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分析(1).

关于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分析(1).
关于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分析(1).

关于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分析(1)

博客现象是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文化领域最重的现象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平等话语权,促进了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共存”,更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观日渐形成。但博客也导致了一些例如社会责任感淡化,利用博客漫骂、攻击他人,暴露他人隐私等道德问题的出现。对于博客正面的影响我们应加以充分利用和发展,而对于负面的影响我们应给予正确引导和规范。

道德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体系中的重组成部分,它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需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做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人们处理社会、家庭、职业与自身深层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客成为当前网络交流平台中最新、影响力最大的新媒体。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因为博客在中国地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影响。

“博客中国(Blogehina)”于2002年8月率先引入博客理念。2005年底中国大陆博客注册用户已突破 1 000万新华网北京2007年 1月l0日专电,中国互联网协会1013发布的(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称,中国的博客数量已经高达2 080万。作为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结合,博客绝不仅仅是纯粹个人思想的表达和日常琐事的记录,它所提供的内容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可以包容整个互联网的,具有极高的共享精神和价值。例如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事件和刚刚在中国发生的5·1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博客们都以最快速、最真实的优势,向人们传播事件的最新消息。

针对博客对人们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以写博客或者阅读博客的网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份,回收20o份,回收率91%,问卷有效率为 100%。同时选择新浪博客、博客中国、中国博客、老年博客网等网站作为观察点,进行长期的网络观察,认为博客对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一、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正面影响

在电子空间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人的社会角色和道德责任都与传统现实社会生活或物理空间有很大的不同,人将摆脱诸如邻里角色、现实角色等物理空间中制约人们的道德环境,在超地域韵范围内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1.增强主体参与制定和遵守道德规范的自主性

传统社会,社会普遍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常常是由社会精英自上而下制定的,它并不一定反映每一位公民的真实道德需与利益,只是按照他人、社会的道德求、规范去想、去做,只是一种被动依赖性的行为,称不上主体自主自愿的行为。

博客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播,也提高了大部分网民的素质与能力。他们不再被动地满足予以往依赖的道德规范,而是求亲自参与和自己有关的道德规范的制定、道德行为的管理。

另外,从表1中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希望能自由发表博客文章的占47.0%,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调查对象都希望能够在网上自由地发表博客文章。在赞成没有监管的网民中,有 95.2%的人希望自由发表博文。同时也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不赞成没有任何监管,占57%。通过卡方检验我们可以看出,是否希望自由发表文章与是否赞同博客监管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并不很明显,其相关系数为0.411。这证明了大部分网民认为博客需适度的监管。

另外,在个案访谈中,笔者也发现,网民们虽然希望自由发表,期盼没有监管,但失去监管的混乱秩序让大部分网民有所担心,他们认为需适度的监管。这都充分说明,网民对于规范、管理的重视以及对于规范、管理自主性的求。

2.促进多元化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中国传统价值观,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认为,人伦关系是起点,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则看重人道精神、群体精神;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修养之道。但在网络社会中,个人主义得到迅速发展,现实社会中个人的身份、地位消失不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话语权。博客的出现,更给以“三纲五常为基本标准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求同存异”的行为准则 13益深人人心。在遵守网络主导道德的前提下,网民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道德标准从事网络行为。个人需和个性发展的求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满足。

与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相比,网络社会的道德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人们对于传统道德价值观无法接受的事情有更大的包容度和宽容性。博客的出现,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公共的私人空间以展示自己的才华,情和经历等。随着博客上网民彼此交往的增多,一方面能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同情,将不同的价值观融合,另一方面,无法融合的,也由于彼此并无实质的厉害关系而能够求同存异、并行不悖。例如,网民对他人私生活的关注和宽容,以及对其他一些博客事件的包容等,都向我们证实了价值观多元化的进步推进。

在200名调查对象中,对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私生活这一问题,有 53%的调查对象认为可以酌情而定,9%的人直接表示愿意,只有 38.0%的人不愿

意。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他人私生活的干涉和舆论压力越来越少,社会包容性增大;二是博客的出现,为个人公开自己的私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博客这个平台,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载体进行公布和传播。通过卡方检验也可以看出,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私生活与网民对传统观念的看法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471。

另外,图1也向我们展示,网民对于“博客是否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这一问题的看法。43.0%的网民认为,博客确实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了,而18.0%的人认为,博客并没有使人们的宽容度增大。

二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负面影晌

博客为人们民主、平等价值观的形成营建良好氛围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力,说话、做事,可以不为虚拟社会中的“自我”负责任,这样就使得现实社会中外在的道德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使主体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约束被泛滥的良莠不齐的数字化符号所冲击、困扰。

