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

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1.任务情况

本次GPS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内容是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配合开发区的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在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需要在燕郊约20km2的测区范围内建立D级GPS网。

2.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西距天安门35公里、东距唐山144公里、距秦皇岛260公里、南距天津120公里、北距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是北京、天津、唐山“金三角”经济区域的腹地,市场广阔,腹地深远。

测区面积约为42平方公里,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18.7米,燕郊开发区位于海河下游,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积温较高,雨量充沛,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1.5℃-11.7℃,常年平均降水量650.9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183天,最大冻土深度77cm,最大降雪厚度26cm。

3.测区范围

测区地理坐标为东径161°51′,北纬39°53′—39°57′。

测区位置及面积

X:718.0km—724.0km;Y:20483995.600—62.5km。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22.0km2。

4.测量技术设计依据

(1)CH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5)CJJ8-85《城市测量规范》

5.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

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一定要求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比常规控制测量的选点要简便。但由于点位的选择对于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选点工作还应遵守以下原则:

Ⅰ应设在易于安装接受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Ⅱ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减小GPS信号被遮挡或被障碍物吸收;

Ⅲ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以避免电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

Ⅳ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受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Ⅴ应选在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

Ⅵ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Ⅶ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定点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②标志埋设

GPS点应埋设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确定点位,点的标石和标志必须稳定、坚固长久保存和利用。本测区采用下图所示的埋石方式。

每个点位标石埋设结束后,应按下表填写点的记录,并提交以下资料:

(1)点的记录。

(2)GPS网的选点网图。

(3)土地占用批准文件与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四、数据处理方案

GPS测量数据处理需要经过如下图所示的基本步骤:

1.数据预处理

为了获得GPS观测基线向量并对观测成果进行质量检核,首先要进行GPS数据的预处理,根据预处理结果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以确保观测成果和定位结果的预期精度。GPS网数据

处理分基线向量解算和网平差两个阶段。各阶段数据处理软件均采用随机所带软件。处理的主要内容有:GPS卫星轨道方程的标准化、时钟多项式的拟合和标准化。

2.基线解算及GPS网平差

Ⅰ基线解算

基线数据解算采用随机软件包GPPS(Ver5.2)或S olution(Ver2.1)软件求解,基线解算采用消电离层的双差浮点解或加点离层改正的双差整数解(固定解),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卫星截止高度角≥150

电离层模型为:Standard模型

对流层模型为Hopfiled或Computed模型。

星历为广播星历或精密星历

采用L1频率或L1L2两个频率

ⅡGPS网平差

GPS网的平差计算应用Solution2.6软件在WGS-84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检查本次GPS网的内符合精度。同时为将WGS-84坐标系下的GPS基线观测值投影到高斯平面上,并转换到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中(或地方独立坐标系),采用GPSADJ(Ver2.0)软件

包或Solution(ver2.1)软件包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五、提交的成果资料

GPS测量任务完成后,上交如下资料:

⒈测量任务书与专业设计书;

⒉点之记、环视图和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⒊外业观测记录(包括原始记录的存储介质及其备份)、测量手簿及其它记录(包括偏心观测);

⒋接收设备、气象及其它仪器的检验资料;

⒌外业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野外检核计算资料;

⒍数据加工处理中生成的文件(含磁盘文件)、资料和成果表;

⒎GPS网展点图;

⒏技术总结和成果检查报告。

控制测量设计书

控制测量设计书(12)。 控制测量设计书 一、概述 本次控制测量任务是为了满足某市城市测量项目的需求,目的是建立全市范围内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后续的详细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本设计书详细阐述了控制测量的方案、方法、技术要求和实施计划。 二、任务与目标 1.建立全市范围内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覆盖整个市区及周边区域。 2.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密度,以满足详细测量、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需求。 3.确定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保证控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4.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工、设备准备和数据处理等。 三、测量方案 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建立全市的平面控制网。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每隔200米设置一个控制点,对于重点区域和建筑物密集区应适当增加控制点密度。 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全市的高程控制网。水准点应选在 稳固可靠的地方,避免被破坏或移动。对于山区和丘陵地区,应适当增加水准点密度。 3.测量数据处理:采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采集、 平差计算、坐标转换等。数据处理完成后,应进行精度评估和成果质量检 查,确保控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技术要求

