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经济后果分析

审计准则经济后果分析
审计准则经济后果分析

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分析

简介:本文将经济后果观运用于审计准则,提出审计准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标准,它与会计准则一样也具有经济后果,因此其成为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对象。并提出了审计准则制定中所显露出来的潜在利润是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全然缘故。为保证审计准则得到公平与有效的制定,就必须使各方利益集团参与进来,改进审计准则委员会,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审计准则制定程序。

The Analyses of the Audit Criterion Economic Consequences (Accountant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079)

Abstract: This article utilize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view in the audit criterion, and proposes the audit criteri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technical standard, it also ha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with the accountant criterion, so it becomes the object which all quarters special interest group gambles. And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latent profit is the basic reason which all quarters special interest group gambles in the audit criterion formulation.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audit criterion obtains fair and effective formulation, we must call for all quarters special interest group to participation, and improve the audit criterion committee and establish a science effective audit criterion formulation procedure.

Key Words:Economic Consequences Audit Criterion Latent Profit Gamble

从2006年2月24号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陆续公布了一个差不多审计准则和47个具体审计准则,并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修改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正式开始。当前,我国审计界关于审计准则的主流看法是将其视为一种技术规范或者行为规范。如,萧英达(1991)认为,审计准则是审计行为的规范;刘继忠(1992)则认为,审计准则是对审计主体制定的法规性技术文件;张龙平(1994)认为,审计准则实质上确实是审计工作质量的衡量尺

度,审计准则从性质上讲是一种技术标准;刘明辉(1997)认为,审计准则从事实上质来看,它是一种规范,是一种关于审计主体资格及其审计行为的专业规范。我们认为,上述这些审计准则的技术观,对审计准则理论框架的建立起了专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忽视了外部因素对审计准则制定的阻碍以及对准则制定过程的审视。审计准则做为一种公共物品,其“专门性在于它具有经济后果,谁拥有准则制定权,也就拥有了一种资源再配置的权力”(林钟高,2004)。因此,本文从经济后果观的角度来对我国审计准则以及准则的制定加以探讨。

一、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

经济后果观最先应用于会计准则。1978年,Zeff在《“经济后果”学讲兴起》中指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种财宝的转移是既得利益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割,而这种“社会性后果”的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阻碍,更具体的表现确实是一个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市场价值产生的阻碍。换言之,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阻碍到不同集团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

一部分人受损。我们认为,审计准则具有和会计准则同样的性质,审计准则同样具有经济后果。具体表现在:

1.对政府与监管者而言:当政府作为一名投资者时,他与其他一般投资者一样希望通过审计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是恰当的、可靠的,这些信息差不多上在公认的审计准则审计下披露出来的,能够以此来进行投资决策等;当政府作为一名监管者时,他希望通过审计的信息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同时公司披露的信息通过审计后能够达到政府监管的要求,比如通过审计的会计信息能够服从政府的税法、通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打算和调控需要等。

2.对一般投资者与债权人而言:他们要求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以及同时具有可比性。但是,假如仅仅是要求由这些公司来保证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这多少会让投资者与债权人难以相信,唯一的方法确实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以合理的确保这些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

3.对审计师而言: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进

行审计,以审查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公允性。但是由于审计师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他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为了确保审计师的行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一致,这就需要一个公认的审计准则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审计师从事的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为了爱护自己以减少面临法律诉讼的概率以及符合成本效率原则,同时也为了弥补社会各界对审计师的期望差距,审计师同样需要一项公认的审计准则对其业务活动进行指导以及爱护其自身利益。

4.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一般来讲,相关于以上三者,企业治理当局最不需要审计准则,如此企业就能够随意滥用会计准则,随意披露虚假信息而外部利益相关者却不明白。但是,在现今那个各个利益方相互交错的社会里,企业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来获得不断进展,企业需要外部资金,需要赢得外部利益者的青睐,这就注定了企业不可能经常性的滥用会计准则以及随意披露虚假信息,而为了让外部利益者相信其所披露的信息是相关与可靠的,企业就需要审计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审计,而这些差不多上由审计准则来规范的。同时,企业也需要获得其他企业的信息(比如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获得同行业企业的信息进行

