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端粒的长度

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端粒的长度
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端粒的长度

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端粒的长度

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端粒的长度人的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及T、B淋巴细胞中端粒酶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正常的体细胞中,端粒酶处于失活状态,因此体细胞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逐渐缩短。端粒的长度与有丝分裂次数相关,所以端粒又有细胞的“有丝分裂钟”之称.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是DNA与相关蛋白质的复合体。端粒DNA由许多短的富含鸟嘌呤(G)的重复序列串联而成,可长达10kb以上。人的端粒重复序列为TTAGGG,长达15kb。真核细胞染色体端粒DNA富含G链,较富含胞嘧啶(C)链超出12~16个核苷酸,形成3′末端突出单链结构。端粒蛋白质往往与末端单链相结合维持DNA 高级结构,使其末端不能被核酸酶所识别。人类端粒蛋白的主要成分已被克隆,其具体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端粒主要有两大生理功能:(1)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染色体被核酸酶降解及染色体间相互融和。(2)防止染色体结构基因在复制时丢失,解决了末端复制的难题。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必须在RNA引物基础上从5′向3′方向延伸,而5′端RNA引物去除后因无引物的存在而不能复制,结果每复制一次染色体末端将丢失一段序列。端粒的存在使每次丢失的仅为端粒的一部分,从而保护了染色体内部

的结构基因。另外,有些研究还显示,端粒与核运动有关,可能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重组有重要意义。端粒的合成主要依靠端粒酶来催化。端粒酶是RNA与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是一种RNA依赖性DNA聚合酶。人类端粒酶RNA 成分已被成功克隆,它包括与端粒重复序列互补的11个核苷酸5′-CUAACCCUAAC-3′。四膜虫等几种生物的端粒酶蛋白组分已被克隆,它对维持端粒酶的功能是必须的。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端粒的长度。它能利用端粒3′端单链为引物,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添加到染色体末端,从而延长端粒的长度。人的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及T、B淋巴细胞中端粒酶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正常的体细胞中,端粒酶处于失活状态,因此体细胞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逐渐缩短。端粒的长度与有丝分裂次数相关,所以端粒又有细胞的“有丝分裂钟”之称. 天地虚怀来自∶潜能21网- 端粒酶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端粒的长度潜能开发音乐催眠曲潜意识录音带,mp3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899865188.html,/book2/detail_id_225.html?一宀

? ? ?

?

工培养条件下,接近这个限度时,哪怕用最好的培养方法都拯救不了既定的命运。像人体的成纤维细胞,据试验,最多只能繁殖50代,到那时必然趋于死亡。其他像老鼠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分裂18代,龟的成纤维细胞分裂110代,如此等等。那么人为什么会衰老,以至走向死亡呢?有研究者对导致人体细胞衰老的原因提出了“程序假说”和“错误积累假说”。人类的细胞并不能无限制地重复分裂,在分裂50~60次后便会停止。细胞不再继续分裂的机体组织,便呈现出衰老和机能低下的状态。随着细胞重复分裂使端粒缩短到一定的长度,从而使细胞停止了分裂。这就是“程序假说”。细胞分裂的时候,DNA被复制,但是由于X射线、紫外线、活性氧、有害物质的损害,DNA会发生异常变化,于是DNA 在复制过程中就会产生错误。随着错误的积累,生成了异常蛋白质,细胞机能变得低下,于是细胞便不能继续分裂,呈现出了衰老迹象。这就是所谓“错误积累假说”。因此,人不像机器那样容易磨损和坏掉,而是能自我成长和修复,但这只能算是衰老的伴生现象。对衰老机理的研究就是为了有效地指导抗衰老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但是,人类衰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衰老的机理也是极为复杂的。二、端粒和端粒酶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断,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由富含G的核酸重复序列和许多蛋白质组成,包括Ku70、Ku80、依赖DNA的蛋白

激酶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等。不同个体的端粒初始长度差异很大,在人中大约为15 kb,在大鼠中可长达150 kb,在小鼠中一般在5~80 kb之间变化,而在尖毛虫中却只有20 bp。在所有的有机体中,端粒DNA的长度总是随着外界环境而波动变化的。酵母的端粒DNA在200~400 bp间随遗传或营养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四膜虫和锥虫等有机体的端粒长度在对数期会持续增加。相反,在人体中,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会缓慢缩短。细胞培养研究表明,当端粒再也无法保护染色体免受伤害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或者变得不稳定。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生命的时钟”。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8]。如果细胞被病毒感染,或者某些抑癌基因如p53、pRB等突变,细胞可越过M1期而继续分裂,端粒继续缩短,最终达到一个关键阈值,细胞进入第二致死期M2,这时染色体可能出现形态异常,某些细胞由于端粒太短而失去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但极少数细胞能在此阶段进一步激活端粒酶,使端粒功能得以恢复,并维持染色

