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验证方案(专业经验)

性能验证方案(专业经验)
性能验证方案(专业经验)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

1 生化

生化室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适用时,还要考虑分析灵敏度(仅对那些在接近0的低值有临床意义的项目有必要进行确定,必要时,可引用说明书中给出的低值)和干扰试验。

1.1 精密度

1.1.1 标本准备及要求

质控品、已经检测过的病人标本或具有血清基质的定值材料。每个项目均需选择至少正常和病理两个浓度水平的验证材料进行验证。所用样本一定要稳定,其基体组成应尽可能相似于实际检测的病人标本,样本中的分析物含量应在该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附近。

1.1.2 方案

1.1.

2.1 方案1:

对验证材料每天分析1批次,2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4次,连续5天。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精密度(%)。

1.1.

2.2 方案2:

批内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20次。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X)、标准差(SD)

和批内变异系数CV(%)。

批间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或将室内质控品按照常规标本的方法一样测定,测定结果在遵照厂商参数不出控的前提下),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20次,同一批号室内质控品某一时间段(至少20天)的室内质控数据逐步累积最终得出均值、标准差。

1.1.3结果判断

从美国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估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由实验数

据统计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批间不精密度小于允许误差范围的1/4和1/3作为检测系统不精密

性能的的可接受标准(或用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允许总误差、卫生标准等),且又小于厂商提供

的精密度性能指标,说明由实验室评价的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性能可接受,符合要求。若大于判断限,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是否符合要示,应再进一步做统计学处理作出判断。

1.2 正确度

1.2.1 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含盖的项目,则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准;成绩在80%者即为验证通过。

1.2.2 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未涉及的项目,通过仪器之间的比对来实现,以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的作为比对基准仪器,其最近1次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结果。采用5个患者的样本,样本浓度水平尽量覆盖测量范围,包括医学决定水平。计算在医学决定性水平下的系统误差(偏倚%),偏倚=︱测定值-靶值︳/靶值*100%,偏倚%应<1/2 CLIA’88 或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最大允许误差,80%以上的数据符合以上要求即为通过。成绩在80%以上者即为验证通过。

1.3 线性范围

1.3.1 目的:在确定某项目检测上限的同时检测其检测上下限是否呈线性关系,从而保证该浓度范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3.2 标本来源:采用本实验室常规检测标本获得的高值/低值标本进行。

1.3.3 验证频率:仅在更换试剂盒厂家时进行验证。一旦验证通过,无特殊情况,不重复验证。

1.3.4 方案

1.3.4.1 方案1:不同浓度样本制备:取高值和低值样本各一份,按如下配

比:标本1:低浓度样本;

标本2:三份低浓度样本与一份高浓样标本混匀;

标本3:二份低浓度样本与二份高浓样标本混匀;

标本4:一份低浓度样本与三份高浓样标本混匀;

标本5:高浓度样本。

检测时,按标本1,2,3,4,5,5,4,3,2,1排列,每个标本测量2次,记录浓度。以理论浓度为纵坐标(Y),实测浓度为横坐标(X)。由统计学计算出r2和回归方程式Y=aX+b。

1.3.4.2 方案2:取高值样品和低值样品各一份,将两者按一定的比例稀释成系列不同浓度的样品(如4:0、3:1、2:2、1:3、0:4;或80%、60%等),浓度范围遍布整个预期可报告区

间,分别上机按低到高各重复测定2次,计算线性回归方程y=ax+b及相关系数R 2。

1.3.5 验证结果判断

R 2

≥0.95,a 在 0.97~1.03 范围内,则判断为线性范围验证通过。

1.4 参考区间

1.4.1 标本选择

选择年龄、性别等均匀分布,符合建立参考区间的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20份,对不同项

目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如碱性磷酸酶(ALP)等在不同年龄人群的不同参考区间应分别进行验

证,如某些年龄人群标本不易获得时,可暂不做验证,但需与临床沟通,对于性激素等检测项目因生理周期变化等因素导致无法获取有效人群标本,暂不做验证,但亦需与临床沟通。

1.4.2 结果判断:规定小于或等于2份标本结果超出参考区间,即为验证通过。或

R=测定结果在参考范围内的例数/总测定例数≥95%即合格。

1.5 可报告区间

1.5.1 仅对于那些临床可报告区间大于分析测量范围的检测项目才需要进行验证。通

常是在线性范围高值的基础上外延至最大稀释度倍数对应的值。

1.5.2 标本来源:含本项目浓度接近线性范围上限的临床新鲜标本。

1.5.3 评价方案:用厂家推荐的稀释液(或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为稀释介质)对超过分析测量范围上限的高值样本进行系列手工稀释,每份稀释样本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

1.5.4 结果判断:按试剂说明书回收率要求设定,分别以检测结果在目标范围内作为可接受限。用高值样本可接受回收率对应的最大稀释倍数确定其可靠浓度的低限;用浓度超过分析测量范围上限的高值样本对应的可接受回收率确定最大稀释倍数。或计算判断指标R值,

