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

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
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

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问题及走向

沈荣华

一、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现状的基本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的人才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人才工作现在处在最好时期(这个时期起码持续5-15年)。总体判断我归纳了四句话: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深入人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党管人才的组织架构基本建立,人才工作已经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根据2006年《我国人才资源状况》的权威报告,以及这次我们的调查,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成就,具体有以下6个方面。

第一,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到2005年,全国共有各类人才7390.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663.9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70.3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453.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195.6万人,高技能人才835.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579万人,人才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第二,人才素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全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3543.5万人,占59.3%。其中,研究生107.6万人,占1.8%;大学本科1317.6万人,占22.1%;大学专科2118.3万人,占35.4%。

第三,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从专业技术人才的所有制结构分析,到2005年,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33.1%,人才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

从人才层次看,我国培养造就了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005年,全国共有两院院士140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员15.1万人,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63个,博士后工作站1018个,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2万人。

第四,人才创新成果显著。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理想、海尔、华为、方正

等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引领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第五,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坚持制度改革和队伍建设相结合,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多层次的人才市场体系架构基本形成。到2005年,全国共有国家级人才市场31家,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5449家。同时,我国还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流动等方面的有效机制。

第六,人才生态环境正在形成。三年来,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党管人才原则的贯彻,使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策法制环境、工作创业环境、生活学习环境和人际学术环境正在形成。尤其是围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大力加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努力促进区域人才的开发和合作。

二、21世纪我国人才面临严竣挑战

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是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对我国人才提出了严竣挑战。据我们研究,进入21世纪,我国人才主要面临以下六个方面的严竣挑战:挑战一:中国人才绝对数量很大,但相对规模很小

据国家科技部统计,2004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109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对这两个数据,我们要有相当高的警觉性。温总理在访问美国时,曾经对中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而人口众多做过这样表述:任何一个“小数”乘以13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13亿只能是一个“小数”。事实正是如此,相对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而言,我国科技人才的相对数量还明显不足。根据国际统计,2004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全时当量R&D人员只有15人,而俄罗斯有135人(2003年),日本有132人(2003年)、法国有127人(2002年)、德国有122人(2003年)、韩国也有81人(2003年),分别是我国的5—9倍。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看,科技队伍的总体规模仍需要较大发展。

挑战二:中国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但高层次人才匮乏

从总体上讲,我国人才队伍的结构存在“五多五少”问题:一是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二是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三是传统学科与产业人才多,新型学科与产业人才少;四是学术型人才多,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少;五是单一领域行业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科技人才资源中,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非常匮乏。我国尚缺乏国

际级科学大师,我国科学家获国际性权威科学奖的人数寥寥无几。我国至今在本土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家知道,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今已进行了96次评选,1000多人获奖。然而在这96次1000多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藉公民却没有一人获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丁肇中、李运哲、朱棣文、崔琦5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土地上获此荣誉。我想,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下才显示出他们的创新才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深思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严重问题。

挑战三:中国人才成果丰硕,但成果的整体水平不高

以我国科研人员的国际论文为例,据国际有关公司的研究数据,从1996年1月至2006年4月的10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累计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但论文的影响力却依然很低,我国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在世界上仅排第13位,与我国世界第6的论文数量排名还很不相称,特别是每篇论文平均被引证次数极低,排在世界第118位,不但远远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反映出我国科技人员总体的科研质量与世界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从发明专利看,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4位,但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企业,而且本国人的发明专利中非核心技术专利居多。国际上通常以各国在美日欧专利局的三方专利量衡量各国的发明专利产出,中国的三方专利量2001年只有123件,而美国为15万件,日本1.17万件,韩国也有500件。与我国国际科技论文的高产出相比,我国国际专利产出形势相当严峻,反映出我国产业技术国际竞争力处于严重弱势。

挑战四:中国企业人才主体地位正在确立,但产业研发仍然十分薄弱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也在企业。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才大量集中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没有成为人才开放的主体。据国家人事部门统计,中国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仅占35%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人才量一般已达到人才总量的70%左右。如美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有80.8%在企业,英国61.4%在企业。这种人才主体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做官成了一些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这种倾向必须改变。

近年来,我国企业人才主体的地位正在确立,据统计,我国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这三大部门的R&D人员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8.6%、17.3%、59.9%。但我国企业研发人才队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研发人员中的高层次

研发人才严重匮乏,而且流失严重。根据国际竞争力评价,我国的“用人单位获得合格工程师”一项,一直排名在倒数几位。尤为突出的是,我国企业未成为创新主体,据2006年国家科技部的数据:(1)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0.71%,规模以上企业占0.56%;(2)60%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3)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4)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企业占万分之三。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能力,差距十分明显。

挑战五:中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有一定进展,但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制度没有完全建立

