mmol/gl(130--250mg/dL) 甘油三酯: 0.23~1.24mmol/L (20-110mg/dL) 抗链球菌深血素 "O" 测定<500μ 肝功能试验 转氨酶活力测定: 谷-草转氨酶(AST.GOT) Reitman氏法4~50μ King氏法44103μ 谷-丙转氨酶(ALT.CPT) Reitman氏法2--40μ King氏法20-118μ

最基本的人体正常值

最基本的人体正常值:脉搏、呼吸、体温、血压脉搏: 成人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儿童平均为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60次/分。 脉搏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 呼吸: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 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见于颅内高压、麻醉药过量等)。 体温: 成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老年人体温略低,月经期前或妊娠期妇女体温略高;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 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营养不良及过久暴露于低温条件下等)。 血压: 成人正常血压收缩压在90~11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60~79毫米汞柱之间。 收缩压<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60毫米汞柱,即为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亦称体质性低血压(与体质较差有关),继发性低血压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休克、心血管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正常人xx时的心率。 成年男性约为60--80次/min。女性约为70--90次/min. 入睡状态时心率减少,男性约为50--70次/min.女性约为60--70次/min.有的可低达45--50次/min. 婴儿约为120--140次/min. 1--2岁约为110次/min. 3--4岁约为90--100次/min. 5--6岁约为95次/min. 7--8岁约为85次/min. 9--15岁约为70--80次/min. 小儿在熟睡时心率可减慢10--40次/min. 站立,运动,饭后及某些疾病时心率可增快。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min.节律规则。少于60次/min称为心动过缓。多于100次/min称为心动过速。

人体的CT正常值

一、颅脑 重要的测量数据 正常CT值白质皮层 平扫(平均值)39Hu 32Hu 增强(平均值)41Hu 33-35Hu 每个数值的偏差±2Hu,皮质与白质之间的CT值相差:大约7Hu 脑室的大小 1、侧脑室体部指数:B/A>4=正常 2、侧脑室前角:(Monro孔水平)40岁以下:<12mm 40岁以上:<15mm 3、第三脑室的宽度:儿童<5mm 60岁以下成人:<7mm 60岁以上成人:<9mm 4、眼静脉的宽度:3-4mm 5、视神经(轴位)a眼球后节段:5.5mm±0.8mm b最狭窄的位置(约在眼眶中央 部位):4.2mm±0.6mm 6、眼球的位置:眼球的后缘在颧骨间线后9.9mm±1.7mm 垂体:矢状重组图象垂体的高度:2-7mm 注意:以下情况标准大小有所变化 妊娠期:为12mm 青春期:女性为10mm,男性为8mm 宽度(在冠状位上的横向长度,分娩年龄的女性):12.9mm±1.6mm 在冠状位上的垂体的面积(高度x宽度,分娩年龄的女性):93mm2±1.6mm2 垂体柄:<4mm 视交叉:冠状位:宽度9-18mm,高度3-6mm 轴位:宽度12-27mm,深度4-9mm 内耳道:5-10mm(平均为7.6mm);两侧相差应该在1mm之内,但要注意窗口技术的选择 眼部 1、眼球直径:轴位:右:28.6mm±1.2mm 左:29.4mm±1.4mm 矢状位:右:27.8mm±1.2mm 左:28.2mm±1.2mm 2、眼球的位置:后缘位于颧骨间线后:9.9mm±1.7mm 3、视神经(轴位):球后段:5.5mm±0.8mm 最狭窄的部位(大约在眼眶中间部分): 4.2mm±0.6mm 4、眼静脉:1.8mm±0.5mm(轴位,4mm的层厚)2.7mm±1mm(冠状位) 5、眼部肌肉:a 上直肌:3.8mm±0.7mm b 斜肌:2.4mm±0.4mm c 外直肌: 2.9mm±0.6mm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B.筛窦后群C额窦 D.蝶窦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B.会厌软骨下端C.甲状软骨下角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B.纵隔胸膜C肋胸膜D.脏胸膜E. 胸膜顶

