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安全设计参考文本

环氧乙烷安全设计参考文本
环氧乙烷安全设计参考文本

环氧乙烷安全设计参考文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环氧乙烷安全设计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工艺简述

生产环氧乙烷与乙二醇是采用以乙烯为原料,用纯氧

进行氧化的工艺路线。简要工艺流程是将乙烯、纯氧、致

稳甲烷以一定的比例与循环气混合送入氧化反应器,在银

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乙烷。反应温度

200-290℃,反应压力2MPa。反应生成的环氧乙烷气体用

水吸收其中的环氧乙烷,再经解析、精馏,得到纯净的环

氧乙烷。

将纯净的环氧乙烷与水按一定比例送入乙二醇反应

器,反应生成乙二醇。再经蒸发、脱水、精馏得到产品乙

二醇。

该装置的物料乙烯和环氧乙烷都是易燃、易爆物质,

且有毒;乙二醇可燃,有轻毒。

2重点部位

2.1氧化反应器乙烯与纯氧的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产物是环氧乙烷。由于乙烯、环氧乙烷都是易燃易爆物质,且又有氧存在,因此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2.2环氧乙烷泵环氧乙烷的分解爆炸温度571℃,如果达到此温度无需进空气就会发生爆炸。由于环氧乙烷易气化,如果对环氧乙烷泵操作不当,会产生气蚀造成空转,使泵内温度升高,容易达到环氧乙烷的分解爆炸温度;如环氧乙烷泵的叶轮安装不正,会发生擦壁,也能使温度升高达到分解爆炸温度。为防止环氧乙烷泵的温度升高,设有防止泵憋压的联锁控制和轴承温升联锁控制。该泵设有水喷淋保护。

2.3环氧惭烷贮罐环氧乙烷在有酸、碱、醛的环境下

易发生聚合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与水反应也能放出大量的热。由于这些反应放出的大量热,会导致环氧乙烷的分解操作,因此环氧乙烷的贮罐中绝不能有酸、碱、醛、水等物质。为保证环氧乙烷贮罐的安全,用冷冻盐水保持5℃左右的低温,而且用0.2MPa的氮气进行氮封,以使气相组成过离爆炸极限。环氧乙烷贮罐设有水喷淋保护。

3安全要点

3.1氧化反应器

3.1.1严格控制好乙烯、纯氧、致稳甲烷的混合比例。

3.1.2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290℃,反应压力不超过2.0MPa。

3.1.3联锁控制系统要处于完好状态。

3.1.4定期用高温测厚仪对反应器壁厚及其管道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3.1.5装银催化剂时,必须保护好,银脱落催化剂球会

萎缩。生产进水会使银催化剂中毒。

3.2环氧乙烷泵

3.2.1该泵不能有泄漏,如有泄漏要立即检修。

3.2.2防泵憋压和轴承温升的联锁控制要处于完好状态。

3.2.3定期检查水喷淋保护系统,要保持畅通好用。

3.3环氧乙烷贮罐

3.3.1贮罐的液位要低于80%。

3.3.2贮罐中绝不能混入酸、碱、醛、水等。

3.3.3氮封系统要维持正常。水喷淋系统要保证畅通好用。

3.4其它部位

3.4.1纯氧由氧压机供给。氧压机易发生着火事故,因此要加强巡检,做好记录,准确分析判断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力的防护和补救措施。输送纯氧的管道必须

干净,不能有油脂。

3.4.2定期检测接地系统,保证良好接地,符合静电接地要求。

3.4.3环氧乙烷装槽车或钢瓶长距离运输,要充以0.7MPa的氮封进行保护,槽车或钢瓶要符合有关安全要求。

3.4.4环氧乙烷沸点低,极易发挥,不要用手接触,以防冻伤。

3.4.5环氧乙烷进入眼内会造成眼发炎或失明,因此在排放环氧乙烷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3.4.6定期校验可燃气体报警仪,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安全设计:

1)储存工艺条件的确定3 {% f) L0 q8 r0 G E6 l0 t

①并列布置两台环氧乙烷贮罐,基于环氧乙烷气体的极易爆炸性和很高的火焰温度,故在储罐的气相空间设置

了惰性气体充填保护措施(氮气浓度不低于99.5%),可使贮罐内气相空间环氧乙烷混合气体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之外。

( \5 G0 G6 t4 `! \②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环氧乙烷储存温度在30℃以下,储罐压力应在0.22MPa以上,基于减缓环氧乙烷聚合、防止输送中汽化、减少排空损失降低氮气系统负荷及尽量避免储存温度压力较高带来的危险因素等综合对比,设计中贮罐带半夹套,夹套内通入冷冻水,采用了较低的储存温度-5~-10℃,储罐的设计压力达到了

0.8MPa,以确保安全。* O$ Q& ~5 }8 d) @

③储存量的确定

( C/ w5 W) ]8 o; B; u, x根据环氧乙烷日消耗量,在满足生产供应的前题下,选最低贮存量。考虑供应的时间周期,储存量按7~8天设计,所以设计中采用了两台环氧乙烷贮罐。装填系数约50%。既可在一旦事故出现时,将其

中一台内的物料导入另一台储罐内,减少事故危险和物料损失。8 X" U) p3 n7 u, ^+ o! N0 D

(2)储罐、管路和仪表材质的选择; Z( j# ~# A% [+ e% v4 d7 v$ D

前提条件是避免铁锈及防止铜、镁合金及其他乙炔氧化物,因为它们会导致环氧乙烷聚合和污染。本工艺设计储罐采用16MnR,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彻底除锈并用氮气保护。进料管线采用不锈钢材料,因为出料体积一般在300升/次以内,并且在6个小时内即可使用完,所以出料管线采用的是碳素钢。

