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要:文章介绍了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现状和一些工程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并从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定向测量GPS控制网测量、铺轨基标测量等方面,论证了提高地铁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的新途径。

工程测量是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的必要工序。随着我国地铁、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工程测量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地铁由于其在建筑物、构筑物稠密地区修建,精度要求较高,施工线路长、施工单位多,又给工程测量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新的测量仪器及新的测量方法均在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就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现状和主要技术方法,由生产实践实际要求出发,作一些介绍和论述。

一、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地下铁道测量工程的测量精度设计是根据工程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精度、设备安装精度和贯通距离等诸多因素确定的,它不仅要保证隧道和线路贯通,而且要满足线路定线和放样的精度要求。

地下铁道测量的首要任务是保证隧道贯通,因此在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中,合理地规定隧道贯通误差及其允许值,是地下铁道测量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目前在地下铁道测量中使用的测量贯通误差要求,大都来自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它是根据山岭隧道贯通误差测量的实际统计资料计算出来的。该指标应用在主要采用盾构和

工程测量学

1.工程测量学定义: 定义一: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定义二: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定义三: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 ? 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 ? 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对于重要的工程区的稳定性监测。 ?建设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工程建筑物定线放样,施工质量控制,开挖与建筑方量测绘,工程竣工测量、变形观测以及设备的安装测量等。 ? 运营管理阶段: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水平位移、沉陷、倾斜以及摆动等定期或持续监测。建立工程进管理、维护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模拟或数字的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程变形及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灾害的监测分析与预报;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3.结构体系: 特殊与一般、纵向与横向处理相结合 特殊:每一工程的特殊性 一般:指各种工程的共性 纵向处理:是指按工程建设的三个阶段阐述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横向处理:按典型工程分别进行讲述。 4.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 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按设计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另一方面作为施工质量的监督,还需进行工程质量监理。 施工测量工作: 不同的施工的对象,其施工测量工作程序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的测量工作有: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施工放样、竣工测量。 施工放样的原则与工作程序:“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施工放样的主要内容: ?放样依据的选择,即放样已知点的选择 ?选择放样方法 ?计算放样元素 监理测量工作: ?在正式施工开始时,对控制网进行全面复测、检查 ?验收承包人的施工定线 ?验收承包人测定的原始地面高程 ?对桥梁施工还需进行桥梁下、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的检测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简要介绍了数字化技术 在原图处理和摄影测量中的应用特点和一些要注意的方面,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原图处理;工程测量;测量技术;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digital technology in image process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grammet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note, i hope everyone can help. key words: image processing;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measuring techniques;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逐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应进一步延伸,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要。一、数字化技术在原图处理中的一些实际应用(一) 原图数字化处理在建 立各种gis 系统时,需要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对于原始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对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张 赛 ■Zhang Sai [摘 要] 工程测量技术作为服务于工程建设的测绘技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的促进着工程测量技术与手段的更新和发展,使得工程测量技术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的进程迈进,同时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行业里的应用,对其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 工程测量技术 应用 发展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s a technology ser- vices the engineering building, accompanied by the accelera- tion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constantly promoting the updating and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ha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its technical level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s]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一、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重要作用 1. 