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配套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配套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配套答案

5。卢沟桥烽火补充习题答案

三、

同样写行军,我发现:“偷偷地”“摸”提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同样写战斗失利,我发现:“暂时退守”是我军在“众寡悬殊”条件不利的情况下的正确策略,有赞扬之意;“人头滚落”“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是对敌人被打惨状的痛快描述,表达了对日军的鄙视。

五、

1.日寇以两个士兵失踪为由,前来搜查,这是蓄意挑衅,遭到中方严词拒绝后,恼羞成怒,首先向我方开火,中国军队还击。但由于敌众我寡,只得暂退守桥头。

2.日本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守军同仇敌忾,奋起反击,日寇狼狈而逃。

3.大刀队员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日寇被打得抱头鼠窜,卢沟桥又回到我军手中。

4.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中国官守军给予慰问与声援。

六、

1.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显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潜伏十分不易,突出表现战士们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2.与对手总会碰面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有可能取得胜利。

3.我觉得云龙是一个英勇善战,机智、处事果断的人。

6。半截蜡烛补充习题答案

二、

⑥①④③

三、

杰奎琳怕楼上黑,她娇声对德国人说,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见杰奎琳很可爱,就同意把蜡烛拿走,这样就避免了一场危机。四、

1.厄运的意思是不幸的命运。

2.从容地

默默地

死神已经向他们走来

3.半截蜡烛

蜡烛烧完秘密或暴露,国家就有灾难,同时一家三口生命结束4.不能去掉。因为德军并没有发现情报,而伯诺德夫人心里很紧,心里想他们已经发现情报,其实没有,也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五、《天职》

1.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

2. 表明今天的“手术”与往日不同,也表达出了海尔曼医生视死如归的决心。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补充习题答案

一、

2.聂将军

心肠好、心地善良

三、

2.

四、

美穗子和家人刚一看到聂将军,马上跪到面前,眼含热泪激动地说:“恩人,谢谢您!正是您宽广的胸襟,仁慈的心肠,才让我回到了亲人的身边,您真是活菩萨呀。此时此刻,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对您的无限感激呀!”

8。三打白骨精补充习题答案

二、馒瞒埋蛮

三、

1.一个“夺”字写出了猪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这个老妇人其实是白骨精,这个“闪”字与这句话中的年满八旬相矛盾,因而传神地写出了白骨精的狡猾和迫不及待的样子。

3.唐僧因为悟空平白无故地打死老妇人而摔下马来。一个“摔”字,

我们感受到唐僧的胆小及受到了严重的程度。

4.悟空看见白骨精变成白发老公公又来骗师傅,他心想,如果再不除去这个妖精,师傅就会再次上当,后果将不堪设想,“笑”字写出了悟空火眼金睛,轻而易举就识破了白骨精的阴谋诡计。

四、

(一)

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为下文白骨精的出现作了铺垫。

(二)

这段话描写的是课文中变成美貌村姑的白骨精。作者把人物写得这样美,其用意是写出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她想以此来降低师徒三人对她的警惕心,好对唐僧下手。

(三)

悟空对师傅忠心耿耿,感情深厚。

五、

人物名称:悟空

人物故事: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除妖降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

人物评价:疾恶如仇英勇无畏。

9。词两首补充习题答案

二、√√×××

三、常记

误入藕花

兴尽晚回舟

诗人强烈爱美景的思想感情

四、

一次郊游之后的黄昏,太阳已经落山了,河面上,一女子划着船,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直到荷塘深处才发觉。尽管周围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在荷花从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她快速地划动小船,惊动了已经栖息的水鸟。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10。螳螂捕蝉补充习题答案

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

1.大臣和少年目的都是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

2.大臣是直接劝说的,结果失败了;而少年是通过一个例子让吴王自己领悟到其中的道理,结果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3.因为大臣们是直言相劝,令吴王感到没有威严;而少年的“劝”是智劝,既维护了吴王的面子,又令吴王茅塞顿开。

4.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我们体会到:少年是睿智的,他找到适合劝说吴王的方法,让吴王自悟其理。

三、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这三个小东西都在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都没考虑隐伏在它们身后的灾祸啊!

