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35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35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用)

前言

耳鼻喉科学由耳鼻喉科学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器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疾病现象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上承颅脑,下通气管、食管,毗邻眼眶、口腔及颅底,其周围又有重要的神经干和大血管通过等,它与整个机体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同学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注意从整体看局部,再从局部看整体,使学习专科知识与学习临床各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耳鼻喉科学也有较大进展,形成现代的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所以授课过程中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充分反映本学科新的医学水平。按照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临床医学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此通过本课程的临床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多联系临床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临床工作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

耳鼻喉科学教学总学时为 30 学时,其中理论讲授 26 学时,录像 4 学时。

教学组织与方法

【教学组织】

本课程在学院教务处和附属医院的统一组织下实施教学,任课教师按大纲要求,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严格组织安排教学活动。通过学习耳鼻喉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适当反映本学科新进展,在学生全面理解基础上抓住要点。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答疑,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教学环节由授课、多媒体教学、录像以及考核等环节组成。

【教学方法】

1.备课:任课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认真备课,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完成书写教案及多媒体制作等课件,安排好授课内容主次,合理分配时间,根据情况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和试讲。

2.课堂讲授:严格按大纲要求与进度进行讲授。授课目的明确,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理论联系实际。授课内容既要牢固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又要反映当前新进展、新观点。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形式为主,结合录像、示教等辅助形式。充分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要求学生作好预习、复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3.实验:通过实验课教学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学与辅导:任课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教学内容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导以解答疑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

能力。针对学习困难者分析原因,重点辅导,对学有余力者适当介绍有关参考资料,提高学生知识广泛性。

5.考核:本课程为考试学科,课程结束时进行考核。试题包括名词解释、单选、多选、填空、改错、简答题、论述题。全面考察学生对本学科的掌握了解能力。考核过程中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杜绝作弊,严格评分标准。

6.教学总结:授课完成后及时对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考核试卷、考核成绩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上报有关单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耳鼻喉科学范畴、特点及进展;耳鼻喉科学疾病之间的联系;内镜技术、定向放射技术等特殊疗法在耳鼻喉科学的应用

2.熟悉:耳鼻喉科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与设备

3.掌握:耳鼻喉科学临床用药原则与特点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耳鼻喉科学范畴、特点及进展;耳鼻喉科学疾病之间的联系;特殊疗法在耳鼻喉科学的应用

2.详细讲解:耳鼻喉科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与设备

3.重点讲解:耳鼻喉科学常用的检查器械;临床用药原则与特点

【授课学时】1 学时

第一章鼻科学

【目的要求】

1.了解: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鼻及鼻窦的检查;鼻的症状学;鼻前庭炎及鼻疖、急性鼻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急性鼻窦炎病因、临床表现及预防;慢性鼻窦炎病理;鼻部囊肿、鼻骨骨折治疗;各鼻窦骨折临床表现、治疗及处理原则;鼻真菌病临床表现;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恶性肉芽肿病理;内窥镜在鼻腔、鼻窦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熟悉:鼻腔各壁结构、粘膜的分区及其结构特点、李特氏区;萎缩性鼻炎临床表现;变应性鼻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急性鼻窦炎诊断及治疗原则;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鼻息肉与鼻息肉病临床表现;内翻性乳头状瘤、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恶性肉芽肿临床表现

3.掌握:鼻窦分组及开口位置、毗邻关系;鼻面静脉血液循环特点;慢性鼻炎的临床

分类及各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慢性鼻窦炎的诊断;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鼻出血局部病因、诊断、治疗及止血方法;鼻骨骨折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上颌窦癌

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鼻及鼻窦的检查;鼻的症状学;各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内窥镜在鼻腔、鼻窦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详细讲解:鼻腔结构;萎缩性鼻炎临床表现;变应性鼻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急性鼻窦炎诊断及治疗原则;慢性鼻窦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鼻息肉与鼻息肉病临床表现;内翻性乳头状瘤、鼻腔与鼻窦恶性肿瘤、恶性肉芽肿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鼻窦分组及开口位置、毗邻关系;鼻面静脉血液循环特点;慢性鼻炎的临床分类及各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慢性鼻窦炎的诊断;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鼻出血局部病因、诊断、治疗及止血方法;鼻骨骨折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上颌窦癌临床表现

【授课学时】5 学时

第二章咽科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咽的解剖、生理、检查及症状学;急、慢性咽炎病因;急、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因及病理;咽后脓肿、咽旁脓肿、腺样体肥大、咽的神经和精神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咽癌病因、病理;其他肿瘤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阻塞性睡眠呼

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2.熟悉: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表现、诊断及并发症;扁桃体切除的适应症;慢性咽炎分型;急、慢性咽炎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掌握:口咽部检查法;急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周脓肿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治疗原则;扁桃体周脓肿病因及感染途径;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咽癌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定义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咽的解剖、生理、检查及症状学;各咽部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2.详细讲解:慢性扁桃体炎临床表现、诊断及并发症;扁桃体切除的适应症;慢性咽炎分型;急、慢性咽炎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重点讲解:口咽部检查法;急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周脓肿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原则;扁桃体周脓肿病因及感染途径;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咽癌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定义

