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公开课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小学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课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课文及教案 【课文】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 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有关月亮的图文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古诗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课件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课件出示有关月亮的诗词)古人还赋予月亮一些美称,你知道吗? 2.师:今天,我们就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去探求它的一些秘密。 3.问:你对月球了解多少? 对于月球,你还想了解什么?(小组讨论,写在纸条上) 4.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之谜)。 二、初读 1.自读课文,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完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课后讨论题) 三、分段指导,朗读感悟。(1——2) 1.师:读的多好呀,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不禁产生了许多的遐想,谁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指名读。(课件出示:圆月图片)朗读,评价。 3.理解:遐想。 4.师:是啊,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梦想。 (课件出示:宇航员登月图片)他们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 5.生自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月球景象的句子。 6.指名说说月球的景象。(课件:句子)(竞赛朗读)

说课——磨课过程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月球之谜》这一小组磨课的教研过程。我们常说“好课多磨”,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回顾一个半月的磨课过程,一路走来,获益匪浅,套用“痛,并快乐着”这句话,我们是“累,并收获着”其中体现了两大特点: 一、在自主充分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的团队合力。 特级教师刘仁增说过,上好一节课有三个关键:1、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2、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3、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而且,文本研读与教学策略的关系是文本研读应深入,教学策略宜浅出。基于此,我们便是在“文本解读”中拉开这次活动的帷幕的。 4月16日,第一次集中活动,即规定在一个小时里只凭课本写出对文本的解读,并形成书面文稿,不明就是里的我们还以为“难道又要说课,片段教学比赛?”事后,才知道此举的意义和重要性。就是在这样的的潜心会文中,我们有了对文本较深入的了解和各自独特的解读,为后面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当然,短短的一小时是不够的,接下来的一周,我们各自回家备课,细细研读,形成个案。 4月23日,第二次集中研讨,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设计的教案,大家各抒已见,讨论后初步明确了“古诗句导入”“体会月球奇异景象”“学习三至六自然段,了解未解之谜并学习作者如何提问”“从省略号中再次悟谜”等环节。 第一次磨课在4月30日进行,由于课前课件的问题耽搁了几分钟,加上是这个教案的第一磨,效果不是很理想,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其中已经饱含了莉慧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的认真思考和精心准备。课后莉慧老师进行说课,大家围绕教学设计中的整个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大家认为这节课依据新课标,要针对以下问题做出修改: 1、语文味不足,讲得多读得少。《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朗读实践,多读少讲,将朗读始终贯穿阅读全过程。”这一节课,因为课前耽误了几分钟,再加上课的容量非常大,老师担心上不完,所以许多地方没有悟透就匆匆而过,大部分是老师在讲,朗读的训练很少。 2、说明方法没有悟透。 3、资料袋没有用上。 4、补充拓展,学习提问的两个例子太长。例如:“受撞击会发出巨响。太阳神号在探月时,月球登陆艇和火箭返航时,都会撞到月球表面。但每次都会使月球像大铜锣或大钟一样响起来,阿波罗12号探月时,月球的回声还持续了4个小时,目前没有一个科学家能解释这种现象。 “纯铁粒子不会生锈。宇航员们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品中,都含有纯铁的粒子,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纯铁粒子并非来自陨石。有专家报导,这些纯铁粒子带回地球后,好多年都未生过锈,纯铁不生锈在科学界还是破天荒第一次遇到的事情。” 这么长的例子,学生还没来得及看完,就要提出疑问,这多难啊!宜改造成一两句话。 5、由课前谈话过渡到学文不自然,没有铺垫,冷不丁学生还没看书就开始学文了。 在这其中,我们还有一个困惑,就是这次活动主题是“在阅读教学中关于说明性文章的专题研讨”我们能否展示完整的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大家看到这类说明性文章完整的教学过程,而不采取常规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划分? 为了更好地改进,我们组四个成员,利用“花开有声”QQ群开展研讨。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仅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修改,还增加了新的设计,如“遐想”“令人费解”的理解,“遐想”处与第二段的朗读等,其中春华老师的“擦除板书做为结语”和盛发老师的“巧妙借用原文与课文的不同之处作为过渡”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第二次磨课是5月14日,大家认为较之第一轮设计这次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升华。在这次集体反思中,对暴露的缺陷提出如下改进:

2._月球之谜_教学设计_教案

2._月球之谜_教学设 计_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3.培养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2.培养查找资料的习惯,积累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诗句,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从神奇的传说到科学地了解太阳知识,我们共同迈出了探索宇宙的第一步。宇宙中的一切都在吸引着我们人类,白天有太阳,夜晚有月球悬挂在天上。从小我们就听说过月球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月球中的嫦娥使我们浮想联翩:究竟她长什么样她生活居住的月球又是什么样的直到人类的第一次登月,才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但它却产生了更多的谜团。今天我们便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描写月球的语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读准字音。 悬xuán挂曾cénɡ经奥ào秘努nǔ力登dēnɡ上任rèn 何一旦dàn 估ɡū计年龄línɡ遐xiá想水藻zǎo一项xiànɡ夜幕mù降临lín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幕悬奥登藻旦努左右结构:临任撒项估龄 ②找出生字的形近字。 幕--墓登--凳撒--散估--故县--悬努--奴旦--但藻--澡 (3)书写指导。 ①不要多写一笔:“临”左部不要写成“忄”。“悬”上部的“县”不要多写一横。 ②“登”右上部的笔顺:。 ③“奥”的第3笔是“”,没有钩。 ④“藻”的偏旁是“艹”,属于上下结构。 (4)用生字组词。 幕-幕布夜幕临-来临临时奥-深奥奥秘 项-项链项目估-评估估计登-攀登登场 (5)理解词语意思。 皎洁:明亮而洁白。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如水绵等植物。 (6)全文共有八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描绘了月球的情况。

《月球之谜》教案

22月球之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月球之谜,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中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赌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选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提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采用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和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在月球尘土里 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 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深究同回。 1.对某一未解之过感兴趣的学生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根据教师提供脉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资料袋”。 (1)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出”说。 (2)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的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 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算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进地球的邻居——月球,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秘密。 板书:月球之谜 二根据课题质疑 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你读了题目又有什么疑问。 三、预设问题 1、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2、月球有哪些不解之谜?

四、学习课文 过渡:同学们的问题真多呀,就向我们飞向月球,看看能不能把你们的谜解开。 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过渡:刚才我们到月球走了一趟,相信你们的疑问都以找到答案了吧,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的句子下面画——,在描写月球有哪些不解之谜的句子下面画~~。 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找答案。 3、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 (1)提问:月球是个怎样的世界? (2)指名回答 (3)指导朗读(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暗,又同时感受到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吗?)指名读、齐读。 4、理解重点词语 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这样的景色多么特别啊,所以说景色——奇异 板书景色奇异 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所以说“一片荒漠” 板书:一片荒漠 过渡:在这“一片荒漠”的地方,却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哪些不解之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案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2.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解决月球的已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第一课时 课前放《水调歌头》 师:今天能来给我们301班的同学上课,王老师非常开心,一进教室,老师就注意到你们的眼睛,里面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所以,老师决定和大家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到底是不是聪明的小朋友。行吗? 生:行! 师:那现在,老师说一个句子,只说一遍,看看你们能不能记住。 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山高。 师: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师:看来同学们的记忆力真的很了不起,现在,准备上课吧! 一、说遐想,导课题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课前我们说的这些诗句中,都带有一个什么字? 生:月。 (出示明月图片) 师:是呀,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出示:22.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谜”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出示:) 1.单指谜语。 2.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师:在题目中,“谜”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解释。 师:是呀,这篇课文说的就是月球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 二、遐想引入第1段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就曾问月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啊它

评课发言稿 [评课发言稿4篇]

