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减速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减速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减速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减速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济减速原因新常态

正文:

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来看,比较好的情况是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潜在增长率,而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投资率下降,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历史上看,潜在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因此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客观地看待经济减速。

原因:

一是调结构。调结构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是一项长期性任务。

调结构势必要淘汰落后产能,导致产能过剩的一些传统产业的投资下降,而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足以弥补调结构所引致的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漏损。于是,经济增速下降也就是自然的,顺理成章的。

二是资源和环境约束。30年的高增长,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但是,这种靠拼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在显著下降,因此,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之一。

三是人口、制度和全球化的“三大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递减。

第一,人口红利。为什么外商把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建在中国?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但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加工贸易的对外转移将成为必然趋势。

第二,制度红利。近年来,在一些亟待深化改革的领域内,改革进展迟缓甚至近乎停滞,止步不前。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下降。在分析经济增速时,决不可将改革的因素排除在外而搁置不论。可以说,如果我们在改革上没有新的起步和进展,只在围绕经济增长的经济因素上下功夫,经济增速肯定会受到影响。

第三,全球化红利。开放是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助推器之一。大量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我们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益匪浅。但在完全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递减。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战、汇率战此起彼伏,我国的外贸环境不断恶化。自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四是经济总量基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小。1978年GDP总量只有3645亿元人民币,2009年已近34万亿,今年有望突破60万亿,是1978年的100倍之多。在这样高的经济总量基数基础上,每年要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就很困难了。

经济进入新常态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新常态”的四大趋势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正在向积极的方向变化。其中,有四个方面的趋势,尤其值得关注。

经济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显著标志就是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经济结构再平衡的最佳时间窗口。因此GDP增速放缓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内部平衡。

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新常态”下,经济减速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背后反映的则是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即由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发展方式。

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主要受四大要素影响,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投入、创新与技术进步。通常情况下,随着资本、劳动、资源等投入要素的增加,产出也会随之而增加。但随着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或者说临界点后,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产出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这个时候,就必须以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提高要素生产率,从而减缓或阻止收益递减现象,使相同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因此未来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动力,必须把发展动力转到创新与技术进步上来,让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宏观政策:由刺激增长转向区间调控

2013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只要经济运行大体处在合理区间,就不会轻易动用强刺激政策。宏观政策的着力点将更多地聚焦于促改革、调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适时的“微调”与“预调”将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常态。

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增长阶段向平稳增长阶段的转折点。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增长之后,这样的经济增速转型期必然会到来。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践和历史经验看,没有哪一个发达国家的经济高增长可以持续50年或者70年。我国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要全面、科学地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减速的各种因素,客观看待和正确认识中国的经济减速。