体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死亡。最近Shay et al[9]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幅有趣的模式图,简要介绍了端粒、端粒酶介导细胞凋亡或永生化的过程。大量的证据表明,端粒酶的激活或抑制会导致细胞永生化或进入分裂终止期。端粒酶在超过80%的永生细胞系及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呈激活状态。端粒酶的抑制会使胚胎干细胞、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受到抑制,并使肿瘤细胞系增生减弱,以致于凋亡增加。有必要指出的是:端粒酶对细胞增生、衰老及凋亡的调节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的。其中端粒延长依赖性机制作用缓慢,需要多代细胞端粒的进行性缩短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诱发细胞静止信号的激活。最近有一种端粒延长非依赖性机制,其作用较快,可能涉及到端粒三级结构的改变,蛋白相互作用的改变,转位的改变等[10]。三、端粒及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关于端粒丢失同衰老的关系理论是由Olovnikov博士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11]。他认为,端粒的丢失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与端粒相关的基因发生了致死性的缺失。目前认为,人类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缺失将导致端粒缩短,每次丢失50~200个碱基,这种缩短使得端粒最终不能被细胞识别。端粒一旦短于“关键长度”,就很有可能导致染色体双链的断裂,并激活细胞自身的检验系统,从而使细胞进入M1期死亡状态。随着端粒的进一步丢失,将会发生染色体重排和非整倍体染色体的形成等错误,这将导致进一步的危机产生,即M2期死亡状态。

当几千个碱基的端粒DNA丢失后,细胞就停止分裂而引起衰老。端粒及端粒酶涉及衰老最有力的证据是Bodnar[12]等证实的。如果细胞试图要维持其正常分裂,那么就必须阻止端粒的进一步丢失,并且激活端粒酶。Cooke[13]等认为,由于人体细胞中的端粒酶未被活化,从而导致了端粒DNA缩短。因此,只有那些重新获得端粒酶活性的细胞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对于那些无法激活端粒酶的细胞将只能面临趋向衰老的结果。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患有一种可加速衰老的遗传病人具有异常短的端粒,这进一步表明端粒在衰老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人类细胞中,研究者还发现,端粒缩短的速率与细胞抗氧化损伤的能力相关。更容易遭受氧化损害的细胞,其端粒缩短更快,然而那些更能抵抗这种损伤的细胞,端粒缩短得较慢。如果能减免细胞损伤或激活端粒酶,即可控制人类的衰老进程。有人曾经对人淋巴细胞的衰老性变化与其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在各种体内体外环境及处理因素下做了观测,发现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的调节有可能是淋巴细胞增殖的控制因素,这已在人体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激活和衰老过程中被验证。曾发现外周血CD+4T细胞的端粒长度在体内随着衰老以及从静息细胞到记忆细胞的分化过程而缩短,在体外则随着细胞的分裂而缩短,这些结果提示端粒长度与淋巴细胞增殖过程以及记忆性增殖潜力相关。端粒酶的表达已知能够抑制衰老,而

Weinberg and colleagues[14]认为端粒酶的作用主要在于延长了端粒悬垂的长度。细胞的复制期限被认为由最终导致衰老的两个机制决定,一个是累积的DNA损伤,另外一个是端粒的进行性缩短。Weinberg and colleagues研究了一个端粒的特殊悬垂结构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悬垂结构只在富含C的末端之外还有一个由几百个核苷酸组成的富含G的结构。据称Shay实验小组[15]的研究策略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从而迫使永生化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进入正常的衰老和死亡模式。在衰老异常发展中有一种早衰人群,即从20岁开始皮肤和毛发等便迅速衰老,其原因仍在于制造端粒酶的遗传基因。细胞在分裂的时候,DNA双螺旋结构以其一根长链为“模子”进行DNA复制。在DNA修复损伤的时候,“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必要的,制造端粒酶的遗传基因在解开DNA螺旋结构上起作用。像制造端粒酶并从事DNA复制和修改错误的一类遗传基因,若与延长细胞寿命的端粒酶良好结合,我们也许能期待向“长生不老”的目标进一步接近。

四、展望和未来总之,人类体细胞在复制衰老过程中产生的端粒丢失现象已在体外得到了证实,而且体内的端粒丢失可作为判断供体年龄的依据。我们只要设法使已衰老的人体内各种干细胞的端粒长度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老人就会返老还童和长生不老。但在人类端粒及端粒酶的基础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如:人端粒末端的精细结构,端粒的非

端粒酶延伸机制;人端粒酶的具体结构及其基因所在的位置;端粒酶的激活机制及其活性调节等,均有待于回答。尽管如此,我们似乎仍看到了前景的美好。毕竟人们已找到了同衰老有着紧密相关性的因素——端粒和端粒酶。人们对于端粒抑制剂的研究已经蓬勃的展开了。故进一步研究端粒酶的活性调节机制,对于开发新型延缓衰老的端粒酶抑制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Colorado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Thomas Cech 和Robert Weinbrg[16]博士已独立地克隆出一种控制人类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基因。应用这种基因,很有可能得到一种新的蛋白质——端粒酶的控制剂。关于衰老机理和抗衰老的研究领域现在仍然是非常活跃的,并将受到越来越足够的重视,因为它对于延缓衰老,实验老年医学研究的目的即防止人类早衰,保持人体健康长寿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就目前人类在这方面的研究来看还很薄弱。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有关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重点还应放在以最新生物学技术研究有关长寿与衰老基因的克隆、结构分析以及对这些基因的调控机制;机体衰老过程中自由基、突变以及其它有害刺激因素启动细胞衰老凋亡的分子机制和这些过程被调控的分子机理;利用衰老基因与长寿基因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基因治疗方面研究等。参考文献1.Rabl.C Uber Zelltheilung Morphologisches Jahrbuch 1885;10;214-330.2.McClintock

B.The stability of broken end of chromosome in Zea mays.

