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红细胞计数

实验一 红细胞计数
实验一 红细胞计数

实验一红细胞计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红细胞计数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示得每升血液内的红细胞数。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显微镜、血红蛋白吸管、计数板、盖玻片、生理盐水。

四、实验操作:

1、取试管1支,加稀释液3.98ml或1.99ml。

2、用清洁干燥的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10微升。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轻轻注入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吸取上层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静止2-3分钟,待经红细胞下沉后,用高倍镜或低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五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五、计算

N(五个中方格内RBC数)×5×10×106×200=N×1012个/升

×5:表示5个中方格内RBC数换算为1个大方格内RBC数

× 10:1个大方格容积、0.1ul、换算为1ul内RBC数

× 106:1ul换算为1升内红细胞数

× 200:稀释倍数

六、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4.00-5.50×1012/升

成年女性:3.50-5.00×1012/升

新生儿: 6.00-7.00×1012/升

实验二血红蛋白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CNˉ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HicN)。

HicN最大吸收峰540nm,最小吸收波谷504nm,在特定的条件下,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l-1 .cm-1 ,因此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三、实验操作:

1、取指血20ul,加到5ml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混匀,静止5分钟。

2、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波长540nm,以蒸馏水或空白转化液调零,测定吸光度。

3、用血红蛋白浓度为50g/L、100g/L、150g/L、200g/L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分别为0.13,0.27,0.405,0.54.

四、计算:血红蛋白(g/L)=测定管吸光度×367.7

成年女性:110-150g/L

新生儿: 170-220g/L

实验三白细胞计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白细胞计数显微镜计数法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用稀醋酸液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显微镜、微量吸管、计数板、盖玻片、白细胞稀释液。

四、实验操作:

1、取试管1支,加白细胞稀释液0.38ml。

2、用清洁干燥的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20微升或抗凝血20微升。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轻轻注入稀释液底部,再吸取上清液清洗3次,摇匀。

4、将计数板与盖玻片用软布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再用微量吸管吸取悬液,充入计数池与盖玻片间的细缝隙中,静止2-3分钟,待白细胞下沉。

5、用低倍镜计数四角的四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

五、计算

(四个大方格内WBC数/4)×10×20× 106 = WBC数/升

六、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成人:(4-10)×109/升

新生儿:(15-20)×109/升

6月-2岁:(11-12)×109/升

实验四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薄膜涂片,经wright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根据白细胞形态特点逐个分类计数。得出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并注意观察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显微镜、染色缸和架,载玻片、瑞氏染液、香柏油、二甲苯。

四、实验操作:

1、取末梢血1滴。置于载玻片的一端,以边缘平滑的推片制成血涂片,空气干燥。

2、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划线,以防染液溢出,然后将血片放于染色架上。

3、先加瑞氏染液数滴,使其覆盖整个血膜,固定染色细胞0.5-1分钟。

4、按1:1或1:2加缓冲液与染料混匀,染色10分钟左右。

5、在血膜染10分钟后,用缓冲液或接近中性的水冲去洗液,待自然干燥或滤纸吸干后,用镜油观察。

五、计数方法:

2、选择血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2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自白细胞所占数值(百分率)。

3、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完全记录法、半记录法、分类计数器计数法。

4、每个病人应分类白细胞数,视白细胞总数多少而定。

5、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率乘以白细胞总数/升,既得每升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浓度。

实验五血小板计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血小板计数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尿素液能溶解红细胞及白细胞而保存完整形态的血小板,经稀释后在血细胞计数池内直接计数以求得每升容积血液内的血小板数。

三、实验操作:

1、取试管1支,加血小板稀释液0.38ml。

2、先让手指温暖充血,皮肤消毒待干后深刺使血液流出擦去刚出现的少量血。

3、用微量吸管迅速准确地吸取自然流出的第一滴血液20微升,取血时避免产生气泡或多次上下吹吸,取好后立即将血轻轻注入已盛稀释液的试管底部,吸上清液漱洗吸管三次,轻轻混匀。

4、擦净并放好计数板和盖玻片,将试管轻轻震荡1分钟,用吸管吸悬液一滴,注入计数池,避免产生气泡或溢出,放置10-15分钟,待血小板下沉。

5、先用低倍镜找到中央大方格,换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的血小板数,各中格内的血小板差异不得超过10个,如每中格内血小板数小于1个时,应将全大格数完或另滴计数板,再数一大格作对照。

四、计算

五个中方格内所得的血小板数× 109 /L

五、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100~300×109/L

实验六尿液的一般检查、尿液酸碱度和尿比重

一、尿量

1、尿量:

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2、参考值:

成年人:1-2L/24h,即1ml/(h·kg体重);

儿童按体重计算尿量,大约比成年人多3-4倍。

3、临床意义:

(1)多尿是指24h尿量超过2.5L。

(2)少尿或无尿:少尿指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儿童<0.8ml/kg)或24h尿量少于0.4L;12h无尿或24h小于100ml为无尿;无尿发展至排不出尿称尿闭。

二尿液酸碱度(尿液分析试条目测八联试纸法)

(一)、实验原理:

之间。

(二)、实验方法(目测)

1、将所有的试垫区侵入样本中,并立即将其取出。

2、让试纸的边缘沿着样本容器口轻轻撩试,以去除残

余的尿液。

3、横握试纸,与瓶签上的比色图谱比较,记录结果。

按瓶签上所定的时间记录半定量结果、2分钟后的

颜色变化无临床诊断意义。

三尿比重

(一)、实验原理:

尿液比密与所含溶质成正比,溶质越多,尿比密越高,对浮标的浮力越大,侵入尿液的比重计部分则越小,读数越大;反之,读数越小。

(二)、实验器材:比密计、比密桶

(三)、实验方法:

1、充分混匀尿液后,沿管壁缓慢倒入小量杯中

2、比重计放入杯中使悬浮于中央,勿触及杯壁或杯底

3、比重计停稳后读取尿液凹面相切的刻度,即为被测尿液的比重

(四)、注意事项:

1、尿比密计必须经过校正,应用纯水在规定温度下观察比重是否标准

2、温度校正,尿液标本温度与比密计标明温度不一致时,每高3℃应将结果增加0.001,每低3℃则减去0.001

3、尿内含Pr和Glu时的修正:每10g/L蛋白质将比密减0.003, 10g/L葡萄糖将比密减0.004

4、盐类沉淀的处理,将尿标本加温使盐类溶解,测定

实验七尿沉渣定性检查

一、实验操作:

1、取新鲜尿液10ml于试管内1500r/min5分钟。

2、待离心机停后,取出离心管,弃去上清液。留下 0.2ml,轻轻离心使尿沉渣有形成分混匀。

3、取沉淀于玻片上镜检。

二、结果判断:

用10×10倍,观察其中有形成分管型,10×40倍观察细胞成分和计数,观察10个视野管型计数20个视野。

参考值:

1、细胞成分:最低-最高值/HP

RBL 0-3/HP WBL 0-5个/HP

2、管型(透明):平均值/LP

3、尿结晶和盐类数量以每一高倍镜视野(+)( 2+)( 3+)报告

三、注意事项:

1、清晨空腹第一次尿应在1h内送检

2、准备干净,干燥尿杯,留取中段尿,尿液细胞及管型的计数。Addis 1h尿沉渣计数。

患者先排尿弃去准确收集3h尿液于清洁干燥器内

(标本留取5:30-8:30)

五、实验操作:

准备侧量3h尿量,充分混匀取尿液10ml,1500r/min 5分钟,用吸管吸取上层尿液9ml留取1ml,吸取混匀尿液1滴注入计数盘中,cal计数10大方格,管型20个大方格。

六、计算:

1小时细胞=10个大方格细胞总数×(1000/10)×(3h尿量/3)

1小时Cost计数=(20个大方格管型数/2) ×(1000/10)×(3h尿量/3)

式中1000为微升换算成毫升数,10为尿液浓缩倍数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尿液新鲜PH值应在6以下。

2、被检尿SG在1.026以下如<1.016的为低渗尿易破坏cell。

3、尿中有磷酸盐时应加少量冰乙酸,但勿加过多,使cell管型溶解。

实验八粪便隐血试验检查

胶体金法

一、实验原理:

本品采用鼠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分别点样于硝酸纤维膜T区(检测线)和C区(质控线)用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呈色物质,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制成,如果粪便中含有Hb,它就会和试剂中的金标抗体组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和检测区的Hb抗体形成紫红色的色带

二、实验试剂:

大便隐血检测试剂盒

三、实验方法:

1、取出验便杯,加入蒸馏水0.5ml放入杯中。

2、多点采集大便标本50-100mg,与验便杯中溶液混匀。

3、将试纸条带有MAX标记的一端插入制备好的大便样本中。

4. 5min内判读结果。

实验结果判断:

1.阳性:出现双条红线,就表明大便隐血阳性

2.阴性:只有C区出现单条红线,表明大便隐血阴性

3.无效:无红色线或只有T区出现单条红线时,说明检测无效,需重复检测。

实验九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显微镜计数法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用冰乙酸破坏红细胞,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有核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积液内的有核细胞数。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显微镜、微量吸管、计数板、盖玻片、冰乙酸。

1、取试管1支,加冰乙酸1-2滴,转动试管,使内壁粘附少许冰乙酸后弃去,滴加混匀浆膜腔积液3-4滴,混匀,放置5-10分钟,破坏红细胞。

2、将计数板与盖玻片用软布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再用微量吸管吸取积液,充入计数池与盖玻片间的细缝隙中,静止2-3分钟,待细胞下沉。

5、用低倍镜计数2个计数池四角及中央的10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

五、计算

10个大方格内细胞数× 106 = 细胞数/升

六、临床意义

漏出液 : 细胞数<100 × 106 ,以淋巴细胞或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细胞数>500 × 106 ,以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为主

实验十异常脱落细胞形态

间皮细胞性肿瘤(恶性):

?为癌性(上皮性)间皮瘤和变异体。

?癌性间皮瘤:肿瘤细胞通常大量,细胞多单个散在,并可见球形聚集。

聚集细胞呈三维结构,常有扇贝样边界,类似桑椹。桑椹中央细胞互相堆积,形成很复杂外观。积液中出现三维桑椹样乳头状聚集的细胞,如果无原发性肿瘤,应考虑诊断为癌性间皮瘤。

腺癌:常见为肺腺癌、乳腺癌、浆液性卵巢癌、子宫内膜腺癌、食道腺癌、肾癌和甲状腺癌等。

其细胞学特点是:

1、呈腺体样或管状结构。

2、形成多层、球形或卵圆形聚集,提示乳头状增生。

3、单个癌细胞呈柱状,与其他肿瘤类型有明显区别。

4、印戒样癌细胞,核异常,偏位,胞质内含巨大黏液空泡。但是仅见胞质空泡不是诊断腺癌的依据,须有明显的核异常。

5、分化差的腺癌细胞鉴别诊断很难。

实验十一阴道分泌物图片检查

一、理学检查

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其性状与生殖器充血情况及雌激素水平高低有关。

①临近排卵期,白带清澈透明,稀薄似蛋清,量多。

②排卵期2-3d后,混浊粘稠,量减少。

③行经前,量又增加。

④妊娠期,量较多

⑤绝经期后,阴道分泌物减少,因雌激素减少、生殖器官腺体减少所致。

1、大量无色透明黏性白带 4、血性白带

2、脓性白带 5、黄色水样白带

3、豆腐渣样白带 6、灰白色奶油样白带

清洁度杆菌球菌白细胞或脓细胞(个/HPF)上皮细胞

I 多— 0-5 满视野

Ⅲ少多 15-30 少量

Ⅳ—大量>30 —

二、显微镜检查

1、阴道清洁度

【质量保证】

检验前:载玻片必须干净,生理盐水要新鲜。标本新鲜,防止污染。

检验中:涂片应均匀平铺,不能聚集成滴状;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选择薄厚适宜的区域,再用高倍镜检查;观察标准和报告方式一致,避免漏检。

检验后:对可疑或与临床诊断不符的标本应进行复查。

【参考值】

I—Ⅱ度无致病菌和特殊细胞

Ⅲ级提示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

Ⅳ级多见于严重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等。

实验十二脑脊液蛋白和浆膜腔液蛋白测定

脑脊液蛋白测定

一、实验原理:脑脊液中蛋白质遇苯酚即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而出现白色浑浊或沉淀。