R=检测均值/预期值*100%,判断标准:80%

试剂性能验证方案

试剂性能验证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酶联试剂性能验证方案 验证试剂名称: 验证时间: 验证实验室负责人: 本方案根据ISO15189要求制定,适用于酶联试剂项目的性能验证,本方案从特异性、敏感性、测定下限、重复性(包括CUT-OFF值的重复性)、符合率5个方面对各个试验项目进行评价。实验准备: 1、质控品:使用商品化质控物进行,包括阴性和阳性。 2、样本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时间、保存方式等必须保证一致性。 一、特异性 1、特定病原体以外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样本。 2、含有干扰性物质的样本:类风湿因子(RF)阳性、含异嗜性抗体、溶血、脂血、高胆红素样本。 结果判断:非特定病原体感染患者样本均应为阴性。含一定浓度干扰物质的样本检测应为阴性。 二、敏感性 20份不同强度阳性标本在同一批检测,20次检测全部为可测出的阳性结果,我们认可该试剂灵敏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检测下限 处于测定下限浓度(如临界点浓度+20%)的样本,重复检测20次,应至少有18次以上为阳性反应。 四、重复性 1、批内精密性 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样本,在一批检测内,重复检测20次(孔),计算所得S/CO值的均值和SD,计算批内CV%。 判断结论:应≤试剂说明书所标明的批内变异。ELISA的批内变异CV%应≤15%。 2、批间精密性 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样本,在10天以上时间内单次(孔或管)重复进行20批检测,计算所得S/CO值的均值和SD,计算批间CV%。 判断结论:应≤试剂说明书所标明的批内变异。ELISA的批内变异CV%应≤15%。 3、cutoff值验证 将阳性样本进行一系列稀释,然后将他们进行重复检测以确定能够获得50%阳性和50%阴性结果的那个稀释度。这一稀释度的分析物浓度即为临界点。 五、符合率 20份已确诊为阳性和20份已确诊为阴性的标本在同一批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应≥95%以上。

实验室八大计划

GSYYHJ-(GLB|)-01 第 1 页共1 页 实验室八大计划 一、仪器检定计划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之4.4.2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检验检测(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的所有抽样、测量、检验、检测的设备。对检验检测结果由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应制定校准计划。设备(包括用于抽样的设备)在投入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以证实其能够满足检验检测的规范要求和相应标准的要求。本科室根据现有仪器数量及上次鉴定/校准截止期限,制定2017年度仪器设备检定计划。 2017年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详见附表

GSYYHJ-(GLB|)-01 第 2 页共2 页 2017年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详见附表

二.人员培训计划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之4.2.4 要求,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者应建立和保持相应程序,以确定其检验检测人员教育、培训和技能的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培训计划应与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应经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按照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要求工作。应由熟悉检验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和行监督。本科室为了保证检测工作公正、科学、真实、准确,不断提高职工各方面素质,对检测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按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内培和外培培训,特制定2017年度人员培训计划。 2017年度人员培训计划详见附表

2017年度人员培训计表

三、内审计划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之 4.5.15 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程序,以便验证其运作是否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负责人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审核应涉及全部要素,包括检验检测活动。审核员须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核审员通常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内部审发现问题应采取纠正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本科室根据质量负责人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对本科室所有岗位和管理体系要素,包括检测活动进行审核。 2017年度内审计划详见附表

比对和能力验证程序

1. 工作目的 为了保证检测/鉴定数据的可靠性及结果的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站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 3. 工作职责 3.1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比对、能力验证计划。 3.2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比对能力验证的实施。 3.3 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负责比对、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 3.4 各部门技术主任负责对比对能力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3.5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比对、能力验证相关记录、报告等资料的保存和归档。 4. 工作程序 4.1 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计划的制定 4.1.1 能力验证和比对项目的选择 4.1.1.1 认可委公布的能力验证计划中本站可开展的项目; 4.1.1.2 省认证认可协会组织的实验室间验证比对。 4.1.1.3 对于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 4.1.1.4 新开展的项目; 4.1.1.5 曾经发生过质量事故或投诉的项目。 4.1.2 对一些无法参加能力验证的关键量,技术负责人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实验室间比对。 4.1.3 技术质量管理部根据以上要求和上年度的质控情况,制定年度《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 4.1.4 计划内容包含:能力验证或比对的项目、测试方法、组织方或参加试验室、负责和参加人员、技术要求、辅助资源、验证或比对结果的评价等。 4.1.5 《能力验证和比对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技术质量管理部组织实施。

4.1.6 参加实验室的选择 4.1.6.1 能力验证选择认可委指定的组织方。 4.1.6.2 应在同类试验室中选择水平相当或较高的试验室作为比对的实验室。 4.1.6.3 比对既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如多边实验室参加则应指定一个主持试验室,其余实验室为参加实验室。 4.2 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计划的实施 4.2.1 技术质量管理部在获得能力验证计划和样品后,及时将样品交接给各检测所、土工实验室技术主任,由技术主任按照其作业指导书要求制定《能力验证和比对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能力验证和比对实施方案》应包括实施时间、参加人员及职责、试验方案、试验过程控制要点、数据处理等内容。 4.2.2 对于实验室间比对,由技术主任制定《能力验证和比对实施方案》(方案中应明确判断指标)和相应比对作业指导书,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准备稳定的样品进行检测/鉴定。由技术主任负责将比对作业指导书和样品一起交参比实验室进行检测/鉴定。 4.2.3 技术负责人随时协调解决能力验证或比对试验中出现的资源和技术问题。 4.3 能力验证和比对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4.3.1 技术负责人组织对能力验证和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4.3.2 对于能力验证以组织者的报告为准,对于自行组织的比对试验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分析。 4.3.3 对于能力验证或比对试验不满意的结果,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主任和相关参加人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填写《纠正措施记录表》,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4.3.4 对于不满意的项目应暂时停止使用认可标识,通过必要的验证如重新参加能力验证、测量审核等方式确认符合要求后重新启用认可标识。 4.3.5 技术负责人将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情况形成总结,输入管理评审,明确改进方向。 4.4 技术质量管理部负责比对、能力验证相关记录、报告等资料的保存和归档。 5. 相关文件 5.1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氮气性能验证方案