【授课学时】4 学时

第三章喉科学

【目的要求】

1.了解:喉的解剖、生理、检查及症状学;急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喉神经和精神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喉外伤及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喉癌病因;喉良性肿瘤;临床音声学

2.熟悉:急性会厌炎、急、慢性喉炎及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喉阻

塞病因;喉部外伤临床表现、治疗及处理原则;喉癌前期病变;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

3.掌握:慢性喉炎临床分型;喉阻塞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分度及治疗原则;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喉部外伤治疗关键;喉癌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喉的解剖、生理、检查及症状学;各喉部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2.熟悉:急性会厌炎、急、慢性喉炎及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喉阻塞病因;喉部外伤临床表现、治疗及处理原则;喉癌前期病变;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

3.重点讲解:慢性喉炎临床分型;喉阻塞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分度及治疗原则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喉部外伤治疗关键;喉癌临床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授课学时】4 学时

第四章气管食管科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解剖、生理、内镜检查及症状学;气管、支气管及食管异物的病因、病理、并发症及预防;食管腐蚀伤

2.熟悉: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表现、诊断

3.掌握:气管、支气管及食管异物、呼吸功能失常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异物的种类和停留部位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解剖、生理、内镜检查及症状学;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2.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表现、诊断

3.重点讲解:支气管及食管异物、呼吸功能失常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异物的种类和停留部位

【授课学时】2 学时

第五章耳科学

【目的要求】

1.了解:耳的解剖、生理、内镜检查及症状学;外耳及中耳,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机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耳源性并发症;梅尼埃病病理、病因及机理;各种耳聋的病因、防治及预防;聋哑症;耳外伤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鼓膜外伤预防;耳硬化;面神经疾病及耳肿瘤;耳显微外科学

2.熟悉:听功能检查法、咽鼓管检查法;分泌性中耳炎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梅尼埃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听神经瘤临床表现、检查

3.掌握: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临床表现;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及机理;化脓性中耳炎颅内、颅外并发症;耳聋种类、治疗;梅尼埃病病理、病因及机理;鼓膜外伤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中耳癌临床表现及治疗【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耳的解剖、生理、内镜检查及症状学;耳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2.详细讲解:听功能检查法、咽鼓管检查法;分泌性中耳炎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梅尼埃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听神经瘤临床表现、检查

3.重点讲解:耵聍栓塞、外耳道炎临床表现;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因及机理;化脓性中耳炎颅内、颅外并发症;耳聋种类、治疗;梅尼埃病病理、病因及机理;鼓膜外伤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中耳癌临床表现及治疗

【授课学时】6 学时

第六章颈部科学

【目的要求】

1.了解:颈部的解剖及检查;颈部先天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及创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颈部肿块;颈淋巴结分区及清扫术分类

2.熟悉:颈部开放性创伤临床表现及治疗

3.掌握: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颈部的解剖及检查;颈部先天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及创伤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颈部肿块;颈淋巴结分区及清扫术分类

2.详细讲解:颈部开放性创伤临床表现及治疗

3.重点讲解: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临床表现

【授课学时】2 学时

第七章耳鼻喉特殊性炎症

【目的要求】

1.了解:耳鼻喉结核、梅毒及其他特殊炎症临床表现及治疗;艾滋病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2.熟悉:喉结核的临床表现

3.掌握:艾滋病在耳鼻喉-头颈部的表现及预防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耳鼻喉结核、梅毒及其他特殊炎症临床表现及治疗;艾滋病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2.详细讲解:喉结核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艾滋病在耳鼻喉-头颈部的表现及预防

【授课学时】1 学时

第八章耳鼻喉的职业病

【目的要求】

1.了解:粉尘、化学工业的上呼吸道职业病、鼻窦气压伤;耳气压伤;噪声性聋;职业喉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2.熟悉:噪声性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掌握:噪声对听觉损害的有关因素

【教学内容】

1.一般介绍:粉尘、化学工业的上呼吸道职业病、鼻窦气压伤;耳气压伤;噪声性聋;职业喉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