二、实验试剂:饱和苯酚溶液:苯酚10ml加蒸馏水100ml置37℃数小时,底层有苯酚析出,上层即为饱和溶液,避光保存。

三、实验操作:取饱和苯酚2ml放于小试管内,滴入CSF1-2滴,在黑色背景下立即观察。

四、结果判定

阴性清晰透明,不显雾状

极弱阳性(±)微呈白雾状,在黑色背景下方能见到

弱阳性(+)灰白色云雾状

(++)灰白色浑浊

(+++)灰白浓絮状沉淀

(++++)白色凝块

实验十三浆膜腔液蛋白测定

一、实验原理:

渗出液可含有多量浆膜蛋白(又称酸性糖Pr)其等电点在PH3-5之间,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二、实验操作:

将100ml蒸馏水置于量筒中,加冰乙酸2-3滴混匀。再加待测标本一滴于量筒中,在黑背景下立即观察,如见浓厚的白色雾状沉淀加速下降,而且无较长的沉淀物为Rivalta(+)如产生白色混浊不明显下沉缓慢,并较快消失为Rivalta(-)。

三、实验结果判断

清晰不显雾雾状(-)

逐渐显雾状(±)

加酸后显雾状(+)

呈白薄云状(++)

生理实验报告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应用稀释法计数红细胞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血液中血细胞数很多,直接计数有一定难度,需要将血液稀释到一定倍数,然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2.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的稀释血液中的红细胞,之后需要将其换算成每升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 三、实验用品: 器具: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小试管、采血管、1mL和5mL移液管、玻璃棒、刺血针、干棉球 试剂:哺乳动物红细胞稀释液、蒸馏水、75%酒精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采血 2.稀释:用移液管取10微升血液,加至2mL红细胞稀释液中3.充池:将盖玻片的一边与计数池的纵线末端接触,然后缓慢放下,使盖玻片平放在计数室两侧的隆起上,醮少许红细胞稀释液靠近盖玻片乾元,靠毛细管作用将稀释液冲入计数池,于高倍镜下观察红细胞分布情况 4.静置计数板2~3min 待经红细胞下沉后,大方格四角以及中央取5个4×4中方格红细胞数,用高倍镜或低倍镜计数

5.计数,计算 注意事项: 1.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以防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2.一次完成充池,如充池过少、过多、有气泡或出现任何碎片,应拭净计数板及盖玻片后重新操作。 3.充池后平放计数板,不能移动盖玻片。 4.计数板中细胞如果严重分布不均,应重新充池计数。 5.凡压线的细胞应按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避免漏数或重复计数。 五、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以及分析: 1.结果计算:(53+113+76+60+64)/5=73.2 每16格平均73.2个红细胞,红细胞数: 73.2×25×200×10×1000000=3.66×10的12次方个/升 2.显微镜下图片 ①空白计数板: 低倍镜:

实验一红细胞计数

实验一红细胞计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红细胞计数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过换算示得每升血液内的红细胞数。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显微镜、血红蛋白吸管、计数板、盖玻片、生理盐水。 四、实验操作: 1、取试管1支,加稀释液3.98ml或1.99ml。 2、用清洁干燥的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10微升。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轻轻注入红细胞稀释液底部,再吸取上层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静止2-3分钟,待经红细胞下沉后,用高倍镜或低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五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 五、计算 N(五个中方格内RBC数)×5×10×106×200=N×1012个/升 ×5:表示5个中方格内RBC数换算为1个大方格内RBC数 × 10:1个大方格容积、0.1ul、换算为1ul内RBC数 × 106:1ul换算为1升内红细胞数 × 200:稀释倍数 六、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4.00-5.50×1012/升 成年女性:3.50-5.00×1012/升 新生儿: 6.00-7.00×1012/升 实验二血红蛋白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术。 二、实验原理: 血液在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血红蛋白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CNˉ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HicN)。 HicN最大吸收峰540nm,最小吸收波谷504nm,在特定的条件下,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l-1 .cm-1 ,因此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三、实验操作: 1、取指血20ul,加到5ml血红蛋白转化液中,混匀,静止5分钟。 2、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波长540nm,以蒸馏水或空白转化液调零,测定吸光度。 3、用血红蛋白浓度为50g/L、100g/L、150g/L、200g/L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分别为0.13,0.27,0.405,0.54. 四、计算:血红蛋白(g/L)=测定管吸光度×367.7

实验五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计数器

实验五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同步计数器设计方法与测试方法。 2.掌握常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面包板 2.74LS190、74LS393、74LS04 3.1kΩ电阻、发光二极管 三、实验原理 1.计数器 计数器不仅可用来计数,也可用于分频、定时和数字运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很少使用小规模的触发器组成计数器,而是直接选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2.(1) 四位二进制(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61(74LS163) 74LSl61是同步置数、异步清零的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其功能表见表5.1。 74LSl63是同步置数、同步清零的4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除清零为同步外,其他功能与74LSl61相同。二者的外部引脚图也相同,如图5.1所示。 表5.1 74LSl61(74LS163)的功能表 3.集成计数器的应用——实现任意M进制计数器 一般情况任意M进制计数器的结构分为3类,第一类是由触发器构成的简单计数器。第二类是由集成二进制计数器构成计数器。第三类是由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移位寄存型计数器。第一类,可利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步骤进行设计。第二类,当计数器的模M较小时用一片集成计数器即可以实现,当M较大时,可通过多片计数器级联实现。两种实现方法:反馈置数法和反馈清零法。第三类,是由移位寄存器构成的移位寄存型计数器。 4.实验电路: 十进制计数器

