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医疗器械现状及发展趋势浏览次数:194 日期:2010年9月9日 10:08

摘要:

一、医疗器械现状分析

1.医用耗材

1.一次性医用耗材市场介绍

介绍过去10年来,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国外媒体最新报道,2008年,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达890亿美元,2009年应该在1000亿美元左右。欧美发达国家一次性医疗器械销售额占其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45%左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约占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40%以上的份额。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reedonia预测:到2011年,美国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将达704亿美元,年增长率可达4.9%。其中人口老龄化趋向和家庭保健需求的快速增长是推动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欧洲则是世界第二大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约占世界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29%的份额。

日本、中国、印度及其他亚洲新兴工业国合计约占国际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17%~18%的份额。

1.心脑系统医疗器械和矫形器械耗材市场介绍

心脑血管介入类和矫形器械等高值植入介入类耗材属于高技术、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产品,在这一产品领域,市场准入门槛非常高,核心技术被少数跨国企业所垄断,如强生、美敦力、圣尤达、Guidant、史塞克、巴奥米特、Zimmer、Smith&Nephew、波士顿、施乐辉等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份额。

心脑系统医疗器械:用于心脑系统(包括起搏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式除颤器、体外除颤器以及各种血管成形摄像产品等)的医疗器械占医疗器械市场的最大份额,大概占20%左右,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此类医疗器械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矫形器械:矫形器械产品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0%以上;2008年世界矫形器械市场总销售额将超过400亿美元;

至2015年,将达546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矫形器械市场合计占世界矫形器械市场70%的份额。2008年两个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154亿美元和109亿美元。而随着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也逐渐成为矫形器械的热点市场。

矫形器械是一大类医疗器械的总称,包括各种人工关节(人工膝关节、人工股关节和人工髁关节等)、植入式脊柱矫正器械、假肢、矫形绷带,以及义齿材料等数百种产品。其中,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和人工关节是矫形器械市场上的两大类畅销产品。目前,市场上的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产品品种繁多,其中包括(人工椎间盘)融合器械、压缩性脊椎骨折矫形器械、脊柱电刺激类器械、脊柱骨折

固定器械(如脊柱钢钉、螺栓等)、运动保留性植入器械等。2008年,美国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产品总销售额达47.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10%。欧洲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规模略小于美国(约40亿~42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成为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的新兴市场。这些地区市场年增长率平均高达9%。亚太地区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销售额合计占全球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25%左右。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人工关节市场发展速度十分惊人。2008年,全球销售额为123亿美元;2009年全球人工关节市场销售总额超过140亿美元。2000年至今,美国人工关节市场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8.9%左右。到2012年,美国人工关节市场销售额可望达到90亿美元。2008年,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5个欧美发达国家人工关节市场总销售额达23亿欧元(约30亿美元),加之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工关节销售额,去年全欧洲人工关节市场总销售额在45亿~50亿美元之间。

人工关节中销量最大的产品为人工膝关节和人工髋关节等。这两种人工关节的置换数量约占全部人工关节置换量的90%。目前,世界上人工关节生产技术领先的五大医疗器械公司Zimmer、强生、史塞克、Biomet和Smith&Nephew生产的人工膝关节和人工股关节占据全球人工关节市场90%的份额。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婴儿现已进入老年期,他(她)们是人工关节的最大潜在消费群体。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人口大国将成为增长迅速的人工关节市场。

(3)血液净化类市场介绍:

血液净化产品包括肾透析系统和人工肝支持系统。肾病和肝病是全球范围内的慢性病中的两大类疾病。中国人口众多,同时也是肾病和肝病大国,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因治疗费用昂贵,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应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此类产品将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肾透析系统:2010 年世界上将有 200 万患者采用透析疗法替代正常功能的肾,以对其血液进行净化。到2012年,全球肾透析市场总销售额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43亿美元,从而成为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的大宗商品。近10年来,国际肾透析类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平均达5.5%。欧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肾透析机市场,肾透析机年销售额达37.5亿美元,美国居第二,年销售额达28.7亿美元,亚洲及大洋洲国家位居第三,年销售额达15—16亿美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肾透析机市场销售额合计为10亿美元左右。目前生产血透产品的知名企业有百特、费森尤斯、金宝、贝朗和尼普洛等。

人工肝支持系统: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统计,目前全球有近4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中国为1.2亿,其中肝衰竭患者将近1200 万。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肝衰竭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根据人工肝的组成和性质主要分为三类:非生物型人工肝、组合生物型人工肝和生物型人工肝。目前临床使用的人工肝都是以解毒功能为主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最为知名的当属德国TERAKLIN.AG公司生产的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此外可乐丽和费森尤斯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也深受欢迎。

(4)人工晶体市场现状

全球白内障盲人为2100万。中国500万白内障患者中,也有290万白内障盲人。目前白内

障盲治疗最有效的手段是植入人工晶体。2008年屈人工晶体销售额达到30多亿美元。人工

晶体分为硬晶体(PMMA材料)和可折叠式软晶体(硅橡胶、水凝胶、丙烯酸酯类材料),

前者价格便宜,但手术切口大,术后效果不好;后者价格昂贵,手术切口小,术后效果明显。

美国人工晶体市场上有90%以上的为软晶体。硬晶体处于被淘汰的边缘,目前只有发展中国家用的较多。国际上知名的企业有爱尔康、眼力健、博士伦等。

(5)诊断试剂市场现状

2008年诊断试剂市场销售额在400亿美元左右,主要集中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其中2008年销售超过30亿美元的有7家,如瑞士Roche销售额达90亿美元,美国Abbott约80亿美元、强生约50亿美元、Bayer约45亿美元,美国Becton Dickinson、Beckman Coulter、Dade Behring等均达到30亿美元。

虽然目前诊断试剂仅占生物技术产业的25%,但由于遗传工程、基因重组以及单株抗体等生物技术不断应用于开发诊断试剂,因而除了增加试剂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外,也使得过去不可能或旷日费时的传染病、肿瘤或基因异常等诊断,成为可能或快速的诊断。此外,与自动化分析仪器或电子技术的结合,更使这些精确的诊断不仅由研究阶段进入了临床例行诊断阶段,而且缩短了医疗与诊断之间的距离。诊断试剂在未来医疗检测中的比例会大幅度提高。预计全球在未来五年内,诊断试剂将以7-10%的比例增长。

2、医疗电子产品

从全球范围来看,市场对医疗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对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磁共振仪、高档超声波诊断仪器等高端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力带动了全球医疗电子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增长大大刺激了各国在医疗电子领域的投入力度,医疗电子设备制造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扩大创新应用,促进了全球医疗电子产业的平稳发展,有力支持了医疗电子市场需求的增长。2007年全球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全年市场份额达到920.6亿美元。

就目前全球医疗电子市场的区域结构而言,美国、欧洲和日本仍是医疗电子的主力市场,但随着这些地区医疗电子体系日趋完善和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其增长空间和潜力已十分有限,近几年欧美大型仪器采购量可能锐减,而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合计约占亚洲市场总销售额的70%,其中中国市场仍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这些市场成为带动全球市场增长的重要区域,也是国际大企业竞相争夺的新市场目标。

