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课程教案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课程教案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课程教案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

本学段课程标准主要目标:

教材总目标:修订后的教材内容以学生实验为主体。教材通过科学小实验(兼顾课题研究、动手实践、思维训练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基本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研究,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初步的创新思维,逐步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态度,在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升华,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3.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4.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

《发现与探索》是天津市课程改革体系中的教材,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目前教学虽然也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这一传统的立场上,所以在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或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

“发现与探索”的许多内容与小学中的“科学”内容相近,不要将此课上成“科学”课。“科学”课教学的首要目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发现与探索”中的学科知识只是学生形成能力、习得方法、形成价值观的载体,“学科知识”非教材重点的追求目标,目标重点是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方法和科学素养。

第一课:连通器

3月2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

2、初步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漏斗、胶管、玻璃管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指导看图,这里有两把茶壶,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对了,壶的容积一样,B壶的壶嘴短了些,如果我们用来装水,装的水还一样多吗?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①按书图组装连通器。

②在漏斗中注一些水。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一样高吗?

③、试着把玻璃管抬高或降低些。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水面还一样高吗?

思考:连通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连通器内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2、实验二,连通器的原理,

①、教师出示连通器,向A容器里注水,水量达到A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停止注水。

②当水流动时,观察A、B、C容器水面现象。

③打开连通器开关D,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思考:①、这是不是进一步证明了连通器内的液面总是一样高?

②、打开开关D后,为什么会喷出液体?根据这个道理,请你解释山上泉水涌出的道理。

讨论:现在我们再来讨论本课开始的问题,两把壶装的水一样多吗?试着说说它的道理。

3、实验

3:实验设计。

①设计题目:一条水渠与一条公路交叉,不架桥且能使车辆正常行驶,怎样让水流过去呢?请画出设计图。

②提示:运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设计。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内同一种液体的液面总是一样高。

(四)、探索延伸

在房屋装修安装护墙板时,人们为了让室内护墙板同样高,装修工人往往用一根装上水的透明塑料管来完成测定工作。你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教学反思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

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第二课:走进三维空间

3月9日

一、教学目的:

1、用长方体纸盒进行三维空间的研究,了解三维空间的知识。

2、初步训练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按小组配备:牙膏空盒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拿出纸盒:纸盒平放在桌上占桌面多大面积?我们只要知道纸盒底部的长和宽就行了。如果想要知道纸盒占了多大空间?我们就必须计算出它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1、观察与实验。

①、平方纸盒,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由于我们的视线的局限性,只看到有三个面。

②、在思考时,我们必须要想到看不见的三个面,这就是空进想象。

2、空间想象训练

①、教师用教具正方体,提出以下问题: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1面涂色的小

正方体有几块?

思考建议:

①、想一想,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小正方体组成?

②、看到三面,是不是还有三面?

③、利用空间想象,把视线看不到的三种方块也考虑到。

说一说:结果8+12+6+1=27(块)

3、练一练空间想象力

学生看书7页,①、图3中的1、2、3、4、按虚线向一个方向折叠后,是A、B、C、D

哪个图?

②、找出图4中A、B、C三个立方体相应的平面展开图。

③、翻动立方体。

④、填数字练习。

(三)、探索发现

生活中许多物品是立体图形,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需要具备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训练,人的空进想象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四)、探索延伸完成课本8页作业1题、2题。

教学反思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三课:有趣的离心现象

3月16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用玻璃球在盆壁的旋转和水的旋转的实验,了解离心现象。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玻璃球、塑料盆、塑料勺、水碗、塑料水瓶、圆片、硬币、绳子、胶带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演员舞水瓶吗?在一根绳子的两端,各拴有一个装有水的小水桶,杂技演员手抓绳子中间,用力甩动水桶,使水桶在空中转圈,并不断的加快速度。两桶中的水在空中甩来甩去,水却乖乖留在桶里,竟然没有洒出一滴水!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做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飞球走壁

①把一个玻璃球放在塑料盆里。

②手端盆边轻轻的晃动,使小球在盆内作圆周运动,逐渐加快晃动速度,使小球恰好在盆壁上飞快的转动。

③、当晃动速度减慢时,小球由盆壁高处慢慢的转到盆底。

④、当晃动塑料盆过快时,小球会从盆壁飞出落地。

思考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球上升到盆壁运动,而不是在盆底运动?如何解释小球从盆壁飞出落地现象?

二、实验二,旋转的水。

1、把碗放入塑料盆中。

2、向碗里倒入约二分之一的水。

3、把勺伸到碗的水中,由慢到快的搅动碗中的水,使水旋转。当水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时,碗里的水会沿着碗壁升起来,随着转动速度加快,一部分的水甩到水盆壁上。当水旋转速度越来越慢时,碗里的水会沿着碗壁回到碗底。

4、把盒内粘硬币的一侧放在桌上,向外移动,此时,你发现牙膏盒平稳的停在桌边保持了平衡。

思考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碗中的水会向外运动?

