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事情概况教案

日本事情概况教案
日本事情概况教案

日本国情:地理、气候、人口

一、地理

日本是亚洲的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东濒太平洋,北沿鄂霍茨克海,西隔东海,黄海日本海与我国、韩国、俄罗斯相望,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九州西部的长崎同我国上海市相距460海里,南端的先岛群岛同我国台湾省相隔仅60海里左右。

日本列岛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几百个小岛组成。全国总面积为37.7819万平方公里,其中本州四大岛的面积占96%左右。

日本这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主要山脉有南北走向的北湾山脉(自北海通直贯本州)和东西走向的南湾山脉(自本州横贯四国、九州),两者相汇于本州中部,称"中央山脉",为全国地势最高的地区。美丽又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最高峰。这座圆锥形的活火山,山顶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风景优美,被人们视为日本的象征。日本平原低地都在沿海一带,最大的是本州东南的关东平原和西部的尾张平原。

日本又是个火山众多的国家,全境有大小火山两百多座,其中活火山约占1/3。日本的陆地面积虽然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却集中了世界上活火山的1/10,故有"火山国"之称。由此地震频繁,全国平均每天约有四次地震,被人们称为"地震国"。日本国内温泉很多,大小温泉约有1200处。日本地势多变,构成优美壮丽的景色:山中积雪的湖泊、怪石嶙峋的狭谷、湍急的河流、峻峭的山峰、雄壮的瀑布等,常年吸引国内外游客,是引人入胜的旅游景点。

日本的河流短促湍急,水量充沛,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不利于航行,其中,以信浓川为最长,全长367公里;以利根川的流域面积为最大,有16840平方公里,较大的河流还有石狩川、天盐川、北上川、木曾川等。

日本湖泊较多,多是分布在高山上的小而深的火口湖。滨海有许多深度不

大的泻湖。全国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69.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85米,湖最深处达103.6米。

日本是个工业高度发达的经济大国,其矿藏资源极度贫乏,国内除有少量的铜、煤、铁矿等外,绝大部分工业原料和燃料均依靠进口。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7%。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单位面积产量很高。近年来,蔬菜、水果生产和蓄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日本森林面积有2522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67%。主要是杉树、松树、柏树及山毛榉科、栎属林木、毛竹等。南部多樱树。日本人称樱花为"国花"。

处于寒暖流交汇地区的日本,海洋是大陆架浅海地带,适宜各种鱼类的集聚和迥游。日本列岛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有700种以上近海鱼类,鱼类量居世界第一位。

日本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海岸线长约30000公里。西部沿日本海一侧,悬崖多,良港少。东部临太平洋一侧,海岸曲折,有许多天然港湾,有利于建造良港。全国主要城市和大部分工业、人口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狭小平原和低地的海港一带。

二、气候

由于日本列岛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交界处,气象变化十分复杂。日本海一侧和太平洋一侧、山地和平地、内陆地带和沿海地带等,随着地区的不同,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特征可以列出几下几点:

(1)季节风的影响。由于受到起因于西伯利亚产生的冬季高气压和小笠原、南洋产生的夏季高气压的季节风的影响,与同纬度的国家相比,冬寒夏热。

(2)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东端,同欧亚大陆相隔狭窄的日

本海,气候反映出大陆的影响。

(3)气温的地区差异。由于地形南北狭长,气候可分为亚寒带多雨气候地区(北海道、东北)、亚热带气候地区(奄美大岛、冲绳)与温暖潮湿气候地区(其他地区)。气温的地区差别和同一地点一年之内的气温差别都很大。

(4)多雨多雪。年平均降水量约1800毫米。降水量多的地方达4000毫米,少的地方也达1000毫米。国土面积的平均降水量大大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以北海道、东北及北陆地区为中心,冬季降雪量多。北海道和日本海一侧的主要城市,积雪期有150-200天。

(5)急剧的气候变化和明显的季节变化。由于西伯利亚、鄂霍次克海、小笠原、长江等主要气团的影响,季节变化明显,一天之内的天气变化也很大。

きこう:れっとうのだいぶぶんはおんたいにあり、しきのくべつがはっきりしている。

自然災害:じしん、たいふう、つなみかじしげん

三、人口

日本人口为1。27亿(2008年初),居世界第七位。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为中心的地区,约集中了全国人口的一半。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纯,除了少数阿伊努族(又称虾夷族)人外,都是大和族人。阿伊努族是日本最初的居民,是赤道人种的一支,他们起初居住在日本南部,现在主要住在北海道中部和北部,人数不到两万。大和族是历史上先后移入日本的居民,包括通古斯族(即东胡族)、印度支那族、马来族、印度尼西亚族和汉族等。其中人数最多的是通古斯族。这些民族

经过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溶合,才成为今天的大和族。此外,日本居民中还有一部分外侨。其中朝侨最多,近60万人;华侨约50000人,大多聚居在横滨、神户两户。

7-9

巴士:

在日本,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地方上的中小城市,都有各种各样公司运行的定时汽车路线。这些汽车的运费各家公司都不一样,但是环市内行驶的巴士的票价行情大致在200日元左右。

行驶于各城市之间的长途巴士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间,都很多,而且票价也比飞机和列车便宜,建议时间比较充裕的人乘用。

计程车:

城市里有大量计程车在街上行驶,各地的车站和机场也有乘坐计程车的站点,计程车是非常方便的移动工具之一。

外国游客即使语言不通,但只要拿出用日文书写的地址和名片,司机看了以后就肯定会将您正确地送到目的地。空载计程车前车窗玻璃的左下方有闪烁的红灯,您只要抬手招呼,司机就会把车停到您身边。

乘客从车子左后面的门上下,司机会主动给乘客开关车门,车子驶近您的时候应注意安全。

租赁车:

大部分的城市,以及机场和车站,都有汽车租赁公司的营业点。您只要出示自己的国际通用驾驶执照就可以租赁车辆了。

如果您想租赁汽车,建议您事先进行预约。

日本的汽车都是在道路左侧行驶的,走高速道路都是要收费的,这一点仅供您参考。

660円

乗りもの:JR線電車バス夜行バスタクシー新幹線しんかんせん自転車じてんしゃ

レンタカーrent a car

桜前線さくらぜんせん

祝日お祭り行事

日本的一年

日本新年按照公历,在圣诞节之后,由头年12月27日至翌年1月3日。过年必吃糯米糕。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元旦早晨,欢聚一堂,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据传,这种酒是用中国三国时代的名医华陀的配方酿制的。新年饮之,能辟邪气,去灾保健康。饮完屠苏酒后,吃一种叫“御杂煮”的年糕汤。各家制法不同,风味也不一样。日本人在“正日”(即元旦当天)这一天,早餐是很丰

盛的,吃砂糖芋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女儿节

胜浦每年都举行盛大的女儿节庆祝活动,今年约两万个偶人被装饰在胜浦街头“女儿节”传自中国的“上巳”的习惯。旧历3月的巳日,人们要在水边喝浮着桃花瓣的酒,并制作偶人让其随水漂走以祛邪。意思是把自己身上的秽气和污浊都转移到偶人身上随水漂走。旧历3月初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又名“桃花节”。日本从平安时代开始制成简单的偶人,放入河流或海里驱邪,渐渐地偶人成了祈求孩子健康平安的象征。