氮气系统性能确认方案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Protocol for Nitrogen System 性能确认 PQ 目录

1. 验证目的Validation purpose (3) 2. 验证范围Validation Scope (3) 3. 验证周期Validation Cycle (3) 4. 成员及其职责Members 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3) 5. 规程Regulations (4) 6. 工作表Work tables (8) 7. 附表 (16) 8. 最终审核和批准Final conclusion and approval (17)

1.验证目的Validation purpose 本性能确认的目的为确认公司氮气系统中氮气各项参数测试满足标准要求,从而证明该系统为车间提供的氮气是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性能确认检查的结果将按照该验证方案进行记录。 2.验证范围Validation Scope 2.1 验证适用范围 本文件用于氮气系统的性能确认,确认内容包括悬浮粒子、微生物、含油量、含水量等。在本文件执行过程中对系统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如系统图纸等;它们的相关复印件也包含在文件中。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氮气系统的性能确认的验证概要。证实氮气系统的性能符合要求。 2.1.1 系统运行验证的各项接受标准须符合现行GMP的要求。 2.1.2 本系统的运行必须符合现行GMP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1.3 本系统相关人员已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2.1.4 本验证方案中仅记录验证执行的有关环节及验证实施过程中的有关分析项目测试结果,验证执行以后的测试项目另行记录并在验证报告中进行阐述。 2.2 系统描述 氮气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车间物料的压滤和含有溶媒物料储罐压力的平衡,溶媒物料溶液的流加,立式真空干燥器的压力平衡。该系统由氮气除水过滤器、除油过滤器、氮气精过滤器及连接管路组成,能够对氮气系统进行除水、除油净化处理。 2.3 相关验证 氮气系统性能确认 2.4 验证依据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GB-T 3864-2008 工业氮 《洁净压缩气体质量标准》 《尘埃粒子计数器操作规程》 《压缩气体质量标准》 3.验证周期Validation Cycle 此次验证为周期性验证,正常情况下每年执行一次验证,当氮气系统出现较大变动时,则需要进行再验证,验证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成员及其职责Members 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红外光谱仪验证方案

第1 页共4 页1主题内容 本方案规定了FTIR—8300红外光谱仪的验证方案及实施。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FTIR—8300红外光谱仪的到货后的首次验证。 3职责 工程部计量管理员:负责安装确认。 QC仪器验证责任人:参与安装确认,并负责功能试验及适用性试验。 验证协调员:组织协调验证工作的开展,并根据验证情况,出具验证报告。 4内容 4.1简介 本仪器为日本岛津制作所生产,该公司生产科学仪器及材料试验的工厂均已取得ISO9001认证,产品在国内及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该仪器型号为FTIR—8300,它以MS—Windows 为基础,操作简便,数据处理功能齐全,并可进行光谱图库检索,可用于定性及定量测试。 我公司现主要用于西药原料、中间体或成品的定性分析。因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故依据我公司验证管理程序(1205·001)及GMP要求,制定本方案对该仪器进行验证,以保证应其能满足使用要求。制定依据为《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P19页及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999年1月编《药品检验仪器检定规程》P12页。 4.2安装确认 4.2.1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专人妥善保管。并记录设备档案编号。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文件

4.2.3仪器应置于平稳的工作台上,安放处无强振动源,无强光直射。室内应清洁,无腐蚀性气 体,无强电磁场干扰。室温15~30℃;相对湿度≤65%;供电电源:电压为AC(220±22)V,频率为(50±1)Hz。安装及安装环境其他方面也应符合GMP要求及仪器供应商要求。 4.2.4 是否建立相应的仪器使用SOP、维护保养SOP等文件。 4.2.5是否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并记录培训人员名单。 4.2.6维修服务单位 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人:电话: 4.2.7仪器校验情况 4.2.8安装确认结论 检查人:复核人:日期: 4.3运行确认 4.3.1功能试验(应在开机预热稳定后进行) 4.3.1.1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运行仪器各项功能,要求每种功能至少运行一次,各项功能均应能正常运行,无误操作或死机等异常现象。

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案研究

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 证方案研究 王欣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软件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方案的现状与需求,提出了一种针对软件检测实验室的能力验证方案,并就实施能力验证过程中各个主要环 节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提出了概要 的设计思想,并未就具体技术细节进一步展开。 1.引言 近年来,各地建立了大批第三方软件产品检测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已超过50家。这些机构承担了国内几乎全部软件产品的外部测试工作,其中很多实验室的业务还介入到了企业的开发过程中。这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某个地区软件行业的发展。 不同于传统检测实验室,软件产品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往往无法通过传统的方法得到。例如,针对传统的检测与校准实验室,可以采取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标准物质进行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的手段。而对于软件产品检测实验室,这种方法的意义就显得并不明显。因此,需要一种针对软件产品检测实验室的新的能力验证方案。这种方案目前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还没有形成。 本报告通过对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案的现状、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曾经举办过的一些能力验证活动的实际数据,列举出了建立一整套严密验证方案所面临的几大重点课题,并尝试着就这些课题给出了某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本报告试图通过以上分析,给出一条理论上可行的解决途径,作为建立第三方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案的一种参考,供相关人员研究。 2.正文 2.1.现状分析 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来有效地规范市场上众多的软件产品,如何有效地鉴别软件产品质量的优劣,从而保护消费

