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种

第3章 引种
第3章 引种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计划学时 4

授课章节第三章引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正确理解引种的理论基础,把握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

2. 掌握引种的程序与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引种的原理

第三节引种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引种的方法

1、多媒体结合板书。

2、将影响引种成功的生态因子介绍完后,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洛阳葡萄品种引种的生态因子分析),说明如何应用书本上的道理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3、在园艺植物引种规律的讲授中,采用大量图片帮助认识、理解这些植物引种的特点。

4、布置一次课后作业,帮助综合理解课堂内容。

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如果要引种一种热带果树到你家乡进行栽培,试论述其引种成功的可能性。需考虑那些因素?如要保证引种成功,需采取哪些措施?

思考题

1、引种与驯化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如何进行引种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种成功?

3、引种对我国的园艺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

4、比较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在遗传基础、引种方法上的不同。

5、各举出2~3个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的例子,并说明各自做法的道理。

第三章引种

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一、引种的概念

引种驯化(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tion):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把园艺植物资源引入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区栽培。

不同植物种类在自然界都有其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

例如:同属蔷薇科的梅和杏,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

梅花:我国的名花,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原产我国中部及西南部山区,梅花喜阳光、温暖、湿润,黄河以南可露地越冬。

图示:赏梅胜地:杭州的孤山、无锡的梅园、武汉的梅岭、南京的梅花山(虎丘晚粉)、广东的罗浮山(复瓣跳枝)。

杏:原产我国,栽培历史2600多年,耐寒、耐旱、耐瘠薄,喜温凉、干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黄河流域为中心产区。

南梅北杏。梅从自然分布范围→黄河以北地区(引种)

二、引种的类型

在这种人为迁移的过程中, 植物对新的生态环境的反应大致有两种类型:

(1)简单引种(introduction):直接引种。从原产地直接引品种于引进地,不需要人工选择和培育,不改变其基因型,就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引种。

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以致植物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2)驯化引种(domestication):间接引种。从原产地引入种子、实生苗、花粉于引进地,改变了原有植物的基因型,通过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培育,才能在引进地正常生长发育,用于栽培。

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在自然状况下生长不正常或死亡,但通过人为的干预措施对植物的遗传特性进行逐步改良,使原本不能生存的植物可以适应新的环境而正常生长。

图示:油橄榄:原产地中海亚热带地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获得成功。

引种既包括简单引种, 也包括驯化引种;既包括栽培植物的引种与驯化,也包括野生植物的驯化。

三、引种的意义

1 引种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游牧时代过渡到农耕时代,完全得益于可食的野生植物的驯化栽培。园艺植物是人类为了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而驯化的,是与整个作物同步起源并演化、发展的。将野生植物变为栽培植物,这是驯化;随着人类的迁徒与社会交往等,这些栽培植物从一地带到另一地,这是引种;引进的新的栽培植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发生变异,经过选择使之适应新的环境,成为新的品种,也是驯化。这些就是是栽培植物的演化与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栽培植物品种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换、引种,势必在更大程度上干预栽培植物的演化与发展。

现在栽培的植物都经历了从野生到栽培的过程。

杜鹃、山葡萄、猕猴桃,人类通过引种驯化、选择、培育,选出了许多的栽培品种,丰富了栽培植物的种类!

2 引种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生活质量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尽管引种不是创造新品种,但却是增加当地品种的最快捷的途径。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植物种类及其品种来说,我们并不清楚它们对生态条件的综合反应,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的适应性到底有多广,引种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只有通过引种试验,才能确认这种植物的适应性;其中包括了不少只经简单引种,即可推广应用的植物种类或品种。

中国虽然是很多园艺植物的起源中心,种类和品种极其丰富,但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苹果、葡萄、番茄、甘蓝、马铃薯、悬铃木、茉莉花等都是在不同时期从国外引入的。其中引入时期较早的种类,已选育出不少当地的品种类型;而引入时期较晚的种类,如洋梨、甜樱挑、青花菜、石刁柏等生产上至今仍以直接利用外引品种为主。

我国园艺植物的引种遍及世界。

来自非洲:马蹄莲、唐菖蒲、小苍兰、君子兰

来自大洋洲:麦杆菊、桉树

来自欧洲:金鱼草、雏菊、彩叶甘蓝、香石竹

来自亚洲:鸡冠花、曼陀罗

来自美洲:一串红、蒲苞花、矮牵牛

图片

至于国内地区间的引种,更对丰富生产上的种类及品种组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生产上己具有较丰富种类品种的老产区,仍可从国内外引入比现有品种更为优良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

垂柳:原产我国江南水乡。

雪松:树体大,树干通直,是著名的绿化观赏树。自然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的

西部,我国从1920年开始引种,目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是北起旅大,南到云南。

紫荆:原产黄河流域以南,现全国各地广泛栽培。耐旱,忌涝、对氯气有一定的抗性,萌蘖性强,耐修剪。

木槿:别名朝开暮落花。原产我国中部,现各地有栽培。抗大气污染。

富士:单果重170一200g,易产生芽变的品种。

引种也是实现良种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3 引种可为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彩的种质资源

相对来说,除非基因克隆可不经驯化,从一地直接带到另一地,其他任何一种育种方法所需的原始材料或种质资源都要经过引种或驯化,才能得到或应用。如果说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那么引种驯化则是育种工作的开路先锋。

广义的引种还包括引进种质资源,为育成更多、更好的新品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如中国原产的华栗引入美国后,是该地抗栗疫病育种的重要资源。

需要注意的问题:外来生物的入侵问题

※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凤眼莲:原产南美,净化污水的能手。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50~60年代曾作为猪饲料(水葫芦繁殖极快,取之不竭;其根系较发达,像羽毛状,能将水中的氮、磷和一些有害污染物吸收在体内)大力推广“水葫芦”,如今猪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再以水葫芦作青饲料,水体的富营养化给水葫芦的爆发营造了一个“富裕的家”,一年之内能“克隆”几千棵。此后大量逸生。近年来上海市大规模、季节性爆发水葫芦,已形成“一江葫芦向东流”的特殊“景观”。每年9月中旬左右苏州河先出现水葫芦,11月黄浦江上出现水葫芦高峰,12月黄浦江再度出现高峰,每年上海政府会流失上亿元的治理费。有时,成片的水葫芦会“聚众滋事”,形成30km长的“绿岛”,不仅淤塞河道、影响通航。更为严重的是,浦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在宁波的不少河道里,在水葫芦上铺块木板就能站上个人。水葫芦的再利用率也不高。别看水葫芦的植株长得很大,其中95%是水。试验表明:50kg生长旺季的水葫芦,烘干之后只能得到2.5kg的干物质;捞上岸像山那么一大堆,10天之后烂下来就是贴着地皮浅浅一层。

在昆明的滇池内,1994年它的覆盖面积达10km2,不但破坏了当地的水生植被,堵塞了水上交通,给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还严重损害了当地水生生态系统。云南科学家曾尝试将水葫芦的干物质做成饭盒、茶杯,但重金属的含量超标、污染问题严重,不能使用。

※摧毁原生态系统、危害植物多样性

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洲,被称为“绿色杀手”,繁殖能力极强,有它在的地方,其它植物难以生长,侵入农业植被、占领草场和采伐迹地,使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目前这种可怕植物已经将四川凉山州800万亩优良草场变成自己的王国,而且它们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悄悄向成都逼近。据资料显示:天然草场被紫茎泽兰入侵三年后覆盖程度可达90%以上,牧草几乎消失。紫茎泽兰带冠毛的种子和花粉能引起马属动物哮喘病,尤其是种子上带钩的纤毛被牲畜吸入后直接往气管和肺部钻,引起牲畜组织坏死和死亡。用紫茎泽兰的茎叶垫圈或下田作沤肥,可引起牲畜蹄子腐烂、人的手脚皮肤发炎。紫茎泽兰危害相当大使幼树衰弱甚至死亡;使经济林推迟投产,效益下降;入侵田边地埂,就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造成入侵田块减产。紫茎泽兰入侵120天后,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分别下降56%~96%、46%~53%、6%~33%,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影响遗传多样性