(1)医学影像设备

目前,国际数字医学影像设备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世界各国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使得该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数字

医学影像设备的国际市

场总额大约是180亿美

元,并且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大大刺激了各国在此领域的投入,由于利润丰厚,使其成为国际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但由于技术壁垒高,国际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主要被美、日、德等少数国家的几个大型跨国公司垄断。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X线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超声成像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光学成像设备(医用内窥镜成像)。

X线成像设备:包括X线机、数字X线摄影设备(DSA、CR、DR等)和X线计算机体层(X—CT)设备等。其中DSA、DR、 CT今后的发展最为迅速,西门子、飞利浦、GE、东芝把持着的CT超过90%市场份额,且彼此间的竞争极为激烈。MRI主要被GE、西门子、飞利浦、日立等几家占据市场。CR市场主要被锐珂、富士、GE、飞利浦、爱克发5家占据,锐珂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DR市场上,飞利浦、锐珂、GE、西门子、佳能几乎占领了整个市

场。而DSA主要由飞利浦占领市场,西门子紧随其后,GE、东芝和岛津也有较大市场份额。其中CT机全世界年产量在4000台左右,

年销售额在20亿美元。

磁共振成像设备:分为永磁型和超导型,由于超导型价格非常昂贵,用量不大。主要由GE、皮克、西门子、东芝、岛津、日立等生

产,全球年销量在1500台左右,年销售额20亿美元。

超声成像设备:最为常用的是彩色B超。全球年产量为2万台,年销售额30亿美元左右,并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主要被GE、阿

克松、ATL、西门子、东芝、阿洛卡、日立等公司垄断。目前便携式B超受国际社会青睐,发展迅速,仅GE公司2008年全球销售额

达2亿美元。预计2011年全球便携式B超仪的年销售额将达10亿美元。

核医学成像设备: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SPE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PET),其中PET机

作为分子影像诊断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影像诊断设备,是目前唯一能提供神经活动信息的医学仪器。据统计,美国每百万人

拥有PET与PET/CT的数量为5-6台,日本为3台,而中国仅为0.1台。在美国,56%的PET和PET-CT检测已经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

可见PET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光学成像设备(内窥镜系列):

目前比较流行的为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软镜包括鼻咽镜、气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子母镜等;硬镜包括腹腔

镜、胸腔镜、关节镜、膀胱镜、阴道镜等;其他还有乳管镜、血管镜、肾盂输尿管镜、脑室镜、随着光导纤维技术和数字微电子技术

的日趋成熟,内窥镜已成为世界医械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大类产品。欧盟经济分析师预测,内窥镜将成为近几年增长最快的医械产

品,而内窥镜重要销售市场将从日趋饱和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向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工业国和拉丁美洲市场过渡。

据西方经济分析师预测,今年拉美国家对柔性内窥镜类产品的进口数量将比去年增长9.8%,中国、印度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因为以光导纤维为主的柔性内窥镜即将取代从前医院普遍使用的刚性内窥镜,可以肯定,柔性内窥镜将日益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设备。2010年全球柔性内窥镜产品总销售额将在100亿美元以上。内窥镜国际知名制造商有:奥林巴斯、富士能、施乐辉、伟伦、艾克松、史托斯、狼牌、史赛克、科曼、捷迈等。

(2)医用监护产品

医用监护产品主要包括:心电监护仪、神经监护仪、麻醉深度监护仪、无创血流动力监护仪、呼吸末CO2监测仪、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多功能母亲/胎儿监护仪、除颤起搏监护仪。

据统计,全球每年病员监护仪市场的容量大约为20亿美元,目前美国是全球监护仪产品的最大市场。2004年,美国监护设备市场接近9亿美元,到2011年将超过10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一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亚洲国家的监护仪需求迅猛。高档监护仪知名生产企业主要有GE、强生、SPACELAPS、飞利浦、惠普、科林、泰科、伟伦、安捷龙等。

(3)呼吸机、麻醉剂

中低端的呼吸机、麻醉机技术门槛低,生产厂家众多,但高档的机型基本上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的企业,如呼吸机知名生产厂家有泰科、伟康、瑞斯迈、德百世、万曼和博雅等,麻醉机知名生产厂家有Drager、百斯、美国自然基因、麦蒂、德恩--欧美达、伟康等。(4)治疗类电子设备

治疗类电子设备可以分为放射治疗(肿瘤治疗)、微创手术用刀、治疗用设备、输注类设备

放射治疗:包括X线治疗机、医用加速器(电子感应加速器和电子直线加速器两种)、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γ-刀、CT模拟定位机,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X线)、剂量测定仪器。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预期寿命不断增加和癌症发病率升高使全球放疗设备需求持续增加。此外,越来越先进的筛查手段使早期癌症发现率增加,这无疑会增加一大批放疗患者。未来几年内,美国、西欧和日本是全球放疗设备主要市场,这三个经济体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其市场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精确的适形放疗设备,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采用了更先进的治疗手段,如图像引导下的放疗和立体定位放疗技术。美国对直线加速器的需求在2010年有望达7.5亿美元的规模。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放疗设备市场,2010年德国放疗设备销售额将达2亿美元。而亚太地区、东欧和拉美地区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主要是对现有设备的更新或替代,以及临床使用范围的拓宽。2008年,亚太地区放疗系统购买额达到5400万美元。全球45%的癌症新发病例分布在亚洲,由于亚太地区、东欧和拉美地区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以及设备更新和新技术等因素驱动,2015年全球放疗设备市场有望达到39亿美元。

生产放疗设备的知名制造商有瓦里安、东芝和西门子。

微创手术用刀:

高频电刀、激光手术刀(二氧化碳型和钇铝石榴石激光两种)和超声刀。高频电刀知名制造商有:美国威利、德国爱尔博、意大利萨顿。

激光治疗设备有CO2激光手术刀、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仪、激光牙科机,激光碎石机等。激光治疗设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矫正视力、美肤美容、除结石、牙科领域,在美国有15%左右的手术是通过激光治疗设备来完成的。

超声刀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各种腔镜手术,微创手术中,例如妇产科手术、胸外科手术、普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整形外科手术等。它能使手术更加安全,省时,省力。具有分离、抓持、凝血、切割的功能,一台手术从头到尾只要两把器械就够了。超声刀的知名制造商是强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此外重庆海扶刚刚研制成功并已上市的高能聚焦超声刀(海扶刀),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其他治疗用设备(常规设备,国内外生产厂家众多):频和低频电磁波治疗机、血管内照射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皮肤治疗仪、离子导入治疗仪、体外除颤仪、神经刺激仪、红外治疗仪、电震发生器、眼电生理仪、超声治疗器、手术机器人、血凝仪、洗胃机、吸痰器等。

