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十年变迁与未来挑战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十年变迁与未来挑战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十年变迁与未来挑战

摘要

《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前,人民群众高等教育成本负担逐渐加重,高校债务累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供需缺口加大。《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体系进行了多方位再构建,依法理财、科学预算、绩效评价与经费监管成为这一时期政策关键,适时推行的全面绩效管理优化扩大了政策效果,政策过程清晰呈现出“实破-增长-监管-优化”的变迁路径。未来,面向教育治理现代化,面向2035的教育要求,财政政策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保障,应努力提高投入水平、改进筹资结构、提升经费效率,增强外部环境负面冲击的应对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财政;《教育规划纲要》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表现出变迁渐进,执行稳定,动态均衡等特点。期间,我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普及化阶段,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进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教育规划纲要》的中长期背景下,跳出具体的政策文本,从政策变迁的视角,考察十年来高等教育财政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时机、目标导向、执行力度、调适逻辑、实施绩效等,有利于更好地研究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举措,观察政策参与各方行为,分析政策实施效率高低及其原因。总结回顾政策变迁的历史过程,对于未来一个时期,高等教育财政中长期政策制订、实施与改革的科学性、有效性、前瞻性,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早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均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蓄势:《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前高教财政政策需求与供给

21世纪的前十年(2000年至2009年),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

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对科技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十分关键的时期,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2009年,高等教育经费合计4782.78亿元,其中财政性经费2327亿元,分别占相应国家教育经费的29%和19%。同一时期,国家GDP由2000年的9.98万亿元增长至34.56万亿,大约增长2.5倍。(见表1)高等教育事业同步快速发展。200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89所,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在校生2144.66万人。其中民办高校658所(含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446.14万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为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做出重要贡献。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成本补偿制度全面实施的影响,人民群众高等教育成本负担逐渐加重,“学杂费在高等教育总经费和高等教育事业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从

1998年的14.56%和52.56%增长到2008年的33.92%和76.27%”。与此同时,规模扩张带来高校债务负担累积,严重制约其持续健康发展。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供需缺口较大。各界不断呼吁,学界多方论证,希望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实现4%。国家加大教育财政投入的决心日益加强。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同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化了这一规定。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供需结构新平衡的环境与条件日渐成熟。

二、关键节点:高教财政政策十年变迁的启动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首次将实现这一比例的相关表述,由软性的“逐步达到”变为刚性的“2012年达到”。《教育规划纲要》从投入主体、投入方式、保障机制等方面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体系进行了再构建。该文件的发布打开了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变迁的时间之窗。2012年,4%目标的历史性实现,与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的高速增长,使2010年至2012年成为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变迁的关键节点。

至2012年,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由2009年底的2 327亿元,增长到5012亿元(见表1),三年时间增长了115%,年均增长38.3%。相同的三年内,国家GDP、国家财政收入、全国教育总经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增长了58%、71%、73.6%、89%,较大程度上低于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增长幅度,从投入的角度能够明确看出,国家对加大投入力度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决心很大。

教育财政管理相关机构的变革成为配合相应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2010年,经中央编办批准,教育部设立经费监管事务中心,以加强经费管理、完善教育经费监管。为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2011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

印发《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明确高等学校设置总会计师岗位,总会计师为学校副校级行政领导成员。国家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变迁的路径进行了预判,对财政经费加强管理成为这一时期的政策目标之一。

为确保投入目标的实现,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措施。该文件提出切实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大力支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对政策需求的回应。提出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制度,规范学校经济行为,防范学校财务风险,为未来政策绩效深化做好了准备。

高等教育经费增长与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后一个时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高等教育目标任务奠定重要基础。

三、过程管理:高教财政政策变迁中的监督与控制

2012年之后,“保增长”依然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重心,财政性经费得以不断增长。随着经费体量变大,实际操作中,微观层面出现一些新问题,经费监管成为应有之义,“管好用好”成为这一时期财政政策的重要目标。

(一)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的量变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总体连续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24.6%,较2009年底增长了近2倍。增长率与年均增长率总体超过国家GDP、财政收入、教育经费及高等教育经费增长,如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19%。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也由2009年的52%逐步攀升并稳定至62%左右。

与此同时,以生均计算的高等教育支出也有了较大增长。近十年来,生均经费各项指标整体呈现出连年增长趋势。(见表2)至2018年,教育和其他部门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支出较《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伊始,增长了82%,年均增长10.2%。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

和基本建设支出增长了120%,年均增长15%,其中,地方教育和其他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增长达到121%。整体上看,《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地方教育和其他部门的生均经费、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中央教育和其他部门,尤以后者更为显著,表明地方高等教育正在加大投入力度,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指向性明显。

(二)筹资体制继续完善

20世纪90年代初至《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以前,高等教育逐步确立了多渠道并存的筹资体制,经费来源结构呈现出国家预算内拨款比例下降,学生个人缴费及学校创收等预算外收入比例增大的趋势。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不断下降,学杂费收入不断上升,用“受教育者成本补偿”的方法弥补了经费不足,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教育规划纲要》实施后,高等教育筹资渠道总体维持了前一阶段整体结构,但在增加

财政投入的大背景下,主要筹资渠道出现了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见表3)学费占总经费比例由2010年的31%逐步下降至2014年的23%,2017年,这一比例为21%。

