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工艺(一)答案

轧制工艺(一)答案
轧制工艺(一)答案

第六套轧制工艺(一)

一、选择题

1.在把钢锭轧制成中厚板的过程中常采用()轧制法。

A.横轧

B.纵轧

C.横轧和纵轧相结合答案:C

2.热连轧要制定各架轧机温度制度和控制()。

A.终轧温度

B.开轧温度

C.加热温度答案:A

3.所谓是指变形金属在完全再结晶条件下进行的塑性变形。

A.热加工变形

B.冷加工变形

C.加工变形答案:A

4.产品标准是()的依据。

A.订合同B.检验产品质量C.制定生产工艺答案:B

5.当采用下压力轧制时,轧制线在中线()。

A.之下

B.之上

C.重合答案:B

6.钢材出轧机后往下翘是由于轧机采用了()。

A.上压力轧制

B.下压力轧制

C.等压力轧制答案:A

7.当辊径增大时增大,延伸相应地减少。

A.△H

B.△B

C.α答案:B

8.在带钢热连轧精轧机组中一般采用轧制。

A.张力

B.压力

C.恒定小张力答案:C

9.中厚板轧机的轧制方式是()。

A.横轧、纵轧、斜轧

B.横轧、纵轧

C.纵轧、斜轧答案:A

10.一个轧制单位表是指精轧两次换工作辊之间的()。

A.轧制计划表

B.工作图表

C.产品合格书答案:A

11.组织上存在着各向异性的钢板,其横向机械性能明显()纵向。

A. 低于

B.等于

C.高于答案:A

12.WH510的厚度执行的是以下哪个标准:()

A.GB709—88 B. GB6654 C. 其他标准答案:B

13.适合于制造变压器的钢材为()。

A.取向硅钢

B.无取向硅钢

C.工业纯铁答案:A

14.如图1,是塔尔诺夫斯基根据实验研究绘成的轧制变形区图,易变形区为()

A、Ⅰ

B、Ⅱ

C、Ⅲ答案:A

15.热连轧带钢厂的原料为()

A.初轧板坯

B.连铸板坯

C. 初轧板坯和连铸板坯答案:C

16.HP295钢要求用户在半年内使用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现象。

A、辊印

B、夹杂

C、生锈

D、时效答案:D

17.过热时钢的晶粒长大,变为( )组织。

A粗晶B、巨大晶粒C单晶粒答案:A

18.板坯中()元素含量的增加会导致轧制负荷的增加

A、C

B、N

C、P

D、S 答案:A

19.正确的加热工艺可以提高钢的( )。

A变形抗力B 塑性C 强度答案:B

20.冷轧带钢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要确定( )。

A.轧制制度

B.张力制度

C.速度制度答案:B

21.电镀锡是一个( )反应过程。

A.氧化

B.还原

C.中和答案:A

22.当压力为零时,轧制线与中线的位置关系应是( )。

A.轧制线在中线之上

B.轧制线在中线之下

C.两线重合答案:C

23.卷取热轧带钢中,当卷取带钢尾部时,卷取机相关设备的转速应( )。

A.加速B.减速C.保持恒定答案:B

24.保证带钢卷取质量最好的控制方法是( )。

A.计算机B.调相关设备的速度C.调卷筒速度答案:A

25.型钢轧制中,当换新辊使辊经增大20mm时,调整下梁垫时应( )。

A.垫高10mm B.降低10mm C.降低5mm答案:B

26.型钢轧制中,当轧辊辊径负10mm,卫板长度应( )。

A.减小B.不变C.增加答案:C

27.轧制小号槽钢,一般轧辊的材质为( )。

A.铸钢

B.锻钢

C.球墨铸铁答案:C

28.轧制工字钢最好的孔型配置方式为( )。

A.斜轧

B.直轧

C.立轧答案:A

29.冷轧机工作辊辊面的HS硬度是( )。

A.35~60

B.60~85

C.85~100 答案:C

30.成品孔轧机轧制道次为( )。

A.1道

B.2道

C.3道答案:A

31.高线连轧过程中,在预精轧设置活套的目的是()。

A调节轧制张力B调节轧制速度C存料,实现无张力轧制答案:C 32.金属达到后将开始塑性变形

A弹性极限 B 屈服极限 C 加工硬化答案:A

33.从金属学角度看,热轧和冷轧的区别是()

A轧制温度不同 B 再结晶温度 C 是否加热答案:A

34.均热阶段的炉温略加热段。

A.高于

B.低于

C.等于答案:B

35.钢的加热速度指在()内钢的表面温度升高的度数。

A.单位时间

B.总时间

C.平均时间答案:A

36.对钢进行压力加工前,加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A.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

B.消除铸锭中的某些组织缺陷

C.提高变形程度,降低硬度

二、是非题

1.轧制时出现中间浪时可用平整道次来消除。答案:×

2.钢板矫直时钢板发生了塑性变形。答案:√

3.轧件的变形抗力越大,弹跳值越小答案:×

4.WL510钢种牌号中的510指的是屈服强度。答案:×

5.粗轧大立辊前侧导板只在轧制硅钢时投入使用,其它时间可以不投。答案:×

6.压力加工就是一种用不同的工具,对金属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弹性变形,制成一定形状

产品的加工方法。答案:×

7.冷轧是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答案:√

8.轧钢生产对连铸坯的要求有钢种、断面形状和尺寸、重量和表面质量等答案:√

9.加热温度范围是指从钢的允许最高加热温度到允许最低加热温度答案:√

10.孔型设计的任务是使钢锭或钢坯经过若干道次的轧制获得所要求的断面形状、尺寸和一

定的产品性能。答案:√

11.无头轧制的轧制条件不稳定,所以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收得率;答案:×

12.上工序的供坯能力和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是选择板坯尺寸时应考虑的因素。答案:√

13.回收废热用以预热空气、煤气和减少炉子砌体的散热都是提高炉子热效率和降低燃耗的

有效措施。答案:√

14.板坯尺寸选择原则包括厚度、宽度、长度。答案:√

15.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应钢号标准的要求和尺寸偏差的要求是热轧带钢用板坯应满足的质