3 G

4 S, G. f3 B: d, Q(3)冷冻系统设置

5 c% G( n" W2 Q$ [- B* R% W

环氧乙烷储罐采用外夹套低压盐水循环导冷方式进行冷却。并且外加冷水喷淋装置,以防停车时缺乏冷冻盐水时使用。- M4 h2 M. M2 A8 ?# z6 W& y+ m

(4)输送方式的确定1 X' Y* {. H+ d5 n C

本设计环氧乙烷的输送不采用输送泵输送,而采用0.3~0.4MPa的氮气压料输送。这样既可减低输送泵在各个方面带来的不确定的不安全性,又节约了动力。

5 L: }) c1 I0 j7 ~* p" t. p(5)管路系统的布置和安装

' H( X+ W' v }: t8 i' x4 A①管路连接除阀门及其它管件和设备等需要法兰连接处外,其余则选用焊接结构并尽量减少焊接点,以减少泄漏。

4 a/ s' y+ f% N; A, n% V- a+ J7 v②管路布置遵循尽可能使环氧乙烷在停车时能自行靠重力从管路中排净的原则,避免出现“U”形和气袋。在不可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时,必须设立排净或排空装置。绝对不可以出现长期停车时两端完全封闭的管路,遇此情况则应设置自由泄出端或安全阀。

( z0 ?9 I$ ?$ k③为防止环氧乙烷聚合物阻塞管路,在

管路的适当部位设置了氮气吹扫系统。- y# q* h" F4 z (6)垫片及保冷材料

0 o; P( V: U2 p0 s8 ^天然橡胶和石棉垫片因会被环氧乙烷溶解促进环氧乙烷聚合,故选择了聚四氟乙烯和不锈钢缠绕式垫片。系统内的保冷隔热材料,选择闭孔泡沫玻璃,外裹玻璃纤维,外刷防火涂料。$ (7)设置贮罐安全泄放系统

, b1 l) Z5 D* n K$ J1 u }①为确保安全,环氧乙烷贮罐上必须设置的安全泄放系统不应是简单意义上的安全阀,因为它一旦失灵,后果则可能十分严重。也不应以爆破膜作为通常的泄压手段,因为它不能控制排出,直到会将物料排尽。所以每台环氧乙烷储罐设置了两个安全阀,安全阀下设置两个阀门,平时阀门为敞开状态,一旦安全阀再现故障,即可关闭该安全阀下部的阀门。

4 J L" q* T9 f4 ^②为保证放空系统安全,放空出口

液化烃储罐区的安全设计

液化烃储罐区的安全设计 摘要:液化烃类物属于甲类和甲A类火灾危险性介质,具有明显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液化烃储罐区一般采取的储存方法有常压下降低温度或常温下增加压力两种方式储存。本文重点阐述罐区内部布置安全技术要点,提高液化烃储罐区的安全性。 关键词:液化烃储罐区安全技术 一、液化烃危险特性 液化烃的成分一般包括:甲烷、乙烯、乙烷、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的碳氢化合物,还有微量的硫化合物,属于多组分混合物。储存的温度一般在196°~50°之间,其燃点在250°~480°不等,在常温、常压下容易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液化烃罐区,根据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为重大的危险源,其主要设备液化烃储罐,按照TSGR000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划分为危险性最大的第三类压力容器,总之,液化烃易爆炸、燃烧热值高、易聚集静电,其危险性大,爆炸造成的损害大。 二、液化烃火灾爆炸伤害模型 液化烃火灾爆炸伤害模型主要分为蒸汽云爆炸和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汽爆炸两种。其中蒸汽云爆炸主要是由于液化烃与空气形成云状混合物,当油气浓度达到爆炸需要的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出现爆炸现象,其爆炸造成的影响大,冲击力和破坏力也较大。 三、液化烃燃烧爆炸事故的原因 液化烃燃烧爆炸的原因分为很多种,如:容器破裂、管线腐蚀穿孔、法兰或垫片失效等都有可能造成可燃物的泄露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而在自然中雷电、静电、化学能以及人为的火源都能产生点火能源,而点火能源是造成爆炸的必要条件,当可燃物与空气混合气体达到爆炸点时,在遇到点火能点时,就会引起爆炸。其过程如下图1: 图1液化烃事故过程图 四、安全设计 为了能够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液化烃储存区发生爆炸事故,需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液化烃罐区的安全管理,从勘察设计、施工过程、验收使用、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防火防爆、消防及给排水相关的部门要加强合作,协调统一,全面的落实和贯彻对液化烃罐区的安全维护和管理,加强罐区内部的安全技术要点布置,尽可能的建设液化烃爆炸事故的发展。