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减速阶段解读

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减速阶段 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减速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基本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高速增长,令世界为之瞩目。但是,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减速发展的阶段,而近期内更面临着较大的通胀风险。具体分析来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减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降温的趋势。例如,美国经济增长就由2010年的3%降到今年一季度的 1.8%;而欧元区20个成员国在今年一季度的增长也都是减速的,有的甚至出现了衰退;发展中国家情况也大抵相同,像印度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 8.3%,而今年一季度则降到 7.8%,巴西、南非的经济增长也是减速的。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到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公共财政负担,其高赤字、高债务的发展模式更将不可持续。预计未来,欧美发达国家可能会采取低速增长来应对减赤减债的“双减”任务。其主要措施将是进一步减少公共开支,这必将导致总需求当中的公共需求出现收缩的情况,制约世界经济的增长。而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的紧密程度不断提高。因此,世界经济减速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从国内发展来看。中国在未来长期难以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民经济规模壮大,使经济增长面临更多制约。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规模仅有3000一4000多亿元,而如今已经到达40万亿元。发展基数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需要更多的要素支撑,面临更多的压力。而且,从国际经验看,随着经济规模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增长速度必然会经历一个从高速回落中低速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扩张度有可能会缩小。当前,我国城市化率接近50%,同改革开放之初的百分之十几相比,发展速度确实很快。特别是1995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基本保持在每年1个百分点以上的水平,有的年份甚至超过1.40/0。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城市化发展还会保持较快速度,但是相比近15年的超快速度来说无疑会有所放慢,而这对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三,人口红利的规模和强度在逐步减久 第四,出口和整个外贸经济的转型。我国原来主要是靠数量扩张、低工资、低价格的低水平竞争赢得世界的出口卜空间,而今后会向质量型、结构、品牌、档次提升,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渡期当中,我国的出口综合竞争力可能会面临一些压力,特别是迈进一个时期以来,欧美等贸易伙伴对中国采取更多的限制措施,也使我国出口行动受到一些约束。 第五,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空间缩小。“十一五”、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张非常快。而随着中国老龄化水平提高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达到相对好一点的水平之后,未来包括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设施等这些建设速度可能相对于前10年,尤其是前5年相比将出现减速,这对于我国的投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六,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以一定的减速腾出一定的调整空间。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挑战与对策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挑战与对策? 摘要: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具有长期化趋势:在基准情形下,预计中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平均潜在经济增速较2000~2010年将分别下滑2.3和4个百分点。造成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是:总需求中的出口和投资增速显著放缓;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显著下降;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可能有所减弱。在中国社会仍然具有较强“增长依赖症”的情况下,经济增速的显著降低将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也会造成社会精英的大量流失。应该从两方面来应对经济增速放缓:一是通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传统的增长动力逐渐衰减的过程中及时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二是积极推进社会改革以降低社会稳定对高增长的依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2011年平均经济增速高达9.98%。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由1978年的第10位跃居至2010年的第2位,占世界GDP比重由1980年的1.9%稳步升至2010年的9.4%。①而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2008~2011年的平均经济增速比2000~2007年降低了0.9个百分点,也比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1)的长期均值低0.38个百分点。2012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速进一步延续了下滑趋势,同比经济增速为7.6%,创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大幅低于2000年以来的季度经济增速均值达2.3个百分点。学界普遍认为当前的经济增速放缓具有长期化趋势,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至中速增长阶段的新时期(世界银行,2012等)。[1]那么,未来经济增速放缓的程度如何?原因是什么?将带来怎样的挑战?应该如何应对?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使中国顺利进入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使用增长核算分析框架考察中国经济增长的当前特征和未来走势。增长核算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和未来经济走势的一种主要方法,其突出优势是可以通过对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等经济增长动力的明确计算和分析来深入考察经济增长问题。在对未来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之后,本文进一步从出口、投资、生产成本、TFP和政府作用五个方面解释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然后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视角考察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二、经济增速放缓:当前特征与未来趋势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0973129);“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①数据来自IMF的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2012年4月)。 130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 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全世界的经济都陷入低迷之中,给出口导向性的中国经济也带来的严重的影响。由于中国连年贸易巨大顺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而迫使人民币升值。由于人民币升值使中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价格上涨,而严重影响我国出口。由于出口对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所以出口下降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除此之外,国内的很多因素也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比如国内需求不足,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经济转型所固有的特点。 本文针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并结合具体数据,做出回归模型,找出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三驾马车”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三驾马车;刺激内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出口的大幅波动也会对经济稳定发展构成威胁。2009年,我国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幅下降,也大大降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的原因,又受国际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中国最近几年因刺激需求而产生的产能过剩也不能光指望依靠国外市场来消费掉。我们得自谋出路,从自身上找原因,一方面要控制投资流向,另一方面要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增加消费。摆脱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同时要加快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中国经济的下一轮增长。 本文将具体论述中国经济增长现状,并找出影响因素以及可行性的对策。

