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类型题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类型题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类型题

四、解题方法

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

1.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

2.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

3.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

(一)等差数列

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它还包括了几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字排列方式:

自然数数列:1,2,3,4,5,6……

偶数数列:2,4,6,8,10,12……

奇数数列:1,3,5,7,9,11,13……

例题1 :103,81,59,( ),15。

A.68

B.42

C.37

D.39

解析:答案为C。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前后项的差为22。

例题2:2,5,8,( )。

A.10

B.11

C.12

D.13

解析:从题中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

例题3:123,456,789,( )。

A.1122

B.101112

C.11112

D.100112

解析:答案为A。这题的第一项为123,第二项为456,第三项为789,三项中相邻两项的差都是333,所以是一个等差数列,未知项应该是789+333=1122。注意,解答数字推理题时,应着眼于探寻数列中各数字间的内在规律,而不能从数字表面上去找规律,比如本题从123,456,789这一排列,便选择101112,肯定不对。

例题4:11,17,23,( ),35。

A.25

B.27

C.29

D.31

解析:答案为C。这同样是一个等差数列,前项与后项相差6。

例题5:12,15,18,( ),24,27。

A.20

B.21

C.22

D.23

解析:答案为B。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题中相邻两数之差均为3,未知项即

18+3=21,或24-3=21,由此可知第四项应该是21。

(二)等比数列

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比数列在数字推理测验中,也是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

例题1:2,1,1/2,( )。

A.0

B.1/4

C.1/8

D.-1

解析:从题中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比值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比值为1/2,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1/2)/2,第四项应该是1/4,即答案为B。

例题2:2,8,32,128,( )。

A.256

B.342

C.512

D.1024

解析:答案为C。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为4。

例题3:2,-4,8,-16,( )。

A.32

B.64

C.-32

D.-64

解析:答案为C。这仍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前后项的比值为-2。

(三)平方数列

1、完全平方数列:

正序:1,4,9,16,25

逆序:100,81,64,49,36

2、一个数的平方是第二个数。

1)直接得出:2,4,16,( )

解析: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答案为256。

2)一个数的平方加减一个数等于第二个数:

1,2,5,26,(677) 前一个数的平方加1等于第二个数,答案为677。

3、隐含完全平方数列:

1)通过加减一个常数归成完全平方数列:0,3,8,15,24,( )

前一个数加1分别得到1,4,9,16,25,分别为1,2,3,4,5的平方,答案35

2)相隔加减,得到一个平方数列:

例:65,35,17,( ),1

A.15

B.13

C.9

D.3

解析:不难感觉到隐含一个平方数列。进一步思考发现规律是:65等于8的平方加1,35等于6的平方减1,17等于4的平方加1,所以下一个数应该是2的平方减1等于3,答案是D。

例:1,4,16,49,121,( )。(2005年考题)

A.256

B.225

C.196

D.169

解析:数列为12,22,42,72,112;1,2,4,7,11前后两项的差是:1,2,3,4因而下一个数应该是162所以答案是A.256。

例:2,3,10,15,26,( )。(2005年考题)

A.29

B.32

C.35

D.37

解析:数列为12+1,22-1,32+1,42-1,52+1因而下一个数应该是62-1=35所以答案是C.35。

(四)立方数列

立方数列与平方数列类似。

例题1:1,8,27,64,( )

解析:数列中前四项为1,2,3,4的立方,显然答案为5的立方,为125。

例题2:0,7,26,63 ,( )

解析:前四项分别为1,2,3,4的立方减1,答案为5的立方减1,为124。

例3:-2,-8,0,64,( )。(2006年考题)

A.64

B.128

C.156 D。250

解析:Fn=(n-3)×n3 因此最后一项因该为(5-3)×53=250 选D

例4:0,9,26,65,124,( )(2007年考题)

解析:前五项分别为1,2,3,4,5的立方加1或者减1,规律为偶数相加1,奇数相减1。即:an=n3+(-1)n。答案为239。

在近几年的考试中,也出现了n次幂的形式

例5:1,32,81,64,25,( ),1。(2006年考题)

A.5

B.6

C.10

D.12

解析:逐项拆解容易发现1,25,34,43,52,?,1。则答案已经很明显了6的1次幂,即6 选B

(五)加法数列

数列中前两个数的和等于后面第三个数:Fn+2=Fn+1+Fn

例题1:1,1,2,3,5,( )。

A8 B7 C9 D10

解析:第一项与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第二项与第三项之和等于第四项,第三项与第四项之和等于第五项,按此规律3+5=8答案为A。

例题2:4,5,( ),14,23,37

A 6

B 7

C 8

D 9

解析:与例一相同答案为D

例题3:22,35,56,90,( ) 99年考题

A 162

B 156

C 148

D 145

解析:22+35-1=56 35+56-1=90 56+90-1=145,答案为D

(六)减法数列

前两个数的差等于后面第三个数:Fn+2=Fn+1-Fn

例题1:6,3,3,( ),3,-3

A 0

B 1

C 2

D 3

解析:6-3=3 3-3=0 3-0=3 0-3=-3答案是A。(提醒您别忘了:“空缺项在中间,从两边找规律”)

(七)乘法数列

1、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

例题1:1,2,2,4,8,32,( )

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答案是256。

例题2:2,12,36,80,() (2007年考题)

A.100

B.125

C.150

D.175

解析:2×1 3×4 4×9 5×16 自然下一项应该为6×25=150 选C。

2、两数相乘的积呈现规律:等差,等比,平方等数列。

例题2:3/2,2/3,3/4,1/3,3/8 ( ) (99年海关考题)

A 1/6

B 2/9

C 4/3

D 4/9

解析:3/2×2/3=1 2/3×3/4=1/2 3/4×1/3=1/4 1/3×3/8=1/8 3/8×?=1/16 答案是A。

(八)除法数列

与乘法数列相类似,一般也分为如下两种形式:

1、两数相除等于第三数。

2、两数相除的商呈现规律:顺序,等差,等比,平方等。

(九)质数数列

由质数从小到大的排列:2,3,5,7,11,13,17,19…

(十)循环数列

几个数按一定的次序循环出现的数列。

例:3,4,5,3,4,5,3,4,5,3,4

以上数列只是一些常用的基本数列,考题中的数列是在以上数列基础之上构造而成的,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以下近几年考题中经常出现的几种数列形式。

1、二级数列

这里所谓的二级数列是指数列中前后两个数的和、差、积或商构成一个我们熟悉的某种数列形式。

例1:2 6 1 2 20 30 ( )(2002年考题)

A.38

B.42

C.48

D.56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4,6,8,10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0的差应该是12,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2:20 22 25 30 37 ( ) (2002年考题)