10m3立式环氧乙烷储罐设计及安全

1 前言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类事故也不断发生。化工业接触的都是危险品,因此对这些危险品的控制相当重要。以环氧乙烷为例,它就是易燃、高危物质,储存的时候也要确保安全。因此对于环氧乙烷储罐有一定的设计要求。 环氧乙烷有杀菌作用,对金属不腐蚀,无残留气味,因此可用材料的气体杀菌剂。通常采用环氧乙烷-二氧化碳(两者之比为90:10)或环氧乙烷-二氯二氟甲烷的混合物,主要用于医院和精密仪器的消毒。环氧乙烷用熏蒸剂常用于粮食、食物的保藏。但其也有很大的健康危害性。它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刺激剂和原浆毒物。急性中毒:患者有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流泪、呛咳、胸闷、呼吸困难;重者全身肌肉颤动、言语障碍、共济失调、出汗、神志不清,以致昏迷。还可见心肌损害和肝功能异常。抢救恢复后可有短暂精神失常,迟发性功能性失音或中枢性偏瘫。皮肤接触迅速发生红肿,数小时后起泡,反复接触可致敏。液体溅入眼内,可致角膜灼伤。慢性影响: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本设计完成了10m3立式环氧乙烷储罐的设计,并对环氧乙烷储罐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与定期检验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设计的环氧乙烷公称直径为1800mm,壁厚为12mm,对筒体与封头做了水压试验强度校核;对人孔的补强做了计算,计算补强圈的厚度为8mm ;选择了支座类型为A4型耳式支座。 本次设计各项参数均按照相关标准决定,主要有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JB/T 4736-2002《补强圈》,HG 20592~20614-97《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JB/T 4725-1992《耳式支座》,HG 21520-1995《垂直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等。 本次设计流程为:首先进行结构设计,确定为立式筒体储罐;然后进行材料选择,为0Cr18Ni9;再进行设计计算、强度校核与及零部件选型;最后进行开孔补强计算、安全阀的选型与校核。

课程设计 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设计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设计

目录 一、设计方案简介 (2) 二、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6) 三、物料衡算 (8) 四、计算结果概要 (15) 五、工艺流程说明 (15) 六、工艺流程图 (21) 七、参考文献 (22) 一、设计方案简介 环氧乙烷(沸点10.5℃)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环氧化合物,其用途是制取生产聚酯树脂和聚酯纤维的单体、制备表面活性剂,此外还用于制备乙醇胺类、乙二醇醚类等。 1、反应过程分析:

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是乙烯氧化法,在银催化剂上乙烯用空气或纯氧氧化。乙烯在Ag/α-Al2O3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氧化制取环氧乙烷的工艺,可用空气氧化也可以用氧气氧化,氧气氧化法虽然安全性不如空气氧化法好,但氧气氧化法选择性较好,乙烯单耗较低,催化剂的生产能力较大,故大规模生产采用氧气氧化法由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图示可知乙烯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其反应热效应要比乙烯环氧化反应大 十多倍。 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环氧乙烷的选择性降低,而且对反应热效应也有很大的影响。选择性下降热效应明显增加,故反应过程中选择性的控制十分重要。如选择性下降移热慢,反应温度就会迅速上升,甚至产生飞温。 2、催化剂的选择: 由于选择性在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要选择选择性好的催化剂,银催化剂对乙烯环氧化反应较好的选择性,强度、热稳定性、寿命符合要求,所以用银催化剂。催化剂由活性组分银、载体和助催

化剂组成。助催化剂主要有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化合物等。其作用是提高活性、增大稳定性、延长寿命。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非目标产物的形成,主要有硒、碲、氯、溴等。载体的主要功能是负载、分散活性组分,提高稳定性。载体的结构(特别是孔结构)对助剂活性的发挥、选择性控制有极大的影响(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特殊性要求载体比表面积低并且以大孔为主)。 3、反应压力: 加压对氧化反应的选择性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且有利于环氧乙烷的回收,故采用加压氧化法,但压力高对设备的要求高费用增加催化剂易损坏。故采用操作压力为2Mpa左右。 4、反应温度及空速的影响: 影响转化率和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过高,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选择性下降、催化剂活性衰退快、易造成飞温;温度过低,速度慢、生产能力小。所以要控制适宜温度,其与催化剂的选择性有关,一般控制的适宜温度在200-260℃。 另一个因素是空速,与温度相比次因素是次要的,但空速减小,转化率增高,选择性也要降低,而且空速不仅影响转化率和选择性,也影响催化剂得空时收率和单位时间的放热量,故必须全面衡量,现工业上采用的混合起空速一般为7000/h左右,也有更高。以氧气作氧化剂单程转化率控制在12-15%,选择性可达75-80%后更高。 5、原料纯度及配比: 原料其中的杂质可能给反应带来不利影响:使催化剂中毒而活

环氧乙烷灭菌安全规程

环氧乙烷灭菌安全规程 灭菌器的安装: 1、场地:环氧乙烷灭菌器应放置在独立的车间,场地远离人群,现场30~50米范围内不得有明火作业,以及其它产生明活的情况; 2、隔离:环氧乙烷灭菌器安放的车间,必须有隔离措施,即环氧乙烷灭菌柜体、电气控制柜、机架、环氧乙烷钢瓶等,应分别安装在互相独立的房间,或按照本厂提供的安装图进行隔离; 3、通风:环氧乙烷灭菌器安放的车间,要有良好的通风,通风条件差的要进行强制通风,严禁灭菌车间与户外密闭;(安装的通风设备应是防爆型的) 4、照明:环氧乙烷灭菌车间使用的照明及电气开关等,均应是防爆型的; 5、排放:灭菌完毕后,环氧乙烷残气需经设备废气处理系统处理后,方可排出; 6、消防:环氧乙烷灭菌车间及灭菌区域内,应有明显防火、禁烟标记;灭菌车间应是重点消防区域,要有足够的消防、灭火设备;三、灭菌器的操作: 1、人员:从事灭菌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厂方的培训,持有厂方颁发的上岗证,方可上岗操作,任何无证操作都将视为违章,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自负,同时,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灭菌车间; 2、操作规程:灭菌器的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使用) 说明书进行,严禁擅自变更操作程序和违反操作规程操作; 3、操作人员守则:操作人员应有强烈的责任感。灭菌时,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严禁灭菌器在无人状态下工作,未经本厂允许,不得擅自更改电气控制柜的线路和增减电气设备,不得擅自增减、更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四、环氧乙烷的储存:

1、环氧乙烷应储存在单独的房间内。房间应有通风、防爆、消防设施; 2、环氧乙烷钢瓶应储存在阴凉、远离热源处,环氧乙烷的储存温度应低于30度; 3、环氧乙烷钢瓶应有固定支架。五、环氧乙烷灭菌器安全检查: 1、设备完好:灭菌器的使用必须保持完好,特别是电气控制柜和箱体气密性的完好。设备使用过程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灭菌,并将箱体内的环氧乙烷抽空; 2、泄漏检查:环氧乙烷灭菌时,应定期对灭菌柜进行测漏(可用含1%酚酞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湿的试纸,贴于可疑漏气处,如试纸变红,即证明有环氧乙烷漏出); 3、故障排除:故障排除应由操作人员和设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可参考厂方提供的维护和保养手册(常见故障排除一览表),若故障不能排除,应及时与厂方联系。六、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1、着装:操作人员应服装整洁,带防护手套,不得穿带钉的鞋子; 2、救护:操作人员如发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到通风处休息,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3、健康保健:从事环氧乙烷灭菌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

氧化剂储存安全技术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剂储存安全技术要求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619-13 氧化剂储存安全技术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药品管理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管理员应熟悉本仓库所存放药品的性质、保管办法及注意事项,并会正确地使用该库房的安全设施及消防器材。 3、库内存放的药品需按规定排列整齐,物品不得堆积过高、过满,不得乱放、混放,必须有明确的药品标识。 4、在库内高处取药品时,一定要用牢固梯子,禁止脚踏其它物品上去,防止倒塌伤人;拿垛堆物品时,禁止从中抽拆,防止垛堆倒塌。 5、库内应按规定安装防爆灯具,电气线路要穿管保护,电闸应设在库房外,照明灯具不准超过60瓦。 6、库房内外要设立明显的标志牌,并配备足够的

灭火器材设施,定期检查,保证完好。 7、长房周围,严禁烟火。库房内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8、存放氧化剂的库房要防止阳光暴晒要有避光措施。 9、搬运氧化剂时不得乱扔乱摔,要轻拿轻放,防止发生事故。 10、库房要做到专库专用,分类存放,标示明确。 11、存放氧化剂的库房绝对禁止与还原剂混放,并保持空气阴凉干燥。 12、存放氧化剂的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禁止采用明火采暖。 13、库房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告车间领导,同时使用现场的消防设备进行灭火。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液氨储罐区消防设计专篇

** 氨库装置 消防专篇编制: 校核: 审核:

1 设计原则、依据及规范 1.1 设计原则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防火规范及规定,搞好本项目的防火设计。充分利用装置所在地域现有的消防设施,尽量节约投资。 1.2 设计依据 1.2.1 设计合同。 1.2.2 **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1.3 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1.3.2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30号令) 1.3.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 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1.3.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73号) 1.3.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国发【2004】2号)1.3.8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全生 产委员会安委办字【2005】48号) 1.4 设计中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1995) 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1999年版)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6)《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0)《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环氧乙烷储罐安全技术.doc

2.5m3立式环氧乙烷储罐设计及安全 摘要 环氧乙烷是一种易燃,高度危害的有机化合物,对其储存运输等需注意。环氧乙烷储罐的设计需要很高的安全要求。本文设计了一个2.5立方环氧乙烷立式储罐,其公称压力为0.8MPa,公称容积为2.5m3。筒体公称直径为1200mm,壁厚为6mm。封头厚度为6mm,并对筒体和封头进行了压力试验校核。对人孔进行了开孔补强,补强圈厚度为6mm。选择安全阀型号为A42H-1.6P,并进行了校核,结果符合要求。选择支座类型为腿式A4-1100。 关键词:环氧乙烷,立式储罐,安全设计

目录 1 前言 (1) 2 结构设计 (2) 2.1 结构设计 (2) 2.2 筒体直径与高度的确定 (2) 3 强度计算 (4) 3.1 筒体壁厚设计 (4) 3.2 封头壁厚设计 (7) 3.3 开孔补强 (7) 4 零部件选择 (12) 4.1 支座选择 (12) 4.2 安全阀选型 (13) 5 安全技术要求 (16) 5.1 设计 (16) 5.2 制造、安装 (17) 5.3 使用、维护与保养 (19) 5.4 定期检验 (20) 6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1 前言 环氧乙烷是一种工业上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易燃,高度危害,不易长途运输,因此有强烈的地域性。其20摄氏度饱和蒸气压为145.91KPa,闪点一般小于-17.8摄氏度,引燃温度为429℃,爆炸下限为3.0%。 基于环氧乙烷的易燃性和高度危害性,一旦其发生泄露或是其他状况,很有可能造成危险性事故。所以环氧乙烷储罐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其意义就在于保证环氧乙烷储存和运输的安全性,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并减少可能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本设计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因素,结合给定的工艺参数,按容器的选材、壁厚计算、强度核算、附件选择的设计顺序,分别对储罐的筒体、封头、人孔补强、接管、管法兰进行了选择和设计。 各项设计参数都正确参考了行业使用标准或国家标准,主要有: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JBT 4736-2002 补强圈 JBT 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HG 20595-97 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 JBT 4712-2007 容器支座 设计流程包括: 完成罐体和封头的强度计算;选择支座、法兰及密封面结构形式;完成人孔(或手孔)校核计算;完成安全附件的选型与核对;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理和维护方面提出储罐的安全技术要求,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和对缺陷检查与处理的方法;完成强度计算书、安全附件选型及安全技术。