1.GPS测量技术要求: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进行测量,观测时段长度不小于 1小时,观测时选择无遮挡物的开阔地方,以保证卫星信号接收质量。数据处理时应进行基线解算和平差计算,并检查点位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2.水准测量技术要求: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观测时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 和时间段。对于不同等级的水准路线,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观测和计算,保证高程控制的精度和质量。 3.数据处理技术要求: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平 差计算、坐标转换等。数据处理时应考虑各种误差的影响,并进行精度评估和成果质量检查,确保控制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五、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制定控制测量方案,准备测量设备和技术资料。 2.实施阶段:按照测量方案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记录观测数据,并进行 初步数据处理。 3.检查阶段:对初步处理的数据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数据的质量和精度符合 要求。 4.成果提交阶段:提交控制测量成果报告,包括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坐标、精度 评估和质量检查报告等。 5.资料整理与归档阶段:整理并归档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和技术资料, 以便后续查阅和使用。 六、质量保障措施 1.人员培训与技术交底:对参与控制测量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确 保他们熟悉测量方案和技术要求。 2.设备检验与维护:在测量开始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验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 能和精度符合要求。在测量过程中,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GPS-E级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 技 术 设 计 书

**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 技术设计书 测绘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年月日

目录 一、项目及任务概况 (1) 二、采用任意带坐标的建议 (1) 三、作业依据 (1) 四、已有资料的分析与利用 (2) 五、主要技术指标 (2) 六、GPS-E级网选点埋石及布网要求 (2) 七、GPS-E级网观测 (4) 八、GPS网的数据处理 (6) 九、四等水准测量 (8) 十、成果验收 (10) 十、上交资料 (10) 附件一:点之记模板 (11) 附件二:水准仪I角检校表格 (12)

GPS-E级控制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 **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一、项目及任务概况 为加强土地管理和满足城镇规划建设的需要,受**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由**信息技术有公司承接**县城区GPS-E级控制测量任务,现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制定本技术设计书。 **县,广东省梅州市辖县,革命老区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测区位于**城区和城区周边水寨、河东、横陂、转水四镇,施测范围由甲方具体划定(详见下图),面积约189平方公里,根据要求施测GPS-E级控制点约32个。 二、采用任意带坐标的建议 从**县城所处的地理坐标位置(115°34′-115°42′)来看,正好落在高斯正形投影3°带中央子午线为117°的39带西边缘,基本上位于114°(38带)与117°(39带)的相交处(115°30′),测区偏离中央子午线西向约140KM,其长度变形值很大,按理论计算,长度变形约为27.2CM/KM。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规定,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用城市平均高程面。为确保测区的成图成果质量,也为用图单位在征地、放桩等工程测量中有精度保证,做到平面控制点坐标反算的边长与实量边长尽可能相符,建意测区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80西安坐标系),将中央子午线通过**县城,定为:115°45′。如本测区所测图幅与原测图幅在技术上有矛盾,可通过平移的办法处理。 以上建议供参考,否测按不予边长变形的考虑进行实测。 三、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CJJ/T 73-2010 3.《城市测量规范》 CJJ/T 8-2011

控制测量设计书

龙岩学院 控制测量设计书报告 ******** 学号:**********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2012级测绘班 实习起止时间:2015年8月--2016年4月实习单位:龙岩山水测绘公司 资源工程学院

目录 一、总述 二、测区概况 2.1工程概况及勘测范 2.2技术依据 2.3 组织措施 2.4 进度计划 三、控制测量 3.1.平面控制测量 3.2高程控制测量 四、地形测量及细部点测量 4.1 图根控制测量 4.2 地形图测绘 4.3 成品资料 五、应提交成果资料