Genetics 1941;41:234-282.3.Muller HJ. The Remaking of chromosomes. The collecting net. Woods Hole

1938;13:181-198.4.Hayflick,L. The limited in vitro lifetime of human diploid cell strains. Exp.Cell Res

1965;37:614-636.5.Blackburn EH et al.J Mol Bio .1978;120:33-53. 6.Grieder C, Blackburn E. Identification of a specific telomere terminal transferase activity in Tetrahymena extracts. Cell,1985;43:405-13. 7.Morin GB, et al. Cell, 1989;59:521-529.8.Hammond PW,Cech TR,Hammond PW, Cech TR. Euplotes telomerase: evidencefor limited base-pairing during primer elongation and dGTP as an effector of translocation. Biochemistry 1998; 37:5162-517.9.Shay JW,Wright WE.When do telomeres matter.Sience 2001;291:839-840.10.Liu JP. Telomerase: Not Just Black and White,but Shades of Gray. Mol Cell Biol Res Commun 2000;3:129-135.11.Olovfnikow AM.J Ther Biol,1973;41:181-190.12.Bodnar A G, Ouellette M, Frolkis M, et al. Extension of life-span by introduction of telomerase into normal human cells. Science, 1998;

279(5349):349-352.13.Cook, H.J. and B.A. Smith .Variability at the telomeres of the human X/Y pseudoautosomal region.Cold Spring Habor Symp.Quant.Biol.1986;51:213-219.14.Stewart, S.

A. et al. Erosion of the telomeric single-strand overhang at

replicative senescence. Nature Genet.

2003;10:1038-1127.15.Shay JW.J Clin pathol,1997;50:106-109 .

16.Nash JM."The Immortality Enzyme"Time Magazine,V ol 1997;150.作者:蔡军黄雪梅(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生命学科学院313000)原作者:本站天地虚怀来自∶潜能21网-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及应用及如何实现反老还童潜能开发音乐催眠曲潜意识录音带,mp3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899865188.html,/book2/detail_id_227.html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及应用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及应用 2005-4-11 https://www.360docs.net/doc/899865188.html, 来源:丁香园 10:56:00 摘要:古往今来,“长生不老”成为人们一直追求的梦想,曾经有多少人用各种方法来延缓衰老,但终未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研究证实,端粒缩短导致衰老。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做一综述。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衰老 最早观察染色体末端的科学家始于19世纪末期,Rabl[1]在1885年注意到染色体上所有的末端都处于细胞核的一侧。20世纪30年代,两个著名的遗传学家McClintock B [2]和Muller HJ [3]发现了染色体的末端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Muller将它定义为“telomere”,这是由希腊词根“末端”(telos)及“部分”(meros)组成的。30多年前,Hayflick[4]首次提出将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成纤维细胞的“有限复制力”作为细胞衰老的表征。在此过程中,细胞群中的大部分细胞经历了一定次数的分裂后便停止了,但它们并没有死亡,仍保持着代谢活性,只是在基因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的改变。于是Hayflick猜测细胞内有一个限制细胞

分裂次数的“钟”,后来通过细胞核移植实验发现,这种“钟”在细胞核的染色体末端——端粒。但端粒究竟是怎样的复杂结构呢?Blackburn和Gall[5] 于1978年首次阐明了四膜虫rDNA分子的末端结构,他们发现这种rDNA每条链的末端均含有大量的重复片段,并且这些大量重复的片段多是由富含G、C的脱氧核苷酸形成的简单序列串联而成。在1985年,CW?Greider和EH?Blackburn发现将一段单链的末端寡聚核苷酸加至四膜虫的提取物中后,端粒的长度延长了,这就说明了确实有这样的一种酶存在[6],并将它命名为“端粒酶”(telomerase)。之后,耶鲁大学Morin 于1989年在人宫颈癌细胞中也发现了人端粒酶[7] 。近年来,随着人体端粒酶的发现和端粒学说的提出,已经知道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就是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它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 一、衰老机理及假说 许多人错误的认为,退休是一个人进入生理老年的开端。而老年则是衰老的标志,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都由细胞组成,但组成器官和组织的细胞有两大类,即干细胞和非干细胞。人体衰老正是由细胞特别是干细胞衰老引起的。医学家认为,如果人类若能避免一些疾患和意外事故,人类寿命的上限应当是130岁。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和进行之中,对长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就有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与发现。总的归纳起来便是: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改变、DNA损伤(包括单链和双链的断裂)、DNA的甲基化和细胞的氧化损害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造成了寿命的长短。