A.39

B.45

C.48

D.51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2,3,5,7这是一个质数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7的差应该是11,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3:2 5 1 1 20 32 ( ) (2002年考题)

A.43

B.45

C.47

D.49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6,9,1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2的差应该是15,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4:4 5 7 1l 19 ( ) (2002年考题)

A.27

B.31

C.35

D.41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2,4,8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9的差应该是16,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5:3 4 7 16 ( ) (2002年考题)

A.23

B.27

C.39

D.43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3,9这显然也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6的差应该是27,所以答案应该是D。

例6:32 27 23 20 18 ( ) (2002年考题)

A.14

B.15

C.16

D.17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5,-4,-3,-2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8的差应该是-1,所以答案应该是D。

例7:1,4,8,13,16,20,( ) (2003年考题)

A.20

B.25

C.27

D.28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4,5,3,4这是一个循环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20的差应该是5,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8:1,3,7,15,31,( ) (2003年考题)

A.61

B.62

C.63

D.64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2,4,8,16这显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1的差应该是32,所以答案应该是C。

例9:( ),36,19,10,5,2(2003年考题)

A.77

B.69

C.54

D.48

解析:前一个数与后一个数的差分别为:3,5,9,17这个数列中前一个数的2倍减1得后一个数,后面的数应该是17*2-1=33,因而33+36=69答案应该是B。

例10:1,2,6,15,31,( ) (2003年考题)

A.53

B.56

C.62

D.87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分别为:1,4,9,16这显然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31的差应该是25,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11:1,3,18,216,( )

A.1023

B.1892

C.243

D.5184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比值分别为:3,6,12这显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216的比值应该是24,所以答案应该是D:216*24=5184。

例12:-2 1 7 16 ( ) 43

A.25

B.28

C.3l

D.35

解析: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差值分别为:3,6,9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因而要选的答案与16的差值应该是12,所以答案应该是B。

例13:1 3 6 10 15 ( )

A.20

B.21

C.30

D.25

解析:相邻两个数的和构成一个完全平方数列,因而答案应该是B。

例14:102,96,108,84,132,( ) (2006年考题)

A.36

B.64

C.70

D.72

解析:后面一项与前面一项的差是:-6,12,-24,48,为等比数列,公比为-2,后一项应该是:-96,答案应该是A:132-(48*(-2))=36。

注意:在05年考试中出现了三级数列,也就是经过两次差的运算后数字才呈现出基本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15:1,10,31,70,133,( )。(2005年考题)

A. 136

B. 186

C. 226

D. 256

解析:后面一项与前面一项的差是:9,21,39,63再求一次差为:12,18,24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后一项应该是:30,答案应该是C:133+(63+30)=226。

例16:0,1,3,8,22,63,( )。(2005年考题)

A.163

B.174

C.185

D.196

解析:后面一项与前面一项的差是:1,2,5,14,41再求一次差为:1,3,9,27这显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应该是:81,答案应该是C:63+(41+81)=185。

例17:0,4,16,40,80,( )。(2007年考题)

A.160

B.128

C.136

D.140

解析:后项减前项的得数:4,12,24,40;再求一次差得到新数列:8,12,16,即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下一项应为20,还原为:4,12,24,40;20+40=60;再次还原:0,4,16,40,80,80+60=140。答案为D

例18:0,2,10,30,( )。(2007年考题)

A.68

B.74

C.60

D.70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2,8,20,再求一次差为:6,12 ,自然可以推出后一项应该为:18 答案应该是A:30+(20+18)=68。

2、双重隔项数列

两个数列相互间隔而排列成一个数列,一般来说这种题给出的数项都较多。

例1:34 36 35 35 ( ) 34 37 ( ) (2002年考题)

A.36,33

B.33,36

C.37 34

D.34 37

解析:奇数项数列为递增:34,35,36,37偶数项数列为递减:36,35,34,33因而答案应该是:A。

例2:257,178,259,173,261,168,263( )

A.275

B.279

C.164

D.163

答案:D。

例3:1,3,3,5,7,9,13,15,( ),( )。(2005年考题)

A.19,21

B.19,23

C.21,23

D.27,30

答案:C。

3、分数数列

数列中数字都是分数形式,一般这种数列分子与分母会呈现一定的规律出现。

例1:2/3,1/2,2/5,1/3,2/7,( )(2003年考题)

A.1/4

B.1/6

C.2/11

D.2/9

解析:分母是等差数列:3,4,5,6,7分子都是2,因而答案应该是A。

例2:5/7,7/12,12/19,19/31,( ) (2003年考题)

A.31/49

B.1/39

C.31/50

D.50/31

解析:前一个数的分母使后一个数的分子,前一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和是后一数的分母,因而答案应该是:C。

例3:2/5 4/9 6/13 8/17 ( )

A.10/19

B.11/21

C.9/20

D.10/21

解析:分子与分母各自成一个等差数列,答案为D。

例4:1,1/2,2/3,3/5,5/8,8/13,( )

A.13/21

B.21/13

C.25/6

D.12/30

解析:答案是:A,分母等于前一个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分子等于前一个数的分母。

例题5:3/2,2/3,3/4,1/3,3/8 ( ) (99年海关考题)

A.1/6

B.2/9

C.4/3

D.4/9

解析:3/2×2/3=1 2/3×3/4=1/2 3/4×1/3=1/4 1/3×3/8=1/8 3/8×?=1/16因而答案是A。

例6:0,3/2,4,15/2,( )

A.35/2

B.10

C.25/2

D.12

解析:分母都是2,分子分别是:0,3,8,15因而答案应该是D、24/2。

例7:133/57,119/51,91/39,49/21,( ),7/3

A.28/12

B.21/14

C.28/9

D.31/15

解析:每个分数的值是:2 因而答案应该是A:28/12=2 。

例8:1/6,2/3,3/2,8/3,( )。(2005年考题)

A.10/3

B.25/6

C.5

D.35/6

解析:将分母都变为6之后:1/6,4/6,9/6,16/6分子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列,后面一项应该是25/6,答案为B。

例9:—1,,,( )。(2005年考题)

A. B.2 C. D.

解析:答案为A。

4.多项关系数列

数列中相邻几项(一般是二项或三项)之间有简单的函数关系。

例1:0,1,1,2,4,7,13,( )。(2005年考题)

A.22

B.23

C.24

D.25

解析:相邻4项之间的关系为:第四项为前面三项的和,答案为:C:4+7+13=24。

例2:1,2,3,7,46,( )。(2005年考题)

A.2109

B.1289

C.322

D.147

解析: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为:Fn+2=Fn+12-Fn答案应该是A:462-7。

例3:1,1,3,7,17,41,( )。(2005年考题)

