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韩文化交流

古代中韩文化交流
古代中韩文化交流

中韩文化交流

古代至近代朝鲜半岛上的国家的国号称谓经历许多变化,如古朝鲜、三韩、高句丽、百济、新罗、高丽、朝鲜、韩国等,但古代朝鲜半岛居民常以“韩人”自称。根据目前所发现的遗迹推测,韩民族的祖先大约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已来到朝鲜半岛定居。中国史籍称古韩人为“东夷”,他们曾散居在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朝鲜半岛等地。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远古以来,居住在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先民就有许多来往和联系。古代中国与古代朝鲜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文字的记载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据《史记》、《汉书》等中国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3世纪周武王灭商时,箕子就率殷人东迁朝鲜半岛立国,史称箕氏朝鲜。《史记》曰:“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汉书》记:“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耕作”。韩国最早的史书《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也有箕子入朝鲜的记载,并将箕氏朝鲜列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朝鲜史略》有“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国人五千入朝鲜”的记述。先进的殷文化与生产技术也随之传播到朝鲜半岛①。而从战国末年到汉朝初年(约公元前3——前2世纪),又有许多中国人为躲避战乱移民朝鲜半岛。汉武帝时,曾征服朝鲜北部,设乐浪、贞番、临屯等郡,实行郡县制,有不少中国农民赴四郡落户开垦。汉文化得以通过乐浪四郡传播至整个朝鲜半岛。据韩国学者称,孔子著述及儒家学说《诗经》、《书经》、《春秋》等此时已传入古朝鲜。可以说,中韩交流比中日交流的历史还要悠久,而且还常常充当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古代先进的中国文化往往通过朝鲜半岛再传到日本。在古代时期,中韩两国都有多种记载双方交往的历史文献传世,比较著名的有南宋徐竞的著作《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公元前后,古代韩国开始进入三国时代,即北方的高句丽和南方的百济、新罗。自三国时代开始,几乎每一个王朝的国王都曾接受过当时中国封建朝廷的册封,使节往来,不绝于途,中国文化源源不断地传至各国,而中国人也开始了解韩文化。

三国时期,高句丽已有用汉字记事的著作《留记》,流行的文言经典有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春秋》、《文选》

①张碧波,喻全中:朝鲜箕子考[M]。《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6期。

等,另有《玉篇》、《字篇》、《字林》等字书,高句丽太学用这些中国文言典籍作为贵族子弟学习文化的基础。百济也立有太学,传授儒家经典,百济史书《书记》就是用汉文写成的。而新罗的国号,则取字汉文“德业日兴”、“网罗四方”之意。中国佛教也在三国时期传入,有百济的发正、新罗的觉德、高句丽的义渊等多名僧侣入华求法。①隋朝文帝、炀帝都与朝鲜半岛的高丽发生过战争。唐初,朝鲜半岛上,高丽、百济、新罗鼎立,三国都同唐朝往来。唐太宗晚年亦攻打高丽。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灭百济,总章元年(668年)灭高丽。以后,唐退出朝鲜半岛,新罗王朝在唐朝的扶植下,于上元二年(675年)统一了朝鲜半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儒学、语言文字、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美术等领域均有广泛而密切的交流。

新罗与唐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来唐商人很多,北起登州、莱州(今山东掖具),南至楚州、扬州,都有他们的足迹。楚州有新罗会馆,山东半岛的赤山、登州、莱州有新罗坊、新罗所,专门接待新罗客商。当时来往于中朝日本的船只多达数十艘。新罗商人运至唐朝牛黄、人参、海豹皮、朝霞、金、银等物,占唐朝进口物产的首位,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他们贩回丝绸、瓷器、茶叶、书籍等。

新罗全方位地学习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艺术,仿唐设六部和州、郡、县,实行丁田制、租庸调法和户籍制,设立国学和科举制,并崇尚中国儒家思想和经学。自唐贞观中期至五代中期的300多年里,新罗先后派遣过2000多名留学生,全面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典章礼仪、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开成五年(840年),学成归国的新罗学生“共一百五人”。这些留学生多为王室贵胄子弟又深受中国文化熏染,他们学成归国后,把中国文化渗透到整个朝鲜社会,对促进中韩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不少新罗学生还参加唐朝进士科考试,中韩史籍中记载仅应中国科举进士及第的留唐韩生就有90人,如崔利贞、朴季业等。中举后,有的留在唐朝做官。如崔致远13岁到唐,19岁中进士,在唐任溧水县尉、侍御史,30岁归国,有汉文诗赋集《桂苑笔耕录》20卷,《四六集》1卷。他回国后,热情介绍唐文化。新罗于神文王二年(682年)设置国学机构,元圣王四年(788年)实行科举制度,教授及考试内容均以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的“德治”、“仁政”等政治理念及忠孝等道德伦理①韩国文化艺术[M/OL]。韩国在线,

思想对新罗统治者及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①。

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广而巨大。贞观十三年(639年)至天宝八载(749年),新罗相继设立了医学、天文、漏刻博士,以研究唐朝医学、天文、历法。上元二年(675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历法。公元692年,新罗王朝的孝昭王设置医学博士和开设医学堂,用《本草》、《针经》、《脉经》、《明堂经》、《难经》教授学生。古代韩国的医学比较进步,高句丽的《老师方》和新罗的《法师方》曾传入中国。朝鲜原来没有文字,7世纪中叶,新罗学者薛聪创造“吏读”法②,用汉字作音符来标注朝鲜语的助词,帮助阅读汉文,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新罗文人用汉文写作散文、诗歌和传奇(小说的前身),并达到很高水平。贞元四年(788年)也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吏,以《左传》、《礼记》、《孝经》为主考科目,仿唐设“读书出身科”。还据唐制改订礼仪和刑律。儒家典籍、诸子书、唐人诗文在新罗广泛流传。大和二年(828年),新罗使者带回茶种,朝鲜开始种茶。8世纪中叶,新罗仿唐制改革了行政组织,中央设执事省,相当于唐之尚书省,地方设州、郡、县、乡,与唐相似。唐末五代,雕板印刷术传入新罗。唐玄宗认为“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因此从唐朝开始,中国一直把韩国视为礼仪之邦。可见在唐朝影响下,新罗文化相当发达。其它在诸如宗教、雕塑、绘画、音乐、书法、天文等方面,也都深受中国盛唐文化的影响。

高丽王朝与宋辽金均有往来和交流。在公元962—992年的30年间,高丽曾向宋朝派遣使团26次,宋朝也向高丽派遣使团10次。高丽还派遣留学生到宋朝国子监学习中国文化。宋朝政府应高丽政府要求赠送了《大藏经》和各种儒家经典及《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公元958年,高丽王朝首次实施科举取士制度,公元922年设立国子监用儒学文化培养学生,以儒学为中心的教育系统、考试制度、取士方法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高丽成宗下令设修书院,系统抄习中国经史书籍。公元1022年,宋真宗赐与高丽王朝乾兴历。高丽王朝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古书善本,有些在中国已散佚或存本讹误太多,因此公元1091年,高丽宣宗曾应宋哲宗之请求,将高丽所收藏的中韩两国的好书开列书目送与宋朝,

①古代中韩文化交流[J/OL]。chiculture. net.