2、碗里旋转地水与实验一中旋转地玻璃球有相同的道理吗?试着说一说。

三、实验三制作一台简易离心仪

1、在透明大塑料瓶中装满水,把5枚1分硬币和5个小塑料圆片放进瓶中,拧紧瓶口,轻轻摇动瓶子,是硬币和塑料片在水中分布均匀。

2、用一根绳子缠绕在瓶子中间并系紧,提起绳子使水平保持平衡,用胶带固定好线绳。

3、手提绳子,提起瓶子,用手拨动瓶子,使瓶子旋转起来。当瓶子慢慢停下来时,注意观察。

4、认真观察,硬币都停留在瓶子什么地方?小塑料片都停留在瓶子什么地方?

三、探索发现

1、杂技演员表演的节目叫水流星,由于小桶和水在空中快速旋转,桶中的水会产生离心现象。

2、飞球走壁实验中,小球在旋转时产生了离心现象,使小球在盆壁上快速旋转,不会掉到盆底。

四、探索延伸

想一想,生活中使用的洗衣机,其中的甩干机是利用什么道理把湿衣服中的水甩出去的?

教学反思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第四课:生活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

3月23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酸碱性测试小实验,认识生活中常见液体的酸性和碱性。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PH试纸、塑料吸管、白醋、橘汁、牛奶、汽水、肥皂水、洗发液、护发素。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家对酸性物质肯定不陌生,食醋和一些水果含有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对大家来说可能不如酸性物质那样熟悉,其实大家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如肥皂和清洁剂都含有碱性物质。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几个小实验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二)学习新课:

1、实验过程一:学习PH试纸的使用

①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边观察边记忆实验的方法。

②实验程序是: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

③用一支塑料吸管吸取少量白醋,将白醋滴到PH试纸上。

④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到白醋的酸碱性。

观察思考:白醋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

总结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实验过程二:

①、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

②、用一支塑料吸管吸取少量待测液体,把它滴到PH试纸上。

③、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到被测液体的酸碱性。

④、重复上面各项操作。分小组进行测试各种液体。

将测定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PH 酸性 PH碱性

橘汁

牛奶

汽水

肥皂水

护发素

洗发液

思考问题:试着说一说,认识物质的酸碱性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3、分组讨论:

①、人的胃里含有适量的胃酸,他可以帮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胃就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造成胃部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建议这个人少食

用哪些食物?

②、大家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红肿。这是蚊虫在人体的皮肤内分泌出一种酸性物质,使皮肤痛痒。此时,人们涂抹一些花露水来止痒。如果涂抹一些肥皂水是不是也可以减轻痛痒呢?

③、正常人的头皮及毛发呈酸性,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液时,会引起头皮干燥,头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开叉等现象。我们如何正确选择洗发液及护发素呢?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物质的酸碱性,学会了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酸碱性。

2、明白了认识物质的酸碱性,对正确使用生活中的物品有帮助。

(四)、探索延伸

洗鱼时不小心把鱼胆弄破了,利用厨房内的哪种物质清洗,可以除去鱼胆苦味?(苦味的来源是鱼胆中含有的一种中酸性物质)

教学反思

平时做到观察、引导,捕捉最佳的契机,推波助澜,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第五课:不敲自鸣

3月30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共鸣现象及应用。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配备:音叉、收音机、空盒子、玻璃杯、竹筷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音乐会上,优美动听的乐器演奏令人陶醉,有人说,这是很好的利用了声音共鸣的结果。共鸣,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我们做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活动一,教师讲故事(被磬声吓病的和尚)我们做一个实验研究一下。

①、按课本中的图摆好两个相同的音叉。

②、用橡皮锤敲击音叉A,使其振动发声,然后用手握住音叉使它停止振动。

③、实验观察:听另一个音叉B是否发声。

思考问题:我们并没有敲击音叉B而他发出了声音,这是为什么?

2、活动二,观察共鸣现象

①打开收音机播放歌曲,放在地面上听一听。

②再把收音机放在空盒子上听一听。

实验观察:收音机放在地面上和放在空盒子上,其声音有变化吗?

思考问题:收音机放在空盒子上,声音比放在地面上响亮。这是不是说明了收音机的音乐声引起空盒子里的空气振动使声音加强了,盒子成了收音机的共鸣箱?

3、活动三,共鸣箱

①、用自己的饮水器具作为实验器材。

②、用耳朵贴在茶杯口细听声音。

③、实验观察:听到了些什么声音?

④、思考问题:听到的声音,有的是嗡嗡声,有的是鸣鸣声,有的是沙沙声,这说明我们周围有许多微弱的声音,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茶杯、瓶子等容器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三)探索发现

1、通过三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共鸣现象。

2、共鸣现象与共振现象是一个道理。

(四)探索延伸

很多乐器都有共鸣箱,说说下面这些乐器的共鸣箱在哪里?

