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化工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化工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南京工业大学

《化工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醛缩合法制乙酸乙酯

学生姓名胡曦班级、学号化工091017

指导教师姓名任晓乾

课程设计时间20 12年5月12日-20 12年6月1日

课程设计成绩

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及设计图纸质量,70%

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能力及设计过程表现,30%

设计最终成绩(五级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

一、设计任务 (4)

二、概述 (4)

2.1乙酸乙酯性质及用途 (4)

2.2乙酸乙酯发展状况 (5)

三. 乙酸乙酯的生产方案及流程 (6)

3.1酯化法 (6)

3.2乙醇脱氢歧化法 (7)

3.3乙醛缩合法 (8)

3.4乙烯、乙酸直接加成法 (9)

3.5各生产方法比较 (10)

3.5确定工艺方案及流程 (10)

四.工艺说明 (10)

4.1. 工艺原理及特点 (10)

4.2 主要工艺操作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工艺流程说明 (10)

4.4 工艺流程图(PFD).............................................................................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物流数据表 (10)

4.6 物料平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 工艺总物料平衡 (10)

4.6.2 公共物料平衡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 消耗量 (20)

5.1 原料消耗量 (20)

5.2 催化剂化学品消耗量 (20)

5.3 公共物料及能量消耗 (22)

六. 工艺设备 (20)

6.1 工艺设备说明 (20)

6.2 工艺设备表 (20)

6.3 主要仪表数据表 (20)

6.4 工艺设备数据表 (20)

6.5 精馏塔Ⅱ的设计 (20)

6.6最小回流比的估算 (22)

6.7 逐板计算 (24)

6.8 逐板计算的结果及讨论 (24)

七. 热量衡算 (25)

7.1热力学数据收集 (25)

7.2热量计算,水汽消耗,热交换面积 (27)

7.3校正热量计算、水汽消耗、热交换面积(对塔Ⅱ) (30)

八.管道规格表 (25)

8.1 装置中危险物料性质及特殊储运要求 (25)

8.2 主要卫生、安全、环保说明 (27)

8.3 安全泄放系统说明 (25)

8.4 三废排放说明 (27)

九.卫生安全及环保说明 (25)

9.1 装置中危险物料性质及特殊储运要求 (25)

9.2 主要卫生、安全、环保说明 (27)

9.3 安全泄放系统说明 (25)

9.4 三废排放说明 (27)

表10校正后的热量计算汇总表 (35)

十有关专业文件目录 (35)

乙酸乙酯车间工艺设计

一、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乙酸乙酯车间

2.产品名称:乙酸乙酯

3.产品规格:纯度99.5%

4.年生产能力:折算为100%乙酸乙酯10000吨/年

5.产品用途:作为制造乙酰胺、乙酰醋酸酯、甲基庚烯酮、其他有机化合物、合成香料、合成药物等的原料;用于乙醇脱水、醋酸浓缩、萃取有机酸;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中;食品工业中作为芳香剂等。

由于本设计为假定设计,因此有关设计任务书中的其他项目如:进行设计的依据、厂区或厂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原料的供应、技术规格以及燃料种类、水电汽的主要来源,与其他工业企业的关系、建厂期限、设计单位、设计进度及设计阶段的规定等均从略。

二、概述

1.乙酸乙酯性质及用途

乙酸乙酯又名乙酸乙酯,醋酸醚,英文名称Ethyl Acetate或Acetic Ether Vinegar naphtha.乙酸乙酯是具有水果及果酒芳香的无色透明液体,其沸点为77℃,熔点为-83.6℃,密度为0.901g/cm3,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

乙酸乙酯的重要用途是工业溶剂,它是许多树脂的高效溶剂,广泛应用于油墨、入造革、胶粘剂的生产中,也是清漆的组份。它还用于乙基纤维素、入造革、油毡、着色纸、入造珍珠的粘合剂、医用药品、有机酸的提取剂以及菠萝、香蕉、草莓等水果香料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此外,还用于木材纸浆加工等产业部门。对于用很多天然有机物的加工,例如樟脑、

脂肪、抗生素、某些树脂等,常使用乙酸乙酯和乙醚配制成共萃取剂,它还可用作纺织工业和金属清洗剂。

2.乙酸乙酯发展状况

(1)国内发展状况

为了改进硫酸法的缺点,国内陆续开展了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如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全氟磺酸树脂﹑HZSM-5等各种分子筛﹑铌酸﹑ZrO2-SO42-等各种超强酸,但均未用于工业生产。

国内还开展了乙醇一步法制取乙酸乙酯的新工艺研究,其中有清华大学开发的乙醇脱氢歧化酯化法,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乙醇脱氢法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乙醇氧化酯化法。

中国科学研究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对乙醇氧化酯化反应催化剂进行了研究,认为采用Sb2O4-MoO3复合催化剂可提高活性和选择性。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等联合开发的乙醇脱氢一步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已通过单管试验连续运行1000小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正在进行工业开发工作。

近来关于磷改性HZSM-5沸石分子筛上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研究表明,用HZSM-5及磷改性HZSM-5作为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乙醇转化率变化不大,但酯化反应选择性明显提高。

使用H3PMo12O40?19H2O代替乙醇-乙酸酯化反应中的硫酸催化剂,可获得的产率为91.48%,但是关于催化剂的剂量、反应时间和乙醇/乙酸的质量比对产品产量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2)国外发展状况

由于使用硫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存在硫酸腐蚀性强、副反应多等缺点,近年各国均在致力于固体酸酯化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但这些催化剂由于价格较贵、活性下降快等原因,

至今工业应用不多。据报道,美Davy Vekee公司和UCC公司联合开发的乙醇脱氢制乙酸乙酯新工艺已工业化。

据报道,国外开发了一种使用Pd/silicoturgstic双效催化剂使用乙烯和氧气一步生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低于180℃和在25%的乙烯转化率的条件下,乙酸乙酯的选择性为46%。催化剂中的Pd为氧化中心silicoturgstic酸提供酸性中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的乙酸乙酯的生产方法不断被开发,我国应不断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乙酸乙酯的生产状况。

三.乙酸乙酯的生产方案及流程

1、酯化法

酯化工艺是在硫酸催化剂存在下,醋酸与乙醇发生酯化脱水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1

醋酸、过量乙醇与少量的硫酸混合后经预热进入酯化反应塔。酯化反应塔塔顶的反应混合物一部分回流,一部分在80℃左右进入分离塔。进入分离塔的反应混合物中一般含有约70%的乙醇、20%的酯和10%的水(醋酸完全消耗掉)。塔顶蒸出含有83%乙酸乙酯、9%乙醇和8%水分的塔顶三元恒沸物,送入比例混合器,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混合后在倾析器倾析,分成含少量乙醇和酯的较重的水层,返回分离塔的下部,经分离塔分离,酯重新以三元恒沸物的形式分出,而蓄集的含水乙醇则送回醋化反应塔的下部,经气化后再参与酯化反应。含约