提供准确的资料 要做好工程施工前设计阶段的设计工作就需要依靠材料设置、施工范围、各种图纸资料等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全赖于工程测量的结果,通过工程测量来获取上述的信息资料,能够方便工程的实施。 2. 确保定位的精度 对建筑工程来说,建筑物的精度是非常重要问题,要确保建筑物整体的施工效果就一定要保证精度,如此才能够确保建筑物达到设计要求。测量过程能够确定建筑物的定位精度,在活动定位准确的情况下,施工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 竣工验收的程序 工程完成之后同样要进行竣工前的验收测量工作,竣工的测量报告一定要以实际工程测量数据作为依据,如此才可以确保拟定内容与工程标准相符,从而帮助规划管理部门实行监督管理。 二、 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 先进地面测量仪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就相继出现了,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例如:激光扫平仪、激光准直仪、数字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精密测距仪、光电测距仪等,它们为工程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传统的工程施工测量、道路检测、地形测量、控制网布网等作业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测距导线网、边角网、网布网已经取代了三角网;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已经取代了三、四等水准的测量;具备连续显示和自动跟踪功能的测距仪已经在施工放样测量中得到了运用;无法达到测量点的测距工作难题已经被无需棱角的测距仪解决了;传统基线丈量已经被精密 测距仪的使用所取代;电子速测仪则解决了细部测 量的难题。 2. GPS定位技术 GPS技术是在九四年时建成的,它是拥有海陆 空全方位导航和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 伴随GPS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软硬件的逐渐完善, 一次性确定坐标的GPS技术已经取代了以测水准、 测距、测角为主的地面定位技术。 目前我国的GPS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应 用,工程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国家大地网的建立 和改造已经普遍的应用了GPS技术,同时在海岛海 域测量、地震形变监控、山体滑坡、大坝监测、建 筑变形、隧道贯通、地下铁路、通信线路、高速公 路、石油勘测中也使用了GPS技术。伴随GPS差分 定位技术与RT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 美国AS技术的解除,使得单点定位的精度也在不断 地提高。GPS技术也在碎部点的放样和测绘、地质 勘查剖面测量、石油物探点定位、运载工具实时监 控、导航等领域有着非常广的应用前景。 3. 数字化成图技术 工程测量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大比例尺的工程 图和地形图的测绘,一般常规成图方式需通过野外 工作完成,并且内部数据的处理与绘图工作也很繁 琐,成图的周期很长,产品也很单一,不能适应城 市建设发展的需求。进入21世纪90年代以来,数 字化成图技术凭其易于发布、保存管理和应用方便、 更新方便、劳动强度小、精度高等诸多的优点而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在的数字化成图技术分为电子 平板和内外业一体化两种模式。 其中内外业一体化是外业数据数据的一种采集 方式,它的主要设备是电子手簿、全站仪等,它的 特点是便于人员分配、内外业的分工明确、精度高, 因而它的成图效率很高。通过画草图或编码的形式 来对地图实体和连接关系的地理属性进行描述,分 为无码和有码作业。无码作业的操作方便可靠,并 且因为它是采用草图形式,使得数据的采集工作非 常直观,所以能够使测站观测人员压力减轻。如果 观测人员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化成图系统的编码,并 且经验丰富,也可以采取有码方式。全站仪和电子 平板相结合,在野外进行数据采集时就无需编码, 测量的数据会直接显示在电子平板,现场对显示进 行编辑修改,最后由绘图仪将成果输出,它基本上 是把所有的工作都放于外业来完成的一种数字化的 成图方式。它的特点是常规测图板被电子平板取代, 能够实现图形编辑、数据处理、数据采集的同步现 场完成工作,因而这种模式的精读高,可靠性好。 4. 摄影测量技术 目前,摄影测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城市与工程 测绘领域中,伴随对高精度、高质量摄影测量仪的 生产和研究,现有摄影测量技术能够提供实时、完 全的三维空间信息,并且不需要接触被测的物体, 使野外工作量得到了减少,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 提升,同时取得了很多的应用成果,拥有非常广泛 的发展前景。伴随GPS技术在摄影测量里面的使用, 摄影测量也在逐步朝着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 展,而采用全数字的摄影测量系统,能够使摄影测 量的产品从影像图转变为4D产品,从而为各类基础 地理信息和专业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数据凭证。 5. GIS技术 GIS是一种集管理科学、环境科学、测绘遥感 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 新兴学科。在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内,它已经成了 多学科集成同时在各领域得到应用的基础平台,是 地学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手段,它的技术优 势除了集三维可视化显示、管理分析、存储、采集、 成果输出为一体的数据流程之外,还包括它的辅助 决策、预测预报、空间分析功能。现在,GIS已经 发展成了一门成熟的技术科学,并且在土地管理、 城市规划、环境监测、气象海洋、农林水利、地质 矿产、测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使用全 数字摄影测量、扫描矢量化、内外一体化测图、数 据库、GIS等技术,能够准确、及时的为专业信息 系统提供基础空间信息,便于建立各种的专业信息 系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6. RS技术 由于RS技术能够进行大面积同步观测,并且具 有经济性、可比性、数据综合性、时效性等优势, 所以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和多 光谱的航空摄影将成为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一种重 要技术手段。运用遥感影像去获取各种小比例尺的 地形图,能够为城市基本地形图以及各种比例地形 图的快速更新提供方法与手段。在某些大中城市里 面已经开始采用航空遥感对城市进行综合调查,从 而编制土地利用、交通、植被、污染、水文、地质 等专题地图,收集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资料,为国土 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信息资料。 7. 3S集成技术 20世纪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3S集成技术,是 测绘技术和观念的大革命,3S技术为社会生产、政 府管理和可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工具、描述语言、 观察手段。3S技术取长补短的结合是一个自然发展 的趋势,三者间形成了“一主二辅”的框架形式, 也就是RS和GPS为GIS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和区域信 息,而GIS进行空间分析,便于从RS和GPS提供的 众多数据里面找到有用的信息,然后对其进行综合 集成,让它成为决策的依据。目前,3S集成技术已 在城市规划和管理、车辆监控、车辆导航、救灾、 减灾、防灾、环境保护、环境动态监测、全球变化、 土地研究、精细农业、海洋渔业等领域得到了成功 的应用。 (下转第250页) 248

