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飞机装配

现代飞机装配
现代飞机装配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要点

第一章

1、数字化制造和传统制造的最大区别:

(1)改模拟量传递为数字量传递。

(2)把串行工作模式变为并行工作模式。

飞机数字化特点: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

2、MBD技术定义:MBD数据集集成了原来见于图纸上的公差等信息,依靠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将这些信息集成在3维的CAD模型文件当中。

MBD数据集组成:相关设计数据、实体模型、零件坐标系统、三维标注尺寸公差和注释、工程注释、材料要求等。

MBD技术意义:定义数据统一、提高工程质量、减少零件设计准备时间、电子化的存储和传递、协调性好、减少成本、易派生出平面信息。

3、国外飞机数字化技术发展3个历程:

4、飞机数字化制造的3个内容:CAD绘图技术、CAD建模技术、MBD技术。

5、飞机结构特点: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其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6、飞机装配定义: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飞机装配发展历程:人工装配、半自动化装配、自动化装配。

第二章

1、产品数字建模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产品信息模型:

(1)面向几何的产品信息模型,它主要由线框、曲面、实体和混合模型来表示;(2)面向特征的产品信息模型,它为了适应工程应用的要求而产生,将面向几何的产品信息模型扩展,解决其不能表达非几何信息问题;

(3)集成产品信息模型,该模型把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都集中存储在一个集成

的产品信息模型中,因此集成的产品信息模型可完全地支持产品并行开发全过程的各种活动。

2、装配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几个典型的划分步骤。

(1)对整个装配任务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多个区域控制码(ACC)。ACC中包含了大人物对应的站位。

(2)对每个ACC划分,分为多个工位(POS)。

(3)对每个POS的工作内容指定出工作(JOB),JOB对应POS中的一项工作,其中定义了工序(STEP)。

(4)对每个STEP,定义工序中的各个工步。

装配工艺设计主要内容:装配单元的划分、确定装配基准和装配定位方法、选择

保证准确度、互换性和装配协调的工艺方法、确定各装配元素的供应技术状态、确定装配过程中的工序、工步组成及各构造元素的装配顺序、选定所需的工具、设备和工艺装备、零件、标准件、材料的配套、进行工作场地的工作布置。

典型划分步骤:对整个装配任务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多个区域控制码、对每个划

分后的ACC工作再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多个工位、针对每个POS的工作内容制定出工作(JOB) ,JOB对应POS中的一项工作,其中定义了工序(STEP)、针对每个JOB ,定义工序中的各个工步。

3、物料清单(BOM)定义: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是所有与生产有

关的物料的总称,产品所需要的零部件的清单及组成结构;。BOM作用与计算机识别物料、编制计划成本计算等。

企业三种主要的BOM表

4、三级数字样机的内容:对详细设计零部件进行完整的数字化预装配,诸如对

有关飞机上的管道系统、导线束、控制电缆、绝缘毯、空气管路、燃油管线、液压管路、导线夹压板、角片支架、紧固件和连接孔等制造和安装进行最后计算机描述。完成了最后阶段的数字化预装配设计工作,使所有的工程数据在发放前即可解决它们之间的干涉问题。

1,概念和总体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参数和布局等.

2,详细初步设计阶段:各种气动、性能、操稳、载荷等分析

3,详细设计状态冻结,已完成样机模型最终设计

数字样机的主要内容:

(1)1级数字样机:飞机产品设计从用户的需求开始。飞机总体设计组经过对飞机的航程、所需燃油、载客量、总体性能及制造成本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数据

就作为进行初步产品数字建模的依据。建立飞机总体定义包括飞机的描述文档、三面图、外形气动布局和飞机内部轮廓图(DIP)。

(2)2级数字样机:在生产设计数据集发放之前,为工程部门用来进一步进行产品开发,验证设计构型等。已经用它对飞机结构设计和不同设计组之间的界面进行了协调,零部件外形已经确定下来,但还未进行详细设计。在这阶段数字化预装配(DPA)的工作进展主要体现在为飞机的可维护性、可靠性、人机工程以及支持装备的兼容性等进行了尽可能的详细设计,但尚未进行详细的装配和安装设计。工艺装备设计以及描述装配顺序的工艺计划正在进行中。

(3)3级数字样机:这阶段,对详细设计零部件进行完整的数字化预装配,诸如对飞机上的管道系统、控制电缆等制造和安装进行最后计算机描述。完成了最后阶段的数字化预装配设计工作,使所有的工程数据在发放前即可解决它们之间的干涉。

5、飞机结构特点: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其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6、飞机装配定义: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飞机装配发展历程:人工装配、半自动化装配、自动化装配。

第三章

1、制造准确度和协调准确度

(1)制造准确度:飞机零件、组合件或部件的实际尺寸与图纸上所规定的名义尺寸相符合的程度。

(2)协调准确度:两个飞机零件、组合件或部件之间相配合部位的实际几何形状和尺寸相符合的程度

(3)区别:前者取决于各部件的单独制造误差,后者取决于配合的各部件的单独制造误差的综合数值,与配合部分制造过程的相互联系有关。

2、互换与协调

(1)互换性:指相互配合的飞机结构单元在分别制造后进行装配或安装时,除设计规定的调整外,不需选配和补充加工即能满足所有几何尺寸、形位参数和物理功能上的要求。只对同一飞机结构单元而言的。

(2)协调性:指两个或多个相互配合或对接的飞机结构单元之间、飞机结构单元与它们的工艺装备之间、成套的工装之间,配合尺寸和形状的一致性程度。其仅指几何参数而言。联系和区别:互换的一定是协调的,协调的不一定是互换的。

3、飞机制造协调过程中的尺寸传递原则

(1)独立制造原则

优点:便于组织生产,能平行独立制造零件,扩大了制造工作面,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便于开展广泛合作。

缺点:为达到协调准确度要求,必须对制造准确度提出更高要求。

使用范围:形状简单的零件,如起落架等。

(2)相互联系制造原则

优点:利用尺寸传递的公共环节,显著提高零件之间的协调准确度。

缺点:生产中使用的工装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协调关系依次制造,加长生产周期。

适用范围:与复杂气动外形有关的零件。

(3)相互修配制造原则

优点:能保证零件之间有很好的协调性。

缺点:无法达到互换性要求,劳动量大,装配周期长。

适用范围:不要求零件有互换性,其他原则都不合理时。多用于试制。

4、计算机辅助公差技术(CAT)定义: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装配、检测等

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对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进行并行优化和监控,争取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并制造出满足用户精度要求的产品。

CAT技术主要研究内容:

(1)公差建模:集合形状、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机表示。基本要求是完整性、兼容性、可计算性、有效性。

(2)公差分析:对包含零件公差与装配公差的装配模型进行分析,检验公差的合理性。方法有极限法、概率法等。

(3)公差分配:保证产品装配技术要求下确定尺寸链各组成环经济的公差。模型有加工成本模型、装配失效模型等。方法有近似法、装配成功率法等。

5、工艺容差(简称容差):指在飞机制造中,工艺装备和产品零部件的尺寸和形位公差。

包括:公差带中点值和公差带宽度。

容差分配(容差设计):指在飞机制造中,根据生产工艺条件把反映关键质量特性的产品

设计公差合理地分配到制造相关的工艺装备和各道工序中。

第四章

1、设计分离面和工艺分离面;

(1)设计分离面是根据构造上和使用上的要求而确定的分离面。都采用可卸连接(如螺栓连接、铰链接合等),而且一般要求它们具有互换性。

(2)工艺分离面是由于生产上的需要。为了合理地满足工艺过程的要求,按部件进行工艺分解而划分出来的分离面。工艺分离面之间一般都采用不可卸连接(如铆接、胶结、焊接等)装配成部件后.这些分离面就消失了。

2、飞机装配准确度包括:①部件气动力外形准确度;②部件内部组合件和零件的位置准确度;③部件之间接头配合的准确度;④部件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⑤其它准确度要求。

3、装配过程中的两种装配基准特点、适用场合

(1)以部件骨架表面为基准:

部件气动外形的误差:△部件外形=△骨架外形+△蒙皮装配+△蒙皮厚度+△骨架与蒙皮间隙+△装配变形;

部件的气动外形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骨架外形准确度(包括零件制造和骨架装配的准确度),误差积累“由内向外”,结果都反映到部件的蒙皮外形上,所以取得的部件气动外形,准确度较低。

(2)以蒙皮外表面为基准:

误差组成:△部件外形=△卡板外形+△卡板与蒙皮间隙+△装配变形;

特点:是装配过程中蒙皮外表面紧贴在夹具定位件上。

它们的误差积累是“由外向内”,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型架制造准确度和装配连接的变形。它消除了蒙皮厚度误差,减少了骨架零件制造和骨架装配误差对部件外形的影响,所积累的误差在骨架内部连接时由补偿方法消除。部件气动外形准确度较高。

4、装配工艺设计主要内容:

●装配单元的划分

●确定装配基准和装配定位方法

●选择保证证准确度、互换性和装配协调的工艺方法

●确定各装配元素的供应技术状态

●确定装配过程中的工序、工步组成及各构造元素的装配顺序

●定所需的工具、设备和工艺装备

●零件、标准件、材料的配套

●进行工作场地的工作布置------主要车间面积概算、原始资料的准备

典型划分步骤:

(1)对整个装配任务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多个区域控制码(ACC)。ACC中包含了大人物对应的站位。

(2)对每个ACC划分,分为多个工位(POS)。

(3)对每个POS的工作内容指定出工作(JOB),JOB对应POS中的一项工作,其中定义了工序(STEP)。

(4)对每个STEP,定义工序中的各个工步。

5、飞机装配的定位方法及比较

6、飞机装配工艺流程设计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装配工艺划分,基础是公差物料表(E-

BOM)。

第五章

1、铆接、螺接、胶接、焊接等工艺的特点及应用

(1)铆接:

优点:操作工艺容易掌握,质量便于检查,所用设备机动灵活,能适应比较复杂和不够开敞的结构,可应用于各种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

缺点:结构上既削弱了强度又增加了重量,铆缝的疲劳性能较低;.变形比较大;蒙皮表面不够光滑;铆缝的密封性差;劳动强度大,工作生产率低。

(2)螺接:2

优点:承力(拉力、剪力);可卸

缺点:较重;

螺栓连接是飞机机体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可卸连接。特别是随着整体壁板的大量应用,螺栓连接比以前应用的更为广泛。

(3)胶接:

优点:

所形成的胶缝是连续的,应力分布均匀,耐疲劳性较好。

胶接未削弱基本金属的强度,也无铆钉头等的多余材料,它的结构效率较高。

胶缝表面光滑,没有铆钉头的凸起或点焊的凹陷,结构变形又较小,因而气动性能好。

胶缝本身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适用于各种不同材料的连接以及厚度不等的多层结构的连接。

缺点:

胶接的剥离强度差;

胶接质量不够稳定,要求严格控制工艺过程和工作环境才能保证,又不易直接检验判断;

胶粘剂还存在老化问题,致使胶接强度降低。胶接接头还容易发生腐蚀、分层破坏;

不耐久。

应用:

起初用于蒙皮与桁条的连接;

广泛应用于蜂窝夹层结构和泡沫夹层结构;

现代直升机的旋翼桨叶,无例外地采用胶接结构;

(4)焊接

焊点密封性好、耐高温,生产效率和工人工劳动条件比胶接和铆接优越。

应用:舱门、框、肋和机身、机翼及尾翼的板件。

2、按照用途划分,铆接连接有哪些种类?

普通铆钉的连接;无头铆钉的干涉配合铆接;密封铆接;特种铆钉的铆接。

特种铆钉的铆接:单面铆接的铆钉;高抗剪的铆钉;环槽铆钉;钛合金铆钉。

3、铆接工艺的一般过程:

压紧层叠件、制铆钉孔,制埋头窝(对埋头铆钉而言),放铆钉,铆接。

4、铆接连接中的缺陷种类、产生原因和排除方法

(1)沉头铆钉头凹进零件表面,窝锪的太深或铆钉头高度太小,更换铆钉或加大铆钉。(2)沉头铆钉头凸出零件表面过大,窝锪的太浅或铆钉头高度太大,更换铆钉重新锪窝。(3)铆钉头与钉窝之间有间隙,角度不一致或钉窝偏斜;用大一号铆钉重新锪窝铆接。(4)铆钉墩头直径过小;铆钉长度不够,孔径过大,铆接力不够;更换铆钉或补铆。

5、干涉配合铆接的特点

1.使钉杆均匀镦粗,对孔壁的挤压力,在整个钉孔中比较均匀,形成均匀的干涉配合,即过盈配合。改善了强度和密封性。

2.在外载荷作用下,由于干涉配合在孔边缘处产生的预应力,使该处切向拉应力显著降低;

3.而且铆钉与钉孔接触面上产生较大摩擦力,承担了一部分外载荷,钉杆对孔壁的支撑作用,改善了钉孔的受力状态;

4.再加上钉杆均匀镦粗对孔壁挤压强化。因此推迟了初始裂纹的产生,降低了细微裂纹的扩展速度,从而显著提高了铆缝的疲劳寿命.

6、蜂窝夹层的制造方法:成形法和拉伸法

7、激光焊,扩散焊,摩擦搅拌焊的优点

激光焊:

优点:不需要在真空中进行,能进行精确的能量控制,因而可以实现精密微型器件的焊接,能解决一些难焊金属及异种金属的焊接。缺点:穿透力不如电子束焊强。

扩散焊:

扩散焊对被焊材料的性能几乎不产生有害作用,可以焊接很多同种和异种金属以及一些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等,可以焊接复杂的结构及厚度相差很大的工件。

搅拌摩擦焊:

焊接变形小,调整、返修频率低,焊前及焊后处理简单,焊接过程中的摩擦和搅拌可以有效去除焊件表面氧化膜及附着杂质。而且焊接过程中不需要保护气体、焊条及焊料,能够进行全位置的焊接,适应性好,效率高,操作简单,焊接过程中无烟尘、辐射、飞溅、噪音及弧光等有害物质产生,是一种环保型工艺方法。

第六章

1、虚拟设计技术内容:工程分析、虚拟制样、网络化协同设计、数字化预装配及设计参数的交互式可视化等。

虚拟设计技术主要特征:沉浸性、简便性、多信息渠道、多交互手段、实时性。

2、数字样机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空间结构分析、运动分析、装配模拟分析、人机工程、数字样机的优化、重量分析、维修性模拟、工艺性评估。

3、数字化预装配的主要内容:装配模型信息、装配序列规划、装配路径规划、数字化预装配中的碰撞、干涉检查、可装配性评价。

4、DMU装配路径规划两种实现方法

(1)一种是借助CATIA的现有功能模块进行动态拆卸,并将整个动态拆卸过程中的安全可达装配路径记录下来,然后通过逆向得到装配过程,然后将装配过程生成Replay的动态装配形式,进行装配仿真演示并保存。

(2)一种是利用CATIA的DMU Check模块中的Path Finder功能,自动寻找装配路径。(3)比较:前者整个过程需要人工干预,路径的安全可达受认为因素影响较大,工作量大,优点是可靠正确率高。第二种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安全路径寻找方法,整个过程只需要

确定路径的起点和终点,无需人工干预即可生成安全的装配路径,缺点是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尤其对于起点和终点间有障碍物的情况,其次对于复杂外形的零件难以找到安全路径,有时还会发生搜索失败。

5、什么是PPR,作用

PPR(Product,Process,Resource)是建立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之间的关联。通过统一的数据库环境,把围绕着生产工程的各个领域环节的内容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形成PPR的制造工程数学模型。