现在的女儿节习惯形成于江户时代的后期,在生下女孩子的第一个3月3日,买来偶人供奉。平时收起不用,只有每年的“女儿节”的日子才拿出来供奉。据说3月3日以后还供奉的话,会推迟孩子的婚期。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改行阳历,女儿节的日期也改成了阳历。虽然此时日本大部分地区桃花尚未开放,却依然称为“桃花节”。

7月30日

日本的盂兰盆节 7月30日,在日本东京涩谷区,游客们在盂兰盆节上跳起民间传统舞蹈。盂兰盆节是在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活动,原来是佛教的法式。盂兰盆是“Ullabana”的音译略词,本意是“倒悬之苦”,为了拯救这个苦难而进行的法式。据“盂兰盆经”的解释,说是目连尊者为了拯救陷入饿鬼道的母亲,按照佛教的教义,在7月15日(阴历),供奉各种食品为供品,以这个法式救出了母亲。

这个活动在很古以前在印度和中国盛行,在日本则从飞鸟时代开始进行。后来传播得很广泛。家家都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成为祭奠祖先的日本特有的活动。现在是在阳历的8月13日前后迎接祖先的灵魂,和活人一起生活4天,16日以送魂火的方式把祖先的灵魂送回阴间。京都的“大文字烧”就是这个活动的顶峰吧。

在日本,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工作的人很多,所以利用这个时段回老家团聚。可以说这是祖先和活着的人一起聚会,也不算过分吧。从中国的风俗来看,好象

是把清明和春节一起过一样。因为城市里的人都回到乡下去,被称作“民族大移动”,这时大城市东京等地有一段时间显得很冷清呢。

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这本来是表达了离开地狱的人们的喜悦,现在已经变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间舞蹈了。在夏天的夜晚,合着大鼓的鼓声,全村的人围成大圆圈跳舞,是这个时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够见得到的风景画。

1月14日,在日本首都东京明治神宫举行的“成人节”庆祝活动上,一名女子展示自己精心装饰的指甲。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是日本的“成人节”,在上一年度过自己20岁生日的“新成人”都要在这一天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庆祝活动。今年日本全国将有135万名青年男女宣布迈入成年人行列。

服装

一日本服装的种类

二和服的历史/ 种类

记者在日本工作多年,一直想亲身体会一下穿和服的滋味,但正规的和服价格昂贵,一般一件至少也要几十万日元,高级一点的动辄上百万日元,所以直到前不久,我才在热心的春海夫人安排下,有了一次试穿和服的体验。

和服店主要在租和服

这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位于东京中野区一家叫做“武臧屋”的和服店,这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和服老店,其家族式经营的店铺从爷爷辈起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在的店主叫户浩雄,看样子也就30岁左右。他说,现代日本社会中,和服已经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在婚丧嫁娶等隆重场合作为礼服来穿着。相对于买和服来说,更多的人愿意在必要的时候花上几万日元租借和服来穿。所以,现在租借和服和帮助客人穿和服成了和服店的主要服务项目。

记者要穿的和服就是由春海夫人租来的,而“武臧屋”的专业人士则负责

和服配色和穿戴。春海夫人提供的和服属于“振袖”,面料是全真丝的,是女性和服里面相当正式和昂贵的一种。日本和服种类很多,男式和服和女式和服是两个体系,在这两大体系下,又各自分为礼服和日常服两大类。其中,女性和服种类花样最为繁多,很有讲究。

女士和服分好几种

店主介绍说,女式和服主要分为:黑留袖、色留袖、振袖等几种,其中,黑留袖是已婚妇女在庆典中穿的正式礼服,主色为黑色,上印五纹,下摆纹样华丽。和服外系的宽带子多采用金银丝织锦面料,格调十分高雅。

色留袖则指除黑色以外的留袖类和服,其下摆装饰纹样、衣服上部的五纹以及缝合方式等都与黑留袖相同。色留袖原来是皇宫内一些贵妇人参加集会或上流社会妇女们穿的比较贵重的服装,现在作为普通妇女的华丽礼服,常见于婚礼喜宴和各种聚会。

跟已婚妇女穿用的留袖类和服不同,未婚女子所穿的正式和服称为振袖,振袖就是长袖,其长度可至脚踝。它是未婚女子在成人式、毕业典礼、谢恩会、结婚仪式、正月以及各种重要聚会场合中穿着的正式礼服。由于是年轻女子穿着的礼服,振袖的花纹和刺绣较留袖都更为活泼和华丽。

和服的制作很讲究

据笔者以前采访过的一位京都和服匠人介绍,传统的和服都是采用手工缝制,其缝制方法称为“比翼缝合”,就是双层缝,即在领、袖口、下摆部位将和服的衬里和面料缝合在一起。根据和服种类和式样的不同,缝合的讲究也不尽相同,女式礼服在前后身面料花纹的拼合上有着严格的要求。由于和服制作方法的不同(有织造、印染的区别),制作手法的迥异(有刺绣、手绘两种),一件和服的制作时间可是大相径庭。普通一件大约一周时间可以完工,但是特殊面料的和服或许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一些国宝级的和服则

往往要花上半年、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和服不仅制作精良,穿法也相当讲究。除了夏季的单层浴衣以外,普通的和服都有内衬衣、衬领和内外腰带等许多配件。每个季节应该穿什么图样的和服、搭配什么颜色的衬衣、衬领和宽腰带都有很多学问。另外,和服的穿戴也十分讲究,前襟、后领口、袖子、腰部、下摆都有特定的穿戴要求,宽腰带的结法更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因此,普通人很难自己将和服穿得中规中矩,非要请专业人士帮忙不可。

穿和服要先做头发

“武臧屋”店主的母亲多年从事和服业,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和服搭配和穿戴专家。首先,在挑选与和服搭配的衬领和宽腰带上就花了大约半小时的时间。决定好了之后,我先去附近的美发美容店梳头化妆,这也是穿正规和服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据说,和服能够充分展示女性后颈的魅力,所以穿和服的女性都要把头发挽起来,露出修长的脖颈。同时,为了配合和服典雅含蓄的风格,穿和服时一般不佩戴任何首饰,不过,头发上可以插美丽的簪子和头花。

做好头发化好妆才真正开始穿和服,这个过程在“武臧屋”的专家手下都要花费大半个时辰。等到一切收拾妥当,我惊讶地发现自己幻化成了电影电视里的传统日本女性。穿和服的过程看似烦琐漫长,但是,在了解到和服所包含的种种门道之后,穿和服的过程正可以让你切身体味到日本文化的规矩和精致。

然而,作为日本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和服,现在正面临市场萎缩的尴尬。为了保护和发展和服文化,许多有识之士作了种种有益的尝试。

“武臧屋”的年轻店主户浩雄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开辟了一个“武

臧屋”个人主页,其中有一个叫作“回忆和服馆”的论坛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料理[目で楽しむ料理]力士火锅化粧室けしょうしつ

政治

一、天皇(てんのう)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恢复了天皇的统治权,并通过"明治宪法"确立了近代天皇制,强调"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国家一切统治权",帝国议会和内阁对天皇只起"协赞"作用。支持天皇的基本支柱是财阀、军阀、地主豪绅、官僚政客。他们借天皇的权威,实行中央集权统治,以维护地主、资产阶级利益。

战后,天皇制虽然被保留了下来,但根据战后《日本国宪法》的规定,天皇只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他"只能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天皇行使有关国事行为,如召集国会、解散众议院及公告举行国会总选举等等,都必须根据内阁的建议和承认。新宪法的这些规定,不仅使天皇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打破了长期以来所谓天皇是"现人神"的神秘观念。

