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气候气象资料

克拉玛依气候气象资料
克拉玛依气候气象资料

气候气象

克拉玛依市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春秋多风是其突出的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较短,春秋季时间短,多大风,强度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09.50mm 多集中在5?8月,年蒸发量平均在3345.20mm20cm蒸发皿)。年温差与月温差大,多年平均气温8.50 C,最高气温达44C,最低气温为-35.90 C,平均无霜期190天,日照时间长,平均冻土深度163.40cm。

克拉玛依市还是全国有名的风口之一,风大且多,活动频繁,历年平均风速3.30m/s,瞬时最大风速达42.2m/s以上。干燥指数k为10-20度。按照《中国水资源评价》中干湿程度分级表,克拉玛依市社会经济活动区属干旱区,因为无人活动区降水更为稀少、蒸发能力更大,所以,整个克拉玛依市都属干旱区。项目区气候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干旱少雨。

主要气象条件如下(以下数据为2009年克拉玛依市气象资料):

02.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2.1)用户操作手册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2.1)用户操作手册 技术组 2018年03月

目录 1 概述 (5) 1.1开发背景 (5) 1.2功能简介 (6) 1.3平台组成 (7) 1.4平台使用环境 (8) 1.5平台基本操作 (8) 1.6数据处理流程 (10) 2 数据接收与上传监控 (13) 2.1功能简介 (13) 2.2监控概况 (13) 2.3国家站监控情况 (17) 2.4区域站监控情况 (18) 2.5辐射站监控情况 (18) 2.6酸雨站监控情况 (19) 2.7土壤水分站监控情况 (19) 2.8高空站监控情况 (20) 2.9快速质控异常文件信息显示 (20) 3 质控信息处理 (22) 3.1功能简介 (22) 3.2省级处理与查询反馈 (23) 3.3统计值质控信息处理 (50) 3.4台站处理与反馈 (51) 3.5系统性偏差检测 (55) 3.6台站更正数据文件人工干预 (59) 3.7黑名单管理 (62) 3.8观测项不一致 (68) 4 数据质量分析与处理 (73) 4.1功能简介 (73) 4.2数据流转痕迹显示 (73) 4.3观测数据人工质控 (74) 5 快捷通道 (75) 5.1功能简介 (75) 5.2日清 (76) 5.3月清 (79) 5.4数据空间分析 (88) 5.5综合一致性分析 (90) 5.6探空曲线显示 (94) 5.7任意数据修改 (95) 5.8数据查询与质疑 (98) 5.9支撑表与服务表数据对比 (102) 6 文件制作与数据显示 (106)

6.1功能简介 (106) 6.2文件制作 (106) 6.3观测数据显示 (117) 6.4统计值显示 (119) 7 元数据基本信息 (121) 7.1功能简介 (121) 7.1.1 模块功能 (121) 7.1.2 模块组成 (121) 7.1.3 用户分类 (122) 7.1.4 页面构成 (123) 7.2台站基本信息 (124) 7.2.1 功能简介 (124) 7.2.2 操作说明 (125) 7.3图像、观测记录和规范信息 (139) 7.3.1 功能简介 (139) 7.3.2 操作说明 (139) 7.4台站变动登记 (144) 7.4.1 功能简介 (144) 7.4.2 操作说明 (144) 7.5台站疑误登记 (147) 7.5.1 功能介绍 (147) 7.5.2 操作说明 (147) 7.6年报附加信息 (149) 7.6.1 功能介绍 (149) 7.6.2 操作说明 (149) 7.7附加信息登记 (155) 7.7.1 功能介绍 (155) 7.7.2 操作说明 (155) 7.8文件管理 (159) 7.8.1 功能简介 (159) 7.8.2 操作说明 (160) 7.9元数据消息管理 (162) 7.9.1 功能简介 (162) 7.9.2 操作说明 (162) 7.10变动信息及附加信息处理 (163) 7.10.1 功能简介 (163) 7.10.2 操作说明 (163) 7.11疑误处理 (166) 7.11.1 功能简介 (166) 7.11.2 操作说明 (166) 7.12土壤水分站信息表格导入 (168) 7.12.1 新增功能简介 (168) 7.12.2 操作说明 (168) 7.13高空站沿革文件导入 (171)