形势与政治思考题

一、中国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坚持了改革开放;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了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道路;坚持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毫不动摇的走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进一步树立主持正义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例: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积极领导并参与“六方会谈'机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3.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中国坚定支持朝鲜半岛北南双方进行和解与合作、实现自主和平统一;领导建立上合组织;积极参与中国与东盟“10+1”,东盟“10+3”,东亚峰会等地区对话与交流机制; 4.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香港和澳门得以顺利回归,中俄边界问题得以解决; 5.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中国先后加入APEC,WTO,“二十国集团”,“金砖四国峰会”; 6.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上多达17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 7.我们所指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合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8.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统一的认识和准确把握; 9.既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实现了将坚持社会主义社会性质与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2.中国应当如何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面对当前中国国际安全环境中各种问题与挑战,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方针,合理调整我国国际安全战略策略,抓住主要矛盾,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重点处理好与大国及主要邻国的关系,巩固地缘战略依托,妥善处理我国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努力维护我国和平崛起战略机遇期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 (一)处理好与美国及周边邻国关系,减轻传统安全威胁 1.积极发展同美国的合作竞争关系。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及军事格局,其在太平洋及亚洲地区强大的军事存在依然是我国传统安全的主要威胁。中美关系是我国际双边关系的首要关系,妥善处理好中美关系使之不过度激化与对抗,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是我国和平崛起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目标。 2.形成相对稳定的周边大国关系框架。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睦邻友好与文化经贸合作关系,积极解决领土领海边界历史问题,妥善处理好与周边主要邻国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周边大国关系框架,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国际安全环境。 (二)把握战略机遇期,加速强化我国经济和军事实力 只有强大的经济和国防实力才能更有效地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因此必须紧紧把握我国战略机遇期,加速强化我国经济和国防军事实力。一是把握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有利机遇。二是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放在首要位置。三是加快提升强化与我国国际地位和国力相适应的国防军事实力。 (三)完善机制及政策,协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新挑战 当前,我国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从偶发性转向多发性,具有强敏感性、高连带性,因此必须科学分析预测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危机的威胁程度,选择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和合理的公共政策,构建以政府内部力量整合为核心,以政府与媒体、民众及其他社会组织全员整合为基础,以本国政府与国际合作全球整合为补充的危机治理体系,加快非传统安全危机应对能力与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有效地应对和消除各类非传统安全危机问题之威胁。 加强教育,真正打击腐败,用真正有能力的人当领导,大力发展科技和军事力量,战争还打就打,同时要有大国风范,分配好公共资源! 3.怎样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减速? 经过30年平均每年10%的增长之后,中国高铁速度一般的经济增长正在大幅放缓。长期作为中国经济

中国GDP增速放缓现象

GDP增速放缓 2014年刚刚过去,如果要总结一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国内生产总值GDP。 自1979年的改革开放以来到2013年间,中国取得了连续35年年均9.8%高速增长率,为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自1997年以来,中国一直按照8%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宏观调控,到2013年中国将全年GDP增速目标下调至7.5%。为把中国经济从一个日趋落后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更高生产率、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中国或将再度下调GDP增速目标。 为什么要调整GDP增速呢,过去的一系列政策牺牲了普通家庭收入,鼓励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将收入通过银行系统草普通家庭转移至企业,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过剩的投资流向无法盈利的项目,引发债务问题并导致极为缓慢的经济增长。而与此同时,中国人口正在老龄化,劳动力数量在萎缩,这就意味着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弥补。而不断增长的工资和人民币汇率也在侵蚀着中国的竞争力,削弱中国作为世界廉价劳动力工厂的地位。而且,主要出口市场欧洲和美国的需求疲软。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一个或多个大型经济体的扭曲非常大,会引发全球范围的不平衡,这会加剧系统的波动。中国非常有必要重新平衡,而这种再平衡只有在较低的条件下才能发生。通过金融改革完成经济转型升级,改革的推进也需要更多的空间。一旦改革落地,短期内对以往地方政府投资模式带动的增长可能会造成冲击。倒推回来,降低GDP增速目标,宏观调控政策拜年可以减少动作,为改革创造相当大的空间。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若以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来衡量,中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显示,中国2014年GDP以PPP基准测算为17.6万亿美元,而美国为17.4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所占的份额中,中国为16.5%,美国为16.3%。 这里的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在贸易理论中被称为“理论汇率”。从某种程度上说按照PPP计算的GDP“并不靠谱”,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学家不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购买力平价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其次,PPP“假定所有国家的商品价格相等”这一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种商品的估价是不同的。最后,计算PPP需要挑选大量的商品作为计算的依据,而挑选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现象。 但不管是不是过分的炒作,我们还是从中可以看出国外著名经济学家和大老板都看好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经济一季度增长低于预期,但政策措施支持了第