一、总述 本阶段需要完成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1、布设并测量控制网(E级GPS控制点4个); 2、高速公路验收测量 3、选点作为测量漳永高速龙岩段高速公路验收控制点 4、静态采集控制点数据 5、进行高速公路沿线地形测量 二、测区概况 2.1 工程概况及勘测范围 2.1.1工程概述 (1)开断部分 漳平侧开断点拟选在已建的平黄Ⅰ路#173塔、平黄Ⅱ路#22塔,线路从和春变出线后转向西南接入开断点,线路长度约0.7 km(折合双回),采用双、四回路混合架设,新建段导线截面采用2×630mm2。其中,平黄Ⅰ路#173塔为转角塔,本期改接后,线路转角变小,因此可利用原塔架线(单根400mm2),平黄Ⅱ路#22塔为转角塔,本期改接后,线路转角不变,因此也可利用原塔架线(单根400mm2)。 (2)短接部分 永安黄历~漳平220kV线路Ⅰ、Ⅱ回短接点拟选在已建的双回同塔平黄Ⅰ路#194塔(平黄Ⅱ路#3塔),该塔为转角塔,本期短接后,线路转角变小,因此可利用原塔架线;登榜~漳平220kV线路Ⅰ、Ⅱ回短接点拟选在已建的双回同塔平登Ⅰ路#3塔(平登Ⅱ路#3塔),该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 基本技术要求 (一)引用标准与作业依据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 GB/T20257.1-2007,以下简称《图式》; 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以下简称《规范》;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5、《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 22021-2008; 6、《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 7、《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 8、《福建省1:500 1:1000 1:2000基本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规定》, FCB001-2005; (二)坐标系统及已有成果利用 1、平面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委托方提供的高等级控制点水准测量成果数据和武平县似万安乡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可用于本测区高程起算。 3、近年来有关测绘单位,在测区施测并验收合格的1:500、1:1000比例尺数字化图件成果可以作为修测底图。 4、1:5000 1:10000地形图、影像图可用于工作计划及引用参考。 二.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云霄县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 测区概况:云霄县为福建省漳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处于闽粤交界地带和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23°45′-24°14′,东经?117°07′-117°33′。总面积1054.3平方千米。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 设计书 1、作业技术流程 E级GPS控制测量在地形测量、地籍测量中一般是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控制网的精度保证是后续其它工序的基础。E级GPS控制测量工作时一般按下列流程进行工作: 准备工作→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平差计算→质量检查与自检报告→技术报告→成果整理与提交。 2、技术要点 2.1准备工作 E级GPS控制测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熟悉工程的合同或协议,了解委托单位对工程的特殊要求。收集与测区有关的高等级控制点成果及相关资料,收集需用的地形图资料、技术标准,按规范或委托单位的要求制作标石,对参加施工的仪器设备按要求进行检验或校验。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区现状和已知高等级控制点的保存情况,为技术设计做好准备。准备施工的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2.2 选点埋石 2.2.1 选点 1.选点人员应由熟悉GPS测量技术及地质技术的人员承担。选点前必须充分研究专业设计书;充分认知测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验潮等环境信息;熟悉可利用的各种设施、位置环境、交通、水电等信息。 2. 选点人员应收集测区地质资料,实地勘察选定点位。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之记有关内容,实地树立标志牌、拍摄照片等。选点(埋石)所占用的土地,应得到土地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意。 3.点位应选择在稳定坚实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部等能长期保存、

满足观测条件的地点,并做好选点标记。点位尽可能位于地面,城区内应尽量选在楼顶上,以便于保存和通视。点位应尽量选在交通便利,方便观测的位置。 4.选点时应避开环境变化大,测量标志难以永久保存的地点,如易受水淹的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有剧烈震动的地点。点位离开铁路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离公路不小于50m。 5. 选点时应避开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易发生洪水、滑坡、岩崩区、局部沉降区,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大量取土、地下水剧烈变化的地点。 6.选点时应远离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等,距离不小于200米,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并应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7.选点时应避开多路径环境影响,避免靠近水面、树冠、高大建筑物、低洼潮湿等地点,应保证15°以上无遮挡。50米以内的各种固定与变化反射体应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8.选点时应设计水准联测路线,对于要联测等级水准的GPS控制点,尤其是当点位处于河流、湖泊、水库的边缘时,在其位置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其水准联测的可能性。 9.选点完成后提交工作总结;及其它相关资料,包括点之记信息、本点与相邻点网图、实地选点方案等。 10.选点结束后,实地选点方案必须经过业主或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埋石阶段。 2.2.2 埋石 2.2.2.1标石类型、规格及制作 1.标石类型:地面采用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的混凝土普通标石(i),楼顶采用建筑物上标石(j)。标石尺寸如下: ①地面标石: 基座:长、宽各70cm,厚30cm(现场混凝土浇灌,代替盘石)。 柱石:下底宽40cm,上底宽20cm,高60cm(预制)。 指示盘(保护井盖):长、宽各60cm,厚度15cm(预制);指示盘顶面刻绘“D

一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G P S 控制测量设计书

1.工作大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1任务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2工作内容及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技术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1概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1.1项目区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1.2已有资料及其利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2技术标准和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3.1控制测量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项目目组织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1项目组织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1.1组织机构设置计划本项目组织机构设置计划如下图所示___________ 5 3.1.2各部分的具体职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1.3项目设备资源配置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2项目进度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质量管理措施、进度控制措施、生产安全保障措施_______ 6 4.1质量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2项目进度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3生产及资料安全保障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5. 提交成果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6.1GPS点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虎石台地区控制测量设计书 班级09181 组别第一小组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1、测量要求 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正确布网方案,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应委托方要求,测量虎石台地区三等控制网与即要考虑与原城镇三等网的联系,又要考虑镇内的个小区的独立性,充分表达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按设计要求将虎石台控制网沿测区周围布设,设计精度为三级。并按主轴线分成两个区域做到每个区域各有五个控制点。测区附近要埋设六个GPS水准点。另外,还要根据布好的控制网实地放样出19个轴线点,并埋设标石。 2、测区范围 本测区范围:虎石台镇整部,三条主干道,一条铁路,南至詹屯,北至新城子,东至国道,西至道义开发区。占地约25平方公里。此次控制,地形测量执行以下技术标准,标准及规定﹕ GB50026-93《工程测量标准》 GB12898-91《国家一、二水准测量标准等》 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标准》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为沈阳市沈 北新区虎石台镇,面积约 25km²,测区地势较为平 坦,但高楼、小区及树木 等较多给控制测量带来 一定困难。该地区大气能 见度差,测区内杂草丛 生,给外业测量工作带俩 很大不便。 2、气候条件 测区气候干旱,早晨