1.自由性导致社会责任感淡化

互联网给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他们摆脱传统社会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很容易使他们忘掉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明显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人们在博客上发表个人意见、公人信息,属于个人言论及通讯自由,但其影响是社会性、国际性的。利用博客这个平台散布假信息、漫骂他人、暴露他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严重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

笔者认为,不论多元价值观如何发展,不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人们都不能够失去自我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够因为自己需宣泄个人感情而伤害、影响到他人,特别是无辜的人。木子美这种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表现叛逆的行为给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年人带来危害是不容置疑的。所以对这种现象应该予以谴责。

2.非人性化促使道德冷漠

对于博客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各种违背道德规范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所有人的指责和声讨,长期与计算机程序为伴,使一些人陷入了道德麻木、冷漠的状态,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于利用博客暴露他人隐私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绝大部分人的反对,有古 51.0%的人认为,博客本身就是个人日记,可以

写自己的东西,不用考虑太多;11%的人认为在博客中暴露他人隐私的行为与己无关,对此感到无所谓,只有 33.0%的人认为应该反对该行为。这说明,网民们对于博客中的不道德行为并未产生强烈的反抗,多了些许“宽容”,而正是这些宽容,使博客中暴露他人隐私的不道德行为层出不穷。

《营生网》--关注您的营生

论文关键词:博客价值多元化社会责任感论文摘博客现象是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文化领域最重的现象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平等话语权,促进了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共存”,更使得多元化的价值观日 ...

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3COME文档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针对漫骂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72.0%的网民认为对博客中的漫骂行为虽然不赞同,但是无能为力,9.0%的网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行为,可以接受,只有5.0%的网民认为应该严厉处罚,对该行为进行监管。

据笔者调查,可以接受该行为的网民认为,博客本身就是主张个性的私人空间,既然是私人空间,当然可以发泄自己的感情,这必然也包括漫骂。而72.0%的网民则认为利用博客进行漫骂和攻击行为,对于网络环境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但是作为网民个人而言,却无能为力。

三几点思考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为个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自主空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而自主、平等地参与到社会的各项管理中来,而博客的“零技术”求,则给网民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其他网友交流看法、表达意见。同样,虚拟世界的“无约束”、“无政府”状态,为不道德行为提供了场所。这些日趋频繁的博客行为使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首先,博客作为一个正在日益壮大的网络交流平台,已经在逐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博客的言论自由、我行我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而却与中国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别。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样一些交流和冲突,让我们认识到价值观的不同之处。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我们应该抱以宽容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念,加强彼此的交流,努力地实现文化的融合。当然,在以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博客中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时,应该认清楚那些非法的行为,万万不能以宽容接纳一切;在学习他人精华时,不能抛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注重修身等优秀价值观。

其次,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需对其进行引导,特别是博客这样一个影响日益增大的交流平台。博客不仅仅只是网络社会的一种工具,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它已经在逐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价值观念。所以,对于博客这个新兴事物,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是相当必的。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规范。2003年,木子美事件后。博客中国”就整理发布了一份<博客道德规范>,拟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和公正原则、伤害最小化原则、承担责任原则。但是发布5年多来,博客世界的各种负面信息仍然呈弥漫扩散之态。这除了执行方面的原因外,最主的还是因为<公约>只提出了基本的八条原则,没有实质性的监督和管理内容。因此,应该建立起针对具体违法、违规行为(例如:暴露他人隐私、侵害他人名誉、散布非法信息等)的鉴定和处罚,规定怎样的行为就算违规,应该怎样处罚,这样,才能使管理者和监督执行者“有法可依”。

另外,博客公约不仅应包括博客上网行为规范,还应该包括对博客网站的行为约束。不仅规范博客作者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还应规定博客网站对网民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低俗的文章被继续放在一些博客网站的首页吸引眼球;如果博客网站大量炒作博客之间的骂战,如果暴露他人隐私的博客继续占据博客网站的排行榜前列只呼吁博客作者遵守<公约>,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二,加大宣传博客宗旨,形成舆论氛围。各大网站应该连手进行攻势强大的博客道德规范的宣传,特别应该加大宣传对某一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这样才能够达到“杀一儆百”的功效。另外,对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我们应该在网络上形成一种舆论氛围,造成舆论压力,让其无法在各个网站的博客上立足,只有加大宣传,让网民知道违规后受到处罚的程度,才能够让他们知道行为的错误性。还可以利用名人,树立榜样作用,为维护博客道德规范做宣传。