我国科研、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由于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导致“官本位”现象愈演愈烈。上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为淡化高校行政级别,将所有高校都定为局级;但几年来重新确定了30多所“副部级高校”,强化了大学的官本位价值,这与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机制也很不完善,主要反映在:一是人才使用机制导向不科学,重学历资历而轻能力业绩。目前在选人用人中,国家仍然有不少学历、资历等刚性限制条件。而发达国家早已走出“唯学历”的误区。美国国务院招聘外交官只要求高中以上学历。二是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不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人才评价过分看重学术技术水平和论文成果数量,不重视论文质量和实际业绩贡献以及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袁隆平就曾经多次参评院士,而没有获得通过。上海桥梁专家林元培也是如次。三是人才流动机制不畅,分流和淘汰人员存在困难。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符合人才市场价值规律的人才分配制度没有建立。以股权期权方式进行激励是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通行的做法,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有些产业如芯片产业全员持股已成为国际惯例,然而我国实行股权激励的高新技术企业很少,如上海电子信息领域90%以上的被调查者未持有所在单位的股份。在工资总额的限制下,国有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激励手段十分有限。

挑战六:中国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5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93万多人,学成回国的只有23万人。有关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2/3留学生归国工作,1/3留学生在国外工作和沟通信息,回归率与滞留率保持2∶1是较合理和有利的,而我国却呈现1∶3的倒比现象。根据有关调查,我国1052个高新产品研究项目的部分核心人才(项目负责人)已经出国,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超过流失总人数的一半。我国芯片等高新技术产业本来就面对人才不足的窘境,

近年来更出现了大面积的人才流失。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仅使我国投入的巨额教育培训经费得不到回报,而且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一旦流失到国外,将会对我国的科技产业甚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另外,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在引进海外尖子人才方面尚存在困难。近年来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为国服务的人数虽然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但是许多优秀的尖子人才并没有回来。这其中既有个人因素,也有我们科研环境不到位、人才政策不到位、工作不到位的原因。比如,我国还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科研条件对国外科技人员具有吸引力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我国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受体制上的限制,还不能为科技人才提供与其价值相符的有竞争力的薪酬;海外优秀尖子人才的家属、子女有些问题不能解决。如何突破尖子科技人才引进的瓶颈,是我国未来科技人才引进工作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中国人才在21世纪的战略走向

中国的人才发展,目前也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的战略对策的正确选择,关系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速度和质量,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学习三代领导人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有关人才问题的论述,结合我近期的一些研究,就中国人才在21世纪的战略走向,谈七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是“人力资本”导向还是“物力资本”导向大家知道,世界上有两大资本:一是人力资本,是指能够带来资本的人力资源;二是物力资本,是指土地资本、货币资本等。我有一个判断,这次把“人力资本”四个字写进我国的“十一五”规划,是一个历史的进步。200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引入了“人力资源”的概念,提出“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这很不容易。这次国家“十一五”规划,又引入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提出“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本强国”,一字之差,又前进了一大步。因为,中国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比发达国家落后了近30——40年。我国提出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概念,符合21世纪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走向。

但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还是物力资本导向,也就是实行的是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模式。据调查,我国人力资本积累已严重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前面提到的6大挑战已充分证明这一点。主要原因是,在我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远未落实。大家知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离江泽民同志提出

已有6年,离胡锦涛同志提出也有3年,但我认为落实得很不够。在有些领导和部门中,有三个问题没有很好落实:一是“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领导体制没有很好落实;二是加大人才建设的投入没有很好落实;三是对人才资源是一种具有资本属性的“战略资源”的认识没有很好落实。不少地区和单位,在基础设施上不遗余力,舍得投资;而对人力资本投资不屑一顾,不想投入。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很危险。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克说过,在美国,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更重要,美国的人力资本3倍于物力资本。美国强大主要是强大在人力资本。

我国要在21世纪建成世界强国,必须实行人力资本导向,实施人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本强国。特别要看到,中国实行人力资本导向,当前有三个重要背景:一是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国家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是要从资源消耗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转向从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快速、稳步、可持续地增长。二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度这样一个新阶段,产业结构要实行战略性调整,随着我国土地、劳动力等商务成本的不断提升,加速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已经迫在眉睫。三是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8年GDP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基数增大,要在新世纪里继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率,靠大规模增加投资已不太可能,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充分调动我国蕴藏的人力资本存量,替代上世纪固定资本的功能,为经济的持续增长作贡献。因此,我国必须实行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导向,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真正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进而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

(二)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是“科本位”(科技人才本位)导向还是“官本位”导向

大家知道,共和国历史上,科教事业发展曾经经历过四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第二个里程碑是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第三个里程碑是90年代,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第四个里程碑是本世纪初,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形成了共和国科教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但据我们调查,近几年来,虽然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尊重”的方针正在逐步落实,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科技人员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地发挥。但目前有一种倾向必须正视与把握,以科技人才为本的观念不强,