性能验证方案仅供参考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 1 生化 生化室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适用时,还要考虑分析灵敏度(仅对那些在接近0的低值有临床意义的项目有必要进行确定,必要时,可引用说明书中给出的低值)与干扰试验。 1.1 精密度 1.1.1 标本准备及要求 质控品、已经检测过的病人标本或具有血清基质的定值材料。每个项目均需选择至少正常与病理两个浓度水平的验证材料进行验证。所用样本一定要稳定,其基体组成应尽可能相似于实际检测的病人标本,样本中的分析物含量应在该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附近。 1.1.2 方案 1.1. 2.1 方案1: 对验证材料每天分析1批次,2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4次,连续5天。记录结果 并计算均值、标准差与批内精密度(%)。 1、1、 2、2 方案2: 批内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与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20次。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X)、标准差(SD) 与批内变异系数CV(%)。 批间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与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或将室内质控品按照常规标本的方法一样测定,测定结果在遵照厂商参数不出控的前提下),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20次,同一批号室内质控品某一时间段(至 少20天)的室内质控数据逐步累积最终得出均值、标准差。 1、1、3结果判断 从美国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估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由实验数 据统计的批内不精密度与批间不精密度小于允许误差范围的1/4与1/3作为检测系统不精密度

HPLC-仪器验证方案

注:以上人员签字后方可实施本草案

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证方案目录 1.0再确认目的 2.0再确认项目及结果 2.1 仪器各单元开机性能确认 2.2 四元泵的确认 2.2.1 泵流量的确认 2.2.2 梯度准确度的确认 2.3自动进样器确认 2.3.1进样器精密度的确认 2.3.2进样器线性的确认 2.4检测器确认 2.4.1波长准确度测试 2.4.2 检测器线性的确认 2.4.3 最小检测浓度的确认 第1页共5页

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再确认方案 1.0再确认目的 通过验证来确认此台仪器各项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0再确认项目 2.1仪器各单元开机性能确认 2.2 四元泵的确认 2.2.1 泵流量的确认 2.2.1.1 测试条件: 流动相:超纯水 色谱柱:4.6mm ×250mm 温度:室温 2.2.1.2 测试方法: 启动仪器,以水为流动相,待压力稳定后,在流动相出口处用称重过的10ml 容量瓶收集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5分钟流出的流动相,精密称定,每个流速测定3次,记录测试温度,按下式计算流量设定值误差Ss 和流量稳定性误差S R 。 %100)(?-=S S m S F F F S %100)(min max ?-=m R F F F S 式中:F m ——F m =(W 2-W 1)/(ρ·t ),流量实测值,ml/min ; W 2——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 ; W 1——容量瓶的质量,g ; ρ——试验温度下水的密度,g/ml ; t ——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 m F ——同一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ml/min ; F s ——流量设定值,ml/min ; F max ——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 ; 第2页 共5页

环境监测站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

环境监测站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武山县环境监测站设备比对计划 参加单位: 武山县环境监测站水室 验证项目: 溶解氧测定 PH测定 验证方式: 本站实验室两台仪器的比对 ,溶解氧仪比对设备编号:WHJC-004\WHJC-021, ,PH比对设备编号:WHJC-002\WHJC-003, 时间安排: 2014年12月23日8:30—11:30 由水室配制比对样品 2014年12月23日14:30—17:00 由水室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测 2014年12月23日17:00—18:00 由质量负责人审核结 果~总结分析~并存档参加人员: 丁刚峰 责任人意见: 签字: 日期: 武山县环境监测站人员比对计划 参加单位: 武山县环境监测站水室 验证项目:

电导率测定、挥发酚测定、总硬度测定 验证方式: 本站实验室的人员比对 时间安排: 2014年12月23日8:30—11:30 由水室配制比对样品 2014年12月23日14:30—17:00 由水室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测2014年12月23日17:00—18:00 由质量负责人审核结 果~总结分析~并存档参加人员: 乔艳、王永东 责任人意见: 签字: 日期: 武山县环境监测站实验室比对计划 参加单位: 天水市环境监测站实验室 武山县环境监测站实验室 验证项目: 氨氮测定 验证方式: 市县实验室比对结果 时间安排: 2014年12月23日8:30—11:30 由水室配制比对样品 2014年12月23日14:30—17:00 由水室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测2014年12月23日17:00—18:00 由质量负责人审核结 果~总结分析~并存档参加人员:

检验科性能验证程序文件

性能验证 1 目的 验证检测试剂在仪器上的性能指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检验项目试剂的性能指标验证。 3 职责 3.1 科主任:负责审批性能验证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 3.2.1 负责制定性能验证方案和计划。 3.2.2 负责组织性能验证的实施。 3.2.3 负责定期对科室性能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总结。 3.2.4 负责组织对上述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审。 3.3 各专业组技术管理员 3.3.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完成本组性能验证的验证工作。 3.3.2 负责对本组性能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 3.4 检验人员 3.4.1 负责协助科室技术负责人和本组技术管理员完成本组的性能验证工作。 3.4.2 负责完成本组性能验证工作中应承担的检验工作。 3.4.3 负责认真填写本组性能验证的检验记录。 4 内容 4.1生化 生化室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适用时,还要考虑分析灵敏度(仅对那些在接近0的低值有临床意义的项目有必要进行确定,必要时,可引用说明书中给出的低值)和干扰试验。 4.1.1 精密度 4.1.1.1 标本准备及要求 可采用新鲜或冻存的样本。当样本中待测物不稳定或样本不易得到时,也可考虑使用基质与实际待检样本相似的样本,如质控品。应至少评估 2 个浓度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当 2 个浓度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有显著差异时,建议增加为 3 个浓度水平。所选样本的被测物水平应在测量区间内,适宜时,至少有 1 个样本的被测物水平在医学决定水平左右。 注 1:通常较高值样本的不精密度较小,较低值样本的不精密度偏大。对低值有临 床意义的检测项目,宜评估有判断价值的低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 注 2:如检测结果没有明确的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1个浓度,

仪器设备计算机系统验证方案参考

******真空冷冻干燥机 计算机系统 验证方案 设备名称:真空冷冻干燥机 设备型号:******** 设备厂家:********

一、验证目的:对冻干机的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真空系统、在位清洗、在位灭菌、自动进出料、气动系统、冷冻系统。操作是否准确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下是否合格。 二、验证范围:本范围适用于*******真空冷冻干燥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 装、确认、运行的验证、主要验证;液压系统、真空系统、在位清洗、在位灭菌、控制自动进出料系统、气动系统、冷冻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三、验证小组; 四、系统的概述:本系统是由两个电柜(一个高压电箱/一个弱电箱)控制,电柜上有一个西门子的12寸触摸屏、和一个远程、进程的开关.电柜里有西门子的PLC、固态电容器、欧姆龙的中间继电器、ABB的空气开关、usp(不间断电源)。和一个移动式电脑。他能控制,硅油的加热,制冷、压塞、抽真空、 每个阀门的开启、灭菌和清洗。 4.1;可根据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参数。 4.2:工艺流程:产品进箱箱体降温后箱降温到 达温度开始抽真空加热到达温度出 箱。 4.3组成;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4.3.1(1)硬件部分:西门子PLC、继电器、、USP(不间断电源)、温度探头、真空探头。 (2)计算机硬件;戴尔电脑、19寸显示屏 4.3.2软件部分:西门子plc阶梯图形软件、操作软件:tofflon master--4000程序 4.3.3.外围部分:压缩机、真空泵、罗茨泵、循环泵、气动阀、液压泵、清洗站、过滤器的消毒控制. 4.3.4通讯方式:计算机和控制端采用串行通讯方式。 五、安装的确认;

内部质量控制方案(检测)-----能力验证允许误差表(精)

福建××工程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内部质量控制方案 ××JC/D5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受控状态:Y□N□ 受控编号: 持有人: 2010-12-01发布2011-01-01实施 内部质量控制方案 1 目的

为确保公司所提供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应采取有效的检查方法对检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这些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向委托方提供检测数据的检测过程的控制。新开检测项目、能力验证、仪器校准和检查、试剂质量验证等活动也可参照本程序中的方法进行。 3 职责 3.1质量主管负责制定检测质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下达任务,根据实验结果对样品检测结果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年末对年度检测质量情况进行汇总并形成报告。 3.2检测室负责按计划进行实验,上交结果,必要时写出试验报告、对样品复测。 3.3技术主管了解、掌握中心检测技术的薄弱环节,并对检测质量问题中的疑难技术问题组织人员进行攻关。 4 质量控制方法 4.1 统计技术 4.1.1 由质量主管从每个检测室的承检参数中选择几个样品量大,有代表性的项目,指定检测室采用性质稳定、状态均匀的样品或标准物质按同一方法进行定期检测,一般每两周一次。 4.1.2 由检测人员随时将每1次的检测结果填入质控图,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将检测结果报质量主管。 4.1.3 当某次结果超出警告线(允差的2/3)时,应及时对检测过程和试剂、材料进行检查,消除隐患,预防超差的发生。 4.1.4 如果检测结果连续5次位于标准值的同一侧,则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应对检测过程及所涉及的环境、仪器、试剂、纯水、标准溶液等进行检查,必要时换用其它标物或方法进行检测、对比,找出原因,消除系统误差。 4.1.5如果某次检测结果超差,应立即停止检测,按上述方式对检测过程进行检查,找出原因,同批样品全部复测;对上批的结果应进行抽查,若有问题也应复测。 4.1.6检测人对4.1.3、4.1.4、4.1.5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情况形成报告交质量主管,年末将质控图上交质量主管,经质量主管整理、汇总后与原始记录一同归档保存。 4.2 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对于没有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可通过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的比对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性。除本节所述方式外,还可参照《实验室能力验证与比对程序》的方式进行。 4.2.1 比对要求 4.2.1.1 比对单位应在具有相当检测水平并已通过实验室认可、省级以上计量认证或其它行业水平相当的认可的实验室中选择。 4.2.1.2每次比对至少应有三个以上实验室参加。特殊情况下也可在两个实验室间进行。检测结果偏差符合附件1 “能力验证或比对方案”的规定(临时性的互检结果偏差应小于平行允差的两倍)。如检测结果不符合上