现任日本天皇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长子,生于1933年,1989年即位,改年号为平成。明仁天皇和夫人美智子皇后有二子一女。

战前皇室费用不受国家限制。战后根据新宪法的规定,皇室的一切财产属于国家。皇室的一切费用必须列入预算并经国会议决通过。

皇室的机构有:皇室会议--由皇族两人、众议院及参议院正副议长、内阁总理大臣、宫内厅长官、最高法院长(最高裁判所所长)等十八人组成。内阁总理大臣任议长,审议皇位继承、摄政等有关皇室的重要事项,并作出决定。

皇室经济会议--由众参两院正副议长、内阁总理大臣、大藏大臣、宫内厅长官以及会计检查院长官等八人组成。由内阁总理大臣任议长,审议有关皇室经济等事项,并作出决定。

宫内厅--掌管皇室及有关天皇国事行为等事务,并保管国玺。它直属于总理府。

二、国会(こっかい)

日本的国会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根据1889年"明治宪法"于1890年开始设立的,称"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它仅对天皇起"赞助"作用,权力非常有限。

战后,"帝国议会"改为"国会"。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的立法机关,由众、参两院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普选产生,其定额由法律规定。众议院议员任期四年,但众议院(衆議院しゅうぎいん)提前的解散时,其任期随之结束;参议院(参議院さんぎいん)议员任期六年,

每三年改选其中的半数。在众议院被解散时,参议院同时休会,但在紧急需要时可举行临时会议。

国会除每年召开一次常会(为期约150天)外,如经任何一议院全体议员1/4以上要求,内阁必须召开集临时会议。在众议院被解散和重新举行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之日起30天内须召开国会特别会议。除特殊情况外,国会会议均公开举行。国会两院分别设正、副议长各一人,由各议院选举产生。两院分别设有若干常设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国会的议事活动大部分是在这些委员中进行的。

国会的主要职权是:制定宪法和法律;组织和监督政府;审核和批准由内阁编制提出的财政预算以及和外国缔结的各种条约等。凡法律案,除宪法有特别规定者外,经两院表决通过后便成为法律。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在参议院作出不同决议时,如经众议院出席议员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即成为法律(在一般情况下,往往通过两院协议会来解决)。预算案、条约、协定等经众议院通过并提交参议院后,除国会休会期间不计外,参议院在30天内不作出决议时,即以众议院的决议作为国会决议。国会(主要是众议院)有权对内阁的施政方针等提出质询,监督行政活动;在必要时可以用通过不信任案或否决信任案的方式迫使内阁总辞职。

日本国会中,众议院有议员480席,参议院有议员252席。

三、内阁(ないかく)

日本的内阁是明治维新以后,在太政官制的中央政府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1885年根据天皇的敕令开始建立内阁,其下属行政机构称"省"(相当于我国的部)。此时国家的最高行政权仍属于天皇,内阁仅仅处于"赞助"地位。

战后,废除了天皇集权制的"敕令内阁",改为"议院内阁制"。根据《日本国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权属于内阁。内阁是行政权的主体,一切负有行政职能的机关都必须在内阁的统一支配之下。内阁由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但所有内阁成员都必须是文职人员,而不能是现役的武官。内阁总理大臣也称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他由国会提名经议员选举产生,并经天皇任命。内阁其余各国务大臣均由总理大臣任命(或罢免),但其中1/2以上必须从国会议员中选任。战后以来,历届内阁绝大部分是由在国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即执政党)组成的,该党的领袖(总裁)便成为内阁总理大臣的当然人选,其内阁成员也多半是从该执政党所属的国会议员(主要是众议院议员)中任命的。

内阁除执行一般行政事务外,主要行使下列职权:负责执行法律,总理国务;处理对外关系;缔结条约;掌管有关官吏的事务;编制预算;为实施宪法和法律而制定政令;决定大赦、特赦、减刑,刑罚执行的免除及恢复权利。此外,内阁还有权对天皇的有关国事行为提出建议和承认;有权建议天皇解散众议院、召开国会;决定召开国会临时会议、参议院紧急会议等。内阁还负责提名最高法院院长及任命各级法官,向国会报告国家财政收支情况等。

内阁行使行政权,集体向国会负责。当众议院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或否决了信任案,而此后10天内众议院又未被解散,则内阁必须总辞职。当众议院总选举后,首次召集国会时,原内阁也必须总辞职,然后向国会重新选举内阁总理,由新任总理组阁。

内阁的组织机构由总理府及其下属外局(包括各委员会和各厅)、12个行政省以及内阁辅助机构,包括内阁官房、内阁法制局和人事院等组成。

日本现任内阁由总理大臣(総理大臣そうりだいじん)(首相)(しゅしょう)1人、各省大臣(相)12人以及各厅、局长官9人组成。

日本内阁人员组成:

总务大臣法务大臣外务大臣财务大臣文部科学大臣厚生劳动大臣农林水产大臣经济产业大臣国土交通大臣环境大臣防卫大

臣内阁官房长官国家公安委员长

北方冲绳事务专任大臣金融及行政改革大臣经济财政专任大臣少子化对策专任大臣

日本政党

日本是亚洲近代史上最早出现政党的国家之一。现行政党体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以天皇为象征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的建立而形成的。日本实行多党制,但长期由一党执政。

主要政党

日本主要政党可分为保守政党、革新政党和中道政党3种类型。保守政党主要指自由民主党它主张自由主义,反对激进主义和社会主义,维持、发展现行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体制。革新政党主要指日本社会党和日本共产党。它们与自民党处于对立状态,主张打破现状,进行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变革。但社会党与共产党之间又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分歧,政策主张差别甚大。革新政党的社会基础,主要是工会团体、知识分子、职员和部分中小企业主。中道政党指主张建立中道政治的政党,主要有公明党、民社党等。它们对中道政治的提法大不相同,但共同目标是打破以自民党、社会党两党为中心的“五五年体制”,结束自民党的一党统治。

日本自由民主党代表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一直控制着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席位。70年代后半期,出现了保守与革新相峙局面,参众两院的自民党势力有所衰落。1983年12月在众议院大选中自民党遭到失败,被迫与新自由俱乐部(1976年6月从自民党中脱离出来的6名议员组成的小党)联合执政,暂时打破了自民党一党执政的局面,但新自由俱乐部不久解散,重归自民党。1986年7月参众两院同时选举,自民党重新获胜。1989年里库路特贿赂案使自民党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中,在7月参议院选举时,首次失去了该党成立以来在参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优势。派系林立是自民党的特点之一,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日本社会党日本拥有国会议员最多的在野党。1945年11月2日成立。成立时通过“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国际关系上的和平主义”的简单纲领。

日本共产党1922年7月15日成立。同年12月加入第三国际。成立后为推翻专制主义天皇制,废除封建主义所有制,反对侵略战争,争取人民民主等进行了英勇斗争该党主张通过掌握国会多数议席,合法地、民主地建立联合政府,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央机关报为《赤旗》(日报)。

中学及小学教育

日本教育主要划分以下三个阶段:

日本的第一级至第九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最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日本人对教育(特别是强制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是决定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差异。

日本高中生制服

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日本教育在80年代进行了改革,新制度特别强调弹性、创意、表现自己的机会,但只是有很少的进展。批判性思考不是日本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概念。学生一般要求背诵测验内容,所以学生高分的原因并不能反映他们的真实水平。