马头琴、二胡、柳琴、低音号、月琴、鼓、扬琴。

教学反思

给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

第六课:有趣的回声

4月6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研究回声的产生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镜子、纸筒、手表、雨伞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人站在山顶上,冲着对面的山头大喊一声,喂,你好吗?远处就会有一个声音回应你,喂,你好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声音向外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会像球撞到墙上一样被弹回来,使声音再传到你的耳朵里。回声其实就是声音的反射。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回声现象的研究(1)

①将镜子放在桌子上,在桌面上用粉笔画一条跟镜面垂直的直线,直线的两边各平放一个纸筒。

②、将一侧纸筒作为送音纸筒,可在纸筒口里放一块机械手表。

③、在另一侧,拿着平放的听音纸筒并慢慢改变其位置收听机械表的声音。

④、你听到的声音如何?

思考问题: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了,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而产生回声?

2、实验二:声音现象的研究(2)

①用两把雨伞按书图架好。

②在右侧伞把的横杆上挂一块机械手表。

③保持安静,把头慢慢凑近左侧伞把横杆位置,调整伞与头的远近位置,你听到了什么?

思考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说明了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声音反射了几次传到了你的耳朵里?

3、回声的应用。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利用回声解决了很多问题,例如:探测水下物体,石油勘探等等。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我们证明了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因此会产生回声。

2、声音反射原理可以有很多用途。

(四)、探索延伸

在新建的房子里说话可以听到回声,当搬进家具后,我们再说话就听不到回声了,说说其中的道理。

第七课:失重现象

教学反思

当学生有不正当行为时,我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七课:失重现象

4月13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失重现象,了解一些有关在太空失重的有趣现象。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体重计,大小螺母、橡皮筋、纸杯、绳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做过电梯吗?乘电梯从高楼上下行时,有些人感觉不舒服,这是因为在电梯下降的瞬间人们处于失重状态。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体验失重

①、站在体重计上,每个同学做一次。

②、看一下自己的体重,然后快速蹲下。

③、在快速蹲下的同时,观看体重计上的指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问题:体重计指针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哪段过程有失重现象发生?

2、实验二,螺母的失重现象

①、把橡皮筋的中点拴上大螺母,橡皮筋的两端各拴上一个小螺母。将大螺母固定在纸杯底部正中,小螺母挂在纸杯的边上,使橡皮筋绷紧。

②、将纸杯从一米的高度放手,注意观察杯口螺母。

③、实验观察:小落幕的运动情况?

思考问题:为什么纸杯下落时,小螺母会被拉入杯内?

3、实验三,太空中的玩具

①、玩杯子接球:把纸杯固定在直尺上,用胶带将乒乓球与线绳一端固定,线绳的另一端系在直尺上,一只手握住尺的一端,突然向上移动尺子,使乒乓球向上飞起,让球正好落杯中,体会短绳、长绳与球落入杯中的难易程度。

②、小组讨论:如果在宇宙飞船中做这个游戏,会出现什么现象?(带着各自的预测,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航天知识)

③、玩溜溜球:把线绳缠在溜溜球上,绳子另一端套在手指上,当松开溜溜球时,球会向下运动,当拿绳子的手猛然向上一拉,他又会向上运动。

④、思考: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中玩溜溜球,会是什么情景?设想一下。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物体在向地面突然落下时会产生失重现象。

2、在失重的状态下,地球上的许多事物会发生变化。

(四)探索延伸

1、研究一下,跳伞员背的伞包和武器很重,当跳下飞机后,伞包还没有打开时,伞兵这时并不感到伞包重,这是为什么?

2、在太空中生活,总是那么令人向往。讨论一下,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行走、吃饭、喝水等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在教学形式上:我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第八课:统计规律

4月20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橘子瓣数和人身高的研究,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寻找规律。

2、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橘子,果盘,健康卡片,记录表,统计图。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数一数,一个橘子有多少瓣?测一测,自己的身体有多高?这些问题都非常简单。如果面对的橘子和人数量很多,如何回答:“多少个瓣的橘子占多数?”“身体多高的人占多数?”

解答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有规律可循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活动过程:

1、实验一,橘子的瓣数

①、分小组实验(10人一组)每人剥一个橘子,保持橘子瓣的完整。

②、数一数橘子瓣的数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③、小组长统计组内相同橘子瓣的人数。

④、汇报本组统计情况,全班完成“全班橘子瓣数”统计图表。

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瓣数

思考问题:全班的橘子中,多少瓣数的橘子多?你能说出大多数橘子里面是多少瓣吗?

2、实验二,人的身高

①、分小组测量每个人你的身高,记录下来。

②、完成下表填写。

身高 1.26以下 1.41 1.45 1.61 1.65

人数

身高 1.26 1.30 1.46 1.50 1.66 1.70

人数

身高 1.31 1.35 1.51 1.55 1.70以上

人数

③、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由教师描绘出一条曲线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描点、连线的方法,并观察曲线的特性。

④、思考:说一说,曲线像什么?曲线最高的部分代表什么?低处又代表什么?