气候背景 问题 论文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此日常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势非常为人们所关注。当前世界气候问题主要表现为全球变暖,而问题的严峻性早已上升到国家问题的高度。维持全球气候正常运行,无疑成为许多国家领导人和科学家思考及研究的重点。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近年来在努力施行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全球变暖问题的起因、影响以及我国的应对政策做主要概述。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可持续发展 1 全球变暖的原因与主要特点 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 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2007 年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近百年来( 1906—2005 年) 地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 74 ℃( 0. 56 ~0. 92 ℃) ,而且变暖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其中1970—2004 年期间增加了70%。 1 1 人类、动物代谢因素 近年来人口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 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地球上巨量的人口, 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其它动物的呼吸也对气候有着影响。牛、羊等反刍动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甲烷, 这种气体是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容易在地球引发“温室效应”的第二大有害气体。美国环保局于1991 年对全球甲烷排放源和排放总量进行了初步估测, 全球各种排放源的排放总量每年估计为 5 亿吨。其中反刍动物排放量每年为0.65~ 0.85 亿吨, 占排放总量的15% ~ 25% 。 1 2 生产、生活因素 1 2 1 工业生产方式因素 科学家分析认为, 由于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对石油、煤炭和其它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大大上升,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也随之急剧增加, 因此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迄今为止, 化石燃料仍然是工业能源的主要获得方式。 1 2 2 农业种植方式因素 人类过量地使用化肥使氧气减少, 并使海洋沿岸水域一氧化二氮的含量增多, 可能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一氧化二氮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00 多倍, 而红外辐射是引起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因此, 一氧化二氮的增多无疑会使得全球气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业务流程汇总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 操作平台业务流程一、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上传 按业务规定上传国家级测站实时地面气象分钟数据文件、小时数据文件、日数据文件、日照数据文件、 (辐射数据文件。 每日定时观测后, 登录 MDOS 平台查看本站数据完整性, 对缺测时次及时补传。 二、疑误信息处理与反馈 台站配置应值班手机,用于接收台站疑误信息短信;值班手机要保证 24小时开机,手机号码变动应及时向省级管理部门上报。 台站对疑误信息的反馈包括定时反馈、被动反馈和更正数据反馈。 (1定时反馈:在每日定时观测后,登录 MDOS 操作平台,查询本站国家站和区域站未处理疑误信息并反馈。保证疑误数据在下一次定时观测前完成反馈。 A:国家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台站处理与反馈——台站未处理 B:区域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台站处理与反馈——台站未处理 台站级数据处理:处理并反馈省级提交给台站的疑误查询信息。包括 3种处理流程: 流程 1:确认数据无误→处理完成。 流程 2:确认数据错误→修正(给出修改值→处理完成。流程 3:批量数据为缺测→处理完成。 (2被动反馈:收到疑误信息短信和电话后,实时登录 MDOS 操作平台反馈; 接到显性错误短信后, 先核对显性错误数据值, 检查相应观测仪器, 查明可能引起出现错误数据的原因, 并及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观测仪器维护等工作。对省级转交台站

处理的疑误信息, 及时查明原因, 通过 MDOS 操作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和反馈。台站在 收到疑误信息 12小时之内完成反馈。守班时段应急响应期间, 接收到疑误短信或电话后 1小时内进行反馈。 (3更正数据反馈:对台站本地更正过的数据要及时向省级进行反馈,更正报时效内的数据既可通过“ MDOS 数据查询与质疑”功能主动填报反馈, 也可发送更正报 进行修改;时效外的数据可通过 MDOS 平台的“数据查询与质疑”进行修改。 三、台站变动登记 包括变动信息登记(名称,台站号,级别,观测时间,机构,位置,要素, 仪器,障碍物,守班,其他 ,图像、观测记录和规范。 四、台站附加信息登记 (1备注信息登记,通过选择记录年月,事件类型,填入具体内容后,点击即可完成登记。 (2若该台站同一时间同一事件类型已经有记录内容,选择记录年月,事件类型后,具体内容文本框会显示已经填写登记的内容,用户可以直接修改后提交。 (3一般备注事件,本月天气气候概况,图像、观测记录和规范操作参照纪要信息登记方法。 五、产品下载与保存 A 、 J 文件在 MDOS 平台“功能菜单”中的“产品制作与数据服务”下的“ A 、 J 、 Y 文件管理”模块中下载。 每月 6号前将下载后的 A 、 J 文件上传至 10.79.3.18/xj/zdzh/目录下,上传后的文件如有变更请及时进行更新。

乌鲁木齐机场几种常见天气的观测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5, 4(4), 193-197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1685162.html,/journal/ccrl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1685162.html,/10.12677/ccrl.2015.44022 Observation of Several Types of Common Weather of Urumqi Airport Xiang Fang, Yanping Lin Weather Center, Air 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 Urumqi Xinjiang Email: 1536415598@https://www.360docs.net/doc/8b11685162.html, Received: Sep. 28th, 2015; accepted: Oct. 16th, 2015; published: Oct. 1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168516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weather which impacts the flight of Urumqi airport from the point of observation view. We expect that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certain kind of help in future on weather observ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support. Keywords Thunderstorm, Fog, Southeast Wind 乌鲁木齐机场几种常见天气的观测 方翔,林燕平 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Email: 1536415598@https://www.360docs.net/doc/8b11685162.html, 收稿日期:2015年9月28日;录用日期:2015年10月16日;发布日期:2015年10月19日 摘要 本文从观测角度分析了影响乌鲁木齐机场飞行的主要天气,希望今后能对此类天气的观测和气象保障提供一定的帮助。