六进制扭环计数器 具有方波输出的六分频电路 图5.1 74LS161(74LS163)外部引脚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集成计数器实验 (1)按电路原理图使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163和与非门74LS00,连接成一个同步置数或同步清零十进制计数器,并将输出连接至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然后使用单次脉冲作为触发输入,观察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的变化,记录得到电路计数过程和状态的转换规律。 (2)根据电路图,首先用D触发器74LS7474构成一个不能自启的六进制扭环形计数器,同样将输出连接至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然后使用单次脉冲作为触发输入,观察数码管或发光二极管的变化,记录得到电路计数过程和状态的转换规律。注意观察电路是否能自启,若不能自启,则将电路置位有效状态。接下来再用D触发器74LS7474构成一个能自启的六进制扭环形计数器,重复上述操作。 2.分频实验 同步置数法 同步清零法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1月2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3. 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4. 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1.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微生物 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 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2.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可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 格长0.01mm(即10μm)。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 矫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3.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 等分为50小格和100小格两种。测量时,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用以 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 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用目镜测微尺 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大放 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 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4.球菌用直径来表示其大小;杆菌则用宽和长的范围来表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直 径约为0.8μm,枯草芽孢杆菌大小为0.7~0.8×2~3μm。 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本次试验中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显微镜直接 计数法是将少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 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目前 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 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 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 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除 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 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

EDA实验报告-实验3计数器电路设计(DOC)

暨南大学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 课程名称EDA实验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计数器电路设计指导教师郭江陵 实验项目编号03 实验项目类型验证实验地点B305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系专业物联网工程 组号:A6 一、实验前准备 本实验例子使用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芯片为EP1K100QC208)。EDAPRO/240H实验仪主板的VCCINT跳线器右跳设定为3.3V;EDAPRO/240H实验仪主板的VCCIO跳线器组中“VCCIO3.3V”应短接,其余VCCIO均断开;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的VCCINT跳线器组设定为 2.5V;独立扩展下载板“EP1K10_30_50_100QC208”的VCCIO跳线器组设定为3.3V。请参考前面第二章中关于“电源模块”的说明。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 2、了解同步计数器、异步计数器的设计方法 3、通过任意编码计数器体会语言编程设计电路的便利 三、实验原理 时序电路应用中计数器的使用十分普遍,如分频电路、状态机都能看到它的踪迹。计数器有加法计数器、可逆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同步计数器等。利用MAXPLUSII已建的库74161、74390分别实现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和8位二——十进制异步计数器。输出显示模块用VHDL实现。 四、实验内容 1、用74161构成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程序为T3-1); 2、用74390构成8位二——十进制异步计数器(程序为T3-2); 3、用VHDL语言及原理图输入方式实现如下编码7进制计数器(程序为T3-3): 0,2,5,3,4,6,1 五、实验要求 学习使用Altera内建库所封装的器件与自设计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电路,学习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六、设计框图 首先要熟悉传统数字电路中同步、异步计数器的工作与设计。在MAX+PLUS II中使用内建的74XX库选择逻辑器件构成计数器电路,并且结合使用VHDL语言设计转换模块与接口模块,最后将74XX模块与自设计模块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计数器电路。并借用前面设计的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计数结果。 ◆74161构成8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程序为T3-1)

实验报告五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rray 实验项目名称:定时器/计数器实验实验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8254 的工作方式及应用编程。 2. 掌握8254 典型应用电路的接法。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PITD+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8254 是Intel 公司生产的可编程间隔定时器。是8253 的改进型,比8253 具有更优良的性能。8254 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有 3 个独立的16 位计数器。 (2)每个计数器可按二进制或十进制(BCD)计数。 (3)每个计数器可编程工作于 6 种不同工作方式。 (4)8254 每个计数器允许的最高计数频率为10MHz(8253 为2MHz)。 (5)8254 有读回命令(8253 没有),除了可以读出当前计数单元的内容外,还可以读出状态寄存器的内容。 (6)计数脉冲可以是有规律的时钟信号,也可以是随机信号。计数初值公式为: n=f CLKi ÷f OUTi、其中f CLKi 是输入时钟脉冲的频率,f OUTi 是输出波形的频率。 图5-1 是8254 的内部结构框图和引脚图,它是由与CPU 的接口、内部控制电路和三个计数器组成。8254 的工作方式如下述: (1)方式0:计数到0 结束输出正跃变信号方式。 (2)方式1:硬件可重触发单稳方式。 (3)方式2:频率发生器方式。 (4)方式3:方波发生器。 (5)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方式。 (6)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方式。

图5-1 8254 的内部接口和引脚 8254 的控制字有两个:一个用来设置计数器的工作方式,称为方式控制字;另一个用来设置读回命令,称为读回控制字。这两个控制字共用一个地址,由标识位来区分。控制字格式如表5-1~5-3 所示。 表5-1 8254 的方式控制字格式 表5-2 8254 读出控制字格式 表5-3 8254 状态字格式 8254 实验单元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红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红细胞、白细胞计数 实验原理 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用稀醋酸液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根据稀释倍数和计数的容积,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以及白细胞数量。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材料: 显微镜、微量吸管、毛细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盖玻片、小试管、RBC稀释液、WBC 稀释液、正常人的全血、纱布 实验步骤: 1、红细胞计数准备: 加稀释液,用微量吸管吸取RBC稀释液蒸馏水2.0 ml加到小试管内。 取血,毛细吸管取血10 μl。 用纱布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2、白细胞计数准备: WBC稀释液: 冰醋酸3.0 mL(破坏红细胞) 蒸馏水97.0 mL 亚甲蓝(染色) 小试管加WBC稀释液0.38 mL。 采血,微量吸管取血20 μL。 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即混匀。 充池、观察: 将计数板及盖玻片檫净,将盖玻片覆盖在计数板上。 用滴管吸取混均的红细胞悬液充入上方计数室,静置3-5 min,高倍镜下计数;白细胞悬液充入下方计数室,静置2-3 min,低倍镜下计数。 观察计数,红细胞,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的4个中方格和正中的1个中方格的红细胞,压线细胞的计数按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计数时按照弓形的计数方式,以免漏数或多数。 用低倍镜计数出计数池内四角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总数。 实验结果 1、红细胞计数实验结果: 5个中方格内RBC的计数/个=24+27+32+22+25 根据计算公式: RBC/L=5个中方格内RBC数×5×10×200×106 =5个中方格内RBC数/100×1012 推算得出RBC:1.3×1012/L 正常人群的红细胞计数参考区间: 人群红细胞计数(×1012/L)