(三)、探索发现

一个橘子或一个人的数据,无法表明橘子或人群的规律,随着统计的数据增加,就逐步显现出规律来。

(两头少,中间多的情况,普遍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现实中。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正态分布。)

(四)探索延伸

1、课余时间,统计一下全班同学的手长或脚长,看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正态分布规律。

2、服装厂生产裤子的时候,中号、大号、小号各做一样多吗?说说理由。

第九课:远离香烟

4月27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烟雾环境生存实验,使学生目睹香烟中有有害物质的事实,增强自觉抵御香烟的诱惑而远离香烟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锥形瓶、胶塞、玻璃管、胶管、洗耳球、金鱼、香烟、火柴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香烟上的广告语,同学们,世界上每10秒就有1人因吸烟丧命!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远离香烟!

(二)活动过程

1、小金鱼的对照试验

①、把两只小金鱼分别放入两个有水的锥形瓶里,

②、安装好实验装置。

③、在玻璃管上端接上胶管,胶管的另一端插入香烟。

④、在玻璃罐的另一端接入洗耳球。

⑤、用洗耳球代替人吸烟,连续吸两支香烟。

⑥、观察水中烟雾对小金鱼的影响。

⑦、吸完2支香烟后,小金鱼游动变得迟缓,濒临死亡。

⑧、迅速把濒临死亡的小金鱼捞出,放入另一瓶中,过一会儿你看到了什么?

2、了解香烟中的有害成分

①、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已鉴定出来的化学成分就达4200多种。

②、煤焦油——含有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它是威胁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

③、烟碱——即尼古丁。尼古丁从吸入身体,到传至大脑仅需7—10秒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④、一氧化碳——是烟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进入人体后,人就感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全身不适,使心血管系统受损,使心脏病患者病情恶化。

3、惊人的数据

①、目前,世界上约有11亿吸烟者,每天还有8——10万年轻人成为长期烟民。

②、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全球吸烟者将达16亿。现在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烟草制品,到2020年,将增加到1000万人。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我国烟民有3.2亿,占世界烟民的25%,比美国人口还多。

④、我国被动吸烟的人数也十分惊人,吸烟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害。

⑤、我们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期,更不应该沾染吸烟的坏习惯,若从小吸烟,将会损失大约22年的正常寿命。

4、从我做起,抵御香烟的诱惑,远离香烟。

1、随时警示自己,不要接触香烟,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2、向周边的人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3、搜集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材料,办一期板报。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吸烟的危害。

2、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不要接触香烟,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四)探索延伸

搜集有关世界无烟日的资料,近一步了解世界无烟日。

教学反思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关注的重点放在向学生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教案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 本学段课程标准主要目标: 教材总目标:修订后的教材内容以学生实验为主体。教材通过科学小实验(兼顾课题研究、动手实践、思维训练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基本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研究,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初步的创新思维,逐步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态度,在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升华,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3.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4.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 《发现与探索》是天津市课程改革体系中的教材,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目前教学虽然也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这一传统的立场上,所以在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或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 “发现与探索”的许多内容与小学中的“科学”内容相近,不要将此课上成“科学”课。“科学”课教学的首要目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发现与探索”中的学科知识只是学生形成能力、习得方法、形成价值观的载体,“学科知识”非教材重点的追求目标,目标重点是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方法和科学素养。

第一课:连通器 3月2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 2、初步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漏斗、胶管、玻璃管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指导看图,这里有两把茶壶,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对了,壶的容积一样,B壶的壶嘴短了些,如果我们用来装水,装的水还一样多吗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①按书图组装连通器。 ②在漏斗中注一些水。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一样高吗 ③、试着把玻璃管抬高或降低些。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水面还一样高吗 思考:连通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连通器内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10课古诗三首

第四单元 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奔腾的骏马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马的兴趣。) 2.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马是吉祥、幸福、奋斗、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燕(yān)山月似钩金络脑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根据古诗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予以肯定。(板书:沙如雪月似钩) (诗的前两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即为比;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出抒情,也就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2.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思考。 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板书:金络脑踏清秋)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骏马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赞美、喜爱之情。) 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没有受到重用,从“何当”一词可以看出来。“何当”是“何时将要”的意思,可见这只是诗人的希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讨,感受深义。 1.师:现在大家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点击幻灯片,展示古诗)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感悟,齐读古诗。 2.学到这儿,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诗人是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知识交流