②韩国文化艺术[M/OL]。韩国在线,

共计128种之多①。

元朝对高丽实行友好政策以至王室间实现联姻。元朝公主出嫁时的随从官员和文人有的就在高丽定居,传播中国文化。许多高丽贵族子弟也来元朝学习。有的高丽学子还来元朝参加科举考试。不少高丽学者赴元朝大量采购中国书籍,公元1314年,高丽中宣王入元购万卷书,元政府赐宋秘阁旧藏书4371册。高丽王朝还设立国学机构成均馆以传授儒学,并设立汉语都监教授汉语。

明清与朝鲜王朝(李氏王朝)之间的文化交流持续不断。李氏王朝定期向明清政府派遣代表团朝贡,而李朝新王继位都由明清政府加以册封。16世纪末明朝政府曾派大军援朝抗倭,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中韩通过朝贡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李朝派往北京的朝贡使团不仅大量搜购中国书籍,而且主动结交中国文人学者,中韩两国使节和儒臣文士们互相唱和诗文、切磋学问,李朝政府把明朝使团与朝鲜文臣们的相互唱酬诗文汇辑成23集《皇华集》。明朝政府曾向李朝赠送了大量中国典籍。李朝政府则组织学者翻刻和翻译中国书籍,1778年,赴清使团在北京购回《古今图书集成》5000多册等大批中国图书,有些甚至是清朝的禁书,并在宫内设奎章阁,收藏各种文献典籍。李朝使臣还把在中国的见闻编成《燕行录》,对促进中韩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学文化的交流在古代中韩文化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儒家思想不仅贯穿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深刻影响了古代朝鲜的社会历史,朝鲜社会的政治、教育、思想文化、法律、民风、礼俗等都深深浸润着儒学的精神②。由于中国和韩国都属于东亚汉字儒教文化圈,而中国又是汉字和儒学的发源地和中心,古代中韩两国知识分子通过阅读汉籍和书写汉文,可以便利地进行思想和学术方面的交流。韩国赴中国的使节团每次到中国来,都会得到中国朝廷赠送的大批书籍,而使团也在中国采购大量图书,因此古代中国的儒学经典和各种经史子集学术著作源源不断传入韩国。韩国成为接受中国儒家思想最早和保存儒学传统最多的国家之一。在秦末汉初,中国儒学已经伴随着汉字及历史典籍而传入古朝鲜。公元1世纪,古朝鲜就已经有人能读中国儒家鼻祖孔子的《诗经》、《书经》、《春秋》等著作。三国时代,

①黄有福,陈景富: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②刘宗贤,蔡德贵:当代东方儒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高句丽最先接受儒家学说。公元372年,小林兽王模仿中国官方的教育制度正式设立儒学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博士,专以五经、三史教授贵族子弟,为国家培养官吏。百济也曾两次派遣使者到中国求取儒家经典及学者。出现了王仁、高兴这样的儒家学者,百济国王义慈被称为“海东曾子”。公元682年,新罗神文王设立国学机构,以《周易》、《尚书》、《礼记》、《左传》、《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为教材教授贵族子弟,培养官吏。公元788年实行科举制度,科考内容也以儒家经典为主。通过一系列教育举措及科考制度,儒家的“德智”、“仁政”等政治历年及忠、孝等道德伦理思想对新罗统治者社会产生了强大影响,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儒家学者,如薛聪、崔致远等。

公元1289年,集贤殿大学士安垧出使元朝,接受以天地万物为一理、三纲五常永不变为宗旨的宋代程朱理学,认为是孔孟儒学的正脉,带回《四书集注》、《朱子全书》,并于成均馆讲授朱子学。自此朱子学传入朝鲜,理学教育蓬勃发展。李朝时期,中国的程朱理学迅速传播发展,成为朝鲜官方哲学及正统学术思想,统治李朝思想界达500年之久。这一时期,以性理学的形成为标志,朝鲜儒学完成了其本土化、民族化的过程,形成了朝鲜朱子学、实学、阳明学等理论体系。儒学已深深植根于韩国社会,出现了一批儒学大家,如徐敬德、李退溪、郑齐斗等。儒学已完全渗透至韩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指南和制定治国方略的基础。

中韩的文学交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韩国的文学体裁多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入华求学的韩国僧人、学子受到中国文学的耳濡目染,往往都会写中国的古诗、骈文等。唐宋诗词在韩国非常流行。唐朝的诗人写过不少赠新罗友人的诗歌,而新罗诗人也创作了不少汉诗作品,有的还被收入《全唐诗》之中。高丽王朝与李氏朝鲜时代,韩国知识分子大多有很高的汉文学修养,有的精通汉文汉诗,他们的作品曾编为《大东诗选》、《朝鲜诗选》、《东文选》等诗文集。中国的唐人传奇和明清小说在韩国也很受欢迎。韩国使臣到中国都要大量采购唐宋诗集和明清小说,有的被带回国后还加以翻印,仅韩国昌德宫藏书阁目录中,就记载有中国明清小说译本33部,其中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李朝文人还汇集出版了《小说语录解》,特地将中国小说中的难句加以注释,以帮助韩国读者阅读理解。《春香传》与《沈青传》、《》合称为朝鲜三大古典名著,与我国的《》、日本的《》合称为亚洲

三大古代经典著作,其文笔极美,书中使用众多的诗歌,运用骈句与散句结合,体现了朝鲜人民的文化底蕴与对正邪的喜恶。此著作可堪称外国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中最无痕迹的一支。在戏曲表演方面,其原为朝鲜民族的“板索里”清唱艺术,后移植至我国的越剧、潮剧、京剧、评剧、黄梅戏和朝鲜族歌舞的艺术形式中,成为历演不衰的经典曲目。其中,又数越剧与潮剧影响最大,两剧种中的《爱歌》、《别歌》、《狱中歌》可称为该戏曲中的经典之经典,多次被搬上舞台且大受好评;朝鲜族的歌舞曾由吉林省延边歌舞团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中表演并获奖。这部著作并非只对我们东亚产生巨大影响,对于远在欧洲的西欧各国也曾把其改编成舞剧等,同样引起很大反响。我国和韩国已多次把它搬上了银幕,翻拍了很多次。