地铁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BT项目7305标 华强北车站施工测量技术方案(YDK22+141.378~YDK23+035.568) 批准: 审核: 复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地铁7号线7305标项目经理部 2013年0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2) 3、既有控制点情况 (2) 4、施工测量的目标和任务 (3) 4.1 施工测量的目标 (3) 4.2 施工测量的任务 (3) 5、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仪器设备配置 (3) 5.1组织机构设置 (3) 5.2 测量队人员及岗位 (4) 5.3 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4) 6、控制网加密测量 (5) 6.1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网加密 (5) 6.1.1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点布设要求 (5) 6.1.2地面精密导线控制的布设 (5) 6.1.3 导线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 (7) 6.1.4观测成果处理及平差 (7) 6.2地面施工高程控制网加密 (8) 6.2.1 地面水准点的选点布设要求 (8) 6.2.2地面加密高程网布设 (8) 6.2.3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10) 7、车站施工测量 (11) 7.1 平面施工控制点引测 (11)

7.2 高程施工控制点引测 (11) 7.3 基坑开挖施工测量 (12) 7.4监控量测及变形观测 (13) 7.5车站结构施工放样测量 (13) 7.6 车站主体结构放样 (13) 7.7车站竣工测量 (16) 8、安全保证措施 (16) 9、质量保证措施 (17) 10、环境保证措施 (17)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1、工程概况 地铁7号线华强北片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商业中心——华强北商圈的核心地段,在深南大道——红荔路之间、有“中国电子第一街”美誉的华强北路的地下,呈南北向布置。华强北片区包含华强北车站、华强北车站至华新车站区间、华新车站南端,起止桩号为:YDK22+141.378~YDK23+035.568,共计894.19m。 华强北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22+362.878,车站起点里程为YDK22+166.878,车站终点里程为YDK22+496.778,华强北车站全长为329.9m,华强北车站南端有负一层的地下空间结构,长度为25.5m,放在华强北车站的设计范围中,因此华强北车站加上南端负一层地下空间整段长度为355.4m。华强北车站主体基坑标准段宽度为28.1m,盾构扩大段宽度为29.8m,标准段基坑深度约为25.7~26.4m,盾构扩大段基坑深度约为27.0m。华强北车站南端负一层基坑宽度为28.1m,基坑深度约为11.4m。华强北车站负三层基坑围护结构采用1000mm 连续墙,南端负一层基坑采用800 厚连续墙,均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华强北车站~华新车站区间是深圳地铁7 号线工程的一个区间,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与振华路交汇处,沿华强北路呈南北方向布置。区间轨行区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上为地铁2号线的华强站~燕南站区间,该区间为直径6.0m 的盾构区间,地铁2 号线盾构区间其上南端17m 长为地下一层的地下空间结构兼做顶管的接收井, 2号线盾构区间其上中间为矩形顶管,矩形顶管长度为41 米,2 号线盾构区间其上北端41m 为地下一层的地下空间结构局部兼做顶管的始发井。华强北车站~华新车站区间起点里程为YDK22+496.778,终点里程为YDK22+595.778,全长为99.0m。南端负一层盖挖逆作结构长度为17.0 米,基坑宽度为29.8m,基坑深度约为9.2~10.1m;北端负一层盖挖逆作结构长度为41.0米,基坑宽度为28.6m,基坑深度约为9.5~11.0m.。南、北端负一层基坑围护结构均采用800 厚连续墙,均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 华新车站为带有故障车待避线的地下三层岛式站台车站,与地铁 3 号线华新站换乘(十字换乘节点土建部分已由 3 号线华新站土建单位施工完成),目前3号线华新站已开通运营。华新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DK23+051.917,车站起点里程为YDK22+862.217,车站终点里程为YDK23+140.317,道岔起点里程