端粒与端粒酶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由许多个短的富含G重复序列组成的3撇端。并突出于另一条DNA链的5撇端,和许多蛋白质构成。这些重复序列并不含有遗传信息,形态上,染色体DNA末端膨大成粒状。像两顶帽子盖在了染色体的两端,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 端粒存在戴帽和非戴帽两种状态,戴帽状态是端粒的功能状态。细胞可以继续分裂;非戴帽状态会引发细胞周期的阻滞。在正常的细胞分裂时,端粒可以在两种状态间变换,随着细胞分裂的继续,越来越多的细胞粒处于非戴帽状态,继而出现衰老与细胞死亡。 端粒的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重组和降解,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端粒的DNA序列既有高度的保守性又有种属的特异性。在生物体内,正常体细胞端粒的长度是有限的,随着细胞的持续分裂,端粒就会缓慢缩短,当端粒再也无法保护染色体免受伤害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或者变得不稳定。因此,生物体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所以端粒又被称为“生命的时钟”。 端粒酶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即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体。是端粒重复序列延伸的反转录DNA聚合酶。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DNA的复制不是由DNA聚合酶完成的,而是由端粒酶催化合成的。以其自身RNA组分为模板,并且RNA上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蛋白质具有催化活性,以端粒3撇端为引物,通过反复延伸与移位,又反复地将重复片段加到突出的3撇端上,而互补的富含C的延伸像后随链那样复制,未补偿由去除引物引起的末端缩短。因此在端粒的保护中,端粒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端粒的延长并非只有端粒酶一种途径,而是存在端粒酶依赖和非端粒酶依赖两种。 人端粒酶结构主要包括3部分:端粒酶RNA(hTR);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端粒相关蛋白质(TPI/TLPI) 人体细胞中端粒酶合成和延长端粒的作用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完成的,当胚胎发育完成后,端粒酶活性在大多数组织中消失,除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以及外周淋巴细胞的等少数几种细胞外。由此认为胚胎期获得的端粒应以足够维系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因细胞分裂所致的端粒缩短。端粒酶活性阳性细胞中的hTERT基因突变或沉默则细胞端粒酶活性消失。在端粒酶活性阴性的细胞中导入编码的hTERT基因,则可以重建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细胞的端粒增长,寿命延长,老化过程延缓,甚至出现永生化现象。 目前认为,细胞的衰老是由端粒的丢失引起的,而端粒的丢失又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人体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缺失导致端粒缩短,这种缩短使得端粒最终不能被细胞识别,端粒一旦短于“关键长度”,就很有可能导致染色体双链断裂,使细胞进入M1期死亡状态。随着端粒的进一步丢失,将导致进一步的危机,即M2期死亡状态。当几千个端粒DNA丢失后,细胞就会停止分裂进入衰老状态。 新进研究显示引起细胞衰老的原因与端粒的长度无关,而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端粒的位置效应、DNA损伤信号以及端粒富含G的3撇末端突出的缺失。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也是有关人体衰老、癌症和干细胞等研究的谜题拼图中重要的一片,次发现使我们对细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维度,清楚地显示了疾病的机理,并将促使我们开发出潜在的新的疗法。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有关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成果,但这一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去认知。

端粒与端粒酶——衰老与疾病的预测因子

端粒与端粒酶——衰老与疾病的预测因子 生工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系章宇0010141 摘要: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由于端粒和端粒酶在细胞分裂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对端粒及端粒酶结构和功能研究,有助于阐明细胞衰老和恶变的机制,对抗衰老及肿瘤的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关键词:端粒;端粒酶;衰老;预测因子 1 诺贝尔奖获奖成果——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人的生老病死,这或许是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穷无尽的奥秘。2009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 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以表彰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3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重要课题, 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 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且不发生降解”,由此可能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2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70年代末,Blackburn和Gall首次阐明四膜虫rDNA分子的末端结构,现在人们已经明确端粒是真核细胞线形染色体末端的具有高度保守的重复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的复合体[1]。人类端粒DNA 由基本序列单元TTAGGG反复串联而成,不具有编码任何蛋白质功能,进化上高度保守[2]。端粒像帽子一样扣在染色体的两端,维护着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作用是防止染色体被降解、融合和重组,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使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能够完全复制,使后代细胞准确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端粒酶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糖核蛋白酶,能够以自

端粒长度检测方法

端粒长度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两部分进行,分别测定端粒和内参基因RPLPO(核糖体大亚基PO 蛋白基因)的Ct值,每次反应需要设定标准曲线。端粒(T)重复拷贝数与单拷贝基因(S)的比率,即T/S比率可以得出端粒的相对长度,而T/S比率与端粒长度成正比关系。T/S计算公式如下: T/S= [2CT(telomeres)/2CT(single copy gene)]=2-ΔCT 1基因组DNA的提取 1.提取人外周血基因组DNA 以试剂盒提取获得人外周血基因组DNA。 2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DNA端粒长度 1.引物序列 端粒Tel 1:浓度675 nmol/L 序列5’-GGTTTTTGAGGGTGAGGGTGAGGGTGAGGGTGAGGGT-3’端粒Tel 2:浓度1350 nmol/L 序列5’-TCCCGACTATCCCTATCCCTATCCCTATCCCTATCCCTA-3’RPLPO基因hRPLPO1:浓度800 nmol/L 序列5’-CCCATTCTATCATCAACGGGTACAA -3’ RPLPO基因hRPLPO2:浓度800 nmol/L 序列5’-CAGCAAGTGG-GAAGGTGTAATCC -3’ 2.标准曲线制作 选取同一血样基因组DNA为标准品,使用等比稀释,稀释系数为2,浓度范围为: 0.25-64ng/μl,即可稀释得9个浓度梯度,分别为64,32,16,8,4,2,1,0.5,0.25 ng/μl,制作 的标准曲线R2>0.98。 3.反应体系(每个样设置品三个重复) 10μl反应体系 gDNA 10ng Master Mix (quantiTect SyberGreen PCR kit) Up to 10μl 注:内参及样品反应体系中,Master Mix 除了引物不同外,其余成分均相同 另一文献所述的反应体系 25μl反应体系 SYBR Premix Ex Taq (2X) 12.5μl gDNA 1.0μl (约60ng/μl) 端粒Tel 1 (内参基因hRPLPO1) 0.625μl (1μl) 端粒Tel 2 (内参基因hRPLPO2) 2.25μl (1μl) dH2O Up to 25μl