93%的乙酸乙酯、5%水和2%乙醇的倾析器上层混合物进入干燥塔,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所得产品质量见表1

表一工业品级乙酸乙酯的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乙酸乙酯含量,% ≧99.5

乙醇含量,% ≦0.20

水分,% ≦0.05

酸度(以醋酸计),% ≦0.005

色度(铂-钴) <10

传统的酯化法乙酸乙酯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和西欧被广泛采用。由于酯化反应可逆,转化率通常只有约67%,为增加转化率,一般采用一种反应物过量的办法,通常是乙醇过量,并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分离出生成的水。根据生产需要,既可采取间歇式生产,也可采取连续式生产。该法也存在腐蚀严重、副反应多、副产物处理困难等缺点。近年来开发的固体酸酯化催化剂虽然解决了腐蚀问题,但由于价格太高,催化活性下降快等缺点,在工业上仍无法大规模应用。

2. 乙醇脱氢歧化法

该法不用乙酸,直接用乙醇氧化一步合成乙酸乙酯,其催化剂主要是Pd/C和架Ni,Cu-Co-Zn-Al混合氧化物及Mo-Sb二元氧化物等催化剂,这些体系对乙醇的氧化有一定的活性,但其催化性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95%乙醇从储槽出来,经泵加压至0.3~0.4MPa,进入原料预热器,与反应产物热交换被加热至130℃,部分气化,再进入乙醇汽化器,用水蒸气或导热油加热至160℃~170℃,达到完全气化,然后进入原料过热器,与反应产物换热,被加热至230℃,再进入脱硫加热器,用导热油加热到反应温度240~270℃,然后进入脱氢反应器,脱氢反应为吸热反应,

要用导热油加热以维持恒温反应。从脱氢反应器出来的物料进入原料过热器,被冷却至180℃,再进入加氢反应器将酮和醛加氢为醇,以便后续分离。然后进入原料预热器,被冷却至60℃,再进入产物冷凝器,被水冷却至30℃,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进入反应产物储罐,然后进入分离工段,氢气则从上部进入水洗器,以回收氢气中带走的易挥发物料,然后放空或到氧气用户。

该工艺的特点是产品收率高,对设备腐蚀性小,产品成本较酯化法低,不产含酸废水,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若副产的氢气能有效合理的利用,该工艺是比较经济的方法。

3、乙醛缩合法

由乙醛生产乙酸乙酯包括催化剂制备、反应、分离和精馏4大部分,工艺流程见图3。在氯化铝和少量的氯化锌存在下将铝粉加入盛有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物的溶液中溶解得到乙氧基铝溶液。催化剂制备装置与主体装置分开,制备反应过程产生的含氢废气经冷回收冷凝物后排放,制备得到的催化剂溶液搅拌均匀后备用。乙醛和催化剂溶液连续进入反应塔,控制反应物的比例,使进料在混合时就有约98% 的乙醛转化为目的产物,1.5%的乙醛在此后的搅拌条件下转化。通过间接盐水冷却维持反应温度在0℃,反应混合物在反应塔内的停留时间约1h后进入分离装置。

分离装置中粗乙酸乙酯从塔顶蒸出,塔底残渣用水处理得到乙醇和氢氧化铝,将乙醇与蒸出组分一起送入精馏塔,在此回收未反应的乙醛并将其返回反应塔,乙醇和乙酸乙酯恒沸物用于制备乙氧基铝催化剂溶液。如有必要,乙酸乙酯还可进一步进行干燥。

乙醛缩合制乙酸乙酯工艺由俄罗斯化学家Tischenko于20世纪初开发成功,因而该工艺又称为Tischenko工艺。反应在醇化物(乙氧基铝)的存在下进行。由乙醛生产乙酸乙酯的第一步实际上先由乙烯制取乙醛,由乙烯生产乙醛通常在氯化钯存在下于液相中进行(即Wacker工艺)。根据保持催化剂活性方法的不同,又有两种工艺可选择,一种为一步法工艺,即乙烯和氧气一起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另一种是两步法工艺,即乙烯氧化为乙醛在一个反应器内进行,而催化剂的空气再生在另一反应器内进行,两种工艺在经济上并无大的差异。乙醛缩合制乙酸乙酯工艺受原料来源的限制,一般应建在乙烯-乙醛联合装置内。日本主要采取此工艺路线,装置能力已达200kt/a.

4、乙烯、乙酸直接加成法

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羧酸与烯烃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相应的醋类。罗纳·普朗克公司在80年代进行了开发,但由于工程放大问题未解决,一直未实现工业化。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开发的乙烯与醋酸一步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工艺终于在9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

反应原料中乙烯:醋酸:水:氮体积组成为80:6.7:3:10.3。反应系统由3个串联反应塔组成,反应塔中装填磷钨钥酸催化剂(担载于球状二氧化硅上) 。反应塔设置了中间冷却,反应温度维持在140-180℃,反应塔压力控制在0.44-1MPa。

反应在担载于金属载体上的杂多酸或杂多酸盐催化下于气相或液相中进行。在水蒸气存在条件下,乙烯将发生水合反应生成乙醇,然后生成的乙醇又继续与醋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产物。而且,逆向的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醇或乙酸的反应也可能发生。该工艺醋酸的单程转化率为66%,以乙烯计,乙酸乙酯的选择性约为94%.

5、确定工艺方案及流程

从产量分析,生产任务要求是10000吨,产量不是太大,乙烯、乙酸直接合成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而且该法对设备要求很高,设备造价高,因此不采用该工艺。从经济上考虑,乙醇脱氢歧化法对催化剂要求高,采用该工艺不经济。最后从技术成熟方面考虑,虽然乙醇脱氢歧化法在国外生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但在国内实施尚有困难,另外,厂址选择在有生产乙醛厂家的工业园区,综合考虑采用乙醛缩合法。

在国内,乙酸乙酯的生产大都采用酯化法,生产乙酸乙酯的厂家主要有上海试剂一厂,苏州溶剂厂,北京化工三厂,天津有机化工一厂,吉化公司,徐州溶剂厂,杭州长征化工厂,贵州有机化工溶剂分厂,沈阳市溶剂厂,大连酿酒厂,沈阳石油化工二厂,哈尔滨化工四厂﹑六厂﹑七厂等。

四.工艺计算

4.1. 物料衡算

4.1.1设计任务

(1)设计项目:乙醛在催化剂情况下进行缩合生产乙酸乙酯(假定99.5%的乙醛转化为乙酸乙酯)

(2)产品名称:乙酸乙酯

(3)产品规格:纯度99.5%

(4)年生产能力:折算为100%乙酸乙酯10000吨/年

4.1.2 乙醛缩合法制备乙酸乙酯步骤

(1)在氯化铝和少量的氯化锌存在下将铝粉加入盛有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物的溶液中溶解得到乙氧基铝溶液,溶液密度为0.9g/ml,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含氢废气经冷回收冷凝物后进行环保处理,催化剂进入搅拌釜搅匀待用。

(2)按每100g乙醛配0.746g催化剂进入反应器进行缩合反应,反应期间通过间接盐水冷却维持反应温度为0℃,反应停留时间为1h,结束后进入分离装置.