工程测量学期末期末重要归纳

. 题型分布:基本概念24%;基本知识35%;计算与实验24%;综合知识17% 1.解释基本概念部分:8道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2.基础知识简答部分:7道题;每题5分,共35分 3.计算与实验操作部分:3道题;每题8分,共24分 4.综合知识论述部分:2道题;1题9分,2题8分,共17分。 第一章绪论 1.主要内容和重点 ?什么是工程测量学?(3个定义) ?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内容? ?工程测量学的结构体系? 2.什么是工程测量学?(3个定义),如何理解与评价 这几个定义? ?定义一: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定义二:工程测量学主要研究在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对测量和工程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它 是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定义三: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 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 学科。 ?理解与评价:义一比较大众化,易于理解;定义二较定义一更具体、准确,且范围更大;义三更加概 括、抽象和科学。定义二、三除建筑工程外,机器 设备乃至其它几何实体都是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对 象,且都上升到了理论、方法和技术,强调工程测 量学所研究的是与几何实体相联系的测量、测设的 理论、方法和技术,而不是研究各种测量工作。 3.工程测量学的研究内容? 主要内容:模拟或数字的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程变形及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灾害的监测分析与预报;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4.工程测量的划分 ?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

探讨现代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 杨明辉

探讨现代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杨明辉 发表时间:2018-05-21T15:11:03.8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作者:杨明辉姜怡[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栾川县地理信息中心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和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在最近几年中的发展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改善了测绘技术。而测绘技术的发展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最大,对很多新的现代科技都加以利用,例如GIS、GPS等,而且工程项目因为对其的利用,也使测量工作的得到了进一步 的改善,不仅保证了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进一步的提高了项目测量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关键词:现代工程;测量新技术;应用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不例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工程测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个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而工程测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程测量技术。由此可见,对于在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找到解决的办法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 1、测绘新技术基本概述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日益进步发展,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些传统形式的测绘手段已经逐渐被新技术所代替。此外,测绘新技术应用领域得到了大力拓宽,并实现了与其他相关领域的频繁化合作交流,尤其是已经延伸到了相应的地理信息测绘领域。借助全球卫星定位、遥感测绘技术可以有效获取各个项目研发的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然后再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达到数据采集以及辅助分析的目的。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把所获取得到的相关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一般情况下,数字化能够划分成地图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成图。具体来说,地图数字化主要是把原有地图进行有效输入,之后在合理化编辑的基础上获得最终的数字地图:而数字化成图主要是借助电子平板等设备,把所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转化为图纸形式。 2、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科学技术,综合了环境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诸多特点,GIS技术可以实现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管理于一体,还具有空间提示、预测预报与辅助决策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应用,使得GIS技术具备在短时间内构建出一个较为庞大的数据库和图形显示输出的能力,从而可以科学的根据测量需求对存储数据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工程测量的成图效率,还可以保证工程设计的进度。与此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应用于野外项目中,其使用不仅降低野外测量的劳动量及工作强度,还可以提高测量工作的精确度,减少测绘工作在管理上的复杂性,基于以上应用优势,GIS技术将在工程建设的测绘工作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实质上是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性应用,它将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优势整合,将其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其中,数字影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技术、影像匹配等技术的整合,更是增强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方面的优势。将这些理论技术整合到一起,让其成为一个有效的技术整体,并且以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将各个组建单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实现对目标测量的优势积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以航空摄影测量手段为核心,将其中的航空摄影手段的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和地籍测量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最终应用到工程测量中,最后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准确的数字、影像、划线等多方面的测量数据,就目前而言,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经逐渐地从3D向4D发展。 2.3、摄影测量技术的具体应用摄影测量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先进化的摄影方法,有效取得所测物体基础性信息。现阶段,摄影测绘技术逐渐发展到了数字化摄影测量环节,采用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在计算机操作以及影像处理的前提下针对某些影像实施高效化测绘,进而将较为丰富的室外测量测绘工作逐渐转移到室内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与精确度。此外,数字化的测绘技术还可以就城市比例尺地图实施测绘与更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规划工作以及城市建设工作提供大量准确信息。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口已经逐渐向着高密度发展迁移,从而造成室外测量工作难度系数增加,因此,新型的摄影测量处理技术将会在城镇化发展期间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为新城市规划以及新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4、RS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依托,已经发展成为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可以在特定的测量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同步实时观测,以确保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基于以上优点,这种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得到迅速普及和推广应用。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确保中、小比例尺的形图数据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收集,保证了城市基本地形图的工程测量的准确性,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方法,其较高的全色光谱分辨率也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已经发展成为目前测绘地理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些优势使得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比例越来越大,可以说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已经无法离开遥感技术的支持。 2.5、3D模型的应用 3D模型是数字化测绘中最常用的软件,利用3D模型,模拟建筑工程,明确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情况,在3D模型中,获取测绘的数据。数字化测绘技术中的3D模型,经常采用CAD制图软件,测量人员根据工程的特征点,连接并构成建筑的基本轴线。CAD软件内,在测绘的基础上,灵活的修改建筑的轴线数据,同时补充相关的参数信息,保障特征点的准确性,规划出建筑的主线条结构。3D模型软件的使用,还要在数字化测绘技术中,实行细节性的设计和加工,以便构建出3D立体的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测绘技术利用3D模型,规划了建筑工程的主体模型,对比建筑工程的现场,评估3D模型中的工程是否合理,利用数字化测绘,提高建筑工程测量的准确性。结束语