气候分析方法

气候分析方法 本文基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过对1901-2012年的亚洲地区的距平温度进行EOF经验正交函数分析,通过空间图和时间图结合分析得出在研究的112年期间,亚洲整体温度呈现变暖的趋势结论,并且在1980-1999年温度增长趋势最为明显,速率较研究期间其他时间段上升较快,且冷季增温趋势总体上较暖季更强。在2000-2012年温度增长趋势渐缓,趋于停滞。冷暖季增温趋势不明显,基本保持不变。 变暖最显著的区域在中高纬度的俄罗斯地区,其次在中亚地区,中低纬度的东亚地区对亚洲区域变暖的贡献并不显著。 引言 基于器测时代对全球尺度温度和其他变量的观测始于19世纪中叶,1950年以来的观测数据更为全面和丰富。 1850年以前及工业革命以前主要以自然变率为主的气候波动变化,结合工业革命以后 在自然波动基础上因人为影响而导致的气候趋势变化,对揭示年代—百年尺度的地球系统动力学机制至关重要。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依据Mann等重建过去1000 年北半球温度序列(常称“曲棍球杆曲线”),得到了“1998 年是过去千年来北半球温度最高的一年,20 世纪90 年代是温度最高的10 年,20 世纪气候增暖在过去千年中是空前的”结论。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 世纪(特别是最后几十年)的温暖程度可能已超过过去1300 年的任何时期;特别是20 世纪 增暖之前的百年际温度变幅也并不像“曲棍球杆曲线”估计的那么小。第五次评估报告又通指出:对北半球平均而言,1983-2012 年很可能为过去800 年最暖30 年的结论具有高信度;而可能为过去1400 年最暖30 年的结论只有中等信度。过去三十年地表已经连续偏暖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在北半球,1983年-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40年。这些结论为IPCC深入明晰20 世纪增暖的原因及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中 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毋庸置疑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观测到的许多变化在几十年乃至上千年时间里都是前所未有的。大气和海洋已经变暖,积雪和冰量已减少,海平面已上升,温室气体浓度已增加。 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北半球各大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温,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对全球年平均增温的贡献率为44.46%。中纬度地区寒季平均增温为1.53℃,相比起全球的数据为1.13℃要显著得多。在过去的20年内增温幅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亚洲,欧洲,北美洲。增温分别为,分析原因为认为隐私,耕地面积等。其中人为因素方面主要因为亚洲工业革命开始得较晚,

气象大数据资料

1 引言 在气象行业内部,气象数据的价值已经和正在被深入挖掘着。但是,不能将气象预报产品的社会化推广简单地认为就是“气象大数据的广泛应用”。 大数据实际上是一种混杂数据,气象大数据应该是指气象行业所拥有的以及锁接触到的全体数据,包括传统的气象数据和对外服务提供的影视音频资料、网页资料、预报文本以及地理位置相关数据、社会经济共享数据等等。 传统的”气象数据“,地面观测、气象卫星遥感、天气雷达和数值预报产品四类数据占数据总量的90%以上,基本的气象数据直接用途是气象业务、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以及气象服务。“大数据应用”与目前的气象服务有所不同,前者是气象数据的“深度应用”和“增值应用”,后者是既定业务数据加工产品的社会推广应用。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这是《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的名言。天气和气候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无法通过运用简单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预测。人们常说的南美丛林里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会在几周后引发北美的一场暴风雪这一现象,形象地描绘了气象科学的复杂性。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天气预报在数十年前便已被气象科学界否决了——也就是说,目前经典的大数据应用方法并不适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现在,气象行业的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强,面向政府提供决策服务,面向公众提供气象预报预警服务,面向社会发展,应对气候发展节能减排。这些决策信息怎么来依赖于我们对气象数据的处理。

气象大数据应该在跨行业综合应用这一“增值应用”价值挖掘过程中焕发出的新的光芒。 2 大数据平台的基本构成 2.1 概述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SaaS),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PaaS)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IaaS)。 大数据可通过许多方式来存储、获取、处理和分析。每个大数据来源都有不同的特征,包括数据的频率、量、速度、类型和真实性。处理并存储大数据时,会涉及到更多维度,比如治理、安全性和策略。选择一种架构并构建合适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极具挑战,因为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因素。 气象行业的数据情况则更为复杂,除了“机器生成”(可以理解为遥测、传感设备产生的观测数据,大量参与气象服务和共享的信息都以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存储,符合“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