量要求。答案:√

16.调整加热炉的目的是使温度和炉内气氛达到工艺要求;提高热效率,降低能量消耗;判

断故障原因,消除缺陷;提高炉子生产能力。

17.纵轧法轧制的钢板,其在组织上存在着各向异性。答案:√

18.纵轧法轧制的钢板,其在组织上存在着各向同性。答案:×

19.轧制工艺制度主要包括变形制度、速度制度和温度制度。答案:√

20.孔型设计包括断面孔型设计、轧辊孔型设计、轧辊导卫设计。答案:√

21.加工硬化是金属在冷加工后,由于晶粒被压扁、拉长,晶格歪扭、晶粒破碎,使金属的

塑性降低、强度和硬度增高的现象。答案:√

22.当采用汽化冷却时,其硬度较高,易结垢,结垢后传热效果变坏,使炉底纵管发生过热

或烧坏。答案:×

23.随着轧制温度的逐架降低,精轧机组机架间带钢允许的单位张力值逐渐减小。答案:×

24.轧辊圆周速度和板宽是影响轧机刚度的主要因素。答案:√

25.制定精轧机组压下规程的原则是充分利用高温的有利条件,把压下量尽量集中在后几

架。在前几架轧机上,为了保证板形、厚度精度及表面质量,压下量逐渐增大。×

26.可以说冷加工是管的二次加工。答案:√

27.斜轧穿孔过程中两轧辊反向旋转。答案:×

28.孔腔是穿孔毛管出现”内折”的根本原因。答案:√

三、填空题

1.金属塑性变形的两个基本规律是(最小阻力定律)和体积不变定律。

2.冷连轧设定计算工艺过程中的最基本原则是(秒流量相等的原则)。

3.金属或合金在低于(再结晶温度)下进行的轧制叫冷轧。

4.调整加热炉的目的是使温度和炉内气氛达到工艺要求;提高(热效率),降低能量消耗;

判断故障原因,消除缺陷;提高炉子生产能力。

5.钢性是金属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6.金属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屈服强度)。

7.酸洗是一种去除(氧化铁皮)的化学方法。

8.变形抗力是指金属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它取决于金属中化学成份及原子间的结构状

态。

9.冲击韧性是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

10.轧制节奏是纯轧时间和(间隙时间)之和。

11.管材生产基本上有两打类:一类为(无缝管),另一类为焊接管.

12.无缝管可分为热轧管,(冷轧管),冷拔管

13.管材的主要生产方法有热加工,冷加工和(焊接)三大类.

14.空心毛管的生产方法有(斜轧穿孔),压力挤孔和推轧穿孔等

15.毛管变形分为三个阶段(压扁阶段),减径阶段,减壁阶段

16.斜轧穿孔过程存在两次咬入,第一次是(轧件接触轧辊时)的咬入;第二次是轧件与顶头相

遇时的咬入.

17.步进式加热炉生产能力强,炉底强度大,因而可以缩短炉子(长度)。

18.中和一克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皂化值。

19.轧制过程中润滑方式分为边际润滑、液体润滑、(极压润滑)。

20.制定工艺过程的依据是产品的技术条件、钢种的加工工艺性能、(生产规模大小)、产品

成本、工人的劳动条件。

21.轧钢生产的原料有钢锭、锻轧钢坯和(连铸)钢坯。

22.轧辊(圆周速度)和板宽是影响轧机刚度的主要因素。

23.光电式测宽仪一般装在热带钢连轧机粗轧机组和精轧机组的(出口侧)。

24.实现自动控制的方法可分为顺序控制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

25.精整生产线是由(平整线)、横切线、纵切线组成。

26.加热炉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炉温燃烧控制、(炉压)控制及预热器保护控制。

27.热带钢车间的立辊轧机的主要用途是破鳞、(侧边轧制)。

28.可控硅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元件,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无噪声、动作迅速、操作

维护方便等优点。

29.直流电机按励磁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他励电机、并励电机、串励电机、(复励)电机。

30.板坯入库后的堆放管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地址管理法);

31.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钢板的组织及(性能)。

32.按轧件与轧辊相对运动关系不同,轧制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即(横轧)和纵轧。

33.二辊轧机允许的辊缝差值是0.5mm;万能轧机允许的辊缝差值是(0.05)mm;矫直机

入口和出口端辊缝差值不得大于 2 mm. 485. 纵轧法轧制的钢板,其在组织上存在着各向(异)性,其横向机械性能明显低于纵向。

34.大型厂生产的钢材按产品形状可分为:型钢、(重轨)、方圆钢、光面线材、螺纹线材。

35.大型厂生产型钢有工字钢、(槽钢)、角钢、球扁钢、矿工钢、U形钢等品种。

36.轧钢的目的:1)得到需要的形状,2)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提高(力学性能)。

37.连轧工艺设计的理论基础是(金属秒流量相等原则)。

38.板坯在炉时间过长对板坯的影响为氧化铁皮厚度增加、板坯同板温差大、( 板坯过热)。

39.出口材的粗轧出口温度RT4温度最高不能超过( 1070℃)。

40.板坯中C、Mn、(Nb)元素含量的增加会导致轧制负荷的增加。

41.在加热钢坯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坯料断面温差,使温度均匀化的阶段称为(均热阶

段)。

42.热轧线卷筒缩小时直径为725mm;一扩时直径为(762mm );二扩时直径为770mm。

43.轧钢是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力加工)过程。

44.精整包括轧后的钢材冷却、(热处理)、矫直、酸洗、清理、分级、包装一直到交成品库

为止的全部操作过程。

45.不论热轧或冷轧,轧辊应符合的技术要求有强度、(硬度)以及一定的耐热性、耐用性。

46.热轧板带钢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板坯加热或热连铸坯→除鳞→粗轧→精轧

→(冷却)→卷取→打捆→喷印→称重→精整

47.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主要由连铸、均热、(连轧)和平整分卷4个部分工艺组成。

48.“自由轧制”是为了提高(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的比例而在精轧机上开发的一项新技

术。

49.加工硬化是金属在冷加工后,由于晶粒被压扁、拉长,晶格歪扭、晶粒破碎,使金属的

塑性降低、强度和硬度(增高)的现象。

四、综合题

1.如何提高炉子热效率和降低燃耗?

答案:①减少出炉废气从炉膛带走的热量。②回收废热用以预热空气、煤气。③减少炉子冷却水带走的热量。④减少炉子砌体的散热。⑤加强炉子的热工管理。

2.什么叫按炉送钢制度?为什么要执行按炉送钢制度?

答案:①所谓按炉送钢制度指钢坯从冶炼、开坯、成材、检验、入库等系列工序中都要按同一熔炼号转移、堆放、生产、管理,不得混乱。

②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每一个熔炼号的钢水其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各种夹杂物和气体含量也大都相近,具有基本相同的加工特性。按炉送钢制度是科学管理轧钢生产的重要内容,是确保产品正常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制度。

3.已知某加热炉每小时加热270T钢坯,炉子有效长度为32.5m,加热的板坯间距为50mm,

板坯宽700mm,该加热炉可装多少块板坯,每块板坯若为15T,该炉可装多少吨板坯?答案:32.5m=32500mm

32500/(700+50)≈43(块)15×43=645(吨)

答:该炉可装约43块、645吨。

4.有40Nm3的焦炉煤气,60Nm3高炉煤气,求混合后的煤气单位发热量是多少?焦炉煤

气发热量为16747 KJ/Nm3 高炉煤气发热量为4605 KJ/Nm3。

答案:解:根据已知条件列出计算式

Q混=(V焦×Q焦+V高×Q高)/(V焦+V高)

=(40×16747+60×4605)/(40+60)

=9461.8KJ/Nm3

答:混合后的煤气单位发热量是9461.8KJ/Nm3。

5.钢的加热工艺制度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①必须根据各钢种的性能、断面尺寸大小、形状以及具体加热条件,制定合理的加热工艺;②钢的加热温度严格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③加热终了钢温必须均匀;④防止产生加热缺陷。

6.粗轧机组的压下规程必须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①为保证精轧机组的终轧温度,应尽可能提高粗轧机组轧出的带坯温度。

②为简化精轧机组的调整,粗轧机组轧出的带坯厚度范围应尽可能缩小,并且带坯不同厚度的数目也应尽可能减少。

7.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从设计指标看有什么主要特点?