PPR的作用:PPR包含了产品从设计到制造过程中的所有信息,确保CA TIA/ENOVIA/DELMIA三者的有效集成,保证了EBOM和MBOM的统一管理,同时此PPR数据能够为整个企业共享;除了可以验证产品的可制造性、可维护性外,同时在产品的实际生产前充分地验证生产工艺,以保证首件的合格率,大大减少制造成本;更改管理,数据一致性,产品设计的改变很容易地被反映到工艺设计。

6、DELMIA按功能模块划分为:QUEST(工厂流程、物流仿真)、DPE(数字工艺工程)、DPM(数字制造工艺)。

第七章

1、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的方法:

采用现代工程设计方法(柔性化工装、模块化装配、高度集成的数字化航电系统等)、采用数字化模拟装配技术、采用大型整体零件(采用摩擦焊、高速加工、复合材料构件)、采用在线数字化测量和定位及监控、建造移动装配生产线

2、iGPS工作原理:

该系统使用红外脉冲激光发射器代替卫星的作用,接收器根据发射器投射来的光线时间特征参数,计算接收器所在点的角度和位置,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脉冲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中央控制室的服务器,最后通过iGPS自行开发的软件或第三方测量软件处理数据获得高精度的信息,并供远端的多用户共享。

系统主要组成:发射器、传感器、手持探头、系统软件、接收器电路。

3、INDOOR GPS在装配现场解决如下问题:

对关键点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为工装实现在线导航。

关键点的钻孔

支持多用户的同时工作。

质量控制。

4、多点成形技术:

多点成形技术是柔性工装设计的基础,其基本思想是采用离散的点来拟合飞机装配部件的三维型面,即以点代面。采用柔性工装,可以使飞机装配型架制造周期大大缩短,并可取代大部分固定装配型架。利用它的可重构性,一套柔性工装可以装配多种飞机零件。

5、飞机柔性装配的关键技术:

飞机装配工艺技术、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技术、

激光跟踪测量技术、

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

机器人全闭环定位技术、

移动定位平台技术、

装配仿真控制技术。

6、飞机部件车间运输系统三种形式

吊装运输:优点:充分利用车间高度,空间灵活性好;缺点:厂房跨度对吊装转运能力的限制吊车数量和布局对同时运转多工位限制较多,很难扩容。

传统轮式运输

全向运输平台

7、飞机总装对接的关键技术:

对接部件的类型:机身段对接、翼身对接和尾翼对接。

机身段对接的种类:按安装顺序,分为带翼对接和成龙对接;

按集成规模,分为合段预对接和各段汇聚对接。

翼身对接的种类:全翼对接法和外翼对接法。

8、麦克纳母轮运动原理:

Mecanum 轮与普通车轮的结构不同,其圆周安装有许多能够自由转动的鼓形辊子,车轮的轴向与辊子的轴向有一夹角η(0°<η<90°),所有辊子的轮廓构成Mecanum轮的工作表面。Mecanum 轮的外形象一个斜齿轮,“轮齿”为圆周的辊子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Mecanum 轮上的辊子具备绕辊子与地面接触点、自身轴向和车轮轴向转动等三个自由度,而车轮自身同样也具有绕车轮轴向和辊子与地面接触点的转动以及沿辊子径向方向的平动的能力。当电机驱动Mecanum 轮运动时,车轮整体与普通车轮一样绕着自身轴线转动运动,而圆周辊子随车轮转动的同时还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由于车轮轴线与辊子轴线有一夹角,这就使Mecanum 轮在绕车轮轴线转动的同时还具有沿车轮轴线方向运动的趋势。若干个Mecanum 轮(通常为三个或四个)适当地组合就可以构成在运动平面上具有3 个自由度(x 方向平动、y 方向平动及绕移动机构中心的转动)的全向移动机构。9、对接技术是飞机总装的核心。代表性技术

非自动对接型架加吊车方式对接POGO柱方式手工调整对接

自动对接支点式联调对接托架式调整对接

10、对接中采用的基准方法

机身内部基准定位

机身段截面基准定位

机身表面基准定位

非机上基准定位

11、飞机对接中采用的测量手段:

常规光学工具测量法、

激光准直测量技术、

激光跟踪测量技术、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iGPS测量技术。

12、国外大飞机总装配生产线布局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

1、串行式飞机总装线布局(如波音717、777总装线)

2、并行式飞机总装线布局(如波音737总装线)

3、斜排式飞机总装线布局(如波音787总装线)

13、飞机壁板自动化装配系统主要有哪四大类,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

数字化柔性装配是建立在计算机数字信息处理平台上的融合飞机的全数字量协调体系,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控制技术,采用各种数控装配工具,实现自动化夹持、制孔、铆接和无缝校准对接,完成组件、部件和机身的装配连接等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柔性装配技术能适应飞机部件品种规格、批量、装配工艺、场地和时间的变化要求,在有限的场地内快速完成装配任务,达到优质、高效、低成本、节省时间。先进的飞机柔性装配技术是保证飞机部件和飞机整体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1、飞机工艺装备

飞机工艺装备分为生产工艺装备和标准工艺装备

飞机工艺装备的作用

a产品的几何参数准确度

b物理参数准确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

d降低产品成本

生产工艺装备:直接用于飞机制造和装配的工艺装备。

标准工艺装备:以1:1的真实尺寸实体(物)形式体现产品某些部位几何形状(外形、对接接头、孔系)和尺寸的刚性实体,作为制造、检验和协调生产用工艺装备的模拟量标准,是

保证生产用工装之间和产品部件、组件之间尺寸和形状协调与互换的重要依据。

2、从结构上,装配型架是由骨架、定位件、压紧件及辅助设备等部分组成。

3、工艺接头的作用:

一种重要的接头定位件称为工艺接头。

工艺接头是为了装配时定位和夹持工艺上需要而加在飞机结构的较强部位上的暂时性接头。它可以突出于部件气动力表面,当飞机装配完成后即可卸下。

工艺接头的工作情况有如下几种:

在段件或部件装配型架中,仅对工件起支承作用;

在段件或部件装配型架中,对板件、段件即起支承作用,又起定位作用;

在段件或部件的对接型架中,起支承及定位作用;

4、生产工艺装备分类:

毛坯工艺装备、零件工艺装备、装配工艺装备、辅助工艺装备、检验工艺装备、精加工型架。

5、装配工艺装备分类:

按用途分:对合型架、精加工型架、检验型架;按装配对象分:铆接装配型架、胶接装配型架、焊接装配型架;按工序分:组合件装配型架、板件装配型架、部装总装装配型架。

功能:保证产品的准确度和互换性;改善劳动条件,提高装配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6、影响装配型架刚度的主要因素:

一是型架的总体结构型式选用不当,

二是结构布局不合理,

三是一些安装重要接头定位器的部位局部刚性不足。

7、激光跟踪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目标点上安置一个反射器,跟踪头发出的激光射到反射器上,又返回到跟踪头,当目标移动时,跟踪头调整光束方向来对准目标。同时,返回光束为检测系统所接收,用来测算目标的空间位置。

标准工艺装备应用:特设舱盖样件、座舱盖样件、软油箱标准模胎、油箱样件、方向舵样件、前机身样件、前起落架样件、炮架样件、下舱口盖样件、副油箱样件、主起落架样件、机轮护板样件、机翼样件、副翼样件、前后机身标准平板、发动机架样板、水平安定面样件、升降舵样件。