分析等),因此企业也希望其他企业披露的信息同样符合“公认会计审计准则”。

二、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具体行为表现

1.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博弈缘故分析:潜在利润

依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关于制度的需求是因为在当前状态下,行为主体无法获得潜在利益。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审计准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业务中的交易费用,从而使利益相关者获得由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从制度需求理论上讲,通过适用的审计准则,使显露在现存制度安排结构之外的利润内在化,即潜在利润内在化是审计准则需求产生的差不多缘故”(林钟高,2004)。

审计准则的潜在利润是指实行这项审计准则所获得的潜在收入减去遵循这项审计准则所增加的成本,即审计准则给社会带来的预期正值收益。由于审计准则经济后果所带来的潜在利润,相关利益各方才更有动力去参与博弈过程。潜在利润阻碍审计准则的博弈过程是如此的:首先通过会计职业界、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的辩论和研究,一项公认审计准则得以形成,达到临时的均衡状态。随着外部经济、法律及技术环境

的变化,现存准则安排之外的潜在利润会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又会引起新一轮的博弈,以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正是相关利益者对审计准则潜在利润的不断追求,才使得审计准则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逼近,同时审计准则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2.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博弈过程分析: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互相博弈

Roy A.Chandler(1997)曾经指出,将审计准则仅作为技术性标准的观点现在差不多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国外已有许多审计学者指出,审计准则的制定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如,Roy A.Chandler(1997)研究了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APC,1991年被Auditing Practices Board所取代)颁布《审计指南:审计报告样本》的过程中就有着各方所发生的利益冲突和妥协。McEnroe and Martens(1998)则研究了美国AICPA出台SASNo.69的过程中,反映了利益各方是如何表达并维护自己利益的。以上研究都表明,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相关利益者的博弈过程,审计准则是博弈过程的均衡解,事实上质是利益各方所达成的契约,这一点是我们理解审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观的关键。

由于审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不同利益集团往往都会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对审计准则的制定施加阻碍,因为准则一旦制定,将造成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实际的财宝分配。由上述潜在利润对审计准则博弈的阻碍过程能够看出,审计准则的均衡解只是一个静态的纳什均衡,一旦审计准则的潜在利润显露出来,相关利益各方就会力争获得潜在利润的最大一部分,不管对政府依旧一般投资者与债权人、企业、审计师来讲差不多上一样的,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追逐潜在利润,并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去对审计准则的制定施加阻碍,以使审计准则能最终体现出自己的利益。这也就能够解释什么缘故在中国等政府利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审计准则更多的倾向于维护国家利益,以满足国有投资者、政府征税以及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在美国等私人利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审计准则更多的从维护投资者权益角度动身,强调为他们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以及据此作出的投资决策提供鉴证服务,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因此,审计准则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利益的阻碍是最直接的,不仅阻碍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还阻碍着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必须实施的审计程序,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和收益。正因如此,一些大型事务所,如国际知名的“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力求使自己

地理大发现及其经济后果

地理大发现及其经济后果 一、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和原因 第一,西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诱发了封建贵族对贵金属的渴求。 第二,欧洲人想从东方获取金银的欲望由于近东贸易危机受到极大的阻碍。 第三,欧洲传统宗教文化精神中的探险欲望。 二、地理大发现的技术条件 (一)地理“科学”的发展 (二)技术手段的进步 四、地理大发现的直接后果极其历史影响 所谓“地理大发现”,主要是由三个重大事件组成的:一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二是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三是1522年麦哲伦等人完成环球航行。这些事件使人类对世界地理的认识更趋全面,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的全球性交往,有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地理大发现也对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一,地理大发现产生了三个当时人们始料未及的三个重要后果首先,是所谓“价格革命”。即由于大量美洲金银流入欧洲,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和工资急剧上涨。西班牙首当其冲,受到的影响最大,成为西班牙在16世纪末急剧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欧洲其他地区所受的影响要小一些,但都未逃脱冲击。这种影响还波及到奥斯曼帝国乃至遥远的中国和印度,只是由于亚洲人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大,故在中国、印度和大部分穆斯林世界,价格体系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农民和地主之间关系的显著变化。然而在欧洲,价格革命却引起了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的持续动荡。当然,价格革命对于西欧当时正在进行的商业革命,也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是疾病的传播。欧洲的船员们把一些疾病带向了新世界,而那里的居民由于和外界接触很少,对那些欧洲常见的小儿疾病毫无免疫力,结果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疾病流行之后,随之而来的一个重要后果便是人口的激增。1750年以后,各传统文明区域的人口到处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率上升。这一情况和人们普遍有了新的免疫力有很大关系。而人口的每一次升降,不可避免地都会引发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后果。 再次,是农作物和牲畜的传播。