2.详细讲解:噪声性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重点讲解:噪声对听觉损害的有关因素

【授课学时】1 学时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五官科护理学课程编号: N2070069 英文名称:Ophthalmology and otorhinolaryngology Nurs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24学时讲课学时:24学时 学 分:1.5学分 适用对象: 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药理学、中医护理基础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五官科护理学是阐述眼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护理规律的学科。属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本学科从护理学角度观察眼、耳鼻咽喉、口腔等器官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进行护理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提出预期目标和护理措施,探讨用护理学的技术方法,协同医生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工作,促使其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本课程主要介绍眼耳鼻喉的解剖生理以及眼耳鼻喉科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及相应的专科护理。并通过临床见习与实习使所学理论语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疾病加深认识和理解。 五官科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和考试,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板书、模型、图谱等,以及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强化学生对眼、耳、鼻、咽喉、口腔的解剖、生理特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五官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在教学和教改方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科学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PBL)、多媒体、电化教学等,应用投影仪、幻灯、挂图、模型、演示、录像等现代化教具。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判断,增强教学效果。适当开展临床病例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巩固所学的知识,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生理 【教学要求】 1.掌握眼球的各组成部分 2.熟悉眼球各组成部分的生理特点及熟悉眼附属器官的解剖 3.了解眼附属器官的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 教学大纲 目录 一、课程定位 (2) 二、课程设计理念 (2) 三、课程目标 (5) 四、学习模块设计 (6) 五、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1) 六、实训、实习设计及依据 (11) 七、课程组织的创新与特点 (11)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 适用专业:三维动画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 课程类型:B类(理论课+实践课) 课程学时:96学时 课程学分:6学分 2.课程性质:该课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主要讲授三维模型的创建,三维场景灯光的设置、三维场景的材质、三维动画制作等内容。目前,本课程适用于动漫设计与制作、建筑漫游动画、室内设计等专业。 3.培养目标: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以及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二、课程设计理念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三维动画设计专业的必修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针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特点,与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开发设计,注重与后期专业课内容衔接,适应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行业企业的标准,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模块中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 2、课程设计的思路 (1)课程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本课程是将《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主要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嫁接到多个实际的动画项目中,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载体,从典型的工作项目中提炼出学习内容,学生完成了指定的工作任务也就完成了学习目标。 (2)穿插进行校内专业实习 通过引三维动画设计公司进校园,兴建动漫产业园,建立企业运营、教师教学、学生学

耳鼻喉科学复习资料

耳鼻喉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最早的五官科医生是。 2、张宗良《喉科指掌》中首次记载用检查咽喉。 3、《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籍之一,其中涉及耳鼻咽喉方面的内容有余处。 4、引起旋耳疮常见的病因病机为、。 5、后组鼻窦包括、。 6、膜迷路由、、组成。 二、单选题 1.咽鼓管鼓口位于鼓室() A.前壁 B.后壁 C.顶壁 D.底壁 2.下列结构中哪项不是中耳的结构() A.鼓室 B.鼓窦 C.咽鼓管 D.前庭 3.耳疖好发的部位是() A.舟状窝 B.外耳道 C.三角窝 D.耳甲腔 4.太医署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医科学校,它建立在() A.清代 B.唐代 C.隋代 D.宋代 5.前组筛窦开口于()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蝶筛隐窝 6.耳前瘘开口多位于() A.耳轮角前 B.耳甲腔 C.外耳道 D.三角窝 7.3%苏打水对耵聍的作用为() A.溶解耵聍 B.湿润耵聍 C.软化耵聍 D.以上都正确 8.耳疮常见的病因病机是() A.风热湿邪,上犯耳窍 B.肝胆湿热,上攻耳窍 C.血虚生风,耳窍失养 D.以上都正确9.下列哪项不是耳胀的诊断要点() A.耳内胀闷堵塞 B.耳膜轻充血内陷 C.听力减退表现为自听增强 D.耳内流黄水 10.下列哪项不是耳闭的诊断要点() A.耳内闭塞 B.听力减退日趋严重 C. 病程短 D.耳膜内陷甚至增厚 11.关于脓耳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小儿多患此病 B.鼓膜都有穿孔 C. 听力减退 D.脓耳患者可以游泳 12.下列哪项不是脓耳的病因病机() A.肝胆火盛 B.脾虚湿困 C.肺阴虚损 D.肾元亏损 13.关于鼻疔哪项说明是错误的() A.多内邪毒外袭,火毒上攻而发 B.可发生疔疮走黄之危症 C.可用五味清毒饮加减治疗 D.可尽早切开排脓 14.鼻窒外治法可用() A.滴鼻 B.薰鼻 C.下鼻甲注射 D.以上都正确 15.下列哪项不是鼻槁的病因病机() A.燥邪犯肺 B.肺肾阴虚 C.肺气虚弱 D.脾气虚弱 16.鼻鼽患者鼻腔检查,哪项是错误的() A.鼻粘膜淡白水肿 B. 鼻粘膜充血水肿 C.双侧下鼻甲肿大 D.鼻腔内大量清水涕17.鼻泪管开口于鼻腔() A.下鼻道 B.中鼻道 C.上鼻道 D.总鼻道 18.鼻渊又名() A.脑漏 B.脑渗 C.脑崩 D.以上都正确 19.关于鼻息肉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有鼻鼽或鼻渊病史 B.鼻塞为渐进性 C.嗅觉减退 D.不擤涕

