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项目分类

食品检测项目分类

精心整理

1.理化项目检测:

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氮,咖啡因,脂肪酸,丙二醛,氨基酸态氮,总酸,酸度,明矾,总碱度,

L-羟脯胺酸,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丙酸钙,丙酸钠,脲酶,米酵菌酸,溶剂残留量,羰基价,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

过氧化苯甲酰,亚硝酸盐,甲醇,乙醇,总脂,酒精度,杂醇油,二氧化硫,相对密度,pH 值,比旋光度,折光率,粒度,细度,

折射率,熔点,净含量,新鲜度,完整率,干粒重,干燥物,可溶性固形物,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全乳固体等等;

2.锰等。

3.4.5.6.等

7.

保健食品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

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

功效成分及卫生指标检验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保健食品和原料的卫生要求、功效成分和卫生指标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1.2 本规范适用于保健食品的检验受理、项目的确定和方法的选择。 2 基本要求 2.1 凡保健食品,必须符合"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该"要求"所列的各项目必须按规定执行。附表1所列检测项目是对"保健食品通用卫生要求"补充规定。 2.2 保健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必须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的品种名单。检测机构根据产品配方检测合成色素、防腐剂、甜味剂及抗氧化剂的含量。 2.3 凡使用有机溶剂提取物为原料的产品,其使用的有机溶剂要符合GB2760附录D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推荐名单要求。 2.4 保健食品应具有与产品配方和申报的保健功能相适应的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申报时须检测配方中主要原料所含的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附表2所列原料为主的产品须检测表中规定的项目。 2.5 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可根据产品的具体配方、工艺等相关资料,要求申报单位检测指定的项目。

2.6 功效成分、特征成分、营养成分及卫生学指标的检测方法应根据其产品适用的方法学范围选择国家标准、卫生部部颁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际上权威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2.7 在没有相应的标准方法之前,其产品中所声称(具有)的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检测所需的标准品对照品及特殊试剂均由申报单位提供,并说明其产品中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分析方法的来源。如属自主开发研究的分析方法,需提供方法学研究的相关资料,同时将方法学研究的资料报卫生部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协作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备案,必要时卫生部将组织方法学验证,其费用由申报单位承担。 2.8 检验机构受理保健食品检测时,申报单位应提供该产品的配方、工艺及企业标准等相关资料。 2.9卫生部对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的检测机构进行认定,检测机构的名单由卫生部门公布。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检测工作应在卫生部认定的检测机构进行。违禁成分的检测由卫生部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分类食品对应检测项目与国标汇总

分类食品对应检测项目与国标汇总 《分类食品对应检测项目》 序 号 类别包含食品种类检测项目参考标准 1 蔬菜各种新鲜蔬菜,如叶 菜、瓜菜、果菜、根菜、 花菜、芽菜等 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甲基 对硫磷、毒死蜱、克百威、涕灭威、 氧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 三氟氯氰菊酯、亚硝酸盐、铅、镉、 贡、总砷、铬、氟、稀土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农 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2 蔬菜干制 品 各种干菜,如笋干、黄 花菜等 二氧化硫、铅、镉、汞、总砷、铬 GB2760《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 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3 酱腌菜各种酱腌菜亚硝酸盐、甜味剂、防腐剂、着色 剂、苏丹红、铅、总砷、菌落总数、 大肠菌数、致病菌 GB2714《酱腌菜卫生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 4 食用菌及 其制品 鲜食用菌、干制食用 菌、腌渍食用菌 二氧化硫、荧光性物质、铅、砷、 汞六六六、DDT、敌敌畏、氯氰菊 酯、溴氰菊酯、水分(干制品) GB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 GB11675《银 耳卫生标准》 GB2763《食品中农药 最大残留限量》GB2760《食品添加剂卫生标 准》 5 水果各种新鲜水果甲胺磷、对硫磷、氧化乐果、甲拦 磷、毒死蜱、氧氰菊酯、氰戊菊酯、 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亚硝酸 盐、铅、镉、贡、砷、铬、氟、稀 土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16325《干果食品卫生标准》 6 水果干制如桂圆、荔枝干、葡萄 干、柿饼等 二氧化硫、防腐剂、铅、汞、镉、 水分、致病菌、霉菌 GB16325《干果食品卫生标准》 BG2760《食 品添加剂卫生标准》 GB2763《食品中农药 最大残留限量》 7 蜜饯果 脯 各种蜜饯、果脯类食品 二氧化硫(工业硫磺)、防腐剂、 甜味剂、着色剂、铅、总砷、铜、 菌落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霉 菌 GB14884《蜜饯卫生标准》 GB2760《食 品添加剂卫生标准》 GB2762《食品中污染 物限量》 8 坚果如生核桃、松籽、杏仁、 榛子等 酸价、过氧化值、二氧化硫、黄曲 霉毒素B1 GB16326《坚果食品卫生标准》GB2760《食 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 限量》 9 炒货制品炒制或烘烤的蔬菜籽、 果仁、坚果等 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 二氧化硫、甜味剂、着色剂、大肠 杆菌、霉菌、致病菌 GB19300《烘炒食品卫生标准》 GB16565《油 炸小食品卫生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 卫生标准》 10 大米各种籼/粳/糯米;及糯 米粉、汤圆粉等 感官、马拉硫磷、甲基毒死蜱、克 百威、铅、镉、无机砷、汞、黄曲 霉毒素B1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0《食品添 加剂卫生标准》