随着生物环境的片断化,残存的次生植被被入侵种类分割、包围、渗透,使本土的生物种群进一步破碎化,造成物种的近亲繁殖和遗传漂移。

一枝黄花:一枝黄花可与假蓍紫苑杂交,产生新的后代。

四、引种成功的标准

引种植物必须在引进地的一般栽培条件下,能够正常的生长发育,并可获得与原产地相当的产量与质量的产品,达到预定的经济效益才叫做引种成功。

引种成功的标准4个:①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设施,就能安全越冬或越夏;②没有降低其经济价值;③没有严重的病虫害;④能用原来的方法进行繁殖。

郁金香:原产土耳其和中亚细亚。1593年引进荷兰,国花。(郁金香、风车、奶酪、木鞋)四大国宝之一,郁金香大国,种球畅销120多个国家,出口量占全世界总出口量的80%以上。荷兰栽培郁金香已有400多年。全世界郁金香品种共有8100多个。名称多得令人眼花缭乱。郁金香喜欢在冷凉的气候生长,一般适温为17~20℃。

19世纪末上海开始引种郁金香,20世纪初南京、庐山也开始引种。只能种1~2年,鳞茎退化严重。我国目前没有自己培育的郁金香品种,我国至少有14种野生郁金香,是培育中国郁金香品种的物质基础。郁金香在我国的栽培不能是引种成功。

榕树:原产热带。气生根下垂,独木成林。喜暖热多雨气候、酸性土壤,生长快、寿命长,华南地区常见的行道树及遮荫树,在我省的设施栽培不能是引种成功。

香蕉:香蕉是世界四大名果(葡萄、柑橘、香蕉、苹果)之一,是最重要的热带水果,栽培面积仅次于葡萄、柑桔、位居第三。原产亚州东南部,即东南亚、

马来西亚一带及中国。中国的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及西藏的东南部均发现有野生香蕉的分布。目前香蕉已迅速在世界各地发展,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半球南北纬30°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北纬30°以外。全世界栽培香蕉的国家和地区达120个,其中主产区为中南美洲和亚洲。

十七世纪末最大的殖民帝国荷兰女王执政,印度等国都是其殖民地。荷兰女王吃到了香甜可口的香蕉,下令在王都种植香蕉。在北纬30°以内→北纬51-52°。

荔枝:荔枝享有“岭南果王”和“果中珍品”的美誉,驰名中外。广东的岭南地区为集中产区。汉武帝,公元前116年征服了岭南。下令要把荔枝种植到长安。直接引种、间接引种均没有成功。

引种失败的原因:缺乏正确引种理论的指导;对原产地和引进地自然条件缺乏深入的研究;对引种植物的系统发育历史缺乏深入的研究

第二节引种的原理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接受了各种不同生态条件的考验,形成了对各种生态条件的反应规范,这种反应规范是受基因型决定的,并可以通过性细胞的可遗传变异而传递给后代。

遗传学告诉我们,表现型(Phenotype,P)是基因型(genotype,G)与环境(enviroment,E)相互作用的结果,即G十E=P。在引种驯化中,P可以认为是引种的效果,是简单引种,还是驯化引种。G主要是指植物适应性的反应规范,即适应性的宽窄(大小)。E是指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的差异。可以说,地球上没有任何两地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同,E肯定是一个变数;但又是一个定数,因为这种环境条件的差异是可以度量的,而且是比较容易度量的。如果把E作为定数,那G就成为决定引种效果P的关键因素。

P=G+E (P:引种效果;G:植物适应性的反应规范;E: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的差异)

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如果引种植物的适应性较宽,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植物适应性反应规范之内,就是“简单引种”。反之,就是“驯化引种”。

1.简单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简单引种是引种材料在本身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即在迁移适应过程中未改变本身的遗传性。引种时可直接引进无性繁殖材料。

生物遗传性适应范围:指由基因型所决定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据D.lewis(1955)等研究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其对环境

的适应能力越强。原因是杂结合程度高的类型合成能力高,特殊要求低。

例如,温州蜜桔是橙和桔的杂交种,其杂合程度较其它柑橘类高,因此,在生产中表现出地区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简单引种,遗传型未发生改变,但并不等于其表现型不发生改变。如砀山酥梨引种到陕西渭北和新疆南部及山西晋中等地栽培,比原产地果实皮更薄、美观、糖份高、风味浓、耐贮藏。

2.驯化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驯化引种是植物向其遗传性适应范围以外的迁移,必须要改变植物的遗传型,才能使植物的适应范围扩大。引种时,必须引进种子。

引进种子播种的原因是:种子是通过有性过程形成的,具有多种复杂的基因型重组类型,通过播种,可以从中选择适应性最强的重组类型。

二、引种的生态学原理

1.气候相似论(theory of climatic analogues)

德国的林学家,迈依尔(Mayr)在《欧洲外地园林树木》(1906)和《在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木培育》(1909)两本专著中提出:“原产地与引进地的气候条件必须相似,迫使树木适应新地区的环境条件是困难而无效的”。气候相似论是指综合的生态条件,在此条件下形成的植物群落。

图示进一步解释。

迈依尔的理论制止了当时德国林业工作中乱引种的现象。有不少的事实证明,从气候相似的地区引种容易成功,支持了气候相似论!

该理论的缺点:只强调了树木对气候条件的严格要求,综合生态条件的相似性,忽视了其他生态条件、土壤、共生环境,忽视了树木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对不同气候的适应性,未考虑植物的适应性,尤其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巨大的、潜在的适应性。

菊池秋雄将世界果树产区气候生态带划分为以下地区

我国新疆、内蒙属于夏干带,地中海沿岸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地也属于夏干带。新疆内蒙从法国等地引种容易成功。四川属于夏湿带,从地中海沿岸地区引种不容易成功。

2.主导生态因子

主导生态因子:主导生态因子就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它是决定引种成功的限制因素。主导因子一般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生物等因素。但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类型的主导生态因子不同。

①温度:园艺植物的南北向引种,主导生态因子是温度。

中国气温分布示意图: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南方1月平均气温高于0℃,而北方低于0℃。

温度对引种成功的影响:主要有冬季极限低温、夏季高温、冬温过高、积温需冷量等的影响。

a冬季极限低温

极限温度:是植物所能忍受的最高最低温度的极限,超过这个限度,植物就会遭受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冬季极限低温是南树北引和越冬蔬菜的限制因子。

菠萝能忍受的极限低温是-1℃,如果冬季出现-1℃以下低温的地区引种,会因为冻害影响生产栽培效果。广东韶关冬季-3~-2℃。

柑橘能忍受的绝对低温为-5℃,个别抗寒的品系为-8~-9℃。榕树在1月份的平均温度低于8℃的地区,很难成活。我省的淅川-13.2℃、郑州-18.9℃、济源-20.1℃。绝对低温成为我省引种柑橘、榕树的限制因子。

菠菜、大葱、大蒜等能忍耐-1~-2℃的低温。

据目前的研究认为,成为引种限制因子的不是短暂的绝对低温,而是低温的持续时间——旬均温。

b夏季高温

夏季高温是北树南引和喜冷凉不耐高温蔬菜的限制因子。

柑橘能忍受的临界高温为57.22℃,但如栽于干燥地带,气温38℃时就会发生落果现象,果实、枝梢会灼伤。

生长起始温度和临界高温决定了喜冷凉不耐高温蔬菜实际生长期的长短。

大白菜的生长起始低温约7℃,临界高温约25℃。

“北京大青口”大白菜生长发育需要:7~25℃ 110天。沈阳:7~25℃的天数为80~90天。因此,北京大青口大白菜引种到沈阳栽培,会因为热量不够而缩短生育期,导致结球不充实,生长表现差。

c冬温过高

一定时数的低温才能打破落叶树芽的生理休眠期,使之进入正常的生长。

需冷量是表示落叶果树进行正常的春化作用所需的冷温时数。

不同树种所需的低温时数不一样。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

落叶果树在7.2℃以下结束自然休眠的积温时数不同。

李1128小时

桃816~1276小时

苹果1400~3684小时

日本梨1344~1440小时

柿816~1032小时

栗1440小时

核桃1632~920小时

葡萄200~3580小时

桃需要7.2℃以下的低温时数816~1276h,满足此条件才能正常开花结果。北桃南引时应注意选择需冷量较小的品种。

d积温

活动积温:某一树种的某一生育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

某地的有效积温:某地日平均气温通过某一树种生物学零度的始终日期间的累计温度的和。

不同树种、同一树种不同品种对积温的要求不相同。柑橘栽培所需积温要4000℃以上地区,葡萄栽培所需积温要2000℃以上地区。

以哈尔滨引种葡萄为例:

品种积温哈尔滨活动积温保证率

极早熟2000℃~ 2400℃100%

早熟2400℃~2800℃95%

中熟2800℃~3200℃75%

晚熟3200℃~3500℃

从哈尔滨的活动积温保证率可看出,哈尔滨只适合引进极早熟、早熟、中熟品种栽培,而且中熟品种的活动积温保证率只有75%。

喜温蔬菜在有效积温值相差200-300℃的地区相互引种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不明显,超过此数,有效积温差异越大,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差异越大。

②光照: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的作用。由于光照强度可以通过简单的遮荫来解决,因此影响植物引种驯化的主导因子就是光照时间。大家知道,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区,在不同的季节,所接受光照的时间是不同的。就北半球而言,夏至时的日照最长,冬至时的日照最短,春分和秋分的昼夜相等。这种因季节变化的日照长短的差异,随着纬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直至赤道附近一年昼夜相等。

不同地区的植物在这种昼夜长短的四季变化中,形成了一定的反应规范,这就是光周期现象。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如菊花。所谓“秋菊”就是在夏季长日照条

件下营养生长,秋季短日照条件下开花结实。典型的长日照植物如唐菖蒲,春季短日照条件下生长,夏季长日照条件下开花。芸薹属蔬菜(菜心、芥蓝除外)秋冬季短日照下营养生长,春季长日照下,抽薹开花。还有一些对日照长短不敏感的中日性植物,如茄果类蔬菜、菜心、芥蓝、桃、苹果、月季等。这样,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在南引或北移后的反应就不同。

南引北移

短日照植物营养生长不足,生殖生长受阻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不良长日照植物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不良营养生长不足,生殖生长受阻不同纬度地区引种,光照时间长短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北树南引,由于日照缩短使植株停长早,影响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加剧了南方酷热气候造成的不良后果。

南树北引,由于北方日照比南方长,使树体停止生长晚,降低了树体本身的抗寒力。日照长短对圆葱、马铃薯产品器官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③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生态因子,也引种中必须考虑的因子。

年降雨量和全年雨量的季节分布对果树引种的影响。

任何一种果树对年降雨量都有一定要求。葡萄600~800mm;柑橘1000mm左右。雨量的季节分布对果树也有影响。同种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降雨的要求不同。葡萄4~5月需水最多,而7~8月需水最少。而郑州4~5月降水在100mm左右,7~8月降水约300mm。

果菜类从干燥地区引种到湿润地区易引起落花落果。

北京引种的许多耐寒性较差的楝树、珙桐、无花果等树种,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并非冬季的低温,而是早春的干旱。大家知道,水分的热量系数较大,它可以在高温时吸收热量,而在低温时放出热量,这样就降低了温差,使气候变得更加柔和。这对于大多数植物生长都是有利的。

④土壤:土壤酸碱度与含盐量会成为许多植物引种的限制因子。

我国南方多为酸性土或微酸性土,而北方多为碱性土或微碱性土,在华北大平原还有较大的盐碱地。大多数植物能适应从微酸性到微碱性的土壤,但有些植物对土壤pH值的要求较为严格。

碱性土壤:桃、栗难以成活。

杜鹃、山茶、栀子等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才能生长良好。引种到北方以后,主要问题是土壤的碱性太大,影响植物对铁离子的吸收而黄化;即使改为酸性土种植,也因灌水的pH值较大又使土壤碱化。惟有浇灌用硫酸亚铁与麻渣沤制的矾肥水,才能保持土壤酸性,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引种驯化时还可通过选择适宜的砧木来增强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如在黄河

故道栽培苹果时,用湖北海棠作砧木就比东北山荆子更耐盐碱。

⑤其它因子:大风、检疫性病害、共生环境、菌根等。

植物在长期生长、演化过程中,不仅适应了所在的光、温、水、气、土等非生物的环境,也与周围的生物建立了协调或共生的关系。如板栗、兰花、松树的菌根,只引植物、不引菌根是难以成功的。另外,还要注意在引种的同时,引进授粉树和特殊的传粉昆虫。

以上我们讨论的气候相似论和主导生态因子,都是基于现存的生态条件及其植物的适应性。事实上,随着地球环境的变迁,尤其是第四纪冰川时代的影响,现有植物的分布区并非是其历史上分布区的全部,植物对现有生态环境的适应,也不能代表其适应性的全部。植物在进化长河中经历的每一步,都会在基因型上打下烙印并传递给后代。下面讲生态历史分析法。

3.生态历史分析法

前苏联学者将植物的驯化分为渐进型和潜在型两种类型。渐进型是指被驯化的植物开始获得对改变了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潜在型是指在改变了的生态环境中发展其祖先长期积累下来的适应性潜力。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容易得多。

如原产华中、华东,适应高温多湿的南方水蜜桃品种群,引入干燥低温的华北地区后,也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而原产华北、西北的桃北方品种群就难以适应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这是因为桃树主要原产温带地区,南方桃品种群可能是在各种自然条件或人为条件下迁移到南方后,为适应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而形成的。南方品种群经历了比北方品种群更复杂的历史生态环境,因而表现了更广的适应性。北方品种群由于一直生活在北方,没有积累对南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因此引种到南方一般表现出不适应。

历史上分布广泛的植物类型,其适应性更强,引种更易成功。

第四节引种的方法

一、引种原则

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1.适地适树:“树”泛指各种植物。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某地区一定要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植物栽培;或者说某种植物一定要选择生态条件与之适宜的地区栽培。

既要充分发挥植物潜在的适应性,又要广泛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资源。可通过多品种(种源)的多地点试验,为每个品种找到最适宜的栽培地点,也为每个地点找到最适宜的品种,尤其是要注意品种与地点之间的交互作用。

2.改树适地:改变植物以适应当地环境。怎么改变植物呢?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改变形体,改乔木为灌木,改多年生为一年生,改有性繁殖为无性繁殖。如

无花果、女贞本为乔木,引种到北方以后多作灌木栽培。番茄、辣椒、一串红等多年生植物,均改为一年生栽培。桂花、山茶等不能正常结实的植物,改为嫁接繁殖;另一种就是遗传改良。通过当地播种育苗、筛选突变体或芽变、与当地近缘种或品种杂交、人工诱变或基因工程等途径,改变或扩大植物的适应性,以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可见,改树适地是一个长期的育种过程。

3.改地适树:当生态条件、农业技术措施不适宜某种植物的栽培,可通过改变农业措施和改变栽培地点的生态条件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

在设施园艺和基质栽培、无土栽培比较发达的今天,可以说什么样的生长条件都能创造出来,没有改变不了的“地”。

一般来讲,植物在苗期适应性差,可塑性强,通过冬季覆盖、夏季遮荫、薄肥勤施、抚育修剪、光照处理、温度调节、化学控制等精细的农业措施,不仅可以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还可改变植物的适应性。最后达到在生长期和成熟期不加保护,即可正常生长的目的。否则,会因入不敷出,或损坏景观而使引种失败。

二、引种的方法(技术措施)