端粒和端粒酶与衰老_癌症的潜在关系_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端粒和端粒酶与衰老、癌症的潜在关系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孔令平① 汪华侨② ①副教授,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广州510182;②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脑研究室,广州510080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细胞 衰老 癌症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三人同时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由于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一研究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肿瘤发生等生理病理现象的奥秘。本文将就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结构和功能及其与人类衰老、癌症的潜在关系等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人的生老病死,这或许是生命最为简洁的概括,但其中却蕴藏了无穷无尽的奥秘。2009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 h H.Blackburn)、卡萝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 ack W.Szostak),以表彰他们发现“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3位科学家的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且不发生降解”。由此可能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奥秘。 染色体是生物细胞核中的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状物质。大家都知道,正常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这对人类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的X和Y染色体是决定男女性别的性染色体。在染色体的末端,有一个像帽子一样的特殊结构,这就是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端粒具有维持染色体的相对稳固、防止DNA互相融合及重组的功能,犹如卫兵那样守护染色体不受损害。而端粒酶的作用则是帮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长度等结构得以稳定。 “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损时能够恢复其长度。”获奖者之一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介绍说:“伴随着人的成长,端粒逐渐受到‘磨损’。于是我们会问,这是否很重要?而我们逐渐发现,这对人类而言确实很重要。”借助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如今人们知道,端粒不仅与染色体的个性特质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简单讲,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老化就被延缓。 1端粒的发现、结构与功能 20世纪30年代,两位著名的遗传学家McClintock 和Müller等人发现,染色体的末端存在一种能稳定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成分。如果缺少了此成分,染色体易降解,相互之间易发生粘连,出现结构的异常,影响染色体的正确复制,甚至引起细胞的死亡。于是Müller从希腊文的“末端”(telos)和“部分”(meros)二词为此特殊成分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术语“端粒”(telomere)。但端粒的精确组成直到1978年才由美国科学家Blackburn和Gall首次提出,他们发现单细胞生物四膜虫(tetrahy2 mena)的端粒是由一连串简单重复序列T T GGGG形成的[1]。之后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多种生物的端粒序列被测定出,发现它们与四膜虫的端粒序列极其相似,均由富含G和T的简单重复序列不断重复而成。正是这些连接在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及结合在其上的相关蛋白质共同构成了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保护帽”———端粒。人类细胞端粒的重复序列为T TA GGG,长度为5~15kb。不同组织细胞其端粒的长度不同,精子和早期胚胎细胞端粒长度较长,可达15~20kb。 端粒的结合或相关蛋白最重要的是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elomeric repeat factor)TRF1和TRF2,此外还包括PO T1,Ku70,Ku80,Tankyrase1,PINX1, TIN2和hRap1等。TRF1和TRF2均专一性地与端粒DNA重复序列结合。TRF1对端粒的长度起负调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端粒酶在端粒末端的行为; ? 7 2 3 ?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摘要】研究显示,端粒酶活性被激活,可维护端粒的长度,细胞将会延缓衰老,避免癌变。此外,端粒酶的发现还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分子肿瘤学,据研究显示90%的人体肿瘤与端粒酶相关,若我们通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提前预知肿瘤的发生,从而提前预防和治疗,或者若我们能使癌细胞中的端粒酶再度“休眠”,恶性肿瘤就会停止生长,以此来治疗癌症。 【关键字】端粒端粒酶肿瘤癌症衰老染色体 1.端粒和端粒酶的概述 2009年,美国的三位科学家Elizabeth H·Blackburn、Carol W·Greider和Jack W·Szostak发表了题为“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从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开始,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为人类衰老和肿瘤带来了福音。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帽子样的结构,它具有稳定染色体末端结构,防止染色体DNA降解和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调节正常细胞生长等作用。同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甚至相同组织的不同细胞由于处于不同的生命时相,端粒的长度也不一样。由此可发现端粒的长度跟细胞的寿命、衰老与死亡有密切关系,所以端粒的长度被称为“生命时钟”【1】。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以自身RNA为模板,将端粒DNA合成至染色体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ibonucleoprotein,RNP)。端粒长度的维持需要端粒酶的激活。所以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酶的活性存在于人的生殖细胞、肿瘤细胞、永生化细胞系和再生性组织中,一般情况下酶的活性处于抑制状态,只有当端粒体受到损伤的时候,端粒酶才被激活。 由于端粒和端粒酶对肿瘤和癌症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所以近年来,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也比较多,且主要是在妇产科学、基础医学、心血管疾病、泌尿科学、外科学等方面,其中端粒酶与肿瘤形成关系的研究占总文献比例最大【2】。 2.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 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3'末端的特殊部位,通常由一些简单重复的序列组成。不同种类的细胞端粒重复序列不同,大多长约5-8bp。人类的端粒序列由5 '