材料科学基础Ι_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Ι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所属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8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材料学科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科研、应用以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初步了解,以及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有一个较全面而又概括的了解同时,使学生掌握较完整全面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本课程的覆盖面较宽,要介绍工程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生产制备,科研和应用的概况,材料的发展历史,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各章节除介绍有关材料的基本知识外,尽可能反映该领域的新成果、新发展及其在新技术中的应用。用必要的例子生动地描述出该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是一门传统的导论课,而是学生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课。它让学生了解这一领域的基础、现状和前景。课程对材料研究的若干方法也做一些简介。 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材料的生产过程有一个较全面、较概括的了解;对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初步掌握各类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结构、性能、生产过程和应用等;初步了解材料科学的研究前沿以及我校材料学科的科研工作简况。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是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作基础,同时又是材料专业的专业课(如金属材料学、陶瓷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等)的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W.D. Callister, J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6th edi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2003.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金属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学所属专业:材料物理专业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 (二)课程简介:《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根据材料物理专业先修课程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金属学和金属材料两大部分,其中金属学的内容作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补充和深入,金属材料部分在《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及金属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及应用的关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

统掌握有关金属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研究开发和合理应用金属材料的初步能力。 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掌握:1.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结构及性能三者间的关系,金属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原理和规律;3.钢的热处理原理以及其与合金化的配合;4.掌握各类铸铁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特点;5.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热处理特点. (三)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参考书: 《金属材料学》第二版,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金属材料学》第二版,戴起勋主编程晓农主审,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荀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绪论 (一)讲授,2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1.金属材料的发展概况。 2.了解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3.本课程的性质、

耳鼻喉科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Otolaryngoloy-Head and Neck Surgery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由耳鼻咽喉科学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独立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为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中奠定基础。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也有显著的发展。教师可在完成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介绍一些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田勇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八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等方式进行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总学时27学时,大课讲授15学时,见习12学时。大课不能讲授的内容,为学生自学内容。 本课程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课堂出勤占5%,阶段性学习测验占30%,见习成绩占15%。 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1.00 0 鼻腔炎症性疾病 1.00 0 鼻黏膜高反应性疾病、鼻息肉0.50 1.00 鼻出血 鼻窦炎性疾病 咽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咽炎、扁桃体炎、 咽部脓肿咽肿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喉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喉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喉肿瘤 喉阻塞 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中耳炎性疾病 耳源性眩晕 耳鼻咽喉基本检查法 耳鼻咽喉特殊检查法0.50 2.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1.00 1.50 1.50 合计21 6 总计27

《3D三维模型与动画》教学大纲

《3D三维模型与动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3D三维模型与动画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学时】【实验/上机学时】72学时 【考核方式】【开课单位】 【授课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掌握3ds max软件在室外规划设计领域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相应软件完成室外规划效果图的制作,并达到一定的效果要求。使用软件准确、快速、真实表现规划设计意图和设计效果,使效果图达到设计师与客户沟通的桥梁作用。 二、教学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 第一章:建筑表现(效果图)及3ds max软件概述 基本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及学习要求。 教学容和课时分配: 1.了解建筑表现(效果图)在建筑及装潢行业的用途和形式,及发展趋势。 2.了解3ds max软件的行业背景及功能用途。 3.实验容(2学时) 实验1. 3ds max的安装及激活方法;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3ds max的安装方法; 2)学会3ds max的破解激活和正确使用。 实验2. 显卡驱动的正确选择;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3ds max的硬件配置要求和不同显卡的设定 实验3. 界面的基本布局,创建基本对象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3ds max的界面布局; 2)学会基本对象的创建操作。 重点:3ds max软件在装饰设计行业的用途和3ds max的运用领域。难点:3ds max的安装方法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3ds max基本操作 基本要求: 学习3ds max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容和课时分配: 1.学习3ds max基本操作中的界面布局; 2.学习视图显示及切换; 3.学习场景中的选择、变换、坐标、轴心、复制、文件管理、场景管理、单位设 置等容。 4.实验容(8学时) 实验1. 了解3ds max的界面布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软件界面各部分的名称; 2)熟练掌握不同界面风格的切换方式。 实验2. 学会视图显示方式的切换。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视图类型及切换方式; 2)了解不同显示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3)熟练掌握不同显示方式的切换方式。 实验3. 熟练掌握坐标、轴心、变换操作、复制、文件管理、场景管理等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不同的坐标系及特点;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是进一步学习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的基础。它将阐述各种材料的共性基础知识,从材料的组织结构出发,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分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结合键 第一节原子结构:电子波函数及四个量子数[1] 第二节结合键:键型及其性质[2]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 第一节晶体学基础:点阵和晶胞[1];晶体对称性[2];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1];晶体投影Δ 第二节常见晶体结构:密堆积[1];氯化铯[1]、氯化钠[1];纤锌矿[1];闪锌矿[1];钙钛矿[1];金红石[2];萤石Δ 第三节固溶体结构[2]; 第四节金属间化合物[2]; 第五节硅酸盐结构[2]; 第六节非晶态固体[3]; 第七节准晶体[3]; 第八节能带理论初步Δ 第三章晶体结构缺陷 第一节点缺陷[1]; 第二节位错的结构[1]; 第三节位错的运动[2]; 第四节位错应力场[3]; 第五节位错与缺陷的交互作用[3]; 第六节位错的增殖、塞积与交割[3]; 第七节全位错和不全位错[1];位错反应[1];扩展位错Δ 第四章相平衡与相图 第一节相与相平衡[2]; 第二节单元系相图[2]; 第三节二元系相图[1]; 第四节铁碳相图[1]; 第五节相图的热力学解释[3] 第六节三元系相图[2] 第五章材料的凝固 第一节结晶:成核与长大[2]