答案:①板坯切头损失少,带钢质量比较好;②生产线短,设备简单;③节约能源;④定员少,生产运行费用低。

8.什么是无头轧制?它有何优点?

答案:①无头轧制是指在轧制过程中,板坯通过首尾对焊进入精轧机组进行不间断轧制,或连铸坯以动态软压下系统生产出薄板坯再进行全连续不间断轧制的生产工艺。

无头轧制的优点:①生产超薄带钢和宽薄带钢,拓宽产品大纲而不降低收得率;②稳定轧制条件,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收得率;③消除了与穿带和甩尾有关的麻烦,大大地降低了轧机的废品率,即提高了收得率和生产率。

9.为什么钢坯和钢材要切头、切尾及切断?

答案:①要切除钢锭的缩孔部分或者劈头部分;②要切掉钢锭尾部的不均匀变形部分

③为了满足成品的定尺长度要求,钢坯必须切成定尺长度;④由于受车间工艺及设备条件的限制钢坯也需要切断。

轧制变形与工艺基础分析

第一节轧制变形基本原理 1、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 1.1 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主要因素 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因素,有金属本身内部因素和加热等外部条件。 1)钢中存在碳及其他合金元素,使钢的高温组织,除有奥氏体外,还有其他过剩相。这些过剩相降低钢的塑性。钢中的杂质也是影响金属热塑性变形的内在因素,钢中的硫能使钢产生热脆。 2)影响热轧时塑性变形的外部条件有加热介质和加热工艺,对碳钢而言,当变形条件相同时,变形金属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不同,温度对塑性的影响也不同,如图1-2-1。图中I、II、III、IV表示塑性降低区域(凹谷);1、2、3表示塑性增高区域(凸峰)。I区中钢的塑性很低;II区(200-400℃)——“蓝脆”区中,钢的强度高而塑性低;III区(850-950℃)——相变温度区又称“热脆”区,钢通常一个相塑性好,另一个相塑性较差;IV区接近于钢的熔化温度,钢在该区加热时易发生过热或过烧,这时钢塑性最低。所以,碳素钢热加工时的最有利的温度范围是 1000-1250℃。对合金钢而言,加 热介质尤为重要。镍含量达2-3% 以上的合金钢,在含硫气氛中加热 时,硫会扩散到金属中,并在晶界 上形成低熔点的Ni3S2化合物,因 而降低了金属的塑性。含铜超过 0.6%的钢,有时甚至是含铜 0.2-0.3%的钢,如在强氧化气氛中 图1-2-1 碳素钢塑性曲线 较长时间的高温加热时,由于选择 性氧化的结果,在钢的表面氧化铁皮下会富集一薄层熔点低于1100℃的富铜合金,这层合金在1100℃时熔化并侵蚀钢的表面层,使钢在热轧加工时开裂。 3)热轧温度选择不合适,也会给金属带来不良的影响。当终轧温度过高时,往往会造成金属的晶粒粗大;若终轧温度过低时,又会造成晶粒沿加工方向伸长的组织,并有一定的加工硬化。在这两种情况下,金属的性能都会变坏。所以,合理控制金属的热轧温度范围,对获得所需要的金属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2 金属的弹性变形 金属晶格在受力时发生歪扭或拉长,当外力未超过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时,去掉外力之后晶格便会由变形的状态恢复到原始状态,也就是说未超过金属本身弹性极限的变形叫金属的弹性变形。多晶体发生弹性变形时,各个晶粒的受力状态是不均匀的。 2、轧制过程

热轧带钢课程设计概论

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热轧板带钢轧制规程设计 Q235,2.0×1200mm 学院、系:材冶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班级:材加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5年 1 月 6 日

目录 摘要 (1) 1、文献综述 (2) 1.1热轧板带钢产品概述 (2) 1.1.1热轧板带钢的种类及用途 (2) 1.1.2板带材的工艺特点及质量要求 (3) 1.2热轧板带钢工艺及设备发展 (3) 1.2.1国外热轧带钢发展 (3) 1.2.2国内热轧带钢生产 (4) 1.3热轧带钢生产设备与新技术 (5) 1.3.1热轧带钢新一代TMCP技术 (5) 1.3.2无酸除鳞技术 (5) 1.3.3热轧带钢无头轧制技术 (6) 1.4热轧板带钢发展趋势 (6) 2、主要设备 (7) 3、轧制工艺及轧制制度的确定 (8) 3.1生产工艺流程 (8) 图3.1 工艺流程图 (8) 3.2压下规程设计 (8) 3.2.1根据产品选择原料 (8) 3.2.2精轧机组压下制度的确定 (9) 3.3速度制度 (10) 3.3.1精轧机轧制速度 (10) 3.3.2、精轧机工作图表 (13) 3.4、温度制度 (13) 3.4.1、精轧温度制度 (14) 3.4.2、卷取温度制度 (15) 3.5、辊型制度 (15) 4、生产设备校核 (17) 4.1、轧制力与轧制力矩 (17) 4.1.1、轧制力的计算 (17) 4.1.2 轧制力矩的计算 (19) 4.1.3、精轧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的计算 (19) 4.2、轧机设备校核 (20) 4.2.1、精轧机的轧辊强度校核 (20) 4.2.2、电机能力校核 (24) 参考文献 (27)

热轧板带课程设计

材料成型课程设计 热轧薄板工艺与规程设计 学校:安徽工业大学 姓名: 班级: 型102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1.设计目的及要求 (5) 1.1 设计目的 (5) 1.2制定轧制制度的原则和要求 (5) 1.3原料及产品规格 (5) 1.4Q235A产品技术要求 (5) 2.工艺流程 (7) 2.1 工艺流程 (7) 2.2绘制工艺简图3.轧制规程设计 (7) 3.轧制规程设计 (8) 3.1 轧制方法 (8) 3.1.1 粗轧机组 (8) 3.1.2 精轧机组 (8) 3.1.3 确定轧制设备 (8) 3.2安排轧制规程 (9) 3.3校核咬入能力 (11) 3.4确定速度制度 (11) 3.4.1粗轧机组的速度制度 (11) 3.4.2精轧机组的速度制度 (11)