民办高校举办者投入和捐赠收入长期看总体也有所上升,但占总经费的比例仍然不大。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和独立学院在筹资模式上继续寻求突破,赴美赴港上市募资掀起数轮热潮。近十年间,国家对高等教育筹资渠道的内部结构还进行了一些微调。比如,2013年及以前财政性经费投入中存在“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项目,包含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基金,2014年,项目名称改为“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包含地方教

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2015年以后,项目名称虽未变,彩票公益金成为其主要来源。

(三)经费管理机制显著深化

《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以前,教育经费管理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主体基调是“勤俭办教育”,从这一思想出发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并从确保经费安全的角度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相对于此,《教育规划纲要》更加注重过程管理和管理机制的完善,相关落实和配套政策紧随这一主线。针对高等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依法理财,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加强经费使用监督,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等。自此,高等教育经费管理机制逐步清晰。国家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的制订和执行延续和发展了此机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经费监管成为经费管理机制的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管理实践中,预算管理日益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重视。

透过相关政策文献可以发现,2013至2017年,“用好管好”始终是这一时期各级各类教育财政政策坚持的方向。2014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发文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有关部委也对此专门出台政策予以推进。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奖助学金解除了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不必担心学习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2017年,财政部、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确保研究生奖助政策不留死角。针对学生资助的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现实问题,如资助资金晚发、扣发、不按规定方式发放,不同级别的地方政府分担经费不到位,学籍注册等信息维护不及时、不完整、不真实问题等,教育部、财政部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总结反馈、回头看一系列工作。政策沿着科学化精细化的目标发展,占比不大的高校捐赠配比专项资金管理也

被纳入“管好”机制。

这一时期,“用好管好”的“好”字,亦体现在有关部门对高等教育财政的管放结合上。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表明“管”的持续深入。同时,对财政部门提出了要求: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优化高等教育拨款结构,加大基本支出保障力度,改进项目管理方式、资金管理办法,采取额度管理、自主调整等措施,进一步扩大高校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权。四、目标优化:全面实施高教财政政策绩效管理

(一)政策效果显现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高等教育许多重要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成绩。

培养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4002万,规模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至2009年十年毕业生2935万人,2010年以来的十年共培养输送了7196万名毕业生,是上一个十年的2.45倍,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即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迈进普及化阶段,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步入高等教育强国。

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基础上,在财政投入保障的支持下,通过2011年的本科教学工程、2012年的“2011计划”,2015年的“双一流”建设,2018年全面打赢本科教育振兴攻坚战等一系列重要工程、计划项目,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稳步提升,国际评价持续走高。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位列14位。中国“人口红利”升级为“工程师红利”,未来将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社会贡献十分显著。仅2018年,高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占全国总项数的82.6%,产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占全国的80%,在凝聚态物理、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了63%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9%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73%的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治理机制日趋完善。大学章程,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院两级管理的基本组织架构,校内的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教职工代表大会,连接高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高校理事会等,一系列内部治理制度逐步形成体系,同时,“放管服”不断深化,教育评价体系继续建立健全,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落实和扩大。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基本构建完成。

(二)全面绩效管理的新阶段

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实施是基于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后,一些地方经费使用出现“重硬件轻软件、重支出轻绩效”,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等问题。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推动实践中妥善处理转变预算安排方式与优先发展教育的关系,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特别对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一流本科教育,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卓越拔尖人才等做出了安排。并提出“坚持财政教育资金用到哪里、绩效评价就跟踪到哪里,加强动态绩效评价,及时削减低效无效资金”,“将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和绩效评价作为完善政策、编制预算、优化结构、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等。之后,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四部门发布了落实国办文件的具体做法和要求。标志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后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进入绩效管理的新阶段。

2019年,教育部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属高校提出:优化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健全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做好绩效评估、监控、应用和激励等,于2020年底基本建成覆盖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随后开始全面推进

这一工作。据此,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绩效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体系性更加完备,从管理机制上提高了今后一个时期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潜力。

五、未来挑战:教育现代化与外部冲击

反思过去,展望未来,面对长期大幅增长之后的边际能力减缓,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等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负面冲击,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挑战。新时代,一流的高等教育是建设人才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保障,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应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高度,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继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一)适应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

回顾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十年变迁,可以看到,政策过程渐进,政策目标清晰,政策执行总体稳定,保持了动态均衡,并向强化监管、追求绩效的方向发展。渐进性变迁源于政治或经济组织的一种感知:在既有制度框架的某些边际做些改变,将使他们的境况得到改善。从整个政策过程中参与者的角度看,政府、高校、管理层与师生、大众均与政策实施密切互动,展现出高等教育财政领域良好的政治生态。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经费增量多年得以保持的情况下,资源配置的效率与现代化治理能力上的一些潜在问题容易被“繁荣”掩盖。政策制定者容易满足于增量经费的“成就感”,缺少推动效率提升的动力;政策执行者常常把工作重点放在现有增量经费的分配方案优化上,弱化未来事业发展要求的经费规划;政策目标群体——高校,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则把注意力放在更多经费的争取上。政策参与各方分别从各自现实出发选择“最优”选项,满足现代化要求的治理体系安排往往由中央一级设计安排,这种情况下,政策调研、制定与执行的时滞将增加提高治理有效性的难度。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针对提升目前各项制度的成熟度与稳定性,提出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参与各方,也应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主动配合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努力满足治理现代化的要求。