(一)引种目标及其可行性分析

引种目标——就是通过引种所要解决的问题。引种要有针对性。

可行性—即引种成功的可能性。

影响引种成功的因子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内因:植物本身遗传适应性的大小。

外因:引种地和原产地间气候差异大小(多年生植物;一、二年生植物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条件。

(1)植物的生活型:不同生活型的植物,适应性大小不同。一般来讲,一年生植物大于多年生植物,草本植物大于木本植物,落叶植物大于常绿植物,藤本大于灌木,灌木大于乔木。

(2)植物的分布区:除非于遗植物,一般分布区越广泛的植物适应性越强。

(3)气候相似性: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原产地与引种地的温度、降水、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进行比较,相似性越大,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4)主导因子:一般来看,在植物的整个分布区中变化越小的因子,越有可能是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因为该种植物对此因子的变化很敏感,或者说对此因子的要求很严格,这就是主导因子。

(5)当地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外来植物的引种、生产大多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和较高的农业技术,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得不加以考虑。

1.引种植物的自身因素

(1)生物学因素:①年发育周期;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③注意不同的生态型。(2)目前的自然分布范围:①水平分布;②垂直分布;③引种成功地。

(3)系统发育历史:①起源中心;②次生起源中心;③历史分布。

2.调查原产地的生态条件

(1)气候条件;(2)土壤条件;(3)共生环境。

3.调查引种成功的生态条件

(1)气候条件(2)土壤条件(3)共生环境(4)有无小气候的影响4.引进地的生态条件

(1)气候条件(2)土壤条件(3)共生环境

引进地要确切、具体,范围不宜过大。如引入河南,河南的什么地方,洛阳还是信阳? 注意多年一次的灾害性天气。

把上面的4点资料做成表、图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引种有无限制因子。

有限制因子,一般的栽培技术措施能否克服,能否进行引种工作。

如果进行引种,最后要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引种方式。

5.确定能否引种和引种方式

直接引种、间接引种。

(二)引种材料的搜集与检疫

繁殖材料的类型很多,可以是有性繁殖的种子,可以是无性繁殖的接穗、插穗、球根、块根、块茎,也可以是完整的植株或试管苗。除了选用该种植物通用的繁殖材料,并考虑简单方便之外,还要根据引种的类型选材。

简单引种:能无性繁殖的植物类型引进无性繁殖器官。

驯化引种:必须引进种子进行多代选择。

引进植物时必须注意检疫。外来的病原菌、害虫、杂草种子,随引种材料带入引种地区,将给引进地带来危害,必须进行检疫。

(三)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

这是引种驯化的中心环节,主要内容包括引种材料的品种(或种源)试验、生物学特性与生态习性的观测、适生优良品种的选择、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与总结、引进材料的繁殖试验等,最后实现“引种一栽培一繁殖一栽培”的生产过程。

引种试验的方法与一般的栽培试验相似,惟有三点需要高度重视:

一是引种试验的规模一定要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先从小规模试验中得到经验,再扩大试验规模。

二是试验的进度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如遇驯化引种,应先保护越冬(夏),再逐渐减少保护,最后露地生长。或者先就近引种,再逐步推移,即逐步迁移驯化法。或者先改变播种时期、栽培方式、修剪方式等,再进行遗传

改良。

三是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植物在新的生长环境中,需要精心照顾;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同时,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的改变,也决非一二年的事。果树与观赏树木的引种,一代就需要10年左右;如果一代不行,需进行多代连续驯化法,那就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事业。

简单引种原则:少量引种、中间繁殖、大面积推广。

驯化引种:可采用多代连续驯化法或逐代迁移法进行驯化。

引种比较试验——对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地理种源(不同的品种)提供的种子、种条、苗木,在引进地进行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适宜的引进种源。可在引进地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进行。

种源试验:既要选择同种植物内不同的种源,又要在引进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多点试验,确定其在引进地的适应范围。种源:栽培作物的品种、品系,野生类型的采种地,尽可能收集同种植物的不同生态类型。一般收集10~30种源、不能少于5个种源,每个种源不应该少于50棵。如果是引入新品种也可以只有一个。云南在进行梨的引种试验中,引入全国不同生态类型的梨的品种29个。

栽培试验:对引进的植物要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主要包括对播种期、栽植密度、幼苗的定向培育、肥水管理、光照处理、土壤pH值、防寒越冬、避暑遮阴措施等。

(四)引种材料的评价与应用

1.引种成功的标准

不加保护或稍加保护能正常生长,通行的繁殖方法能正常繁殖,产品质量或经济价值没有降低,无病虫危害。

2.引种材料的评价

根据引种成功的标准进行科学评价;根据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进行经济评价。

3.推广栽培

通过试验,选出适宜的种源,在引进地进行推广应用。

三、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

1.品种的适应性

同种植物不同品种的适应性不同,品种适应性是决定引种成功与否的内因。首次引种时,一般先选择分布较广、适应性较强的品种做试验;取得经验后,再扩展到特有的、珍稀的品种的引种试验。

2.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

大多数蔬菜和许多花卉,均为一二年生或球根植物,实际栽培季节往往避开了严寒的冬季或酷热的夏季。因此,引种时可主要考虑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这样能扩大植物的引种范围。如整个夏季我国各地的温度差异不大,而且高温与多雨同季,有利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3.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

产品利用的目的有食用、有观赏,经济部位有花、有果、有茎、有叶、有根、还有形。引种的效果应该主要看经济部位的生长发育情况,是否可以正常地食用或观赏。如观花植物就不必考虑结果情况,叶菜类也不必考虑开花结果情况,这样以经济、实用为主,可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同时,还要考虑人们的消费习惯。对于观赏植物来讲,人们习惯于标新立异;但也有一个欣赏习惯问题。如国外普遍畅销的微型月季,引入我国后一直不大受欢迎。蔬菜、果树更因人们的口味、爱好不同,不同品种引进后的经济效果会大不相同。例如,近年从以色列等国引入的彩色甜椒,因为皮厚、质粗而不大受欢迎。

4.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贯穿在引种驯化的各个环节。只有掌握了引种驯化的规律,才能主动地改造植物或改造环境。对于生长期较短的蔬菜或花卉,可人为地调整播种期,并改善栽培技术,不仅能引种成功,还能反季节生产,错开上市期。四、园艺植物引种规律

要掌握各类园艺植物的引种规律,关键在于了解该植物的分布区、品种适应性及其生物学特性。其中:分布区及其生物学特性是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内容。在此主要根据前人的引种实践,讨论各类园艺植物的代表种类的适应性。

1.主要蔬菜的引种规律

我国蔬菜栽培区大致列分为东北蔬菜区、华北蔬菜区、华中蔬菜区、华南蔬菜区、西南高原蔬菜区、青藏高原蔬菜区、蒙新蔬菜区等7大区。不同环境条件的栽培区都有其适宜的蔬菜种类。我国蔬菜引种栽培历史中,蔬菜种类的消长变迁是比较明显的。一些古代栽培过的蔬菜,如马芹已没有栽培,依然为野生状态;一些新的野生蔬菜,如蕨菜、鱼腥草等又驯化栽培;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新兴蔬菜,如番茄、芦笋、西芹等已大量栽培。我国是世界的“蔬菜之乡”,在引进国外蔬菜品种的同时,也向国外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品种,如白菜、萝卜等。

***大白菜

大白菜原产我国,引种栽培遍布全国。主要分为直筒生态型、卵圆生态型和平头生态型。直筒型:耐寒、耐旱性强,适应范围最广。卵圆形:不耐热、不抗寒、不抗旱,适应性较窄。平头型:属于中间型,适应性有宽有窄。

大白菜引种规律:南种北引大多结球不充实(北方可供其生长发育的天数较

短)直筒型容易引种成功。北种南引大多生长良好,但生育期因地而异。从温差小的地方引种到温差大的地方,容易出现秋季抽薹,反之则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变小。