A.89

B.99

C.5

D.35/6

解析: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为:Fn+2=2Fn+1+Fn答案应该是B:41×2+7=99。

例4:1,2,2,3,4,6,( )。(2005年考题)

A.7

B.8

C.9

D.10

解析: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为:Fn+2=Fn+1+Fn-1答案应该是C:6+4-1 =9。

例5:3,4,6,12,36,( )。(2005年考题)

A.8

B.72

C.108

D.216

解析:相邻三项之间的关系为:Fn+2=Fn+1×Fn/2答案应该是D:12×36/2=216。

例6:1,4,3,5,2,6,4,7,( )。(2005年考题)

A.1

B.2

C.3

D.4

解析:F2n=F2n-1+F2n+1答案为:C:7-4=3。

例7:2,3,13,175,( ) (2006年考题)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解析:Fn=2Fn-2+Fn-12 所以下一项为2×13+1752=30651

例8:3,7,16,107,( ) (2006年考题)

A.1707

B.1704

C.1086

D.1072

解析:Fn=Fn-2×Fn-1-5 因此最后一项应为16×107-5=1707

例9:1,3,4,1,9,( ) (2007年考题)

A.5

B.11

C.14

D.64

解析:Fn+2=(Fn+1-Fn)2 答案为:D:(9-1)2=64

五、数字推理基本类型

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和差关系。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

12,20,30,42,( )

127,112,97,82,( )

3,4,7,12,( ),28

(2)移动求和或差。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

1,2,3,5,( ),13

A.9

B.11

C.8

D.7

选C。1+2=3,2+3=5,3+5=8,5+8=13

0,1,1,2,4,7,13,( )

A.22

B.23

C.24

D.25

选C。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的。

5,3,2,1,1,( )

A.-3

B.-2

C.0

D.2

选C。

2.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

(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

(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

2,5,10,50,(500)

100,50,2,25,(2/25)

3,4,6,12,36,(216) 从第三项起,第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

1,7,8,57,(457)后项为前两项之积+1

3.平方关系

1,4,9,16,25,(36),49

66,83,102,123,(146) 8,9,10,11,12的平方后+2

4.立方关系

1,8,27,(81),125

3,10,29,(83),127立方后+2

0,1,2,9,(730)后项为前项的立方+1

5.分数数列。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

1/24/39/416/525/6(36/7)分子为等比,分母为等差

2/31/22/51/3(1/4)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知下一个为2/8

6.质数数列

2,3,5,(7),11

4,6,10,14,22,(26)质数数列除以2

20,22,25,30,37,(48) 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

7.双重数列。又分为三种:

(1)每两项为一组,如

1,3,3,9,5,15,7,(21)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

2,5,7,10,9,12,10,(13)每两项之差为3

1/7,14,1/21,42,1/36,72,1/52,( )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

(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52) 由两个数列,22,25,31,40,( )和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34,36,35,35,(36),34,37,(33) 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

(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8.04,16.07,(32.11)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

8.组合数列。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需要熟悉前面的几种关系后,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3,7,17,41( )

A.89

B.99

C.109

D.119

选B。此为移动求和与乘除关系组合。第三项为第二项*2+第一项

65,35,17,3,( )

A.1

B.2

C.0

D.4

选A。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别为8的平方+1,6的平方-1,4的平方+1,2的平方-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1=1

4,6,10,18,34,( )

A.50

B.64

C.66

D.68

选C。各差关系与等比关系组合。依次相减,得2,4,8,16( ),可推知下一个为32,32+34=66

6,15,35,77,( )

A.106

B.117

C.136

D.163

选D。等差与等比组合。前项*2+3,5,7依次得后项,得出下一个应为77*2+9=163

2,8,24,64,( )

A.160

B.512

C.124

D.164

选A。此题较复杂,幂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2=1*2的1次方,8=2*2的平方,24=3*2的3次方,64=4*2的4次方,下一个则为5*2的5次方=160

0,6,24,60,120,( )

A.186

B.210

C.220

D.226

选B。和差与立方关系组合。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

1,4,8,14,24,42,( )

A.76B .66C.64D.68

选A。两个等差与一个等比数列组合

依次相减,得3,4,6,10,18,()

再相减,得1,2,4,8,(),此为等比数列,下一个为16,倒推可知选A。

9.其他数列。

2,6,12,20,( )

A.40

B.32

C.30

D.28

选C。2=1*2,6=2*3,12=3*4,20=4*5,下一个为5*6=30

1,1,2,6,24,( )

A.48

B.96

C.120

D.144

选C。后项=前项*递增数列。1=1*1,2=1*2,6=2*3,24=6*4,下一个为120=24*51,4,8,13,16,20,( )

A.20

B.25

C.27

D.28

选B。每三项为一重复,依次相减得3,4,5。下个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27,16,5,( ),1/7

A.16

B.1

C.0

D.2

选B。依次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

六、数字推理规律总结

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2,5,8,( )

A.10

B.11

C.12

D.13

答案为B。上题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

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

3,4,6,9,( ),18

A.11

B.12

C.13

D.14

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

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3,9,27,81,( )

A.243

B.342

C.433

D.135

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

8,8,12,24,60,( )

A.90

B.120

C.180

D.240

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

8,14,26,50,( )

A.76

B.98

C.100

D.104

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

3、等差与等比混合式

5,4,10,8,15,16,( ),( )

A.20,18

B.18,32

C.20,32

D.18,32

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等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4、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

34,35,69,104,( )

A.138

B.139

C.173

D.179

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5,3,2,1,1,( )

A.-3

B.-2

C.0

D.2

这题与上题同属一个类型,有点不同的是上题是相加形式的,而这题属于相减形式,即第一项5与第二项3的差等于第三项2,第四项又是第二项和第三项之差……所以,第四项和第五项之差就是未知项,即1-1=0,故答案为C。

5、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

2,5,10,50,( )

A.100

B.200

C.250

D.500

这是一道相乘形式的题,由观察可知这个数列中的第三项10等于第一、第二项之积,第四项则是第二、第三两项之积,可知未知项应该是第三、第四项之积,故答案应为D。

100,50,2,25,( )

A.1

B.3

C.2/25

D.2/5

这个数列是相除形式的数列,即后一项是前两项之比,所以未知项应该是2/25,即选C。

6、求平方数及其变式

1,4,9,( ),25,36

A.10

B.14

C.20

D.16

答案为D。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试题,直觉力强的考生马上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第一个数字是1的平方,第二个数字是2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3的平方,第五和第六个数字分别是5、6的平方,所以第四个数字必定是4的平方。对于这类问题,要想迅速作出反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是很有必要的。

66,83,102,123,( )