由于学生只修读某个程度的课程,有天资和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会被忽略。假如:一位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会自动分配到适合他/她程度的英文班。一位不懂初中一年级数学的初中三学生亦需要学习以他能力以下的数学。学校是不会开办辅导和精英班去迎合个人需要。在极端的情况下,有开发问题的学生会被编入普通班里,但老师缺乏参加针对这些学生的训练。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家长不敢承认自己的子女有特别需要。在美国,大多数地区设有专门及技能学校给一些有严重残障的学生就读。在这情况下,每一位学生会由一位老师或看护者从旁协助。当这些学校为这些学生提供较好的服务,成人服务正面临财政困难的危机。

虽然非日本籍的父母(例如移民劳工)的儿子可享有接受强制教育的豁免权,但是他们可以上学。不过,教育这些学生的责任通常由公立学校执行,这些公立学校无法提供这些学生的语言需要。除此之外,由于教育并不能令成绩有所差别的学生有所适应,这些移民劳工的儿子除了有语言问题外,亦难以在日本学校中获得较佳成绩。一些说得一口流利日文的学生亦遭歧视。在英语朗诵及交流节目中,非日本种族的学生也不能参加这些活动。

在强制教育中,教科书是免费的。每隔三年,委员会和校长需从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书本名单(包括该省出版的书籍及经过认可的书籍)中选取新的课本。文部科学省负责分发这些教科书到公共和私立学校的支出。教科书体积细小,易于携带,亦成为学生的财产。

大多数学校拥有一个联络健康专家的系统。教育和体育设备是最先进的。差不多所有小学有一个室外操场,大约90%学校有健身室,75%学校有户外游泳池。不过大多数课室并没有电脑和投影机。在授课及学生的习作中很少会使用科技。作为资源工具的因特网亦不会被老师和学生使用。

由小学至高中期间,学生每年需定期留在接受导师指导的教室,代表著他们全年会和同一组的学生互相沟通。在这个教室和课程里,学生将会学习团体精神和自尊心。由于每班负责校舍的清洁,所以校方甚少聘请校工。

东京大学成立于 1877 年,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的著名大学。它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东京大学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 40 平方米,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部分后勤设施所在地。附属学校、工同研究部门,实验实习基地(如农场、林场、地震、火山、天文等观察站)、师生员工宿

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同期有教职员工 8,055 人,总长 1 人,教辅 35 人,校内共有 3 所科类齐全的附属医院。

法学部为东大历史最老,也是声望很高的学部,日本历史上很多政界要人均出自该学部。设有民主、公法、政治学 3 系,附属部门有外国法文献中心,近代日本法政史资料中心。

文学部设文学、史学、语言学、行动学 4 系,附设文化交流,北海文化研究两实习实验部门。该学部亦出过众多名扬日本的文学家、诗人、俳名作家、艺人等明星。

经济学部仅含经济学、经营学两系,附属有日本产业经济研究室。

教育学部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行政、体育和健康教育 5 系,附属学校有中学、高中各一所。

医学部有医学、健康护理学两系,附设脑研究实验室、医学电子实验室、声音语言医学实验室、实验动物饲养室,两所附属医院,附属学校有养护学校、接生护士学校。该学部以外科,特别是脑外科在世界上十分有名。

日本語と日本文学

一文字の特徴

二言語の特徴

1挨拶

2相づち

3丁寧さ

4婉曲(えんきょく)表現

5待遇表現

6謙譲表現

7省略(しょうりゃく)表現

8和語と外来語の混用

9標準語と方言

10こたわざ

11慣用句

12忌みこたば

13呼称(こしょう)

三文学の流れ

古代文学枕草子

中世文学平家物语

近世文学町人(ちょうにん)文学

近代現代文学

四短歌俳句

而日本俳句诗人,有很多能写汉诗。也有很多,把中国的汉诗俳句化。比如芭蕉的一句:“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候俳谐诗人。本名松尾宗房,别号桃青、泊船堂、钧月庵、风罗坊等。生于伊贺上野。他十岁开始做大将藤堂家的嗣子良忠的侍童。良忠师从北村季吟学习贞门俳谐,因此芭蕉也对贞门很亲近了。后来在江户,芭蕉写出了《谈林十百韵》,已经具有很明显的谈林俳谐风格。

芭蕉在贞门、谈林两派成就的基础上把俳谐发展为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他将以前以滑稽突梯为主、带有游戏成分的俳句提高到严肃的、以追求诗的意境美的作风上去。

芭蕉的诗风可以用“闲寂风雅”四个字来概括。像他的名句《古池》就是通过闲寂的独特表现力来产生艺术的风雅美的:

“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这首俳句描写了一只青蛙跳入古池的一刹那。在这一刹那,四周闲寂的静与青蛙跃入池塘的动完美的结合了起来。青蛙跳之前,一切是静的,青蛙跳之后,一切仍会恢复平静。表面上是无休无止的静,内面却蕴含着一种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大自然的无穷的奥妙,以及作者内心的无比激情。飘溢着一股微妙的余情余韵和一股清寂幽玄的意境。

下面再看一首芭蕉的《赏樱》:

“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这首俳句了有了明显的生活气息,但是那股子闲寂依旧透过文字扑面而来。

正冈子规

正冈子规(1867—1902),本名常规,生于爱媛县。1891年冬,着手编辑俳句分类全集的工作,1892年开始在报纸刊载《獭祭屋俳话》,提出俳句革新的主张。子规认为俳谐连歌缺少文学价值,主张使发句独立成诗,定名为俳句,为后世沿用。

俳句可以说是子规的手中真正发展成为日本民族最短的诗歌的。

“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信家木曾问旅路,唯闻前方白云深。”、“渡船春雨至,船上伞高低”

这是子规的三首俳句,句中对自然的把握很是独到。

子规有三首绝笔,下面的这首俳句便是其中之一:

“喉头痰一斗,瓜汁难解忧。”

这首俳句写完的第二天,子规便离开了人世。

教学目标日本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日本第个教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第一节日本第个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共分6个小标题,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再加上“日本与外来文化”、“日本的渔业”、“日本的交通运输业”等补充资料,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节教材前4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第5个小标题内容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第6个小标题内容介绍了日本的主要城市,也是对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补充说明。 本节教材的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和文字四大部分。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日本港口的分布及世界最长的津轻海峡青函隧道,较全面地对日本各地理要素进行了定位。l幅统计图表说明日本地狭人稠的人口和面积特点;8幅景观图配合课文和活动题,从扩展知识面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的风光、文化、建筑和经济;文字部分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渔业、交通运输业)状况提供了资料。补充部分与课文互为照应,相得益彰。 教学提纲(板书) 一、东亚岛国 1、位置及领土组成 2、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二、多山的地形 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 三、温湿的气候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五、发达的经济 1、经济概况 2.进出口贸易 3.工业和农业 4.渔业和交通运输业 六、主要城市 东京、筑波、大阪、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京都、奈良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概况

日本学校职业教育体系概况 从日本社会整体来看,日本的职业教育由三大系统构成,即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公司企业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三者的功能和对象各有不同,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将来走向社会的青少年提供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公司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进入公司企业里的员工开展企业文化和实际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系统下的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失业者和转换工作的人提供再就业的技能培训。三者的主要教育培训对象,简单地说就是未就业者、就业者、失业者。由于三者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因而其教育培训方法也不尽同。 本报告主要以日本学校教育系统下的职业教育为对象,简要概述其构成体系和特点,以及对我国学校职业教育可资借鉴的几点启示。 一、制度体系的构成 日本的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当中,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分别承担着职业教育的不同功能,但就学校教育整体布局来说,中等后阶段的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日本学校教育呈现多样化格局的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 小学6年和初中3年是日本的义务教育阶段。就职业教育内容来说,主要是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阶段特征,重点进行劳动观、