2.树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 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 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代人。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他的遗物中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

2020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俱(俱全)怒(愤怒) 廉(廉洁)唇(嘴唇) 庸(庸俗)晨(早晨)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所以)秦国不敢侵犯。2.蔺相如避让廉颇的车子(不是)怕他,(而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3.(不管)廉颇怎么侮辱蔺相如,蔺相如(总是)采取忍让的态度。 4.(如果)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好,赵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阅读词典中关于“负荆请罪”的解释,然后完成练习。 1.“负荆请罪”中“负”的意思是“背”,“荆”的意思是“荆木条,古代刑具)”。 2.词典一般对成语的出处,典故都酌情引述。“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

3.用“---”画出这个成语所比喻的意思。 4.用“负荆请罪”造一个句子。 造句:小明错怪了王华,第二天他决定去到王华家负荆请罪,请求他的原谅。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韩勃(不满地)我真不(búbù)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bú bù ) 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bú bù) 让,多解气! 蔺相如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韩勃(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 蔺相如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 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韩勃(若有所悟地)唔,原来是这样! 1.用“√”给“不”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情, 3.写几句连贯的话,用上“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和“寸步 不让”三个词语。 在今天的辩论会上,双方的同学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答辩,双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精彩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作业 第一课我们在成长 1. 回想一下,由于自己太小过去做不了而现在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答: 2. 我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3.如果按照出生后一年内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答:人体在出生后一年内,身体大约增长50%,如果按照这个生长速度,以出生时50厘米计算,到12岁时大约会增高80多倍。 第二课悄悄发生的变化 1.什么是青春期?从何时开始? 答: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到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

一些。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1)不要穿高跟鞋。 (2)女生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3)男生不要拔胡须。 (4)要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5)不吸烟、不酗酒。 3,。判断题。 (1)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2)我们长大了,可以抽烟、喝酒了。() (3)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要自觉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三课人生之旅 一、选择题。

1. 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 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C 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 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二、连线。 呀呀学语老年期 十月怀胎婴幼儿期 颐养天年胎儿期 抚育后代青年期 勤奋求学成年期 生长迅速学龄期 努力工作青春期 三、人的一生应怎样划分? 答: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

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第四课踏上健康之路 一、判断。 1.睡觉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健康。() 2.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3不同的少年,生长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 4.价钱越贵的食品,营养价值越高。() 二、选择 1.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A.动静结合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D.多睡觉 2.下列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不包括() A. 勤洗澡 B.勤洗手 C.勤挖鼻孔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汇总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自然界的水中有(虫子)、(沙)、(漂浮物)(杂质)和悬浮物等。 2、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13、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14、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15、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16、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7、发现霉斑慢慢变大,证明了微生物是有(生命)的。 18、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要使物像向上移动,就要向(下)移动载玻片,要想物像向左移动,就要向(右)移动载玻片。 19、一个细菌开始繁殖,分裂8次后会有(256)个细菌。 20、细菌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体,(多面)体,(纺锤)体,(柱状)体。 21、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 二、问答题: 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你认为霉菌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 答:有,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慢慢扩大。 4:除了下表列出的,你认为还有哪些实验条件的组合方式? 答:还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寒冷、潮湿的条件组合;一种是寒冷、干燥的条件组合。5: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 6:你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细胞。 7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8、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9、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六、实验部分: 1、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一)探究的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材料:干湿馒头、塑料袋。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 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三)实验名称: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先看到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然后看到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化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四)实验名称:地震的模拟实验 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五)探究问题: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材料:酒精灯、容器、水、小石块、镊子、火柴。 方法: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现象:反复几次后,小石块碎裂。 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六)探究的问题:流水的搬运作用 材料: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 方法:1.用本条将沙子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2.将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5.往水杯中加水,观察现象。 现象:沙子和泥土不断被水流带走。 结论:流水有搬运作用。 (七)实验名称:蜡烛变化的实验。 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六年级任课教师:×××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国标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是在六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5.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

六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参考答案 1.我们爱你啊,中国补充习题答案 一. 屋脊哈密瓜硕果陶瓷 开拓春意盎然银装素裹 二 波澜壮阔云雾飘渺 清奇俊秀巍峨 天工巧夺清香 光洁绚丽醇美 三 1. 我们爱你啊。山河无比壮丽,物产闻名世界,民族风物迷人,文化古老灿烂。 2 跳出东海的碧波,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的世界,洋溢着盎然的春色。祖国的幅员辽阔。 3 桂林山水甲天下,天堂,苏杭,不看山,不看岳。

四 我们爱你 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 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 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 中山陵的庄严肃穆。 我们爱你 贵州黄果树的气势宏大, 四川九寨沟的风景如画, 黄海、东海的宽广无垠, 泰山、华山的巍峨宽大。 五 1 花,家,话,华,伐,家,发,话,华。2 热爱祖国 2。郑成功补充习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补充习题答案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无论都 2。即使也 3。因为所以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填空省略) 1。用意是:要肖邦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2。感受:肖邦被感动了,爱国之情真情流露。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自己心脏带回祖国。2,至死也要回到祖国的强烈爱国之情。 3,说明很年轻,死的可惜 五。读一读,悟一悟 表达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之情。 4,古诗两首补充习题答案 第一题。 1,全是第一个。 2,第一个。

