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

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
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

《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王秋影来源:教科室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3日点击数:2712 《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苏州市第十六中学课题研究组

执笔人:王秋影

一、课题的提出

1、中学生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进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法律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重视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素质的形成,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确保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常抓不懈。通过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合格公民。

2、中学生法制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让全体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让全体学生主动发展。通过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法制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

只有切实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的教育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法律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中学生法制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没有法制的约束,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纪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另外,他们的年龄还小,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其各项权利往往容易遭到来自个方面的侵犯,通过法制教育,让中学生掌握保护自己权利的知识,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4、中学生法制教育是达成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目标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总的目标是: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因此,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目标,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

5、中学生法制教育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研究有利于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了教师潜心教研的氛围,能够进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强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故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中学生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向教育对象(中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法律理论的教育,培养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提高法律素质的活动。具体的说,法制教育的含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法制教育是宣传法律知识、培养法制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基本途径。其次,法制教育是为国家造就大量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要途径。第三,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合格公民。

三、主要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

综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诸多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人的各种能力即——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种能力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②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③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即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④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要求教育要通过德育、智育、美育等不同的渠道,促使个体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统一起来,和谐、全面地发展,塑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

个性,而且把个人的充分自由地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个性的充分而和谐地发展”。对中学生实施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是中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实现个性充分而自由发展的教育。通过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法制教育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助推器,只有切实加强中学生法制教育,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的教育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发法律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2.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培养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3.通过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法制基础。

4.鼓励教师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促进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法制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并进一步对中学生法制教育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当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调查,剖析

影响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进而在实践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指导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原则,构建了指导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五、实施思路及研究方法

1.实施思路

(1)课题组将组织参与研究教师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法制教育移师、提高教师的法制教育能力。

(2)以教研组为中心研究单位,根据初中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分低、中、高三个梯度进行教研,参与研究的教师围绕本学科的子课题,结合教研组的日常教学活动,申报个人课题或教研组课题。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素养,指导他们掌握法律知识学习策略;再实践三基础上,形成学校培养学生法制教育的规律措施,把指导的侧重点放在思想品德课内以及学校课外教育活动中。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归纳法:

(1)文献法主要是用来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2)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一般统计的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该方法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现实状况,以便为实施指导学生法制教育策略提供现实依据。(2)行动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计划,研究中实践计划,观察学生反应,研究后观察效果,反思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活动。每一次研究都应该有计划、实践、观察、反思这四个环节。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3)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反思。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4)逻辑归纳法,在课堂教学中,在观察了很多个案以后,总结归纳出一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定律,然后根据这些规律反过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指导个案的实施。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5——2011.9)

(1)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开题论证,修定课题方案。

(2)搜集关于法制教育的资料,了解法制教育研究的进展情况。

(3)按照2002年10月,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等四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校原有的研究成果,形成各学段学生法制教育的预设目标。

(4)开展调查研究,弄清初一学生原有法律素质的情况,并对照法制教育的预设目标及国内的研究情况确定本课题研究的若干个支撑点。

(5)对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进行培训,各子课题负责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2.实施阶段(2011.10——2012.12)

(1)点上实验:中学生法制教育指导策略;分析各策略之间的关系;寻找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原则。

(2)追因调查:分析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3)验证研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修定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

(4)课题研究中期评估。(2012.3)

(5)下阶段课题研究规划。

3.总结阶段(2013.1——2013.5)

(1)搜集实验中积累的资料,从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筛选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面上推广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课题研究。

(2)结题汇报活动。(2013.6)

主要措施:

(1)调查问卷。针对初一学生法制教育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2)课程展示。各个参与子课题研究的教研组针对各自的子课题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目的在于展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并在课后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

(3)子课题小组研讨。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总结、汇报。(4)个案研究。

(5)经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七、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中学生法制教育不仅是我国法治化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要求。2.学校“十一五”《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课题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有良好的学校基础。

3.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有校教坛新秀、校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等,均为本科或教育硕士学历,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八、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

课题组组长:王秋影

课题指导:苏州大学教授陆树程

主要子课题设置及其负责人:

1.《中学生思想品德课法制教育的研究》商建明夏海燕

2.《中学生课外法制教育的研究》凌静霞温纪康

3.《中学生法制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陈玲玲

(二)制度保证

(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例会。(2)落实教科研管理意见”。(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实验经验交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先进教科研个人评选等制度。(三)经费保证