(二)满足面向2035的教育发展需要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主要目标是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实现上述目标,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仍是关键保障,应结合《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的政策成果,展开反思,补齐短板,应对冲击,坚定发展。

1. 提高投入水平。应该清醒地看到,与OECD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还有差距。在经合组织国家中,2015年用于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为1.5%,我国目前为1.34%,而2015年为1.09%;2015年,经合组织国家高等教育生均投入为15700美元,而我国2017年仅为32915元。着眼未来看,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有滞后。同时,中央和地方、经济发达和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投入水平仍有较大差异。从表2可以看到,近十年间,中央教育和其他部门生均经费支出远高于地方教育和其他部门,并且差距总体不断拉大。2010年,两者差额为23000余元,2017年,为近32000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的高等教育生均投入差异更加显著,如2017年,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北京为72904元,上海为64223元,其余大部分省份都在2万至3万余元水平上。应在健全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的同时,加强增长度和绝对增长额度的保障,向高水平国家靠近,实现弯道超越,推动高等教育向一流水平突破。

2. 改进筹资结构。民办高校举办者投入和捐赠收入方面存在较大不足。一方面是两者占总经费比例过小,2017年,分别为

3.4‰和

4.2‰。另一方面,两者增长缓慢且不稳定,2010年至2018年,前者仅增加了41%,后者仅增加了55%,并且自2015年至2017年,增速连续三年为负。在OECD国家,私人来源在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均约占教育机构支出的25%(占GDP的0.4%),成为财政投入不足的重要补充。应在经费筹措机制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变渠道单一的局面,更大程度上发挥社会资本对

高等教育经费的补充作用。

3. 提升经费效率。近年来,在经费投入总量及增长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高等学校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显示出经费被重复投入,造成经费使用上的浪费。经费投入对学科专业布局更加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引导不足,大量的经费没用到“点”上,造成损耗。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缺少有力抓手,经费使用的激励性不强。高等学校财务自主权仍然偏低,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率。高等学校经费使用监管严格有余,灵活不足,缺少松紧适度、应时而变的高效安排。基础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仍显滞后,未能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和相关的科研人员人力价值,降低了相关领域发展效率和贡献度。未来,应大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深化高校财务制度改革与监管制度完善,探索建立适应不断变化新形势的经费投入产出评价机制,全面提高经费使用绩效。

(三)应对外部环境冲击

世界银行发布的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约5.2%,成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国将是今年为数不多实现增长的国家之一,预计增速为1%。2020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未设GDP增长目标。按照4%的固定比例计算,教育财政经费也将有所萎缩,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亦会同时受到影响。占GDP的4%既是教育财政投入的底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向牵引投入水平的继续大幅提升。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滑坡以及“新冠疫情”等难以预知的社会公共事件,都将给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在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中提高抗冲击韧性,继续保障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政策主体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应努力树立危机意识,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积极主动应对可能的外部环境变化。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中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以事权与财权对等为核心的新一轮分税制完善和改革能早日启动,才是中国经济有可能走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前不久表示,我国将实施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重点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能力,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分税财政体制在新形势下的积极作用。 十多年以来,分税制使得中央政府能够集中大量财力来调控经济发展,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充实地方财政的“腰包”,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将在阵痛中开始“破冰”!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体制,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1994年,中国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较好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十多年来,对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和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于深化改革和加以完善的地方,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自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78%下降到2004年的42.7%;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却明显上升,从1993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57.2%。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却没有相应变化,一直在70%左右的水平上波动。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用43%左右的相对财政收入支撑了70%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与分税制改革前地方政府用68.4%的相对财政收入仅仅支撑59%的相对财政支出责任恰恰相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是政府必须承担的最重要的职责,带有非常强的外溢性特征,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理应由中央政府提供,政府的基本职能也必须依此来确定。如果由财力严重匮乏的基层政府来承担,必然会导致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不足或严重不均等,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是由于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严重背离,分税制就无法起到平衡地区差异的作用,更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源缩减,促使其从预算外寻找收入来源,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财政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土地财政”。据统计,1999至2008年间,中国土地出让面积从45391公顷上升至165860公顷,年均增长率15.5%。同期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不断上升,成交价款从514.3亿元上升至10259.8亿元,后者大约是前者的20倍,年均增长率39.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土地出让金成交价款年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改革问题探讨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改革问题探讨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模式经过不断改革, 成效显著, 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但仍未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财政拨付模式。文章分析了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及其改革过程中衍生出的问题, 参考了国外较为成熟完善的绩效拨款做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财政; 绩效拨款;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历史发展 (一) 基数加发展阶段 教育财政经费基数是高校前一年度到账的拨款数, 在基数加发展的模式中, 下一年的拨款数额是根据前一年的拨款基数, 同时适当考虑和估测下一年学校发展所需, 据此增加一定数额的经费。这个拨款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所定数额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缺乏真正科学的测算, 同时公开透明程度也不足, 容易出现人为因素干扰。在实际使用中经费限定的使用范围太死板, 缺乏灵活性, 不利于经费的高效率利用。