***甘蓝

甘蓝有结球甘蓝、球茎甘蓝、羽衣甘蓝、花椰莱、青花莱、抱子甘蓝和芥蓝之分,我国栽培的品种有的是直接从欧美或日本引进的,有的是从引进品种驯化、筛选的。

引种时,应注意甘蓝的冬性差异。一般冬性强(对低温感应期长),作春甘蓝栽培时不易抽薹。不同类型的结球甘蓝的冬性有差异。圆头类型易抽薹,平头类型次之,尖头类型最不易抽薹。尖头型品种春化阶段较长,冬性强,不易抽薹,适应范围较广;圆头型容易抽薹,适应范围较窄。

***番茄

番茄原产南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引入我国,近年又引进了不少新品种,例如樱桃番茄的许多品种等。番茄是一种日照中性作物,只要温度适宜,可四季开花结果。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品种,安排好茬口,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量。

2.主要果树的引种规律

***苹果

我国是苹果的起源中心之一,但现在各地栽培的绝大多数品种是从国外引入的,如日本的“富士”、美国的“新红星”等。苹果喜欢冷凉干燥气候,我国主产区华北地区。

我国在向西北引种的同时,也向南方引种。苹果在西北的一些地区(如宁夏)生长良好,但在高温多湿的长江以南各省生长不良。在南方中晚熟品种病虫害严重,品质下降。

不同品种的适应性不同,如“辽伏”、“金帅”对南方高温多湿的适应性较强;不同熟期的品种,对南方气候的适应性也不同,早熟品种较好,中熟品种次之,晚熟品种较差。由于早熟品种(比北方提早1个月)可避开伏、秋旱和台风等不良天气,有利于树势恢复并形成花芽。南方低山丘陵区,可引种早熟品种,以增加当地鲜果种类。

苹果经济栽培区应在冷凉干燥气候区。高温多湿的南方地区不适合苹果经济栽培。

***葡萄

葡萄原产黑海、地中海沿岸各地,分东亚、北美和欧亚三个种群。我国栽培的葡萄最初是汉代张赛从西域引种的,近年来从日本、美国引进的品种更多,如

“红地球”等。我国葡萄的传统产区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其中北方寒冷地区采用覆土防寒越冬的方式,将葡萄的产区大大北移。

近年江南、华南各地引种了“巨峰”等不少品种,且可提早结果;惟因浆果成熟期的7~9月份日温差较低,含糖量比北方低3%~5%,南方栽培病虫害较重。

葡萄经济主产区在北方,南方也可栽培欧美杂交种,但果实含糖量比北方低。病虫害较重。

***柑橘

主产区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及广东福建等地。黄河流域及北方不能种植。柑橘向北引种的限制因子是冬季低温。冬季低温低于-7℃的地方,不适宜种柑橘。

3.主要观赏植物的引种规律

***草本花卉

由于生育期短,植株较低矮,即使有些不适应也可以利用设施进行保护栽培,让其度过不利季节。因此引种易成功。

***多年生木本花卉

一般采取适地适栽的方式。常绿树一般对冬季寒冷抵抗力弱,在寒冷的北方不宜引种(南树北引),北树南引时注意防止夏季高温造成的伤害及高温高湿造成的病虫危害。

五、引种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 坚持“既积极又慎重” 的原则

引种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简单易行等特点, 尤其对育种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改进其生产中的品种组成更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历史上因盲目引种给生产上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因此, 对待引种要既积极又慎重, 在程序和方法上除了对少数引种材料的适应性有充分把握外, 一般应坚持少量试引、多点试验、全面鉴定、逐步推广的步骤, 切忌生产性的盲目引种。此外, 引种工作还应紧密结合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及完成育种目标的特定需要, 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二) 注意植物习性类型的特点

园艺植物种类繁多、习性各异。引种时应根据各类植物的习性, 区别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一二年和多年生的特点, 灵活运用引种程序和方法。

(三) 注意农业技术在引种中的作用

引种时应注意配合相应的农业技术, 如在中国年绝对最低温度平均值——15℃以下的地区, 栽培一般葡萄品种时采用埋土防寒法。此外, 生长调节剂、抗性砧木的应用等, 均能增加品种类型的适应能力。采用的农业技术和保护性措施, 应在大面积生产中切实可行和经济有效, 如果耗费大而得不偿失, 生

产中就难以采用。

(四) 注意因引种不当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引种时不仅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避免各种检疫对象传入。同时还要吸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因引种植物失控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造成难控制的灾害。例如澳大利亚引人仙人掌后侵占 1500 万 hm2 土地, 新西兰引人黑刺莓后成为恶性杂草, 醋栗引入北美后成为北美乔松锈病菌的中间寄主等。

园林树木栽培

园林树木栽培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4041 园林树木栽培 南京林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园林树木栽培》课程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园林树木的苗木培养、移栽定植、养护治理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学科。 课程的内容可分为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基础、园林树木苗木培养技术、园林树木的栽培技术、园林树木养护治理等四个部分,在阐述园林树木的分类及一样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园林树木的种苗生产、栽植技术、养护治理。此外,还包括了园林树木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栽培设施、爱护地环境调控、苗木微繁技术、无土栽培、都市园林绿化的日常治理规范等先进、成型的技术。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园林树木的分类、生长习性、繁育、栽培养护治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园林树木的生产产业化的经营和治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都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树木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二)本课程的差不多要求 本课程是为园林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树木栽培所必需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操作技能。通过讲授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生态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阻碍、园林植物的土肥水治理技术、园林树木的栽植、治理、养护的方法等内容,使同学们明白得园林树木栽培的基础原理,了解园林树木栽培的差不多途径和方法,把握园林树木栽培的差不多技能和技巧,并初步了解目前国内外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研究新成果、动态及进展趋势,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组织园林树木栽培及施工的业务工作能力,能胜任园林专业工作。在实践技能方面,把握各类园林树木繁育、栽培的方法和要紧步骤,能够安排园林苗木的周年生产。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园林树木栽培》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它以园林树木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生态学、花卉学、园林植物爱护学为基础,并与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盆景技艺等课程紧密关联,表达了该课程专业知识点覆盖面广,关联度大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课程内容 1.园林植物的概念和分类; 2.木本植物的生命周期; 3.木本植物的年周期; 4.环境因子与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关系。 (二)学习要求 了解园林植物的概念与分类;把握园林树木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划分和特点;了解各类环境因子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阻碍。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园林植物、生命周期、年周期、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旱生植物、湿生 植物、喜酸性植物、喜碱性植物等概念。 2.把握:木本植物生命周期和年周期的划分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治理要求,土 壤和其他因子对树木生长的阻碍。 3.熟练把握:温度、光照、水分对园林树木生长的阻碍,各种常见园林树木对上

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第三节 1。什么叫元组关系演算? 答案1在元组演算中,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简称元组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t|P(t)其中,t是元组变量,表示一个元数默写固定的元组;P是公式(即计算机语言中条件表达式)。{t|P(t)}表示满足公式P的所有元组t的集合。 答案2 关系演算分为元组关系演算或域关系演算,前者以元组为变量,后者以域为变量。 元组演算表达式的一般形式为:{t|P(t)},其含义为:这是一个元组集合,其中的每个元组t(t是元组变量)满足公式P所规定的条件。 2。元组演算的公式定义法则中,规定的原子公式有那三种形式? (1)R(s)。其中,R是关系名,s是元组变量。 (2)s[i]?u[j]。其中,s和u元组变数,?是算术比较运算符,s[i]和u[j]分别表示是s 第i个分量和u的第j个分量。 (3)s[i]?a或a? u[j]。这是a是常量。 3。元组演算的公式定义法则中,规定的三种形式的原子公式各表示何种命题? (1)R(s)。其中,R是关系名,s是元组变量。它表示这样一个命题:“s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 (2)s[i]?u[j]。其中,s和u元组变数,?是算术比较运算符,s[i]和u[j]分别表示是s 第i个分量和u的第j个分量。s[i]?u[j]这样命题:“元组s的第i个分量与元组u的j个分量之间满足?关系。” (3)s[i]?a或a? u[j]。这是a是常量。前一个原子公式s[i]?a表示命题:“元组s的i 个分量值与常量a之间满足?关系”。 4。试述元组演算公式中各运算符优先次序? 优先次序如下:括号、算术比较运算符、 ?∧∨ 5、设有R、S两个关系给出与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相应的原组元算表达式。 (1)RUS可用{t|R(t)∨S(t)}表示 (2)R—S可用{t|R(t)∧?S(t)}表示 (3)R×S可用{t|(?u)(?v)(R(u) ∧ S(v)∧t[1]=u [1]∧ t[2]=u[2] ∧ t[3]=u[3] ∧ t[4]=v[1] ∧ t[5]=v[2]) ∧[2] ∧t[6]=v[3]}表示 (4)设投影操作是∏2,3(R),那么元组表达式写成: {t|(?u)(Ru) ∧t[1] ∧=u[2] ∧t[2]=u[3]} (5)бf(R)可用|t|R}表示,F’是F的等价表示形式。如б2=’d’可写成{t|R(t)∧t[2]=’d’}。用 6。证明合并运算的元组元算表达式与相应关系代数表达式的等价性。