在绘画艺术方面,中韩双方的交往更见频繁。据文献记载,公元541年,中国梁朝曾向百济派遣画师传艺。韩国三国时期的墓室壁画流行中国的绘画题材和技法。新罗画家金忠义的作品曾流入唐朝,受到中国《历代名画记》的赞扬。高丽使团入宋时,还专门安排画家学习宋朝绘画艺术,并求购中国绘画精品。12世纪,高丽王朝的绘画在继承民族传统和吸收唐宋艺术技巧之后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画家李宁曾到宋朝施展他的画技,得到宋徽宗的赞赏。宋朝的美术评论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高度评价了高丽绘画的艺术水平,称其技巧精密、无与伦比。到李朝前期,韩国画坛宗承中国北宗画风,后期则输入南宗画风,并开创以韩国事物为题材的韩国风格①。

中国书法也很早传入韩国。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中国书法家的作品都曾是韩国书法家学习的典范。自元朝书法家赵孟兆灵秀典雅的字体传入韩国后,赵体成为韩国盛行的书法。之后,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的作品及清朝书法碑学风气也都对韩国书法界产生过影响。韩国书法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每一个字都是在一个想象的方块中由一些形状不同的线组合而成,都是为了表达一个特有的意义②。中韩绘画艺术的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韩国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彩绘。据文献记载,公元541年,中国梁朝曾向百济派遣画师传艺。韩国三国时期的墓室壁画流行中国的绘画题材和技法。新罗画家金忠义的作品曾流入唐朝,受到中国《历代名画记》的赞扬。高丽使团入宋时,还专门安排

①古代中韩文化交流[J/OL]。2002-06-20

②韩国文化艺术[M/OL].韩国在线,

画家学习宋朝绘画艺术,并求购中国绘画精品。高丽画家李宁来华游学,其作品受到宋徽宗的赞赏。高丽画家李齐贤曾在元朝学画,所绘山水也有很高水平。李朝前期韩国画坛宗承中国北宗画风,而后期也输入南宗画风,并开创以韩国事物为题材的韩国风格。

古代中韩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从公元4世纪后半期到公元15世纪初,长达千余年,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性。韩国僧人入华求法请益作为一项时间持久、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活动,是古代中韩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韩国,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各阶层都曾给予十分的关注、支持。韩国求法僧往往应命而来,奉召而归,而且在回国后多被委以重任,尊为国师;中国皇帝则将求法僧待为上宾,赐经赐物,虔表护法之情。求法僧踏遍中国的三山五岳,从师问法,虚心求教,回国后广开山门,人争归信。在宗教义理、规范、典籍交流的同时,佛教艺术也持续不断地在中韩两国间进行着信息传递。韩国的寺庙建筑、石窟的雕凿、佛像的雕刻和铸造、绘画等都体现了中国佛教艺术的特点,而韩国的佛教绘画技艺和银金写经也曾回传到中国。高丽王朝曾为元朝频繁书写银金经典,客观上促进了中韩两国的书法艺术的交流①。

古代中韩文化交流表现在日常生活礼仪习俗方面也很广泛。随着儒学、佛教在韩国社会的广泛深入传播,中国的礼俗文化也被韩国大量吸收。在服饰习俗方面,新罗时期,韩国已开始采用中国服饰习俗。中国历代王朝都经常国国王及其使节赠送冠服,高丽王朝的官服大体上前期模仿唐宋,中期仿照元朝,后期又模仿明朝。李朝初年也参照明朝规定制定服饰制度。在生活礼仪方面,韩国最先引入的是中国的丧葬礼仪。新罗在6世纪初已颁行丧服法,高丽时又系统地采用中国的五服制度,把丧服按亲疏分成5个等级。李朝太祖还命大臣根据中国礼制详定冠婚诸礼。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对韩国的宅地风水思想影响极大。李朝还仿行中国宋明的住宅礼制规定。在服饰习俗方面,新罗时期,韩国已开始采用中国服饰习俗。中国历代王朝都经常向韩国国王及其使节赠送冠服,高丽王朝的官服大体上前期模仿唐宋,中期仿照元朝,后期又模仿明朝。李朝初年也参照明朝规定服制。随着儒学在韩国社会的深入传播,中国的礼俗文化也被韩国大量吸收。

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也是中韩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早在七世①黄有福,陈景富: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纪,中国的茶文化就已传入朝鲜半岛。九世纪初的兴德王时期,韩国始兴饮茶并且开始种茶。新罗时期,茶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高丽王朝时期,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高丽的茶道———茶礼形成,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百姓中,韩国茶文化进入兴盛时代。李朝时期,中国的泡茶道传入,并被茶礼所采用。韩国茶文化通过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之后,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中韩两国茶文化互动交流。韩国茶文化独立发展并回传中国,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很多相似的文化传统。中韩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曾受到儒家文化的极大影响,两国的文化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中韩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要相互尊重对方国家的独特性,扩大两国的共同性。秉承相互学习、彼此包容、取长补短、友好共赢的交流取向,就一定会开创两国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中韩文化对比