食品安全检测-常规食品检验项目及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 一、粮食加工品 (1) 二、乳制品 (3) 三、饮料 (5) 四、方便食品 (7) 五、饼干 (8) 六、罐头 (9) 七、冷冻饮品 (10) 八、薯类及膨化食品 (11) 九、酒类 (12) 十、水果制品 (14) 十一、炒货食品及坚果食品 (16) 十二、蛋制品 (17) 十三、食糖 (18) 十四、淀粉及淀粉制品 (18) 十五、糕点 (20) 十六、豆制品 (21) 十七、蜂产品 (22) 十八、茶叶及相关制品 (23) 十九、速冻食品 (24) 二十、糖果制品 (24) 二十一、调味品 (25) 二十二、蔬菜制品 (25) 二十三、食用油 (26) 二十四、食用农产品 (27) 二十五、食品添加剂 (32) 二十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 (33) 一、煎炸过程用油 (34) 二、小麦粉制品(自制) (34) 三、熟肉制品 (35) 四、火锅调味料(底料、蘸料)(自制) (36) 五、腌腊肉制品(餐饮) (36) 六、辣椒调料(餐饮) (37) 一、粮食加工品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4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食品整治办〔2008〕3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通知》(食品整治办〔2009〕5号)、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二)检验项目 1.挂面的检验项目包括铅(以Pb计)。 2.谷物加工品的检验项目包括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Α、铅(以Pb计)、镉(以Cd计)、总砷(以Αs计)(糙米不检测)、无机砷(以Αs计)(限糙米检测)、总汞(以Hg计)(限糙米检测)、苯醚甲环唑(限糙米检测)。 3. 谷物碾磨加工品的检验项目包括铅(以Pb计)、镉(以

绿色食品产业具体分类体系

1.绿色食品具体分类体系 ★绿色食品分级标准 1.A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2.A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两者的区别在于: (1)为了和国际相关食品接轨,在标准上与其一致。目前AA级绿色食品标准已达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基本标准的要求,AA级绿色食品已具备了走向世界的条件,这是AA级与A级的根本区别。 (2)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上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而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A级绿色食品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其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产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而AA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准,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作为申请绿色食品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中有具体要求。 ★可以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种类 绿色食品标志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批准注册,按商标分类划分第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类食品具备条件的均