相反“官本位”的现象愈演愈烈。在座谈中,有些科技人才反映,“当工程师不如当科长、处长”,“钻研技术不如去做官”,“搞研究一无钱、二无权、三无势。”有些科技人员认为,与行政人员比,他们地位有“三个不如”:政治地位不如行政人员“红”,社会地位不如行政人员“高”,经济地位不如行政人员“好”。相反,追求行政管理的趋势很热。去年报考国家公务员,最多的一个职位超过1000人,今年达到一个职位超过4200人(外国公务员不是热门职业)。致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里举个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刚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由于科技人员的政策安排缺失,我国人才浪费严重。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才(占人才总量40%)的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真是触目惊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这预示,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将坚持“科本位”导向,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科本位”导向关键是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建立健全一套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重点突破五大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重点突破开放式培养),人才选用机制(重点突破不拘一格选人才),人才评价机制(重点突破构建综合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分配机制(重点突破产权激励),人才流动机制(重点突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国家今年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展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改革试点,改革的实质是,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外方合资者可以控大股,拥有股权比例最多不超过70%;)。通过制度建设,大力提高科技人才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三)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主要是“内生导向”还是“外生导向”

中国已经响亮地提出“自主创新”战略,这为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我国过去在人才管理上有一个偏向,就是不很重视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北大一位教授讲“中国人看不起中国人”),片面追求引进海外的技术和人才。我认为这是缺欠“自信”的表现,就是不相信自己的人才,不相信自己人才的能力,使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缺乏施展才干的机会。相反,印度人的“自信”让人震撼。最近我网上看了一个资料,印度的科学技术部部长提出,到2020年要成为世界上一流的知识生产中心。

这里举3个案例:比如,北京的地铁,早在30年前就建成了,但以后全国的地铁建设,几乎都没有很好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和人才,而是引进国外的地铁技术。又如,上海的运—10飞机,也在30年前就研制成功,而且还形成了一支

1万多人的专门人才队伍。但是,我国以后的民航飞机,几乎都是买的波音等飞机。再如,汽车工业也一样,全国100多家企业,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象奇瑞这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企业很少很少。这里就提出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要实行“自主创新”,我国必须建立“内生导向”的人才战略,内生导向的最好途径就是在实践中培养人才。我们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积极搭建各类人才的战略平台,充分发挥中国人才的聪明才智,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但是,“内生导向”也要开放,要与引进海外技术人才相结合。我们要善于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立足国内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坚持自力更生培养人才,同时加大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工作的力度。关于人才引进,我在最近著的《人才引进和保持》一书中提出,它不是一个政策问题,而是一个战略问题。我国长期把人才引进停留在“政策”层面,这是不对的,起码是一种短视。中国一定要在立足国内进行人才资源开发的同时,开发利用全球63亿人,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进程。上海建设国内国际人才高地,一个诀窍就是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打造了一批人才成长的战略平台。比如,通过建立浦东张江科技园区,培养引进了一批IT、生物医药等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又如,通过建立洋山深水港,培养引进了一批国际航运和港口人才;再如,通过建设磁浮快速列车,培养引进了一批磁浮电气等方面的人才;还如,通过建设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培养引进了一批汽车研发、制造、F1赛车等方面的人才。

(四)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是“制度导向”还是“工程导向”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都推出了一批“人才工程”:如中国科学院提出了“百人计划”;教育部提出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人事部提出了“百千万人才工程”。这些人才工程的总体效果很好,对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在我国各地的人才工程太多太烂,在国内的有些人才工程中,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甚至有些人才工程成了一些领导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制度的作用重于“工程”。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是竞争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当然在竞争过程中也需要培养。因此,21世纪中国的人才发展,一项重要使命,不是要搞多少“人才工程”,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完善制度和政策法规。”因为制度更带有战略性、根本性、长期性,它是最大的“人才工程”,是最有效的“人才工程”。据我了解,国外除日本

有一个“2002—2006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外(培养160万科技人员),没有什么“人才工程”,主要是靠营造人才成长的制度和环境。为什么全世界人才往美国跑?主要是美国的人才管理制度好,它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技术创新,有利于财富积累,有利于投资安全。制度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六大制度:人才培养制度、人才使用制度、人才评价制度、人才流动制度、人才激励制度、人才保障制度。如果说,我国过去28年的人事改革是体制外的改革,那么未来21世纪的人事改革应该是体制内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真正形成江山代有人才出的生动局面。

(五)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是“市场导向”还是“行政导向”

我在20多年前就研究提出了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理论。应该肯定,中国的人才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离市场对人才的基础性配置还有较大的距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材料中,有个调查资料,讲到我国经营者市场配置的比例仅占经营者总数的2.3%,离职业化、市场化还很远很远。可见,在我国,虽然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国传统的人才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它主要表现在,国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改革严重滞后,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的用人、分配制度主导。因此,中国的人才配置,离市场导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当然还要加强宏观调控。有领导讲,中国的人才市场目前正处在十字路口,也就是在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趋势下,中国的人才市场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据我研究,市场导向主要应突破四个瓶颈:体制瓶颈(人才市场的管理体制)、机制瓶颈(供求、价格、竞争机制)、服务瓶颈(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法制瓶颈(人才市场的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从世界范围看,凡是人才流动充分的国家或地区,一般都发展迅速。因此,中国的市场配置必须加强。

(六)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是“应用导向”还是“学科导向”