多雾,夏季炎日,年降水量600-920mm,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最高气温可达+38度,最低气温可至-19.7度,冬季多北风,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最大风速为25-32m/s,最大风力可到11级。 3、交通情况 测区内中间有国道〔南北走向〕,南侧有城镇道路〔东西走向〕,西侧有铁路,陆路交通方便。 三.已有测量成果及利用 〔虎石台基础控制测量〕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⑴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 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⑵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并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构 造物的位置,为施工设计提供资料 二.工程资料 〔一〕、资料的收集利用: 1.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三角点成果〔见下表〕。 2.沈阳测绘局III等以上水准点成果〔见下表〕。 已知三角点、水准点成果表 4.高程控制部分:二等水准点有虎石台公园北门〔dt31〕,建设南一路(dt10),矿中(dt30),国道北侧(dt29)四点。 〔二)、技术依据: ①《控制测量标准》。 ③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1)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1.工程名称及任务。 2.测区概况简述。 3.已有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利用论证。 4.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5.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阐述,其中包括: (1)首级网的等级和布网方式,以及本次控制网在精度和密度方面对日后布设加密网的保证。 (2)控制网(点)精度估算的简要过程及结果。 (3)从经济上、技术上、精度上对两个以上布网方案进行对比论证,从中确定一个最优方案。 (4)填写精度统计表。 6.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内容主要包括: (1)工程执行的规范及施测细则。 (2)觇标及标石图并注明规格,材料及埋设方法(绘出示意图)。 (3)仪器的选择及检验项目要求。 (4)观测方法及各项限差(参阅规范或教材,不能杜撰)。 (5)概算内容和平差方法。 7.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自行估计)。 8.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名称、型号和标称精度)、材料及经费预算。 9.工程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目录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1.2地理状况 二.作业依据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3.1平面控制资料 3.2高程控制资料 3.3其他资料 四.平面控制测量 4.1E级GPS测量 4.2三级导线测量 五.高程控制测量 5.1四等水准测量 5.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六.一级导线、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

6.1观测数据的检查 6.2平差计算 七.提交成果资料 7.1技术总结 7.2控制点成果表的制作 7.3控制网图的制作要求 八.图根控制测量 8.1图根导线 8.2图根高程测量 8.3平差计算 8.4提交资料 九.附图、附表、附件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了解控制测量作业的全过程,通过对长沙县水渡河及其周边地区实现控制测量,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操作能力。 一.测区情况 1.1测区位置及面积 东经113°,北纬28°向涉及周围13km左右。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14km2。 1.2地理状况 测区位于长沙县水渡河区,交通便利。东至水渡河大桥、筒灰村、望新村、孙家坡、长沙人民政府一线,南到开元路、国防科大,西沿洪山路一线,北止水渡河。 测区为经济开发区,农田。构成了以经济开发去为主的城市建筑物,以星沙大道、开元路、洪山路、潇湘西路、湘龙路及附属街坊的建筑区,西北边的成片

D级GPS控制网设计书

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D级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任务概述 由于校园改造,校园实习场原有控制点被破坏,为了保障测绘实践教学,需要重新建立校园控制网。校园首级平面控制拟布设D 级GPS 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拟布设二等水准网。 二、测区状况 测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占地12.3公顷,总建筑面积为20.2万平方米.校区经过长期建设,故行道树高大,像篮球场北侧道路。高大的树木在很大程度上给GPS 测量工作带来了不便。 校园周边现有北京市C 级GPS 控制点4个,分别为:西直门桥、紫竹桥西、公主坟、复兴门桥. 三、级别和精度要求 D 级GPS 网相邻点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列公式表示,并按下表规定执行。 δ=22)*(d b a 式中:δ—GPS 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 ),亦即等效距离误差. a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 b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ppm )。 d —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km )。 四、布设原则 1。GPS 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合线路,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GPS 网作为测量控制网,其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3.GPS 网点应尽量与原有地面控制点相结合。重合点一般不少于3个(不足时应联测),且在网中分布均匀,以可靠地确定GPS 网与地面之间的转换参数。 4.GPS 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或相当精度的测量方法)进行联测,或在网中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联测点。 5.为了便于GPS 的测量观测和水准联测,减少多路径影响,GPS 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6.为了便于用经典方法联测或扩展,可在GPS 网点附近布设一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方向点与观测站距离一般应大于300米。 五、埋石、仪器、选点 1。埋石