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如:专家讲座、教师论文评比、公开课展示、外出参观等。

九、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中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3.中学生法制教育的指导策略经验集。

4.中学生法制教育指导典型案例集

5.其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和物化成果。

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是“四五”普法工作的第五年,是总结性的一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坚持教育为本,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坚持预防为主,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强化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责任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实现法制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小公民的道德修养,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一、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为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生不良违法行为与道德法律规范》、《小公民道德规范细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站,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吴仪同志的《人生自我完善三要素》,明确教师的人生目标。使每个教师都做到热爱教师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三、落实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责任制,健全帮教工作机制,保证帮教工作不留死角。 四、法制教育宣传深入家长学校,让每个家长明确家长在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与法律责任。

五、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以十一月份法制宣传月为抓手,认真分析新形式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晨会课、班队活动课等为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2、切实从“校园常规训练”入手,与学校“三风”建设、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创建文明校园相结合,增强教职工的法制教育责任心,教育学生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3、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中队主题活动、讲座、出小报、调查问卷、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网络文明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4、努力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帮教工作。校园内,要求各班主任不仅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社区情况。对父母离异、单亲的、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要格外给予关怀和温暖,对不良行为学生从心理障碍上进行分析,给予耐心的疏导。 5、加强与公安、司法、关工委、街道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作用。通过邀请法制教育副校长到学校作讲座等形式,指导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综合治理,协助学校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 6、学校要积极利用家长学校,采用面授、函授、讲座、交流等形式,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家长的监护职责和法律责任,与学校、社会配合共同做好子女的教育保护与预防犯罪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13-04-18T10:11:17.310Z 来源:《学术月刊》2013年3月供稿作者:李新 [导读] 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衔接,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更不能相互取代 李新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7)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事件及其受侵害事件逐年增多,对社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越来越大,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有效的降低这种危害性,本文从法制教育的视角,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现状分析,探索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途径,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献计献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迫切性 [作者简介] 李新(197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讲师,社会学专业,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3)03-0015-03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并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群体,其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一群体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凸现,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事件、受侵害事件逐年增多,对个体、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增大,社会影响强烈。为此,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既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键期,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迫切性 (一)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事件逐年增加。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为58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留守儿童所占儿童总数已高达47%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一群体的犯罪率日益上升,现已经占到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的20%以上,留守儿童犯罪率的上升引起了社会学家和法学专家的重视。”[1]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事件增加的原因复杂多样,从微观上看有个人和家庭的因素,从中观上看有学校和社区的因素,从宏观上看有国家和社会的因素。无论从哪一层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法律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往往是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逐年扩大的严峻形势下,尤其值得关注。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观念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受侵害事件频发。近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被拐卖、拐骗、性侵犯等恶性事件屡见报端。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2008年)显示:被拐卖儿童中,留守儿童居第二位。某中学1名13岁的女学生,父母均在外打工,一次晚自修回家路上被本村一男青年强奸后,因屈辱害羞不敢向爷爷透露,直至怀孕快生产时才被发现;[2]这类事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状况令人堪忧,同时也反应出农村留守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国在对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上,一向是强调成人在法律上对儿童所承担的保护义务。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儿童不仅是保护的对象,也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对儿童权利的保护不应该停留在成人中心的模式上,儿童需要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而这一方面的规定却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3]从长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将有利于保护儿童自身免受侵害,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缺失严重。许多农村社区的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甚至连基本的思想品德课也没有,法制教育的教材及专职或兼职的授课教师更无从谈起。无论是从学校的方面,还是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者监护人方面来看,他们都希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将来能跳出“农”门,这也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最终诉求。因此,过分重视提高学习成绩,片面地追求知识积累,以应对考试、升学,从而忽视了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可能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或受侵害事件增多,作为家长、监护人或学校都负有不可推脱责任。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 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法律素质、道德品质,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工作。许多家长、学校认为孩子在初中阶段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往往忽视法制教育。正是在初中阶段儿童的各种不良行为也开始出现,“高发年龄”绝大多数是在13岁到15岁。农村留守儿童读初中大都是在县或乡镇的中学,离家较远,因此学校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积极的作用。学校更要积极与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法制教育资源,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可以聘请法律界人士作为学校的法制教育老师,定期给孩子们上法律知识课,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一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让普法教育走进校园,使留守儿童逐步养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其次对留守儿童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御能力,从而对那些思想不稳定、有潜在违法犯罪意识及有劣迹的学生时刻敲响警钟,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将一些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组织学生参观监狱、看守所、少管所等,请服刑或劳教的青少年给他们上警示教育课,让他们从小就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有清醒的是非对错观念,远离违法犯罪。[4]还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影视、图书馆、普法教育机构等多种方式,开辟法制教育的新途径,丰富法制教育内容,为农村留守儿童法制教育服务。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法律素