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 索教案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 笫一课对称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称的特点和作用。 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剪刀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 1.在图1. 2.3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用一张白纸白纸描绘下来。 2.把白纸上的图按图中蓝色线对折,按透过的图像轮廓描下图像的另一半,涂 上相应的颜色。 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 1.在图中确认图形的对称性。 2.观察对称线两边图形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实验三:研究在家住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 研究问题:北京天坛的祈平殿,这座壮丽的建筑采用了对称形式。 实验四:进一步研究对称作用 探索发现: (1)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解释一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平稳、美观、整齐、庄重、严肃、宏大、有气势等。 达标测评:观察图片,说一说哪个是对称形式的? 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对称 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第二课溶解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溶解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溶解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实验杯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水溶解糖的快与慢 1.分组装配实验器材。 2.分别向A,B,C3个杯子里导入同样多平常温度的水。 3.将3块糖分别放入3个杯的水中。 4.小组讨论: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的快,而在杯底溶解的慢? 实验二: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

---------------------------------------------------------------最新资料推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 1943 年写的,分享了六下语文第十课的课件给大家,欢迎阅读!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 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文章。 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 1927 年 4 月 28 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 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1.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 1 / 6

子。 两课时。 1.练习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 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理解文章所使用的倒叙的表达方法。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 捕时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1.有那么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 还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前辈。 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2.简介李大钊。 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 当加以补充。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出示 练习: 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这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三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把直尺、1张白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图形,提问:上图中A和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操作:用尺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探索课题,视错觉现象。 1、实验一:观察课本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①图中红蓝线那条长? ②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③图中的圆圈圆吗? ④思考:动手量一量,看看你的第一印象对吗?说明了什么? 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2、实验二:比较图2中横线A和B的长短。 ①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 ②看一看图3中A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③思考: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④小结: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三)课后作业 观察校内外引起我们是错觉的物体图形,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①完成三、四实验, ②分组讨论 一、实验三:①观察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②指导操作,先描后重合观察。 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④小结:图形的位置也能使我们产生视觉错误。 二、实验四:观察图,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①指导看图,先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本上。 ②讨论测量的结果与你的视觉一致吗? ③小结: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人们的经验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三、小组讨论弄明白:1、实验一的3幅图,说明了是错觉的存在。实验二说明

《发现与探索》 六年级《飞机升空的道理》说课稿概况

《发现与探索》六年级《飞机升空的道理》说课稿 塘沽区浙江路小学罗蔷 教材分析: 《飞机升空的道理》是地方课程《发现与探索》六年级上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飞机升空的道理”为课题的实验与探索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知方面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科学知识的体验。2.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3.通过学习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运动流体特性方面的知识,初步明白飞机升空的道理,并能简单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研究事物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初步了解运动流体的特性。 教学难点是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而推导出科学结论,教学中教师注意启发和引导。 教学过程大家看到板书以(一)观察发现(二)提出问题(三)实验研究(四)探索延伸(五)畅谈收获五个环节为线索。 第一环节观察发现,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莱特兄弟当年也是靠观察鸟飞翔时是用翼尖翼边的扭动保持平衡得到启发,意在告诉学生观察的重要。又通过自己观察课件图片,发现不管飞机怎样更新发展,机翼的形状始终不变。 第二环节提出问题,这里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机翼形状

不变。接着质疑,这么大的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呢?这是本课要探究的。并且很快告诉大家这个托起飞机的神奇力量在我们身边就有,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样把悬疑神奇的问题拉近到学生的身边。 第三环节实验研究,每个实验都要完成统一的步骤,即:实验过程——发现现象——探究规律——得出结论——填写表格。但三个实验所完成的任务各有侧重,实验一重点在探究规律,明白气流速度快压力小。实验二目的是巩固实验步骤。实验三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理清实验步骤,并明确飞机升空是由于机翼上下两面形状不同,造成气流速度不同,从而产生的上下压力差,把飞机托举起来。实验三中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验证实验环节。同学们先动手制作模拟机翼,正当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模拟机翼形状的特殊性但对飞机升空原理还模糊不清时,教师适时的请他们停下来,带着问题来看机翼上下形状不同从而导致飞机升空的视频,通过看视频进一步说明道理。待学生弄清了其原理后再让他们修改机翼并试飞,很快他们就得到了成功的体验。由此而带来的深刻感受和浓厚兴趣可想而知。 第四环节探索延伸,以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相撞事件和火车站候车要注意安全等事例,进一步解说流体力学原理。并使学生明白这个原理的确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引导大家进一步在生活中观察探究。 第五环节畅谈收获,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本课的收获,使其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梳理并留下深刻记忆。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分享了六下语文第十课的课件给大家,欢迎阅读!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文章。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 二、学情分析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目标 1.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理解文章所使用的倒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有那么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前辈。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下册第9课《辨认方向》教案

《发现与探索》三年级下册第9课 《辨认方向》 教案 单位: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小学姓名:张艳