第三,加强博客网站的监管功能。作为博客的监管单位,博客网站理应承担起该责任。各网站可以成立专门网络自律公约委员会,作为公约的执行机构,负责组织公约的宣传和实施。委员会成员可以是博客服务商、博客及社会各界关注网络文化的人士,一旦出现不文明问题之后召集成员商讨解决。还可以建立博客的自律档案,网站负责管理保留;另外,在其首页设一个自律评价栏,让每一个浏览其博客的人,都能进行评价,也能从总的评价中了解其人格形象。

第四,提高博主自身素质。不论外界监管多么有效,决定的因素还是博主自身的修养。博客这个“开放的私人房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自由,个人的自主、个人的意愿得到空前强调,相应的“个人管理个人”、“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自律性原则也凸显出高于法律和其他伦理规范的重性。博客网站可以通过开展优秀博客评比等活动,鼓励博主提高博客的质量水平,同时推出优秀博主来促进其提高自身素质。事实上,新浪网上就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比如推出优秀的平民博客,称之为?锐博客” 。

总之,博客对道德价值观的影响日益增大,如何引导和规范其发展,扩大其正面影响,消除负面影响是当前比较紧迫的一个问题。所以,在网络文化日益主宰人的生活的时代,我们只有在法规、技术、文化建设等层面积极发展完善,倡导合理健康的网络文化方式,注重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我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才不会卑俗化,社会才有光明韵道德前景。

参考文献

潘瑛.博客:向传统媒体亮剑[J].学习月刊,2005,(12).

廖云.文化视野下的网络传播[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申雪凤.网络信息传播中自由与自律的“共舞”[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沈阳.博客文化:网络文化的新美学形态[J].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8).

孙郁瑶.博客时代的到来,是否颠覆了传统文化[J].文化,2005,(8).

王颖.博客:话语自由的双面性[J].网络媒体,2005,(11).

搜狐发布首份中文博客调查报告[J].信息产业报道,2005,(10).

张雪玮.网络道德建设初探[J].唐山学院学报,2005,(9).

[9]罗慧.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J].新闻记者,2004,(10).

《营生网》--关注您的营生

道德价值观

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 ——题记 鸟儿选择了天空,因为它有一双能够凌空飞翔的翅膀;鱼儿选择了海洋,因为 它有一条能够游水的尾巴;骏马选择了驰聘千里,因为它有矫健的身姿。 《辞海》说得很清楚,“道德”是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里所说的规范“人们之间以 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正是我们在上部分所讨论的礼的动态边界和礼的恒 定边界。而“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 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又恰恰是不同时代礼的形成过程。这段解 释的最后所说的“永恒不变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显然与老子所强调先天地而生、跨越生死之永恒的道完全不一致。而《辞海》中所描绘的“道德”那种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特征则完全符合“礼”的特点。可以想象的是,当历史发展到距今天很近的某个时代,人们开始用“道德” 这个词来描述老子、孔子所说的“礼”。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习惯将一些越 礼的行为说成是道德的缺失,说成是缺德。当然,给某个事物起什么名字并 不是什么问题,主要大家接受、知道它的含义、不会造成误会就好。如果将 老子、孔子所说的“礼”改名为“道德”也是这样,只要它符合起名字的规 则就行。但问题是,用“道德”来取代“礼”恰恰能带来误会,而且是很大 的误会。尽管人们将“道”和“德”组合起来使用成为一个新的词汇,它完 全可以用于代表新的内容,就像现在一样,我们用“道德”代表本来应该是“礼”来代表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可是,人们很难将“道”和“德”的原始意思忘掉。什么是“道”和“德”的 原始意思呢?郑玄的注就比较接近原意,难怪《辞源》会将这个注放入其中:“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从《道纪》开始就一直在讨论道,而本 文的前三个部分也一直在涉及“道”与“德”,我们已经可以说出一些它们 的含义了。道是万物的本源,是创生万物的力量,同时又存于万物之中;而 德是一个容器,用来蓄积道。有了这样的理解背景,再来看现在所使用的 “道德”这个词就有问题了。由于“礼”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触犯了这些规范被视为越礼。如果我们用“道德”这个词来代替“礼”,当有人触犯公认的行为规范的时候会被称之为“缺德”。然而,同样是一个 行为,用“越礼”来描述则很准确,因为这个人就是超越了他应该遵守的人 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就是一个超越的行为。而“缺德”就很有 问题了,因为触犯公认的行为规范与“缺”什么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上, 这个“缺”字与“德”的本意有关,因为德需要道的蓄积来进行积累,老子 就说积累德要越早开始越好,“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才会有“缺”的说法。如果仅仅是触犯了某种规范、某种共识,就像现在《辞海》中对“道德”的解释那样,就不该使用“缺”,也就 是说“越X”或“触犯X”则更加准确。况且,当一个人有触犯公认的行为 规范的行为,如果批评他越礼,还给人以反思改过的机会。对于礼,也许他 今天不了解,通过这次的越礼,明天就了解了。但是,如果我们上来就说这 个人“缺德”,则没有人会欣然接受并反思,因为,德不是一天、两天就积