浅析高校法制教育中的权利意识教育

浅析高校法制教育中的权利意识教育 [摘要]权利意识是实现现实权利和树立法律信仰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权利意识教育是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法制教育应当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利,并在突出权利本位意识、维权意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尊重、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 [关键词]权利;权利意识;高校法制教育 高校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权利意识教育又是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正确的权利意识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而且对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育其良好的法治观念、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权利意识教育的认知前提:认识权利意识的重要性 在高校法制教育中进行权利意识教育,首先应当认识到权利意识的重要性。权利意识是关于权利的思想意识。权利是指公民按照正义原则和法律规定享有的利益和自由,权利从法律中获得生命,同时又还法律以生命。正是由于法律所设定的权利能够为人们带来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前者如挽回了经济损失,后者如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崇尚法律,发自内心地尊重、信仰法律。因此,“权利是法律的精髓与灵魂,法律的功效和价值恰在于权利的实现与保障”。[1] 而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权利意识的作用。权利意识指的是“社会主体对权利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的总和”。[2]由于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3]因此,没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必然难以产生正确的行动。事实上,权利的实现不能依赖于法律抽象的保护,还应为权利主体所主张,因为“每一项权利,无论是民众的还是个人的,都是以坚持不懈地准备自己去主张它为前提。”[4]权利意识是主体内化的行动导向,正是在它的指引和推动下,人们善待权利,主张权利,勇敢地“为权利而斗争”,促使纸面的权利转化为现实的权利。 权利意识也是帮助人们树立法律信仰必不可少的心理要件和动力源泉。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的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表征了社会主体对承载崇高法律价值、切实保障其利益的权威良法的心理认同、情感依归和自愿服从,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境界。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进程强大的精神推动力量,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J·伯尔曼曾有如下经典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5]可见法律信仰对一国法治建设之重要。然而,法律信仰的树立却极其不易。究竟如何才能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实践证明,在正确的权利意识支配下主张权利、捍卫权利,“即为权利而斗争的精神和认真对待权利的态度是培养和塑造人们法律信仰的关键”。[6]因为正是在权利意识的支撑和作用下,公民积极地对待、行使权利,推

浅谈学校法制教育

浅谈学校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制经济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法律素质是一个人对法律的认识、态度、知法守法、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陈腐、有害思想的侵蚀,预防青少年犯罪发生。因此,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

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 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大学有专门的法律教材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 2、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

2020年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2020年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总任务,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我校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努力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和水平,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在“五五”普法期间,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原则,逐步将教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障和促进法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法制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法制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恩平 副组长:张**(大队辅导员)、王启盛(法制副校长) 成员: 三、主要工作 1、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依法治国,依

法治教。认真学习关于法律方面的法规条例,尤其是与教育事业发展和广大师生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水平和能力。学习宣传“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主要特征的深刻内涵,加强守法遵纪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司法途径教育等,培养和强化法律权威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与教师权益相关的法律知识,熟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守法和用法的自觉性;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法制意识的再教育,确保“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2、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要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紧密结合依法治教建设,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争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3、结合实际安排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加强法制副校长、家长法制学校、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作用。要把法制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之中。在“五五”普法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学习《宪法》、《教师法》、《保密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增强教师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合同