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辨认方向的多种方法。 2、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提高学生辨认方向的能力。 3、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知道辨认方向的多种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相传,太平洋上有一处岛屿,那里景色迷人、风光秀美,过去曾是海盗经常出没的地方,现在海盗已经被消灭了,但是据说海盗在那里藏了很多宝贝,吸引了许多人去探险。所以那里叫“冒险岛”。你们敢去吗?探险不但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在茫茫的大海上,咱们扬帆起航了。哎呀,现在咱们遇到难题了,快来一起想想办法。咱们在岛上总不能瞎走,要沿一定的方向走吧。你知道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故事情景,让学生认识到会辨认方向的重要性,使学生迫切希望掌握今天所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 (一)使用指南针辨认方向 1、观察指南针实物,认识指南针。 2、学习使用指南针。

师:用指南针辨认方向要注意些什么? 3、用指南针测一测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师:教室的门窗是正南正北朝向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被置于现实的生活空间,学习使用指南针的方法辨认四个方向之间的位置关系,真实而亲切。) 师:如果手边没有指南针,你又用什么方法辨认方向呢? (二)太阳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1、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面向太阳方向站立,你的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那左面和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2、太阳落山时刻,面向太阳方向站立,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认识东、南、西、北的方向。通过交流和对话,使每个学生学会辨认生活中的方向。)(三)小游戏 1、我说你说:教师指定一个方向,学生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2、我说你做: (1)学生到教室中间听令做动作,向东站好,向南一转,向西一转,向北一转。 (2):学生叫口令老师做动作,面向南站好,向东一转,向北一转,向西一转。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2 1.会写并掌握26个生字,正确读写6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3.学习并背诵《古诗三首》,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学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关注人物神态、 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学 习《为人民服务》,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学习《金色的鱼钩》,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无 私奉献的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金色的鱼钩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生活中的某一场合,进行即兴发言。 2.理清思路,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10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马诗》 ?课时目标 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音,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发现与探索

发现与探索

小学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 子牙镇王庄子学校 邹春雨

第一课:连通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 2、初步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漏斗、胶管、玻璃管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指导看图,这里有两把茶壶,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对了,壶的容积一样,B壶的壶嘴短了些,如果我们用来装水,装的水还一样多吗?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①按书图组装连通器。 ②在漏斗中注一些水。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一样高吗? ③、试着把玻璃管抬高或降低些。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水面还一样高吗? 思考:连通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连通器内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2、实验二,连通器的原理, ①、教师出示连通器,向A容器里注水,水量达到A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停止注水。 ②当水流动时,观察A、B、C容器水面现象。 ③打开连通器开关D,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思考:①、这是不是进一步证明了连通器内的液面总是一样高? ②、打开开关D后,为什么会喷出液体?根据这个道理,请你解释山上泉水涌出的道理。

讨论:现在我们再来讨论本课开始的问题,两把壶装的水一样多吗?试着说说它的道理。 3、实验3:实验设计。 ①设计题目:一条水渠与一条公路交叉,不架桥且能使车辆正常行驶,怎样让水流过去呢?请画出设计图。 ②提示:运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设计。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内同一种液体的液面总是一样高。(四)、探索延伸 在房屋装修安装护墙板时,人们为了让室内护墙板同样高,装修工人往往用一根装上水的透明塑料管来完成测定工作。你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第二课:走进三维空间 一、教学目的: 1、用长方体纸盒进行三维空间的研究,了解三维空间的知识。 2、初步训练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牙膏空盒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纸盒:纸盒平放在桌上占桌面多大面积?我们只要知道纸盒底部的长和宽就行了。如果想要知道纸盒占了多大空间?我们就必须计算出它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1、观察与实验。 ①、平方纸盒,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由于我们的视线的局限性,只看到有三个面。 ②、在思考时,我们必须要想到看不见的三个面,这就是空进想象。