第三章 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第三章园林树种的选择与生态配植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中树种选择与配植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种选择、适地适树、种植密度及树种组成,生态配植。 难点: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配植。 第一节园林树种的选择 一、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应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使栽培树种最大限度满足生态和观赏效果的需要。 主要原则:1. 适地适树;2. 根据栽植的目的;3. 群植时,选择生态习性差异大的树木;4. 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尽可能地综合利用;5. 苗木的来源较多,栽培技术可行,成本不要太高;6. 安全而不污染环境。 [例]行道树的选择:冠大、荫浓;高大乔木,枝下高>2m;树木无臭、无毒,干无刺,花果不污染衣物,耐践踏、耐铺装。 二、适地适树 (一) 概念 使栽植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树”-树种(或品种、类型)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观赏方面的特性。 “地”-栽植地的气候、土壤、生物及污染状况。 (二) 适地适树的标准 1. 生物学标准:(1) 栽植能成活;(2) 能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3)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有相应的稳定性。该标准可用立地指数和其它生长指标来评价。 2. 功能标准:(1) 生态效益;(2) 观赏效益;(3) 经济效益。 (三) 途径与方法

1.途径:(1) 对应选择(双向选择),包括选树适地和选地适树;(2) 改地适树;(3) 改树适地,包括选种、引种、育种。关系:(1)为基础,(2) (3)只有在(1)基础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方法 充分了解地与树的特性,深入分析树种与立地因子的关系,选择最适树种。可分两步:先调查分析“地”的特性,然后根据地的特性和栽植目的选择树种。 (1) 地的特性的调查分析:了解栽植地区的大气候与地貌特征;分析绿地类型及其对树木的功能要求;分析栽植地段地面状况及对生长的影响;调查栽植地点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污染状况;分析生物因子,特别是病虫危害的可能性和可控制的程度。 (2) 树种筛选:在功能效益相似的树种中,选最适树种;对功能与适应性相似的树种,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对乡土树种,应区分中心分布区和边缘分布区;已基本驯化的外来树种(如悬铃木、池杉、刺槐等),可视为乡土树种;新引进树种或类型,从与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相似的原产地引种,并经试栽,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均应注意种源的选择。 第二节栽植密度与树种组成 一、栽植密度 (一) 栽植密度的概念与意义 1.概念: 2.意义:结构是否合理,群体是否稳定;空间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美学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二) 密度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影响树冠和林冠的发育; 2. 影响群体及其组成个体形象的表现程度; 3. 影响树干直径和根系生长; 4. 影响开花结实。 (三) 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1. 根据栽培目的; 2.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3. 根据立地条件; 4. 根据经营要求。

《园林树木学》课后习题

《园林树木学》课后习题 [绪论] 作业题: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对世界园林绿化的贡献。 讨论题:我国园林植物的资源及存在问题。 思考题:如何开发、领域我国丰富园林树木的资源。 [总论]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作业题:如何按照园林用途对园林树木进行分类。 讨论题:分析自然分类系统与人为分类系统二者的所长与所短。 思考题:自然分类系统和人为分类系统在应用中如何合理地选用。第二章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 作业题:如何发挥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讨论题:园林绿化中,如何协调园林树木的三大功能。 思考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树木的生态防护功能。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作业题:以光为主导因子形成的树木的生态类型,举例说明。 讨论题:园林中如何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思考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待环境因子对园林树木的综合作用。

第四章植物群落知识与人工栽培群落的建 作业题:分析自然群落的优势和栽培群落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讨论题:栽培群落如何借鉴自然群落,完善景观。 思考题:针对本市园林绿地中的主要栽培群落种类,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五章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 作业题:如何进行城市的树种调查与规划。 讨论题:分析乡土树种在城市树种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思考题:对目前本市的树种规划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六章园林树木的配植 作业题:园林树木与其他园林要素如何进行搭配。 讨论题:园林树木的配植中,如何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思考题:分析当前植物造景的主要手法和存在问题。 [各论] 1、裸子植物门 作业题:松科的分亚科、分属检索表。 讨论题:松、柏、杉科的主要区别。 思考题:在园林中如何利用松柏类植物造景。 2、被子植物门 (1)双子叶植物纲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 第三节

第三节金属晶体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辨识常见的金属晶体,能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属晶体中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利用金属晶体的通性推导晶体类型,从而理解金属晶体中各微粒之间的作用,并能用均摊法分析其晶胞结构。3.了解混合晶体——石墨的结构与性质。 一、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1.金属键 (1)概念: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实质: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分子”。 (3)特征: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晶体 (1)金属晶体 通过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

(1)金属单质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晶体。 (2)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 (3)金属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电子,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前者导电过程中不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后者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因而,二者导电的本质不同。 例

1下列关于金属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其实质与离子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 B.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与共价键类似,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D.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 答案 B 解析从基本构成微粒的性质看,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实质类似,都属于电性作用,特征都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自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提供的,并且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内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从这个角度看,金属键与共价键有类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如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第三章 引种

第三章引种 第一节引种的概念与意义 一、引种的概念 世界上的植物都有它们自己的进化体系和分布范围,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原来的自然分布区迁移到其自然分布区以外的地区种植叫引种。引种是有目的人类活动,而自然界中依靠自然风力、水流、鸟兽等途径传播而扩散的植物分布,则不属于引种。 广义引种:将植物从其分布区(野生类型)或栽培区(栽培类型),人为移种到新地区。即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包括引进新的品种和引进新的种质资源。 生产性引种(狭义引种):把外地的优良品种经过适应性试验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成为生产用种。 简单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能正常开花结实。 驯化引种:是指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以致于必须采用杂交、诱变及选择等措施来改变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正常开花结实。 二、引种的意义 1、是植物育种的有效途径 2、扩大良种的种植面积,延伸作物种植界限 3、充实育种资源 中国的园艺为世界园艺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美国受栗疫病的为害最严重,在十九世纪末从美洲栗中选出了几个优良品种,并建立了生产性栗园,但在栗树进入盛果前,整个栗园就毁于栗疫病了。而后波及整个美洲栗的分布区,毁灭了全部大树,并使美国栗几乎不成为一个经济树种。直到中国栗的引入,才挽救了美国的栗生产。 第二节引种的原理 一、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遗传学告诉我们,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P = G + E 假如把E作为定数,那么G就成为决定引种效果P的关键因素。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 品种的遗传适应范围大小,主要受品种基因型的严格控制,控制的方式就是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自体调节能力和缓冲作用。 据D.lewis(1955)等研究认为,基因型杂结合程度越高的类型,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原因是杂结合程度高的类型合成能力高,特殊要求低。 例如,温州蜜桔是橙和桔的杂交种,其杂合程度较其它柑橘类高,因此,在生产中表现出地区适应性强,引种成功可能性大。 二、引种与生态学的研究