认识遥控直升机的旋翼头

认识遥控直升机的旋翼头 遥控直升机可说是所有遥控模型里头最为复杂的一个项目,各细节的关连性更是环环相扣,其中最复杂的结构莫过於旋翼头的设计,旋翼头也是性能的主要取决性,本章针对於主旋翼结构对性能的影响作深入的分析,直升机迷们不可错过! 决定性能的旋翼头 决定遥控直升机机体特性的几个要素里项,旋翼头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要如何分辨机体特性呢?遥控直升机不像飞机一样,可以从外形上直接分辨出特级机、练习机、象真机,直升机可就不一样了,同样的旋翼头,经过不同的设定与调整,可以让性能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就算是相同的直升机,也可以安稳的适合初学者,也可以灵活的对应3D飞行,旋翼头的变化可说是相当大的。相信有许多直升机模友们从直升机的种类,即使不曾亲身试飞过,就可以大约知道飞行的特征,对直升机性能的推断依据多半也是来自于旋翼头的造型设计,但是相信也有更多的朋友们对旋翼头的性能会有著『为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但是想要深入研究,却又被复杂的结构打败。这一次我们就来说明一下关於旋翼头的性能取决做一个研究。 决定性能的四大要素 1、三角补偿角 2、贝尔希拉比率 3、修正率 4、避震橡胶 这四个要素的搭配,可决定大多数直升机的性格。实际上有人测试过,将J牌的旋翼头装在H牌的直升机上面,整体飞行起来的感觉就会比较接近於J牌的感觉。 一、三角补正角 一般玩家可以比较简单变更的一项。请参考图一,以目前市面上多数韵.型态多半是主旋翼夹片球头臂在主旋翼後方(三角补正角为正角度),接著要注意的是夹片球头的部分(图二) ,当夹片球头臂太短的时候,三角补偿角便会增加,当主旋翼高转速运转时执行动作,整体旋翼面的倾斜会使的旋翼夹片会受到三角补偿角的影响增大螺距角度,使的直升机的反应迅速加快执行动作,虽然这样可以增加机体的灵活度,但是你也会同时发现直升机变的更加难以操纵,因为既使是简单的停悬动作,只要风轻轻的吹向旋翼面,直升机主旋翼会做出些微的摆荡运动,但是很容易因为三角补偿角的关系而自行产生螺距角度的变化,造成直升机会出现类似打舵的现象,因此会变的难以控制。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点.培训讲学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点总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一章 1、飞行器数字化和传统制造的最大区别特点 (1改模拟量传递为数字量传递。 (2把串行工作模式变为并行工作模式。 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 2、 MBD 的定义,其数据集应包括的内容,采用的技术意义。 MBD 技术定义 :用集成的三维实体模型来完整表达产品定义信息,详细规定了三维实体模型中产品定义、公差标注准则和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 数据集包括的内容 :相关设计数据、实体模型、零件坐标系统、三维标注尺寸、公差和注释工程注释、材料要求、其它定义数据及要求。 技术意义:1. 改双数据源定义为单源定义,定义数据统一 2. 提高了工程质量 3. 减少了零件设计准备时间 4.电子化的存储和传递 , 协调性好 5.减少成本 6.易于向下兼容 (派生出平面信息 3、国外飞机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三个主要历程: 部件数字样机阶段 1986—— 1992 全机数字样机阶段 1990—— 1995 数字化生产方式阶段 1996—— 2003 4、飞机结构的特点

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其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5、什么是飞机装配,发展历程? 根据尺寸协调原则, 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自动化装配 6、飞机数字化制造的三个主要内容 CAD 、 CAM 、 CAPP 第二章 1、产品数字建模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产品信息模型有哪三种概念? 面向几何的产品信息模型 (geometry- oriented product model 面向特征的产品信息模型 (feature- oriented product model 集成产品信息模型 IPIM(integrated product information model 2、物料清单(BOM 的定义,企业三种主要的 BOM 表, EBOM 、 PBOM 、MBOM BOM 定义 :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在 ERP 系统中,物料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它是所有与生产有关的物料的统称。 EBOM 设计确定零部件的关系 PBOM 工艺工艺规划、加工归属计划分工表 MBOM 制造主要按照装配顺序流程来确定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一:飞机的分类 飞机的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的复杂性,飞机的分类依据也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的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和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的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的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的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和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的飞机,而民用机则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的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是从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

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的战略目标进行轰炸的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和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的军用飞机。 预警机: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的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军用飞机的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的军事任务,如美国的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的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的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的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的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的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的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两种。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二:飞机的结构 飞机的结构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的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的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一:飞机得分类 飞机得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得复杂性,飞机得分类依据也就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得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与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得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得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得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与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就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得飞机,而民用机则就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得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得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就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得轰炸机、强击机与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就是从低空与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就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得战略目标进行轰炸得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与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就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得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与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就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得军用飞机。 预警机:就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得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得不断发展与飞机性能得不断完善,军用飞机得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得军事任务,如美国得F-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得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得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得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得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与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得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与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得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与喷气式两种。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二:飞机得结构 飞机得结构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得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就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得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得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机体:我们所瞧见得飞机整个外部都属于机体部分,包括机翼、机身及尾翼等。机翼用来产生升力;同时机翼与机身中可以装载燃油以及各种机载设备,并将其它系统或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飞行稳定、易于操纵得气动外形; 起落装置:包括飞机得起落架与相关得收放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以及飞机得起飞降落时支撑整个飞机,同时还能吸收飞机着陆与滑行时得撞击能量并操纵滑行方向。 机载设备:就是指飞机所载有得各种附属设备,包括飞行仪表、导航通讯设备、环境控制、生命保障、能源供给等设备以及武器与火控系统(对军用飞机而言)或客舱生活服务设施(对民用飞机而言)。 从飞机得外面瞧,我们只能瞧见机体与起落装置这两部分。下面我们着重来瞧一瞧机体得结

遥控直升机入门必读教程

遥控直升机入门必读教程 第一章从“青蛙跳”开始相信99%的初学者在刚要想飞遥控直升机时,都会觉得:遥控直升机很难吧有人不禁要问:“遥控直升机从练习到能够悬停,大约要花多少时间?”现在,我可以清楚的告诉大家:“如果吃掉20公升燃料,还学不会的话,那么……放弃学直升机吧!真的,不要在浪费生命了……!”找一位好老师真的在一开始的时候很重要,因为他能教你如何避免错误,学到飞行的窍门。所以,想要学遥控直升机的人,快去有教导遥控直升机如何飞行店;可者是参加飞行会,俱乐部。如果不幸,您是在不教导如何飞行的店卖了遥控直升机的话,那么请到比较多人在玩的飞行场地,并带着汽水饮料,鼓起勇气去跟那些玩家说:“请教教我吧……”。我想,这时候应该可以顺利找到老师的。如果运气真的衰到了极点,竟然找不到一家有教直升机飞行的店或是飞行的会的话,请一定要看看下面的介绍,让各位干劲十足的三岁孩子们,最起码能学习到与玩家级差不多的技术。如果你很幸运,找不到很厉害的老师,也不能说后面的介绍完全对您没有用处。因此,还是希望您能看看。今天RCT假设您卖了一架由厂方组装完成的机体,并由模型店家帮你安装遥控设备和做完基本设定的直升机。 由于没飞过直升机的人都想一个人自己练习,所以首先一定要找个空旷的安全场所才行,不过,请千万记隹,即使在安全的场所,也是有可能发生害事故。不要怀凝!受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因为,自己离直升机太近的缘故,当然意外的飞行路线发生时,奇怪的很,直升机偏偏就往自己身上飞过来……因此,飞行前的各种安全检查动作是绝对、绝对不可跳过的。发身机和接收机用的电池是否已确实充饱电了?如果没有,不要犹豫,立刻打道回府吧!之后,将模型店贩卖的直升机用燃油,(一般内含15~30%硝基甲烷成份)以加油帮浦灌入油箱。之后,用左手紧握着主旋翼夹头,确认发射的油门摇杆是在最低速位置(最下方)油门微调处在低速的位置上(一般都在中央)。说到这里又

民航概论重要知识点

民航概论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民用航空基本概念 1.航空与航天的区别; 答:人类在大气层中的所有活动统称为航空,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作航天。2.航空业的三个基本组成; 答:航空器制造业,军事航空,民航航空。 3.民用航空的定义及两大组成部分; 答: 定义: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组成:航空运输,通用航空 4.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所包括的内容; 答: 航空运输: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通用航空:(1)航空作业,(2)其他类通用航空 5.民用航空系统的组成部分(民航主管部门、航空公司、机场、民航院校及其单位性质)。 答:政府部门,参与航空运输的各类企业,民航机场,参与通用航空各种活动的个人和企事业单位。 第二节世界民航发展历史 1.第一架有动力可人为操纵的飞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 答:1909年法国人莱里奥 2.世界上第一部国家间航空法,第一次确立国家空中主权原则:《巴黎公约》(与《芝加哥