其他设备(常规设备,国内外生产厂家众多):输液泵、注射泵、胰岛素泵(开环式、闭环式)、微型化疗泵、血液透析机、人工心肺机、制氧机、电动吸引器、超声乳化仪、血浆单采仪、血细胞采集仪、电子集尿器、自动气压止血仪、负压引流机、雾化器、牙科手机、助听器等。

(5)检验检查设备(常规设备,国内外生产厂家众多)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洗板仪、尿液分析仪、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实验室用(电泳仪、离心机、超低温冷藏箱、石蜡切片机、石蜡包埋机、涂片机、全自动染片机)、全自动特种蛋白检测仪、频乳腺离心机、全自动血培养分析仪、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全自动组织脱水机、尿糖仪、血糖仪、血氧仪、血酮体测试仪、动脉硬化诊断装置、脉搏检测装置、体重仪、自动血液分析装置、浊度计、血细胞洗涤剂、骨密度仪、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血凝仪、肺功能测试仪、胆固醇检测仪、血球计数仪

(6)手术床、手术灯

高档手术床的专科化程度日益提高,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如加拿大史赛克公司、德国肯莎维公司、德国MAQUET公司、美国Hill-Rom公司。高档手术床的市场也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因其费用昂贵,发展中国家基本上使用的是普通病床,对高档手术床的采购力度不大。

无影灯(孔式手术无影灯、整体反射手术无影灯)、医用冷光纤维导光手术灯、手术照明灯、手术反光灯。

二、发展趋势

未来的医疗器械完全可以预计,大多数的医疗技术和产品都将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组织工程学技术、精加工技术、仿生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结合在一起,使得医疗器械使用更加便捷、精准。

1.随着全球进入老龄化时代,必然会带来一系列老年性疾病的高发,这些疾病需要随时进行监控治疗,这就催生了医疗电子产品的便携化,如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电子助听器、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便携式心电图机等。

2.医疗研究和技术发展将更多集中于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设备小型适合家用。美敦力公司研发的人工胰脏用于治疗糖尿病,它只有火柴盒大小,由微型血糖仪和微型胰岛素泵组成,由血糖仪对患者随时血糖监控,并根据情况注射胰岛素。

肾透析系统体积变得越来越小,有些已经实现了家庭化。这种小型透析机在欧洲已经悄然兴起,预计未来的市场前景广阔。

3.微创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痛苦,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和感染机会,同时术后疤痕很小,因此成为当今手术的发展趋势。由于微创手术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此相关的手术导航系统和治疗设备发展迅速,如内窥镜系列、适用于心脏电生理治疗的三维标测系统。此外治疗设备由目前的主流的高频电刀逐渐发展为超声刀、激光刀等。

4.组织工程学是利用自体干细胞移植在可降解材料上,按照人为设计的架构进行体外培植,并最终植入人体,完全替代原器官或组织的功能。组织工程学将会引领21世纪医学工程的发展,各国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展此项工作。美国波士顿科研人员将培植的人造膀胱移植于人体,临床效果明显。此外美敦力的研发人员正在开发可“生物起搏”的起搏器。首先培养出一种干细胞,通过对其进行改造,使之分化成为能够自然跳动的细胞,然后再移植到心脏中,让它发挥起搏器的功能,这样就不再需要电池和电极了。据专家预计这一技术将在20年后成熟并获得普遍应用。将来可能开发的产品有人造皮肤、人造肝、人造肾、人造眼角膜、人造心脏、人造骨等等。

5.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今后医疗治理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已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共建。同时由PACS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以及其他附属设备构成了巨大的市场容量。

6.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因此保健器具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类产品包括按摩椅、按摩床具、按摩枕头以及减肥美容产品等。

7.在给药领域,预灌封注射器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盛行多年,在发展中国家才刚刚起步,今后的市场空间巨大。胰岛素笔作为预灌封注射器的典型代表,占据了欧洲和日本胰岛素市场的60%~70%。目前生产预灌封注射器的知名厂家有美国BD公司、德国BG、SHOTT、MG以及Novo公司等。目前第四代注射器—带充氮夹套的无针头预灌封注射器正在成为未来输注领域关注的焦点,它可以实现瞬间注

射无痛苦。植入式埋药装置也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8.支架领域:调整支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增加支架弹性、降低其刚性,可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合成新的涂层材料,降低血管再狭窄率,这都是药物涂层支架目前的研究方向。由钴铬合金作为支架材料制备的药物涂层支架成为第三代心脏支架产品,而第四代可降解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是目前各国研发的重点。

9.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体积更小、能耗更低、同时具有可成像和远程监护功能的心脏辅助装置成为未来心脏起搏器的主流方向。目前美敦力推出了这种具有远程监护功能的心脏起搏器。

10.能够模仿脊椎活动的人工脊柱盘将最终取代脊柱融合术,从根本上改变脊柱的治疗情况。

11.生物型人工肾成为研究的热点。生物人工肾是由生物人工血滤器和生物人工肾小管辅助(BAD)两部分组成的。未来的人工肾将向着能植于体内的仿生肾发展,使患者能摆脱费时费力冗长的血液透析。

12.口腔显微和数字化设备是口腔综合治疗设备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口腔内内窥镜、X线传感器、牙片X线机、牙科曲面断层全景X 线机。

注:医用耗材包括:

(1)普通一次性耗材,如卫生材料、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医用纺织品、一次性导管(如导尿管、引流管等)、心内科手术用器械、血管手术器械、产科器械、麻醉器械、吸氧面罩等上千个品种,材质主要是高分子材料,此类产品技术门槛较低,附加值也较低,但需求量大。目前生产企业逐渐由欧美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70-80%的医疗器械企业从事普通医用耗材的生产。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生产企业有泰尔茂、BD、泰科、百特等。

(2)介入治疗耗材,这类耗材科技含量高,需要精密加工技术,对材质要求高,需要一套精确完美的产品设计方案。这些技术基本上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所垄断。介入治疗耗材包括血管内造影导管、球囊扩张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套针外周导管、微型漂浮导管、动静脉测压导管、造影导管、球囊导管、PTCA导管、PTA导管、微导管、溶栓导管、指引导管、消融导管、追踪球囊、电生理导管(标测和消融两种)、硬导丝、软头导丝、肾动脉导丝、微导丝、推送导丝、超滑导丝、动脉鞘、静脉血管鞘、微穿刺血管鞘。

(3)植入耗材,此类耗材同介入治疗耗材一样属于技术门槛准入高的产品。它包括(a)心血管植入耗材: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封堵器(b)脑血管植入耗材:颈动脉支架、锥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支架、弹簧圈、液态栓塞材料等;(c) 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大动脉覆膜支架、髂股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及肾动脉支架、下腔静脉滤器(d)非血管支架耗材:胆道支架、食道支架、气道支架、尿道支架、前列腺支架(e)心脏起搏器(f)人工心脏瓣膜(g)骨科创伤植入产品:接骨板、脊柱内固定系统、全膝全髋关节置换系