学校法制教育

学校法制教育总结 第一篇:学校法制教育活动总结 根据市教育局工作安排,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深入有效地开展了法制教育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作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首先,学习了上级有关文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体教师紧紧围绕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增强学校德育工作时效性的对策,如何把社会、家庭、学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等十个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讨。 在学习和研讨中,大家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就要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人;以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人;以切是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 二、深入调查研究,明确要求,紧紧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个主题,立足长远,着眼未来,拓宽层面,认真分析、研讨当前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面临的各种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醒目的位置制作了永久性的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型宣传板块。各小学也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手抄报、宣传栏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 2、积极开展了学、用新《守则》、《规范》活动。抓住新生入学和新学年开始的有利时机,集中开展了背诵新《守则》、《规范》活动。进行了新《守则》、《规范》知识竞赛和问卷调查。中高年级的学生还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并张贴于室内学习园地。

浅谈中小学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修订稿

浅谈中小学加强法制教 育的重要性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浅谈中小学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引言 法是治国之本,是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从2013年11月重庆女孩摔打男婴案到2014年3月,12岁女童火烧邻居房屋案,这一件件事件的发生,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年幼的孩子无知的行为给社会、给家庭带来危害和悲剧,让学校、让社会意识到了加强中小学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加强法制教育,让法伴孩子成长。 那么,如何在学校中开展法制教育,让法律知识伴孩子成长。 一、充分认识到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法是治国之本,是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家庭、个人等的影响,在孩子当中出现了一些拉帮结伙、讲哥们义气、吸烟等不良现象,有的孩子由于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加之自身心理素质脆弱,缺乏自制力和挫折的承受力,常常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障碍,造成逆反心理及过激行为,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现

象频频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形式比较严峻,由此可见,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孩子法制观念是势在必行的,是不容忽视的。 二、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 加强孩子的法制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育人之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孩子法制教育,它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也不单单是社会或是家庭的责任,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的。 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让法伴孩子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也不例外,在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潮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学校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应把法制教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不可忽视。作为开展法制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将如何来开展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思想深入孩子心中呢?我个人认为: 1.学校应将法制教育工作列入W校常规工作之中,安排到课程中。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工作,不是一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尤其是边远村组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大量返乡之际,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十五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乡镇党委、政府具体组织,坚持贴近边远乡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法制教育为载体,以提高农民法律素质为目的,深入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二、工作任务 1、调查摸底,因村施教。要深入基层,走村串户,特别要注重到边远村组实地调查,掌握民情、民愿、民意,结合前期百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具体情况和村情人员结构状况,主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重点村组(社区)。历年来的老信访村、大姓居众的宗姓村和社会治安乱点村以及有

各类矿产资源开采,流动人口较多的村组;二是重点人群。着重掌握近三年的“两劳”释放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入的外地社会闲散人员;三是重点年龄层次。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兼顾青少年,尤其是辍学在家的未成年人。通过具体研究分析,制订出结合各村实际具有操作性的法制教育方案,务求实效,确保农民群众普遍接受一次法律法规教育。 2、突出重点,因人施教。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抓好分类、分层教育。分类教育就是要抓好基层乡镇工作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特别要重点突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普法教育,提高其依法行政的积极性和自律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堵住普法教育在实施者层面上的漏洞,从根本上打牢农村法制建设主体队伍的依法行政意识。分层教育就是要抓住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和青少年三个层次的教育重点。一是村组干部的法制教育要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要将“两委”班子、村治保、调解人员、村治安中心户长等基层干部培养成“法制教育辅导员”、“普法宣传员”,增强农村干部依法治村意识;二是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重点是法律知识的普及,使农民群众既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调动其依法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通过宣讲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使他们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对辍学的未成年人,以家庭为主,通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

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要点】高校学生是祖国发展的坚实力量,也是祖国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对国家的法制社会的建立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将通过高校学生目前的教育现状,分析法制教育的不足之处,以及造成这些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探索发现合适的解决策略与方式,最终实现学生法制法律意识的提升。 一、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 高校学生关于法制的教育存在不规范,不全面的现状是从上个世纪末大学开始扩招起,。扩招开始,考上大学的难度越来越低, 也因此高校学生发生犯罪的概率越来越大,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被社会舆论热议。因此虽然高校学生素质不断提升,但是法制的意识却没有逐步增加,随着不断攀升的犯罪率,犯罪的年龄越来越低,所以目前急需增强高校学生法制意识。早在二十世纪初,教育部已经发出明确文件,为增强学生法律法制意识,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及其他活动。但是现实教育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求只是变成了要求,未被及时执行。高校并没有保质保量的执行法制教育的课程,因此导致当下高校学生接受的法制教育缺乏,更有严重的学校学生甚至不知道法律的相关要求,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范要求,更不会知道自己的某些违法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处罚。 高校学生本身的法制意识浅薄,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是计划生育一代,所以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因为从小以自我为中心,父母的溺爱,使得这部分人抵触法制教育,也造成了这些人对于法律缺乏敬畏心理,这些人往往遇到法律人体便不知所措。交友圈也没有法律从业者,平时也不会交流法律问题。并且高校学生为了能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忽视法律教育这样不能短期带来