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的要求,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从教育制度看,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的教育层次比较单一,尤其是高等教育。人才教育应该分层次,这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需要。人才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应用性人才和理论性人才。德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是最发达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德国的专业技术教育发达。美国的职业教育也是世界最发达的,据统计,在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中,有85%是进行专门职业人才培养的,15%是进行学术型理论人才培养的。

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进行理论型人才培养。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为什么?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不重视专业技术和职业教育,长期缺乏高技能人才。举个例子,据美国麦肯锡公司统计,中国大陆160万年轻工程师中,相当大一部分只是纸上谈兵,而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

另一方面,从科技方面看,长期以来,我国比较偏重学科导向,在“863”等重大科研项目中,明显偏重于学科建设方面的一些项目研究,而忽视重大工程、重大产业攻关、重要产品等应用方面的项目研究。结果,使我们的科学技术不能很好地引领经济建设的发展。比如,我国的汽车产业,为什么出不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名牌?最近,一位汽车领域的院士坦言,如果国家把汽车产业作为重大产业攻关,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名牌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技术科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的能力;必须加强重大工程、重大产业攻关等项目研究,保障国家应用科技发展的人才储备。

(七)21世纪中国人才发展是“事业导向”还是“待遇导向”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提高人才待遇的呼声日趋高涨,这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大锅饭”问题相当突出,精神激励多于物资激励。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各类人才实施有效激励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无法促使人才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涌流。不久前,上海一家高科技企业,200人集体辞职到新加坡一家企业的事件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根据中央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以确保人力资本的地位及利益。但是,根据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21世纪中国人才建设的重点是“事业导向”,这是中国人才发展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这个事业就是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用这一事业凝聚人才,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四、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20个人才问题

(一)要把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人才。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加紧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要把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要从改革高考制度入手,把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

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改革“一考定终身”高考制度。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应试教育已经使基础教育畸形,这种情况如不改变,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没有希望。现有高考制度缺乏创新人才绿色通道,当年钱仲书和吴晗数学成绩分别是15分和零分,如果在今天,这些大师苗子难逃早夭之命。”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说:“高考指挥棒不改变,唯分数论的培养人才模式不改变,中国素质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要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开放式培养

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不采用开放式培养,难以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很多是在国外接受教育的科学家。

(四)要逐步取消事业单位机构的行政级别

在中办发【1996】17号文件《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政事分开的方向”,“逐步取消事业单位机构的行政级别”。要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淡化“官本位”意识,逐步取消事业单位机构的行政级别,形成优秀青年专家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机制。

(五)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主要方向是,在国家宏观管理下,改革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一评审职称的制度,实行以岗位为主的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具体是,全面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立职业水平资格评价制度;依法推行职业准入资格制度。

(六)要进一步完善院士制度

两院院士是全国科技大军的领军人物,为我国科技、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要进一步规范院士评选办法,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兼职和社会活动,使院士专心从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活动。进一步完善资深院士制度,取消院士制度的终身制,资深院士一般不再担任本单位的学术技术职务,院士荣誉享受终身。

(七)要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

世界“人才大循环”是大势所趋,今年也是中国入世过度期的最后一年,推进人才国际化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要求。美国国务卿科技顾问讲,美国成为世界科技领导者,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美国在历史上一直重视公共教育(100年来)。第二,“二战”对美国破坏不大。第三,美国社会的普遍开放性。他建议,中国要成为21世纪科技的领导者,必须坚持走一条开放的道路。人才国际化必须提上我国人才工作重要日程。

(八)要落实企业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强化企业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企业要

成为四个主体: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每个人都是创新主体。海尔创业21年来,以持续创新,创造了世界奇迹。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1039亿,是1984年创业时的2万多倍,年均增长63%。全球5万多员工,每个人都是创新主体。目前累计申请专利6189项(其中发明专利819项)。

(九)要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价制度

近几年的学术浮躁、科技造假,都与评价制度有关。要改变单

纯以论文数量、获奖情况等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做法,实行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综合评价。强调分类评价,对基础研究人才,实行国际同行认可;对应用研究人才,由市场最终认可。

(十)要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团队是科学突破、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和组织形式。科技领军人才是实施重大科技战役的指挥员。根据“大科学”工程的特点,要依托重大科研计划、创新工程和科研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

(十一)要落实人才和智力资源参与要素分配的政策

积极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为重点,推行期权、期股等有效激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人才本身作为资本参与企业的设立,所占注册资本和股权的比例不作限制,由出资人在章程中约定。

(十二)要把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纳入领导考核办法

为了从根本上增强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要改进国有企业领导

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将企业创新投入力度、创新效率及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十三)要开放科技人员的兼职制度

在加强人才流动中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保护,依法维护用人单位和人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国家应放开科技人才的兼职,并实行兼职兼薪。

(十四)要建立完善国际人才市场

实施“全球人才战略”思想,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抓紧研究制定“投资移民法”和“技术移民法”,建立完善国际人才市场。引进海外人才中介组织,允许外资进入中国人才市场,建立独资人才中介机构。