(二) 定额加专项补助阶段 “定额”指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生均教育经费的标准。生均经费是根据高校在校生人数为基数核定的, 即每个学生给予固定的培养费用。这部分经费是高等教育事业经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专项补助”是指拨付给高校的额外经费。其主要以各个高校上报的项目为依据, 拨付专项经费。其主要根据在校人数和学校各种基础支出为标准来确定和拨付经费。但这个模式经常会导致高校的盲目扩张, 通过扩张招来更多学生以期获得更多定额经费。 (三) 基本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基本预算”是指支撑学校日常运转的所需经费, 而“项目预算”是支撑学校自身项目开展和事业发展的经费。这个教育财政经费拨付模式具有集中拨付、收支分开的特点。同时还对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也因而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 投入型拨款模式效率低下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_趋势与建议_基于我国289解读

政策研究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第二扶持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政策建设的着力点。 , 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也不尽相同政策工具选择需要和国家创新能力 , , 为了推动创新载体的发展政府各部门出、 , 台了《于加快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关《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速国家高新、、、祸合。在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前期阶段我国政 , , 府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技术引进项目是在当时条件下的最优选择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创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等科技和产业政策 , , 新能力提升。随着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政府 , , , 主导的科技工程和技术引进政策效用边际递减。当创新能力提升到一定阶段企业成为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就要开始转向经济环境的营造为企 , , 第三促进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从资金投人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业创新服务“ 。由此可见创新政策结构的转变是。 , 财政政策突出表现在《技三项经费管科 , 、创新系统和政策体系协同的结果” 和政理条例》《府采购法》的制定金融方面也相继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发展的转变还是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匹配演进的结果。“ ” “ 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法律包括商业银行法公司法担保法证券法信托法保险法票据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的发展 , 战略逐步转变为有较强经济指向的结构性赶超战略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 。 , 三我国创新政策演变趋势分析“ , 通过 , 一年我国创新政策历史演变的“ “ 依靠” 、“ 面向成为一段” 经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 “ ” 时间内政府创新政策目标的核心” , 。年南巡讲“ 话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 , , 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的发展趋势这种转变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从创新政策的, “ ” 出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台科技体制改革驶人快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取向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第16卷第4期2014年12月 Vol.16No.4December 2014 doi :10.3969/j.issn.1673-4823.2014.04.016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取向 赖红梅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350007) 摘要:促进教育公平是中国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导向。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点是增加教育投入,保证机会公平,并已经关注资源利用情况及对过程公平的促进,今后的方向是如何提高产出效率,促进结果公平。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公平取向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公平为取向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体系,通过财政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公平取向;教育公平中图分类号:G5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823(2014)04-0062-04 [收稿日期]2014-05-12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A1346S ) ”,福建省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创新驱动下福建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编号:FJJKCG13-095) ”。[作者简介]赖红梅(1976-) ,女,福建长汀人,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教育政策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教育政策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和教育利益分配的过程,因此,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是教育政策最基本的要素,并且处于核心地位,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都是以其为导向、动力和标尺的[1]。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促进教育公平,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所必须秉持的基本政 策内涵”[2]。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很多,财政政策 作为一项基础性公共政策,是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之一。中国的一些财政政策都具有明显的公平价值取向,对这些政策进行梳理,剖析其公平的价值取向的指向性,不仅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实施及评价已出台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而且对于进一步制定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具有导向作用。 一、基点:增加教育投入,保证机会公平1977年, 中国恢复高考以后,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上升。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进入国际上公认的高 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34.5%。 [3] 从国家来说,为了增加综合国力,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适应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民族素质,必然要依托高等教育来“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从个人和家庭来看,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其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尤其对于家庭困难的个人来讲,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实现社会分层,改善自身的境地的愿望更加强烈。老百姓关心的是能否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能否平等接受高等教育。 国家出台一系列财政政策,目标指向于增加教育投入,保证适龄青年享有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保证机会公平的财政政策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旨在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总量的增加,为所有公民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以实现提供条件;另一类是对特殊困难群体的资助,保证弱势群体同样具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一项基本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就是确定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基本体制。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 62

近十年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变化

十一五教育成就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全面实现 (一)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2005年以来,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水平保持高位,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超过了发达国家96%的平均水平。2010年,全国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分别比2005年提高5.1个百分点和1.0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义务教育普及与巩固目标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着力建设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6年起全面免除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8年秋季,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标志着我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 (二)学前教育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2976.7万人,比2005年增加797.6万人,增长36.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6.6%,比2005年大幅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三)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发展,体系结构趋于合理 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为4670万人,比2005年增加639.6万人,增长15.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5%,比2005年提高29.8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51.9%,比2005年提高8.2个百分点。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的目标已全面实现。 (四)高等教育规模突破3000万人,普及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0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2005年增加805万人,增长35%,超出规划目标10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为2232万人,比2005年增长42.9%;研究生在学人数为154万人,同比增长56.9%;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为536万人,同比增长22.9%。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从2007年起,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五)成人教育与培训蓬勃发展,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2010年,高等教育培训注册学生263.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108.7万人次,增长70.2%;

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模式(doc 16)