食品检验检测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食品检验检测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建设,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决策水平,规范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管理,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有关部门审查项目初步设计和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 第四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食品检验检测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食品检验检测的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对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提出的新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 第五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六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规模,应根据服务范围内的辖区常住人口数、检验检测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规模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建设分级和建筑面积表 注:1.辖区人口低于5万按5万计,高于10000万按10000万计; 2.具体建筑面积按插入法计算;计算结果四舍五入精确到十位数; 3.以上建筑面积不含地下车库面积及人防面积; 各级快检车车库面积另计,每车按建筑面积40m2计。 4.直辖市可根据食品检验检测能力按一级最高标准建设; 5.具有口岸食品检验职能的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院、所),可根据进口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量占总任务的比重,在表1的基础上增加10%-30%的建筑面积(比重≤20%,增加10%—20%;

食品理化检验的所有检验项目

一、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1实验原理: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正比例,通过测定其折 光率而计算出其含量 2仪器与试剂:阿贝尔折光仪/果汁样品 3步骤: A使用(1)将棱镜和打开,用擦镜纸将镜面拭洁后,在镜面上滴少量待测液体,并使其铺满整 个镜面,关上棱镜。 (2)调节反射镜7使入射光线达到最强,然后转动棱 镜使目镜出现半明半暗,分界线位于十字 线的交叉点,这时从放大镜2即可在标尺 上读出液体的折射率。 (3)如出现彩色光带,调节消色补偿器,使彩色光带 消失,明暗界面清晰。 (4)测完之后,打开棱镜并用丙酮洗净镜面,也可用 吸耳球吹干镜面,实验结束后,须使镜面 清洁外,尚需夹上两层擦镜纸才能扭紧两 棱镜的闭合螺丝,以防镜面受损。 B蒸馏水在棱镜上校准~~清洁~~过滤果汁液~棱镜上测折光率~~读数~记录==复测两次

4数据处理 二、味精谷氨酸钠的含量 1原理:谷氨酸钠结构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 ,具有光学活性,能是偏振光面旋转一定 角度,因此用旋光仪测其溶液旋光度,即可计算器含量 味精是由大豆蛋白、小麦面筋或其它含蛋白较多的物质中提炼的,也有用淀粉发酵制成。国家规定,商品名称为味精或味素的,其谷氨酸钠含量应在99%以上。 按规定,加盐味精产品的谷氨酸钠含量应不小于80%,食用盐添加量应小于20%,铁含 小于等于每千克10毫克;对于增鲜味精,则要求:谷氨酸钠含量不小于97%,增鲜剂呈 核苷酸二钠不小于1.5%,铁含量小于等于每千克5毫克等。普通味精 2仪器试剂: 旋光仪(精度0.01。)备有钠光灯(钠光谱D 线589.3nm )/分析天平;奥桑味精 ;盐酸溶液(1+1) 3步骤: 5g 味精于(20-30ml 水中溶解)、盐酸16ml 溶解后 移于500ml 容量瓶定容冷却至20度装液于1dm 的旋光管(不得有气泡)~测旋光度 (同时测管中试样夜温度,复测2次) 注意:主要是为了使维持溶液的PH ,使得谷氨酸钠完全电离,稳定谷氨酸钠! a a 4计算X= L*c*[25.16+/-0.047(20-t)] *100 = m*1 *[25.16+/-0.047(20-t)] *100 a=旋光度,L=管长度,C=1ml 试样液中含谷氨酸钠的质量,单位为g/ml , 25.16=谷氨酸钠比旋度,单位为度,0.047=温度校正系数;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同一样品测定结果,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0.3% 记录