克拉玛依市气候

1.2.2日照和温度 1 日照 克拉玛依市1957─1992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05.6h,占可照时数的61%。最多的1957年为2988.3h。最少的1987年为2413.4h,日照百分率分别为66%和54%。全年日照以7月 为最多,达303.2h,日照百分率为64%。12月份最少为103.6h,只占可照时数的38%。2000 ─2005年年均日照时数2660.5小时。日照百分率61%。 表1.1 2001年~2005年克拉玛依市各月日照时数单位:小时 2001 119.2 184.9 297.2 273.3 350.6 306.3 287.5 319.6 252.5 194.1 169.3 147.4 2901.9 2002 144.3 154.3 226.8 232.9 306.5 272.8 281.7 278.6 288.8 172.0 132.7 84.8 2576.2 2003 140.3 111.4 228.0 251.7 248.0 309.4 262.9 322.7 263.7 249.2 126.1 117.8 2631.2 2004 135.4 123.3 183.5 262.6 319.8 321.7 298.2 287.7 266.0 227.2 64.1 65.8 2555.3 2005 134.9 126.9 237.9 286.1 279.6 269.1 301.2 264.5 282.0 228.0 109.4 118.2 2637.8 五年平均134.8 140.2 234.7 261.3 300.9 295.9 286.3 294.6 270.6 214.1 120.3 106.8 2660.5 2 气温 多年统计年平均气温8.6度,7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27.9度,极端最高气温44.0度(2004年7月14日),1月(最冷月)的平均气温─15.4度,极端最低气温─35.9度(1969 年1月27、29日)。 7月为最热月,历年月平均气温在24.9℃以上,平均最高气温33.6℃。极端最高气温 43.6℃(1983年7月31日小拐测得)。克拉玛依市炎热日数平均每年26.2d。酷热日平均每 年1.3d,常出现在6─8月,以七月最多。 1月为最冷月,历年月平均气温─16℃,平均最低气温─19.7℃。极端最低气温─40.5℃(1984年12月23日小拐测得)。 克拉玛依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0℃的最早初日为9月26日,最晚终日为4月27日。在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20℃的年平均日数为32.6d,最早出日为11月20日,最晚终日为3 月11日。气温在─20℃以下对钻井、采油等石油生产极为不利。 处于全市最南端的巴音沟山区,冬暖夏凉。1982─1985年,年平均气温6.8℃,7月平均气温21.5℃,1月平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27.5℃。位于市 境北部的乌尔禾则冬寒夏暑,历年平均气温6℃。累年7月平均气温25.3℃,累年1月平均 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40.2℃。 表1.2 2001年~2005年克拉玛依市各月平均气温单位:℃ 2001 2002 -14.2 -9.6 1.1 11.1 20.2 24.3 27.2 27.8 20.0 11.1 2.8 -11.6 9.2 2003 -12.8 -9.4 -0.1 10.0 19.6 26.6 24.9 26.0 20.6 11.5 -1.5 -12.7 8.5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疑误信息分析处理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疑误信息分析处理 发表时间:2018-07-20T12:04:05.02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作者:赵建军 [导读] 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端, 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市农业大旗。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气象局,内蒙古达拉特旗 014300) 摘要: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是实时和历史资料加工处理与应用的一体化业务系统,业务人员日常主要工作任务是及时反馈疑误信息,对上传数据实时质量控制。本文结合多年基层台站工作,总结了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疑误信息的分析及处理方法,以帮助业务人员进一步强化处理气象数据的处理能力,增强气象资料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水平。 关键词:MDOS平台疑误信息数据质量分析处理 引言 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端, 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市农业大旗。本区域建有一套中心自动站,33套区域自动站,达拉特旗气象局自建站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及时为种植大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为农业防灾减灾,农民增收做好保障服务。 地面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属于资料一体化加工处理与管理业务系统,可以处理和应用实中心站及区域站的数据资料,其主要功能是数据传输监控、质控信息处理和查询反馈、基础信息管理、信息报警、产品制作与数据服务等。自达拉特旗气象局开展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运行工作以来,对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该业务系统的应用使得主要观测要素的时效性提高到小时级,实时气象要素自动质量控制时效达到了15min,历史资料时效达到1- 2d,逐渐消除了实时和历史资料的限制,实现了各级台站之间的资料同步。在上传和实时质量控制气象资料的过程中对业务人员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人员应对疑误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判断和处理,在确保观测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增强气象要素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水平。 1、MDOS数据质量控制检查内容 对于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来说,在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进行实时质量控制时,主要包括有气候学界限值检查、气候极值检查、数据内部一致性检查和数据时间一致性检查。其中气候学界限值检查主要是查看记录到的气象要素数据是否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范围极值检查,将时间和空间插值进行结合,在广义极值分布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任意地点多年日要素极值,并通过数据插值技术,结合气象要素日变化规律,对任意地点逐时阈值进行计算;时变检查,随着时间的变化某些气象要素会发生变化,具有时间一致性特征,将该类数据对比前后观测值,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持续性检查,某些气象要素会随着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某气象要素值长时间没有变化,则可能是观测仪器故障或传输设备异常造成的。 2、常见疑误信息分析处理 2.1数据缺测的分析处理 2.1.1台站单一或多个气象要素数据缺测 首先借助于业务软件查看对应时间段内的气象要素数据是否缺测,如果缺测应重新卸载相应时次的数据信息,检查缺测数据是否恢复正常,若仍旧没有恢复正常,应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替代缺测数据或者选用人工补测,同时在备注栏中详细标明。若在多个时次内气象要素数据均出现缺测,应做好相应气象要素仪器设备与传输线路的日常检修和维护,第一时间排除故障问题,增强观测数据的完整性水平,进一步提升地面测报质量。 2.1.2人工观测数据缺测 若定时时次人工观测到的降水,冻土,日照,雪深,雪压等人工观测项目气象要素数据出现缺测,应检查业务软件对应的相关气象要素数据是否出现缺测,若缺测则可能是因人为粗心大意造成数据未输入或输入数据后没有进行保存,应结合气薄、日照纸记录反馈对应的数据信息。若气象要素出现漏测,应确保在1h内补测完成并将修正值反馈出来,若超过1h应根据缺测情况处理。 2.1.3自动站所有数据缺测 若新型自动站内所有观测数据均出现缺测,则可能是正点长Z文件缺报造成的,应查看在业务软件中是否有长Z文件形成并传输。若没有长Z文件形成,应在业务软件中选择“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选项,通过人工方式对“正点观测编报”进行调取,对长Z文件进行保存编发操作;若在业务软件中形成了长Z文件却没有正常传输,应使用人工的方式尽快恢复网络,并立刻补发传输长Z文件;若长Z文件在正常编发后还是有自动站气象要素数据缺测的情况,则可能是网络异常导致长Z文件传输丢失,应重新对其进行编发。 2.2数据错误处理 若天气现象与积雪深度、极大风速、最小能见度气象要素数据出现矛盾,可能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人工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同自动观测到的能见度数据矛盾。使用人工方式观测到的能见度数据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水平,且观测空间范围较大,使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器只能实现观测点的采样,直接造成人工和自动观测到的能见度数值存在偏差的情况,环境亮度和天气现象不同,二者之间的偏差也有一定的差异。若人工观测能见度时出现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而自动观测却没有发现,就会有能见度同天气现象不匹配的疑误信息,此时应以人工观测记录的天气现象为准,而能见度数据应以自动观测数据为准,当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同能见度数据不匹配,可以将其看作是正常数据。 其二是人工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同气象要素数据值矛盾。例如没有出现积雪、大风天气,但却观测到积雪深度大于0cm和极大风速超过17.0m/s的情况,这种错误数据可能是人工录入天气现象时粗心造成的,应对输入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认真检查,并及时进行修改和反馈。 2.3可疑数据的处理 受到观测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各个气象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单独气象要素数据的变化规律,正常的气象要素数据应满足极限范围值检查、空间、内部和数据时间一致性的要求,否则该气象要素是可疑的疑误数据。结合MDOS气象资料业务系统,包含有数据显示查询功能和空间图查看模块,借助于数据显示查询功能可以对可疑的正点气象要素数据进行查询,同时还能对比分析前后时次的气象要素数据,根