定时器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应用Array实验项目名称:51定时器实验实验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ues仿真软件的使用和单片机定时程序的编写。了解51单片机中定时、计数的概念,熟悉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中断方式处理定时/计数的工作过程,掌握定时/计数器在C51中的设置与程序的书写格式以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 软件:KEIL C51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proteus系列仿真调试软件 三、实验原理: 1、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基本情况 8051型有两个十六位定时/计数器T0、T1,有四种工作方式。MCS-51系列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有几个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加法计数寄存器TH0、TH1 (高八位);TL0、TL1 (低八位); 定时/计数到标志TF0、TF1(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 定时/计数器启停控制位TR0、TR1(TCON) 定时/计数器中断允许位ET0、ET1(中断允许寄存IE) 定时/计数器中断优先级控制位PT0、PT1(中断优IP) 2、51单片机的相关寄存器设置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TMOD的低四位为T0的方式字,高四位为T1的方式字。TMOD不能位寻址,必须整体赋值。TMOD各位的含义如下: 1. 工作方式选择位M1、M0 3、51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过程(逻辑)方式一 方式1:当M1M0=01时,定时器工作于方式1。

T1工作于方式1时,由TH1作为高8位,TL1作为低8位,构成一个十六位的计数器。若T1工作于定时方式1,计数初值为a,晶振频率为12MHz,则T1从计数初值计数到溢出的定时时间为t =(216-a)μS。 4、51单片机的编程 使用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的步骤是: .设定TMOD,确定: 工作状态(用作定时器/计数器); 工作方式; 控制方式。 如:T1用于定时器、方式1,T0用于计数器、方式2,均用软件控制。则TMOD的值应为:0001 0110,即0x16。 .设置合适的计数初值,以产生期望的定时间隔。由于定时/计数器在方式0、方式1和方式2时的最大计数间隔取决于使用的晶振频率fosc,如下表所示,当需要的定时间隔较大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即将定时间隔分段处理。 计数初值的计算方法如下,设晶振频率为fosc,则定时/计数器计数频率为fosc/12,定时/计数器的计数总次数T_all在方式0、方式1和方式2时分别为213 = 8192、216 = 65536和28 = 256,定时间隔为T,计数初值为a,则有 T = 12×(T_all – a)/fosc a = T_all – T×fosc/12 a = – T×fosc/12 (注意单位) THx = a / 256;TLx = a % 256; .确定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查询方式还是中断方式,若工作于中断方式,则在初始化时开放定时/计数器的中断及总中断: ET0 = 1;EA = 1; 还需要编写中断服务函数: void T0_srv(void)interrupt 1 using 1 { TL0 = a % 256; TH0 = a / 256; 中断服务程序段} .启动定时器:TR0(TR1)= 1。 四、实验内容过程及结果分析: 利用protues仿真软件设计一个可以显示秒表时间的显示电路。利用实验板上的一位led数码管做显示,利用中断法编写定时程序,控制单片机定时器进行定时,所定时间为1s。刚开始led数码管显示9,每过一秒数码管显示值减一,当显示到0时返回9,依此反复。然后设计00-59的两位秒表显示程序。 (1)实现个位秒表,9-0

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用等渗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用白细胞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同时破坏溶解红细胞。将稀释的血液注入血红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即可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红细胞计数 (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 (2)试剂:RBC稀释液①Hayem 稀释液:NaCl, Na2SO4,HgCl2 ②枸橼酸钠甲醛盐水溶液:枸橼酸钠,甲醛,NaCl ③生理盐水或含1%甲醛的生理盐水:仅在急诊或无上述两种稀释液时临时使用 (3)标本: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RBC稀释液2.0 ml。 ②采血,取血10 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 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3~5 min,高倍镜下计数(用高 倍镜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

胞数。) 2、白细胞计数 (1)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改良Neubauer计数板 (2)试剂:WBC稀释液:冰醋酸3.0 mL(破坏红细胞);蒸馏水97.0 mL;亚甲蓝(染色) (3)标本:新鲜全血或末稍血 (4)操作步骤:①小试管加WBC稀释液0.38 mL。 ②采血,微量吸管取血20 μL。 ③擦去管外的血,轻吹入试管底部,再清洗吸管2~3次,立 即混匀。 ④混匀后充入计数室,静置2~3 min,低倍镜下计数(用低 倍镜计数出计数池内四角大方格中的白细胞总数。) 三.实验结果 表一红细胞计数表 RBC/L=405/100×1012=4.05×1012/L 表二白细胞计数表 WBC/L =112/20×109=5.6×109/L 实验结果:RBC:4.05×1012/L WBC:5.6×109/L 四.讨论 1、从实验结果与正常范围比较,实验结果没有超出正常范围,提示被采血

实验7-集成计数器-(实验报告要求)

集成计数器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0.5分) 1.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的功能及应用。 2.掌握利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3. 掌握计数器的典型应用。 计数器对输入的时钟脉冲进行计数,来一个CP脉冲计数器状态变化一次。根据计数器计数循环长度M,称之为模M计数器(M进制计数器)。通常,计数器状态编码按二进制数的递增或递减规律来编码,对应地称之为加法计数器或减法计数器。 一个计数型触发器就是一位二进制计数器。N个计数型触发器可以构成同步或异步N 位二进制加法或减法计数器。当然,计数器状态编码並非必须按二进制数的规律编码,可以给M进制计数器任意地编排M个二进制码。 在数字集成产品中,通用的计数器是二进制和十进制计数器。按计数长度、有效时钟、控制信号、置位和复位信号的不同有不同的型号。 1.74LS161计数器 74LS161是集成TTL四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其符号和管脚分布分别如下图1所示: 表 1为74LS161的功能表:表1 A B C D

从表1在为低电平时实现异步复位(清零需要时钟信号。在复位端高电平条件下,预置端LD 为低电平时实现同步预置功能,即需要有效时钟信号才能使输出状态 等于并行输入预置数A B C D 。在复位和预置端都为无效电平时,两计数使能端输入使能信号,74LS161实现模16加法计数功能;两计数使能端输入禁止信号, ,集成计数器实现状态保持功能, 。在时,进位输出端 OC=1。 2.组成任意进制的计数器 在数字集成电路中有许多型号的计数器产品,可以用这些数字集成电路来实现所需要的计数功能和时序逻辑功能。在设计时序逻辑电路时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反馈清零法,另一种为反馈置数法。 (1)反馈清零法 反馈清零法是利用反馈电路产生一个给集成计数器的复位信号,使计数器各输出端为零(清零)。反馈电路一般是组合逻辑电路,计数器输出部分或全部作为其输入,在计数器一定的输出状态下即时产生复位信号,使计数电路同步或异步地复位。反馈清零法的逻辑框图见图 2。 图2 反馈清零法框图 (2)反馈置数法 反馈置数法将反馈逻辑电路产生的信号送到计数电路的置位端,在滿足条件时,计数电路输出状态为给定的二进制码。反馈置数法的逻辑框图如图 3所示。 图 3 反馈清零法框图 在时序电路设计中,以上两种方法有时可以并用。 Q 0 n-10