环氧乙烷工艺概述(经典)

环氧乙烷情况概述 1.1. 装置概况及特点 1.1.1.装置建设规模(反应初期) EO/EG装置能力为20.89万吨/年当量环氧乙烷(EOE)。 工况1: 10万吨/年高纯环氧乙烷(EO),13.89万吨/年一乙二醇(MEG),1.15万吨/年二乙二醇(DEG),0.06万吨/年三乙二醇(TEG)。 工况2: 5.21万吨/年高纯环氧乙烷(EO), 20万吨/年一乙二醇(MEG),1.65万吨/年二乙二醇(DEG),0.087万吨/年三乙二醇(TEG)。 装置乙烯各工况下的反应初期与反应末期年消耗均为150000吨。 1.1. 2.建设性质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1.1.3编制依据 美国科学设计公司(SD)为辽宁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环氧工程项目编制的EO/EG装置工艺包; 《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 SHSG-033-2003 其他设计依据参见总说明的编制依据。 1.1.4装置的组成、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 EO/EG装置分为环氧乙烷反应和吸收系统、二氧化碳脱除系统、环氧乙烷解吸和再吸收系统、环氧乙烷精制系统、乙二醇反应和蒸发系统、乙二醇脱水和精制系统、多乙二醇分离系统、公用工程蒸汽和凝液系统等单元组成。SD公司负责装置的工艺包设计,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负责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1.1.5装置的年运行时数、操作班次和装置的定员 1.1.5.1年操作小时数 装置年操作小时数为7560小时。 1.1.5.2操作班次 本装置工作制度为四班三倒。 1.1.5.3装置的定员 装置定员为103人。

1.2 原料、产品及副产品 1.2.1原料的规格、用量、运输方式及来源 EO/EG装置主要原料为乙烯、氧气、甲烷等,其规格见工艺说明部分,乙烯年消耗在各工况下均为150000吨,其余原料用量根据催化剂的活性调整。各原料用量、运输方式及来源情况见表1.2-1。 表1.2-1 原料规格、用量及来源 1.2.2产品和副产品产量、运输方式 装置的主要产品为高纯环氧乙烷、一乙二醇,副产品为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其规格见工艺说明部分,产量与运输方式见表1.2-2。 表1.2-2 产品和副产品产量、运输方式 注:以上表格中的产量为反应初期产量。

环氧乙烷在生产和运输储存需要考虑哪些安全问题

环氧乙烷在生产和运输.储存需要考虑哪些安全问题1.环氧乙烷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可燃碳氢化合物、氧气和环氧乙烷的 处理,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原料可能会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减少安全卸放装置、法兰和阀门的数量,从根本上降低可燃碳氢 化合物泄漏的风险,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逸排放源。 1.环氧乙烷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可燃碳氢化合物、氧气和环氧乙 烷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原料可能会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 隐患。通常,安全考虑的重点是防止在氧气注入点由于循环燃气流 动中断或上下波动而在碳氢循环燃气系统内部出现氧气高度浓缩的 情况;另一方面则需尽可能减少浓缩环氧乙烷的装卸和堆积。 环氧乙烷工艺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 (1)环氧乙烷工艺采用单一环氧乙烷反应器的设计理念,实现了 简单的循环燃气反应环路,无需流动控制或防喘振控制,在环氧乙 烷循环燃气反应系统中不设隔离阀和旁通阀。这些固有的安全特性 大大降低了循环燃气流动中断的风险,避免了可能由此产生的安全 事故。

(2)减少安全卸放装置、法兰和阀门的数量,从根本上降低可燃 碳氢化合物泄漏的风险,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逸排放源。 (3)更值得一提的是,除生产纯环氧乙烷的设施外,环氧乙烷工 艺的独特设计使工厂操作人员无需接触高浓度环氧乙烷。通常他们 接触的水溶液中的环氧乙烷浓度不超过8%,这大大改进了安全生产。如果进行纯环氧乙烷的生产,高浓度环氧乙烷的量以及接触程度由 于使用工艺流程图而减小到最低限度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碱类、醇类、食用化学 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 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 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3.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21039