3.前庭裂界于哪两者之间(BC ) A.咽腔B.喉前庭C. 喉中间腔D. 声门下腔E. 口腔 三、填空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和_肺__两部分组成。 2.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是_上颌窦_, 并开口于_中鼻道_。 3.覆盖在固有鼻腔内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____嗅部____和_呼吸部__两部。 4.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分别于____第6肋___和___第8肋____相交。 5.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下方的一对称____声襞_, 此对结构间的裂隙称__声门裂_。 6.鼻旁窦包括额窦___筛窦____蝶窦、上颌窦四对,其中___上颌窦___最大。 7.下呼吸道包括___气管__、支气管_及其分支。 8.肺内侧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__肺门_,出入此处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__肺根__。 四、名词解释 1.肋膈隐窝 2.胸膜腔 3.肺门4.肺尖体表投影5.声门裂6.气管权 五、简答题 1.喉腔分为哪几部 2.简述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C 7、C 8、E 二、D型选择题 1、AE 2、AC 3、BC 三、填空题 1、呼吸道肺 2、上颌窦中鼻道 3、嗅部呼吸部 4、第6肋第8肋 5、声襞声门裂 6、筛窦上颌窦 7、气管,支气管 8、肺门,肺根 四、名词解释 1、壁胸膜不同部分,在移行处呈锐角转折,在转折处形成间隙,深呼吸时,肺也不能充满其间,胸膜腔的这些间隙称胸膜隐窝。其中最大的胸膜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2、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的浆膜腔隙,称胸膜腔。两侧胸膜腔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 3、肺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在肺门的附近还有支气管肺淋巴结。 4、经胸廊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5、喉腔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它可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分。 6、气管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第4、5胸椎之间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杈。 五、简答题 1.答:喉腔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2.答:鼻旁窦共有四组,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皆与鼻腔相通。额窦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人体常用正常值

人体常用正常值 一.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分为动脉压和静脉血压。我们平常所说的血压就是指动脉血压。正常成人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 二.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L(70-110mg/dL),高于 7.0mmol/L(126mg/dL)诊断为糖尿病。 三.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搏次数. 人体心率的正常值:正常成人为 60--100次/分。 四. [1]血小板的正常值: 100-300)*10的9次方/升。 [2]白细胞{WBC} 数值:成年人外周血液中正常的白细胞数值是4~10×109/l,如果少于4×109/l为白细胞减少,超过10×109/l及为白细胞增多,如果高于正常值属于炎症引起的. [3]{ 红细胞RBC }计数正常值:成年男性 4.0 ~ 5.5×1012/L 成年女性 3.5 ~ 5.0×1012/L 儿童 4.3 ~ 4.5×1012/L 新生儿 6.0 ~ 7.0×1012/L临床意义:生理性减少:婴幼儿、妇女妊娠中后期,血容增加原料相对不足造成。相对减少:造血原料缺乏、造血障碍、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相对增多:大量失水造成血液浓缩。绝对增多:①病理性:严重的先天或后天性心肺疾患;造血干细胞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生理性:高原生活、初生儿、剧烈体力劳动。

五.血脂正常值:【1】、总胆固醇(TC):200ml/dl以下或3-5.2mmol/L 左右{2}、甘油三酯(TG):150mg/dl以下或1.7mmol/L左右{3}、低密度脂蛋白(LDL-C):120mg/dl或3.12mmol/L以下 {4}、高密度脂蛋白(HDL-C):40mg/dl或1.04mmol/L以上。六.正常人的尿量多少?正常健康人24 h尿量约1500-2000ml;如果24h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病理性多尿可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脏疾病等。 七.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