实验报告-细胞复苏及细胞鉴别与计数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细胞复苏及细胞鉴别与计数 1引言 1.1 实验目的 1.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细胞复苏技术。 2. 掌握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的方法。 3. 学习死活细胞鉴别的方法。 4. 了解细胞污染的判定方法。 5. 了解细胞形态的多样性。 1.2 实验原理 1.细胞复苏:以一定的复温速率将冻存的培养物恢复到常温的过程,复苏时要快速融化,必须将冻存在-196℃液氮中的细胞在1分钟内快速融化至37℃,使细胞迅速通过最易受损的温度区间-5-0℃,使冻存时细胞外的冰晶迅速融化,避免冰晶缓慢融化时进入细胞形成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害。 2.细胞计数:采用血细胞计数板法,血细胞计数板由一块长约7.5cm,宽 3.5cm的厚玻璃制成,平台中部上下各有一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分9大格,每格边长1mm,面积1mm2,盖上盖玻片后体积为0.1mm3。四角的大格划分为16个中方格,一般用作白细胞、血小板组织培养的细胞计数。中央的大方格则由双线划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面积为0.04mm2,盖上盖玻片后体积为0.004mm3,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用于红细胞、微生物细胞的计数。细胞计数原则:细胞压线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镜下计数,有时偶尔有两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应按单个细胞计算。对每个试样重复计数3次,取其算数平均值。 2实验仪器、试剂及操作步骤 2.1 实验仪器 超净工作台、倒置相差显微镜、CO2培养箱、酒精灯、酒精棉球、酒精喷壶、试管架、滴管筒 (头)、吸管筒(头)、废液缸、移液器、枪头等 2.2 实验试剂 DMEM培养基、血清、抗生素等 2.3 实验步骤 细胞复苏: 1.实验室和超净工作台消毒,紫外照射20Min左右。 2.穿好实验服,进无菌室前穿鞋套、洗手。 3.关闭紫外灯,开日光灯和开风机,超净工作台台面应整洁,用75%酒精擦双手消毒,擦拭台面。 4.自液氮中取出冷冻管,检查盖子是否旋紧,立即投入40℃水浴锅中解冻,轻摇冷冻管使其在1分钟内 全部融化。 5.正确摆放超净台内的实验用品,点燃酒精灯,准备一次性滴管和移液管。 6.将冻存管放入离心机中8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 7.小心将冻存管移入超净台中,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冻存管外部,打开冻存管用巴氏吸管弃上清, 加1mL的DMEM培养基吹打细胞使之均匀,取90uL细胞悬液和10uL台盼蓝染液于小指管中进行活细胞染色计数。 8.剩余细胞悬液吸至一个细胞培养瓶中,在细胞培养瓶中补加4mL的DMEM培养基,将盖子拧好稍回转,

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文档

2020 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文档 Contract Template

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六同步计数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六同步计数器的设计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掌握用JK触发器设计同步计数器。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三、实验预习 1、复习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⑴逻辑抽象,得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转换表 ①分析给定的逻辑问题,确定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电路的状态数。通常都是取原因(或条件)作为输入逻辑变量,取结

果作输出逻辑变量。 ②定义输入、输出逻辑状态和每个电路状态的含意,并将电路状态顺序编号。 ③按照题意列出电路的状态转换表或画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通过以上步骤将给定的逻辑问题抽象成时序逻辑函数。 ⑵状态化简 ①等价状态:在相同的输入下有相同的输出,并且转换到同一次态的两个状态。 ②合并等价状态,使电路的状态数最少。 ⑶状态分配 ①确定触发器的数目n。因为n个触发器共有2n种状态组合,所以为获得时序电路所需的M个状态,必须取2n1<M2n ②给每个电路状态规定对应的触发器状态组合。 ⑷选定触发器类型,求出电路的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 ①根据器件的供应情况与系统中触发器种类尽量少的原则谨慎选择使用的触发器类型。 ②根据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转换表)和选定的状态编码、触发器的类型,即可写出电路的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 ⑸根据得到的方程式画出逻辑图 ⑹检查设计的电路能否自启动 ①电路开始工作时通过预置数将电路设置成有效状态的一种。 ②通过修改逻辑设计加以解决。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doc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三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

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篇二: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