评课发言稿 [评课发言稿4篇] 本文目录评课发言稿语文组听评课会发言稿评课发言稿小学二年级 语文评课发言稿大家好!我是跃升里小学的xxx。我今天做的这节课是一年级《看图写话》的期末复习。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因为这是一堂复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谁干什么”的句式,这也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已知,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以连一连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谁干什么”的句式。2 以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把句子写具体,层层递进,提高难度,让有能力的学生尝试用“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说具体。一般学生掌握“谁干什么”的句式就达到了看图写话的基本要求。同时,我结合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句

号和逗号。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可发展的空间。3以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因为这是一节复习课,所以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去写,然后去检查,教给他们看图写话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逐步养成检查的习惯。由于这是复习课,每个环节我都让学生进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复习巩固看图写话的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小结的基础上,本着学有所得,学为所用的原则,帮助学生编了一个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中正确、巧妙的运用。通过这次的做研究课,我的教学理念有了的转变,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结合刚才这节课,谈谈我的个人体会。我先谈谈我感觉几处成功的地方:进入填一填的练习后,我利用提示语的方式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通过比较第一二句话,让学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体了。再通过引导启发,由学生说出,句子的开头还可以加上“什么时间”就更加的具体了。因为学生掌握的时间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给出了在“语文课上”,又引导学生自己来说。其中一个学生回答了“数学课上”,我及时通过引导让学生注意到图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月亮之谜》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月球之谜》教案 1 2 教学目标: 3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 5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6 教学重点: 7 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 8 月球的不解之谜。 9 教学难点: 10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神秘的魅力。 11 教学准备: 12 利用课余时间找出和月球有关的知识和古诗。 13 教学过程: 1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5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 16 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 17 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18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 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图片、19 20 诗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21 检查预习,让学生们来读一读黑板上出示的字词。开火车,玩游戏的方式, 22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23 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 24 1、自读课文 25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 26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7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28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 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 29 30 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 31 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 32 获胜。 33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34 三、交流探究,自主学习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选择走出地球, 35 36 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 37 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 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38 39 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看看月球究竟是一 40 个怎样的世界?请特别关注人们探索月球之谜的历程。 四、小组讨论 41 42 结合实例,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宇宙星空的奥秘,不

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运用已有识字方法自主认记8个生字,理解掌握“遐想、估计、水藻”等词语。 2、通过文本细读、寻谜说谜,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了解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在根据材料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利用文本及收集的资料、古诗句等,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查找关于月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遐思,引趣导入 1、出示月亮图:同学们,这是——月亮。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2、这月亮带给你们的遐想真多。有人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读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便会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3、指名读句子。齐读。

4、出示月球图,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 3、归纳小结。引:课文究竟向我们讲述了哪些谜? 三、文本细读,寻谜说谜 1、默读课文2-8小节,看谁找到的“月球之谜”最多。 2、反馈“月球之谜”: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深入点拨交流: ▲板块一:品读直接提疑的句子。 (1)找出直接提疑的句子: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021年优秀青年教师事迹材料精选三篇

优秀青年教师事迹材料精选三篇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老师哺育了祖国的花朵,传授给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下面是三篇优秀青年教师事迹材料,欢迎阅读! 王静雯, ___党员,xx年特岗教师,自在赵庄初中任教以来,勇于探索实践,有担当,有大局意识。根据工作需要,哪里有重担,就挑哪里,严格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校的各项教学任务。作为青年教师的她,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王静雯到赵庄初中以来,一直担任历史课程,最多的时候一人担任了八年级6个班的历史课程并为每个同学建立学习档案,张贴在教室门口最醒目的位置以示提醒。教室里、校园里、住室门口随处可见静雯老师追着学生要“背诵账”的身影。在教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学校的多次表彰。 王静雯家住在平顶山,距离学校路途较远,为了按时到校给学生上课,有时要在周日就提前赶到学校。没有直达学校的车,静雯老师就先坐平顶山到宝丰的大巴,再坐宝丰到赵庄的班车,遇上赵庄___堵车,静雯老师还需要带着行李步行到学校。到校后,一周吃住在校,一心扑在教学上。