身体各部位CT值大全

CT正常值 一、头颈部 重要的测量数据 正常CT值白质皮层 平扫(平均值)39Hu 32Hu 增强(平均值)41Hu 33-35Hu 每个数值的偏差±2Hu,皮质与白质之间的CT值相差:大约7Hu 脑室的大小 1、侧脑室体部指数:B/A>4=正常 2、侧脑室前角:(Monro孔水平)40岁以下:<12mm 40岁以上:<15mm 3、第三脑室的宽度:儿童<5mm 60岁以下成人:< 7mm 60岁以上成人:<9mm 4、眼静脉的宽度:3-4mm 5、视神经(轴位)a眼球后节段:5.5mm±0.8mm b 最狭窄的位置(约在眼眶中央部位):4.2mm±0.6mm 6、眼球的位置:眼球的后缘在颧骨间线后 9.9mm±1.7mm

垂体:垂体高度正常男性1.4-5.9mm(平均3.5mm) 女性2.7-6.7mm(平均4.8mm) 青年女性特别是妊娠期高径可达9-10mm(也有人报道达12mm者),其横径较宽约8mm左右, 宽度(在冠状位上的横向长度,分娩年龄的女性):12.9mm±1.6mm 在冠状位上的垂体的面积(高度x宽度,分娩年龄的女性):93mm2±1.6mm2 垂体柄:<4mm , 一般认为高径小于10mm的垂体瘤为微腺瘤,大于10mm 者为大腺瘤。 视交叉:冠状位:宽度9-18mm,高度3-6mm 轴位:宽度12-27mm,深度4-9mm 内耳道:5-10mm(平均为7.6mm);两侧相差应该在1mm 之内,但要注意窗口技术的选择 眼部 1、眼球直径:轴位:右:28.6mm±1.2mm 左:29.4mm±1.4mm 矢状位:右:27.8mm±1.2mm 左:28.2mm±1.2mm

人体正常指标值

1、温度用腋下测量正常是36-37摄氏度 心率正常是60-100次/分钟 血压正常不高于140/90mmHg,不低于90/60mmHg 血液 总血量: 65--90ml/kg, 全血比重:男1.054--1.062 女1.048--1.062 血浆:1.024--1.029 渗透(量)压 血胶体渗透压:21±3mmHg(2.80±0.40kPa) 血晶体渗透压:280--310mOsn/kg(280--310mmol/L) 红细胞数: 男(4.0--5.5)×10^12/L(4.0--5.5×10^6/ul) 女(3.5--5.0)×10^12/L(3.5--5.5×10^6/ul)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 红细胞压积: 男0.4--0.5(40--50vo%) 女0.37--0.48(37--48vol%) 红细胞平均直径: 7.33±0.29um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H): 29.36±3.43pg(29.36±3.43uug) 红细胞平均体积(V): 93.28±9.80fl(93.28±9.80um^3) 红细胞平胞血红蛋白浓度(HC): 0.31--0.35(31--35%) 网织红细胞数: 0.005--0.015(0.5--1.5%) 红细胞平均渗透性脆性试验: 在0.44--0.47%(平均0.45%)盐液内开始溶解,在0.31--0.34(平均0.32%)盐液内全部溶解。白细胞数: (4--10)×10^9/L(4000--10000/ul)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0.5--0.7(50--70%) 嗜酸粒细胞:0.005--0.03(0.5--3%) 嗜碱粒细胞:0.00--0.0075(0--0.75%) 淋巴细胞:0.2--0.4(20--40%) 单核细胞:0.01--0.08(1--8%) 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 (0.05--0.30)×10^9/L(50--300/ul) 血小板数:(100--300)×10^9/l(10--30万/ul) 出血时间:(Duke法)1--3min(lvy法)0.5--6min 凝血时间: (毛细管法)3--7min (玻片法)2--8min (试管法)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20sec为消耗正常 血块收缩时间: 30--60min开始回缩,18h后明显收缩,24h已完全收缩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5--45sec 凝血酶时间: 13--17sec 复钙时间: 1.5--3min 2、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正常值在4--6min内,基质血浆凝固时间为9--11sec。病人标本与基质血浆混合后的最短时间比正常值>5sec表示不正常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10--15sec 全血凝块溶解试验: 正常人在24--48h内不发生溶解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正常>120min,可疑70--90min,阳性<70min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 值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 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 C外旋:45°-60 °内旋45°-70°, D上举180° 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 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 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 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 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 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 E:腕关节强力掌屈:90° F:背伸:90° 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 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 C:远指关节屈曲:60° D:掌指关节背伸:30° E:拇指掌关节内收:45° F:拇指掌关节外展:40° 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 B:后伸0°-10° C:伸髋位、内旋 40°-50 °外旋30°-40° 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