《中国食品标准体系》word版

3.2 食品基础标准 3.2.1 名词术语、图形符号、代号类标准 3.2.1.1 食品术语标准 表3-2 食品术语标准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 1GB/T 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20GB/T 23508-2009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术 语 2GB/T 8872-2011粮油名词术语制粉工业21GB/Z 21922-2008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 3GB/T 8873-2008粮油名词术语油脂工业22JB/T 7863-2007茶叶机械术语 4GB/T 8874-2008粮油通用技术、设备名词术语23QB/T 1079-1991啤酒机械术语 5GB/T 8875-2008粮油术语碾米工业24QB/T 3921-1999乳品机械名词术语 6GB/T 9289-2010制糖工业术语25SB/T 10006-1992冷冻饮品术语 7GB/T 10221-1998感官分析术语26SB/T 10034-1992茶叶加工技术术语 8GB/T 12104-2009淀粉术语27SB/T 10175-1993面条类生产工业用语 9GB/T 12140-2007糕点术语28SB/T 10252-1995糖果术语 10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29SB/T 10291.1-1997食品机械术语第1部分:饮食机械术语 11GB/T 12729.1-2008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30SB/T 10291.2-1997 食品机械术语第2部分: 糕点加工机械术语 12GB/T 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31SB/T 10295-1999调味品名词术语综合13GB/T 15069-2008罐头食品机械术语32SB/T 10298-1999调味品名词术语酱油14GB/T 15109-2008白酒工业术语33SB/T 10299-1999调味品名词术语酱类15GB/T 18007-1999咖啡及其制品术语34SB/T 10300-1999调味品名词术语食醋16GB/T 19420-2003制盐工业术语35SB/T 10301-1999调味品名词术语酱腌菜17GB/T 19480-2009肉与肉制品术语36SB/T 10302-1999调味品名词术语腐乳18GB/T 20573-2006蜜蜂产品术语37SB/T 10325-1999调味品名词术语豆制品19GB/T 22515-2008粮油名词术语粮食、油料及 其加工产品 38SC/T 3012-2002水产品加工术语 3.2.1.2 食品图形符号、代号类标准 表3-3 部分食品图形符号、代号类标准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 1GB/T 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GB/T 7291-2008图形符号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技术指南 3GB/T 13385-2008包装图样要求 4GB/T 16900-2008图形符号表示规则总则 5GB/T 16903.1-2008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1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计原则 6GB/T 16903.2-2008标志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第2部分:测试程序 7GB/T 23371.2-2009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基本规则第2部分:箭头的形式与使用 8GB/T 12529.1-2008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1部分:通用部分 9GB/T 12529.2-2008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2部分:碾米工业 10GB/T 12529.3-2008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3部分:制粉工业 11GB/T 12529.4-2008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代号第4部分:油脂工业 3.2.2 食品分类标准 表3-4 部分食品分类标准

食物分类大全(精华版)