统、骨水泥、骨缺损修复材料、人造骨等(h)眼科植入物:人工晶体、人工角膜等(i)人造血管:大血管和毛细血管(j)牙科植入物:种植牙(k)各种补片:疝气补片、脑膜补片、神经补片、心脏补片、心血管补片(l)其他:人工皮肤、人造肌腱、人造韧带介入植入耗材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有所生产,但技术水平相差较远,基本上不作出口,只是通过价格优势在本国内销售。其中:从事介入耗材和各种支架生产的国际知名企业包括强生、波士顿、美敦力、雅培、巴德、Arrow、圣尤达等;从事心脏起搏器生产的知名企业有百多力、强生、美敦力、ELA公司、Guidant公司、西门子和欧洲Medtronic公司;从事心脏瓣膜生产的知名企业有Medtronic、CarboMedics、圣犹达、美敦力、Edwards、ATS Medical、On-X Life Technologies等,其中生产生物瓣厂家主要是Edwards;从事骨科创伤产品生产的知名企业有强生、巴奥米特、史塞克、施乐辉、美敦力等;从事人工晶体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爱尔康、眼力健、博士伦等;从事人工角膜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美国ATI公司;从事人工血管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泰尔茂、美国戈尔、百特、巴德、贝朗;从事种植牙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瑞典Nobel公司、瑞士的Straumann公司、德国费亚丹公司等;从事医用补片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强生、巴德、戈尔、艾瑞、贝朗;从事人工皮肤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美国Integra Life Science公司、美国 Advanced Tissue Science、英国的Smith&Nephew公司、美国Organogenesis公司、瑞士诺华公司。

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书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 前言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目前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在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额首超百亿美元大关,进出口总值为10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7%,累计顺差额31.90亿美元。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126.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33%,全年贸易顺差41.33亿美元。 一、“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政令出台,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在新医改逐步推进和老龄化加速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统计,2000~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年复合增长率为

28.5%,远高于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市场8%的增速。2011 年以来,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一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带来行业内生性增长。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配备水平偏低,2011 年政府计划在前两年支持建设的基础上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000所以上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3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另一方面,在6 月18 日举办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上,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刘殿奎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发展,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时,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上半年,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616.58 亿元,同比增长26.5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达598 亿元,同比增长27.17%。 然而,由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在高科技产品方面,国内企业的医疗器械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10~15 年,行业进口规模依然居高不下。2011年上半年,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进口额达2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优势,出口规模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但低端商品成为主力出口品种。2011年上半年,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额达29.43 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按摩器具、药棉、纱布、绷带和注射器等商品累计出口额占比达50.6%。 由于我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仅为1:10,而发达

全球医疗器械现状

全球医疗器械现状 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对科技含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较高,适合小批量生产;中小型基础医疗器械产品对质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不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医疗器械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工业水平的体现,综合了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的行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基础薄弱,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但同时我国落后的医疗器械装备水平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促进了我国近几年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快于国内其他工业,也快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 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企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对科技含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较高,适合小批量生产;中小型基础医疗器械产品对质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不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医疗器械行业的上述特点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留下巨大的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能力增强,使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 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作为多学科交叉的行业,其产业外延在不断扩大,这将带来新增的领域市场。同时,人口老龄时代的来临,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拉动市场需求,导致行业发展增速较高。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成长空间仍然较大,但是近年来中国在CT,DR,核磁共振,超声影像,等等方面也取得的长足的进步。 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现状 (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巨大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国内居民生活水平高,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最新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需求增长稳定。 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以及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医疗电子设备市场发展较快,设备普及和升级换代的需求同时大量存在,常规医疗

我国外汇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外汇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85年-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挂牌式单一汇率再度向事实上的复汇率回归。 1979-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94年,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根本改变了原来地区分割、价格各异的分散市场格局,使外汇资源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配,同时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的外汇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以具备真实有效的商业背景为基础,以外汇管理开放程度为交易自由度的限度;银行间外汇市场采用电子竞价交易系统,会员通过现场或远程交易终端自主报价,交易系统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价格形成采用订单驱动机制,银行间外汇市场产生的加权平均汇率,经人民银行公布成为商业银行制定对客户结售汇挂牌汇价的基准汇率;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T+1”和集中清算方式,由交易中心统一为会员办理成交后的本币与外币资金清算交割。10年来,中国外汇市场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对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与国际上成熟发达的外汇市场相比,中国目前外汇市场发展尚

不充分,突出表现在: (1)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有限。市场主体单一,截至2003年末,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共345家,外汇指定银行在其中占96.23%,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的市场参与者很少;交易过于集中。四大国有银行的交易量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的95%以上。交易品种较少,交易币种仅限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四种货币,其中美元交易占98%,除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一年期以内远期交易外,期货、期权和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均未进行;市场交易规模较小,2003年我国外汇交易量约为7100亿美元,占中国8500多亿美元贸易总量的84%,而全球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量约为 1.2万亿美元(据BIS2001年统计),为全球全年贸易总量的1/10,全年的交易量则相当于贸易总量的25倍。 (2)市场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一般来说市场应具备三大功能: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避险服务。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承担了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责任,人民币汇率波幅收窄,基本维持在8.2770元人民币/美元左右,长期稳定,汇率缺乏灵活性;银行与客户间及银行间的交易行为仍受到较多管制,经常项目下交易须符合真实性要求,资本项目下交易须经过一定形式的审批,银行和客户还不能完全按自身的意愿自由买卖外汇,外汇供求有一定的扭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外汇市场所提供的避险产品匮乏,企业规避风

国内外医疗器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医疗器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称,200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约3360亿美元,比2007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12%。尽管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但世界医疗器械市场总体销售情况良好,反映出医疗器械增长动力强劲。其中,排名前25位的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额合计占全球医疗器械总销售额的60%,而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数万家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额合计只占40%的份额。可见,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髙。 报告发布数据称,2008年,全球医疗器械产品销售额合计约占国际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的50%。这一数据表明,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日益壮大、增势强劲的产业,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2010年医疗器械销售额增幅会有所下降,但增长率仍可保持在10%左右。其中亚太区、中东区仍为增长的主力。 中国、日本、印度在西方经济学家眼中属于"远东三大工业经济强国”。这三个国家的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合计约占亚洲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70%。 髙技术医疗器械及设备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它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激光技术、放射技术、核技术、磁技术、检测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化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及影像处理技术等相结合而研制的高技术产品,其竞争的核心是嵌入式计算机软件。高技术医疗设备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此类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髙,是各国和国际大型公司相互竞争的制高点。目前高技术医疗器械市场由美国公司的产品占据统治地位,其次为德国和日本,其他欧洲国家只是在一些专业项目上有一定优势,包括美国的GE、皮克、强生、美敦力、锐珂等,德国西门子,日本的东芝、岛津、日立、奥林巴斯等和荷兰的菲利普。 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中,市场化程度高度集中,美国占到40%左右,欧洲占30%左右,日本占15-20%。