浅谈大学生爱情观与人生观

浅谈大学生爱情观与人生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伴随,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趋于开放,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孤立存在。而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他们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了相当的判断能力,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恋爱中正确地处理自己人生观与爱情观之间的关系,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回避的问题。 据调查,49.3%的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好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人时,就意味着你选择一种生活,一种生命。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场灾难。更有60.7%的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寻觅真爱,很多男大生说“真爱无敌,真爱无言,真爱无限,真爱无悔。”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爱情在这男生的眼中是如此神圣。 爱情观与人生观是统一的。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人生观内在地包含着爱情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从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从而把人生真正意义看作贡献,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同时,正确的爱情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地分析人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肩负着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所以必须懂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的确立是人的一种奋斗目标与追求。多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为中华民族的座右铭,激励无数的中华儿女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要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更大的报复与更深远的人生观。应有更伟大的成才动机,正如马克思在《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指出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宏伟目标。“志乎上,得乎中,志乎中,得乎下”,宏伟的目标将成为大学生成才的巨大动力。应该树立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应该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渴望为国家和社会施展才华。大学生在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依别是“对社会、集体的贡献大小”、“取得的社会声望高低”、“拥有精神财富的多少”,而不是“这个月我换了几个女朋友”、“我又认识几个漂亮妹妹”、“今天又收到多少封情书”以此为显耀,以此为大学生的恋爱目标。应当把学习与奉献社会和对集体的贡献放在了第一位,力争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材。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浅析康德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则

浅析康德道德哲学及对现代的启示 摘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准则和法则两种范畴。康德认为,道德准则就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而道德法则却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它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因此在道德法则与道德准则的关系中,法则是形式,而道德准则为具体的内容,道德法则为道德准则的实现提供根据。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在这些高速进步的背后却蕴藏着严重地焦虑: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文化发展问题、人们的心灵归宿问题、价值观异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去认真思考如何建立21世纪我们基本道德的问题,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法则 一﹑康德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一条法则如果要在道德上生效,亦即作为一种责任的根据生效,它就必须具有绝对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的保证就是康德所强调的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完全划清界限,剔除一切经验性的质料,即分清准则和法则。 因此,为了区分准则和法则,康德首先区分了主观与客观,以作为准则与法则的先行概念。所谓主观,指一个原理仅对主体之单个有效则为主观的,是准则,不具备普遍性;所谓客观,指一个原理对每个理性主体的意志都有效,则此原理即为客观的,是实践之法则,具有普遍有效性。康德认为主观的就是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仅对有限个体有效的原理,只能称之为准则,而不能叫做法则。准则就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对这些行为规范,我们应该遵守,因为它只是关涉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便,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与主观不同,客观的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康德将之命名为“法则”,相当于自然界里的客观规律,这个“法则”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对此我们不是应该遵守,而是必须遵从,因为其关涉的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个法则以命令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对此我们不能反抗,不能反抗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是具有理性的存在者。后来康德进一步断言,不仅人应该遵从这样的法则,而且只要是理性存在者,无论其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都应无条件地遵从实践的法则。在这里,康德的逻辑是:理性本身具有实践性,而具有实践性的理性必定具备一些客观的规律性的原理,这些原理是理性内在具有的,而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赋予它的,或者说这是理性之为理性的原因。 由此可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两种范畴。道德准则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这些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虽然对我们的道德生活约束性不大,但它对于我们的道德生活并非毫无作用。然而,康德所寻求的不是一般性道德生活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道德生活随处可见,无需论证其可能与否,他所想要的是道德之可能的根据,这种根据是不能用一般性的道德来规范的。于是康德又找到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原