FT3项目性能验证方案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报告 验证内容:正确度、重复精密度、中间精密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及参考区间的确认验证人员:王绮华、李立 一检测系统信息 项目:FT3 仪器名称: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仪器型号:Modular E170 试剂及厂商:罗氏公司 检测方法:电化学发光法 二厂商提供的相关参数 需验证参数厂商参数验证结果 分析灵敏度0.4pmol/l 沿用厂商参数 线性范围0.4-50 pmol/l pmol/l 可报告范围0.4-50 pmol/l pmol/l 参考区间 3.1-6.8 pmol/l 三验证过程 1 正确度 1.1 目的:评价仪器测试结果与接受参考值之间的一致程度。通过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偏倚从而评价和验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 评价方法: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本组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一律用回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最近一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卫生部质控值。 1.3 结果判断:<1/2 CLIA’88

正确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 项目名称/单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pmol/l 检测设备/编号Roche E170 检测试剂/批号Roche 试剂/ 校准品/批号Roche 校准品/ 质控品/批号 检测方法电化学发光法 最近一次参加的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回报日期: 样本编号我室 结果 临检中 心均值 PT允许范围 PT 得分 检测值与均 值绝对差 检测值与均 值相对值 相对值平方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CV值CV值平方偏倚 批内变异系数 批间变异系数 不确定度 判断标准:<1/2C LIA’ 88 12.5% 正确度验证结果:■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 结论:E170分析检测系统所检测的项目FT3 正确度在允许范围内

能力验证计划

能力验证计划 一、能力验证的作用与目的 能力验证实际上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校准和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 ○1确定实验室所从事检测与校准、检定工作的能力,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可起到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与校准、检定工作水平的作用,也有利于实验室的自我评定。 ○2通过能力验证活动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人员行为、方法或仪器的校准等问题,以此,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起到补充、纠正和完善的作用。 ○3为评审员和技术专家补充了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考核的依据和手段。 ○4可以为确定某些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确定某种方法的性能特征、为标准物质赋值并评估它们在特定检测和测量程序中使用的适用性等目的提供信息。 ○5通过能力验证活动,使客户对实验室持续地出具可靠检测或校准结果加强了信任,也增强了实验室的信心。 能力验证活动,对完善和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和提高实验室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能力验证的依据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一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GB/T 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第二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选择和使用》 三、能力验证的类型 确定实验室在特定领域的检测、测量和校准能力而设计和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称为能力验证计划。这一计划可覆盖某个特定类型的检测,或对某些特定的产品、项目或材料的检测。显然,所涉及的能力验证技术,根据被测物品的性质、

PT项目性能验证方案模板

PT 检测方法学性能验证评价报告 验证内容:正确度、重复精密度、中间精密度及参考区间的确认 验证人员: 一检测系统信息 项目:PT 仪器名称: STA-R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仪器型号:STA COMPACT 试剂: 厂商:STAGO 检测方法:凝固法 二厂商提供的相关参数 三验证过程 1 正确度 1.1 目的:评价仪器测试结果与接受参考值之间的一致程度。通过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偏倚从而评价和验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2 评价方法: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本组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一律用回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最近一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卫生部质控值。 1.3 结果判断方式:<1/2 CLIA’88 正确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

2 精密度 2.1 重复精密度 2.1.1 目的:考察仪器检测方法的随机误差 2.1.2 原理:在检测系统处于优良的条件下,连续测定20个结果,判断这20个独立结果间 的一致程度 2.1.3 方法:选择二个水平的质控血浆,测量前先定标,再做质控,质控结果在控制范围内, 连续重复测定20次,计算SD,CV,得到重复性精密度。 2.1.4 标本来源:二个水平的质控血浆为LEVEL1,LEVEL2。 2.1.5 结果判断方式:<1/4C LIA’ 88 3.75% 重复性精密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

2.2 中间精密度: 2.2.1 目的:考察目前实验室检测方法中间精密度。 2.2.2 原理:在检测系统处于优良的条件下,连续测定20天,取得20个结果,判断这20个

独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 2.2.3 方法:取一个月的室内质控值(高值、低值)计算CV、SD,得到批间精密度。 2.2.4 结果判断方式:<1/3 CLIA’ 88 5% 中间精密度验证试验数据记录表

1设备验证方案-范例

设备验证文件 (安装IQ、运行OQ、性能PQ) 设备名称:XXXXXXXX 设备型号: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公司 XXX年

目录 1.验证方案审批 (3) 2. 概述 (4) 3. 目的 (4) 4. 范围 (4) 5.职责 (4) 7.安装确认(IQ) (5) 8.运行确认(OQ) (6) 9.性能确认(PQ) (8) 10验证结果的评审与验证结论 (9) 11文件修订变更历史 (9) 12.附件: (9) 12.1培训记录 (11) 12.2安装确认记录 (12) 12.3运行确认记录 (18) 12.4性能确认记录 (25)