中国财政和税收体制的改革 中国传统概念上的财政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税收体制和基建投资体制等内容。其中企业事业财务体制是基础,预算体制是主导和代表(如“分灶吃饭”财政体制,即是以“分灶吃饭”预算体制为代表的财政体制),税收体制、投资体制等则分别规定收入、支出方面的有关体制问题。 财政和税收体制反映、规定、制约着国家(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经济关系,也反映、规定、制约着政府理财的职能范围、管理重点和行为方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间,财税体制改革始终是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的财政、税收体制配套改革,在我国初步搭起了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而在此之前,还有三次较重大的财税改革举措。 “分灶吃饭”体制的实行及仍存在的问题 1980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农村改革方兴未艾之际,中国选取财政分配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突破口,向地方下放财权,改变“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财政体制,按照经济管理体制规定的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灶吃饭”体制。这是传统体制开始向新体制渐变的财政分水岭。 1985年,在第二步利改税基础上,将“分灶吃饭”的具体形式改为“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即按照税种和企业隶属关系,确定中央、地方各自的固定收入(所

得税、调节税等),另有共享收入(产品税等);支出仍按隶属关系划分。这时已有“分税制”的概念和讨论,但体制的实质仍是渐进过程中的财政包干制。 1988年,在1985年体制的基础上,对收入上解比重较大的17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了“收入递增包干”和“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等几种(后来曾发展、归结为六种)不同形式的包干办法,简称“地方包干”。这使中国渐进改革中的企业包干加上财政包干,形成了包干制的“鼎盛时期”。 在实行“分灶吃饭”之后,财政体制改革除预算管理体制方面的数度调整之外,还取得了如下一系列进展: ——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扩大企业留利和更新改造资金规模。经过80年代初的利润留成,1983年和1984年的两步“利改税”,1987年后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探索和90年代后逐步树立“税利分流”方向,形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思路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方针,在扩大企业财权之后,又将企业独立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入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逐渐引上轨道。 ——改革税制。初步形成了多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复合税制,适应市场取向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使税收在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生活方面的作用大大加强。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问题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的扩招政策使高等教育资金需求急剧膨胀,而我国财政收入并不宽裕,高等教育在财政支出序列中已越来越靠后,因此分析财政经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 标签: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财政支出 1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进 1.1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由“基数十发展”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 所谓“基数+发展”。即由政府财政或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规模及日常开支的需要,核定一个拨款基数,此后各财政年度的经费开支预算即在上年基数上,根据财力状况增加本年度的发展经费。这种拨款方式简便,但不易科学、合理地确定各校的拨款基数,也不利于纠正不当开支行为。因此,从1986年起,高校拨款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综合定额”是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费和本年度在校生规模(包括本年度计划招生数)核定的,“专项补助”则根据学校的特殊需要,经学校申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拨给。 1.2高校经费由政府包办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过渡 1978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98%来自国家财政拨款。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可知,国家财政性资金逐渐减少,由1998年的64.16%减少到最低为2005年的42.77%,虽然2006年所占比例又略增至48.96%,但整体发展趋势说明政府逐渐改变包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财政性经费变化趋势相反,学费和杂费比重逐渐提高,从1998年的14.29%增加至2006年的33.33%,日渐成为高校经费中除财政性经费以为的另一重要来源,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也上升了9个百分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下降。 2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问题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1999年以来的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2006年全国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分析_关守宁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走向分析 关守宁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引发了一定的体制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因此,我们必须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教育改革;政策走向;高等教育 [DOI]10.13939/https://www.360docs.net/doc/8919122515.html,ki.zgsc.2016.04.076 1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发展国家,因此我国必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穷国办大教育”的高等教育改革局面,在这种大环境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可谓是步履维艰。不仅如此,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素质普遍偏低,这种人口现状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更加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树立了全新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不仅如此,办学方式也得到了创新,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仍然处于弱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赶超其他发展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居民更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好教育,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然而,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来看,高等教育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政策引导高等教育改革,为高等教育指明发展的方向,促进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1] 2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首先,竞争日益激烈。与欧美等国教育水平相比,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高等教育发端严重不足;②不连续的发展经历;③教育投资不足。上述这些原因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教育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的直接原因。[2]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在我国整个教育发展历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时期,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解决教育面临的问题。 其次,高等教育的效率普遍偏低。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例如起点上的不公平、过程上的不公平等。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好教育的公平问题,那么公平问题势必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阻碍。不仅如此,高等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所以,想要实现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政策上必须实现教育的公平以及教育效率的提高。 再次,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高等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的“量”和“质”的矛盾也日益凸显。[3]如果我们现阶段不能够有效处理该类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必然难以继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行监控,以达到质和量的有机统一。 最后,教育改革目标盲目,与社会需求不吻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难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高校扩招,导致本科生占毕业生的比例过大,从而挤占了专科生的就业市场;而专科生的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使得学生难以胜任高级技工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本科生难以找到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工作,专科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民众对教育的怀疑,激化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不满。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这种不满情绪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如此,一些偏远地区还普遍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理论抬头现象,在这种理论的引导下,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会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文明。从本质上来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学生太多,而是从政府到教育系统,对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关注度太少。 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趋势 首先,教育改革政策,必须引导高等教育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学的学科模式。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知识实践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从市场角度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凸显了高校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一致,专业划分过于详细,有的专业甚至招聘单位都没有听说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大学生是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的。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教育改革政策应当积极引导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科学的培养体制,创新培养方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引导高等院校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培养方案。二是引导高等院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同企业之间进行 中国市场2016年第4期(总第871期) 城市社会 762016.1