(十五)加大吸引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力度

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和讲求实效的方针,从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需求出发,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先引进当前急需紧缺人才。改革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所得税制度,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华取得的合法收入,可视同境外收入。

(十六)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行力度

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发组织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组织,提高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和管理能力。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设立知识产权法庭。

(十七)要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有资料显示,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数量,每1000人配备2.3人,按照这个水平,中国需要300万专业社会工作者。根据这一需求,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八)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拓展自由发展的空间

市场基础性配置的标志是人才的自由发展。人才的自由发展,一是有利于“解放人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有利于保护科技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十九)要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

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中央及地方财政预算要按排必要资金,用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和留住。

(二十)加强科技领域学风建设

弘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引导全社会树立创新光荣的价值观,使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的景仰的工作和活动。

作者系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

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a4681726.html,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作者:孙超贾元义李杰孙小涵 来源:《山东青年》2019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 社会发展的一大难点和公众热议话题之一。本文针对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问题,分析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加强对毕业生创业教育的全方位支持。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生之源,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引导大学生走出就业“死胡同”,减轻社会负担的重要渠道。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思维淡薄、创业成功率较低。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国家政策的宣传和支持下,产生过创业的想法,但由于缺乏创业所需的经验、资金、技术、资源及所需能力的欠缺,致使大学生创业底气、勇气不足,最终坚定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少之又少。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背景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同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中国作为世界互联网大国,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创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 此后,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要求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动指南。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通过系列举措,着力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升级,加快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动力升级,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升级,大力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2.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策支持与学生创业需求不匹配 纵览我国现有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各方面政策,在全国各地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或者政府政策并没有把握住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真正遇到的难题与诉求,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先期创业所必需的资金以及财税、服务、舆论支持、新闻宣传等各方面的支持。而在現存的鼓励政策中,支持力度小,或较多减免政策都集中在登记费等行政性管理费用上,而直接的税费减免与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尹艳林 《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浏览人次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抉择。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全面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取得明显进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3.优势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4.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5.企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但就总体而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比较弱。主要表现: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机构不健全,科技活动层次大多处于低端。 二是我国产业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明显不足。

三是多数企业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四是重大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五是企业高级科技人员严重不足。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科技体制不健全、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相关政策不系统的因素,也有创新意识缺乏、服务体系欠缺、法制环境不利等因素。具体来说,主要是: 1.现行科技管理体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国家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的力度较弱。 3.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制尚未形成。 4.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还有待改善。 5.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战略任务。 1.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对政府科技经费使用的管理,将财政科技经费更多地投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之中。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项目,特别是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要由企业牵头申报和组织,形成以企业为主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精品论文】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精品论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 ==================================================================== ==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 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1-4]。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增长迅速,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主体不断扩大,政府的一元化供给状况被打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困境。农业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突破不断,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作者:————————————————————————————————日期: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的良性发展时期。从产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推动这一经济增长的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大企业.而是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据统计,我国共有中小企业约2930万个.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企业总量的60%、60%和40%: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近50%。出口总额的60%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各种问题:创新资金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科技人员严重不足、政策环境不优越等,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因素。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特点 由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其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一些独具的特点。 (1)中小企业具有人员少、机制活、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等特点。大量的实践表明,众多的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最初都是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由于中小企业有着人员少、机制活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市场化经营中,思想束缚少于大企业,其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贴近市场、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在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成为行业巨人的成功范例已屡见不鲜。如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占到国内汉字印刷排版系统市场的80%以上。此外,在中国53个科技-T业园区中。众多的民营高新科技中小企业活跃在“孵化器”中,提供着高新科技产品和实用新型产品。

“微课”教育技术创新应用现状分析

“微课”教育技术创新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手机也成了现代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工具4G互联大大加快了知识传播的速度知识量也成爆炸的速度在增长传统教学受到严重冲击因此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使数字化技术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利用互联不受学校时间、学习地点的限制满足的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要求。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多元化、碎片化学习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微课”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成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工具。 一、“微课”的起源 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Leoy . cGrew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 1995年由英国纳皮尔大学..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he ne inute Lecture简称L)是最早的“微课”雏形。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icro-lecture)概念是则是由美国胡安学院的avid enrose在20__年提出。 “微课”模式最早被美国的可汗学院采用其创始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录制的微视频一度风靡全球衍生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类似的“微课”模式还被大众科普方向的E-Ed站成功采用并逐步渗透到面向高等教育的诸多“慕课”平台。

20__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微课”的研究发展至今对“微课”的诠释有多种版本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通过不断提炼与归纳其最新定义为:“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络视频课程。”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之所以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热衷主要因为它是以知识点为单元符合新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可反复看、跳跃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它制作简单容易上手、传播围广接受程度高、传播成本低、互动参与性强、可以形成共同兴趣的群体进行上探讨交流等特点。 “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为3至8分钟时间短可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黄金时间;最新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则建议短于6分钟的在线课程视频最吸引学生。 三、国内“微课”资源建设现状 近两年来我国“微课”发展也取得了喜人成绩。“微课”受到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领域均在积极开展“微课”资源建设。“微课”在全国围的初步发展已获得广大师生及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2年09月19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寻求进一步落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推进工作的对策,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工信委会同省国资委、省国防科工办、省中小企业局,分头组成调研组,于7月下旬至8月初,分赴全省,采取实地考察、召集座谈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加强,极大促进了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呈现五个特点。 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以来,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赶超逐渐成为全省共识,“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和谐互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先后出台《推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1】51号文件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意见》、