3,第一个。 4,全是第一个。 5,第一个。 第二题。(新知语文) 1,妻子:夫人和孩子。漫:随意。 2,元:原来。但:只的意思。 3,白日:大晴天。青春:春光。 第三题 1,宋,陆游,没有看见祖国同意而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忽传”、“初闻”、“却看”、“漫卷”。朝廷军队收复蓟北。 3,诗人的爱国之心。 第四题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杜甫正在看书,他激动得把书一下子扔到了空中,情不自禁地大叫‘耶,胜利喽’,并一把揽过妻子和儿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但他们的眼里却是闪闪的泪花……”“那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枝头的小鸟已经开始了欢乐地歌唱,杜甫抑制不了心中的快乐,坐在大树底下边饮酒边放声大唱。高兴的像发了狂一般的在院子里又蹦又跳

(完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

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但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力弱,需培养和磨练。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在家过于娇惯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受基础设施限制的原因,有些探究活动因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无法展开,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探究习惯需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

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两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教学目标 1、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3、学会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价值观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利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人与自然相处的意识。 5、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和表达的见解。 6、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知识。比如,在《做酸奶》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火山和地震》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试题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2、在适宜的温度(35℃~40℃)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4、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5、(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英国)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英国)的(胡克)发现(细胞)。 7、人的身体是由(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组成。 8、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9、霉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防止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等。 10、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细菌)导致的疾病。 1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1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14、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5、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5、生命体在都由细胞构成。(√)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7、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8、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9、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11、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2、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A)。

六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全册课后反思

《水滴里生物》是显微镜下的世界的第一课,随着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微观世界。按照教材的要求,需要学生先来建造一个小池塘,再用显微镜来观察水滴里的小生物。教材的创意是好的,然而,以前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什么都没有看到。又到教学这一课了,怎么办。查了不少资料,才明白是我们的显微镜倍数太低,放大的倍数不够,因此,那些小生命不愿意显露庐山真面目。于是,就采用观察显微镜下番茄酱的办法。没有现成的载玻片,只能自己做,做完还得一个一个自己先观察一遍,保证每个载玻片学生都能看清楚。可是,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教材要求观察水滴里的生物,而番茄酱是没有生命的,如何导入就成了关键。在准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科学教室中种了吊兰的透明水杯中长出了不明生物,透明的,会扭动。是的,就是它了。于是,上课之后,我就让学生观察透明水杯,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水杯里的小生命,接着,给学生抛出了问题:水杯里除了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小生命之外,有没有其它小生命了呢?如果有,你准备如何找出它们。这样的导入,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水中了,积极性非常高。番茄酱的标本,同样给了学生很强的震撼了,通过学生的操作,每个学生都看到了显微镜下番茄酱的样子,很是兴奋。当我告诉它们看到的是番茄酱的样子时,学生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可以说,这样的课,学生是蛮喜欢上的,当然,教师需要做好多准备工作。不过,看到学生欣喜的样子,再累也值! 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本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对显微镜的内容也非常感兴趣! 做酸奶 1.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在教学《做酸奶》第一课时,因为考虑到时间的关系,决定让学生把做酸奶这一实践活动延续到家里进行。在上第二课时的课上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回家做酸奶的同学寥寥无几,难得有个别同学做了却没有成功。因此决定和学生一起再经历一次做酸奶的过程。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应该做一个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 2.在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与方向。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应该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问题,但是真要做起实验来,他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而导致实验数据的误差或直接的失败。作为我们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在学生实验前将这一技能有目的地进行渗透,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知道如何对实验变量加以控制。 3.实验后及时地作出总结 每一个实验都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但对于小学生来讲要自己悟出其中的涵义还是比较困难的,作为一个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一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会得到提升,科学素养就会得到锻炼与提高。 《馒头发霉了》教学反思 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食物或其他物品发霉的例子经常可见。霉是什么?为什么会发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霉一定是有害的吗?这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且乐于探究的问题。本课的探究活动从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1-2课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1、2课答案 宋王庄小学木禾米竹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看拼音,写词语。 Jǐ mì shuò cí 屋(脊) 哈(密)瓜 (硕)果陶(瓷) Tuòàng rán zhuāng guǒ 开(拓) 春意(盎) (然) 银 (装) 素 (裹) 二、照例子,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例:杭州西湖(淡妆浓抹) 长江、黄河(波澜壮阔)黄山、庐山(云雾飘渺) 桂林山水(清奇俊秀)布达拉宫(巍峨) 景德镇陶瓷(天工巧夺)龙井茶(清香) 江南丝绸(光洁绚丽)茅台酒(醇美)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我们爱你啊,中国)。围绕这一中心,作者从(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风情)、(光辉历史)、(成就伟大)等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光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