A.144

B.145

C.146

D.147

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2的平方再加2,得146。这种在平方数列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初看起来显得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但只要把握住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划繁为简了。

7、求立方数及其变式

1,8,27,( )

A.36

B.64

C.72

D.81

答案为B。各项分别是1,2,3,4的立方,故括号内应填的数字是64。

0,6,24,60,120,( )

A.186

B.210

C.220

D.226

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2的立方减2,第三个数是3的立方减3,第四个数是4的立方减4,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

8、双重数列

257,178,259,173,261,168,263,( )

A.275

B.279

C.164

D.163

答案为D。通过考察数字排列的特征,我们会发现,第一个数较大,第二个数较小,第三个数较大,第四个数较小,……。也就是说,奇数项的都是大数,而偶数项的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项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之间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257,259,261,263,是一种等差数列的排列方式。而偶数项是178,173,168,( ),也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应为168-5=163。顺便说一下,该题中的两个数列都是以等差数列的规律排列,但也有一些题目中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不过题目的实质没有变化。

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考生必须掌握。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应试者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这里我们提供为应试者提供一种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应试者按照这种思路来训练自己,能够逐步熟悉各种题型,掌握和运用数字推理的基本规律。当应试者对题型和规律已经很熟悉后,就可以按照自己总结的简单方法来解答问题。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双重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

第二步,如果不是双重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办法行不通,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寻找规律。

当然,也可以先寻找数字构成的规律,在从数字相邻关系上找规律。这里所介绍的是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应试者在对各种基本题型和规律掌握后,很多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和心算得出答案的。

数字推理综合练习:

1、1/2 ,1/3,2/3,6/3,( ),54/36

A.9/12,

B.18/3,

C.18/6,

D.18/36

第三项等于第二项乘以第一项的倒数2*1/3=2/3,3*2/3=6/3,… 答案为3/2÷6/3=3即18/3。

2、4,3,2 ,0,1,-3,( )

A.-6,

B.-2,

C.1/2,

D.0

双重隔项数列数列。3,0,-3一组;4,2,1,1/2一组。答案为1/2。

3、4,24,124,624,( )

A.1023,

B.781,

C.3124,

D.1668

二级数列,相邻两项的差分别为:20,100,500,2500等比为5答案为:624+2500

=3124。

4、516,718,9110,( )

A.10110,

B.11112,

C.11102,

D.10111

分成三部分:从左往右数第一位数分别是:5、7、9、11从左往右数第二位数都是:1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数分别是:6、8、10、12。答案为11112。

5、3/2 ,9/4,25/8,( )

A.65/16,

B.41/8,

C.49/16,

D.57/8

原数列可化为1又1/2,2又1/4,3又1/8。故答案为4又1/16 = 65/16。

6、0,1/9,2/27,1/27,( )

2017国考《行测》天天考串-数量关系练习题(5.06)

广西公务员考试课程<<点这里看 我要了解更多,想和老师直接沟通>>>在线咨询2017国考《行测》天天考串-数量关系练习题(5.06)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广西中公教育整理了最新的备考资料,点击即可查看:行测学习频道,供考生备考学习。 1.一个小玉80的自然数与3的和是5的倍数,与3的差事6的倍数,这个自然数最大是() A.32 B.47 C.57 D.72 2.已知北京大酒店和昆仑两家酒店共有260个房间,其中北京大酒店有13%不是标间,昆仑酒店有12.5%不是标间,则北京大酒店有()个标间。 A.67 B.75 C.87 D.1741 3.某单位关于假日活动方案展开分组讨论,若一组有5名男职员、3名女职员、则分为N组后,还剩8名男职员;若一组有7名男职员、3名女职员、则分为M组后,还剩24名女职员,问这个单位共有多少名职员? A.264 B.274 C.282 D.284 4.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了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广西公务员考试课程<<点这里看 我要了解更多,想和老师直接沟通>>>在线咨询 A.70 B.80 C.85 D.102 5.某单位男员工所占比例不足一半,新招聘了8名员工,男员工人数增加了8%,女员工人数增加了6%。问原来该单位男员工比女员工少多少人? A.75 B.60 C.45 D.30 6.四位数1()()0能被55整除,那么括号内的数字应为: A.1、5 B.6、5 C.6、2 D.7、2 7.某人共收集邮票若干张,其中1|4是2007年以前的国内外发行的邮票。1|8是2008年国内发行的,1|19是2009年国内发行的,此外尚有不足100张的国外邮票,则该人共有()张邮票 A.87 B.127 C.152 D.239 8.11338*25593的值为: A.290133434 B.290173434 C.290163434 D.290153434 9.卡罗尔在邮局买了若干张5分和13分的邮票,结果她恰好用来1元,她买了()张5分的邮票 A.2 B.7 C.10 D.15 10.173()是个四位数,小明在这个口中先后填入3个数字,所得到的3个四位数依次可被9、11、6整除。问:小明先后填入的3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A.19 B.21 C.23 D.17 1.一个小玉80的自然数与3的和是5的倍数,与3的差事6的倍数,这个自然数最大是()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及答案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及答案 (1).两工厂各加工480件产品,甲工厂每天比乙工厂多加工4件,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比乙工厂少10天。设甲工厂每天加工产品x件,则x满足的方程为: A. 480/x+10=480/(x+4) B. 480/x-10=480/(x+4) C. 480/x+10=480/(x-4) D. 480/x -10=480/(x-4) (2).某商场举行周年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返180元,满200返100元,满100返40元,如果不参加返现金的活动,则商品能够打5.5折。小王买了价值36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问最少需要多少钱? A. 360元 B. 382.5元 C. 401.5元 D. 410元 (3).某天体沿正圆形轨道绕地球一圈所需时间为29.53059天,转速约1公里/秒。假设该天体离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远10万公里而转速不变,那么该天体绕地球一圈约需要多少天? A.31 B.32 C.34 D.37 (4).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 A. 17.25 B. 21 C. 21.33 D.24 (5).某高校对一些学生实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

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 120 B. 144 C. 177 D.192 (6).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按上月售价销售,其 利润提升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 A. 12% B. 13% C. 14% D.15% 参考答案: (1).设甲工厂每天加工产品x件,则乙工厂每天加工x-4,甲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比乙工厂少10天,则有480/x+10=480/(x-4)。所以选择C选项。 (2).本题属于费用类问题。360、220的用返还方式买,150的 用打折买。180+120+150×0.55=382.5。所以选择B选项。 (3). (4).该户将每月4元/吨的额度用完会产生水费4×5×2=40元,每月5元/吨的额度会产生水费6×5×2=60元,共有40+60=100元。 而108-100=8元,故8元/吨的额度用了1吨。故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 水总量最多为5×2+5×2+1=21吨。 (5).63+89+47-46-24×2+15=120。注:在这里,“准备选择两 种考试参加的”不包括“准备选择三种考试参加的人数”。 (6).设上月进价为N,则本月进价为95%N,设上月利润率为x,则本月利润率为x+6%,根据题意可得两个月的销售价格相等, Nx+N=95%N(x+6%)+95%N ,解得x=14,故选C。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20种题型必考

