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案例教学、案例研究(主讲人:刘蒋巍)

案例、案例教学、案例研究(主讲人:刘蒋巍)
案例、案例教学、案例研究(主讲人:刘蒋巍)

案例、案例教学、案例研究

刘蒋巍

(学思堂教育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0)

“案例”一词源于法学,原意就是一个案件,哈佛法学院将案例应用于法律人才的培养,产生案例教学;哈佛工商学院将其移植于工商管理人才的教学,取得显著成效;之后,人们把“病例”用于医生培养,把“战例”用于军官培养,把“课例”用于教师培养,都叫做案例教学.伴随案例教学而进行的分析、反思、提炼又促进了“案例研究”的发展.这里有三个词:案例、案例教学、案例研究.数学教育中的案例是一个教学实例,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案例研究是一类研究方法.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把分析案例的活动称为案例分析,它可用于教学、也可用于研究.

(1)案例(课例).

①案例(课例)的界定:数学教育上的案例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过程的描述.

对于数学教学上的案例,我们更习惯叫做课例(或个案),在形式上,可以是体现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的课堂实录,可以是学生学数学的生动故事,可以是教师教数学的有趣设计,还可以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意外与困惑的事件.为了教学研究的需要,课例的叙述可以对课堂信息的摄取有所侧重,对课堂之外的情况(如教师、学生的背景)及心理活动有所描述(动机、态度、思想、意图、需要等),这就使得用于教学分析的课例与记录教学实验的课例略有区别.创作课例可以是一种“教育叙事”,用记叙文的体裁表示出来.

②案例的作用:教学课例包含有充分多的信息(可以代表一类事物),蕴含一定程度的理论原理,反映了教学实践的经验与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树立一种观念,明白一个道理,理解一个概念,学到一种方法;案例是了解教学的窗口,是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学理论的故乡,是教师发展的阶梯.

③案例的特征:典型性、研究性、启发性.

(2)案例教学.

①案例教学的界定:案例教学是通过典型教学过程(课例)的分析来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技能、增强教师胜任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②案例教学的性质:它与传统的讲授法不同,强调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案例教学突出体现了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育观念的转变.这是一种研究性学习.

③案例教学的步骤.教师培训中的案例教学可分成3个步骤来实施:

●教员提供案例,学员体会情景.

较长的案例可以课前提供,较短的情节可以随堂呈现.提供的方式可以是书面材料、录相或口头叙述.

●教员组织讨论,学员分析材料.

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学习过程.一般说来,每个案例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每个学员又都有自己的兴趣指向,如果引导启发不当,有的学员会不知从什么地方开始谈,有的学员会只谈现象与技节.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案例的内容,提前进行精心的准备,临场还得有机敏灵活的动态调节.为了使讨论相对集中,可以随案例的呈现提出几道重点思考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更多地从讲台站到了学员的背后,聪明不是由教师告诉、而是由学员自己去获得.

●教员总结评述,学员掌握原理.

这一步主要由教师进行,教师的总结首先要有理论深度,使学员确实学到东西;其次要体现现场讨论的情况.

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独立地进行经常性的案例分析,也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案例教学与举例说明是不同的;案例分析与评优课、或说课也是不同的.然而,案例分析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所有这几方面水平的提高.(3)案例研究.

①案例研究的界定:在对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具体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和解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叫做案例研究.

②案例研究的意义: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者是对案例素材进行分析、解释、判断和评价,形成理论认识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案例研究是从具体经验事实走向一般理论的一种研究工具.(案例相当于生物学研究中的标本,案例研究相当于通过标本研究生物)

案例研究突破了理论脱离实践的困境,建构了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连的知识体系,便于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研究.

③案例研究的视角.

通过现场听课、录像播放、文本阅读等获得案例是很方便的,但是,怎样开展案例研究呢?我们建议抓住三个主要视角.

●数学的视角(主要看数学功底与本质洞察)

——内容结构:数学内容充实、完整,逻辑线路明晰.

——知识构建:原有知识经验明确,有构建新知识的合理过程.

——数学概念:清晰、准确,有发生过程.

——数学论证:科学、正确,有思维揭示.

——数学思想: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炼或阐明.

●教学的视角(主要看教学能力与风格特色)

——教学目标:体现三维目标,定位准确,教学性质清楚(应该强调教学效果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必须表现为学生外显的、具体明确的行为方式).——教学要求:恰当、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方法:创设发现情景,鼓励探索质疑,多向交流沟通,促成意义建构.

——教学过程:有序、完整,思路清晰,使用多媒体,激励性评价,教学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教学效果: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

●观念的视角(主要看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中国道路).