中韩文化对比 摘要: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本文从中韩饮食,中韩服饰以及中韩礼仪,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中韩文化差异。并对中韩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 中韩文化、饮食、服饰、礼仪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在韩国作为一个半岛国家,自尊心强,民族凝聚。中韩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但由于对彼此文化的本质略有不同,所以中韩文化还是存在一些差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对比中韩文化。 1)中韩饮食文化对比 第一,韩国是‘饭文化’中国是‘菜文化’。在韩国点菜时,点一个菜(主要汤、全体料理)的话一般免费提供小菜。但是在中国点菜的时候,没有像韩国那样的免费小菜,要点各种菜。 第二,吃的速度也不一样。有个研究表明“中国人基本上有慢慢的性质,还有喜欢边吃边谈,所以一般中国人吃的速度较慢”,但是在韩国有一种“快快”文化。已经快快的文化浸透日常生化,所以吃的速度也很快。还有吃饭的时候,中国人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但是以前在韩国不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这样以为没有礼貌。但现在韩国年轻人也喜欢双方一起对话着吃饭。 第三,韩国和中国都是用筷子但样子不同。因为在中国常常吃的鱼是比较大,容易剔出鱼刺,所以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圆圆的。但是在韩国常常吃的鱼刺是又薄又细,所以为了容易剔出鱼刺筷子的梢模样比较尖溜溜,短一点。 第四,现在韩国爱咖啡但中国爱茶。现在在韩国有很多咖啡厅甚至在城市里中心地方从摸一个咖啡厅到另外咖啡厅不到一百米。现在韩国的年轻人越来越爱喝咖啡。但是,中国是茶的国家。中国人吃饭的时候以喝茶代喝水,还有出租车司机也放在驾驶座椅旁边茶以后常常喝茶。韩国人是如果要减肥的话有一些人为了减肥花很多钱;但是中国人不要太努力比较容易一些减肥因为茶有中和作用所以即使大部分中国菜有多油也不会那么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篇一: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从古到今,中国服饰走过了漫长的路程,昭显着历代的印记,从中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刻意蕴。不可否认,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使中国的传统服饰与悠久的文化基因互为表里,形成一派独具特色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内涵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内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

中韩文化关系

中韩文化关系 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取得了迅速、全面发展,目前已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中韩文化交流作为中韩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有力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相信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对韩剧、韩国料理、韩国服装、化妆品等情有独钟。而很多韩国人也很迷恋中国工夫、中国美食等。这不得不归功于中韩文化交流。 两国文化交流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成果显著,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因为中韩两国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共同拥有汉字文化圈以及儒教、佛教思想为基础的相同的文化,在古代就有文化交流借鉴的实践,并且韩国深受中国儒学的影响,所以中韩双方有文化认同感。在当代,中韩双方不论是官方合作还是民间交流都不断拓展深化,并取得了卓越成效,中韩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接踵而来,双方互动非常活跃,“韩流”和“汉风”交相呼应,韩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已经不仅局限于古典领域,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现代文化也在引起越来越多的韩国朋友关心和重视。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加强双方文化产业合作是共同做大文化“蛋糕”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的合作正处于互利共赢的局面。中国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坐落于韩国首尔,迄今以来举办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同样,韩国在中国开设的文化院也很活跃,活动丰富,使中国人不出国门就能了解、体验韩国文化。文化中心为两国人民开启了了解对方的窗口,架起了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中韩文化交流虽然进行地如火如荼,但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中韩两国建交时间不长,之前还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隔绝,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还不够,双方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何冷静对待,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保证中韩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是摆在双方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中韩双方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加深理解,加强互信,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实现在文化领域的双赢。因为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不仅可以更好地增加两国人民的互相理解及人文沟通,更重要的是这种交流对两国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合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文化正成为承载中韩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成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使者。

中国传统文化与服饰

我们的祖先,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在中国积淀的璀璨星海中,中国服饰文化可以说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散发着耀眼的星光。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汉字与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服装 衣 “衣”的本义是上衣,《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此衣即指上衣。“衣”字字形上像上衣有领襟的形状,是象形字。古代中原地区的衣服是左襟压右襟,即衣襟向右掩,正像甲骨文、金文字形表示的样子;而南方边远地区则是右襟压左襟。古代衣有交领和直领之分,交领居多。交领衣服是衣领和左右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衣领也随之在颈下相交。直领是衣领从颈jǐng后沿左右绕到颈前,左右平行地垂直下来,古代女子多穿直领,男子多穿交领。衣字最早是指上衣,后来词义扩大,引申为衣服的总称。 裤 “裤”裤字古代写作绔、袴kù。《说文·糸sī部》:“绔kù,胫jìng衣也。从糸,夸声。”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 《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 从汉代文献中可以看出,有绔是富裕生活的标志,《后汉书·廉范传》讲廉范治理成都,百姓生活提高,“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此以有袴表示生活好。绔是织造精细的生绢,纨绔是高档裤子,为有钱人的服装,故后来引申指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 初 本义是开始,字形由“衣”和“刀”两部分组成。意为用刀裁衣。《说文·刀部》:“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用刀裁衣构造字形来表示“开始”的意义,这是因为人类最早的衣服无非是用刀裁割过的兽皮,虽然表达简单,但它却表明人类开始穿衣,而穿衣正是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人类步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所以用刀裁衣可以表示“开始”之义。隶书之后,在左右结构的字形中,“衣”字皆变成了“礻”。(示字旁)求裘 “求”、“裘”原本一字,其形像毛在外的皮衣,与“衣”字相似。 “求”字是在“衣”字的基础上加了外毛形象,其本义就是皮衣。今北方牧羊人所穿羊皮皮衣犹是羊毛在外。此字金文作,是在甲骨文字形的基础上中间加了“又”,这是表音的声符,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求”,《说文》古文作,此当是金文字形的约写,也是今天“求”字的原形。由于约写后不能明确显示原义,故有些金文又在约写形体上加上了“衣”旁,作,演化为今天的“裘”字。古文字一字异形的现象很普遍,受字形系统严密化发展的影响,这种现象或者是只流传一个字形,其他异形被淘汰;或者是分别承担不同的意义而共同流传下来,“求”、“裘”的发展属于后一种情况,“裘”专表本义,而“求”则借作寻找等词义的字形。这种分化不是立时进行的,所以在早期,“裘”也可表寻找等义,如《诗经·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罴pí是裘。” 表 “表”字本义是穿在外边的衣服,与内衣相对,古称内衣为“中”或“中衣”,称外衣为“表”或“上衣”。《说文·衣部》:“表,上衣也。”段玉裁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表”字,字形由“衣”和“毛”组成,因为古代皮衣是毛在外,故以衣毛表示在外的衣服。《说文·衣部》“表”字之下:“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徐锴kǎi注:“古以皮为裘,毛皆在