英语词汇分类记忆-蔬菜类tomato番茄,西红柿asparagus芦笋cucumber黄瓜aubergine,eggplant茄子bean菜豆 broad bean蚕豆 pea豌豆 soy bean黄豆 string bean豇豆 sword bean刀豆 small red bean赤豆 lentil兵豆 chick-pea鹰嘴豆 French bean法国菜豆lupin羽扇豆(美作:lupine)Chinese wax gourd冬瓜pumpkin南瓜 rape油菜 savoy塌菜(皱叶甘蓝)spinach菠菜 beet,beetroot甜菜pepper胡椒 pimiento甜椒 potato马铃薯 carrot胡萝卜cauliflower菜花,花椰菜pumpkin西葫芦cabbage圆白菜,卷心菜Chinese cabbage大白菜 chilli辣椒 garlic蒜 chive葱 fennel茴香 cos lettuce莴苣 marrow嫩葫芦 melon香瓜,甜瓜mushroom,celery芹菜onion韭 leek韭菜 lily百合 lotus root藕 radish萝卜 tarragon狭叶青蒿 thyme百里香mushroom蘑菇artichoke洋蓟broccoli,brocoli硬花甘蓝Brussels sprouts芽甘蓝caper刺山柑,老鼠瓜cardoon刺菜蓟 chervil雪维菜,细叶芹 chicory苣荬菜 cress水田芥 cumin,cummin孜然芹,枯 茗 dandelion蒲公英 gherkin嫩黄瓜 horseradish辣根 Jerusalem artichoke洋姜, 鬼子姜 kale无头甘蓝 kohlrabi甘蓝 laurel月桂 lettuce莴苣 parsley欧芹 parsnip欧防风 rhubarb大黄 salsify婆罗门参 sorrel掌叶大黄 truffle块菌 turnip芜菁 watercress豆瓣菜 英语词汇分类记忆-动物类 horse马 mare母马 colt,foal马驹,小马 pony矮马 thoroughbred纯种马 mustang野马 mule骡 ass,donkey驴 ox牛 buffalo水牛 bull公牛 cow母牛 calf小牛,牛犊 bullock,steer小阉牛 heifer小母牛 pig,swine猪 boar种猪 hog阉猪,肥猪 gilt小母猪 piglet猪崽 sheep羊 ewe母羊 goat山羊 lamb羊羔,羔羊 zebra斑马 antilope羚羊 gazelle小羚羊 deer鹿 reindeer驯鹿 giraffe长颈鹿 camel骆驼 dromedary单峰驼 llama大羊驼 guanaco原驼 alpaca羊驼 vicuna小羊驼 elephant象 rhinoceros犀牛 hippopotamus河马 cat猫 tabby,she-cat,grimalkin雌 猫 tomcat雄猫,公猫 kitten,kitty,pussy小猫 lion狮 lynx猞猁 panther,puma美洲豹 leopard豹 tiger虎 wildcat野猫 bison美洲野牛 yak牦牛 dog狗 badger獾 weasel鼬,黄鼠狼 otter水獭 fox狐 hyena,hyaena鬣狗 wolf狼 squirrel松鼠 dormouse睡鼠 beaver河狸 marmot土拨鼠 ferret雪貂 bear熊 rabbit兔子 hare野兔 rat鼠 chinchilla南美栗鼠 gopher囊地鼠 Guinea pig豚鼠 marmot土拨鼠 mole鼹鼠 mouse家鼠 vole田鼠 monkey猴子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附件1: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总则 1.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活动,依据《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评审应当遵守本准则。 1.3 本准则所称的食品检验机构,是指依法设立或者经批准,从事食品检验活动并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机构。 1.4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本准则对食品检验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实施评价,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本准则要求的食品检验机构颁发资质认定证书。 1.5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一规范、有利于检测资源共享和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原则。 1.6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含具有食品检验能力的综合性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本《准则》同时进行。 2.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准则使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2008)、《各类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8346:2001)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以及实验室通用术语。 4.管理要求 4.1 组织机构 4.1.1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注册)或相对独立的检验机构,能够承担法律责任。 4.1.2 非独立法人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由其法人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员负责并承担责任。 4.1.3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使用正式聘用的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只能在一个食品检验机构中执业。 食品检验机构不得聘用法律法规规定禁止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 4.1.4 开展动物试验的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取得省级以上实验动物管理部门颁发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书》;自产自用动物的检验机构必须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和《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 4.2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具备下列一项或多项检验能力: a)能对某类或多类食品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包括物

食品分类系统 GB2760

附录E 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系统见表E.1三 表E.1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 01.0乳及乳制品(13.0特殊膳食用食品涉及品种除外) 01.01巴氏杀菌乳二灭菌乳和调制乳 01.01.01巴氏杀菌乳 01.01.02灭菌乳 01.01.03调制乳 01.02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 01.02.01发酵乳 01.02.02风味发酵乳 01.03乳粉(包括加糖乳粉)和奶油粉及其调制产品 01.03.01乳粉和奶油粉 01.03.02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 01.04炼乳及其调制产品 01.04.01淡炼乳(原味) 01.04.02调制炼乳(包括加糖炼乳及使用了非乳原料的调制炼乳等) 01.05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 01.05.01稀奶油 01.05.02 01.05.03调制稀奶油 01.05.04稀奶油类似品 01.06干酪和再制干酪及其类似品 01.06.01非熟化干酪 01.06.02熟化干酪 01.06.03乳清干酪 01.06.04再制干酪 01.06.04.01普通再制干酪 01.06.04.02调味再制干酪 01.06.05干酪类似品 01.06.06乳清蛋白干酪 01.07以乳为主要配料的即食风味食品或其预制产品(不包括冰淇淋和风味发酵乳)