浅谈对道德的思考与感悟

浅谈对道德的思考与感悟 人作为道德行为的主体,时刻面临着自身道德价值的选择与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市场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相应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由此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二律背反现象,令众多人无所适从,为师者亦措手不及,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面对纷繁甚至冲突的道德价值,人时常陷入两难或多难选择的境地。尤其是近年来社会评判标准的不确定性,给人进行自我道德价值的选择和实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他们同样的行为,往往在社会中得到不同的评价,时褒时贬,时赞时斥,以致于人的自我评判标准也难免发生左右摆动,难以确定。因此,从理论上回答人的道德价值选择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原则,以及在这些根本原则指导下,如何帮助人实现自我选定的被社会认可的道德价值,这是大学德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同时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原则,对于把握道德教育的方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道德行为的主体是人,人的一切活动构成了人的价值,但这个价值是十分宽泛的概念,仅从道德价值来看,它既包含了由人的“失范”行为所造成的道德负价值,也包含了由人的“应当”行为所带来的道德正价值。由于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人们如何认识和评价事物,以及选择行为,所以价值观是进行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的重要依据,它影响、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左右人们的选择和行为。因此,主体在确立人生的道德价值时,必须首先明知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带来道德正价值,即应得到鼓励和帮助实现的道德价值。由于价值对人的选择和行为,往往起倾向性的作用,因而价值评价有其特殊的价值尺度和客观标准。这个尺度和标准是,凡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就有价值,其推动作用越大,价值就越大。反之,就没有价值。可见,人“应当”的道德价值的行为准则是以人的行为结果,究竟对社会有利还是有害,是促进社会进步还是阻碍社会进步,是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还是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准则。凡属前者的道德行为都应是取得正的道德价值的行为。 由此,人的道德价值就是指行为主体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从事的能体现社会发展必然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活动价值。人的道德价值选择无疑应该根据这一原则来确立。 然而,人的道德价值选择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道德认知是人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基础,是道德品质的基本组成部分。认知因素指的是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在德育心理学中,特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即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对社会和道德现象、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是非、善恶的评价。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知因素是首要的前提。只有认知清楚、明确,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形成良好和正确的思想品德。 因此,道德价值选择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自我理性判断基础之上,并能经受社会、历史、科学理性的长期考验判断才能确定下来。由于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生经验的深刻认知和理性升华,因而它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自我认知能力的成熟及理性的不断升华而不断地自由自觉地发展。事实上,今天的人中,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年轻和认知能力的局限,社会阅历的肤浅,基本理性自觉精神的不足,思维模式的简单化,因而很难真正正确地确定出自己的道德价值。他们所确定的道德价值,往往是不自觉的、多向的、不确定的,甚至带有明显的随机性、盲目性和自发性。在其道德行为上也反映出明显的二重性,部分学生在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明显反差。人的思想是环境的同化作用和个体内在的选择作用

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资料综合

人的价值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具有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但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可见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所以哲学上的价值就应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人的价值的评价。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而非索取了多少。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从性质上讲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不同性质的价值观所起的导向作用不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而言,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公义和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幸福观、家庭观和恋爱观,也决定着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基本态度、思维方式和行动结果。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一、什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简单讲,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各种现象和事物总的看法,其中包括社会观、自然观以及伦理观、审美观等。有了世界观,也就会产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人生问题总的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目的、态度和理想等。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的世界观对人们有着不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观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5875086.html,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观教育 作者:陈尾香 来源:《文理导航》2020年第10期 【摘要】在初中阶段,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模糊,道德意识不清晰的阶段,其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所以,在初中阶段增加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教育;措施及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教育现状 首先,《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基本就是让学生背诵知识点、做练习题以应对考试,完全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视这一点,只关注中学生的考试成绩,那么这门课程的存在就丧失了一开始的教学目的。教师让学生背诵知识点应对考试,学生也会感觉得枯燥和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是价值观教育没有很好地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它的作用的原因之一。 再者,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即使凭借自身的不断学习和与其他教师交流的经验,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但还是存在没有利用好除课程以外资源的现象。对于教学上,教师自然是认真负责的,但对于课程以外的社会变化、时事热点、环境政策等没有合理的融合进课程当中,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也只局限于课内的知识,学生也就变成了一群“纸上谈兵”的人。想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适当给学生拓展一些课外内容,利用一切可以从日常融入生活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道德与法治价值观教育措施 (一)联系日常实际 想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进行。因此,教师要将日常生活的内容融合进课堂教育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所学的内容又贴近学生的生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从生活中学,从生活中接受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青春期活泼好动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自然无法打起精神,更不用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人生和道德价值观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 何淼 本章结构框架 第一节天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2 、从儒家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 3 、注重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天即广义的自然,人即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天人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天人之辩是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逻辑起点。 4 、原始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 5 、儒家对主权职能的理解,往往与天命的观念纠缠在一起。 6 、儒家的仁以孝悌为本,更多地受到宗法血缘关系的制约;墨家则主张“兼爱”,它超越了宗法关系。 7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强调无以人灭天,有一定的价值。 8 、命力之争作为天人之辩的展开,核心是人的自由问题。 9 、道家强调主体在世的原则是“无为”。