乌鲁木齐气象资料参考

乌鲁木齐﹝中国﹞参考气候资料 注:降雨日表示日降雨量不少于 1.0 毫米 未能提供乌鲁木齐气候资料,谨提供阿勒泰﹝乌鲁木齐以北约 435 公里﹞气候资料作参考。 阿勒泰气象站位置:北纬 47.7 度,东经 88.1 度,海拔 735 米

中国(1971-2000年)气候标准值 月月平均气压(0.1百帕) 月平均气温(0.1摄氏 度) 月极端最高气温(0.1摄氏 度) 月极端最低气温(0.1摄 氏度) 月平均相对湿度 (百分率) 月平均总云量(0.1 成) 月平均风速(0.1米/ 秒) 月降水量(0.1毫 米) 1 917 2 -126 88 -285 78 40 15 104 2 9159 -97 135 -285 77 47 17 100 3 9137 -17 237 -24 4 71 57 22 185 4 9112 99 321 -149 48 5 5 29 323 5 9094 167 351 -24 43 57 30 389 6 9054 215 379 46 43 59 28 362 7 9034 237 405 90 43 54 29 304 8 9057 224 388 50 41 43 28 233 9 9109 167 362 -2 44 38 26 262 10 9159 77 305 -109 58 35 22 263 11 9180 -25 192 -281 74 47 18 191 12 9183 -93 156 -328 78 47 15 146 年年平均气压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总云量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9121 69 405 -328 58 48 23 2863 32766/99999:缺测32744:无记录注: 乌鲁木齐(51463) (经度87.65度, 纬度43.78度) 拔海高度935.0米