【财税金融论文】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和展望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和展望 财政体制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在致力于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调整的同时,着眼于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化,力图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运行机制。本报告拟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进行概括的回顾,对其现状进行粗线条的描述,并简要涉及可能进行的进一步的改革。 本报告的第一部分回顾中国财政体制的沿革,着重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制度的演变;第二部分描述中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纵向财力分配,以及地区间横向财力分布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1978年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1980年、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四次重大改革。 其中前三次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共性,就是实行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体制;后一次则是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财政分税体制改革,尽管其中还存在很多缺陷。 1.财政包干体制的沿革 (1)1980年中国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以财政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率先进行。为了改革过去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的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各省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方面,对大多数省份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了财政包干体制的基础。从1982年开始逐步改为"总额分成,比例包干"的包干办法。 (2)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以适应1984年两步利改税改革的需要。 (3)1988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和"定额补助".2.对财政包干体制评价(1)财政包干体制的历史作用首先,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统收统支的过度集中管理模式,中央各职能部门不再下达指标,地方政府由原来被动安排财政收支转变为主动参与经济管理,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其次,历次的财政体制改革都是对原有体制某种程度的完善,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方面显示出一定作用。地方政府财力的不断增强使其有能力增加对本地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教育、科学、卫生等各项事业的投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再次,财政体制改革支持和配合了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出地方政府的经济活力,带动财政收入增长,为其他改革提供了财力支持。 2.财政包干体制的制度缺陷 包干体制注重政府间收入在所有制关系下的划分,缺乏合理依据,是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一对一讨价还价的财政包干体制缺乏必要的公开性。1980-1993年间,中央与省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同时并存多种体制形式。不同体制形式对地方财政

浅谈新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发展历史

浅谈新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发展历史 公管院 09 行政管理 03090223 陈明 新中国建国已逾60年,值此祖国花甲有余之际,我仅以一学生的角度浅析一下祖国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进程并就“党政分开”这一政策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还望老师批评和指正! 1、新中国建国以来政治制度改革侧重点回眸 (1)党政关系改革 虽然十二大提出了党政分开,但党政关系改革正式启动应该是在十三大以后。十三大报告指出,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思想领导。政治领导亦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和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主要方式是: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十三大以后,开始试行党政分开的改革,各级党委撤销了与同级政府部门重叠对口的职能部门,大量事务性和行政性的工作开始由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承担。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简单地运用西方多党制条例下的党政关系来理解党政分开的改革,看不到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通过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先发规定了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二是认为实行平党政分开哦就会削弱党的领导,看不到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是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两种倾向都表明雪球符合我国国情的党政分开的运行机制是个尚需继续探索的课题,同时还应看到,党政分开阻力重重还有深层次的原因。这待会儿再详细阐述。 (二)关于大部制改革 大部制改革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是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和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

演变的中国养老政策

12 CHINA-TODAY FORUM 演变的中国养老政策 李双利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信息时代是经济社会的延续,也给法律带来了一些值得深讨的新问题。这首先表现在养老理念由道德观念向法制观念的强制化转变;以及社会媒体的单一舆论向多元化媒体舆论的转变;最后养老政策从利益衡量论向关联性理论发展。 【关键词】养老政策 演变 体制 养老政策是调整养老的社会综合化的政策,由私人养老向社会养老的多元化养老发展。不过,从近代到现代,养老政策也存在着一定时期一定特色的不同变化。 一、“私人或家庭”养老方式的退出 中国养老政策体制的演变,基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84年10月以前的私人或家庭养老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单位或社会多元保障阶段;1995年3月以后的“私人加单位与社会统筹相结合”阶段。在中国的养老政策的发展中,私人或者家庭毫无质疑的成为了养老绝对的主要力量。在还不是信息时代的岁月中,由于我国的社会构造结构主要有家庭为单位构成,因此家庭或者私人便是养老的主力军,它们以传统所说的养儿防老,这便是一种传统的私人养老观念。 在1950年以后,城市化与工业化大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养老政策的各种变化,社会体制的逐渐改变也影响着养老观念的变化。当然,经济现代化的出线,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私人或者家庭养老向着单位养老和集体、社会多元化养老发展。比如中国的新时代伊始变出现了家庭保姆、劳工这种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养老方式。这种“单位、私人加上社会的”的养老的方式,从1950年一直到1980年大体而言是相对有效的。1980年的中期开始,中国的养老效果有所下降,并导致了养老政策或者是社会养老方式的进一步演变。其中导致养老政策的演变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这些方面中,包括了年老的人数的增加,家庭的人数规模有所下降;而更加关系经济的一方面则是,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在促进养老政策方面反而相应的有所降低,对养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没有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些经济发展、企业变化。也大大促使了养老政策迫在眉睫的变化情形。国家先后在不同地方各种试点开展了“以支定收,略有节余”。1991年6月,经过了以上的各种试点运行养老新政策,中央制定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于是便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点集中于市级和县级两个层次的广泛养老改革工作,相应的这一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为这一政策是立足于国情,并随国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建立在相应的中国经济之上的。从资金的筹集方面,体现了私人、家庭、以及单位和社会的全方面结合。使之成为多方位的力量支持养老政策的新的演变。这次养老政策的演变是积极主动的,敢于在原有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并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因此使这次养老政策的演变取得了相得益彰的好成绩和好效果。 二、“单位或社会多元保障”养老模式的渐变 我国在1995年开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改革的试点。在1995年3月,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改革方向是实行私人、单位与社会统筹养老多种方式多层养老渠道的有机结合,还提出了实行私人、单位与社会统筹养老方法两个具体实施办法,并淳于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合理试点。因为不同部门对养老政策有不同的见解,我国于1995年3月的变革同时给出了两套不同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准许了地方可以自由选择甚至适当修改。 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农村的养老政策的建设要以农村家庭假设加上社区的支持和国家最大的宏观调控支持相结合,成为名符其实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政策体系。这也缩短了城乡养老的差距。我国在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颁布。从1993年到2005年间一系列变革措施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制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三、“私人加单位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完善 社会统筹养老政策性保险制度的三大层次是企业支持养老保险,私人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在2005年前后,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已从城镇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职工,扩展到了其他所有制企业职工,惠及中国12%的人口;并且在2000年作为养老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在2005年10月底,总资产约有1921亿元人民币,而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险改革方面也以试点的形式铺开。在我国,由企业等社会力量支持养老政策,支持养老保险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演变,中国的养老政策、养老体系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并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演变。但总的国情要求养老政策需要更多的得到推进。 无论如何,在现今的世界里,鲜有像中国这样能用短短30年的时间使养老政策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使中国的养老政策在异常艰难的岁月里,演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利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养老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信息管理,有助于养老政策得到更好地完善,提高养老的水平和质量,使养老政策在信息时代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尚晓援.从国家福利到多元福利:南京市和兰州市社会福利服务的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1(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107,427. [3]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94.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十年变迁与未来挑战