表E.1(续) 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 01.08其他乳制品(如乳清粉二酪蛋白粉等) 02.0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 02.01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02.01.01植物油脂 02.01.01.01植物油 02.01.01.02氢化植物油 02.01.02动物油脂(包括猪油二牛油二鱼油和其他动物脂肪等) 02.01.03无水黄油,无水乳脂 02.02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 02.02.01脂肪含量80%以上的乳化制品 02.02.01.01黄油和浓缩黄油 02.02.01.02人造黄油(人造奶油)及其类似制品(如黄油和人造黄油混合品) 02.02.02脂肪含量80%以下的乳化制品 02.0302.02类以外的脂肪乳化制品,包括混合的和(或)调味的脂肪乳化制品02.04脂肪类甜品 02.05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 03.0冷冻饮品 03.01冰淇淋二雪糕类 03.02 03.03风味冰二冰棍类 03.04食用冰 03.05其他冷冻饮品 04.0水果二蔬菜(包括块根类)二豆类二食用菌二藻类二坚果以及籽类等04.01水果 04.01.01新鲜水果 04.01.01.01未经加工的鲜果 04.01.01.02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 04.01.01.03去皮或预切的鲜水果 04.01.02加工水果 04.01.02.01冷冻水果 04.01.02.02水果干类 04.01.02.03醋二油或盐渍水果 04.01.02.04水果罐头 04.01.02.05果酱

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适用范围

资料二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产品中文名称:β-环状糊精 产品英文名称:beta-cyclodextrin

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一、通用名称 通用名称β-环状糊精 英文名称beta-cyclodextrin INS号459 CNS号20.024 二、功能分类 抗氧化剂 其他(风味保护剂) 三、用量及使用范围 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g/kg)备注 15 05.02.02 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 (压片糖果) 四、β-环状糊精在我国的允许使用情况 通过总结我国不同时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发现,一直以来β-环状糊精在我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为增稠剂。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第9号公告,批准β-环状糊精作为加工助剂(胆固醇提取剂)扩大使用范围。现将法规汇总如下:

G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附件2.1) 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 量/(g/kg) 备注 05.02.01 胶基糖果20.0 06.07 方便米面制品 1.0 08.02 预制肉制品 1.0 08.03 熟肉制品 1.0 14.02.03 果蔬汁(浆)类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3.02 植物蛋白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3.03 复合蛋白饮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3.04 其他蛋白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4 碳酸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5 茶、咖啡、植物(类) 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7 特殊用途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食品分级标准

食品分级标准 (一)绿色食品标准构成 绿色食品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和运输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使该区域内的大气、地壤质量及灌溉用水。养殖用水质量均符合绿色食品大气标准、绿色食品土壤标准、绿色食品水质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和食品加工业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的规范程序,以及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原则。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参照有关国际、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通常高于或等同现行标准,有些还增,。了检测项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包括质量和卫生标准两部分,其中卫生标准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污染和有害微生物污染。 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装磺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的要求。取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资格的单位,应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产品的内外包装。“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叉j绿色食品标志的标准图形。标准字体。图形与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及用于食品系歹”化包装的标准图形。编号规范均作了严格规定,同时例举了应用示例。 在参照国外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有关食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我衍:将绿色食品分为两类,即AA 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 (二)AA级绿色食品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绿色食品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中所列的一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养殖用水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工用水评价采用生活饮用水质标准GB5749-85;畜禽饮用水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8-88中所列三类标准;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详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AA级绿色食品产地的各项环境监测数据均不得超过有关标准。 2.生产操作规程 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其评价标准采用《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则》及有关地区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的相应条款。 3.产品标准 AA级绿色食品中各种化学合成农药及合成食品添加剂均不得检出,其它指标应读到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产品

2018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附件 2018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 序号项目名称制定/ 修订 承担单位 食品产品标准 1阿胶及其制品制定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中国保健 协会 2燕窝及其制品制定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序号项目名称制定/ 修订 承担单位 3植物蛋白肽制定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15)修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中国食品科 学技术学会、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GB 31637—2016)修订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中国食 品工业协会、江南大学 6《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修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标准

序号项目名称制定/ 修订 承担单位 7托幼机构儿童餐营养操作规范制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 8 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病人用全营养配 方食品 制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 9食品添加剂甲醇钠制定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华东理工大学 10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制定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11 食品添加剂L—蛋氨酰基甘氨酸盐酸 盐 制定辽宁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大连工业大学