气候变暖背景下乌兰县近20年气候特征分析

青海草业QINGHAI PRATACULTURE 第28卷第1期2019年3月Vol.28.No.l Mar.2019文章编号:1008-1445 (2019) 01-0050-06 气候变暖背景下乌兰县近20年气候特征分析 时盛博,白文蓉,张调风,段丽君,李万志,董少睿 (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1) 摘要:统计1996-2016年乌兰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得出,年平均降水量为211.0mm 。雨季时间为 50d,非雨季时间为218d ;年平均气温为4.2T ,夏季和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平均相对湿度为41.8%,湿润 天数为106d ;平均风速为2.2m/s,年内风速相对较大时段所占的比例为24%;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 平均最高气温每10a 分别增加45.281mm,0.299X : ,0.609%:;年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总辐射、年平均 气压、年平均风速每 10a 分别减少 0.785%、24.891h 、25.074MJ ? m'\0.125hpa,0.261m ? s"。关键词:气候特征;乌兰县 中图分类号:S81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许多学者对中国 不同时间序列UT 、不同范围*句的气候变化特 征及其气候影响因子"“I 进行研究。汪青春,戴 升,肖莲桂等⑵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气 候变化事实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李林〔⑶研究了 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的区域显著性及其成因。 沈菊「⑷分析了柴达木盆地的气温变化特征,认 为柴达木盆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996年存在突 变。乌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东经98。29,,北纬36。55',海拔高度2950m 。本 文主要分析讨论1996年以来乌兰县的气候特 征,以及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指导地 方农牧业生产、旅游和当地经济发展等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1资料与方法采用乌兰县气象站1996-2016年气温、降水、 相对湿度、风速、气压、日照时数、辐射等完整的气 象资料序列(资料由青海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 分析上述气象要素逐日、逐月、逐年、春夏秋冬四 季及年内的气候变化特征。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611)资助。 2结果与分析 2.1气象要素的年变化特征从年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a ),年降 水量为增多趋势,每10a 增加的速率为45.281mm, 年降水量增加趋势通过了 a = 0.10显著性水平检 验,这说明1996年以来,年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比 较明显。年降水量最大值为32 3.3mm,出现在 2016年,最小值为120.9mm,出现在2001年,相差 202.4mm,多年的气候平均值为211.0mm 。年降水 量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67倍,降水异常偏多年 份与异常偏少年份相差较大。按照全国年降水量 等级划分(200~400mm ),属于干旱气候类型。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lb ),年 平均气温为增暖趋势,增暖速率为每10a 0.299七, 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趋势通过了 a = 0.10显著性水平 检验。说明1996年以来,年平均气温增暖趋势比 较显著。年平均气温最大值为5.0T,岀现在2016 年,最小值为3.6紀,岀现在2012年,相差1.4七,多 年的气候平均值为4.2T 。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的1.39倍。按照全国年平均气温等级划分 (1-10T ),属于温带气候类型。从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曲线图看出(图50

克拉玛依低温日的气候特征分析

克拉玛依低温日的气候特征分析 克拉玛依低温日的气候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1961年到2010 年克拉玛依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资料, 分析克拉玛依低温日的气候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 克拉玛依各年代低温日数及过程次数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呈减少趋势,2000年代有所增多。克拉玛依低温日存在2-3年的显著周期,并以1986年为突变点,1986年后有显著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 克拉玛依;低温日;气候特征 中图分类号: P4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低温天气对各行各业及人们日常生活都有影响。低温天气使工作时手脚打滑,或冻伤,跌跤摔伤,影响工作效率,也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持续低温,常常导致水管线,暖气管线冻裂,造成生活用水和取暖的困难。突然降温和长时期低温,使发病率增高,多消耗能源。 克拉玛依地处准葛尔盆地西北缘,由于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冬季冷空气易堆积,造成持续低温天气。而克拉玛依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25℃的低温严寒天气滴水成冰,严重威胁着采油、输油、供水、交通、钻井、修井以及人民生活的取暖。≤-30℃的特冷天气使原油生产更加困难,取暖、采油、输油都要消耗大量的原油和原煤,低产低能井关闭,大量的野外工作停止。骤然的降温和长期持续低温将给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很容易把人、畜冻伤冻死。如2011年克拉玛依持续17天最低气温在-25℃以下,造成多个锅炉房锅炉管网冻裂,最严重的是小拐136团场,持续停暖一周以上,对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分析1961―2010年克拉玛依低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变化,为更好地做好地方气象服务、做到趋利避害提供参考。 1 资料的选取及低温的定义 选取克拉玛依气象站1961―2010年(以4月到次年的3月为当