我国当前外汇市场现状

我国当前外汇市场现状 当前中国外汇市场运行进入了多重均衡状态。从宏观层面看,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的影响加大,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微观层面看,当前中国外汇市场表现出三大明显背离:货物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相背离,本外币正利差与套利资本流向相背离,外汇供求关系与人民币汇率走势相背离。这表明,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因素正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当前市场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可能的,而且有促进外汇供求平衡的效果。建议境内外汇市场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有序扩大银行间市场参与主体,稳步推进外汇市场开放,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产品,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 我国外汇市场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展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1985年12月,深圳特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开办留成外汇调剂业务。1994年,我国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使我国的外汇市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众所周知,中国外汇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可兑换、服务金融机构、促进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等各方面已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展首先面临的新形势是,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外贸和外资的总量、流向和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对市场外汇的供求产生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规模大幅增加,外汇供求在数量、币种和交易主体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另一方面是外汇风险随着对外交往的扩大而增加,交易主体迫切需要通过外汇市场来规避和化解风险。其次,信息技术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就是经济和金融国际化推动着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将使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金融市场的电子化程度极大提高。 然而,中国外汇市场仍存在些许的不足,比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市场定位还有待明确;市场覆盖范围狭窄;场内交易组织结构费用较高的缺陷。基于此,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逐步实行意愿结售汇,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交易币种和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交易主体;推进市场无形化建设,推行柜台远程交易,发展电子交易系统,并在条件允许下改革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 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过多的干预,造成外汇市场供求失真。一般说来,中央在外汇市场上只是宏观调控者,不是市场主体,外汇指定银行才是市场的真正主体、外汇市场的主要媒体,处于中心的地位,从事代客买卖和自营买卖。而我国现代代理的特征决定了在外汇市场上央行的干预行为和职能的扭曲。央行对外汇指定银行汇结算周转余额实行比例幅度管理。这样,便使外汇指定银行系统内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大,其结果使央行成为市场上最大的买主和唯一的买主,这种被动性的市场干预只有在市场出现突发性的大幅波动央行才进行主动干预的职能是相背离的。同时,央行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购外汇抛售本币来稳定汇率的过程中,由于国内缺乏本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与之配套进行,因此,央行在外汇市场抛售本币即相当于向国内投放货币,这对我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现状更是雪上加霜。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从当前中国外汇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外汇市场发展的难点在于人民币尚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外汇市场的发展模式;结售汇制度决定了我国外汇市场的改革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结售汇制度的改革直接决定了外汇市场的改革。既要考虑如何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进行外汇市场的改革,又要考虑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际进程,两者需兼顾。中国外汇市场面临着以下方面亟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综合来说,中国当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的诸

美国医疗器械市场占据全球41%市场份额

美国医疗器械市场占据全球41%市场份额 显然,美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在以上论及的5点都很成熟,因此美国成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中心也不足为奇。目前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也是最主要的原创地之一及最成熟的医疗器械风投市场。然而,最近奥巴马政府的打压政策却可能严重影响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a.概况 美国器械市场占据了全球41%的市场份额。美国本土主要有3个州以医疗器械着称,即:加利福尼亚州(美西)、明尼苏达州(美中)和马塞诸塞州(美东)。其中,明尼苏达州的支柱产业就是医疗器械,并有数以千计的医疗器械企业,拥有众多国际巨头的总部。 2012年底,美国医疗器械产业已达到了647亿美元,出口额已达132亿美元,利润为58亿美元,2007~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2.8%,预计2012~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6.4%。其中,医院市场占35%,分销商市场为26%,第三方健康服务机构为16%,专业医疗健康顾问及治疗机构占15%;主要产品包括:心脏器械占18%,神经器械占10%,糖尿病器械6%,泌尿科器械占5%,普通外科器械占4%左右。 目前,美国最大的市场为植入类医疗器械,增长最快的产品为诊断器械。 图2008~2015年美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和预期增长率 b.美国医疗器械产业最关注的技术

美国医疗器械产业最关注的技术分别为:(1)影像诊断(DiagnosticImaging);(2)远程医疗(Telemedicine);(3)分子诊断(MolecularDiagnostics);(4)助行器械(MobilityAids);(5)微创手术(MinimallyInvasiveSurgery);(6)微流体系统与微机电系统(Micro-FluidicsandMEMS);(7)无创监护 (Non-InvasiveMonitoring);(8)生物材料(Bio-Materials);(9)生物植入技术(Bio-Implants);(10)药物输送(DrugDelivery)。如果留心就会发现,最近火爆的“可穿戴医疗器械”就包含了以上若干项核心技术。 c.政策危机 尽管美国拥有全球最好发展医疗器械的平台和环境,但奥巴马政府在今年初针对医疗器械开征“销售税”着实让美国医疗器械走入低谷。没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美国医疗器械产业可谓进入了严冬,大量的创新型企业融资出现困难。 奥巴马支持“征税销售税”新政,已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对医疗器械的销售征收2.3%的税收,这意味着医疗器械的每次销售(包括从工厂到分销商、分销商到医院、医院到患者)都将征收2.3%的税。奥巴马政府预计这项措施将在未来10年内筹集到300多亿美元的税收。可是,这项税收很可能更意味着这一行业的43000多个就业岗位被裁减,而很多中型高新企业也被迫离开美国或索性关门。 奥巴马的新政正在颠覆性地改变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命运。目前,美国医疗器械企业已经形成联盟正在组织游说力量说服国会取消该法案。但即使游说工作顺利,取消税收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所产生的投资机遇 在目前美国的政策环境下,大量前期中期的美国医疗器械企业都正在遭遇“资金寒冬”,由于2.3%的“医疗器械销售税”,大量以养老金为基础的VC和PE 不再那么青睐“医疗器械”。这导致很多美国中小企业都在努力地寻求更多资金来源,并且愿意更多地接触各国的投资者,国际投资者在谈判过程中也拥有更大的议价空间。 很多国家的资本也都嗅到了这一商业价值。在亚洲,日本已将医疗器械作为其最重要的发展产业之一,并迅速与美国各类中小企业接触洽谈投资等活动。有一家以药为主的日本企业,2013年甚至提出了“10年内成为亚洲最强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目标,并坚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承接美国的技术。同时,根据MedQiao 市场团队的反馈,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家族企业也正在美国物色收购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 对中国而言,尽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时间不长,结构不完整,国际化程度低,IPO上市这一重要退出渠道也只是在2013年底才出现了松动,然而,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的这一趋势却为中国资本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和市场机遇。 a.投资机遇 (1)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虽然拥有16000家企业,但技术含量都不高,中高端产品非常少。这意味着大量的资本其实在低端领域火拼,而高端市场却空间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 一、医疗器械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为医械市场的需求助力。首先,中国“人口红利”的“黄金时代”是在1990—2030年,共40年的时刻,中国社会现在已差不多进入老龄化的初期。随着老年人口增多,对医疗条件的要求进一步增多,将直接扩大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需求容量。 医保体系的覆盖范围扩大、消费者支付能力的提升、政府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投入是医疗器械行业以后增长的三大推动因素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对疾病诊断、预防及健康治理需求增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中国综合医院门诊人均检查治疗费从1990 年的2.1 元增加到2008 年的