《江西省鼓励技术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试行办法》等一批政策文件,省“十二五”各类发展规划均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指向。相关省直部门密切配合,在资源配置、政策扶持、项目服务等方面,不断加大倾斜和支持。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资金、人才、财税等方面给企业创新提供有利条件。新余市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全方面构筑鼓励创新的推进工作机制;九江市出台《关于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集中资源对企业研发机构进行支持,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机构一次性奖励分别达到200万元、50万元。社会创新资源加快向企业集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专业化科技担保公司快速发展。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所有设区市、多数省级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均已建立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江西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江西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有限公司、国家专利技术(江西)展示交易中心、江西省技术交易市场等平台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技术中介、技术孵化、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技术与管理咨询等方面为企业开展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探索建立了江西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南昌高新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

摘要结合当前的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现状,分析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培养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对策,以期对于农业科技推广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对策 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来完成“养活中国”的大问题。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培养大量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这里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包括农业科技的推广人才、研究人才及实用人才等。在此结合工作,主要论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重任,不断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来创造出新成果,能够起到农业实践和科技理论之间的连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 1农业科技推广型人才培养困境 1.1农林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 农林类高效、科研单位是培养农业推广科技人才的主体。但是,现实的数据却不是这样。经过统计,全国的农林院校中,农业学生仅为全部人数的15%左右。对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农林高校来说,专业类别在不断增加。但是,往往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的选择范围却很小,仅能在领域内选择。所以,在此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数目比较多,但实际的领域之间的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问题。 1.2农业推广艰苦行业中人才培养困境 在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过程中,体现出各个领域间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大的规模差距。同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指标基本是分配的,这样就几乎没有自由度的控制,没有明显的差异化。而对于在职研究生的选择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一般技术性、专业性、传统农业领域的报考人数较少;而“软科学”范畴,则比较受到青睐,录取人数也比较多。 1.3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源职业背景已经逐渐淡化,经过分析,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相关的非农业推广、非农业技术开发、非农业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比较多。同时,他们担任干部也具有较高的比例,其中涉及到农业推广工作一线的情况比较少。经过统计分析,当前科技人才的硕士研究生中,大约科技人员占到1/3,教师一般大都具有职业教育学院的背景,而真正来自于农业科技推广一线的情况却不多。 2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对策 2.1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公益性 对于在职人员的培训,大部分都是受利益的驱动。对于相关的办学单位来说,往往存在着很松的入门要求,并没有涉及到专业科目的具体考试,一般要求培养单位完成内容考核即可。这样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非常低,不利于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出职业性、专业性特点,存在着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混学历、混文凭的情况,也出现了大量报考农村区域与发展等情况,而没有涉及到一线的农业科技推广。所以,应该要求国家予以充足的经费支持,保证能够实现正常培养的支出,还应从政策方面鼓励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学习农林牧渔等传统农学专业,保证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 2.2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 在职人员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进校不离岗”,这种情况下最大问题就是“工学矛盾”,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往往基层农业人员很难找到必要的充足时间进行学习,他们往往工作任务繁重,很难集中时间来学习。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人才培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研究分析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作者:————————————————————————————————日期: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R&D经费 表2.7几个主要国家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及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2002—2004) 国家R&D(研究与发展)经费(亿美元)与 GDP 的比例( %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美国2762.60 2924.37 3125.35 2.65 2.68 2.68 日本1240.27 1352.80 - 3.12 3.15 - 德国502.22 615.53 684.16 2.49 2.52 2.49 法国324.95 390.16 442.63 2.23 2.18 2.16 英国297.00 339.96 - 1.89 1.88 - 中国155.56 186.01 237.61 1.07 1.13 1.23 资料来源:科技部网站 表2.8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类(%) 国家 美国 (2003) 日本 (2002) 法国 (2002) 韩国 (2003) 俄罗斯 (2003) 中国 (2004) 基础研究19.1 13.4 23.4 14.5 15.1 6.0 应用研究23.9 22.2 35.7 20.8 15.6 20.4 试验发展57.1 64.4 40.9 64.7 69.4 73.6 资料来源:科技部网站 (二)科技论文 一个国家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当前,学界通常把SCI、EI、ISTP三大系统收录一国科技论文的情况,作为评价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关于区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区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作为全区的基础产业,在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促进其他各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之一,就是要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 对此,本人就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有效发挥科技人员作用,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其主要情况如下:一、我区农业科技队伍的现状我区的农业科技队伍在农业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为农服务体系上,以区农业科技、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形成了区、镇两级服务体系,涵盖了农业科技推广的各个方面。 在为农服务上,参与制定和组织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确定推广农业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点。 分工、协调、有序深入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并精心指导。 在农业增收上,积极服务农业结构调整,逐步调整粮经比例,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为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社会各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支队伍的主流是好的。 区、镇两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现状(见《附表一》、《附表二》)二、当前农业科技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当前,我区农业科技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从数据上分析一是农村专业人员比例偏低,人员分布不协调。 区、镇两级农业部门实有人数566人,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412人(其中,区一级农业科技人员占52%,镇一级农业科技人员占48%)。 在镇一级农业科技人员密度较低,各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实有人数255人(其中,在岗不在编的有26人,占10%;在编不在岗的有33人,占13%)。 区一级农业部门事业单位编制数372人,实有人数3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有213人。