第二节溶质分凝[1]、成分过冷[1];界面稳定性[2]; 第三节共晶合金结晶[3]; 第四节铸锭三晶区[2]; 第五节凝固技术[3]; 第六节无机材料的液固相变Δ; 第七节高分子材料凝固Δ 实践环节 实验一:位错蚀坑观察:要求了解位错蚀坑的形态和分布,了解位错增殖和位错运动。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实验三:二元、三元组织观察; 实验四:凝固条件对组织的影响机光敏玻璃,了解非均匀成核 第二部分 第一章晶态固体中的扩散 第一节扩散宏观规律[1] 第二节扩散的微观机制[1] 第三节扩散热力学分析[2] 第四节扩散系数及影响因素[1] 第五节反应扩散[2] 第六节离子晶体中的扩散△ 第二章晶态固体材料中的界面 第一节晶体表面[1] 第二节晶界结构(小角度晶界[1] 大角度晶界[3]) 第三节晶界的能量[1] 第四节晶界的平衡偏析[1] 第五节晶界的迁移[1] 第六节相界面[1] 第七节界面能与显微组织形貌[2] 第三章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 第一节弹性变形[2] 第二节单晶体的塑性变形[1] 第三节多晶体塑性变形[1] 第四节塑变过程中的位错交互作用[1] 第五节多相合金塑性变形[2] 第六节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2 第七节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的影响[2] 第八节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及晶粒长大[1] 第九节热加工及超塑性[3] 第四章固态相变 第一节固态相变总论[1] 第二节成分不变的相变[2]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精品文档)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一)认识耳鼻咽喉科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学科 的范畴与特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特临床表现及诊治处理原则,认识耳鼻咽喉 局部与临床其他学科的联系。(二)学习耳鼻咽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三)学习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一)形态与功能:要求能够说明:1、外鼻、鼻腔和鼻窦的构造;2、鼻腔功能和嗅觉传导 通路;3、咽的构造及淋巴组织和喉的构造 并图示;4、咽喉功能及神经支配;5、外耳、 中耳及内耳的构造并图示;6、听觉机构和 传导通路。要求能够概述:平衡觉的感觉机 构和传导通路。 (二)诊断和主要检查:要求能够说明:1、鼻腔、咽部、喉腔、外耳道、鼓膜的诊察并操作; 2、听力检查。 (三)症状:要求能够说明:引起鼻塞、鼻出血、咽痛、声嘶、耳聋、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 及临床表现。眩晕、吞咽困难的原因。(四)疾病:1、鼻部要求能够说明:①鼻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②鼻出血的发病原因、好发 部位及治疗;③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临 床表现和治疗;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治疗。能够概述:鼻腔、鼻窦恶 性肿瘤的临床表现。2、咽喉部要求能够说 明:①急、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和治疗,并 发症的诊断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手术适应 症和禁忌症;②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和诊 断、治疗;③喉阻塞的原因、治疗原则,气 管切开术的适应症;④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⑤喉癌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能够概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 征的症状和诊断。3、耳部要求能够说明: ①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的原因、诊断和治疗;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颅内外并发症的名称、临床表现;③传导性 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4、异物要求 能够说明:外耳道、鼻腔、咽喉、食管、气 管的代表性异物的取出方法。能够概述:外 耳道、鼻腔、咽喉、食管、气管的代表性异 物。5、颈部疾病要求能够说明:颈部肿块 的诊断思路和检查方法。 三、教学安排: 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第六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试行耳鼻咽喉科教学计划总学时46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6学时,见习课10学时,教学安排如下: 绪论

《三维动画》教学大纲

《三维动画》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三维动画 课程编码:0773053 适用专业及层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课程总学时:54 课程总学分:3 先修课程:3ds Max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三维动画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专业的必修课程,接续《3ds Max》继续详细讲解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三维动画设计及制作的相关知识,为该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影视广告、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等工作领域打下基础。 本课程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和上机实验操作,训练学生能独立完成电脑效果图及浏览动画的设计和制作,掌握电脑美术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美术基本功和绘画技能,具有较高的设计观念和审美意识。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尤其是后者。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复习软件的基础知识,界面元素和各功能区的作用,视图显示控制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且还对三维场景的变换操作和坐标系统进行了详细讲解。 对动画原理也做一定介绍。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软件的基础和概念。 熟练掌握3ds Max的界面布局以及各功能区的作用,熟练掌握命令面板中各组件的功能。熟练掌握视图的操作方法。