中国经济发展阻碍之我见

中国经济发展阻碍之我见 经济要发展,最重要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历史以来,农业大发展、工业大发展、互联网大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一不是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发生的,农业器械、工业流水线、计算机及网络、智能手机及app,很明显,对吧?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近40年后,出现了减速,前面的三十多年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快速普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我个人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不是人口红利造成的。人口很少的国家在突然实现开放,现代工业、现代市场经济加速普及的情况下,同样会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不是人口红利! 那为什么中国经济现在出现了明显的减速呢?我就说一下我的粗浅的观点。是房地产出现问题吗?是市场经济规律出现问题吗?是人口减少出现问题吗?是过剩产能出现问题吗?是工作的人出现问题吗?不!我举得都不是。房地产泡沫、市场经济规律、人口减少、产能过剩都不会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 现在工作的人知识结构相比提高了非常多,常说的本科生大街上一抓一大把,现在是研究生街上一抓一大把,人才问题不是影响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市场规律不适应现状?不,市场从来都是弱肉强食的高效战场。我认为,是老旧的

法律、立法、司法、行政、社会管理机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经济发展的阻碍。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只是旧机制造成的一个结果罢了。过去三十年这个机制带领全国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现在它落后在了后面,贪污腐败、违规违法行为,都是机制落后的结果。相信你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利用机制的落后进行权力寻租。 幸运的是,国家发现了这一问题,从人大设立监察委员会、交规、土地法规等法律的不断更新、行政管理上网等举措看,我等屁民实在是很幸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的深化改革更彻底,形成一个能适应现在经济社会的高效管理机制,我等屁民能生活在被称为发达国家的中国,过上下有保底饿不死,上有奋斗出路的幸福生活。 话说回来,世界经济也出现问题,我认为那自然也是机制的问题,全球化不是哪个国家能阻挡的,只是过去的国家与国家的交流、贸易旧机制成为了阻碍生产效率提升的障碍,所以经济危机也是贸易、交流机制进步的一个契机,希望能形成一个新的机制。我认为阿里巴巴的全球中小企业的贸易机制就是一个探索。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粗浅观点,赞同的请点个赞,不同意的您就当看一科幻小说吧。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进入8月以来,我国制造业、进出口等一系列经济数据出现趋稳迹象,多家国际机构一改今年以来唱空中国的腔调,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面对海外大起大落式的评价,中国经济真正的形势是怎样的?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是否依然具有持续较快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宏观经济仍在合理区间趋稳向好迹象出现 最新公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这一宏观经济先行指标已连续第二个月明显反弹,达到51%,创年内新高。而此前公布的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也呈现环比加快。 “先行指标说明我国经济在企稳,预计全年维持在7.5%左右的新常态下的增长速度是有把握的,这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也将是个不错的增长水准。”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研究员张晓晶说。 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宏观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进入2013年,我国经济并未停住放缓的步伐。二季度经济增速为7.5%,低于一季度的7.7%,也低于去年同期的7.6%,国际上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再度出现。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说,从上半年经济增速、物价和就业情况看,宏观经济仍然在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既是经济发展规律使然,也是我国主动调控的结果。速度的换挡是为调结构和促改革留出空间,切忌因为外界唱空的声音盲目刺激经济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比较平稳,并未出现海外从唱空到唱多那样的大起大落。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平稳发展的态势,预计三季度出现小幅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大,四季度经济增长的预期和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全年经济有可能呈现小幅“V”形走势。 中长期潜在增速下降内生动力依然强劲 在我国经济出现趋稳、国际机构再度唱多中国经济的时刻,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必须有清醒认识。 “中长期看,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接近10%的高增长阶段已经结束,进入潜