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6人,占8%;中级职称的有66人,占20%;初级职称的有120人,占37%)。 二是第一线科技人员职称比例偏低,学历层次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 高级人才偏少,在镇一级农业科技人员中,大学本科的有17人,占6%;大专的有47人,占18%;中专以下的有191人,占75%;高级技术职称的有1人,中级技术职称的有40人,占15%。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目前科技人员结构不适应现有种植技术需要,原来从事粮、棉、油、麦栽培和植保,现种植结构调整为蔬、果、瓜,使原来从事粮棉油的科技人员闲置,而蔬果瓜的技术人员较缺乏。 三是年龄普遍偏大。 镇一级50岁以上接近退休人员的有133人,占52%;41岁至50岁的有78人,占31%;31岁至40岁的有41人,占16%;30岁以下只有3人,占1%。 四是农技人员使用不够充分。一方面,有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无法到专业对口的单位就业;另一方面,大批的非专业人员拼命地涌向一些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单位,甚至还出现了农业科技中心在岗不在编、在编不在岗现象,致使学非所用、无学而用的现象同时存在,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隐性浪费。 (二)从原因上分析一是用人体制不够健全,机制不灵活。 存在这一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即机构设置和产业发展不适应。 没有按产业建设需要对口设置机构;还有管理体制不顺。 镇农技推广机构以镇管理为主,上级业务部门没有选人用人的自主权。 一方面,大量非专业人员挤占专业编制和专业岗位,造成专业技术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人员定编都是1993年后确定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及展望

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及展望 发表时间:2018-07-30T11:39:57.04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作者:陈默付卓栋赵昕昊汪丽聪肖雪张俊王宇* [导读]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力量源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高等院校站在国家培养教育人才的最前沿,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同样也是高等院校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大连医科大学,116044)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力量源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高等院校站在国家培养教育人才的最前沿,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同样也是高等院校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通过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与解决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和发展潜力,因此,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创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 自 20 世纪 90 年末开始,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索尝试,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这些高校开拓创新,勇敢探索尝试,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教育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九所高校列为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并从政策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标志着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从自发探索阶段转为多元探索阶段。后来,教育部又实施了创新创业工程质量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精心筛选设立了 30 个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2010 年,教育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和抓好大学生创业实践进行了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列入学校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实践,有力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学科导向型模式、实践导向型模式和综合型模式。比如,开展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我校主要开设了就业指导、KAB创业基础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我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相关服务;我校还将创新创业学分纳入毕业条件,毕业前学生需要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参加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培训、听取有关讲座来修满创新创业学分,为学生走不社会,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创业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国内高校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但由于观念、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力度还不够,在社会范围内还未形成支持创新创业、尊重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二是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受思想认识、传统就业择业观念的束缚,很多大学生对开展创新创业缺乏激情和热情,不能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只是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作为应对学校规定的修满学分的一种手段。此外,部分学生虽然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但对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信,同时又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开展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明显不足。三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并没有纳入学校培养全面人才体系的一个必需环节,而是属于辅助教育或者提高教育,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和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不能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特色进行有效开展。四是高校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教师团队的指导能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缺少过硬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创业知识也是零散的理论和照本宣科,缺乏实际感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五是对大学生的实践训练有待进一步强化。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看,重基础理论传授、轻实践能力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学校也组织技能大赛、创业比赛等活动,但很多学校和学生是为比赛而比赛,真正付诸实践的不多。同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创业实践基地形式单一、设施落后。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教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但是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培养创业人才的需要,无法满足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需求。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加强教学环境建设,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予以支持,因此,完善教学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注重培育学生的创业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例如,通过交流研讨、学科竞赛等活动营造出鼓励创业的良好校园教育氛围,从而引导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与热情,以实现成功创业。二是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对大学生互联网技术加以培训和指导。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就业难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利用互联网自主创业。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当多开展有关互联网创业的专题讲座,通过互联网与实际结合,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思维的培养。 (二)搭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不论是政府还是各高校都应当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支持,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当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强化创新创业意识。与此同时,高校应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如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网站等,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拓宽大学生的眼界。