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整理(一)2012-02-03 22:22 (分类:公务员考试) 1.能被2,3,4,5,6,整除的数字特点。 2.同余问题。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这个数字是?(4,5,6的最小公倍数60+1) 3.奇偶特性。奇±奇=偶奇±偶=奇偶±偶=偶奇×偶=偶奇×奇=奇偶×偶=偶; 例:同时扔出A、B两个骰子,两个骰子出现的数字的奇为偶数的情形有多少种? 解析:偶×偶C3.1*C3.1 + 奇×偶C3.1*C3.1+偶×奇C3.1*C3.1=27; 4.一个数如果被拆分成多个自然数的和,那么这些自然数中3越多,这些自然数的积越大。例如21拆分成3×3×3×3×3×3×3,比其他的如11×10要大。 5.尾数法。 ①自然数的多次幂的尾数都是以4为周期。3的2007次方的尾数和3的2007÷4次方的尾数相同。 ②5和5以后的的自然数的阶乘的尾数都是0。如2003!的尾数为0; ③等差数列的最后一项的尾数。1+2+3+……+N=2005003,则N是();A.2002 B.2001 C.2008 D.2009 解析:根据等差公式展开N(N+1)=......6,所以N为尾数为2的数,所以选择A。 ④在木箱中取球,每次拿7个白球、3个黄球,操作M次后剩余24个,原木箱中有乒乓球多少个? A.246 B.258 C.264 D.272 解析:考察尾数。球总数=10M+24,所以尾数为4,选C。 6.循环特性的数字提取公因式法。 200820082008=2008×100010001(把重复的数字单独列出;列出重复次数个1;在这些1之间添加重复的数的位数-1个0) 7.换元法,整体思维。 8.等差数列。a1+a5=a2+a4; a11-a4=a10-a3; 9.逻辑推断。例:一架飞机的燃料最多支持6小时,去时顺风1500千米/时,返回逆风1200千米/时,飞多远必须返航? A.2000 B.3000 C.4000 D.5000 解析:中间值为3小时,但顺风时间<3,逆风时间>3;即去<4500,返回>3600,所以只有C项符合。 8.排列组合。 ①定义:N(M)-有序排列->排列问题;N(M)-无序排列->组合问题; ②计算方法:分类用加法,分步用乘法; ③调序法:顺序固定为题。例如6名学生站队,要求甲、乙、丙三人顺序不变,排法有多少种?解析:A6.6÷A3.3 ④插空法:如上题。第一名学生有4种选择,第二名有5种选择,第三名有6种选择,所以答案120。 ⑤插板法:适用于分配问题。例:10台电脑分给5个同学,每人至少一台,多少种分法?解析:10台电脑9个空,在9个空中选4个板即可分成5份,所以C9.4即是答案。 ⑥其他公式:Cn.m=An/m!(n.m为下标n和上标m)Cm.n=C(n-m).n 9.集合问题。集合是无序的。 ①▲A+B=A∪B+A∩B 例:某外语班有30名学生,学英语的有8人,学日语的有12人,3人既学英语又学日语,既不学英语又不学日语的有多少人? 解析:30-A∪B即为所求。A∪B=12+8-3=17,所以答案为13。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各类题型汇总

例2: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B.144 C.177D.192 【中公解析】此题与第一题的区别在于所给条件多出两个字变为“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虽然只多出了至少两个字,但是它代表的含义就有所不同。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表示的是参加两种考试和参加三种考试的人数之和,即文氏图中两层和三层之和,所以减去46后,两层减了一次,三层也减了一次,因此三层只需再减一次就够了。所以列示就应该是63+89+47-46-1×24+15=144,选B。 例3: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将“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条件改为“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这三个数值代表的是文氏图中两个圆相交的区域,每一个相交的区域都包含一遍三层的区域。所以它们加起来的代表的两层的区域之和以及三遍三层的区域,所以减去这三个数之和需要加上三层的一遍,列示应该是63+89+47-16-13-17+24+15=,选D。 例4: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仅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仅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仅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描述的是“仅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仅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仅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多了一“仅”字,那么这三个数值代表的是文氏图中三个两层的区域。它们加起来的和正好是代表的两层的区域之和,所以减去这三个数之和需要减去三层的两遍,列示应该是63+89+47-16-13-17-2×24+15=120,选A。

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

1.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A.1 104 B.1 150 C.1 170 D.1 280 2.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可追上乙,若乙比甲先跑2秒,则甲跑4秒能追上乙,则甲每秒跑多少米? A.2 B.4 C.6 D.7 3.55个苹果分给甲、乙、丙三人,甲的苹果个数是乙的2倍,丙最少但也多于10个,丙得到了多少个苹果? A.10个B.11个 C.13个D.16个 4.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背向出发,沿400米环形跑道行走,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50米,两人至少经过多少分钟才能在A点相遇? A.10分钟B.12分钟 C.13分钟D.40分钟 5.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速度为1 500千米/时,回来时逆风,速度为1 200千米/时,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飞? A.2 000 B.3 000 C.4 000 D.4 500 6.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农场去,开始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后来有辆速度18千米/时的拖拉机把他送到了农场,总共用了5.5小时。问:他步行了多远? A.15千米B.20千米 C.25千米D.30千米 7.下图是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三角形,甲自A点、乙自B点同时出发,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的边行进。甲每分钟走120米,乙每分钟走150米,但过每个顶点时,因转弯都要耽误10秒。乙出发后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A.3分钟B.4分钟 C.5分钟D.6分钟 8.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每分钟步行60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分钟步行150米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0分钟。求队伍的长度。 A.630米B.750米 C.900米D.1 500米 9.甲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4,后来又读了33页,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变为5: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A.152 B.168 C.224 D.280 10.全班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船均坐5人,小船每船均坐3人,其中大船有()。 A.5只B.6只 C.7只D.8只 11.用一根绳子测井台到井水面的深度,把绳子对折后垂到井水面,绳子超过井台9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井水面,绳子超过井台2米,绳长为多少? A.12米B.29米 C.36米D.42米 12.商店购进甲、乙两种不同的糖所用的钱数相等,已知甲种糖每千克6元,乙种糖每千克4元。如果把这两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 A.3.5 B.4.2 C.4.8 D.5