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2016-2017学年度东莞市桥头华立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全面启动实施“七五”普法工作,紧紧围绕我校“东莞市依法治校”复评工作,进一步整合法制宣传教育资源,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切实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法律素质,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一、组织措施 1、学校成立法制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胡顺华校长 组员:李文清主任、刘晓华辅导员、各年级级长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聘请专门的法制副校长兼法制辅导员、法律顾问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法制教育基本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培养、壮大和提高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 二、基本原则 1、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法制教育的特点,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

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和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理念,提高法律素质。 3、整合性原则。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与各种教育活动相结合,融入到教育活动中;与必要的专项教育相结合,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复合式的法制教育格局。 三、培养目标 开展法制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四、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 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同时,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 (一)学科教学 采取有效措施确实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确保学生在每学期教育活动不少于 5 课时。骨干学科教学思

(完整版)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温水镇峡口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生存,人类繁衍发展的前提;安全、健康,人类生存的根本保障。安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绷紧安全琴弦,奏响生命旋律。创建平安校园,营造书香校园,建构人文校园,打造和谐校园是学校永恒不变的主题。针对新形势下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感到只有将安全教育融入于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中,树立在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体现在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中,也就是把安全教育充分结合在学校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里,形成全方位实施安全教育,全员落实安全教育,全过程关注安全教育的局面,安全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监护不力,二是缺乏抚慰、三是疏于照顾。这些留守儿童在农村小学大都是住校生,这给我们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校地处两省四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在校住宿生达500多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学校教育的重视住宿生知识能力的掌握而忽视关注学生生命安全和生存能力的现象,积极协调学校职能部门,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重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保护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二、课题界定 ㈠课题的界定 农村小学:远离城镇的小学 安全教育:指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住宿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掌

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 的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包括交通、消防安全教育;防溺水、防烫伤、防雷击和用电安全教育;防食物中毒、防疾病安全教育;校内 外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国防安全、国家安全教育;安全 心理疏导教育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等。教育的方法、途径等。 ㈡课题理论依据 学会珍惜生命是学会生存的集中体现。创建高质量的小学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地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周基本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来重新组织,这四种基本学习反映了一种选择 教育内容时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反映了教育内容从重视知识到 重视态度能力的形成,从重视静态的知识到重视动态活动的变化。 由于住宿生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没有生活经验,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更需要保护,纵观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我们 可以看到许多国家的小学教育都很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学会生存的教育。日本学生的抗灾避害技能被编入教材,教师还定期组织小学生 进行各类演习,以增强学生应付各种灾害的能力。在教育日趋全球 化的今天,中国的小学也应重视对住宿生行生存能力培养的教育。 生存需要珍惜生命,珍惜生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学会生存就必须 使住宿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和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安全教育日趋重视的形势下,我们峡口小学开展 的农村小学住宿生安全教育策略的研究活动,既有实际的需要又有 现实的可能。我校地处宿城边陲,两省四县的交汇处,是我们陕西 地区农村小学占地面积较大的学校之一。在校学生达156人,研究 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刻不容缓。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学校应该开展农 村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研究。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doc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赵金和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20期 [摘要]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法律素质亟待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极其重要,不仅要从主动适应国际法制发展变化等外因因素影响来看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也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在因素的影响来看其重要性,才能搞好法制教育,并提高其实效性。 [关键词]高等学校法制教育 [作者简介]赵金和(1970- ),男,广西荔浦人,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广西柳州 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RL2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0-0164-02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实行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高等院校法制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法制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但我国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仍时有发生,说明了大学生违法犯罪是社会需要重视的 问题。据有关司法机关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大学生法律素 质不高,与我们对高校法制教育重视不够有关,也与受国际新形势发展变化和资本主义的一些不良思想影响有关。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培养出既适应国际新发展又具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合格大学生。 一、加强法制教育是扩大改革开放、适应国际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加强法制教育是适应国际新政治、经济秩序的需要。在和平与发展主题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各国为了建立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实现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做出积极的努力,不仅推动国际法律秩序的巨大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国内的法律制度。我国的社会发展受着国际 局势的重大影响。政治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国际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责任,也推动着国内法律思想由保守逐步走向开放。随着思想的变化,法律制度建设也逐步接受一些有利于我国建设的新措施、新制度。法制 教育必须适应因国际政治变化带来的影响,采用新思想,宣传新制度,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在国际的地位与责任,重塑大国雄心;在经济上,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步伐,不仅逐步融入了国际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体系,而且也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者,推动着国际新经济秩序与法制的重新构建与完善。我国承认国际法律在我国具有与国内法律同等效力并优先使