红细胞计数的注意事项:(1)计数和计算:在2ml红细胞稀释液中加血10μl,混匀后,充入计数池,静置3~5min后,在高倍镜下,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计数时需遵循一定方向逐格进行,以免重复或遗漏,对压线细胞采用数左不数右、数上不数下的原则。(2)清洁:应保证计数板和盖玻片清洁。操作时,勿接触计数板表面,以防污染。使用后,依次用95%乙醇、蒸馏水棉球、清洁绸布擦净.(3)充池:需一次完成充池,如充池过少、过多或有气泡、继续充液,应重新操作,充池后不能移动盖玻片。红细胞在计数池中若分布不均,每个中方格间相差超过20个应重新充池,两次红细胞计数相差不得超过5%. (4)计数板:改良牛鲍计数板每年要鉴定1次,以免影响计数结果的准确性。(5)白细胞影响:通常白细胞总数较少,仅相当于红细胞的1/500~1/1000,对结果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白细胞过高者(WBC>100×10 9/L),红细胞计数结果应进行校正。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将患者红细胞数减去白细胞数,二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勿将白细胞计入,白细胞体积常比红细胞略大,中央无凹陷,细胞核隐约可见,无黄绿色折光。(6)红细胞稀释液:传统稀释液(Hayem液)由NaCl(氯化钠,调节渗透压)、Na2S04·10H2O(结晶硫酸钠,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HgCl2.(氯化高汞,防腐)和蒸馏水组成。枸橼酸钠稀释液由枸橼酸钠(抗凝和维持渗透压)、甲醛(防腐和固定红细胞)、氯化钠(调节渗透压)和蒸馏水组成。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生理盐水。 瑞士染色的注意事项:(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4)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甲醇(AR级以上)和甘油组成,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H6.4~pH6.8)。 血涂片的注意事项:(1)玻片的清洗:新玻片常有游离碱质,因此应用清洗液或10%盐酸浸泡24小时,然后再彻底清洗。用过的玻片可放入适量肥皂水或合成洗涤剂的清水中煮沸20分钟,再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洗去,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必要时再置95%乙醇中浸泡1小时,然后擦干或烤干备用。使用玻片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2)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在染色过程中玻片必须化学清洁,配制瑞氏染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否则各种细胞染色反应异常,致使细胞的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3)一张良好的血片,要求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分布均匀,边缘整齐,两侧留有空隙。血片制好后最好立即固定染色,以免细胞溶解和发生退行性变。(4)血膜未干透,细胞尚未牢固附在玻片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因此血膜必需充分干燥.(5)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高低,细胞多少有关.染液越淡,室温越低,细胞越多,所需染色时间越长或应适当增加染液量,因此染色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更换新染料时必须经试染,摸索最佳染色条件.(6)染液不可过少,以防蒸发干燥染料沉着于血片上难冲洗干净.(7)冲洗时应用流水将染液冲去.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着于血片上.(8)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酒精适当脱色,最好不复染,必须复染时,可将染液先稀释好再复染.(9)染色时应注意保护血膜尾部细胞,不能划掉.因为体积较大细胞常在此处出现.

白细胞计数实验报告(仅供参照)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 原理: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测定外周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以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利用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可计算每mm3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实验器材:香柏油、盖玻片、推片、采血针或注射器、小滴管、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计数板及专用盖片、针1ml 刻度移液管、1ml EP管、光学显微镜。20ul刻度移液管、推片 实验步骤 白细胞分类 1.血片制作: 取一滴血,滴于洁净无油脂的玻片一端。左手持玻片,右手再取边缘光滑的另一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然后向后拉,当与血滴接触后,血即均匀附在二玻片之间。此后以二玻片约呈30—45度的角度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推时角度要一致,用力应均匀,即推出均匀的血膜(血膜不可过厚、过薄)。将制好的血涂片晾干,不可加热。 注:(1)良好涂片标准:1) 呈头、体、尾舌形 2) 血膜厚薄适宜 3) 两边留有空隙(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滴大小 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 3)推片速度 2、血涂片的染色步骤: (1)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划一道线,以免染料外溢,置涂片于染色架上。(2)滴加瑞氏染液,共计七八滴数,以盖满血膜为度,静置1分钟。(3)再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轻轻摇动,并轻吹液体使染色液与缓冲液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 (4)用清水冲洗。切勿先倾去染液再冲洗,否则沉淀物附于血膜上不宜出去。冲洗后斜置血涂片于空气中干燥。或先用滤纸吸取水分迅速干燥,即可镜检。 3、白细胞分类计数:先用低倍镜检查涂片及染色是否均匀。然后加一滴香柏油于血膜厚薄均匀处(一般在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由此处开始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计数移动时避免重复。根据所见到的100个白细胞,记录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FPGA_触发器与计数器实验报告

电力学院 FPGA应用开发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触发器与计数器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姓名: 班级: 学号:

1.触发器功能的模拟实现 实验目的: 1.掌握触发器功能的测试方法。 2.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集成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 4.掌握几种主要触发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5.通过实验,体会EPLD芯片的高集成度和多I/O口。 实验说明: 将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集成J-K触发器,D触发器同时集一个FPGA芯片中模拟其功能,并研究其相互转化的方法。 实验的具体实现要连线测试,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2.计数器 在VHDL中,可以用Q<=Q+1简单地实现一个计数器,也可以用LPM来实现。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介绍。 方法一: 第1步:新建一个Quartus项目。 第2步:建立一个VHDL文件,实现一个8位计数器。计数器从“00000000”开始计到“11111111”,计数器的模是256。计数器模块还需要包含一个时钟clock、一个使能信号en、一个异步清0信号aclr和一个同步数据加载信号sload。模块符号如下图所示: 第3步:VHDL代码如下: 第4步:将VHDL文件另存为counter_8bit.vhd,并将其设定为项目的最顶层文件,再进行语法检查。

第5步:语法检查通过以后,用KEY[0]表示clock,SW[7..0]表示data,SW[8~10]分别表示en、sload和aclr;LEDR[7..0]表示q。 第6步:引脚分配完成后,编译并下载。 第7步:修改上述代码,把计数器的模更改为100,应如何操作。 模为100的计数器,VHDL代码如下: 方法二:使用LPM实现8位计数器。 LPM是指参数化功能模块,用LPM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实现一个计数器。 第1步:选择Tools->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命令,打开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实验8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Questions: 1.亚甲蓝染色液怎么配制? 2.计数时是全部计数还是选取其中一部分计数? 3.菌悬液怎么制备? 4.加样时可以先加样再盖玻片么? 5.计数时,若有菌体处于边界线上应怎么计数?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染色操作; 2.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3.能用血球计数板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二、实验原理 血球计数板可计算活菌和死菌的数目,其用优质厚玻璃制成。每块计数板由H形凹槽分为2个同样的计数池。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支持柱,将特制的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形成高0.10mm的计数池。计数池画有长、宽各3.0mm的方格,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格面积为1.0mm².容积为0.1mm(ul),其中,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成25个中方格,位于正中及四角5个中方格是红细胞计数区域,用单线划分为16个小方格。四角的4个大方格是白细胞计数区域,用单线划分为16个中方格。根椐国际标准局(NBS)规定,大方格每边长度允许误差为±1%。 三、实验仪器