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研究

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研究 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生产与提供的规范,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这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会计学界得出的重要结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人们意识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准则的出台或变更必然会引起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和积极参与,最终颁布的会计准则既要遵循会计本身的基本原则,保持会计准则的技术特征,又要关注各方利益,考虑会计准则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准则的可接受性与可推行性,推动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人们对会计准则制定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会计准则的变迁,促使其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加理性和成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会计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回顾我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建设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后果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一种趋势,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经济后果也将对会计准则制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现实情况的背景下展开对我国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尤其是重点研究经济后果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层面的影响。 全文安排如下:导论部分通过阐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在美国和我国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指出了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意义,并分别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第一章主要阐述会计准则制定经济后果的契约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论述,之后重点从契约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会计准则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导致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化,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以美国为例对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历史考察。通过阐述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迁、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演变以及美国若干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典型案例,指出经济后果一直影响着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并具体分析了美国针对经济后果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这既是对第一章理论分析的有效验证,也是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借鉴。第三章从我国经济背景出发,以新会计准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可望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弊端。 其一,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点也被全球化了。 其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由此,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位置,南北差距加大了。 其三,局部危机极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 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给每个国家都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激化。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①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 ②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 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 ④可以利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等。 当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趋利避害。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②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竞争,既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商进来,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 ③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加强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 ④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⑤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仅要坚持“引进来”的政策,还要采取“走出去”的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要发展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产业。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力资源

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与会计信息质量

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与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财务重述是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表的行为。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重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财务重述的视角出发,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财务重述的概念、原因、后果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就财务重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证实了财务重述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相关性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财务重述、补充更正公告、年报补丁 Financial Restatement and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Abstract: Financial restatement is a behavior when listed companies discover and correct errors from preliminary financial report, rest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published previously.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inextricably linked to financial restat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restatements, after read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d the concep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financial restatements, and impact of financial restatements on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onfirming financial restatement causes adverse affect to the reliability, correlation of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Keywords: financial restatement, supplementary correction notice, annual patch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财务重述概述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将财务重述定义为: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目前,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是无意的会计差错造成的,有的是有意的盈余管理造成的,两者都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学术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针对财务重述的原因、后果、影响因素等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财务重述趋势 王斌(2011)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发生财务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的