GPS静态观测技术设计书

GPS静态测量 技术设计书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 学号:2009020439 姓名:库亚博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12月5日

GPS静态测量技术设计 一、项目概述 1.任务由来 2011年十一月底,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组织了工程 测量技术专业09级GPS静态实习,为了了解GPS在控制测量作业过程 中的全过程,并且掌握GPS静态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能够将在课 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与实践之中,提高理论水平与外业的操作能力。黄 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特此安排0903、0904班各小组在五天 时间内完成校园的GPS控制网的外业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2、设计内容 建立E级GPS控制网,包括做出对GPS控制点的点位布设、外业数 据采集、内业华测软件处理数据等方面的内容的技术设计 3、设计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_18314-2009) 2)《GPS定位测量》单项技能训练指导书 3)《CH-T_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4、测区概况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角,东临黄河大街,北临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邻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新校区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地下古城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km,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km。测区平均海拔约为75米,平地居多,另有大量的人工湖。 5、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时间系统 坐标系统: GPS坐标为WGS-84坐标系,GPS网平面平差成果为北京54坐标 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时间系统: 时间系统采用北京GTM+8 时区时间系统

E级GPS测量技术设计书

E 级GPS 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为巩固此学期所学的GPS控制测量,安排了此次实习,本次实习要求通过GPS定位测量综合训练,掌握布设GPS控制网的方法,培养自身的测量能力,熟悉GPS技术。能使用GPS进行静态数据的采集并且数据处理,可以完整的整理出坐标数据。本次实习先布设E 级GPS控制网,再进行GPS控制测量。 二、测区概况 本测区位于xxxx,地势相对比较平坦,视野也较开阔,我们选的点尽量选在地势较空旷开阔的地方,以减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由于条件限制,有两个点位于马路边,由于马路边行人,大型车辆比较多,这可能给测量带来一定的不便和误差。其他总体情况还是比较良好。 三、测量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9); 3、《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 4、《数字产品质量要求》(GB17491.1); 四、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此次测量任务利用分布在xxx和xxx三个已知点D1、X2、X1,经过对这两点的分析可知,这三点的坐标系统与此次测量所用坐标系统相同,点位保存完整,精度及等级也能达到本次测量要求,无需进行换带计算。只需将此已知数据引入测区即可。

五、主要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规定 此次实习所用的仪器是南方测绘型号的GPS,此GPS操作简单,只需进行静态选择,主要的技术指标是针对选点和外业观测的,具体技术指标如下: 1、GPS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平均边长 表1 GPS网中各点平均边长 AA A B C D E 平均距离1000 300 70 10~15 5~10 0.2~5 (2)外业观测要求 表2 各级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 AA A B C D E 卫星截止高度角 (°) 10 10 15 15 15 15 同时观测有效卫 星数 ≥4 ≥4 ≥4 ≥4 ≥4 ≥4 有效观测卫星总 数 ≥20 ≥20 ≥9 ≥2 ≥4 ≥4 观测时段数≥10 ≥6 ≥4 ≥2 ≥1.6 ≥1.6 表3 观测技术要求 AA A B C D E 时段长 度min 静态≥ 720 ≥ 540 ≥ 240 ≥ 60 ≥ 45 ≥ 40 快 速 静 态 双频+P(Y) 码 - - - ≥ 10 ≥5 ≥2 双频全波- - - ≥ 15 ≥5 ≥2 级 别 项目 级 别 项 目 级 别项目

华北科技学院燕郊开发区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华北科技学院燕郊开发区G P S控制 测量技术设计书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February 3, 2021

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 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任务概述 1.任务情况 本次GPS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内容是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核心的河 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配合开发区的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在燕郊经 济技术开发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需要在燕郊约20km2的测区范围内建立E级 GPS网; 2.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西距天安门35公里、东距唐山144公里、距秦皇 岛260公里、南距天津120公里、北距首都国际机场25公里,是北京、天津、 唐山“金三角”经济区域的腹地,市场广阔,腹地深远; 测区面积约为42平方公里,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米,燕郊开发区位于海河 下游,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积温较高,雨量充沛,无霜期 20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常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历年平均无霜期183天,最 大冻土深度77cm,最大降雪厚度26cm; 3.测区范围 测区地理坐标为 东径161°51′,北纬39°53′—39°57′; 测区位置及面积 X:718.0km—724.0km62.5km; 施测范围呈不规则形状,范围面积约; 4.测量技术设计依据 1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5CJJ 8-85城市测量规范 5.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 测区有1996年12月1:43500燕郊开发区总体规划图1幅,该资料采用1954北 京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参数;该测区的中央子午线经度117°;图中包括地 形、地物点;由于该图测绘时间久,同时图中无控制点、导线点,因此改图仅供参 考; 测区有国家三角点数个,其数据如下表: 本数据采用中央子午线经度117°,1954年大地北京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 椭球; 二、GPS控制网设计方案 1.技术要求与布网原则