熟练掌握各种功能面板的操作方法,包括创建、修改、层次、运动、显示和工具。 熟练掌握3ds Max的工作流程,包括建模、灯光与摄影机、材质与贴图等。 【教学重难点】 无 第二章动画 【教学内容】 介绍如何在3ds Max中为对象制作动画。包括为对象设置简单动画的基本流程和动画的各项参数,如何使用修改器为物体设置动画,使用轨迹视图和摄影表为对象设置高级动画,以及使用各种控制器和约束。 熟练掌握基础动画的原理以及动画控制区各面板的作用。 【教学要求】 了解使用各种修改器设置动画。 熟练掌握使用轨迹视图和摄影表编辑动画的方法。 熟练掌握常用动画控制器和动画约束。 掌握骨骼的创建与调整。 掌握蒙皮修改器的几种使用方法。 掌握IK解算器的应用。 【重点】 轨迹视图和摄影表、骨骼、反向动力学 【难点】 蒙皮、反向动力学、IK解算器 第三章 Character Studio角色动画 【教学内容】 Character Studio是3ds Max的最重要模块之一,可以对角色模型创建骨骼对象、设置蒙皮以及编辑动画效果,还可以为大场景制作群集动画。本章详细讲解Character Studio的Biped(两组动物)、Physique以及群集三大模块,灵活运用这些模块可以制作出灵活逼真的角色动画效果。

医学系01级五年制耳鼻喉科学试卷A

医学系01级五年制耳鼻喉科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中鼻甲肥大、中鼻道积脓常可见于下列那种疾病________。 A. 急性鼻炎 B. 慢性鼻炎 C.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D. 急性化脓性鼻炎 E. 萎缩性鼻炎 2,上颌窦冲洗的穿刺部位是________。 A. 中鼻道,中鼻甲附着处距中鼻甲前端1-1.5cm B. 下鼻道,下鼻甲附着处距下鼻甲前端1-1.5cm C. 鼻底部前端 D. 下鼻道,下鼻甲附着处距下鼻甲后端1-1.5cm E. 以上都不是 3,前组鼻窦引流至 A. 上鼻道 B. 中鼻道 C. 下鼻道 D. 鼻咽部 E. 蝶筛隐窝 4,面部静脉的主要解剖特点是 A. 静脉较丰富 B. 直接与海绵窦相通 C. 静脉较粗 D. 无静脉瓣膜 E. 以上均不是 5,下述哪一项不适宜做扁桃体手术: A、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 B、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和吞咽 C、扁桃体结核 D、扁桃体角化症 E、扁桃体肿瘤 6,咽鼓管隆突的后上方为咽隐窝是: A、扁桃体癌的好发部位 B、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C、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好发部位 D、喉咽癌的发生部位 E、咽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 7,咽后壁脓肿在直接喉镜下穿刺切开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侧卧位 C、高头位头后仰 D、低头足高位 E、以上都不是 8,鼻咽部淋巴先汇入咽后淋巴结,再汇入: A、颈深上淋巴结 B、锁骨上淋巴结 C、枕后淋巴结 D、颈下淋巴结 E、颈动脉分叉淋巴结 9,最常用、简便的喉检查法是 A X线检查 B B 超检查 C 间接喉镜检查 D 直接喉镜检查 E 动态喉镜检查法 10,目前认为喉癌的发生率与下列哪项关系较密切 A 酗酒 B 病毒感染 C 吸烟 D 遗传因素 E 局部放射治疗后 11,急性会厌炎的最常见病因是 A 变态反应 B 异物创伤 C 会厌囊肿继发感染 D 感染 E 急性咽炎蔓延至会厌 12,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气管食管瘘,其可能原因是 A 气管切开位置太高 B 气管切开口太长 C 气管后壁损伤 D 伤口感染 E 损伤甲状腺峡部

《材料科学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材料科学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材料科学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材料科学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ofmaterialsscience(A)课程编号:113990240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4学时:(其中:讲课学时:64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方向)与功能材料专业 开课部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方向)