行测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字特性汇总

行测数量关系题目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字特性汇总 一、整除性 整除性在公考中用的非常的频繁,更多体现在速算上,结合公考数算的特性,根据选项,不通过计算,直接出答案,整除性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思维,而不是方法;带余除法可以结合到这里,理论依据为同余问题,剩余定理。 1、(国家2007-5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A、84 分 B、85 分 C、86 分 D、87 分 解析:此题的方法很多,有常规的方程法,也有稍微好点的十字交叉法,但这些都不是这里所要表述的利用数字的整除性。 因“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即女生的平均分是男生的1.2倍。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公考),分数只会是整数,所以我们只需要在选项中找一个12的整数倍的数即可,只有84符合题意。 2、(国家2006 一类-40)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于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此时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A. 甲组原有16人,乙组原有11人 B.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6∶11 C. 甲组原有11人,乙组原有16人 D.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比为11∶16 解析:此题的最佳思路还是利用数字的整除性,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推出甲组的人数为4的倍数,排除掉CD,然后结合逻辑学的包含关系,排除掉A,选B。因为A成立的话,B也成立,答案只会是1个的,所以A是错的。 3、(天津2008-7)农民张三为专心养猪,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60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 A.125头 B.130头 C.140头 D.150头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习题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习题 1.5名学生参加某学科竞赛,共得91分,已知每人得分各不相同,则分最低是: A.21 B.18 C.23 D.15 答案:A 2.假设五个相异的正整数的平均数是15,中位数是18,则此五个 正整数中的数的值可能是() A.24 B.32 C.35 D.40 答案:C 3.为增强职工的锻炼意识,某单位举行了踢毽子比赛,比赛时长 为1分钟,参加比赛的职工平均每人踢了76个。已知每人至少踢了70个,并且其中又一人踢了88个,如果不把该职工计算在内,那么平均 每人踢了74个,则踢得最快的职工最多踢了多少个? A.88 B.90 C.92 D.94 答案:D 4.某单位2020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 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 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 A.10 B.11 C.12 D.13 答案:B 5.现有100块糖,把这些糖分给10名小朋友,每名小朋友分得的 糖数都不相同,则分得最多的小朋友至少分得()块糖。 A.13 B.14 C.15 D.16

答案:C 6.某单位举办趣味体育比赛,共组织了甲、乙、丙、丁4个队。比赛共5项,每项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第四名不得分。已知甲队获得了3次第一名,乙队获得3次第二名,那么得分最少的队的分数不可能超过()分。 A.5 B.6 C.7 D.8 答案:C 7.一学生在期末考试中6门课成绩的平均分是92.5分,且6门课的成绩是互不相同的整数,分是99分,最低分是76分,则按分数从高到低居第三的那门课至少得分为: A.95 B.93 C.96 D.97 答案:A 8.100人参加7项活动,已知每个人只参加一项活动,而且每项活动参加的人数都不一样。那么,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几人参加? A.22 B.21 C.24 D.23 答案:A 9.将25台笔记本电脑奖励给不同的单位,每个单位奖励的电脑数量均不等,最多能够奖励几个单位? A.5 B.6 C.7 D.8 答案:B 10.254个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单位,任意两个单位的志愿者人数之和很多于20人,且任意两个单位志愿者的人数不同,问这些志愿者所属的单位数最多有几个?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目秒杀技巧大全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目秒杀技巧大全

————————————————————————————————作者:————————————————————————————————日期: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1 (国家真题)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8 天可以完成,而乙队每天可铺设50 米。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 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 / 3 ,这条管道全长是多少米?( )。A. 1 000 B . l 100 C . l 200 D . 1 300 ?常规做法及培训班做法:?方法1 :假设总长为s ,则2 / ' 3 只s , 5 / 8又4 + 50 只4 则s = 1200 方法2 : 4天可以完成全长的2 , / 3 ,说明完成共需要6 天。?甲乙6 天完成,1 / 6 一1 / 8=1 / 24 说明乙需要24天完成,24* 50 二1200 秒杀实战法:数学联系法?完成全长的2/ 3 说明全长是3 的倍数,直接选C 。10秒就选出答案。?公考很多数学题目,甚至难题,都可以直接运用秒杀实战法,快速解出答案,部分只需要做个简单的转化,就可以运用到秒杀实战法。大大的简化了题目的难度。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2 ( 09浙江真题)1 3 11 67 629 ( ) A . 2350 B .3130 C. 4783 D . 7781 常规及培训班解法: 数字上升幅度比较快,从平方,相乘,立方着手。 首先从最熟悉的数字着手6?29 = 25 *25 + 4 =54十43+ 43= 67??从而推出 l =l O + O 3= 2 l + l 11 =32+ 2 4 5= 629? 3+ 3 4= 67? + 4 ?=6 5 + 5 二7781 从思考到解出答案至少需要1 分钟。?秒杀法: 1 3 11 67629 ( ) 按照倍数的上升趋势和倾向性,问号处必定是大于10倍的。 ABCD选项只有D项符合 两两数字之间倍数趋势:?确切的说应该是13 倍,可以这么考虑,倍数大概分别是3, 4 , 6 , 9,( ? ) ,做差,可知问号处大约为13 . ?问号处必定是大于十倍的。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3 1 上海真题: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 是比10 小的自然数,丫是零,一定能同时被 2 、 3 、5 整除的数是多少?( ) ?A . XXXYXX B . XYXYXY C .XYYXYY D . XYYXYX 答案:B ?【解析』能被5 整除的末尾是0 或者5 ,同时这个六位数能被2 整除,所以末尾肯定是0 。BC 当中选择,同时能被3 整除,说明各位数字相加是3 的倍数,B 是3X ,很明显是3 的倍数,所以选择B。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3 1 上海真题: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 是比10 小的自然数,丫是零,一定能同时被 2 、 3 、5整除的数是多少?() A . XXXYXX B . XYXYXY C . XYYXYY D . XYYXYX 答案:B 【解析』能被5 整除的末尾是0 或者5 ,同时这个六位数能被2整除,所以末尾肯定是0 。BC 当中选择,同时能被3整除,说明各位数字相加是3的倍数,B是3X ,很明显是3的倍数,所以选择B。 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秒杀技巧大全-4 2 在招考公务员中,A 、B两岗位共有32 个男生,8 个女生报考。己知报考A 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 : 3 ,报考B 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 : 1 ,报考A 岗位的女生数是()。 A . 15 B . 16 C . 12 D . 10 [答案]C 【解析』报考A 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 : 3,所以报考A 岗位的女生人数是3 的倍数,排除选项B 和选项D;代入A ,可以发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C 。 方法2:报考A岗位总和B岗位比是8 : 3 ,报考AB岗位总人数是50 , 可知8*X十3*Y=50,根据数字特性,可以看出,只有当X = 4 的时候才满足条件,所以答案为3*4 =12.