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数学新课改课堂,我们的眼光不要停留在十几年前,观察课堂、寻找特色,应该与时俱进,有新的认识:

——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经过十几年的贯彻,必然会与数学学科特征有机结合,产生出既区别于其他学科、又区别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新特色.其实质是创新.

——新输入的课改理念经过十几年的贯彻,必然会与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相互作用,促进中国数学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发展.其实质还是创新.——如今的数学教学大体上都是:以问题情景作为课堂教学的平台,以“数

学化”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结论(或发现)作为课堂

教学内容的重要构成,以“师生互动”作为课堂学习的基本方式.就是说,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师生互动是四个关键词.

最重要的是能从这些视角里看清基本事实,并用这些事实去分析相关的数学处理、解释相关的教学行为.当然,课例分析的共识有的只能作为教师的营养,间接进入课堂,而有的则可以直接进入课堂,这两方面都将促进教学的发展.课例分析不应是“空对空”的“纸上谈兵”,而应该是“实对实”的“行动研究”.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撰写的意义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什么是教学案例? 四种说法: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三、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四、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

教学案例分析格式及案例分析范例

教学案例分析格式及案例分析范例 发表时间:作者:点击次 教学案例分析格式 、课题地主题与背景:介绍各案例内容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地. 、情景描述:选择与主题相关地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文学化地描写,一方面展示案例问题,另一方面增强可读性. 、教学设想:包括对作业地说明、案例教学地注意事项、案例教学地具体要求和操作建议,以及一些必要地说明.并且围绕案例中存在地各种问题提出讲座,这些问题不但阐述案例地主题,提示案例中存在地各种困惑,还具有一定地启发性,激发学习者反思和讨论. 、教学反思、研究: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地课后反思、对教与学原则地引申等,有些案例研究地结论在此进行了展开. 附:案例分析范例--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案例 背景介绍 本节教材是实施新地课程改革后初一地一堂课.这节内容与老教材地内容基本一致.选用这节课地原因是因为过去我曾选用这节课作为教学公开课,取得了相当地成功,当时地授课方式为普通地启发式教学.本堂课是由我所上地一堂平常课,所采用地上课方式是组讨论式.希望通过这节课同过去地课进行比较.考虑到本堂课地情况,未安排学生进行预习. 情景描述 像往常一样,经过精心地准备,我走进了教室:“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做一些简单地数据统计,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分组统计:()班上男女生人数; ()全年级人数; ()同学们用地数学课本地厚度; ()中国人口数量; ()圆周率. 要求每个小组迅速地分工、合作完成上述内容,并进行简单地记录.”

话音刚落,同学们迅速地进行工作,不一会儿就结束了.我注意到有个别同学把自己放在旁观者地位置.“完成了?哪组先说?”立刻有学生站了起来:“我们班上男生有人,女生人;全年级人数约有人;同学们用地数学课本地厚度为厘米;中国人口数量约为亿;圆周率约为.”“大家认为他说得是否正确?”“我认为他说得基本正确,但全年级有人,圆周率在之间.”……每组均发表了各自地结论,各组结论基本相同. “大家说得都很好.有需要提出地问题吗?”“那为什么会有不同呢?”“问题提得很好,谁来解答?”“我想,可能是计算地问题,或是测量地问题.” “非常好,我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得到一些精确地、与事实完全相符地数,我们称之为准确数;但在某些情况下得到一些与事实不完全相符但比较接近实际地数,我们称之为近似数.谁能说出上述数中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为什么?” “我们班上男生有人,女生人是准确数;全年级人数约有人是近似数;全年级有人是准确数;同学们用地数学课本地厚度为厘米是近似数;中国人口数量约为亿是近似数;圆周率约为是近似数.” “很好.谁能说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地近似数和准确数地例子?” “教室有张桌子,张椅子,扇窗户,这些是准确数.” “我地身高是米,今年岁,这些是近似数.” “我们学校有多人,这是近似数.” “我们学校有多人,与实际相差太远,这不是近似数.” “初一()班约有人,教室大概有盏灯为近似数?” “大家都发表了自己地看法,很好.主要地问题是:怎样才算作近似数?” 我给出了近似数地意义:我们说与实际有偏差但比较接近实际地数,我们称之为近似数.即用四舍五入地方法得到地数称之为近似数.比方说,我们年级有人.我们可以说:我们年级约有人;也可以说:我们年级约有人. “那我所说地我们学校有多人,是不是近似数?”…… 同学们产生了一些争论,其中也提到了常见地说法如:实足年龄岁,虚岁岁等. 我发表了自己地观点:无论是近似数还是准确数,它首先是一个具体地数.诸如多、不到等,均不能称之为近似数.像初一()班约有人,教室大概有盏灯,混淆了数学中近似数与生活中近似数地概念.也就是说数学中所说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中地一些习惯说法是不相同地,请大家注意. 同学们地表情似乎有些怀疑.我没有停下来. “用四舍五入地方法得到地数,就有近似程度问题.比方说: π=… π取整数,则π≈,精确到个位 π取一位小数,则π≈,精确到十分位 π取两位小数则π≈,精确到百分位 …… 问题:和地近似程度一样吗?为什么?” “一样,因为后面地可以省略.” “不一样,因为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如四舍五入为四舍五入为.”“谁知道什么样地数四舍五入为,什么样地数四舍五入为吗?” “应该是到四舍五入为到四舍五入为.” 同学们地掌声响起来了. “很好,用‘<’号连接为≤<≤<.这说明它们地精确度是不一样地.地精确度更高.” 下面我又介绍有效数字地概念: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地数字起,到末位数