从这节可以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 3.读了课文,一些风格独特的山川胜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俗语名句:桂林山水,清奇俊秀,令人叫绝,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杭州西湖,浓妆淡抹,秀丽无比,难怪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安徽黄山,云雾飘渺,风光无限,让人不由得想起徐霞客说过的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四、以“我们爱你——”为起句,仿照课文第二至六节写一到 两节句子。例:(山水民风) 我们爱你—— 回龙山的连绵起伏, 弥河水的清澈见底, 淌水崖大坝的雄伟壮观, 黑松林风景的秀丽俊美。 我们爱你—— 抬头村银杏树的伟岸, 宋王庄槐抱朴的沧桑, 城隍暖泉寺的美丽传奇, 釜泉村东大门感人善举。 五、诵读与欣赏。 爱我中华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秤. 2,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3,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4,9-10岁(或10-11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标志.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一岁这一年间. 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6,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青春期对待异性的正确做法是: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

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酒. 7,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十月怀胎—胎儿期,生长迅速—青春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勤奋求学—学龄期.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有或多或少保持着相似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遗传,遗传现象普遍存在. 2,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变异,变异现象普遍存在.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如太空椒----染色体变异,能遗传;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的近视、车祸导致的后天残疾等,不遗传. 4,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变异,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5,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曾做过著名的“碗豆实验”进行遗传和变异的研究.看一看P20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P21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X射线照射种子、无籽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1、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细菌、霉、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吃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细菌体极微小,有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如,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8、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在数小时内可以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生产腐殖质)、(生产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净化环境)、(生产然料)等。细菌的过:(会致病)。 10、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1、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 12、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3、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青霉菌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 14、霉的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霉的过:霉菌会(造成食物或其他物品变质);(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1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16、最初发现细胞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 17、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1、使用显微镜里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曝晒。 3、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至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至40摄氏度,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至6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全 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 1课《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

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镜臂 通光孔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1、我们爱您啊,中国 一、瞧拼音,写词语。 Jǐ mì shuò cí 屋(脊) 哈(密)瓜 (硕)果陶(瓷) Tuòàng rán zhuāng guǒ 开(拓) 春意(盎) (然) 银 (装) 素 (裹) 二、照例子,在括号里填写合适得词语。 例:杭州西湖(淡妆浓抹) 长江、黄河( 波澜壮阔)黄山、庐山(云雾飘渺) 桂林山水( 清奇俊秀)布达拉宫(巍峨) 景德镇陶瓷( 天工巧夺)龙井茶(清香) 江南丝绸( 光洁绚丽)茅台酒(醇美)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中贯穿全文得一句就是(我们爱您啊,中国)。围绕这一中心,作者从(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风情)、(光辉历史)、(成就伟大)等方面抒发了对祖国得无比热爱之情。2.当灿烂得太阳(跳出东海得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就是(群星闪光烁),当北国还就是(银装素裹得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得春色)。啊,我们爱您,中国! 从这节可以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 3.读了课文,一些风格独特得山川胜地能让我们联想到与之相关得俗语名句:桂林山水,清奇俊秀,令人叫绝,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杭州西湖,浓妆淡抹,秀丽无比,难怪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安徽黄山,云雾飘渺,风光无限,让人不由得想起徐霞客说过得话:“五岳归来不瞧山,黄山归来不瞧岳。” 四、以“我们爱您——”为起句,仿照课文第二至六节写一到 两节句子。例:(山水民风) 我们爱您—— 回龙山得连绵起伏, 弥河水得清澈见底, 淌水崖大坝得雄伟壮观, 黑松林风景得秀丽俊美。 我们爱您——

抬头村银杏树得伟岸, 宋王庄槐抱朴得沧桑, 城隍暖泉寺得美丽传奇, 釜泉村东大门感人善举。 五、诵读与欣赏。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就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得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1.诗歌讲究押韵,请用“△”标出诗中得韵脚。 韵脚:花,家,话,华,伐,家,发,话,华。 2.这首诗真切地表达了得思想感情。 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伟大祖国得热爱与建设伟大祖国得豪情。 2、郑成功 一、瞧拼音,写词语。 一、瞧拼音写词语: Cán kù nú yì zhàn qí zhāo zhǎn 残酷奴役战旗招展 Yóng qià yě shòu jūn róng zhěng sù 融洽野兽军容整肃 二、用符号标出下面词语中得错别字,并改正。 操炼(练) 住军(驻) 风帆敝空 (蔽) 涛涛骇浪(惊) 街头港尾(巷) 绵廷千里(延) 三、在空白处填上合适得成语。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60%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在自然中分布极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微生物. 3、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形态. 4、_____________细菌学家_______________首先发现________________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 5、人的身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6、_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8、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__________________! 9、1957年苏联发射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宇航员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1969年__________________月球.20xx年10月我国宇航员_____________搭载__________________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10、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_________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2、地壳的岩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地震. 1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_____________,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