经济后果基本理论

经济后果基本理论 实证会计研究起源于美国,以美国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R.鲍尔(R.J.Ball)和P.布朗(P.Brown)于1968年在《会计研究杂志》发表的《会计数据的实证评估》作为起始标志。随后,W.比弗(W.Beaver)、瓦茨和齐默尔曼等学者在7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促使实证会计理论在西方财务会计理论中获得认可、普及和发展。由美国经济学家简森和麦克琳于1976年提出的“代理人理论”对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证会计研究和重要理论基石。 一、代理人理论(agency theory) 所谓“代理人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为其自身效用(利益)所驱动,不同个人和利益团体又受制于多种契约关系(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的约束。以企业为例,管理者作为业主的代理人管理企业资源,管理者只有在符合自身利益情况下采取行动促使企业资源增值。但是,在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时,管理者可能通过将企业资源转移给自己(如利用奖酬计划)和逃避职责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业主(股东)亦会做出理性的反应,可能削减管理者报酬或是拒绝为企业提供资源。因此,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所需承受的“代理人成本”(agency cost),从而愿意接受一定的监控机制,借以减少其代理人成本。例如,以会计(财务报告)和审计来确保管理者与业主(股东)之间契约关系的执行。同理而言,管理者和债权人、顾客、政府管制或纳税机构、准则制订者以及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管理者之间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合约关系。实际上,企业是由分别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同个人和团体之间各种契约关系组成的集合体。会计成为有助于各种契约关系运作的一种监控机制。财务报告或会计数据成为各方面当事人衡量比较自身效用与成本、监控和评估有关契约关系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或者说,会计数据并非仅仅描述经营活动的现实情况和成果,事实上将“界定”这些数据后面可能产生的当事人行为或经济后果。由于不同会计方法程序将导致不同的会计数据或信息披露,会计政策的制订或选择将涉及不同人士或团体之间的利益比较与权衡。 一般而言,实证会计研究及其理论构建包含两个主要分支:信息含量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过使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之间进行资产的非公平性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后果,具体表现为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对财富价位的影响和对股东权利的影响等方面。新会计标准中存货、持久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详细准则发生的经济结果正渐渐显现出来。虽然大多具备正面的经济结果,但仍须不断完善和改善会计标准,即会计准则。 标签: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公允价值 一、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必然性 对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历史较长。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国外会计界就认为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克莱顿大学的会计学专家斯蒂芬最早提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一概念,他对会计标准经济结果的概述是:“会计呈报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如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券人决策活动造成影响。个人或团体的行为的后果被认为是影响其他群体的利益。”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了建立应用指南和领导的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范的具体标准,建立中国统一的会计平台,可以有效地避免我国的会计准则之间的矛盾。要建立一个会计准则的模型,既要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建立一个标准的衔接平台,不仅可以让中国人认识,也可以使国际认同。 新世纪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会计政策,会计准则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是实现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计准则具有天然的经济后果性。社会经济成长的水平越高,一项新会计标准的施行带来的经济结果就越大。中国的新会计准则已颁布实施3年多,经济后果正逐步显现。 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表现 企业会计标准的经济结果是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过使用会计信息在他们之间进行资产的非公平性转移而带来的社会性结果,具体表现为对企业利润的带动、对财富价位的影响和对股东权利的影响等方面。依据新的企业会计标准系统中的具体标准的原则,很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置发生了变动,这些变动必然会发生必然的经济结果。虽然内在价值不会影响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通过财务信息提供的影响,会带来公司的净资产账面上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利润和公司盈利的操纵手段。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极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极其后果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全球化,是指二战以后全球的由物资、劳务和资本构成的国际市场的融合。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现象,其表现为贸易、直接资本流动和转让。 全球化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如同其他历史发展阶段一样,具有自己典型的时代特征和基本内涵。这便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政治的多元化和各国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等。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萌芽: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加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 什么是全球化?美国联邦政府给我们每个人六美元的退税,如果我们拿这笔钱在Wal-mart 消费,这笔钱就等于给了中国;如果我们花在汽油上,钱就流到阿拉伯;如果买一部电脑,钱就给了印度人;如果买蔬菜水果,钱就会落在墨西哥、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人手中;如果买一辆好车,那就给了德国人;如果拿来花在一些无谓的东西上,钱就会去到台湾。当中可说没有一样,能够帮助到美国经济。 ——美国人语录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 2.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 3.金融的全球化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重要标志: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与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近20年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各国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大量兼并与收购,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再加上交易内部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企业并购的经济后果DOC

企业并购的经济后果——基于招行并购永隆的案例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 学部:公共管理学部 指导教师: 2011年06月

企业并购的经济后果 ——基于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分析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Merger —Case Analysis for Wing Lung Bank and China Merchants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学生:班级:学号: 学部:公共管理学部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毕业论文完成时间:自2010 年11 月 至2011 年05 月

摘要 目前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银行为了寻求在国际上的生存之道,增强自身的国际过经营能力,追求更高的利润来源,纷纷走上了海外并购的道路。并购可以让国内银行尽快进入世界市场,有助于拓展新的业务,并且节约有效的时间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本文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主要从财务方面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分析招商银行并购后的经济后果,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0年中期,招商银行通过这次并购盈利能力逐年稳步提升,运营能力保持稳健、竞争实力有增无减,双方的实现的协同效应明显;并且成功的扩展香港市场、学习先进管理技术、提高业务水平,为海外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并购;经济后果;招商银行;永隆银行