泛函分析在控制系统及算法中的应用

课程:应用法泛函分析题目:泛函分析在控制系统及算法中的应用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日

泛函分析在控制系统及算法中的应用 【摘要】泛函分析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在应用数学、物理理论、现代工程技术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为控制算法优化以及系统性能分析等建立了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且为控制工程实用的数值计算和控制算法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并对算法实现的有效性、收敛性提供了各种实用方法。本文从遗传算法的优化,控制系统性能分析和最优控制三方面简要分析了泛函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泛函分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遗传算法最优控制 【中图分类号】O177.92- TL361 Through the study of functional analysis, knowing that functional analysis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it not only builds a strict theoretical system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controlling algorithm and the analysis of systematic performance but also provides a definit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control algorithm of the useful Controlling Engineering.At the same time,a variety of practical methods are put into the algorithm’s effectiveness and convergence. In order to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learn the methods of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analysis. From the point of genetic algorithm , th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of controlling system and optimal control briefly analyse that functional is applied in the fields of controlling theory and controling engineering 一、遗传算法的优化 设一个系统的种群为 12 ,..... n X x x x ?? =?? (1-1) 满足约束条 () () 01,2,, 01,2,, 01,2,, j k i X j l X k m i n g h x ?≤= ? ? ≤= ? ? ≥= ?? (1-2) 使目标函数: ()min W X→(1-3)上述问题称为遗传算法的一个优化问题,其中约束条件是一个工程结构中的各项参数,(如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静态性能指标)应该满足的条件。目标函数是用来评价系统的优劣;在寻求目标函数满足约束条件下达到最小值,传统的遗传算法,按照适者生存的原理从给出的种群中不断进化寻求满足约束条件的新解,最后找出收敛的最优解。寻求最优解的过程汇总,当变量增多或者种群取值范围大时,寻求收敛的速度就会相应降低,无法精确的确定最优解的位置。因此采用一解空间到另一解空间的映射, 改进遗传算法求解的迭代过程,从映射角度对分析遗传算法的收敛性,上述问题可以得到相应的解决。 定义 1 度量: d S S R ?→,其中 d 的表达式定义如下: ()() ()() () 22 , i i i i d c f c f x x x x ++ =--- (1-4) 其中i x,2i S x+∈ ,c 是一个大的正数。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重要性在我国法学过去教育的过程中多数是采取讲授式的策略,在这样的教学影响下,学生可以获得一个较高的学术造诣,但是存在的不足就是学生的法学专业实践能力不强。为了提高法学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西方的苏格拉底问答教学策略受到了高校师生的关注,既实际案例教学法。通过对该教学理念的引进运用,很好的提高了我国法学专业的教育水平。 一、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地位案例教学法在上世纪就引入到我国,在清华大学、XX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法学专业课程中得到了应用,但是案例教学法在全国范围内的法学教育中没有发挥出更多的价值。在我国的一些高校中法学院在开展法学专业课的时候仍旧是采取讲授式的教学策略,在具体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的法学教授与讲师只是将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的补充,没有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体系中将学生的法学考试成绩作为了考核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还有就是随着我国学生报考高校法学专业的人数不断攀升,而可以进行高质量案例教学的老师更是少之又少,且典型的指导性案例较少。法学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对案例教学法起到足够重视,由于以上多种原因,因此目前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法学专业教学中没有突显出特别的优势。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情况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在法律教育学者的创新与批评中完成了案例教学法的改革与本土化。其一就是案例教学说明法,在传统的法学教育基础之上,根据法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其中的案例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相关