与功能材料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从一级学科层次上阐述材料组成-结构-性能-材料用途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制约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与生产实际有紧密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得到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的训练,为按预定性能设计材料奠定基础,在一定层次上研制开发新材料及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材料概论、晶体学后续课程:无机材料非金属(水泥、玻璃、陶瓷)工艺学、电子陶瓷、特种陶瓷工艺学、磁性材料等。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单元材料引言(2学时)[知识点] 材料类型;材料组成、结构、性质、工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材料的选择。 [重点] 材料的分类方法及种类;材料组成、结构、性质、工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 材料组成、结构、性质、工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基本要求] 1、识记:材料的类型。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Synopsis of clinic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1 学时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诊断学基础3学时 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 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第二章急症医学3学时 心跳呼吸骤停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昏迷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因诊断、昏迷病人的急救和处理。 休克概念、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烧伤概念、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第三章传染病3学时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病毒性肝炎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霍乱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教育三维动画制作-华东师范大学实验教学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实验教学大纲 教育三维动画设计实验(中文)课程名称: Computer Animation Design and Experiment(英文) 课程编号:开课院系: 课程总学时:课程总学分: 1 实验总学时:课程负责人:秦敏 课程开设专业:课程类别:实践课程 一、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实验课程涉及教育动画的基础知识、原创、运动、角色造型和场景等方面,主要包括平面动画、网页动画和三维动画。 开设这门实验课程的目的是全面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动画原理的基础上,能够针对动画设计几个重要方面进行正确训练,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三维课件品,把艺术与技术有机地结合。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之后,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科研中应用,为学生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系统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和从事相关职业、相关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育动画实验是计算机动画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是将学生所学动画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动画设计与制作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创意、应用开发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动画,独立创作出各类计算机动画作品,包括平面动画、网页动画和三维动画等。 三、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 (1)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上机实践等。 (2)教学手段的特色 1)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既有理论素养,又有专业技能,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3)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努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协作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4)大量实际的案例制作; 5)学生富于创新思想的作品设计; 6)关注教学效果的反馈。 四、教学内容: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II) 课程大纲(2004/9)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II) 【课程号】30350074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II) 开课学期:春季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I) 教材: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 仝健民, 田民波,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学时:64 ,学分4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相图和相平衡、材料中的界面、扩散、液-固相变(结晶)、回复与再结晶和固-固相变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方法。本课知识可应用于理解和研究材料的问题,也是后续材料工艺和性能等专业课学习、以及材料科研文献阅读的基础。在具体内容选择上侧重基础理论,在讲授方式上注重对学生理解和研究材料的能力培养。 三课程要求: 1 .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 2 .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分析材料中的有关现象 3 .初步具备金相组织观察和分析能力(实验课) 四内容概要 第一章相图和相平衡 §1 二元相图的基本结构 1. 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二元相图的结构和分类 3 杠杆定理

§2. 相图的实验测定 1 .动态(变温)热分析法、膨胀法、电阻法等 2 .静态金相法、X- 光法、硬度法等 §3. 相图热力学 1 .溶液的自由能计算, 2 .相图的作图法 3 .化学位和活度 4. 相图的计算 §6. 相律和相区接触规律 1 .相律 2 .相区接触规律 §7. 二元相图的应用 1 .相图实例 2. 平衡冷却和平衡组织 3 .Fe-C (Fe-Fe3C) 相图详细分析 实验I. Fe-C 合金的显微结构 4 .非平衡冷却 5. 利用相图指导成分和工艺温度的设计的例子§8. 三元相图 ?成分的表示和特征线 ?杠杆定律和相律 ?匀晶系统 ?共晶系统 ?含3 相区的三元相图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喉科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生理学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鼻腔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熟悉: 1. 外鼻、鼻窦的应用解剖。 了解: 1. 外鼻的支架,嗅区和呼吸区,前颅底与各鼻窦的毗邻关系,鼻的主要生理功能。[重点] 1.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2. 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难点] 1.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容] 详细讲解: 危险三角区静脉回流。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重点讲解: 鼻腔四壁结构,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1.一般讲解: 外鼻、鼻前庭、鼻腔,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鼻生理: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共鸣功能、保护功能。 第二章鼻的症状学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了解: 1.鼻科症状在临床疾病中的评估。 [重点] 1. 鼻科疾病的常见症状。 {难点]

1. 鼻科症状在临床疾病中的评估。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容] 1详细讲解: 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 2重点讲解: 鼻塞、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鼻源性头痛。 第三章鼻部疾病 第一节:鼻炎、鼻中隔偏曲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各型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 1. 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诊治要点。 了解: 1.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 2. 鼻骨骨折的处理。 [重点] 1. 各型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 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难点] 1. 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容] 1详细讲解: 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鼻中隔偏曲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重点讲解: 急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3一般讲解: 鼻骨骨折的处理。 第二节:鼻出血

《三维动画短片创作》教学大纲

《三维动画短片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三维动画短片创作/ Cre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Animation Short Film 二、课程代码 162Y039 三、课程类别 专业课 四、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五、学时/学分 80 / 5(80h上机) 六、先修课程 动画剧本写作 视听语言 Flash动画设计 图形图象软件设计基础 三维动画技法—角色建模 三维动画技法—光影渲染 三维动画技法—动作与特效 影视后期合成与特效 七、适用专业 动画专业 八、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程目的:通过掌握MAYA的操作方法,进行三维动画短片的创作,了解三维动画生产的整个流程。