信息存储的安全技术

信息存储的安全技术 朱立谷,任勇 (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学院) 1.前言 随着数字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个人与组织对这些信息的依赖性不断增加,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产,而存储系统作为数据的储藏地和数据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正逐渐成为整个信息系统的中心;此外,由于存储系统的网络化,被网络上的众多计算机共享,从而使存储系统变得更易受到攻击,存储系统往往成为攻击者的首选目标,达到窃取、篡改或破坏数据的目的;同时,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会经过多个用户、网络和存储设备,存在多个可能的攻击点,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 因此,人们对存储的关注中心发生了变化,在关心存储的容量、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的同时,人们更关心存储的数据不被泄漏、篡改或删除,并在需要时候可以即时访问。 2.存储系统的安全 针对存储安全,SNIA(Storage Network Industrial Association,网络存储工业协会)给出了一个最基本的定义:保证数据在存储网络中的传输和存储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机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要保证数据不能被非法用户或未被授权用户复制和读取,或者即便数据被截获,其所表达的信息也不被非授权者所理解;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数据不能被包括黑客、病毒和非法用户修改,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可用性就是确保信息及信息系统能够为授权使用者所正常使用,要求在遇到包括攻击、灾难性事件等数据不能丢失。 存储系统提供的存储安全服务主要包括认证和授权、可用性、机密性和完整性、密钥共享和密钥管理施、审计和人侵检测等方面。 (1) 认证和授权。认证和授权是一个存储系统应该提供的最基本的安全服务,存储服务器在允许数据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访问读或写之前,应该认证他们的身份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给一定的访问权限。认证可使用口令、数字签名和信息认证码等技术;授权可通过访问控制列表等或使用证书中列举了证书所有者的访问权限。 (2) 可用性。系统失效和拒绝服务攻击是难以阻止的,存储系统常采用复制与备份、冗余与容错等技术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结论(10)参考文本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结论(10)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结论(10)参 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综上所述,各种防火堤各有优缺点。设计人员应寻找 性能价格比更好的防火堤做法。笔者提出一个不成熟构 思,就是“砖+土+砖”的三文治结构。具体做法是内侧砌 厚240毫米砖,中间填土(截面为直角梯形),厚度可视 实际情形定,这里假设上200毫米宽,下500毫米宽,外 侧顺土坡砌厚60毫米砖,形成混合砖堤,堤顶压一皮砖, 内、外侧及堤顶抹灰,截面仍呈直角梯形。 这种混合砖堤具有如下优点: 1.耐火性能好。它具有砖堤的各项优越性能。它的 耐火极限之高是无需置疑的,据《建规》附录二所示,光 是厚240毫米的砖墙的耐火极限已达8小时。另外,它和

砖堤一样,耐急热急冷性能好,使火灾后防火堤基本不受损,减少灾后修补的费用。 2.与砖堤相比,减少造价。由于堤中间填土,大大减少了用砖量。按同样体量的砖堤计算,这种混合砖堤比砖堤减少用砖量一半以上。 3.具有土堤一样的厚实、可靠性能。由于它具有一定的截面尺寸,所以有较好的抗剪力性能,能较好地满足“承受所纳油品静压力”要求。另外,堤顶宽度在500毫米以上,可供消防人员站立,有利于灭火。 4.与土堤相比,减少了占地面积,土堤的堤顶宽不应小于50毫米,则堤底宽度应在160厘米左右。这种混合砖堤的底宽只有80厘米。所以占地面积减少了一半。 由于这种做法还没有实例,是否可行,还有待论证。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环氧乙烷罐要求

环氧乙烷罐要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环氧乙烷是一种易燃、易爆和易发生聚合反应的化学物质,在空气中1个大气压条件下爆炸极限为3%~100%容积百分浓度,因此对环氧乙烷的储存和运输要求非常严格,一般采用氮气密封。目前有些单位由于对环氧乙烷的性质了解不够,致使环氧乙烷储运设备的设计、使用和运输存在着较严重的事故隐患。为了保证环氧乙烷的储运和使用安全,我局委托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专题研究了环氧乙烷储运压力容器设计参数等问题。根据专家意见,我局提出如下要求,请各有关单位严格执行:储运环氧乙烷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参数应符合以下要求:1. 环氧乙烷汽车罐车环氧乙烷的物性数据按GB13098-91《工业环氧乙烷》确定;设计温度:-10℃~20℃;充装系数不大于0.79公斤/升;设计压力:0.8Mpa,同时应以-0.1Mpa校核罐体刚度,设计壁厚取二者较大的;外保冷材料应采用发泡玻璃,厚度应根据保冷要求确定,保温外皮不得使用铝皮;罐体材料应优先采用不锈钢或不锈钢复合板;物料装卸应采用上装上卸方式,装卸管道应为不锈钢金属波纹软管,不得采用带橡胶密封圈的快速连接接头;盛装环氧乙烷的汽车罐车应配置高纯氮气瓶,并应设有与罐体连接的接口;置换用氮气纯度应不低于99.9%,氮封中的氧含量不得大于0.5%;密封垫片应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禁止使用石棉、橡胶材料;汽车罐车应带有阻火器装置. 2.固定式环氧乙烷储罐操作温度范围:-10℃~20℃;设计压力根据氮封系统压力确定;环氧乙烷储罐应设置水冷却喷淋装置,并应有充足的水源提供。其它要求应符合上款环氧乙烷汽车罐车中、、、、和的要求。盛装环氧乙烷的汽车罐车,除应符合本文要求之外,还应符合《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和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盛装其它介质的汽车罐车充装或改装后充装环氧乙烷。三.已具备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制造资格的单位,制造环氧乙烷汽车罐车之前,须严格按《罐车规程》的有关规定,报我局审批。

环氧乙烷工艺参数及主要设备

(二)CO2脱除及EO吸收(200#单元) 一、反应产品冷却和EO吸收 反应产品气体经过二次冷却后,温度降到135(138)℃,然后与K-301来的气体混合。这股气流在产品第二冷却器E-203中,与从EO吸收塔C-203中来的富吸收液进行交换,进一步冷却到51(53)℃;富吸收液从41(42)℃被加热到67(69)℃。 冷却后的反应产品气体进到EO吸收塔C-203(在2000年扩能改造中此塔内件改为规整填料)的急冷部分。气体中的一些杂质,如少量有机酸、微量分解的抑制剂被碱性急冷循环液吸收(部分EO反应器生成的甲醛也在这里脱除)。 急冷液离开塔釜的温度为47℃。为脱除反应产品气冷却时产生的水,将一小股物流引到急冷排放解吸塔C-205中,用泵P-205把急冷液打到急冷冷却器E-205,冷却到42℃,再回到EO吸收塔的急冷段。 依靠五层减震浮阀塔塔板上的两级热传递实现急冷段的热平衡。急冷液的循环速率为160m3/hr。 离开急冷段的气体在35℃下用贫吸收液洗涤以回收E0,苛性碱连续加到贫吸收液中维持PH值在7.3~7.5之间,以确保脱除气体中残余的少量酸性化合物。