公约》对比)1919年;(《芝加哥公约》是世界国际航空法的基础) 3.世界国际航空法的基础,并规定成立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公约:《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芝加哥公约》)1944年; 4.1947年成立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 第三节中国民航发展历史 1.中国第一架飞机1909年发明,发明者:冯如; 2.中国第一条航线:北京——天津,1920年; 3.中国第一条国际航线:广州——河内,1936年; 4.二战时期从昆明经喜马拉雅山往返印度的“驼峰航线“; 5.建国初期的“两航起义”; 第二章民用航空器 第一节民用航空器的分类和发展 1.航空器根据与空气的密度关系及有无动力的分类标准; 2.民用客机的分类标准(航程、机身宽度、支线和干线)及A380、C919和ARJ21等典 型机型的对应分类; 答:商业飞行的航线飞机,通用航空的通用航空飞机。 根据航程:3000千米以下为短程,3000-8000千米是中程,8000千米以上为远程 根据宽窄:3.75米以上有两条通道的为宽体,3.75米以下为窄体 根据支干:100座以下、航程3000千米以内的飞机为支线客机,100座以上为干线客机 3.民用航空器应具备的要求。

遥控直升飞机中文组装说明书_转自51mx

帮新手扫盲,6通道直升机舵机连接方法(转) 相信很多新学直升机的模友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知道舵机和遥控接收机的连接方法,网上流传比较多的舵机连接图纸有时候让初学的人感觉晕晕的。

首先说CCPM就让人感觉晕晕的,刚才查了一下百度,其实一句话,我们平时看到的直升机,如果有3个舵机控制旋翼头上面的舵面,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为ccpm结构的旋翼直升机。现在市面上大部分450以上的模型直升机全部是CCPM结构,所以,新人如果晕,暂时不要关注这个,就拿CCPM当一个名词就成了。 下面我上一个实例图,帮助新手理解舵机地连接关系。市面上大部分飞机是这种结构,我见过的只有E-SKY016 等和这个结构有一些不同,所以玩e-sky的新人暂时不要按照这个来当作标准。

对于这种所谓CCPM结构的旋翼头,每个舵机并不单独发挥作用,是一个整体作用效果。其中他们名字大家就当成名字来记忆。比如副翼舵机,它是不是控制副翼用的?答案是错误的,因为在你操纵遥控器副翼杆的时候,你可以在你的飞机上面操作看看,当你打舵的时候是螺距舵机+副翼舵机共同移动产生的效果。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当你操纵主旋翼的时候,你遥控器上给出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需要这3个舵机共同作用来达到结果,并不是单个舵机控制飞机飞出某个动作,而是混合动作控制飞机的姿态;这和普通固定翼控制不一样。最后可以能产生的一个问题是 3个舵机每个舵机移动多少,是谁计算出来的?目前市面上的模型飞机,我估计大部分是遥控器通过程序计算出来的(个人知觉,没有严格调查过)。 这个只适用于福它爸、天地飞、等大多数接收,不适用于 JR接收。 JR的: ch1 thro (油门,电调线) ch2 ail (副翼) ch3 ele (升降) ch4 rud (方向) ch5 gear (感度) ch6 aux1 (螺距)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a12243387.html,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 作者:赵鹏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33期 摘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飞机研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数字化装配技术由数字化装配工艺技术、柔性工装技术、激光检测与补偿技术、数字化钻铆技术、数字化数据管理以及集成技术等组成,是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新技术。本文就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应用 1 数字化装配 数字化装配是现代航空制造企业装配技术的发展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的波音、空客等先进航空制造企业陆续开发和应用了三维虚拟制造软件,多以飞机装配典型结构为应用对象,建立飞机装配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模式和数字化协调技术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建立工艺设计流程,实现3D装配工艺设计及验证、仿真,实现车间、工厂布局数字化及仿真,实现现场工人操作的可视化等[1]。 2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的飞机装配,虽然在局部上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如采用catia技术进行了包括建立型架标准件库和优化型架及参数设计,对工装、工具和产品的装配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等,开始采用激光测量+数控驱动的定位方式,部分机型还采用了自动钻铆技术等,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①飞机设计制造仍主要采用串行模式,工装、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脱节,制造模式未真正实现到并行模式的转换,导致飞机装配协调困难、返工率高;②尚未实现人机交互的装配仿真以及装配路径的优化;③仍然采用以专用工装为主的刚性定位装配方式,导致飞机制造成本居高不下;④数字化装配应用规模有限,尚未实现一个完整型号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数字化[2]。 3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 3.1 数字化定位技术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定位技术包括数字测量定位技术、特征定位技术、柔性定位技术等。数字测量定位技术是指针对飞机产品的结构特点、定位要求,借助数字化测量设备或系统进行飞机零部件的定位;特征定位技术利用数字化定义、数控加工的具有配合关系的配合面、装配孔或工艺凸台、工艺孔等设计或工艺特征,实现零件之间的相互定位,保证装配的一致性和高装配质量;柔性定位技术是指通过采用柔性工装满足不同产品的定位需要。随着飞机装配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数字化定位技术已经成为飞机零部件高效、高精度定位的重要保障。

无人直升机的设计方案 无人机的设计与组装(完整版)

无人直升机设计方案 前言 —个简单的无人直升机被称为非线性控制技术的测试平台。 无人机直升机包括:1、先进的无线电遥控作为一项基本载体;2、一个简单的航空电子系统;3、地面支持系统。航空电子系统包括一个小型的PC-104电脑系统和微机电系统(微机电系统)导航和惯性测量装置作为主要测量感应组件。一对全双工收发器是用来给直升机和地面之间提供无线通信。地面接收器和一个在地面的计算机系统形成一个支撑体系。无人直升机是用来实现自动飞行的控制系统。 一、引言 在过去几年里学术界无人飞行器(UAV)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它可以服务于许多应用平台和纯学术研究。作为一个有机动性和多功能性的学科,无人驾驶飞行器具有潜在军事以及在民用领域的科学意义。许多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选择了无人机直升机作为学科研究方向,探索和测试先进的控制技术。多样的方法如近似线性,神经网络和学习控制,已用于设计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控制规律。提高自动着陆,悬停和自动飞行的性能。我们的动机是为了发展一个无人直升机,作为一个试验平台验证我们提出非线性控制系统。 一个典型的无人机飞行器应包括以下基本组成部分: 1)有引擎的飞行器以完成一些基本的飞行功能 2)一个简单的航空电子系统实现自动飞行的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应包

括: a)一个机载计算机系统,以收集数据,以执行飞行控制,以及完成与地面系统的通信; b)必要的传感器来测量和控制信号用于驱动执行机构; c)通信系统,以提供无线通信,其中包含两个全双工收发器,一个是机载另一个是在地面上; d)一个机载电源系统; e)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3)地面支持系统,包括:a)一个全双工收发器提供飞机无线通信; b)计算机系统,以预先安排飞行路线,并收集飞行数据。 据悉,该无人机飞行上面列出的组件是比较简单的一种。集成的无人驾驶直升机只是用于学术研究。军用或商用无人机更为复杂。在了解无人飞行器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组装一个简单的原型无人直升机。先进的无线电遥控玩具直升机被选择作为基本飞行器。一个简单的航空电子系统的设计。这种微型PC- 104将被用于机载计算机系统和微机电系统的导航,惯性测量组件被选择作为一个主要的航空电子传感装置。一对全双工收发器将用于提供和地面计算机系统的实时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无人直升机有足够的能力执行飞行速度为20米/秒的飞行任务。 本文的内容如下:在下一节中,我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无人直升机设计,简单的航空电子系统的部件将在第三节介绍,装配无人直升机将在第四节提到。最后,第五节我们得出一些结论。 二.无人直升机的设计