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应用

第31卷第1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l.31 No.1 2005年2月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Feb.2005 文章编号:1007-1032(2005)01-0098-08 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应用 朱雅新1,2,麻 浩1* (1.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5;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摘要:端粒是构成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DNA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的合成由一个特殊的具有反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端粒酶完成.端粒对染色体、整个生物基因组,甚至对细胞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端粒酶是由RNA模板和蛋白亚基组成的核蛋白颗粒.它解决染色体的末端问题,归属于逆转录酶家族又和逆转录酶有一定的差别.端粒酶的过度表达和细胞的永生化和癌变直接相关.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在肿瘤与癌症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结构与功能;细胞永生化;癌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Q52 文献标识码:A Structure,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lomere and Telomerase ZHU Ya-xin1,2,MA Hao1* (1.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2.Agricultural Colleg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lumuqi,830052,China) Abstract: Telomere is an important DNA-protein structure.It caps the ends of linear eukaryotic chromosomes.Telomeric DNA consists of tandemly repeated simple sequences.Telomere is synthesized with the action of telomerase,a ribonucleoprotein with reverse transcriptase activity.Telome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intact chromosome,genome and cell.Telomerase is a ribonucleoprotein responsible in most eukaryotes for replication of the end of chromosomes.Its RNA subunit acts as a template for the systhesis of telomeric DNA,while a protein component catalyzes this process to make up for convertional DNA polymerases’ inability to replicate completely the end linear DNA.It belongs to the reverase transcriptase family but differs from reverse transcriptase.The overexprossion of telomerase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ell’s immortalization and tumorigenesis.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elomerase suggest its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telomere;telomerase;structure and function;cell immortalization;tumor treatment 20世纪30年代,遗传学家Mc Clintock和Muller分别在玉米和果蝇中发现损伤断裂后的染色体末端之间极易发生连接,从而形成各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如末端融合形成环状体或形成双着丝点染色体.但染色体的天然末端似乎从来不与染色体断裂产生的那种末端连接,天然末端之间也不结合,就像有一顶“帽子”那样维持着染色体末端的稳定.于是Muller提出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片段在细胞里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命名它为端粒(Telomere)[1],这是由希腊语“末端”(Telos)及“部分”(Meros)组成的. 20世纪70年代,Blackburn利用四膜虫(Tetrah- ymena)进一步揭示了端粒的初步结构,发现它是由几个核苷酸(富含G)组成的DNA重复片断,重复的次数由几十到数千不等.1972年,Watson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DNA多聚酶是不能够复制线性染色质的全部的,由于在末端缺少5′端的引物,DNA 多聚酶将不能完成最后的复制工作,而留下一个单链的间隙.如果这一间隙不能被填充的话,染色体 收稿日期:2004-05-27 基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2001-207);江苏省“十五”攻关项目(Q200126) 作者简介:朱雅新(1968-),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E-mail:lq-ncsi@https://www.360docs.net/doc/899865188.html,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历程——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引言-到底是"谁"得诺奖了?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UCSF(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Blackburn(简称Liz),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arol Greider(简称Carol),以及Howard Medical School(哈佛医学院)的Jack Szostak。诺贝尔奖主页上介绍她/他们获奖的原因是揭示了"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这样描 述是非常专业的。当然更多的公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用"Aging Research Wins Nobel Prize"(衰老研究摘 取诺贝尔奖)的标题,这颇有误导之嫌。"揭开衰老与癌症的奥秘",这样的标题更是耸人听闻,偏离这个诺贝 尔奖的用意了。 不可否认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能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它跟衰老和癌症的潜在关系获得了更多公众的关注。但 是迄今为止它只是衰老和癌症的correlator(相关者),勉强算得上indicator(指示者),还远不是causer (引起者)。当年发现衰老的细胞端粒变短之后,人们兴奋地以为找到了衰老的"时钟",揭开了衰老的奥秘。 但是事实上端粒在生理条件下并不是细胞衰老的"瓶颈",细胞或机体的衰老是其它原因导致的老化。小鼠的端 粒是比较长的,如果把小鼠的端粒酶RNA亚基敲除,它能活得很自在,并不会早衰,生殖力也正常。那也就是 说在当代的小鼠中,端粒缩短并不是小鼠衰老的原因。这样的小鼠可以一直传6代。当然越到后来,端粒越短,染色体也开始融合[1]。癌细胞的增殖需要端粒的不断复制,但是我们知道端粒酶激活只是癌细胞发生中比较重 要的一环,但远不是唯一的一环。端粒酶固然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潜在靶标,但是癌细胞也能通过recombination (遗传重组)延长端粒,逃脱对端粒酶的依赖[2]。 所以,不能说是"衰老或癌症"的研究得诺奖了,它跟cell cycle(细胞周期)的研究得诺奖一样,更多的是对 细胞基本功能的重要研究的肯定。而这个研究的进程中贯穿着"发现现象/问题"-"提出概念/模型"-"实验验证" 的思路,整个过程就像相继解开一个个puzzle(智力谜团)一样有趣,充满了思想的光辉。"Nobel Prize in Medicine Awarded for Cracking DNA Puzzle"(诺贝尔医学奖授予解开DNA谜团"的研究"),这样的标题最为 精准。换个角度,我们不妨说是解"puzzle"得了诺奖。 相关链接: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染色体DNA的两个难题以及端粒概念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初,对DNA聚合酶特性的深入了解引申出了一个染色体的复制问题。DNA聚合酶在复制DNA的时 候必须要有引物来起始,而且它的酶活性具有方向性,只能沿着DNA5'到3'的方向合成。染色体复制之初可以 由小RNA作为引物起始合成,之后细胞的修复机器启动,DNA聚合酶能够以反链DNA为模板,以之前合成的DNA 为引物,合成新的DNA取代染色体中间的RNA引物。但是线性染色体最末端的RNA引物因为没有另外的引物起始,没有办法被DNA取代。所以线性染色体DNA每复制一轮,RNA引物降解后末端都将缩短一个RNA引物的长度