(3)达到平衡状态的混合液通入分离塔Ⅰ,先将粗乙酸乙酯从塔顶蒸出,然后从右侧进料口向塔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将水以及乙醇一起蒸出,塔底残渣另外处理得到氢氧化铝。

(4)由分离塔Ⅰ顶部出来的馏出液通入精馏塔Ⅱ进行蒸馏,由精馏塔Ⅱ底部出来的釜液组成有少量的乙酸乙酯与乙醇。精馏塔Ⅱ塔顶蒸出的乙醛作为反应器的第二进料。

由塔Ⅱ底部出来的乙醇-乙酸乙酯二组分回收利用作为制造催化剂的原料,而回收的乙醛作为反应器的第二进料。

(5)精馏塔Ⅰ底部出来的釜液进入精馏塔Ⅲ进一步处理。精馏塔Ⅲ底部残液主要为重组分,由环保环节处理。

(1)每小时生产能力的计算

根据设计任务,乙酸乙酯的年生产能力为10000吨/年(折算为100%乙酸乙酯,下同)全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

每小时的生产能力为:

10000×1000÷300÷24=1388.89kg/h

以上作为物料衡算基准。

为了使物料衡算简单化,在初步物料衡算中假定成品乙酸乙酯的纯度为100%,在生产过程中无物料损失,并假设催化剂中除铝元素外,其余全部都为乙醇,其中所含乙酸乙酯量忽略不计.塔顶馏出液等均属双组份或三组分恒沸液,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故将在最终衡算中予以修正。

(2)生产工艺流程图

(3)反应器的物料衡算

乙醛缩合生产乙酸乙酯反应如下:

2CH3CHO→C2H3COOCH5

88.1063 88.1063

X 1388.89

原料规格:乙醛浓度为99.7%。(采用的为大庆石化总厂Wacker法产品)

催化剂加入量:0.746g催化剂/100g乙醛,每次进料加入催化剂10.36g

加入:

①100%乙醛量:88.1063/x=88.1063/1388.89

→x=1388.89kg/h

99.7%乙醛量为:X=1388.89/0.997=1393.07 kg/h

催化剂用量:10.36Kg/h(其中铝元素含量为5.1Kg)

支出:

转化率为99.5%

①乙酸乙酯生成量=1388.89×0.995=1381.94kg/h

②未反应乙醛量=1388.89-1381.94=6.95kg/h

③催化剂量=10.36Kg/h

进出酯化器的物料衡算表如下:

表一:进出反应器的物料衡算表

加入支出

序号物料名称纯

度%

数量

kg/h

序号物料名称纯度% 数量

kg/h

1 乙醛99.7 1393.07 1 乙酸乙酯100 1381.94

其中

CH3CHO

100 1388.89 2 乙醛100 6.95 杂质- 3.06 3 催化剂- 10.36

H2O 100 0.56 4 H2O 100 0.56 CH3COOH 100 0.56 5 CH3COOH 100 0.56 2 催化剂- 10.36 6 杂质 3.06

-

合计1403.43 合计1403.43

由反应器出来的反应液进入分离塔,在反应器中反应趋于完全,因此进入分离塔的物料衡算表为:

表2:进出分离塔的物料衡算表

加入支出

序号物料名称纯

度%

数量

kg/h

序号物料名称纯

度%

数量kg/h

1 乙酸乙酯100 1381.94 1 乙酸乙酯100 1381.94

2 乙醛100 6.95 2 乙醛100 6.95

3 催化剂- 10.36 3 杂质- 3.06

4 杂质- 3.06 4 氢氧化铝100 14.74

5 CH3COOH 100 0.5

6 5 CH3COOH 100 0.56

6 水100 15.56 6 乙醇100 5.26

7 水100 5.92

合计1418.43 合计1418.43

(4)精馏塔Ⅰ、精馏塔Ⅱ、精馏塔Ⅲ质检均有相互关系,它们的物料衡算汇总计算如下:在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上注上相关数据,并划出三个计算系统,逐个列出衡算式,然后进行进行联立求解。

设M=塔Ⅰ进料量(Kg/h)

u=塔Ⅰ底部残液量(kg/h)

v=塔Ⅰ顶部馏出液(kg/h)

r=塔Ⅱ底部残液量(kg/h)

z=塔Ⅱ顶部残液量(kg/h)

x=塔Ⅲ顶部馏出液量(kg/h)

y=塔Ⅲ底部残液量(kg/h)

精馏塔Ⅰ与精馏塔Ⅱ与精馏塔Ⅲ的物料衡算:

M=u+v

v=z+r

u=x+y

精馏塔Ⅰ与精馏塔Ⅱ的物料衡算:

v=z+r

精馏塔Ⅰ与精馏塔Ⅱ的乙酸乙酯物料衡算:

0.812×256.67+0.08w=0.83z

0.83z-0.08w=208.33

精馏塔Ⅰ与精馏塔Ⅱ的乙醇物料衡算:

0.09z=0.04w

精馏塔Ⅰ与精馏塔Ⅲ的物料总衡算:

2(x+y+z)=w+x+y+208.33

x+y+2z-w=208.33 ④

精馏塔Ⅰ与精馏塔Ⅲ的乙酸乙酯衡算:

0.83x+0.94y+0.83z=0.94×(x+y+208.33)+0.08w

0.83z-0.11x-0.08w=195.83 ⑤由①~⑤式解方程得:

x=113.66kg/h

y=174.79kg/h

z=320.51kg/h

w=721.14kg/h

u=657.30kg/h

因为v中含有20%乙酸乙酯,而乙酸乙酯=208.33kg/h,故:

v=208.33÷20%=1041.65kg/h

系统3的物料总衡算:

R+256.67=v+u

R=v +u -256.67=1041.65+657.30-256.67=1442.28kg/h 系统3的H 2O 衡算 :

R w +0.188×256.67=u +0.1v

R w =657.30+0.1×1041.65-0.188×256.67=713.21kg/h 系统3的乙醇衡算:

R A =0.7v=0.7×1041.65=729.16kg/h

将计算结果整理在各物料衡算表中,并汇总画出初步物料衡算图。

表2 进出塔Ⅰ的物料衡算表

表3 进出塔Ⅱ的物料衡算表 加入

支出

序号

物料名称

纯度% 数量kg/h 序号

物料名称 纯度% 数量kg/h 1 来自酯化器的混合

液 264.67 1 塔顶馏出

液 1041.6

5 ① 乙酸乙酯

145.83 ① 乙酸乙酯

20 208.33 ②

35.56

10

104.16

5 ③ 乙醇 32.67

③ 乙醇 70 729.15

5 ④ 乙酸 42.61 2 塔底残液

665.30 ⑤ 浓硫酸 8.0 ① 水 657.30 2 来自塔Ⅱ的塔底残

液 1442.28 ② 浓硫酸 8.0 ① 水 713.21 ② 乙醇 729.16 合计

1706.95

合计

1706.9

5

加入

支出

表4 沉降器的物料衡算表

序号 物料名称 纯度% 数量kg/h 序号 物料名称 纯度%

数量kg/h 1 来自塔Ⅰ顶部馏出

1041.65 1 塔顶馏出液

320.51

① 乙酸乙酯

20 208.33 ① 乙酸乙酯 83 266.02

② 水 10 104.165 ② 水 8 25.64

③ 乙醇 70 729.155 ③ 乙醇 9 28.85 2 来自沉降器下层液

721.14 2 塔底残液

1442.2

8 ① 乙酸乙酯

8 57.69 ① 水 713.21 ② 水 88 634.60 ② 乙醇 729.16

③ 乙醇 4 28.85 合计

1762.79

合计

1762.7

9

加入

支出

序号 物料名称 纯度% 数量kg/h 序号 物料名称 纯度%

数量kg/h 1 塔Ⅱ顶部馏出液 320.51 1 沉降器上层 496.78 ① 乙酸乙酯

83 266.02 ① 乙酸乙酯

94 466.97 ② 水 8 25.64 ② 水 4 19.87 ③ 乙醇 9 28.85 ③ 乙醇 2 9.94 2

塔Ⅲ顶部馏出液

288.45

2

沉降器下层

721.14

表5 进出塔Ⅲ的物料衡算表

① 三组分恒沸液 113.66 ① 乙酸乙酯

8 57.69 A 乙酸乙酯

83 94.34 ② 水 88 634.60 B 水 8 9.09 ③ 乙醇 4 28.85

C 乙醇 9 10.23 ② 双组分恒沸液 174.79 A 乙酸乙酯

94 164.30 B 水 6 10.49 3 添加水 608.96

合计

1217.92

合计

1217.9

2

加入

支出

序号 物料名称 纯度% 数量kg/h 序号 物料名称 纯度% 数量kg/h 1 来自沉降器上层 496.78 1 顶部馏出液 288.45 ① 乙酸乙酯

94 466.97 ① 三组分恒沸液 113.66 ② 水 4 19.87 A 乙酸乙酯

83 94.34 ③ 乙醇 2 9.94 B 水 8 9.09 C 乙醇 9 10.23 ② 双组分恒沸液 174.79 A 乙酸乙酯

94 164.30 B 水 6 10.49 2 塔底成品 208.33

合计

496.78

合计

496.78

五. 设备设计

5.1 精馏塔Ⅱ的设计

塔Ⅱ中包含有3个组分(乙醇、乙酸乙酯和水)均为非理想液体,则需要利用实验获得气-

液相图进行逐板计算用。

(1) 计算塔板数

根据初步物料衡算的数据,必须作相应的修正,方可作为精馏塔的设计用。

①在初步物料衡算中,塔Ⅱ顶部逸出者为纯三组分恒沸液,这样就需要无穷个塔板数来完成。实际上含有水和乙醇各5摩尔百分数,连同乙酸乙酯组成2个组成分别为水46%和乙酸乙酯54%与乙醇24%和乙酸乙酯76%的双组分恒沸液。

于是塔Ⅱ顶部馏出液组成如下:

kg/h mol% mol% 乙酸乙酯 E 266.02 59.56+5×54/46+5×76/24=81.26 61.70 水W 25.64 28.09+5 =33.09 25.13

乙醇 A 28.85 12.35+5 =17.35

13.17

131.7 100

②在初步物料衡算中,塔Ⅱ底部出料不含乙酸乙酯,这也属不可能,实际上含有1mol%乙酸乙酯,而其它二组分的mol%含量降低至99%.

于是塔Ⅱ底部馏出液组成如下:

kg/h mol% mol%

乙酸乙酯 E —+1 =1.0

水W 713.21 71.46 71.46×99% =70.75

乙醇 A 729.16 28.54 28.54×99% =28.25

100

进料组成不变,于是进出塔Ⅱ的物料衡算如下:

xE=0.6170 216.4kg/h

馏出液:xW=0.2513 18.0kg/h

xA=0.1317 24.15kg/h

xE=0.0499 266.02kg/h

混合进料:xW=0.6782 738.77kg/h

xA=0.2719 758.01kg/h

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艺术设计系各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一、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专业,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幼教方向)专业) 1、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下视觉传达及平面艺术设计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能胜任包括平面艺术设计、陶瓷装饰艺术设计任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字体与版式设计、标志设计、陶瓷装饰设计与制作、摄影与图形创意、广告招贴设计、CI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2、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室内外装潢设计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能从事大中小规模的室内外建筑装潢设计任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Photoshop、人体工程学应用、建筑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3ds Max效果图制作、后期渲染、装饰构造设计、家居室内空间设计、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和展示设计等。 3、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工艺美术(陈设艺术陶瓷、日用陶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从事陶瓷产品设计、开发、制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构成、图案设计、国画装饰技法训练、图像处理、中国日用陶瓷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CAD、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Illustrator、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Photoshop&Pagemaker、计算机辅助陶瓷设计3ds Ma x、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新彩)、釉上彩绘画、雕塑和现代陶艺(公共陶瓷设施设计)等。 4、美术(幼教方向)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幼儿美术教育第一线需要,具有国际教育理念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具备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专门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201)

冶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201)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一、培养目标 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了解现代冶金和材料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现代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工程设计的工程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昌盛繁荣、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 2、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冶金工程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生产工艺和设备、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冶金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掌握现代冶金工程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着重于冶金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熟悉计算机的应用,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事冶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及经营、工程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⑴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⑵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⑶较好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冶金原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钢铁冶金学、有色冶金学等。 ⑷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操作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掌握冶金过程工艺和相关装备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好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 ⑸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至少1个专业方向的更深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黑色或有色金属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 ⑹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基本体育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增强体魄,提高心理素质、审美情操,保证身心健康。 三、主干学科 冶金工程 四、学制 四年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 体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精选范文:《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2篇)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时,我就弄了很长时间,先是远离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连接电路,然后翻阅了大量书籍,查资料,终于在书中查到了有关章节,并参考,并设计出了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图。但在设计数字频率计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阅资料,虽找到了原理框图,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用数字是中来代替。在此,我深表遗憾!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工业设计流程及工作标准