的法学内容。其二就是法学的案例讨论法,在教学大纲的教材指导下,老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完成具体法学内容的讲解,在讲解之后让 学生们对有关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保障学生对有关的法学 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掌握。其三就是案例课程教学法,老师根据对 应法学专业中的理论体系结合有关的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编制,然后在根据法学课程的教学进度进行案例分析讲解,通过剖析 案例让学生理解相关的法学内容。在以上的三则案例教学策略中都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了案例教学法的某些特点,但是都有同样的缺点,就是没有脱离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体系与范围。案例的教学方式通过 理论知识点进行编制,因此所有的案例分析都是集中到一个教学章 节中,仍旧存在于讲授式教学的影子当中。高校中法学专业开展案 例教学应当以具体的社会案例为教学材料,让学生们通过对案例的 分析,从而产生具体的法学问题。然后在相互讨论和师生问答的过 程中学习理解有关的法学内容,并且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以上的三则案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法学案例教学的真正形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即使对有关的法学内容进行了深刻的了解 掌握,但是当出现综合性更加复杂的实际事件时学生仍旧不能采取 正确的专业知识进行解决。因此说我国目前的法学案例教学策略拆 解了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含义,从而也背离了案例教学的思维逻辑指 导初衷。 (三)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取得的成果通过学术界的 有关专家学者对案例教学法的适当引导,对我国高校的法学专业教 学起到了很好的改革推动。让法学教学的相关工作人员深刻的认知 到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尽管一些高校的法学讲师 对案例教学法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但是老师已经开始逐步的加强

教师教育案例库建设及其案例研究

教师教育案例库建设及其案例研究 进入21世纪以后,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准,己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从师范生到职初教师,再发展到有经验教师及专家教师,其知识结构除了教育原理知识外,还包括学科的原理和规则。另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案例知识,以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和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机能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但目前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与困惑是,教师在职教育有多种形式,如短期课程培训、单元式工作坊、教学观摩和研讨会等等,所有这些形式都要面对理论到实践的转移问题。 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了这类培训后,都感到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目前,我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所探索的一条新兴的道路是采用“行动学习”的培养模式。新型的“行动学习”教师培养模式需要以案例为载体,这是因为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很大部分是教师的亲身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从听讲式培训发展到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索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案例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体系,本课题针对教师教育案例进行研究,从案例库的建设、案例教学的应用、以及对中学教学案例的分析三个层面提出案例研究的解决方案。 在案例库建设方面,从符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和网络信息化普及的角度出发,利用ASP技术和SqlServer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搭建了一个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库管理系统的平台,将目前作者手中现有的案例整理归库,做到对案例的按需求调配。接着运用其中的一些案例对教育硕士和一线教师两类教育群体分别做研究。针对教育硕士主要是研究案例教学对他们的影响,探讨如何有效的实施案例教学。对于一线教师的案例,作者是根据华东师大的祝智庭教授所提出的“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教学模式”,从现有的案例库中选择了4个分属于不同教学模式的案例做深入的研究,把重点放在对4个案例的比较研究上。 本文试图比较全面的描绘出一个案例研究的整体框架。

应用泛函分析相关习题.doc

泛函分析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范数与线性赋范空间 2.无处稠密子集与第一纲集 3.紧集与相对紧集 4.开映射 5.共貌算子 6.内点、内部: 7.线性算子、线性范函: 8.自然嵌入算子 9.共貌算子 10.内积与内积空间: 11.弱有界集: 12.紧算子: 13.凸集 14.有界集 15.距离 16.可分 17.Cauchy 列 18.自反空间 二、定理叙述 1、压缩映射原理 2.共鸣定理 3.逆算子定理 4.闭图像定理 5.实空间上的Hahn-Banach延拓定理 6、Bai re纲定理 7、开映射定理 8、Riesz表现定理 三证明题: 1.若(x,p)是度量空间,则d = d也使X成为度量空间。 1 + Q 证明:Vx,y,zcX 显然有(1)d(x, y) > 0 ,日3,),)= 0当且仅当x = (2) d(x9y) = d(y,x) (3)由/(/) = — = !一一, (/>0)关于,单调递增,得 1+,1+r d(x, z) = PE < Q(x,.y)+Q(y,z)

' 1 + Q(x, z) 一1 + p(x, y) + Q(y, z) 匕Q(x,)') | Q()',z) 一1 + Q(3)1+ /?(),, z) = d(x,y) + d(y,z) 故』也是X上的度量。 2,设H是内积空间,天则当尤〃—尤,乂T y时"(七,月)t (寻),),即内积关于两变元连续。 证明:| (% X,)一(x, y) I2 =| (x/t - x, >; - y)\2<\\x n-x\\-\\y tt-y\\ 己知即II七一尤II—0,|| 乂一>||—0。 故有I ,以)一(x, y)『—。 即Cw〃)T(x,y)。 5.设7x(r) = 若T是从心[0,1]-匕[0,1]的算子,计算||T||;若T是从 ZJ0,1]T ZJ0,1]的算子再求1171。 解:(1)当T是从ZJ0,l]—匕[0,1]的算子。 取x&)=同,贝j]||x()||2=1>||片)川=[后广出=*. 所以||T||>-^e 故有11『11=±? (2)当T是从ZJ0,1]T ZJ0,1]的算子时 ||八||2=(。誓⑴力度严=nxii2 Vn,(!--