端粒长度检测

?2002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2,Vol.30,No.10e47 Telomere measurement by quantitative PCR Richard M.Cawthon* Department of Human Genetics,University of Utah,15N2030E,Room2100,Salt Lake City,UT84112,USA Received January4,2002;Revised and Accepted March23,2002 ABSTRACT It has long been presumed impossible to measure telomeres in vertebrate DNA by PCR amplification with oligonucleotide primers designed to hybridize to the TTAGGG and CCCTAA repeats,because only primer dimer-derived products are expected.Here we present a primer pair that eliminates this problem,allowing simple and rapid measurement of telomeres in a closed tube,fluorescence-based assay.This assay will facili-tate investigations of the biology of telomeres and the roles they play in the molecular pathophysiology of diseases and aging. INTRODUCTIO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measuring telomere length in samples of total human genomic DNA determines a mean 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TRF)length(1).The method requires large amounts of DNA(0.5–5μg/individual)and time (3–5days).Furthermore,the relative mean TRF lengths of individuals can vary by as much as5%depending on the particular restriction enzymes used,suggesting the existence of subtelomeric restriction site polymorphisms and/or subtelomeric length polymorphisms that may confou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imary factors accounting for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the mean length of the true telomeric repeat sequence.More recently,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allow multiple samples to be compared for their relative content of just the telomeric hexamer repeat itself(2–5).However,none of these methods is as simple and as amenable to rapid high throughput processing of large numbers of samples as the method presented below. Our strategy for determining relative telomere lengths by quantitative PCR was to measure,for each DNA sample,the factor by which the sample differed from a reference DNA sample in its ratio of telomere repeat copy number to single copy gene copy number.This ratio should be proportional to the average telomere length.The quantity of telomere repeats in each experimental sample was measured as the level of dilution of an arbitrarily chosen reference DNA sample that would make the experimental and reference samples equivalent with regard to the number of cycles of PCR needed to generate a given amount of telomere PCR product during the exponential phase of PCR amplification.Similarly,the relative quantity of the single copy gene in each experimental sample was expressed as the level of dilution of the reference DNA sample needed to match it to the experimental sample with regard to the number of cycles of PCR needed to generate a given amount of single copy gene PCR product during the exponen-tial phase of the PCR.For each experimental sample the ratio of these dilution factors is the relative telomere to single copy gene(T/S)ratio.Thus T/S=1when the unknown DNA is identical to the reference DNA in its ratio of telomere repeat copy number to single copy gene copy number.The reference DNA sample(to which all of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in a given study are compared)can be from a single individual or it can be a pooled sample from multiple individuals.The T/S ratio of one individual relative to the T/S ratio of another should correspond to the relative telomere lengths of their DNA.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earch subjects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directly from blood samples by standard procedures.The samples used to compare quantitative PCR versus Southern blot approaches to telomere measurement were donated by95individuals(47females and48males,age range5–94years)from Utah families that are part of the Centre pour les Etudes du Polymorphisme Humaine(CEPH) collection used world wide to build the human genetic linkage map(6).Purified DNA samples were diluted in96-well microtiter source plates to~1.75ng/μl in10mM Tris–HCl,0.1mM EDTA,pH7.5(TE–4,final volume300μl/well),heated to 95°C for5min in a thermal cycler,quick chilled by transfer to an ice/water bath for5min,centrifuged briefly at730g,sealed with adhesive aluminum foil and stored at4°C until the time of assay. Quantitative PCR Real time kinetic quantitative PCR determines,for each sample well,the C t,i.e.the fractional cycle number at which the well’s accumulating fluorescence crosses a set threshold that is several standard deviations above baseline fluorescence (7).A plot of C t versus log(amount of input target DNA)is linear,allowing simple relative quantitation of unknowns by comparison to a standard curve derived from amplification,in the same plate,of serial dilutions of a reference DNA sample. For this study,telomere(T)PCRs and single copy gene(S) PCRs were always performed in separate96-well plates. Repeated measures of the T/S ratio in the same DNA sample gave the lowest variability when the sample well position (i.e.row and column coordinates)for T PCR on the first plate matched its well position for S PCR on the second plate. Two master mixes of PCR reagents were prepared,one with the T primer pair,the other with the S primer pair.Thirty microliters of T master mix was added to each sample well and *Tel:+18015855520;Fax:+18015817796;Email:rcawthon@https://www.360docs.net/doc/899865188.html,

端粒检测介绍

近些年,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全世界的眼光都聚焦到了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告知人们生物学年龄、衰老进度、重大疾病风险及影响,以此提供长寿或健康的信息。 这个检查方法,检测的就是位于人类染色体两端叫做“端粒”的重要分子结构。 众所周知,细胞是人体各组织、各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发育、生长和死亡每时每刻都在体内进行着:老迈的细胞死去,新生的细胞又占据了原有的位置。这种新陈代谢是我们保持活力、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然而,新一代细胞的产生并不是无穷无尽的,随着分化新细胞的能力越来越弱直至停止,个体的衰老与死亡也就如期而至。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揭开衰老的秘密:为什么人类细胞不能无限分裂下去?到底有什么力量在制约着它?而与此同时,疯狂的癌细胞却又能突破这个限制,获得“永生”,其中道理何在呢?