产品外观设计流程及工作标准 一、用户与市场调查分析 (1)外观与用途结合分析 (2)外观与市场应用分析 (3)外观与功能需求分析 工作标准: 由于一般的厂商普遍对于生产品质管制与研发技术相当地重视,加上信息的快速流通,使得各家同类商品在性能与品质上的差异已逐渐地缩小,虽然工业设计的基本观念是“Form Follows Function-造形即机能“,但面对市场商品的多元竞争压力,工业设计更需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去“将市场的竞争与需求转换成产品的新造形,新趣味以提升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附加价值”-扮演着创造新价值的角色(Creating Value)正如台湾在产品设计上的策略所强调的便是Innovalue! 一个新产品的在设计开发,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问题概念化,概念可视化,设计商品化”。 对企业而言在展开工作时,会将内部各机能别的单位与专业人员整合起来,委外设计时,企业外部的设计公司则会扮演其中某一环节的工作角色以发挥其功能,不论是在企业内进行或以外包的方式展开,各部门,组织间的沟通与相互的专业尊重,将会是执行的重点与关键 首先针对将要设计发展的产品作全盘性的了解,透过信息收集与市场调查的方法,去探询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态势,销售状况及消费者使用的情形(包括的操作的习惯,使用后的抱怨点与对新功能潜在的需求)还有市面上的流行事物。在分析评估后得加上公司发展策略的考量,以企划出新产品的整体“概念”! 这样的概念通常是以文字格式来作叙述,会将“市场定位”,“目标客层” ,“商品的诉求”,“性能的特色”与“售价定位”作定义式的条列描述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是需要信息,经验与转换的能力,亦就是如何将信息情报转换产生市场上有意义的创意方向!通常会举行群体座谈会,针对现有竞争的产品与及将推出市场的设计概念提案,与顾客直接面谈,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了解与澄清,并对设计方向提供建议与决策的依据! 由于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今天只要有心想去收集市场相关的信息,对于所有的厂商与设计公司来说,机会成本与信息的涵盖面都会是相似地相同的!但由于组成的设计开发团队,各有其企业文化及产品策略的背景;所形成决策的主管其专长,喜爱与品味也不会相同,再加上每一个设计开发团队的创意活力不会相当,所以解读推研出来的概念与方向必然不同! 这个阶段的工作不应该是由某一个部门完全来负责与执行,而不去与其它专业别进行沟通互动;因为从创意管理的观点来看,有时小小的相互触动有可能会透过反馈的作用而扩大效益,转化成突破性的机会!所以,这就需要工业设计师做到

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案 一、课程建设与改革方案: 1、课程体系: 在整个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强化设计与社会、创新与实践、思维与技能等诸多方面紧密关联的意识,教学中全方位构建学生从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技能到综合知识应用和表达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挖掘,同时也强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沟通协作能力、表述能力等,最终让学生在进入社会时具备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设计服务精神,成为真正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 (1)主动适应新时期对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实现知识型向综合能力型转化,拟定目标,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充实课程大纲,其核心是有效地调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课时权重。 (2)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会展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现开设公共课19门,专业课87门,实验课19门,每个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完整,设课重点突出。在学习普通教育理论知识后,专业课程方面主要有造型基础、形态学装饰基础、电脑辅助设计、专业设计、专业理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教学课程类别

2、教学内容 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课程互为依托,交叉贯通,呈复合式、板块式、递进式螺旋状上升进程,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将各模块的知识点串成相关联的知识链,同时各知识链又交复式环环相扣,加强设计学科间的交叉课题,培养学生相对全面的、整合的设计意识。 (1)复合式——设计通识基础教学 在低年级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中,主要以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为主,从应试思维模式向主动思维模式转换。教学中以思维开发和引导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力求训练学生从设计基础向专业设计转换和接轨。这个阶段的教学主旨在于给学生搭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思维反复对接的思维平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2)板块式——专业基础教学 二年级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延续下,进入以专业方向为主体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的课程中,在一个或一类系统内容上设置课题,注重课题的广度和单元形式的深度训练,注重概念的开发和多手法、多方式、多途径的综合表达。注重课题的探索性和实验性,在相互链接的知识点上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设置,在大纲总体要求下完备板块课程的系统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给予教师较大的自由度,增强课程内容的新鲜和活力,持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原创力,为进入市场设计打下思索的基础。 (3)递进式——专业设计教学 高年级的专业设计课程在专业基础的板块课程下重组或交融,以知识的系统构成为基点,形成各知识点和知识链的递进式训练,更加注重整合设计、深度设计,在具体市场和商业设计的限定下,持续地培养学生在概念原创以及适合的设计表达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培养团队的沟通协作能力,加强研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和环节贯穿始终。这一阶段的专业设计课程一般以项目设计对应具体的社会综合需求,从市场到策划,到创意到设计,到实施再回到市场推广,每一步都涉及到整合各阶段设计学习的深度思

冶金设备课程设计

设计(论文)专用纸 目录 1.高炉本体设计 (1) 1.2.1炉缸结构尺寸 (6) 1.2.2炉腰结构尺寸 (9) 1.2.3炉腹结构尺寸 (9) 1.2.4炉喉结构尺寸 (10) 1.2.5炉身结构尺寸 (11) 1.2.6其余结构尺寸 (12) 1.2.7炉容校核 (12) 1.3高炉内型设计总结 (13) 1.3.1设计参数汇总 (13) 1.3.2本炉型设计特点 (15) 2.高炉耐火炉衬及冷却装置 (16) 2.1高炉耐火炉衬设计 (16) 2.1.1炉衬破损机理 (16) 2.1.2高炉用耐火材料 (16) 2.1.3高炉炉衬的设计与砌筑 (18) 2.2.6炉身冷却模块技术 (22) 2.4.7水冷炉底 (23) 3.参考文献 (24) 设计总结和感言 (25)

1.高炉本体设计 高炉是横断面为圆形的圆筒状炼铁竖炉。外部用钢结构做支撑,表面为钢板作 的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现代高炉被称为“五段式”高炉,其高炉本体自上而 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五段式”内型如图一所示。)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 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 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现代高炉也辅助性地喷 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燃料代替焦炭)中的碳同鼓 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 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 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未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 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与铁分离为两相,后从渣口排 出(有的从铁口与铁液一同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 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 炉等的燃料。 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是生铁,另外还有副产高炉 渣和高炉煤气。高炉炼铁具有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 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 点。目前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已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 部分。 1.1高炉内型设计图一“五段式”高炉内型示意图 高炉内型是指高炉内部工作空间中心纵剖面的轮廓。合理的炉型应该满足高产、低耗、长寿的要求,能够很好的适应炉料的顺利下降和煤气的上升运动,以保证冶炼过程的顺利。 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高炉内型随着原料条件的改善、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变化。高炉内型的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无型阶段、②大腰阶段、③近代高炉阶段。 现代的高炉本体主要由炉缸、炉腹、炉腰、炉身、炉喉五部分组成,称为“五