职业观的培养以及今后能在社会上自立生活所需的基本素养的培育。 2.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 义务教育结束也就是初中毕业后,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志向进行分流,其中98%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学校继续学习,0.7%的初中毕业生就业。进入高中阶段学校继续学习的初中毕业生中,96.9%的学生考入一般意义上的高中,0.9%的学生考入高等专科学校,0.2%的学生考入专修学校学习。 高中分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普通高中以学生报考大学等升学为主要目标,学生占日本高中生总数的72.3%。职业高中以学生毕业后就业为主要目标,主要分工业、农业、商业、水产、家庭、信息等专业学科,学生占日本高中生总数的23%。综合高中是兼顾升学与就业两个方面,使学生在学期间逐渐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综合高中制度创建于1994年,因此综合高中(包括综合学科)的学生只占日本高中生的 4.7%,但从发展趋势看近些年学校数和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加。 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62年,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初期应日本企业界的强烈要求,为培养支撑日本工业发展的骨干技术人员而设立的5年一贯制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由于高等专科学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具有工作一线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就业后能很快胜任企业的工作需要。因此,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深受日本企业的欢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由于高等专科学校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并且就业

中学英语演讲稿双语版3篇

中学英语演讲稿双语版3篇 中学英语演讲稿范文双语版篇一: Most people would like to be popular with others, but not everyone can achieve this goal. What is the secret to popularity? In fact, it is very simple. The first step is to improve our appearance. We should always make sure that we stay in good shape and dress well. When we are healthy and well-groomed, we will not only look better but also feel better. In addition, we should smile and appear friendly. After all, our facial ex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appearance. If we can do this, people will be attracted to our good looks and impressed by our confidence. Another important step is developing more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 We should always put others first and place their interests before our own. Its also important to be good listeners; in this way people will feel comfortable enough to confide in us. However, no matter what we do, we must not gossip. Above all, we must remember to be ourselves, not phonies. Only by being sincere and respectful of others can we earn their respect. If we can do all of the above, I am sure popularity will come our way. 如何才能受人欢迎 大部分的人都想受人欢迎,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目标。受欢迎的秘诀何

日本概况(精简版)

日本国家概况 一.日本: 1.位置与面积: 1)面积:38万km261%山岳地带24%平地却集中了65%人口 本州:61% 北海道:22% 九州:12% 四国:5% 12910 4 7 1 自北向南: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 行政(47个):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都道府县市町村 2.人口与气候: 人口:约1亿2692万人9位(2000) 人口密度:34人/km2密度最高:东京都5514人/km2其次: 大阪府4652人/km2第三:神奈川县3515人/km2密度最低: 北海道72人/km2第二:岩手县93人/km2 第三:秋田县102人/km2 1970年进入高龄化65歳17.5% 日本人是世界上第一长寿的人平均:男77.6 女84.6 日本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都市有13个 5万人以上的都市约660个第一:东京1100万第二:横滨355万第三:大阪263万第四:名古屋220万第五:札幌186万 东京都有23个区,27个市。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首都圈:东京埼玉千叶神奈川茨城枥木群马山梨(1都7县)

日本的人口与气候(1) (1)日本の人口は1億2780万人。日本の総人口は第10位である。 (2)現在、日本には人口100万人以上の大都市が13ある。北から札幌、仙台、埼玉、東京、横浜、川崎、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戸、広島、福岡、北九州である。その他、5万人以上の市が約660ある。 (3)都市圏人口で1000万人を超える巨大都市をメガシティという。 人口密度: (4)1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に住んでいる人数のことである。 (5)日本の人口密度は1k㎡当たり336人である。 (6)人口密度が一番高い所は東京都で、5764人で、一番低い所は北海道で、66人である。(2010年の統計より) (7)日本の過疎,過密地域: 人口が特に集中している地域を過密地域という。人口が減少し、過疎地域になっている。 (8)日本には人口100万以上の大都市が13ある。 札幌仙台さいたま東京横浜川崎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戸広島福岡北九州 (9)201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0% (10)第1位東京(884,6万人東京都)1100万。 (11)東京都には23区と27の市がある。 (12)横滨市与川崎市在神奈川县。 (13)日本の気候の主な特色:気温が温暖なこと;地域によって気温の差が大きい;雨量が多いこと;四季の移り変わりがはっきりしている。 (14)因地域差异,气温变化大的原因: ①日本の国土は南北に細長いので、南と北では気候がかなり違っている。②日本は季節風帯にあるため、季節風も日本の気候に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③日本は高い山々が背骨のように列島の中央部を貫いている。④日本の気候は大いに海流に影響されている。 (15)日本の気候は、大きく分けて6つの気候区分になる。 ①北海道気候区②太平洋沿岸気候区③日本海沿岸気候区 ④瀬戸内気候区⑤中部高地気候区⑥南西諸島気候区 太平洋沿岸気候区は、夏は雨が多く、冬は乾燥する。 日本海沿岸気候区は、一般に夏はわりあい雨が少なく、 冬は雪が多い。 (16)日本海侧降雪量多。新瀉县,东京。 (17)季节风:日本では、夏には太平洋から南東の風が、冬にはアジア大陸から北西の風が吹く。毎年同じ季節に吹く風なので、季節風(モンスーン)と言う。 (18)毎年、六月上旬から七月中旬にかけて高温?多湿の雨季のことを梅雨と言う。 (19)梅雨には毎日雨が降る。雨が降らない日にもあまりいい天気にならない。(20)梅雨は西南日本に強く、東北に行くほど弱くなり、北海道には梅雨はほとんどない。

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

七年级地理《日本》教案 (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共分6个小标题,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再加上“日本与外来文化”、“日本的渔业”、“日本的交通运输业”等补充资料,