气象业务辅助决策系统

气象业务辅助决策系统 2017年12月

第一章系统概述 气象业务辅助决策系统,是以先进的数字地球平台为底层,以行业应用需求为牵引,为用户提供四类服务: 1、信息的管理、查询与检索。该系统在数字地球上,融入天气专题信息图层,直观地展现作业点分布、河流分布、重点增雨区分布、气象观测仪器、气象检测实况等信息。 2、可视化专业信息,辅助业务人员决策。采用科学数据可视化技术直观展现气象雷达数据、云图数据中的强度、速度、谱宽等信息,建立气象数据与空间环境的对应关系,辅助业务人员进行分析判断。 3、模拟业务过程,辅助任务规划。该系统可根据用户输入需求,模拟飞机飞行过程,辅助用户进行航迹规划;可模拟火箭作业过程,评估任务结果。 4、链接传感器,与实际应用业务对接。系统可与飞机增雨地空通讯系统、地面车辆GPS监控系统、北斗定位系统实时对接,实现对增雨飞机和地面作业车辆的三维追踪和显示。

第二章三维地理信息平台 气象业务辅助决策系统依托DreamMap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开发研制。该平台融合了地理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兼容调用多种政府用、军用、商用地理信息数据,逼真展现陆、海、空、天多维空间场景;可针对雨、雪、云、风等天气现象精细化建模,逼真展现天气动态变化;可提供距离、面积、高程、角度、剖面、最短距离等分析量算功能,定量了解空间环境;可标绘兴趣点、气象台站、侦察站等模型符号,并融合管理各模型属性信息。 一、空间环境展现 该平台可以逼真展现陆、海、空、天等多维环境信息,渲染矢量、注记等多种类型数据。 图1 大气环境

图2 地形环境 图3 海洋环境

图4 高精度影像数据 二、气象环境展现

ECMWF细网格要素预报场在乌鲁木齐米东区的预报性能检验

2018(5)陕西气象23贾健,蒋慧敏,王健.E C M W F细网格要素预报场在乌鲁木齐米东区的预报性能检验$%陕西气象,2018(5)23-27.文章编号!006-4354(2018)05-0023-05 ECM4F细网格要素预报场在乌鲁木齐 米东区的预报性能检验 贾健,蒋慧敏,王健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利用升级后的ECMWF细网格模式2 m温度、大尺度降水量(LSP)、累积降水量(TP)及 850 hPa风速等气象要素预报场, 采用客观分析和统计学方法, 对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乌鲁 木齐米东区气温、降水及风速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m温度场对于米东区最高、最低气温有 较好的预报能力,最高、最低气温年均准确率ECMWF细网格模式产品均高于中央气象台指导预 报产品,分别达69. 1%和73.8%。细网格和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的晴雨准确率均接近或超过 80%,对降水天气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降水分级检验上看,ECMWF细网格和中央指导预报准 确率均不太高;对于降雨天气,细网格的预报能力略高于指导预报;对于降雪天气,指导预报对小 雪和大雪的预报准确率高于细网格;ECMWF细网格850 hPa风速产品与实况风速有较好的相关 性,对逐日风的预报有较好地指示意义。 关键词:ECMWF细网格;2 m温度;T P;LSP;检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P456.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数值模式产品的下发,国内学者 通过对气温、降水、大风等气象要素的检验评估[19],很好地掌握了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能力、预报质量及可能的变化趋势。新疆气象工作者也 对数值模式进行了检验评估工作,特别是ECM-W F细网格模式(以下简称“E C细网格*产品出 现后,对E C细网格做了大量的检验工作,万瑜 等$0]利用该模式对乌鲁木齐一次东南大风过程的风场做了释用分析,张俊兰等$1]针对2012年 前冬季3场暴雪天气过程中细网格模式大尺度降 水产品的预报能力进行了检验,刘春风等$2]对 E CW M F细网格2 m温度预报在新疆区域的准确率进行了检验分析,万瑜等$3]通过ECMWF 细网格风场和气压场资料对乌鲁木齐9次典型东 南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型检验。从上述数值模式 预报性能的检验来看,多为针对天气系统或区域性预报能力方面的检验,但区域性预报能力的检验及个例分析中的应用对于单站精细化预报要素 产品的制作发布,指导能力较为有限。 2015年1月15日E C细网格调整升级后,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气象预报业务工作中开始 释用,调整后的E C细网格温度和降水要素产品的空间分辨率提高至0. 125°X0. 125=时间分辨 率为3 ?为短期临近预报提供了更精细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升级后的E C细网格2m温度、大尺度降水量(以下简称“LSP”)、 累计降水量(以下简称“T P”)及850 h P a风速场,对乌鲁木齐米东区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的最高气温、最 低气温、降水、极大风速等进行检验,并与中央气 象台指导预报产品(以下简称“指导预报*进行对 比,为日后单站气象要素的预报提供有利参考。 收稿日期2018-03-26 作者简介:贾健(1987—)男,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短期天气预报及服务。 基金项目:乌鲁木齐市气象局基金项目“ECMWF细网格气象要素产品在乌鲁木齐地区的检验”(Wk 201701)