为保证在有33块塔板(采出板上面)的EO吸收塔中,EO的吸收率达到99.6%(包括急冷排放和乙二醇的生成),吸收剂的流量定为258.8 m3/hr(EOC),塔的内径定为3000mm。系统需要消泡,因此把消泡剂加到贫吸收液中(消泡剂应为无硅的)。 富吸收液从第六层塔板(采出板)引出,温度为41℃。为防止高压循环气串入压力较低的EO解吸塔,并由此排至大气,在富吸收液管道上安装了一个开关阀,低液位开关会引起此阀动作。同样,如果进塔的贫吸收液中断,贫吸收液管道上的开关阀亦可通过回流保护系统关闭。低压差同样会引起氧气停车系统联锁(延时3分钟)。 EO吸收塔的压力,以及循环气管道(从反应器进料到循环气体压缩机入口)的压力是通过排放少量(0.18%)EO吸收塔塔顶气体,从而降低惰性组分含量来控制的。设计排放速率为299(301)kg/hr。此外,循环压缩机密封点处、法兰接头、采样点、排放阀和仪器取样等都会造成少量损失,从而减少所需的正常排放量。 二、EO解吸和乙二醇脱除 在EO吸塔中吸收的E0,在EO解吸塔C-204内从富吸收液中解吸出来。 富吸收液离开EO吸收塔的温度为41℃,预热到103℃后进入EO汽提塔顶部,塔顶出料(EO/H20)进入轻组分脱除和

LPG储罐区安全设计

第一章概述 1.1 LPG的物化性质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轻烃组成的混合物,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表1-1),一般前两者为主要组分。常温常压下为无色低毒气体。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当临界温度高达90℃以上,5~10个大气压下即能使之液化。 表1-1 LPG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 1

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LPG 遇明火即爆炸。故具有易燃易爆、低温、腐蚀等特性,添加恶臭剂后,有特殊臭味,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体。 (一)比重 LPG 是混合物,其比重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气态时比重比空气大1.5~2.0倍,在大气中扩散较慢,易向低洼处流动。 (二)饱和蒸汽压 LPG 的饱和蒸汽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混合物气、液相平衡时的蒸汽压力也就是蒸汽分子的蒸发速度同凝聚速度相等时的压力。受温度、组成变化的影响,常温下约为 1.3~2.0MPa 。 (三)体积膨胀系数 LPG 液态时和其他液体一样,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同温下约为水的11~17倍。 (四)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液态时LPG 的含水率。LPG 微溶于水。 (五)爆炸极限窄,点火能量低,燃烧热值高 LPG 爆炸极限较窄,约为2~10%,而且爆炸下限比其他燃气低。着火温度约为430~460℃,比其他燃气低燃烧热值高,约为22000~290003m Kcal .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大,约需23~30倍的空气量,而一般城市煤气只需3~5倍的空气量。 (六)电阻率 LPG 的电阻率为10~10cm ?Ω,LPG 从容器、设备、管道中喷出时产生的静电压达到9000V 。 1.2 LPG 火灾危险特性 燃烧伴随爆炸、破坏性大、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易形成二次爆炸、火灾初发面积大。 (一)、易燃性。LPG ,属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它只需极小的能量(0.2~0.3毫焦)即可引燃,万立方米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花即可发生化学性爆炸。 (二)、易聚积性。LPG 在充分气化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要大1.5~2倍,极易在厂房和房屋等不通风或地面的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聚积,不易挥发飘散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三)、易扩散性。LPG 是由多种低碳数的烃类组分组成的,其中有些轻组分物质的密

环氧乙烷安全设计

编号:SM-ZD-90337 环氧乙烷安全设计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环氧乙烷安全设计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工艺简述 生产环氧乙烷与乙二醇是采用以乙烯为原料,用纯氧进行氧化的工艺路线。简要工艺流程是将乙烯、纯氧、致稳甲烷以一定的比例与循环气混合送入氧化反应器,在银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环氧乙烷。反应温度200-290℃,反应压力2MPa。反应生成的环氧乙烷气体用水吸收其中的环氧乙烷,再经解析、精馏,得到纯净的环氧乙烷。 将纯净的环氧乙烷与水按一定比例送入乙二醇反应器,反应生成乙二醇。再经蒸发、脱水、精馏得到产品乙二醇。 该装置的物料乙烯和环氧乙烷都是易燃、易爆物质,且有毒;乙二醇可燃,有轻毒。 2重点部位 2.1氧化反应器乙烯与纯氧的氧化反应在氧化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产物是环氧乙烷。由于乙烯、环氧乙烷都是易燃易爆物质,且又有氧存在,因此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发

环氧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氧乙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CAS No:75-21-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 2、1类易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刺激剂和原浆毒物。急性中毒:患者有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流泪、呛咳、胸闷、呼吸困难;重者全身肌肉颤动、言语障碍、共济失调、出汗、神志不清,以致昏迷。还可见心肌损害和肝功能异常。抢救恢复后可有短暂精神失常,迟发性功能性失音或中枢性偏瘫。皮肤接触迅速发生红肿,数小时后起泡,反复接触可致敏。液体溅入眼内,可致角膜灼伤。慢性影响:长期少量接触,可见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为致癌物,具刺激性,具致敏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剂如铁、锡和铝的无水氯化物及铁和铝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热,并可能引起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醇类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禁止撞击和震荡。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