飞机基本知识

1,中文名称:超临界翼型 英文名称:supercritical aerofoil profile 定义:一种上翼面中部比较平坦,下翼面后部向里凹的翼型,在超过临界M 数飞行时,虽有激波但很弱,接近无激波状态,故称超临界翼型。 超临界翼型(Supercritical airfoil)是一种高性能的超音速翼型。它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理查德.惠特科姆(Richard T.Whitcomb 1921-)在1967年提出的。这种翼型属于双凸翼型的一种,但样子看起来像一个倒置的层流翼型,即下表面鼓起,而上表面较为平坦。超临界翼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临界马赫数大大提高,一般可以提高0.06-0.1,因此可以获得较好的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性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超临界翼型开始在大型运输机上进行试验。 现在主要用于大型客机和超音速轰炸机上。关于在战斗机上使用超临界 翼型的研究也早已展开。 2,中文名称:展弦比 英文名称:aspect ratio 定义:机翼或其他升力面的翼展平方与翼面积的比值。

展弦比即机翼翼展和平 均几何弦之比,常用以下 公式表示: λ=l/b=l^2/S 这里l为机翼展长, b为几何弦长,S为机翼 面积。因此它也可以表述 成 翼展(机翼的长度) 的平方除以机翼面积,如 圆形机翼就是直径的平 方除以圆面积,用以表现机翼相对的展张程度。 展弦比的大小对飞机飞行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展弦比增大时,机翼的诱导阻力会降低,从而可以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和增加亚音速航程,但波阻就会增加,以致会影响飞机的超音速飞行性能,所以亚音速飞机一般选用大展弦比机翼;而超音速战斗机展弦比一般选择2.0~4.0。 如大航程、低机动性飞机——B-52轰炸机展弦比为6.5,U-2侦察机展弦比10.6,全球鹰无人机展弦比25;小航程、高机动性飞机——J-8展弦比2,Su-27展弦比3.5,F-117展弦比1.65。 展弦比还影响机翼产生的升力,如果机翼面积相同,那么只要飞机 没有接近失速状态,在相同条件下展弦比大的机翼产生的升力也大,因 而能减小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滑跑距离和提高机动性。 3,中文名称:压力中心 英文名称:pressure center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空气动力合力的作用点。 4中文名称:临界马赫数 英文名称:critical Mach number 定义:物体表面上最大流速达到当地声速时所对应的自由流的马赫数。 当来流以亚声速度v∞(相应的流动马赫数Ma∞,比如小于0.6)流过翼型时, 上翼面的最大速度点c的vc>v∞,因为有可压缩性的影响,点c处的温度最低, 该点处的声速也最小,故点c的局部马赫数Mac是流场中最大的,比如说现在 Mac<1.0。这时全流场都是亚声速流动。随着来流速度v∞或来流马赫数Ma∞的 增加,Mac也会跟着增加。当Mac=1.0相应此时的来流马赫数Ma∞就称为该翼 型的临界马赫数,用符号Macr表示

航空知识介绍

航空知识百科 民用航空器的国籍标志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民用航空器(飞机是航空器的一种)都有国籍标志,并要取得国际民航组织的认同。中国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根据国际规定,于1974年选用“B” 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器的国籍标志。凡是中国民航飞机机身上都必须涂有“B”标志和编号,以便在无线电联系、导航空中交通管制、通信通话中使用,尤其是在遇险 失事情况下呼叫,以利于识别。因此,当您看到涂有中国西南航空公司飞鹰徽记的波音757飞机如“B-2820”字样时,就不会误以为“B”是代表“波音”。 世界上现有那些主要机型?美国波音商用飞机制造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1996年底,波音公司已同麦道合并。 波音系列:波音707、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波音757、波音767、波音777 。 空中客车系列:A-300、A-310、A-320、A-330、A-340。 麦道系列:MD-80、MD-81、MD-82、MD-83、MD-87、MD-88、MD-11。 此外,还有俄罗斯制造的图-154、图-154M型,前苏联生产的伊尔-18、伊尔-86、雅克-42、安-30,英国制造的 英航-146(BAE-146)、肖特-360,荷兰的福克-100,以及中国制造的运-7、运-8、运-10、运-11、运-12等型飞机。 飞机起飞前为什么有时要在滑行道与跑道交界处等待一会儿?这有

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机场指挥塔台指挥那些要进港的飞机先降落,或让起飞的飞机依照顺序先后起飞。二是气象方面的原因,机场上空有时会出现短时间的恶劣天气,飞机要等到天气转正常时,才能听从塔台命令再起飞。 飞机为什么总是迎风起降?飞机迎风起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可缩短飞机起飞或着陆的滑跑距离,二是较安全。飞机起飞时,如果有风迎面吹来,在相同速度条件下,其获得的升力就 比无风或顺风时大,因而就能较快地离地起飞。迎风降落时,就可以借风的阻力来减小一些飞机的速度,使飞机在着陆后的滑路距离缩小一些。飞机在起降时速度都 较慢,稳定性较差,若此时遭到强劲的侧风袭击,飞机就有可能偏离跑道。为避免这种危险,所以机场的跑道方向要根据当地的主要风向来选择。近年来,由于飞机 稳定性的迅速提高,风向对飞机起降影响大大降低了。飞机在空中飞行也有交通规则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对于飞机来说,是否可以在万里长空任意飞翔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飞机在天上飞行必须严格遵守空中“交通规则”。根据飞机机型,航空管制部门规定了不同的航行高度:3000米以下一般是小型飞机的活动范围,3000米以上则是大中型飞机的活动范围,而且划出了8-20公里宽的固定航路。每条航路又分成了若干高度层,相邻高度层的高度都得低于600米。飞机在相对、交叉、超越飞行时,必须保持不得小于600米的垂直间隔,以确保飞行安全和交通顺畅。 为什么民航飞机没有降落伞?如果您经常乘坐飞机,会发现飞机上没有配备降落伞。这是因为如果每个乘客都配备一顶降落伞,就会大大增加飞

遥控直升机安装和调试

目录 目录 (6) 第一章 内容简介 (10) 第二章 将你的遥控直升机调试成一个完美的教练机 (12) 第三章 如何正确使用螺距规 (32) 第四章 陀螺仪的设置和操作 (40) 第五章 无刷电调设置 (57) 第六章 理解电动直升机的油门曲线和定速模式 (62) 第七章 主旋翼的平衡 (72) 第八章 检查旋翼头和尾旋翼平衡 (80) 第九章 模型直升机的装配和维护 (86) 第十章 炸机善后及维修 (130) 第十一章 性能提升及改进窍门 (138) 第十二章 写在最后 (158)