Abstract Currently,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domestic banks to seek international way of life, increase its capacity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the pursuit of higher profits, have embarked on the path of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n make domestic banks as soon as possible into the world market, help to develop new business and cost effective time-saving, realize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his article to investment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ng Lung Bank for cases, main from financial aspects of profit ability, and operations ability, and growth ability, and collaborative effect four aspects analysis investment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economic consequences, we can see from 2008 to 2010 medium-term, investment bank by thi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rofit ability every year steadily upgrade, operations ability keep sound, and competition strength increase, both of implementation of collaborative effect obvious; and success of extended Hong Kong market, and learning advanc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improve business level, for overseas development lay has rammed of Foundation. Keywords:merger;economic consequences;China Merchants Bank;Wing Lung Bank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重述研究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重述研究-人力资源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重述研究 李悦洋胡南薇(通讯作者)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会计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日趋频繁。本文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财务重述相关问题,主要研究财务重述的发生动因、财务重述的后果以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对我国财务重述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财务重述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财务重述现象日趋频繁,进行财务重述的公司数量逐年攀升。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表明之前的财务报告的质量较低、可信度不高,可能会造成资本市场的损失。财务重述的研究始于外国,在外国研究基本完善后,我国的相关研究才开始起步,而且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财务重述的原因研究、财务重述的后果研究,关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财务重述的研究成果较少。 在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20号意见书《会计变更》中写道如果企业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需要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计算错误、会计原则应用错误、已经存在的事实的忽视或误用是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归纳的会计报告差错的三大类型。 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欺诈产生的影响是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规定的前期差错。企业对发现的前期差错进行更正时,

公司应采用追溯重述法,在发现前期差错时,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同时还应调整发现年度财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 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关注,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能力,还会影响公司的发展能力、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及信息披露的水平。基于此,研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制度,而且能够为公司治理以及监管部门提供相关的借鉴与启示。 一、财务重述的动因 1.财务重述的内在动因 (1)资本市场的压力。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企业,需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所以企业进行财务重述的主要资本市场动因就是企业的融资需求,各个国家都对在本国上市的公司要求十分严格,从进入资本市场开始就进行了严格的监管控制,企业为了能够满足标准就会调节企业业绩,财务重述便会发生。同时在每期期末企业需要对外财务报告,为了避免连续亏损被退市以及影响公司股价等,企业也会选择进行财务重述来粉饰财务报告。 (2)高管的契约薪酬。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日渐分离,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企业的所有者不得不把管理层的经营业绩与薪酬挂钩,进行多样的薪酬激励。采用股权激励计划时,管理层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财务重述来提供盈利与抬高股价。 2.财务重述的外在动因 (1)信息不对称。企业管理者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拥有企业内部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一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的经济后果就越大。 2007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一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资本市场的规则之一,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时候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是会计基础理论问题,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制度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角度,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本质进行深入的解析。并采用采用分析、比较等方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研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问题。希求理清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表现形式,进一步认清经济后果的实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根据制度经济学中对制度的分类,制度分为程序性制度(又称元制度)与实 体性制度两大类。程序性制度是保证实体制度实现特定目标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规定的区值内选择的结果。因此,本文中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分为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经济后果和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经济后果性决定了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后果性。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各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表现形式和经济后果性的 程度有所不同。在美国,由于其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会计准则的制定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会计准则实质上是一份“社会契约”。而在我国,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准则制定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较低以及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我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具有弱显性与宏观性的特点。随着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准则制定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的提高和对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完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显性会逐步增强而宏观性会逐步减弱。 由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针对会计准则的各利益相关者中的特定利益相关 I 言的,而并非是针对全体利益相关者。如果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来看会计准则 就失去了经济后果性。因此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是具有相对性的。本文提出,在评价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时,我们可以引入罗尔斯(Rawls)的社会福利评价规则,即使社会中福利最差的参与者的福利得以改善的制度是最佳的制度来判断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性的相对公平性,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本文试图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景式的认识,但不过是触 及到经济后果问题的“皮毛”而已。一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研究视野所限,对相关问题未做进一步深入探讨。二是因为资料搜集困难,缺乏深入研究的素材。本文的分析,侧重于理论的演绎和推理,对所提出的结论,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诸如新会计准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实施效率如何;新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广度和深 度究竟如何;会计准则在多大程度上造成了财富的非公平转移,都未及研究。这 些问题是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完成的。 鉴于本文的局限性,围绕“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这一主题,今后的研究可 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扩展:第一,细化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从特定的会计准 则入手,从实证的角度,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进行经验检验。第二,运用博弈论来进一步分析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各利益相关者在会计准则的演化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规制理论;罗尔斯规则;会计 寻租 Abstraet