3.5.1粗轧机组轧制延续时间 (12) 3.5.2精轧机组轧制延续时间 (14) (1)精轧机组的间隙时间: (14) (2)加速前的纯轧时间: (14) (3)加速段轧制时间: (14) (4)加速后的恒速轧制时间: (15) (5)精轧机最后一架的纯轧时间为: (15) (6)精轧轧制周期为: (15) (7)带坯在中间辊道上的冷却时间为: (15) 3.6 轧制温度的确定 (16) 3.6.1粗轧机组轧制温度确定 (16) 3.6.2精轧机组轧制温度确定 (17) 3.7 计算各道的变形程度 (18) 3.8 计算各道的平均变形速度 (19) 3.9 计算各道的平均单位压力P及轧制力P (19) 3.9.1各道次平均单位压力 (19) 3.9.2各道次轧制压力P (20) 3.10 计算各道轧制力矩 (21) 4.电机与轧辊强度校核 (22) 4.1电机校核: (22) 4.1.1 粗轧机组电机校核 (20) (1)温升校核: (22) (2)过载校核: (22) 1)轧制力矩 (23) 2)附加摩擦力矩 (23)

中厚板轧制规程设计课程设计

前言 板钢轧制制度的确定要求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产量、保证制度,并且操作方便、设备安全。合理的轧制规程设计必须满足下列原则和要求: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产量,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产量的途径不外是提高压下量、减少轧制道次、确定合理速度规程、缩短轧制周期、提高作业率、合理选择原料增加坯重等。在保证操作稳定的条件下提高质量,为保证钢板操作的稳定,要求工作辊缝成凸型,而且凸型值愈大操作愈稳定。 压下规程是钢板轧制制度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着轧机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轧制制度中得其他内容如温度制度、速度制度都是以压下制度为核心展开的。反过来,温度制度、速度制度也影响到压下速度。

目录 1·制定生产工艺和工艺制度………………………………………………………… 1·1制定生产工艺流程…………………………………………………………… 1·2制定生产工艺制度……………………………………………………………2·压下规程制定…………………………………………………………………… 2·1坯料的选择……………………………………………………………………… 2·2确定轧制方法…………………………………………………………………… 2·3轧制道次的确定,分配各道次压下量………………………………………… 2·4咬入能力的校核…………………………………………………………………3·速度制度确定…………………………………………………………………………4·温度制度确定…………………………………………………………………………5·压下规程表的制定……………………………………………………………………6·各道次变形程度和变形速率的制定………………………………………………… 6.1 变形程度的确定………………………………………………………………… 6.2 变形速率的确定…………………………………………………………………7·轧制压力的制定………………………………………………………………………… 7.1 变形抗力的确定………………………………………………………………… 7.2 平面变形抗力的确定…………………………………………………………… 7.3 计算平均压力p………………………………………………………………… 7.4 轧制压力的确定…………………………………………………………………8·电机输出力矩的制定………………………………………………………… 8.1 传动力矩的计算……………………………………………………… 8.2 附加摩擦力矩的确定………………………………………………… 8.3 空转力矩的计算……………………………………………………… 8.4 动力矩的计算………………………………………………………… 8.5 电机输出力矩的计算………………………………………………… 8.6 电机额定力矩的计算…………………………………………………9·电机的校核………………………………………………………………… 9.1 主电机能力的限制…………………………………………………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样本

轧制理论某些思考题 1.简朴轧制过程条件,变形区及重要参数有哪些? 答:简朴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似,且均为积极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她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和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自身力学性质均匀。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和出口截面之间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区域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圆弧。(2)咬入角α:咬入弧所相应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R。(5)轧件轧前、后厚度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进咬入条件途径。 答:由α≦β应使α↓,β↑ 1.减小α办法:由α=a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 2)增大D。生产中惯用办法:3)采用开始小压下或采用带有楔形端钢坯进行轧制办法 2.提高β办法:轧制中摩擦系数重要与轧辊和轧件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大小关于1)变化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减少,采用低速咬入。3)变化润滑状况等。 3.宽展构成及分类。 答: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4.先后滑区、中性角定义。

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营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不不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营方向相似,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不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别界面相应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 5.拟定平均单位压力办法,阐明。 答:(1)理论计算法:它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本上,用计算公式拟定单位压力。普通,都要一方面拟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和图表法:依照大量实测记录资料,进行一定数学解决,抓住某些重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 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到建立,M.D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计算。(P50) 7.轧材按断面形状特性分类及重要用途。 答:依照轧材断面形状特性,分为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管材和特殊类型等。依照加工方式,轧制产品分为热轧材和冷轧材两大类。 (1)型材中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构造,扁钢重要用作桥梁、房架、栅栏、输电、船舶、车辆等。圆钢、方钢用作各种机械零件、农

热轧带钢轧制规程设计(DOC)

热轧带钢轧制规程设计 摘要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热轧带钢生产是钢铁生产中的主要环节。热轧带钢工艺的成熟,为冷轧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大大地满足了国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本车间参考鞍钢1700ASP生产线,本设计中主要包括六部分,第一部分从热轧带钢机的发展、国外带钢生产先进技术以及我国带钢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热轧带钢发展情况;第二部分参考了鞍钢ASP1700生产线以及实际设计情况确定了车间的轧钢机械设备及参数;第三部分以典型产品Q235,3.8×1200mm为例从压下规程、轧制速度、轧制温度等方面确定了生产工艺制度;第四部分以典型产品为例进行了轧制力和力矩计算;第五部分根据设备参数和实际制定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咬入、轧辊强度的校核;第六部分本次设计总结。 关键词:热轧带钢,轧制工艺制度,轧辊强度

目录 1综述 (1) 1.1引言 (1) 1.2 热轧带钢机的发展现状 (1) 1.3热轧板带钢生产的工艺流程 (2) 1.4 热轧板带钢生产的生产设备 (3) 1.5ASP1700热轧板带钢生产的新技术 (3) 2 主要设备参数 (4) 3 典型产品轧制工艺确定 (6) 3.1 生产工艺流程图 (6) 3.2 坏料规格尺寸的选定 (7) 3.3 轧制工艺制定 (7) 3.3.1 加热制度 (7) 3.3.2 初轧和精轧各自压下制度 (7) 3.3.3 精轧轧制速度 (9) 3.3.4 精轧温度制度 (10) 4力能参数计算 (10) 4.1 精轧各机架轧制力计算 (10) 4.2 精轧各机架轧制力矩的计算 (13) 5设备强度及能力校核 (13) 5.1 精轧机咬入角校核 (13) 5.2 轧辊强度校核 (14) 5.2.1 辊身弯曲强度校核 (17) 5.2.2 辊颈弯曲和扭转强度校核 (19) 5.2.3 辊头扭转强度校核 (20) 5.2.4接触应力的校核 (20) 6结语 (22) 参考文献 (23)