克拉玛依生态环境

克拉玛依市就是依托油田勘探与开发而发展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国石油石化工业重要基地。但就是,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针对克拉玛依市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开展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油田开发这一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克拉玛依市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特征。(1) 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中、高与极高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与独山子区大部,乌尔禾区北部,白碱滩区西侧狭长区域。地形坡降迅速、水力侵蚀强、无植被或疏林地广泛分布,就是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主要原因。(2) 土地沙漠化以中、高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西部与南部,克拉玛依区北部与西部区域。土壤基质多为沙粒,且植被覆盖率较低就是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3)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以中、高与极高等级为主,极高与高度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东南部,克拉玛依区东部与北部,以及乌尔禾区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剧烈,就是土壤盐渍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4) 生物多样性以轻度与中度敏感性为主,高与极高敏感性分布于克拉玛依区东部与南部区域。这些区域植被生长茂盛、物种数量较为丰富,就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域。(5) 油田开发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高,分布在乌尔禾区北部油田,白碱滩区西部油田,克拉玛依区西北部油田与独山子区中部油田。油田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包括工业“三废”,动植物生境破坏与水资源短缺等。(6) 综合自然演化与人为开发的敏感性,研究区以高、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与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中部与北部,白碱滩区西南部区域。 1 引言 生态敏感性就是指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的反映程度,说明发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可能性大小。生态敏感性评价实质上就是对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的潜在生态问题进行明确辨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空间区域上的过程。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有效方法之一,生态敏感性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生态问题或国家尺度上的综合从研究尺度上瞧,省市级尺度的生态敏感性与生态功能研究已基本完成,地市级(县域) 尺度区域生态敏感性研究较少涉及,评价方法正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指标体系选择存在较大随意性,还未形成统一评价标准。然而,地市级(县域) 尺度上的生态敏感性研究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克拉玛依市就是依托油田勘探与开发而发展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50多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国石油石化工业重要基地。但就是,在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开发更具指导意义,亟待系统开展方法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工作。 2 研究区概况 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冲洪积扇前倾斜平原地带,加依尔山南麓, 84°44'~86°01'E,44°07'~46°18'N (图1),其东面濒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面同乌苏市、沙湾县与奎屯市相连,西面与托里县相邻,北面与与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接,奎屯市把独山子区隔开,使独山子区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一块飞地。克拉玛依市地貌单一,多为广阔平坦的戈壁,地势北—南与西—东坡度均为2%,平原区海拔高度250~500 m,南部独山子山的海拔为全区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管理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管理 目录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 (3) (一)人为因素 (3) 1.人口剧增因素 (3)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3) 3.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 (3) 4.有毒废料的污染因素 (4) (二)总结 (4) 二、气候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5) (一)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 (5) (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关系到企业的吸引力 (5) (三)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关系到企业的战略调整 (6) 三、气候全球变暖影响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对策 (6) (一)通过改进碳效率的运营来削减成本 (6)

(三)在碳交易市场中获利 (7) (四)发展新型低碳业务 (8) (五)影响监管环境 (8) (六)评估与监管攸关的价值并确定对监管的态度 (8) (七)在多个层面与监管者互动 (9) 四、总结 (9)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企业战略管理一.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 今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到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的变化。 目前世界范围内公认为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过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树木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进人大气层导致地球升温、使得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化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了科学家所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记录,而且就目前仍还没有减缓的迹象。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现今在大部分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各类工厂的覆盖面越来越广,高大的烟囱每天以较大的排放量向空气中排放各种粉尘、烟灰、颗粒等污染物,严重超出了大气的自我调节能力范围,给生态环境早造成各种的不平衡,如现在各个地区都有呈现的雾霾天气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由于这些大气污染进入高空的大气层,影响到地面正常的反射能力,最终也就导致了整个地面的升温,进而引发一系列全球变暖。 3.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 众所周知的是绿色植物在维持和调节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