[法律,教学]浅谈高校法律教学的反思与完善

浅谈高校法律教学的反思与完善 摘要法律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但是在当前的法律教学中,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教育的弊端依然存在,造成法律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依旧不高。本文就这些弊端简要分析法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几个改善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率。 关键词法律教学理论教育实践性 作者简介:曾涛,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目前,世界各国的法律教学主要有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两种类型,理论教学重在法律的理论知识教学,案例分析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实际案例,从中总结归纳法学知识,这种方法兴起于美国,这不是简单的案例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法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将法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案例中,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案例分析教学经实践证明是一种快速又有效的教学手段。而我国法律教学还是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分析教学虽有涉及,但是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未扩大使用范围。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的背景下,我国的法律教学如何有效地借鉴国外的案例教学,在此基础上取彼之长,补已之短,值得重视和研究。 一、我国高校法律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法律教学虽然是倾向于理论教学,但是各高校的理论教学还是有许多不一样。我国各高校法律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不明确,并且对英语的重视度不高,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在法律中存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法律专业的教学中,教育部和司法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对英语没有给与应有的重视;并且法律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低,理论老师没有解决实际案例的经历,而实践老师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好,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各高校法律的教材不统一,并且都力求面面俱到,但是都涉及的很浅,不能做到培养学生的能力;高校的法律教学方法陈旧,手段单一,对媒体设备的使用程度较低,英语的练习还不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总的来说,当前的法律教学系统还不够完善,缺少趣味性,教学效果不明显,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的影响。 二、当前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法律教学一直受到教育部的重视,近些年,法律教学经过几次改革,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都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水平。 (一)法律实践教学范围的界定不够科学 法律教学中有些内容不属于实践教学,例如课堂讨论、物证技术实验、社会调查和论文写作等,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法律实物的训练中,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所述的不属于实践教学的内容是由于其不具备实践教学的特

企业法制教育工作计划2020

企业法制教育工作计划2020 有目标才能更有动力的工作,才会更有效率,因此,明确的目标至关重要。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企业法制教育工作计划2020,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企业法治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贯彻**镇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对2020年公司法治建设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法治建设”为载体,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规范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思路、齐抓共管、务求实效、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公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企业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维护职工利益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公司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和法治工作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为把我公司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公司共同体而努力。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主要干部负责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考核;要围绕工作,将法治建设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健全、完善的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措施,努力促进我公司法制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深入开展“送法进公司”活动。按照“职工群众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公司组规范化管理措施更加到位”的要求,创建领导小组,结合镇党委、政府年度对公司的要求,结合工作职责,切实做好服务。 (三)寻找工作突破口,加速工作进程。围绕**镇工作标准,积极拟定工作实施方案,并针对基层实际,在全面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一到二项工作重点,力求使工作有重点突破,有明显成效。

农村法制教育讲稿

农村法制教育讲稿 第一个问题:农村普法教育的基本形式 农村普法教育应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运用农村的各种宣传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村民学法用法,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根据多年的普法教育实践,可以采用的农村普法教育形式主要有: 1、建立村民普法学校,开展经常性的普法教育。以农村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建立村民普法学校,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村组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利用农闲季节、阴雨天气和晚间组织村民听取法律知识讲座。 2、在村民群众生产生活必经之地或平时人员集中之地建立农村普法宣传专栏或版报,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刊出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进行普法宣传。 3、开展法制广播宣传,把法律知识录制成磁带,通过村里的广播定期向群众播放。 4、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和村里的闭路电视开展专题性的普法宣传。 5、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和当地的民族节日集会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既能大造普法宣传的声势,又能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