中日韩文化

小议 中日韩文化差异

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的近邻,彼此间有着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友好相处,合作双赢,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但是三个国家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独特看法,无论是文化、音乐、饮食等等,现在让我们看看三个国家一些比较特别的差异。 红色中国原色韩国杂色日本 对中国人来说,红色意味着吉兆和财运,即所谓红红火火。过春节时,门框上贴上红对联,过元宵节挂上红灯笼,新娘新婚穿红色的礼服...... 日本人则避免鲜艳的颜色,喜欢灰和淡褐色等中间色。我把这种中间色称为杂色。日本年轻女性的时装,多为淡褐色的套装和藏青色的制服;日本男性的时装也和女性的一样有同样的杂色倾向。 韩国人在服装和色彩感觉上比中国和日本都要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得多。比如,赤、橙、黄、绿、青等,全是原色。崇尚个人主义的韩国人,是用鲜艳夺目的时装来突出自己的个性,强调自我的主张;中国人没有韩国人那么强烈的个人主义主张,但是却以红色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意志,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兼顾社会集团的意志;在东亚,日本人最无个性,习惯于集团主义,所以色彩偏于杂色,款式趋于统一。 韩国人“表现”,中国人“含蓄”日本人“被动” 在韩国在店铺的陈列窗里,肯定摆着华丽的、高级的、大的货物,也就是尽摆好东西。在顾客出入的地方放着好东西,里边放普通的小东西。有一家脸谱店也是前面摆着最大最贵的,越往里去东西就越小。 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去古玩店,最外面象征性地摆一些小东西,不值钱的;店家听客人说想要什么样的货之后,才从最里面拿出藏好的宝贝给你看。 从这个现象里,我发现了潜藏其中的民族性差异。就是说,韩国人有重表现的性格。而中国人则有善于隐蔽、不溢于言表的性格。 韩国的招牌美得无与伦比,服装和物品的原色系列设计能够让人一下子过目难忘;日本的[设计稳重清洁,让人感到“寂静”;中国的设计,既不华丽也不清洁,让人感到有一种悠然、留有空白的有待完成的沉重。 在中国,大多认为韩国的旅游者是最热闹的外国人。日本人,总是跟在中国旅行社的导游身后,一边静静地记笔记一边配合导游工作;可是韩国人,也许是由于个性强,什么事总是个人意志优先,不守规矩,所以带他们总是很累。 韩国人表现激情最典型的是一句口头禅“唉沟”。韩国人张口不离的“唉沟”,既是悲痛的时候发出的咏叹,也是感激时发出的感叹。让我们看一下飞机遇难者家属的行为,韩国人是捶打地面,放声大哭;而日本人则默默地哭泣。 最近韩国出了一本书:《会表现的人最美》。书名本身就是这种国民性的最好表达。要是日本的话,恐怕书名就会变成《表现慎重的人最美》。比起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不表现的韩国人,中国人当然具有大陆化的强烈表现力,但却不像韩国人那样为表现而表现。中国人控制表现,更注重强烈的隐蔽意识。中国成语“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就是这一隐蔽意识的最好说明。在著名的《菜根谭》里,有这样的教诲: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 韩 文 化 差 异 对 比 学生:卢柔柔 学号:G1121091 班级:营销1104 老师:戴明丽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一、语言文字的差异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受人类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言使用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应,同时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或者说通过语言可以透视出民族文化。(一)在文字方面差异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 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 1.元音 (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中韩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韩文化差异最近我的韩国语课程刚刚学完,内心觉得自己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看起韩剧也觉得自己是内行了,要说起研究研究韩国的文化,就得从看韩剧开始,喜欢看韩剧的人无非几种,一种是看恋爱的,因为韩国电影中的情节远比中国电影中的情节令人神往的多;还有一种,就比较喜欢其中搞笑的部分,因为韩国人的幽默源于生活。 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翻阅许多资料后,我就简单介绍其中三点最明显的差异吧。 一、中韩文化认知差异 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过优质的高等教育的女性,结婚之后,主动选择回家相夫教子,坐个全职太太。相对而言,中国的女大学生更注重经济上的自主和家庭地位中的平等,更多人会倾向于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非做一名家庭主妇。 尽管中韩在认知视觉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对同一思维概念经常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是指对不懂道理

的人讲道理,在韩国也有类似的成语“对牛念经”,意义完全相同都有“与不可言者而言”的引申义,但一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表现形式却不同。 同时,汉语的爱人是说妻子或丈夫,而韩语中则指情妇或情妇,不懂得这层意思那难免会失礼了;汉语里的当家的,掌柜的和韩国语里的主人都指丈夫,韩国语里还有一种对丈夫的称谓,翻译过来叫“外头的”,这种称谓都与分配方式有关,也与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有关。 在中国自古便有“右为尊左为卑”的传统,通常“右”指上意;而左迁,左降,则是下之意。另外,人们经常说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在说法上“南”常常置前,北则与败相连。在韩国文化中,对南北左右没有尊卑之分,所以这种表达方式会使韩国人感到困惑,甚至给韩国人带来误解。 二、中韩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 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 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 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 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中国人一 般为一日三餐,分别安排在早上、 中午和晚上。中国人就餐主要用竹制的筷子或勺子,较为习惯将所有的菜摆于餐桌上大家共同享用。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情调优雅,氛围艺术化,主要表现在美器、夸名、佳境三个方面。