形势与政策考卷及答案

选择: 1.C 第十二届 2.C 荣誉主席连战 3.A 目前人类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导入期。 4.B 中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35周年。 5.A 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进口1.95万亿美元。 6.C 如果你看盗墓笔记你会知道为什么对这个印象特别深的。 7.A 7号线将穿越6个中心城区,"三阳路越江隧道"是武汉第一条公铁合建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线路。 8.C 2014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 9.A 我国首个美丽乡村省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将于4月6日起正式实施。 10.B 11.C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状况整体评价等级为“危”,是五级网络安全状况中的最危险级别。 12.C 13.D 包括第三代战机在内的多种机型在郑民高速公路飞机跑道试飞 14.A 15.B 我饿了...... 16.D 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17.A 18.A 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19.A 20.D 第四次 问答: 一、中国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之根本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大大激发了经济的活力,解决了社会的生产力 2、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发展,把发展作为振兴中国的第一要务 3、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并不是放任自流的,而是有政府管理的 4、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资源,中国人民有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党的改革开放和党的政策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巨大力量 5、中国具有巨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十几亿人的大市场,吸引着各方面的投资,还有中国由于长期比较贫困落后,基础设施缺口很大,投资机会很多,建设的推进,经济增速快,人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国内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的竞争加快,使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最广泛的场所 6、中国具有持续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中国人民不仅勤劳,而且节俭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应当如何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首先,政府要转型,特别是要减弱增长过程中的政府性驱动。政府转型是指要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当前来讲,紧迫的任务是要减弱增长过程中的政府性驱动。首先,政府性驱动不利于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对国有经济或地方政府的依赖尽管直接效果明显,但会带来财政风险。因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地方政府的负债风险,最终都由中央财政承担。比如这次的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第三,政府性驱动还会致使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出现效率不足,寻租腐败等问题。 其次,改变政绩评价体系。目前对于政府的政绩考核,主要还是经济指标,特别是GDP增长率。尽管加上节能减排指标,但还不足以对地方政府行为形成约束。值得指出的是,即便中央一直强调科学发展、经济转型,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又面临着“速度不减,指标不降,排名不跌”的挑战,使实质性的转型很难推进。因此,只有弱化经济增长指标,考虑更多的社会性指标(比如居民收入增长率,就业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环保水平等),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政绩评价体系,从而转变地方政府行为。 第三,更加注重发挥价格、财税机制的作用。发展方式转型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在掌握大方向的同时,要注重发挥价格信号与财税激励的作用。只有资源、能源价格合理了,资源税、环境税到位了,才真正有利于节能减排;只有劳动力、资金成本不再被压低,才会激励企业注重研发和技术创新;只有逐步增加直接税的比重,才会使地方上不会只注重规模扩张与工业发展,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只有理顺中央地方财政关系,使地方财政有新的支撑,缓解地方财力、事权不匹配的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 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 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 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 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 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 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 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 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 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 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 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 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 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深层原因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深层原因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深层原因 作者:周天勇 坚持经济全球化、投资贸易自由便利化,抑制全球性的衰退和经济下行,是中国解决全球性生产过剩和经济放缓的新供给侧方案。 这次时间较长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其中的两个深层次原因是人口增长下行与老龄化,以及城乡较大的财富和收入差距。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高度相关 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从2003年和1998年从8%的经济增速掉下来,从1960年和1950年经济开始高增长计算,分别高增长了43和48年,高增速下来那一年其人均GDP分别是名义汇率12000美元和14000美元。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从8%掉下来时,2011年的人均GDP只有5447美元,掉下来那年相差太大。而且我国经济高增长时间比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短了10-15年。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第一是人口增长速度下行和老化。中国

2015年时,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了1.05,人口增长率5‰,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到了16 .7%,0到14岁人口下降到了17.7%;美国人口生育率为1.84,增长率为7‰。0到14岁人口比世界平均水平低7个多百分点。我们人口结构中1到44岁人口,比正常情况少了2.17亿,其中1到22岁的少了1个多亿,23到44岁的少了1个多亿。也就是少了1个多亿结婚生子、扩大日常消费、租房买车、创业创新的经济主力人口。 我发现了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高度相关的现象。我的推导是:人口生育率下降到2 .1以下,如果没有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下降,其滞后20年左右后,当年生育的人口要进入工作领域,成为产出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投入要素;而工作获得收入后,其将变为有收入和有支付能力需求的人口。 因此,当这部分人口持续收缩,导致人口增长曲线下行,学术语言为边际总需求不断收缩,而原有的生产能力出清总有一个滞后性,所以发生了持续的生产过剩。也即不断收缩的总需求,对原有的供给能力形成不断地要求供给也相对收缩的压力,导致常态性的生产过剩,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要从人口从高增长向低增长转型长周期中,考虑人口增长边际下行,形成的边际总需求不断先于总供给萎缩,去认识这次经济下行的内在形成机理。在总需求不断收缩要求总供给不断