45.28 元;出院人均检查治疗费从121.50 元增加到1887 元。尽管检查治疗费增长的速度不断缩小,但增长的趋势还在接着。检查治疗费是除药费以外的治疗费用,能较直接反应医疗器械使用效用。 随着经济的进展,医疗卫生的投入也逐年增加,从2000 年的4587 亿元,到2007 年已达到1129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7%,远高于GDP 增速,并呈进一步加快的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行业相比,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总体规模依旧较小,尽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01-200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但在全球市场占比不足7%。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医疗器械行业是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交叉与融合的行业,知识密集、资金密集,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尖端科技的标志但中国医疗器械产

业所占GDP的比重相对较小,但进步明显。2008年前11个月,医疗器械工业总产值677亿,占GDP的0.23 医疗器械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然而,医疗器械在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医疗器械产业在专用设备制造业中,企业数占6%,销售收入占比88%,利润0.52%,销售和利润贡献严峻失衡。 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处在低端产品竞争激烈,高端市场被国外产品充斥的状态 二、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进展概况

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医疗器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医疗器械现状分析 1.医用耗材 一次性医用耗材市场介绍: 介绍过去10年来,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国外媒体最新报道,2008年,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达890亿美元,2009年应该在1000亿美元左右。欧美发达国家一次性医疗器械销售额占其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45%左右。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约占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40%以上的份额。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reedonia预测:到2011年,美国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将达704亿美元,年增长率可达4.9%。其中人口老龄化趋向和家庭保健需求的快速增长是推动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欧洲则是世界第二大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约占世界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29%的份额。日本、中国、印度及其他亚洲新兴工业国合计约占国际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17%~18%的份额。 (1)心脑系统医疗器械: 心脑血管介入类和矫形器械等高值植入介入类耗材属于高技术、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产品,在这一产品领域,市场准入门槛非常高,核心技术被少数跨国企业所垄断,如强生、美敦力、圣尤达、Guidant、史塞克、巴奥米特、Zimmer、Smith&Nephew、波士顿、施乐辉等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份额。 心脑系统医疗器械:用于心脑系统(包括起搏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式除颤器、体外除颤器以及各种血管成形摄像产品等)的医疗器械占医疗器械市场的最大份额,大概占20%左右,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此类医疗器械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矫形器械: 矫形器械产品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0%以上;2008年世界矫形器械市场总销售额将超过400亿美元;至2015年,将达546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矫形器械市场合计占世界矫形器械市场70%的份额。2008年两个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154亿美元和109亿美元。而随着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也逐渐成为矫形器械的热点市场。 矫形器械是一大类医疗器械的总称,包括各种人工关节(人工膝关节、人工股关节和人工髁关节等)、植入式脊柱矫正器械、假肢、矫形绷带,以及义齿材料等数百种产品。其中,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和人工关节是矫形器械市场上的两大类畅销产品。目前,市场上的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产品品种繁多,其中包括(人工椎间盘)融合器械、压缩性脊椎骨折矫形器械、脊柱电刺激类器械、脊柱骨折固定器械(如脊柱钢钉、螺栓等)、运动保留性植入器械等。2008年,美国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产品总销售额达47.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10%。欧洲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规模略小于美国(约40亿~42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成为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的新兴市场。这些地区市场年增长率平均高达9%。亚太地区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销售额合计占全球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25%左右。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人工关节市场发展速度十分惊人。2008年,全球销售额为123亿美元;2009年全球人工关节市场销售总额超过140亿美元。2000年至今,美国人

2020年医疗器械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0年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0年

目录 1.医疗器械行业概况及现状 (4) 2.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 (6) 2.1科研力量薄弱 (6) 2.2国民健康意识仍需不断加强 (6) 3.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6) 4.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8) 4.1影像诊断设备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9) 4.2高端产品领域外资企业居强势地位 (9) 5.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11) 5.1深化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12) 5.2发展智能化移动化新型医疗设备 (12) 5.3开发高性能医疗设备与核心部件 (12) 6.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 (13) 6.1行业布局不断向海外拓展 (13) 6.2总体收入规模不断不断攀升 (13) 6.3政策的不断完善 (14) 6.4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 (14) 7.医疗器械行业投资分析 (14) 7.1由器械产品向服务延伸 (15) 7.2医疗器械的智能互联网化 (16) 7.3融资金额两极分化严重 (16)

7.4高值医疗器械将是行业投资重点领域 (17) 8.医疗器械行业重点企业 (18)

1.医疗器械行业概况及现状 医疗器械产业是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和医学影像等高新技术领域复合交叉的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风险投资在新兴交叉领域较为活跃,随着我国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医疗保健的意识逐渐加强,因此对医疗器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因此下游需求空间的快速扩容使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增长,并且在各类细分市场中,影像诊断领域的医疗器械产品销售业绩最好。 尽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容量扩张速度快,但由于相关基础科学和制造工艺的落后,其国产医疗器械产品仍集中在中低端品种,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约14%市场份额,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领域,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大部分份额由外资企业占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年