中韩礼俗文化交流史略考

中韩礼俗文化交流史略考 中韩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对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礼仪风俗、日常生活等各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相似而又各自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筆者从中韩礼俗文化角度对中韩文化交流史略作探讨,总结了中韩礼俗文化的源流同异,并希望以此为交流的基础和发展的根基,促进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标签:韩国礼俗文化交流 0 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和韩国之间一直就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源于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山水相连的地理关系,更因为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其先进的社会文化等对周边国家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笼统来说,中韩文化交流史实际上就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史。不过,韩国在吸纳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之后,经过与本地固有文化的融合,形成新的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近似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中韩之间源源不断的交流的纽带。下面笔者从礼俗文化角度对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略作探讨。 1 礼俗文化的概念 礼俗文化,即礼仪与习俗文化,指婚丧、祭祀、交往、生活等各种场合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礼俗源于生活,但礼和俗并不相同,礼是典章制度,俗为风俗习惯。清末的一代经师孙诒让指出:“礼俗当分两事,礼谓吉凶之礼,……俗谓土地之习。”故本文从礼仪文化和风俗文化两方面进行讨论。 2 中韩礼俗文化交流探源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融入了各种礼制因素。所谓五礼(吉、凶、宾、军、嘉)、九礼(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已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之中,随着儒学在韩国社会的探入传播,中国的礼俗文化也被吸收到韩国的民俗文化之中。 2.1 礼仪文化方面 在经典伦理学说方面,中国礼仪文化传入韩国的最早记录,是在先秦时期。据史书记载,“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在韩国三国时期,通过把“五经”之一的《仪礼》作为太学的教材,开始了韩国主动吸收中国仪礼文化的进程。统一新罗时期,神文王(681~691年在位)于686年派遣使节到唐朝求《礼记》。武则天得悉后,即令有关官员编写了一部《吉凶要礼》,同时送赠新罗国王。后来,新罗即把《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中国礼制经典作为国学的必修科目之一以及选用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高丽时期,从成宗王(982~997年在位)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中的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 中华民族, 走过了五千年漫漫长路, 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堪称独一无二的奇迹。中国古代服饰, 就以其精美绝伦的外表和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成为世界服装艺苑中的一朵奇芭。 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社会,其中服饰由于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古代礼仪、等级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服饰的颜色又是服饰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中,官与民共同构成两个最主要的群体。《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在打败神农和蚩尤后,立了春、夏、秋、冬、中五官,“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并且“??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由此可见,在那个时期已经出现官与民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制也完善起来,中国的官僚政治开始发展,官员的等级制度也建立起来。经过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已经成为成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下的官僚制度。官员有了等级,也必然会有相应的标志以区分等级。 这种标志在大一统社会最初的体现是汉代官员的印绶制度。印绶制度以佩绶的颜色、长短、头绪来确定等级。如汉最高等级的官员太尉、丞相等为金印、紫绶,而有资格配以印绶的最低等级官员为铜印黄绶,还有有印无绶、无印无绶的。这种佩绶制度自西汉始见于文献,一直沿袭至明朝。到了隋唐,官员品级制度完善,服色也与之相联系,形成品色服制度。在品色服制中,官员品级与服色绑定,且是一种由上至下的包容关系,“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这种扩大到了生活细节的对服色的专制看似严苛,实际上也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在车服用度上,自上而下是一种倒三角状,这与社会分层的人数分布正好相反。这种反差是社会自上而下发生流动的动力之一。 从官员服色等级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服色很早就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服色的政治功能被强化,往往是国家较为安定、富足、统一的情况下。隋朝因其时间短暂,且发达程度不够,因此只对服色制度化奠定了基础,唐代武德年间才有了成熟的形制,而直到贞观盛世,品色服制度正式形成,由此确立的服色贵贱尊卑秩序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大致上都保持稳定。究其原因,服色的规定在隋唐之前依附于国家政治制度、官员等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隋唐以后则正式成为政

中韩文化矛盾的冲突

班级:10G物流二班姓名:徐晴晴学号:10103080232 中韩文化矛盾的冲突 韩中之间经济交流日趋活跃,但两国国民间的文化矛盾却时不时就浮出水面。这其中,有在受大众过激情绪支配的大环境下,两国一些个人的失误被网络迅速传播,并被扩大和戏剧化的原因。但在此,我想对中国大众文化主权意识的扩散现象深表担忧。 文化并不能像一种商品或发明主张所有权。如果一种文化具有普遍价值,便会被世界人民所共享。如果中国文化传统能够在世界各国流行,那么这不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侵害,而是对中国文化优越性及其普遍价值的一种证明。 而且,一些中国曾经舍弃过的文化在其他地区得到完好保存和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曾遭五四运动否定的儒教文化,在韩国就得到很好的保存,并变身为一种独特的韩国文化。同样,仔细观察中国的独特生活文化,也可以发现其融合了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的传统与文明。这些就是文化的属性,即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进行交流、传播、变形和修改。中国曲阜的孔子祭奠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韩国儒学者就在复原其传统仪式上提供过帮助。 一种文化和文物均源自某个地区或组织,但这些都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产。在保护和尊重文化的同时,应该视文化为可共享的公共财产。因此,我们不能主张文化主权或否定某种文化在其他地区以特殊形态存在,而是应该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解释文化。 在分析为何韩中之间的文化矛盾尤其突出的时候,将文化商业化是不合理的。当下的中国遵循“经济第一”主义,把所有东西套进经济利益的框架内,文化也被视为商品。于是,企业间的竞争意识就被用来处理文化问题。此外,将文化视为政治手段,助长文化爱国主义,也是值得商榷的。 虽然韩中之间的文化交流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对于韩中文化交往的未来,我是持乐观态度的。两国建交时间短,对文化理解的不足,文化交流的不够充分,才会导致如今韩中之间出现“成长痛”的现象。所以,今后一段时间,两国的知识分子、媒体和文化产业从业者们都应作出认真而积极的努力,并扩大两国人民的直接接触和交流。这样,就能让两国民众体会和保持两国间的文化亲密感,才能摆脱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跨越人为的关系界限。 一、中韩文化交流中冲突的表现 第一,韩国“公然掠夺我国文化”,挑起文化之争。主要表现在:2006年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2007年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2009年又出现了经韩国学者“考证”神农氏和李时珍都是高丽人的说法。 第二,以“高句丽问题”为代表的历史领域的问题。在此问题上中国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高句丽是中国古代(隋唐时期)东北边疆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曾建立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亦名高句丽);大约在同一时期朝鲜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顾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但经考证韩国历史上的王氏高丽与此高句丽并没有直接渊源关系。但是,韩国学者包括民间普遍持相反观点,并将此问题从学术争论引入政治领域,向中国抗议干涉相关学术成果的出版与发表。 二、中韩文化交流冲突的归因分析 历史原因:从历史角度来看“韩国文化的源流是广泛的接受和学习中国文化并将之发展成为本国的文化的”。因此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朝鲜半岛也就有意无意的参与了这种共同文化的构建,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但自从上世纪开始,经济上挺起腰杆子的韩国人,无时无刻都在寻求文化意义上的独立,而环视其传统文化却到处都充斥着中国文化的影子。因此,要想完成本国民族文化的独立,要么全盘否定,自己凭空再造,这当然不可能,于是乎,高调的掠夺和批判无疑成了最佳途径。

中韩文化交流晚会策划(包括主持台词)

《主持人文案写作》课程论文 一、晚会名称 中韩一家亲 二、晚会概述 1、晚会主题:晚会将以展示两国文化为主题,从歌曲,舞蹈,武术等多个方面来展现中韩两国各自不同的文化,并从中表现出中韩两国一家亲的感情,从而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2、整体构思:晚会首先以展示两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节目为开始,带领观众渐渐地融入节目中;然后在中间以两国文化精髓中的武术表演为比较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将观众深深的带入节目中;最后通过接下来的几个中韩合作表演的节目来突出表现中韩两国文化相融,中韩两国人民一家亲的主题。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节目形式中来增进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促进两国文化的交流。 3、目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的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韩两国学生的交流互动,丰富校园文化,增进两国学生的友谊,使中韩两国学生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并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三、晚会结构 串联式