详细目录 目录 (6) 第一章 内容简介 (10) 什么内容在等待着我们 (10) 适用范围 (11) 第二章 将你的遥控直升机调试成一个完美的教练机 (12) 底线 (12) 你需要做的 (12) 第一步 训练架 (13) 第二步 电机输出功率——欢迎进入油门曲线 (14) 普通模式下的油门曲线设定 (14) 特技模式下的油门曲线设定 (15) 其他类型油门曲线:油门\螺距杆中位以下依然保持主旋翼转速 (17) 第三步 螺距曲线——飞行家的救命稻草 (19) BLADE 400普通模式下的螺距曲线设置实例 (19) BLADE400 特技飞行模式的螺距曲线设置实例 (22) 重点:设置十字盘螺距曲线 (23) 飞行模式切换-非常重要 (23) 十字盘调平 (23) 第四步 大小舵角(D UAL R ATE)设定 (24) BLADE400大小动设置 (27) 结语 (30) 这种温和的设置参数适用于模拟器吗? (30) 第三章 如何正确使用螺距规 (32) 如何读取螺距值 (32) 平衡翼杆锁定法 (33) 气泡水平仪法 (33) 螺距规上安装气泡水平仪 (35) 适用于B LADE 400及其它直升机的简易平衡翼杆锁 (38) 无副翼系统如何测螺距? (39) 第四章 陀螺仪的设置和操作 (40) 陀螺仪的安装 (40)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陀螺仪安装和要点 (41) 尾舵机控制连杆的安装 (44) 尾舵连杆长度调整 (45) 电路的连接和感度(G AIN)初步设定 (46) 设定舵机方向和陀螺仪修正方向 (47) 尾舵机行程设置 (47) 动态感度调整 (48) 锁尾模式下的怪癖 (50) 非锁尾模式 (速率模式) 设置 (51) 那么,反扭力混控到底是怎样设置的? (52)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_知识要点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要点 一、绪论 1、飞机装配定义: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2、飞机装配发展历程:人工装配、半自动化装配、自动化装配。 3、飞机结构特点: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其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4、现代飞机装配技术发展趋势: (1)柔性化:工装和设备适合多种机型或零部件。 (2)自动化:高效自动化装配,具体体现为零部件自动化定位调姿、自动化制孔等。(3)数字化:高精度数字量传递。 (4)集成化:工艺、工装、设备紧密集成为有机整体。 二、数字化制造 1、数字化制造和传统制造的最大区别: (1)改模拟量传递为数字量传递。 (2)把串行工作模式变为并行工作模式。 2、飞机数字化特点: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 2、国外飞机数字化技术发展3个历程: 部件数字样机阶段1986——1992 全机数字样机阶段1990——1995 数字化生产方式阶段1996——2003 3、 4、飞机数字化制造的3个内容:CAD绘图技术、CAD建模技术、MBD技术。 5、数字样机的主要内容: (1)1级数字样机:飞机产品设计从用户的需求开始。飞机总体设计组经过对飞机的航程、所需燃油、载客量、总体性能及制造成本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数据就作为进行初步产品数字建模的依据。建立飞机总体定义包括飞机的描述文档、三面图、外形气动布局和飞机内部轮廓图(DIP)。 (2)2级数字样机:在生产设计数据集发放之前,为工程部门用来进一步进行产品开发,验证设计构型等。已经用它对飞机结构设计和不同设计组之间的界面进行了协调,零部件外形已经确定下来,但还未进行详细设计。在这阶段数字化预装配(DPA)的工作进展主要体现在为飞机的可维护性、可靠性、人机工程以及支持装备的兼容性等进行了尽可能的详细设

飞机维护基本知识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基本技能:是指机务人员对飞机进行维护的基本技术能力。包括:擦洗涂油、充添加挂、拆装分解、焊接测量、加固保险和校验调整等,通常被称为机务人员的“六项技能”。 一、常工量具: 1、解刀:主要用来紧固或拆卸螺钉。按刀口形状分为一字解刀和十字解刀;按外形分为直解刀、弯解刀、丁字解刀;按构造分为木柄解刀、夹柄解刀、串心解刀和塑柄解刀。 2、钳子:是用来夹持或切断金属丝的工具。飞机上使用的有:尖嘴钳、克丝钳、平口钳、鱼嘴钳、铅钳和剥线钳。 3、扳手:是用来紧固或拆卸螺栓、螺帽的工具。常用的有:开口扳手、梅花扳手、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钩形扳手、测力矩扳手、活动扳手和棘轮扳手。 三、工具的保管和使用要求: 1、立清单、做标记、专人保管; 2、勤清点、不乱放、防止丢失; 3、不乱用、不抛掷、以防损坏; 4常擦洗、防锈蚀、保证良好。 四、常用量具: 1、塞尺:又称千分垫,由薄厚不同、数量不等的港片组成。主要用来测量机件平面之间的间隙。 2、游标卡尺:又称钢卡尺。可用来测量零件的长度、内径和外径,带深度尺的还能测量零件的深度,待划线脚的还可以用来划线。(0.1;0.05;0.02) 3、钢索张力计:又称钢索张力表,是用来测量钢索张力的专用工具。 4、气压表:又称压力表,是用来测量某些机件内部空气压力的专用量具。 五、量具的保管及使用要求: 1、各种量具应立清单,做标记,妥善保管。 2、在使用前应查明量具是否准确,并明确其用途及使用方法,按照不同的用途及使用要求雅格执行规定。使用中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3、使用后应擦洗干净,及时存放,不随意放置。 4、对压力表与飞机上各种仪表一样,要定期检验,保证指示的准确性。 六、地面设备:是飞机进行维护工作的重要保障。 1、工作梯:是专供机务人员进行飞机检修和飞行准备时使用的攀登设备。 2、千斤顶:是飞机的起重设备,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3、轮挡:飞机停放时挡住机轮,以防飞机滑动。 第二节 一、机件的连接:(不可拆卸连接和可拆卸连接) 1、不可拆卸的连接:焊接、铆接、胶接。 2、可拆卸的连接: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罗桩连接、销子连接、卡箍连接、螺纹接头连接、铰链连接、夹布胶管连接、锁扣连接、插销接头连接、导线连接。 3、螺钉连接:主要用来连接和固定蒙皮、盖板等较薄的机件。连接方法:将螺钉穿过机件的安装孔,然后噢再拧入另一机件的螺纹孔内,这样机件就被连接起来。 4、螺栓连接:飞机上采用较多的一种受力较大的连接方法。通常与垫片、螺帽、开口销配合使用。

飞行力学知识点

1.最大飞行速度:飞机在某高度上以特定的重量和一定的发动机工作状态进行等速水平直线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称为飞机在该高度上的最大平飞速度,各个高度上的最大平飞速度中的最大值,称为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 2.最小平飞速度:指飞机在一定高度上能作定直平飞的最小速度 3.实用静升限:飞机以特定的重量和给定的发动机工作状态做等速直线平飞时,还具有最大上升率为5(m/s)或0.5(m/s)的飞行高度。 4.理论静升限:飞机以特定的质量和给定的发动机工作状态能够保持等速直线平飞的飞行高度,也就是上升率等于零的飞行高度 5.飞机的航程:飞机携带的有效载荷在标准大气及无风情况下,沿预定航线飞行,耗尽其可用燃油所经过的水平距离(包括上升和下滑的水平距离)。 6.飞机的航时:飞机携带的有效载荷在标准大气及无风条件下按照预定航线飞行,耗尽其可用燃油所能持续的飞行时间。 7.飞机的过载:作用在飞机上的气动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与飞机重力之比,称为过载。 8.上升率:飞机以特定的重量和给定的发动机工作状态进行等速直线上升时在单位时间内上升的高度,也称上升垂直速度。 9.定常运动:运动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的运动。 10.飞机的平飞需用推力:飞机在某一高度以一定的速度进行等速直线平飞所需要的发动机推力 11.铰链力矩:作用在舵面上的气动力对舵面转轴的力矩,称为铰链力矩 12.最短上升时间:以最大上升率保持最快上升速度上升到预定高度所需要的时间 13.小时耗油率:飞机飞行一小时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14.公里耗油率:飞机飞行一公里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15.飞机的最大活动半径:飞机由机场出发,飞到目标上空完成一定任务后,再飞回原机场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 16.飞机的焦点:当迎角变化时,气动力对该点的力矩始终保持不变,这样的特殊点称为机翼的焦点 17.尾旋:当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时,飞机同时绕三个机体轴旋转并沿小半径的螺旋轨迹急剧下降的运动 18.升降舵平衡曲线:在满足力矩平衡(Mz=0)条件下,升降舵偏角与飞机升力系数之间的关系 19.极曲线:反应飞行器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20.机体坐标系:平行于机身轴线或机翼的平均气动原点,位于飞机的质心;Oxb轴在飞机的对称面内,弦线指向前;Ozb轴也在对称面内,垂直于Oxb轴,指向下;Oyb轴垂直于对称面,指向右。 (书上版:是固联于飞机并随飞机运动的一种动坐标系。它的原点O位于飞机的质心;Oxt 轴与翼弦或机身轴线平行,指向机头为正;Oyt轴位于飞机对称面内,垂直于Oxt轴,指向上方为正;Ozt轴垂直飞机对称面,指向右翼为正。) 21.翼载荷:飞机重力与及面积的比值 22.纵向静稳定力矩:由迎角引起的那部分俯仰力矩称之为纵向静稳定力矩 23.航向静稳定性:飞行器在平衡状态下受到外界非对称干扰而产生侧滑时,在驾驶员不加操纵的条件下,飞行器具有减小侧滑角的趋势 1.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主要有飞机重力G、空气动力R、发动机推力P 2.飞机的过载分为切向过载n x、法向过载n y组成 3.飞机的着陆过程可分为:下滑、拉平、平飞减速、飘落、地面滑跑。