10、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11、广义的天人之辩还涉及天性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12、儒家强调人与兽的区别,要求由野而文;道家则将同与禽兽视为至德之世。 第二节群己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 、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 、道家对个体生命和自由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自我认同提到了突出地位,老子指出:自知者明。 第三节义利、理欲关系上的价值取向 1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同时,也肯定利的合理性。 2 、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因此,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是明显地有着负面导向作用的。 3 、从价值观上看,义利之辩首先关联着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墨家重义的外在价值,认为义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义,利也。 5 、法家赋予功利原则以更极端的形式,认为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益为纽带的。 6 、义与利的关系进而展开为理性要求与感性需要的关系,即所

《浅谈人生观对人生的影响》

《浅谈人生观对人生的影响》人的生命过程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人不仅活着,还要生产、沟通、创新,从而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以合适的人生观指导自己的行为,赋予不同的人生意义。成就人生,除了受客观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人生观。 其实,人对自我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于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就在这种客观又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具有个性特征的人。再是,人们通过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会逐渐地认识认识和领悟人生,形成与自己相关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而且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因此,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当然,人生观都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世界观作为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被世界观所决定的,总而言之,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同时,人生观是世界观对待人生问题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正确的世界观又非常重要的,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才会有正确的人生观。当然,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其世界观也会随之变化。总之,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人生观与世界观是相互影响的。 我们的人生需要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来指引,那么我们就得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列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其实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实践中起很大的作用。人生目的一定程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人生态度,同样,也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价值标准。可见,人生目的可以看作人生的航标,它指引着人生的航向。当然,不同的人生目的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价值。所以,作为学生的我们,要自觉的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单有人生目的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正确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与重要内容,因为我们的人生我们需要认真,需要务实,需要乐观,需要进取,所以,我们就必须端正我们的人生态度,以开拓进取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不断领悟美好人生的真谛,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不断丰富我们人生的意义。 确定了人生目的与态度,我们就要来认识人生价值了。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作为处理生活中的一系列的矛盾,总会有一定的标准。所以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但是价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范畴,在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区别

一、区别 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一个人的世界观一旦形成是相对稳定的不轻易改变的,一个人世界观的改变是一种根本性的改变。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际遇,文化素养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反之这将人带入歧途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包括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行为定势,或曰社会行为模式。 二、联系 1、世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 世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价值选择。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能够指引人们正确的看待人生,想问题、办事情以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做奉献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反之,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致使人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并误导人们的言行 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统一的,价值观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人生观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从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从而把人生真正意义看作贡献,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同时,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地分析人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价值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现实体现 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怎样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通过观察其对具体事件的态度和行动来判断,一个人对具体事件的态度和行动就是其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这充分展示了其的价值观。 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者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 所谓区别就是表现在所指的内涵和范围的不同,世界观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人生观面对的是社会人生的领域,价值观则更进一步,指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三者之间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世界观支配和指导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又反过来制约、影响世界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体现社会主核心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体现 社会主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是贯穿于教育发展的一条红线,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经过几千年来的社会洗礼,人们的思想意识、人生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要重视小学教育,从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成长抓起,从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呢?我个人认为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内涵,并贯穿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動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学校,在课堂形成一种体系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至关重要,它是学校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标杆,办什么样的学校,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最终要实现的办学目标是什么,这些都由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所决定,教学活动是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具体体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去,充分发挥其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形成共识,让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每一位教师的灵魂,使之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和约束。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德无识,不算人才;有才无德,也不是人才;唯有德才兼备,方可为人才。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充分发挥其对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引领学校工作的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班主任工作的推动作用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十分重要。班主任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应在每一天的细节中体现育人。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中讲述的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系,也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给了我深刻的感触。接下来是我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要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价值观。下面就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般定义了。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义,不难看出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它们就像两个连体婴儿,一生都是形影相伴的。 而且,古往今来人都没有停止过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探求的脚步。实践证明,科学价值观教育对人的成长作用重大。我们不能用事实真理取代价值真理,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仅有智慧和技能并不能给人带来尊严和幸福,人类有理由相信、完全可以把高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传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已经把价值观教育摆到重要地位,各方面都在培养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我们大学生就处于这样一个黄金阶段——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阶段。 (一)我从《阿甘正传》中感悟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期又重温了一遍《阿甘正传》,在这部经典的电影中,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我有了更深的感想。可能有人会说这毕竟是个故事,一个傻子能够成功是艺术形式的必要体现。影片中的阿甘运气的确不错,但也需要不懈的坚持和超强的毅力才能成功。 阿甘其实代表了如今脚踏实地做事、活在当下的一类人。未来充满变数,再聪明的头脑也不能预知未来,何不做个“傻子”。只想着当下的事情,尽情尽力做好当下的工作;只享受当下的生活,但仍然对未来抱有希望……这样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心情,也可能迎来意想不到的机遇。像阿甘一样认真努力、积极乐观的活着!至少,不会虚度光阴,再简单无聊的工作也会变得充实,再不堪的生活也会变得多姿。坚持到底,相信下一个好运就会降临在未来的你身边。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阿甘一样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都远不及阿甘,那些不知为何而做的事情总是非常轻易地半途而废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就像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数时候,我们也许都在随波逐流,这种飘浮没有具体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厌倦。可是,一个腾挪一个转身,总还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我们只须尽力将它做得完满,不要计较自己究竟得到了多少,那么,我们就可以越飞越高,也会发现,越往高处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是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指引着他不断前行…… 阿甘有很多自己的理论,他坐路边的长椅上和不相识的路上讲述他的传奇,他在每一个理论前面加上三个字:妈妈说。 ----妈妈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妈妈说,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党课提纲)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就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高尚的人生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 干部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学习实践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是肩负时代使命的迫切需要;是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握三点基本要求。一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最高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党的事业不断成功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二是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价值取向。来自于人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我们党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要提高执政能力,从本质上说,就要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三是坚持以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为正确实现途径。我市是西部内陆地区,尽管这些年发展很快,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的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人均低。必须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挥霍浪费,不松懈斗志,抓紧时间,埋头苦干,一年一年地苦干,一代一代地苦干,一刻也不放