四、人员构成 主持人构成:韩国男主持一名(中文水平相对不错),文法学院播音主持学生一名(以下简称“男”“女”,男女主持人名字分别用男X、女X代替) 嘉宾构成:南阳市领导、韩国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及其他领导、南阳理工学院校长及其他领导。 现场观众构成:南阳理工学院学生,韩国交流协会成员。 五、节目内容 (一)节目单 1、中方开场舞《好日子》 2、韩方经典名歌《转眼一年》 3、中方著名豫剧《花木兰》 4、韩方著名舞蹈《木槿花》 5、中韩两国代表合唱《希望》 6、中方武术表演《中国功夫》 7、韩方跆拳道表演 8、中韩合作表演相声《中韩两国一家亲》 9、韩方情景短剧《南工风光无限好》 10、中韩双方集体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摘要: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财富。数千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了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了“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内涵特征。 关键词: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演变的三个历史发展形态 中国属四大文明古国之首,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纵观历史轨迹,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态。 以石器时代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初形态。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茹毛饮血,大多赤身裸体,不存在服饰。进入石器时代后,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服装。约在五千年前,中国出现了仰韶文化,产生了纺织,开始用石陶纺轮把采集来的野麻纤维捻成细线,织成麻布,制成服装。到了殷商时代,随着“蚕”的饲养,人们对丝织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纺织机的进一步改进,“丝”、“皂”的出现和“提花装置”的发明,制造出精美瑰丽的丝绸,服饰文化基本形成。在这一整个无阶级社会发展中,服饰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形态文化”,男耕女织,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穿什么,穿什么是什么。所呈现的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形式。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衣冠服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中国至西周起就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自天子以至卿士,服制各有等差。同时,在统治机构中,还专门设立了“司服”一职,专门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帝王的穿着。春秋战国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冠服制度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法治”与“德治”并举,自此,帝王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等级制度已日益严格。诸如东汉孝明皇帝汉代服制的确定、魏晋时期的法定服制、隋唐服制、宋太祖的新服制以及清顺治九年饬礼部制定的《服色肩舆永例》等,对不同级别不同行当官员的朝服及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图案、纹样等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有的还对耆老、兵民、商人的服装也都一一定明。尊卑贵贱,各有分别,制度形态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随着辛亥革命帝制的废除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剪辫发,易服色”的“衣冠服饰”变革如火如荼。康有为的《戊戌奏稿》、民国政府的《剪辫通令》、《服制条例》等,有力地推进了这项改革。30年代后,随着海禁的开放,外国衣料的输入,各大媒体“服装专栏”的开辟,“服装表演”的纷纷举办,使中国服饰文化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的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作文范文之中韩文化作文

中韩文化作文 【篇一:中韩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韩文化差异 最近我的韩国语课程刚刚学完,内心觉得自己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看起韩剧也觉得自己是内行了,要说起研究研究韩国的文化,就得 从看韩剧开始,喜欢看韩剧的人无非几种,一种是看恋爱的,因为 韩国电影中的情节远比中国电影中的情节令人神往的多;还有一种,就比较喜欢其中搞笑的部分,因为韩国人的幽默源于生活。 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 很深。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二 千多年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河流中,两国人民 互相学习,帮助和促进。二者的文化背景虽具有很多共同点,但相 异之处还是不胜枚举。翻阅许多资料后,我就简单介绍其中三点最 明显的差异吧。 一、中韩文化认知差异 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 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才是女性典范。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甚至有相当一 部分接受过优质的高等教育的女性,结婚之后,主动选择回家相夫 教子,坐个全职太太。相对而言,中国的女大学生更注重经济上的 自主和家庭地位中的平等,更多人会倾向于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 非做一名家庭主妇。 尽管中韩在认知视觉上具有很多共同点,但对同一思维概念经常采 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耳熟能详的中国成语“对牛弹琴”是指对不懂道 理 的人讲道理,在韩国也有类似的成语“对牛念经”,意义完全相同都 有“与不可言者而言”的引申义,但一个是弹琴,一个为念经,表现 形式却不同。 同时,汉语的爱人是说妻子或丈夫,而韩语中则指情妇或情妇,不懂 得这层意思那难免会失礼了;汉语里的当家的,掌柜的和韩国语里 的主人都指丈夫,韩国语里还有一种对丈夫的称谓,翻译过来叫“外 头的”,这种称谓都与分配方式有关,也与男尊女卑的宗法制度有关。

古代韩国女性在中韩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

古代韩国女性在中韩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① 庄庆涛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 在古代中韩文化交流过程中,韩国女性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她们推动了两国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韩国女性与中国的和亲促进了政治的相对稳定,缓和了民族关系;韩国姓氏的发展与民族的大融合也与古代韩国女性有关,甚至古代韩国女性对当代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古代女性的从属地位,她们在古代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可能是被动的,但是她们起到的作用不应该被忽视。 〔关键词〕 古代中韩关系;韩国女性;和亲政策;姓氏的形成 〔中图分类号〕G3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838(2009)05-0047-03 Anc i en t Korean W om en’s Role and Functi on i n the Cultura l Co mm un i ca ti on Between Ch i n a and Korea ZHUANG Q ing2tao (Shandong Young Cadre Ad m inistrative College,J inan250014,China) Abstract:I n ancient Chinese and Korean cultural communicati on,Korean women p layed an i m portant r ole.They p r omoted cultural co mmunicati on bet w een the t w o countries and devel oped culture and art.Korean women’s mar2 riage with Chinese f or the sake of peace advanced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s mooth nati onal relati ons.Korean surna me devel opment and fusi on are related with ancient Korean women,and they even br ought great influence on modern s ociety.For the sake of women’s subordinate status in ancient ti m es,their functi ons in cultural communicati on could be passive,but their r oles and functi ons could not be ignored. Key words:ancient China and Korea relati ons;Korean women;Marring f or the sake of peace;surna me f or mati on 纵观古代中韩关系史,不难发现,虽然古代女性受性别、阶级以及封建礼教等各种因素的束缚,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她们在推动古代中韩两国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论及天下秩序,中韩关系是首要重视的一环”[1],近年对古代中韩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专门从女性地位与作用的角度研究古代中韩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则不多见。我们在前人零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的考察。 作为中韩两国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交流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21世纪的全球化时代,中韩妇女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力军的作用,加强中韩妇女的交流必将促进两国的整体发展。而古代中韩关系中的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 ? 7 4 ? 2009年第5期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①收稿日期:2009-05-18 作者简介:庄庆涛,男,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教师。