浅谈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认识

浅谈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认识 姜婷(14510105)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1189) 摘要:本文结合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原因,并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这一经济热点问题,并对中国发展方向作出思考。 关键词:经济增速、中国经济、放缓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slowdown in Chin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89)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is passage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economic slowdown in China and guides people to treat the economic hot issues correctly and think about the directions of China’s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nomic growth,Chinese economic,Slowdown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连续放缓,引发国内外观察家的种种关注,其中不乏有人担忧其潜在的长远影响。而沉寂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危机论、硬着陆论、滞胀论等种种说法,也开始浮出水面。 这些担忧有没有道理?如何正确看待增速放缓?为何会出现增速放缓?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怎样? 1中国经济放缓缘由何故 中国经济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增长速度迅速回落,连续六个季度的GDP增长速度持续下行,已经从9.7%掉到7.6%。 中国经济现在出现增速持续下行,大的原因是两个。 一个是我们出口受阻,整个实业经济衰退。我们没有认识到世界金融危机的长期性,忧患意识不足。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为25%多一点,也就是说,这么庞大的经济,有四分之一和出口紧密相关。现在整个世界经济萎缩,我们不可能不受影响。 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目标是10%,但是7月份是1%,我觉得今年的目标确实难以实现。 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其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里,所以我们要扩大内需。 过去的增长方式是依赖低成本打天下。我们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有问题,这些才是我们应该下大力气去解决的。只有解决了增长方式问题,中国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增长。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拉动中国经

浅谈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浅谈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认识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连续放缓,引发国内外观察家的种种关注,其中不乏有人担忧其潜在的长远影响。而沉寂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危机论、硬着陆论、滞胀论等种种说法,也开始浮出水面。 这些担忧有没有道理?如何正确看待增速放缓?为何会出现增 速放缓?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怎样? 一、中国经济放缓缘由何故 中国经济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增长速度迅速回落,连续六个季度的GDP增长速度持续下行,已经从9.7%掉到7.6%。中国经济现在出现增速持续下行,大的原因是两个。 一个是我们出口受阻,整个实业经济衰退。我们没有认识到世界金融危机的长期性,忧患意识不足。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为25%多一点,也就是说,这么庞大的经济,有四分之一和出口紧密相关。现在整个世界经济萎缩,我们不可能不受影响。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目标是10%,但是7月份是1%,我觉得今年的目标确实难以实现。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其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里,所以我们要扩大内需。过去的增长方式是依赖低成本打天下。我们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有问题,这些才是我们应该下大力气去解决的。只有解决了增长方式问题,中国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增长。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现在看来,这三驾马车全都遇到了新情况。除了出口这驾马车指望不上了外,消费长期不振,而现在投资这驾马车也出现了新问题。 那么怎么来看经济增速下行?应该把握三点。第一,一定要看到经济增速的适度下行不是坏事。“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候,讲了这么一句:“中国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主要问题不是数量问题,还是质量问题、效益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数据还是偏快、偏热。

我国经济增速降低原因及影响解析

我国经济增速降低原因及影响解析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GDP增速保持连年较高增长速度。但据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各方面的经济数据和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都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增长势头出现了放缓和下行现象。 2010 年我国GDP 的增长速度为11.7% ,2011 年为10.4%,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GDP增长速度仅为7.8%。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呢?俗话说:“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也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根本因素。 国民消费水平的低水平是经济增速降低的第一因素。物价的持续上涨弱化了消费能力。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PI同比上涨5.4%,2012年CPI比上年增长2.6%。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收入增速的放缓也抑制了消费需求。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由2011年的24.7%降至8.9%。其次,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中国通胀压力加大等消极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普遍存有顾虑,消费信心不足,这些都将制约整体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的提升。 第二,投资增长速度的下降也使得当期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主要原因也有投资下行带动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相对也在放缓。首先,当前中国工业化率已经很高,工业化进一步推进的空间明显收窄,继续通过提高工业化程度来推动投资的模式难以为继。其次,当前中国投资效率出现恶化趋势,投资效率明显降低,投资的低回报导致了低投资收益,必然会阻碍投资的增加。 第三,出口增速由于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而大幅下滑。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对中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速将趋于降低。欧盟和美国长期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贸易伙伴,而在当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严峻的债务问题将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不再保持以往的快速增长,中国难以再依赖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来实现本国出口的高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我国的商品和劳务在出口中丧失竞争力。他国面对人民币的升值会减少对我国商品的需求,从而使我国出口增速下滑。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也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行各业都起到了重大影响。