松地苦干,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奉献精神与利益原则的关系。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对待和把握个人利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要把个人利益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中。二是正确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要体现在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人民带来幸福上,要通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来实现个人价值。三是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关系。共产党员在追求社会价值的同时要恪守道德规范,带头弘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加强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建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四是正确处理人生追求与权力地位的关系。共产党员要立志做大事,不能把职位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只有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树立高尚的人格,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努力实践、刻苦锻炼形成的。具体来讲,就是要努力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加强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要紧密联系实际。二是加强实践,积极投身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宏伟事业中去。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奋力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这是全市广大党员最大的实践。只有满腔热情地投身于跨越式发展这一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实践中,才能磨炼意志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三是加强党内生活锻炼,不断提高党性修养。积极主动地参加党内生活,自觉置身于党组织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之下,是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加强世界观改造的组织保证。党内生活锻炼要严于解剖自己,党内生活锻炼贵在高度自觉,党内生活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制度环境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作用。好的制度往往有利于塑造完善的人格,而有缺陷的制度则可能使人的心灵发生扭曲。我们一定要在继续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

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道德

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道德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让我们感动的人感动的事。 最美警察、最美老师、最美阿姨、感动中国任人物等等。因此在我们心中哪些道德模范一定是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可是一味的舍己在我看来虽然值得赞扬却并不应该提倡! 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一个商人,他很富有。他在郑国发现了一个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花钱将他赎回出来,带回了鲁国。他为鲁国做了一件好事,鲁国政府按照规定将他赎奴隶的钱补偿给子贡。子贡却表示,不要这笔赎金了,为国家做了贡献,这样他又为鲁国做了一件好事。鲁国政府就将曾子树为榜样,号召人们向他学习。 孔子听说这件事以后,严厉地批评了子贡的行为,也批评政府的做法。孔子认为无论子贡还是鲁国政府的做法都对鲁国有百害而无一利,是极端不道德的。 为什么孔子对这样一件看上去对国家很有益的事情却提出严厉批评呢? 一、如果一个并不富裕的人在别的国家看见一个鲁国人沦为奴隶,本来他可以花钱将奴隶赎回来,再得到政府的补偿。他自己没有损失,对国家却是有利的。即便是一个贫穷的人,他也可以借钱先将人赎出来,回国以后得到政府的补偿,再将赎金还给人家就是。他们这样做,即对国家有利,自己也没有损失什么。本来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可是,现在有了子贡这个榜样,事情就不同了。如果再发现鲁国人沦为奴隶,在赎还是不赎的问题上,他们可能要犹豫不决,最后很可能放弃行动,不再赎人了。因为,当他们付出了代价赎出了奴隶以后,回国向政府要赎金的时候,社会舆论或政府就会以子贡这个榜样来衡量要求他们。社会舆论也会说,你怎么不向子贡学习?人家都没要补偿,与曾子相比你的觉悟太低了。出人意料的结果是;他们做了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却被认为是没有觉悟的,甚至要遭到谴责。在这种要么金钱损失、要么道德谴责的两难选择和双重压力之下,他们就会放弃对国家有益的行为了。 二、那么很富有的人呢?就像子贡这样富有的人,本来钱财并不是问题,但他们也不一定赎人了。因为,即便他们很富有,可是人的天性都是自私的,他们不想白白损失一笔钱财。本来可以将人赎回来,再得到政府的补偿,自己没有损失,却对国家有利。现在他们却因为子贡这个榜样的存在,不敢贸然赎人了。可想而知,如果他们去向政府要赎金,社会舆论和政府自然又会用子贡来衡量他们的行为;你们跟子贡一样富有,本来就不缺这一点钱,人家都不要赎金,你们怎么还要呢?结果,他们也面临着金钱损失和道德谴责的两难处境。既然如此,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避免麻烦和损失,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子贡这个道德的榜样,人们不再关心鲁国人是否沦为奴隶了,也不会再费劲巴力地将他们赎回来了。就是看见了,也可能假装看不见。因为,在要么金钱损失,要么道德被谴责的进退失据的情况下,放弃是最好的选择。子贡的行为,以及鲁国将他树为榜样,破坏了道德规则,混淆了道德观念,对鲁国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孔子才严厉地批评这种做法。 我们在道德的同事更应记住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应该理解这是怎样的社会。