最新 公司战略影响财务重述吗-精品

公司战略影响财务重述吗 一、引言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报告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信息,资本市场运行是否有效则依赖于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信息的信任度。财务重述是对前期财务报告中存在的虚假性、误导性或遗漏的信息进行修改的一种事后补救行为[1],它表明公司以前年度财务报告的低质量和不可信,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后果。近年来,资本市场上的财务重述现象日益普遍,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造成了严重损害,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逐渐降低。已有研究表明,财务重述会造成负面的市场反应[2],导致融资成本上升[3],企业价值下降[4],甚至引起股东集体诉讼[5]。因而,财务重述问题成为会计学及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而如何抑制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需要从其影响因素入手。??施不同战略的公司,在企业目标、盈利模式及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包括财务决策在内的一系列公司决策均须以公司战略为基础,但是关于公司战略对财务行为影响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6]。 现有关于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的研究,忽视了公司战略的异质性。本文考察公司战略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参照Bentleyetal.[7]和孙健等[8]对公司战略的定义及度量方法,选取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财务重述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越激进,财务报表被重述的概率越大,且民营上市公司战略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显著强于国有上市公司;进一步研究表明大股东监督和高质量外部能够有效抑制公司战略对财务重述的影响。 本文的潜在贡献在于:第一,丰富了财务重述的相关研究。目前少有文献从公司战略这一全局性和长远性企业规划层次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公司战略对财务重述具有显著影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的原因。第二,从财务重述视角考察公司战略的经济后果,拓展了公司战略对财务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第三,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提醒监管部门、审计师、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公司战略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为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提供借鉴。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公司战略是确定公司基本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约定和行动[9]。在Chandler提出的战略基础上,后续学者对公司战略类型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其中,Milesetal.[10-11]的公司战略分类方法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数据实现,而其他几种划分方法则需要利用对公司管理者的访谈或调查方能实现。因此,Milesetal.[10-11]的分类方法在现实中被广泛引用。 Bentleyetal.[7]参照Milesetal.[10-11]的分类方法,利用美国上市公司数据,从六个维度构建了公司战略的度量指标,并考察公司战略对财务报告违规和审计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越激进越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违规行

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_基于资产减值准则的研究

财务与会计 [收稿日期]2009-09-29 [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批准号:708040)”与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 新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郭喜才(1979-),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俄勒冈大学商学院访问学 者(2008-2009),研究方向是金融工程与公司金融。 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基于资产减值准则的研究 郭喜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则出发,实证分析我国自2007年以来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在旧准则 下,公司计提较多资产减值作为大清洗的策略性工具,但新准则实施后会显著降低;(2)新准则虽压缩了使用资产减值作为盈余管理的空间,但公司会改用其他的替代方法,包括仅调整账面数字的应计盈余,以及改变实质的营业活动,因此新准则具有明显的外溢效果;(3)整体经济法制越成熟的地区,越可以缓和资产减值的管理行为。 [关键词]经济后果; 资产减值; 外溢效果; 实质交易 [中图分类号]F275;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2009)11-0108-10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N e w G 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Evidence from Economic Asset Impairments G UO X i -Cai (School of Finan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 of new G AAPs based on asset im parirment.In contrast to prior standards for as 2set im parirment ,new standards do not allow firms to reverse asset im parirment loss.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and finds that ,prior to 2007;loss firms conduct a big bath behavior using asset im partment in current year and then engage in reserval activities in the following year to av oid be 2ing classified into ST firms.H owever ,loss firms are less likely to conduct big bath behavior using asset im partment after the amendment of G AAP.The author als o documents that firms with a big bath tend to use the alternatives to manage earnings ,including discretionary accruals and real activities ,subsequent to the amendement of accounting for asset im partment.Thus ,amended standards result in spillover effects on other ac 2counting in formation and real transaction.The results remain unchanged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difference in institution am ong regions.Finally ,the author finds that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am ong regions have a signiciant effect on use of provision of asset im partment in av oid being classi 2fied into ST firms. K ey Words :economic consequence ;asset im pairments ;spillover effect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一、前言 会计信息是一项影响投资者之间财富重分配的 公共财(public g oods ),因此如何设定一套最适的会计原则或是政策(G 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 2ciples ,hereafter G AAPs ),以使稀有资源达到最有限的配置,进而影响到投资者之间的财富重分配以及福 利最大化,长期以来就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者关切 的议题(Beaver ,2002[1];Scott ,2002[2] )。为使公司信息透明化,同时使资金在公司之间做最有效的配置,我国财政部于2007年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2007年新的整套会计准则包括了一项基本准则以及38 ? 801?