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编者按: 我国已经进入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总体上讲,整体创新能力不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 一、基本情况与判断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到了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是: 首先,建国5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2005年,我国GDP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破3 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 万多亿元,有能力增加技术开发投入。 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力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我国拥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 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 第三,经过多年的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产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为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打下了一定基础,为消化吸收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四,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源为自主创新成果提供了宽广的应用舞台。对一个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自主创新成果必须找到自己的应用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其主要应用者是本国市场。13 亿人口大国的市场既具规模性,幅员辽阔、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市场又颇具差异性,这为我国的各类型、各层次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最宝贵的市场需求动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摘要:当前,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总体说来呈现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人力资源雄厚,科技资金来源多元化,民生科技产业兴起这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中可以发现,我们要注意产品进口依赖度高的问题和进一步引导产业技术创新链形成中的诸多环节,以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 关键词:科技事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发展;提升科技实力 当今世界,各种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且更新周期快。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当前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创新链形成 最近十年间,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998年我国专利申请量为12.2万件,2001年达到20.4万件。一批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新品种的诞生,使我

国在人工晶体研究开发方面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我国科学家独创性的“量子避错码”和“量子概率克隆机”等研究,被国际权威专家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并网发电成功和“神舟”号系列飞船点亮宇宙般地圆满发射等等表明,我国在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龙芯”系列通用芯片研制成功,CPU方舟3号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使我国结束信息产品“无芯”的历史迈出了关键步伐;联想万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使我国超大规模计算机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2002年,SCI、EI和ISTP三大国际科技检索共收录我国科技论文6.5万篇,国际论文数排序跃居世界第六。 企业在实践中也越来越体会到科研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一些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开始围绕产业技术链的构建,进行跨行业、跨领域的”产学研合作”[2]。一是在产业领域内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开始出现。如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清华大学等10家单位组成的新一代煤化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钢铁研究总院、宝钢、北京科技大学等10家单位组成的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跨行业、跨领域集成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开始出现。如由一汽、奇瑞、吉利、西南铝业等12家单位组成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围绕产业新兴技术及标准的研发与应用开展产学研结合。如长风开放标准软件联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

心得体会: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和强化路径(最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X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更是鲜明提出“聚力创新”,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创新机制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区域战略和政策协同,提升X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增强科技创新对X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意义重大。 X科技协同创新成效突出 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全省企业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的占比均超过85%。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6%,创造了61%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启动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设,首批入库企业有3137家。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势凸显,14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通过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其中1家进入世界500强,22家进入中国500强,38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31家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全省新建589家企业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在90%左右。6300家获得研发费用普惠性财政奖励。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2017年,X围绕产业创新重大需求,强化创新供给能力,培育发展带动性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围绕未来网络、战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方向,部署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170项,组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138个,累计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2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达12家,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技术跨越,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 区域创新布局持续优化。X通过发挥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统筹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呈现协调联动的新格局。《X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发布,为自创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有力支撑。X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科技部正式批复建设,开展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成绩: 指导教师:王宏平 派斯学院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2010301322 专业班级: 10工管3班 课程名称: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完成时间: 2013年6月10日 教师签字: 批改日期: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班级:10级工管3班姓名:学号:2010301322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引言 0 一、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0 (一)技术创新有助于创造低产品成本优势 0 (二)技术创新是开拓市场的有效途径 0 (三)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产品 (1) (四)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1) (五)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 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条件 (1) (一)创新需要理论指导和知识支撑,需要进取精神和科学态度 (1) (二)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具备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 (2) (三)企业必须具有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 (2) (四)开展技术创新,要从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 (2) 三、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3) (一)企业员工创新意识不强 (3) (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没有面向市场需求 (3) (三)企业不够重视技术创新队伍的建设 (3) (四)企业独立创新、成果转化困难 (3) (五)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中心 (4) 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途径 (4) (一)转变观念,树立全员创新意识 (4) (二)面向市场,结合实际开展技术创新 (4) (三)重视技术创新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4) (四)联合攻关,加速成果转化 (5) (五)加强技术中心的建设 (5) 总结 (5) 参考文献 (5)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

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 一、基本情况与判断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到了可以更多地依靠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是: 首先,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2005年,我国GDP居世界第四位,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万多亿元,有能力增加技术开发投入。 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力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我国拥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 第三,经过多年的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产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为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打下了一定基础,为消化吸收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四,巨大的国内市场资源为自主创新成果提供了宽广的应用舞台。对一个技术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自主创新成果必须找到自己的应用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其主要应用者是本国市场。13亿人口大国的市场既具规模性,幅员辽阔、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市场又颇具差异性,这为我国的各类型、各层次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最宝贵的市场需求动力。 第五,我国已经具备大规模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条件(刘世锦:“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转型压力与有利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5年,第178期。)。大规模制造能力意味着巨额研发费用可以被有效分摊,使自主创新具有成本上的可行性,研发投资的回收更有保障。这是在技术成熟产业中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已有100多项重要的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还有更多的产品生产已经达到了承受巨额研发费用的规模。这就为我国诸多产业从制造环节向核心技术研发环节拓展创造了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国一些重要产业和产品的配套能力得到显著增强,有些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旦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有突破,就有现成的产业链支撑其产业化和市场化过程。 第六,对外开放为开放式研究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自主创新是在开放条件下的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