浅谈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浅谈我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把握着一个人人生的方向、抉择着一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一个人的价值观则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是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是他的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寄托、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所在。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而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则有什么样的追求。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地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同时,这也是我所信仰并为之奉行的: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的人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我有限的人生中,或许我不出类拔萃,或许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但是,我的人生我做主,我要尽自己所能,度过一个丰富、精彩、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要怎样去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掌好人生的舵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人生是一段曲折坎坷不平的旅途,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总是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还有许许多多生活中的挫折。但是,要知道,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是黎明前的黑暗!过了今天,明天就又是新的一天了。黑暗之后就是日出,影子的后面还有太阳!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挫折,我们不能随意的屈服气馁,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们更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要知道我们的生命并非只属于自己,它是一家人的牵挂,是我们的母亲十月怀胎将我们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我们的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养育成人,更是我们的家人给了我们无尽的呵护和关爱,让我们在爱的包围中幸福成长! 当我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才有资格开始考虑我要度过一个怎样的人生。往大了说,我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为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做那个改变世界的人,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退一步讲,即使我们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们也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让自己的人生虚度,在自己有限的青春年华中,拼搏奋发,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而有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有意义的人生呢? 我对我的人生没有过多的要求,我并不要求说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多大的成就,要为国家做多大的贡献,我就是希望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童年时候就尽情的玩,尽情的享受童真的快乐;青年时候就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等到该奋斗的时侯就努力奋斗,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而现在的我,正按照自己人生的轨迹,无悔地走完了前两个阶段,步入第三个阶段,走入生物医学工程这一学科,在生物医学工程这一学科下不断探索,努力深入,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在我的梦想中,我期望将来的自己,那个学有所成的自己,可以攻克癌症,这是我人生的不断追求!是我人生为之努力拼搏的源动力!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因为癌症而面临生离死别的痛苦,不

浅谈核心价值观地位和作用

浅谈核心价值观在企业 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杭州新天地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刘轶梅今年,我们按照工投集团党委的部署,积极认真开展了?我们的价值观☆做优秀新天地人?主题实践活动、?我们的价值观?核心词征集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党员、员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极大地推进了公司职业道德建设。现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核心价值观与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 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企业职业道德是指一个企业全体职工在职业生活中行为的约定俗成,又是这个企业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看出,核心价值观与企业职业道德建设应该是纲与目的关系,古代有个成语叫纲举目张,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核心价值观是?纲?,企业职业道德建设是?目?,只要抓住核心价值观建设,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在今年工投集团组织的?我们的价值观?核心词征集活动,公司员工踊跃参加,围绕工投集

团、新天地、部门和个人岗位四个方面,提炼出不少主题突出、立意鲜明、通俗易记的核心价值词,如有关工投的就有?尚科学、谋发展、创和谐、强工投?和?‘工’标青史、‘大’展宏图?等;有关新天地的有?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团队创作、再铸辉煌?等;有关部门的有?以人为本、激发热情、携手创造、实现梦想?等;有关员工岗位的有?诚信、自律、勤奋、奉献?和?专业执着、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等等,这些核心价值词凸显出企业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这就为公司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明确了内涵,奠定了基础。 二、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1、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前进方向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相对不变、始终恪守的价值观念,反映了企业及其每一个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评价标准,而在任何一种道德体系中,价值观都扮演着核心导向的角色,决定了道德的根本属性和走向,核心价值观与道德之间这种息息相通的关系,要求企业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把建设核心价值观作为前进方向,一旦核心价值观偏离了方向,企业职业道德建设也必将走向歪路。 2、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在支撑 核心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在全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