波音787飞机装配技术及其装配过程

波音787飞机装配技术及其装配过程 波音公司基于全球协同环境GCE研制的787“绿色”环保客机,虽然尚未试飞,但它的一系列全新的飞机装配理念、方法和技术,就已经引起航空制造业界的极大关注。这些大型飞机装配的新技术,如全球协同研制的理念和方法、基于模型定义(MBD)的装配技术、利用室内GPS系统的飞机对接总装过程以及复材机体的装配连接技术的应用等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787客机结构及其全球协同研制模式 由于复合材料结构有着许多众所周知的优点,波音公司在对复材结构做了大量成功研究试验的基础上,决定787机体主要结构大规模地采用复合材料,由777飞机复材用量占整机材料用量的12%一步跨越到现在的50%,即机身和机翼外壳几乎都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仅少数机体部位应用铝合金或其他材料。这种机身由复材组成的787客机,是波音公司全新研制的机型,与之前的机型相比,它的维修成本可节省30%,飞行的舒适性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得到很多航空公司的欢迎。因此,国际上各航空公司都期望着这一“绿色”客机能给空中旅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787客机的出现也使这种飞机的制造和装配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在过去,波音标准的研制方法是先在公司内设计好飞机(Design the Plane In-House),然后把飞机的零部件或一整段机体的图纸送到它们的制造伙伴工厂去生产。而这次在研制787客机中,波音彻底地改变了研制方法,也改变了研制流程。它利用Dassault的PLM套件创建了全球协同平台,与合作伙伴协同研制787客机。最重要的是,全世界大约6000余名工程师联合起来共同设计和工程化787客机。波音787机体分段及分工情况:意大利的阿里尼亚航空制造公司,负责制造主机身48段;日本的富士重工、川崎重工和三菱重工等公司,负责制造机翼12段、主起舱45、中央翼盒11段和机身13段;北美的古得里奇公司负责制造发动机短舱和反向装置;美国的Spirit公司负责制造机身43段,沃特公司负责制造机身47段;全球航空公司负责机尾47段和48段对接装配等工作。最后,由波音公司利用超大型运输机LCA把世界各地制造的十几个大部件运到波音进行对接总装、试飞和最后的交付工作。 基于模型定义(MBD)的装配技术 波音公司在研制装配787客机的过程中,采用了全新的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的技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于1997年在波音公司的协助下开始有关MBD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于2003年成为美国国家标准。随后CAD软件公司把此标准设计到软件中,使波音公司才有可能在2004年开始的787客机设计中,全面采用基于模型定义的新技术。该技术将三维制造信息PMI(3D Product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与三维设计信息共同定义到产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中,使CAD和CAM(加工、装配、测量、检验)等实现真正的高度集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了新的跨越式发展,

飞行基础知识

迎角(Angle of attack) 对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前进方向(相当与气流的方向)和翼弦(与机身轴线不同)的夹角叫迎角,也称为攻角,它是确定机翼在气流中姿态的基准。 对于直升机和旋翼机,迎角的表示方法与固定翼飞机略有不同,它是指与前进方向垂直的轴和旋翼的控制轴之间的夹角。 侧滑角(side slip angle) 是指飞机的轴线与飞机的飞行速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的夹角。侧滑角是确定飞机飞行姿态的重要参数。

过载(overload) 作用在飞机上的气动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与飞机重力之比称为飞机的过载。飞机所能承受过载的大小是衡量飞机机动性的重要参数。过载越大,飞机的受力越大,为保证飞机的安全,飞机的过载不能过大。飞行员在机动飞行中也会因为过载大于一或者小于一而承受超重和失重。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过载一般不能超过8G(8倍重力加速度)。 边条(Strake) 边条是指附加于机身或机翼机身结合处的小翼面,包括机身边条和机翼边条两种。机身边条位于机身左右两侧,宽度相等;而机翼边条则是位于机翼机身结合处近似三角形的小翼面。采用边条翼结构可以减少阻力,改善飞机的操作性。 上反角(Dihedral angle) 上反角是指机翼基准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当机翼有扭转时,则是指扭转轴和水平面的夹角。当上反角为负时,就变成了下反角(Cathedral angle)

三角翼(Delta wing) 指平面形状呈三角形的机翼。三角翼的特点是后掠角大,结构简单,展弦比小,适合于超音速飞行。 副油箱(Droppable fuel tank) 是指挂在机身或机翼下面的中间粗、两头尖呈流线型的燃油箱。挂副油箱可以增加飞机的航程和续航时间,而飞机在空战时又可以扔掉副油箱,以较好的机动性投入战斗。 马赫数(Mach number) 常写作M数,它是高速流的一个相似参数。我们平时所说的飞机的M数是指飞机的飞行速度与当地大气(即一定的高度、温度和大气密度)中的音速之比。比如M1.6表示飞机的速度为当地音速的1.6倍。 推力重量比(Thrust-weight ratio) 表示发动机单位重量所产生的推力,简称为推重比,是衡量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推重比越大,发动机的性能越优良。当前先进战斗机的发动机推重比一般都在10以上。 翼载(Wing loading) 翼载是指飞机的满载重量W和飞机的机翼面积S的比值W/S。翼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机动性能、爬升性能以及起飞着陆性能等。 襟翼(Flap) 襟翼是安装在机翼后缘附近的翼面,是后缘的一部分。襟翼可以绕轴向后下方偏转,从而增大机翼的弯度,提高机翼的升力。襟翼的类型有很多,如简单襟翼、开缝襟翼、多缝襟翼、吹气襟翼等等。 配平片(Trim)

飞机装配技术

飞机装配技术简介 飞机装配是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社会的需求、市场竞争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飞机装配技术不断向更高水平演进。迄今为止,飞机装配技术已经历了从人工装配、半自动化装配到自动化装配的发展历程,目前快速发展的柔性装配将自动化装配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10于年来,国外飞机装配迅速发展,以B777、A340、A380、F-22、F-35等为代表的新型军、民机集中反映了国外飞机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装配技术上基于单一产品数据源的数字量尺寸协调体系,实施数字化尺寸工程技术,应用柔性模块化的工装技术、加工和检测单元并集成应用为一系列的自动化装配系统进行机体结构的自动化装配,大量采用了长寿命连接技术,实现长寿命飞机结构的高质量、高效率装配。 1 我国飞机工装设计制造研究现状 我国航空工业主要沿袭前苏联的组织生产模式,飞机工装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工装整体设计制造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工装设计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TIA),但未充分利用优化分析(CAE)及虚拟预装配技术,致使型架需反复修改;制造能力差,采用外协加工存在资质认证困难、保密性差、交货周期长等问题;整机装配仍采用手工作业或人工控制,精度和效率较低。与西方先进航空企业相比,我国的工装型架数目多、占地面积大、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安装在型架上的定位件及测量仪器缺乏标准化和模块化,同时以模拟量传输协调各工艺环节的“串行工程”模式,严重阻碍了装配质量的提高及研制周期的缩短。低效的传统飞机装配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飞机快速研制的巨大障碍。我国航空企业及科研院校在引进国外先进装配技术的同时,在工装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采用CAD 技术进行飞机型架及相关性设计,包括型架标准件库的建立和型架优化及参数设计等[1~3]。在测量技术方面,计算机辅助电子经纬仪(CAT),及激光跟踪仪(LT)等先进设备已逐步用于飞机装配并实现国产化。在虚拟预装配方面,开展了飞机装配工序可视化仿真、装配路径优化及装配容差分析等研究。总之,我国飞机工装整体研究格局相对较为零散,工程缺乏系统化。 2 国外飞机数字化柔性工装研究及应用 第1页共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