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刘远熙 (商丘师范学院政法系,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传统学院式法学课堂教学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主动学习等问题。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只有把握案例前置性、创新性、互动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教学基本原则,才能避免法学课堂教学中错误地应用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法学;案例教学法;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XX)12-0043-02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学必须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应当把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的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法律职业技能放在法学课堂教学的第一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法学课程的教学一般都采用学院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其实就是一种“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法,它特别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个性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上述问题。这就需要在法学课堂运用案例法教学过程中,认真遵循如下五项基本教育教学原则。 一、案例前置性原则 所谓案例前置性原则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就要接触和了解案例以及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前对案例的事实、证据和法律的初步接触,在学生心目中已形成了对所授知识的大致轮廓。案例前置性原则,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真实案例,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和法律等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后,教师再运用苏格拉底教学法,先提出一系列有关案例的问题,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和辩论、然后再改变问题的假设条件,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再思考,再讨论。因此,遵循案例前置性原则实际上是坚持从实践到理论的思维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传统的判例或理论教学法虽然也运用案例,但是由于采用的是“后置式”即先讲理论、然后以案例来证实理论,不仅无法克服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矛盾,而且也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案例教

如何进行案例教学

如何进行案例教学? 王名 随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引进,案例教学近年来成为备受师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从2001年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引进案例方法,先后在“非营利组织概论”、“非政府管理概论”、“公共管理”等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所使用的案例大部分为我们自主调研和编写的实践案例,多数课程中案例教学部分所占比重超过40%,有的达50%以上,期末考试也常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出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结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就如何做好公共管理案例的教学和组织工作,谈如下九个问题。 一.何谓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说明一定的理论或概念进行的举例分析,也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具有实例性的课程实习,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最早用于医学教学中,为启发学生掌握对病症的诊断及治疗,医学院的教授将不同病症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做成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后来,法学院的教授将各种不同的判例记录整理成为法学案例,包括其中的辩护和裁决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判案推理能力。20世纪初,哈佛商学院出现了工商管理案例,教授们将包括各种不确定信息、相关意见和实施过程的商业管理及其决策过程记录下来,编写成为案例用于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推理能力。类似的方法后来在公共管理教学中出现,教授们搜集整理包含不同背景、问题、选项、相关意见和选择过程的公共管理和决策记录,形成公共管理案例并用之于教学过程,基以培养学生的决策推理能力。因此,公共管理案例实际上是借鉴其他领域案例的一种具体应用,它和医学案例、法学案例、工商管理案例一样,目的都是通过将实际事件的典型过程再现出来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计划 在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这里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特定的教学对象、明确的教学目的、具体追求的教学效果和对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及其控制。 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的对象应当是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就公共管理学科而言,适用的对象应当是MPA。[1]这是因为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其能力,从而开展讨论,通过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的互相交锋和彼此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实践经验的多少是和课堂参与程度及其通过案例讨论得到的收获启发,通常是成正比的;在MPA教学以及在职研究生班的教学中使用案例通常效果最佳;选择那些和学生的工作及其经验背景有关的案例则会形成较好的课堂反响。 案例教学要尽量避免以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为对象,同时也要注意所选案例的内容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关联性,要尽量将有着多元背景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为案例讨论中不同的经验、信息、知识、观点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 案例教学的目的不应是传授知识,也不应是进行理论诠释或政策解释,不应将教学目的简单地放在老师对学生的“教”上,而应该着眼于老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和学生相互之间彼此互动的“学”上。着眼于“学”,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构成,考虑“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可能采取的行动,考虑对“学”的过程的整体设计及其控制。不仅要考虑每一次案例课的过程控制,还要考虑整个教学计划的进度特别是其中案例部分的安排及其效果,要注意案例部分和理论部分、实践部分的必要的平衡。 三.选案例