园林树木的分类

授课专业:园林 授课内容:园林树木的分类授课学时:4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自然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 掌握常见的园林树木的人为分类系统 熟练使用植物检索表 了解植物双名法的命名原则 能熟练应用不同类型的树木 教学重点、难点:自然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 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导入(提问) 讲授 小结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导入:为什么要对植物进行分类 种类多(植物约50万种,高等植物35万种以上),通过分类便于查找和应用 如何进行分类 第一节植物分类学方法 一、概说 历史悠久:公元前600年《诗经》记载200多种植物,公元前476-221年的《尔雅》将植物分为草本和木本两类。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1195种植物,将植物分为木、果、草、谷菽及蔬菜5部。清代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记载1714种植物 瑞典林奈《自然系统》、《植物志属》、《植物志种》描述1万多种植物,双名法 人为分类系统: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 自然分类系统:反应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 列举几种具体分类方法,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分类系统。(1.乔木、灌木、藤木等 2.杨柳科、蔷薇科、忍冬科、豆科等 3.喜光树种、中性树种、耐阴树种等) 二、自然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 1. 物种(种):分类上的基本单位 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该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及其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在自然界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亚种:种内的变异类型,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地变化,有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种:种内的变异类型,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地变化,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变型: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 品种:经过人工选择而形成遗传性状比较稳定、种性大致相同、具有人类需要的性状的栽培植物群体。 判断以下名称属于什么:月季读书台中国红米兰夫人 2. 分类系统上的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三、植物命名法 (一)为什么要对植物命名 1、同物异名: 凤仙花: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凤仙花科凤仙花属 2、同名异物:

第四章 引种和选择育种

第四章引种和选择育种 第一节引种和驯化 一、引种的意义 1、概念 ?广义:泛指以外地区,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 狭义:作为育种途径之一,指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经过简单的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方法。 ?驯化是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地理环境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引种往往与驯化连在一起称为引种驯化。是指通过搜集,引进种质资源,在人类的选择培育下,使野生植物成为栽培植物;使外地的作物和品种成为本地的作物和品种的措施和过程。 ?植物的引种驯化,都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果)的过程。 2、意义 现在世界上种植的各种作物。都是在历史上的不同年代起源于个别地区,通过引种逐渐传播开来。 国外引种的情况:美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最初是从中南美引进的。美国近代迅速发展的作物大豆,原产地是我国。黑西哥育成的小麦品种引种到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在菲律宾育成的国际水稻品种,引种到不少国家,促进了水稻生产。 我国引种的情况:我国引种工作开始很早,据估计约在公元前三千年以前。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明麻(芝麻)、胡豆(蚕豆)、胡瓜(黄瓜)、胡桃(核桃)等。明朝万历年间从吕宋及越南引进了甘薯,清朝引进了陆地棉。20世纪前期从外国引进了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甘薯、马铃薯、甘蔗、烟草等作物的许多品种。其中棉花引种工作成效显著,三十年代前从美国引进脱字棉和爱字棉,接着引进斯字棉4号和德字棉531。在黄河、长江流域大量推广。后代引入岱字棉15号,该品种经区域试验证明,不仅适应长江流域也适应黄河流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已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0%以上。 〖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作物有:甘薯、玉米、向日葵、花生、甜菜、棉花、红麻、烟草等〗。 引种的作用: 1)引入品种直接用于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 2)充实育种的物质基础和丰富遗传资源。 二、引种的基本原理 (一)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 20世纪初,德国林学者迈尔提出了气候相似论。其要点是?°原产地与引进地区之间,影响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应尽可能相似,以保证品种互相引种成功的可能性。该理论对引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有片面性: (1)只强调了气候条件,而且主要是温度条件,从现代植物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构成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光、温、湿、气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3章 引种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园艺植物育种学计划学时 4 授课章节第三章引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正确理解引种的理论基础,把握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 2. 掌握引种的程序与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引种的原理 第三节引种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种的遗传学原理、引种的方法 1、多媒体结合板书。 2、将影响引种成功的生态因子介绍完后,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洛阳葡萄品种引种的生态因子分析),说明如何应用书本上的道理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3、在园艺植物引种规律的讲授中,采用大量图片帮助认识、理解这些植物引种的特点。 4、布置一次课后作业,帮助综合理解课堂内容。 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如果要引种一种热带果树到你家乡进行栽培,试论述其引种成功的可能性。需考虑那些因素?如要保证引种成功,需采取哪些措施? 思考题 1、引种与驯化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如何进行引种的试验研究,怎样才算引种成功? 3、引种对我国的园艺生产产生了哪些影响? 4、比较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在遗传基础、引种方法上的不同。 5、各举出2~3个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的例子,并说明各自做法的道理。

第三章引种 第一节引种的概念和意义 一、引种的概念 引种驯化(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tion):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自然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把园艺植物资源引入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区栽培。 不同植物种类在自然界都有其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 例如:同属蔷薇科的梅和杏,都有一定的自然分布范围。 梅花:我国的名花,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原产我国中部及西南部山区,梅花喜阳光、温暖、湿润,黄河以南可露地越冬。 图示:赏梅胜地:杭州的孤山、无锡的梅园、武汉的梅岭、南京的梅花山(虎丘晚粉)、广东的罗浮山(复瓣跳枝)。 杏:原产我国,栽培历史2600多年,耐寒、耐旱、耐瘠薄,喜温凉、干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黄河流域为中心产区。 南梅北杏。梅从自然分布范围→黄河以北地区(引种) 二、引种的类型 在这种人为迁移的过程中, 植物对新的生态环境的反应大致有两种类型: (1)简单引种(introduction):直接引种。从原产地直接引品种于引进地,不需要人工选择和培育,不改变其基因型,就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引种。 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以致植物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2)驯化引种(domestication):间接引种。从原产地引入种子、实生苗、花粉于引进地,改变了原有植物的基因型,通过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培育,才能在引进地正常生长发育,用于栽培。 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在自然状况下生长不正常或死亡,但通过人为的干预措施对植物的遗传特性进行逐步改良,使原本不能生存的植物可以适应新的环境而正常生长。 图示:油橄榄:原产地中海亚热带地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获得成功。 引种既包括简单引种, 也包括驯化引种;既包括栽培植物的引种与驯化,也包括野生植物的驯化。 三、引种的意义 1 引种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

4++引种

第四章引种 前几章讲育种目标、用什么材料育种(种质资源)、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的关系都是与育种有关的基础知识。本章是育种的开始。本章讲4节§1引种的意义 §2 引种的基本原理 §3 引种的一般规律 §4 引种的工作环节 第一节引种的意义 一、引种的概念 广义的引种:从外地区(指不同的农业区)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各种遗传资源。 狭义的引种(作为育种途径的引种):从外地区或外国引进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区或本国推广种植。 引种成功(应用于经济栽培)的标准: ①与原产地比较,不需特殊保护而能露地越冬、度夏,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②保持原有的产量和品质等经济性状; ③能用适当的繁殖方式进行正常的繁殖。 应当说明的是以营养器官为目标产品的植物,只要在新区能保持其产量和品质,生产上可以从外地引进种子或幼苗进行栽培,能否正常开花结籽可以不作为引种成功的标准。 二、引种的作用 1、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发展农业生产---是解决生产者、消费者对 品种需求的好方法. 新作物或新品种都是先在个别地区即原产地栽培,然后通过引种,逐步传播、扩散到广大地区的。通过引种,不仅可以引进外地优良品种,而且还可以引入当地没有栽培过的新植物。