XX年秋期,由于王静雯身体不便,她的父亲退休后就来到学校照顾她的起居生活。当王静雯的父亲知道学校教师紧缺时,向学校主动请缨,一边照顾自己的 ___,一边为学校分担一些教学辅助工作。 疫情期间,身怀六甲的王静雯,仍然不甘 ___,圆满完成了九年级的线上教学任务。返校复学后,依然按时到校,坚守在教学一线。这届九年级学生是王静雯从七年级一路带来的,有着深厚的师生感情。王静雯向学校表示,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坚守到临产期,争取把这届学生送进中招考场。 王静雯扎根农村,在教育这方园地里精耕细作,用耐心播下种子,用细心浇灌成长,用爱心培育花开。 张举鹏,宝丰一高教师,现任高三3(17)班班主任,同时担任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他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有大局意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充满爱心。 自xx年到宝丰一高任教以来,他不断挑战自我,认认真真备课,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班级管理方面,他爱生如子,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要求学生做自我未来规划。他很细心,善于观察,为每个学生送去温暖和关心。班里有个学生,父母

教研组工作总结

教研组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教研组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研组工作总结1 我们三年级数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领导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做了不少实效性工作。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各种教学理论,学习新课标精神,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尤其是年青老师,更是笔耕不辍,不少论文获奖。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听课时认真记录,听课后积极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加速年青老师的成长。本学年,老师们公开课均超过2节,在不断的磨砺中提高自己。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的效率,老师们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运用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同时老师们也经常在一起钻研教材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 本文是关于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月球之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简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的文章,课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列举的只是几个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对于学生来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我认为应大胆地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去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播放视频《彩云追月》,学生聆听音乐,欣赏画面,,师根据画面吟诵《春江花月夜》中的三句诗。 2、多么动人的月色啊!你想起了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呢?(四名学生交流) 3、出示新月图,谁给这幅新月图配上恰当的诗句?看满月图,谁能扮演诗人给这幅满月图题诗?(学生交流) 4、望着皎洁的月亮和不断变化的.月形,古代文人学士不仅吟诗作画,还寄托情怀。PPT出示图片和文字: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⑴自由读。 ⑵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评:你读出了月夜的美。你读得特别轻柔舒缓。)理解“遐想”,你曾想到过什么?(评:听了你的朗读,真的让人浮想联翩)齐读。 5、师:是啊,神奇的月球曾经引起多少人的遐想,曾经牵动多少人的情怀啊!其实,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月球,共同追寻人类的脚步去探索月球之谜。(师生板书课题)理解“谜”。PPT出示“谜”在字典中的两种解释,学生选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求:

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生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 学生自读。反馈: 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估计、年龄、神秘、探索(小老师领读──齐读)3、刚才老师巡视了一下,同学们……真会读书!现在老师看看这些词语你们掌握得怎样?(PPT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质疑问难:“临”的部首、“幕”的部首,什么意思?哪个部首跟其意思有关?“旦”的意思? 小结:识记汉字要注意音形义结合。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们请一个小组开小火车读。其他同学仔细听,本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评读。读通难读的句子:“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然后用序号标出文中所写的7个月球之谜,同桌交流对照(屏显)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 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它跟地球一样吗? 难道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 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尘土中生长情况不同?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 /

月球之谜评课

篇一:《《月球之谜》评课稿》 月球之谜》评课稿 《月球之谜》评课稿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122 听了我校朱老师的《月球之谜》,我深有感触。朱老师能把一篇科普文上得如此富有语文味, 如此入情入境,真是佩服。现我来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体会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效达成目标。 感受月球的神秘和美丽,引发学生探索的愿望,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朱老师在课堂上通 过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在情趣盎然的情境创设中达成情感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

兴趣。 如教学本课第一句时,课件出示一轮明月挂在高空,还播放音乐,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 遐想。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加上老师优美抒情的引导语,让学生说说眼前有怎样的画面, 既达成积累语言的目的,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遐想”这个词。同时也给这堂课增加了浓浓的 文学味。这样的指导朗读,学生是读得一个比一个动情,一个比一个精彩,完全与情境融合 在一起,被带入了一个神秘充满美丽的月球世界。又如在理解词义的时候,朱老师恰当地 运用多媒体,帮助孩子们理解了词义难点。如对“水藻”、“环行山”的理解,朱老师也是 出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的。我觉得本节课多媒体的运用是适时的、