泛函分析在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泛函分析在数值分析中 的应用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泛函分析在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刘肖廷工程力学 一、数学概述 数学是一门从集合概念角度去研究物质世界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基础的自 然学科。它从应用的角度可以分为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两大范畴,而基础数学 又可以划分为纯数学和基础应用数学两大范畴。其中,纯数学是建立在基础应 用数学基础上进行的单纯的数学研究。可见基础应用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 基础应用数学以代数学,几何学,分析学与拓扑学为基础研究物质世界的数 学关系与空间形式。分而言之,代数学主要是从集合概念角度去研究物质世界 的数量关系;几何学主要是从集合概念的角度去研究物质世界的空间形式;分 析学则主要研究集合间的映射关系及其运算;而拓扑学则包含点集拓扑,代数 拓扑,微分拓扑,辛拓普等几个分支,融合与代数学与几何学之中。 应用数学则是以基础数学的基本方法(代数,几何,分析)为基础,去探讨 物质世界不同类型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它主要包括三角学,概率论,数 理统计,随机过程,积分变换,运筹学,微分方程,积分方程,模糊数学,数 值分析,数值代数,矩阵论,测度论,李群与李代数等领域。当然,我们同样 不能忽视应用数学对基础数学在理论上的支持与贡献。 由此可见,集合概念是数学的核心概念,代数、几何与分析是是数学的三大 基本方法,代数学、几何学、分析学与拓扑学是支撑数学大厦的四根最紧要的 支柱,此四者同时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这一点印证了一句名言,数学 的魅力正在于其中各个分支之间的相互联系。 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一)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 1、度量空间是现代数学中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最接近于欧几里得空间的抽 象空间。19 世纪末,德国数学家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为各种抽象空间的 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期,法国数学家M. R. 弗雷歇发现许多分析学的 成果从更抽象的观点看来,都涉及函数间的距离关系,从而抽象出度盘空间的 d?→。若对于任何x, 概念。定义:设x 为一个集合,一个映射: X X R y,z属于x,有(1) (正定性)(x,y)0 d=。当且仅当x y d≥,且(x,y)0 =; (2)

教育案例研究的特点与意义

教育案例研究的特点与意义 教育研究是人们揭示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只有认识和掌握教育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研究方法很多,案例研究法,就是一门科学的、有效的、实用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家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张奠宙教授指出:教育案例研究将是中国教育研究领域一场革命。著名的教育研究专家华东师大教育博士生导师顾泠沅教授认为:教师可分为:不合格、合格、专家教师三大类。仅具有学科原理,规则方面的知识的教师是不合格教师;具有原理,规则方面知识,同时还拥有学科教育特殊案例知识的教师才是合格教师;在合格的基础上还具有能把原理运用于案例的策略的知识的教师是专家教师。案例研究是理论来自实践的最好体现。在教育实践案例中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某些教育思想、教学原理。有的还会闪烁着新的教学原理和创新思想的光点。 案例研究是运用典型引路,启发研究者或学习者创造性的思考问题,为教育研究寻找切入口和研究路径提供有力的帮助。如果我们把每一个特殊案例称作为“点”,那么同一侧面多个特殊案例就形成一条“线”,在这条“线”上教师制定了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情绪,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会留下清晰的“足迹”。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揭示某一侧面的教学规律和数学思想。从中推导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或方法,这是案例研究的主要目的。如果一个案例或几个案例尚不足以揭示本质性的规律,那么无数案 例所构成的一个“面”,无数的“点”一“线”一“面”,就一定能使研究者从中找出规律,从而使教育得到发展。 著名的《上海青浦教学经验》就是顾泠沅教授带领一批有志之士在教学一线与教师朝夕相处,收集大量的教学实证和案例,经过分析、提炼,给予科学的总结,再实验, 逐步总结出来,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原理和方法。 作者:湖北省黄石八中郭茂荣 教育案例的涵义和特点 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案例在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教育案例仅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或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数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 从广义来说,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事件都可以写成案例,但作为教育研究案例,还应该具有一些特点。 1.客观性。案例是写实的,客观性是案例的首要条件。所谓客观性,就是对教育事件发生的背景、特定环境、主要情节进行客观的描述,如实的介绍,而不能随意取舍或歪曲事实的真相,分析要就事论理,从事实中引出道理,启发人们思考,有的案例也不作分析,而让读者或研究者去评判。 例如:案例《答案是用尺量出来的》就是采用摄像技术,利用录像机巧妙地把某一数学学习困难生在解答数学试题同教师有趣的对话的全过程录制下来,客观的反映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思维障碍。 2 ?典型性。教育案例既要反映某一教育事件客观现实,体现教育的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特色与规律的统一,也要有反映某数学教学活动的成功或不足的典型性。 例如:案例《是启发式还是满堂灌?》是顾泠沅教授把某位教师在讲:“正方形的性质”这一节课的全部教学过程录制下来。从表面上来看该教师是通过由浅入深,层层

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

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近几年来,法学教学中逐渐开始重视案例教学研究,这对于着重培养、提高法律专业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推进当前高校教育及教学改革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学生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其角色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