谈测绘及工程测量学中的新技术的应用

谈测绘及工程测量学中的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测绘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测绘学的科学地位和作用意义重大。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和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测绘学也迎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测量理论,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改进推动了测绘学科的发展,现在的测绘不但测量精度大大提高,测量时间大大的减少,劳动强度降低。 关键词:测绘学新技术应用 测绘学古老而现代,绘学现在正在向一门刚兴起的学科—地球空间科学发展。测绘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测绘学的发展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治理尼罗河泛滥后农田边界整理的传说。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书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图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纪,我国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记载。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便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目前所发现我国最早的地图。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学科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代,由于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体系、研究领域和科学目标与传统意义上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不同。 测绘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当然再未来将发展到外太空,研究其他的星球)。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逐步深化,要求精确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从而促进了测绘学发展。因此,测绘学可以说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测绘学的研究成果是以地图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地图的演变及其制作过程、方法是测绘学进步的一个主要标志。测绘学获取观测数据的工具是测量仪器,测量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绘方法和测绘仪器的创造和改革。测绘仪器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游标经纬仪到小平板、大平板仪、水准仪、航空摄影机、摆仪、重力仪、全站仪,测量机器人,数字绘图机。成果也从原来的手绘地图到数字地图,由原来的二维地图到现在的三维地图,四维地图,最近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天地图”这一伟大成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测绘学的科学地位和作用意义重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测绘学在探索地球奥秘和规律、深入认识和研究地球的各种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测量技术可以提供几乎任意时区域分辨率系列,具有检测瞬时地理事件如地壳运动,重力场的时空变化,地球的潮汐和自转等问题,这些观测成果可以用于地球内部物质的研究,尤其在解决地球物理方面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测绘学在国民经济上的作用是广泛。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为构建“数字城市”“数字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在现代化战争的今天,测绘学在武器的定位、发射、精确制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另外在防灾减灾方面,测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测量所的的地图在救灾中起指导作用,减少了灾难等带来的重大损失。在以后的发展中,测绘在防

地铁施工测量样本

一、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十三标段, 包括2座车站和3个盾构区间, 分别是金星站、 白云路站、 北辰小区站~金星站区间、 金星站~白云路站区间、 白云路站~昆明北站区间。金星站与白云路车站的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体系。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包防水层, 与连续墙一起组成复合墙体系。 本标段工程范围示意见图如下。 二、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 地形地貌 昆明市区内地址构造复杂, 但大部分隐伏于盆地松散岩层下, 根据基底构 造图资料, 本区构造地质景观是以经向构造为骨干构造。纬向构造长期活动, 受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南北向力偶的作用, 同时发育了北东、 北西南构造。 2) 地层岩性描述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0m, 按地层沉积年代、 成因类型将本工程 场地勘察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层、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层、 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残积层、 更迭系茅口组灰岩五大类。与本站设计相关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①1层杂填土: 褐灰、 黑灰, 稍密~稍湿, 表层为沥青混凝土, 下含碎石, 局部夹有碎砖块等, 为路基结构层。分布较连续, 厚度1.50~2.40m, 平均厚度 1.69m 。 第②1层粘土: 褐黄色, 湿, 中压缩性, 含云母、 氧化铁, 含少许风化碎 石。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 层顶埋深1.50~1.80m, 厚度0.60~1.50m, 昆明北 北辰小区 金星站 白云路右线长