开设工业设计课程的目的

开设工业设计课程的目的 工业设计学科是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统一的综合学科,是艺术,技术,经济多学科知识交叉联系的完整体系。他要求以科学的思考和艺术的陶冶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创造力培养的综合训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正在逐步走向一个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的科技信息时代,其作用前几章已经说过了。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我们每天所接触的世界本来就应该是统—体。各种事物也是一样,具有多面性,是同一的自然体,这是我们谁都懂得的事实,但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为了有条理,易于把握,才把世界、自然规律进行分类,才产生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种学科。才产生了哲学、美学、艺术各种理论。然而实际上,任何一个实在的东西部应该是全息的,包括各种规律、各个侧面的综合。人类的造物活动也不例外,它是通过人们掌握的各种知识、技能的体现,完成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一目的。工业设计极力要求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把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重新统一起来。所以工业设计包括了科技与艺术方面的众多学科知识,使工业设计既能满足产品技术方面的因素,也要处理艺术方面的内容,来满足人类需求这一最高目的。这是工业设计的社会价值,也是我们学习工业设计的目的。 同时普及工业设计的基础知识,介绍工业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程序、以视觉语言表达为基础的设计艺术内容,调整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大力加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所以,像我国这样一个工业设计起步较晚的工业生产大国,极度缺少工业设计的人才。泱泱大国,13亿的人口,难道还出不了几个工业设计的人才么?工业设计的水平上去了,产品的知名度自然也就上去了,国家的整体形象也会相应提高的。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汇本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设计目的及要求 (2) 1.2 设计流程 (2) 第二章原理分析 (3) 2.1 最小系统的结构 (3) 2.2 各电路的原理分析 (3) 第三章原理图绘制 (8) 3.1 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8) 3.2 元件库的设计 (8) 第四章PCB图的绘制 (12) 4.1 创建该项目下的PCB文件 (12) 4.2 绘制PCB (12)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及要求 电子线路CAD是以电为主的机电一体化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通信工程专业,要通过学习一种典型电子线路CAD软件altium designer,掌握计算机绘制包括电路(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图在的电气图制图技能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技能。通过本次设计,达到了解DXP软件的运用,认识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的构成以及学会改正制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课程设计的题目,独立设计、绘制和仿真电路,实现51单片机的最最小系统。要求如下: (1)设计出原理图自己绘制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路图,分析电路图中各小电路的工作原理; (2)用DXP软件画出原理图; (3)用DXP软件仿真出PCB板,熟悉电路板的加工工艺; 1.2 设计流程 本次设计主要是熟练运用DXP作出最小单片机系统的电路图,以下通过介绍最小系统的各部分电路的电路图及原理,通过在DXP上绘制原理图,检查并

修改错误,最后生成完整PCB板。

第二章原理分析 2.1 最小系统的结构 单片机单片微控制器,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中央处理器)、RAM (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的I/O(输入和输出)接口等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从而可以完成复杂的运算、逻辑控制、通信等功能。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主要集合了串口电路、USB接口电路、蜂鸣器与继电器电路、AD&DA转换电路、数码管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4*4矩阵键盘等电路。如下介绍几种简单的电路设计。 下图是本次设计的的几个有关电路图总体框图:

工业设计卫生标准Z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刖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基础上修订的,本标准除个别语句明确表示为参照条款外均为强制性条款。自本标准实施之口起,GBZ 1-2002已于2010年8月1日起被GBZ1-2010代替实施。 本标准与GBZ 1-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a)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新增加了对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建设项目的卫生设计及职业病危害评价、建设项目施工期持续数年或施工规模较大、因特殊原因需要的临时性工业企业设计,以及匚业园区总体布局等的规定; b)增加及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c)增加了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常用术语及定义; d)调整了部分章节编排顺序及逻辑关系; e)增加了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职业卫生要求以及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要求等内容; f)增加了在无法避开自然疫源地,或毗邻气体输送管道,或工业污染区进行工业企业选址时的职 业卫生要求。 g)增加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卫生设计原则; h)增加了工作场所防尘、防毒的具体卫生设计要求: 增加了除尘、排毒和空气调节设计的卫生学要求; 一一细化了事故排风的卫生学设计;

一一增加了毒物自动报警和检测报警装置的设计要求; 一一增加了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的规定。 i)适当调整了防暑、防寒的卫生学设计要求: 一一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 一一冬季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和辅助用室的采暖温度。 j)调整了防非电离辐射的卫生学设计要求: 一一增加了大型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选址、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选择以及新建电力设施的卫生学要求; 一一调整了工频电磁场设备安装地址与居住区等区域距离的卫生学要求; 一一增加了居住区等区域磁通量密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 一一增加了高电磁辐射作业劳动定员设计的卫生要求。k)增加了采光、照明设计的具体要求; l)增加了应急救援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一应急救援机构急救人员的人数配备: 一一气体防护站装备参考配置; 一一急救箱配置参考清单。 m)删除了已在GBZ 2. 2-2007中包含的职业接触限値: 一一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介绍