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 地理特点。 本节教材前4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第5个小标题内容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第6个小标题内容介绍了日本的主要城市,也是对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补充说明。 本节教材的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和文字四大部分。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日本港口的分布及世界最长的津轻海峡青函隧道,较全面地对日本各地理要素进行了定位。l幅统计图表说明日本地狭人稠的人口和面积特点;8幅景观图配合课文和活动题,从扩展知识面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的风光、文化、建筑和经济;文字部分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渔业、交通运输业)状况提供了资料。补充部分与课文互为照应,相得益彰。 教学提纲(板书) 1、位置及领土组成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特征分析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特征分析 摘要: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新《学习指导要领》,中小学教育内容及课程改革等都是其重要内容。日本《学习指导要领》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生存能力。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特征;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和具体性;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设置灵活,富于弹性,趋于科学;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体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特征分析 一、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程及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就开始设想第三次教育大改革。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从1971年起接受文部省的委托,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以供文部省等决策机构参考。1983年1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内容等分委员会的《审议经过报告》,充分关注了初等、中等教育的现状,并从长期展望的角度把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为面向21世纪。强调“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基本教育,尊重个人特点,尊重本国及各国文化和传统,强调国际理解。1985年6月至1987午8月期间,直接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先后出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4次咨询报告。该咨询报告是为响应内阁总理大臣题为“为使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而进行的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的指示而提出的。此次报告仍强调个性化的原则,打破封闭性、划一性,要求改革教科书制度,以便以个性化、多样化的教科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增加教育选择机会,建立富有弹性的、分权的教育行政和制度,放宽有关的规章制度,给学生以发展创造力的空间,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强调国际交流与理解,强调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该报告昭示出,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校教育充满现代气息,富有人性,以便日本迈人新的国际化时代。 为了应答内阁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决定,日本课程审议会于同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改善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教育课程标准问题》的咨询报告。该报告指出,这次改善课程的标准是:“从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行动能力、谋求教育的质的飞跃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重视国民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实个性教育,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培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忍不拔的人。”可见,这次报告,作为70年代初开始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的延续,仍强调双基教育,强调人本化、国际化和创造性。 此后,直到1998年,日本又出台了新的课程计划,对课程构成和授课时数作了新的调整,既使课程更实用、灵活、富于弹性,同时又为适应五天工作制及减轻学生负担之需要,平均每周减少了两课时。 二、新《学习指导要纲》的正式实施 2002年,修订后的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新《学习指导要领》结束了为期三年的过渡期,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新的《学习指导要领》能否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下降,尤其是实行每周5天授课制和削减1/3教学内容的新规定,在家长和关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之间引起了强烈的争议。人们关注和担心的焦点是新《学习指导要领》强调实施“宽松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而大幅度削减了教学内容,同时实行每

新编日本概况前三章教案

上海建桥学院 《新编日本概况》课程教案 周次 1 第 1 次课学时 2 教案设计人赵烁 章节名称第一章日本の政体 授课形式理论课∨案例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政体为“君主立宪制”,掌握日本政体的构成及相关的日本代表物;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文章中介绍的日本政体的三大组成部分:天皇,国会,内阁的地位及作用的学习,掌握现今日本社会的政治决策是由天皇提出,内阁及国会讨论通过颁布; 3.认知目标:通过对日本政体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日本社会,并使课堂所学运用到考试及实践中。 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 1.战前及战后日本政体中天皇,国会和内阁的地位及作用 2.掌握天皇,国会及内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导入:通过展示在PPT的第二页,一群人开会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 考,从而引出本课所讲内容为:日本的政体。(5’) 一.天皇(15’) 二.国会(25’) 三.内阁(25’) 四.国名,国旗,国章,国歌,国花,国鸟及国石(15’) 小结 布置作业(5’) 时间分配: 一.天皇 二.国会 三.内阁 四.国名,国旗,国章,国歌,国花,国鸟及国石1.讲解 2.讨论 板书设计 1、在黑板上写出工整的授课内容名称 2、讲课时,随时将重要句子、难词直接在黑板上写出来并予以解释。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外复习、预习要求及作业布置 1.了解日本国名,国旗,国章,国歌,国花,国鸟及国石;在此基础上搜集三个国家的国名,国旗,国章,国歌,国花,国鸟及国石。 2.对于天皇,国会,内阁的关系做好总结,并搜集和日本政体相关的国家写一篇小文章。 3.预习第二章日本的历史的内容。 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日本国名,国旗,国章,国歌,国花,国鸟及国石,本课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政体组成及其中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及作用,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日本概况论文

关于日本概况的论文 怎样学习这门课程: 一本学期的方式有利有弊: 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日本概况的主动性,除了了解到关于日本方面的知识外,而且提高了诸如制作课件,讲课,交流方面的能力。课堂一般比较活跃,大家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同时培养起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问题的好习惯。 弊:由于分组上课的方式,部分同学在自己组没有任务的时候就不去上课,使学生错过了许多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时这样的方式使许多比较懒的同学整个学期都没有什么具体的收获。 二重点: 客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 在本学期分组上课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不是每节课都只有一个小组上去讲课,而是让所有的小组都积极发言,不只是采用幻灯片的方式,可以只是板书讲课,也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或是做一些关于自己主题方面的演讲等,每节课不是固定安排几个小组,而是让小组成员主动上台讲课,如果没有小组主动讲的话,就随机抽取几个小组,在这种压力下,小组成员就会积极准备了。 2 对小组进行奖励机制:对每个小组的讲课记录进行登记,期末对小组进行排名,表现好的小组在期末评分中给予成绩上的奖励。对于这一机制在学期开始前就对学生讲解清楚。 增加讲课内容与书本的联系: 虽然说上课不应局限于书本上狭窄的知识面,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处于学习日本知识的初级阶段,如果讲课的知识内容过宽或过深,往往记不住或者是听不太懂或者说是组织不起知识构架,很难建立一个互相联系的知识系统。书本上的内容一般都是关于日本的基础知识,我们应该在前几节课先分组讲解一下书本上的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基本的构架,然后在后几个星期对知识进行扩展。 加强签到机制: 虽然说大学应该是学生主动的吸取知识,但是客观上讲我们学校的部分学生的这种意识不是很强。所以我建议加强签到机制。这样我觉得有几个好处:一是让一些比较懒的同学也能够好好上课,学到知识,兴许最后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这门课比较正规和严肃,从而更加用心的看待和对待这门课。 课程重点: 课程重点有很多,以下分类讲讲: 日本の百万人以上の大都市 太平洋側と日本海側の気候の差別 季節風と台風はどんなものですか 日本の主な自然災害は何ですか 富士山の高さ日本最大的平野日本の海岸線の長さ日本で有名な真珠の養殖場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日本の平地は、全国国土のどのぐらいですか等等 日本憲法の特色は何ですか。民主,平和主義,基本的人の保障である 現在の日本の主な党派はどんな党派がありますか: 自由民主党、新進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新党さきがけ、共産党。

日本国概况复习资料

日本国概况复习资料 第一讲关于日本问题的综述 1. 经济大国资源小国 ○人口:12560万人(男:6160万人,女:6400万人) ○面积:377800平方公里,占世界总面积四百分之一,第54位 ○国民生产总值:45993亿美元,占第二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6572美元,第二位 ○人均年收入:31885美元,第三位 ○外汇储备:8516亿美元,第一位 ○对外贸易总额:6687亿美元,第三位。(其中出口3881亿美元,进口2806亿美元,顺差1075亿美元。) ○与日本相似细长型国家:智利,挪威,越南 ○与日本相同四面临海的国家:菲律宾,新西兰,古巴,英国 工业产业数字 ○粗钢产量:(99年)9805万吨,(比98年增加7.7%) ○发电量:(97年)10379亿千瓦,第三位 ○造船:造船王国,多年来占世界第一,1998年造船1098万吨,占全世界41.6%。 ○汽车:(1998年)1104万辆,第二位。 ○电视机:向新型多功能方向发展,普及率100%。 ○水产:1978年1090多万吨,占世界捕鱼总量14.5%,1997年为588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以上材料说明:日本在世界经济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经济大国,经济实力相当雄厚,日本工业是发达的,但是先天不足,能源资源缺乏,工业原料,矿物原料主要依靠进口,粮食和农副产品自给率不高,是个资源小国。 ○日本能源自给率只有18.1%,煤97.2%,原油99.7%靠进口。