端粒的发现以及对其功能的研究为我们初步解开了人类衰老的谜团。在人类细胞核内共有23对染色体,染色体是是决定我们生老病死的遗传物质。简单地说,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使者”,保护染色体被“磨损”掉。也有人将端粒比作鞋带末端的塑料套,一方面保护“鞋带”(DNA)本身不被降解,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一旦端粒被耗尽,染色体也就无法保持稳定,细胞也将走向死亡。所以,端粒的长短,往往代表细胞分裂潜力的大小:端粒越短表明细胞年纪越老,剩余的分裂次数有限;端粒越长,则意味着细胞的活力越强。

端粒检测的发展 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变短一点。最终,端粒会变得很短,以至于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从而进入衰老或死亡的状态。科学家认为,端粒是一个人老化速度的最重要和准确的分子指标,它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缩短。多项研究表明,那些细胞中有较短端粒的人更容易患像癌症、心脏病和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症)之类的疾病,甚至会较早死亡。小鼠实验则表明,延长端粒能够增加寿命的长度。 抓住这一点,近年来全球很多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公司纷纷开始提供端粒长度的检查。到底有哪些国家率先开展了此项检测,科学家又是如何评价这项检测,中国是否也有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带着这些问题,转化医学网进行了相关整理。 Life Length公司是全世界最早提供端粒长度检测服务的机构,由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Maria Blasco教授创建。 Life Length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向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提供药物研发以及临床试验相关的测试服务。他们宣称是唯一一家能够提供短端粒在用户各个细胞中的百分数的公司,而其他的公司一般均只提供用户端粒长度的平均值。此外,Life Length公司提供的端粒测试服务所用的细胞既可以来自血液,也可以来自组织样本。2011年检测售价为50 0欧元(约4600元人民币)。 Life Length公司可检短端粒百分比

端粒与端粒酶研究于抗衰老的应用

端粒与端粒酶研究于抗衰老的应用 陈元懿 技术原理 端粒: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结构,能够维持染色体的完整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端粒DNA是由简单的DNA高度重复序列组成的,染色体末端沿着5'到3' 方向的链富含 GT。在人中,端粒序列为TTAGGG/CCCTAA,并有许多蛋白与端粒DNA 结合。 端粒酶: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板,合成出富含脱氧单磷酸鸟苷的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端粒蛋白质结合,从而稳定了染色体的结构。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复制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由于核DNA是线形DNA,复制时由于模板DNA 起始端被RNA引物先占据,新生链随之延伸;引物 RNA脱落后,其空缺处的模板DNA无法再度复制成 双链。因此,每复制一次,末端DNA就缩短若干个 端粒重复序列。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 继续分裂了。越是年轻的细胞,端粒长度越长;越 是年老的细胞,端粒长度越短。一旦端粒消耗殆尽, 细胞将会立即启动凋亡机制。端粒与细胞老化的关 系,阐述了一种新的人体衰老机制。 端粒酶以自身的RNA作为端粒DNA复制的模板,合成出富含脱氧单磷酸鸟苷的DNA序列后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并与端粒蛋白质结合,从而稳定了染色体的结构。 DNA复制期间的滞留链

尽管如此,正常人体细胞几乎不表达端粒酶,而在干细胞及肿瘤细胞中该酶的表达量较大。通过对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改变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可以影响细胞衰老的进程。 技术应用(实验阶段) 1)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细胞生物学及神经系统科学教授杰里·谢伊和伍德林·赖特做了这样一项试验:在采集的包皮细胞(包皮环切术的附带产物)中导入某种基因,使细胞中产生端粒酶。一般来说,包皮细胞在变老之前可分裂60次左右。但在上述试验中,细胞已分裂了300多次却毫无终止的征兆,也没有显示任何异常的迹象。 2)哈佛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控制端粒酶基因,第一次在老鼠身上局部逆转了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老化问题,其中包括:大脑和睾丸的新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增强,以及恢复了部分已丧失的认知功能。 技术优点 1)此种技术在DNA层面上对细胞衰老进行干预,为人类从衰老的根本上进行打开一条的新的道路。 技术缺点 1)尽管端粒酶似乎能有效地延缓细胞凋亡机制的启动,但也发现它在多种癌细胞中都有大量表达,与癌细胞的无限增生密切相关。由于对细胞衰老机制探究的不完全,虽然在细胞方面的已有可参考的实验,但于生物体的改造仍有很多风险及不确定因素。 2)端粒酶技术仅仅从单个细胞的角度延缓衰老,但生物个体中的新陈代谢是一套更复杂的系统。关于如何在延长细胞寿命的基础上协调个体的细胞代谢机制仍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