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ndustrial Design 一、培养目标 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主要从事工业产品设计、视觉艺术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 This program is designed to nurture talents in design of industrial products, visual images and environmental art. 二、基本规格要求 Ⅱ.Skills Profile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艺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市场经济、管理、环保等基础知识,具有正确的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知识和视觉艺术传达知识; 3. 具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学鉴赏与创造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 4. 熟悉本专业领域内的专业方向,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思,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Students of this program will acquire: 1.Solid grounding in both natur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arts, advanced mastery of Chinese language; 2.Theories, methods of industrial design and the ar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8a1174715.html,puter application skill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creation, appreciation, expression of industrial arts; 4.Understanding of the trend and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cap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三、学制与学位 Ⅲ.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修业年限:四年 Duration:4 years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s Conferred:Bachelor of Engineer 四、学时与学分 Ⅳ. Hours/Credits 总学分:227.5 Total Credits:227.5 课内教学学时/学分:2649/165.5 占总学分的比例:72.7% Curriculum Class Hours/Credits:2649/165.5 Percentage in Total Credits:72.7%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石英晶体好坏检测电路设计 设计要求 1. 利用高频电子线路及其先修课程模拟电路的知识设计一个电子线路2.利用该电子线路的要求是要求能够检测石英晶体的好坏 3. 要求设计的该电子线路能够进行仿真 4. 从仿真的结果能够直接判断出该石英晶体的好坏 5. 能够理解该电子线路检测的原理 6. 能够了解该电子线路的应用 成果简介设计的该电子线路能够检测不同频率石英晶体的好坏。当有该石英晶体(又称晶振)的时候,在输出端接上一个示波器能够有正弦波形输出,而当没有 该晶振的时候,输出的是直流,波形是一条直线。所以利用该电路可以在使 用晶振之前对其进行检测。 报告正文 (1)引言: 在高频电子线路中,石英晶体谐振器(也称石英振子)是一个重要的高频部件,它广泛应用于频率稳定性高的振荡器中,也用作高性能的窄带滤波 器和鉴频器。其中石英晶体振荡器就是利用石英晶体谐振器作滤波元件构成 的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石英晶体谐振器决定。与LC谐振回路相比,石英晶 体谐振器有很高的标准性,采用品质因数,因此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较高的 频率稳定度,采用高精度和稳频措施后,石英晶体振荡器可以达到很高的频 率稳定度。正是因为石英晶体谐振器的这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所以在选 择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时候,应该选择质量好的。在选择的时候要对该晶振检 测才能够知道它的好坏,所以要设计一个检测石英晶体好坏的电路。 (2)设计内容: 设计该电路的原理如下:

如下图所示,BX为待测石英晶体(又名晶振),插入插座X1、X2,按下按钮SB,如果BX是好的,则由三极管VT1、电容器C1、C2等构成的振荡器工作,振荡信号从VT1发射极输出,经C3耦合到VD2进行检波、C4滤波,变成直流信号电压,送至VT2基极,使VT2导通,发光二极管H发光,指示被测石英晶体是好的。若H不亮,则表明石英晶体是坏的。适当改变C1、C2的容值,即可用于测试不同频率的石英晶体。 图一石英晶体好坏检测电路检测原理图 在上面的电路中,晶振等效于电感的功能,与C1和C2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振荡频率主要由C1、C2和C3以及晶振构成的回路决定。即由晶振电 抗X e 与外部电容相等的条件决定,设外部电容为C L ,则=0,其中C l 是C1、 C2和C3的串联值。 (3)电路调试过程: 首先是电路的仿真过程,该电路的仿真是在EWB软件下进行的,下面是将原图画到该软件后的截图:

艺术类专业、课程、课程设置

艺术类专业、课程、课程设置 1.艺术类专业概念 艺术类专业是近几年来部分艺术类院校、体育类院校以及综合类院校为满足社会对多样性人才的需求,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而开设的一门新专业。艺术类专业的根本目在于培养艺术类人才,它的开设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对艺术的需求,其中富有艺术元素的运动技能体现了艺术和体育在美上的结合。 2.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专业名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了解课程,就会对课程产生不同的定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课程的定义有一下几种:课程就是教学科目、学科;《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等书籍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对课程一词进行了解释,广义的课程就是指学科,或是指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狭义的课程指的是某一具体学科。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制定教学计划都要根据课程来进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程就是指某一学科,也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理想人才设置的具有目的性的学科。课程的内容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课程也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载体,所以课程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课程设置 在中国现代教育中,教育机构对中国教学课程的设置有着严格的规定,高校在课程安排上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开始的并要求学生必须要进行学习的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社会实践环节。选修课是指学校根据实际发展需求以及为满足学生学期其他知识的需求而设定的课程,选修课程通常不强制要求必学习,学生可根

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学习。选修课一般包括公共选修课、学科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韩桂凤从现代教学的角度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定义,她认为设置课程就是在制定教学计划。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的建设需求。 综上所述,课程设置就是一个专业在所学内容上的分工与安排,是学校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而选定的若干学科的集合。课程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课程的评定。因此,一个合理的课程设计将有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应该重视对课程的设置。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大纲

东北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冶金工程概论 开课单位:材料与冶金学院 制订时间:2004年3月 修订时间:2013年3月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内容结构 基于《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性质,依照东北大学冶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冶金工程概论》课程

内容,共6章、24学时(其中2学时“职业发展规划”内容,此处未列入),具体分配如下:第一章走进冶金行业(4学时),介绍冶金行业的特点及培养冶金人才知识结构,介绍钢铁生产的现状、最新前沿研究及热点问题,介绍冶金史、历史重要人物及事件。本章的主要内容结构为: 1.1 冶金专业的选择与设置 1.1.1我们为什么选择冶金专业 1.1.2 为何设置冶金专业 1.1.3 合格的冶金工程师是什么样 1.2 怎样走进冶金领域 1.2.1 我们怎样走进冶金领域 1.2.2 在冶金领域我们应该做什么 1.3 学习冶金的任务及目的 1.4 冶金史 1.4.1 冶金工艺的发展历史:过去、现在、将来 1.4.2 我国古代和当代钢铁冶金的地位 第二章钢铁冶金概述(5学时),介绍钢铁冶炼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新一代钢铁冶金流程。本章的主要内容结构为: 2.1 钢铁冶金流程概述 2.1.1 高炉炼铁-转炉炼钢流程 2.1.2 废钢电炉炼钢流程 2.1.3 非高炉-电炉炼钢流程 2.2 高炉炼铁 2.2.1 高炉炼铁基本任务 2.2.2 高炉炼铁系统 2.2.3 高炉内的主要物理化学过程 2.3 铁水预处理 2.3.1 铁水预处理基本任务 2.3.2 铁水预处理设备及处理剂 2.4 转炉炼钢 2.4.1 转炉炼钢基本任务 2.4.2 转炉内的主要物理化学过程 2.5 电炉炼钢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