6、组织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可先编印一些简易的法制宣传单、学法小册子、农村普法百条等,开展送法到户活动,达到户均一册以上,使村民学法有教材。 7、以村为单位开展村民学法用法,遵纪守法光荣户或星级文明户等的评比活动,村委会也可组织与农户签订遵纪守法责任书,建立村民学法用法档案等以此来促进村民自觉学法用法。 第二个问题:农村普法教育的主要内容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去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特别是关于农村承包经营,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学习宣传与农民朋友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法规。 如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收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以人身自由权利为例,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均受法律保护。在一些农村非法拘禁、捆绑、关押他人,非法侵入他人房屋、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行为都是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情节轻微的要受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要按《刑法》制裁。这里还有一案例,讲的是某县县委派出工作组到某乡李家村进行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刘某等4人出于个人目的,为阻挠工作

法制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法制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和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培养懂法、守法的好学生,让全体学生明确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次法制宣教育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握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校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法律素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刘建华 组员:邱义勇谢志明刘利民刘谭宜及各班班主任 (二)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法制宣传活动由校长直接领导,各班子成员分工配合,将主题纳入活动计划。 四、时间安排 4月26日至6月4日。 五、活动内容 (一)宣传重点:

1、交通安全方面法律法规。通过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普及交通安全法律知识,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自护能力,提高师生交通文明素质。 2、禁毒方面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禁毒方针政策和《禁毒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禁毒的重大意义和吸毒、贩毒的危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增强学生的禁毒法制观念、提高学生的抗毒品免疫力。 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方面法律法规。集中开展以《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六、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班子成员分工配合,制订活动方案,明确专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浅谈当今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 巷道学区南湾小学 一、学校法制教育重视力度还不够。 在近几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虽然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加强,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素质教育思想不到位。党和国家早就要求学校教育转变观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是目前不少学校还仍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重知识教育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纪律法制教育,重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轻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重文化课轻实验课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单一升学率。素质教育在一片加强中不断削减,法制教育更是作为点缀而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抵制不良社会因素的免疫力有所下降。二是法制教育方法较为单一。有些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时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学校抓学生的法制教育欠主动,只满足于课堂教育而不能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教育阵地和教育资源来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三是法制教育对象无重点。突出现表在对后进生的帮教不到位。我们所讲的后进生指思想品质、文化和知识学习等方面存在严重缺点,表现比较差的学生,这些人情绪容易波动,思想最易反复、容易犯错误,教育难度大,应当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但不少学校和教师却违背“面向全体”的原则,只重视好学生而忽视和轻视后进生。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目前,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偏见。一是溺爱有余教育不足。有

的家长认为自己曾以前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现在不能再让孩子受苦,于是便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使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有的家长当孩子从社会中取得一些不利之财时,或视而不见,微笑默认,从而助长了孩子养成坏习惯;有的家长对子女在外打架斗殴,不但不加强教育引导,反而责备他人,责备学校,纵容包庇子女争强好胜;有的家长亲自出马助阵,在孩子的心里树立了不好的形象。二是粗暴有余教育不足,有的家长平时关心子女的学习思想较少,忙着自己的事情,发现问题“打”字当先,以力服人,造成家长与子女的关系疏远、冷漠甚至紧张;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正常学习费用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致使孩子把手伸向别人的钱包,从而走上歧途。三是放纵有余教育不足。有的家长因长期外出从事经商,或因工作繁忙,或只顾自己娱乐,或相互不和睦、离婚,产生家庭破裂,然而,他们不顾及子女的生活学习安排和思想教育引导,孩子则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管形成了家庭教育盲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基础差,读书没指望,于是对孩子顺其自然,听之任之;有的父母自身品德低下,作风不正,有的甚至在家赌博,违法犯罪,社会形象极差,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容易产生近墨者黑的不良后果。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还不够。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严重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我们追寻每位劣迹学生的违法犯罪历史和初始的不良行为的形成的原因,可以发现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感染。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