基本任务与要求:掌握基本角色动画制作流程和技巧方法,熟悉运用软件进行上机操作,合理运用动画基础课知识进行创作,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一章三维动画生产流程介绍(8课时) 了解:三维动画生产流程。 理解:1、前期制作阶段。 2、生产制作阶段。 掌握:各制作阶段分工。 重点内容:1、生产管理。2、技术支持。 教学难点:操作流程和制作技术。 第一节三维动画生产流程 知识点:1、前期制作阶段。 2、生产制作阶段。 第二节各制作阶段分工 知识点:1、生产管理。2、技术支持 第二章前期设计(8课时) 了解:本课程主要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策划短片的前期内容。 理解:从接受剧本、组成摄制组,到进入创作酝酿、准备、开始绘制这整个流程的总体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 掌握:1、研究文学剧本。2、完成文字和画面分镜头台本。3、完成人物造型和背景风格设计。4、进行动作风格试验。 重点内容:熟练掌握动画前期的操作流程和制作技术。 教学难点:完成文字和画面分镜头台本和完成人物造型和场景风格设计。第一节研究文学剧本 知识点:熟练掌握动画前期的操作流程和制作技术 第二节完成文字和画面分镜头台本 知识点:完成文字和画面分镜头台本和完成人物造型和场景风格设计。 第三章三维制作(8课时) 了解:根据画面分镜头台本和完成人物造型和场景风格设计。 理解:进行三维建模、设置、镜头预演(layout)、材质、灯光、动画等模块制作。 掌握: 1、角色及场景模型造型准确,比例结构及布线合理。 2、根据不同角色动作要求进行骨骼及蒙皮设置。 3、按照分镜头要求制作镜头预演(layout)。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学分(72学时)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材料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本课程围绕材料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系统介绍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弹塑性变形及回复和再结晶、材料中的扩散、结晶与凝固、材料中的相变、相结构与相图等内容及其相互联系。 目标与任务: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材料的本质,了解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如何控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以提高材料的性能、改进和发展各种热加工工艺以及合理地选材打下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 先修课: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等。 后续相关课程:其他相关专业课程。 (三)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 石德柯,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2) 胡赓祥,蔡珣,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主要参考书: (1) 赵品,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年第二版。 (2) 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年第二版。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绪论1学时 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合建 第三节原子排列方式 第四节晶体材料的组织 第五节材料的稳态与亚稳态结构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1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掌握】:熟悉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和氢键的定义、特点。 【了解】:了解原子结构及键合类型;掌握物质的组成、原子的结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一般了解】:对什么是材料科学、材料的结构与内部性能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进行概论。 第二章晶体结构 第一节晶体学基础 第二节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第三节离子晶体的结构 第四节共价晶体的结构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讲授,10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重点掌握】:熟悉晶体的特点、空间点阵、晶胞、晶系和布拉菲点阵,晶向和晶面的表示方法,晶体的对称性。 【掌握】:掌握材料的结合方式、晶体学基础、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致密度和配位数,点阵常数和原子半径,晶体的原子堆垛方式和间隙,多晶型性。

耳鼻喉教学大纲

一、总论 学时分配:3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1、与耳鼻咽喉关系密切的脏腑经络。 2、耳鼻咽喉病主要的病因病机。 3、耳鼻咽喉病的诊断要点。 4、耳鼻咽喉病常用的内治法、外治法。 熟悉:1、耳鼻咽喉局部四诊内容。 2、耳鼻咽喉病的针灸及其他疗法。 了解:《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学科特点及发展简史。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强调与耳鼻咽喉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它们之间的所属、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关系;行经耳鼻咽喉的主要经络。 强调耳鼻咽喉病主要的病因病机特点:外因中的外伤、异物,内因中的官窍间疾病相传;病机中的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痰浊、瘀血导致的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强调耳鼻咽喉病的诊断要点: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局部四诊与全身四诊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耳鼻咽喉常用的内治法及相关药物、代表方剂;常用外治法。 一般讲解:

讲解耳鼻咽喉局部四诊,常见症状体征,针对它们特点的辨病与辩证。 讲解耳鼻咽喉的针灸及其他疗法。 简述学科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耳鼻咽喉疾病的病机特点、诊断原则及临床实际运用。 三、思考题: 1.简述耳鼻咽喉分别与其最密切的脏腑,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 关系。 2.简述耳鼻咽喉的主要病因病机及其专科特点。 3.简述耳鼻咽喉常用内、外治法。

二、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第一节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学时分配:1 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耳的应用解剖,耳的生理功能(听觉功能、平衡功能)。 熟悉:外耳(耳廓、外耳道)、内耳(骨迷路、膜迷路)的解剖结构了解:外耳、中耳、内耳的血供、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中耳的应用解剖(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气房),耳的生理功能(听觉功能、平衡功能) 一般讲解: 外耳(耳廓、外耳道)、内耳〔骨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膜迷路(膜蜗管、椭圆囊与球囊、膜半规管)〕的解剖结构。 教学难点:中耳、内耳解剖;重要结构的空间形态及毗邻关系、生理功能。 三.思考题: 1.简述鼓室的6个壁。 2.中耳包括那几个部分? 3.耳有哪些生理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