辽宁师范大学《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2009级本科) 题目:红外控制9 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班级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 年 6月23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红外控制九 一内容摘要 红外控制9——红外遥控发射接收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三极管NPN、集成块CD4011以及若干元器件组成红外发射装置产生38—40KHZ频率的信号,由光电二极管接收并通过NE555振荡电路,经过电解电容和二极管作用使小灯发光以达到设计目的。 二关键词 一般PCB基本设计流程如下:前期准备->PCB结构设计->PCB布局->布线->布线优化和丝印->网络和DRC检查和结构检查->制版。 第一:前期准备。这包括准备元件库和原理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出一块好的板子,除了要设计好原理之外,还要画得好。在进行PCB设计之前,首先要准备好原理图SCH的元件库和PCB的元件库。元件库可以用peotel自带的库,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最好是自己根据所选器件的标准尺寸资料自己做元件库。原则上先做PCB的元件库,再做SCH的元件库。PCB的元件库要求较高,它直接影响板子的安装;SCH的元件库要求相对比较松,只要注意定义好管脚属性和与PCB元件的对应关系就行。PS:注意标准库中的隐藏管脚。之后就是原理图的设计,做好后就准备开始做PCB设计了。 第二:PCB结构设计。这一步根据已经确定的电路板尺寸和各项机械定位,在PCB设计环境下绘制PCB板面,并按定位要求放置所需的接插件、按键/开关、螺丝孔、装配孔等等。并充分考虑和确定布线区域和非布线区域(如螺丝孔周围多大范围属于非布线区域)。 第三:PCB布局。布局说白了就是在板子上放器件。这时如果前面讲到的准备工作都做好的话,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生成网络表(Design->CreateNetlist),之后在PCB图上导入网络表(Design->LoadNets)。就看见器件哗啦啦的全堆上去了,各管脚之间还有飞线提示连接。然后就可以对器件布局了。一般布局按如下原则进行: ①.按电气性能合理分区,一般分为:数字电路区(即怕干扰、又产生干扰)、模拟电路区 (怕干扰)、功率驱动区(干扰源); ②.完成同一功能的电路,应尽量靠近放置,并调整各元器件以保证连线最为简洁;同时,调整各功能块间的相对位置使功能块间的连线最简洁; ③.对于质量大的元器件应考虑安装位置和安装强度;发热元件应与温度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开发技术、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素描基础、彩画基础、速写基础、色彩构成、平面/立体设计、脚本策划、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高级渲染理论与技术、动画造型、动画渲染、角色与场景动画、计算机游戏引擎技术、PC/视频游戏编程、游戏项目管理、Web搜索技术、Web设计技术、容管理与保护等。 课程群与具体课程的对应关系请参考图1。课程群的设置规划还需要结合各自院校的特点以及本专业的规化建设经过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 另外,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一定要强调知识点的优化与授课方式相结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课 程讲授过程中,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包括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及艺术类课程在。例如,操作系统课程在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理论之外,还要讲操作系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关系、当前主流操作系统的进步如何适应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等等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特点的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许多课程涉及很多的数学理论,如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但在知识点的选择与课程讲授中,这一类的课程也要深入浅出,不强调过多的理论问题,而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来讲。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学生将来可能进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阶段进行深造的要求,再增设部分高级研讨课程,进一步深入讲述背后的理论知识。 我们还规划将部分知名公司或培训结构的认证课程适当纳入课程 体系,学生通过相应的认证课程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同时限制每名学生的总的认证学分。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重要容,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介绍详见本刊同期另文)。相应地,在课程设置方面,计划增设部分跨课程、跨年度的综合实验课程,允许学生按年级、兴趣与特长分别参与相应的项目中不同模块的研发工作。 针对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还需要不断丰富课程学习评价手段,将作业、课程设计、文献综述报告、考试等各种评价手段综合考虑,加强课程设计与文献综述报告等形式的开放式考核手段的运用,加大分数比重,允许学生有选择余地,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既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避免完全以练代学的职业化教学模式。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 080303 专业方向: 1.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人才规格: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2.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考试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 3.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4.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6.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为4年,允许3—6年内完成学业。 三、学分要求与学位 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修满181学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合格后方能毕业。修满总学分及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外语考试达到学校规定方能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 本专业总学时为254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160学时,实践教学按实际学时数的一半折算为382学时),共181学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 (模电、数电部分) 一、锯齿波发生器 二、语音放大电路 三、可编程放大器 四、数字频率计 五、可调电源 六、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2011.09

一、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 要求: (1)利用555定时器和结型场效应管构成的恒流源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参考电路如图所示; (2)在EWB中对该电路进行仿真; (3)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调试过程中思考: a、电路中两个三极管的作用是什么?其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b、R3阻值的大小会对锯齿波的线性度产生什么影响? c、输出锯齿波的幅值围多大? d、调节电路中的可调电阻对波形有什么影响? e、LM324的作用是什么? (4)参考电路图中采用的是结型场效应管设计的,若采用N沟道增强型VMOS管和555定时器来设计一高线性度的锯齿波发生器,该如何设计? LM324 图2 高线性度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二、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 通常语音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滤波、功率放大后驱动扬声器。 要求: (1) 采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和集成功放LM386N-4设计一个语音放大电路;假设语 音信号的为一正弦波信号,峰峰值为5mV ,频率围为100Hz~1KHz ,电路总体原理图如下所示; 具体设计方案可以参照以下电路: 图4 语音放大电路 (2) 仔细分析以上电路,弄清电路构成,指出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为多少dB?通带滤波器 的增益为多少dB? (3) 参照以上电路,焊接电路并进行调试。 a 、 将输入信号的峰峰值固定在5mV ,分别在频率为100Hz 和1KHz 的条件下测试前置

放大的输出和通带滤波器的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将计算结果同上面分析的 理论值进行比较。 b、能过改变10K殴的可调电阻,得到不同的输出,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试集 成功放LM386在如图接法时的增益; c、将与LM386的工作电源引脚即6引脚相连的10uF电容断开,观察对波形的影响, 其作用是什么? d、扬声器前面1000uF电容的作用是什么? 注意: 1片LM324芯片有含有四个运放;集成功放采用LM386N-4;

三年制专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

三年制专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计划(试行)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⒉具有宽广、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并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制作及沟通的能力及初步的研究能力。 ⒊具有健康的身心,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懂得基本的身心保健知识和方法。 ⒋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和艺术审美观,以及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 三、课程设置原则 (一)面向未来,适应发展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两个必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研究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课程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基础性与专业性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其中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设置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的基本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加强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素质培养。 (三)综合性与学有专长 课程设置力求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加强文理渗透,注重科学素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同时,根据市场的需要,综合性教育与单科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一专多能。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要求内容

《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一、二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l和K2煤层,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如下表所示。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000m,倾斜长度1100m,采(带)区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2煤层属中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2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设计题目一、二煤层倾角条件:题目一:设计题目的煤层平均倾角为8°;题目二:设计题目的煤层平均倾角为16°。 设计采(带)区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设计题目三、四一般条件: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开采K1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3.5m,顶底板岩性如下表所示。该采(带)区走向长度2500m,倾斜长度980m,采(带)区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K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0.3,该采(带)区K1煤层具备突出危险性,瓦斯含量为12m3/t。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3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设计题目三、四煤层倾角条件:设计题目三的煤层平均倾角为12°;设计题目四的煤层平均倾角为20°。 设计采(带)区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三、课程设计容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带区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3.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 学生按设计大纲要求,任选设计题目条件中的煤层倾角条件1或煤层倾角条件2,综合应用《采矿学》所学的知识,每人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设计。设计者之间可以讨论、借鉴,但不得相互抄袭,疑难问题可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本课程设计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 五、设计说明书容 第一章采(带)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采区或带区储量与服务年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