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教案).x

备课本 课程名称金属塑性变形与轧制原理课时数64 适用班级金属材料081、082授课教师孙斌 使用时间2011学年第1学期 冶金工程学院

绪论 0.1金属塑性成形及其特点 金属压力加工:即金属塑性加工,对具有塑性的金属施加外力作用使其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改变金属的形状、尺寸和性能而获得所要求的产品的一种加工方法。 金属成型方法分类: (1)减少质量的成型方法:车、刨、铣、磨、钻等切削加工;冲裁与剪切、气割与电切;蚀刻加工等。 (2)增加质量的成型方法:铸造、焊接、烧结等。 (3)质量保持不变的成型方法(金属塑性变形):利用金属的塑性,对金属施加一定的外力作用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其形状尺寸和性能而获得所要求的产品的一种加工方法。如轧制、锻造、冲压、拉拔、挤压等金属压力加工方法。 金属压力加工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1)因无废屑,可节约大量金属; 2)改善金属内部组织及物理、机械性能; 3)产量高,能量消耗少,成本低,适于大量生产。 缺点:1)对要求形状复杂,尺寸精确,表面十分光洁的加工产品尚不及金属切削加工方法; 2)仅用于生产具有塑性的金属; 0.2 金属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 0.2.1按温度特征分类 1.热加工在充分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所完成的加工过程,T=0.75∽0.95T熔。 2.冷加工在不产生回复和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加工T=0.25T熔以下。 3.温加工介于冷热加工之间的温度进行的加工. 0.2.2按受力和变形方式分类 由压力的作用使金属产生变形的方式有锻造、轧制和挤压 1.锻造:用锻锤的往复冲击力或压力机的压力使金属进行塑性变形的过程。分类: 自由锻造:即无模锻造,指金属在锻造过程的流动不受工具限制(摩擦力除外)的一种加工方法。 模锻:锻造过程中的金属流动受模具内腔轮廓或模具内壁的严格控制的一种工艺方法。

管钢轧制课程设计

管钢轧制课程设计

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管钢轧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李继光 学院:材冶学院 班级:材控102 姓名:xxx 日期:2013年12月20号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管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Ф140机组生产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主要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艺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轧制表的制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轧管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穿孔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均整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定径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轧制表绘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力能参数及强度校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计算机剪切及加热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穿孔机的轧辊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穿孔机顶头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穿孔机能力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穿孔机轧辊强度校核校 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要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轧轧制原理及工艺

热轧轧制基本原理及基本工艺 一.概论 铝是目前仅次于钢铁的第二类金属,其板带材具有质轻、比强度高、耐蚀、可焊、易加工、表面美观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特别是航空航天、包装印刷、建筑装饰、电子家电、交通运输等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方面,前几天发射的“神八”飞船,上面好多铝及铝合金用品都是西南铝和东轻公司加工制造的,不过这些产品一般都是军工产品,我们目前还没有生产的权利,我们厂也没有参与加工,但是也是铝加工行业的骄傲。 包装印刷方面,大家都熟知的PS版,虽然现在我们已经退出了这个产品的生产竞争行列,但是我们曾经生产过,曾经取得过比较好的生产成绩。建筑装饰方面,我们生产过的主要有铝塑底板带,大批量的各系合金的氧化带等。 电子家电方面较多,前段时间大批量生产的液晶电视背板,键盘料等。交通运输方面,大家熟知的5754声屏障。虽然有些产品我们已经不再生产,但是这些产品我们不再陌生,到超市里面逛街的时候看看电饭煲盖子里的铝板,看看各种大型的液晶电视,可能某些产品所用的铝及铝合金配件就是我们厂生产的呢! 二.热轧的简单概念及特点 热轧是指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 再结晶就是当退火温度足够高,时间足够长时,在变形金属或合金的纤维组织中产生无应变的新晶粒(再结晶核心),新晶粒不断的长大,直至原来的变形组织完全消失,金属或合金的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其中开始生成新晶粒的温度称为开始再结晶温度,显微组织全部被新晶粒所占据的温度称为终了再结晶温度,一般我们所称的再结晶温度就是开始再结晶温度和终了再结晶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一般再结晶温度主要受合金成分、形变程度、原始晶粒度、退火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就是理论上的热轧的简单原理,在我们铝加工行业的实际生产中主要的体现是,当铸锭在加热炉内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也就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时,进行的轧制,而这一个温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是铝合金的相图,也就是最理想化的情况下,加热温度的确定为该合金在多元相图中固相线80%处的温度为依据,这就牵扯到了不同合金多元相图的问题,比较深奥,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加热温度的确定是以该合金固相线的80%为依据,在制度的执行中,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多加修改所得到的适合该合金生产的温度 热轧的特点: 1、能耗低,塑性加工良好,变形抗力低,加工硬化不明显,易进 行轧制,减少了金属变形所需的能耗 2、热轧通常采用大铸锭、大压下量轧制,生产节奏快,产量大, 这样为规模化大生产创造了条件 3、通过热轧将铸态组织转变为加工组织,通过组织的转变使材料 的塑性大幅度的提高 4、轧制方式的特性决定了轧后板材性能存在着各向异性,一是材

思考题目-轧制与挤压工艺与设备

复习思考题目(轧制与挤压工艺与设备) 1、金属压力加工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2、何为轧制?何为挤压? 3、金属压力加工时,如何区分热加工、温加工和冷加工? 4、金属铸坯经过塑性(压力)加工变形后,机械性能得到提高,简述其中机理。 5、在塑性加工理论中,压力加工使金属产生加工变形的条件(判据)是什么? 6、如何确定金属材料的加工变形抗力? 7、什么是应力张量?它有几个独立分量? 8、金属的形变能与变形能有何差别? 9、金属塑性变形时,如何描述应力-应变关系? 10、板带材轧制时,如何划分变形区? 11、金属轧制的道次压下率指的是什么? 12、轧制的咬入条件是什么?如何改善轧制时的咬入困难? 13、轧制时,轧制压力主要由哪些参数决定? 14、金属轧制时,如何计算轧制压力? 15、金属轧制压力计算公式(采利科夫、D.R. Bland、R.B. Sims、M.D. Stone、S. Ekelund)有何特点?有何区别? 16、板带材轧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17、轧辊传递巨大的轧制压力和轧制扭矩,其结构有何特点?材质如何?制造有何特别要求? 18、轧辊轴承有哪些类型?有何特点? 19、轧辊调整有哪些类型?轧辊平衡装置有哪些类型? 20、液压压下和电动压下有何特点? 21、为何要对轧辊进行轴向调整?轧辊轴向调整装置有哪些类型? 22、带材轧机的弯辊装置有哪些形式?为何要进行弯辊操作? 23、轧机机架受力有何特点?机架所受倾翻力矩从何而来? 24、轧机传动系统由什么组成?传动系统分动箱有何特点? 25、金属挤压生产的方法有几种主要类型? 26、与轧制相比较,挤压加工有何优缺点? 27、金属挤压生产的主要产品类型有哪些? 28、金属挤压生产可分为几个阶段?有何特点? 29、正向挤压与反向挤压有什么不同?方向挤压工艺有何优点? 30、挤压机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

【课程设计】板带轧制设计

【课程设计】板带轧制设计

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名称:板带轧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王振敏 学院:装备制造学院 班级:材控10.1 姓名:李天夫 日期:2013.12.19

目录1.综述 1.1热轧板带钢的生产状况 1.2热轧板带钢的新技术发展趋势 2.工艺流程及设备 2.1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2.2主要设备及产品参数 3.整个流程的设计和计算 3.1 确定轧制方法 3.2 加热制度的确定 3.3各道次压下量的分配 3.4 粗轧各道次宽展计算 3.5根据成品板的宽度确定精轧宽度 3.6宽向所需的总的侧压量 3.7各道次宽度的计算 3.8粗轧所用时间及其温降 3.9精轧各道次速度的计算 3.10精轧各机架的温度 3.11精轧各机架的变形速度 3.12精轧单位压力及其轧制力轧制力矩的计算 4.强度校核 4.1咬入角校核 4.2轧辊强度校核 5.结束语