GPS控制测量

GPS 控制测量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有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控制网又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定点的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点的高程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目前,数字化成图的外业控制测量普通分为GPS 首级控制测量和全站仪导线测量及水准测量。 (一) GPS 控制测量概述 GPS 控制测量,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份,外业工作主要包括:选点、建立测站标志、埋石、野外观测作业以及成果质量检核等;内业工作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测后数据处理以及技术总结等。按照GPS 测量实施的工作程序,大体分为几个阶段:GPS 控制网的优化设计,选点与埋石,外业观测,成果检核,数据处理,编制报告。 GPS 测量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的工作,实施的原则是,在满足用户对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等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消耗。因此,对其各阶段的工作,都要精心设计、组织和实施。 为了满足实际的要求,GPS 测量作业应遵守统一的规范和细则。GPS 控制测量与GPS 定位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GPS 接收机硬件与软件的不断改善,将直接影响测量工作的实施方法、观测时间、作业要求和成果的处理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 (GPS ) 测量规范》 将 GPS 控制网依其精度划分 为 A 、B 、C 、D 、E 等不同级别,表 6 列出了它们的精度和标准。本 章主要讨论其中的 C 、D 和 E 级网的布设和观测。 表 6 GPS 网的精度标准 级别 A 项目 固定误差/mm 比例误差系数 相邻点最小距离/km 相邻点最大距离/km 相邻点平均距离/km 表 7 GPS 各等级网的基本技术要求 等级 平均距离 10~15 (km ) a(mm) b(1×10-6) 接收机类型 ≤(10mm+5 标称精度 观测量 至少有 同步观测 ≥5 接收机数 最简独立环 和附和路线 的边数 卫星截至高 度角(°) 有效观测卫 星总数 0.2~5 双频或者单频 ≤(10mm+5 ×10-6×d ) L1、L2 载波相位 ≥2 5~10 ≤10 ≤10 双频或者单频 ≤(10mm+5 ×10-6×d ) L1、L2 载波相位 ≥3 ≤10 ≤5 双频或者单频 ≤(10mm+5 ×10-6×d ) L1、L2 载波相位 ≥4 ≤5 ≤0.1 双频/全波长 ≤(10mm+2 ×10-6×d ) L1、L2 载波相位 C ≤10 ≤5 5 40 15~10 ×10-6×d ) L1、L2 载波相位 ≥4 D ≤10 ≤10 2 15 10~5 E ≤10 ≤20 1 10 5~2 ≤5 ≤0.1 100 1000 300 B ≤8 ≤1 15 250 70 ≤8 ≤1 双频 ≥10 ≥20 ≥15 ≥6 ≥15 ≥4 ≥15 ≥4 ≥15 ≥9 ≤10 ≤5 ≤6 ≤6 ≤8 300 70 A D C B E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E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XXX建筑工程设计院 二0一四年二月 目录 1、作业技术流程 2、技术要点 准备工作 技术设计 选点埋石 野外观测 数据处理 平差计算 质量检查与自检报告 技术报告 成果整理与提交 3、范例 1、作业技术流程

E级GPS控制测量在地形测量、地籍测量中一般是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控制网的精度保证是后续其它工序的基础;E级GPS控制测量工作时一般按下列流程进行工作:准备工作→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平差计算→质量检查与自检报告→技术报告→成果整理与提交; 2、技术要点 准备工作 E级GPS控制测量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熟悉工程的合同或协议,了解委托单位对工程的特殊要求;收集与测区有关的高等级控制点成果及相关资料,收集需用的地形图资料、技术标准,按规范或委托单位的要求制作标石,对参加施工的仪器设备按要求进行检验或校验;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测区现状和已知高等级控制点的保存情况,为技术设计做好准备;准备施工的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选点埋石 选点 1.选点人员应由熟悉GPS测量技术及地质技术的人员承担;选点前必须充分研究专业设计书;充分认知测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验潮等环境信息;熟悉可利用的各种设施、位置环境、交通、水电等信息; 2. 选点人员应收集测区地质资料,实地勘察选定点位;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之记有关内容,实地树立标志牌、拍摄照片等;选点埋石所占用的土地,应得到土地使用者或管理者的同意; 3.点位应选择在稳定坚实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部等能长期保存、满足观测