序号项目名称制定/ 修订 承担单位 12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制定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13食品添加剂茶多酚棕榈酸酯制定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天津科技大学 14食品添加剂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 制定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天津科技大学 15食品添加剂越橘红制定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 酸钠》(GB 1886.1—2015) 修订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食品相关检测项目标准

食品相关检测项目标准 食品检验通常是指食品检验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卫生标准,对食品质量所进行的检验,包括对食品的外包装、内包装、标志、唛头和商品体外观的特性、理化指标以及其它一些卫生指标所进行的检验。食品检验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具权威资质认证国家认可检测报告! 检测产品: 粮食及制品:包括方便面等; 食用油:花生油、大豆油、动物油等; 肉及其制品:生、熟畜肉和禽肉等; 消毒鲜乳:瓶装奶、软包奶以及零售的牛、美、马奶等; 冷食:冰棍、雪糕、冰激凌等; 饮料:碳酸饮料、汽水、果味水、酸梅汤、散装低糖饮料、矿泉饮料、麦乳精等; 蒸馏酒、配制酒:如果酒、白兰地、香槟、汽酒等; 发酵酒:葡萄酒、啤酒; 调味品:指酱油、酱、食醋、味精、食盐及其他复合调味料等; 豆制品:豆腐、豆粉、素鸡、腐竹等; 糕点:饼干、面包、蛋糕等; 糖果蜜饯:糖果、蜜饯、果脯、凉果和果糕等食品; 酱腌菜:酱黄瓜等; 另外,科标检测还专业提供乳制品、水产类、罐头类、食糖类、保健食品等食品的检测分析服务; 检测项目: 1.理化项目检测: 水分,灰分,酸价,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氮,咖啡因,脂肪酸,丙二醛,氨基酸态氮,总酸,酸度,明矾,总碱度,L-羟脯胺酸,黄曲霉毒素B1,苯并[a]芘,丙酸钙,丙酸钠,脲酶,米酵菌酸,溶剂残留量,羰基价,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过氧化苯甲酰,亚硝酸盐,甲醇,乙醇,总脂,酒精度,杂醇油,二氧化硫,相对密度,pH值,比旋光度,折光率,粒度,细度,折射率,熔点,净含量,新鲜度,完整率,干粒重,干燥物,可溶性固形物,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全乳固体等等;

食品检测项目

食用植物油质量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验项目发证监督出厂备注 1 色泽√√√ 2 气味、滋味√√√ 3 透明度√√√ 4 水分及挥发物√ 5 不溶性杂质(杂质)√√ 6 酸值(酸价)√√√ 7 过氧化值√√√ 8 加热试验(280℃)√√√ 9 含皂量√√ 10 烟点√√ 11 冷冻试验√√ 12 溶剂残留量√√√此出厂检验项目可委托检验 13 羰基价√√* 14 砷√√* √√* 15 黄曲霉毒素B 1 16 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棉籽油有此项目要求 17 食品添加剂√√*据实际情况而定 18 标签√√ 酱油质量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验项目发证监督出厂备注 1 感官√√√ 2 净含量√√√ 3 氨基酸态氮√√√ 4 总酸(以乳酸计)√√√适用于烹调酱油 5 总砷(以As计)√√* 6 铅(以Pb计)√√* 7 黄曲霉毒素B1√√* 8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等)√√* 9 菌落总数√√√适用于餐桌酱油 10 大肠菌群√√√ 11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 12 铵盐√√√ 13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 14 全氮√√