摘要 《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前,人民群众高等教育成本负担逐渐加重,高校债务累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供需缺口加大。《教育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体系进行了多方位再构建,依法理财、科学预算、绩效评价与经费监管成为这一时期政策关键,适时推行的全面绩效管理优化扩大了政策效果,政策过程清晰呈现出“实破-增长-监管-优化”的变迁路径。未来,面向教育治理现代化,面向2035的教育要求,财政政策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保障,应努力提高投入水平、改进筹资结构、提升经费效率,增强外部环境负面冲击的应对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财政;《教育规划纲要》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以来,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表现出变迁渐进,执行稳定,动态均衡等特点。期间,我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进普及化阶段,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进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教育规划纲要》的中长期背景下,跳出具体的政策文本,从政策变迁的视角,考察十年来高等教育财政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时机、目标导向、执行力度、调适逻辑、实施绩效等,有利于更好地研究政府高等教育财政举措,观察政策参与各方行为,分析政策实施效率高低及其原因。总结回顾政策变迁的历史过程,对于未来一个时期,高等教育财政中长期政策制订、实施与改革的科学性、有效性、前瞻性,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早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均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蓄势:《教育规划纲要》出台前高教财政政策需求与供给 21世纪的前十年(2000年至2009年),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

对中国当前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十大成效分析

关键词:分税制财政体制体制改革十大成效 (一)初步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财政经济实力迅 速增强,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加之税收结构变化滞后于经济结构的 变化,全国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支水平均较低,“两个比重”逐年下降。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公共品供求缺口不断拉大、且显性化,财政 收入相对量的下降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及其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范围过宽的矛盾,使得各级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和县级财政一直处于“紧运行”状态。改革 开放以来地区间财政经济发展差距呈不断拉大的趋势,连续实行了十几年的财 政包干制,又形成了较为明确具体、稳定的地方既得利益,加之中央财力拮据,中央政府均衡地区财政经济发展差距的能力较弱、阻力较大。由于长期计划体 制下形成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合理、不规范、不稳定的责权关系一时难以划 分清楚,也制约了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力度。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法制建 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作用范围及 作用方式、收支规模与结构等也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重新定位,作 为中国政府间公共财政关系制度化表现形式的财政体制改革也应从这一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分税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劳永逸, 只能采取渐进式策略,先构造起分税制的基本框架,然后在运行中再根据制约 财政体制的各种因素的变化逐步完善,以降低或“分期摊销”改革成本,减轻 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震荡。1994年推出并已运行了4年的分税制改革方案,以划分支出、划分收入、分设税务机构,实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为主要内容,初步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税制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很大程度上 改革了包干体制下多种体制形式并存的不规范、不统一、不协调的状况,为理 顺政府间责权关系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增强了政府财政筹资功能,明显遏制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滑的趋势 分税制主要按税种明确划分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源,并分设国税局和地 税局两套税收征管机构,分征分管,硬化了政府间资金上解、下拨的预算约束 关系,在划定的支出责任、税源、税权范围内,各级政府当家理财、自收自支、自求平衡的压力和动力明显增强,提高了地方政府开辟财源及征税的努力程度,减少了税源流失,增强了财政的筹资功能,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大幅下滑 的势头得到了遏制,扭转了财政收入长期低于GDP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被动局面。 (三)调动了地方政府培养和开辟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增强了地方财政 经济的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能力 分税制改革是按照“存量不动,增量调节”的渐进式原则推行的,原属地 方支柱财源的“两税”划作中央收入或共享收入后,采取了税收返还的形式, 确保地方既得利益不受影响。具体操作办法是,以1993年为基数,按实施分税制后地方净上划中央的数额,确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因此,1993年 地方财政收入出现了超常增长。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大都在30%以上,超过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博士、副研究员 王 艳Ξ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38) 摘 要:本文分析了美国二战后科技政策的演变过程,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文章介绍了每个阶段美国的科技政策及其背景、研究开发的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经费情况、与科技发展有关的重大计划、与科技政策有关的相关法律。重点介绍了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最后,文章还就美国科技政策及其演变过程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美国 科技政策 启示 美国目前是全世界的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其经济和军事的发展,都同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对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分析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特点,可以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政策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演变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美国的科技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求。