1.综述 1.1热轧板带钢的生产状况 热轧带钢是重要的钢材品种,对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发达国家热轧带钢产量约占热轧钢材的50%以上,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但高附加值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较低。我国一般热轧带钢产品厚度下限是 1.8mm,但实际上只生产很少厚度小于2.0mm的热轧带钢,即使窄带钢,产品厚度一般也大于2.5mm。因此,相当一部分希望使用厚度小于2mm带钢作原料的用户,只得使用冷轧带钢。如果能开发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则可代替相当一部分的冷轧带钢使用,使生产成本大为降低。 a热轧宽带钢的生产状况 国外热轧宽带钢生产的技术进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热带钢无头轧制技术。无头轧制技术能稳定生产宽薄带钢及超薄热轧带钢,其宽厚比可由传统热连轧的800∶1提高到1 000∶1,并能应用润滑轧制及强制冷却技术生产具有新材料性能的高新技术产品。②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它主要有紧凑式热带钢生产工艺CSP (Compact Strip Process)、在线热带钢生产工艺 ISP (In-Line Strip Production)、灵活式薄板坯轧制工艺 FTSR (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和连铸直接轧制工艺CONROLL等10余种类型。德国SMS公司开发的CSP工艺已成功地轧制出厚度为0.8mm的薄带钢产品,并已经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建筑工业等领域;奥钢联(V AI)开发的CONROLL工艺也成功地生产出厚度0.9mm~1.0mm、表面质量极好的热轧薄带钢,可用作汽车的外露部件;美国至今已经投产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达百余条,生产能力53107t/年。③铁素体区轧制生产工艺。它又称相变控制轧制,是由比利时冶金研究中心于1994年开发的一项轧制新技术,当初主要目的就是用薄规格的热轧带钢取代1.0mm~2.0mm厚度范围的冷轧产品。铁素体区轧制生产工艺的发展目标是生产薄(超薄)规格优质深冲板。LTV公司的印地安那哈伯厂40%的超低碳钢产品采用铁素体区轧制生产, Arvedi公司采用铁素体区轧制生产的超薄热轧带钢已占其产量的25%。④铸轧薄带钢的CASTRIP工艺。这种工艺由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澳大利亚BHP公司和日本IHI公司联合开发, 2003为纽柯公司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套全商业化的双辊铸轧薄带钢生产线,用来生产碳钢和不锈钢。与常规连铸和轧钢技术相比,这种工艺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废气排放少等优点。目前,这套全商业化的薄带钢双辊铸轧机可年产2.0mm以下薄规格带钢50万t。该铸轧机采用的钢包容量为110t,铸轧机双辊直径为Φ500mm,最高连铸速度为150m/min,常用连铸速度为 80m/min,出口带钢厚度为0.7mm~2.0mm,宽度为1 000mm~2 000mm。 国内热轧宽带钢生产概况如下:①传统的热带轧机。以宝钢2050mm热轧带钢轧机为例,宝钢2050mm热轧厂于1989年8月3日投产,热轧机组设计年产量为400万t。到2000年底已累计生产4446万t热轧带钢。1999年产量达到510

轧制基础理论

一、什么是铝 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排在第三位。铝的密度小,仅为铁的34.61%、铜的30.33%,因此又被称作轻金属。拿同样体积的铝跟钢铁、铜比较,钢铁的重量是铝的2.9倍,铜的重量是铝的3.3倍,因此铝又成为各种设施轻量化的首选金属材料。 二、铝的特性及用途 铝具有轻便性、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易拉伸、易延展)、耐腐蚀性(不生锈)\物理和力学性能好等优良特性,所以成为机电、电力、航空、航天、造船、汽车制造、包装、建筑、交通运输、日用百货、房地产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 铝的密度只有2.7103g/cm3,铝的表面具有高度的反射性,辐射能、可见光、辐射热和电波都能有效地被铝反射,而经阳极氧化和深色阳极氧化的表面可以是反射性的,也可以是吸收性的,抛光后的铝在很宽波长范围内反射优良,因而具有多种装饰用途及反射功能性用途。 铝通常显示出优良的电导率,它的导电能率约为铜的三分之二,但由于其密度仅为铜的三分之一,因而,将等质量和等长度的铝线和铜线相比,铝的导电能力约为铜的二倍,且价格较铜低,应用成本低,所以常被电力工业和电子工业选用。目前,具有高电阻率的一些特定铝合金也已经研制成功,这些合金可用于如高转矩的电动机中。 铝的热导率很高,仅次于铜,铝的导热能力比铁大3倍,大约是铜的50%~60%。铜的导热性虽然最佳,可是制造同样大小的工件重量要比铝大很多,价格也比铝贵很多。因此,制造散热器铝仍是首选。铝的性价比对制造热交换器、蒸发器、加热电器、炊事用具,以及汽车的缸盖与散热器都很有利。 铝是非铁磁性的,这对电气工业和电子工业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铝是不能自燃的,这对涉及装卸或接触易燃易爆材料的行业来说十分重要。铝的毒性非常微小,通常用于制造盛食品和饮料的容器。近年来,铝箔在香烟、药品、食品的包装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包装业的重要材料。 铝的自然表面状态具有宜人的外观。它柔软、有光泽,而且为了美观,还可着色或染上纹理图案。在现代生活中,铝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建筑行业和日用百货中。 铝还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根据这一特点,-些广播室、现代化大建筑内的天花板等有的采用了铝。 铝的可塑性非常好。纯的铝很软,强度不大,有着良好的延展性,可拉成细丝和轧成箔片,具有良好的可机加工性,大量用于电线、电缆制造业和无线电工业以及包装业。在某些

[教学研究]热轧轧制原理及工艺

[教学研究]热轧轧制原理及工艺 热轧轧制基本原理及基本丄艺 -(概论 铝是LI前仅次于钢铁的第二类金属,其板带材具有质轻、比强度高、耐蚀、可焊、易加工、表面美观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特别是航空航 天、包装印刷、建筑装饰、电子家电、交通运输等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方面,前儿天发射的“神八”飞船,上面好多铝及铝合金用品都是西南铝和东轻公司加工制造的,不过这些产品一般都是军工产品,我们H前还没有生产的权利,我们厂也没有参与加工,但是也是铝加工行业的骄傲。包装印刷方面,大家都熟知的PS版,虽然现在我们已经退出了这个产品的生产竞争行列,但是我们曾经生产过,曾经取得过比较好的生产成绩。建筑装饰方面,我们生产过的主要有铝塑底板带,大批量的各系合金的氧化带等。电子家电方面较多,前段时间大批量生产的液晶电视背板,键盘料等。交通运输方面,大家熟知的5754声屏障。虽然有些产品我们已经不再生产,但是这些产品我们不再陌生,到超市里面逛街的时候看看电饭煲盖子里的铝板,看看各种大型的液晶电视,可能某些产品所用的铝及铝合金配件就是我们厂生产的呢?二(热轧的简单概念及特点 热轧是指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 再结晶就是当退火温度足够高,时间足够长时,在变形金属或合金的纤维组织中产生无应变的新晶粒(再结晶核心),新晶粒不断的长大,直至原来的变形组织完全消失,金属或合金的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这一过程称为再结晶,其中开始生成新晶粒的温度称为开始再结晶温度,显微组织全部被新晶粒所占据的温度称为终了再结晶温度,一般我们所称的再结晶温度就是开始再结晶温度和终了再结晶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一般再结晶温度主要受合金成分、形变程度、原始晶粒度、退火温度等因素的影