行测历年真题数量关系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共5题)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3 5 7 9() A. 7 B. 8 C. 11 D. 未给出 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奇数数列,故应选C。 1. 1 10 7 10 19() A. 16 B. 20 C. 22 D. 28 2. -7 0 1 2 ( ) A. 3 B. 6 C. 9 D. 10 3. 3 2 11 14 ( ) A. 17 B. 19 C. 24 D. 27 4. 1 2 2 3 4 ( ) A. 5 B. 7 C. 8 D. 9 5. 227 238 251 259() A. 263 B. 273 C. 275 D. 299 二、数学运算(共15题)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例题: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 A.343.73 B.343.83 C.344.73 D.344.82 解答:正确答案为D。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数是2,只有D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 6.女儿每月给妈妈寄钱400元,妈妈想把这些钱攒起来买一台价格1 980元的全自动洗衣机。如果妈妈每次取钱时需要扣除5元手续费,则女儿连续寄钱几个月就可以让妈妈买到洗衣机: A.4 B.5 C.6 D.7 7.某型号的变速白行车主动轴有3个齿轮,齿数分别为48,36,24,后轴上有4个不同的齿轮,齿数分别是36,24,16,12,则这种自行车共可以获得多少种不同的变速比: A.8 B.9 C.10 D.12 8.桌子上有光盘15张,其中音乐光盘6张、电影光盘6张、游戏光盘3张,从中任取3张,其中恰好有音乐、电影、游戏光盘各1张的概率是: A. 4/91 B.1/108 C.108/455 D.414/455 9.甲罐装有液化气15吨,乙罐装有液化气20吨,现往两罐再注入共40吨的液化气,使甲罐量为乙罐量的1.5倍,则应往乙罐注入的液化气量是: A.10吨 B.12.5 吨 C. 15吨 D. 17.5吨 10.有100、10元、1元的纸币共4张,将它们都换成5角的硬币,刚好可以平分给7个人,则总币值的范围是: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数量关系(副省级)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数量关系 (副省级) 第三部分数量关系 61.扶贫干部某日需要走访村内6个贫困户甲、乙、丙、丁、戊和己。已知甲和乙的走访次序要相邻,丙要在丁之前走访,戊要在丙之前走访,己只能在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走访。问走访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式? A.24 B.16 C.48 D.32 62.高架桥12:00~14:00每分钟车流量比9:00~11:00少20%,9:00~11:00、12:00~14:00、17:00~19:00三个时间段的平均每分钟车流量比9:00~11:00多10%。问17:00~

19:00每分钟的车流量比9:00~11:00多: A.40% B.50% C.20% D.30% 63.某种糖果的进价为12元/千克,现购进这种糖果若干千克,每天销售10千克,且从第二天起每天都比前一天降价2元/千克。已知以6元/千克的价格销售的那天正好卖完最后10千克,且总销售额是总进货成本的2倍。问总共进了多少千克这种糖果? A.180 B.190 C.160 D.170 64.环保局某科室需要对四种水样进行检测,四种水样依次有

5、3、2、4份。检测设备完成四种水样每一份的检测时间依次为8分钟、4分钟、6分钟、7分钟。已知该科室本日最多可使用检测设备38分钟,如今天之内要完成尽可能多数量样本的检测,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检测组合方式? A.6 B.10 C.16 D.20 65.一条圆形跑道长500米,甲、乙两人从不同起点同时出发,均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跑步。已知甲跑了600米后第一次追上乙,此后甲加速20%继续前进,又跑了1200米后第二次追上乙。问甲出发后多少米第一次到达乙的出发点? A.180 B.150 C.120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华图数量关系公式(解题加速100%) 1.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 S=(3S1+S2)/2 两岸型 S=3S1-S2 例题: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 H 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 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 10 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 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A. 1120 米 B. 1280 米 C. 1520 米 D. 1760 米 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 米处相遇、距离乙岸 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选D 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 2.漂流瓶公式: T=(2t逆*t顺)/ (t逆-t顺) 例题:AB两城由一条河流相连,轮船匀速前进,A――B,从A城到B城需行3天时间,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A、3天 B、21天 C、24天 D、木筏无法自己漂到B城 解:公式代入直接求得24 3.沿途数车问题公式:发车时间间隔T=(2t1*t2)/ (t1+t2 )车速/人速=(t1+t2)/ (t2-t1)例题:小红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没隔6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10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倍? A. 3 B.4 C. 5 D.6 解:车速/人速=(10+6)/(10-6)=4 选B 4.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 例题: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A.24 B.24.5 C.25 D.25.5 解: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选A 5.电梯问题: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顺行运动所需时间(顺) 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逆行运动所需时间(逆) 6.什锦糖问题公式:均价A=n /{(1/a1)+(1/a2)+(1/a3)+(1/an)} 例题: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所有费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 每千克费用分别为4.4 元,6 元,6.6 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 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成本多少元? A.4.8 元 B.5 元 C.5.3 元 D.5.5 元 7.十字交叉法:A/B=(r-b)/(a-r) 例: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 ,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1.2X 1.2X 75-X 1 75 = X 1.2X-75 1.8 得X=70 女生为84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精选20题及解析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精选20题及 解析 1.若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x>y>z,则下列表达式是正奇数的是()。 A.yz-x B.(x-y)(y-z) C.x-yz D.x(y+z) 2.编一本书的书页,用了270个数字(重复的也算,如页码115用了2个1和1个5共3个数字),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A.117 B.126 C.127 D.189 3.某商场促销,晚上八点以后全场商品在原来折扣基础上再打9.5折,付款时满400元再减100元。已知某鞋柜全场8.5折,某人晚上九点多去该鞋柜买了一双鞋,花了38 4.5元,问这双鞋的原价为多少钱?() A.550元 B.600元 C.650元 D.700元 4.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需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需花4.20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需花多少元?() A.1.05元 B.1.4元 C.1.85元 D.2.1元

5.甲、乙、丙、丁四人为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款多少钱?() A.780 B.890 C.1 183 D.2 083 6.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需要8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20段需要多少分钟?() A.32分钟 B.38分钟 C.40分钟 D.152分钟 7.四年级一班选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甲最少再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 A.1张 B.2张 C.4张 D.8张 8.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A.1千米 B.2千米 C.3千米 D.6千米 9.A、B两地相距100公里,甲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前往B地。6小时后,乙开摩托车从A地出发驶向B