突出教学重点,回归教学目的。 二、对案例教学法的几种模式的探讨 (一)课堂讨论模式。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之后,选择数个较为典型的案例集合到一起,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在课堂上交由学生进行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一一评析,给出标准答案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讨论案例法的关键和目的。 (二)网络教学模式。这是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进行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选择有突出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 (三)观摩审判模式。主要是组织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的学生到法院旁听一些较典型的或是疑难的案例,其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诉讼程序,观察法官庭审的办案技能及驾驭庭审程序的法律综合能力。 (四)模拟法庭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真实"案件中的各种角色,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庭审判为原型,模拟审判某一案件的教学方式。学生亲自参与和决定庭审程序,自主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具体案件。 (五)实习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到公安机 关、XX院、法院等单位进行实习,使其较长期、独立地参加这些机关的各种法律活动,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实际法律工作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三、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分析

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 一、案例分析的原则 案例是描述管理决策或者人们试图解决的管理问题(或管理者、执行官、博士、工程师、会计师等人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执行决策所依赖的周围的环境、事实、意见、偏见等等。案例通常把决策者的观点写出来,案例方法就是把案例作为教学手段,使学员们有机会处在决策者或解决问题的人的境遇。学生们学习书面案例就是要对所采取的行动进行探讨、分析、讨论、作出决策。通过反复的个人分析、与他人讨论、确定问题、找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阐明目标和讨论标准、选择行动办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结果、实施的计划等,学员们就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方法包括案例材料和使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方法,它还对学员们的答案、分析、建议以及决策提供反馈意见。 二、什么是案例分析 一般来说案例有四种类型(威夫林斯,1968年):(1)单个问题;(2)独立的事件;(3)组织问题;(4)上述问题中的有机结合。案例分析可以集中在一个人、一件事或一种情况。因为案例要用于诊断的目的,所以,书面案例包含有关的数据。案例本身不含规范的数据(解决方案及其效果),因为这是学员们在培训中应该做的。案例介绍了发生在一个组织(商业、医院等)内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层面的实际事件,展示实际生活的复杂性。案例作者把与培训有关的经济、技术、社会以及人为因素等内容都写出来。 马尔科姆·麦克内尔认为案例分析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有特定的时间段,用过去时来写,限定一些事件; *有故事发展的叙述结构和向学员(公司、行业、技术等)解释上下文及其细节的说明结构; *有围绕一个问题(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了什么?)的情节结构。 威廉斯(1969年)则认为案例分析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一个规定的问题和现有的信息(书面案例)、所需的信息、实际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及效果、最好的措施、处理的结果和防止未来出现类似问题的方法。 好的案例能将事实、人物及贯穿其中的情感都加以详细阐述。它告诉读者形势如何发展,怎样作出决策,从而缩小了有突出特点和行话的商业、职业与学习小组之间的差距。教师为学员提供理论工具,学员的任务就是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的实践中去,判断哪些是有关的内容、找出真正的问题、决定应该做什么、设计出行动计划。 三、开发编写案例 案例分析需要利用讲课、图纸、阅读、讲义、电影或电视以及其它的直接经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课和实际经验等经验学习来补充。培训课程设计应该包括进展速度的变化、平衡输入与输出的顺序。在设计课程时,必须了解整个培训课程所需的时间和完成案例分析

应用泛函分析相关习题

泛函分析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范数与线性赋范空间 2.无处稠密子集与第一纲集 3.紧集与相对紧集 4.开映射 5.共轭算子 6. 内点、内部: 7. 线性算子、线性范函: 8. 自然嵌入算子 9. 共轭算子 10. 内积与内积空间: 11. 弱有界集: 12. 紧算子: 13. 凸集 14. 有界集 15. 距离 16. 可分 17. Cauchy 列 18.自反空间 二、定理叙述 1、 压缩映射原理 2. 共鸣定理 3.逆算子定理 4. 闭图像定理 5.实空间上的Hahn-Banach 延拓定理 6、Baire 纲定理 7、开映射定理 8、Riesz 表现定理 三证明题: 1.若(,)x ρ是度量空间,则1d ρρ= +也使X 成为度量空间。 证明:,,x y z X ?∈ 显然有 (1)(,)0d x y ≥,(,)0d x y =当且仅当x y =。 (2)(,)(,)d x y d y x = (3)由1()111t f t t t = =-++,(0)t >关于t 单调递增,得 (,)(,)(,)(,)1(,)1(,)(,) x z x y y z d x z x z x y y z ρρρρρρ+=≤+++