浅谈我国企业面临外汇风险的现状及对策

ORTHERN ECONOMY 浅谈我国企业面临外汇风险的现状及对策 徐鸿燕 (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受全球金融形势的影响,金融市场外汇汇率波动幅度日趋加大,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进行了突破性的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一直保持强势的增值态势。汇率波动的频繁性和不规则性,对任何一个国际经营的企业都会带来不确定的汇率风险。国内企业如果缺乏一定的外汇及汇率风险意识,不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企业的经营将难以为继。 关键词:外汇风险防范规避 企业发展 一、外汇风险及其分类 外汇风险,又称为货币风险,指源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风险。是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致使有关国家金融主体实际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公司因汇率变动而必须承担的风险有三种:一是折算风险;二是交易风险;三是营运风险。 (一)折算风险又称为会计风险。它是因每会计年度结算时,公司必须编列合并财务报表,如果一家公司有子公司在国外,就得承受折算风险,就得先将子公司以外币编制的财务报表转换成以母公司所在地货币编制财务报表,再进行合并。由于合并报表的编制涉及到汇率的折算,因此报表上的利润会因为汇率的变动而产生变化。由于折算风险是因会计处理而产生,因此同一公司在不同会计准则下,有可能承担不同程度的折算风险。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折算上基本上以现行汇率法与时点法并用。 (二)交易风险是指公司以外币计价的合约现金流的本国货币价值可能会因汇率变化而产生变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必定经常会与贸易伙伴或金融机构签订各种合约,不论签订的是哪一种合约,只要以外币作计价单位,则此合约就会带给公司额外的交易风险。也就是说,只要公司有以外币计价的合约现金流,就要承担交易风险。 比如,企业与外国贸易伙伴进行赊销或赊购,从报价开始一直到货款收齐,其间经历三个阶段的风险,报价风险(卖方以外币报出单价,到双方签约为止);订货风险(从签约开始,到交货为止);收款风险(从交货开始,到货款收齐为止)。公司真正承受交易风险是从签约开始,一直到货款收齐为止。而且交易风险的原因,还包括以外币计价的借款或投资,签订外汇远期合约等。如以外币计价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以外币计价的长期投资的应付利息和应收利息、尚没有列入财务报表中的以外币计价的销货承诺和购买承诺、尚未交割的外汇远期合约等,都构成了公司交易风险的原因。 (三)营运风险是指公司非合约现金流的本国货币价值有可能因非预期的实质汇率变化而产生变化,因而影响公司整体的价值。一家公司所承受营运风险的程度则是衡量实质汇率变化会影响公司整体价值到何种程度。营运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国经济因素的相对变化而引起实质汇率变化,进而影响到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情势,因此营运风险又称竞争性风险。营运风险与交易风险合称为经济风险。 实质汇率的改变会引起产品相对价格变化,因而会改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公司在面对本国货币实质升值时,就得判断这种升值是长期或短期的,以此来决定是保住价格以维持利润还是以牺牲利润来保住市场占有率。如何来管理因实质汇率变动所带来的营运风险,一般来说是采取多元化策略。如产品市场多元化、生产地点多元化、原料来源多元化等。其中,还有自然避险、外币转换及外汇交换等多种方式。 二、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现状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是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金融自由化发展,放松外汇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前提下,金融国界逐步消失,金融风险日趋增大,加之美国次债危机的后果逐步蔓延,致使全球外汇市场中累计的金融风险更加突出。这些潜在的汇率变化,对已经国际化、市场化的企业来说,无疑充满了考验,需要在变化中寻求规避风险的办法。 由于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尚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中,所以,尽管许多企业已经感受到外汇风险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外汇风险管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陌生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只有极少数大型公司认识到外汇风险规避问题的重要性,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由于受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外汇风险防范中采取“随波逐流”的态度。因此,由于外汇变动带来的损失的情况在一些企业中 59 2010年第4 期

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现状

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现状 现在我们来了解美国的医疗器械产业现状。显然,美国医疗器械产业很成熟,因此美国成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中心也不足为奇。目前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也是最主要的原创地之一及最成熟的医疗器械风投市场。然而,最近奥巴马政府的打压政策却可能严重影响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a.概况 美国器械市场占据了全球41%的市场份额。美国本土主要有3个州以医疗器械 著称,即:加利福尼亚州(美西)、明尼苏达州(美中)和马塞诸塞州(美东)。其中,明尼苏达州的支柱产业就是医疗器械,并有数以千计的医疗器械企业,拥有众多国际巨头的总部。 2012年底,美国医疗器械产业已达到了647亿美元,出口额已达132亿美元,利润为58亿美元,2007~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2.8%,预计2012~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6.4%。其中,医院市场占35%,分销商市场为26%,第三方健康服务机构为16%,专业医疗健康顾问及治疗机构占15%;主要产品包括:心脏器械占18%,神经器械占10%,糖尿病器械6%,泌尿科器械占5%,普通外科器械占4%左右。 目前,美国最大的市场为植入类医疗器械,增长最快的产品为诊断器械。 b.美国医疗器械产业最关注的技术 美国医疗器械产业最关注的技术分别为:(1) 影像诊断(Diagnostic Imaging);(2)远程医疗(Telemedicine);(3) 分子诊断(Molecular Diagnostics);(4) 助行器械(Mobility Aids);(5)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6) 微 流体系统与微机电系统(Micro-Fluidics and MEMS);(7)无创监护(Non-Invasive Monitoring);(8) 生物材料(Bio-Materials);(9) 生物植入技术(Bio-Implants);(10)药物输送(Drug Delivery)。如果留心就会发现,最近火爆的“可穿戴医疗器械”就包含了以上若干项核心技术。 c.政策危机 尽管美国拥有全球最好发展医疗器械的平台和环境,但奥巴马政府在今年初针对医疗器械开征“销售税”着实让美国医疗器械走入低谷。没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美国医疗器械产业可谓进入了严冬,大量的创新型企业融资出现困难。 奥巴马支持“征税销售税”新政,已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对医疗器械的销售征收2.3%的税收,这意味着医疗器械的每次销售(包括从工厂到分销商、分销商到医院、医院到患者)都将征收2.3%的税。奥巴马政府预计这项措施将在未来10年内筹集到300多亿美元的税收。可是,这项税收很可能更意味着这一行业的43000多个就业岗位被裁减,而很多中型高新企业也被迫离开美国或索性 关门。 奥巴马的新政正在颠覆性地改变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命运。目前,美国医疗器械企业已经形成联盟正在组织游说力量说服国会取消该法案。但即使游说工作顺利,取消税收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美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所产生的投资机遇 在目前美国的政策环境下,大量前期中期的美国医疗器械企业都正在遭遇“资金 寒冬”,由于2.3%的“医疗器械销售税”,大量以养老金为基础的VC和PE不再 那么青睐“医疗器械”。这导致很多美国中小企业都在努力地寻求更多资金来源,并且愿意更多地接触各国的投资者,国际投资者在谈判过程中也拥有更大的议价空间。

医疗器械的现状和基本知识总结剖析

医疗器械的现状和基本知识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是高利润和高附加值产品。在发达国家,医疗设备与器械产业和制药业的产值大体相当。而在我国,医疗器械的产值只是制药的1/5,这种比例的严重失调预示着医疗器械产业在我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行业前景广阔。 一、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医疗器械工业是在1949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仿制,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二是合资引进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三是创新,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从自主设计到自主创新(在目前注册产品中占约15%)。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虽然基础差。底子薄,但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目前世界医疗器械产业年增长率在5%-8%,中国则达到13%-15%(同期经济增长约为9%)。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08年底达到13,141 家,非公有制经济类型占99%以上,产值过亿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占半数以上。2008年全行业实现生产总值2200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销售:210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润: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15%;产值过亿的企业超过120家。 目前形成了三大医疗器械生产区:1、珠江三角洲区域:广东、深圳;2、长江三角洲区域:苏、浙、沪;3、环渤海湾区域:京津。截止2007年底共批准医疗器械注册55,682件,其中:进口器械14,419件,国内医疗器械52,321件,其中:I&II类:42,864件,III类:9215 件,港澳台:242 件。截止2007年底,全国持有《医