条件的地点,并做好选点标记;点位尽可能位于地面,城区内应尽量选在楼顶上,以便于保存和通视;点位应尽量选在交通便利,方便观测的位置; 4.选点时应避开环境变化大,测量标志难以永久保存的地点,如易受水淹的河床、低地、靠近铁路、公路、已规划的易受施工影响有剧烈震动的地点;点位离开铁路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离公路不小于50m; 5. 选点时应避开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如断裂破碎带边缘、易发生洪水、滑坡、岩崩区、局部沉降区,有大量物质搬移的矿区、采石场、大量取土、地下水剧烈变化的地点; 6.选点时应远离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等,距离不小于200米,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并应实地了解发射源和电磁波影响状况,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7.选点时应避开多路径环境影响,避免靠近水面、树冠、高大建筑物、低洼潮湿等地点,应保证15°以上无遮挡;50米以内的各种固定与变化反射体应标注在点之记环视图上; 8.选点时应设计水准联测路线,对于要联测等级水准的GPS控制点,尤其是当点位处于河流、湖泊、水库的边缘时,在其位置选择上一定要考虑其水准联测的可能性; 9.选点完成后提交工作总结;及其它相关资料,包括点之记信息、本点与相邻点网图、实地选点方案等; 10.选点结束后,实地选点方案必须经过业主或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埋石阶段; 埋石 1.标石类型:地面采用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的混凝土普通

城市E级GPS控制网测量技术设计书

渭南市临渭区E级GPS控制网测量 技 术 设 计 书 测绘工程系 测量3113班 刘亚西 04302110329

一、作业目的 为使我们能更好的学好GPS这门课,满足新课改要求,学校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模式,我校特组织GPS野外实训。为了能使得该项任务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技术设计书。 二、测区概况 本测区为学校、油库、实习基地、河滩所围成的区域。位于渭南市临渭区站北路附近,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实习基地上草木茂密交通不甚便利。学校的X 点位于学校S楼前亭子旁,油库的Y点位于桥洞以南,测量实训基地J点位于实训基地厕所下方,河滩上的B点位于学校以南地势相对平坦,便于测量。 三、测量依据原则 1.<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规程> 2.<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规范> 3.本技术设计书 四、仪器选用及技术精都指标 1.仪器的选用:华测GPS仪器一套,钢尺,对讲机,木桩以及已知点坐标 2.GPS网的精度分级及GPS接收机

4.调度表安排

五、注意事项 1.观测前需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制定好相应观测计划. 2.不能接收机测量中关机重启,改变接收机位置 3.3台接收机需同步,取共同时段 4.不得随意删除信息 5.观测中,必须要有一人看护仪器 六、数据处理 1. 观测结束后,将接收机获取的数据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文件名形 式取观测日期和当日时段号 2. 根据要求正确下载HCN数据 3. 转换数据,将数据转换成国际标准rinex数据 4. 利用LGO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基线结算 5. 测量数据预处理时,设置测站属性,平差时采用无拘束平差 6. 计算西安80坐标系下未知点的坐标 7.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观测结果进行精度评定 七、上交材料 1.外业测量的原始数据 2.GPS控制网展点图 3.测量外业记录,内业处理后的数据及检验计算成果 4.GPS测量技术设计书 5.技术总结

GPS技术设计书

GPS技术设计书LT

目录 1.项目来源 (6) 2.测区概况 (6) 3.技术依据 (6) 4.现有测绘成果 (7) 4.1三个已知点 (7) 4.2校区全图与坐标选择 (7) 5.施测方案与作业要求 (8) 5.1观测方案 (8) 5.1.1 布网方案 (8) 5.1.2观测方案 (8) 5.1.3精度指标 (9) 5.2观测方法 (9) 6.预算 (10) 6.1工程预算 (10) 6.2消费预算 (10) 7.解算方法 (10)

1.项目来源 受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委托,由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遥感1402班第三组测量小组承担“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 1:500校园GPS网测量” 任务,就本次GPS测量任务要求,根据相关技术要求,编写技术设计书。 目的:通过这次GPS实习巩固扩大和加强我们从课堂学习的知识,熟练掌握仪器操作,对GPS静态观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作用:为得到测区的地理位置及坐标 GPS网等级(精度):二级GPS网 完成时间:2016年6月1日以前 2.测区概况 测区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内,地形北低南高,测区内多为教室,公寓,及其他教学设备校园马路多被,给GPS观测带来一定困难。 地理位置及行政划分: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隶属于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道芷阳村,南邻骊山脉和距西安城区26公里,距兵马俑7公里。距华清池,骊山风景区 1.5公里,交通便利;占地约800亩。 气候:新校区位于大陆内部,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昼夜温差大,由于地处山口,四季有风。 人文经济:由于地处临潼郊区,经济欠发达,土地为本地农民所有,民风淳朴善良。 交通通信条件: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位于西临高速临潼出口向东500米处,北是陕鼓大道。校内交通便利。 3.技术依据 本次测量规范来源于: 《1:500、1:1000、1:2000大比例地形图图示》 《GPS测量规范》

(完整word版)技术设计书(模板)(word文档良心出品)