2001年统计,目前我国的主要栽培植物大约有600种,其中粮食、经济作物约100种,果树、蔬菜作物约250种,牧草、绿肥作物约70种,花卉、药用作物约180种。这些栽培植物大约有近300种原产我国,另一半,即约300种是陆续从国外引进的。 我国曾先后从国外引进的甘薯、玉米、芝麻、向日葵、花生、甜菜、棉花、红麻和烟草等许多作物。其中棉花的引种工作成效较大。我国曾多次引进产量高、品质好的陆地棉品种,取代了低产、质次的中棉和草棉。 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苹果、葡萄、番茄、甘蓝、马铃薯都是在不同时期从国外引入的。而引入时期较晚的种类如青花菜、石刁柏、甜樱桃等生产上至今仍以直接利用外引品种为主。直接提供生产利用的苹果有66个品种,主要有红富士系(目前流行烟辐3、2001)、元帅系等。 2、充实种质资源可增加我国的种质资源种类,为新品种培育奠定 物质基础。 引种的作用不仅在于所引进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更重要的是充实种质资源。从中进行系统育种或作为杂交亲本,在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外引入低芥酸油菜品种育成了一批低芥酸的油菜新品种(目前推广品种占70%)。 70年代以来我国引入的蔬菜种质材料约2万份,相当一部分被用作育种的原始材料,育出了一大批抗病、高产、优质的蔬菜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 3、利用异地种植,提高产量。 我国麻类生产中,常有南麻北种的作法。即将南部地区的麻类种子引到北方山东、河北栽培,能显著地提高产量而纤维品质变化不大。 因为麻类的产品是纤维,是营养体。生产上种植的大麻、黄麻、红麻都是喜高温、短日照的作物,南麻北种,遇长日低温环境,生育

引种驯化

第四章引种 第一节引种的作用 一、引种驯化的含义和作用 (一)含义 1.引种: 广义:泛指以外地区,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遗传育种等有关理论研究所需的各种种质资源。 狭义:作为育种途径之一,指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经过简单的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方法。 2.驯化: 将外地或外国的品种(系)选择培育成本地推广的作物种的措施和过程。 “引种驯化”和“引种栽培”区别: “引种驯化”:一般至少要经过由种子(播种)到种子(开花结实)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本地基本上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引种栽培”:则是从外地引进种子或种苗,虽然已应用于生产栽培,但不能达到或产品收获时还未达到开花、结实阶段,如黄麻。 (二)作用 1.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发展农业生产; 2.充实种质资源。 第二节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 一引种驯化基本原理 1.作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 生态因素(ecologicalfactor): 植物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中,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和直接为作物所同化的因素称生态因素,如气候、土壤、生物等; 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 各种生态因素都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它们综合作用于植物,形成生态环境。 生态区: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栽培条件,对于一种植物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为生态区。如籼稻区、粳稻区。 生态适应:对一定生态环境表现正常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作物品种对生态环境的生态适应主要 表现在:生育期丰产性稳产性 从相似的生态区引进,即生态类型相近的植物品种易于成功。 2.气候相似论 20世纪初,德国迈尔(H.Mayr)提出了气候相似论(theoryofclimaticanalogues) 基本要点:地区之间在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上,应相似到足以保证作物品种相互引种成功时,引种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我国从美国主要植棉带引入的陆地棉品种在长江、黄河流域棉区都能很好适应。 因此,进行农业气候相似性研究,对搞好引种工作十分必要。 3.纬度、海拔、品种习性 (1)温度一般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低于低纬度地区,高海拔地区温度低于平原地区。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习性是基础”园林树木学习性主要指园林树木的生物学习性和生态学习性。树木的物候期:指的是树木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树木有不同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物候是地理气候研究、树木栽培的区域规划等重要的依据。掌握树木的季相变化,可以为园林树木设计、选配树种提供依据,同时为园林树木的繁殖、栽培、养护与育种提供生物学依据,提供科学的指导。要想正确观察树木的物候期,需要做到以下这些方面: 1. 选定观测点(观测点要具固定性、代表性,选定后将观测点的详细情况记载) 2. 选定观测目标(应为发育正常,开花结实3年以上;树冠、枝叶较匀称,体形中庸) 3. 固定观测时间(一般3-5 天观测一次。但在开花、展叶期要每天观测,一天中最好在下午2-3 点观测) 4. 选定观测的部位(一般在向阳的一面,最好观测树木的中部枝条和全面观测) 5. 固定观测记录的人员(认真、责任心强) 6. 观测的内容包括:根系生长期、树液流动期、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新梢生长周期、花芽分化期、叶秋季变色期、落叶期。根系生长周期――树木根系随气候变化而在根系数量,长度,粗度上有规律的增长的现象称根系生长周期。树液流动开始期――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液为标志称树液流动开始期。萌芽期――指芽萌动至芽膨大这一时期。1) 芽膨大始期2)芽开放期或显蕾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展叶期――从芽苞中伸出卷曲或按叶脉褶叠着的小叶至春叶特有色彩在整体上消失这一时期。1) 展叶开始期2)展叶盛期3) 春色叶呈现始期4)春色叶变色期开花期――指观测株上5% 的花瓣完全展开至残留约5% 的花这一时期。1)开花始期2)开花盛期3)开花末期4)多次开花期果实生长发育和落果期――从座果至果实或种子成熟脱落止。1)幼果出现期2)果实生长周期3)生理落果期4)果实或种子成熟期5)脱落期新梢生长周期――由叶芽萌动开始,至枝条停止生长为止。一次梢(春梢)二次梢(夏梢)三次梢(秋梢)花芽分化期――指花芽分化始终这一时期称花芽分化期。不同树木花芽分化期不同。单性花树种,其雄花芽和雌花芽分化期亦有差异。叶秋季变色期――指由于正常季节变化树木出现变色叶,其颜色不再消失,并且新变色叶在不断增多至全部变色的时期。1)秋叶开始变色期2)秋叶全部变色期3)可供观赏秋色叶期落叶期――观测树木秋季开始落叶至树上全部叶子落尽时止。1)落叶始期2)落叶盛期3)落叶末期植物与

第三章 植物生理

第三章植物生理 三、竞赛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洋葱表皮细胞ψw=-10巴,置于哪种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A -10巴NaCl溶液 B -9巴甘油溶液 C -8巴葡萄糖溶液 D -15巴蔗糖溶液 2.吐水是由于高温高湿环境下 A 蒸腾拉力引起的 B 根系生理活动的结果 C 土壤中水分太多的缘故 D 空气中水分太多的缘故 3.把植物组织放在高渗溶液中,植物组织是 A 吸水 B 失水 C 水分动态平衡 D 水分不动 4.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主要动力是 A 吐水 B 内聚力 C 蒸腾拉力 D 根压 5.永久萎蔫的引起是因为 A 土壤水分含量过低 B 土壤水势过低 C 土壤盐碱 D 土壤结冰 6.如果细胞外液的水势高于植物细胞的水势,这种溶液称为 A 等渗溶液 B 高渗溶液 C 平衡溶液 D 低渗溶液 7.小麦的第一个水分临界期,严格来说,就是 A 拔节期 B 分蘖期 C 幼穗分化期 D 孕穗期 8.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 A 细胞液的浓度 B 相邻细胞的渗透势梯度 C 相邻活细胞的水势梯度 D 活细胞水势的高低 9.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是 A 与气孔面积成正比 B 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C 与气孔面积无关,与气孔周长有关 D 不决定于气孔周长,而决定于气孔大小 10.当细胞在0.25mol/L蔗糖溶液中吸水达动态平衡时,将该细胞置于纯水中,将会A 吸水B 不吸水C 失水D 不失水 11.下列实验条件下,在植物的较幼嫩部分缺素症首先表现出来的是 A 钙亏缺 B 氮亏缺 C 磷亏缺 D 钾亏缺 12.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通过什么部位向上运输 A 木质部 B 韧皮部 C 木质部同时横向运输至韧皮部 D 韧皮部同时横向运输至木质部 13.植物体内大部分的氨通过哪种酶催化而同化? A 谷氨酸脱氨酶 B 谷氨酰胺合成酶 C 转氨酶 D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14.植物根系对Cl-和NO3-的吸收,两者之间是 A 相互对抗 B 相互促进 C 存在着竞争性抑制 D 不存在竞争性抑制 15.缺硫时会产生缺绿症,表现为 A 叶脉间缺绿以至坏死 B 叶缺绿不坏死 C 叶肉缺绿 D 叶脉保持绿色 16.可引起活细胞失水并产生质壁分离的溶液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