2015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部分真题及答案

2015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部分真题及答案(地市级)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 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61.某单位有50人,男女性别比为3:2,其中有15人未入党,如 从中任选1人,则此人为男性党员的概率最大为多少() 62、某技校安排本届所有毕业生分别去甲、乙、丙3个不同的工厂实习。去甲厂实习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2%,去乙厂实习的毕业生比甲厂少6人,且占毕业生总数的24%.问去丙厂实习的人数 比去甲厂实习的人数() A.少9人 B.多9人 C.少6人 D.多6人 63、某农场有36台收割机,要收割完所有的麦子需要14天时间。现收割了7天后增加4台收割机,并通过技术改造使每台机器的效率提升5%,问收割完所有的麦子还需要几天() A.3 B.4 C.5 D.6

64、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A.25,32 B.27,30 C.30,27 D.32,25 65、某企业调查用户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习惯,问卷回收率为90%,调查对象中有179人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146人从官网站获取信息,246人从社交网站获取信息,同时使用这三种方式的有115人,使用其中两种的有24人,另有52人这三种方式都不使用,问这次 调查共发出了多少份问卷() A.310 B.360 C.390 D.410 66、某学校准备重新粉刷升国旗的旗台,该旗台由两个正方体上下叠加而成,边长分别为1米和2米,问需要粉刷的面积为()A30平方米 B.29平方米 C.26平方米 D.24平方米 67、把12棵同样的松树和6棵同样的柏树种植在道路两侧,每侧种植9棵,要求每侧的柏树数量相等且不相邻,且道路起点和终点处两侧种值的都必须是松树。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种植方法() A.36 B.50 C.100 D.400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

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2020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及答

2020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及答 案 1.把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别切除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剩下一个长宽不等的矩形,若被切除部分总面积为400平方厘米,且切除的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度为整数,则所剩矩形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A.320 B.336 C.360 D.384 E.400 F.420 G.441 H.464 答案:D 2.一个边长为80厘米的正方形,依次连接四边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这样继续下去可得到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正方形,问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128 B.162 C.200 D.242 答案:C 3.一个圆形的草地中央有一个与之同心的圆形花坛,在花坛圆周和草地圆周上各有3个不同的点,安防了洒水的喷头,现用直管将这些喷头连上,要求任意两个喷头都能被一根水管连通,问至少需要几根直管?(一根水管上可以连接多个喷头) A.3 B.4 C.5 D.6 E.7 F.8 G.20 H.30 答案:E 4.一菱形土地的面积为√3平方公里,菱形的最小角为60度,如果要将这一菱形土地向外扩张变成一正方形土地,问正方形土地边长最小为多少公里? A.6 B.5 C.2√6 D.√6 E.√5 F.2 G.√3 H.√2 答案:G 5.如图所示,A.B.C.D.E.F将圆六等分。圆内接一个正三角形。

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0平方米,则圆面积为()。A.180平方米B.200平方米C.220平方米D.240平方米 答案:B 6.在下图中,大圆的半径是8,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 少?A.120B.128C.136D.144 答案:B 7.台风中心从A地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30公里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在A的正东40公里处,B称处于危险区内的时间为() A.1.5小时 B.1小时 C.0.5小时 D.2小时 答案:B 8.“嫦娥一号”卫星在未打开太阳翼时,外形是长222厘米,宽172厘米,高220厘米的长方体,若在表面包裹1厘米厚的防震材料层,在这外面还有1厘米厚的木板包装箱,则木板包装箱所需木材的体积至少为()立方厘米。 A.224*174*222-222*172*222 B.223*173*221-221*171*219 C.225*175*223-224*174*222 D.226*176*224-224*174*222 答案:D 9.将一个边长为1的木质正方体削去多余部分,使其成为一个最大的木质圆球,则削去部分的体积为() A.π/6 B.1-π/6 C.π2/16 D.1-π2/16 答案:B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各类题型汇总汇编

例2: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与第一题的区别在于所给条件多出两个字变为“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虽然只多出了至少两个字,但是它代表的含义就有所不同。至少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表示的是参加两种考试和参加三种考试的人数之和,即文氏图中两层和三层之和,所以减去46后,两层减了一次,三层也减了一次,因此三层只需再减一次就够了。所以列示就应该是63+89+47-46-1×24+15=144,选B。 例3: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将“准备选择参加两种考试的有46人”条件改为“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这三个数值代表的是文氏图中两个圆相交的区域,每一个相交的区域都包含一遍三层的区域。所以它们加起来的代表的两层的区域之和以及三遍三层的区域,所以减去这三个数之和需要加上三层的一遍,列示应该是63+89+47-16-13-17+24+15=,选D。 例4: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仅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仅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仅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 B.144 C.177 D.192 【中公解析】此题描述的是“仅准备选择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和英语六级考试的有16人,仅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的有13人,仅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17人”,多了一“仅”字,那么这三个数值代表的是文氏图中三个两层的区域。它们加起来的和正好是代表的两层的区域之和,所以减去这三个数之和需要减去三层的两遍,列示应该是63+89+47-16-13-17-2×24+15=120,选A。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训练题库及答案(共十一套)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训练 题库及答案(共十一套) 数量关系专项练习一 1.有一种长方形小纸板,长为29毫米,宽为11毫米。现在用同样 大小的这种小纸板拼合成一个正方形,问最少要多少块这样的小纸 板?( A .197块 B .192块 C .319块 D .299 2.一根铁丝用去52 ,再用去8米,这样共用去这根铁丝的43还多1米。 求这根铁丝原长多少米?() A. 20 B. 24 C. 30 D. 18 3.一人骑了3小时自行车。在第二个小时骑了18公里,比第一个小 时多骑 20%。如果第三个小时比第二个小时多骑25%的路程,那么 他总共骑了 ( )公里。 A. 54 B. 54.9 C. 55.5 D. 57 4.某数的50%比它的3 2少1,则这个数为( ) A. 4 B. 6 C. 5 D. 7 5.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正好用 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 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 A .1元 B .2元 C .3元 D .4元 6.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 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

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 A.780元 B.890元 C.1183元 D.2083元 7.小周、小李、小方的工资比数是3∶4∶5,小李工资是300,则小周与小方工资分别是多少?() A. 230、280 B. 225、375 C. 220、370 D. 240、290 8.甲、乙两瓶酒精溶液分别重300克和12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从两瓶中应各取出()才能兑成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140克。 A.甲100克,乙40克 B.甲90克,乙50克 C.甲110克,乙30克 D.甲70克,乙70克 9.有甲、乙两掘土机,甲每小时比乙多掘土60立方米,现甲工作了20小时,乙工作了小18时,共掘土10320立方米。问甲每小时掘土多少立方米?() A. 300 B. 240 C. 260 D. 280 10.今年,小冬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冬的5倍,已知爸爸比小冬大28岁,求小冬和他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A. 8,35 B. 7, 35 C. 6,36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