适度的,真正起 到了辅助的作用。 体会之二重视朗读,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评价及时又丰富。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朱老师对朗读的指导非常到位 ,评价富有激励性,特别是文中疑问句的指导尤为精彩。如何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呢?朱老师 没有直接说怎样读出疑问的语气,也没有自己范读。而是以巧妙的评价语来进行引导。朱老 师的评价是“你告诉我声音要往上扬。”,“你歪着小脑袋,头脑里还充满了好奇呢”,“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知道该怎么读了。”然后师范读,学生再次读。朱老师就靠几句恰当而 美妙的评价语教会了学生读好三个问句。朱老师的评价语非常恰当、自然,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通用3篇)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通用3篇)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月球之谜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1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完美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之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根据文本特点,我把第一课时重点确定为: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综观整节课,并综合各位评课老师的意见,觉得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有特色。 一、定位明确,有效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这篇课文虽然散发着科普知识的光芒,但其文字优美,要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神秘,不失语文的本味。因此,我把文本的三维目标定位为: 1、认知目标——会认悬皎遐壤藻等几个生字,会写幕、临、奥、

撒等字。了解“遐想、奥秘、令人费解”等词的意思。 2、技能目标——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 3、情感目标——感受月亮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月球的奇异与神秘。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十分丰富。例如,课文的第一句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完美的遐想!”由于这句话的生字较多,而且易读错,我透过多媒体画面及多形式的读来启发学生“遐想”。再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透过问题的设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景色?”来让学生先找出答案,再透过朗读来理解什么是“奇异”,在读后感悟“荒漠”。又如: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透过朗读品味其文字的优美与用词的准确性,到达“读中品”、“读中悟”的目的。整节课以读代讲,书声琅琅。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2 《月球之迷》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本文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性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收笔。《月球之谜》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贴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我讲解得很少,主要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也展

《月球之谜》教案

22 月球之谜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和新词。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月球之谜,合作、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中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赌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选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的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提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采用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和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在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深究同回。 1.对某一未解之过感兴趣的学生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根据教师提供脉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资料袋”。 (1)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出”说。 (2)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的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3)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

关于XXX教师承担公开课

关于XXX教师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的证明材料 我校XXX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具体情况如下: 1、2001年5月18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效果优良。 2、2001年10月24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的数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效果优 良。 3、2002年4月20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的数学《约分》,效果优良。 4、2002年11月28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的数学《解决问题》,效果优良。 5、2003年5月24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的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效果优良。 6、2003年10月19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六年级的数学《体积与容积的意义》,效果 优良。 7、2004年4月16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六年级的数学《圆柱表面积》,效果优良。 8、2004年12月6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的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效果优良。 9、2005年4月26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的数学《圆柱体的体积》,效果优良.。 10、2005年10月21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三年级的语文《卧薪尝胆》,效果优良。 11、2006年4月21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三年级的语文《月球之谜》,效果优良。 12、2006年11月16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四年级的语文《颐和园》,效果优良。 13、2007年5月23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四年级的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效果 优良。 14、2007年10月28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的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效果 优良。 15、2008年5月23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五年级的语文《草船借箭》,效果优良。 16、2008年10月13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学前班的语言《学说反义词》,效果优良。 17、2009年4月27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一年级的数学《图形的拼组》,效果优良。 18、2009年月11月14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一年级的数学《认识钟表》,效果优良。 19、2010年月5月26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二年级的数学《找规律》,效果优良。 20、2010年月10月16日在本校上公开课,课题是六年级的语文《轮椅上的霍金》,效果优 良。 特此证明 2010年月10月20日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环境中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一定束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 月球之谜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卡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准备:概念图作品、学习网站、幻想画、神话传说 教学时间:5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诗词网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二、学习课文,解疑问答 1、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3、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 4、 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三、网络探究,自主学习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选择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得我们现在所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