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但为了强调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本文还重点介绍了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 111 二战后(1945-50年代) 在这个时期,政府一方面支持基础研究,于1950年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一方面大力加强国防技术发展,同时增加联邦政府的科技使命。联邦政府采用合同方式外包科研任务,直接和执行任务的各种科技力量打交道,加强了政府对大学、企业界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影响。同时,美国从其他国家大量引进人才,对美国科技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国家安全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从1945-1957年,国防研究开发支出占整个联邦研究开发经费的80-90%。大量的国防研究使得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而且,部分国防研究成果若干年后得到了商业应用,如在民用航空、先进材料、计算和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医学从50年代开始也成为美国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112 冷战(50年代末-60年代) 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竞争空间优势就开始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国防研究开发开始让位于以空间计划为优先的民用研究开发。1960年以后,在继续进行基础研究和国防技术开发的同时,联邦政府意识到民用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开始对民用技术进行大幅度投入。 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航空航天法,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N AS A)。在整个60年代,为了实施肯尼迪总统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联邦政府在资金、人力和资源方面全面投入,于1969年实现了人类登月计划。1957-1967年间,联邦研究开发经费急剧增加,增长了4倍。 在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还在加强科研管理方面作出了努力。将原隶属于国防动员局的科学咨询委员会改组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还成立了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协调科研管理。不少有关的部门也设立了部长级科学官员,来统筹领导本部门的科研工作。同时,联邦政府还加强了科学教育和国际科技交流。 总的来说,在这一时期,美国的科学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但这种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大量问题。首先,绝大部分资源和经费都用于空间科学和国防研究,忽视了大量潜在的社会问题;科学分工过细使得一些科学家只能从事专业面很窄的工作;科技发展还存在规模性、地区性不平衡。这些问题在下一阶段的衰退期更加突出。 113 研究开发后退期(70年代) 前一阶段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这一时期更加突出,如能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公共卫生问题、犯罪问题等日益严重。而且,越战造成的财政赤字,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迫使联邦政府大量削减国防、空间研究经费,引起大量科技人员失业。同时,高校的科研经费也得不到保障,理工学科不再吃香, Ξ王艳(W ANG Y an,1967.6~),女,四川泸州人。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及可持续发展等软科学研究。参加了国家科技部S-863发展战略、中国可持续发展计算机模拟模型、中国中西部电信发展需求预测、信息技术前沿与发展动态、我国科技若干重点领域发展动态等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演变

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演变 一、备记录 1949—1982年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统包”,免费高等教育。 1978年一批短期职业大学开始招收“收费走读、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成为中国普通高校招收自费生的雏形。 1983年学生助学金改为助学金和奖学金。 1984年《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实行办法》颁布,普通高校在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公费生和定向生之外,开始招收属于市场调节成分的自费生和委培生。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的自费生,学生缴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 1986年高校自费生和委培生占招生总数的8.77%。 1987年助学金进一步改革为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和学生贷款。 1989年我国高校开始实行对所有学生收取学杂费制度,并正式建立“双轨制”系统,启动了将国家负担全部高等教育成本的旧体制转变为由国家与私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新体制的改革过程。但公费生、定向生与自费生、委培生的缴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且毕业后择业的自由度也存在差异。 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改革原有的由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单一体制和模式,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社会办学积极性、多种形式和途径发展高等教育的新路子。 1993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中,委培生与自费生占招生总数的38.99%。部分高校开始进行招生并轨和学生缴费上学改革试点。招生并轨,即取消国家任务招生计划和市场调节招生计划,采用统一的计划形式招生,一条分数线录取学生。同时,对所录取学生实行收费上学,学生毕业时则自主择业。 1996年原国家教委等颁发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在现阶段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 1997年全国高校基本完成招生并轨和学生缴费上学改革。但一些特殊性质的高校与专业如师范类,虽也实行招生并轨,但学生仍不收费或只收较低学费。 二、中国高等教育收费 中国高等教育收费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因为高等教育收费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学生及千千万万的家庭,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事。高校收费合理与否,不仅关乎高校的社会形象,更关乎国家的形象,关系中国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和民族振兴。 中国高等教育收费的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的数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免费的午餐"。这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直到1989年,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其实当时的收费也只是象征性地只收200元,但却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1994年以前,高校对按计划招收的大学生实行公费培养,毕业后按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统一分配,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本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承担。免费上大学给多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了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在此其间,一些公立学校开始招生部分自费生,逐渐形成了公费生与自费生并存的"双轨制"。但在多数情况下,所谓的自费生,主要是单位委托培养,学费由单位交给学校,不由学生和家庭承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