○工业原料,如原棉,原毛,橡胶全部靠进口,木材49%靠进口。 ○矿业资源,如铁矿石,铝上,镍100%,铜99.9%,铅95.2%,亚铅87.8%靠进口。 ○粮食和农产品除大米外(120%有余),其他都靠进口。小麦和大豆90%以上是进口。2. 二千年和两个五十年 ○两千年(见教材151-152) ○第一个五十年(1894-1945年,从甲午战争—日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第二个五十年(1945-1995年,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中日恢复邦交抗战胜利50周年)(1)中日建交后分别在对方:大阪,札幌,福冈,长崎 上海,沈阳,广州(设立总领事馆) (2)1984年9月成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 日方首席代表:石川忠雄 中方首席代表:王兆国 2001年12月第15次会议在广岛召开 日方首席代表:冈部达味 中方首席代表:杨振亚 (3)友好城市1973年6月——1982年10月45对 2000年5月206对 (4)规范中日关系的三项重要文件: 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 (5)1997年李鹏总理访日,提出中日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对话;互惠互利;面向未来 3. 怎样认识当今日本 ○“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陷入衰退,股价地价暴跌,消费低迷,公司倒闭,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当代49-52)

日本历史教案

第一章 日本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 1. 基本内容: 旧石器时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初期) 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日本原始社会的基本情况。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日本文化的黎明 4. 教学建议 让学生事先预习有关章节,上课前就本章内容提问 第二章 日本古代社会的基本情况 1. 基本内容: 弥生时代(中后期)邪马台国、古坟时代、大陆文化的传入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日本古代社会的基本情况。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国家的形成和与大陆文化的交流 4. 教学建议 让学生事先预习有关章节,上课前就本章内容提问 第三章 律令国家形成的基本内容 1. 基本内容: 飞鸟时代、大化改新、律令制度 2.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律令国家的形成的基本内容。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古代国家的制度的建立过程,以及大陆文化的影响 4. 教学建议 让学生事先预习有关章节,上课前就本章内容提问 第四章 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1. 基本内容: 奈良时代、天平文化与遣唐使 平安时代、平安京与国风文化 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随着国家形态的变化,文化也呈现不同的特色。这一时期是日本独特的国风文化最繁盛时期,是历史文化的学习重点。 4. 教学建议 让学生事先预习有关章节,上课前就本章内容提问 第五章 中世的日本社会概况 1. 基本内容: 平氏政权、镰仓时代、建武新政、镰仓幕府的政治与文化 2.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中世的日本社会概况。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着重强调武家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对后世的政治形态具有很大影响4. 教学建议 让学生事先预习有关章节,上课前就本章内容提问 第六章 中世幕府社会概况 1. 基本内容: 室町幕府、南北朝、战国时代 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世幕府社会概况。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着重强调武家社会的武家社会的奠定,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中世纪。 4. 教学建议 让学生事先预习有关章节,上课前就本章内容提问

感恩的心 中英文双语版演讲稿

感恩的心中英文双语版演讲稿 1 、大家好! Hello, everybody! 2 、我们是七年级十班的方楠、胡惠娟。 We are Fang nan , Hu hui juan from class ten grade seven. 3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感恩的心”。 Our speech today is “the grateful heart”. 4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 Without the sunlight, it' s not warm; without water, we don't have the life. Without the parents, there is no us. If no dear ones, no friendship, the world can be lonely and dark…… 5 、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生活中的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These all are simple truths,nobody cannot understand,but while we enjoy these all naturally,frequently we have actually lacked the heart which feels grateful. 6 、太阳用他温暖的阳关滋养着花儿,花儿用它芬芳的气息来感谢阳光;雨露用它柔软的肌肤滋润着小草,小草用他的勃勃生机来感谢雨露…… The sun is nourishing the flower with his warm sunlight,the flower thanks the sunlight with its fragrant breath.;the rain and dew moistens the grass with its soft flesh,the gradd is thanking the rain and dew with his full of vitality…… 7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一个小女孩在家因和母亲吵架而赌气离家出走,身无分文的她来到了一家拉面馆,面馆的老板看孩子饿肚子的样子很心疼,于是免费给孩子下了一碗面This is a real story ,a little girl quarreled with her mother and went out in a hurry spitefully,when she arrived at a noodle house,with an empty stomach,the boss loved her dearly and therefore give her a bowl of noodle free. 8 、孩子狼吞虎咽的吃下面,感动的热泪盈眶,竟给老板跪下来,老板很生气的说:外人对你的小恩小惠你牢记在心,那你母亲对你的大恩大德呢? After the child swallowed the noodle,she knelt to the boss unexpectedly with hot tears in her eyes.The boss was angry very much saying:you keep firmly in mind these petty favors,then what about your mother’s great lo ve for you? 9 、孩子心中激起一阵暖流:我得回家看妈妈,这时,只见妈妈焦急的站在楼梯道上,于是这对母女互相拥上,泪流满面。 In the child heart arouses a warm current:I must go home to see my mother. Unexpectedly ,she saw her mother standing beside the stair anxiously.The mother and daughter hugged each other firmly with tears streaming down the face. 10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否懂得感恩呢?当父母一遍遍叮嘱的时候,我们嫌烦;当老师呕心沥血的为我们批改作业、备课上课的时候,我们却不领情,上课的听讲,践踏老师的劳动成果;当家长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仍然改不了坏毛病,甚至上网吧、抽烟。 As middle-school students,whether do you feel grateful or not?When the parents urge repeatedly ,we dislike bothersome;When our teachers work wholeheartedly to correct students’papers ,prepare lessons,we actually do not appreciate their kindness,we do not listen carefully,trample their work achievement; we still could not change the bad manners ,even go to the Internet bar and smoke.

日本国概况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日本国概况课程代码:249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语(专)专业开设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由日本地理、日本 社会和日本历史三部分组成,是学习日本文化的主要课程。课程的知识性强、涉及面广,既 是一门了解日本国家概况必不可少的学习教程,同时又是一门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日语的重 要辅助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是为了使考生对日本有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达到扩大知识面、提高考生素质的目 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掌握日本的地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 以及工农业、企业经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日本国概况课与本专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该课程内容广泛,其词汇涉及到地理、 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对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此对学好《基 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阅读》等课程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在日本地理方面应掌握日本的行政区划、地理名称、能源、交 通、自然气候及日本各地基本情况等;在日本社会方面应掌握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 以及工农业生产、文化、风俗习惯及日本人的特点等;在历史方面应掌握包括国家形成、时 代区分、武家社会、幕藩体制、近·现代国家的形成等历史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日本の地理 (一)日本の位置と面積(重点) 识记:日本列岛的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都道府县的政府机关所在地 应用:日本地图的画法 (二)日本の人口と気候(次重点) 识记:人口数量、密度 理解:日本气候的形成、气候类型、气候特点、自然灾害 (三)日本列島(一般) 识记:主要的山地、河流、湖泊、海岸 理解:日本地形 (四)日本の資源(一般) 识记:地下资源与能源、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公害 (五)日本の交通(一般) 识记:陆上交通、海上交通、空中交通 理解:交通现状 (六)日本の各地(一般) 识记:日本各地的基本情况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作者:徐永祥初礼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4期 摘要:日本政府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新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新《学习指导要领》,中小学教育内容及课程改革等都是其重要内容。日本《学习指导要领》重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及生存能力。日本中小学课程主要特征:课程目标兼顾总括性和具体性;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设置灵活,富于弹性,趋于科学;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体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4-0034-02 一、面向21世纪的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程及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就开始设想第三次教育大改革。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从1971年起接受文部省的委托,提出了一系列咨询报告,以供文部省等决策机构参考。1983年1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内容等分委员会的《审议经过报告》,充分关注了初等、中等教育的现状,并从长期展望的角度把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明确为面向21世纪。强调“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基本教育,尊重个人特点,尊重本国及各国文化和传统,强调国际理解。1985年6月至1987年8月期间,直接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先后出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4次咨询报告。该咨询报告是为响应内阁总理大臣题为“为使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而进行的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的指示而提出的。此次报告仍强调个性化的原则,打破封闭性、划一性,要求改革教科书制度,以便以个性化、多样化的教科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增加教育选择机会,建立富有弹性的、分权的教育行政和制度,放宽有关的规章制度,给学生以发展创造力的空间,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强调国际交流与理解,强调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该报告昭示出,此次改革的目的在于使学校教育充满现代气息,富有人性,以便日本迈入新的国际化时代。 为了应答内阁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决定,日本课程审议会于同年12月出台了《关于改善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教育课程标准问题》的咨询报告。该报告指出,这次改善课程的标准是:“从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行动能力、谋求教育的质的飞跃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日本人,重视国民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实个性教育,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培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忍不拔的人。”可见,这次报告,作为70年代初开始的人本主义教育运动的延续,仍强调双基教育,强调人本化、国际化和创造性。