平均厚度0.95m。 层粘土: 褐灰~深灰色, 湿, 中压缩性, 含少量有机质, 局部为粉质第② 3 粘土。分布较连续, 层顶埋深 2.30~3.30m, 厚度0.50~3.00m, 平均厚度 1.45m。 层粉土: 褐灰~灰色, 稍密, 夹粉砂薄层。分布不连续, 层顶埋深第② 4 1.60~4.00m, 厚度0.80~ 2.30m, 平均厚度1.55m。 第② 层泥炭质粘土: 黑灰~黑, 软塑~可塑, 高压缩性, 有机质含量约5 12~40%, 局部有机质含量大于60%, 相变为泥炭。分布较连续, 层顶埋深 2.20~2.60m, 厚度0.50m。 第③ 层圆砾: 深灰~兰灰、褐黄, 中密。圆形及亚圆形, 级配较差, 砾石 1 成分为砂岩及灰岩, 中等风化。20~25m以上为粉土、粉砂为主要填充物, 以 下以粘性土为充填物。夹卵石、粘性土及粉土夹层, 局部夹有胶结块。连续分 布, 且厚度大, 均未揭穿, 层顶埋深3.30~5.50m。 2层粘土: 褐黄、兰灰、灰, 硬塑, 中压缩性。局部含5~15%砾石, 第③ 1 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 中等风化。分布不连续, 厚度0.40~2.50m, 平均厚度 0.98m; 层顶埋深8.10~37.60m。 3层粉土: 褐灰、灰、深灰, 中密, 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层, 含砾, 砾第③ 1 石含量3~15%, 局部夹腐木。分布不连续, 厚度0.30~2.60m, 平均厚度 1.33m。 3)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据在场地内取地下水样水质分析结果, 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 无腐蚀性, 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在Ⅱ类场地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 蚀性。 4) 不良地质作用 ①液化土层 对已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判别② 层粉土粉砂层为液化土层, 其余 4 各层粉土粉砂层属上更新统地层, 判定为不液化土层。

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名词解释: 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 进行的各种测量了工作的学科。 2.基准线法测量:基准线法测量是构成一条基准线,通过测量获取沿基准线所 布设的测量点到基准线的偏离值,以确定测量点相对于基准线的距离的测量。 3.基准线法测量主要方法:光学法、光电法和机械法。 4.倾斜测量:确定地面或建筑物倾斜值的测量称倾斜测量,地面上两点之间的 倾斜值可通过测量两点的高差和距离进行计算获得。 5.挠度测量:挠度是一种特殊变形位移值,相对于水平或铅垂基准线的弯曲线 成挠度曲线,曲线上某点到基准线的垂距称该点挠度。 6.传感器测量:测量中的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电信号转换的技术。 7.施工放样:就是将图上设计的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 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8.建筑限差:建筑限差是指建筑物竣工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 差,又称设计或施工允许的总误差。 9.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直线与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 曲线之间介入的一段曲率半径 渐变至圆曲线半径R的一种线型,它起缓和及过渡的作用。 10.深度基准面:

11. 瞬时水位: 工程测量学内容: ① 工程测量学的理论 ② 地形资料的获取与表达 ③ 工程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 ④ 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⑤ 设备安装检核测量 ⑥ 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 可概括为“六化”和“十六字” “六化”是:(1)测量内外业作业一体化 (2)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 (3)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 (4)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 (5)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 (6)信息共享和传播的网络化 “十六字”是:精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持续、动态、遥测 误差分配三个原则: (1)等影响原则: 3 321?= ?=?=? (2)忽略不计原则:设总限差?是由21??、两种误差引起的,当一种误差的等于等于或小于另一种误差的三分之一时,这一种误差对总误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按比例分配原则:设总限差?,主要有由321???、、两种误差引起,根据实际情况,他们之间的比例分配为:22 32 22 1232125.7,3:2:1::?=?+?+?=?=???则有。 最后可得三种误差与总限差的比例关系为:?=??=??=?56.0,74.0,37.0321。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1)精度准则(2)可靠性准则(3)灵敏度准则(4)费用准则

天津地铁车站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7) 第1节编制依据、原则 (7) 第2节工程概况.doc (8) 第3节环境条件.doc (10) 第4节现场条件.doc (11) 第5节工程主要特点.doc (12) 第6节工程主要技术难 (13) 第7节施工原则 (13) 第8节主要工程量.doc (17) 第9节引用的规范及标准.doc (18)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 (19) 第1节总体布置原则 (19) 第2节现场平面布置.doc (19) 第三章第三章施工组织管 (23) .. ..

第1节施工总体目标 (23) 第2节项目管理班子和 (24) 第3节组织管理网络 (31) 第4节劳动力计划.doc (34) 第5节主要材料供应计划.doc (36) 第6节交通疏解及道路维护.doc (42)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46) 第1节开竣工日期 (46) 第2节总体施工进度计划.doc (46) 第3节主要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doc (47) 第4节施工关键线路.doc (52) 第5节主要阶段工期目标.doc (52) 第6节施工进度、施工工期保证措施.doc (52) 第五章总体施工顺序 (62) 第1节总体施工顺序.doc (62) .. ..