显微镜、血球计数板、接种环、酒精灯 四、实验步骤 1.菌悬液的制备 用平板培养的微生物怎么制备菌悬液? 操作过程中是否需要无菌操作? 2.染色 注意染色剂浓度过稀菌体不能充分染色的情况。 3.血球计数板计数室洁净度检查 若有污染,清洗吹干后方能使用。 4.加样 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后,从盖玻片边缘加入菌液,此过程不可有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内多余菌液。 用什么加样? 5.显微计数 静止5min后,观察技术,以每小格内有5-10个菌体为宜。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观察时注意调整光源亮度(可适当调弱)。 为什么要静止5min? 6.计算 7.清洗血球计数板 用水冲洗,不要用硬物擦洗,以免损坏网格刻度。自行晾干或吹干放入盒内保存。 五、注意事项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2015-1-7

实验六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 一、实验目的 掌握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原理和方法,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1.设计8253定时器/技术器仿真电路图; 2.根据仿真电路图,编写代码,对8253定时器/计数器进行仿真。 三、实验要求 1.要求计数器2工作于模式1(暂稳态触发器),计数初值为1250; 2.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3(方波模式),输出一个1KHz的方波, 8253的输 入时钟为1MHz,计数初始值格式为BCD。 3.8253与系统的连接如所示。 图 1计数器8253与8086连接原理图 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误。应将8253定时器/计数器右边部分的电阻R2与按钮交换位置。 四、实验原理 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通道,采用减1计数方式。在门控信号有效时,每输入1个计数脉冲,通道作1次计数操作。当计数脉冲是已知周期的时钟信号时,

计数就成为定时。 8253的工作方式3被称作方波发生器。任一通道工作在方式3,只在计数值n为偶数,则可输出重复周期为n、占空比为1:1的方波。 进入工作方式3,OUTi输出低电平,装入计数值后,OUTi立即跳变为高电平。如果当GATE为高电平,则立即开始减“1”计数,OUTi保持为高电平,若n为偶数,则当计数值减到n/2时,OUTi跳变为低电平,一直保持到计数值为“0”,系统才自动重新置入计数值n,实现循环计数。这时OUTi端输出的周期为n×CLKi 周期,占空比为1:1的方波序列;若n为奇数,则OUTi端输出周期为n×CLKi 周期,占空比为((n+1)/2)/((n-1)/2)的近似方波序列。 8253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字决定这定时器0,1,2的工作模式。一旦CPU对控制字进行写操作,且对相应的定时器有效,则相应定时器改变工作模式,可能准备接收计时初值。控制字的格式如所示。 图 2 8253控制字格式 8253有4个端口,且通过A[1…0]引脚控制着4个端口。访问端口如所示。 表 1 8253端口地址列表 五、实验步骤及结果 1.确定8253的方式字,以及计数初始值; 根据和实验要求,计算得出 计数器0对应的控制字为27H,计数器0的初值为1000H;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实验报告-山东大学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 【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脾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2.掌握无菌操作的具体过程及无菌操作台的使用; 3.学习掌握染色法鉴别细胞的生死状态的原理及方法; 4.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对细胞总数及活细胞数进行计数; 【实验原理】 1.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指的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动、植物细胞从组织中取出,在体外模拟体的生理环境,使离体的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并且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从供体获得组织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用胰蛋白酶消化或机械分散等方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首次培养长出单层细胞的方法称为细胞的原代培养。当培养的动物细胞生长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时,用胰蛋白酶将细胞消化分散成单细胞,从一个容器中以1:2或其他比例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的方法,称为细胞的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累计次数就是细胞的培养代数。 高等生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整体,在整体条件下要研究单个细胞或某一群细胞在体的功能活动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把活细胞拿到体外培养、增殖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则要方便和简单得多。被培养的动物细胞是非常好的实验对象和实验研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进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揭开生、老、病、死的规律,探索优生、抗衰老和防治各种疾病的途径和机制,也可以人为地诱导和改变细胞的遗传性状和特性,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健康长寿的方向发展。因此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是研究细胞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的实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细胞培养的意义:具有其他生物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培养条件易改变和控制,便于单因子分析;便于人们直接对细胞结构、细胞生长及发育等过程的观察;在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如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及病毒学等)已被广泛应用。 细胞培养的局限性:在脱离机体复杂环境下,细胞培养条件与躯体环境有一定距离;观察到的结果有时难以正确反映机体的状况;细胞培养得到的产物少。 培养细胞的条件有水的质量、无菌环境,最适温度、渗透压、气体条件、最适PH、营养条件和培养基质等。 2.细胞死活鉴定 细胞生死状态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化学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 活细胞和死亡细胞在生理技能和性质上主要存在一下差异: ①细胞膜通透性的差异:活细胞的细胞膜是一种选择性膜,对细胞起保护和屏障作用,只允许物质选择性地通过;而细胞死后,细胞膜受损,其通透性增加。基于此,发展出了以台盼蓝、伊红、苯胺黑、赤藓红、甲基蓝以及荧光染料碘化丙啶或溴化乙啶等为染料鉴别细胞生死状态的方法,上述染料能使死亡细胞着色,而活细胞不被着色。此外,应用植物质壁分离的性质也可鉴定植物细胞的生死状态。活细胞的原生质具有选择透过性,死细胞因其原生质的选择透过性已遭破坏,故与高渗透压溶液接触时不产生质壁分离。 ②代上的差异:活细胞中新代作用强,细胞的酶具有较强的活性和还原能力。基于此,发展处了以荧光素二乙酸酯(FDA)、荧光素二丙酸酯、荧光素二丁酸酯或荧光素二苯甲酰酯等酯化的荧光素鉴别细胞生死状态的方法,上述酯化的荧光素亲脂性提高,容易被细胞吸收进入,活细胞的酯酶具有较强的活性,可将酯化的荧光素分解而释放出能发荧光的荧光素,该物质不能自由透过活的细胞膜,积累在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显示有明亮的绿色或黄绿色荧光;而死亡细胞的酯酶因失去活性,不能分解酯化的荧光素,荧光显微镜下显示不发光。另外,可用亚甲基蓝为染料鉴定酵母细胞的生死状态。亚甲基蓝是一无毒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为无色。活细胞因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亚甲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故活的酵母细胞在用亚甲基蓝染色后显示无色;死亡酵母细胞或代缓慢的衰老酵母细胞,因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使亚甲蓝仍处于氧化态,故呈现蓝色或淡蓝色。 3.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