正确认识当前的中国经济态势

正确认识当前的中国经济态势 专业班级:计算1314 学号:201321121028 姓名:赵宇辉 摘要:虽然前几年国际经济相对萧条,但是中国的经济仍然保持着较稳定的增长。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但是这种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股市,房地产泡沫等表面增长。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倾向于保持经济增长,取得GDP的稳定增长。在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危及全球经济时中国推出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在大量的政府支出的支撑下,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现了正增长,实现了保八的经济指标。如今房价过高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正常运转,影响了普通人民的生活。近期,政府提出要淡化单一的GDP增长模式,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将信息,能源,电子,生物,汽车等作为战略性产业。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会比较艰难,政府需要制定强有力的引导政策,使中国的经济走向正常,稳定。 关键字:中国经济汇率 GDP 房地产增长模式 正文:中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在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的发展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中国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这不仅说的是政治环境,还有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 欧美国家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和中国纠缠不清。由于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的出口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不断增长。美国等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以改变这种状况。中国考虑到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及就业的压力,坚决拒绝人民币升值。一方面来说保持汇率的稳定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话, 势必会降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会使中国的招商引资遭受严重的打击,同时会大幅减少中国的出口,这样的话大批的民营企业就会倒闭,大量的工人会失业,会导致国家的政治环境恶化,社会不稳定。虽然人民币可以促进中国的进口,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都要在国家的经济局势稳定,社会安定的基础之上才会有意义。 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人经济状况更加的糟糕,美国人大幅降低消费,特别是对中国商品的消费。由于美国人消费降低,导致中国的出口大幅下跌。大量的工厂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郎咸平教授说过,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中国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债,政府将资金注入银行,同时美国的利率很低,美国人大量地贷款用于买车和其他消费。才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这不无道理,同时这与美国政府自身的调控和美国人不良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政府面对此次危机提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主要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一部分是支持企业的资金。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一大批的钢筋水泥企业的生产,而且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可是这些投资都是一次性的,建完就不会再去重复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持久的。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于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或者超出了人们的消费能力。比如高速铁路,其投资成本非常的高,而且成本回收的周期非常的长。一般只有政府才有这样的能力和魄力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然而要收回成本,其票价必然不会低,有些线路价格将逼近机票的价格,使得很多路线的乘客往往是寥寥无几,实在是对资源的二次浪费。 为何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如此之低?当今流行语,“病不起”,“死不起”等都反映出普通老百姓极低的消费能力。其原因很多,首先是中国的人口多。中国的人口

中国经济走势判断及处理

中国经济走势判断及处理 2012年,无论从国际经济环境还是国内环境来看,都是极其复杂、极具挑战性的一年,我国经济增长连续4个季度放缓,给2012年的经济增长造成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走势如何,其研判对于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力度的把握至关重要。 一、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 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经济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加大,2011年爆发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将在2012年逐渐显现出来,并将扩展到整个经济层面。2011年外贸出口增速20.3%,四季度回落到14.3%,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出口增速会继续有所回落。随着出口增速的回落,进口增速也将明显回落,这既影响到加工贸易进口,也将影响到出口配套企业,并进一步影响部分内销型企业的进口预期。从工业生产看,生产预期指数①继续明显下行。2012年一季度生产预期指数为50.5%,比2011年四季度回落4.6个百分点,回落幅度继续加大(四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预示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可能继续有所回落。从主要行业看,2011年四季度以来,粗钢产量已接近零增长,水泥产量增速持续下滑,汽车产销量持续在零增长附近徘徊,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下降,造船业增速大幅回落,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政策陆续到期影响,主要家电产品产销增速2012年将明显回落。 二、经济增长将由持续放缓转为震荡企稳 虽然2011年GDP增长连续4个季度放缓,但峰谷仅相差0.8个百分点,远小于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的3.7个百分点。从国际经济的影响看,虽然欧元区经济增长处于衰退边缘,但美国2011年第四季度GDP增长2.8%,明显快于第三季度的1.8%,是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快季度增长。因此,考虑到惯性下滑的因素,2012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可能继续回落,但回落幅度不会很大。从工业生产看,2011年4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以下简称工业生产增速)分别为14.4%、14%、13.8%、12.8%,全年为13.9%,而2008年4个季度分别为16.4%、15.9%、12.9%、6.4%,2009年一季度为5.1%,回落幅度远大于2011年,即使考虑惯性下滑因素,2012年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也将远高于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的水平,这种回落仍是温和和可控的。