第2节总体施工方案.doc (69) 第3节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doc (71) 第六章主要工序施 (76) 第1节围护结构施工 (76) 第2节施工降水.doc (105) 第3节地基加固.doc (116) 第4节基坑开挖.doc (128) 第5节钢支撑施工.doc (134) 第6节主体结构施工.doc (138) 第7节各种管道、线路.doc (172) 第8节结构防水施工.doc (176) 第9节基坑回填与道路.doc (187) 第七章施工测量及 (190) 第1节施工测量 (190) 第2节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doc (192) .. ..

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变快,越来 越多的高新技术运用到了工程测绘中,测绘新技术能使测绘数据更精准更真实, 对后续工程的开展有许多好处。本文通过分析新的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对测绘 技术做了未来的展望,希望能通过分析和展望,为测绘新技术的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工程建设中,测绘是必 不可少的。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许多新型测绘技术开始用于工程测量,大大提升测量数据精 确度,提高了工程质量。然而,一些测绘技术发展较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分析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具体应用,望能为工程测量工作提点参考。 1测绘的新技术应用 1.1GPS测量技术 GPS技术是通过全球卫星能进行海陆空三维定位的技术,GPS技术在测绘中主要应用于 前期测量、定位,GPS通过卫星捕捉信号,接受、经过放大、交换处理来获取准确的数据, 再将数据回传给地面工作人员。通过GPS系统处理,测绘人员能够对建筑工程进行准备的踩点,获取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GPS测量技术已经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特别是在大型的建筑项目中运用比较广泛,像是大型的石油勘探,通信线路、大坝工程 等等,这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GPS测量技术为这些基础设施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数据。GPS系统能够快速收集数据并进行处理,帮助测绘人员进行准确的定位,让工程有了数 据的支撑,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但GPS技术也不是没有缺陷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GPS测量技术无法进行短边测量,并且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有数据丢失、 被盗的风险,这些缺点也是目前GPS测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工程施工中要及时保存和备 份文件,并且进行漏洞检查,保证工程信息的安全。 1.2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涉及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测绘遥感技术以及环 境科学技术等内容。在工程测量中应用GIS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信息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 的一体化。这一技术还具备其空间提醒功能、预测预报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等。这些优势 特点使GIS技术具备强大的图形显示输出能力,数据库也相当庞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GIS 技术能够结合测量要求,有效处理存储数据,使工程测量成图效率得以提升,工程设计进度 也相应加快。在野外测量工作中,GIS技术应用也十分广泛,这一技术不仅便于测量管理, 而且在确保测量数据精确性的同时,大大减少野外测量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对工程建设行业 具有重要作用。 1.3RS技术 RS是指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运用非常广泛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遥 感技术能够通过航空摄影大面积同步观测获取项目的基本地形。通过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实时 更新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能够同步获取其他的数据和信息,像是城市的规划中,利

地铁施工测量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十三标段,包括2座车站和3个盾构区间,分别是金星站、白云路站、北辰小区站?金星站区间、金星站?白云路站区间、白云路站?昆明北站区间。金星站与白云路车站的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体系。主体结构外侧设全包防水层,与连续墙一起组成复合墙体系。 本标段工程范围示意见图如下。 北辰小区站金星站白云路站昆明北站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1 )地形地貌 昆明市区内地址构造复杂,但大部分隐伏于盆地松散岩层下,根据基底构造图资料,本区构造地质景观是以经向构造为骨干构造。纬向构造长期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中南北向力偶的作用,同时发育了北东、北西南构造。 2)地层岩性描述 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50m,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察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残积层、更迭系茅口组灰岩五大类。与本站设计相关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①1层杂填土:褐灰、黑灰,稍密?稍湿,表层为沥青混凝土,下含碎石, 局部夹有碎砖块等,为路基结构层。分布较连续,厚度 1.50?2.40m,平均厚