环氧乙烷贮罐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及工艺流程范式

表2环氧乙烷(气态) 物性[4,6] 表1环氧乙烷(液态)物性[4] 环氧乙烷(EO )易燃易爆、高毒, 其安全防范不仅有石油液化气的一般性, 更有其特殊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早在2004年第5号文[1]中就明确 限制环氧乙烷的生产。不仅是环氧乙烷的生产单位,涉及环氧乙烷使用的单位也面临着地方政府越来越严格的监管。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一批涉环氧乙 烷工厂,由于规范升级、监管趋严、政策导向、新上项目门槛提高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面临着要么花大代 价改造要么淘汰的艰难抉择。涉环氧乙烷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不容乐观,如2012年8月24日上海金山环氧乙烷罐车泄漏事故、2015年6月南京化工园区内德纳化工有限公司工厂环氧乙烷装置爆炸事故,无一不警钟长鸣。 1环氧乙烷的物性及安全特性 复杂的工艺设计过程和高度危害性是涉环氧乙 烷装置、生产的基本特点,而掌握不同工况下环氧乙烷的基本物性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和基础。环氧乙烷突出的理化特征为毒性、易燃易爆性、聚合性。环氧乙烷为无色带有醚味的可燃性液体或者无色气体, 可与大多数溶剂(水、乙醇、乙醚、其他有机溶剂)无限混溶;化学性质极其活泼, 温度高于40℃[2]即可自行聚合(相对分子质量为103~105),且放出大量热 量;常温下亦会受到某些酸碱、金属氧化物、氯化物的催化作用而发生聚合(从 而堵塞管道)。环氧乙烷爆炸时,其温度可在0.002s 内迅速由571℃上升至1200℃[3]。 环氧乙烷的主要物性见表1、表2和图1、图2。 环氧乙烷的职业接触限值为2mg/m 3,高度危 害,易燃有毒,致癌,属于危险化学品[8]和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9]。当最低年设计使用量达到《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数量标准(2013年版)》的规定(360t/a )时,需要申领危险化学品使用证。 环氧乙烷是一种高度活泼的烧化剂、刺激剂、神经毒剂。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环氧乙烧可对呼吸系环氧乙烷贮罐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及工艺流程范式 张泽武 新煤化工设计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237) 作者简介:张泽武 男 1983年生 硕士研究生 工程师 主要从事化工工程设计、 工艺开发等相关工作摘 要 较系统地分析了环氧乙烷的理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氧乙烷贮罐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并提出环氧乙烷贮罐工艺流程设计范式和各系统设计要点,供涉环氧乙烷工程的设计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借鉴参考。关键词 环氧乙烷 安全设施 贮罐 流程 中图分类号 TQ077 上海化工 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Vol.43No.11Nov.2018 30··

年产5万吨环氧乙烷工艺设计说明

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工艺设计 摘要 本文是对年产5.5万吨环氧乙烷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本设计依据环氧乙烷生产工段的工艺过程,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本文主要阐述了环氧乙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工业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对主要设备如:混合器、反应器、环氧乙烷吸收塔、二氧化碳吸收系统,等进行物料衡算,对环氧乙烷反应器设备进行热量衡算,并对环氧乙烷反应器进行详细的设备计算和校核,确定操作参数、设备类型和材质,使用CAD绘制相应的工艺流程图,最后得出设备参数。 关键词:环氧乙烷;工艺流程;反应器;物料衡算。

PROCESS DESIGN OF ETHYLENE OXIDE WITH ANNUAL OUTPUT OF 55,000 TONS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ethylene oxide with annual output of 5,5000 tons wa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theory reasonable design scheme was developed. The status and role of ethylene oxid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urthermore, the produce methods, the principle of produce and process were also interpred. Material balance of the main equipments, such as: the mixer, the reactor, the absorb tower of epoxyethane, and the absorb system of carbon dioxide have been calculated. Calculation of energy balance for the epoxyethane reactor were also carried out. Equipment calculations and checking of the reactor were carried on detail. The parameters, types and materials of the equipments were confirmed. Based upon, the high purity epoxyethane rectifier was draw using CAD. Finally, correspond measures fo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ere given. KEY WORDS:epoxyethane;process;reactor;material balance。

环氧乙烷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环氧乙烷安全措施和应急处臵原则 特别 警示 极易燃气体;加热时剧烈分解,有着火和爆炸危险;确认人类致癌物。 理化特性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低温时为无色易流动液体。易溶于水以及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分子量44.05,熔点-111.3℃,沸点10.7℃,气体密度 1.795g/L(20℃),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临界压力7.19MPa,临界温度195.8℃,饱和蒸气压145.91kPa(20℃),折射率 1.3597(7℃),闪点<-18℃,爆炸极限3.0%~100%(体积比),自燃温度429℃,最小点火能0.065mJ,最大爆炸压力0.970MPa。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乙二醇、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增塑剂以及树脂等。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与空气的混合物快速压缩时,易发生爆炸。 【活性反应】 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剂如铁、锡和铝的无水氯化物及铁和铝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热。 【健康危害】 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重者引起昏迷和肺水肿。可出现心肌损害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和眼灼伤。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2(皮)。 IARC:确认人类致癌物。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臵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臵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臵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臵,重点储罐需设臵紧急切断装臵。 避免与酸类、碱类、醇类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臵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禁止撞击和震荡。运输环氧乙烷瓶时,应轻装轻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