形势与政策 怎样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减速

怎样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减速? 摘要: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后,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已经或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应该客观看待我国经济减速。 关键字:中国经济新常态 GDP 结构调整 一、中国当前经济新常态 2014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12年以来的下行走势,首季GDP增速为7.4%,远低于2008-2012年年均增长9.3%的水平,1-4月以来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也普遍低于预期。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过渡的新周期。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另一方面,从内部环境看,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经济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都要面临的“新常态”。 二、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减速 导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调结构。调结构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在GDP增速上,将由数字转向数字背后的东西,在调结构的政策主导下,6.9%-7%的增速将被视作可接受的速度;而在M2增速上,相对于7%的GDP增速,M2增速将保持在13%左右。这样的经济情况下,要真正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就必须把经济增速降下来。 二是资源和环境约束。30年的高增长,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但是,这种靠拼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三是人口、制度和全球化的“三大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递减。 四是经济总量基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小。1978年GDP总量只有3645亿元人民币,2009年已近34万亿,今年有望达到37万亿,是1978年的100倍之多。在这样高的经济总量基数基础上,每年要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就很困难了。 三、客观看待中国经济减速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是调结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这种经济下行是良性的,是经济增长规律使然,是内部结构调整使然,对此我们不必过于惊慌,重新界定增长预期,而应提高经济增速放缓的承受能力,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进而真正让经济提质增效。

中国经济放缓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认识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连续放缓,引发国内外观察家的种种关注,其中不乏有人担忧其潜在的长远影响。而沉寂一段时间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危机论、硬着陆论、滞胀论等种种说法,也开始浮出水面。这些担忧有没有道理?如何正确看待增速放缓?为何会出现增速放缓?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怎样? 中国经济放缓缘由何故: (一)国民扩大消费的脚步放缓 1. 物价的持续上涨弱化了消费能力。近几年,我们能够明显发现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而食品作为居民生活的首选必需品,多数家庭只能压缩其他消费品的开支。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CPI同比上涨5.4%,2012年CPI比上年增长2.6%。 2. 实际收入增速的放缓抑制消费需求。扩大消费要有收入可持续增长作保障。但是,当前中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速正在减缓。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由2011年的24.7%降至8.9%。 3. 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弱化消费者信心。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中国通胀压力加大等消极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普遍存有顾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欲望减弱,这些都将制约整体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二)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当期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主要原因也有投资下行带动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相对也在放缓。首先,当前中国工业化率已经很高,工业化进一步推进的空间明显收窄,继续通过提高工业化程度来推

动投资的模式难以为继。其次,当前中国投资效率出现恶化趋 势,投资效率明显降低,投资的低回报导致了低投资收益,必 然会阻碍投资的增加。(三)出口增速由于发达国家深陷债务 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而大幅下滑 1. 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对中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增速将趋于降低。欧盟和美国长期是 中国最主要的两大贸易伙伴,而在当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 严峻的债务问题将使得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不再保持以往的快速增长,中国难以再依赖发达国家的高消费 来实现本国出口的高增长。 2. 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我国的商 品和劳务在出口中丧失竞争力。他国面对人民币的升值会减少 对我国商品的需求,从而使我国出口增速下滑。 中国经济现在最突出的问题: 就是增长速度迅速回落,连续六个季度的GDP增长速度持续下行,已经从9.7%掉到7.6%。中国经济现 在出现增速持续下行,大的原因是两个。一个是我们出口受阻,整个实业经济衰退。我们没有认识到世界金融危机的长期性,忧患意识不足。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为25%多一点,也就是说,这么庞大的经济,有四分之一和出口紧密相关。现在整个世界经济萎缩,我们不可能不受影响。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目标是10%,但是7月份是1%,我觉得今年的目标确实难以实现。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其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里,所以我们要扩大内需。过去的增长方式是依赖低成本打天下。我们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有问题,这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