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及成因

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及成因 一、本轮经济全球化所导致三大对立的后果 (一)人与自然的对立 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自然环境越来越被视为人类生产活动 的起点而非归宿。尤其是二战后,资本家为了谋利毫无限制地掠夺性 使用全球资源,大规模地干预自然生态的演进过程,导致全球环境受 到污染,自然环境出现失衡,引发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三次科 技革命,带给人类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 境造成了更集中的破坏,引发了更为严重的自然生态后果:全球气候 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生态 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震海啸水灾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生态危机开始成为人类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现象之一。除了已知的生态 污染,21世纪的新技术中还隐藏着尚未发现的重大的生态风险。如计 算机科学家比尔乔伊所说,“我们用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 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但是显而易见,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基因控制、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甚至还互相结合在一起,它们表明了 三种潜在的危险标志:它们本身持续地在进行彻底变革,适用面极广,而且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它们只需要一种相对应的知识,但这 种知识却不能像制造核武器所必需的铀那样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这 样一来,就可能会制造一种由基因引起的灾祸,这种灾祸在度过了较 长的潜伏期之后将危及某些居民的生命,也就是说,无需太大花销就 可以为每个人制造出一颗微型基因原子弹。” 对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出于自私的考虑,用把“工业生产中额外的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 转嫁到国外去”的不耻手段,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注重私欲不惜牺牲 民众利益的统治者合谋,制造舆论欺骗民众,践踏这些国家相关环境 保护的法律和规章。1986年5月在美国联邦法院的一份决议中这样写

执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执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07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01-08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会计准则也经历着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过程。会计准则作为一种会计信息的技术规范对我国资本市场和企业的有效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一项会计准则的实施带来的经济后果就越大。1978年,美国会计学者泽夫首先提出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这一概念,随着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越来越被重视。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一套新的会计政策,构建了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使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实现了我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企业会计准则2006》已经实施4年,它促进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已经凸显。企业在执行准则过程中选择和以往不同的会计政策,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而当前和未来要使用会计信息的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政府等也会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些个人或团体的决策行为后果可能会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因此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必然会是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进行研究分析的。 (二)选题意义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是由于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在同一会计准则有不同的会计政策处理同一经济事项时所导致的不同会计信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层以及政府等团体通过不同的会计信息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也会影响各个团体的利益。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成为各个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的博弈对象,因此在制定会计准时,必须考虑各个团体的利益,从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最终形成兼顾各方利益的会计准则,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对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会计准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更是个政治性的问题。会计不单单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一种社会规范。所以,研究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三)文献综述 1.关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是双重的: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为止,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不管怎样,全球化就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只能在认识其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尽量消除、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与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都就是由资本主导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计算方法,都把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就是公有的还就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就是之外,都无法逃离这一恶性逻辑,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就是全球木材贸易导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进而严重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系统。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蕴藏在森林中,随着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在大量灭绝。二就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诱惑推动了全球捕捞业的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与过度捕捞的问题。三就是野生动植物贸易加剧了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多种动植物的贸易,然而在利润驱使下,非法贸易屡禁不止。四就是有毒化学品贸易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不仅危害全球环境,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五就是贸易的扩大还使得异地物种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她乡,导致衍生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外来生物入侵已经与生态破坏与环境恶化共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就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导致了两个后果:一就是开垦荒地使曾经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被转变成了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就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