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钢铁行业分析

报告

2019年9月

目录

一、走向钢铁大国之路 (6)

1、中国钢铁发展历程 (6)

(1)草创基业:1949年-1978年 (6)

(2)稳定发展:1979年-2000年 (7)

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粗钢产量增速维持在较高状态 (7)

②市场经济地位逐渐确立,传统国企盈利能力逐渐下滑 (8)

③国有经济改组带动钢铁行业第一轮重组 (9)

(3)高速发展:2001年-2015年 (9)

①商业地产和加入世贸组织,带动我国钢铁行业高速发展 (9)

②集团化发展更进一步,民营钢铁企业逐渐崛起,成为钢铁行业的中坚力量 (10)

③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国家刺激政策逐步退坡,钢铁行业亏损上升,民营钢铁

企业和部分国有钢企逐渐退出 (11)

(4)绿色担当:2016年以来 (14)

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不合规产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迎来契机 (14)

②绿色智慧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4)

③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 (15)

2、世界钢铁产业转移 (16)

(1)世界钢铁工业格局的变化昭示钢铁产业国际转移路径 (16)

(2)国别维度下:全球钢铁产业迁移路径可分为三大阶段 (17)

二、粗钢消费稳步上升,行业趋于成熟 (18)

1、人均粗钢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18)

(1)人均粗钢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钢铁产业强弱的合理指标 (18)

(2)我国人均粗钢产量目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呈缓慢上行趋势 (19)

(3)借鉴美、日、韩的城镇化进程,钢铁行业的发展均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20

2、铁矿转为进口为主 (21)

三、钢材产品的地区间流通 (22)

1、铁矿禀赋决定了钢铁“北强南弱”的格局 (22)

2、北材南运是主要的地区间调节方式 (24)

四、升级与转移:新时代钢铁行业的供给方向 (26)

1、短流程炼钢稳步发展 (26)

(1)2016年以前,我国电炉钢发展相对缓慢 (26)

(2)2016年后,我国电炉钢产量和占比均提升 (27)

(3)产能持续投产,电炉未来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废钢 (27)

2、沿海转移:基于成本的地区需求再平衡 (28)

(1)在我国铁矿石逐渐转向进口的过程中,靠近国内铁矿的内地钢企成本优势下降 (28)

(2)内地钢企环保成本逐步抬升 (29)

3、行业趋势 (30)

(1)地区间产能的转移持续进行,沿海发展继续推进,而北材南运量或逐渐下降30 (2)电炉钢逐渐发展,电炉粗钢占比提升,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逐渐下降 (32)

(3)兼并重组将持续开展 (32)

(4)绿色环保成为钢铁企业的“必修课”,智慧制造赋能发展 (32)

(5)城镇化尚未结束,粗钢产量或仍有上升空间 (33)

(6)钢铁行业短期仍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成本优势、细分领域定价权构成公司主要竞争优势 (33)

五、主要风险 (34)

1、地产投资快速下行 (34)

2、粗钢供给持续增长 (34)

我国钢铁行业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已成为钢铁大国。行业集中度趋势性上升,钢铁集团战略不断推进,行业格局不断优化,行业有望逐步进入寡头时代。

自建国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伴随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壮大。从1950年我国粗钢产量仅61万吨到2013年开始我国粗钢产量连续排

名世界第一,钢铁工业的发展是我国地产、基建和工业发展的缩影,同时,由于钢铁行业的国企特征,行业发展也演绎出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兴替历史。钢铁行业短期仍是充分竞争行业,成本优势、细分领域定价权构成公司主要竞争优势。从海外钢企发展和国内发展历史来看,低成本、管理优势是选股的一个最重要方向,推荐拥有成本优势的三钢闽光和方大特钢。在某些领域具有垄断优势和一定的定价权,且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公司,也能够创造稳定的盈利。从技术附加值角度推荐低成本、高管理效率且有技术优势的板材龙头企业,如鞍钢股份、华菱钢铁、新钢股份等。

钢铁行业产能的集中化过程将持续,同时地区间产能的转移将带来竞争优势的转变。虽然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不断推进,但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行业利润的回归正常,钢铁行业集中度上升的过程仍将持续。从美国、日本、韩国的工业化过程来看,钢铁行业集中度在工业化后期将集中到少数几家钢企中。我们观察到,一方面宝钢湛江基地和柳钢防城港基地正在改变钢铁行业北强南弱的供给格局,另一方面,电弧炉置换高炉产能后,较多地选址于电价较为低廉地西南地区和下游需求较好的华东地区,两地供给的

格局正在逐步转变。

绿色、智慧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内地钢企环保成本逐步抬升。从行业的生命周期来看,钢铁行业已经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行业的产品标准化率高,行业需求增速回落。行业已经由粗放式发展过渡到精细化发展阶段。虽然目前最低排放标准仅对重点区域设定了排放目标的限制,但环保升级已经成为行业的趋势,唐山地区钢企搬迁到曹妃甸和宝钢南京梅山基地搬迁到沿海的盐城印证了这一趋势,未来,花园式工厂、无人工厂、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化将不断改善钢企的生产效率,降低行业成本。

电炉发展是大势所趋,但节奏取决于废钢。我国电炉钢成本弱势,国内废钢资源供应紧张,工业电价偏高,使得电炉炼钢成本较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我国电弧炉持续投产,2018、2019年全国电弧炉投产分别为1800万吨、1980万吨,我们预期电弧炉的投产仍将持续。而从供给来看,我国废钢的年产量在1.7亿吨左右,年均增量在2000万吨左右,仅能基本平衡需求的增长,废钢供给仍然偏紧张。当前情况下,电弧炉成本处于行业成本的高点,短期来看,受制于废钢供给的紧张,电弧炉的发展或受到压制,但长期来看,废钢的供给将随着汽车报废周期及制造业发展而加速上升,电弧炉凭借环保优势、投资规模较小及减少对外铁矿依存度等多方面优势仍将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走向钢铁大国之路

1、中国钢铁发展历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钢铁行业伴随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壮大。从1950年我国粗钢产量仅61万吨到2013年开始我国粗钢产量连续排

名世界第一,钢铁工业的发展是我国地产、基建和工业发展的缩影,同时,由于钢铁行业的国企特征,行业发展也演绎出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兴替历史。

(1)草创基业:1949年-1978年

从苏联模式转为自主发展,钢铁行业天生以国企为主。建国伊始的“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了鞍钢、武钢和包钢三大钢铁基地,三家钢铁厂均为中央主办,属重工业部主管,模式上完全参考苏联模式。到1957年,我国开始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到钢铁工业的建设中来,提出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部署,并确定在“二五”期间(1958-1962 年)实施。

这一战略部署奠定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的基本框架,我国钢铁行业从此开始了自主发展之路。1964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为期15年的“三线建设”,攀枝花钢铁、酒泉钢铁、成都无缝、贵州水城钢铁相继建立,至此,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的钢铁行业格局基本成型。由于钢铁行业资本需求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在我国资本尚不富裕的建国初期,发展钢铁行业势必要依靠政府的力量,行业的属性和国家发展初期的状态决定了钢铁行业的初始发展呈现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