E:外展 30°-45°内收20°-30° 膝踝关节活动范围: A:膝关节屈曲 130°-140 °伸展5°-10° 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 A:外翻30°-35°内翻0°-30° B:外展0°-25°内收0°-25° C:趾跖关节屈曲 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 A:前屈 35°-45°后伸35°-45° B:左/右侧屈曲45° C:左/右侧旋转60°-80° 胸腰椎活动范围: A:前屈和活动范围90° B:左右侧屈0°-30° C:左右旋转0°-30°

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

说明人体八大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有哪些 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肝脏、胰腺、大肠、小肠、直肠、肛门 呼吸系统:鼻、喉、气管、肺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 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 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生殖系统:女{输卵管、膀胱、尿道、外阴、卵巢、子宫、阴道} 男{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睾丸、精囊、前列腺} 神经系统:大脑、脊髓 内分泌系统: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腺(胰岛)、卵巢、睾丸 消化系统主要靠食道和胃部 神经系统主要靠很多个神经元和脑部 呼吸系统主要靠气管和肺部 循环系统主要靠血管和心脏 运动系统主要靠骨骼和脑部 内分泌系统主要靠一些腺 泌尿系统主要靠肾和输尿管和膀胱及尿道 生殖系统主要靠生殖器和一些与生殖密切相关的器官 而免疫系统没有主要的执行器官 免疫系统各组分广布全身错综复杂需要所有系统的协同工作才能够正常运作8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免疫系统(俗话说的好身体好免疫力才强) 而免疫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8大系统(很显然免疫力差对人体的发育和成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按照传统的分类来说,人体共八大系统,这样说来,皮肤不属于任何系统,比如,皮肤中的神经属于神经系统,皮肤中汗腺属于内分泌系统…… 但是按照现代解剖学来看,有专门的“皮肤系统” 具体如下 传统: 消化系统: 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管]、肝、胆、胰等组成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生殖系统:男的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及附属腺体以及阴囊阴茎组成

人体正常值

人体健康正常值 1、注意监测血压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值: 收缩压(SBP)≤140mmHg(18.6Kpa) 舒张压(DBP)≤90 mmHg(12.0Kpa) 正常血压的低压应小于90毫米汞柱,高压应小于140 毫米汞柱;轻型高血压为DBP90~150毫米汞柱和 SBP140~180毫米汞柱,其中SBP140~160毫米汞 柱和DBP90~95毫米汞柱是临界高血压。 ?单纯收缩压升高(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更多的会使左心室重量增加,引起心室扩大。 ?单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收缩压小于140毫米汞柱),则更多的使心室厚度增加,心脏扩大不明显。 ?单纯收缩压升高,会发生脑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并因此造成心脑肾病发症的死亡率,高于单纯舒张压升高。两种血压同时 升高,损害是综合性的。 ?一般6个月测一次血压。 ?2、测脉搏 各类人群脉率正常值: 成人脉率60~100次/分钟,平均72次/分钟 儿童脉率约为90次/分钟 婴幼儿可达130次/分钟 老年人55~60次/分钟 一般,女性的脉率较男性的快;白天脉率较快,夜间睡 眠时较慢;吃饭后、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脉率会加快。 ?3、健康体重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身高)(米2) ?健康体重的标准。21~65岁的成人,BMI值不大于25,即为健康体重。一般来讲,BMI=18.5~22.9,为正常体重;BMI﹥23,为 超重;BMI=23~24.9,为准肥胖;BMI﹥25,为肥胖型。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低体重指数:成年男子BMI=22.6,成年女性BMI=21.1。 ?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最低体重指数:BMI=25。 ?糖尿病发病率的最低体重指数:BMI=28 ?4、定期测身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