中韩商务文化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中国和韩国商务文化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1. 中国与韩国的概况对比 1.1 中国的概况 中国位于东南亚,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为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国旗为红旗。通用普通话,货币为人民币。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国公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韩联社4月28日报道称,韩国银行和金融投资行业当日发布资料显示,去年韩国GDP为1.3万亿美元,为中国9.2万亿美元GDP的14.2%,即中国GDP规模约为韩国的7倍。而2003年,中国GDP规模是韩国的2.4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韩GDP差距进一步拉大。 中国人喜欢红色,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成功和兴旺发达,在汉族中带有自己文化特有的意义和联想。 1.2 韩国的概况 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货币为韩元,100韩元折合0.7416人民币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 韩国人喜欢白色,自誉为白衣民族,认为白色纯洁高尚,这种白色崇拜来自于北方阿尔泰民族对天神的崇拜。新娘在婚礼上往往身着白色礼服,现代房屋装修也多用白色。 1.3 启示 如果在韩国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要尊重当地的礼仪,饮食以及习俗。例如,可以身着白色衣服,这是韩国人比较喜欢的颜色。遇到长辈的话就用双手握手,公共场合让男士先行,因为在韩国的传统就是大男子主义,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中国古代服饰蕴涵的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古代服饰蕴涵的传统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人类文明和审美思想的指向标,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人们思想和传统理念。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演进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礼制审美和生活习俗等等。中国素有衣冠故国的美誉,早有《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中国服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 一、龙凤纹样的服饰图案、体现着皇权的威严 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服饰最富有特色的纹样之一,它不仅积淀了深厚的华夏文明,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中国古代,龙凤图案一直是皇权的专用纹样,成为权力的向征。 龙凤纹样在服饰中的运用超始于殷商时期,造形抽象怪诞;至春秋战国,龙凤纹样变得富有生气,并开始与皇族文化相融合;发展至唐代可谓繁荣期,龙凤纹样华丽精致,杜甫《秋兴八首?其五》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描写的就是皇帝服饰中的龙纹图样,生动形象。此后历代君王都以龙纹作为帝王服饰的纹样,且形式多变、造形丰富。凤凰作为帝后服饰中的图案,也是身分和地位的象征,与皇帝的龙纹相呼应,不仅体现在服饰的刺绣上,也体现在女性的头饰和发饰上。唐宋以后,男性官服上也出现凤凰图纹,成为权力高低的象征。 龙凤纹样在服装中能经久不衰的运用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蓄藏着浓厚的中国味,深受人们和外国友人的喜爱,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未来的憧憬,对吉祥的渴望和世代相传的祝福,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云龙凤虎等等都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这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于人们思想中的印记和传统理念。直到现代,龙凤图纹仍然是中国服饰中的重要纹样,在服饰文化的对外交流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服饰色彩的差别、彰显封建等级和时代审美趣味 服饰色彩差异最为明显的应属古代官服,官服的色彩象征着官员品级的大小高低。官服以颜色分级别始于唐代: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袍,五品以上官朋为绯袍,六、七品官服为绿袍,八、九品官服为青袍。白居易《瑟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表达的是仕途不济的悲伤心情,官位级别低下。 虽然历代的官服在形式和色彩上可能会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寓意都是如出一辙,即体现着儒家的等级思想和忠君效力的的理念,这是传统文化理念在服装色彩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和运用。 服饰中的色差不仅是封建等级的坐标指向,也是社会审美趣味的反映。例如唐代文明开化、繁荣多元,其服饰色彩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变新颖,有明显的外来文化和民族多元化的特性;而宋代崇尚文治,其服饰色彩与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创新,色调趋于单一,有向质朴、洁净、自然方向倾斜的趋势。可见,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服饰色彩也有考究,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 三、服饰布料考究细致、反映社会地位和宗法制度 以古代丧服制度为例,丧服是指在血缘关系网中一人死了,有关系的人应遵守规定用特定的服饰以志哀悼。[1] 服制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各等级服布料有所不同,如斩衰服以粗麻布制作,不缝下边,是最亲近人应穿着的丧服,如子女为父母服丧、妻为夫丧;大功以粗熟布制作,是关系稍远一些的人穿着的丧服,如妻为夫之祖父母服丧等。它体现的是古代宗法原则,亲者其服重,疏者其服轻的传统思想得到应证,是儒家的礼仪制度与宗法制度的结合。 同时,布料还是不同身分和地位的象征。古代平民百姓、奴仆穿的都是褐、布衣。褐是

古代中韩文化交流

中韩文化交流 古代至近代朝鲜半岛上的国家的国号称谓经历许多变化,如古朝鲜、三韩、高句丽、百济、新罗、高丽、朝鲜、韩国等,但古代朝鲜半岛居民常以“韩人”自称。根据目前所发现的遗迹推测,韩民族的祖先大约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已来到朝鲜半岛定居。中国史籍称古韩人为“东夷”,他们曾散居在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朝鲜半岛等地。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远古以来,居住在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先民就有许多来往和联系。古代中国与古代朝鲜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文字的记载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据《史记》、《汉书》等中国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3世纪周武王灭商时,箕子就率殷人东迁朝鲜半岛立国,史称箕氏朝鲜。《史记》曰:“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汉书》记:“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耕作”。韩国最早的史书《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也有箕子入朝鲜的记载,并将箕氏朝鲜列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朝鲜史略》有“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国人五千入朝鲜”的记述。先进的殷文化与生产技术也随之传播到朝鲜半岛①。而从战国末年到汉朝初年(约公元前3——前2世纪),又有许多中国人为躲避战乱移民朝鲜半岛。汉武帝时,曾征服朝鲜北部,设乐浪、贞番、临屯等郡,实行郡县制,有不少中国农民赴四郡落户开垦。汉文化得以通过乐浪四郡传播至整个朝鲜半岛。据韩国学者称,孔子著述及儒家学说《诗经》、《书经》、《春秋》等此时已传入古朝鲜。可以说,中韩交流比中日交流的历史还要悠久,而且还常常充当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古代先进的中国文化往往通过朝鲜半岛再传到日本。在古代时期,中韩两国都有多种记载双方交往的历史文献传世,比较著名的有南宋徐竞的著作《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公元前后,古代韩国开始进入三国时代,即北方的高句丽和南方的百济、新罗。自三国时代开始,几乎每一个王朝的国王都曾接受过当时中国封建朝廷的册封,使节往来,不绝于途,中国文化源源不断地传至各国,而中国人也开始了解韩文化。 三国时期,高句丽已有用汉字记事的著作《留记》,流行的文言经典有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春秋》、《文选》 ①张碧波,喻全中:朝鲜箕子考[M]。《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