三分钟中英双语演讲稿

三分钟中英双语演讲稿 honorable judges, fellow students: “if you love a flower that lives on a star, it is sweet to look at the sky at night. all the stars are abloom with flowers.”——these are the sentences from “the little prince”. well, i just have a person who is as important for me as the proud rose is for the little prince. we grew up together and we almost know everything about each other. she’s not my sister but much more than that. i used to be bad-tempered and cursed everyone in the world including myself, but she was the only one who was different. she told me the meaning of patience, modesty and even love. and i felt like reborn. tha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came to get the value of my life. as the words goes, “if someone loves a flower, of which just one single blossom grows in all the millions and millions of stars, it is enough to make him happy just to look at the stars.” it goes all the same. i was lucky enough to come across someone and, fortunately, i loved this person, then i got the ability to love anyone in this world. and love, is what make

日本国概况中文翻译

一,日本的地理 1,位置 日本是为于亚洲大陆的岛国。由3000多个岛组成,主要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隔海北临サハリン?シベリア、西临朝鲜半岛,中国。因为具有不会被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可以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位置,日本建国以来,即保留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形成独自的融合文化。 2,国土 全国4分之3被森林覆盖。山不高,位于本州中部的阿尔卑斯山高3000米,除此之外,超过2000米的山很少,火山很多,主要的有150个,因为没有广阔的平原,河川短而急。因为日本列岛属于地壳变动带,所以地震很多。日本面积38万平房米,是英国的1.5倍,和美国的阿尔福尼亚州一样大。 3,人口 日本总人口1亿2628万人(1998年),位居世界第8。中国:12亿5570万人,印度:9亿8222万人。美国:2亿7403人,印度尼西亚:2亿634万人,巴西:1亿6585万人,巴基斯坦:1亿4817万人,俄罗斯:1亿4743万人,人口大多分布在气候温暖,交通,产业发达的太平洋沿岸的平原,从本州的南关东至北九州集中人口70%.还有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集中在城市,农村明显减少。 以东京都的783万人(97年,包含郊外1.158万人)为首,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有11个,东京包含郊区,人口占世界第5位。 4,地形 日本列岛被太平洋,日本海包围,和大陆之间由浅大陆架连接。太平洋岸有非常深的日本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由于日本有几个火山群,所以地形变化丰富。河川短,急流,山间没有深的峡谷,海岸线错综复杂。有很多风光明媚的地方,也散布很多温泉。 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是世界上少有的地震多发地带(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震级7.9》使包含东京在内波及很大范围受到损害。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震级7.2》使神户以及淡路岛为首的阪神地区遭受很大的损害。第二大地震) 5,气候 日本位于中纬度,气候温暖。中央部的东京平均气温15.3摄氏度。从列岛北部到南部有3000公里,所以气温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22摄氏度。雨量大,每年降水量达到1600-1700毫米。从早春到夏的植物生育期,特别是6月-7月的梅雨期经常下雨。夏季和秋季每年数次台风,大量的降雨。 日本列岛受有规则的季节风支配,冬季寒带气团南下,夏季热带气团北上。被两气团覆盖的冬季和夏季都会延长数月,季节风交替的山谷,春季和秋季各两个月。 冬季,吹北西季节风持续下雪的日本海岸和多数晴天干燥的太平洋形成对照的天气气候。本州南部的夏季热,和东南亚并列或往上的地方是典型的照叶树林带气候。夏季的3-4月,说和东南亚同样的气候是因为以日本农耕文化基础芋和稻为首,南方生物随着热带气团也会北上。这一点是将日本文化的基本性格转为南方型的有力证据。 6,山,川,湖 日本约70%都是山区,特别是本州中部有飛騨、木曾,赤石三个山脉,耸立着3000米以上的被称为北,中央,南阿尔卑斯。总称是日本阿尔卑斯。这是1896年英国人ウェストン起的名。 富士山,高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也是典型的圆锥形火山(1707年有过一次爆发后,过去约3个世纪没有火山爆发)。有宽广美丽的原野。冬季山腰以上都被雪覆盖,更增加了一份美丽。 现在,日本有浅间山,阿苏山,樱岛,云仙岳,三原山等约60个活火山。 河川短而急,最长的信农川有367公里,落差很大的急流适用于水利发电,形成美丽的峡谷,但是在交通方面无法被利用,反而会造成洪灾。 湖在山间,水清澈见底。但是规模很小,最大的琵琶湖有674平方米。还有最深的湖市田沢湖,水深423米。除此之外还有由砂丘,砂州与外海分离所形成的浅滩:霞ケ浦168平方米。 7,植物 日本气候有明显的地域差,植物生态复杂多极化。日本有约4500种植物,其中约1000种是日本固有的。 包括北海道的日本北方可以看到冷杉等针叶树等和西北利亚地区相似的植物。 从日本中部到九州的平原有很多栗等温带落叶树。

日本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日本文化 2、Japanese culture 二、学时 总学时36 学时 其中:授课36 学时 实验0 学时 三、考核方式 考查 四、适用专业 日语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第一学期 五、课程简介(200字以内) 本课程在《日本概况》的基础上,着重把文化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理论性较强的文化(包括历史进程、源流发展等),一为贴近日本人现实生活的文化(宗教、礼仪、风俗、器物等)。前者主要是老师做指导性、总括性的讲解,以求培养学生理解较抽象或较复杂一些的文化内容。后者主要是由老师给定一些题目,由学生们自己来选题并进行课堂发表,之后由同学代表以及老师做出补充说明,并允许大家随时提问。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日语专业限定选修课,教学对象为日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在第六学期开课。选修本课程之前要求已经学过《日本概况》。本课程的内容可深可浅,但关键是太深将会让学生一头雾水,甚至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太浅又会落入肤浅知识堆砌的俗套。怎样让学生在理论中寻求文化的缩影,在相关感兴趣的材料搜集中感受日本文化的特质,教会学生们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待“异质”文化。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应在于让简单的日本文化富于启发性,使高深的日本文化带有现实性和可视性。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1、内容:参考以下表格

八、实验内容 无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 《日本文化概况》 2、主要参考资料 《日本文化》 《日本经济》 《日本社会》 《日本艺术》 《日本古典文学赏析》 《日本文化概论》 《日本语言》 《日本文化史》 十、先修课程 《日本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