小学科学同步探究(六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同步探究(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1、使用放大镜能把物体细微之处放大。 2、放大镜镜面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具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 4、填空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就越大。球形的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最大。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填空 1、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2、昆虫的眼睛是复眼。 3、草蛉及其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 比较食盐、白糖、碱面、味精四种物体的颗粒形状,我们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是有规则几何外形。 填空: 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这种固体物质叫晶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4、怎样放得更大 用两个镜片比用一个镜片观察得更清晰。 填空 1、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做成显微镜,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3、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现在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目前的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填空 1、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应先将物体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2、调整显微镜的准焦螺旋,可以将镜筒上下升降,以使标本清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可以观察到它的细胞,比用放大镜观察得更清晰。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填空 1、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填空 1、水中的微生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2、我观察到的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8、微小世界和我们 我发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工具也不断发展,观察的范围越来越大。填空 1、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人类观察到了微生物、细胞。 2、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还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和污水等。 小结与评价 一、填空 1.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也是凸透镜。 2.计算机屏幕和电视机屏幕都是应用光的混合色原理,如果用放大镜观察会看到屏幕上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4.列文虎克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5.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等,它们的形状一般都很有规则。 6.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7.昆虫是靠触角来分辨各种气味的。 8.苍蝇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爬行,主要和它脚趾的肉垫的构造有关。 9.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标本移动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移动方向相反。 10.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心。 11.我们平时喝的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 二、判断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探索宇宙》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3课《探索宇 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人们想用智慧把目光射向宇宙,从而,望远镜就诞生了。 2、介绍望远镜: (1)要求学生阅读资料,小组交流、汇报人类从肉眼观察-----第一架望远镜-----各种现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尤其展示现代望远镜的先进功能及特点。 ①天文望远镜②光学望远镜 ③射电望远镜④太空望远镜 (2)讲述: 1610年1月10日,伽利略用第一架望远镜观察到了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情况,其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看到了在木星周围有4颗卫星围着它转动。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所有的天体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望远镜使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系,随着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高,人们又观察到更远的天体。 (3)介绍现代的望远镜:①天文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天文望远镜的图片)随着科技的发展,望远镜的制造越来越先进,口径也越来越大,人们也能够看得越来越远。最大的望远镜的口径可达到4米多。②射电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射电望远镜的图片)电磁波发现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可以看100亿光年之外的星体。③介绍哈勃太空望远镜:(多媒体展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相关内容)随着人们对宇宙研究的深入,人们的足迹也走出了地球,走入了太空。1990年4月25日,美国把一架以天文学家哈勃命名的空间望远镜送入太空,他能观测到150亿光年外的天体。 (介绍“光年”的含义:由于使用了望远镜,人们看到了远处的各种星体,发现星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用地球上的长度单位来计算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就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 第一课:连通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 2、初步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漏斗、胶管、玻璃管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指导看图,这里有两把茶壶,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对了,壶的容积一样,B壶的壶嘴短了些,如果我们用来装水,装的水还一样多吗?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①按书图组装连通器。 ②在漏斗中注一些水。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一样高吗? ③、试着把玻璃管抬高或降低些。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水面还一样高吗? 思考:连通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连通器内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2、实验二,连通器的原理, ①、教师出示连通器,向A容器里注水,水量达到A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停止注水。 ②当水流动时,观察A、B、C容器水面现象。 ③打开连通器开关D,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思考:①、这是不是进一步证明了连通器内的液面总是一样高? ②、打开开关D后,为什么会喷出液体?根据这个道理,请你解释山上泉水涌出的道理。 讨论:现在我们再来讨论本课开始的问题,两把壶装的水一样多吗?试着说说它的道理。 3、实验 3:实验设计。 ①设计题目:一条水渠与一条公路交叉,不架桥且能使车辆正常行驶,怎样让水流过去呢?请画出设计图。 ②提示:运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设计。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内同一种液体的液面总是一样高。(四)、探索延伸 在房屋装修安装护墙板时,人们为了让室内护墙板同样高,装修工人往往用一根装上水的透明塑料管来完成测定工作。你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第二课:走进三维空间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

10.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教师谈话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寒食节的具体时间,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础。 2、板书课题——马诗 3、齐读课题:马诗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学生汇报:①看诗题明对象;②看作者知背景;③看诗文解大意; ④看资料(注释)悟诗情;⑤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 4.学生汇报。(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古诗写了什么。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络锤凿焚)指名读,齐读。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展示作业。这是***写的字,看他写得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也把字写得这样好。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5.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 6.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我们一起读一遍。 【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探索规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执教:徐渡小学代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1、进一步经历探索给定情景中隐含规律的过程。 2、体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发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 【教学难点】会用式子描述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出示记忆力PK题。学生快速浏览数据,教师指名回答,师生谈话,初 步体验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结:要赢得比赛,不光比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今天黄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实践探究,发现数字中的规律。 (1)、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乘法表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a.填表。 师:(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乘法表,其实在这个乘法表中就蕴涵着许多规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翻到87页的乘法表,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填完后与老师对照) b.探寻表中的规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乘法表,分小组找一找数字之间或者它们构成的图像之间有什么规律,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在指导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他是用哪些方法发现规律的,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 c.小组讨论结束后,分小组汇报。 三、拓展练习。借助数形结合,初步探索由数到形中的规律。 (1)、完成填一填,体会从多种角度来观察数字找规律。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第3、4、5题让学生结合图形发现其中的规律。 (2)观察并分析小球的排列、堆放规律,学生口答并说出规律。 四、探索图形间的排列规律。 (1)猜气球 师:刚才我们找到的是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图形与图形之间会有什么规律呢 a、课件出示88页第3题 师:再过两个月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六(2)班同学准备按照下面的规律为教室挂上气球。(1)你能看出这些气球排列的规律吗? (2)按照这样的规律,第2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27个呢?(课件)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1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事物中隐含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对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具有好奇心,培养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发现事物中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复杂问题中隐含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家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做高斯,是德国有名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有着“数学王子”的美称。他从小就特别聪明,有一次上课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让大家从1开始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老师刚说完他很快便算出了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吗?指生说一说:把1和100相加等于101,2和99相加等于101,这样就得到50个101,用乘法计算:101×50=5050。正是因而高斯找到了其中的规律才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规律!揭示课题,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活动1:摆三角形