15 ※3-氯-1,2-丙二醇√ 16 标签√√ 食醋质量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验项目发证监督出厂备注 1 感官√√√ 2 净含量√√√ 3 总酸(以乙酸计)√√√ 4 游离矿酸√√* 5 总砷(以As计)√√* 6 铅(以Pb计)√√* 7 黄曲霉毒素B 1 √√* 8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等)√√* 9 菌落总数√√√ 10 大肠菌群√√√ 11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 12 不挥发酸√√适用于固态发酵的酿造食醋,以乳酸计 13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以酒精为原料的液态发酵食醋不要求 14 标签√√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产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验项目发证监督出厂备注 1 色度√√√ 2 浑浊度√√√ 3 嗅和味√√√ 4 肉眼可见物√√√ 5 净含量√√√ 6 PH值√√ 7 电导率√√√ 8 高锰酸钾消耗量√√* 9 氯化物√* 10 铅√√* 11 总砷√√* 12 铜√√* 13 ★氰化物√√* 14 ★挥发性酚√√* 15 游离氯√√* 16 三氯甲烷√√* 17 四氯化碳√√* 18 亚硝酸盐√√*

食品包材检测 内容及相关标准

食品包材检测内容及相关标准 时间:2009-3-17, 展示次数: 465 随着2005年起,欧盟最新颁布针对与食品接触物质的指令2004/1935/EC 全称:Regulation (EC) No 1935/2004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7 October 2004-on materials and articles intended to come into contact with food and repealing Directives 80/590/EEC and 89/109/EEC」,欧洲1935/2004号规定是一项关于与食品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和电器的规定,它将于2006年10月27日起强制执行。现出口的食品包装材料要满足以下标准: 1935/2004号规定导入强制标识 与食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和电器应遵循如下说明: - 或注明“可与食品接触”字样 - 或按照器具的使用说明进行,如:咖啡机,电水壶等 - 或按1935/2004规定的符号说明 这些前期要求并不对那些将外形设计成对食品有接触的材料和电器产品上强制执行。 检测产品:炊具(锅、烤盘、烤架等)、餐具、食品包装、与食品接触的家电。 检测标准:EN1186、EN1388-1:1996、EN1388-2:1996、EN10088等。 检测项目:总迁移量,Pb、Cd、CrⅥ迁移量,Pb、Cd、As、Co含量等。

1935/2004号规定导入强制标识 与食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和电器应遵循如下说明: - 或注明“可与食品接触”字样 - 或按照器具的使用说明进行,如:咖啡机,电水壶等 - 或按1935/2004规定的符号说明 这些前期要求并不对那些将外形设计成对食品有接触的材料和电器产品上强制执行。 检测产品:炊具(锅、烤盘、烤架等)、餐具、食品包装、与食品接触的家电。 检测标准:EN1186、EN1388-1:1996、EN1388-2:1996、EN10088等。 检测项目:总迁移量,Pb、Cd、CrⅥ迁移量,Pb、Cd、As、Co含量等。

食品标准与法规标考题与答案汇总

一、填空(共20分,每题2分) 1、食品()是从事食品生产、营销和贮存以及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2、标准从本质上属于()范畴。标准同其他规范一样都是调整社会秩序的规范,但标准调整的重点是人与自然规律的关系,它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尽量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技术法则,其目的是要建立起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技术秩序。 3、技术法规是由立法机构、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其他机构制定的并()的法律法规或其他形式的文件,技术法规管辖范围内的产品都必须符合技术法规的相关要求。 4、由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所有活动最终表现为产品销售或交付,企业、顾客、最终使用者或消费者的关注焦点集中表现为产品质量。因此,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食品标准中,()标准是核心标准。 5、()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国家食品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6、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三项具体制度:①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②()、③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 7、食品的安全性,即“食品应当无毒、无害”。“无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正常食用情况下摄入可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 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 9、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主要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进行控制。 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对已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可以对该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必要的临时控制措施。

食品实验室检验评审标准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1.总则 1.1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活动,依据《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的评审应当遵守本准则。 1.3 本准则所称的食品检验机构,是指依法设立或者经批准,从事食品检验活动并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机构。 1.4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本准则对食品检验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实施评价,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本准则要求的食品检验机构颁发资质认定证书。 1.5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统一规范、有利于检测资源共享和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原则。

1.6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含具有食品检验能力的综合性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评审),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本《准则》同时进行。 2.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 3.术语和定义 本准则使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7025:2008)、《各类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8346:2001)给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以及实验室通用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