1.验证方案审批

2. 概述 2.1设备基本信息 设备结构:主要由XXX部分、XXX部分组成。 设备特点:XXXXXX。 2.3主要技术参数 XXXXXXXX 3. 目的 通过验证,保证设备名称安装并运行后,工作性能符合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的要求,标准操作程序符合生产操作要求。 4. 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XXXX车间设备名称安装、运行和性能确认的验证。5.职责 工程设备部: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和报告,并负责本方案的实施。负责跟踪所有偏差缺陷均已整改。 生产技术部:负责该方案和报告审核。负责配合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主要参与性能确认验证。 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负责对验证过程的监控和检验,负责对偏差作出处理意见。 设备总监:审核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 质量受权人:质量受权人负责方案、偏差和报告的最后批准。

6.培训 在本方案实施前,应对方案实施过程中涉及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方案顺利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培训记录见附表6.1。 7.安装确认(IQ) 7.1 设备资料档案确认 在设备开箱验收后建立设备档案,收齐整理设备使用操作说明书,归档并保存,检查并确认资料是否齐全,存放是否正确。检查结果评价表见附表6.2 与设备有关的所有技术文件,包括主机说明书和合格证、辅机说明书、模具维护说明书、主要部件的说明书或规格表等。 7.2 设备安装要求确认 检查ZP-35B旋转式压片机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检查及确认表见附表6.3 7.3 公用工程确认 公用工程符合要求,包括水、电、汽等。应记录实际测量的数据,如电压、频率等。检查及确认表见附表6.4 7.4 图纸确认 图纸标题、编号、版本号和日期以及图纸保存位置。已批准的图纸或竣工图准确代表已安装的系统,如有差异,也已经在图纸上标注。检查及确认表见附表6.5 7.5 备件清单和模具 列出已购买并且到位的所有设备模具/更换部件。检查及确认表见附表6.6 7.6 仪表和校准确认 检查并确认ZP-35B旋转式压片机各仪器仪表的校验情况:列出设备上的所有仪表,检查确认所有的仪器仪表已经校验,并都贴有在有效期内的绿色合格证。检查及确认评价表见附表6.7 7.7 润滑剂确认 列出设备上所有润滑点。使用的所有润滑剂都已记录下来,并且确定每一种润滑剂都符合其特定用途。应使用食品级润滑油,除非食品级润滑油会影响某个系统的性能,不在工作空间内或附近使用,并且市场上没有相应的食品级润滑油。润滑油不应当带来

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案研究

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案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06T10:58:55.79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10期作者:合云峰 [导读] 下文将在明确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软件检测的实际要求,提出相应的验证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量化指标,给予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案更多的参考依据。 云南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院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针对软件产品进行外部检测的过程之中如何评估其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将利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制定验证方案,以此提出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可行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 目前在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体系、内容、流程上的不足,不能够准确、合理、规范地对于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认证,很多的实验室在相同的业务范围之内具有较大差距的检测能力,致使软件检测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下文将在明确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现状的基础之上,结合软件检测的实际要求,提出相应的验证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量化指标,给予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方案更多的参考依据。 一、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发展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为了确保实验室能够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需要对于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验证,加强对于软件检测的规范程度,但是软件检测具有偏差性,多次的检验结果是以中位值为基础,从而结合中位值的偏离程度来提出判断依据的,实验自身存在着真值的不可知性,需要大量的模拟实验来取得最靠近真值的相关数值。而对于软件这个行业而言加强对于软件产品的检测能够切实起推动与维持市场秩序的作用,所以软件检测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此同时软件检测实验室在能力验证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1],很多的实验室是不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的,所得出的软件数据都存在着失真的问题,并不具备参考价值。 而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对于软件检测实验室的能力验证还缺乏统一化的检验标准与验证指导建议,致使很多的软件检测实验室都是以地域为基础进行工作的,不同地域对于不同的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认可度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是不利于软件检测实验室的长期发展与市场规范的。需要在高度认识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利用多样化的验证手段,去建立完善的验证方案,提升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能力,促进软件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具体方案 (一)细化实验室软件检测的相关内容,优化能力验证的基本程序 在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程序内容上应当予以细化与优化,在常规的实验室软件检测过程之中,需要细化程序文件编号以及文件名称,然后结合实验室软件的实际检测业务来提出能力检验的详细内容,从而针对实验室的能力进行相应规划[2]:比如客户机密信息以及所有权程序的保护度;实验室诚信度;质量手册的管理状态;网络系统、检测用计算机机计算机软件的管理程序运行状态;标书合同程序的评审方式;分包管理程序;预防措施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管理评审程序;纠正措施程序;不符合的检测工作控制程序;投诉处理程序;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等这些都是能力验证过程之中所主要验证的内容。将相同的软件产品给予不同的实验室进行能力验证,从而通过能力验证的程序进行数据比对,结合质量控制、例外允许偏差的原则规范,协助实验室进行检测报告的提交与管理,因为在实验室参与特定的测试活动的时候需要以一个较为标准的物质来作为测试的标准对象,而多个实验室共同进行能力测试,是更能够提升实验室软件检测的可靠性的;从而优化能力验证的基本程序以及基本流程[3]。 (二)结合软件检测实验室的基本特征建立能力检验资源库 在现行的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检验办法之中,提出了建立“测试对象库”的这一形式,但是在测试对象库在前期建设过程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既需要满足市场上多样化软件的应用要求,又需要满足相关文件中对于软件质量特性的要求,针对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建立测试对象库的方式,来加强对于软件模块的拼接与使用;组装成完善的测试对象;加强实验室建设也有助于提升软件检测的能力,软硬件齐抓共改,实现业务收入的提升。 检测能力提升这一方面则需要积累大量的检测经验,尽可能多的对于目标样品进行评测,从而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推敲与描述,明确测试的对象要求、选取合适的软件资源模型进行组合、分发给不同的实验室进行综合测试、测试之后针对所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与讨论,在总结样品缺陷的过程之中,提升缺陷的发现率,提升评测技术能力,是目前实验室软件检测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而且为了实现能力检验资源库建设,需要官方权威组织投入大量的资源建设成本进行数据建设,并且建设任务是长期的,因为软件产品发展的日新月异,其资源库也要不断进行模型补充,才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软件产品检测标准,在明确方案的可行性时才能够投入到实验室能力检验的过程中进行使用[4]。 (三)建立规范化的能力验证标准 在规范化的能力验证标准应用过程之中,除了计算机方面的验证要求之外,还要与其他行业部门建立合理的联系,从而提升能力验证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比如所测试应用的软件是使用在医疗卫生管理过程之中的,除了需要软件设计专家来帮助评定实验室能力之外,还需要数学领域的专家、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协同进行工作,明确软件的特性与使用要求,从而检查软件客观性能的评估是否与实验室所建立其的软件检测结果相一致、或者保持在一个结果数值的范围之内,通过严密的数学分析方式来帮助统计学来导入公式以及相关概念。而能力验证的基本程序应当结合我国的精密度评估标准来进行优化,比如2007年发布的CNAS-GL1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软件和协议检测领域的应用指南》;CNAS-RL03:2017《实验室和检验机构认可收费管理规则》;CNAS-RL02:2017《能力验证规则》等多种CNAS实验室认可规范文件,来提升其标准程度与规范程度。这是评判其能力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在此方案之中也更加鼓励多个实验室联合进行评估以及能力检验,往往所得出的检验结果更具有可信性;除此之外,能力验证标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上来看,还是要以功能性验证为主,在满足软件功能性检测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能力验证与能力考核。 结语: 在目前的软件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体系之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可能,需要在明确能力验证需求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于检验体系以