(,)(,)1(,)1(,) x y y z x y y z ρρρρ≤+++ (,)(,)d x y d y z =+ 故d 也是X 上的度量。 2, 设H 是内积空间,,,,n n x x y y H ∈,则当,n n x x y y →→时,(,)(,)n n x y x y →,即内积关于两变元连续。 证明:22|(,)(,)||(,)|||||||||n n n n n n x y x y x x y y x x y y -=--≤-?- 已知 ,n n x x y y →→,即||||0,||||0n n x x y y -→-→。 故有 2|(,)(,)|0n n x y x y -→ 即 (,)(,)n n x y x y →。 5.设2()(),Tx t t x t =若T 是从21[0,1][0,1]L L →的算子,计算||||;T 若T 是从 22[0,1][0,1]L L →的算子再求||||T 。 解:(1)当T 是从21[0,1][0,1]L L →的算子。 1 2 10|||||()|Tx t x t dt =?≤? 所以 |||| T ≤。 取2 0()x t =,则02|||| 1.x = 4010||||Tx dt ==? 所以 |||| T ≥。 故有 |||. T = (2)当T 是从22[0,1][0,1]L L →的算子时 11 421/221/22200||||(())(())||||Tx t x t dt x t dt x =≤=?? 所以 |||| 1.T ≤

泛函分析在力学和工程中的应用

泛函分析在力学和工程中的应用 陆章基 (复旦大学应用力学系)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泛函分析方法在力学和工程中的若干应用,包括泛函观点下的结构数学理论、直交投影法、超圆方法、变分法、变分不等式与凸分析、算子的特征值与谱方法、与实验技术有关的泛函方法等。并介绍当前非线性分析中部分动态。 $ 1 泛函分析概述 泛函分析是高度抽象的数学分支,研究各类泛函空间及算子理论。所谓泛函空间是带有某类数学结构(主要是拓扑和代数结构)的抽象集。其元(或点)可以是数、向量、函数、张量场,甚至各种物理状态等。根据不同拓扑和代数结构,泛函空间划分为各个类别。力学和工程中常见的有①:(i)度量(距离)空间。对任意两抽象元引入距离,由此自然地引入开集等拓扑结构。从而,度量空间是一特殊拓扑空间,但尚未赋予代数结构;(ii)线性拓扑空间(拓扑向量空间。同时带有拓扑和代数结构。所谓拓扑无非是在抽象集中规定某些子集为开集),他们满足开集的基本公理。有了拓扑后,即能引入极限、连续、紧致和收敛等初等分析的重要概念。这里所述的代数结构指的是线性结构(加法和数乘运算)。由此可讨论线性无关、基和维数等代数概念。泛函分析的空间(尤其各类函数空间)绝大部分是无限维的。线性空间(带有线性结构的度量空间)是线性拓扑空间的一例。但最重要的线性拓扑空间应是下列线性赋范空间;(iii)线性赋范空间。每个元(常称向量)配有番薯||x||(是普通向量长度的推广)。线性空间配上范数后,能自然地诱导出度量和拓扑。就这个意义而言,它是特殊的线性拓扑和度量空间。于是,具有这两个空间中所有概念。例如可以讨论该空间(或其子集)是否完备。即任何柯西序列是否为收敛序列。(iv)Banach空间。它是完备的线性赋范空间。完备性使该空间具有十分良好的性质。例如闭图像定理、共鸣定理、逆算子定理和开映照原理等。(v)内积空间。内积的引入使该空间更直观形象,内容格外丰富。内积把普通的几何术语差不多全带到抽象空间中。例如:长度、两向量交角、直交性、直交投影、就范直交系、点(向量)和子空间的距离等。使抽象泛函空间涂上浓厚的几何色彩。力学家和工程师对此尤感兴趣。由于内积可诱导番薯,内积空间是特殊线性赋范空间,但反之不然。与普通欧式空间最相像的应数下述Hilbert空间;(vi)Hilbert空间。它是完备的内积空间,内容最丰富。例如Fourier展开、Bessel不等式和Parseval等式等。由于本文讨论泛函的力学应用,必须提及的最后一类空间是Sobolev空间。(vii)Sobolev空间W m,p(Ω)(p (Ω)空间中可以连续求m阶分布导数的函数u组成的子空间,≥1,m≥0)[3]。它是由L p 并配上Sobolev空间。它是特殊的线性赋范空间。其中,分布导数是普通导数的推广,对于性质极差的Dirac delta之类的广义函数,也能求分布导数。因此,对函数的“光滑程度”提供更一般、更精确的含义。由于Sobolev嵌入定理,可以通过找弱解来讨论偏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p=2这类Sobolev空间特别重要,它是特殊的Hilbert空间,记之为H m(Ω),称作Hilbert-Sobolev空间。 泛函分析另一内容是算子理论,可以讲更为重要。它研究上述各类泛函空间上线性与非线性算子的各种特性。对于单个算子,可引入连续、有界、下有界、闭、紧致和全连续等性质。对于算子集(线性连续算子集或线性连续泛函集等)又可引入新的线性结构和范数等,构成高层的算子空间。其中对偶(共轭)空间尤为重要。据此,可引入自共轭(自伴)算子、投影算子、酉算子、正常算子、自反空间、强和弱收敛等。在初等分析中卓见成效的微分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