1、这里有一些图形,请你仔细观察每幅图中三角形的个数和需要的小棒根数来填表。 填完学生汇报结果:第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第二个三角形用了5根小棒,第三个三角形用了7根小棒…….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指生说一说。 每组中的小棒根数后一个总比前一个多2根。 师:谁能具体说一说每组中的小棒的根数是2的几倍多几根? 生:第一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1倍多1根,第二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2倍多1根,第三个三角形的小棒根数是2的3倍多1 根…… 师:按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第n个图形需要多少根小棒?2n+1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2n+1”表示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表示任意一个图形的小棒的根数都是图号的2倍加1。n可以表示任何数。 学生只要表述的意思对,就给予肯定,并板书:2n+1。 3、根据字母式子计算,摆第11幅图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探索活动2插彩旗 引入:有了这个关系式,我们就能求出任意一个三角形需要的扣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0课 古诗三首 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0课古诗三首 1.会写本课“络、锤”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托物言志。 1.理解诗歌所表达诗人的志向。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以及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分组准备)搜集边塞诗歌、郑板桥字画、于谦事迹。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亲爱的同学们,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那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自古以来,多少和他一样的爱国将士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怕牺牲、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让我们肃然起敬。李贺、于谦、郑燮就是其中的几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诗歌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板书:古诗三首)。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轻声读诗歌,扫清生字障碍。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三首诗歌,注意平翘舌“锤”“凿”的读音;注意多音字“燕”“劲”的读音。 2.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马诗》

1.了解作者。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马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中的第5首(共23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智、远大抱负以及生不逢时的感慨与愤懑。 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诗歌的意思。 2.理解诗意。 (1)出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思考。 “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 (4)指导朗读。 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节奏缓慢,体现出清冷而且悲凉的情感。 (5)生试说后总结。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6)出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同学们细细品读这两句诗,采用你喜欢感悟古诗的方法和同桌之间讨论这两句诗的意思。 (7)总结诗意。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8)指导朗读。 ①这是一匹怎样的马?通过哪个词看出来的? (骏马。) (“快走”暗示出骏马轻快矫健的风姿。) ②这匹马真的受到重用了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没有,“何当”,这是作者的希望。) 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 (期盼这样的骏马早日驰骋沙场,同时想到自己,希望施展自身的才华,不仅只当九品小官,建功立业。) 因此在朗读这两句要充满忧虑、感慨之情。 (9)总结结构。 让我们再次回顾全诗,上下两部分,两两相对,前两句是在写什么?后两句又是在写什么呢? (上两句写景,下两句抒情)(板书) (10)诵读全诗。 最后让我们再次怀着对李贺才华的钦佩,对其命运的哀叹,齐读这首诗。 第二课时 一、解题。 昨天,我们在李贺的《马诗》中读出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今天,我们来学习明代诗人于谦在12岁时写下的一首诗。齐读课题。“吟”是古代持歌的一种体裁,是吟诵、赞美的意思,“石灰吟”的意思就是“吟诵、赞美石灰”,如《游子吟》《暮江吟》。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咏石灰》,“咏”也是古代持歌的一种体裁,如《咏柳》《咏鹅》。古代诗歌的体裁还有很多,如“行”“引”“歌行”等,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了解一下。 二、学习古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看看于谦为什么要赞美平凡的石灰,让我们从文章中找答案。 1.理解诗句意思。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万”不是实指,而是虚指。你能举出类似的词语吗?(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千呼万唤、千变万化、千军万马、千辛万苦、千差万别、千真万确、千山万水) (2)“等闲”的意思。 (出示)选一选:“等闲”在字典中也有几种解释: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③无端,平白地。 A“烈火焚烧若等闲 ..”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B.“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D.“等闲 ..之辈”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E.“等闲 ..视之”中的“等闲”应取第()种解释。 2.体会石灰精神。 (1)石灰石经过千万次的敲击锤打,历经千辛万苦运出了深山,被放入土窑中去经受烈火的焚烧。如果石灰石有表情会是怎样的表情?如果石灰石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 经过烈火的焚烧,石灰石已经变成浑身雪白的石灰,人们把它浸到水里,为了把洁白无瑕的颜色奉献给人类,石灰承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折磨,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石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在司空见惯的小事中发现问题,不过探索研究,有所发现发明的故事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 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获得了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因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牛顿正是因为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而启发了万有引力观念,并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创造发明家叫做鲁班。两千多年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人民当中流传着,后代土、木工匠都尊称他为祖师。 鲁班大约生于公元前507年,本姓输,名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人们尊称鲁班。有的书上写作公输般或供输盘。他主要是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使树木成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还没有什么好办法。鲁班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 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呢?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