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

1.简单轧制过程的条件,变形区及主要参数有哪些?P5-7 答:简单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同,且均为主动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他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和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本身的力学性质均匀。 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和出口截面之间的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圆弧。(2)咬入角α:咬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的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R。(5)轧件轧前、后的厚度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P17 答:由α≦β应使α↓,β↑ 1.减小α方法:由α=a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2)增大D。生产中常用方法:3)采用开始小压下或采用带有楔形端的钢坯进行轧制的方法 2.提高β的方法:轧制中摩擦系数主要与轧辊和轧件的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的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的大小有关1)改变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降低,采取低速咬入。3)改变润滑情况等。 3.宽展的组成及分类。P19 答: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4.前、后滑区、中性角的定义。P37-40 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小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的分界面对应的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 5.确定平均单位压力的方法、说明。P50 答:(1)理论计算法:它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用计算公式确定单位压力。通常,都要首先确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的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的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和图表法:根据大量的实测统计资料,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抓住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 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导建立。M.D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计算。P50 7.轧材按断面形状特征的分类及主要用途。P100 答:根据轧材的断面形状的特征,分为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管材和特殊类型等。根据加工方式,轧制产品分为热轧材和冷轧材两大类。 (1)型材中的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结构,扁钢主要

中厚板生产压下规程课程设计-轧制规程设计

《塑性成型工艺(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15×2100×9000mm轧制规程设计指导教师 专业小组 小组成员 2013年06月15日

《塑性成型工艺(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10级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 设计小组:第12小组成员: 设计课题:中厚板轧制规程设计指导教师:张金标 设计小组学生学号产品牌号产品规格/mm 1Q23510×2000×9000 24510×1900×10000 312CrNi3A12×1800×10000 44Cr1313×1700×9000 5Q23512×2100×12000 6458×1800×13000 712CrNi3A14×2000×9000 84Cr1312×2000×8000 9Q2359×2050×12000 104510×2300×12000 1112CrNi3A13×1900×12000 124Cr1315×2100×9000 二、设计条件 机组:双机架串列式可逆机组(二辊可逆轧机粗轧,四辊可逆轧机精轧)。 主电机:二辊轧机主电机型号ZD250/120,额定功率25002kw,转速0~40~80rpm,过载系数2.25,最大允许传递扭矩1.22MN.m;四辊轧机主电机型号ZD250/83,额定功率20502kw,转速0~60~120rpm,过载系数2.5,最大允许传递扭矩0.832MN.m。 三、设计内容 制定生产工艺及工艺制度;确定轧制方法;确定轧制道次,分配道次压下量;设计变形工具;计算力能参数;校核轧辊强度及主电机负荷;绘制轧辊零件图、轧制表。 四、设计时间 设计时间从2013年06月03日至2013年06月14日,为期两周。 五、设计要求 每个设计小组提供6个以上设计方案,1成员完成1个设计方案的全部设计工作;组内分析、评价各个方案的设计结果,以最佳方案作为本组设计方案;小组提交最佳方案的设计说明书1份,组员提交个人的设计小结(简述方案、设计思路、计算过程和结果评价)。 材料成型教研室

金属塑性加工——轧制理论与工艺思考题

轧制理论部分思考题 1.简单轧制过程的条件,变形区及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简单轧制过程:轧制过程上下辊直径相等,转速相同,且均为主动辊、轧制过程对两个轧辊完全对称、轧辊为刚性、轧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他任何外力作用、轧件在入辊处和出辊处速度均匀、轧件本身的力学性质均匀。 变形区:(1)几何变形区:入口和出口截面之间的区域;(2)物理变形区: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 变形区参数:(1)咬入弧:轧件与轧辊相接触的圆弧。(2)咬入角α:咬入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咬入角。(3)变形区长:咬入弧的水平投影。(4)轧辊半径R。(5)轧件轧前、后的厚度H、h。(6)平均厚度。(7)轧件轧前、后宽度B、b。(8)平均宽度。(9)压下量。 2.改善咬入条件的途径。 答:由α≤β应使α↓,β↑: 1.减小α方法:由α=arccos(1-△h/D) :1)减小压下量; 2)增大D;生产中常用方法:3)采用开始小压下或采用带有楔形端的钢坯进行轧制的方法。 2.提高β的方法:轧制中摩擦系数主要与轧辊和轧件的表面状态、轧制时轧件对轧辊的变形抗力以及轧辊线速度的大小有关:1)改变表面状态,如清除氧化皮;2)合理调节轧制速度,随轧制速度提高摩擦系数降低,采取低速咬入;3)改变润滑情况等。 3.宽展的组成及分类。 答:组成:滑动宽展△B1、翻平宽展△B2、鼓形宽展△B3; 分类: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制宽展。

4.前后滑区、中性角的定义。 答:(1)前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在变形区出口处,金属速度大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前运动。 (2)后滑区:摩擦力方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在变形区入口处,金属速度小于轧辊圆周速度,相对轧辊向后运动。 (3)中性角:前滑区与后滑区的分界面对应的圆心角叫中性角,金属速度与轧辊圆周速度相等,相对轧辊没有运动。 5.确定平均单位压力的方法,说明。 答:(1)理论计算法:它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用计算公式确定单位压力。通常,都要首先确定变形区内单位压力分布形式及大小,然后再计算平均单位压力。 (2)实测法:即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测量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实测的轧制压力资料。用实测的轧制压力除以接触面积,便求出平均单位压力。 (3)经验公式和图表法:根据大量的实测统计资料,进行一定的数学处理,抓住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经验公式或图表。 6.卡尔曼微分方程:条件、作图、推到建立,M.D斯通公式轧制力、轧制力矩计算。(P50) 7.轧材按断面形状特征的分类及主要用途。 答:根据轧材的断面形状的特征,分为型材、线材、板材、带材、管材和特殊类型等。根据加工方式,轧制产品分为热轧材和冷轧材两大类。 (1)型材中的工字钢、槽钢、角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金属结构,扁钢

万吨热连轧轧制规程设计方案

太原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100万吨热连轧工艺设计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自0911班 学生姓名:张骁康 学号:200812030534 指导老师:杨霞 日期:2018年1月4日