度 1.69m 。 第②1 层粘土:褐黄色,湿,中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含少许风化碎石。 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1.50?1.80m ,厚度0.60?1.50m,平均厚度0.95m 。 第② 3层粘土:褐灰?深灰色,湿,中压缩性,含少量有机质,局部为粉质粘土。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 2.30 ?3.30m ,厚度0.50?3.00m ,平均厚度1.45m 。 第② 4层粉土:褐灰?灰色,稍密,夹粉砂薄层。分布不连续,层顶埋深1.60? 4.00m ,厚度0.80?2.30m ,平均厚度1.55m 。 第② 5层泥炭质粘土:黑灰?黑,软塑?可塑,高压缩性,有机质含量约12?40%,局部有机质含量大于60%,相变为泥炭。分布较连续,层顶埋深 2.20?2.60m ,厚度 0.50m 。 第③1层圆砾:深灰?兰灰、褐黄,中密。圆形及亚圆形,级配较差,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20?25m 以上为粉土、粉砂为主要填充物,以下以粘性土为充填物。夹卵石、粘性土及粉土夹层,局部夹有胶结块。连续分布,且厚度大,均未揭穿,层顶埋深 3.30?5.50m 。 第③12层粘土:褐黄、兰灰、灰,硬塑,中压缩性。局部含5?15 %砾石,砾石成分为砂岩及灰岩,中等风化。分布不连续,厚度0.40?2.50m,平均厚度0.98m ;层顶埋深8.10?37.60m。 第③13层粉土:褐灰、灰、深灰,中密,局部地段相变为粉砂层,含砾,砾 石含量3?15 %,局部夹腐木。分布不连续,厚度0.30?2.60m,平均厚度1.33m。 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据在场地内取地下水样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

地铁隧道工程内侧墙模板拆除移模新技术

地铁隧道工程内侧墙模板拆除移模新技术 摘要:本文通过无锡地铁二号线工程无锡东站车站明挖结构侧墙施工实例,通过侧墙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型,阐述了明挖地铁结构侧墙拆除移模施工工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施工实践。 关键词:明挖地铁;侧墙移模;新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明挖地铁隧道工程的内侧墙模板拆除技术主要为分散拆除和整片拆除。前者由于需要将模板的穿墙螺杆、背肋、背楞、面板等配件逐步拆除,然后用的时候再重新拼装组合,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配件损耗较大,对于模板的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不利;后者整片拆除,节约人工,配件损耗也较小,由于整片拆除,人工无法搬运,对于起吊设备要求较高,且如果侧墙顶板一起浇筑整片拆除中间侧墙模板时起吊设备无法利用。两者均存在众多施工安全隐患,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施工成本高昂,工期难以保障。因此,如何更加安全、经济、合理地解决明挖地铁隧道工程内侧墙模板拆除施工难题,是当前施工单位广泛关注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工程概况 1. 建筑概况 无锡市轨道交通2 号线无锡东站位于无锡安镇安西村,锡沪路南侧约400 米处。站前设单渡线,站后设交叉渡线、停车线,车站外包全长629.550m,外包宽度为 20.500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DK25+218.585,车站的起点设计里程为右DK24+965.635,终点设计里程为 DK25+595.185,车站外包全长629.550m,外包宽度为 20.500m。 2. 结构概况 本工程与京沪高铁结构共体,位于京沪高铁新无锡东站房下,垂直于京沪高铁站场,为地下一层岛式站。 本工程外侧墙高度为5.71m,内侧墙高度为5.51m,采用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局部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顶板厚度 700mm,侧墙厚度为600mm、局部 700mm。顶板与侧墙交汇处设计300mm×900mm 的倒角。 3. 施工难点 (1)侧墙与顶板一体化施工,外墙高 571cm,混凝土侧压力较大,对侧墙模板体系和支撑体系要求非常高。 (2)现场大开挖和三阶大放坡,顶部最小放坡开口宽度65m,考虑大型起重设备施工成本高昂,则不可采用大型起重设备。 (3)现场采用QTZ63 型塔吊吊重和吊臂臂长限制。 (4)内墙高511cm,无法直接利用起吊设备进行吊拆,需配合支撑拆卸移装,对施工过程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5)施工工期短。 本工程与京沪高铁结构共体,位于京沪高铁新无锡东站房下,垂直于京沪高铁站场,施工进度直接影响高铁的施工进度。京沪高铁年内施工任务位于地铁上部箱梁必须全部完成,高铁位于地铁上部现浇箱梁支撑架需搭设在地铁顶板上,这就要求地铁顶板混凝土必须在高铁搭设支撑架之前强度达到100%,而且时处冬季气温较低对于混凝土的养护非常不利。为了满足京沪高铁的施工进度,达到年内施工任务目标,必须在模板的支设与拆除上进行创新改进缩短模板的翻用时间,从而又快又经济的完成施工任务,保证总工期。 二、模板设计与施工多方案比较 1. 设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