×××项目 技术设计书 ××测绘单位 20××年××月××日

××××项目 技术设计书 项目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 年月日年月日(模板具体需根据工程不同细化与修改)

目录 1概述 (2) 1.1项目来源及目的 (2) 1.2工作内容及工作量 (2) 1.3作业区范围 (2) 1.4工期 (2) 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 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 2.2已有资料情况 (2) 2.2.1 平面控制资料 (2) 2.2.2 高程控制资料 (2) 2.2.3 地形图资料 (3) 3 技术规范 (3) 4 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3) 4.1测绘基准 (3) 4.2测量精度指标 (3) 5 设计方案 (4) 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4) 5.1.1 软件 (4) 5.1.2 仪器人员设备 (4) 5.2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 (4) 5.3.2 点位布设 (5) 5.3.3 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6) 5.3.4 观测 (6) 5.3.5 数据处理 (8) 5.3.6 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0) 5.5提交成果资料(根据合同要求修改) (10) 5.6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11) 5.6.1 人力资源 (11) 5.6.2 仪器设备 (11) 5.6.3质量控制措施 (11) 5.6.4进度安排 (11) 附图1:××区控制测量GPS控制点布测图 (12) 附件2:GPS外业观测手簿 (12)

1概述 1.1 项目来源及目的 ××××项目城工程是满足于×××需要,×××测绘单位受××××甲方的委托,对××××工程区域实施×××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测绘面积约×××平方公里。 1.2 工作内容及工作量 (1)控制测量 设计布设平面首级控制×级GPS点×个,×××高程控制网一个;图根控制点×个,施测高程××等级。 (2)测图情况 测图面积×××平方公里,工期××个月。起止时间××,投入设备××。 1.3 作业区范围 本项目的作业范围为×××测区位于×××,重庆市×××位置,东经:×°×′×″~ ×°×′×″,北纬:×°×′×″~ ×°×′×″。东邻××,西靠××,南邻××,北接××;地势以××为主,海拔高度在××米左右。 1.4 工期 本项目预计在××年××月底开工,于××年××月底完工。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位于×××,重庆市×××位置,东邻××,西靠××,南邻××,北接××;地势以××为主,海拔高度在××米左右。区域交通总体××,测区有××公路通过,还有如其它交通形式(×××)。该区域原始地貌××,植被××、房屋院落××,地形××(复杂,简单),给测绘工作将带来了××影响。――――― 2.2 已有资料情况 2.2.1 平面控制资料 ××单位收集有测区附×××单位××××年布设的×等级点×××和××共×××点成果资料,有×××坐标系成果,可作为本项目×××网的起算点。 成果资料,部分点位保存良好,可直接作为本次的布设×××网点之用。 2.2.2 高程控制资料 收集有测区附近×等水准点“×××”、××××等,有××国家高程的成果,经

D级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要点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3) 1.1.设计目的 (3) 1.2.任务概述 (3) 二、测区概况 (3) 2.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3) 2.2民族种类 (3) 2.3已有资料情况 (3) 2.4测区的范围: (3) 三、设计的依据 (3) 四、主要的技术指标 (4) 4.1GPS测量 (4) 4.2水平角观测 (6) 4.2.1水平距离的观测 (6) 4.2.2导线网 (6) 五、坐标系统的选择 (7) 六、设计方案 (7) 6.1布网的原则 (7) 6.1.1.GPS网型网型方案设计 6.2.图上展绘已知点(或图上查找已知点) (7) 6.3按点位要求与测区情况在图上选点布网 (8) 6.4.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主要点间) (10) 6.5.外业选点埋石 (10) 6.5.1选点 (10) 6.5.2标志埋设 (11) 六、仪器设备的选择 (12) 七、外野实测方案设计 (12) 7.1. GPS外业工作的原则 (12) 7.2安置天线要求 (12) 7.2.1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13) 7.3观测方法 (13) 7.3.1 GPS 观测方法 (13) 7.4 地籍勘丈 (14) 7.4.1 、地籍勘丈的方法: (14) 7.4.2. 宗地图编号 (14) 7.4.3. 地籍图的规格及分幅 (14) 7.4.4 地籍勘丈的基本精度 (14) 7.4.5界址点的施测方法 (15) 7.4.6 界址点边长的检核: (15)

7.4.7 地籍图的表示原则: (15) 7.4.8 宗地图 (15) 7.4.9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 (16) 7.4.10提交成果 (16) 7.5数据的记录 (16) 八、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要求 (17) 8.1.外业观测数据处理 (17) 8.2外业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7) 8.3数据处理和平差计算 (19) 8.3.1数据处理 (19) 8.3.1无约束平差 (19) 8.3.2约束平差 (19) 8.4 GPS 高程拟合 (20) 七、提交成果 (20) 八、参考文献 (2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