目录 一.题目及要求 二.工艺流程图 三.主要设备的选择 3.1立辊选择 3.2轧机布置 3.3粗轧机的选择 3.4精轧机的选择 3.5工作辊窜辊系统 四.压下规程设计与辊型设计 4.1压下归程设计 4.2道次选择确定 4.3粗轧机组压下量分配 4.4精轧机组压下量分配 4.5校核咬入能力 4.6确定速度制度 4.7轧制温度的确定 4.8轧制压力的计算 4.9传动力矩 五.轧辊强度校核 5.1支撑辊弯曲强度校核 5.2工作辊的扭转强度校核 六.参考文献

一题目及要求 1.1计题目 已知原料规格为1.5~19.6×1250~1850mm,钢种为Q345A,产品规格为19.6×1250mm。 1.2的产品技术要求 <1)碳素结构钢热轧板带产品标准,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GB-709-88标准 钢板长度允许偏差 切边钢板宽度允许误差 2>表面质量:表面要缺陷少,需要平整,光洁度要好。

二工艺流程图 坯料→加热→除鳞→定宽→粗轧→(热卷取→开卷>→精轧→冷却→剪切→卷取 三主要设备的选择 轧钢机是完成金属轧制变形的主要设备,因此,轧钢机能力选取的是否合理对车间生产产量、品种和规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选择轧钢设备原则: (1)有良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2)轧机结构型式先进合理,制造容易,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3)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有利于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 (4)备品备件要换容易,并有利于实现备品备件的标准化; (5)在满足产品方案的前提下,使轧机组成合理,布置紧凑; (6)保证获得质量良好的产品,并考虑到生产新品种的可能; 热带轧机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车间生产的钢材品种和规格。轧钢机选择的主要内容是:选取轧机的架数、能力、结构以及布置方式。最终确定轧钢机的结构形式及其主要技术参数。 3.1立辊选择 立压可以齐边<生产无切边带材)、调节板坯宽度并提高除磷效果。立压轧机包括:大立辊、小立辊及摆式压力机三种,各自特点如下: 大立辊:占地较多,设备安装在地下,造价高,维护不方便。而其能力较强,用来调节坯料宽度。 小立辊:能力较小,多用于边部齐边。 摆式侧压:操作过程接近于锻造,用于控制头尾形状,局部变形,提高成材率效果较好。缺点是设备地面设备占用场地较多,造价较高。 本设计采用连铸坯调宽,生产不同宽度带卷,选择小立辊齐边。 3.2 轧机布置 现代热带车间分粗轧和精轧两部分,精轧机组大都是6~7架连轧,但其粗轧机数量和布置却不相同。热带连轧机主要区分为全连续式,3/4连续式和1/2连续式,以及双可逆粗轧等。<1)全连续式: 全连续式轧机的粗轧机由5~6个机架组成,每架轧制一道,全部为不可逆式。这种轧制机产量可达500~600万吨/年,产品种类多,表面质量好。粗轧全连轧布置见图1a。但设备多,投资大,轧制流程线或厂房长度增大。而且由于粗轧时坯料短,轧机效率低,连轧操作难度大,效果并不很好,所以一般不采用粗轧连轧设计。 <2)3/4连续式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高秀华答案

轧制理论与工艺复习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3.(√);4、(√);5、(√);6、(√) 二、选择题 1.B ; 2. B ; 3.A ,C ; 4.B ,C ; 5.C ; 6.A 三、分析与计算 1、解: (1)轧辊的不均匀热膨胀:轧辊温度沿轴向和径向均呈不均匀分布,因此其热膨胀也不同,进而影响实际辊缝形状。 (2)轧辊的磨损:由于轧辊受力不均,使轧辊的磨损也呈现不均匀,进而也影响实际辊缝的形状。 (3)轧辊的弹性变形:这主要包括轧辊的弹性弯曲和 弹性压扁。轧辊的弹性压扁沿辊身长度分布是不均匀 的,这主要是由于单位压力分布不均匀所致。而在靠 近轧件边部的压扁要小一些,为此使边部辊缝变小, 使带钢出现边部减薄。 如图所示,此直线反映了板凸度保持一定时压力与板 厚的关系,其斜度依成品板凸度(z z h δ)及宽度(影 响到R K )等而变化,即因产品不同而不同。各道次 的压力P 和板厚h 值基本上应落在此直线的附近,才 能保持均匀变形。如图,出现边浪时,说明轧制力超 过了板形良好要求的轧制力,此时应当适当减小辊缝, 即应当抬起压下,降低压下量,使轧制力降到良好板 形要求的轧制力范围。 2、解: Δh =H ·ε=150×30%=45(mm) _h =(150+(150-45))/2=127.5(mm) l =(R ·Δh )1/2=(800/2×45) 1/2=134.16(mm) n σ=0.785+0.25·l/h=0.785+0.25× 134.16/127.5=1.05

MPa n K n p 8.18015015.105.115.1_ =??=??=?=-?σσσ kN N l B p P 242562425612816.13410008.180==??=??=- M=2·P ·l =2×24256×134.16×10-3 =6508kN ·m=6.5MN 四、简要回答问题 1、影响前滑的因素主要有: (1)随压下率增加,前滑增加;(2)随轧件厚度减小,前滑增加;(3)随轧件宽度增加,宽展先增加后逐渐趋于不变;(4)随辊径增加前滑增大(5)随摩擦系数增加,前滑增大;(6)前张力使前滑增加,后张力使前滑降低。; 2、改善咬入的措施主要有: (1)用钢锭小头先送入轧辊进行轧制,或者采用带有楔形断头的轧件进行轧制,此时咬入角较小。在摩擦条件一定的条件下,易于实现自然咬入。 (2)强迫咬入,用外力将轧件强行推入到轧辊中,由于外力作用使轧件前端被压扁,减小了前端的接触角,同时增加了水平方向咬入的合力,因而使咬入条件得到了改善。 3、型材的生产特点是什么?予以说明。 答:(1)品种规格多。型钢品种与规格目前已达万个以上;(2)断面形状差异大。在型材产品中,除了方、圆、扁钢断面形状简单且差异不大外,大多数是复杂断面型材,这些钢材不仅断面形状复杂,而且互相之间断面形状差异很大,这些产品的孔型设计和轧制生产都有其特殊性;(3)断面形状复杂。在轧制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均匀变形;孔型各部存在明显的辊径差;非对称断面在孔型内受力、变形不均;断面各分支部分接触轧辊和变形的非同时性;断面各处温度不均匀,而产生轧后冷却收缩不均匀,造成轧件弯曲和扭转;工具磨损也不均匀,轧件尺寸难以精确计算;轧机调整、导卫装置设计、安装复杂;(4)轧机结构和轧机布置形式多种多样。在结构型式上:二辊式轧机、三辊式轧机、四辊万能轧机、多辊孔型轧机、Y 型轧机、45o轧机和悬臂式轧机等。在轧机布置形式上:横列式、顺列式、棋盘式、半连续式及连续式布置等。 4、 简述线材轧后控制冷却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其控制冷却原理。 答:两个类型:珠光体型控制冷却和马氏体型控制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