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公司近160,952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最多的是北京超过13000多家。 二、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医疗器械产业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兴产业,许多医疗器械是医学与多种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高技术医疗设备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仅大型医疗设备每年的市场规模就达100多亿元,但国际高技术医疗设备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少数国家的几个跨国公司垄断。 由于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我国的医疗器械研发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只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年容量的50%~60%,进口产品大量占据国内市场。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药品与器械人均消费比例仅为10:1,而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医药卫生消费药品和器械的比例已达到1:1。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研究设备和基础条件差、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 (二)进口设备开发利用率低 由于我国对于临床工程没有规范的立法和认证制度,而且一些医院为了提高声誉和收益,盲目攀比,超前配置各种大型医疗设备,造成设备使用率低、资源浪费。目前各大医院普遍存在着仪器设备引进购置与应用开发、效益评估脱节的情况。我国三甲医院的医疗设备是全球最先进的,但管理却很不到位。诸如CT等仪器的功能开发率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建议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及建议 一、中国外汇市场现状 中国当前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封闭的、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同时外汇交易的诸多方面受到政府管制的市场体系,造成了市场竞争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逐步放松外汇存货管制、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促进各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等措施进行完善。 中国外汇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可兑换、服务金融机构、促进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以及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等各方面已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94年后,我国外汇市场开始由外汇调剂市场过渡到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为核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这无疑是我国外汇市场的重大进步。 二.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现状的不足 1.妨碍交易者的自由选择。从理论上讲,只要不存在负的外部性,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总是有利于实现最大化的社会利益。一般来说,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基本上不产生外部经济,交易参与者各自选择最为有利的交易方式和交易对象最符合经济效率,但是现行的外汇场内交易制度强迫外汇银行必须在交易所竞价撮合,其交易对象限定于交易所会员。这一制度阻碍了市场参与者自由意志的实现,使某些可能实现的交易利益未能实现,从而会损害市场效率。 2.无法保证交易的连续性。单一的场内交易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受到交易所营业时间和交易对手的限制,无法保证外汇交易的连续进行。交易的不连续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例如开盘或收盘时汇价容易发生跳跃或剧烈波动,从而增加汇市的风险。另外,交易的不连续也使交易者因无法即时交易而付出高昂的等待成本。 3.市场覆盖范围狭窄。首先,场内交易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受到交易场所的限制。尽管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计算机联网交易,并在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联网的交易系统和远程交易站,但仍有大量地区没有联通交易网络。其次,场内交易的外汇市场还受到交易所席位的限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实行会员制,各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必须在总中心和分中心申请席位并派出交易员才能进场交易,国有商业银行一般只有总行和经授权的分行才能进入这一市场,大量没有交易席位的金融分支机构也无法直接参与。结果是:一方面市场参与主体数量少、结构简单、竞争性不强、不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相当大范围的外汇交易不能直接纳入此交易网络,而是通过上级银行或有代理资格的交易中心会员代理进行,增大了交易费用。 4.场内交易组织结构费用较高。首先,场内交易相对自由交易来说,具有更加复杂的组织形式。维持交易所的正常运行和交易的集中撮合、清算都需要耗费巨大的成本。其次,所有银行间外汇交易必须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进行,这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上的垄断性中介组织,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交易中心没有降低费用的经济动机。综合

未来十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

2030年的医疗器械行业——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重塑业务和运营模式,重新定位,重构价值链 “仅仅靠制造设备,然后通过分销商销售给医疗服务机构”的日子已不复存在。价值是成功的新代名词,预防是最佳的诊治结果,智能是新的竞争优势。本文探讨在2030年,医疗器械公司如何通过“三管齐下”的策略取得成功。 重塑业务和运营模式 医疗器械企业应认真审视现有的组织,通过以下方式重塑传统业务和运营模式,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把智能结合到产品组合和服务中,积极地影响治疗过程,并与客户、患者和消费者建立联系。 –提供超越设备的服务、超越服务的智能——真正地实现从成本到智能价值的转移。 –投资使能技术——做出正确的抉择,支持根据客户、患者和消费者(潜在患者)分别制定的多种并行业务模式——并最终为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服务。 重新定位 考虑以“由外向内”的角度为未来做准备同样重要。到2030年,外部环境将充满变数,医疗器械公司需要在新的竞争格局中重新定位,应对来自以下方面的干扰力量: –新进入者,包括来自不相关行业的竞争者 –新技术,因为技术创新将继续比临床创新快

–新市场,因为发展中国家继续维持高速增长趋势 重构价值链 传统医疗器械的价值链将迅速演变,到2030年,企业将扮演非常不一样的角色。医疗器械企业在经历重塑业务和经营模式以及重新定位后,需要重新构建价值链,并确立它们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多种价值链“构建”方式要求企业做出根本性的战略抉择。现在已明显看到,制造商将继续与患者和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或通过纵向一体化与医疗服务机构、甚至付款方结合起来。重建价值链的抉择并非直观的,很可能根据公司的细分市场(如器械领域、业务部和地理区域)而有所不同。由于其他企业试图重新构建价值链并实现战略目标,价值链本身将进行动态的演变,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然而,正确的抉择将为终端用户创造巨大的价值,并能帮助企业避免商品化的未来。 提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难以承受的压力颠覆现状 医疗器械行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全球年度销售额预测以每年超过5%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销售额将达到近8000亿美元1。这些预测反映了人们随着现代生活习惯病日益普遍,对创新型新设备(如可穿戴设备)和服务(如健康数据)的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市场)的经济发展释放了的巨大潜能。 尽管前景很诱人,但无情的价格下行压力仍然如阴霾般笼罩着这个行业。全球各地政府都在力求降低医疗成本——尤其是在医疗体系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医院。他们希望在医疗器械上减少支出,同时想看到在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面提供更大的价值。

土耳其医疗器械市场概况

第一部分土耳其医疗器械市场概况 一、土耳其国家概况 1.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总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全国80%以上人口是土耳其族,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土耳其是传统的农牧业国家,工业有一定基础,轻纺、食品工业较发达。西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十分发达,东部内陆地区交通闭塞、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 2. 正式国名:土耳其共和国首都:安卡拉政体:议会民主制 人口:7300万(2009年)面积:783562.38平方公里 劳动力(人口):2470万(2009年)年龄中位数:28.8岁(2009年) 官方语言:土耳其语时区:GMT +2 气候:温带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潮湿 周边国家/地区:保加利亚、希腊、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 主要城市(人口):伊斯坦布尔(1260万)、安卡拉(450万)、伊兹密尔(380万)、布尔萨(250万)、阿达纳(200万)金融中心:伊斯坦布尔 电话区号:+90 国家顶级域名代码:.tr 电压:220伏,50赫兹货币:土耳其里拉(TRY) GDP:6180亿美元(2009年——现价)人均GDP:8590 美元(2009年) 出口额:1020亿美元(2009年)进口额:1410亿美元(2009年) 主要出口市场:德国(9.6%)、法国(6.1%)、英国(5.8%)、意大利(5.8%)、伊拉克(5%)(2009年) 主要进口来源地:俄罗斯(14%)、德国(10%)、中国(9%)、美国(6.1%)、意大利(5.4%)(2009年) 自由贸易协定 与欧盟签署了关税同盟协定 与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EFTA成员国(瑞士、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埃及、格鲁吉亚、以色列、马其顿、摩洛哥、巴勒斯坦、突尼斯、叙利亚、黑山共和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机场:45个(16个国际机场) 3. 主要节日: 土耳其的假日节庆分为全国非宗教性节日,全国宗教性节日、地方性节日。国家规定的主要节假日有:新年(1月1日)、开斋节(3月3日)、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