性能验证方案仅供参考

性能验证方案仅供 参考 1 2020年4月19日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 1 生化 生化室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 间,可报告区间等。适用时,还要考虑分析灵敏度(仅对那些在接近 0 的低值有临床意义的 项目有必要进行确定,必要时,可引用说明书中给出的低值)和干扰试验。 1.1 精密度 1.1.1 标本准备及要求 质控品、已经检测过的病人标本或具有血清基质的定值材料。每个项目均需选择至少正 常和病理两个浓度水平的验证材料进行验证。所用样本一定要稳定,其基体组成应尽可能相 似于实际检测的病人标本,样本中的分析物含量应在该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附近。 1.1.2 方案 1.1. 2.1 方案 1:

对验证材料每天分析 1 批次,2 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 4 次,连续 5 天。记录结果 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精密度(%)。 1.1. 2.2 方案 2: 批内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 检测方法,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20 次。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X)、标准差(SD) 和批内变异系数 CV(%)。 批间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 检测方法(或将室内质控品按照常规标本的方法一样测定,测定结果在遵照厂商参数不出控 的前提下),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20 次,同一批号室内质控品某一时间段(至 少 20 天)的室内质控数据逐步累积最终得出均值、标准差。 1.1.3 结果判断

从美国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估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由实验数 据统计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批间不精密度小于允许误差范围的 1/4 和 1/3 作为检测系统不精密 度 性能的的可接受标准(或用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允许总误差、卫生标准等),且又小于厂商提供

检测仪器验证方案

检测仪器验证方案 仪器名称验证编号FTIR92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 * * *制药厂

目录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验证方案的起草 1.2验证方案的审批 2.概述 3.验证人员 4.时间进度表 5.验证目的 6.验证内容 6.1安装确认 6.1.1资料档案 6.1.2维修服务 6.1.3备件 6.1.4安装环境及公用设施 6.1.5功能试验 6.1.6安装确认小结 6.2操作及运行性能验证 6.2.1波长准确度 6.2.2校正小结 7.再确认

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验证方案的起草 仪器名称仪器编号验证编号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起草人部门日期 1.2验证方案的审批 审核人部门日期 批准人部门日期

2.概述 FTIR920系列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适合中国市场使用的新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应用了多种独特技术来确保此款紧凑型的红外光谱仪具有很高的性能。FTIR920的尺寸只有59×39×19cm,是一款紧凑而通用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920型在光学设计、软件及固件设计方面独具特色,可以显著减少总分析次数。干涉仪采用新型的迈克尔逊自补偿光学系统,能去除许多常规光学干涉仪中存在的光学校正问题。FTIR920设计中避免了传统三面直角棱镜的使用并能动态校正。该仪器广泛应用于科研机构,大学实验教学及各行业的应用检测。 3.验证人员 检测仪器验证小组人员组成 姓名部门职责 检验室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起草验证方案、数据汇总、分析、总结及完检验室 成验证报告 检验室负责检验工作 4.时间进度表 2013年3月18日至3月19日完成分析、检验工作 2013年3月19日至3月20日数据汇总、分析 2013年3月20日至3月21日完成验证报告 5.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规定,能准确检测样品,资料和文件符合GMP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